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材料工艺的生产工艺不断改善,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是作为加工仪器部件、机械零件的主要工具,机床的数控化率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加工机床的数控化率在3%左右。

非数控化机床加工产品精度差、质量难以保证、种类少、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加工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这中情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巨大的威胁,机床数控化普及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本文简单介绍机床数控化改革的方法和不同机床的改造方案的确定。

【关键词】数控机床改造措施意义

1数控机床改造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每年生产的数控机床在10000台左右,数控化率在8%上下。但多数的加工制造企业的加工、生产设备是传统的机床,而且使用多年,加工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但是这类机床数量众多,而且多数机床机械加工部分尚可使用,这使得数控机床改造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2数控机床改造的条件

现行使用的机床只有部分适合对其进行数控改造,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一、现有机床的基础机械部件基本完好,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升级改造完成之后能够继续服役一定年限,有能力为企业创造一定价值。二、改造机床的整体费用要适当。在升级改造之前需要对机床性能评估和改造项目整体费用进行预算,对于性价比比较低的升级改造项目要妥善考虑甚至放弃升级改造计划,以达到整体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三、改造升级的技术要成熟。国内外先进的数控技术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在进行项目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借鉴,以减少升级过程中的技术难度。

3机床数控改造的方向

(1)对现有机床进行评估,可以正常使用但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不够的进行模块化改造;对于现有数控系统整体瘫痪、伺服器停止更新致使机床无法正常使用的考虑数控系统整体升级,引进国外近年来先进成熟的系统与现有机床进行匹配。

(2)对于因长期使用产生磨损的机械部件进行修配、再加工,甚至更换新的部件,以达到甚至超过机床原有精度。

(3)使用创新技术。现有机床很多都是十年之前使用的老一代数控系统,加工程序单一、生产控制能力不强,可以采用新的模块进行编程,增加不同的加工工艺参数,使加

工的产品更加多样化。

4数控机床改造的方法

4.1修复主轴精度

主轴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床工作是靠主轴加持加工件利用刀具进行切削等工艺处理。因此,一台机床的主轴精度直接影响着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和质量。

对于精度较好的主轴应该卸下后用激光干涉仪检查,主轴的锥孔中心线是否与回转中心一致等技术指标。各项指标完成后还应对主轴的

间隙进行调整,使预应力对加工的影响降低。将主轴重新装配后应用标准棒和千分表进行检验,使主轴锥孔和回转中心重合,如不重合还应进行相应调整使之达标。

4.2检修机床导轨

机床导轨是机床在加工工件时横向进给的方向,起到承重和导向的双重作用,所以机床导轨应该具有一定的精度方能满足加工精度需求。

但经过长期使用的机床导轨都有一定量的磨损和应力

变形。在机床改造时必须回复导轨精度方能满足整体要求。

针对不同材料的导轨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或采用综

合治理的办法。如铸铁导轨经过长期使用会造成回转中心一侧磨损较为严重,可以将导轨重新进行切削加工,使之表面平整度达到预期标准;也可以采用合金涂剂进行填补,将表

面机械强度和摩擦系数达到预期标准。

4.3更新丝杠

现代数控机床超过半数都采用了精度更高的滚珠丝杠,可以实现高灵敏性、更长的使用寿命、加工效率更高的目标。因为丝杠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滚珠横向余量滚动,虽然可以进行反向间隙补偿,但对与精密加工是很大的隐患,所以数控机床的改造原则上应该更换新型、精度更高的滚珠丝杠,使机床加工精度得到保障。

4.4数控模块的升级

目前,数控模块的生产已经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可供选择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元化,国外老牌数控系统生产厂家有德国SIEMENS公司、日本三菱公司、西班牙FARGO公司

等等;国内近年来也有不少厂家通过引进技术、自我创新,也有了很多数控模块生产厂家,例如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等。

数控系统升级要根据现有机床级别匹配适合的高中低

档的数控系统,虽然现在国内数控公司的技术也在不停地进步,但是在一些较为先进的线程方面和国外老牌公司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国内数控系统具有价格适中、服务便捷等特点。所以一些高档机床可以采用国外先进数控系统,虽然价格昂贵,但故障率底、可以编制复杂程序、综合性能稳定;一些中低档机床可以考虑国内机床数控系统升级,使综合收益最

大化。

4.5电气系统升级

现有机床的电源模块、PLC模块、驱动模块服役年限基本到期,其功能也不满足升级后的整体需要,所以需要整体更换。使用新一代的正弦波信号控制的驱动系统,可以实现信号无干扰、快速传输,保证加工精度。伺服电机可以考虑更换为更为先进的直流电机,降低热应力所导致的金属部件变形,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几率。

