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爱因斯坦

根据范岱年、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编辑大家知道,麦克斯韦电动力学——象现在通常为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应用到运动的物体上时,就要引起一些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似乎不是现象所固有的。比如设想一个磁体同一个导体之间的电动力的相互作用。在这里,可观察到的现象只同导休和磁体的相对运动有关,可是按照通常的看法,这两个物体之中,究竟是这个在运动,还是那个在运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如果是磁体在运动,导体静止着,那么在磁体附近就会出现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场,它在导体各部分所在的地方产生一股电流。但是如果磁体是静止的,而导体在运动,那么磁体附近就没有电场,可是在导体中却有一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本身虽然并不相当于能量,但是它——假定这里所考虑的两种情况中的相对运动是相等的——却会引起电流,这种电流的大小和路线都同前一情况中由电力所产生的一样。

堵如此类的例子,以及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煤质”运动的实验的失败,引起了这样一种猜想: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学中,而且在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倒是应当认为,凡是对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对于上述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对于第一级微量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我们要把这个猜想(它的内容以后就称之为“相对性原理”)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看来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确定的速度C 传播着,这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由这两条公设,

根据静体的麦克斯韦理论,就足以得到一个简单而又不自相矛盾的动体电动力学。“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按照这里所要阐明的见解,既不需要引进一个共有特殊性质的“绝对静止的空间”,也不需要给发生电磁过程的空虚实间中的每个点规定一个速度矢量。

这里所要闸明的理论——象其他各种电动力学一样——是以刚体的运动学为根据的,因为任何这种理论所讲的,都是关于刚体(坐标系)、时钟和电磁过程之间的关系。对这种情况考虑不足,就是动体电动力学目前所必须克服的那些困难的根源。

一运动学部分

§1、同时性的定义

设有一个牛顿力学方程在其中有效的坐标系。为丁使我们的陈述比较严谨,并且便于将这坐标系同以后要引进来的别的坐标系在字面上加以区别,我们叫它“静系”。

如果一个质点相对于这个坐标系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于后者的位置就能够用刚性的量杆按照欧儿里得几何的方法来定出,并且能用笛卡儿坐标来表示。

如果我们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我们就以时间的函数来给出它的坐标值。现在我们必须记住,这样的数学描述,只有在我们十分清楚地懂得“时间”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之后才有物理意义。我们应当考虑到:凡是时间在里面起作用的我们的一切判断,总是关于同时的

事件的判断。比如我说,“那列火车7点钟到达这里”,这大概是说:“我的表的短针指到7 同火车的到达是同时的事件。”

也许有人认为,用“我的表的短针的位置”来代替“时间”,也许就有可能克服由于定义“时间”而带来的一切困难。事实上,如果问题只是在于为这只表所在的地点来定义一种时间,那么达样一种定义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问题是要把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一系列事件在时间上联系起来,或者说——其结果依然一样——要定出那些在远离这只表的地点所发生的事件的时问,那么这徉的定义就不够了。

当然,我们对于用如下的办法来测定事件的时间也许会成到满意,那就是让观察者同表一起处于坐标的原点上,而当每一个表明事件发生的光信号通过空虚空间到达观察者时,他就把当时的时针位置同光到达的时间对应起来。但是这种对应关系有一个缺点,正如我们从经验中所已知道的那样,它同这个带有表的观察者所在的位置有关。通过下面的考虑,我们得到一种此较切合实际得多的测定法。

如果在空间的A点放一只钟,那么对于贴近A 处的事件的时间,A处的一个观察者能够由找出同这些事件同时出现的时针位置来加以测定,如果.又在空间的B点放一只钟——我们还要加一句,“这是一只同放在A 处的那只完全一样的钟。”那么,通过在B 处的观察者,也能够求出贴近B 处的事件的时间。但要是没有进一步的规定,就不可能把A 处的事件同B 处的事件在时间上进行比较;到此为止,我们只定义了“A 时间”和“B 时间”,但是并没有

定义对于 A 和 B 是公共的“时间”。只有当我们通过定义,把光从 A 到 B 所需要的“时间”,规定为等于它从 B 到 A 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才能够定义 A 和 B 的公共“时间”。设在“A 时间”t A ,从 A 发出一道光线射向 B ,它在“ B 时间”, t B 。又从

B 被反射向 A ,而在“A 时间”t`A 回到A 处。如果

tB A t tA tB -=-`

那么这两只钟按照定义是同步的。

我们假定,这个同步性的定义是可以没有矛盾的,并且对于无论多少个点也都适用,于是下面两个关系是普遍有效的:

1 .如果在 B 处的钟同在 A 处的钟同步,那么在 A 处的钟也就同B 处的钟同步。

2 .如果在 A 处的钟既同 B 处的钟,又同 C 处的钟同步的,那么, B 处同 C 处的两只钟也是相互同步的。

这样,我们借助于某些(假想的)物理经验,对于静止在不同地方的各只钟,规定了什么叫做它们是同步的,从而显然也就获得了“同时”和“时间”的定义。一个事件的“时间”,就是在这事件发生地点静止的一只钟同该事件同时的一种指示,而这只钟是同某一只特定的静止的钟同步的,而且对于一切的时间测定,也都是同这只特定的钟同步的。

根据经验,我们还把下列量值

c tA

t AB =-A `2 当作一个普适常数(光在空虚空间中的速度)。

要点是,我们用静止在静止坐标系中的钟来定义时间,由于它从属于静止的坐标系,我们把这样定义的时间叫做“静系时间”。

§2 关于长度和附间的相对性

下面的考虑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依据的,这两条原理我们定义,如下。

1 .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描述这些状态变化时所参照的坐标系究竞是用两个在互相匀速移动着的坐标系中的哪一个并无关系。

