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治疗

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治疗

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治疗
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治疗

加味逍遥散治疗神经源性高泌乳素血证的临床观察

妇产科二病区汤传梅

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是指非哺乳期妇女体内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所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的疾病。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催乳素合成与分泌增加或体内泌乳因子减少所致。以血清催乳素升高、月经不调、闭经、溢乳和不孕为临床特征。据资料显示[1],本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4%,而在生殖障碍女性的发病率高达9%~17%,也有报道[2]以不孕不育作为就诊主诉的患者,约1/3存在高催乳素血症。

近年来,一种特殊类型的高泌乳素血证引起妇科医师的注意———神经源性高泌乳素血证。本病是指除却高泌乳素血证的常见病因之外,单纯由神经源性刺激(乳房刺激和吸吮反射)引起的泌乳素升高。本人跟随冯冬兰老师学习两年来,发现冯师善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本病,效果显著,避免了溴隐亭的副作用。且能从根本上调理病人体质,明显改善肝郁症状: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心烦失眠等亚健康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笔者旨在总结分析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HPRL患者疗效及安全性,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的高催乳素血症(以下简称HPRL)患者。年龄在20~40岁,夫妇同居,性生活较活跃。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为5年。均符合中医辨证标准为肝郁型。治疗前1个月未接受与治疗本病有关的药物及疗法。

1.2 方法

病例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0例,用加味逍遥散治疗,醋柴胡15g、当归15g、炒白芍20g、焦白术15g、茯苓20g、甘草10g、牡丹皮12g、栀子(姜炙)10g、薄荷10g(后下)。生姜三片为引。按方煎药取汁600mL,分3袋装,1次1袋,3次/d,饭前或者饭后一小时服用,经期停服。用药3个疗程(包括不足3个疗程痊愈者)。

1.3 疗效评价

住院和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以下指标:①观察血清PRL水平变化情况;②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变化情况:主症为闭经、溢乳、月经稀发且量少、不孕。次症为乳房胀痛、心烦易怒等症状;③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状况;④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⑤停药后评价:症状复发情况、血清血PRL水平变化情况。分为如下3级标准,痊愈:血清PRL值降低至正常范围(根据我院的检验标准(化学发光免疫),PRL<580.0uIU/ml),月经周期规律或不孕者怀孕,溢乳停止,其他伴随症状消失,6个月随访无复发;有效:血清PRL值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月经基本正常,闭经者月经来潮,溢乳消失或减少,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效:血清PRL值变化不大或反而升高,治疗3个疗程后仍有月经不调,溢乳时有发生,其他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治疗结果及随访情况

2.1治疗结果

2.1.1 临床疗效痊愈4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2.1.2 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垂体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除LH、P两个指标外,其余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2.1.3 不良反应服药后均无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损害。

2.1.4 随访情况对47例获效病例停药6个月后进行随访,复查PRL,其中43例PRL值在正常范围内,再度升高者4例。

指标治疗前治疗后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神经源性 HPRL是指乳房受到神经源性刺激而导致的泌乳素升高。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对 PRL 分泌主要起抑制作用,多巴胺(DA)是主要的生理性 PRL 抑制素,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5-羟色胺等则可刺激 PRL 分泌,任何破坏上述平衡的因素均可引 HPRL[3]。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女性面对各种学业、就业、情感压力常易出现内分泌失调,使 HPRL 发病率日益增高。溴隐亭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作用于下丘脑及垂体,有效抑制 PRL 的合成,增加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恢复排卵及行经,对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HPRL 均有良好效果。虽然溴隐亭疗效肯定[4],但最大的缺点是停药后 PRL 容易反弹,症状易复发,如非孕期停药须逐渐减量,直至每周 1.25 mg 维持 3~6 个月,且此药价格昂贵,长期服用需要量大。本研究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仅有6 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且在缓解症状、提高受孕率、降低血清PRL值等方面效果显著。

中医认为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经血、乳汁同源于脾胃,其排泄溢出均有赖于肝气调达,疏泄有度;肾为月经之本,然而月经的调节又取决于肝,肝藏血主疏泄。《胎产心法》云:“肝经怒火上冲,故乳胀而自溢。”肝经郁滞是高泌乳素血症的核心病机,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病程变化之中,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调经以肝经为先,临床上本病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较多见,治疗以疏肝解郁,清泄肝火为主,同时结合心理治疗。方中牡丹皮、栀子清肝泄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柴胡合归、芍养肝体而和肝用,疏肝而不伤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助运,体现了《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未病先防的治则。同时,白芍配甘草有明显降低PRL 的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其能刺激垂体前叶多巴胺受体,使血中 PRL 正常化。白芍总苷(TGP)是白芍干燥根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TGP 除了具有抗炎、镇痛、抗应激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之外,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内分泌功能亦有明显影响。总之,以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神经源性高泌乳素血症,既可达到溴隐亭的临床疗效,又减少大剂量溴隐亭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Biller M,Kuciano A,Crosignani PG,et al.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prolactinemia[J].Reprod Med,1999,44(12 Suppl):1075.

[2] Jaffe Y,林守清.生殖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122.

[3] KeithA, ZhangYY, RobertC, et al.The dopamine receptorD2genotypeis associated with hyperprolactinemia[J]. Fertil Steril, 2005, 84(3):

711-718.

[4] 罗雪冰. 中药消癖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07,24(5):370-372.