根据机床加工产品的运动方式进行编程,使数控系统、动力系统和加工中心协调一致,满足加工需求。

5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优势

现有的部分机床因为伺服系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国

外引进,经过多年发展,许多厂家已经停止对一些老旧的系统进行更新服务,造成了我国许多机床机械加工部分尚可使用,但因数控系统问题无法使用,造成资源浪费,数控机床改造升级可以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

还有一些企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生产的产品的工艺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是使用的老式机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使用现有机床进行升级既可以避免资源闲置,又可以使用较少的资金满足企业需求。

6结语

经过我国进行的实践证明数控机床改造具有一定的经

济效益、可行性和必要性。数控机床改造涉及到机械制造、电气控制、计算机编程等领域,是一项理论加实践的综合项目。在进行数控改造时,应该做好改造前的技术评估。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合适改造,以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汉卿.数控机床维修技术.机械工程出版社,2000.

[2]郑晓峰.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

[3]吴宝平,范四立,叶静.浅谈旧机床数控化改造.中国设备工程,2003.

CA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5) 1.1题目: (5) 1.2 任务 (5) 第二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6) 第三章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7) 3.1主轴系统的改造方案 (7) 3.2安装电动卡盘 (7) 3.3换装自动回转刀架 (8) 3.4螺纹编码器的安装方案 (8) 3.5进给系统的改造与设计方案 (9) 第四章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10) 4.1脉冲当量的确定 (10) 4.2切削力的计算 (10) 4.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11) 4.4同步带减速箱的设计 (12) 4.5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13) 4.6同步带传递效率的校核 (16) 第五章绘制进给传动机构的装配图 (18) 第六章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第七章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22) 第八章容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摘要

我国目前机床总量为380万余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这说明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我们大多数制造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大多数是传统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用这种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市场上缺乏竞争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批量的购置数控机床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只有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数控改造。数控改造相对于购置数控机床来说,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改造后的机床比传统机床有很多突出优点,由于数控机床的计算机有很高的运算能力,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的运动量,加工出较复杂的曲线和曲面。其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忆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以实现另一工件的加工,从而实现“柔性自动化”。改造后的机床不象购买新机那样,要重新了解机床操作和维修,也不了解能否满足加工要求。改造可以精确计算出机床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对机床的特性早已了解,操作和维修方面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另外,数控改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机那样需要重新构筑地基,还可以根据技术革新的发展速度,及时地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档次,将机床改造成当今水平的机床。 数控技术改造机床是以微电子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为基础,不但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同时在应用上比其他传统的自动化改造方案有较大的通用性和可用性,且投入费用低,用户承担得起。由于自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设备技术改造中主要方向之一,也为我国传统机械制造技术朝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过渡的主要容之一。

机床数控改造方案及实施(doc 9页)

机床数控改造方案及实施(doc 9页)

机床数控改造方案及实施 改造的可行性分析通过以后,就可以针对某台或某几台机床的现况确定改造方案,一般包括: 1 机械修理与电气改造相结合 一般来说,需进行电气改造的机床,都需进行机械修理。要确定修理的要求、范围、内容;也要确定因电气改造而需进行机械结构改造的要求、内容;还要确定电气改造与机械修理、改造之间的交错时间要求。机械性能的完好是电气改造成功的基础。 2 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 确定改造步骤时,应把整个电气部分改造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如数控系统、测量系统、主轴、进给系统、面板控制与强电部分等,待各系统基本成型后再互联完成全系统工作。这样可使改造工作减少遗漏和差错。在每个子系统工作中,应先做技术性较低的、工作量较大的工作,然后做技术性高的、要求精细的工作,使人的注意力能集中到关键地方。

系统,应根据科学的测定和分析决定其改造范围。停机改造的周期,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虑因素有生产紧张程度、人员技术水平、准备工作充分程度、新系统大小与复杂程度,甚至还包括天气情况等。切忌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匆忙上阵,但也要合理安排,防止拖拖拉拉。 二,改造的技术准备 改造前的技术准备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造能否取得成功。技术准备包括: 1 机械部分准备 为配合电气改造而需进行的机械大修改造的测量、计算、设计、绘图、零件制作等应先期完成。同时对停机后需拆、改、加工的部分等应事先规划完毕,提出明确要求,与整个改造工作衔接得当。 2 新系统电气资料消化 新系统有许多新功能、新要求、新技术,因此改造前应熟悉技术资料,包括系统原理说明、线路图、PLC梯形图及文本、安装调试说明、使用手册、编程手册等。要有充裕的时间来

