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邯郸市2018高三一模历史

河北邯郸市2018高三一模历史

河北邯郸市2018高三一模历史
河北邯郸市2018高三一模历史

河北邯郸市2018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8.3

24.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A.“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B.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

C.“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D.“君权神授”思想萌芽

25.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进爵。这说明()

A.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B.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

C.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D.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

26.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B.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27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28.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29.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A.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B.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30.1926 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这说明共产国际()

A.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B.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

C.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D.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31.下表反映了我国

A

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D.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32.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

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B.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3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口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卢梭意在强调()

A.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B.公民应将公意作为行事准则

C.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自我的途径D.个人利益应以集体利益为重

34.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D.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35.1947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当年美国出口总额为145亿美元,占GDP约7%。而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要求这一数字为20%。战时繁荣的美国荣光不再,CDP增长停滞,失业率大幅上升。这反映出战后的美国()A.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霸主B.面临战后经济转型压力

C.迫切需要输出剩余资本D.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风箱。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尔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

材料二

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

——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19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明初宗藩的核心问题是宗藩权力过重,终酿成明初的政治危机和皇权移位。永乐帝及其后来者革除明初宗藩弊端,宗室兵柄尽释。明中叶以后,藩禄不给,造成宗室贫困,加剧了宗室犯罪。各统治者均对宗藩政策做出了适当调整。弘治年间,王府择婚由王府官“于本境内拣选家道清白、人物俊秀,年已长成者,就行彼处按察司核实明白,方许具奏”。嘉靖三十一年,规定郡王婚后无子者,可“选妾二人”,如“生有子,则止于二妾”。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朝廷下令核查宗室人口,严格宗室新生人口的报生手续。这些调整主要着眼于解决眼前的财政困难,并没有涉及宗藩问题的根本弊病。伴随明王朝的结束,宗藩问题才最终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雷炳炎、林晓玲《试论明代中后期的宗藩问题与宗藩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宗藩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宗藩改革的措施,并进行简要评价。(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33年4 月,德国大学校园中开始了一场针对犹太血统知识分子的文化清洗运动。大批科学家被迫流亡他国。但大多数知识精英最初并未把美国放在优先选择的理想接受国的位置上,而是希望去英、法等西欧国家生活和工作。美国知识精英人物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美国私人性资助团体一起,逐步化解了美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对外来科学家的恐惧症”。随着形势的变化,德国战前扩张政策的成功以及战争初期“闪电战”的速胜效应,迫使绝大多数德国流亡科学家彻底放弃了继续留在欧洲诸国的幻想。欧洲局势的恶化也迫使美国社会逐步放弃孤立主义政策,接纳更多科学家。从德、奥两国被驱逐的1400名流亡科学家中,有77%被美国所接受。其中不少人成为美国现代新兴学科的奠基者。人们能在有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的材料中找到最鲜明的例证,这次高文化素质难民潮对20世纪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转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摘编自李工真《纳粹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洲际移转》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德国多数科学家最终选择流亡美国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科学家流亡美国的影响。(6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6世纪末,中国本土有识之士与一些来华的传教士结交,徐光启是其典型代表。徐光启一生涉及数学、农学和天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城,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编纂《泰西水法》,整理农学,汇编成《农政全书》。他将西方科学通过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发现客观规律的逻辑推理方式概括为“由数达理”。他不满足仅仅对事物表面现象进行经验性观察,试图发现事物的“所以然之故”。他在编纂《崇祯历书》时说:“每交食时夕臣曾题请身往测候,必得其真时刻。”他认为:“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摘编自吴斗庆《徐光启与近代中西科学思想对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徐光启传播西学的国际和国内文化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科学精神。(6 分)

24.A 25.C 26-30 DBBCC 31-35 DBACB

41.(1)特点: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落后;技术零散,未形成逻辑化的、系统的科学体系;未转化为近代科技;为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借鉴。(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 )问题:热练技术工人匮乏;机器制造业不成熟,生产进程缓慢;维护和修理困难;资本的投入不足;手工劳动者的抵制。(10分)