高尿酸血症及慢性肾脏病营养

高钾血症的饮食治疗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一般多见于尿量减少的肾脏病患者或慢性肾脏病的中晚期,而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在予以激素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低钾风险,因此并不是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均需要低钾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生化检验结果,了解自己有无高钾血症,从而决定是否限钾饮食。如果确实存在高钾血症,可参考以下降钾技巧: 1少吃含钾高的食物; 几乎所有坚果类,菌藻类、豆类、深绿色蔬菜以及部分水果含钾较高;干果蜜饯、腌制食品、调味酱、饮料都是富钾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物钾含量见下表1); 2 绿叶蔬菜应先浸于大量清水中半小时以上,再在水里焯一下后再炒或凉拌; 3不论肉汤还是蔬菜汤均含含有高量的钾,避免食用汤或汤泡饭; 4 限量食用水果,每天不超过半斤,避免高钾水果 5 淀粉类主食含钾量低,对于需要低钾低蛋白饮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者来说是不错选择;全谷类比稻米和小麦粉含钾量量高,但对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相关性疾病可适当选用; 6勿食用以钾代替钠的低钠盐、无盐酱油等; 7避免饮用运动饮料、果汁、咖啡等饮料,水是最好的选择; 8慎进食中草药,许多中药可引起高钾。 附:食物钾含量表

蔬菜类水果类坚果类豆类主食类

高尿酸血症 营养治疗原则为“三低一高”,即低嘌呤或无嘌呤膳食;低能量摄入;低脂低盐膳食;摄入水量高(如果排尿正常),以使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为宜。 1限制嘌呤:急性期应采取低嘌呤膳食,选取几乎不含嘌呤的食物,每天摄入的嘌呤量限制在150mg之内,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牛奶和鸡蛋属于嘌呤含量较低的优质蛋白,膳食中应以此类食物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对于慢性期或无症状期,适当放宽嘌呤摄入,但仍禁食含嘌呤较多的食品,限量选用嘌呤含量较少的食品。 2限制能量: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限制能量,适当减重。 3适量蛋白质: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按标准体重0.6~0.8/(kg.d)体重计算,具体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选用肉类、禽类、鱼类等时可将肉类经煮沸弃汤后食用;每天肉类限制在100g以内。 4适当限制脂肪:因其可减少尿酸排泄。尽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如肥肉、带皮禽类;避免煎炸食品。 5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多供给蔬菜、水果等食品(根据血钾水平选择合适蔬菜水果),保证充足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能促使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 6供给大量水分:如果排尿功能正常,没有明显水肿,应多喝水保证尿量以促进尿酸排泄,肾功能不全时水分适量。 7禁止饮酒(酒能够造成体内乳酸堆积,而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禁用刺激性食品。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龙12克,以清热凉血通络;伴发热、汗出、烦渴者,加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桂枝6 克,赤芍15克,以清气凉营。验方:苍术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30 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关节红肿热痛者。金黄膏外敷关节肿痛处,2~3天换药1次,10天1个疗程。适用于痛风属风湿热痹者。2.风寒湿痹症状: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治则:温经散寒,祛风化湿。可用方药:乌头汤加味,

制川乌9克,麻黄9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附片9克,桂枝9克,白术12克,防风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伴拇指关节紫黯、或有痛风结节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乳香6克,没药6克,以活血通络散结。验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细辛3 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风寒湿痹轻症者。3.痰瘀痼结症状:关节刺痛,夜晚加剧,发作频繁,伴结节、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治则:化痰祛瘀,通经散结。可用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9 克,红花9克,当归9 克,川芎9克,威灵仙12克,穿山甲12克,白芥子9克,胆南星9克,全蝎3克,蜈蚣1条,随症加减。关节痛剧者,加制川乌、草乌各6克,细辛3克,以温经止痛;血尿酸高者,加黄柏9克,苍术9克,薏苡仁30 克,防己15克,以清利祛邪。4.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隐痛,腿酸软,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夜尿频多,有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温补脾肾。可用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2 克,杜仲12克,附片10 克,肉桂粉2克(兑服),黄芪20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3 克,随症加减。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20克,海金沙10克(包煎),冬葵子10克,琥珀粉3克(兑服),鸡内金9克,以清利排石;纳

