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iO2含量测定

SiO2含量测定

SiO2含量测定
SiO2含量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

(1)原理:试样在1025±25℃的马弗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2)仪器设备:

①马弗炉。

②瓷坩埚。

(3)步骤:

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于高温炉中,从低温逐渐升温至1025±25℃,灼烧1h,取出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15min,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4)结果表述:

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ωLOI——烧失量的质量分数,%;

m样——试样的质量,g;

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两位小数。

(5)允许差

含量范围允许差(%)

≤1.00 0.05

1.01~5.00 0.10

>5.00 0.15

(6)讨论:

①骤加高温会引起试样中烧失量急速挥发,造成试样的飞溅损失,使分析结果有误差;

②灼烧后试样吸水性很强,所以冷却时间必须固定,称量迅速,以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结

果偏低。

二氧化硅的测定

(1)原理:硅的测定可利用重量法。将试样与固体氯化铵混匀后,再加盐酸分解,其中的硅成硅酸盐凝胶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在瓷坩埚中于950℃灼烧至恒重,称

量求其质量,得到二氧化硅含量。本法测定结果约较标准法高0.2%左右。若改用铂

坩埚在1100℃灼烧恒重、经氢氟酸处理后,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结果误差小于0.1% 。

(2)仪器试剂:马弗炉、瓷坩埚、干燥器和坩埚钳; NH4Cl(固),HCl(浓,6 mol·dm-3,

2 mol·dm-3),HNO3(浓),AgNO3(0.1 mol·dm-3)。

(3)步骤:

准确称取0.4g试样,置于50cm3烧杯中,加入2.5~3g固体NH4Cl,用玻璃棒混匀,滴加浓HCl至试样全部润湿(一般约需2cm3),并滴加浓HNO3 2~3滴,搅匀。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加热1min,加热水约40cm3,搅动,以溶解可溶性盐类。过滤,用热水洗涤烧杯和沉淀,直至滤液中无Cl-离子为止。(用AgNO3检验),弃去滤液。

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低温干燥、炭化并灰化后,于1000℃灼烧30 min 取下,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直至恒重。计算试样中SiO2的含量。

(4)结果表述:

二氧化硅含量(%)=(m2-m1)/m

式中:m1 ——恒重坩埚质量,g;

m2 ——灼烧后坩埚与试样质量,g;

m ——试料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5)允许差:

(6)讨论:灰化时需从低温开始,并逐渐升温至沉淀变白,然后于950~1000℃高温炉中灼烧。

如开始时骤加高温,灰化不易完全,这时可能会生成黑色碳化硅。即使在高温下长时间灼

烧,也难使沉淀变白而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硅,常使分析结果偏低。

●溶样

准确称取约2g水泥样品于250cm3烧杯中,加入8g NH4Cl,搅拌20min混匀。加入浓

HCl 12 cm3,使试样全部润湿,再滴加浓HNO34~8滴,搅匀,盖上表面皿,置于已预热

的沙浴上加热20~30min,直至无黑色或灰色的小颗粒为止。取下烧杯,稍冷后加热水

40cm3,搅拌使盐类溶解。冷却后,连同沉淀一起转移到500cm3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

度,摇匀后放置1~2h,让其澄清。然后,用洁净干燥的虹吸管吸取溶液于洁净干燥的

400cm3烧杯中保存,作为测Fe、Al、Ca、Mg等元素之用。

●氧化镁、氧化钙的测定

(1)准备工作:

1 甲基橙指示剂溶液(0.1%):称取甲基橙0.1g溶于100ml水中。

2 三乙醇胺溶液(1+2):取三乙酸铵(密度1.12g/cm3)1体积与水2体积混匀。

4.43 氢氧化钾溶液(4 mol/L):称取氢氧化钾224g,溶于1L水中。

3 盐酸(1+1):取盐酸(密度1.19g/cm3)1体积与水1体积混匀。

4 氨-氯化氨缓冲溶液(pH≈10):称取54.0g氯化铵,溶于水,加350mL氨水,稀释至1000mL,

保存于塑料瓶中。

5 氨水(1+1):取氨水(密度0.90g/cm3)1体积与水1体积混匀。

6 甲基百里酚蓝络合指示剂:称取甲基百里酚蓝0.2g,加硝酸钾20g,研细。

7 钙指示剂:0.5%水溶液。

8 铬黑T:称取铬黑T0.1g,加氯化钠10g,研细。

9 氟化钾:2%

(2)原理: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

以氟化钾消除硅酸对钙的干扰,在三乙醇胺存在下,于pH>13时,钙指示剂作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钙;

用氟化钾抑制硅酸钙的形成并掩蔽锆、铝、钛,用三乙醇胺掩蔽铁,在氨性溶液中,用EDTA标

准溶液滴定钙、镁合量,用差减法求出氧化镁的含量。

(3)仪器试剂:

加热器,烧杯(250mL ,1L),容量瓶(1L 2L),玻璃棒,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碱式

滴定管,移液管(5,10,25,50),量筒(500,50,10,)

碳酸钙,甲基橙指示剂溶液(0.1%), 三乙醇胺溶液(1+2), 氢氧化钾溶液(4mol/L), 乙二

胺四乙酸钠,(1+2)三乙醇溶液, 钙指标剂, 铬黑T,(1+1)盐酸,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

10),氨水(1+1),甲基百里酚蓝指示剂

(4)步骤:

1 氧化钙标准溶液(1mg/mL)的配制:称取经110℃烘2h的碳酸钙1.7848g,置于250mL烧杯中,滴加(1+1)盐酸溶解,煮沸片刻,冷却至室温,移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液每毫升含氧化钙1mg。

2 EDTA标准溶液(0.01mol/L)的配制:称取7.4g乙二胺四乙酸钠,置于1L烧杯中,加水约500mL,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移入2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标定:吸取氧化钙标准溶液(4.58)5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1+2)三乙醇溶液5mL,氢氧化钾溶液(4mol/L)5mL,补水至200mL,加入钙指标剂50mg,用EDTA标准溶液(0.01mol/L)滴定至荧光绿消失,突变成玫瑰红色即为终点。

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及对氧化钙、氧化镁的滴定度TCaO、TMgO由式(3)、(4)、(5)表示:M=w/(56.8v) (3)

TCaO=56.08M (4)

TMgO=40.30M (5)

式中:M ——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W ——吸取钙标准溶液中含氧化钙的质量,mg;

V ——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56.08 ——氧化钙的摩尔质量,g/mol;

