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才的选拔条件。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赢得了天下。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真正做到唯才是举,甚至连陈平这种据说是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他也不管,也照样重用,这才叫真正的唯才是举!

总的来说,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认为用人要分为四个漏斗来进行,层层筛选,最终聚拢各路精英。

第一步“广收人才”

曾国藩也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这是说大家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啊!人都是有私心、有私欲的,有德或者有才,有一样就不简单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那么求全责备。他在家书里曾经批评他弟弟曾国荃说:“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曾国藩全集?家书》)是说你平常老说手下没人可用,那是你自己眼孔太高,发现不了人才。然后他又现身说法,说兄长我平常用人啊,“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曾国藩全集?家书》)

那意思虽然有点自吹自擂,但也确实符合实情,所以当时人就评价,当世最擅于用人的就是曾国藩,以至于一向不喜欢的王闿运在《湘军志》里也评价说,曾国藩身边人才济济,“几乎举全国之精华,汇集于此”。是说当时全国的人才都围绕在他身边。这还得了,所以曾国藩想要不成事都难。

但曾国藩用人也不是完全没条件,所以他这个“广收人才”论里,就有一个很有名的“官气、乡气”说。他说:“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也就是把人才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官气的人,一类是有乡气的人。那什么叫官气呢?曾国藩解释说:“有官气的人,就是有官僚气的气,曾国藩认为这种人最死气沉沉,最没有活力,所以虽然这种人可能也有小才,也有些个人专长,但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要想成事,一定要摒弃这种人。”那什么叫乡气呢?曾国藩说:“有乡气的人好逞能,个性鲜明,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但也确实有本事。”

曾国藩开始招湘军的时候,据说他坐镇招兵处,看到油滑的人,他就不吭声,意思就不要。看到朴实的人,他就“唔”一声,那就认可了。这一招说起来还是跟戚继光学的,当年戚继光招戚家军的时候,也是这个选人的标准。

所以,虽然说面对人才,要广收,要唯才是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甄别。所谓的唯才是举。

第二步“慎用”

这其实才是曾国藩人才论里最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发现人才的长处到底在哪里,要合理地用其长,避其短,能做到这一步,才叫真的会用人。因为有材不用,固然是浪费;大材小用,也有损于事业;至于小材大用,那就会对事业带来危害了,这样反而还不如不用。

曾国藩在“慎用”上是有着很大的心得的。比如说他为什么如此重用塔齐步,在湘军初期,甚至把塔齐步推崇到手下第一的重要位置。按道理,要说从知识分子的共鸣上,他跟罗泽南早就是知己;要说从儒家知识分子的信仰上,他更推崇“忠义血性”的彭玉麟。但塔齐步不论从哪方面都比这两人差远了,而且还是一个满族将领,还是原来的绿营将领,曾国藩怎么会对他这么重用呢?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穿草鞋的将军。

曾国藩是一个做事极讲究布局的人,他打一开始就没想只办个和别人一样的团练,就算是办团练他办的和别的省都不一样,规模都要大得多。他这个人做事,不做则已,一做就是大手笔,所以从办团练到办湘军那是早晚的事。

但要办起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来,就要面临一个清王朝两百多年来一直要担心、要面临的问题,那就是——满汉相防。满人一直都不放心汉人带兵,所以就是汉军的绿营,主要是军事负责将领也一般都是满族人。

曾国藩要办湘军,全是汉人知识分子为主,要是一个满人也没有,朝廷怎么信得过你呢?但一般满族将领当时又都是纨绔子弟,人才都算不上,又怎么能用呢?所以,难得有塔齐步这样一个人,曾国藩极为推崇,极为倚重,就看出曾国藩用人上的精明与慎重来了,他是要布一手棋,而塔齐步这手棋在他那儿要发挥的作用绝不只在于眼前,而要在于长远。

可惜,塔齐步太能打仗了,所以死得太早,曾国藩固然因为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而痛惜,但同时也为自己的这一手好棋的丧失而痛惜。后来,果然不出曾国藩所料,

满人主政的朝廷对他时时小心提防,再找塔齐步这样一个含金量高的棋子,就不那么容易了。

同样,推崇罗泽南也体现出曾国藩用人的高超来。

曾国藩用罗泽南开始从来不拿他当自己的下属看,因为罗泽南比自己年龄大,出道也比曾国藩早,所以曾国藩虽然名义上是湖南团练大臣,但一直尊称罗泽南为兄,并处处说罗泽南才是湘军的创始人。

