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

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

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
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

陳瑞麟

東吳大學哲學系

本文發表於2001年傅大為、朱元鴻主編,《孔恩:評論集》(台北:巨流),頁279-309。

1983年孔恩發表了《可共量性、可比較性、可溝通性》(Commensurability, Comparability, Communicability)(以下簡稱CCC)一文,呈獻了「局部的不可共量性」(local incommensurability)和「詞彙結構」(lexical structure)或「分類結構」(taxonomic structure)的新提法,正式地標誌了他開始走上《科學革命的結構》(以下簡稱《結構》)之後的道路。

從發表且造成廣大影響以來,《結構》中的兩大核心觀念「典範」與「不可共量性」即不斷地受到來自各方的批評。面對批判浪潮的孔恩,在科學哲學方面的主要工作即是一再精練地典範的觀念與捍衛不可共量性的「合法性」(雖然還是有一些修飾調整)。

針對「典範」的觀念,早在1970年代,孔恩在《後記》(Postscript-1969)與《對批評的反省》(Reflection on My Critics)二文中,將典範再解釋為「範例」(exemplar)和「訓練基質」(disciplinary matrix)1的組合。或許是因為這個再解釋的社會學意味更濃厚,而沒有受到哲學批評家的重視。基於哲學傳統,他們對「理論的結構」問題更感興趣。他們普遍地將典範理解為「鉅型理論」(如牛頓力學、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等等),試圖對「科學理論的結構」提出更恰當的理解,以顯示典範觀念的模糊與歧義,証明理論與理論間的「不可共量性」不能成立,展現科學畢竟仍是理性、累積與進步而非革命斷裂的2。

再者,不可共量性的「命運」與典範的「命運」是相繫在一起的,因為孔恩在《結構》中的主旨正是「典範與典範之間的不共可量性」。對科學哲學家來說,如果能夠分析科學理論的語言或概念結構,顯示理論與理論之間的語言或概念是「同義的」、「共指稱」或「可以互譯的」,那麼所謂的「不可共量性」就站不住腳了。

在這種受批判與競爭的背景下,孔恩自己的思考也被帶向去重建足以支持不可共量性的理論結構──因為他放棄了「典範」一詞3,但堅持不可共量性。於是,我們看到的就是他在CCC以及後續的諸多論文中提出且發展的「分類結構」和「局部的不可共量性」。的確,不管是「典範」或者「範例」與「訓練基質」的組合,都沒有涉入「理論結構」的分析。在CCC之後,孔恩身上的科學

1「範例」也就是科學家在訓練的過程中,用來幫助理解他所研究的學科的「例題」。「訓練基質」則包含了四個元素:符號通式、形上觀念、共享價值、範例;這些也都是在訓練過程中,由訓練者有形無形地透過例題或其它互動而傳遞給受訓者的必備「技能」。換言之,孔恩從「訓練」的角度來重新解釋「典範」的觀念,強調「訓練」在常態科學中的角色與重要性。

2參看Lakatos, Imre & Musgrave (1970) (eds.), Criticism and Growth of Knowledge; F. Suppe (1977)(ed.),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 W. Stugmueller (1976), The Structure of Dynamics of Scientific Theory, F. Suppe (1989), The Semantic Conception of Theories and Scientific Realism 等論文集或著作。

3有趣的是,《結構》在其它學界造成深遠影響,各種學科均樂於使用「典範」的觀念。「典範」成為琅琅上口的術語,似乎絲毫不管孔恩本人已經放棄了它。

哲學家的傳統氣質,就越來越濃厚了。

本文意在呈現與探討《科學革命的結構》之後,科學哲學的研究成果,同時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向──特別著重在英美科哲傳統這一路線──藉此顯示孔恩的科哲工作,對英美科哲傳統的衝擊。然而,一方面,《結構》之後的科哲討論,學派觀點紛呈、文獻龐大複雜,不可能全面顧及;另方面,孔恩本人的後期思考也在《結構》之後占據著重要地位。基於上述考量,本文的主線將循著孔恩後期思想的路線,而環繞在「分類結構」與「不可共量性」這兩個核心觀念上──這也是「《結構》之後」的另一層涵意4。