高泌乳素血症诊断及处理

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与处理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孟作龙 【作者简介】孟作龙,主任医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白银市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甘肃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银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白银市卫生行业首席专家,白银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糖尿病防治西部之星胡杨奖获得者。出版医学专著3部,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 一、基本概念 溢乳症:是指男子或非哺乳妇女出现的真性乳汁分泌,不包括假性溢乳。其病因十分复杂,在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溢乳原因是垂体分泌催乳素的肿瘤(PRL瘤)。 溢乳-闭经综合症:女性溢乳患者中不少伴有闭经、不孕等,称为溢乳-闭经综合症。溢乳-闭经综合症与高催乳素血症密切相关,三种表现可具有不一致性。 高催乳素血症:是指血清PRL基础值高于正常的生化特征,PRL正常参考值:女<25ng/ml,男0 ~ 20ng/ml。 高PRL血症见于:垂体催乳素瘤,肢端肥大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恶性肿瘤(如支气管肺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可异位分泌催乳素。某些药物如冬眠灵、利血平、口服避孕药、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可致催乳素水平升高。新生儿期,妊娠期,流产后,吸吮乳头可致催乳素生理性升高。 溢乳的生理分期:分为乳腺发育、乳汁生成、乳汁分泌的维持和乳汁排出4期。每期都需要多种激素的参与和协调作用。 二、催乳素(Prolactin PRL)简介 1.生化特征 PRL为含3个二硫键的单肽蛋白质类激素,人PRL由Pro-PRL(大分子PRL)而来,由198 AA残基构成。其生物活性主要由小分子PRL决定,Pro-PRL占放免测定总活性的8%~20%。PRL的分泌量为400ng/d,半衰期为50min左右,肝脏和肾脏分别清除75%、25%。 GH与PRL在结构上相似,都是含有二硫键(GH含二个、PRL含三个)的单肽蛋白质类激素。人类二者的结构之间大约有50%同系现象,功能上分化,但兼有重叠的生理效应。如肢端肥大患者GH分泌增多,会引起泌乳。由于GH氮端与PRL 氮端的44AA排列顺序相同,所以GH具有部分PRL的作用。 2.生理功能 PRL具有促进乳腺的生长、发育,乳汁的形成及分泌的作用,还可刺激卵巢黄体分泌孕酮,因而与妊娠有关。乳腺管的发育需GH、E、糖皮质激素的参与,如青春期乳房发育;乳腺泡的发育需PRL、P、E、胎盘催乳素的参与,非妊娠期主要为E,妊娠期主要由PRL起作用。 妊娠期,PRL分泌增多,第8周升高,38周达高峰,可增高10-20倍,促进乳腺增生。授乳期间,PRL分泌更盛,促进乳汁的生成和射泌。产后泌乳,需GH、催产素、PRL、INS、甲状腺激素的参与,所以产后无乳的原因较多。 PRL分泌过盛会引起溢乳、闭经和性功能减退,它也能抑制动物的性行为,加强哺育、抚爱幼仔等行为。 3.PRL的调控 (1)垂体的双重调节。催乳素由垂体前叶分泌,受下丘脑产生的促催乳素释放因子(PRF)和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的双重调节,一般情况下,PIF占优势。 PRL细胞表面有TRH受体,TRH可能为PRF,可刺激PRL分泌。如原发性甲减时,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反馈刺激TRH 升高,导致PRL升高,从而出现溢乳。 产后哺乳妇女、流产妇女、吸吮乳头、应激情况下,PIF受抑制,PRL升高。

高脂血症(血浊)中医护理方案汇总

高脂血症(血浊)中医护理方案 1.常见证候要点 1、痰浊内阻证: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重,口淡,食少。舌胖,苔滑腻,脉滑。 2、气滞血瘀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涩。 3、脾虚湿困证:乏力,头晕,胸闷,纳呆,恶心,身困,脘胀,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濡缓。 4、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健忘,失眠,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头晕、神疲乏力 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

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二)胸闷、心悸 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心、交感、神门、枕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内关、通里,配穴取大陵、心俞、膻中、劳宫、照海等穴位。 (三)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痛风营养治疗处方

痛风营养治疗外方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身高Cm 体重Kg 理想体重Kg 体质指数体重评价 全日营养需要量 1.病人每日热能需要量Q=千卡,主食约为两/日,蔬菜斤/日。 2.三大营养素所占热能比例:蛋白质%,脂肪%,糖类%。 3.餐次分配:早餐30 %,中餐40 %,晚餐30 %。 4.荤菜两/日,折算畜肉类两/日,家禽类两/日,鱼类两/日,豆类两/日。 5.淡牛奶毫升/日,鸡蛋个/日。 6.全日烹调用油克/日,建议用调和油植物油。 7.全日用盐克。 8.建议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的+ 10%之间。 痛风营养治疗原则 一、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指度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肾尿酸结石。 二、痛风的营养治疗目的 限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来源,并增加尿酸的排泄,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从而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程度防止并发症。 三、痛风的营养治疗原则 1、限制嘌呤:长期限制嘌呤的摄入,根据病情限制食中嘌呤的含量。在急性期严格限制嘌呤摄入少于150mg/日,可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25mg/100g);在缓解期,可限量选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 (25mg—150mg/100g)。完全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肝、胰、脑等动物内脏、肉汁、肉精、沙丁鱼等。含腺体的肉类、鱼类、禽类嘌呤含量也较高,应限量食用,植物食品中如全麦、带皮谷物、干豆、碗豆、龙须菜、菠菜等也含较多嘌呤,略加限制。 2、低能量:控制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如超重者应减肥,尽量达到理想体重或稍低于理想体重;缓解期适当运动,以达到减肥效果。 3、低蛋白质:食物中的核酸多与蛋白质合成蛋白存在细胞内,适量限制蛋白质供给可控制嘌呤的摄入。约50—70克/日,并与含嘌呤少的谷类、蔬菜类为主要来源,优质蛋白质可选用不含或少含核蛋白的乳类、鸡蛋、动物血、海参等。尽量不用肉、鱼、禽类等;如一定要用,可经煮沸云汤后食用少量。 4、低脂肪:脂肪可减少尿酸排泄,应适量限制,可采用低量或中等量,脂肪摄入量约为40—50克/日。并用蒸、煮、炖、卤、煲等用油少的烹调方法。 5、合理供给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生酮作用或增加尿酸排泄,故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6、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各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应足量,多进食富含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限制钠盐的摄入(2—5克/日)。 7、多饮水:入液量保持2000—3000毫升/日,以维持一定的尿量,促进尿酸排泄,防止结石形成。可在睡前或半夜饮水,以免夜尿浓缩。如伴有肾功能不全,水份摄入应适量。 8、限制刺激性食物:乙醇可使体内乳酸增多,抑制尿酸排出,并促进嘌呤分解使尿酸增高,诱发痛风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痛风目前也是临床上常见 的慢性疾病,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中医治疗很有疗效!辨证治疗。中医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

