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第十三章

生化第十三章

生化第十三章
生化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RNA的生物合成

一、填空题

1.基因转录的方向是从端到端。

2.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和因子组成,其中前者由亚基、____亚基和____亚基组成,活性中心位于_____亚基上。

3.使用_____可将真核细胞的三种RNA聚合酶区分开来。

4.所有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Ⅱ的最大亚基的C端都含有一段高度保守的重复序列,这段重复序列是_____,它的功能可能是____。

5.第一个被转录的核苷酸一般是_____。

6.原核细胞启动子-10区的序列通常被称为_____,其一致序列是_____。

7.tRNA基因的启动子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

8.真核细胞转录因子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_。

9.逆转录酶通常以_____为引物,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酶的活性,使用该酶在体外合成cDNA时常用_____为引物。

10.真核细胞的热鸡蛋白(HSP)上游除了启动子序列以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序列。

11.真核细胞Pre-mRNA的后加工方式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5种。12.大肠杆菌RNaseP由_____和_____组成,其中_____能独立完成催化,该酶参与_____的后加工。

13.四膜虫Pre-RNA的剪接需要______作为辅助因子。

14.存在于真核细胞Pre-mRNA上的加尾信号是_____,剪接信号是_____。

15.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终止有两种机制,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

16.核不均一RNA(hnRNA)实际上就是______。

17.使用______技术可以确定一个蛋白质基因是不是断裂基因。

18.所有的反转录病毒的基因都含有______ 、______和______三种基因。

19.HIV的宿主细胞是______。

20.真核细胞三种RNA聚合酶共有的转录因子是______。

21.RNA病毒的进化速度远高于它的宿主细胞是因为_______。

22.SnRNA即是______,它的功能主要是______。

23.SnoRNA即是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24.同一种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的终产物是ApoB-100,而在小肠上皮细胞中表达的终产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ApoB-48,这种差别是通过______机制实现的。

25.LTR即是______,其中含有______序列和______序列,由它控制反转录病毒的基因转录。26.gRNA(guide RNA)的功能是______。

27.使用_______方法可以确定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起始点。

二、是非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都能够直接识别启动子。

2.在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过程中,当第一个磷酸二之间形成以后,σ因子即与核心酶解离。3.大肠杆菌所有的基因转录都由同一种RNA聚合酶催化。

4.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由两条链组成,其中一条链充当模板链,另外一条链充当编码链。5.由于RNA聚合酶缺乏校对能力,因此RNA生物合成的忠实性低于DNA的生物合成。6.真核细胞四种rRNA的转录由同一种RNA聚合酶,即RNA聚合酶Ⅰ合成。

7.所有的RNA聚合酶都需要模板。

8.利福霉素和利链霉素都是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两者都抑制转录的起点。

9.RNA病毒因为不含有DNA基因组,所以根据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它必须先进行反转录,然后才能复制和增殖。

10.反转录病毒都是肿瘤病毒。

11.原核细胞中,构成RNA聚合酶的σ因子的浓度低于核心酶的浓度。

12.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RNA实际上是一种多顺反子mRNA。

13.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正常的或者受病毒感染的原核细胞中发现反转录现象。14.ribozyme只能以RNA作为底物。

15.与蛋白质酶不同的是,ribozyme的活性不需要特定的三维结构。

16.帽子结构是真核细胞mRNA所特有的结构。

17.TRNA的3′端所具有的CCA序列都是通过后加工才才加上的。

18.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由细胞核基因编码。

19.四膜虫Pre-mRNA的剪接并不需要消耗A TP。

20.基因的内含子没有任何功能。

21.真核细胞mRNA编码区不含修饰核苷酸。

22.有的tRNA的反密码子由四个核苷酸组成。

21.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组成与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相似,也是由几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

22.放线菌素D既可以抑制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又可以抑制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23.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一般都含有Zn离子。

24.DNA病毒的生活史中不可能具有反转录事件。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五个备选答案,试从其中选出一个)

1.7SL RNA的转录受到()

(A)高浓度的的α-amanitin的抑制(B)低浓度的α-amanitin的抑制

(C)中等浓度的的α-amanitin的抑制(D)利福霉素的抑制

(E)AZT(3′叠氮胸苷)的抑制

2.使用纤维素-Oligo dT分离真核生物的mRNA时,哪一种条件比较合理?()

(A)在有机溶剂存在下上柱,低盐溶液洗脱(B)低盐条件下上柱,高盐溶液洗脱(C)高盐溶液上柱,低盐溶液洗脱(D)酸性溶液上柱,碱性溶液洗脱(E)碱性溶液上柱,酸性溶液洗脱

