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聊一聊手机上LCD的背光驱动芯片

聊一聊手机上LCD的背光驱动芯片

聊一聊手机上LCD的背光驱动芯片

聊一聊手机上LCD的背光驱动芯片

LCD是手机上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LCD显示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用户的直观感受。而LCD背光驱动芯片,也是具有影响的其中一个因素。性能好的LCD背光驱动芯片,可以使LCD显示清晰,亮度均匀,没有闪烁等问题,并且高效率的驱动芯片增加手机的待机时间,所以选择一款合适的,性能优异的LCD背光驱动芯片是非常重要的。

?

?

根据LCD屏幕内的LED连接方式,来决定要选择的背光驱动芯片。目前常用的背光驱动芯片有几种:boost DC/DC (inductor)型,charge pump(capacitor)型,Linear 型的。下表是这几种类型的比较:

?

?

?

?

Inductor boost DC/DC 利用电感和电容元件的能量储存特性,将Vbat 电压升压来驱动LED,实现能量从Vbat到负载LED的转换。Inductor boost DC/DC 主要用来驱动背光LED是串联的LCD屏。LED串联连接的方式优点是每一个LED的工作电流都是一样,所以发光基本一致,亮度均匀。在大尺寸屏幕中优势明显,应用的较多。但是,用Inductor boost DC/DC 由于电感的存在和内部switch的开关动作,会产生干扰和噪音,可能会对其他部分

LED显示屏常用驱动芯片资料(精)

LED 常用芯片技术资料 1、列电子开关74HC595 (串并移位寄存器) 第14脚DATA ,串行数据输入口,显示数据由此进入,必须有时钟信号的配合才能移入。 第13脚EN ,使能口,当该引脚上为“1”时QA~QH口全部为“1”,为“0”时QA~QH的输出由输入的数据控制。第12脚STB ,锁存口,当输入的数据在传入寄存器后,只有供给一个锁存信号才能 将移入的数据送QA~QH口输出。 第11脚CLK ,时钟口,每一个时钟信号将移入一位数据到寄存器。 第10脚SCLR ,复位口,只要有复位信号,寄存器内移入的数据将清空,一般接VCC 。第9脚DOUT ,串行数据输出端,将数据传到下一个。第15、1~7脚,并行输出口也就是驱动输出口,驱动LED 。 2、译码器 74HC138 第1~3脚A 、B 、C ,二进制输入脚。第4~6脚片选信号控制,只有在4、5脚为“0”6脚为“1”时,才会被选通,输出受A 、B 、C 信号控制。其它任何组合方式将不被选通,且Y0~Y7输出全为“1”。

3、缓冲器件74HC245 第1脚DIR ,输入输出端口转换用,DIR=“1” A输入B 输出,DIR=“0” B输入A 输出。第2~9脚“A ”信号输入输出端;第11~18脚“B ”信号输入输出端。 第19脚G ,使能端,为“1”A/B端的信号将不导通,为“0”时A/B端才被启用。

4、4953的作用:行驱动管,功率管。 1、3脚VCC , 2、4脚控制脚,2脚控制7、8脚的输出,4脚控制5、6脚的输出,只有当2、4脚为“0”时,7、8、5、6才会输出,否则输出为高阻状态。 5、74HC04的作用:6位反相器。 信号由A 端输入Y 端反相输出,A1与Y1为一组,其它类推。例:A1=“1”则Y1=“0”、A1=“0”则Y1=“1”,其它组功能一样。 6、 74HC126(四总线缓冲器)正逻辑 Y=A 2、SDI 串行数据输入端 3、CLK 时钟信号输入端, 4、LE 数据锁存控制端 5~20、恒流源输出端 21、OE 输出使能控制端 22、SDO 串行数据输出端,级联下一个芯片 23、R-EXT 外接电阻,控制恒流源输出端电流大小

小型LCD背光的LED驱动电路设计

小型LCD背光的LED驱动电路设计 过去几年来,小型彩色LCD 显示屏已经被集成到范围越来越宽广的 产品之中。彩色显示屏曾被视为手机的豪华配置,但如今,即便在入门级手机 中,彩屏已成为一项标配。幸好,手机产业的经济规模性(全球手机年出货量接 近10 亿部)降低了LCD 彩色显示屏的成本,并使它们集成在无论是便携医疗设备、通用娱乐遥控器、数字相框/彩色LCD 显示屏需要白色背光,以便用户在 任何光照环境下都能正常地观看。这个背光子系统包括1 个高亮度白光发光二 极管(LED)阵列、1 个扩散器(diffuser)以扩散光线和1 个背光驱动器将可用电能 稳压为恒定电流以驱动LED.一块1 到1.5 英寸的显示屏可能包含2 到4 个LED,而一块3.5 英寸显示屏则可能轻易地就包含6 到10 个LED.对于LED 而言,其光 输出与电流成正比,而且由于LED 具有非常陡峭的电流-电压(I-V)曲线,流过LED 的电流紧密匹配是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确保均衡背光,因为LED 通常分 布在LCD 显示屏的一边。此外,也需要软件控制让用户调节亮度,以及针对 周围光照环境作出补偿。根据流经LED 电流的不同,LED 的色点(color point) 可能会漂移。因此,将LED 电流设定为固定值并对LED 进行脉宽调制以降低 平均光输出就很普遍。要在手持产品设计中集成小型彩色LCD 显示屏并进而 实现成本、性能和电池寿命的恰当平衡,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考虑的因素。 电池供电产品需要优化的LED 驱动电路架构,这些架构要处理并存的 多项挑战,如空间受限、需要高能效,以及电池电压变化-既可能比LED 的正 向电压高,也可能低。常用的拓扑结构有两种,分别是LED 采用并联配置的 电荷泵架构/恒流源架构和LED 采用串联配置的电感升压型架构。这两种方案 都有需要考虑的折衷因素,如升压架构能够确保所有LED 所流经的电流大小 相同但需要采用电感进行能量转换,而电荷泵架构使用小型电容进行能量转换,