当然,曾国藩这么推崇罗泽南也完全是发自真心的,但这样一来,罗泽南作为湖南当地最有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因为他死心踏地地跟着曾国藩,所以他的学生、他的弟子,以及他影响力所及的一批读书人,也就都聚拢到了曾国藩的周围,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湘军中的骨干。

在罗泽南罗老师的影响下,他们也都以曾国藩为师。后来罗泽南强攻武昌战死之后,罗泽南的那些弟子就只认一个曾老师了,像湘军大将李续宾,在曾国藩离开江西战场回老家守父丧跟咸丰皇帝斗气的一段时间里,连兵部都调不动他,他还是只听已经辞职在家歇菜的曾国藩的话。

用人真是一门艺术,曾国藩为什么讲“慎用”?一是怕用错,更关键的还在于怕

不能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作用。不仅不用错,还要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作用,这才是“慎用”的诀窍。

第三步"勤教"

这一点也是曾氏人才论里非常有特色的地方,也体现了曾国藩他自己就是一个“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的勤于实践的人。

曾国藩一直认为找到了人才,用对了人才还不算完,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还必须善于引导人才,使人才不断提升,不断发展。所以,曾国藩算是最早提出了人才培训的概念。

你看,虽然曾国藩真正认可的入室弟子,严格说起来也就是李鸿章,但当时很多湘军将领都以师礼对待曾国藩,曾国藩对此也坦然接受,因为他确实在长年征战的过程中,很注意对手下的人培养,而且这些培养,他大多是亲力亲为。

他治军的时候,很注意思想政治工作,每次练兵都要亲自训话,一次训话都要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这个气力花得不可谓不大,但正因为他教训的勤,他手下的人才也才跟他跟得紧。曾国藩的勤教,既是一种人才培训的手段,也是一种凝聚人才的手段。

第四步“严绳”

这就要说到曾国藩为什么容不下号称最有才的湘军早期统帅王錱了。

曾国藩是非常讲究所谓人才是要能为我所用的,而使用人才,一定有一个环境,要么是一个团队环境,要么是一个组织环境。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一个体系里使用人才的,这个体系小可以小到一个团队,大可以大到一个政党,甚至国家机构,但不管大小,这个人才环境它要自成一个体系,就必须要保证这个人才环境的有序与稳定。

所以,我们看现在的市场经济,有些小企业为什么始终做不大?原因就在于它的人才流动、人才跳槽太厉害,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人才环境。湘军也是一个团队,也相当于一个企业,它为什么做大了呢?就在于曾国藩这个团队核心他很会并且很注意打造这个有序和稳定的人才环境。

为了保证它内部的人才环境的稳定,所以不稳定的因素,他就要剔除出去。所以他说过有两种人他不用,一种是表现欲过强的人,一种是虽有大才但性格极其

偏激的人。因为这两类人最容易破坏整体人才环境的稳定。他认为,王錱就属于第二类虽有大才但性格极易偏激的人。通过前文的介绍可以看出来,应该说曾国藩对王錱性格的判断基本上还是准确的,要不然王錱也不会自作主张并轻易把他和曾国藩的内部矛盾公开化。对曾国藩来说,这会给其他人起了很危险的示范作用,到时候一个王錱就会影响两个、三个甚至几个王錱来。一个团队里,不要多,有几个这样的人,你的人才环境就要被打破了,就难以掌控了。所以曾国藩宁肯舍王錱之才,也要跟他较真。

但王錱确实有才,后来左宗棠重用王錱也确实建立了不少功勋。可曾国藩虽然面对左宗棠的嘲讽挖苦也不后悔。从长远的实际效果来看,他这么做虽然绝情了一些,但对湘军这个团队的建设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正面意义的。

所以,所谓“严绳”,就是对人才的管理与驾驭。这也算是曾国藩人才论里最有特色的一点。

统观曾国藩的人才论,他并不只说“唯才是举”四个字,他在家书里总结说:“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条: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曾国藩全集?日记》)可以说,正是这个“用人四部曲”,成就了那个人才济济的湘军团队。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才的选拔条件。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赢得了天下。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真正做到唯才是举,甚至连陈平这种据说是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他也不管,也照样重用,这才叫真正的唯才是举! 总的来说,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认为用人要分为四个漏斗来进行,层层筛选,最终聚拢各路精英。 第一步“广收人才” 曾国藩也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这是说大家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啊!人都是有私心、有私欲的,有德或者有才,有一样就不简单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那么求全责备。他在家书里曾经批评他弟弟曾国荃说:“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曾国藩全集?家书》)是说你平常老说手下没人可用,那是你自己眼孔太高,发现不了人才。然后他又现身说法,说兄长我平常用人啊,“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曾国藩全集?家书》)