壹、不可共量性與不可翻譯性

在《結構》之中,孔恩使用「蓋式塔轉換」(Gestalt shift)來描繪革命前後,新舊典範下的科學家彼此之間往往無法互相理解。正如同人們在面對心理學實驗中著名的兔鴨圖時,要不是把它看成兔子,就是把它看成鴨子,不可能同時看到兩種動物。學者們把它稱作「全面的不可共量性」(global incommensurability),認為這種描繪太過心理學化,會導致極端的相對主義。很多哲學家也把「不可共量性」理解為包含了「不可翻譯」(untranslatability)、「不可比較」與「不可溝通」等涵意,並以此來批評它不能成立(Popper 1970, Toulmin 1970, Kitcher 1978, etc.)。

孔恩拒絕不可共量性的論題會導致不可比較與不可溝通。但他堅持「不可共量性是任何科學知識的歷史、發展與演化觀點之基本必要的成分(essential component)。」(Kuhn 1991: 3)現在,他明確地主張不可共量就是不可翻譯,而且努力為不可翻譯辯護。但這立刻面臨一個問題:如果老科學理論不可翻譯成革命後的新理論,那麼孔恩等科學史家又如何能重建那些三百年前甚至二千年前的科學理論呢?孔恩認為這個批評把「翻譯」和「解釋」(interpretation)混同起來。事實上,不可共量理論的支持者,可以使用自己的科學語言來解釋敵對理論,因為他們能學習對方的科學語言(所以他們當然也可以互相溝通),但他們無法將自己理論中的核心詞項(kernel terms),在完全不損失其原來的意義之下,一一對應地「翻譯」為敵對理論的科學詞項。翻譯不可能只依賴指稱或外延,而必定涉及意義和內涵(Kuhn 1983)5。換言之,就算兩個在不同理論間的科學詞項是擁有相同的指稱物,也不表示它們就可以互譯,還要考慮其理論背景──不同的理論擁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詞彙結構(lexical structure)或分類結構(taxonomic structure)。該結構讓同一個科學詞項的意義和內涵不同,因而無法一一對應地互譯。

4傅大為(1994)已經在台灣抗議孔恩後期的哲學(特別是本文主題「分類結構」和「不可共量性」論題)受到忽略;似乎在英美科哲學界亦然──一直停留在《結構》之中。譬如,吉爾1999的新書中一章「說明科學革命」(Explaining Scientific Revolution)中也談了「後孔恩的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Post-Kuhnian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卻對孔恩後期文獻未置一詞,甚至書未所附的參考文獻,連一篇都沒有!

5筆者在《組織科學理論:分疇、分類和模型》(陳瑞麟(1999))一文中,有較詳盡的闡釋。

然而,如何展示理論的詞彙結構?不同理論的詞彙結構又是如何地不可互譯?有科學史的實例來支持嗎?

貳、科學理論的詞彙結構之轉變

孔恩在不同的文章中共舉了好幾個科學實例來佐証科學革命的關鍵在於科學理論的詞彙結構之轉變:包括托勒密天文學到哥白尼天文學的轉變、亞里斯多德力學到牛頓力學的轉變、伏塔電池(V olta’s battery)的電流迴路之轉變、黑體(black-body)問題中古典統計力學到到量子概念的轉變。在此,我們選擇黑體問題的例子6,來介紹了孔恩的論証:單一詞彙的意義之隱然變化,如何相關了整體詞彙結構之轉變,又如何進一步導致科學理論的革命(以下重述主要根據Kuhn(1987))7。