40.30 ——氧化镁的摩尔质量,g/mol;

TCa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TMg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3 氧化钙的测定:分取试液25.00mL于250mL烧杯中,加7—10毫升2%氟化钾溶液,搅拌均匀后,放置5-10分钟,加甲基橙指示剂溶液(0.1%)1滴,三乙醇胺溶液(1+2)5ml,滴加氢氧化钾溶液(4mol/L)至黄色,再加过量10mL,补水至200mL,加入钙指标剂少许,用EDTA标准溶液(0.01mol/L)滴定至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4 氧化镁的测定:分取25.0mL于250mL烧杯中,加7—10毫升2%氟化钾溶液,搅拌均匀后,放置5-10分钟,加三乙醇胺溶液(1+2)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25mL、氨水(1+1)25mL,补水至200mL,加铬黑T少许,用EDTA标准溶液(0.01mol/L)滴定至由紫红色变为蓝绿色即为终点。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5 结果表述

氧化钙、氧化镁的百分含量分别由式(17)、(18)计算:

(17)

式中:V1 ——滴定试液时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 ——空白试验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TCa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m ——试料质量,g;

a ——分取试液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式中:V3 ——测定钙镁合量时,试液消耗EDTA标准的体积,mL;

V4 ——测定钙镁合量时,空白试验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V2 ——与式(17)中相同;

TMg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mg/mL;

m ——试料质量,g;

a ——分取试液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6 允许差

三氧化二铝含量测定

(1)原理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采用氟化物取代,EDTA络合滴定法。

(2)仪器药品

1.EDTA标准溶液(0.02mol/L)

配制:称取37.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先用少量水溶解,再用水稀释至5000mL。标定:铝丝标定

2. 甲基橙指示剂溶液(0.1%)

3. 氨水(1+9)

4.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

5. 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

6.乙酸锌标准溶液(0.02mol/L)

7. 氟化钠

8. 盐酸(1+19

(3)步骤

测定:分取试液B25.0mL,置于500mL三角瓶中,加入EDTA标准溶液(0.02mol/L)30mL(Al2O3含量较高时,可适当增加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加热使溶液保持50℃左右,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溶液(0.1%)1滴,用氨水(1+9)调至溶液变成橙色,再加盐酸(1+19)调成微红色,再过量2滴,此时溶液的pH 约为3.8~4。微沸3~5min,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10mL,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0.2%)5滴,用乙酸锌标准溶液(0.02mol/L)滴定至由黄色突变为微红色。加入2g氟化钠(加入氟化钠后试液的颜色如不是黄色,可滴加盐酸(1+19)使其变为黄色),加热煮沸5min,流水冷却至室温,补加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5mL,再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0.2%)1滴,继续用酸锌标准溶液(0.02mol/L)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微红色。

(4)计算公式

式中:V ——第二次消耗的乙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mL;

T ——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mg/mL;

K ——1mL乙酸锌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溶液毫升数(即对滴时的体积比);

m ——试料质量,g;

a ——分取试液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0.638 ——二氧化钛换算三氧化二铝的系数。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4)允许差:

含量范围允许差(%)

≤10.00 0.10

10.01~20.00 0.30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1)原理:

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采用邻菲罗啉光度法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邻菲罗啉光度法:分取碱熔之滤液或酸溶之溶液,用柠檬酸掩蔽共存干扰离子,以抗坏血酸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后,在pH≈3的溶液中,加邻菲罗啉使与Fe2+共成桔红色络合物,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10nm处测吸光度。

(2)步骤:

1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0.1mg/ml)的配制:准确称取0.2159g分析纯硫酸铁胺,假如少量水及

20ml6mol/L盐酸使其溶解,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4.56)50mL,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三氧化二铁0.01mg。

取每毫升含三氧化二铁0.01mg的标准溶液5.0,10.0,15.0,20.0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抗坏血酸溶液(1%)3mL,摇匀,放置10min。加柠檬酸溶液(1mol/L)3mL、对硝基苯酚指示剂溶液(0.5%)1滴,滴加氨水(1+1)调至黄色,滴加盐酸(1+1)10滴,加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0.4%)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在分光光度计以上以试剂空白作参比,于波长510nm 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绘制吸光度-Fe2O3浓度标准曲线。

3 邻菲罗啉光度法

测定:分取试液A或B25.0mL于100mL容量瓶中(Fe2O3含量较高时,可少取样,大稀释),加抗坏血酸溶液(1%)3mL,摇匀,放置10min。加柠檬酸溶液(1mol/L)3mL、对硝基苯酚指示剂溶液(0.5%)1滴,滴加氨水(1+1)调至黄色,滴加盐酸(1+1)10滴,加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0.4%)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在分光光度计以上以试剂空白作参比,于波长51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

(3)结果表述:

三氧化二铁的含量由下式计算:

Fe2O3(%)=c/(1000ma)*100

式中:c ——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的三氧化二铁的浓度,mg/100mL;

m ——试料质量,g;

a ——分取试液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3)允许差

硅酸盐水泥中二氧化硅含量测定

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 含量的测定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重量法测定水泥中SiO 2 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加热蒸发,水浴加热,沉淀过滤,洗涤,碳化,灰化,灼烧等操作技术和要求,掌握控制酸度、温度的方法。 3、学习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泥中Fe 2O 3 ,Al 2 O 3 等含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4、学习Fe3+ 、Al3+ 、Cu 2的测量条件、指示剂和掩蔽剂的选择和使用,终点颜 色的变化。 5、掌握络合滴定方法(直接滴定、间接滴定、返滴定)及计算方法。 6、掌握CuSO 4 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EDTA滴定的原理。 二、仪器药品及试剂配制仪器 仪器:马弗炉、瓷坩埚、干燥器和长短坩埚钳、电子天平、台秤、电炉、水浴锅、250ml容量瓶、移液管(50ml、25ml)、吸耳球、碱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量筒(50ml、10ml)、称量瓶、烧杯、表面皿、蒸发皿、漏斗、漏斗架、平头玻璃棒、胶头滴管、中速定量滤纸、精密PH试纸、洗瓶。 试剂:水泥试样、NH 4Cl、浓硝酸、CaCO 3 固体、EDTA溶液、铜标准溶液、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3)、氨水-氯化铵缓冲液(PH=10)、NH 4 CNS(10%)、HCl溶液(1:1): 1体积浓盐酸溶于1体积的水中; HCl溶液(3:97): 3体积浓盐酸溶于97体积的水中; 氨水(1:1):1体积浓氨水溶于1体积的水中; 0.05%溴甲酚绿指示剂:将0.05g溴甲酚绿溶于100mL20%乙醇溶液中 10%磺基水杨酸指示剂:将10g磺基水杨酸溶于100mL水中; 0.2%PAN指示剂:称取0.2gPAN溶于100mL乙醇中; 0.1%铬黑T: 称取0.1g 铬黑T溶于75mL三乙醇胺和25mL乙醇中 标准溶液的配制: a、0.015mol/L CaCO 3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CaCO 3 基准物0.3864g,置于100mL 烧杯中,用少量水先润湿,盖上表面皿,慢慢逐滴滴加1∶1的HCl ,待其溶解后,用少量水洗表面皿及烧杯内壁,洗涤液一同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定容。 b、0.015mol/L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称取约5.6gEDTA(乙二胺四乙酸钠盐)置于烧杯中,加入约200ml水,加热溶解,过滤,用水稀释至1L.