3.四种真核mRNA后加工的顺序是()

(A)带帽、运输出细胞核、加尾、剪接(B)带帽、剪接、加尾、运输出细胞核(C)剪接、带帽、加尾、运输出细胞核(D)带帽、加尾、剪接、运输出细胞核(E)运输出细胞核、带帽、剪接、加尾

4.你认为酵母细胞TBP基因的突变为什么是致死型的?()

(A)TBP是转录终止所必须的蛋白质

(B)缺乏有功能的TBP的酵母细胞只能转录rRNA基因

(C)与TBP相关联的蛋白质因子结合抑制DNA聚合酶σ的活性

(D)缺乏TBP的酵母细胞对光敏感

(E)TBP为RNA聚合酶Ⅰ、Ⅱ和Ⅲ所负责的基因转录必须的转录因子

5.在动物细胞的剪接体中,负责识别3′剪接点的SnRNP是()

(A)U1 SnRNP (B)U2 SnRNP (C)U3 SnRNP (D)U4 SnRNP (E)U5 SnRNP

6.在剪接体中,SnRNP上的蛋白质的功能之一似乎是()

(A)在第一步转酯反应中,充当核酸内切酶

(B)保护SnRNP免受降解

(C)识别剪接点交界处的GU-AG序列

(D)促进SnRNP的正确折叠,有利于RNA调节的催化

(E)促进已加工的mRNA运输处细胞

7.具有蛋白质激酶活性的(转录因子)TFⅡ是()

(A)TFⅡB (B)TFⅡE (C)TFⅡHF (D)TFⅡH (E)TFⅡD

8.转录真核细胞rRNA的酶是()

(A)RNA聚合酶Ⅰ(B)RNA聚合酶Ⅱ

(C)RNA聚合酶Ⅲ(D)RNA聚合酶Ⅰ和Ⅲ

(E)RNA聚合酶Ⅱ和Ⅲ

9.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分子中负责识别启动子的亚基是()

(A)α亚基(B)β亚基(C)β′亚基(D)σ亚基(E)ω亚基

10.在RNA聚合酶催化下,某一DNA分子的一条链被完全转录成mRNA。假定DNA编码链的碱基组成是:G=24.1%,C=18.5%,A=24.6%,T=32.8%。那么,新和成的RNA分子的碱基组成应该是()

(A)G=24.1%,C=18.5%,A=24.6%,T=32.8%

(B)G=24.6%,C=24.1%,A=18.5%,T=32.8%

(C)G=18.5%,C=24.1%,A=32.8%,T=24.6%

(D)G=32.8%,C=24.6%,A=18.5%,T=24.1%

(E)不能确定

11.AZT(3′-叠氮胸苷)作为胸苷的内似物能够抑制HIV的复制。抑制的机理是它在细胞内

被转变为AZTPP,AZTPP可代替dTTTT掺入到HIV RNA的cDNA之中,从而造成HIV病毒的抑制。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AZT能够与HIV RNA中的A配对,但不能与人DNA中的dA配对

(B)在错配修复中被正常的脱氧核苷酸代替

(C)不能够进入在进行的DNA复制的细胞

(D)被细胞核内的酶水解为胸苷

(E)与人细胞内的DNA聚合酶的Km值远大于对HIV逆转录的Km值

12.关于某一个基因的增强子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A)增强子的缺失可导致该基因转录效率的降低

(B)增强子序列与D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C)增强子能够提高该基因mRNA的翻译效率

(D)增强子的作用与方向无关

(E)某些病毒基因组中也含有增强子

13.原癌基因可以通过哪一种机制而转变为癌基因?()

Ⅰ.阅读框架内发生点突变

Ⅱ.基因的部分缺失

Ⅲ.逆转录病毒整合到阅读框架的上游

(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E)Ⅰ、Ⅱ和Ⅲ

14.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的一致序列为AGGTCAnnTGACCT。如果将该序列方向改变,

则依赖于雌激素的基因转录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A)只有3′端基因将被关闭(B)只有5′端基因将被关闭

(C)5′端和3′端基因都将被关闭(D)对5′端和3′端基因没有什么影响

(E)由ERE编码的所有氨基酸都将改变

15.细菌转录过程中RNA合成的正常终止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Ⅰ.RNA聚合酶与另一个向相反方向转录的RNA聚合酶相遇

