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

…..高校体育发展

战略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

2012年10月20日

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96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课题主持人:

报告主要执笔人:

报告统稿人:

工作时间: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二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长株潭高校体育改革和建设讨论中,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认识上的问题,如“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国外“校内外一体化”体育发展研究对我国区域高校体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借鉴与启示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从改革建设上研究,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增长、独特的高校地理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两型社会建设的跨文化融合分析了高校体育发展的战略优势,以及高校体育的发展困惑与存在的问题。得出“融合体育模式”是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

第一部分理论思考研究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并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相继 4月29日“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活动。同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形成长远竞争能力、培养核心增长极、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重大责任;2010年7月13日至14日新世界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臵;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举措显现出巨大变化。城市群的发展,社会在转型,教育在改革,人们的体育与健康观念、运动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正经历划时代的除旧布新的嬗变过程。关注生命重视人的价值,把人臵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臵,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人类可持续发展”、“生存教育”和“健康第一”理念,必将促进在教育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学校和城市群教育的融合形成一体化教育体系。因而,城市群高校体育如何服务于城市体育文化生活,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培养目标所应做出的新思路。明确和重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体育功能对全省发展的战略意义,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地高校体育发展策略,则是全面推进长株潭文化建设、整合资源利用与开发而发挥核心作用。

1.2研究意义

第一,相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和大众体育理论研究,学校体育的研究

目前有显冷清,然而学校体育不仅为社会体育提供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在健身

知识和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上最具优势,这一课题对《全民健身纲要》的全面落

实和实现终身体育思想,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两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

节约资源,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

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意义重大,而这一课题在推动学校体育,

引领体育进入人的生活领域,对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与引导,

实现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是我国目前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长株潭城市群学校体育发展成功与否是衡量这一区域配套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课题对于长株潭试验区高校体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长株潭试验区建设“两型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课题的成功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1.3课题界定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是指从长株潭经济总量增长、独特的高校地理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跨文化融合等方面,分析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对周边区域和高校具有的辐射功能;以及城市群的极化效应。我们试图从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入手,为推动新型城市化的体育文化建设,所进行一些战略性的研究。

1.4研究综述

1.4.1国内研究现状

1.4.1.1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和现存问题、体育

资源研究成果多,而具体组织管理、管理过程、体育软环境的研究成果较少。学校体育建设仍处于封闭式现状,表现在学校体育开放和拓展的空间、学校体育体系的陈旧对终身体育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影响。如谭军等学者的“高等学校和谐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软环境研究”,研究得出: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表现为“知行不统一”,虽具有一定的体育认知能力,但体育行为相对滞后。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学校体育现存问题认真分析,对学校体育发展策略加以研究。

1.4.1.2区域高校体育资源研究: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是两型社会的八字方针,如何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尽快形成有利于

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是试验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建立友好型学校的高校体育研究,其研究内容以区域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阳剑等对“两型社会下长株潭高校区域体育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通过建立高校区域体育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区域体育资源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学校和地方政府制定高校体育发展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4.1.3城市群高校体育产业研究:高校体育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主要研究体育俱乐部对促进城市体育文化带给城市经济利益,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然而,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城市化一度并不成并行发展的趋势。随着工业的发展迅速,城市社会需要有一个良性的经济、政治、丈化环境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圈学校体育。

1.4.1.4城市发展与体育文化:有关城市体育文化研究,大众体育研究最为热烈,最具特色的为城市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研究学校体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1.5.2国外学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学术研究过程必然与各国所在各层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的目的和用途等背景直接相连,从而形成各自的个性和特色。孕育着不同的学科认可现状,发展和成熟性也存在一定的反差。在理论研究取向方面,国内重整体、系统、宏观方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重现实、具体问题,整合性不高等。主要表现在:国外将青少年的成长与体育设施存在关联性,如1960年著名议员(Albermarle)向英国提交的报告指出,缺少体育设施与青少年犯罪率升高有关。关于体育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问题一直是英国政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直到70年代英国地

方政府大量修建体育设施,将体育和其它形式的休闲活动作为对付严重社会问题的手段。早在1965年开始将全民健身运动落到各地的基层社区。英国的学校体育的课外体育工作与社会上的各种体育俱乐部有直接联系,从而更进一步的促使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些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于以上理论研究,“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对开辟一