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D⒔1方法提要 利用焦磷酸在245~250℃温度下能溶解各种矿石,而不能溶解石英质的二氧化硅的性质来测定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D⒔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0.1g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15mL焦磷酸,用玻璃棒至全部样品粉末被酸浸湿,内插入一温度计并放在低电炉或电热板上,加温至250℃,在加热过程中,时刻用玻棒搅拌,并保持245~250℃温度下15min,取下冷却至100~150℃,移入冷却槽中继续冷至50~60℃,取出,将内溶物逐滴倒入盛有100mL蒸馏水之250mL 烧杯中,然后用水洗涤锥形瓶,此时体积为150~200mL,煮沸,趁热用致密滤纸过滤,先用0.1mol/L的盐酸洗涤3~次,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无氯离子反应为止。将滤纸及沉淀物放入已知恒量的瓷坩埚中灰化,灼烧冷却称量。如果要准确的测定,则用热水洗涤至无磷酸根离子为止(一般20次或用钼酸铵与抗坏皿酸等溶液检验之)。将沉淀物放入清洁已知恒量铂坩埚中,先在电炉上灰化,然后在900~950℃高温炉中灼烧30min,冷却,称量,再在铂坩埚中滴入硫酸(1+1),使二氧化硅全部为硫酸所浸湿,再加入5~10mL氢氟酸,放于砂浴上加热,直至蒸发不冒白烟为止,再于900~950℃的高温炉中灼烧20min,冷却称量,二次重量差即为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 D⒔3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m1 ×m2

X SiO2 =——————×100 m 式中: m1—氢氟酸处理前残渣及铂坩埚重,g; m2 —氢氟酸处理后残渣及铂坩埚重,g; m—试料的质量,g。 D⒔4注意事项 焦磷酸在制备时即将85%之磷酸(二级品)加热至沸腾逐渐蒸发部份水至250℃,不再冒气泡为止,放冷待用,注意温度应达250℃,不得低于150℃,不得低于150℃,因为高于150℃才开始失去结晶水而转变为焦磷酸。 若样品中含有硫化物需在加热焦磷酸溶液溶解时加数毫克硝酸铵结晶,并加120~170℃加热,硝酸铵分解时,对硫化物起氧化作用同时冒出二氧化氮棕色气体,在此温度多保持一会儿,使硫化物完全溶解再提高温度(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引起爆炸)。 若样品中含碳酸盐,在加酸后加热时必须由低温开始,否则作用太激试样会溅出,造成分析不准确。 焦磷酸溶解温度及时间是245~250℃下15min。温度超过252℃时则生成胶状沉淀,试样必须重做。 稀释时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应一滴接一滴的倾入。

论陶瓷中材料二氧化硅不同含量的测定方法

论陶瓷中材料二氧化硅不同含量的测定方法 论文关键词:陶瓷原料,二氧化硅,测定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陶瓷原料中SiO2含量的多种检测方法,针对不同含量的SiO2都做了一定的介绍,并且对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我们在检测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引言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SiO2是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形成的骨架,它的存在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硬度、机械强度等,从而直接影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性能,同时SiO2也是各种釉料配方的重要参数。因此,准确测定陶瓷原料中SiO2的含量,对陶瓷和釉料生产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原材料的用量、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等。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不同的陶瓷原料,其SiO2的含量不同,测量方法也有多种。我们可根据陶瓷中SiO2的含量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测定,本文对陶瓷原料中SiO2的常见检测方法逐一作了介绍。 2氢氟酸挥发法 2.○1硫酸-氢氟酸法(SiO2含量在98%以上) 具体方法如下:

将测定灼烧减量后的试料加数滴水湿润,然后加硫酸(1+1)0.5ml,氢氟酸(密度1.14g/cm3)10ml,盖上坩埚盖,并稍留有空隙,在不沸腾的情况下加热约15min,打开坩埚盖并用少量水洗二遍(洗液并入坩埚内),在普通电热器上小心蒸发至近干,取下坩埚,稍冷后用水冲洗坩埚壁,再加氢氟酸(密度 1.14g/cm3)3ml并蒸发至干,驱尽三氧化硫后放入高温炉内,逐渐升高至950~1000℃,灼烧1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 ×100 式中: m1 ——灼烧后坩埚与试料的质量,g m2 ——氢氟酸处理后坩埚的质量,g m ——试料的质量,g 2.○2硝酸-氢氟酸法(SiO2含量大于95%而小于或等于98%时) 具体方法如下: (1)将试料置于铂坩埚中,加盖并稍留缝隙,放入 1000~1100℃高温炉中,灼烧1h。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 (2)将坩埚置于通风橱内,沿坩埚壁缓慢加入3ml硝酸、7ml氢氟酸,加盖并稍留缝隙,置于低温电炉上,在不沸腾的情况下,加热约30min(此时试液应清澈)。用少量水洗净坩埚盖,去盖,继续加热蒸干。取下冷却,再加5ml 硝酸、10ml氢氟酸并重新蒸发至干。 (3)沿坩埚壁缓缓加入5ml硝酸蒸发至干,同样再用硝酸处理两次,然后升温至冒尽黄烟。 (4)将坩埚置于高温炉内,初以低温,然后升温至1000~1100℃灼烧30min,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3-m4)]/m×100 式中: m1——试料与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m2——氢氟酸处理并灼烧后残渣与铂坩埚的质量,g m3——试剂空白与铂坩埚的质量,g m4——测定试剂空白所用铂坩埚的质量,g m ——试料的质量,g 3重量-钼蓝光度法(所测定的范围是SiO2含量小于95%。) 具体方法如下:

SiO2含量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 (1)原理:试样在1025±25℃的马弗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2)仪器设备: ①马弗炉。 ②瓷坩埚。 (3)步骤: 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于高温炉中,从低温逐渐升温至1025±25℃,灼烧1h,取出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15min,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4)结果表述: 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ωLOI——烧失量的质量分数,%; m样——试样的质量,g; 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两位小数。 (5)允许差 含量范围允许差(%) ≤1.00 0.05 1.01~5.00 0.10 >5.00 0.15 (6)讨论:

①骤加高温会引起试样中烧失量急速挥发,造成试样的飞溅损失,使分析结果有误差; ②灼烧后试样吸水性很强,所以冷却时间必须固定,称量迅速,以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结 果偏低。 二氧化硅的测定 (1)原理:硅的测定可利用重量法。将试样与固体氯化铵混匀后,再加盐酸分解,其中的硅成硅酸盐凝胶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在瓷坩埚中于950℃灼烧至恒重,称 量求其质量,得到二氧化硅含量。本法测定结果约较标准法高0.2%左右。若改用铂 坩埚在1100℃灼烧恒重、经氢氟酸处理后,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结果误差小于0.1% 。 (2)仪器试剂:马弗炉、瓷坩埚、干燥器和坩埚钳; NH4Cl(固),HCl(浓,6 mol·dm-3, 2 mol·dm-3),HNO3(浓),AgNO3(0.1 mol·dm-3)。 (3)步骤: 准确称取0.4g试样,置于50cm3烧杯中,加入2.5~3g固体NH4Cl,用玻璃棒混匀,滴加浓HCl至试样全部润湿(一般约需2cm3),并滴加浓HNO3 2~3滴,搅匀。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加热1min,加热水约40cm3,搅动,以溶解可溶性盐类。过滤,用热水洗涤烧杯和沉淀,直至滤液中无Cl-离子为止。(用AgNO3检验),弃去滤液。 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低温干燥、炭化并灰化后,于1000℃灼烧30 min 取下,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直至恒重。计算试样中SiO2的含量。 (4)结果表述: 二氧化硅含量(%)=(m2-m1)/m 式中:m1 ——恒重坩埚质量,g; m2 ——灼烧后坩埚与试样质量,g; m ——试料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5)允许差:

硅酸盐水泥中二氧化硅含量测定

硅酸盐水泥中SiO 2,Fe 2O 3,Al 2O 3 含量的测定 姓名: 学号: 班级: 同组人: 2014/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重量法测定水泥中SiO 2 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加热蒸发、沉淀过滤、洗涤、炭化、灰化、灼烧等操作技术和要求。 3、学习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泥中Fe 2O 3 ,Al 2 O 3 等含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4、学习铁离子、铝离子、钙离子的测定条件、指示剂的选择。 5、掌握CuSO 4 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6、掌握络合滴定的原理和方法、掩蔽剂的选择、指示剂的使用及终点颜色的变 化情况。 二、仪器药品及试剂配制仪器 1、仪器:马弗炉、瓷坩埚、干燥器和长、短坩埚钳、电子天平、台秤、电炉、水浴锅、容量瓶(100ml、250ml)、移液管(50ml、25ml)、滴定管,称量瓶、试剂瓶( 500ml和1000ml)、锥形瓶(250ml)、量筒(50ml、10ml)、烧杯(100ml、200ml)、表面皿、瓷蒸发皿、玻璃漏斗、漏斗架、瓷坩埚、平头玻璃棒、胶头滴管、漏斗、中速定量滤纸、洗瓶。 2、试剂: HCl溶液(1:1):1体积浓盐酸溶于1体积的水中;HCl溶液(3:97):3体积浓盐酸溶于97体积的水中;浓硝酸;氨水(1:1):1体积浓氨水溶于1体积的水中;0.05%溴甲酚绿指示剂:将0.05g溴甲酚绿溶于100mL20%乙醇溶液中10%磺基水杨酸指示剂:将10g磺基水杨酸溶于100mL水中;0.2%PAN指示剂:称取0.2gPAN溶于100mL乙醇中;0.1%铬黑T: 称取0.1g 铬黑T溶于75mL三乙醇胺和25mL乙醇中;Mg-Y;NH4Cl固体;水泥试样 3、溶液的配置 1)标准溶液的配制: a、0.015mol/L CaCO3溶液的配制:减量法准确称取CaCO3基准物0.3764g,置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先润湿,盖上表面皿,慢慢滴加1∶1HCl ,待其溶解后,用少量水洗表面皿及烧杯内壁,洗涤液一同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b、0.015mol/L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称取约5.6gEDTA(乙二胺四乙酸钠盐)置于烧杯中,加入约200ml水,加热溶解,过滤,用水稀释至1L. c、0.015mol/L硫酸铜(M CuSO4=160)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2.4g硫酸铜溶于水中,加4到5滴硫酸溶液(1:1),用水稀释至1L。 (2)缓冲溶液的配制

二氧化硅的测定(钼蓝光度法)

矿石中二氧化硅的测定 硅钼蓝光度法 方法提要 在0.1~0.3mol/LHCl介质中,硅酸要离子与钼酸铵生成黄色的硅钼酸配合物。当提高溶液的酸度为0.6~1mol/L时,加入钼蓝色显色剂,使成硅钼蓝进行测定。硅钼蓝的颜色至少可稳定8h。 溶液的酸度和温度对硅钼黄显色影响较大。酸度过高,显色不完全;酸度过低,显色速度减慢。温度以20~30℃为宜,5~10min即显色完全。 本法适用于含量0.05%~4%二氧化硅的测定。 仪器 分光光度计。 试剂 氢氧化钠。 盐酸。 乙醇。 钼酸铵溶液(100g/L)称取10g(NH4)2MoO4溶于80mL水,倾入盛有20mL3mol/LH2SO4的容器中。 钼蓝显色剂溶液称取20g草酸、15g硫酸亚铁铵,溶于1000mL3mol/LH2SO4中。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ρ(SiO2)=100μg/mL 称取0.1000g优级纯二氧化硅,置于铂坩埚中,加入2.5~3g无水NaCO3,搅匀,于950~1000℃熔融20~30min,取出,用400mL水加热提取,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迅速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溶液立即倒入干燥塑料瓶中备用。此溶液一个月内有效。 标准曲线 移取0.00mL、0.50mL、1.00mL、2.00 mL、3.00 mL、4.00 mL、5.0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00μg/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100mL乙醇,用水稀释至约30mL,加5mL(5+95)HCl、2.5mL(NH4)2MoO4溶液,加1滴0.004mol/LKMnO4溶液,放置10~20min(放置时间应根据室温而定。低于20℃时,放置20min;20~30℃时,放置5~10min;30℃以上放置时间不能超过5min)。加入20mL钼蓝显色剂溶液,立即摇匀,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min后在分光光度计上,用试剂空白作参比,于波长600nm处测量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分析步骤 称取0.2000g试样,置于银坩埚中,加数滴乙醇润湿,加入约1.5g粒状NaOH,于650~700℃熔融10min,取出,冷却。放入塑料烧杯中,往坩埚内加入大半埚热水,溶解完后,倒入预先盛有15mL(1+1)HCl及40mL水的100mL容量瓶中,立即摇匀,用水及(5+95)HCl 洗净坩埚,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尚可备作铁、铝、钙、镁等组份的测定用。 移取上述制备溶液10.0mL(相当于20mg试样),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30mL。以下步骤同校准曲线。 注意事项 1)试样用氢氧化钠在银坩埚中熔融,为了防止试样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胶体银会还原游离钼酸而影响结果,故需加入1滴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则应补加。 2)加入乙醇可增加硅钼黄的稳定性。