Ⅱ.RNA聚合酶经过DNA上的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随后从DNA模板上掉下来

Ⅲ.RNA聚合酶与特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随后从新和成的RNA链上解离

(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E)Ⅰ、Ⅱ和Ⅲ

问答题

1.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体内基因转录的链延伸的平均速率(每一个RNA链每分钟掺入的核苷酸数目)

2.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一克隆基因在体外进行转录时RNA链延伸的平均速率。

3.怎样证明基因转录的方向是从5′端→3′端。

4.某些基因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会发生暂停的现象,即RNA聚合酶在到达某些位点停止转录,你如何检测到这种暂停现象。

5.RNA聚合酶对NTP的Km值在起始阶段高于在延伸阶段。你认为这对基因表达的调节有何重要性。

6.假如你想在体外研究一个含有几个基因和几个启动子的DNA上某一基因的转录。你如何在不慎加特定的调节蛋白的情况下,刺激你的目的基因的转录,而不影响其他基因的转录。

7.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乳糖操纵子阻遏蛋白究竟是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来抑制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基因转录的,还是允许基因转录的起始但组织延伸通过与操纵子结合阻遏蛋白而抑制转录的并不清楚。你如何确定阻遏蛋白是通过以上哪一种机制抑制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基因的转录的?

8.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什么是反式作用因子?如果你得到一种新的顺式作用元件,你如何让分离纯化到与它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如果你得到一种新的反式作用因子,你又如何鉴别出能够与它结合的未知的顺式作用元件?

9.如果你得到一种新的顺式作用元件,你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确定它究竟属于增强子、沉默子还是启动子?

10.如何证明第二类内含子和第三类内含子在剪接反应中,形成套索结构?

11.SnRNP已被发现有多种,你如何证明U1、U2、U4/U6和U5才是参与第三类内含子的剪接的SnRNP。

12.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哪几种天然的ribozymes?试比较ribozyme和蛋白类酶的异同。

Ribozyme的发现的意义何在?

13.为什么在野生型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得不到rRNA基因的初级转录物?

14.为什么抑制大肠杆菌的DNA旋转酶(gyrase)的活性就会抑制受降解物活化的操纵子转录?

15.一种特殊的真核细胞RNA病毒被发现能从一个基因区域编码出一长一短的2个mRNA 转录物。分析它们的翻译产物,发现2条多肽链在它们的N端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但它们的C端并不相同,更令人奇怪的是2条多肽中较长的一条是由短的mRNA所编码。试对这些现象给与合理的解释。

16.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细菌合成的RNA中约有40%~50%是mRNA,但细胞中的mRNA 却只占总RNA的3%左右,为什么?试预测真核生物mRNA占总RNA的比例与原核生物会有什么不同?

17.下面是Miller所拍摄的显示大肠杆菌正在进行转录和反洗作用的电镜照片的示意简图: 分析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2)指出DNA的模板链和无意义链的5′和3′端。

(3)指出mRNA的5′和3′端。

(4)画出4条合成中的多肽,并表示它们的相对长度。

(5)指出最长的1条多肽链的N端和C端。

(6)用箭头表示RNA聚合酶沿着模板前进的方向。

(7)真核细胞会有以上的结构吗?

18.与真核细胞的其它蛋白质基因相比,组蛋白的基因结构具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性质,比如

基因的拷贝数属于中等拷贝、基因无内含子以及它的成熟的mRNA无PolyA尾巴,你认为这些性质对于组蛋白合成的特殊要求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19.有一种假说认为真核细胞mRNA3′端上的Poly A尾巴的功能可能是给信使mRNA“记账”,

也就是说mRNA每使用一次,Poly A上就被水解掉一个或者几个核苷酸,当Poly A被水解到一临界的长度时,mRNA即被水解。试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种假说。

20.Tac启动子是一种人工构建的启动子,它使用了色氨酸启动子的-35区序列和乳糖启动子的-10区序列。当将这种启动子引入一表达质粒之中以后,发现它引导基因转录的效率比乳糖启动子或者色氨酸启动子都要高,试解释这种现象。

21.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如Qβ病毒的基因组大都比较小,试提出一种理由解释这种性质对RNA病毒的生存是有益的。

22.什么是反转位子?如何用实验确定一个转位子是不是反转位子?

23.根据HIV病毒的生活史特征,说明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的原理。

24.HIV的什么性质使得研究艾滋病的疫苗更为困难?

25.T7 RNA聚合酶是一个单体酶,其氨基酸序列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Klenow片段相似。该酶晶体的X射线衍生数据表明它后者的三维结构非常相似。试问两个酶的什么特征是RNA聚合酶所没有的?