影响: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都对人类文明有着广泛的影响;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9 分,言之有理即可)

42.示例一

论题:从1873~1930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3分)

阐述:1873 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手工产品为主,而在1873 年以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且从1910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多的出口商品,这是因为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增多和西方在华侵略权益的扩大,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9分)

示例二

论题:从1873~1930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3分)

阐述:1873 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的机制产品的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其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随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机制产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9分)

(“示例”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5.(1)背景:明初实行宗室分封制度,宗藩权力过重引发了严重的统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明代中后期,政府财政困难重重。(6 分)

(2)措施:明初削弱宗藩军权;明中叶后,规范宗藩婚姻;限制宗潘纳妾数量;核查宗瀋人口,规范宗藩新生人口上报制度。(5 分,答出三点即可)

评价: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由宗藩引起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宗藩问题。(4 分)

46.(1)原因:纳粹党上台,德国推行针对犹太血统知识分子的文化清洗政策;美国知识界和私人资助团体的支持;德国战前扩张政策的成功以及战争初期“闪电战”的速胜效应,使绝大多数德国流亡科学家彻底放弃了继续留在欧洲诸国的幻想;美国政府逐步放弃“孤立主义”政策。(9分)

(2)影响:使德国和西欧丧失了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地位;推动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美国科技的发展,为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创造了条件。(6 分)

47.(1)背景:文艺复兴的进行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西学逐步东渐;国内理学日益僵化,中国封建士大夫空谈心性,脱离社会实际。(9 分)

(2)科学精神:注重逻辑推理;探究事物的本质原理;反对主观臆断,提倡怀疑和实证精神; 主张经世致用,提倡科技为社会发展服务。(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历史试题1 24.“方镇相望于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风车、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26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友谅 C. 基智取城 D. 朱元璋兵败城 28.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9.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30.《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一定的和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诉和辩论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33.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5月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AUHMwA

24.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 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現象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25.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 失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明朝的特务统治 C.唐朝设置节度使 D.汉初分封同姓王 26.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 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史治渐档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27.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 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稿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 C.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28.“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 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梁启超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求同思维基本无助于史学研究 B.治史贵在探索历史的变化 C.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迥异 D.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29.秋瑾就义后不久,同盟会领导人胡汉民说:“故为中国计,为多数人计,此后非特暗杀之事不可行,即 零星散碎,不足置彼房死命之革命军,亦断不可起。”这一言论反映出,当时的革命志士 A.革命立场发生动摇 B.要改变革命策略 C.计划创立革命政党 D.斗争目标不明确 30.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提出,“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1935年又决定:“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突出说明国民政府 A.力图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B.意识到新的世界大战将爆发 C.微对川黔地区红军秘密“围剿” D.正准备实施工业的战略内迁

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岳阳市高三质量检测试卷(一) 历史 时量:90 分钟总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 1.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结合下图“先 天弊病”是指 A.贵族执政 B.层级严密 C.代远情疏 D.尊卑有秩 2.“繆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源于 A.二者的文化素养 B.法家与儒家对抗 C.社会发展需求D.代表的社会阶层 3.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学说 A.居于百家一言 B.地位日趋稳固 C.成为主流学说 D.融合佛道思想 4.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 A.民间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价 5.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结构的变化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新航路的开辟 D.经济结构的变动 6.下表是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表(单位:镑),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条约体系未影响中英贸易状况 C.中国已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贸易顺差 7.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A《尼布楚条约》B《天津条约》 C《资政新篇》 D《天下郡国利病书》 8. 20 世纪初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这一做法 A.促进了洋务工业的较快发展 B.标志着近代民族航运业出现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D.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9.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主张用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C.思想保守落后 D.主张彻底改造儒家思想 10.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一)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B.六部代替皇帝批红 C.设内阁,票拟御旨D.殿阁大学士的设置 2.《国语.越语》中记载,妇女快分娩时得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守护,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生三个子女的,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该措施() A.反映了传统的重男轻女B.反映了越国徭役赋税繁重 C.使越国的国力得到增强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修身弄性,时时刻刻修炼自己,与这一主张相吻合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C.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4.如图所示,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十七人》名单.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的邵元冲与毛泽东、张国焘等共同出现.该名单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中共创立初期B.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5.民国初年的报刊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道:“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截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不好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有梳在后头的,有几百个式样.”这反映了() A.中国女子服饰全而西化B.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中国女子普遍追求时尚D.辛亥革命推动习俗变迁