那意思虽然有点自吹自擂,但也确实符合实情,所以当时人就评价,当世最擅于用人的就是曾国藩,以至于一向不喜欢的王闿运在《湘军志》里也评价说,曾国藩身边人才济济,“几乎举全国之精华,汇集于此”。是说当时全国的人才都围绕在他身边。这还得了,所以曾国藩想要不成事都难。 但曾国藩用人也不是完全没条件,所以他这个“广收人才”论里,就有一个很有名的“官气、乡气”说。他说:“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也就是把人才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官气的人,一类是有乡气的人。那什么叫官气呢?曾国藩解释说:“有官气的人,就是有官僚气的气,曾国藩认为这种人最死气沉沉,最没有活力,所以虽然这种人可能也有小才,也有些个人专长,但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要想成事,一定要摒弃这种人。”那什么叫乡气呢?曾国藩说:“有乡气的人好逞能,个性鲜明,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但也确实有本事。” 曾国藩开始招湘军的时候,据说他坐镇招兵处,看到油滑的人,他就不吭声,意思就不要。看到朴实的人,他就“唔”一声,那就认可了。这一招说起来还是跟戚继光学的,当年戚继光招戚家军的时候,也是这个选人的标准。 所以,虽然说面对人才,要广收,要唯才是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甄别。所谓的唯才是举。 第二步“慎用”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大纲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课程大纲) 讲师简介:缪文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济南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先后在青岛市政府和高校工作20多年,曾担任处级领导干部十几年。国学功底深厚,领导力实践经验丰富。擅长讲授中国传统领导力、曾国藩领导力等课程。 一、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创办湘军,挽救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创了“同治中兴”之局,是清王朝文臣封武侯第一人。他倡办洋务,践行学习西方之先,有意无意地挣破束缚自身的社会罗网,成为同时代人中敢于直面西方文化的先行者。虽然近代以来,曾国藩备受争论,但他的事功,仍然得到了诸多军政文化名人的推崇。从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出来,并封侯拜相,建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事业,殊为不易。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位极人臣,谤满天下,也誉满天下。如果从现代企业视角来看,曾国藩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卓越的职业经理人。置身于一个经营每况日下、内部管理山头林立,内耗严重,官僚主义横行的公司,而他能够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成功冲破各种藩篱障碍,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中流砥柱,不得不佩服曾国藩的韧性和个性。而与职业经理人可以跳槽不同的是,曾国藩没有选择,读破万卷书,只能“货与帝王家”,别无二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曾国藩的奋斗史,限制条件更多,更苛刻,偶然性的因素更少,而来自于他自身修炼的必然性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第一,善于学习。 第二,意志坚定。 第三,修身养性。 第四,任用纳才。 第五,知道进退 三、曾国藩的用人理念 曾国藩成大事,用人方面就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成大事就是“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一个好汉就要三个帮,其实更多的人才聚拢在你的身边,就能够延长你的智慧,弥补你的不足,这也是帮助你打天下最重要的一点,第一等人才不能得到,在第二等人才和第三等人才当中慢慢的训练,使他们达到第一等的样子,所以属于以多的人才,以多得助手成大事第一要事。曾国藩把人才划分为三类:第一等的人才和第二等的人才,以及第三等的人才,经常讲,第一等人才就是可遇而不可求,花多少的重金就很难找到第一等人才。天下人才更多是属于第二等人才第三等人才,但是第二等人才和第三等人才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能够达到第一等人才的。依据的标准是深沉厚重,魅力十足这是第一等人才。不拘细节,磊落豪雄,实力行超乎众人、这是第二等人才。聪明绝顶,辩才无碍,就是第三等人才。首先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里面讲过曾国藩自己能够立得住,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这是曾国藩主要得成功之处,也是用人基本理念。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只有

曾国藩聚人、用人、修养方略

仁智所见因人而异取长补短半信半疑 曾国藩聚人方略 ?用共同信仰凝聚人 ?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 ?用高尚的人格感化人 ?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人 ?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 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力以相救。贼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有誓不相弃之死党。 士兵:重家规、卫道精神、做人道理 军队+学校+家庭 ?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 统领如根,由根而生枝、声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济,临阵自能患难相顾。 招募制:统帅—统领—营官—哨长—什长—士兵 重新招募制

