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TG39视频信号发生器操作指导书

设计中心DQA室生效日期:2014-11-04 拟制:李霞审核:批准:

焊接操作规程

XXXXX 操作规程XXXX-XXXX-XXXX 焊接操作规程共 7 页第1 页 第A版第0次修改 1 目的 通过对焊接过程的控制,确保产品的焊接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电子仪器设备的焊接过程。 3 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产品的焊接。 3.2质管部负责产品焊接效果的检验。 3.3人力资源部负责焊接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 4工作程序 4.1作业前 4.1.1为确保焊接质量,须对焊接作业人员的工序认知及操作水平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1.2根据焊件大小与性质选择合适的烙铁头。 焊件及工作性质选用烙铁 烙铁头温度(℃)(室温、220V电压) 一般印制电路板、安装导线20W内热式,30W外热式、恒温式 300~400 集成电路20W内热式、恒温式、储能式 焊片、电位器、2~8W电阻、大电解电容35~50W内热式、恒温式 50~75W外热式 350~450 8W以上大电阻,φ2以上到线等较大元器件100W内热式 150~200W外热式 400~550 维修、调试一般电子产品 20W内热式、恒温式、感应式、 储能式、两用式 4.1.3焊接作业前先清洗烙铁头,去除表面氧化层,然后将电烙铁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上,检查烙铁是否发热。若在确保插头插好的情况下烙铁不发热,则应及时更换烙铁,切勿随意拆开烙铁,不能用手直接触碰烙铁头。 4.2焊接步骤 4.2.1加热焊件 电烙铁的焊接温度由实际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来说以焊接一个锡点的时间限制在3±1秒

XXXXX 焊接操作规程共 7 页第2 页 第A版第0次修改最为合适。焊接时烙铁头与印制电路板成45°角,电烙铁头顶住焊盘和元器件引脚然后给元器件引脚和焊盘均匀预热。 4.2.2移入焊锡丝 焊锡丝从元器件脚和烙铁接触面处引入,焊锡丝应靠在元器件脚与烙铁头之间。 4.2.3移开焊锡 当焊锡丝熔化(要掌握进锡速度)焊锡散满整个焊盘时,即可以45°角方向拿开焊锡丝。 4.2.4移开电烙铁 焊锡丝拿开后,烙铁继续放在焊盘上持续1~2秒,当焊锡只有轻微烟雾冒出时,即可拿开烙铁,拿开烙铁时,不要过于迅速或用力往上挑,以免溅落锡珠、锡点、或使焊锡点拉尖等,同时要保证被焊元器件在焊锡凝固之前不要移动或受到震动,否则极易造成焊点结构疏松、虚焊等现象。 加热焊件移入焊锡 移开焊锡移开电烙铁 4.3焊接要领 4.3.1烙铁头与被焊件的接触方式 4.3.1.1接触位置 烙铁头应同时接触要相互连接的2个被焊件(如焊脚与焊盘),烙铁一般倾斜45度,应避免只与其中一个被焊件接触。当两个被焊件热容量悬殊时,应适当调整烙铁倾斜角度,烙铁与焊接面的倾斜角越小,使热容量较大的被焊件与烙铁的接触面积增大,热传导能力加强。两个被焊件能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相同的温度,被视为加热理想状态。 4.3.1.2接触压力 烙铁头与被焊件接触时应略施压力,热传导强弱与施加压力大小成正比,但以对被焊件表面不造成损伤为原则。

臭氧发生器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臭氧发生器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7871臭氧发生器操作规程 Ozone generator operating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目的:规范臭氧发生器的操作管理,确保操作者能正确操作。 范围:臭氧发生器 1、主要技术参数:臭氧产量:40g 功率:950W 灭菌空间:800m3 主机尺寸:500×215×500 2、使用操作过程: 2.1准备工作 a.检查供电正常,时间显示正确,设备处于手动状态。 b.设定时间继电器为120分钟。 2.2按下”启动”按钮,臭氧发生器开始工作,臭氧产生后,随风机运行进入系统消毒。

2.3时间到时,臭氧发生器自动停止。 3、注意事项: 3.1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发出“啪啪”声,同时会有臭氧味属正常。 3.2臭氧发生器开启前,应确认消毒间无工作人员。 3.3臭氧发生器关机后,风机应再运行一段时间,系统内无臭氧味后方可进入工作人员。 4、维修保养: 4.1机器应始终置于干燥和通风良好的洁净环境中。 4.2维护保养时必须在无电/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4.3定期检查各电器部分是否受潮,绝缘是否良好。(尤其是高压部分) 4.4若发现或怀疑机器受潮,应采取绝缘措施,必须在保证绝缘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启动电源按钮。 4.5定期检查通风口是否通畅,有无覆盖现象。 4.6机器每次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 4.7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小心清除其中的灰尘。 4.8长期不用请切断电源。