教你学会看手机电路图轻松修手机

第一篇、教你学会看电路图轻松修手机 一、一套完整的主板电路图,是由主板原理图和主板元件位置图组成的。 1.主板原理图,如图: 2.主板元件位置图,如图:

主板元件位置图的作用:是方便用户找到相应元件所在主板的正确位置。而主板原理图是让用户对主板的电路原理有所了解,知道各个芯片的功能,及其线路的连接。 二、相关名词解释 电路图中会涉及到许多英文标识,这些标识主要起到了辅助解图的作用,如果不了解它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作用,也就根本不可能看得懂原理图。所以在这里我们会将主要的英文标识进行解释。希望大家能够背熟记熟,同时希望大家多看电路图,对不懂的英文及时查找记熟。 如图:

以上英文标识在电路图上会灵活出现,比如“扬声器”是“SPEAKER” ,它的缩写就是“SPK”,“正极”是“positive” ,缩写是“P” ,那么如果在图中标记SPKP,那么就证明它是扬声器正极。所以当有英文不明白的时候,可以将它们拆开后再进行理解,请大家灵活运用。

第二节主板元件位置图 一、元件编号 每一个元件在主板元件位置图中,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由英文字母和数字共同组成。编号规则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芯片类:以U 为开头,如CPU U101 接口类:以J 为开头,如键盘接口J1202 三极管类:以Q 为开头,如三极管Q1206 二级管类:以D 为开头,如二极管D1102 晶振类:以X 为开头,如26M 晶体X901 电阻类:以R 或VR(压敏电阻)为开头,如电阻R32 VR211 电容类:以C 为开头,如电容C101 电感类:以L 为开头,如电感L1104 侧键类:以S 为开头,如侧键S1201 电池类:以 B 为开头,如备用电池B201 屏蔽罩:以SH 为开头,如屏蔽罩SH1 振动器:以M 为开头,如振子M201 还有一部分标号是主板上的测试点,以TP 为开头。 二、查找元件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元件编号去查找主板原理图,从而了解此元件的作用。随便拿块主板作为示例。 如果想了解某一个元件的主要功能(图中红圈内元件) 如图: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对“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一文的一点看法(此文为技术探讨) 在国内某知名刊物2010年12月份期刊看到一篇关于介绍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这是一篇选题极好的文章、目前液晶电视出现的极大部分屏幕故障例如:图像花屏、彩色失真、灰度失真、对比度不良、亮度暗淡、图像灰暗等等故障都与此电路有关,维修人员在维修此类故障时往往的面对液晶屏图像束手无策,而介绍此电路、无疑对类似故障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目前在一般的期刊书籍介绍分析此电路的文章极少。 什么是TFT屏偏压电路?现代的液晶电视都是采用TFT屏作为图像终端显示屏,由于我们现在的电视信号(包括各种视频信号)是专门为CRT显示而设计的,液晶屏和CRT的显示成像方式完全不同,液晶屏要显示专门为CRT而设计的电视信号,就必须对信号的结构、像素排列顺序、时间关系进行转换,以便液晶屏能正确显示。 图像信号的转换,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精确的过程;先对信号进行存储,然后根据信号的标准及液晶屏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在按规定从存储器中读取预存的像素信号,并按照计算的要求重新组合排列读取的像素信号,成为液晶屏显示适应的信号。这个过程把信号的时间过程、排列顺序都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并且要产生控制各个电路工作的辅助信号。重新编