?用高尚的人格感化人 与人共事,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以为己责;感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继而同僚谅之,终则各省从而幕而效之,所以转移风气者在此,所以宏济艰难者亦在此。 ——李鸿章 推诚布公,不假权术,故人乐为之用。其过人之识力,在能坚持定见,不为浮议所动。 ——李瀚章 君子要想做成大事,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曾国藩 ?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人 如果统将之间有一分矛盾,营官、哨官之间就会有三分矛盾,而士卒之间就会有六七分矛盾。这样的团队,必然就要解体了。所以要相互和衷共济,就应该先从统将有一副平和宽容的心开始。——曾国藩 夫人必有驾乎天下才之量,然后能用天下才,任天下事。 替如夫人洗足;赐同进士出身。 季子言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我意见常相左;(左季高) 藩侯当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他经济又何曾!(曾国藩) 曾国藩用人方略

?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品德、品性、品位: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个环节 ?创业初期宜合,局面盛时宜分 ?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注重与人才的情感交流 仁者,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兵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 吾辈带兵,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之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则兵勇感恩,兵勇之父母亦感恩矣。 湘军之中,有父子家人之情。 离不开利益的引导: 凡是勇于做事的人,都是因为心中有大的欲望。 营官:每月为白银三百两 分统、统领:三千人以上每月三百九十两,五千人以上每月五百二十两,万人以上每月六百五十两 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之。 凡是遇到涉及利益的问题,要注意分配;凡是遇到涉及名声的问题,要注意分享。这样才能成大事。 用人之道要宽严结合 近年奴将失之宽厚,又与诸将相距过远,危险之际,弊端百出。然后知古人所云“危克厥爱,虽少必济”,反是乃败道耳。

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

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中国最智慧的识人秘诀!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 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三个人我都看过了,第一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二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三个人双目注视,始终挺立不动,他的功名,将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 后来三人的发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人就是开发台湾有功的刘铭传。 缓行三千步,不过一小时的光景。就这一小时的光景,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有人也许要说,这曾国藩,也太绝对了吧。其实,一个人的品性,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他细微的形态动作中看出来的。曾国藩的高明就在于,他在缓

步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了三个人。这是一场未曾事先通知的考试。因此,三个人的表现也都发乎本性。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胸无用兵之策的文弱书生,曾因兵败走投无路,两次投水、多次以剑自刎未遂,还给儿子写绝命信,叮嘱子孙后代永不再带兵征战——而正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打出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并被朝廷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封武侯”第一人。 曾文正公这段历史相信不少人耳熟能详,也经常有后人好奇:一介书生凭什么立下千古武功?追根究底,不外乎7个字——得人才者得天下! 曾国藩自知领兵打仗非自己的长项,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推行人才战略,“集众人之长,补一已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已之功”,“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处。”据不完全统计,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蓉、李元度、罗泽南等晚清的栋梁之材,无不受曾举荐,“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中国人素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人对曾国藩怀有知遇之恩、师授之恩、举荐之恩,岂能不尽忠卖命?!人才已备,人心已得,何城不摧?何业不成?! 善于奇谋战策的左宗棠,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然而在识人和用人这一块,对同乡曾国藩心悦诚服,“知人之明,自愧弗如元辅”;即使是老对手石达开,也不得不承认,曾国藩“虽不以善战闻名,却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而作为曾之正宗传人的李鸿章,则不止一次向别人表示,不仅自己前半生功名事业出于老师的提携,即其办理外交的本领亦全仗曾国藩“一言指示之力”;半个世纪后的蒋介石,对曾国藩相人的工夫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经专门研究曾氏用人得失,并将其用在自己的识人、用人上。 那么,曾国藩的人才战略到底有何非凡之处,而令这些顶尖人物折服呢? 其一、求贤若渴 曾国藩桃李满天下,左宗棠门下却无一人出名,为何?左宗棠自负甚高,傲气凌人,到他手下做事往往难得有出头之日;而曾国藩宽容大量、求贤若渴,有本事的人一般都能得到重用,所以天下人才都愿意跟着他走。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前言 作为领导,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部属更有才干,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将各有所长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因此,识别有才之人,用好有才之人,是领导艺术的最高体现。而在中国历史,关于用人识人,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曾国藩。 1、曾公简述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对曾国藩,有人称之为“圣相”,有人称之为“罪臣”。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潜心研究学问,留下过许多值得后人汲取的养分,他面对现实,奏陈时弊,成为晚清王朝的柱石人物;他招兵买马,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是晚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他在一定条件下顺应历史潮流、倡导洋务,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在知人善任、教育子女等方面,曾国藩的确做出了令世人称道的业绩。正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才使后人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识人用人,爱才聚才的一生。通过门徒,幕僚、学生去推行他的儒家思想,政治抱负,利用群体的力量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对于当代管理界来说,曾公的很多高明之处,很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并且运用到日常管理实践。 2、曾国藩爱才之道 曾公第一大可贵之处在于爱才。曾国藩是属于真心实意喜爱人才的这类人物。这很大的原因也有他性格上的原因。第一就是他很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恰好是相反的,总是善于看到别人的缺点。第二,他性格上的特点,他乐于广交良友。乐不乐意广泛地结交朋友,