FSSS作业指导书

编写日期:2008-08-05 编写:马光伟 审核: 批准: 前言 FSSS系统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燃烧器控制系统BCS(Burner ControlSystem)和燃料安全系统FSS(Fuel Safety System)。燃烧器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对锅炉燃烧系统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点火器,油枪和磨煤机组系统的安全启动、停止和运行。燃料安全系统的功能是在锅炉点火前和跳闸停炉后对炉膛进行吹扫,防止可燃物在炉膛堆积。在检测到危及设备、人身安全的运行工况时,启动主燃料跳闸(MFT),迅速切断燃料,紧急停炉。 FSSS系统对保证电厂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规范FSSS系统现场调试及大修后检测FSSS系统的各项功能和试验,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要求,保证校验人员在大量现场工作中可以安全、优质地完成任务,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热控自动化研究所编写了FSSS系统现场作业指导书。 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有不正确的地方望大家提出。 目录 1.适用范围-----------------------------------------------4 2.引用文件-----------------------------------------------4 3.现场作业前准备-----------------------------------------4 4.现场作业流程-------------------------------------------9 5.试验条件检查-------------------------------------------9 6.FSSS所涵盖的系统及设备--------------------------------10 7.FSSS系统试验内容--------------------------------------10 8.试验后应达到的指标------------------------------------23 9.结束工作----------------------------------------------24 关键词:作业指导书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参数和使用方法

信号发生器 本人介绍一下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1、信号发生器参数性能 频率范围:0.2Hz ~2MHz 粗调、微调旋钮 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 TTL 脉波 0.5" 大型 LED 显示器 可调 DC offset 电位 输出过载保护 信号发生器/信号源的技术指标: 波形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 Ramp 与脉波输出 振幅>20Vp-p (open circuit); >10Vp-p (加 50Ω负载) 阻抗50Ω+10% 衰减器-20dB+1.0dB (at 1kHz) DC 飘移<-10V ~ >+10V, (<-5V ~ >+5V 加 50Ω负载) 周期控制 1 : 1 to 10 : 1 continuously rating 显示幕4位LED显示幕 频率范围0.2Hz to2MHz(共 7 档) 频率控制Separate coarse and fine tuning 失真< 1% 0.2Hz ~ 20kHz , < 2% 20kHz ~ 200kHz 频率响应< 0.2dB 0.2Hz ~100kHz; < 1dB100kHz~2MHz 线性98% 0.2Hz ~100kHz; 95%100kHz~2MHz

对称性<2% 0.2Hz ~100kHz 上升/下降时间<120nS 位准4Vp-p±1Vp-p ~ 14.5Vp-p±0.5Vp-p 可调 上升/下降时间<120nS 位准>3Vpp 上升/下降时间<30nS 输入电压约 0V~10V ±1V input for 10 : 1 frequency ratio 输入阻抗10kΩ (±10%) 交流 100V/120V/220V/230V ±10%, 50/60Hz 电源线× 1, 操作手册× 1, 测试线 GTL-101 × 1 230(宽) × 95(高) × 280(长) mm,约 2.1 公斤 信号发生器是为进行电子测量提供满足一定技术要求电信号的仪器设备。这种仪器是多用途测量仪器,它除了能够输出正弦波、矩形波尖脉冲、TTL电平、单次脉冲等五种波形,还可以作频率计使用,测量外输入信号的频率 1.信号发生器面板: (1)电源开关; (2)信号输出端子; (3)输出信号波形选择;

水厂臭氧系统操作规程

水厂臭氧系统操作规程 XX水厂臭氧系统构筑物主要有臭氧发生器间、臭氧接触池。 臭氧发生器间主要设备有:二套无油空压机及储气罐、二套空气干燥器、二台内循环水泵、三台臭氧发生器、二只臭氧投加调节阀、一只氮气投加调节阀、一只氮气投加电磁阀;主要仪表有:一只氧气源压力变送器、一台露点仪、三只冷却水流量计、三只气态臭氧浓度仪、一台氮气投加流量计、二台臭氧投加流量计、一台臭氧泄漏检测报警仪、一台氧气泄漏检测报警仪。 臭氧接触池主要设备有:二台尾气破坏器及进气阀门;主要仪表有二台尾气臭氧浓度仪、二台排气臭氧浓度仪、二台水中臭氧浓度仪。 (一)PLC操作面板上控制 PLC面板上的控制分为自动控制(按照设定程序自动开启或关闭)和单体控制(按照实际需要选择开启各设备)。 注:正常情况下均按自动方式启动和停止 1.自动控制 (1)自动启动 1)检查并确定各设备电源指示灯亮,设备无故障,如有故障应先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2)开启液氧罐至臭氧发生器氧气输送管道上的手动阀门,检查并确认臭氧发生器间现场压力仪表上显示的数据在3-5bar之间。 3)检查并确认空压机在开启状态,氮气投机管道上的手动阀均在打开状态。