排的像素信号在辅助信号的协调下,施加于液晶屏正确的重现图像。 每一个液晶屏都必须有一个这样的转换电路,这个电路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序控制电路”或“T-CON(提康)电路”,也有称为“逻辑板电路”的。这个电路包括液晶屏周边的“行、列驱动电路”构成了一个液晶屏的驱动系统。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这个独立的整体是由时序电路、存储电路、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D/A变换电路、译码电路、伽马(Gamma)电路(灰阶电压)等组成,这些电路的正常工作也需要各种不同的工作电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上电时序关系,不同的屏,不同的供电电压。为了保证此电路正常工作,一般对这个独立的驱动系统单独的设计了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供电(这个向液晶屏驱动系统供电的开关电源一般就称为:TFT偏压电路);由整机的主开关电源提供一个5V或12V 电压,给这个开关电源供电,并由CPU控制这个开关电源工作;产生这个独立的驱动系统电路提供所需的各种电压,就好像我们的电视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他有一个单独的开关电源,DVD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他也有一个单独的开关电源一样。是非常重要也是故障率极高的部分(开关电源都是故障率最高的部分,要重点考虑)。图1所示是液晶屏驱动系统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中的“TFT偏压供电开关电源”就是这个独立系统电路的供电电源它产生这个驱动系统电路需要的各种电压,有VDD、VDA、VGL和VGH电压供各电路用。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背光灯及高压驱动电路原理与维修(一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背光灯及高压驱动电路原理及电路分析(一) (目前液晶电视的销量和社会保有量非常大,液晶电视的维修资料奇缺,而液晶电视的背光灯高压驱动电路又是液晶电视中极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它类似于CRT电视的行扫描电路,是高压大电流电路,其故障率不低于CRT电视的行扫描电路。目前对于该部分的原理电路分析维修的资料很少,该文对于背光灯管及驱动电路的特性、构造、组成、要求、电路原理分析比较详尽,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加深刻的理解液晶电视背光灯驱动电路,为下一步维修打好基础) 液晶电视的显示屏是属于被动发光型的显示器件,液晶屏自身不发光,它需要借助背光灯来实现屏的发光,即背光灯管发出光线通过液晶屏透射出来,利用液晶的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控制通过的光线(对光进行调制)以形成图像,所以一块液晶屏工作成像必须配上背光源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显示屏,要显示色彩丰富的优质图像,要求背光灯的光谱范围要宽,接近日光色以便最大限度的展现自然界的各种色彩。目前的液晶屏背光灯,一般采用的是光谱范围较好的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作为背光光源。 大屏幕的液晶电视要保证有足够的亮度、对比度和整个屏幕亮度的均匀性,均采用多灯管系统,32寸屏一般采用16只灯管,47寸屏一般采用24只灯管。耗电量每只灯管约为为8W计算,一台32寸屏的液晶电视背光灯耗电量达到130W,一台47寸的液晶电视背光灯的耗电量达到近200W(加上其它电路耗电,一台32寸屏的液晶电视耗电量在200W左右) 冷阴极荧光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冷阴极荧光灯CCFL是气体放电发光器件,其构造类似常用的日光灯,不同的是采用镍﹑钽和锆等金属做成的无需加热即可发射电子的电极——冷阴极来代替钨丝等热阴极,灯管内充有低气压汞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冷阴极发射电子使灯管内汞原子激发和电离,产生灯管电流并辐射出253.7nm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管壁上的荧光粉涂层而发光,图1。 冷阴极荧光灯的特性 冷阴极荧光灯是一个高非线性负载,它的触发(启动)电压一般是三倍于工作(维持)电压,(电压值的大小和灯管的长度和直径有关)冷阴极荧光灯在开始启动时,当电压还没有达到触发值(1200~1600V)时,灯管呈正电阻(数兆欧),一旦达到触发值,灯管内部产生电离放电产生电流,此时电流增加,灯管两端电压下降呈负阻特性 图2,所以冷阴极荧光灯触发点亮后,在电路上必须有限流装置,把灯管工作电流限制在一个额定值上,否则会因为电流过大烧毁灯管,电流过小点亮又难以维持。

液晶背光驱动芯片解除保护的实用资料

液晶背光驱动芯片解除保护的实用资料芯片OZ9939GN去保护3脚接地。 芯片OZ9938CN 3或6脚对地短路 芯片TL494去保护2到14脚接10K电阻。或者1和16接地 芯片mp1008es去保护,把4脚接地就可以 mp1007es把3脚对地 mp1009es把5脚对地 芯片OZ964GN在①脚的2.2U的电容上并联一个4148二极管 BIT3173保护是把15脚吸空 芯片型号保护脚说明 CTL5001 5 对地短路 TL1451 15 对地短路 TL5451 15 对地短路 BA9741 15 对地短路 BA9743 15 对地短路 MB3775 15 对地短路 AT1741 15 对地短路 AT1380 2 对地短路 KA7500 1和16 对地短路 TL494 1和16 对地短路 FA3629 15和16 将外接电容短路 LFA3630 7和10 对地短路

OZ960 OZ962 2 对地短路OZ965 4 对地短路 OZ9RR 8 对地短路BIT3101 2和15 吸空引脚BIT3102 5 吸空引脚 BIT3105 4 吸空引脚 BIT3106 4和27 吸空引脚BIT3107 4 吸空引脚 BIT3193 15 吸空引脚AAT1100 8 对地短路AAT1107 15 对地短路 H3435苐18脚对地短路DF6109A苐13脚对地MP1008苐4对地 INL837吸空9脚 Fp5451苐15脚对地 OZ9937第14脚对地SEM2006第2脚接地 PM1048EM第1,6脚接地OZ9936第3,7脚接地OZ9966第15脚接地SAQ8818第8脚接地