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 发表时间:2012-02-06T09:39:27.5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9期供稿作者:于贵君 [导读] 临床可见:血脂高又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于贵君(吉林省东丰县中医院 136300)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402-02 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是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血浆内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其发生多由外源脂质摄入过多,或内源脂质代谢紊乱所致,与其他很多病症密切相关,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等。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主要疾病。笔者多年来综合国内相关经验,采用中医中药辩证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简要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 采用西医学高脂血症的诊断方法,并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疾患、胰腺炎等疾病所导致的血脂升高。 中医辩证治疗 1:痰湿内阻证 临床可见:血脂增高,兼见形体肥胖、倦怠纳呆、腹胀便溏,胸闷或痛,舌红苔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浊,健脾运,调血脂。 方用泽泻汤加减。 主要药物:泽泻、生首乌、决明子各30克,白术15克,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淤血阻滞证 临床可见:血脂增高,兼胸闷胸痛、形体肥胖,两胁撑胀或痛,舌质黯或紫黯有瘀点,苔薄,脉弦或涩。 治法:化瘀,理气,调脂。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川穹、郁金各10克,当归、全瓜蒌各15克,丹参30克,枳壳、丹皮各9克。 3:胃热腑实证 临床可见:血脂升高,形胖体实,大便常秘,消谷善饥,喜食厚味,口渴欲饮,口干口臭,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脘腹胀满、甚或腹痛,舌红,苔黄厚腻或厚燥,脉弦有力或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 方用大承气汤加减。 主要药物:生大黄12g,厚朴12g,枳实12g,生甘草6g,芒硝6g,全瓜蒌15g,生地黄12g,生首乌15g 4:心肝火盛证 临床可见:血脂高兼见烦躁易怒,胸闷胁胀,嘈杂吞酸,面红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口苦咽干,尿黄便干,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调脂。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主要药物:龙胆草6g,炒栀子9g,木通6g,黄芩12g,生地黄15g,柴胡、车前子各12g,泽泻12g,当归12g,甘草6g,决明子12g。 5:中焦湿热证 临床可见:口苦口粘,渴不思饮,胸闷胁满,脘胀欲呕,目赤,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通腑。 方用茵陈蒿汤加减。 主要药物:炒山栀10g,龙胆草10g,茵陈5g,赤茯苓10g,佛手10g,炒川楝10g,柴胡10g,生决明子10g,生大黄(后下)3~5g。 6:脾肾亏虚证 临床可见:血脂增高,兼腰膝酸软、耳鸣眼花、倦怠乏力。 治法:补肾健脾补肾调脂。 方用清脂汤加减。 主要药物:生首乌、菟丝子、女贞子、黄精各12克,三楂、泽泻各15克,茯苓、补骨脂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7:肝肾阴虚证 临床可见:血脂高又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调脂。 方用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 主要药物:枸杞子15g,生地黄15g,山药15g,麦冬2g,当归12g,沙参12g,山萸肉12g,黄精12g,茯苓12g,菊花12g,牡丹皮9g,川楝子6g,泽泻12g。 临床中尚可见上述各证兼见,可视病情加减、互相化裁应用(因篇幅所限暂不详述)。 综述 近年来西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临床上长期服药的副作用,尤其是肝脏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仍是西医治疗高脂血症的一大难题。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为高脂血症的外因,肾精亏虚,肾阳衰弱是高脂血症的内因,脾失健运,清浊不分为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湿浊、痰凝、瘀血为高脂血症的病理产物。高脂血症属正虚邪实,虚实错杂之证。治疗本病应适用“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采用上述补肾、健脾,化痰降浊,活血通络,清火除湿,通腑等方法,以切合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并应用上述中医辨证方法

痛风的医学营养治疗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医学营养治疗 一.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当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以及关节和肾脏改变时,称为痛风。 仅有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合并尿酸性肾石病,尚不属于痛风的范畴,但是高尿酸血症的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引起痛风发作的机会越多。 二.痛风的发病机制: 直接原因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可以是尿酸产生过多(75%),也可以是尿酸排泄过少(25%)。 三.痛风的临床表现 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慢性关节炎期——肾结石——肾病变四.痛风与营养的关系 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 五.痛风的并发症: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