4)打开热交换器的进出水阀门,且现场冷却水流量计显示流量正常,确保冷却水正常。 5)点击PLC触摸屏上的“自动控制”。 6)点击“启动自控”的“启”。 7)检查并确认“辅助设备自动控制许可”、“气体流量自动控制许可”、“臭氧生产自动控制许可”前面小方格均为绿色状态。 8)将控制命令栏中“气体流量”打到“ON”。 9)检查并确认“辅助设备运行正常”、“气体流量控制运行正常”前面小方格均为绿色状态。 10)进行气体吹扫,当露点仪上显示数据在“-65.”以下时方可将控制命令栏中“生产控制”打到“ON”。 11)检查并确认“臭氧生产运行正常”前面小方格为绿色状态。 12)检查并确认各设备状态、仪表显示数据是否运行正常。 13)根据现场运行需要进行参数设定。 (2)自动停止 1)将控制命令栏中“生产控制”打到“OFF”。 2)检查并确认“臭氧生产运行正常”前面小方格为红色状态,臭氧发生器停止工作。 3)进行吹扫(15分钟),然后关闭所开液氧罐出气阀门,待压力下降至将近于0时,将控制命令栏中“气体流量”打到“OFF”,关闭液氧罐至臭氧发生器间现场压力仪表前的阀门。 4)开闭冷却水。 5)检查并确认各设备、仪表状体及数据显示正常。 2、单体控制

基于FPGA的视频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应用研究

第29卷 第3期2008年3月 仪器仪表学报 Ch i nese Journa l o f Sc ientific Instru m ent V ol 29N o 3M ar .2008 收稿日期:2007 04 Recei ved Date :2007 04 基于FPGA 的视频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应用研究 刘 杰1 ,牛燕雄 1,2 ,董 伟1,司宾强1,刘佳栋 1 (1 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 石家庄 050003;2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 的新型视频信号发生器,它可以满足多种被测系统对输入视频信号制式的要求。该系统利用U SB 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同时解决了系统供电的问题。在FPGA 内部,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生成视频信号的图像和时 序控制信号,并送入视频D /A 模块。通过实验对该视频信号发生器在电视跟踪性能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获取并分析了被测电视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指标。在使用中发现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通用性好、集成度高和体积小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视频信号发生器;FPGA;U SB ;模拟目标;跟踪性能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34.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510.8040 D 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video si gnal generator based on FPGA L i u Jie 1 ,N i u Yanx iong 1,2 ,Dong W e i 1 ,S iB i n q iang 1 ,L i u Jiadong 1 (1D ep t .O p tics and E lectron ic Eng i neering ,O rdnance Engineer i ng Colle g e ,Sh ijiazhuang 050003,China ;2T he State K ey Laboratory of Precision M easure m ent T echnology and Instru m ents,D epart m ent of P recision Ins t ru m ents , T si nghua Universit y,B eij i ng 100084,China) Abst ract :A ne w type of v i d eo si g nal generator based on FPGA is presen ted .It generates severa lk i n ds o f v i d eo sig nals to m eet the input requ ire m ents o fm ost v i d eo syste m s under tes.t This generator co mm unicatesw it h a PC through USB por,t and this m ethod could also so lve the prob l e m o f po w er supp l y .In the FPGA,the generator cou l d generate i m age and sequence contro l si g na l through so ft w are progra m,and send the signals to v ideo D /A m odu le .Then experi m ents w 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app lication o f t h e generator i n TV track i n g capability tes.t The track i n g capab ility para m eters w ere obtained and ana l y zed .This generator has the m erits o f h i g h reliability ,good universa li ty ,high i n tegration leve,l s m a ll size and so on ,and has broad applicati o n pr ospects .K ey w ords :v i d eo signal generato r ;FPGA;USB ;si m u lated targe;t track i n g capability test 1 引 言 目前,对视频信号采集、记录和处理系统(视频采集卡、图像记录仪和电视跟踪系统等)的研究测试已经十分广泛。在对这些系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测试者提供符合该系统输入制式要求的视频信号。针对多种被测系统及被测指标,测试者应该提供不同种类和制式的视频信号。 以往对这些系统进行测试时,人们经常利用探测器 对靶板进行成像,将产生的视频信号送入被测系统。该 测试方法给系统评估引入两方面的误差:一是靶板的制作误差,二是探测器本身的成像质量偏差。针对这些误差,国内外逐渐使用能够提供模拟图像的视频信号发生器来取代传统的测试装置 [1 3]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 GA )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 以及开发工具智能化等特点,目前逐步成为复杂数字电路设计的理想首选[4] 。考虑到视频信号时序要求严格以