LED电子显示屏常见驱动方式介绍

LED电子显示屏常见驱动方式介绍 目前市场上LED显示屏的驱动方式有静态扫描和动态扫描两种,静态扫描又分为静态实像素和静态虚拟,动态扫描也分为动态实像和动态虚拟。下面由明新源科技为大家介绍下LED电子显示屏常见的驱动方式吧。 河南明新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一定的显示区域内,同时点亮的行数与整个区域行数的比例,称扫描方式;室内单双色一般为1/16扫描,室内全彩LED显示屏一般是1/8 扫描,室外单双色一般是1/4扫描,室外全彩显示屏一般是静态扫描。驱动IC一般用国产HC595,台湾MBI5026,日本东芝TB62726,一般有1/2 扫,1/4扫,1/8扫,1/16扫。 举列说明:一个常用的全彩模组像素为16*8 (2R1G1B),模组总共使用的LED灯是:16*8(2+1+1)=512个,如果用MBI5026 驱动,MBI5026 为16位芯片,512/16=32 (1)如果用8个MBI5026芯片,是动态1/4扫虚拟。 (2)如果用16个MBI5026芯片,是动态1/2扫虚拟。 (3)如果用32 个MBI5026芯片,是静态虚拟。 (4)用6个MBI5026芯片,是动态1/4扫实像素。 (5)用12个MBI5026芯片,是动态1/2扫实像素。 (6)如果板子上两个红灯串连,用个MBI5026芯片,是静态实像素。 在LED单元板,扫描方式有1/16,1/8,1/4,1/2,静态。LED电子显示屏常见驱动方式介绍还有哪些,该如何区分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数一下单元板的LED灯数目和74HC595的数量。计算方法:LED的数目除以74HC595的数目再除以8 =几分之一扫描。 实像素与虚拟是相对应的简单来说,实像素屏就是指构成显示屏的红绿蓝三种发光管中的每一种发光管最终只参与一个像素的成像使用,以获得足够的亮度。虚拟像素是利用软件算法控制每种颜色的发光管最终参与到多个相邻像素的成像当中,从而使得用较少的灯管实现较大的分辨率,能够使显示分辨率提高四倍。

LED显示屏专用驱动芯片详细介绍

目前,LED显示屏专用驱动芯片生产厂家主要有TOSHIBA(东芝)、TI(德州仪器)、SONY(索尼)、MBI{聚积科技}、SITI(点晶科技)等。在国内LED显示屏行业,这几家的芯片都有应用。 TOSHIBA产品的Xing价比较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率也最高。主要产品有TB62705、TB62706、TB62725、TB62726、TB62718、TB62719、TB62727等。其中TB62705、TB62725是8位源芯片,TB62706、TB62726是16位源芯片。TB62725、TB62726分别是TB62705、TB62706的升级芯片。这些产品在电流输出误差(包括位间和片间误差)、数据移位时钟、供电电压以及芯片功耗上均有改善。作为中档芯片,目前”TB62725、TB62726已经逐渐替代了TB62705和TB62706。另外,TB62726还有一种窄体封装的TB62726AFNA芯片,其宽度只有6.3mm(TB62706的贴片封装芯片宽度为8.2mm),这种窄体封装比较适合在点间距较小的显示屏上使用。需要注意的是,AFNA封装与普通封装的引脚定义不一样(逆时针旋转了90度)。TB62718、TB62719是TOSHIBA针对高端市场推出的驱动芯片,除具有普通恒流源芯片的功能外,还增加了256级灰度产生机制(8位PWM)、内部电流调节、温度过热保护(TSD)及输出开路检测(LOD)等功能。此类芯片适用于高端的LED全彩显示屏,当然其价格也不菲。TB62727为TOSHIBA的新产品,主要是在TB62726基础上增加了电流调节、温度报警及输出开路检测等功能,其市场定位介于TB62719(718)与TB62726之间,计划于2003年10月量产。 TI作为世界级的IC厂商,其产品Xing能自然勿用置疑。但由于先期对中国LED市场的开发不力,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主要产品有TLC5921、TLC5930和TLC5911等。TLC5921是具有TSD、LOD功能的高精度16位源驱动芯片,其位间电流误差只有±4%,但其价格一直较高,直到最近才降到与TB72726相当的水平。TLC5930为具有1024级灰度(10位PWM)的12位源芯片,具有64级亮度可调功能。TLC5911是定位于高端市场的驱动芯片,具有1024级灰度、64级亮度可调、TSD、LOD等功能的16位源芯片。在TLC5921和TLC5930芯片下方有金属散热片,实际应用时要注意避开LED灯脚,否则会因漏电造成LED灯变暗。 SONY产品一向定位于高端市场,LED驱动芯片也不例外,主要产品有CXA3281N和CXR3596R。CXA3281N是8位源芯片,具有4096级灰度机制(12位PWM)、256级亮度调节、1024级输出电流调节、TSD、LOD和LSD(输出短路检测)等功能。CXA3281N主要是针对静态驱动方式设计的,其最大输出电流只有40mA。CXA3596R是16位源芯片,功能上继承了CXA3281N的所有特点,主要是提高了输出电流(由40mA增加到80mA)及恒流源输出路数(由8路增加到16路)。目前CXA3281N的单片价格为1美元以上,CXA3596R价格在2美元以上。 MBI(聚积科技)的产品基本上与TOSHIBA的中档产品相对应,引脚及功能也完全兼容,除了恒流源外部设定电阻阻值稍有不同外,基本上都可直接代换使用。该产品的价格比TOSHIBA的要低10~20%,是中档显示屏不错的选择。MBI的MBl5001和MBl5016分别与TB62705和TB62706对应,MBl5168千口MBl5026分另(j与TB62725禾口TB62726对应。另外,还有具有LOD功能的其新产品MBl5169(8位源)、MBl5027(16位源)、64级亮度调节功能的MBl5170(8位源)和MBl5028(16位源)。带有LOD及亮度调节功能的芯片采用MBI公司的Share-I-OTM技术,其芯片引脚完全与不带有这些功能的芯片,如MBl5168和MBl5026兼容。这样,可以在不变更驱动板设计的情况下就可升级到新的功能。