条符合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的新路,使高校体育在承上启下的文化传承作用中,对构建两型社会发挥最大的功能,为城市群高校体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5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一、以2007年2月17日,教育部颁发(2007)2号文件为依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第三部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第二、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第三、以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依据。其中包括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体育文化建设体系,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人才培养平台。如何构建长株潭高校体育发展模式;如何搭建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大学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体系,真正辅助人才的长期发展,促进城市体育文化建设。在构建过程中,我们准备围绕以上问题能够对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和实施进行全面的讨论。

1.6研究目标

1.6.1探索高校体育拉动不同类型城市群体育文化发展方法和策略,从而为

未来城市群两型社会提供良好的基点。

1.6.2构建具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特色的高校体育理论体系。1.7研究内容

1.7.1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高校体育发展现实基础;

1.7.2 城市群两型社会对高校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7.3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高校体育发展战略。

1.7.4构建高校体育发展的三维动态战略体系。

1.8研究方法

该课题以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为研究对象。1.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层次分

析法来,依据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数据,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揭示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的优势; 2.定性分析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方法来确立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掌握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用比较方法对国外学校体育发展支持政策的背景和作用机理进行比较分析,对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理想环境与现实环境进行比较分析;用要素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的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支持体系框架。1.9研究过程和措施

课题组分阶段性的集中检查研究进展,讨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具体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2010.1---2010.3组织完成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二)第二阶段:2010.4---2010.12调查问卷的制定、发放与回收。

(三)第三阶段:2011.1---2011.12对收集资料整理和数理统计,开始撰写相关研究论文。

(四)第四阶段:2012.1---2012.1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第二部分改革建设研究

2.研究结论及分析

2.1明确研究长株潭高校体育发展的战略意义。

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是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

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需要的,也是实现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所需要的。

2.2探讨城市群高校体育建设理念及其特征

2.2.1.城市群高校体育建设理念

(1)实施宏观体育教育----拓展体育教育的空间

城市群高校体育不应局限在体育课堂,还要延伸至体育课外;不应局限在校内,还应延伸至校外、区域,充分开发与利用高校体育自然资源;城乡一体化体育、区域一体化体育,树立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有利于大学体育得到健康成长。同时城市群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政府、区域、社区共同完成的使命。

(2)实施宏观体育教育----拓展体育教育的时间

高校体育要为学生高层次学习以及终身体育起到桥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欣赏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等,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初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3)实施宏观体育教育----拓展体育教育的内涵

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技能的培养,还扩展到对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打造校园群体育文化,拓展体育教育的内涵,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能力。

(4)大学体育教师观

①教师是专业化职业的劳动者和创造者。

一名专业化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应有三个大的方面:首先是确立并自觉遵守本工作领域的伦理纲领,首先要抛弃世俗的个人利益,树立先种豆后收获的观念;其次是系统而明确的专业知识结构;再次是长期专门训练而形成的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②教师是人生的引路人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利用自身资源和健身环境资源引导学生不断地设臵目标,成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自我调

适、自我选择。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要充分重视学生在情感、品德、意志、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会学、善学。

③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注重改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别人的经验。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潜能开发和促进发展转变。

④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信息时代的到来、新课程的实施必然要求教师克服“教书匠”所存在的问题,成为一个不断研究、勇于创造的研究型教师。

2.2.2. 城市群高校体育特征

(1)主体性。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主体性要求来看,主体性教育观的确立,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主动性。大学生是传承知识,形成终身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湖南城市群高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本特色和地域优势资源,努力发展学生个性化的教育。

(3)主导性。教师在体育施教过程中,充分培养和发挥导生的导学风气,导向(引导健身方向)、导学(辅导健身方法)、导用(指导健身技能)、导评(诱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导生制教学是大学体育教师风格化的教育。这种风格表现在教师自觉转换角色,在学生面前不当司令当参谋,不当高手当助手,不当主演当导演。课堂教学评价不偏重教师的表演,而注重学生的表现。才能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大发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群众性。城市群高校体育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面向社区、区域社会;由于湖南社区体育文化生活贫乏,高校体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区域两型社会的文化建设,丰富了区域文化生活,净化区域生活环境。