痛风的医学营养治疗 治疗原则: 1、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促使尿酸排泄增加,调节饮食,防止过胖,控制高尿酸血症。 (一)营养治疗原则 减少外源性和内源性尿酸生成,促使体内尿酸排泄。 (二)减少外源性尿酸生成 正常人每天嘌呤摄入量是600-1000mg,痛风病人应该长期限制膳食中嘌呤的摄入量,急性痛风患者应选用低嘌呤食物(每日50mg 以下)+ 别嘌呤醇(减少内源性尿酸的合成) (三)减少内源性尿酸生成 1、限制总能量:每天不超过每kg体重25~30 kcal。 2、适当摄入蛋白质:11%~15%。急性痛风发作0.8g/kg/d,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选择牛奶、奶酪和鸡蛋。 3、适量的糖类:65%~70%(减少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出),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例如蜂蜜、蔗糖、甜菜糖等。(四)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 1、保持理想体重:体重质数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减重过快过度饥饿会导致体内酮体增高,酮体与尿酸竞争性排出,使得尿酸排出减少。BMI>23的超重人的总能量以每天减少125~250kcal. 2、禁忌酒类(乙醇导致体内乳酸和酮体集聚,其中的Y羟丁酸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出,一次过量饮酒会导致痛风发作) 3、限制脂肪的摄入:40~50g/d 脂肪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在痛风急性期更应该限制。 4、选用碱性食物 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的食物咋体内氧化生成碱性化合物,可碱化血液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 【概述】 高脂血症就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得病症。因脂质多与血浆中蛋白结合,故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本病或有肥胖、黄色瘤等临床特征,或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由于脂质与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引起,继发性者主要继发于某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以及饮酒、肥胖、饮食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得影响。长期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尤其就是引发与加剧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高脂血症属中医得“痰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 【病因病理】 高脂血症得病因有素体脾虚痰盛;或胃火素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痰浊内生;或年老体虚,脏气衰减,阴虚痰滞,终致痰积血瘀,化为脂浊,滞留体内而为病。 病理变化为素体脾虚,痰湿内盛,运化不利,致脂浊郁积。或阳盛之体,胃火索旺,恣食肥甘,致痰热壅积,化为脂浊。或痰积日久,入络成瘀,而使痰瘀滞留。或年高体虚,脏气衰减,肝肾阴虚,阴不化血,反为痰浊,痰积血瘀,亦可化为脂浊,滞留体内而为病。 【诊断要点】 1.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同时参考放置4C冰箱过夜得血浆外观。 2、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三酰甘油)水平超过正常高限。

3.或有黄色瘤、动脉硬化证据等。遗传性者可有家族史。 【辩证分型】 l、脾虚痰积症状:体胖虚松,倦怠乏力,胸院痞满,头晕目眩,肢重或肿,纳差,或伴便溏。舌胖,苔白厚,脉濡。 证候分析:脾虚湿盛痰积测体胖虚松,倦怠乏力;痰湿中阻,则胸院痞满;痰浊上扰,则头目晕眩;水湿流于四肢,则肢体沉重或浮肿;痰湿内盛,胃弱脾虚,则纳差便溏;舌胖苔白厚,脉濡,均为脾虚痰积之征。 2.胃热腑实症状:形体肥硕,烦热纳亢,口渴便秘。舌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旺之体,胃热炽盛测烦热纳亢;恣食肥甘厚腻,痰热壅积,则形体肥硕;胃火伤津,则口渴便秘;舌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或滑数,均为胃热腑实,痰热壅积之征。 3.痰瘀滞留症状:眼睑处或有黄色瘤,胸闷时痛,头晕胀痛,肢麻或偏瘫。舌黯或有瘀斑,苔白腻或浊腻,脉沉滑。 证候分析:久有痰积,人络致瘀,痰瘀滞留,可见眼睑处黄色瘤;痰瘀痹阻胸脉,则胸闷时痛;入于脑络测头晕胀痛;滞于经脉,则肢麻或偏瘫。音黯或有瘀斑,苔白腻或浊腻,脉沉滑,均为痰瘀滞留之征。 4、肝肾阴虚症状:体瘦而血脂高,头晕目花,健忘,腰酸膝软,失眠,或五心烦热。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年高体弱,肝肾不足,阴不化精,反酿痰浊,留滞体内,则体瘦而血脂高;阴虚于上,清阳不升,脑失充养,则头晕目花,健忘;阴虚于下,肾腑失养测腰膝酸软;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人独亢,心

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治疗

加味逍遥散治疗神经源性高泌乳素血证的临床观察 妇产科二病区汤传梅 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是指非哺乳期妇女体内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所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的疾病。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催乳素合成与分泌增加或体内泌乳因子减少所致。以血清催乳素升高、月经不调、闭经、溢乳和不孕为临床特征。据资料显示[1],本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4%,而在生殖障碍女性的发病率高达9%~17%,也有报道[2]以不孕不育作为就诊主诉的患者,约1/3存在高催乳素血症。 近年来,一种特殊类型的高泌乳素血证引起妇科医师的注意———神经源性高泌乳素血证。本病是指除却高泌乳素血证的常见病因之外,单纯由神经源性刺激(乳房刺激和吸吮反射)引起的泌乳素升高。本人跟随冯冬兰老师学习两年来,发现冯师善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本病,效果显著,避免了溴隐亭的副作用。且能从根本上调理病人体质,明显改善肝郁症状: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心烦失眠等亚健康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笔者旨在总结分析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HPRL患者疗效及安全性,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的高催乳素血症(以下简称HPRL)患者。年龄在20~40岁,夫妇同居,性生活较活跃。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为5年。均符合中医辨证标准为肝郁型。治疗前1个月未接受与治疗本病有关的药物及疗法。 1.2 方法 病例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0例,用加味逍遥散治疗,醋柴胡15g、当归15g、炒白芍20g、焦白术15g、茯苓20g、甘草10g、牡丹皮12g、栀子(姜炙)10g、薄荷10g(后下)。生姜三片为引。按方煎药取汁600mL,分3袋装,1次1袋,3次/d,饭前或者饭后一小时服用,经期停服。用药3个疗程(包括不足3个疗程痊愈者)。 1.3 疗效评价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性关节炎(痛风) 研究进展 淄博市中医医院·刘允辉 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关文献进行复习,了解古代、现代中医医家对痛风的认识、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特色外治,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研究进展高尿酸肾病(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升高所引起肾脏损害,可以表现为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结石三种情况。其中,急性尿酸肾病,常因过高的尿酸负荷超过肾脏的清除能力,尿酸结晶沉积于集合管、肾盂和尿道,产生肾内、甚至肾外梗阻,导致少尿性急性肾衰。慢性尿酸盐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伴有痛风关节炎和痛风石。早期可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其后逐步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肾病发病率显著逐年增高。因此,寻求包括中医药方法在内的高尿酸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和伴有肾脏、皮