SPM作业指导书

SPM智能化静止进相机作业指导书 XDL/JS/0D3-27 一、紧固件的检查 (1) 二、控制线与转子电缆的连接 (1) 三、通电试车 (1)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 (1) 附表:电源板的电压输出参数 (2) 襄樊大力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制 2003/08/23

一、紧固件的检查 由于长途运输,设备在调试前应检查并紧固所有紧固件。包括所有器件和端子排上的螺钉、螺帽。 二、控制线与转子电缆的连接 1.电源线从端子排X1上A.B.C.N接至配电柜,A.B.C接三相火线,N接零线。电源线型号 的选择参见随机《进相机使用说明书》。 2.控制线的连接要求参见随机《进相机电器图》。 3.转子电缆接在KM3下端,起动柜过来的电缆接在KM2的下端。 4.通电前认真核对接线有无漏接、错接、松动的现象。 三、通电试车 1.模拟试车 短接311和313,将检测转子电流信号的霍尔互感器(TA1,TA2,TA3)上的插件取下,接在信号发生器上,将“中控/现场”旋钮打至“现场”位置。合上空开,电源指示灯亮,待KA1吸合后,按下“进相”按钮,此时KM3吸合KM2释放,同时进相指示灯亮。进相机顶端的排风扇的风向应自下而上(若风向相反,对调任意两相电源进线即可)。 试验正常后,按下“退相”按钮,此时KM2吸合KM3释放,进相指示应灯熄。 断开空开,去掉311和313的短接线;恢复霍尔互感器上的信号线(注意相序)。 2.带载试车(负载需达到60%以上) 2.1. 通电前认真核对接线有无漏接、错接、松动的现象。主电机正常运行后,观 察面板上的功率因素表若在超前位置,则需停机将12、14号线对调。如果仍不正常,必须严格检查功率因素表的信号是否是A、C相的电压,B相电流信号。 2.2.合上空开,观察各控制板指示灯的状态。控制板第一指示灯常亮,第二、三、 四指示灯应交替闪亮;触发板第一指示灯先闪亮十秒钟左右,随即六个指示灯闪亮;电源板上的所有指示灯常亮。表明允许进相。 2.3.按下“进相”按钮,进相指示灯亮,电流下降,功率因素上升。 2.4.观察逆变变压器输入输出电流范围,如下表所示。 若复位后各指示灯状态仍不正常,参见故障处理第一条。 2.6.如果电流上升,需先退相,关掉电源。对调进相机背面端子排X3上的01和03 号线。 2.7.如果电流波动较大,说明有环流产生,处理方法见故障处理第二条。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 1.进相机触发板六个指示灯具有故障指示功能。指示灯所指示故障如表:

臭氧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臭氧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370-78 臭氧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臭氧发生及接触系统操作 1、臭氧接触池的启动应遵循先通水后供气的原则。 2、向臭氧接触池内注水至水位淹没曝气器2米以上。 3、打开臭氧曝气冷凝水排放阀。 4、先启动尾气吸收池的潜水曝气器。 5、启动臭氧发生器进行曝气。 6、待冷凝水排净后关闭排水阀。 7、调节各臭氧管道阀门,使各池曝气均匀。 8、每天早、中班各放冷凝水一次。 9、臭氧接触池放空检修应遵循先放水后停气。 10、进入臭氧接触池应在排风后,执行下井操作规程。 11、再次供给臭氧曝气时应先打开冷凝水阀而后

在启动臭氧发生器。 12、臭氧接触池放空时,应注意下水道水位,调节放空闸门避免溢流。 尾气吸收系统操作 1、尾气吸收池的启动运行应遵循先通水后开潜水曝气器的原则。 2、向尾气吸收池内注水至2米以上时,启动潜水曝气器。 3、依据臭氧接触池溢出的尾气量和浓度调节设定潜水曝气器开启度。 4、尾气吸收池及潜水曝气器检修时,应先打开旁通闸门。 5、尾气吸收池及潜水曝气器检修放空时,应先停接触池臭氧供气再停潜水曝气器而后放空。 6、尾气吸收池放空时,应注意下水道水位,调节放空闸门避免溢流。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臭氧操作规程