机械创新设计方案心得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有幸参加本次“博亚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管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比赛过程更加协调。 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而有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学校,来自老师。 比赛表面上是一件件参赛作品的比较,实质是思维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赛中能够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思维习惯上得到改善则是最大的收获。创新,一个不曾间断过的话题,但怎么做到创新,怎么才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思维却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和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现状。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给自己今后在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2):

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

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 1、数控机床的选用原则 (1)实用性 (2)经济性 (3)可操作性 (4)稳定可靠性 2、数控机床选用的基本要点 (1)确定典型加工对象 (2)数控机床类型的确定 (3)机床主参数的选择 (4)机床的精度选择 (5)机床刚度的确定 (6)机床可靠性的确定 (7)关于机床的噪声和造型 (8)关于功能预留 3、数控机床从订购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工艺论证、选型——机床订购合同(商务、技术)——机床预验收——运抵工厂、安装调试——最终验收——交付使用 4、(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改造注意事项 (1)机床数控化改造功能的确定 (2)机床数控化改造与更新的性价比分析 (3)数控系统改造通常指数控装置,一般不含伺服装置和电机。 (4)数控系统、伺服装置、伺服电机、PLC等尽可能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易于维修与备件准备。 (5)同性能的数控系统,国外产品比国内产品价格高,西门子比FANUC贵,国内推荐使用北京凯恩帝数控、广州数控、武汉华中数控等系统,可用于车、铣床的改造。 (6)主轴控制选择交流伺服或变频器 (7)尽量不使用工控机改造机床,因软件是改造方人工有针对性编制的,易受制于人。(8)某些机床可改造为仅PLC控制无NC,可大大降低费用,仅有PLC编辑软件、PLC 通讯软件(PLC与计算机之间)、PLC人机界面软件如西门子WinCC软件。 (9)机械一定要大修,恢复机床几何精度,检修液压、气动、冷却液、润滑、排屑等装置。(10)通常,改造时将全闭环控制改为半闭环控制,理由:省钱,德国海德汉光栅尺每一延米约1万元;半闭环控制便于机床调试,全闭环控制时若机械调整不良,易产生振荡。 (11)机床主要零部件更换时要注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如滚珠丝杠螺母副、光栅尺、直线滚动导轨等。 (12)通常需重做电气柜,电气柜需考虑加装排风装置或电气柜空调。电气柜内电缆线、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等需更换,不能用洗衣粉清洗后再次使用,更换时需注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如西门子、德力西系列产品。然后检查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是否需要更换。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 H2S↑ H3PO4 +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 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 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人身伤害等事故。 (4)、有毒气体的制备或性质实验均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尾气一般采用吸收或燃烧的处理方法。 (5)、混合或稀释时,应将密度大的液体缓慢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以防液体飞溅。如浓硫酸的稀释等。 (6)、用Cu制CuSO4,可先将Cu在空气中灼烧成CuO,再加稀硫酸,不宜用Cu和浓硫 酸反应,以防产生有毒气体SO2。 4、节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装置简单、实验步骤少、所需药品少、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实验。 (三)、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C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方案

C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方 案 有11.34万台,这说明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我们大多数制造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大多数是传统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用这种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市场上缺乏竞争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批量的购置数控机床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只有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数控改造。数控改造相对于购置数控机床来说,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改造后的机床比传统机床有很多突出优点,由于数控机床的计算机有很高的运算能力,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的运动量,加工出较复杂的曲线和曲面。其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忆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以实现另一工件的加工,从而实现“柔性自动化”。改造后的机床不象购买新机那样,要重新了解机床操作和维修,也不了解能否满足加工要求。改造可以精确计算出机床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对机床的特性早已了解,操作和维修方面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另外,数控改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机那样需要重新构筑地基,还可以根据技术革新的发展速度,及时地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档次,将机床改造成当今水平的机床。 数控技术改造机床是以微电子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为基础,不但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同时在应用上比其他传统的自动化改造方案有较大的通用性和可用性,且投入费用低,用户承担得起。由于自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设备技术