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增加,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超过0.3%,50岁以上干部、知识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1%左右。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根据痛风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但古人又认识到痛风发病有别于一般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故又分出白虎历节、历节病、痛痹等名称,并有不少诊治专论而且疗效肯定,可见痛风在中医早有认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临床,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带有臆测性、是零碎的、不系统的。 1 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1.1古代中医医家的认识 中医古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其间多归于“热痹”的范畴,其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论》,其中还提出了热痹形成的机理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热,是热痹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为临床表现的痹病。故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热痹”的范畴。【1】汉代以后,有关“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等描述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合拍。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其临床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一)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一) 【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痛风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痛风,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1分期治疗 齐连仲〔1〕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热毒炽盛,湿瘀络阻为主,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慢性缓解期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湿热瘀阻脉络,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周乃玉〔2〕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和缓解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乃湿热浊毒,瘀滞血脉,闭阻关节,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虫丸加减;慢性痛风关节炎期为痰湿浊毒,滞于经脉,附于骨节,方用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缓解稳定期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方用薏苡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刘志勤〔3〕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3期。急性期由湿热交结,闭阻经络关节,气滞血瘀所致,方药:生石膏、知母、白花蛇舌草、虎杖、大黄、青风藤、忍冬藤、土茯苓、土贝母、山慈菇、苦参、延胡索;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湿热之邪缠绵,闭阻经络关节,血瘀气滞,方药:苍术、薏苡仁、防己、牛膝、黄柏、秦艽、忍冬藤、泽兰、川芎、穿山甲、莪术、土茯苓、土贝母、苦参;恢复期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痹阻,脉络不通,方药:独活、桑寄生、牛膝、当归、生地、穿山甲、制胆星、莪术、川芎、秦艽、防风、苍白术、鸡血藤。范琴书〔4〕将本病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和痛风性肾病4期。急性期系寒湿久蕴不化,郁久化热,湿浊瘀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间歇期以脾虚湿困为主,可用三仁汤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瘀血、湿浊闭阻经络,治以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活血散寒之品加减。痛风性肾病期为痛风迁延日久,久病入肾,病属晚期,辨证宜分阴阳,阴虚者宜归芍地黄汤合参苓白术散,气虚者用保元汤加减,气阴两虚者用黄芪地黄汤加减。 2辨证治疗 戴天木〔5〕将痛风分为偏风湿热型和偏寒湿型。偏风湿热型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偏寒湿型方用乌头汤加味。苏其贵〔6〕辨证治疗痛风38例。风湿热痛痹型方选清浊通痹汤;湿浊瘀痛痹型方选祛瘀通络汤加减;脾虚瘀浊型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结果显效2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袁全兴〔7〕辨证治疗痛风30例。其中湿热型18例,方用四妙勇安汤合三妙丸加味;寒湿型9例,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果痊愈22例,显效8例。刘明武〔8〕将痛风分为4型。湿热蕴结型药用:金银花、连翘、薏苡仁、白术、泽泻、牡丹皮、黄柏、生地、防风、威灵仙、延胡索、忍冬藤、木通、萆、土茯苓、车前子;瘀热阻滞型药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牡丹皮、金银花、败酱草、栀子、木通、车前子、土茯苓、鸡血藤、穿山甲、透骨草、乌梢蛇、乳香、没药;痰浊阻滞型药用:人参、白术、陈皮、黄芪、青皮、半夏、白芥子、萆、土茯苓、车前子、木通;肝肾阴虚型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芍、泽泻、枸杞子、金樱子、杜仲、续断、海风藤、威灵仙、秦艽、萆、虎杖、土茯苓、车前子、防己。张春华〔9〕将本病分为2型,湿热瘀结型方用四妙散合白虎加桂枝汤加味;痰湿瘀阻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3专方治疗 段富津教授〔10〕依据本病湿热痰瘀之病理,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黄柏、薏苡仁、粉防己、羌活、姜黄、赤芍、川牛膝、甘草。任达然〔11〕自拟化浊

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诊疗

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高脂血症中医一般以“膏浊”、“血浊病”、“痰浊”称之。本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以“血浊病”作为命名。 (1)临证特点常见眩晕、胸闷、头目昏蒙等。 (2)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2.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二)证候诊断 1.痰浊内阻证: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重,口淡,食少。舌胖,苔滑腻,脉滑。 2.气滞血瘀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涩。 3.脾虚湿困证:乏力,头晕,胸闷,纳呆,恶心,身困,脘胀,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濡缓。 4.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健忘,失眠,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浊内阻证 治法:化痰降浊。 推荐方药: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术、泽泻、丹参、郁金、决明子、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脂必泰胶囊、丹篓片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降浊。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柴胡、香附、川芎、赤芍、牛膝、丹参、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蒲参胶囊、脂必泰胶囊等。 3.脾虚湿困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和胃。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丹参、茯苓、泽泻、薏苡仁、葛根、陈皮、木香、山楂、甘草等。