什邡市第三自来水厂 臭氧系统操作规程 一、操作步骤 1、手动操作 (1)开机前的准备和检查 1)确定臭氧系统进线电源在合闸位置,臭氧电控柜开关在合闸位置。 2)检查臭氧进线电源和臭氧电控柜电源电压在360v-420v范围。 3)确定内、外循环冷却水管各水阀在打开位置。 4)确定氧气罐出气总阀和氧气管道所有阀门在打开位置,氧气出口压力在5.5bar。 5)确定臭氧车间内氧气进气总阀在打开位置,进气压力在5.5bar;氧气进气减压阀后阀门至臭氧发生器氧气管道所有阀门在打开位置,进气压力在1.2-1.4bar。6)确定预臭氧系统进气投加阀门和水射器前后进出水阀门在打开位置,后臭氧系统进气总分配器进气总阀和各分支分配器所有投加阀门在打开位置;臭氧尾气破坏器进出气阀门在打开位置,破坏器电机在运行状态。 7)确定臭氧电控柜触摸屏上无故障,空调、变压器、变频器运行正常。 8)在触摸屏上按“菜单”,点出主控制界面,按“产气模式”,点出臭氧流量和臭氧浓度选择界面,在界面选择好所需的臭氧流量和臭氧浓度,然后按“菜单”回到主控制界面。 9)在触摸屏主控制界面按“外设设定”点出内循环冷却水泵控制界面,在“操作模式”一栏按“自动”成“手动”,为臭氧发生器运行做准备,然后按“菜单”回到主控制界面。 (2)开启臭氧成套装置 1)在触摸屏主控制界面按“系统设定”点出臭氧发生器控制界面,选择本地控制模式。 2)将触摸屏下方黑绿旋钮开关置于1位置(黑绿旋钮分为三档,R位置为故障复位,1为运行准备模式,在0位置,则不能开启臭氧发生器),对臭氧发生器及所有臭氧投加管道进行氧气吹扫,清除臭氧发生器和管道内的残留臭氧、水气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规定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规定 1、目的:为操作人员作操作指导。 2、范围:适用于函数信号发生器操作人员。 3、操作步骤: 3.1注意事项 仪器在只使用“电压输出端”时应将“输出衰减”开关置于“0dB”~“80dB”内的位置,以免功率指示电压表指示过大而损坏。 3.2使用方法 3.2.1开机:在未开机前应首先检查仪器外接电源是否为交流220V±10%,50Hz±5%, 并检查电源插头上的地线脚应与在地接触良好,以防机壳带电。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应放在“关”位置,“电平调节”旋钮置中间,输出衰减旋钮置“0dB”,频段开关设 置在你所需要的频段。 3.2.2频率选择:首先将频段开关设置在你所期望的频率范围内,然后调节频率调谐旋钮 和频率微调旋钮,至数码管上指示你所需要的频率为止。 3.2.3波形选择:波形开关在“~”位置,可在电压输出端获得全频段的电压正弦信号,在 功率输出端可获得20Hz~100kHz的功率输出;波形开关在“”位置,在电压输 出端可获得全频段的电压方波信号。输出衰减在功率输出端8Ω档同样可以获得 20Hz~100kHz的方波功率输出。 3.2.4输出电压调整:电压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可通过“电平调节”旋钮连续可调。 3.2.5功率输出调整:功率输出端的输出同由“电平调节”旋钮控制调节,并可通过“输 出衰减”进行80 dB的衰减。“输出衰减”控制开关上有8Ω和600Ω二档匹配档, 用以匹配低阻和较高负载以获取最大输出功率。 3.2.6功率的平衡输出:本仪器600Ω功率输出档可进行平衡输出,方法是可将面板上中间 红色接线柱和黑色接线柱之间的接地片取下,接在两个红色接线柱上即可,但本仪器连接的其它仪器也应不接在“地”电位。

臭氧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74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臭氧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臭氧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臭氧发生及接触系统操作 1、臭氧接触池的启动应遵循先通水后供气的原 则。 2、向臭氧接触池内注水至水位淹没曝气器2米 以上。 3、打开臭氧曝气冷凝水排放阀。 4、先启动尾气吸收池的潜水曝气器。 5、启动臭氧发生器进行曝气。 6、待冷凝水排净后关闭排水阀。 7、调节各臭氧管道阀门,使各池曝气均匀。 8、每天早、中班各放冷凝水一次。