数控机床改造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机电工程系 一、设计课题名称:CA6140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二、指导教师: 三、设计要求: 采用数控装置和伺服装置,对CA6140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要求能进行车削数控加工,达到或超过原车削加工性能。数控装置、伺服装置选择合理,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可靠,保护措施完备。 四、设计依据: CA6140车床控制要求、电气原理图及相关参数;数控装置型号规格参数;伺服装置型号规格参数;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型号规格参数。 五、参考资料: 熊光华主编2数控机床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廖兆荣主编2机床电气自动控制2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王爱玲主编2现代数控机床结构与设计2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 余良英编著2机床数控改造设计与实例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白恩远主编2现代数控机床伺服及检测技术2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袁任光编著2交流变频调速器选用手册2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曾毅等编著2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2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编写组编2机床设计手册第5卷上、下册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 李荣生主编2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设计指导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姜德希编2机床电气线路图册2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编写组编著2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2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六、设计内容进度及工作量 (一)设计内容和进度要求 序号进度要求设计内容

1 1周了解车床传动、控制、加工性能,分析国内外数控车床的结构、控制和加工要求。 经过分析、比较、计算,确定改造总体方案。 2 0.5周 对进给、主轴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计算,选择拖动电动机并确定传动系统 改造方案。 1周完成进给、主轴传动系统改造图。 3 0.5周选择伺服装置 0.5周完成伺服系统控制设计,并完成伺服系统控制原理图。 4 0.5周选择数控装置。 5 1周完成电气原理图草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草图。 0.5周完成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6 0.5周伺服系统调试设计。0.5周数控装置调试设计。0.5周机床安装及调试设计。 7 2周编写设计说明书。 8 1周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二)工作量 设计说明书:数控化改造总体方案设计;机械部分改造设计;伺服装置选型;伺服系统控制设计;数控装置选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机床安装与调试设计。 图纸:机械改造图;伺服系统控制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元器件清单; 七、说明书的格式和装订要求 (一)毕业设计封面(全系统一格式) (二)毕业设计评阅书(全系统一格式) (三)评分标准(全系统一格式) (四)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下发) (五)毕业设计明细表(全系统一格式)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_便携桌椅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拆装式便携桌椅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成员 指导老师: 设计题目:拆装式便携桌椅 2011年3月1日

便携式桌椅设计方案 一、设计任务简介 现今社会,做事讲究效率,那就要求我们身边的一些东西都能简单方便的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简单方便才能提高效率。我们所设计的这款便携式桌椅就是基于这种要求,将桌椅分成各个部件,不用的时候将零件以一种形式组装,使其达到携带方便的要求;使用的时候将各个零件拿出来以另一种形式组装起来当桌椅使用。以此来实现便携方便的特点。 系统设计流程: 总功能 总功能原理解 构思工艺动作过程 工艺过程分解 稳定功能执行功能替换功能 机械整体 确定若干系统可行方案 方案评价、决策

二、便携式桌椅的市场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大,随时随地都可能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场所,我们的便携式桌椅可以随时随 地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一席之地,制作成本也不高,人们会乐 于接受这种给他们带来方便的新型桌椅。 二、便携式桌椅的设计方案 1、便携式桌椅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1)功能:把平时我们使用的桌椅拆分成各个部件,不使用的时候 组装起来便于存放和携带,使用的时候拿出部件以另一种形式组装起 来使用。 基于triz理论进行设计分析 问题解决过程: 桌椅的折叠问题 系统功能分析 技术矛盾物场模型 物理矛盾HOW TO 模型 知识库 创新原理分离方法标准解法

实现功能 折叠安装便于携带 拆分安装组装成桌椅适用 功能分析 1)制作一个类似包裹的圆形袋子,桌椅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其拆分成各个零部件,组装在圆形布袋里面,布袋周围做成拉链,拉上拉链就可以形成一个圆柱型整体,想在外面随处使用的时候只需外出携带这个装有零件的圆形布袋,使用的时候拿出零件简单的组装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可以适用的桌椅一套。 2)由于我们设计的桌椅是三个凳子脚支撑,相当于是三点支撑桌子,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三点定面,适用场合广,即使地面不是很平整也能比较稳固。 解决方案1分割。把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2改变局部。把物体的每个部分处于各自动作的最佳位置 5组合。在空间上将物体或操作加以组合 7嵌套。把一个物体嵌入第二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 在嵌入第三个物体…让一个物体穿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四、方案设计 方案一

机床设备搬迁施工方案 2

江苏多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机床设备拆迁 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镇江李四起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述 (3) 1、工程概况 (3) 2、工程特点 (3) 二、施工方法 (4) 1、设备拆除 (4) 2、设备吊装 (4) 3、设备的运输 (5) 4、设备安装 (5) 5、安装注意事项 (5) 三、施工组织计划 (6) 1、工序计划 (6) 2、人员计划 (6) 3、机具计划 (7) 四、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8) 1、工程管理体系 (8) 2、安全管理体系 (8) 3、质量保证 (10) 一、工程概述 工程概况 业主名称:江苏多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1、工程名称:江苏多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设备搬迁项目 2、项目编号:ZJLS—2014—04 3、工程地点:江苏多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厂房 4、质量目标:检修质量事故为零,安装一次性到位,精度达标。