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水质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1.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用硅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可溶性二氧化硅。 适用于天然水样分析,也用于一般环境水样分析。适用的浓度范围为 0.04~20mg/L。本方法二氧化硅最小检出浓度为0.04mg/L,检出上限为25mg/L。 1.1干扰及消除 1.1.1色度干扰测定,可以采用补偿法予以消除。 1.1.2丹宁、大量的铁、硫化物和磷酸盐干扰测定,加入草酸能破坏磷钼酸,消除其干扰并降低丹宁的干扰。样品中含铁20mg/L;硫化物 10mg/L、磷酸盐0.8mg/L丹宁酸30mg/L以下时,不干扰测定。 1.1.3样品贮存及实验过程中尽量少与玻璃器皿接触。用玻璃器皿时,应先进行全程序空白试验,用扣除空白方法消除玻璃器皿的影响。 2 原理 在pH约1.2时,钼酸铵与水中硅酸反应,生成柠檬黄色可溶的硅钼杂多 酸络合物〔H 4Si(Mo 3 O 10 ) 4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黄色与二氧化硅的浓度 成正比,于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3 仪器 3.1 铂坩埚:30~50mL。 3.2 分光光度计。 3.3常用实验设备。 4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试剂用水应为蒸馏水。离子交换水可能含胶态的硅酸而影响测定,不宜使用。 4.1硅酸溶液:1+1。 4.2钼酸铵试剂:溶解10g 钼酸铵〔(NH 4)6MoO 24·H 2O 〕于水中(搅拌并微 热),稀释至100mL 。如有不溶物应过滤。用氨水调节至pH7~8。 4.3草酸溶液;7.5%(m/V ) 溶解7.5g 草酸(H 2C 2O 4·2H 2O )于水中,稀释至100mL 。 4.3二氧化硅贮备液:C (SiO 2)=1000mg/L 。 称取高纯石英砂(二氧化硅)0.2500g 置于铂坩埚(3.1)中,加入无水碳酸钠4g ,混匀。于高温炉中,在1000℃熔融1h 。取出冷却后,放于塑料烧杯中用热水浸取,用水洗净坩埚及盖,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封保存。 4.5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00mg/L 。 吸取50.0mL 二氧化硅贮备液(4.4)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用聚乙烯瓶密封保存。 5.测定步骤 5.1标准曲线 取二氧化硅标准溶液(4.5)0.0、0.50、1.00、3.00、5.00、7.00、10.00mL ,分别移于50mL 比色管中,加入稀释至标线。迅速顺次加入 1.0mL 盐酸溶液(4.1), 2.0mL 钼酸铵试剂(4.2)。至少上下倒置6次

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 实验原理:测定二氧化硅的氟硅酸钾法,是根据硅酸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的强酸性溶液中,能与氟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离子SiF 6 2- ,并进而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K2 SiF 6 )沉淀。该沉淀在热水中定量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氟酸,因此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来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即为终点。其反应方程式如下:SiO32- + 6F- + 6H+SiF62- + 3H2O SiF62- + 2K+K2 SiF6 K2 SiF6 + 3H2 O 2KF + H 2 SiO3+ 4HF 4HF + NaOH NaF + H2 O 在上述反应中,一个摩尔的SiO32- 转变为四个摩尔的HF ,而HF 与NaOH 反应的摩尔比是1:1 ,由此可知,被测物SiO2 与NaOH 是按1:4 的摩尔比进行化学计量的,即所消耗的每一摩尔的NaOH 仅相当于四分之一摩尔的SiO2,按此关系计算SiO2 的含量。 要使反应进行完全,首先应把不溶性的二氧化硅或不溶性的硅酸盐变为可溶性的硅酸;其次要保证溶液有足够的酸度;还必须有足够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 在水泥分析中,对可溶于酸的样品如普通水泥熟料,纯熟料水泥

以及不含酸性混合材料的各种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等,可以直接用酸分解。对于不能用酸分解的试样,多采用碳酸钾作熔剂,熔融后再进行分解。其中用硝酸分解试样比用盐酸好些,因用硝酸分解样品不易析出硅酸盐凝胶,同时由于在浓硝酸介质中氟铝酸盐比在同体积的浓盐酸介质中的溶解度大的多,可以减少铝离子的干扰。溶液的酸度应保持在3mol·L -1 左右,过低易形成其它盐氟化物沉淀而干扰测定,但酸量过多会给沉淀的洗涤与中和残余酸的操作带来麻烦,亦无必要。所用的硝酸应一次加入,预防析出硅胶,使测定结果偏低。 氟硅酸钾沉淀完全与否,和溶液体积的关系不是太大,一般在80mL 以内均可得到正确的结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保持在50mL 左右,温度低于30℃以使氟硅酸钾沉淀的反应进行完全。但是当溶液中铝离子的浓度较高时,则易生成难溶性的氟铝酸钾沉淀,这不仅使过滤缓慢,且往往引起分析结果偏高,为消除铝的影响,在能满足氟硅酸钾沉淀完全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氟化钾的用量。在一般情况下,于50 ~60mL 溶液中含有50 mg 左右的二氧化硅时,加 1 ~1 .5g 氟化钾已足够。 在一般情况下,沉淀用5% 氯化钾水溶液洗涤2 ~3 次,并控制洗涤液的体积在20 mL 左右,不致引起氟硅酸钾产生明显的水解。如夏天温度较高,可改用5% 氯化钾—25% 乙醇溶液洗涤沉淀。 洗涤过的沉淀在滤纸上放置的时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因此可同时进行几个样品的过滤和洗涤,但中和残余酸时应逐个进行。