这个也是性格使然。有不少人他就不喜欢结交朋友,他们或者是内向、拘谨,或者是清高、孤傲,不愿意把时间与精力花在交朋结友上。 我们从流传的史料和曾国藩存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我曾经仔细剖析过他的朋友的圈子。他在京师的时候,地位还不是很高。曾国藩是30岁到北京开始做京官,是一个翰林,在翰林院做一个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说曾国藩当年是30岁的时候,以一个博士后的身份进入中央的文化部门,从一个副处级做起,从七品就是我们今天的副处级,这就是曾国藩进官场的起步点。他在北京有十多年的时间,官位很长时间里也不是很高。就是在这个不高的官位上,我发觉很明显的他有三个比较大的朋友圈,一个就是以翰林院詹事府为中心的,京师的那批在文化部门担任官职的一批朋友,比如说唐鉴、倭仁、何绍基、吴廷栋、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父,他跟曾国藩同年,在翰林院工作),就是以这批文化官员为主体,他们有过很广泛的这种联谊。 还有一个朋友圈就是湖南籍的,在外省担任大员的朋友圈。他们是湖南人,但不是在北京工作,而是在外省做巡抚,相当于我们今天省委书记,比如说贺长龄、李星沅这批人。曾国藩无论是从年龄、从资历还是从职务来说,跟他们都差了一大截,但是他跟他们有很明确的书信联系。 还有一个朋友圈就是湖南当时一批出头露脸的名士,他一直跟他们保持着很广泛的联系,比如说江忠源、刘长佑、罗泽南、郭嵩焘、刘容这批人,后来这批人都是他湘军的早期骨干。可见他是一个非常乐于、而且很善于结交朋友的人,性格上的这两个特点是他识人、用人的基础。 3、曾国藩惜才之道 曾国藩始终清晰地认识到,人才是决定的因素。考察曾国藩的史料,我发现他这一点非常突出,就是他什么时候脑子里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是人才才是一个决定的因素。这一点我们很多朋友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觉得从理论上讲都应该是这样的。世界上的事都是人办的,人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曾国藩这一点他非常清晰,他从来不模糊。不止在他后来带兵时,他早期在部

曾国藩用人八字要决

相关标签:曾国藩| 人才管理 曾国藩用人八字要决 2011年08月09日16:08 文/ 卢晓周培训杂志已有1590位网友访问本文曾国藩出身农家,资质并非上佳,但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太平天国,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其后更是直接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对其更是推崇备至。毛泽东就曾说道:“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蒋介石也说过:“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纵观曾国藩跌宕起伏、纵横捭阖的传奇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不世之功,与其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的高超技巧密不可分,更得益于其倾力打造的“智囊团”,这在当时形成了“名臣能吏,半出其门”、“荐贤满天下”之壮举。曾国藩能够网罗数量如此之多的智士,并高效地加以统筹、安排及任用,足见其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对于如何招贤纳士,曾国藩精辟地用八个字——“广揽”、“慎用”、“勤教”、“严绳”加以总结。这八字要诀既是对曾氏用人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也是其用人的智慧结晶。 广揽 曾国藩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敢轻视”。这与现今的企业重视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否打造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智囊团”是企业未来竞争能否制胜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探寻、吸引各类型的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必修课程。 原则一:不拘一格 现在许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招聘或委托猎头公司等招揽人才,这其实就是曾氏所言的“广揽”,差别仅在于寻才的途径不同,实质无二。曾氏选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拘一格,他认为选拔人才不应该以出身、资历来衡量,他强调“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苟细,无因寸木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 左宗棠自负甚高、傲气凌人,常以诸葛亮自诩,给人写信的落款通常都是“亮”或“小亮”。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当世奇才,“取势甚远,审机甚微”,“才可独当一面”,并大力加以荐举与重用,二人后虽交恶绝交,但曾氏对左宗棠仍然赞许有加,这一点连左宗棠自己都自叹不如:“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可以说,正是曾氏不拘一格地广揽人才,才使其“智囊团”“荐贤满天下”,“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 原则二:量才适用 曾氏不拘一格的选才标准,强调了用人要因人而异,注重人才的适用性,结合不同人的专长及特征,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专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做出不凡的功绩。正如曾氏所言:“世人聪明才力不甚相悬,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 曾国藩进一步指出:“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才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龃龉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简言之,就是领导者要做到量才适用,根据专长的不同安排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因此,量才适用是曾氏广揽人才的第二个原则。