手机原理与故障维修技巧与实例习题答案

《手机原理与故障维修技巧与实例》习题答案 思考与练习1 1、什么是通信?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由什么构 成? 答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由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S)、基地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 心(MSC)、市话网(PSTN)、中继线等组成。 2、数字移动通信采用什么分区方式,为什么?答:数字移动通信是采用小区制方式,因为数字移动通信要求容纳更多的用户,需要提供数字化的信息服务。 3、越区切换在数字通信中有什么作用? 答越区切换的作用是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中,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持继续正常通话,不至中断,需要进行 越区切换,即由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命令移 动台从一个小区的无线频道上的通话转接到另 —小区的无线频道上。 4、双频手机的两个频段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双工间隔是指什么?移动通信的双工间隔 是多少?信道间隔是指什么?

6、手机中时钟的晶体类型有那些?时钟晶体 损坏将引起那些故障?主时钟晶体电路的构成有那些类型? 答手机的时钟晶体有开机时钟晶体和时间显示时间晶体。主时钟晶体损坏将引起不能开机或不能入网的故障。时间晶体损坏将引起不能显示时间的故障,有的手机时间晶体损坏也会引起手机不开机。主时晶体电路构成有现两种,即MOTOROLA、ERICSSON基本采用26MHz晶体、中频芯片中的正反馈放大器、变容二极管组成的,而SAMSUNG及NOKIA采用晶体及芯片构成的。这两种时钟信号振荡器的区别是:前者需要AFC控制信号加到中频电路外围变容二极管的负极上上,控制变容二极管的电压,从而改变电路的谐振频率,并且还需要振荡三极管、电感、电容来构成时钟振荡器电路;后者由中频电路、晶体、AFC控制信号构成,不需要外加振荡三极管、变容二极管等元件。 7、什么是APC电路?有何作用,试画出简图说明APC电路的控制过程?答 APC电路的作用是自动功率控制电路,控制手机的发射

详解液晶彩电背光灯驱动电路

详解液晶彩电背光灯驱动电路 为了让冷阴极灯管安全、高效稳定地工作,其供电与激励必须符合灯管的特性。具体而言,灯管的供电必须是频率为30kHz~100kHz的正弦交流电。如果给灯管两端加上直流电压,会使部分气体聚集在灯管的一端,则灯管就会一端亮一端暗。 在液晶彩电中,电源板输出的电压为+24V或+12V直流电压,显然不能直接驱动背光灯管,因此需要一个升压电路把电源板输出较低的直流电转换为背光灯管启动及正常工作所需的高频正弦交流电。这个升压电路组件就是常说的背光灯驱动板(Inverter),又称逆变器、升压板或高压板。 在液晶电视机中,背光灯驱动板是一个单独工作且受控于CPU的电路组件,其主要作用是点亮液晶屏内的背光灯管,并在CPU的控制下进行启动、停止(on/off)及亮度调节。 背光灯驱动板主要由振荡器、调制器、功率输出电路及保护检测电路组成,如1 图所示。在实际电路中,除功率输出部分和检测保护部分外,振荡器、调制器及控制部分通常由一块单片集成电路完成,这类集成电路常用的主要有BD(Rohm公司生产,如 BD9884FV、BD9766等)及OZ系列(凹凸微电子公司生产,如02960、02964等);功率输出管多采用互补的功率型场效应管,有的采用3脚和8脚(①~③脚为S极,④脚为G 极,⑤-⑧脚为D极)贴片封装型,常见型号有D454、RSS085、D413、TPC8110、 FDD6635.FDD6637等,如图2所示;还有的采用由N沟道和P沟道组合的5脚或8脚MOSFET功率块(①脚为Sl极,②脚为Gl极,③脚为S2极,④脚为G2极,⑤~⑧脚为D1、D2极),如SP8M3、TPC8406、4614、APM40520、P2804ND5G等,如图3所示。保护检测多由集成电路10393、358、393或LM324及其外围元件来完成。输出电路主要由高压变压器、谐振电容及背光灯管组成,并设有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取样电路。 图1 背光灯驱动板电路图

LCD显示屏的器件选择和驱动电路设计

LCD显示屏的器件选择和驱动电路设计 如何实现LCD平板显示屏驱动电路的高性能设计是当前手持设备设计工程师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分析了LCD显示面板的分类和性能特点,介绍了LCD显示屏设计中关键器件L DO和白光LED的选择要点,以及电荷泵LED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STN-LCD彩屏模块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上部是一块由偏光片、玻璃、液晶组成的LCD屏,其下面是白光LED和背光板,还包括LCD驱动IC和给LCD驱动IC提供一个稳定电源的低压差稳压器(LDO),二到八颗白光LED以及LED驱动的升压稳压IC。 STN-LCD彩屏模块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外来电源Vcc经LDO降压稳压后,向LCD驱动IC如S6B33BOA提供工作电压,驱动彩色STN-LCD的液晶显示图形和文字;外部电源Vcc经电荷泵升压稳压,向白光LED如NACW215/NSCW335提供恒压、恒流电源,LED的白光经背光板反射,使LCD液晶的65K色彩充分表现出来,LED的亮度直接影响LCD色彩的靓丽程度。