6.它“是(近代中国)在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选择的一种处理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是企图融合中西文化的初次尝试…从思维范式上奖定了处理中西文化交往的模式.”材料中的“它”() A.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最初反应 B.意在调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C.为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D.突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急迫性 7.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经济调控的消失B.城乡二元体制的终结 C.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8.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居民,不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正义的原则,分为独立的城邦和团体:而应认为,所有人都是属于一个团体和一人制度,我们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活,对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秩序.这一原则()A.蕴含朴素的契约观念B.违背了自然法的精神 C.否定了希腊城邦政治D.顺应了帝国扩张的需求 9.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动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下列现象中直接体现资本主义扩张因素的是() A.以投资分利方式募集所需资金 B.以传播天主教的福音作为号召 C.航海家宣布占领所到之处土地 D.航海家攫取大量黄金等贵金属 10.苏格拉底曾说:“如果我们(雅典法律)想要处死你,并坚信这样做是公正的,难道你以为你有特权反对你的国家和法律吗?你以为你可以尽力摧毁你的国家及其法律来作为报复吗?”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认为法律和人性应同等重要 B.强调雅典城邦法律高于特权 C.肯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D.反对公民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11.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A.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 D.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12.1983年11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中说:“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正在东欧建立政府;而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这说明() A.美苏冷战对峙由苏联挑起B.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 C.美国将苏联视为冷战对手D.美国与中国联合对抗苏联

黄浦区2017年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黄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2017年1月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右图为河南郑州一处古代人工冶铁的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类似 的遗址年份不应该早于且最接近的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晚期 2.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年代, 折成世纪计算正确的是: A.公元前一世纪B.公元前二世纪 C.公元前三世纪D.公元前四世纪 3.观察右图,中央政府对于图中箭头所指地区的管辖 最早形成于 A.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4.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不包括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5.中国古代民族迁移有两个大的流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入江南。这两大迁移最主要的后果是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加剧了民族矛盾③促进了民族融合④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6.下列人物中,主张向西方学习并最早付诸实践的是 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康有为 7.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获得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任何好处,纷纷要求清政府在同本国签订的条约中加上一条 A.领事裁判权B.“最惠国”待遇C.门户开放D.协定关税 8.“窃闻与日本议和……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此材料应出自以下哪一事件 A.甲午海战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瓜分狂潮

2018届高三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西安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部分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 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 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 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 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进If曲万关平闊]

2017年上海长宁区高三历史一模卷

2017年上海长宁区高三历史一模卷

2016学年第一学期长宁区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 A.人性本恶 B.人性本善 C.先贤思想 D.礼乐制度 2.西周宗法时代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内外服制 D.行省制度 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4.康有为称严复的《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如此推崇该书是因为 A.该书符合革命派政治需要