所謂黑體問題是研究種種不反光的物體(因而通常呈現黑色或深褐色)在受熱過程中輻射出不同色彩的現象,亦即受熱物體的色彩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而改變,譬如一根鐵棒在受熱到一定程度時是紅色的(即發出紅色光),隨著溫度增加,將會發出白熾的亮光。為什麼會這樣呢?又該如何說明它呢?普朗克(Max Plank)在二十世紀初首先應用波茲曼(Ludwig Boltzmann)的古典統計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波茲曼的方法是在考察氣體行為時發展出來的。他把氣體認知為很多細微分子的聚集,在一個密閉容器內快速碰撞。如何從這樣的碰撞模型中來計算分子的總動能?這個模型並不是新的,早期科學家已計算出答案來,波茲曼貢獻是從全新的管道──機率理論──來求出答案。首先,波茲曼在心上把總能量E劃分為許多小尺度的微室(cells)或元素(elements),每個微室的能量以e來表示,e的數值可以有許多種;接著他想像分子散漫地分佈在這些微室之間,不同微室中的分子速度不同,不同微室的分子數目也不相同。如此可能得出許多不同的分佈,再把總能量不等於E的分佈排除掉。藉著機率理論,就可以得到最可能產生的分佈。

把這個方法應用到黑體問題上時,由於黑體的溫度越高,表示吸收能量越多,其輻射色彩隨之改變。又不同的色彩輻射意味頻率不同,這暗示了能量吸收和頻率有關。因此,普朗克同樣想像一種充滿了輻射(光、熱、輻射波)的容器(container)或洞穴(cavity),進一步他想像洞穴擁有很多他稱作「共鳴器」(resonators)的東西(就像細小的電音叉,只對某種頻率的輻射有所感應)。這些共鳴器吸收輻射中的能量,普朗克的問題是:由每個共鳴器所選出的能量如何依賴於它的頻率?又能量在這些共鳴器上的頻率分佈是什麼?

6筆者已在註5所舉的論文中重述了孔恩如何展示「力」一詞如何各自相關了亞里斯多德力學與牛頓力學的詞彙結構。

7Kuhn(1987), “What Are Scientific Revolutions?”;另Kuhn 1987a, The Shearman Memorial Lectures 也有大同小異的論述。

這樣看來,普朗克的問題非常接近波茲曼,所以普朗克就應用了波茲曼的機率技術,得到的答案是當時最好的答案。問題是波茲曼的微室能量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數值而不會改變總結果,普朗克的共鳴器所能吸收的能量卻不是任意指派的,而必須由一個公式e=?ν算出(其中,?即今天著名的普朗克常數;ν是它所吸收的輻射頻率)。進而一個共鳴器只能有0, e, 2e, 3e 的能量,卻從未出現(1/3)e 或(4/5)e 的能量。換言之,共鳴器的能量改變不是連續的,而是以e或e 的整數倍作不連續的跳躍。

孔恩因此評論說:「普朗克的論証既徹底不同,又非常相同。就數學上來說,它實質上沒有改變….。但就物理上來說,這個數學推導所指稱的存在物是相當不同的。」(Kuhn 1987: 17)更精確地說,在波茲曼的問題上,微室與其能量e只是心靈的虛擬;在普朗克的理論裏,共鳴器與其能量e卻成為一個獨立分離存在(不再是心靈虛擬的)的能量原子(energy atom)──即「量子」(quantum)──這個概念對古典物理學來說十分陌生,也不相容於古典物理的傳統方法。普朗克本人對這個物理結果感到害怕也不能接受,寧願只把它當成計算上的假設或設計8。

這個歷史實例透露了什麼呢?在波茲曼的問題情境中,具能量e的「微室」相關於古典分子碰撞模型,e數值的變動可以是連續的;但在普朗克的問題情境裏,「共鳴器」的能量e卻必須預設量子概念,而且相聯到一個量子理論的詞彙結構:包括了頻率、輻射、量子──儘管普朗克本人並沒意識到這一點,當時也沒有清楚明確的「量子」概念。換言之,相同數學方法中的相同參數e在兩種問題情境中代表的並不是相同的物理存在!兩個e的意義並不相同,也不可互譯。e的意義之改變,也就更動了整個數學架構的意義。科學革命就在這種詞彙意義的變動中發生了,這種變動也絕不是單一詞彙的改變而已,必然將牽動整體詞彙結構的改變。孔恩結論說:「刻劃革命的乃是科學描述與通式中所必需的幾個分類範疇(taxonomic categories)之改變。….這種改變必是整體的(holistic)。而且這種整體論是根植在語言的本質中。」(Kuhn 1987: 20)