26.用完整的T4噬菌体DNA作为模版,纯化的RNA聚合酶在缺失σ因子(核心酶)的情况下,并不能合成RNA。当加入σ因子后,核心酶的活性可以恢复。用32P标记四种NTP的γ磷酸根(*pppN),然后在不同时间分析酸不溶性RNA(大分子RNA)中32P 的掺入量。通过此实验,可研究σ因子在转录起始时的作用。现进行一次实验在反应混合物1中加入0.4μg核心酶和0.1μgσ因子。在混合物2中加入4μg核心酶和0.1μgσ因子。两种反应混合物中都含有过量的T4噬菌体和*pppN(比活为108cpm/μmol),总体积为1ml,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1)这种方法能否有效地测定RNA链合成的起始?为什么?

(2)在两种反应中,核心酶与RNA分子的比例是多少?σ因子与RNA分子的比例是多少?

(3)从实验结果来看RNA合成的起始,可得到什么信息?

掺入量/cpm 掺入量/cpm

1000 1000

600 600

200 200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时间/min 时间/min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历年研究生考试真题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考试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一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 A.N B.P. C.Ca D.K 2.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ABA B.IAA C.ETH D.CTK 3.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其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 A.快一慢一快 B.快一慢 C.慢一快一慢 D.慢一快4.植物细胞中质子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H+,这一过程称为 A.初级主动运输 B.次级主动运输 C.同向共运输 D.反向共运输5.植物叶片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 A.线粒体 B.细胞基质 C.液泡 D.叶绿体 6.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680 B.P700 C.A0 D.Pheo 7.植物光呼吸过程中,氧气吸收发生的部位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叶绿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D.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8.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是 A.680~700nm B.600~680 nm C.500~600 nm D.400~500nm 9.1mol NADH + 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A.4molATP B.3molATP C.2.molATP D.1molATP 10.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C02摩尔数和吸收O2摩尔数的比值小于1,则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 A.脂肪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

11.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水,其蒸腾系数为 A.750 B.75 C.7.5 D.0.75 12.下列蛋白质中,属于植物细胞壁结构蛋白的是 A.钙调蛋白B.伸展蛋白C.G蛋白D.扩张蛋白 13.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过程中,随着暗期的延长 A.P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 B.Pf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C.Pf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D.P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 14.根据花形态建成基因调控的“ABC模型”,控制花器官中雄蕊形成的是A.A组基因B.A组和B组基因 C.B组和C组基因D.C组基因15.未完成后熟的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ABA和GA含量的变化为 A.ABA升高,GA降低 B.ABA降低,GA升高 C.ABA和GA均降低 D.ABA和GA均升高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如何变化? 17.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8.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三、实验题:19小题,10分。 19.将A、B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密闭的光照生长箱中,定期抽取生长箱中的气体样品,分析其中的C02含量。以C02含量对光照时间作图,得到下列曲线图。据图回答: (1)分析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 (2)推测两种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 (3)请用另一种实验方法验证你的推测。

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19367735.html, 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 作者:都永芳杨文艳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与随机抽样研究方法,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收治的160例乙肝患者作为乙肝组,同期选择160例无乙型肝炎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入选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与雌激素指标。结果:乙肝组的血清HDL-C、TC、TG水平都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生化检验指标;雌激素;乙型肝炎;血脂;变化特点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病理特征为肝脏炎症和坏死。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其中约1/4的患者可形成重型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造成严重预后[1]。现代研究表明乙肝以多种生化指标异常为特点,其预后与肝细胞的再生速度有关,也与 肝细胞坏死程度等有关[2]。雌激素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生产雌酮或雌二醇,肝炎的 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之间也具有密切的关系[3]。本文具体探讨了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 特点,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总结与随机抽样研究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收治的160例乙肝患者作为乙肝组,同期选择160例无乙型肝炎的人群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年龄20~80岁;乙肝组符合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酶联免疫吸附法抗HBV检测阳性);患者在自愿条件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临床与检测资料不完整患者。 乙肝组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8.94±4.1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14±2.19)kg/m2;平均乙肝发病年限为4.02±1.11年。 对照组中男103例,女5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9.51±4.05)岁;平均体重指数(22.56±2.33)周。两组入选者的上述资料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生化检验指标测定