9、臭氧接触池放空检修应遵循先放水后停气。 10、进入臭氧接触池应在排风后,执行下井操作规程。 11、再次供给臭氧曝气时应先打开冷凝水阀而后在启动臭氧发生器。 12、臭氧接触池放空时,应注意下水道水位,调节放空闸门避免溢流。 尾气吸收系统操作 1、尾气吸收池的启动运行应遵循先通水后开潜水曝气器的原则。 2、向尾气吸收池内注水至2米以上时,启动潜水曝气器。 3、依据臭氧接触池溢出的尾气量和浓度调节设定潜水曝气器开启度。 4、尾气吸收池及潜水曝气器检修时,应先打开

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信号发生器功能程序设计 学院: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概要 (2) 1.1 设计目的 (2) 1.2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2) 1.3 所需芯片及硬件简介 (2) 1.3.1 8255A 特性简介 (2) 1.3.2 D /A0832功能简介 (3) 1.3.3 A /D0809功能简介 (3) 1.3.4唐都小键盘简介 (4) 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5) 2.1 设计思想论述 (5) 2.2 程序流程图 (6) 2.3 电路原理图 (7) 第三章典型模块分析 (8) 3.1 波形产生模块 (8) 3.1.1 方波 (9) 3.1.2 三角波 (9) 3.1.3 锯齿波 (10) 3.1.4 正弦波 (12) 3.2 小键盘模块 (13) 3.3 调幅调频模块 (14) 第四章系统调试过程及结果 (16) 第五章收获与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1 汇编语言源程序代码 (19) 附录2 C语言源程序代码 (33)

第一章概要 1.1 设计目的 信号发生器的功能设计结合了软硬件的知识,这样的一个课程设计促使我们主动去找寻资料,自主学习更多的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设计本身是一种实践,将课本知识应用到设计中,验证并且进一步熟悉它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这是只啃书本所不能达成的好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尤其加深我们对信号发生的理解,对以8086cpu为中心的各芯片功能的了解以及对微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编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1.2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分别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完成硬件接口功能设计; (2)、硬件电路基于80x86微机的接口电路; (3)、程序功能要求:小键盘给定、数码管或屏幕显示,并产生对应信号波形(D/A)输出(信号波形包括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输出信号波形幅度、频率可调。(按键数量尽量少)。 1.3 所需芯片及硬件简介 1.3.1 8255A 特性简介 (1)具有24条输入/输出引脚、可编程的通用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它是一片使用单一+5V电源的40脚双列直插式大规模集成电路。8255A的通用性强,使用灵活,通过它CPU可直接与外设相连 (2)8255A在使用前要写入一个方式控制字,选择A、B、C三个端口各自的工作方式,共有三种。方式0 :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即无须联络就可以直接进行的I/O 方式。其中A、B、C口的高四位或低四位可分别设置成输入或输出;方式1 :选通I/O,此时接口和外围设备需联络信号进行协调,只有A口和B口可以工作在方式1,此时C口的某些线被规定为A口或B口与外围设备的联络信号,余下的线只有基本的I/O功能,即只工作在方式0;方式2:双向I/O方式,只有A口可以工作在这种方式,该I/O线即可输入又可输出,此时C口有5条线被规定为A口和外围设备的双向联络线,C口剩下的三条线可作为B口方式1的联络线,也可以和B口一起方式0的I/O线。 本次设计只用到了三个端口的方式0。

空调机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空调设备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空调机组设备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使设备的操作规范化,确保房间的温湿度达到恒温恒湿以及洁净度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JK-1、JK-2、JK-3空调机组设备的操作。 3. 职责 岗位班长、操作者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 标准要求 4.1. 编制依据:《维克空调自控系统说明书》(包含模块化风冷式冷、热水机组,和组合式空调机组)、《BHD系列电机加湿器使用说明书》。 4.2. 设备描述及基本参数: 4.2.1. 用途:控制房间的温湿度达到恒温恒湿的要求;控制房间的洁净度达到恒定的洁净度要求。 4.2.2. 工作原理: a) 空气通过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层过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整个系统处于密闭状态,确保达到既定的洁净度要求。控制过程是通过回风温度设定值来控制表冷水阀开启和电加热的开启,通过湿度设定值来控制加湿器的开启和关闭,达到恒温恒湿的目的。同时本系统可以非常直观的在触摸屏上监视到回风温湿度,机组各个段位工作状态以及风机的工作状态等等。