2 ,任何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是以确定的速度 c 运动着,不管这道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由此,得

时间间隔

光的路程光速 这里的“时间间隔”,是依照§1中所定义的意义来理解的。

设有一静止的刚性杆;用一根也是静止的量杆量得它的长度是l .我们现在设想这杆的轴是放在静止坐标系的 X 轴上,然后使这根杆沿着X 轴向 x 增加的方向作匀速的平行移动(速度是 v )。我们现在来考查这根运动着的杆的长度,并且设想它的长度是由下面两种操作来确定的:

a )观察者同前面所给的量杆以及那根要量度的杆一道运动,并且直接用量杆同杆相叠合来量出杆的长度,正象要量的杆、观察者和量杆都处于静止时一样。

b )观察者借助于一些安置在静系中的、并且根据§1作同步运行的静止的钟,在某一特定时刻 t ,求出那根要量的杆的始末两

端处于静系中的哪两个点上。用那根已经使用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是静止的量杆所量得的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也是一种长度,我们可以称它为“杆的长度”。

由操作 a )求得的长度,我们可称之为“动系中杆的长度”。根据相对性原理,它必定等于静止杆的长度 l 。

由操作 b )求得的长度,我们可称之为“静系中(运动着的)杆的长度”。这种长度我们要根据我们的两条原理来加以确定,并且将会发现,它是不同于 l 的。

通常所用的运动学心照不宣地假定了:用上远这两种操作所测得的长度彼此是完全相等的,或者换句话说,一个运动着的刚体,于时期 t ,在几何学关系上完全可以用静止在一定位置上的同一物体来代替。

此外,我们设想,在杆的两端(A 和B),都放着一只同静系的钟同步了的钟,也就是说,这些钟在任何瞬间所报的时刻,都同它们所在地方的“静系时间”相一致;因此,这些钟也是“在静系中同步的”。

我们进一步设想,在每一只钟那里都有一位运动着的观察者同它在一起,而且他们把§1中确立起来的关于两只钟同步运行的判据应用到这两只钟上。设有一道光线在时 间t A 从 A 处发出,在时间t B 于 B 处被反射回,并在时间t`A 返回到 A 处。考虑到光速不变原理,我们得到:

v c rAB tA tB -=- 和 v

c rAB tB A t +=-`

此处rAB表示运动着的杆的长度——在静系中量得的。因此,同动杆一起运动着的观察者会发现这两只钟不是同不进行的,可是处在静系中的观察者却会宣称这两只钟是同步的。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给予同时性这概念以任何绝对的意义;两个事件,从一个坐标系看来是同时的,而从另一个相对于这个坐标系运动着的坐标系看来,它们就不能再被认为是同时的事件了。

§3、从静系到另一个相对于它作匀速移动

的坐标系的坐标和时间的变换理论设在“静止的”空间中有两个坐标系,每一个都是由三条从一点发出并且互相垂直的刚性物质直线所组成。设想这两个坐标系的X 轴是叠合在一起的,而它们的Y 轴和Z 轴则各自互相平行着。设每“一系都备有一根刚性量杆和若干只钟,而且这两根量杆和两坐标系的所有的钟彼此都是完全相同的。

现在对其中一个坐标系(k)的原点,在朝着另一个豁止的坐标系(K)的x增加方向上给以一个(恒定)速度v,设想这个速度也传给了坐标轴、有关的量杆,以及那些钟。因此,对于静系K 的每一时间t ,都有动系轴的一定位置同它相对应,由于对称的缘故,我们有权假定k 的运动可以是这样的:在时间t (这个“t”始终是表示静系的时间),动系的轴是同静系的轴相平行的。

我们现在设想空间不仅是从释系K 用静止的量杆来量度,而几也可从动系k 用一根同它一道运动的量杆来量,由此分别得到坐标x ,y,z和ξ,η,ζ。再借助于放在静系中的静止的钟,用§1中

所讲的光信号方法,来测定一切安置有钟的各个点的静系时间t 。同样,对于一切安置有同动系相对静止的钟的点,它们的动系时间τ也是用§1中所讲的两点间的光信号方法来测定,而在这些点上都放着后一种[对动系静止]的钟。

对于完全地确定静系中一个事件的位置和时间的每一组值 x , y , z , t ,对应有一组值ξ,η,ζ,τ,它们确定了那一事件对于坐标系 k 的关系,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求出联系这些量的方程组。

首先,这些方程显然应当都是线性的,因为我们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具有均匀性的。

如果我们置vt x x -=`,那么显然,对于一个在 k 系中静止的点,就必定有一组同时间无关的值x`,y ,z 。我们先把τ定义为x`,y ,z 和 t 的函数。为此目的,我们必须用方程来表明τ不是别的,而只不过是 k 系中已经依照§1中所规定的规则同步化了的静止钟的全部数据。

从 k 系的原点在时间τ0发射一道光线,沿着X 轴射向x`,在τ1时从那里反射回坐标系的原点,而在τ2时到达;由此必定有下列关系:

τττ1

2021=+)( 或者,当我们引进函数τ的自变量,并且应用到静系中的光速不变原理:

()??? ??-+=?????

???? ??++-++v c x t x v c x v c x t t `,0,0`,``00000021τττ,,,,,,如果我们选取x`为无限小,那么:

t

c x t v c v c ??-+??=????? ??++-τνττ1`1121 或者, 0`22=??-+??t

x c τντν 应当指出,我们可以不选坐标原点,而选别的点做为光线的出发点,因此刚才所得到的方程对于 x ' , y , z 的一切数值都该是有效的。

作类似的考查——用在 H 轴和 Z 轴上——并且注意到,从静系看来,光沿着这些轴传播的速度始终是

ν2

2-c ,这就得到: 0=??y τ 0=??z

τ 由于τ是线性函数,从这个方程得到:

???