生物化学选择题含答案

1.在生理pH 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C A.丙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异亮氨酸 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B A.亮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苏氨酸 3.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中,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的最主要成分是:A A.酪氨酸的酚环B.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 C.肽键D.苯丙氨酸 4.下列4 种氨基酸中哪个有碱性侧链D A.脯氨酸B.苯丙氨酸C.异亮氨酸D.赖氨酸 5.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B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6.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特点B A.天然蛋白质多为右手螺旋 B.肽链平面充分伸展 ) C.每隔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D.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高度为. 7.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C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 8.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C A.Leu B.Ala C.Gly D.Ser E.Val 9.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B / A.凯氏定氮法B.双缩尿反应C.紫外吸收法D.茚三酮法 10.下列哪种酶作用于由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D A.糜蛋白酶B.羧肽酶C.氨肽酶D.胰蛋白酶 1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 值是它的等电点 B.大多数蛋白质在含有中性盐的溶液中会沉淀析出 C.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所以沉淀蛋白质时应远离等电点D.以上各项均不正确 ? 12.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A.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很少埋在分子的中心部位 B.电荷的氨基酸侧链常在分子的外侧,面向水相 C.白质的一级结构在决定高级结构方面是重要因素之一 D.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靠次级键维持 13.列哪些因素妨碍蛋白质形成α-螺旋结构E A.脯氨酸的存在B.氨基酸残基的大的支链 C.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D.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

生化指标

1、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参考值0-40I/L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转肽酶(GG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 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 小时开始升高,2-4 天可达高峰,8-9 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 增高 6、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4.00-17.39umol/L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游离胆红素(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总蛋白(TP)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11、球蛋白(GLO) 正常参考值15-35g/L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12、白/球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00-2.50。 减低: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 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核预后。 13、血糖(GLU) 正常参考值3.4-6.2 mmol/L 增高: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2 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梗,甲亢,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14、前白蛋白(PAB) 正常参考值170-420mg/L 可作为肝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和检测机体营养不良的指标。增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各种胶原病、肾变病等。降低:急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蛋白吸收不足等。 15、羟丁酸脱氢酶(HBDH) 正常参考值90-250IU/L 增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的一个指标,与LDH 大致相同,在急性心梗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2 周左右。

生化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RNA的生物合成 一、填空题 1.基因转录的方向是从端到端。 2.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和因子组成,其中前者由亚基、____亚基和____亚基组成,活性中心位于_____亚基上。 3.使用_____可将真核细胞的三种RNA聚合酶区分开来。 4.所有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Ⅱ的最大亚基的C端都含有一段高度保守的重复序列,这段重复序列是_____,它的功能可能是____。 5.第一个被转录的核苷酸一般是_____。 6.原核细胞启动子-10区的序列通常被称为_____,其一致序列是_____。 7.tRNA基因的启动子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 8.真核细胞转录因子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_。 9.逆转录酶通常以_____为引物,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酶的活性,使用该酶在体外合成cDNA时常用_____为引物。 10.真核细胞的热鸡蛋白(HSP)上游除了启动子序列以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序列。 11.真核细胞Pre-mRNA的后加工方式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5种。12.大肠杆菌RNaseP由_____和_____组成,其中_____能独立完成催化,该酶参与_____的后加工。 13.四膜虫Pre-RNA的剪接需要______作为辅助因子。 14.存在于真核细胞Pre-mRNA上的加尾信号是_____,剪接信号是_____。 15.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终止有两种机制,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 16.核不均一RNA(hnRNA)实际上就是______。 17.使用______技术可以确定一个蛋白质基因是不是断裂基因。 18.所有的反转录病毒的基因都含有______ 、______和______三种基因。 19.HIV的宿主细胞是______。 20.真核细胞三种RNA聚合酶共有的转录因子是______。 21.RNA病毒的进化速度远高于它的宿主细胞是因为_______。 22.SnRNA即是______,它的功能主要是______。 23.SnoRNA即是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24.同一种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的终产物是ApoB-100,而在小肠上皮细胞中表达的终产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ApoB-48,这种差别是通过______机制实现的。 25.LTR即是______,其中含有______序列和______序列,由它控制反转录病毒的基因转录。26.gRNA(guide RNA)的功能是______。 27.使用_______方法可以确定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起始点。 二、是非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都能够直接识别启动子。 2.在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过程中,当第一个磷酸二之间形成以后,σ因子即与核心酶解离。3.大肠杆菌所有的基因转录都由同一种RNA聚合酶催化。 4.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由两条链组成,其中一条链充当模板链,另外一条链充当编码链。5.由于RNA聚合酶缺乏校对能力,因此RNA生物合成的忠实性低于DNA的生物合成。6.真核细胞四种rRNA的转录由同一种RNA聚合酶,即RNA聚合酶Ⅰ合成。 7.所有的RNA聚合酶都需要模板。 8.利福霉素和利链霉素都是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两者都抑制转录的起点。