4.2.3. 设备组成: 新风段、初效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送风段、中效段、均流段、回风段。 4.2.4. 净化空调机组操作前准备: a) 启动时先打开主控制柜电源,并查看电压是否正常。 b) 检查空调机组转换开关是否在远程位置。 c) 检查空调机组上的设备是否都正常供电,处在待机的工作状态。 d) 检查触摸屏上的报警画面,是否有设备报警,不能正常启动,及时处理。 e) 检查空调机组管道的手动阀门是否都处在正常位置。 f) 检查电气控制线路是否正常,水,气管道通畅。 g) 检查臭氧发生器开关是否关闭。 h) 检查水泵阀门是否关闭。 5 系统操作规程 5.1. 手动控制: 5.1.1 空调机组的手动操作 a) 启动过程先启动控制显示屏启动,查看参数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温湿度生产要求,见附表一)。若参数不符合生产要求,点击用户登录界面,按照所给权限,输入相应密码,进行参数设定界面进行修改。然后点击启动设备,注意的是机组启动过程中,需相隔2分钟方可启动下一台空调机组设备,避免设备启动瞬间负荷过大,引起超负荷断电的情况。 附表一:

视频信号发生器

K e y f e a t u r e s + b e n e f i t s Four (4) HDMI outputs Up to 36-bit/pixel (12-bit/component) Deep Color at 1080p; TMDS link up to 2.25 GB/s. Analog video outputs Test HDTVs analog component and composite video inputs. Standard video timings and patterns Supports standard video timings and test patterns, including 3D test images. Switches between timings and test patterns in less than 100ms. HDMI and analog audio outputs Support HDMI compressed and uncompressed audio formats Various patterns with programmable amplitude, sampling rate and bit depths. Digital audio inputs Test an HDTV’s digital audio outputs—SPDIF and optical (future). Serial command line interface RS-232 interface for command line control or for automated test system.Rack mountable Fits in a standard 19” relay rack. Occupies two rack units. Color touch display Monitor the status of the test on the color display.Configure the 804 through the touch https://www.doczj.com/doc/126272325.html,B host interface Attach a keypad for simplified testing 8 0 4 M u l t i M e d i a t e S t i N S t R u M e N t introducing the 804 Multimedia test instrument for testing HdtVs on a production line. the rack mountable 804 is optimized for testing modern HdMi flat panel tVs. it features four (4) HdMi outputs—all active simultaneously—for testing HdtVs with multiple HdMi inputs. this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splitters often required for testing each HdMi input on an HdtV. the 804 can also output component analog and composite analog for testing an HdtVs analog video outputs. Switching between video timings is fast; less than 100ms. the 804 is equipped with all the standard video timings and test patterns including 3d patterns and tests for HdMi protocols such as HdCP , edid and CeC. the 804 tests compressed and uncompressed HdMi audio formats using a variety of audio test signals. an HdtV’s analog audio inputs can also be tested using the 804’s programmable analog audio outputs. Modern HdtVs typically have digital audio outputs on S/PdiF and optical interfaces; these outputs can be tested with the 804 as well (future). 804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参数和使用方法

信号发生器本人介绍一下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1、信号发生器参数性能频率范围:0.2Hz ~2MHz 粗调、微调旋钮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 TTL 脉波0.5" 大型LED 显示器可调DC offset 电位输出过载保护信号发生器/ 信号源的技术指标: 主要输出 波形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 Ramp 与脉波输出 振幅>20Vp-p (opencircuit);>10Vp-p (加50Ω 负载) 阻抗 50Ω+10% 衰减器 -20dB+1.0dB (at 1kHz) DC 飘移<-10V ~ >+10V, (<-5V ~ >+5V 加50Ω负载) 周期控制 1 : 1 to 10 : 1 continuously rating 显示幕 4 位LED 显示幕 频率范围 0.2Hz to2MHz(共7 档) 频率控制Separate coarse and fine tuning 正弦波

失真< 1% 0.2Hz ~ 20kHz , < 2% 20kHz ~ 200kHz 频率响应< 0.2dB 0.2Hz ~100kHz;< 1dB 100kHz~ 2MHz 三角波 线性98% 0.2Hz ~100kHz;95%100kHz~ 2MHz 对称性<2% 0.2Hz ~100kHz 上升/ 下降时间<120nS CMOS输出 位准4Vp-p±1Vp-p ~ 14.5Vp-p±0.5Vp-p 可调 上升/ 下降时间<120nS TTL 输出 位准>3Vpp 上升/ 下降时间<30nS VCF 输入电压约0V~10V ±1V input for 10 : 1 frequency ratio 输入阻抗10kΩ (± 10%) 使用电源 交流100V/120V/220V/230V ±10%, 50/60Hz 附件 电源线× 1, 操作手册× 1, 测试线GTL-101 × 1

