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M操作流程

CPM操作流程

CPM操作流程
CPM操作流程

下肢功能锻炼(CPM)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配合能力、手术部位,伤口及管路情况,患肢皮肤有无破损、肢体长度、肿胀情况,关节

活动度

评估机器:确定仪器完好,关节复位到零度。仪器的关节长度与肢体是否一致,仪器运动角度是否准确

物品准备:CPM仪、测量长度的软尺、医嘱执行单、插座、棉垫

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床旁,严格查对制度,对患者讲解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2.连接电源,并检查电路是否通畅,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3.测量患者肢体长度,调节仪器支架,使之与患者肢体各段长度基本一致。

4.将机器妥善固定于患者病床,并根据医嘱调节运动角度,将棉垫包裹患肢后,

固定与仪器搁架上。

5.检查起始、终止角度无误后,根据病情调节“旋钮”。

6.打开电源开关,运行仪器。观察CPM运行的状况,并询问患者感受。

7.CPM仪复位到零度,关闭开关、电源。

8.收拾用物,将患者肢体置于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洗手,记录。CPM清洁消毒后备用。

注:CPM角度增加应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调节角度或速度,并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多于病人交流沟通。

上下肢cpm操作流程

上下肢CPM操作流程 一、概念 关节康复器是在关节手术之后帮助关节功能康复的术后治疗方法。20世纪70年代初由Salter等人提出,80年代初用于膝关节人工关节术后,以后应用逐渐推广。它得用专用器械(下肢关节运动器CPM)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的被动运动。主要用于防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促进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最终目的是配合肌肉功能练习等其他康复治疗,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二适用范围 CPM关节康复器系列,可用于上肢(手指、手腕、肘和肩等部位)、下肢(膝、踝、髋等部位)的被位运动康复治疗 三评估 四操作 -- 上肢关节康复器的使用 绑缚用柔软的绑带或纱布,把患肢的前臂以手心向上的位置绑缚在设备的托架上,绑缚的紧度要合适,以在运动过程中前臂既不转动又不移动为准。 调节身体与设备的距离上肢的弯曲程度是靠身体与设备的距离来调节的,其两者距离近,上肢的弯曲程度就大;其距离远,上肢的弯曲程度就小。这要根据患肢的病情来决定。患肢比较僵硬,其距离可远一些;反之,可近一些。同时,也可不断调节其距离,使患肢能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被动运动。但要使上臂和前臂之间的夹角α<180°,绝不要α﹦180°,从机械运动角度来说这是“死点位置”。 患者的姿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坐式、仰卧式、倚靠式,只要符合上肢的运动特点即可。 速度的调节患肢的病情不同,所允许的运动强度也不一样。因此,设备设有调速装置,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的转速。 时间的设定设备设有定时装置,可预先设定运动的时间,当达到设定时间时,设备自行停止。 上肢关节康复器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上肢关节康复器时需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转速要从低到高调节,患者先坐式后卧式,上肢的弯曲程度先小后大,被动运动的时间由短到长。 -- 下肢关节康复器的适用范围

cpm概述及使用流程

CPM机概述 (一)原理 CPM为continuous passive morion 缩写,即连续被动运动机。是用以维护关节的活动范围或预防其发生功能障碍的一种工具,是进行连续被动运动的辅助机器,应用于下肢手术后及下肢康复活动,达到膝踝关节同步连续活动,模拟人体大腿肌肉带动骨骼的方式作用于膝关节。 (二)适用证 1.膝关节置换术。 2.髌骨、胫骨、股骨骨折。 3.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周围肌力减退。 4.脑卒中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挛缩。 (三)人员资格 1.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护士。 2.经过“膝关节CPM机护理指南”培训合格的护士。 (四)运动幅度 1.膝关节0°~120° 2.髋关节8°~80° 3.踝关节足背伸40°,足跖屈30° (五)养护要点 1.使用时动作轻柔。 2.及时收回,放置固定地点保存。 3.发现污垢及时清理干净。

4.如果使用过冲中发现异常及时送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修。 (六)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精神状况、配合程度、伤口情况。 2.评估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 3.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七)宣教要点 1.告知患者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的作用及意义。 2.治疗过程中,增加患肢锻炼角度时要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以患者能够接受为宜。 CPM机使用流程

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如有伤口渗血、疼痛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止使用并及时处理。 2.放置负压引流的患者,应用CPM机时应关闭负压引流管,停机时再放开,防止负压作用使引流管内液体回流而造成感染发生。 3.护士将患肢放于CPM机支架上,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患肢脚到膝关节距离要与脚套到机器夹角的距离相等,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 4.使用前调节机杆长度,拧紧旋钮,肢体摆放符合要求,绑好固定带,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从而达到要求的活动角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