中成药:脂必泰胶囊、丹篓片等。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益阴。 推荐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泽泻、丹参、决明子、何首乌、山楂等。 中成药:蒲参胶囊、荷丹片等。 此外,部分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实验室诊断指标异常,亦可予中成药治疗。 (二)针灸治疗: 1.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主要以耳针、穴位埋线为主。 2.针灸方法: (1)耳针 取穴:取脾、胃、内分泌等穴,或取敏感点。 方法:用耳贴王不留行籽压穴。每次取4~6穴,两耳交替,3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共1~4个疗程。 (2)体针 取穴:风池、曲池、内关、血海、丰隆、三阴交、太冲。 (3)腹针疗法 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用引气归原取穴法。 (三)治疗设备: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光能生物治疗仪等。 (四)其他疗法: 1.山楂玫瑰花茶:用干山楂6g、玫瑰花3g泡茶饮用。 2.绞股蓝茶:用绞股蓝叶2~3g开水冲泡后饮用。 3.普洱菊花茶:用普洱茶、菊花各2~3g开水冲泡后饮用。 4.槐花莲子心茶:干槐花、莲心各2~3g泡茶饮用。 5.葛根茶:葛根2~3g泡茶饮用。 (五)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血浊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血脂防治的重要手段。由于高脂血症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无论什么原因造成血脂增高,都应选用TLC。 1.适当的运动及控制体重 应选择中等强度,一般控制在50%~70%最大耗氧量,运动时间和频率保证每次运动时间在30- 40min。运动方式:对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浊病者可采用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的有氧训练。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清HDL-C过低者应

高尿酸血症及慢性肾脏病营养

高钾血症得饮食治疗 高钾血症就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一般多见于尿量减少得肾脏病患者或慢性肾脏病得中晚期,而肾功能正常得慢性肾炎患者在予以激素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低钾风险,因此并不就是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均需要低钾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根据自己得生化检验结果,了解自己有无高钾血症,从而决定就是否限钾饮食。如果确实存在高钾血症,可参考以下降钾技巧: 1少吃含钾高得食物; 几乎所有坚果类,菌藻类、豆类、深绿色蔬菜以及部分水果含钾较高;干果蜜饯、腌制食品、调味酱、饮料都就是富钾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物钾含量见下表1); 2 绿叶蔬菜应先浸于大量清水中半小时以上,再在水里焯一下后再炒或凉拌; 3不论肉汤还就是蔬菜汤均含含有高量得钾,避免食用汤或汤泡饭; 4 限量食用水果,每天不超过半斤,避免高钾水果 5 淀粉类主食含钾量低,对于需要低钾低蛋白饮食得慢性肾脏病患者者来说就是不错选择;全谷类比稻米与小麦粉含钾量量高,但对于糖尿病及其她代谢相关性疾病可适当选用; 6勿食用以钾代替钠得低钠盐、无盐酱油等; 7避免饮用运动饮料、果汁、咖啡等饮料,水就是最好得选择; 8慎进食中草药,许多中药可引起高钾。 附:食物钾含量表 蔬菜类

水果类 坚果类 豆类 主食类 高尿酸血症 营养治疗原则为“三低一高”,即低嘌呤或无嘌呤膳食;低能量摄入;低脂低盐膳食;摄入水量高(如果排尿正常),以使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为宜。 1限制嘌呤:急性期应采取低嘌呤膳食,选取几乎不含嘌呤得食物,每天摄入得嘌呤量限制在150mg之内,禁用含嘌呤高得食物。牛奶与鸡蛋属于嘌呤含量较低得优质蛋白,膳食中应以此类食物作为蛋白质得主要来源。对于慢性期或无症状期,适当放宽嘌呤摄入,但仍禁食含嘌呤较多得食品,限量选用嘌呤含量较少得食品。 2限制能量:对于超重或肥胖得患者,应限制能量,适当减重。 3适量蛋白质: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按标准体重0、6~0、8/(kg、d)体重计算,具体可在营养师得指导下进行。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选用肉类、禽类、鱼类等时可将肉类经煮沸弃汤后食用;每天肉类限制在100g以内。 4适当限制脂肪:因其可减少尿酸排泄。尽量减少饱与脂肪摄入,如肥肉、带皮禽类;避免煎炸食品。 5足量维生素与矿物质:多供给蔬菜、水果等食品(根据血钾水平选择合适蔬菜水果),保证充足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维生素B族与维生素C能促使组织内淤积得尿酸盐溶解)。 6供给大量水分:如果排尿功能正常,没有明显水肿,应多喝水保证尿量以促进尿酸排泄,肾功能不全时水分适量。 7禁止饮酒(酒能够造成体内乳酸堆积,而乳酸对尿酸得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禁用刺激性食品。 附:食物嘌呤含量分类 第一类:含量很少或不含嘌呤(可以任意选用),主要以谷薯类、奶类、蛋类、大部分蔬菜、水果类为主。