參、局部的不可共量性

CCC之後的孔恩理論,可以詮釋如下:科學革命發生於詞彙結構的轉變之際,革命前後的兩個理論之詞彙結構是不可互譯的,也就是不可共量的。但不可共量只是局部性的,亦即只發生在詞彙結構的部分詞彙之間。正如從波茲曼的氣體碰撞的機率模型到普朗克的黑體問題,所蘊涵的量子力學對古典力學的革命,可由連續的微室能量e轉變成量子化能量e來刻劃;又如從托勒密天文學到哥白尼天文學也只是太陽由歸類於行星類轉變成恆星類、地球則由宇宙的不動中心轉隸屬於為行星類;亞里斯多德的力學到牛頓力學則是「力」與「運動」的意義改變而已。然而這種局部詞彙的意義轉變,所帶來的效果卻是整體性的意義革命。

8孔恩指出,1909年普朗克也開始使用「量子」一詞,這個詞的意義就是專用來描述可以獨立存在的能量原子。同時,他也捨棄了聲學的類比,而用「振盪器」(oscillators)來代替「共鳴器」。

乍看之下,我們似乎碰上一些麻煩了:如果局部的詞彙意義變化總是造成「整體性」的意義轉變,那麼我們如何能說理論間的不可共量性是局部的9?所謂「整體性」乃是指單一語言社群所使用的詞彙結構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整體,每個詞項的意義必定相關其它詞項、或者各詞項間是互相定義的。因此,兩個不同的理論各自擁有自己的整體詞彙結構,但這並不意味這兩個詞彙結構的每一部分之意義都完全不相容。兩個不同的、各自具有整體性的詞彙結構,其局部意義還是有可能相容甚至相同。正如水星、金星、火星等在托勒密和哥白尼的系統中同樣都是行星,但這種相容也不妨礙托勒密系統和哥白尼系統各自擁有自己的整體詞彙結構。

如此,理論的革命性轉變,以及產生彼此間局部的不可共量性,可詮釋為:一個理論的詞彙結構之部分詞項發生變化,就會產生一個新的詞彙結構,可能蘊涵一個革命性的新理論。而新舊兩個理論間的部分詞項(而不是所有詞項)是不可互譯的,也就是局部的不可共量。換言之,理論革命不僅是該詞項的指稱物之描述方式的改變而已,還包含了挑選所有範疇(整個詞彙結構)的指稱物之所有判準的調整或改變。孔恩說:「在這些環境下,某種局部的整體論(local holism)必定是語言的基本特色。」(Kuhn 1983: 682)

演化」

「演化

肆、科學的

科學的「

闡明了理論結構與局部的不可共量性後,孔恩並沒有在這兩個更精緻的觀念上來全面重述科學的發展。不過在〈結構以來的路向〉(“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1991)一文中,孔恩援引達爾文的「演化論」,嘗試草繪一個科學發展與生物演化的類比。我們說「草繪」是因為孔恩一生的科學研究道路,至此似乎也走近終點了,再也無力如全盛期的般地精繪完整全幅的科學圖像。

在《結構》一書的最後一章,孔恩已經指出了科學的發展並不是朝向某個目標(如波柏的主張:不斷地逼近真理或真實;或者如邏輯實証論主張:局部事實或真理不斷地歸納累積)。他在這個洞見上看到了科學發展與生物演化的類比性:生物演化的重點在於考察「生物物種如何從其它物種演化而來,而不是它將會朝向什麼目標而演化」(as evolution from, rather than evolution towards)。現在,孔恩又揭露了第二個不顯著的類比:必須考察許多橫跨科學學科的共時切面