? ??--=`22x t a c νντ 此处 a 暂时还是一个未知函数()ν?,并且为了简便起见,假定在 k 的原点,当,τ=0时,t =0。

借助于这一结果,就不难确定ξ,η,ζ,这些量,这只要用方程来表明,光(象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所共同要求的)在动系中量度起来也是以速度c 在传播的。对于在时间τ=0向ξ增加的方向发射出去的一道光线,其方程是:

τξV =, 或者 ???

? ??--=`22x t aV c ννξ 但在静系中量度,这道光线以速度ν-V 相对于 k 的原点运动着,因此得到:

t c x =-ν

` 如果我们以t 这个值代入关于ξ的方程中,我们就得到:

`222x a c c νξ-=

用类似的方法,考察沿着另外两条轴走的光线,我们就求得:

???

? ??--==`22x t ac c c νντη 此处

t y c =-ν22 ; 0`=x

因此

y c a v c 22-=η 和 z c a v c 22-=ζ

代入x`的值,我们得到:

()???

? ??-=x t c 2νβν?τ, ()()vt x v -=β?ξ,

()y v ?η=,

()z v ?ζ=,

此处 ??? ??-=c v 211

β

而?暂时仍是v 的一个未知函数。如果对于动系的初始位置和τ的零点不作任何假定,那么这些方程的右边都有一个附加常数。

我们现在应当证明,任何光线在动系量度起来都是以速度c 传播的,如果象我们所假定的那样,在静系中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还未曾证明光速不变原理同相对性原理是相容的。

在 0==τt t 时,这两坐标系共有一个原点,设从这原点发射出一个球面波,在 K 系里以速度c 传播着。如果( x , y ,z )是这个波刚到达的一点,那么

t c z y x 22222=++

借助我们的变换方程来变换这个方程,经过简单的演算后,我们得到:

τζηξ

222

22c =++ 由此,在动系中看来,所考查的这个波仍然是一个具有传播速度 c 的球面波。这表明我们的两条基本原理是彼此相容的。

在已推演得的变换方程中,还留下一个v 的未知函数?,这是我们现在所要确定的。

为此目的,我们引进第三个坐标系 K',它相对于k 系作这样一种平行于Ξ轴的移动,使它的坐标原点在Ξ轴上以速度-v 动着。设在 t =0 时,所有这三个坐标原点都重合在一起,而当 t =x=y=z = 0 时,设 K`系的时间t`为零。我们把在K`系量得的坐标叫做x`,y`,z`,通过两次运用我们的变换方程,我们就得到:

()()()()t v v v v v t c -=??

????????+--=??ξτβ?2`, ()(){}()()x v v v v v x -=+--=??τξβ?`,

()()()y v v v y -=-=??η?`,

()()()z v v v z -=-=??ζ?`,

由于x`,y`,z` 同x,y,z 之间的关系中不含有时间 t ,所以 K 同 K`这两个坐标系是相对静止的,而且,从 K 到 K ’的变换显然也必定是恒等变换。因此:

()()1=-v v ??

我们现在来探究()v ?的意义。我们注意k 系中H 轴上在ξ=0,η=0,ζ=0和ξ=0,η=0,ζ=0之间的这一段。这一段的H 轴,是一根对于K 系以速度v 作垂直与它自己的轴运动的杆。它的两端在K 系中的坐标是:

vt x =1,

()v l y ?=1, 01=z 和

vt x =2, 02=y , 02

=z 在 K 系中所量得的这杆的长度也是 ()v l ?;这就给出了函数φ的意义。由于对称的缘故,一根相对于自己的轴作垂查运动的杆,在静系中量得的它的长度,显然必定只同运动的速度有关,而同运动的方向和指向无关。因此,如果。v 同-v 对调,在静系中量得的动杆的长度应当不变。由此推得: ()()

v l v l -=?? , 或者 ()()v v -=??。 从这个关系和前面得出的另一关系,就必然得到()1=v ?,因此,已经得到的变换方程就变为:

)2x v

t c -=(βτ,

()vt x -=βξ

y =η

z =ζ

此处 ??? ??-=c v 211

β

§4 关于运动刚体和运动时钟所得

方程的物理意义

我们观察一个半径为R 的刚性球,它相对于动系k 是静止的,它的中心在k 的坐标原点上。这个球以速度v 相对于K 系运动着,它的球面方程是:

R

2222=++ζηξ

用x,y,z 来表示,在t=0时,这个球面方程是:

R z y c v x 2

2222

21=++???? ????? ??- 一个在静止状态量起来是球形的刚体,在运动状态——从静系看来——则具有旋转椭球的形状了,这椭球的轴是:

??? ??-c v R 21, R , R

这样看来,球(因而也可以是无论什么形状的刚体)的 Y 方向和 Z 方向的长度不因运动而改变,而 X 方向的长度则好象以

()c v 2

11-:的比率缩短了,v 愈大,缩短得就愈厉害。对于。v=c ,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从“静”系看来——都缩成扁平的了。对于大于光速的速度,我们的讨论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此外,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光速在我们的物理理论中扮演着无限大速度的角色。

很显然,从匀速运动着的坐标系看来,同样的结果也适用于静止在“静”系中的物体。

进一步,我们设想有若干只钟,当它们同静系相对静止时,它们能够指示时间t ;而它们同动系相对静止时,就能够指示时间τ,现在我们把其中一只钟放到k 的坐标原点上,并且校准它,使它指示时间τ。从静系看来,这只钟走的快慢怎样呢?