生物化学B卷新编

生物化学模拟题B卷 一、A型选择题 1. 蛋白质变性后将会产生的结果是( C ) A.大量氨基酸游离出来 B.生成大量肽段 C.空间构象改变 D.肽键断裂 E.等电点变为零 2. 维系蛋白质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E ) A. 肽键 B. 离子键 C. 二硫键 D. 疏水作用 E. 氢键 3. 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有些酶可以没有活性中心 B.都有辅酶作为结合基团 C.都有金属离子 D.都有特定的空间构象 E.抑制剂都作用于活性中心 4. 关于同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学性质相同 B.酶分子一级结构不同 C.同工酶各成员K m 值不同 D.是一组催化相同化学反应的酶 E.酶分子活性中心结构相同 5. 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 C )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和H 2O D.草酰乙酸和CO 2 E. CO 2 和4分子还原当量 6. 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的重要产物是( C ) A. 5-磷酸核糖,NADH B. 6-磷酸葡萄糖,NADPH C. 5-磷酸核糖,NADPH D. 6-磷酸果糖,NADPH E. 5-磷酸核糖,FADH

7. 长期饥饿时,血糖主要来自(D ) A.肌肉蛋白降解的氨基酸 B.肝蛋白降解的氨基酸 C.肌糖原分解 D.肝糖原分解 E.甘油的糖异生 8. 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 E ) A. 脂肪酸氧化 B. 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 C. 磷酸戊糖途径 D. 糖的有氧氧化 E. 糖酵解 9. 体内贮存的脂肪主要来自( C ) A.类脂 B.生糖氨基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E.酮体 10. 脂酰CoA进行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C )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E.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11. 有关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肝脏可生成酮体,但不能氧化酮体 B.仅在病理情况下产生 C.主要成分为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D.合成酮体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 E.原料为乙酰CoA 12. 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 B.主要有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C.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生成3个ATP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后,传递链组分都处于还原状态E.如果氧化不与磷酸化偶联,仍可传递电子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 动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I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 +内流+内流内流+内流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钙离子内流的重要性。 2.下列物质中,能加速新鲜血液凝固的是 A.柠檬酸钠溶液 B.液体石蜡 C.肺组织浸出液 D.肝素溶液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血液凝固和抑制的相关物质。 3.正常情况下,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 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 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心肌细胞的功能效应。 4.心室等容舒张过程中各部位压力相比较,正确的是 A.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B.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C.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D.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参考答案】 【考查知识点】考察血压的流动方向。 5.下列心肌细胞中,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新房肌细胞 B.结区细胞 C.哺肯野细胞 D.心室肌细胞 【参考答案】 【考查知识点】考察兴奋在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 6.缺氧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该反射的感受器是:

A.肺牵张感受器 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 C.外周化学感受器 D.中枢化学感受器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呼吸运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感受器。 7.下列条件中,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的是 升高、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 B. pH降低、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 C. pH升高、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降低、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氧离曲线左右移动的因素。 8.对食物中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影响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 9.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A.腱反射 B.肌紧张 C.屈肌反射 D.对侧伸肌反射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肌肉被拉长,它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10. 寒冷环境中能促使恒温的物产热,并具有起放慢、作用持续时间长特点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寒冷环境:人体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所以散热减少;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骨骼肌战栗所以产热量增加。肾上腺激素的功能。 11. 下列激素中,可直接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的是 A.肾素 B.醛固酮 C.心房钠尿肽 D.抗利尿激素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抗利尿激素的功能。 12.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分解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酯酶 B.胆碱乙酰化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乙酰胆碱酯酶 【参考答案】D

生化指标意义

生化指标意义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

如糖尿病、肾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多;5.65mmol/L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 3、 CHO 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当CHO值在5.17-6.47 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缘;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平;>7.76mmol/ L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水平;<3.1mmol/L或<2.59mmol/L为低胆固醇血症。 1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高HDL血症、胰岛素、雌激素、运动、饮酒等。 降低:常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脑梗塞、冠状动脉硬化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 1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高脂蛋白血症。