信号发生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工程实验室 文件编号:AWTC-IOP-01 信号发生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目录 1目的 (2) 2检查范围 (2) 3检查内容 (2) 4使用的设备 (2) 5检查依据 (2) 6核查条件 (2) 7期间核查方法 (2) 7.1输出信号频率的期间核查 (2) 7.2输出电平的期间核查 (3) 8评定 (4) 8.1频率期间核查允许误差范围 (4) 8.2输出电平期间核查允许误差范围 (4) 9检查周期 (5) 10相关记录 (5)

信号发生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在信号源两次检定/校准之间或仪器维修后投入使用前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检定/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检查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所使用的N5182A等信号发生器的期间核查。 3检查内容 输出信号频率、输出低电平、输出高电平 4使用的设备 5检查依据 JJF 1174-2007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 AWTC-EOP-01《信号源操作规程》 6核查条件 23℃±5℃; 相对湿度≤80%; 7期间核查方法 7.1输出信号频率的期间核查 7.1.1仪器仪表连接图下图所示:

7.1.2被核查信号发生器置于未调制状态,调节信号发生器电平使频谱分析仪正常工作。频谱分析仪取样时间的设定应使其显示位数比指标要求的有效位多一位。 7.1.3从低到高改变被核查信号发生器的载波频率f,按低、中、高选取一半测试点与根据通信制式频段选取典型测试点相结合的原则(或按照技术说明书要求)选取10个频率 ,并记入到《信号发生器期间核查记录》附表A.1当点,从频谱分析仪上读出频率值f 中 7.1.4被核查信号发生器的误差计算公式按式(1)计算: △=f - f (dB)(1) 7.2输出电平的期间核查 7.2.1输出信号高电平的期间核查 7.2.1.1仪器仪表连接图下图所示: 7.2.1.2被核查信号发生器置于未调制状态,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为最大值,按低、中、高选取一般测试点与根据通信制式频段选取典型测试点相结合的原则(或按技术说明书要求)选取不同频率点,按高、中、低原则线后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不少于3个校准点(包括0dBm),从功率计上读出电平值L0,记录于《信号发生器期间核查记录》附表 A.2当中。 7.2.1.3输出高电平误差按式(2)计算: △= L - L (dB)(2) 7.2.2输出信号低电平的期间核查 7.2.2.1仪器仪表连接图下图所示: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

附录一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 一.概述 AS1033型低频信号发生器采用了中央处理器控制面板的操作方式,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输出正弦波信号频率从2Hz~2MHz连续可调,输出正弦波信号幅度从0.5mV~5V连续可调,并设有TTL输出方波功能,频率从2Hz~2MHz连续可调,占空比从20%~80%连续可调。 面板显示清晰明了,操作简单方便,输出频率调节可采用频率段调节(轻触开关粗调)和数码开关调节(段内细调)二种,其中数码开关调节又分快调和慢调两种,五位数码管直接显示频率,输出幅度调节采用轻触粗调(20dB、40dB、60dB)和电位器细调(20dB)以内,三位数码管直接显示输出电压有效值或衰减电平。 中央处理器控制整机各部分,并采用了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应用数码开关作为频率调节输入。振荡电路采用压控振荡与稳幅放大相结合,具有良好的稳幅特性。电路中还加入输出保护、TTL输出、方波占空比可调电路等。 二.技术特性 1.频率范围:2Hz~2MHz,共分五个频段 第一频段:2Hz~30Hz 第二频段:30Hz~450Hz 第三频段:450Hz~7kHz 第四频段:7kHz~100kHz 第五频段:100kHz~2MHz 2.正弦波输出特性 (1)输出电压幅度(有效值):0.5mV~5V (2)幅频率特性:≤±0.3dB (3)失真度:2Hz~200kHz≤0.1%,200kHz~2MHz,谐波分量≤-46dB 3.方波输出特性 ⑴最大输出电压(空截,中心电平为0):14Vp-p ⑵占空比(连续可调):20%~80% ⑶逻辑电平输出:TTL电平,上升、下降沿≤25ns 4.输出电抗:600Ω 5.频率显示准确度:1×10-4±1个字 6.正常工作条件 ⑴环境温度:0~40℃ ⑵相对湿度:<90%(40℃) ⑶大气压:86~106kpa ⑷电源电压:220±22V,50±2.5Hz 7.消耗功率:<10W 三.面板及操作说明 1.整机电源开关(POWER) 按下此键,接通电源,同时面板上指示灯亮。 2.频段选择手动按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