8.陈独秀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他这样说的用意是提倡 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9.下列史学家中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的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刘知幾 D.梁启超 10.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宝库”,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是 A.《时报》 B.《申报》 C.《新报》 D.《苏报》 11.甲午战争后,在西方“群学”影响下,民间社团兴起。以下开启了立会之风的社团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社 12.20世纪初中国性别秩序从“男率女从”逐渐走向“男女平等”,导致这一变化原因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文明交融 B.政治革命,移风易俗 C.思想解放,教育推广 D.工业革命,经济转型 13.“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嘉定区2015年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2014学年嘉定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就现代眼光来看,这部以楔形文字保留下来的文献,有许多地方是不伦不类的。例如,有些条文非常的进步,如精密的审判程序;有些又非常的野蛮,如采用复仇法。”材料评价的是 A.汉穆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 2. “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无论几个妻子,她们生下的儿子地位都是平等的。”以上表述最有可能出自A.《大藏经》B.《摩诃婆罗多》C.《吉尔伽美什》D.《圣经》 3. “一切公职对 所有公民开放, 通过抽签选举 产生(将军除 外),实现了轮 番而治,既是统 治者,又是被统 治者的思想。” 这一现象发生 在古代哪一区 域 A.B.C.D. 4. 奥斯曼军队攻下君士坦丁堡的那个世纪,西欧社会正值 A.采邑改革开启B.君主专制正走向衰落 C.封建制度产生D.新航路开辟拉开帷幕 5.汉代出现了较多类似于右图的盘古画像石,从中可以得到的有关中华文明的信息是 A.延续万年历史悠久B.体现鲜明农耕特征 C.逐渐形成集体记忆D.具有核心发源地区 女娲伏羲 盘古

6. 以下属于我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时期王朝统治特征的是 A.历史始有文字记载,有典有册B.分封诸侯而拓疆,版图扩大 C.文明始入青铜时代,灿烂辉煌D.政治王权加神权,统治暴虐 7.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六年制礼作乐”的是 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公 8. 右图是战国齐鲁贵族墓葬中的随葬陶俑。以陶勇陪葬代替人殉制度,体现了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理学思想 9. 相传秦始皇修长城时,强征天下民夫,孟姜女千里寻夫,得悉其夫已劳累而 死,悲恸欲绝,痛哭不止,竟哭倒了长城,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上述材料 可作为研究以下哪一问题的一手史料 A.秦代长城损毁严重B.秦始皇暴政 C.民间对暴政的态度D.孟姜女生平 10.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D.经济重心的迁移 11. “万物皆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这些观点的提出最早当在 A.东周B.汉朝C.宋朝D.清朝 12. 16世纪,欧洲某宗教改革家曾称赞中国的某项技术“是上帝无上而终极的恩典,使福音得以遐迩传播”,这项技术最有可能是 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 13. 对我国古代以下历史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①充满活力的世界帝国②骑马民族驰骋的时代③中华帝国的初建④胡人汉化和汉人胡化的时代 A.③④①②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④③①② 14.《明史》中提到:“其徒(西番使节)交措于道,外扰于邮传,内耗大官,……。然至者尤即遣还。乃宣宗时则久留京师,耗费益甚。”材料评述的是 A.郑和七下西洋B.朝贡贸易C.早期西学东渐D.内阁制度 15. “毋庸讳言,统治者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军事控制’,但是谁曾料到,……却引出绵延至明清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材料议论的是 A.郡县制B.推恩令C.巡检司D.行省制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最后模拟选练题(3)(解析版)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最后模拟选练题(3)(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8·长沙一中高考模拟,24)据《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为“杂民之所居”,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战国时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 B.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 C.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 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 A 解析西周时期分封制下,人口分布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人口流动逐渐加强,具有不同血缘的人口杂居在一起,从而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故A 项正确。 2、.(2017·山西三模,24)《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 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 C.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 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 答案 C 解析材料天圆地方仅表明天子顺承天意,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天尊地卑、等级秩序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天圆地方是天子统治天下的哲学基础,体现了天子顺承天意,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半两”钱表达了天子与天地的关系,故D项错误。 3、(2017·孝义三模,27)明朝时,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这反映了明朝时东南地区() A.农业经营发生变化 B.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C.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地位加强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江西赣州”,可知以嘉定、吴会为代表的东南地区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一定的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地域分工,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突出地区生产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东南地区的生产变化,不能体现其在全国的地位,故D项错误。 4、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中“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并非是诋毁,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为了获取中国的原料和市场,题目中的“一些民众”并非代表中英贸易,故B项错误;反封建是指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题目中并未提到地主阶级,故C项错误。 5、(2017·潍坊三模,30)“随着日本的投降,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这表明当时() A.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B.中国尚存在和平统一的机会 C.美苏关系尚未出现裂痕 D.苏联希望中共放弃武装夺权 答案 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对中国抗战胜利后的局势的态度,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故A项错误;材料重在分析中国局势,不是关注苏美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并不是希望中共放弃武装夺权,故D 项错误。 6、(2018·全国卷高考模拟调研,30)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一次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2017—2018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