生物化学选择题

生化习题 选择题 1.含有2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 ) A.谷氨酸 B. 苏氨酸 C.丙氨酸 D. 甘氨酸 2.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 ( D ) A. 1 Km B. 2 Km C. 3 Km D. 4 Km 3.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D ) A.糖异生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磷酸戊糖途径 4.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B ) A.不可逆抑制作用 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5.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生成的氨基来源有:( C ) A.鸟氨酸 B.精氨酸 C.天冬氨酸 D.瓜氨酸 6.糖酵解途径中,第二步产能的是: ( B ) A. 1,3-二磷酸甘油酸到 3-磷酸甘油酸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到丙酮酸 C. 3-磷酸甘油醛到 1,3-二磷酸甘油酸 D. F-6-P到 F-1,6-P 7.氨基酸的联合脱氨过程中,并不包括哪类酶的作用: ( D ) A 转氨酶 B L –谷氨酸脱氢酶 C 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D 谷氨酸脱羧酶 8.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糖异生的原料: ( C ) A. 乳酸 B. 丙酮酸 C. 乙酰CoA D. 生糖氨基酸 9.目前被认为能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假说是: ( C ) A、化学偶联假说 B、构象变化偶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诱导契合假说 10、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明了下列哪一种机制?(D) A.DNA能被复制 B.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 C.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农学门类联考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G-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它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是 A. 作为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感受胞外信号 B. 经胞受体激活后完成信号的跨膜转换 C. 作为第二信号 D. 作为蛋白激酶磷酸化靶蛋白 2. 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 A. 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一定有CO2释放 B. 总是有能量和CO2释放 C. 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形成ATP D. 产生酒精或乳酸,但无能量释放 3. 以下关于植物细胞离子通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离子通道是由跨膜蛋白质构成的 B. 离子通道是由外在蛋白质构成的 C. 离子通道的运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D. 离子通道的运输只能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

4. C3植物中,RuBp羧化酶催化的CO2固定反应发生的部位是 A. 叶肉细胞基质 B. 叶肉细胞叶绿体 C. 维管束鞘细胞机制 D. 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 5. 细胞壁果胶质水解的产物主要是 A. 半乳糖醛酸 B. 葡萄糖 C. 核糖 D. 果糖 6. 叶片衰老过程中最先解体的细胞器是 A. 高尔基体 B. 内质网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7. 某种长日植物生长在8h光期和16h暗期下,以下处理能促进其开花的是 A. 暗期中间用红光间断 B. 光期中间用黑暗间断 C. 暗期中间用逆红光间断 D. 按其中间用红光-远红光间断 8. 在其它环境条件适宜时,随环境温度升高,植物光和作用的光补偿点 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D. 变化无规律 9. C4植物光和碳同化过程中,从叶肉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的C4-二羧酸是 A. 天冬氨酸或草酰乙酸 B. 草酰乙酸或苹果酸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知识讲解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 义

常见生化血液指标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STP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ALB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 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 肝脏疾病肝外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 8.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葡萄糖(GLU)测定的临床意义: 高血糖:某些生理因素(如情绪紧张,饭后 1-2小时)及静注射肾上腺素后可引起血糖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粮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机能亢进症、肾上腺机能亢进症等。颅内出血,颅外伤等也引起血糖增高。 低血糖:糖代谢异常、胰岛细胞瘤、胰腺瘤、严重肝病、新生儿低血糖症、妊娠、哺乳等都可造成低血糖。 10.血清尿素(UREA)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浓度在 8.2-17.9mmol/L时,常见于UREA产生过剩(如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等),或UREA排泻障碍(如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乏尿等)。浓

生物化学选择+填空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选择题和填空题 ? ?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 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SCOA载入线粒体的是() A、ACP B、肉碱 C、柠檬酸 D、乙酰肉碱 E、乙酰辅酶A 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A、产生NADH和FADH2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 乙酰乙酰COA脱氢酶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 酸甘油脱氢酶 10、DNA二级结构模型是() A、α一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 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 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 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是() A、硫胺素 B、尼克酸 C、核黄素 D、磷酸吡哆醛 E、泛酸 1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A、尿素 B、尿酸 C、氨 D、β—丙氨酸 E、β—氨基异丁酸 1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信号是() A、UAG B、UAA C、UGA D、AUG E、AGU 14、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氨基酸 B、尿酸 C、肌酸 D、尿素 E、胆红素 15、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D、在核苷水平上还原 E、直接由核糖还原 16、妨碍胆道钙吸收的物质是()

2014年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磷脂酶C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 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 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 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 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 A.镁 B.锌 C.钙 D.铁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 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 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 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 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离子通道的特性

4.当土壤中却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 A.缺氮症状 B.缺磷症状 C.缺钙症状 D.缺镁症状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 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 A.扩张蛋白 B.肌动蛋白 C.G蛋白 D.P蛋白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P蛋白的功能 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 A.静止中心 B.根冠 C.分生区 D.伸长区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向重力性的感应部位 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 A.线粒体内膜上 B.线粒体基质中 C.细胞质基质中 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末端氧化酶的位置 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 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 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 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探讨病毒性肝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