二氧化硅测定方法

二氧化硅测定方法 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重量法和光度法。光度法包括钼酸盐光度法(即硅钼黄法)和钼酸盐还原光度法(硅钼蓝法)。钼酸盐还原光度法的灵敏度较钼酸盐光度法约高5倍。钼酸盐还原法运用的浓度范围为0.04—2mg/L,钼酸盐法为0.4—25 mg/L。 水样应保存于聚乙烯瓶中,因为玻璃瓶会溶出硅而污染水样,尤其是碱性水。 硅钼黄光度法 一、原理 ●在PH约1.2时,钼酸铵与硅酸,生成黄色可溶性的硅钼杂多酸络合物,在一定浓度范 ●围内,其黄色与二氧化硅的浓度成正比,可于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与硅标准曲线对照, 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色度及浊度的干扰,可以采用补偿法(不加钼酸铵的水样为参比)予以消除。 ●丹宁、大量的铁、硫化物和磷酸盐干扰测定,加入草酸能破坏磷钼酸,消除其干扰并降低丹宁 的干扰。在测定条件下,加入草酸(3 mg/ml),样品中含铁20 mg/L、硫化物10 mg/L、磷酸盐 0.8 mg/L、丹宁酸30 mg/L以下时,不干扰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4 mg/L,测定上限25 mg/L二氧化硅。 ●测定最适宜范围为0.4-20 mg/L。适用于天然水样分析,也可用于一般环境水样分析。 二、仪器 ●铂坩埚,30-50ml ●分光光度计 三、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应为蒸馏水,离子交换水可能含胶态的硅酸而影响测定,不宜使用。 ●1:1盐酸溶液 ●钼酸铵试剂:溶解1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于水中(搅拌并微热),稀至100 ml。 如有不溶物可过滤,用氨水调至PH 7-8。 ●7.5%(M/V)草酸溶液:溶解7.5g草酸(H2C2O4)于水中,稀释至100 ml。 ●二氧化硅贮备液:称取高纯石英砂(SiO2)0.2500g置于铂坩埚中,加入无水碳酸钠4g,混匀, 于高温炉中,在1000℃溶融1小时,取出冷却后,放入塑料烧杯中用热水溶取。用水洗净坩埚 与盖,移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贮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亳升含1.00 mg二氧化硅(SiO2)。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吸取50.0ml贮备溶液,稀释至500ml。用聚乙烯瓶密封保存,此溶液每毫 升含0.10mg二氧化硅。 四、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每毫升含0.10mg的二氧化硅标准溶液0、0.50、1.00、3.00、5.00、7.00、10.00 ml,分别移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讲解学习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Part 4: Content of free silica in dust GBZ/T 192.4-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6-18发布 2007-12-30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GBZ/T192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192的第4部分,是在GB 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的附录B《粉尘游离二氧化硅X线衍射测定法》,GB 16245-1996《作业场所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的附录B《呼吸性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红外光谱测定法》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部分与GB 5748-85、GB16225-1996、GB 16245-1996相比,修改了标准格式。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GB5748-85、GB16225-1996、GB 16245-1996同时废止。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东风汽车公司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李涛、祁成、陈卫红、彭开良、刘家发、张敏、杜燮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5748-85 ——GB 16225-1996 ——GB 16245-1996。

二氧化硅的测定

二氧化硅的测定——氟硅酸钾法(代用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分为基准法和代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和制备上述水泥的熟料、生料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水泥和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3 方法提要 在有过量的氟离子、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经过滤、洗涤及中和残余酸后,加入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清扬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室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1氯化钾:颗粒大时,研细后使用; 4.2氯化钾溶液(50g/L):将50g氯化钾(KCl)溶于水中,稀释至1L; 4.3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氯化钾(KCl)溶于50ml水后,加入50ml95%乙醇,摇匀; 4.4 氟化钾溶液(150g/L):将150g氟化钾(KF·2H2O)置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4.5 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将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 4.6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5mol/L]:称取30g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5L,充分摇匀,贮存于塑料瓶或带胶塞(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硬质玻璃瓶内; 4.7浓硝酸;

4.8 热盐酸(1+5) 5 仪器 5.1 分析天平; 5.2 银坩埚; 5.3 表面皿; 5.4 电炉; 5.5 高温炉:隔焰加热炉,在炉膛外围进行电阻加热。应使用温度控制器准确控制炉温,可控制温度(700±25)℃、(800±25)℃、(950±25)℃; 5.6 塑料烧杯300ml; 5.7 塑料棒; 5.8 计时器; 5.9 容量瓶250ml; 5.10移液管。 6 采样 6.1 取具有代表性的均匀样品,采用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分至约100g,经80μg方孔筛筛析,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孔径为80μg方孔筛,充分混匀,装入试样瓶中,密封保存,供测定用。 6.2 称取约0.5g试样(m),精确至0.0001g,置于银坩埚中,加入6g~7g氢氧化钠,盖上坩埚(留有缝隙),放入高温炉,从低温升起,在650℃~700℃的高温下熔融20min,期间取出摇动1次。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约1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热盐酸洗净坩埚和盖。再用水洗净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5ml~30ml盐酸,再加入1ml浓硝酸,将溶液加热煮沸,冷却至室温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制得试样溶液A。此溶液A供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 7 烧失量的测定 称取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衡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马弗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铁矿石中高含量二氧化硅的分析