2017—2018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3.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 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九一八事变标志“二战”远东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D.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4.某学者在论文中提到:“1873年美国人帕尔文制成第一台履带式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拖拉机,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材料反映了(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农业领域的变革继续深化 B.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 D.工业发展推动了钢铁制造业的发展 5.胡佛在10月24日前股票凶兆暴露时曾说,他“满意地注意到了股票的变化与下跌”,在他看来,股票崩溃是咎由自取的孤立现象,不仅不会危及一般企业活动,还会使资金转向真正的投资。材料说明胡佛( ) A.面对危机爆发束手无策 B.反对有限制地干预经济 C.反危机主张有借鉴意义 D.对危机潜在的影响认识不足 6.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这一评论( ) 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 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 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 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 7.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 A. “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B. “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 C. “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 D. “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8.据统计,截止1946年12月,法国政府持股达到50%以上的企业从战前的11家增加到103家。这可说明当时( ) A.科技革命推动作用显著 B.社会经济已得到全面恢复 C.美国经济援助已见成效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度增强 9.史学家认为,通过战争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来“培植”社会主义的思想对他来说已经格格不入……后来的列宁只是政治领域的独裁者,在经济领域则是多元论者。此处列宁的转变指的是当时苏俄要( ) A.继续加快脚步进入社会主义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继续实行国家垄断贸易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据统计,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A.苏联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B.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11.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2.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 A.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 重要产业收归国营 C. 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D. 扩大失业救济范围

2020届上海奉贤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 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卷 高中历史2019.12 考生注意: 1.本卷分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大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6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下列材料内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汤伐夏,国号商”②“自羲农,至黄帝” ③“夏传子、家天下”④“周武王、始诛纣”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2.“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从时代特征看,与“当今”最契合的是 A.商朝B.西周C.战国D.西汉3.史载,商鞅在变法失败后的逃亡中投宿旅店遭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 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最后商鞅被抓捕并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折射出A.秦国民众对变法内容的遵守B.商鞅变法最终人亡政息 C.秦国社会法制观念深入人心D.商鞅自身富有牺牲精神4.右图是一幅中国古代某王朝的“中央机构 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当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5.右图空格①政权建立者的民族是 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鲜卑

6. 松赞干布派使者求亲,当时唐朝的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高祖 D .武则天 7.观察右图,图上标有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据此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周公在②地辅政,“制礼作乐” B .北魏孝文帝从③地迁都到②地 C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别在①地和④地 D .元朝的③地及周围地区被称为“腹里” 8.“六部之上,更无领袖,而天子总其成”。这种机构设置始于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9. “廷寄交片依葫芦,万端政务效葫芦”反映的是 A .明朝内阁强化皇权 B .清朝内阁形同虚设 C .清军机处强化皇权 D .明朝厂卫强化皇权 10. 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写就的史学著作是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 D 《四库全书》 11.有学者著述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 .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 .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吞并中国 D .列强扶植了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 12.1900年前后,一些英国历史教科书委婉地写道“他们在1842年得到了那个岛”。这个“岛”指的是 A .台 湾 B .香港岛 C .新 界 D .九龙司 13.关于首开甲午海战第一炮的记载,中日不尽相同。中方:倭三舰放真弹,轰击我船。日方:济远(北洋水师军舰)首先向我开炮。对这一不同解读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日方极力推卸责任 B .中方记录客观属实 C .历史文献皆不可信 D .双方受制各自立场

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冲刺卷(二)