9我們必須一提的是,孔恩其實不是使用這種傳統語言哲學式的「意義」一詞來說明他自己的新觀點。可能是由於「意義」一詞有太多歧義之故,孔恩想避免談論意義。他比較喜歡說:一個語言社群(在某一「典範」或「理論」主導下的科學社群)如何挑選出他們所應用的詞項之指稱物?他們使用什麼樣的判準來做這種選擇?孔恩以為,在他們針對「一個詞項」來進行指稱物的挑選時,他們不是光掌握這個詞項的充分必要條件來作為判準而已,他們還必須懂得相關的其它範疇(由其它詞項來表達,作為目標詞項的「對照組」)之指稱物的判準。換言之,挑選「一個詞項」的判準必定相關了整個分類結構。(Kuhn 1983, p.681-683) 然而,孔恩在此所用的「指稱物」之概念,乃是來自英美哲學傳統的「意義理論」之一大分枝──「指稱理論」(theory of reference),另一分枝則是「意含或內涵理論」(theory of sense or intension)。而孔恩所強調的分類結構,其實屬於「意含」的面向,這等於是說,孔恩所談的還是逃不出「意義」的領地。

(synchronic slice across the sciences),而不是其中一種學科的歷時切面(diachronic slice)。也就是說,科學的發展乃是許多專業領域(specialties)的演化,而不是單一專業領域的長期演變。因為在科學革命之後,通常有比以前更多的專業領域出現(Kuhn 1991: 7)10。

結合演化論的思考與分類結構的觀念,孔恩對早期提出的常態科學與科學革命的二階段模型作了柔和的調整。在《結構》中這兩個階段可以簡化為單純地增加知識的發展,以及需要放棄從前的部分信念之發展。現在,它們應該表達成不需要局部分類變遷的發展(常態科學)與需要局部分類變遷的發展(科學革命)。革命就相當於產生擁有新分類結構的新專業領域。如此一來,科學發展就會像一棵專業領域的演化樹般,常態階段是專業領域內部的發展,革命階段是新的專業領域之產生(1991: 7)。我們可以說,孔恩在此嘗試描繪一個科學發展的「演化圖像」。

孔恩指出科學發展和生物演化有兩點類比:首先,專業領域的出現並不是類比於突變,而應該類比於「物種形成」(speciation)。在生物演化中,新物種的形成很類似於科學專業領域的出現:除非出現很久之後,否則很難指認新物種、也很難界定出現時間等等。第二個類比之處在於:生物物種的區分乃是生殖,不同物種之間無法任意交配繁殖下一代;就科學而言,不同科學專業領域的成員擁有不同的詞彙集(lexicon),往往會阻礙彼此間的溝通(但並非不可溝通)(1991: 8)。

這個科學發展的演化模型,於演化論再度流行的今天,可能會更受科學家歡迎。但,它是否會比早期的二階段(或三部曲模式)更好呢?可惜的是,孔恩無法更細緻地發展它。對我們而言,這個簡單的類比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問題:當孔恩以產生新詞彙結構的專業領域來刻劃科學革命時,其實已經大幅地稀釋革命的意義了。我們很有理由懷疑,新專業領域的產生就是科學革命嗎?它的詞彙結構和演化出它的老專業領域之詞彙結構有局部不可共量的情形嗎?譬如,分子生物學和分子化學可以標誌為「革命的」嗎?當然,孔恩的意思可能不是新專業領域的出現就意謂了科學革命;而是科學革命會帶來新專業領域的出現。若如此,科學革命和「新專業出現」的差別又在何處呢?「專業領域」是個既老又新的概念,說「老」是因為它是個日常慣用的語詞,說「新」是因為孔恩想把它引入一個新的演化模型內,隱隱然地以它來代替《結構》中的「典範」之角色。然而,「專業領域」能扛起「典範」原先的責任嗎?孔恩的新用法和我們一般的慣常用法又有什麼不同?它和理論的關係又如何?此外,所謂「共時切面」與「歷時切面」的術語似乎仍相當晦澀模糊,正如早期的「典範」觀念一般,十分易於招來批評。況且,這是否表示:考察科學發展,不必再重視同一領域內理論變更的情形了?凡此種種,均顯示孔恩的演化類比似乎不是個完整的新答案,而是通向問題迷宮

10孔恩指出,一般有兩種模式:要不是新分枝從老的母幹中分裂出來,就像種種科學領域從過去的哲學和醫學中萌芽;就是兩個既存的領域部分交疊成新的專業領域,如物理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當專業領域的分離獨立性越來越高時,它會逐漸地獲得自己的專業期刊、專業社群、新的大學席位、實驗室與學系。(Kuhn 1991, p.7)