(5)全面性。长株潭高校体育一直具有良好的传统和较好的基础,应以全面提高学校体育管理水平为主;同时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

2.3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现状

2.3.1缺乏打造校园体育文化与创文化品牌意识

长株潭城市群高校缺乏通过体育赛事共同提升高校知名度,打造体育品牌社会效应的强烈意识,目前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中,除中南大学舞龙舞狮、湖南大学CBA篮球队的成就与社会影响,打造了校园体育特色品牌。其它学校目前仍无显著的体育特色品牌。

2.3.2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滞后

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与国内其它高校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源来自体育薄弱的中小学校,体育实践能力差,尤其健身意识差和健身自信心不足。另外加之高校体育教学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管力度不大,体育设施跟不上教学要求,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的发展

2.3.3长株潭高校体育缺乏健全的合作机制

目前城市群高校体育资源共享意识薄弱,表现在城市群高校之间合作机制不健全,阻碍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城市群高校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与机构协调和管理;尤其缺乏共同享有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等体育资源保障和城市群高校内有效地教学活动,以促进城市群高校和谐健康发展。长株潭三地高校没有起到对城市群体育文化建设的辐射效应。即没有达到城市群高校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最大化,也极少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

2.3.4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束缚着大学体育教育

为了便于教学管理,现阶段我国依然有很多高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大学生体育教学定位于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模式。

2.3.5高校体育发展体系不健全

具体表现在:大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能力培养体系的意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教育彼此脱节,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效果。

2.3.6教师世俗化的价值目标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理念

在接受调查的体育教师中,超过半数人(60.1%)玩世不恭的程度比较高。研究表明:与90年代的教师相比,当今体育教师更注重的是现实的物质利益,世俗化的价值目标正在取代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他们逐渐抛弃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向往,而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现实的生活上,那些世俗性的价值目标正越

来越受到当代教师的重视。

2.4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策略。

2.4.1完善政策,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资源共享

依靠政府干预行为进行调控,制定系统性和指导性的法规条文。同时根据国情和借鉴国外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资源互动的经验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经验。

2.4.2建立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体系

高校体育发展一般为体育课、体育欣赏、课外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体育讲座与体育论坛、体育法律法规。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体系除了以上系统外,还需大学体育支持系统和校内外一体化资源共享参与,校内外一体化是连接城市群高校体育之间与校社的桥梁,更是推进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模式。

2.4.3凸显体育课教学的原创性是实现高校体育发展的基石

体育来自于生活,属于人类文化范畴, 它具有原创性, 即体育原理和内容是由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直接发现或发明的。因此, 形式性与( 文化) 原创性是体育人文价值的两个侧面, 强调严谨必然导致原创性的丢失, 而淡化形式并不会降低体育的人文价值。

2.4.4完善健身能力培养体系

第一各级教育部门要有宏观教育理念为先导,实践证明学校体育工作有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才能得以开展;第二大学体育教师要以微观教育观开发利用资源为基础;抛弃世俗价值观创造教育环境为保障;第三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创造合适的教育方式为关键;最终以培养学生健身习惯为目的

2.4.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高校体育。

(1)以人为本为切入点,追求教育的人本回归

(2)以健身能力培养体系为突破口,推动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

(3)融合体育模式成为城市群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5研究成果及反响

2.5.1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著作、教材、成果奖

2.5.2研究实践成果提高了健身能力促进了城市群高校体育的发展

2.5.2.1课题研究发挥了良好的导向功能。

在部分大学生对经济飞速发展和来自社会压力困境下,我们分析加强了体育学习模块的递增学习法和导生教学形式,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了学生体育健身的认识,培养了健身能力,提升了体育文化品位,明确了城市群高校体育的定位,指出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不是降低整个教学质量的观点,而是追求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进行了教育的价值导向,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

2.5.2.2课题研究发挥了增力功能。

高校体育教育,通过健身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与实践路径的实施,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大师生的内动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能增强体育教师自信和上进心。能让体育教师感受到体育教育职业的重要性和个人使命感。通过融合体育,能使城市群高校对周边区域体育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5.2.3课题研究发挥了稳定功能。