LCD属于平板显示器的一种,按驱动方式可分为静态驱动(Static)、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以及有源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三种。其中,单纯矩阵型又可分为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超扭转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STN),以及其它无源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有源矩阵型大致可区分为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FilmTr ansistor,TFT)及二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MIM)两种。TN、STN及TFT型液晶显示器因其利用液晶分子扭转原理的不同,在视角、彩色、对比度及动画显示品质上有优劣之分,使其在产品的应用范围分类亦有明显差异。以目前液晶显示技术所应用的范围以及层次而言,有源矩阵驱动技术是以薄膜式晶体管型为主流,多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及动画、影像处理产品;单纯矩阵驱动技术目前则以扭转向列以及STN为主,STN液晶显示器经由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可以分别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再经由三原色比例的调和,可以显示出全彩模式的真彩色。目前彩色STN-LCD的应用多以手机、PDA、数码相机和视屏游戏机消费产品以及文字处理器为主。 器件选择 1.LDO选择。由于手机、PDA、数码相机和视屏游戏机消费产品都是以电池为电源,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源电压逐渐下降,LCD驱动IC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因此设计电路时通常由一个LDO提供一个稳定的 2.8V或 3.0V电压。LCM将安装在手机的上方,与手机的射频靠得很近,为了防止干扰,必须选用低噪音的LDO,如LP2985、AAT3215。 2.白光LED。按背光源的设计要求,需要前降电压(VF)和前降电流(IF)小、亮度高(500-1800mcd)的白光LED。以手机LCM为例,目前都使用3-4颗白光LED,随着LED 的亮度增加和手机厂商要求降低成本和功耗,预计到2004年中LCM都会选用2颗高亮度白光LED(1200-2000mcd),PDA和智能手机由于LCD屏较大会按需要使用4-8颗白光LED。NAC W215/NSCW335和EL99-21/215UCW/TR8是自带反射镜的白光LED,EL系列其亮度分为T、S、R三个等级,T为720-1000mcd,S为500-720mcd,都是在手机LCD背光适用之列。 LED驱动电路设计

手机供电电路与工作原理

手机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电池脚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手机电池脚有四脚和三脚两种:(如下图) 正温类负正温负 极度型极极度极 脚脚脚 (图一)(图二) 1、电池正极(VBATT)负责供电。 2、TEMP:电池温度检测该脚检测电池温度;有些机还参与开机,当用电池能开机,夹正负极不能开机时,应把该脚与负极相接。 3、电池类型检测脚(BSI)该脚检测电池是氢电或锂电,有些手机只 认一种电池就是因为该电路,但目前手机电池多为锂电,因此,该脚省去便为三脚。 4、电池负极(GND)即手机公共地。 二、开关机键: 开机触发电压约为2.8-3V(如下图)。 内圆接电池正极外圆接地;电压为0V。 电压为2.8-3V。 触发方式 ①高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VBAT,另一端接电源触发 脚。 (常用于:展讯、英飞凌、科胜讯芯片平台) ①低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源触发脚。 (除以上三种芯片平台以外,基本上都采用低电平触发。如:MTK、AD、TI、飞利浦、杰尔等。) 三星、诺基亚、moto、索爱等都采用低电平触发。

三、手机由电池直接供电的电路。 电池电压一般直接供到电源集成块、充电集成块、功放、背光灯、振铃、振动等电路。在电池线上会并接有滤波电容、电感等元件。该电路常引起发射关机和漏电故障。 四、手机电源供电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市场上手机电源供电电路结构模式有三种; 1、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目前大部分手机都使用该电路供电) 2、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 电池电压 逻辑电压(VDD) 复位信号(RST) 射频电压(VREF) VTCXO 26M 13M ON/OFF AFC 开机维持 关机检测 (电源管理器供电开机方框图) 1)该电路特点: 低电平触发电源集成块工作; 把若干个稳压器集为一个整体,使电路更加简单; 把音频集成块和电源集成块为一体。 2)该电路掌握重点: 电 源 管 理 器 CPU 26M 中频 分频 字库 暂存

LED背光驱动电路设计分析(整理版本)

白光LED背光驱动电路设计分析(整理版本) 特别是电池供LCD白色LED背光驱动电路设计电产品需要优化的LED驱动电路架构,这些架构要处理并存的多项挑战,如空间受限、需要高能效,以及电池电压变化—既可能比LED的正向电压高,也可能低。常用的拓扑结构有两种,分别是LED 采用并联配置的电荷泵架构/恒流源架构和LED采用串联配置的电感升压型架构。这两种方案都有需要考虑的折衷因素,如升压架构能够确保所有LED所流经的电流大小相同但需要采用电感进行能量转换,而电荷泵架构使用小型电容进行能量转换,但所有LED并联排列得太过紧密以致电流匹配成为均衡背光所面对的一项棘手问题。 对LED背光驱动电路的要求是: 1. 满足背光的亮度要求; 2. 整个显示屏亮度均匀(不允许有某一部分较亮、另一部分较暗的情况); 3. 亮度可以方便地调节; 4. 驱动电路占PCB空间要小; 5. 工作效率高; 6. 综合成本低; 7. 对系统其它模块干扰小。 设计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评估显示屏的大概使用时间 选择白光LED驱动器时,需要考虑到显示屏的使用频率。如果显示屏会被长时间背光观看,拥有高效率的转换器对电池使用时间就显得至关重要。较大的显示屏需要较多的LED,而显示屏使用时间较长的应用则会从能效更高的升压型拓扑中受益。相反地,如果显示屏仅用于短时间背光,那么效率就可能不是一项关键的设计参数。 2.仔细考虑LED选择 LED技术持续快速改进,制造商在使用新的材料、制造技术和LED设计来为同等大小的电流释出更大的光输出,这样一来,几年前需要4个LED进行背光的显示屏如今可能采用2个LED就能实现同样的背光亮度。不仅如此,过去通常使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进行背光的4到7英寸较大显示屏,如今正在转向使用LED进行背