在同这只钟的位置有关的量x,t 和τ之间,显然下列方程成立:

???? ??--=??

? ??x v t c c v 2211τ 和 vt x = 因此, t t t c v c v ?????

? ??---=-=??? ????? ??22

111τ 由此得知,这只钟所指示的时间(在竟系中看来)每秒钟要慢??? ??--

c v 211秒,或者——略去第四级和更高级的[小]量——要慢c v 2221秒。

从这里产生了如下的奇特后果。如果在K 系的A 点和B 点上各有一只在静系看来是同步运行的静止的钟,并且使 A 处的钟以速度

v 沿着AB 联线向B 运功,那么当它到达B 时,这两只钟不再是同步的了,从 A 向 B 运动的钟要比另一只留在B 处的钟落后c v t 2221

(不计第四级和更高级的[小」量) , t 是这只钟从A 到B 所费的时间。

我们立即可见,当钟从A 到B 是沿着一条任意的折线运动时,上面这结果仍然成立,甚至当A 和B 这两点重合在一起时,也还是如此。如果我们假定,对于折线证明的结果,对于连续曲线也是有效的,那么我们就得到这样的命题:如果A 处有两只同步的钟,其中一只以恒定速度沿一条闭合曲线运动,经历了t 秒后回到A ,那么,比那只在A 处始终未动的钟来,这只钟在它到达A 时,要慢 c v t 2221秒。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在赤道上的摆轮钟 ① ,比起放在两极的一只在性能上完全一样的钟来,在别的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它要走得慢些,不过所差的量非常之小。

§5 速度的加法定理

在以速度v 沿K 系的X 轴运动着的k 系中,设有一个点依照下面的方程运动:

τξξw =,τηηw =,0=?,

此处w ξ和w η都代表常量。

求这个点对于K 系的运动。借助于§3中得出的变换方程,我们把x,y,z,t 这些量引进这个点的运动方程中来,我们就得到:

t v v x c w w 2

1ξξ++= ,

t v y w c w c v ηξ22

11+-=??? ?? , 0=z

这样,依照我们的理论,速度的平行四边形定律只在第一级近似范围内才是有效的。我们置:

??? ????? ??+=dt dv dt dx U 222

w w w ηξ2

22+= ,

w w arctg ξ

ηα=

α因而被看作是ν和w 两速度之间的交角。经过简单演算后,我们得到:

()c c w w w w U 2

2

22cos 1cos 2sin ανανανν+-++=??? ??

值得注意的是,v 和w 是以对称的形式进入合成速度的式子里的。如果w 也取X 轴(Ξ轴)的方向,那么我们就得到:

c

vw w v U 21++=

从这个方程得知,由两个小于c 的速度合成而得的速度总小于c 。因为如果我们置k c v -=,λ-=c w ,次处k 和λ都是正的,并且小于c ,那么:

c c k k c k c c U 〈λλλ

+----=22 进一步还可看出,速度c 不会因为同一个“小于光速的速度”合成起来而有所改变。在这场合下,我们得到:

c c

w w c U =++=1 当v 和w 具有同一方向时,我们也可以把两个依照§3的变换联合起来,而得到有U 的公式。如果除了在§3中所描述的K 和k 这两个坐标系之外,我们还引进了另一个对k 作平行运动的坐标系k`,它的原点以速度w 在Ξ轴上运动着,那么我们就得到x ,y ,z ,t 这些量同k`的对应量之间的方程,它们同那些在§3中所得到的方程的区别,仅仅在于以

c vw w

2

1++ν

这个量代替“v ”:由此可知,这样的一些变换——必然地——形成一个群。

我们现在已经依照我们的两条原理推导出运动学的必要命题,我们要进而说明它们在电动力学中的应用。

二 电动力学部分

§6 关于空虚空间麦克斯韦-赫兹方程的变换。

关于磁场中由运动所产生的电动力的本性

设关于空虚空间的麦克斯韦-赫兹方程对于静系 K 是有效的,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z M y N t X c ??-??=??1, y

Z z Y t L c ??-??=??1 x N z L t Y c ??-??=??1, z

X x Z t M c ??-??=??1 y L x M t Z c ??-??=??1, x

Y y X t N c ??-??=??1 此处(X,Y,Z)表示电力的矢量,而(L,M,N)表示磁力的矢量。

如果我们把中所得出的变换用到这些方程上去,把这电磁过程参照于那个在§3中所引用的、以速度v 运动着的坐标系,我们就得到如下方程:

?

βηβτ???? ?

?+?-???? ??-?=??Z c v M Y c v N X c 1,, ξ

β?τβ???? ?

?-?-??=???? ??-?Y c v N L N c v Y c 1,, η

ξβτβ??-???? ??+?=???? ??+?L Z c v M M c v Z c 1, η

β?βτ???? ?

?+?-???? ??-?=??M c v Z N c v Y L c 1,

?

ξβτβ??-???? ??+?=???? ??+?X m c v Z Z c v M c 1, ξ

βητβ???? ?

?-?-??=???? ??-?N c v Y X Y c v N c 1, 此处 ??? ??-=c v 211

β

相对性原理现在要求,如果关于空虚空间的麦克斯韦一赫兹方程在K 系中成立,那么它们在k 系中也该成立,也就是说,对于动系k 的电力矢量(X`, , Y`, , Z`)和磁力矢量(L`, M`, N`, ) —— 它们是在动系 k 中分别由那些在带电体和磁体上的有重动力作用来定义的——下列方程成立:

?ητ??-??=??```1M N X c , η

?τ??-??=??```1Z Y L c , ξ?τ??-??=??```1N L Y c , ?