曾国藩用人三原则

成大事者必靠人才,而在使用人才之前,选人至关重要。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才都适合于你的事业。因此,为了使组织和团队更好地发展下去,领导者如何选到合适的人,非常关键。 曾国藩在选人用人的实践中,给后人总结出了三条非常有用的选人原则,值得每一位选人用人者参考。 这选人的三大原则分别是:选人切勿眼光过高;首选忠义血性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选人原则一:选人切勿眼光过高 诸葛道熹:如果眼界过高,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万物皆遵循这样的道理: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人自然不会例外:人无完人,才无全才。中国的上古兵书《太白阴经》对此讲得很明白:强悍刚勇的人,可以勇敢地对待大难,其个性却难 以持久;温顺安分的人,可以循规蹈矩,却难以灵活变通;性情沉静

的人,可以考虑长远的规划,却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性情谨慎的人,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却难以开拓事业。 这段千古金言启示后人: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难免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 曾国藩从来都不相信有所谓的“全才”。他认为,书上所说的“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的完人,只是后人的追崇之词罢了,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切勿上当。事实上,曾国藩自己就是一个有所长有所短的人。比如统领将佐规划战略上他很在行,但要让他带兵亲自参加一场战斗,他就总是会吃败仗。因此,他对这个选人切勿“眼光过高”的原则是深有感触的。他曾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去识别。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大约上等的贤哲,只能靠天缘才能遇到。中等人才,则可以以人力求得。阁下眼界太高,将来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为你所用的人才。程子曾经对司马光说:愿相公宁愿受一百个人的欺骗,也没有使好贤之心从此而没。阁下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句话,降低取才的标准,获取的人才也渐一天比一天多了。 诸葛道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领导要注意发挥人才的长处就行。 究竟应该怎样选拔人才呢?曾国藩认为,挑选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不能因为有一点朽烂的地方,就把几人合抱之粗的大木给丢弃了;不能因为仅仅撒了几网就灰心丧气,以至于错过了逮到大鱼的机会。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特长,就可以用之了;用人者最应避免的是,由于有一点小毛病而将有用之才弃

评析曾国藩的用人之术

评析曾国藩的用人之术 在曾国藩帐下有各种各样的能人,有文人、武将、谋士,也有兴办洋务的科技人才;有李鸿章这样通过正规科举出身的人才,也有放排工杨载福、愤青鲍超、师爷左宗棠这样的在野人才,还有塔齐布这样“根正苗红”的八旗子弟。然而他是怎样去挖掘并正确的使用他们呢?这其中曾国藩自有其独到的识人用人之道,今天我就从他的识人用人之道进行评析。 在《曾国藩家书》中,我们可以将曾氏的用人之道概括为以下八个字: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最能说明曾国藩用人之道的是,道光三十年(1850)他在文宗登极所上的奏折。他说:“今昔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育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缺一不可。见无才者,以痛惩模棱疲软之习;见有才者,以化其刚愎刻薄之偏。十年以后,人才必有起色,此转移之道也。所谓培养有数端:曰教诲,曰甑别,曰保养,曰超擢。”由此我们可以从曾国藩对于人才的选拔、培养、用人三个方面进行评析。 一、选拔人才方面 曾国藩在人才选拔方面主张“德才兼备”“、不拘一格”和“广收人才”。他曾说“:司马温公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因此曾国藩选人喜欢在交谈中察言观色,对朋友推荐的文人他都亲自交谈。在交谈中,还观察此人面相。他喜欢把人的长相和相书套,既相信又不全信,同时,再结合这人的精神、气色、谈吐举止,尤其看重对方的为人行事,几方面结合起来,去判断人的吉凶、前途。然而对于武将,则不问品德,不管此人是海盗、罪犯,只要武艺高强,能打仗,心地踏实,为人忠勇,曾国藩不怕得罪地方官,排除压力,为其所用。兵痞鲍超,酒醉卖妻,醒后又翻脸不认账。提刑按察使司的差役押着去府中,不料,路上被曾国藩拦下,鲍超大叫:“曾大人,你老不是在搞团练吗?我愿投在你的帐下,我好比当年落难的薛仁贵,日后我会辅助你老征东扫北。”曾国藩脱口赞“好神力”,当即把鲍超留下,委以大官。并给50两银子,让其还20两给店老板,30两安顿老婆,另写信给提刑按察使司陶恩培大人,说鲍超是人才,自己要留用,不必再究之等。陶恩培对此非常生气,并上告曾国藩,而曾国藩不予理睬。对此,鲍超万分感谢,在以后的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打仗勇猛,几次把曾国藩从困境中救出,为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在选拔人才时候确实体现出不拘一格,同时也体现了曾国藩那种宽广的胸襟这个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应该学习的而且也是现代的一切管理者都值得探讨研究的。所以曾国藩在人才选拔方面的主张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二、培养人才方面 曾国藩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多选替手,替手就是代替自己的人,这既包括副手也包括接班人,他认为这是办大事第一等要紧事。他自己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无论是陆军方面,还是水军方面他都选择了很称职的将领。比如说陆军,他任用罗泽南、塔齐布、胡林翼、鲍超、李续宾、曾国荃;水师方面,他提拔杨载福和彭玉麟这两位水师统领。他们都部分代替了他,在接班人上,他也做得比别人好,曾国藩用人最大的成果就是识别、培养、栽培了他的接班人李鸿章。 然而曾氏是通过什么独特的方法来培养人才的呢?最重要的是他很善于通