5、安全目标:安全、消防、保卫事故为零; 6、本工程的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工期2个月,具体开工时间待业主确定。 7、机床拆迁主要工作内容: 江苏多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70多套机床设备,需要搬迁至新厂内,计划按车间为单位,逐次搬迁,确保生产工序影响为最小。 工程特点 江苏多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厂房内所有机床设备需要搬迁,机床大小、规格不同,形状、重量也不同,拆除和运输时要合理编排顺序;搬迁过程中要保证平稳,不能有较大的震动;门宽度不够,需要拆除墙体;旧厂房内没有天车,汽车吊进入厂房后吊臂伸展不开,只能用叉车,滚杠等机具将机床运出厂房外再装车。 二、施工方法 1、机床设备拆除: 机床现安装方式有三种,第一种为减震垫,机床底座距地面30-50mm,第二种为铁垫板,混凝土浇灌,第三种为直接放置到地平上。机床的安装形式为两种,一种为整体或独立式,另一种为分体式。一部分设备精度高、体积大,拆除时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减少震动和碰撞。精密元器件或脆弱的配件需拆除下来,装箱保护。 (1) 拆除时,先拆除机床电缆,端子用号码或文字做编号,同设备包扎牢固;精密元器件或零星配件拆除,编号后装箱,必要时拍照留存。需业主技术人员配合确认。 (2) 分体设备,拆除油箱、罩壳、光学设备等配件。油管管口用塑料布包扎,螺栓、螺丝和密封装袋并编号;罩壳、设备拆除前作记号,拆除后装箱运输。如投影仪、数控机床。 (3) 检查机床设备联接情况,确认有无关联,解除后准备拆除。减震垫安装的,如果机床底座和地平间距超过40mm,直接用叉车起吊;间距小于40mm的,用撬杠抬高后,加装方木支撑;垫片安装的,先铲除混凝土,断开垫片;直接安装在地平上的设备(如投影仪、数控机床),外壳是落地式的,用尼龙吊带挂穿过设备支撑结构,起吊加装方木,为保证设备的平稳,分两端依次起吊。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标准

在课堂中教学评价的方案 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内容 1. 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 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 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 临场机智 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 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材料工艺的生产工艺不断改善,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是作为加工仪器部件、机械零件的主要工具,机床的数控化率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加工机床的数控化率在3%左右。 非数控化机床加工产品精度差、质量难以保证、种类少、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加工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这中情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巨大的威胁,机床数控化普及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本文简单介绍机床数控化改革的方法和不同机床的改造方案的确定。 【关键词】数控机床改造措施意义 1数控机床改造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每年生产的数控机床在10000台左右,数控化率在8%上下。但多数的加工制造企业的加工、生产设备是传统的机床,而且使用多年,加工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但是这类机床数量众多,而且多数机床机械加工部分尚可使用,这使得数控机床改造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2数控机床改造的条件