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冲刺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孝悌以尊长为前提B.孝是儒学核心内容 C.儒学强调三纲五常D.儒学维护封建等级 2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26.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 27.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荣氏兄弟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1896年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资实业。1902年与人合伙创办了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这反映出() A.中国传统金融业衰落B.“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广泛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D.商人投资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28.清末至民国,大量汉人涌入东北地区。满人对汉人的习俗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中原地区又具有鲜明中原色彩的风俗习惯,使得东北地区文化习俗由民族性向地方性转化。这说明() A.满族全盘接受了汉族习俗B.中原文化比东北文化更优越C.满汉文化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D.当时政府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

2020届上海青浦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青浦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5页。2020年1月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钢笔清楚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交卷时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卷不用上交。 2.选择题(第 1-20题) 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注意:答题卡与试卷在试题编号和选项上是一一对应的。考生应将代表该题答案的小方格涂黑,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择用橡皮擦清,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注意:答题卡的准考证号码是九位,如“XXXXXXXXX”,涂号码时按九位涂) 3.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20每题2分,共40分) 1.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现象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 下列诠释评价最贴合右图场景的当是 A.敬天保民 B.民贵君轻 C.儒学独尊 D.道法自然 3. 据江南与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权位于下图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长安西市遗址,被誉为盛世商魂的见证。借助它可研究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榷场制度 D.早期西学东渐 5. 下列政策一度引发明朝出现“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 B. 海禁 C. 开禁 D.闭关锁国 6. 历史上“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职位是 A.丞相 B.刺史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 7. 阅读右列诗句,推测“晁监”的身份当是 A.御史大夫 B.枢密使 C.外国公使 D.遣唐使 ……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 国》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1.雅典改革家克利斯的母亲阿加里斯特是希巨昂人,其外祖父是希巨昂的统治者,他因其父亲麦加克利斯而获得雅典公民权。但是在这以后,公元前451~前450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了伯里克利所提议的法令,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能享有公民权。这一变化 A. 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 B. 扩大了雅典公民的参政范围 C.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推动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答案】A 2.有学者指出:(雅典)城邦采取措施以保障其公民出任公职并行使政治权利的同等机会:在饥馑或城邦被困期间,更多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那些弱势群休。但共同体成员财富、能力及生活方式的不平均却是一种普遍的情形。这表明雅典 A. 生活贫穷者有缘参加公民大会 B. 满足所有人生存原则及追求经济平等 C. 政治精英致力于缩小贫富差别 D. 追求政治权利平等并不要求财产平等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雅典保障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平等权利,并采取措施让弱势群体能参与政治,说明其对财产和贫富的要求不高,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旨在保证贫困者的参政权利;B“所有人”“经济平等”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缩小贫富差距的信息,C不正确。 点睛: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对参政公民实行了发放津贴的制度,旨在保障一些贫穷公民参政的权利,其在政治权利的享有方面没有明显的财产区别。 3.布罗代尔在《地中海考古》中认为,古希腊的城邦形式,因集聚效应大大促进社会分工,使知识的积累、传播和进步大大加快,促进人际互动和商品交换。由此在短暂历史中,小国寡民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该观点解释了 A. 古希腊民主环境促进了文化繁荣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题 时量:90 分钟总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 1.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结合下图“先 天弊病”是指 A.贵族执政 B.层级严密 C.代远情疏 D.尊卑有秩 2.“繆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源于 A.二者的文化素养 B.法家与儒家对抗 C.社会发展需求D.代表的社会阶层 3.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学说 A.居于百家一言 B.地位日趋稳固 C.成为主流学说 D.融合佛道思想 4.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 A.民间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价 5.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结构的变化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新航路的开辟 D.经济结构的变动 6.下表是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表(单位:镑),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条约体系未影响中英贸易状况 C.中国已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贸易顺差 7.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A《尼布楚条约》B《天津条约》 C《资政新篇》 D《天下郡国利病书》 8. 20 世纪初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这一做法 A.促进了洋务工业的较快发展 B.标志着近代民族航运业出现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D.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9.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主张用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C.思想保守落后 D.主张彻底改造儒家思想 10.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民国时期《大公报》曾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