曾国藩用人核心四步骤(分析透彻)

曾国藩用人核心四步骤(分析透彻)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曾国藩在用人、识人的时候其实已经具备了社会学上的系统论意义,这比我们中国古代简单的“唯才是举”论是要进步了不少。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和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好学善思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当时西学东渐的社会思潮有关。曾国藩因为关注西学,甚至引导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去学西方社会科学,一个去学西方自然科学,他的分析眼光也在这个过程自然受到西方社会学的影响,所以他的人才论才会有了典型的社会学意义。下面请看他在用人、识人上的完美四部曲,简直神了! 曾国藩总结了相人之术的总口诀: 要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关键要看他的眼睛和鼻梁。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虚伪,是不是喜欢说谎话,主要要观察他的嘴唇。 要看一个人将来能做多大事,要看他的气概和气度。 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富贵命,也就是将来能不能飞黄腾达,主要要看他的精神状态。 要看一个人聪不聪明,要看他的手,其实也就是动手的能力。 要看一个人会不会经历磨难,要看他的脚和脚筋。要看一个人说话、干事是不是有条理,主要要凭借他的说话内容与说话方式来分析。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

才的选拔条件。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 倘若我们如果能够综合曾国藩在家训中,包括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所提出的用人理论,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要力气没力气,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人家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刘邦呢,最早不过是个无业游民。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他最终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真正做到唯才是举,甚至连陈平这种据说是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他也不管,也照样重用,这才叫真正的唯才是举! 总的来说,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认为用人要分为四部来进行,我们可以称之为“用人四部曲”。 第一步“广收”。 曾国藩也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这是说大家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啊!人都是有私心、有私欲的,有德或者有才,有一样