高脂血症的中医中药治疗

高脂血症的中医中药治疗(综述) 高脂6血症与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症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高脂血症的防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效果较好、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特点。现就中医药降脂研究进展分述如下。 一:高脂血症的辨证论治: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湿”、“痰浊”范畴,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十分密切。脾虚运化失常或过食高梁厚味,易致中焦实热郁结,痰湿内生;体肥多湿,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运化失司,脾胃蕴热,则痰热内生;或因肝郁不舒,肝气郁结,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亦可造成痰湿内阻。临床常用的治则如下。 1:清热利湿法:用于高脂血症又见烦渴,发热尿少,腹胀浮肿,脉滑数,舌苔腻者。药用金银花、荷叶、菊花、连翘、玉米须、泽泻、草决明、茯苓、虎杖、忍冬藤等。 2:祛痰除湿法:血脂高又见四肢倦怠,腹胀纳呆,咳嗽有痰,大便溏薄,脉滑,舌苔腻者。药用陈皮、半夏、竹茹、茯苓、枳壳、瓜蒌、胆星、杏仁、白金丸等。 3:清里通下法:血脂高又见形体壮实,大便秘结,腹胀,脉有力,舌苔厚腻者。里热痰结轻者用川军、山楂、麦芽、旱芹菜、茵陈、黄芩、枳壳、胡黄连;重者加用生大黄、或芒硝、番泻叶。 4:滋阴补肾法:血脂高又见体倦乏力,腰酸腿软,年迈体弱,耳鸣眼花,脉沉细,舌质红、舌苔薄者。药用首乌、枸杞、麦冬、生地、沙参、菟丝子、黑芝麻、桑寄生、黄精、杜仲等。 5:活血化瘀法:血脂高伴有胸痹心痛,痛处固定,脉弦,苔薄、舌质暗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者。药用丹参、川芎、红花、降香、赤芍、生蒲黄、茺蔚子、姜黄、五灵脂、三七等。 6:清肝泻火法:血脂高又见形体壮实,面红耳赤,口干舌燥,心烦尿黄,大便偏干,脉弦,苔腻者。药用钩藤、葛根、草决明、生地、龙胆草、泽泻、山枝、黄芩、大黄等。 二:高脂血症的针灸治疗:针灸也有降腻脂作用,基本治则为健脾化湿,疏肝利胆,宽胸行气。常用的穴位有内关、郄门、间使、神门、合谷、曲池、乳根、足三里、丰隆、通里、阳陵泉、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太白、三阴交、公孙、太冲、曲泉、中脘、鸠尾、膻中等。 有人报告,针刺心俞、曲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穴,配风池、环跳、神门、通里、厥阴俞等穴,上下左右交叉配穴,每次针3—4个穴,留针15—30分钟。治疗1个月左右,39例高脂血症患者中,高胆固醇症27例,有效16例,高B 脂蛋白血症32例,有效17例。

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思路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 21 2012 年 12 月第 32 卷第 12 期Dec. 2012 V ol. 32 No. 12 〔收稿日期〕2012-05-24 〔作者简介〕钱玉中(1968-),男,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方面的研究。 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思路 钱玉中,苏于纳,李 娜,邢燕军,刘雪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2.12.010.021.02 The discussion of therapy ideas of hyperuricemia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AN Yu-zhong,SUN Yu-na,LI Na,XING Yan-jun,LIU Xue-b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the first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Shijiazhuang Hebei 050011,China) 〔Key words 〕Hyperuricemi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近年来,随着我国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对高尿酸血症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升温。国内外的研究也证实,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使上述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明显增加,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目前,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也无特效疗法,我们本着中医治未病的原则,结合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具体情况,对其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达到了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生的目的,显示出中医的独特优势。现把治疗经验与思路报道如下。 1 泻浊为主,健脾补肾为辅 传统医学中没有与高尿酸血症完全对应的中医病名,笔者认为简单的把高尿酸血症归属于“痛风”、“痹症”、“白虎历节”、“脾瘅”等并不妥当,从临床上患者的辨证情况来看,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是体检时才查出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值。朱良春先生根据痛风的病因病机在1989年的《中医杂志》上提出了“浊瘀痹”新病名。笔者认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名命名为“浊瘀病”比较合适。 从病因上看,高尿酸血症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生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寒热失调、饮食失节(酗酒、食伤)等导致肝、脾、肾和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聚而生痰湿,痰湿阻滞于血脉之中,难以泄 化,与血相结而为痰浊,痰浊瘀阻而致病,痰浊瘀阻日久,或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石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因此,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病之本,痰浊淤阻为病之标。纵观本病之病因病机不外湿、痰、热、瘀、虚五端,而受累脏腑重在肝、脾、肾。从治疗高尿酸血症文献中可以初步看到其中医证型以痰浊瘀阻,日久痰瘀阻络、阳气不足、肝肾亏虚较为多见[2]。 我们针对高尿酸血症的病因—饮食失节、痰浊瘀阻,提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治疗原则:泻浊为主,健脾补肾为辅。泻浊我们常用萆薢、薏苡仁、泽泻、茯苓、土茯苓、黄柏、车前子等,而健脾补肾常用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仙茅等药物。 2 寒者温阳,热者清热 根据我们临床所见,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寒湿阳虚者多见,而湿热火毒型仅常见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因此,我们治疗高尿酸血症以温阳化浊为主,而针对个别湿热火毒型患者,亦采用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法。 3 活血化瘀药物助排毒 现代医学实践已证实,高尿酸血症患者除血(尿)中尿酸水平增高外,血液流变学检测还提示绝大多数患者存在高黏血症、高聚血症等血瘀状态。而中医亦素有“久病入络”之说及病处固定属瘀等经验。故在治疗高尿酸血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