主要的显示屏驱动IC

一/主要的显示屏驱动IC 74HC04的作用:6位反相器。 第7脚GND,电源地。第14脚VCC,电源正极。信号由A端输入Y端反相输出,A1与Y1为一组,其它类推。例:A1=“1”则Y1=“0”、A1=“0”则Y1=“1”,其它组功能一样。 74HC138的作用:八位二进制译十进制译码器。 第8脚GND,电源地。第15脚VCC,电源正极第1~3脚A、B、C,二进制输入脚。第4~6脚片选信号控制,只有在4、5脚为“0”6脚为“1”时,才会被选通,输出受A、B、C信号控制。其它任何组合方式将不被选通,且Y0~Y7输出全为“1”。 通过控制选通脚来级联,使之扩展到十六位。 例:G2A=0,G2B=0,G1=1,A=1,B=0,C=0,则Y0为“0”Y1~Y7为“1”。74HC595的作用:LED驱动芯片,8位移位锁存器。 第8脚GND,电源地。第16脚VCC,电源正极第14脚DATA,串行数据输入口,显示数据由此进入,必须有时钟信号的配合才能移入。第13脚EN,使能口,当该引脚上为“1”时QA~QH口全部为“1”,为“0”时QA~QH的输出由输入的数据控制。第12脚STB,锁存口,当输入的数据在传入寄存器后,只有供给一个锁存信号才能将移入的数据送QA~QH口输出。第11脚CLK,时钟口,每一个时钟信号将移入一位数据到寄存器。第10脚SCLR,复位口,只要有复位信号,寄存器内移入的数据将清空,显示屏不用该脚,一般接VCC。第9脚DOUT,串行数据输出端,将数据传到下一个。第15、1~7脚,并行输出口也

就是驱动输出口,驱动LED。 4953的作用:行驱动管,功率管。 其内部是两个CMOS管,1、3脚VCC,2、4脚控制脚,2脚控制7、8脚的输出,4脚控制5、6脚的输出,只有当2、4脚为“0”时,7、8、5、6才会输出,否则输出为高阻状态。 TB62726的作用:LED驱动芯片,16位移位锁存器。 第1脚GND,电源地。第24脚VCC,电源正极第2脚DATA,串行数据输入 第3脚CLK,时钟输入.第4脚STB,锁存输入 .第23脚输出电流调整端,接电阻调整 第22脚DOUT,串行数据输出第21脚EN,使能输入 其它功能与74HC595相似,只是TB62726是16位移位锁存器,并带输出电流调整功能,但在并行输出口上不会出现高电平,只有高阻状态和低电平状态。74HC595并行输出口有高电平和低电平输出。TB62726与5026的引脚功能一样,结构相似。 二、 LED显示屏常见信号的了解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CLK时钟信号:提供给移位寄存器的移位脉冲,每一个脉冲将引起数据移入或移出一位。数据口上的数据必须与时钟信号协调才能正常传送数据,数据信号的频率必须是时钟信号的频率的1/2倍。在任何情况下,当时钟信号有异常时,会使整板显示杂乱无章。

手机各个部分功能介绍

手机功能电路分析本章系统分析了手机射频部分、逻辑音频部分和电源部分 手机功能电路分析本章系统分析了手机射频部分、逻辑音频部分和电源部分常用的一些功能电路,灵活应用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快速判断和分析故障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手机维修人员,理解和掌握本章内容都十分必要。 第一节射频接收功能电路分析 一、接收电路的基本组成 移动通信设备常采用超外差变频接收机。这是因为天线感应接收到的信号十分微弱,而鉴频器要求的输入信号电平较高而且稳定。放大器的总增益一般需在120dB以上。这么大的放大量,要用多级调谐放大器且要稳定,实际上是很难办得到的。另外高频选频放大器的通带宽度太宽,当频率改变时,多级放大器的所有调谐回路必须跟着改变,而且要做到统一调谐,这也是难以做到的。超外差接收机则没有这种问题,它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成固定的中频,其主要增益来自于稳定的中频放大器。 手机接收机有三种基本的框架结构:一种是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一种是超外差二次变频接收机,第三种是直接变频线性接收机。 超外差变频接收机的核心电路就是混频器,可以根据手机接收机电路中混频器的数量来确定该接收机的电路结构。 1.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 接收机射频电路中只有一个混频电路的称作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的原理方框图如图4-1所示。它包括天线电路(ANT)、低噪声放大器(LNA)、混频器(Mixer)、中频放大器(IF Amplifier)和解调电路(Demodulator)等。摩托罗拉手机接收电路基本上都采用以上电路。 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工作过程是:天线感应到的无线蜂窝信号(GSM900频段935,--960MHz 或DCSl800频段1805---1880MHz)不断变频,经天线电路和射频滤波器进入接收电路。接收到的信号首先由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经射频滤波器后,被送到混频器。在混频器中,射频信号与接收VCO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接收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中频放大后,在中频处理模块内进行RXI/Q解调,解调所用的参考信号来自接收中频VCO。该信号首先在中频处理电路中被分频,然后与接收中频信号进行混频,得到67.707kHz的RXI/Q 信号。 2.超外差二次变频接收机 若接收机射频电路中有两个混频电路,则该机是超外差二次变频接收机。超外差二次变频接收机的方框图:如图4-2所示。 与一次变频接收机相比,二次变频接收机多了一个混频器和一个VCO,这个VCO在一些电路中被叫作IFVCO或VHFVCO。诺基亚手机、爱立信手机、三星、松下和西门子等手机的接收电路大多数属于这种电路结构。 在图4—1和图4-2中,解调电路部分也有VCO,应注意的是,该处的VCO信号是用于解调,作参考信号而且该VCO信号通常来自两种方式:一是来自基准频率信号13MHz,另一种是来自专门的中频VCO。 超外差二次变频接收机工作过程是:天线感应到的无线蜂窝信号(GSM900频段935~960MHz 或DCSl800频段1805—1880MHz)经天线电路和射频滤波器进入接收电路。接收到的信号首先由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经射频滤波后被送到第一混频器。在第一混频器