探讨病毒性肝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 发表时间:2019-06-14T16:58:51.4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2期作者:李艳 [导读] ALT、AST、TBiL、CHE等常规生化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病毒性肝炎,而PA、LAP和ADA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德阳市旌阳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方法:将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及产科治疗的8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不同程度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B、A/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ST、 TBiL、CHE、GLO、ALB、A/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PA、LAP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而ADA高于急性肝炎(P<0.05)。结论:ALT、AST、TBiL、CHE等常规生化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病毒性肝炎,而PA、LAP和ADA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指标;检验意义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145-02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liver disease Li Yan.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in Jingyang District,Deyang, Sichuan 6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liver diseas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viral liver disease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healthy subjec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various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viral liver diseas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LT, AST, TBiL, CHE and GLO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ALB and A/G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ALT, AST, TBiL, CHE, GLO, ALB, A/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 of chronic hepatitis PA and LA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cute hepatitis, but AD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cute hepatitis (P<0.05).Conclusion ALT, AST, TBiL, CHE and other routin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re helpful for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of viral hepatitis, while PA, LAP and ADA are helpful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guidance of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Viral liver disease;Biochemical indexes;Inspection significance 病毒性肝病是一类传染性肝病的总称,根据病情的演变规律,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及肝硬化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肝炎病毒损伤肝细胞,造成肝脏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损害,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防止病毒性肝病加重的主要手段。血生化检查是本病常用检查手段,能够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及产科治疗的8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1.6±10.8)岁;将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0.9±10.5)岁,肝功能均正常,既往无肝病史;所有观察组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病诊断标准,急性肝炎31例、慢性肝炎49例;其中,HA V阳性23例、HBV阳性48例、HCV阳性9例;排除合并心肾疾病者、服用过影响肝功能的药物;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获得血清,储存于-80℃的冰箱中,使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血生化指标[2]。常规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新指标包括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间常规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B、A/G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间常规生化指标阳性率比较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 掌握: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生物化学? 2.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及其特点;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肽单元、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协同效应、变构效应、蛋白质等电点、电泳、层析 2. 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及本质是什么有何实际应用? 3. 蛋白质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4. 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各类核酸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核酸的化学组成;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异同;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主要化学键;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mRNA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特点;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变性、复性),核酸分子杂交概念。 第三章酶 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能;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同工酶;酶促反应特点;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特点及其应用;酶调节的方式;酶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的概念。 第四章糖代谢 掌握: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的无氧分解(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及分解、糖异生的基本反应过程、部位、关键酶(限速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血糖概念、正常值、血糖来源与去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糖酵解、糖酵解途径、高血糖和糖尿病、乳酸循环、糖原、糖异生、三羧酸循环、活性葡萄糖、底物水平磷酸化。 2.说出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3.试述饥饿状态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途径。

生物化学选择题含答案

1.在生理pH 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 C A.丙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异亮氨酸 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B A.亮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苏氨酸 3.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中,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的最主要成分是: A A.酪氨酸的酚环B.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C.肽键D.苯丙氨酸 4.下列4 种氨基酸中哪个有碱性侧链? D A.脯氨酸B.苯丙氨酸C.异亮氨酸D.赖氨酸 5.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B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6.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特点? B A.天然蛋白质多为右手螺旋 B.肽链平面充分伸展 C.每隔3.6 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D.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高度为0.15nm. 7.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C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 8.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 C A.Leu B.Ala C.Gly D.Ser E.Val 9.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 B A.凯氏定氮法B.双缩尿反应C.紫外吸收法D.茚三酮法 10.下列哪种酶作用于由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 D A.糜蛋白酶B.羧肽酶C.氨肽酶D.胰蛋白酶 1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 值是它的等电点 B.大多数蛋白质在含有中性盐的溶液中会沉淀析出 C.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所以沉淀蛋白质时应远离等电点D.以上各项均不正确 12.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很少埋在分子的中心部位 B.电荷的氨基酸侧链常在分子的外侧,面向水相 C.白质的一级结构在决定高级结构方面是重要因素之一 D.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靠次级键维持 13.列哪些因素妨碍蛋白质形成α-螺旋结构? E A.脯氨酸的存在B.氨基酸残基的大的支链 C.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D.性氨基酸的相邻存在 E.以上各项都是 14.于β-折叠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β-折叠片的肽链处于曲折的伸展状态 B.的结构是借助于链内氢键稳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