现行使用的机床只有部分适合对其进行数控改造,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一、现有机床的基础机械部件基本完好,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升级改造完成之后能够继续服役一定年限,有能力为企业创造一定价值。二、改造机床的整体费用要适当。在升级改造之前需要对机床性能评估和改造项目整体费用进行预算,对于性价比比较低的升级改造项目要妥善考虑甚至放弃升级改造计划,以达到整体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三、改造升级的技术要成熟。国内外先进的数控技术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在进行项目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借鉴,以减少升级过程中的技术难度。 3机床数控改造的方向 (1)对现有机床进行评估,可以正常使用但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不够的进行模块化改造;对于现有数控系统整体瘫痪、伺服器停止更新致使机床无法正常使用的考虑数控系统整体升级,引进国外近年来先进成熟的系统与现有机床进行匹配。 (2)对于因长期使用产生磨损的机械部件进行修配、再加工,甚至更换新的部件,以达到甚至超过机床原有精度。 (3)使用创新技术。现有机床很多都是十年之前使用的老一代数控系统,加工程序单一、生产控制能力不强,可以采用新的模块进行编程,增加不同的加工工艺参数,使加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我们知道,目前,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要保持和发展我国机械产品在机械市场中的份额,关键靠的就是创新。我们要摆脱现在在机械创新设计上的落后局面,就要我国机械人才的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困难的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课题。要进行机械创新设计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充分获取适用的知识;二是要使用符合创新设计思维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充满了矛盾,所获取的知识应有助于矛盾的迅速解决,这就要求知识获取工具紧密集成到设计过程中,因此要统一研究知识获取工具与设计系统。另外,人类的创新设计思维模式是在长期的成功设计经验中总结形成的,因此设计系统必需符合创新设计思维规律。 案例一: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一般圆柱凸轮机构是将凸轮的回转运动变为从动杆的往复运动,而此处利用反动作,即当活塞往复运动时,通过连杆端部的滑块在凸轮槽中滑动而推动凸轮转动,经输出轴输出转矩。活塞往复两次,凸轮旋转360°。系统中没有飞轮,控制回转运动平稳。 这种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若将圆柱凸轮安装在发动机的中心部位,可在其周围设置多个气缸,制成多缸发动机。通过改变圆柱凸轮的凸轮轮廓形状可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这种凸轮式无曲轴发动机已用于船舶、重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 旋转式发动机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相比,在输出功率相同时,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旋转速度范围大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在实用化生产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内燃机和动力机械。人们总是在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而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敢于突破,善于运用类比、组合、替代等创新技法,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将会使人们得到更多创新的、进步的、高级的产品。 案例二: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圆柱凸轮作为一种机械传动控制部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但其加工制作比较困难。东北大学东软集团生产的医用全身CT扫描机,有一对复杂的圆柱凸轮,过去一直采用手工加工,不仅制造精度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此,负责机械加工的东北大学机械厂提出要研制一种精度较高、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圆柱凸轮加工装置。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直线运动坐标轴和工件回转运动坐标轴,在加工圆柱凸轮时,本装置根据数控加工程序控制工件作旋转进给运动和直线进给运动,通过普通立式铣床工作台的垂直运动进行切深调整,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条凸轮曲线槽的连续自动化加工。 案例一图

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的说明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的 说明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4467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的说明 Description of CNC machine tool maintenance and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我国从事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应用与维修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数以万计,然而由于此项技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以及一些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在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术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当今控制理论与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数控技术也在同步飞速发展,数控系统结构形式上的PC基、开放化和性能上的多样化、复杂化、高智能化不仅给其应用从观念到实践 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在其维修理论、技术和手段上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一篇讲座形式的文章不可能把已经形

成了一门专门学科的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术理论完整地表述出来,本文仅是将多年的实践探索及业内众同仁的经验总结加以适当的归纳整理,以求对该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有所裨益。 一、数控技术 谈到维修,首先必须从总体上了解我们的维修对象。 1.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述 一台典型的数控机床其全部的电气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1)电流环是为伺服电机提供转矩的电路。一般情况下它与电动机的匹配调节已由制造者作好了或者指定了相应的匹配参数,其反馈信号也在伺服系统内联接完成,因此不需接线与调整。 (2)速度环是控制电动机转速亦即坐标轴运行速度的电路。速度调节器是比例积分(PI)调节器,其P、I调整值完全取决于所驱动坐标轴的负载大小和机械传动系统(导轨、传动机构)的传动刚度与传动间隙等机械特性,一旦这些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时,首先需要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修复工作,然后重新调整速度环PI调节器。

机械创新设计方案

作品简介,该产品的主要结构包括:滑轨,软管,软管收纳槽,刚性水管,喷头,换向阀,土地湿度传感器,电机,喷头,可活动式水管接口,轴承,滑轮等。本产品特殊的结构设计为适应各种花坛花圃,可以有效利用滑轨的优势代替现有的多个固定喷头浇花,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对水资源及材料和土地的使用有着显著的减少。 一、研究背景: 当今全球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资源问题,而水资源更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基于此,我们便对现有的花坛浇灌进行了改进。如今的花坛浇灌是由多个喷头来实现花坛浇花,实现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多个喷头是同时工作,所以当某一个喷头出现问题时,喷头喷出的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水就会白白浪费。为了有限的解决多个喷头,我们研究设计了这套利用轨道浇灌的浇灌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喷头喷出的水作为动力来实现喷头在轨道上来回运动,这样既解决了能量消耗问题,同时又达到了浇灌的目的。该产品材料简单,制作方法别具一格,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此类产品,相关领域已经涉足对此类产品的研究,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例如水管通水后的刚性,轨道长期放置室外被杂物堵塞等,因此该产品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设计方案 2.01 土壤湿度传感器 土壤湿度传感器又名: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墒情传感器、土壤含水量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土壤相对含水量,做土壤墒情监测及农业灌溉和林业防护。土壤湿度传感器采用FDR频域反射原理。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频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壤水分的仪器,它利用电磁脉冲原理、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频率来测量土壤的表观介电常数,从而得到土壤相对含水量,FDR具有简便安全、快速准确、定点连续、自动化、宽量程、少标定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土壤水分测定仪器。 2.02 智能进水阀门 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获取需要浇水土壤的湿度后和设定值比较,当湿度低于花生长需要的湿度时,给电机一个信号通过电机的正转打开进水阀门的开关。当土壤湿度上升到花需要的湿度时,给电机一个信号通过电机的反转关闭进水阀门的开关。 2.03 三通道换向阀 当装置运动到轨道的一端时,触动换向阀改变喷头进水水流的方向使喷头改变喷出水的方向从而使装置向轨道的另一个方向移动。 2.04 导轨系统 导轨系统由四个T型导轨组成。用于固定整个的喷头装置以及减少装置运动的摩擦阻力。 2.05 U型管道收纳槽 收纳槽在导轨的一面,收纳槽开口处型槽的底部刚好可以容纳进水管的大小,为了使进水管始终限制在槽里面。