高校体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主要是一种跨文化融合的主要特征,而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两型社会”区域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提出了人文回归的体育教育观,体育为城市群搭建起文化交融、社会关系融合的大舞台。以体育为平台,不同的人群通过接触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形成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了不同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

2.5.3问题讨论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之薄弱环节。加强城市群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促进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长株潭高校体育发展体系的研究受时间限制,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其中主要有两大问题:其一,城市群高校体育对实现学生能力的层次性研究,学生因个体差异的发展水平不同,如何区分和培养?值得讨论。其二,发挥城市群区域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和辐射效应,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手段。从整体发展空间来看问题,城市群高校体育要发挥社会功能的辐射效应,不是体育教师能做到的,也不是

研究者呼吁能改善的,体育法规文件的落实,需要长效监控机制,则行政干预至关重要。值得讨论和研究。其三,对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机遇,长株潭地区如何真正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构建适应一体化发展需要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解决校内外一体化体育之间的矛盾,从而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3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3篇 Model Research Report 编订:JinTai College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3篇 小泰温馨提示:研究报告分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 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本文档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展开 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2、篇章2: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3、篇章3:教研课题研究报告文档 研究报告必须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所有叙述、说明、推断和引用,都必须恰如其分。以下是两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篇章1: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 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xx年颁 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xx年秋季开始在全 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 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 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总结归纳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博山区第六中学黄淑栋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由来 本课题为博山区第六中学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7年5月,由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编号:115ZJA2G119),研究周期为三年半。由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了新情况,所以课题延期结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 在学校工作,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规定的能够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式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课程的主题思想,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框架下的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必须全面转型,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主题思想,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研究目标 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与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火花。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主体性为主要特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适时点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能否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新课程教学的挑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软件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软件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欢迎阅读这篇关于软件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的文章,更多精彩内容还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栏目等你哦! 一.引言 1.编写目的(阐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读者对象) 2.项目背景(应包括:(1)所建议开发的软件名称;(2)项目的任 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单位;(3)项目与其他软件或其他系统的关系。) 3.定义(列出文档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略词的原文。) 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 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 要求(列出并说明建议开发软件的基本要求,如(1)功能;(2)性能;(3)输出;(4)输入;(5)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6)安全与 保密要求;(7)与软件相关的其他系统;(8)完成期限。) 2. 目标(可包括:(1)人力与设备费用的节省;(2)处理速度的提高;(3)控制精度和生产能力的提高;(4)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5)决 策系统的改进;(6)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等。)