1 F CL JC TKS 0003 铁矿石二氧化硅的测定盐酸蒸干重量法 F_CL_JC_TKS_0003 铁矿石-二氧化硅的测定-盐酸蒸干重量法 1 范围 本推荐方法采用盐酸蒸干重量法测定铁矿石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铁矿石中二氧化硅的测定。 2 原理 试样用碳酸钠熔剂熔融,盐酸浸取,在水浴上蒸干脱水,以盐酸溶解盐类,过滤并灼烧成二氧化硅。 3 试剂 3.1 无水碳酸钠 3.2 焦硫酸钾 3.3 盐酸,ρ1.19 g/mL,1+1,3+97 3.4 氢氟酸,ρ1.15 g/mL 3.5 硫酸,1+4 3.6 乙醇,95%(V/V) 。 4 仪器 4.1 天平:不应低于四级,精确至0.0001g 4.2 铂坩埚:带盖,容量15~30 mL。 4.3 马弗炉:隔焰加热炉,在炉膛外围进行电阻加热。应使用温度控制器,准确控制炉温,并定 期进行校验 5 试样制备 试样必须有代表性和均匀性。大样缩分后的试样不得少于100g,试样通过0.080 mm 方孔筛时的筛余应不超过15%。再以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减至约25g,然后磨细至全部通过0.080mm 方孔筛,装入试样瓶中供分析用,其余作为原样保存备用。 6 操作步骤 6.1 称样 称取0.50g 试样,精确至0.0001g。 6.2 试样测定 将称取的试料置于铂坩埚中,加4g 无水碳酸钠,混匀,再用1g 无水碳酸钠铺在表面。盖上坩埚盖并留有缝隙,先于低温加热,逐渐升高温度至950~1000℃,熔融呈透明熔体,旋转 坩埚使熔融物均匀地附着在坩埚壁上。冷却,将熔体用热水溶出,移入瓷蒸发皿中。 盖上表面皿,自皿口加入10 mL 盐酸及2~3 滴硝酸,待作用停止后取下表面皿,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使分解完全,用热盐酸(1+1)清洗坩埚数次,洗液合并于蒸发皿中。将蒸 发皿放在水浴上,皿上放一玻璃三角架,再盖上表面皿,蒸发至干。取下蒸发皿,加入10~20mL 盐酸(3+97),搅拌使可溶性盐类溶解。用中速滤纸过滤,用胶头扫棒以热盐酸(3+97)擦洗 玻璃棒及蒸发皿,并洗涤沉淀3~4 次,然后用水充分洗涤,直至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无氯离子为

SiO2含量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 (1) 原理:试样在1025 ± 25C的马弗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 化元素氧化。 (2) 仪器设备: ①马弗炉。 ②瓷坩埚。 (3) 步骤: 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于高温炉中,从低温逐渐升温至1025± 25C,灼烧1h,取出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15min ,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4) 结果表述: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XIo0% 式中ωLol 烧失量的质量分数,%; m样- 试样的质量,g; m——灼烧后试样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两位小数。 (5) 允许差 (6) 讨论: ①骤加高温会引起试样中烧失量急速挥发,造成试样的飞溅损失,使分析结果有误差; ②灼烧后试样吸水性很强,所以冷却时间必须固定,称量迅速,以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结果偏低。

二氧化硅的测定 (1)原理:硅的测定可利用重量法。将试样与固体氯化铵混匀后,再加盐酸分解,其中 的硅成硅酸盐凝胶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在瓷坩埚中于950 C灼烧至恒重,称 量求其质量,得到二氧化硅含量。本法测定结果约较标准法高0.2%左右。若改用铂坩埚在1100C灼烧恒重、经氢氟酸处理后,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结果误差小于0.1% 。 (2)仪器试剂:马弗炉、瓷坩埚、干燥器和坩埚钳;NH4CI (固),HCI (浓,6 mol ?dm-3, -3 -3 2 mol ?dπi ), HN03(浓),AgN03(0.1 mol ?dπi )。 (3)步骤: 、. 3 . . 准确称取0.4g试样,置于50cm烧杯中,加入2.5~3g固体NH4CI,用玻璃棒混匀,滴加浓HCl至试样全部润湿(一般约需2cm3),并滴加浓HNO32~3滴,搅匀。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加热1min ,加热水约40cπf ,搅动,以溶解可溶性盐类。过滤,用热水洗涤烧杯和沉淀,直至滤液中无Cl-离子为止。(用AgN03检验),弃去滤液。 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低温干燥、炭化并灰化后,于1000C灼烧30 min 取下,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直至恒重。计算试样中SiO2的含量。 (4)结果表述: 二氧化硅含量(% =(m2-m1)∕m 式中:m1 ------ 恒重坩埚质量,g; m2 ――灼烧后坩埚与试样质量,g; m 试料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5 (6)讨论:灰化时需从低温开始,并逐渐升温至沉淀变白,然后于950~1000 C高温炉中灼烧。 如开始时骤加高温,灰化不易完全,这时可能会生成黑色碳化硅。即使在高温下长时间灼烧,也难

锅炉水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锅炉水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二氧化硅含量是评价锅炉水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们采用《GB12148—89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硅的测定—低含量氢氟酸转化法》来进行测定。但在测定中发现,各个化验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忽高忽低,误差较大,在经过大量实验分析后发现,引起这一误差的原因是由于分析纯氢氟酸中的氟硅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所引起的。如不对氢氟酸进行处理对分析测定结果影响较大,造成测定值偏高,不能准确反映锅炉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导致锅炉水水质不稳定,同时加大生产控制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对氢氟酸进行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氟硅酸类干扰物质。 关键词:锅炉水二氧化硅氢氟酸 第一章序言 1.1 锅炉水水质分析的意义 目前我们云煤能源股份公司安宁分公司的干熄焦锅炉水水汽质量由我们化验室负责分析检测,长期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水质不良是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工业锅炉水水质的管理,为防止锅炉及其热力系统的结垢、腐蚀和积盐等故障,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水质、汽质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对锅炉水水质做了明确要求,按照国家锅炉水水质要求我们开展了各项目的分析。我们化验室分析化验的目的,就是对水、汽质量进行准确测定,看其是否符合标准,发现水质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锅炉水的水质稳定。 1.2二氧化硅测定对锅炉水水质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公司的干熄焦锅炉属于中压锅炉,压力为,对于压力较高的锅炉,锅炉水中的某些成分,比如硅,会选择性的溶解在蒸汽中,使蒸汽中的杂质含量大量增加而引起过热器管及汽轮机积盐。在锅炉水处理中水中的硅均与SiO表示。由于硅化物在锅炉的金属表面上或者在汽轮机的叶片上形成沉积物后,非常难以清除。同时在锅炉金属受热面一旦形成水垢,对锅炉的危害有以下4方面:一.导致锅炉受热面金属损坏,降低锅炉使用寿命;二.降低热效率,增加能耗或降低锅炉出力;三.增加化学清洗次数,多消耗化学清

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含量的测定

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含量的测定

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 含量的测定 实 验 报 告 班级:应111-1 一、实验目的