数控机床电气改造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概述 (1) 数控车床大修的意义 (1) (1)节省资金 (1) (2)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1) (3)提高设备性能和劳动生产率.. (1) 二、大修方案 (2) (1)数控CNC系统 (2) (2)X轴与Z轴进给系统 (2) (3)主轴系统 (3) (4)机床辅助操作面板 (3) (5)电气元件的更换 (3) (6)电线、电缆的更换 (4) (7)电气控制柜辅助工作设备 (4) (8)大修机床电气设计及安装调试 (4) 四、机床大修后的技术要求及目标 (5) 五、合作方式 (5) 六、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6) 七、机床大修费用明细表 (6)

前言 本套数控车床电气系统大修方案的思路是配合机械大修恢复机床精度到初始状态,同时保证设备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本套方案的大修目标,主要针对原有电气系统的数控系统、电气元件、电气执行元件等部件进行更换、优化、改进,最终达到恢复加工精度、使机床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的目的。 一、概述 数控车床大修的意义: 1、节省资金。精度对于车床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硬性指标,如果车床的精度下降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件的质量,还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如果因机床精度丧失而购置同类型的新机床则需要花费不菲的费用,大型及特殊设备尤为明显。 2、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因原机床各电气元件和线路逐渐老化和疲劳,更换新的元器件后可保证机床运行稳定、可靠,避免因元器件和线路老化造成停机从而影响生产。 3、提高设备性能和劳动生产率。因原机床购置时间较早,设备配置的电气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已经逐渐落后,大修时着眼于当前机床控制的主流技术结合设备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性价比高的大修方案,从而达到提高设备性能,最大化投入产出比的效果。

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凯普机电一体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11)刘荫庭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我国从事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应用与维修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数以万计,然而由于此项技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以及一些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在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术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当今控制理论与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数控技术也在同步飞速发展,数控系统结构形式上的PC基、开放化和性能上的多样化、复杂化、高智能化不仅给其应用从观念到实践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在其维修理论、技术和手段上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一篇讲座形式的文章不可能把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学科的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术理论完整地表述出来,本文仅是将多年的实践探索及业内众同仁的经验总结加以适当的归纳整理,以求对该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有所裨益。一、数控技术谈到维修,首先必须从总体上了解我们的维修对象。 1.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述一台典型的数控机床其全部的电气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1)数据输入装置将指令信息和各种应用数据输入数控系统的必要装置。它可以是穿孔带阅读机(已很少使用),3.5in软盘驱动器,CNC键盘(一般输入操作),数控系统配备的硬盘及驱动装置(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保护)、磁带机(较少使用)、PC计算机等等。(2)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中枢,它将接到的全部功能指令进行解码、运算,然后有序地发出各种需要的运动指令和各种机床功能的控制指令,直至运动和功能结束。数控系统都有很完善的自诊断能力,日常使用中更多地是要注意严格按规定操作,而日常的维护则主要是对硬件使用环境的保护和防止系统软件的破坏。(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机床各项功能的逻辑控制中心。它将来自CNC的各种运动及功能指令进行逻辑排序,使它们能够准确地、协调有序地安全运行;同时将来自机床的各种信息及工作状态传送给CNC,使CNC能及时准确地发出进一步的控制指令,如此实现对整个机床的控制。当代PLC多集成于数控系统中,这主要是指控制软件的集成化,而PLC硬件则在规模较大的系统中往往采取分布式结构。PLC与CNC的集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word版本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我们知道,目前,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要保持和发展我国机械产品在机械市场中的份额,关键靠的就是创新。我们要摆脱现在在机械创新设计上的落后局面,就要我国机械人才的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困难的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课题。要进行机械创新设计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充分获取适用的知识;二是要使用符合创新设计思维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充满了矛盾,所获取的知识应有助于矛盾的迅速解决,这就要求知识获取工具紧密集成到设计过程中,因此要统一研究知识获取工具与设计系统。另外,人类的创新设计思维模式是在长期的成功设计经验中总结形成的,因此设计系统必需符合创新设计思维规律。 案例一: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一般圆柱凸轮机构是将凸轮的回转运动变为从动杆的往复运动,而此处利用反动作,即当活塞往复运动时,通过连杆端部的滑块在凸轮槽中滑动而推动凸轮转动,经输出轴输出转矩。活塞往复两次,凸轮旋转360°。系统中没有飞轮,控制回转运动平稳。 这种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若将圆柱凸轮安装在发动机的中心部位,可在其周围设置多个气缸,制成多缸发动机。通过改变圆柱凸轮的凸轮轮廓形状可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