3. 条件、假定和限制(可包括:(1)建议开发软件运行的最短寿命;(2)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期限;(3)经费和使用限制;(4)法律 和政策方面的限制;(5)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条件和限制;(6)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7)建议开发软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 4. 可行性研究方法 5.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三.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2.工作负荷 3.费用支出(如人力、设备、空间、支持性服务、材料等项开支。) 4.人员(列出所需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5.设备 6.局限性(说明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需要开发新的 系统。) 四.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1)对设备的影响 (2)对现有软件的影响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乱象丛生,表现为组织乱、过程乱、要求乱、评价乱、奖励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篇1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提要: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0xx年度—20xx年度尚有部分立项课题没有结题,按照学校规定,这些课题必须在6月底前整理好现有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便于教师撰写,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格式简单整理如下,希望对课题研究者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结题报告应该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标题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一、标题部分 标题:题目中看内容,要求简练、体现报告的主观点。 署名:一般不超过三个,以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常用200字以内。内容为“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英文摘要50个单词左右,用第三人称描述,时态是过去时。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五大部分。当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类的说法。 “引言”:即前言、问题的提出,必须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相对应。 “方法”:即课题的对象与方法, 如果是实验报告,需要阐述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现在我们教师大都采用的叙事方式的阐述,写明课题研究的设计程序、整个研究过程的客观描述。 “结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数据描述相结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数据描述时,可以采用饼图、曲线图、条形图等图形帮助说明,在表格形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线表格形式。 “讨论”,讨论包含以下内容: 讨论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判断为什么一致。 讨论本研究与其他的同类研究的异同,说明本研究的前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初中体育实践课男女生分组教学的探究立项后,我如期按计划实施,现将我在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况做如下总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是男女生一起参与、一起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上体育课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参与了也没有认真、尽力去练习,只是应付着去完成。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实行男女生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实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的最好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的最好方法。首先,从思想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生长发育的不断成熟,男女生身体差异的不断变化,使得他们在思想 上潜意识的认为男女是有别的,男女生在一起练习,显得有些不自在。比如在体育课上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在场时一些女生有害羞感,而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可满足男女生的不同心理 要求,上课更有安全感,更专注地锻炼。其次,从心理方面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大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在意识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同时,伴随着青春期的先后到来,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更进一步强化,男女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两性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在体育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男女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男生喜欢的内容女生不喜欢,女生喜欢的内容男生又不喜欢,会造成男生“吃不饱”,而女生“吃不了”的现象存在。因此,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有必要对男女生进行分组教学。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初中、实践课、分组教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学生。实践课:将体育课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实践课是在室外操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照不同属性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本课题按照性别属性将学生分成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 …..高校体育发展 战略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 2012年10月20日 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96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课题主持人: 报告主要执笔人: 报告统稿人: 工作时间: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二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长株潭高校体育改革和建设讨论中,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认识上的问题,如“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国外“校内外一体化”体育发展研究对我国区域高校体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借鉴与启示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从改革建设上研究,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增长、独特的高校地理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两型社会建设的跨文化融合分析了高校体育发展的战略优势,以及高校体育的发展困惑与存在的问题。得出“融合体育模式”是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 第一部分理论思考研究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并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相继 4月29日“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活动。同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形成长远竞争能力、培养核心增长极、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重大责任;2010年7月13日至14日新世界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举措显现出巨大变化。城市群的发展,社会在转型,教育在改革,人们的体育与健康观念、运动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正经历划时代的除旧布新的嬗变过程。关注生命重视人的价值,把人置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人类可持续发展”、“生存教育”和“健康第一”理念,必将促进在教育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学校和城市群教育的融合形成一体化教育体系。因而,城市群高校体育如何服务于城市体育文化生活,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和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1).doc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1.课题中期报告

BXJKGH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市级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文科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研究 课题编号201610119 课题主持人杨莉 所在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填表日期2017 年 3 月 1 日 本溪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6年2月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检查时间: 地点:5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宋成伟刘勇王宝庆张庆芬 参与人员: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宋成伟 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刘勇 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王宝庆 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张庆芬 课题组成员: 组长:杨莉 成员:教丽姝、丁雪松、李博、赵世龙、丁博宁、赵林、刘洋、刘恒晓、孙丽杰 活动议程: 1.课题组主持人李博主持会议并宣布中期成果,汇报会议开始。 2.课题成员赵世龙宣读《高中地理“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的研究》中期报告。 3.专家查阅课题资料。 4.评议专家反馈评价意见。 5.宋成伟校长对课题进行指导点评。 6.主持人宣布中期总结会议结束。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我们从2015年12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于2016年5月正式立项,我们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方法、步骤,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积极探索作业批改有效性的研究策略。经过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目前课题的研究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现将半年多来课题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有序开展 2016年4-5月为《高中地理“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的研究》课题启动阶段。课题组专门召开了成员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高中地理“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并于2016年5月18日,我校隆重举行了开题仪式,使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步骤和人员分工等,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拓展延伸的认知程度和教师对拓展延伸的实施状况。 2、运用“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讲文明懂礼貌。 3、组织学生参加“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课改实践课,深刻体会拓展延伸的重要性,为拓展延伸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共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确定课题,完成申报工作。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2、实践研究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课题开题,分工合作研究课题。⑴广泛收集整理资料;⑵德课一体化地理课堂拓展延伸的教育实验; ⑶反思总结教育规律。 3、结题鉴定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3月),课题总结。整理材料,课题组进行实验总结,组织观摩课,进行成果展示,申请结题。

软科技课题研究报告...