BIT3252A 升压型LED背光驱动器 高频PWM控制器

BIT3252A Low Cost PWM Controller built in 55V NMOS Version: A2 Please read the notice stated in this preamble carefully before accessing any contents of the document attached. Admission of BiTEK’s statement therein is presumed once the document is released to the receiver.

Notice: Firstly, the information furnished by Beyon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iTEK) in this document is believed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 and subject to BiTEK’s amendment without prior notice. And the aforesaid information does not form any part or parts of any quotation or contract between BiTEK and the information receiver. Further, no responsibility is assumed for the usage of the aforesaid information. BiTEK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that the interconnect of its circuits as described herein will not infringe on exiting or future patent rights, nor do the descriptions contained herein imply the granting of licenses to make, use or sell equipment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therewith. Besides, the product in this document is not designed for use in life support appliances, devices, or systems where malfunction of this product can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result in personal injury. BiTEK customers’ using or selling this product for use in such applications shall do so at their own risk and agree to fully indemnify BiTEK for any damage resulting from such improper use or sale. At last, the information furnished in this document is the property of BiTEK and shall be treated as highly confidentiality; any kind of distribution, disclosure, copying, transformation or use of whole or parts of this document without duly authorization from BiTEK by prior written consent is strictly prohibited. The receiver shall fully compensate BiTEK without any reservation for any losses thereof due to its violation of BiTEK’s confidential request. The receiver is deemed to agree on BiTEK’s confidential request therein suppose that said receiver receives this document without making any expressly opposition. In the condition that aforesaid opposition is made, the receiver shall return this document to BiTEK immediately without any delay. -Version A4

LCD电视背光驱动电路设计

LCD电视背光驱动电路设计挑战分析和方案设计 LCD电视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架构产生驱动CCFL所需的交流波形,驱动多个CCFL时所要面对的三个关键的设计挑战是选择最佳的驱动架构、多灯驱动、灯频和脉冲调光频率控制。本文对四种常用驱动架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多灯设计中解决亮度不均以及驱动频率可能干扰画面等问题的方法,并给出基于 DS3984/DS3988的电路方案。 液晶显示器(LCD)正在成为电视的主流显示技术。LCD面板实际上是电子控制的光阀,需要靠背光源产生可视的图像,LCD电视通常用冷阴极荧光灯提供光源。其他背光技术,例如发光二极管也受到一定的重视,但由于成本过高限制了它的应用。 由于LCD电视是消费品,压倒一切的设计考虑是成本—当然必须满足最低限度的性能要求。驱动背光灯的CCFL逆变器不能明显缩短灯的寿命。此外,由于要用高压驱动,安全性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LCD电视应用中,驱动多个CCFL时所要面对的三个关键的设计挑战是:挑选最佳的驱动架构;多灯驱动;灯频和脉冲调光频率的严格控制。 挑选最佳的驱动架构 可以用多种架构产生驱动CCFL所需的交流波形,包括Royer(自振荡,self-oscillating)、半桥、全桥和推挽。表1详细归纳了这四种架构各自的优缺点。 1. Royer架构 Royer架构(图1)的最佳应用是在不需要严格控制灯频和亮度的设计中。由于Royer架构是自振荡设计,受元件参数偏差的影响,很难严格控制灯频和灯电流,而这两者都会直接影响灯的亮度。因此,Royer架构很少用于LCD电视,尽管它是本文所述四种架构中最廉价的。 图1:Royer驱动器简单,但不太精确。 2.全桥架构 全桥架构最适合于直流电源电压非常宽的应用(图2),这就是几乎所有笔记本PC都采用全桥方式的原因。在笔记本中,逆变器的直流电源直接来自系统的主直流电源,其变化范围通常在7V(低电池电压)至21V(交流适配器)。有些全桥方案要求采用p沟道MOSFET,比n沟道MOSFET更贵。另外,由于固有的高导通电阻,p沟道MOSFET的效率更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