在水泥经酸分解后的溶液中,采用加热蒸发近干和加固体氯化铵两种措施,使水溶性胶状硅酸尽可能全部脱水析出。蒸干脱水是将溶液控制在100℃左右下进行。由于HCl的蒸发,硅酸中所含的水分大部分被带走,硅酸水溶胶即成为水凝胶析出。由于溶液中的 Fe3+、Al3+等离子在温度超过110℃时易水解生 成难溶性的碱式盐而混在硅酸凝胶中,这样将使 SiO 2的结果偏高,而 Fe 2 O 3 ,Al 2 O 3 等的结果偏低,故加热蒸干宜采用水浴以严格控制温度。加入固体氯化铵后由 于氯化铵易离解生成 NH 3·H 2 O 和 HCl,加热时它们易于挥发逸去,从而消耗了 水,因此能促进硅酸水溶胶的脱水作用,反应式如下: NH 4Cl+H 2 O→NH 3 .H 2 O+HCl 含水硅酸的组成不固定,故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后,还需经950-1000℃ 高温灼烧成固体成分SiO 2,然后称量,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 SiO 2 的质量分数。 水泥中的铁、铝、钙、镁等组分分别以Fe3+、Al3+、Ca2+、Mg2+的形式存在于过滤完SiO 2 沉淀后的滤液中,它们都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但稳定性有较 显著的区别,K AlY =1016.3,K Fe(III)Y =1025.1,K CaY =1010.69 ,K MgY =108.7。因此只要通过控 制适当的酸度,就可以进行分别测定。 (二)铁含量的测定 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控制溶液的pH为2~2.5,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温度以60~70℃ 为宜,当温度高于75℃时,Al3+也能与EDTA形成螯合物,使测定Fe3+结果偏高,测定Al3+结果偏低。当温度低于50℃时,反应速度缓慢,不易得出确定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微黄色即为终点。配位滴定中有H+产生,Fe3++H 2 Y2-=FeY-+2H+,所以在没有缓冲作用的溶液中,当Fe3+含量较高时,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降低,妨碍反应进一步完成,以致终点变色缓慢,难以确定。 (三)铝含量的测定 以PAN为指示剂的铜盐回滴定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Al3+与EDTA的反应速度慢,所以一般先加入过量的EDTA,并加热煮沸,使Al3+与EDTA充分反应, 然后用CuSO 4 标准溶液回滴定过量的EDTA。AlY2-无色,PAN 在pH为4.3的条件 下为黄色,所以滴定开始前溶液为黄色,随着CuSO 4 标准溶液的加入,CuY2-为浅

HZHJSZ00147 水质 二氧化硅的测定 硅钼黄光度法....

HZHJSZ00147 水质二氧化硅的测定 硅钼黄光度法 HZ-HJ-SZ-0147 水质硅钼黄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4mg/L 测定最适宜浓度范围为0.4~20mg/Lò2?éó?óúò?°??·?3???ù·??? ?éò?2éó?213¥·¨(不加钼酸铵的水样为参比)予以消除 大量的铁加入草酸能破坏磷钼酸 在测定条件下样品中含铁20mg/L 磷酸盐0.8mg/L2??éè?2a?¨ ó?2£á§?÷?óê± ó???3y??°×μ?·?·¨??3y2£á§?÷?óμ?ó°?ì ?a?á?§ó?1è?á·′ó|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于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与硅校准曲线对照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离子交换水可能含胶态的硅酸而影响测定 3.1 1+1盐酸溶液 溶解10g钼酸铵[(NH4)6Mo7O24· 4H2O]于水中(搅拌并微热) 如有不溶物可过滤  3.3 草酸溶液溶解7.5g草酸 (H2C2O4??êí?á100mL 3?è???′?êˉó¢é°(二氧化硅)0.2500g置于铂坩埚中混匀在1000取出冷却后用水洗净坩埚与盖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l.00mg二氧化硅(SiO2) ?üè?50.0mL贮备溶液用聚乙烯瓶密封保存 3.6 永久性颜色溶液 3.6.1 铬酸钾溶液稀释至1 L èü?a10g硼酸钠(Na2B4O7??êí?á 1 L 30~50mL 5 试样制备 水样应保存在聚乙烯瓶中以避免玻璃瓶中的硅溶出而污染水样这种溶出的危险性更大 0.503.007.00 分别移入50mL比色管中迅速顺次加入1.0mL 1+1盐酸溶液和2.0mL钼酸铵试剂使之混合均匀加入2.0mL草酸溶液从加入草酸溶液后的时间算波长采用410nm ò????a2?±è2¢×÷??°×D£?y

水中二氧化硅的测定

水中二氧化硅的测定 (硅钼蓝比色法) Q/SH002.1.171—86 1、方法原理 在一定酸度下,活性硅与钼酸铵生成硅目黄,再用1-氨基-2-萘酚-4-磺酸还原成硅钼蓝,此蓝色的色度与水中的活性硅有关,磷酸的干扰可以加酒石酸或草酸加以消除。 2、仪器 2.1 721型分光光度计一台 2.2 1.0厘米比色皿2个 2.3 250mL塑料瓶7个 2.4 5 mL刻度移液管2支 2.5 10 mL刻度移液管3支 3、试剂 3.1 1-氨基-2-萘酚-4-磺酸(简称1、2、4磺酸) 称取1.5g简称1、2、4磺酸[H2NC10H5(OH)SO3H]和7g 亚硫酸钠(Na2SO3)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含有90g 亚硫酸氢钠(NaHSO3)的600mL去离子水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L。 3.21:1 盐酸溶液 3.310% 的钼酸铵溶液 3.410% 的酒石酸溶液 3.5二氧化硅标准溶液 3.5.1 储备液(1mL=0.1 mg 二氧化硅) 精确称取优级纯偏硅酸钠(Na2SiO3·10H2O)0.4730g用去离子水溶解并稀释至1L。 3.5.2 工作液(1mL = 1μg二氧化硅) 将储备液稀释至100倍既得。 4标准曲线绘制 4.1 取一组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0、1、2、3、4、5 mL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mL=0.1 mg)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mL。 4.2 分别连续加入1:1盐酸1mL 和钼酸铵溶液2mL充分摇匀,防置5分钟。4.3 分别加入3mL 酒石酸溶液混匀,1min 后再分别加入1、2、4磺酸2mL 混匀。 4.4 10min 后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波长660nm,比色皿3cm,电压 5.5V测其光密度。 4.5 以二氧化硅含量为横坐标,以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至求出K值。 二氧化硅含量 K = 光密度 5 测定步骤 取样50mL 其他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5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