ξτ??-??=??```1X Z M c , ηξτ??-??=??```1L M Z c , ξ

ητ??-??=??```1Y X N c 显然,为 k 系所求得的上面这两个方程组必定表达完全同

一回事,因为这两个方程组都相当于 K 系的麦克斯韦一赫兹方程。此外,由于两组里的各个方程,除了代表矢量的符号以外,都是相一致的,因此,在两个方程组里的对应位置上出现的函数,除了一个因子()v ψ之外,都应当相一致,而()v ψ这因子对于一个

方程组里的一切函数都是共同的,并且同ξ,η,ζ和τ无关,而只同v 有关。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关系:

()X v X ψ=` , ()L v L ψ=`,

()??? ?

?-=N c v Y v Y βψ` ,()??? ??+=Z c v M v M βψ` ()??? ??+=M c v Z v Z βψ` ,()??? ?

?-=Y c v N v N βψ` 我们现在来作这个方程组的逆变换,首先要用到刚才所得

到的方程的解,其次,要把这些方程用到那个由速度v -来表征的逆变换(从k 变换到K)上去,那么,当我们考虑到如此得出的两个方程组必定是恒等的,就得到:

()()1=-?v v ψψ

再者,由于对称的缘故,

()()v v -=ψψ

所以 ()1=v ψ

我们的方程也就具有如下形式:

X X =` , L L =`,

??? ??-=N c v Y Y β` ,??? ?

?+=Z c v M M β` ??? ??+=M c v Z Z β` ,??? ?

?-=Y c v N N β` 为了解释这些方程,我们作如下的说明:设有一个点状电荷,当它在释系K中量度时,电菏的量值是“1”,,那就是说,当它静止在静系中时,它以 l 达因的力作用在距离 1 厘米处的一个相等的

一段话名人读书的故事

一段话名人读书的故事 一段话名人读书的故事要怎么写才能表达清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段话名人读书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一段话名人读书的故事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美籍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因此,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之心,善问之意。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也曾是写对联的好手。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学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

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最后称赞周樟寿对得最好。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两者虽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恰到好处。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毛主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

爱因斯坦的名言名句集锦

爱因斯坦的名言名句集锦 导读:名人名言爱因斯坦的名言名句集锦 1、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2、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3、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5、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肃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6、推动你的事业,个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7、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8、用一个大圆圈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9、对于一个为了发现一丁点儿真理而奋斗终生的人来说,如果他能亲眼看到别人真正理解并喜欢他的工作,那他就得到了最美好的报偿。 10、等你们六十岁的时候,你们就会珍惜由你们支配的每一个钟头了。 11、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12、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 13、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14、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15、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

16、我绝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财富绝不能使人类进步。 17、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18、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有的信念。 19、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任的。 2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 21、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不会产生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对于人类和对于客观事物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22、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23、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24、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篇名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作者 郭展嘉。國立虎尾高中。一年三班申建霖。國立虎尾高中。一年三班李憲昌。國立虎尾高中。一年三班

在我們的國中階段物理化學課已經學到了不少科學家與物理學家,上了高中之後,我們最常聽到的物理學家的名字就是屬於「愛因斯坦」了! 因為他的相對論造成了革命性的變化〈至今還沒有人能夠推翻他的學說〉,也是因為之前有人想解剖他的腦袋做觀察他為什麼會那麼地聰明,所以引發我們想了解他的動機;也剛好有這個小論文的機會所以我們國文老師指派了一個任務給我們班所有人,藉著這次機會我開始和組員一起開始對愛因斯坦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貳●正文 一.愛因斯坦生平簡介 01.1902年任職於瑞士專利局,工作乏味,下班後在家中進行自已所喜 歡的研究。 02. 在他26歲時,也就是1905年,愛因斯坦共計發表了3篇論著{光電效應、分子論的布朗運動、電力學的相對論},其中第二篇光電效應使他在1921年榮獲諾貝爾物理獎。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所提出相對論的質量和能量的關係,這兩者是一體的兩面,可以互相轉換,這導致核能的實現(質量的損失可以轉變成能量)。 03. 1912年秋天愛因斯坦回瑞士母校任教,他的座右銘為「研究的目的在追求真理」,時常告誡學生不要選擇輕鬆的途徑。 04. 在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四日向柏林科學院提出有名的「廣義相對論」。其中曾斷言太陽的重力場會使通過太陽附近的星光彎曲,但是平常陽光太強無法觀測。按照當時一般的看法,光既非物質點所組成,在太陽的重力場裏,光理應以直線進行,不應該受到太陽的影響。愛因斯坦不尋常的主張自然引起了爭論,幸好愛因斯坦的理論終於找到了個試驗的機會。 05. 1938年德國在希特勒統治下已經發現以中子撞擊鈾會產生核分裂 的現象。美國科學家乃上書羅斯福總統,由愛因斯坦具名簽署,信中建議展開鈾實際用途的研究,終於研製出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愛因斯坦倡議原子能的和平用途,阻止戰爭的再發生。為本世紀的科學巨人。〈註一〉

(完整版)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二、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

爱因斯坦经典名言40句

爱因斯坦经典名言40句 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1.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2.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3.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 4.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 5.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6.一个从未犯错的人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 7.我喜欢旅行,但不喜欢到达目的地。 8.把你的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像一小时。坐在一个漂亮姑娘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

9.我从不去想未来。因为它来得已经够快的了。 10.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 11.态度上的弱点会变成性格上的弱点。 12.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13.人的成就和差异决定于其业余时间。 14.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哪些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块。 15.一个人最高的本领就是适应客观世界的能力。 16.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17.天才和愚蠢之间的区别就是天才是有极限的。 18.要打破人的偏见比崩解一个原子还难。 19.这世界不会被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毁灭,而是冷眼旁观、选择保持缄默的人。 20.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把我自己变成了一个权威. 21.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的。 22.并不是我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 23.常识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累积的各种偏见。 24.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