这种凸轮式无曲轴发动机已用于船舶、重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 旋转式发动机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相比,在输出功率相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旋转速度范围大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在实用化生产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内燃机和动力机械。人们总是在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而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敢于突破,善于运用类比、组合、替代等创新技法,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将会使人们得到更多创新的、进步的、高级的产品。 案例二: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圆柱凸轮作为一种机械传动控制部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但其加工制作比较困难。东北大学东软集团生产的医用全身CT扫描机,有一对复杂的圆柱凸轮,过去一直采用手工加工,不仅制造精度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此,负责机械加工的东北大学机械厂提出要研制一种精度较高、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圆柱凸轮加工装置。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直线运动坐标轴和工件回转运动坐标轴,在加工圆柱凸轮时,本装置根据数控加工程序控制工件作旋转进给运动和直线进给运动,通过普通立式铣床工作台的垂直运动进行切深调整,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条凸轮曲线槽的连续自动化加工。

数控机床改造方案及实施

数控机床改造方案及实施 一、具体步骤 机械修理与电气改造相结合 一般来说,需进行电气改造的机床,都需进行机械修理。要确定修理的要求、范围、内容;也要确定因电气改造而需进行机械结构改造的要求、内容;还要确定电气改造与机械修理、改造之间的交错时间要求。机械性能的完好是电气改造成功的基础。 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 确定改造步骤时,应把整个电气部分改造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如数控系统、测量系统、主轴、进给系统、面板控制与强电部分等,待各系统基本成型后再互联完成全系统工作。这样可使改造工作减少遗漏和差错。在每个子系统工作中,应先做技术性较低的、工作量较大的工作,然后做技术性高的、要求精细的工作,使人的注意力能集中到关键地方。 根据使用条件选择系统 针对某台或某几台机床,确定它的环境、温度、湿度、灰尘、电源、光线,甚至有否鼠害等外界使用条件,这对选择电气系统的防护性能、抗干扰性能、自冷却性能、空气过滤性能等可提供正确的依据,使改造后的电气系统有了可行的使用保证。当然,电气系统的选择必须考虑成熟产品,性能合理、实用,有备件及维修支持,功能满足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的发展要求等。 落实参与改造人员和责任 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人员配备十分重要。除了人员的素质条件外,根据项目的大小,合理地确定人数与分工是关键。人员太少不利于开展工作,人员太多也容易引起混乱。根据各个划分开的子系统,确定人员职责,有主有次,便于组织与协调。如果项目采用对外合作形式,更需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界定分工,确定技术协调人。 改造范围与周期的确定 有时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改造,并不一定包含该机床全部电气系统,应根据科学的测定和分析决定其改造范围。停机改造的周期,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虑因素有生产紧张程度、人员技术水平、准备工作充分程度、新系统大小与复杂程度,甚至还包括天气情况等。切忌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匆忙上阵,但也要合理安排,防止拖拖拉拉。 二、改造的技术准备 改造前的技术准备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造能否取得成功。技术准备包括: 机械部分准备

机械创新设计的几点思考

安全管理编号:LX-FS-A70900 机械创新设计的几点思考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机械创新设计的几点思考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创新是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进步基础,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民族根基。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经验,就机械创新设计作出如下分析讨论。 机械的创新设计 以机械基础功能的改造、完善为出发点,实现生产机械的能够要求满足工作性能的进步要求,并为企业或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是是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目标。我国在机械制造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专业技术人员将机械的创新设计总结为以下四个步骤:1.结合生产任务和要求来确定机械运作的基本原理;2.对机械的结构类型进行综合比较后再进行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