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 …..高校体育发展 战略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 2012年10月20日

项目编号:湘科计字【2010】96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课题主持人: 报告主要执笔人: 报告统稿人: 工作时间: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二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长株潭高校体育改革和建设讨论中,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认识上的问题,如“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国外“校内外一体化”体育发展研究对我国区域高校体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借鉴与启示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从改革建设上研究,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增长、独特的高校地理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两型社会建设的跨文化融合分析了高校体育发展的战略优势,以及高校体育的发展困惑与存在的问题。得出“融合体育模式”是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战略 第一部分理论思考研究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并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相继 4月29日“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活动。同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形成长远竞争能力、培养核心增长极、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重大责任;2010年7月13日至14日新世界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臵;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举措显现出巨大变化。城市群的发展,社会在转型,教育在改革,人们的体育与健康观念、运动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正经历划时代的除旧布新的嬗变过程。关注生命重视人的价值,把人臵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臵,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人类可持续发展”、“生存教育”和“健康第一”理念,必将促进在教育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学校和城市群教育的融合形成一体化教育体系。因而,城市群高校体育如何服务于城市体育文化生活,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培养目标所应做出的新思路。明确和重视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体育功能对全省发展的战略意义,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地高校体育发展策略,则是全面推进长株潭文化建设、整合资源利用与开发而发挥核心作用。 1.2研究意义 第一,相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和大众体育理论研究,学校体育的研究 目前有显冷清,然而学校体育不仅为社会体育提供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在健身 知识和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上最具优势,这一课题对《全民健身纲要》的全面落 实和实现终身体育思想,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两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 节约资源,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 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意义重大,而这一课题在推动学校体育, 引领体育进入人的生活领域,对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与引导, 实现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具有积极的作用。

课题研究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研究报告

编号:FS-DY-83799 课题研究报告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一是忙于读书。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二是忙于写。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

春季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方案与总结

石羔小学课题研究中期检查、经验交流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课题过程研究质量,提升课题的研究水平,更好地落实研究计划,提高教育科研效益,特实施情况检查实施方案。 一、检查的目的 注重对各单位教师小课题的过程管理,夯实研究过程,确保课题实施计划落到实处;对课题进行研究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及时掌控课题研究进展,了解并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并推广优秀的研究课题,充分实现在检查评估中指导和服务的目的,促进区域教育科研的发展。 二、检查的时间 2014年6月4日 三、检查的范围 石羔小学教师课题。 四、检查组成员及工作要求 1、检查组成员 组长:杨青平 副组长:陈华向中山 组员:刘东亚黄金翠刘国胜蔡兴勇 2、工作要求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客观科学的检查评估,充分发挥指导与服务职能,积极质疑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五、检查的内容 1、课题档案(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等过程性资料); 2、研究进展情况(课题研究中期检查表、印证材料) 3、上交微型课题中期小结到教科室。 六、检查的程序 1、制定工作方案,组建课题研究中期检查组; 2、召开检查组成员培训会并分工;

3、学校自查和各组团实施实地检查并评定等级 5、教科室向各课题主持人反馈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情况。 (1)、总体反馈检查情况。 (2)、下发《石羔小学微型课题研究中期检查表》,反馈存在的问题,撰写下一步研究打算。 (3)、交流微型课题资料袋取长补短。 6、课题主持人补充。 七、检查的要求 各学校要积极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做好各项工作,认真开展自查工作,教科室填写《石羔小学课题研究中期检查表》,结果予以公示。 教科室 2014.5.30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读写结合点:是指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 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八年级,一般指初中二年级,它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要为初中一年级写作具体生动的记叙文继续打牢夯实基础,同时又要为初中三年级写作简单的议论文作好铺垫,以适应初三中考的需要。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说易也易,说难也难,难易的转化点全掌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那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材现行编排和学生基本写作现状的基础上,能够首先尊重教材,同时又能紧扣教材本身,动点脑筋、想出办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理心理的发展,开启思维、拓宽途径、挖掘适合学生作文训练的读写结合点来创造性的应对教材,切实保持、保证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升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当然,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在了解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

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的基 础上,对读写结合点“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的准确有效确立、及有效组织学生读写结合训练从而摸索出一条可供操作的具体模式,切实可行的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了。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只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2、新课程改革关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只有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且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联,互为促进,才能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触摸到语文学习的命脉之所在。 3、大语文教学观的理论。只有树立语文的内涵与外延是相等的理念,才能让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米下锅”,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语文学习之路将越走越宽,越学越轻松,越学 越有趣。 4、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现代教育的 要求和必然趋势。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是伴随着学校教育课堂