爱因斯坦的演讲

爱因斯坦的演讲 我的世界观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它还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和美。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足惋惜。这样的人无疑有点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我自己受到了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于人了比较广泛的规定。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是本世纪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统计物理学、量子理论、辐射量子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建立的相对论,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对物理学、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哲学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自然科学革新家”。 学习、思考、勤奋的一生 1879年3月14日,阿耳伯特·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的家庭。 爱因斯坦小时并不显得很聪明,但却很爱动脑筋。五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他玩得入了迷,无论怎么颠来倒去地摆弄它,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沉思着这里必然隐藏着自然界的奥秘。爱因斯坦的小学、中学是在慕尼黑上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他十分讨厌当时德国的教育制度,提倡死记硬背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文法规则,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他爱好独立思考,渴望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爱因斯坦十五岁时,跟随父母迁居到意大利的米兰。不久又进入瑞士阿劳中学学习。这里的学风和慕尼黑市大不相同,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工作能力,自由空气很浓,学生不必死记硬背。学校有许多小实验室,摆着许多实验仪器和标本,学生可 __地去做

实验。这样的学习环境对爱因斯坦来说真是太好了。他在这里学习了一年,取得中学毕业证书后,未经考试进入了当时中欧一带著名的大学——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 爱因斯坦在大学里也不是一个优等生。他对一些学科不感兴趣,考试成绩较差,而把全部精力都化在钻研有兴趣的数学和物理学上。他喜欢在实验室里工作,同实验直接打交道。他对当时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落后状况,对教授只讲一些应用性的物理原理,对自然现象缺乏探索精神,很不满意。爱因斯坦只得坚持勤奋的自学,来不断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 1900年夏天,爱因斯坦大学毕业。1902年,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进了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他的任务是负责对申请专利权的各种发明创造提出审查意见。这一工作使他有机会能接触到许多新的思想和有趣的意见,培养了能够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的不寻常的能力,这对他的物理思想也有重大的激励作用。他白天工作,晚上和假日研究感兴趣的物理问题。1905年,他获得了惊人的突破。一年之内,连续发表了有关布朗运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三篇划时代的论文,这三项重大成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这在自然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爱因斯坦名言名句

爱因斯坦名言名句 2017-05-211、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 ——爱因斯坦2、我绝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财富绝不能使人类进步。 ——爱因斯坦3、莫扎特从不为永恒作曲,但是正因为这个理由,所以他的许多作品均是永恒的。 ——爱因斯坦4、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 ——爱因斯坦5、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爱因斯坦6、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 ——爱因斯坦7、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 ……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爱因斯坦8、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 ——爱因斯坦9、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到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10、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爱因斯坦11、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 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而也就越大。 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爱因斯坦12、等你们六十岁的时候,你们就会珍惜由你们支配的每一个钟头了。 ——爱因斯坦13、真正的笑,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 ——爱因斯坦14、求学犹植树,春天开花朵,秋天结果实。 ——爱因斯坦15、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爱因斯坦16、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 ——爱因斯坦17、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些什么。 ——爱因斯坦18、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19、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20、对于一个为了发现一丁点儿真理而奋斗终生的人来说,如果他能亲眼看到别人真正理解并喜欢他的工作,那他就得

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

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 导读: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1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吧!那肯定也听说过他那伟大的相对论理论。众所周知,相对论是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的,分成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 而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在大学的物理学科才有所涉及,那些深奥的理论是不是已经让你望而却步了呢?别,请走上前来,看看这本书——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跟伟大的爱因斯坦一起走上“相对论”的旅途吧! 记得小学一年级时,一位老师告诉过我,按照相对论,如果人类能够发明比光还快的机器就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社会。如果找到虫洞,并且能够放大、移动虫洞的位置,就可以去往未来。多么神奇! 一直以来,我就对相对论很感兴趣。可惜,妈妈帮我找到的资料都很难懂,不过这本书可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因为深入浅出是这本书的特色,高深的理论知识在一个个简单常见的例子中变得简单明了,虫洞、黑洞、时间机器等不再是一个个枯燥无味的词语。即使你是一个物理零基础的孩子,只要用心读这本书。相信它也会让你“赖”上物理,爱上科学! 这本书分成九课,都是以爱因斯坦为主讲老师,给孩子讲课的形式来给我们传播知识的。 分别是第一课什么是速度?

第二课光的速度不会变? 第三课能够到达未来吗? 第四课对于运动中的人来说,距离变短了。 运动会使物体的重量发生变化。 宇宙是什么样的呢? 地球拉住了布娃娃。 重力使光线变得弯曲。 能够吸引一切的黑洞。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九课,因为读了这一章节之后,我解开了一直藏在心里的谜团——为什么地球没有被虫洞吸进去。 这是因为:重力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黑洞是一个拥有巨大重力的天体,到了黑洞附近,任何物体都逃脱不了它那强大的吸引力。那么为什么地球还依然存在呢?因为,虽然宇宙里有很多黑洞,但是那些黑洞只能吸引一定距离内的物体,距离越远,黑洞的引力就越小。也就是说,地球是位于黑洞的边界线之外,所以它不会被黑洞吸进去。哈哈,可真有趣。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们小学生也要通过阅读,思考,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即使不能成为科学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让有趣的科学知识伴我们成长。大家一起来读书吧! 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2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 篇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爱因斯坦的名言50句