4浅谈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第4卷 第2期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4 №.22002年6月 JOU RNAL O F HUA I NAN I N ST ITU T E O F T ECHNOLO GY JU N .2002 浅谈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赵 丕 (金寨县委党校,安徽 金寨 237300) 摘 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涉猎广泛、思想复杂而又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以封建政治家的独具慧眼,网罗了一批动机不同,各具才干的人才。在维护封建统治实践中,知人善任,量才录用的做法,有可资借鉴之处。关键词:曾国藩;人才思想;知人善任;量才录用 中图分类号:K 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533(2002)022******* 收稿日期:2001—09—19 作者简介:赵丕(1964—),安徽金寨人,本科,讲师,金寨县委党校教员。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涉猎广泛、思想复杂而又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以封建政治家的独具慧眼,网罗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人才,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满清政府解除了心腹之患。但他在维护封建统治实践中,知人善任,量才录用的做法,却不无可资借鉴之处。 一、曾国藩人才思想的内容 曾国藩十分重视人才问题,认为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问题,力主和推行人才政治。一是认为只有任贤选能才能更新吏治,将腐败吏治、颓废黑暗的官场风气与人才问题联系起来。批评“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预……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因此,“今日当讲者,唯在用人一端”,主张任贤选能,更新吏治。二是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之强。人才问题是治政、治军的前提,“人存而政举”。曾国藩入仕之时,清政府昏庸腐败,农民革命风起云涌,面对时局,他感慨万千:“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国家之强,以得人之强”。认为:兵强在将,“选将之道,诚为重要”,因此,主张和推行人才政治,选拔强将,“为政之道,得人、政事二者并重”,然以得人为前提。三是认为任法不如任人,曾国藩认为“任法不如任人。六部之法可谓多矣,而书吏之弊甚多。……则虽有贤良法百条,行之全失本意”,“法待人而举。 苟非其人,虽则前贤良法或易启弊端”。四是认为社会风气在于为官者一己之身与心。人才标准以封建道德修养摆在首位,选拔人才重“纯朴”,于“纯朴中简择人才,庶可蒸蒸日上”。因为“治世之道,专以致贤养民为本,其风气之正与否,则丝毫皆推本于一己之身与心。一举一动,一语一默,人皆仕之,以成风气。故为人上者,专重修身,以下效之者,速且广也”。因此,他告诫同僚:“默观天下大局,万难挽回,侍与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吾辈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竞无着力处”。“求人自辅,时时不忘此意。人才至难。”可见,曾国藩对人才的认识之高,渴求之急,在封建地方阶级统治集团中是少见的。 二、曾国藩选拔人才的途径 曾国藩一生以培植、宏奖人才自诩。“君子有三乐,而‘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为其一乐”。纵观曾国 藩选拔人才的途径有三:其一,注意对僚属才能的观察。曾国藩39岁升授礼部侍郎,仕官京城,即已留心人物,出事戎轩,尤勤访察。现从有关资料统计看,当时曾国藩幕府僚官多达上百人。他观察人不以貌取人,如罗泽南“貌素不扬,目又短视”,骆秉章“如乡里老儒,粥粥无能”,他都能倾心相好,许为奇才;不以出身取人,如塔齐布,起初只是下级军官,但他起床早,穿草鞋,天天认真练兵,被曾氏赏识;他观人于微,知人之明,最瞧不起的是大言不惭的人,“以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其 5 3

曾国藩用人识人智慧

曾国藩用人识人的智慧 一、人生提醒: 吃苦就是吃补。(绝对不要吃好,绝对不要吃饱,绝对不要跌倒) 一切都是好事,你就真的好事连连;天天抱怨倒楣,就会真的越来越倒楣(心想事成)。 命是可以改的,唯有自己改;用学习来改变命运;先决条件是要学对。 世间上有两种人:一是无恒(见异思迁、求新求变、追求时尚);一是误解了恒(安于常态、刚愎自用、死守规矩)。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改不了也不要后悔;重要的是将来怎么样去转你自己的运;这是我们读历史人物的最大收获。 受辱受挫就是你快速成长的机会,凡事都有极难的时候,打得通,忍得住就成豪杰。 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只能你自己改,改你的心,改你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就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的那一点。你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每个人都要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切勿得寸得尺。 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 你干嘛要去说服别人?你凭什么去说服别人?有谁愿意被你说服?“说服”这两个字要从我们脑海里彻底清除掉。我们没有资格去说服任何人,也很少有人正真愿意接受我们的说服。我们只能说“我做了,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要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事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

一个人要老实,但是不能太老实;一个人要认真,但又不能太认真。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我们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你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你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二、真知灼见: 每个中国人生下来都是一条龙,都是龙子龙孙,只是死后是龙是虫的区别。 中国社会是一个完全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国人是全世界对机密的传播最感兴趣的人,而且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非说不可的人。 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四个字:能屈能伸。我们团结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团结的,我们不团结的时候又是全世界最不团结的。 你这辈子长成什么面相,是根据这辈子要做的事情搭配好的。你去整容,整到最后连任务都忘记了,那这辈子就白来了。看相是用来调整自己的。 凡事都要慢慢地走弧线上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凡是能够在企业界实施的东西,没有一件是高深莫测的。 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最早退化的?耳朵。人一出生耳朵就开始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对别人的话越来越听不进去,所以越老越固执。 在任何时代,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圣人所讲的话,都是对的。是我们看错了,悟不透才做错,这是我这四十年最宝贵的经验。 三、观念新解: “明哲保身”不是怕死。一个人如果不爱惜身体,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怎能保别人。 慎独就是好好做你自己,走你自己的路。而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单独一个人要小心。这个独是你特有的、独特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的特色老是跟别人格格不入,那就需要好好去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