课题设计研究中期报告

黔江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 中期报告 (2009年1月---2010年12月) 黔江区濯水镇蒲花小学课题组 2008年5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并被黔江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黔江区区级重点课题”,2008年12月举行了开题论证仪式。 在开题论证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变化万千,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课题的选题针对性强,无论从大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困难性,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研究中重点探索的几个问题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区教科所以及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白校长曾多次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关任务。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初步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现将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一)提出人员变更申请,成立中心课题组,调整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策略。 本课题初期由我校小学高级教师费春华负责,李祖锦、刘永素、张兴琼、李光禄、李达明、汪平安、李成科等参研。2010年课题负责人费春华由于工作需要调至黔江区水市小学后,他随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课题人员变更的申请并获得批准。我校于2010年9月6日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

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根据青年教师读书组计划安排,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拟于1月中旬举行。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根据一定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设计一个课题研究方案。(不带任何资料) 二、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或电子灯片,用来向别人介绍你的课题。具体参赛要求另有通知。 现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 1、课题名称(题目)。 2、承担单位。 3、课题论证。 4、课题的界定。 5、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6、研究方法。 7、研究对象。 8、研究原则。 9、研究的操作措施。 10、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11、研究的预期成果。 12、研究的条件、经费预算及来源。 13、研究的组织机构及成员。 (来源:《教育科研指南》) 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和新的中小学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 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 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决。 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性教学研究》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 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文生 所在单位: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 填报日期: 2014年5月19日

中期研究报告的要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重要的变更及原因,课 题研究能否按时保质完成,初步形成的主要研究观点,研究存在的 主要问题、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限5000字以内,另加附页。 一、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 本课题是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组《信息技术环 境下创新性教学的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策略的研究》于2013年8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组审核,获得了课题研究立项资格,课题批准号为[内教科学规划办2012JCH007]。 同年9月17日我校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确立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格局,探究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精心制订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整个研究步骤井然有序,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推进。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今课题研究已开展将近一年,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高。 在研究中,我们以“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走“求实、求精、求新”的科研之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使教师教得自信、教得轻松、教得有效。以科研求发展,以质量树品牌,有效 调动数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 平,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开创我校数学教学研究新局面。 (一)、加强课题研究管理 建立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集体。课题开题初,成立课题组组长,教研组长、数学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集体。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到位,充满很强 的科研能力和信心。研究中各实验教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担任学科教 学工作,还能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同时还为课题研 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教研经费的投入。 (二)、强化课题研究培训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新配置电子白 板,形成“班班通”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远程教育的巨大优势,让老师下载

软件项目需求调研报告模板

[XXXX]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名称] [XXXX]公司[客户名称] [XXXX]软件项目[项目或产品名称] 需求调研报告 文件信息

修改历史

目录 文件信息.................................................................... 修改历史.................................................................... 目录.................................................................... 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1.2、文档范围..................................................................................................................... 1.3、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1.4、参考资料..................................................................................................................... 二、项目描述 ............................................................ 2.1、项目背景..................................................................................................................... 2.2、项目名称..................................................................................................................... 2.3、项目概述..................................................................................................................... 2.4、项目关联性................................................................................................................. 2.5、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2.6、假定和约束................................................................................................................. 2.7、名词/术语解释 ........................................................................................................... 三、用户环境描述 ........................................................ 3.1、用户单位组织结构..................................................................................................... 3.2、用户部门设置与职责................................................................................................. 3.3、用户业务关系描述..................................................................................................... 3.4、系统面向的用户群..................................................................................................... 3.5、关键计算机资源......................................................................................................... 3.6、用户环境中的其他应用系统分布............................................................................. 四、功能性需求描述 ...................................................... 4.1、用户各部门当前的工作模式..................................................................................... 4.2、构建该系统的目标..................................................................................................... 4.3、功能结构图................................................................................................................. 4.4、功能点需求................................................................................................................. 4.5、接口需求..................................................................................................................... 五、非功能性需求描述 .................................................... 5.1、系统环境需求............................................................................................................. 5.2、易用性和用户体验需求............................................................................................. 5.3、软硬件技术需求......................................................................................................... 5.4、安全性需求................................................................................................................. 5.5、可维护性需求............................................................................................................. 5.6、对培训的需求............................................................................................................. 六、其他................................................................ 6.1、软件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6.2、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6.3、附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