爱因斯坦的名言50句 2018-01-171、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 ——爱因斯坦2、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加难能可贵。 ——爱因斯坦3、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的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他摆脱了自我,又是为什么。 ——爱因斯坦4、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爱因斯坦5、它(指学校教育)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 ……学校的目标应当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已人生的最高目的。 ——爱因斯坦6、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7、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8、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肃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9、灵感并不是在逻辑思考的延长线上产生,而是在破除逻辑或常识的地方才有灵感。 ——爱因斯坦10、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

人羡慕的机会。 为了你们自己的欢乐和今后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 ——爱因斯坦11、不是每件可以算数的事都可以计算,不是每件可以计算的事都可以算数。 ——爱因斯坦12、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各个国家里的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 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它,尊重它,增进它,并且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 这样。 我们这些总要死的人,就在我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了永生。 ——爱因斯坦13、人们努力追求的庸欲的目标——爱因斯坦14、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爱因斯坦15、把时间花费在阅读他人的著述吧。 你可借他人辛苦的东西,轻易改善自己。 ——爱因斯坦16、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爱因斯坦17、好奇心的存在,自有它的道理。 ——爱因斯坦18、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爱因斯坦《论教育》

论教育 爱因斯坦 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本文是爱因斯坦于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词。 在纪念的日子里,通常首先是追溯往事,尤其是要怀念那些由于发展文化生活而得到特殊荣誉的人们。这种对于我们先辈的亲切的纪念仪式确实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因为这样一种对过去最美好事物的回忆适宜于鼓励今天的善良的人们去勇敢奋斗。但这种怀念应当由那些从青年时代起就同这个州联系在一起,并且熟悉它的过去的人来做;而不应当由一个像吉卜赛人那样到处流浪、把各种各样国家的经验兼收并蓄起来的人来做。 这样,就没有什么东西可留给我讲了,除了讲一些同空间和时间无关的,而过去和将来始终同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在做这一尝试时,我不能以权威自居,特别是因为各个时代的有才智的和善意的人们,都已讨论过教育这个问题,并且无疑已清楚地反复讲明了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见解。在教育学领域中,我是个半外行人,除却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以外,我的见解就别无基础。那么我究竟凭什么有胆量来大发议论呢?如果它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人们也许会被这样一些考虑弄得哑口无言了。 可是,对于能动的人类事务来说,情况是不同的。在这里,单靠真

理的知识是不够的,相反,如果要不失掉这种知识,就必须以不断的努力来使它经常更新。它像一座矗立在沙漠上的大理石像,随时都有被流沙掩埋的危险。为了使这座石像永远照耀在阳光之下,必须挥手不停地为它工作。我也要出一臂之力。 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手段。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合于今天。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和教育的传递者的家庭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 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做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我所能判断的范围来说,英国学校制度是最接近于实现这种理想的。 但是人们应当怎样来努力达到这种理想呢?是不是要用道德说教来实现这个目标呢?完全不是。言词是并且永远是空洞的,而且通向地狱的道路总是伴随着理想的空谈。但是人格决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这对于初学的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论文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By A. Einstein June 30, 1905 It is known that Maxwell's electrodynamics--as usually understood at the present time--when applied to moving bodies, leads to asymmetries which do not appear to be inherent in the phenomena. Take, for example, the reciprocal electrodynamic action of a magnet and a conductor. The observable phenomenon here depends only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conductor and the magnet, whereas the customary view draws a sharp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cases in which either the one or the other of these bodies is in motion. For if the magnet is in motion and the conductor at rest, there arises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magnet an electric field with a certain definite energy, producing a current at the places where parts of the conductor are situated. But if the magnet is stationary and the conductor in motion, no electric field arises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magnet. In the conductor, however, we find an electromotive force, to which in itself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energy, but which gives rise--assuming equality of relative motion in the two cases discussed--to electric currents of the same path and intensity as those produced by the electric forces in the former case. Examples of this sort, together with the unsuccessful attempts to discover any motion of the earth relatively to the ``light medium,'' suggest that the phenomena of electrodynamics as well as of mechanics possess no proper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a of absolute rest. They suggest rather that, as has already been shown to the first order of small quantities, the same laws of electrodynamics and optics will be valid for all frames of reference for which the equations of mechanics hold good.1 We will raise this conjecture (the purport of which will hereafter be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to the status of a postulate, and also introduce another postulate, which is only apparently irreconcilable with the former, namely, that light is always propagated in empty space with a definite velocity c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state of

爱因斯坦名言

1、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everywhere. 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3、Joy in looking and comprehending is nature's most beautiful gift. 从观察和理解中获得乐趣是大自然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 4、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试着不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而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5、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如果你不能把它简单地解释出来,那说明你还没有很好的理解它。 6、When the solution is simple, God is answering. 当答案很简单时,是上帝在回答。 7、A question that sometimes drives me hazy: are I am or the others crazy? 有一个问题常常把我搞迷糊:究竟是我疯了还是别人疯了? 8、Isn't it strange that I who have written only unpopular books should be such a popular fellow? 这件事不奇怪吗——我写的书从不畅销,但我却是个如此有名的家伙? 9、Small i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see with their eyes and think with their minds. 只有少数人在用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用他们自己的头脑思考。 10、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这世界最无法理解的事情是它是可理解的。 11、The value of a man should be seen in what he gives and not in what he is able to receive.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12、Only to devote oneself to the society can fi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ctually short and risky life.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13、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14.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科学没有信仰是瘸子,信仰没有科学是瞎子。 15.The mass of a body is a measure of its energy content. 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其所含能量的度量单位。

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发展

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启示 12级物理一班段延波1207020016 在《物理学史》6.2节,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经过。而在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最令我在意的还是爱因斯坦的思想发展,所以,我查阅了文献资料,研究学习了爱因斯坦在创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的思想,特在此进行简短阐述。 一、善于提问与不畏权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写的才华出众,直到五岁话还说不清楚,曾被医生认为发育不正常,不过他很爱思考,总是像大人盘问“为什么?”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四五岁时就对罗盘发生过浓厚兴趣,“为什么罗盘的指针总是指向南北,这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深刻的隐藏在事物后面”爱因斯坦后来回忆时这么说。12岁时他对几何定理的神奇也深有触动。例如他曾想到,“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虽然不是显而易见,却可以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于任何怀疑似乎不可能”他说“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正是源于这种对世界和学问的好奇与质疑, 促使爱因斯坦如饥似渴地读书, 天马行空地思考问题。 爱因斯坦不喜欢当年德国的教育制度,中学没有毕业就退学在家自学,16岁通过自学掌握了微积分,在爱因斯坦的学习阶段,15岁的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居家迁居意大利,后只身到瑞典的苏黎世,目的是上那里的联邦工业大学,却因不善记忆而没有录取,后来转学到阿劳(Aaeau)中学补习功课。他在自述中写道,“这所学校以他的自由精神和那些毫不依赖外界权威的教师们的淳朴热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阿劳这一年中,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那么它就处在一个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波场,但看来不会有,样的事情!这是从狭义相对论有关的第一个朴素的思想实验。”[ 3] 正是这种对事物的好奇和对人类已有知识的质疑, 造就了爱因斯坦, 成为他不断追求科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引导他提出和解决前人不可能提出和解决的问题。

关于爱因斯坦童年的故事

关于爱因斯坦童年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科学家,发明家,还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那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很安静,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顽皮。另外爱因斯坦还善于思考,只是他不会讲出来,但是这些表现在常人眼里,就是不正常。 爱因斯坦到了三岁还不会讲话,所以父母担心他可能是一个哑巴,或者是患有什么疾病,所以他们带着爱因斯坦去看医生。所幸的是经过医生的检查,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哑巴,所以他的父母也松了一口气。但是爱因斯坦到了九岁,讲话都不流畅,感觉上他每讲一句话,都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表现在人们看来,就跟傻子差不多,为此他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 在其他方面,爱因斯坦也与普通孩子不一样。在其他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他却不想参与其中。看着其他孩子在一起打闹、玩耍,他只是静静地在一旁思考,就像一个旁观者。 另外在爱因斯坦小时候读书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除了数学成绩外,他的其他成绩都不理想。加上他反应慢,交际能力有限,所以不受老师与同学的欢迎。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知识的学习,他仍然坚持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

其实爱因斯坦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地方。他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一些高年级的数学知识,这是让人震惊的地方。而且为了学习好这些知识,他还认真的做了笔记,以便将这些知识吸收进自己的脑子里。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吐舌每个人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世界历史上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圣的天才也有童心泛滥的时刻,正是在1951年3月,在爱因斯坦72岁生日聚会上,有一个记者幸运地抓拍到了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的吐舌照,这样可爱的照片,后来这张爱因斯坦吐舌照片成为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张照片。 爱因斯坦吐舌的原因是因为经过众多记者轮番拍摄之后,他的脸已经麻木了,他已经无力再笑了,所以就用这种特殊的肢体表情表达他内心的喜悦,不过后来有人大家分析他吐舌的原因,说他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反对当年共产党所引发的赤色恐慌。 爱因斯坦吐舌照是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也是爱因斯坦为数不多的留下的几张照片记录,爱因斯坦的一生都在塑造着一个严肃而古板的科学家形象,但是这张吐舌照片揭露了他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其实爱因斯坦内心还是很阳光开朗的,这一点从后来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中也可以看到,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板和固执。 爱因斯坦吐舌照片用现在的技术手段来看非常模糊,但是却是那个年代最轰动人们的一张照片,人们通过这张照片观察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爱因斯坦,好奇的人们也凭借这张照片纷纷猜测天才的心中所想,不过天才总是孤独的,他的内心世界永远不可能有人完全把握。

爱因斯坦的读书名言警句摘抄合集英文

爱因斯坦的读书名言警句摘抄合集英文 1. A person who never made a mistake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 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一定从来没有尝试过任何新鲜事物。 2. Intellectuals solve problems; geniuses prevent them. 智者解决问题,天才预防问题。 3. Science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one does not have to earn one's living at it. 科学是个美妙的东西如果无须靠它维生的话。 4. The hardest thing in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is the income tax. 世界上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东西就是个人所得税。 5. I am convinced that He (God) does not play dice. 我确信上帝不玩赌博游戏。 6. Reality is merely an illusion, albeit a very persistent one. 现实不过是幻象,尽管这幻象挥之不去。 7. I never think of the future. It comes soon enough. 我从不去想未来。因为它来得已经够快的了。 8. The only thing that interferes with my learning is my education.

妨碍我学习的唯一障碍就是我的教育。 9. Two things are infinit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 and I'm not sure about the universe. 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我不能确定的是宇宙的大小。 10. I know not with what weapons World War III will be fought, but World War IV will be fought with sticks and stones. 原文:I think that only daring speculation can lead us further and not accumulation of facts. 如果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那么A等于x加y加z。勤奋工作是x;y是玩耍,而z是把嘴闭上。 原文:If A is a success in life, then A equals x plus y plus z. Work is x; y is play; and z is keeping your mouth shut. 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了。 原文:It has become appallingly obvious that our technology has exceeded our humanity. 要打破人的偏见比崩解一个原子还难。 原文:It is harder to crack a prejudice than an atom. 法律本身并不能保证言论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需要所有的人都有着包容的心。 原文:Laws alone can not secure freedom of express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