的一扇門。當然,或許透過這扇門,我們也可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伍、孔恩之後的科學哲學概況

孔恩在《結構》中提出了一個生動有趣的科學圖像,《結構》之後的科學哲學思考,也精準地抓到了科學理論在語言層面的基本特色。然而,他的最大貢獻並不在這兒,而是他所開發的方法,鎔鑄科學史、語言哲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於一爐,不僅打破了原有的學科籓籬,也在各學科自身內部發動了方法論的變革(套用孔恩自己的理論,他其實為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等專業學科帶來了「革命」)。譬如,科學史傳統上互不相關的內部史與外部史研究,在孔恩之後,交織成活力十足的新取向11。早期社會學對科學與知識的研究一樣處在實証傳統的籠罩之下;《結構》之後,社會學領域也產生了緊密結合科學史的科學社會學、甚至進行「田野調查」的科學人類學之新專業領域12。在科學哲學方面,除了肇始科學哲學的歷史學派之外13,還使得科學史分析成為科學哲學的必要工具。《結構》之前的科學哲學家,以邏輯分析為工具;《結構》之後的科學哲學家,則不能避開科學史。科學史被視做為研究材料、或做為印証理論的經驗証據。在這種新趨向下,出現了結合認知心理學並從歷程的角度來考察科學本質的進路14,也出現了結合傳統邏輯分析的進路15,兩者均大幅地開拓了科學哲學的研究空間。

《科學革命的結構》之後,英美科學哲學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0年到1980年代中之間,歷史進路的科學哲學家如拉卡托斯、勞丹、圖爾敏(Toulmin)、夏佩爾(Shapere)等人,均面對《結構》的挑戰,試圖批判《結構》中的觀念和理論,並從科學史中重建科學發展的合理性。然而,這一階段所提出的科學發展模式,其實可視為《結構》中的三部曲模式之變形。第二個階段則從1980年代中起迄今,呼應了自然化進路的興起,而應用認知科學或演化論的模型,來說明科學的理論結構和科學發展,這是本文的焦點。此外,CCC後的孔恩思想之效應,也慢慢地在發酵著;或者說,回響著第二階段的科

11參看祝平一,〈展望台灣的科學與醫療史研究:一個當代台灣知識社群的分析〉第二節,「面對科技與醫療史的國際社群」。

12最著名者為提出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的強計劃(Strong Pragram)之愛丁堡學派與其盟友。然而,必須注意,孔恩並不是這個學派的主要資源,如同Giere評論:「孔恩當然不是愛丁堡學派成員的唯一啟發來源。在某些層面上,他甚至不是主要的來源。啟發也來自涂爾幹(Durkheim, 1915)與曼海姆(Mannheim, 1952)所創建的普遍知識社會學、維根斯坦(Wittgenstein, 1953)哲學與其追隨者如溫奇(Peter Winch, 1958)、道格拉斯(Mary Douglas, 1970)的人類學、哈伯馬斯(Juergen Habermas, 1972)的批判理論、加芬克爾(Harold Garfinkel, 1970)的民族誌方法學(ethnomethology)。」(Giere 1988, p. 51)

13知名的科學哲學家Paul Feyerabend、Imre Lakatos、Larry Laudan、Dudly Shapere、Philip Kitcher 等人,雖然立場與觀點相當不同,但均可視為以歷史分析為主要進路的科學哲學家。

14. Nancy Nersessian(1992) 提出了「認知-歷史分析」的進路,採此進路的佼佼者有Ronald Giere, David Gooding, Paul Thagard。下文將對其中一些人的學說作一簡介。

15在此,我們指的是採取語意模型觀點的哲學家,如Bas Van Fraassen、Federick Suppe等人。可

學哲學之趨勢與氛圍。

環繞著孔恩後期的兩大概念「分類結構」與「不可共量性」,科學哲學產生了三種不同的立場、觀點與進路。一是堅持與擴張典範之不可共量性的結果而形成的「強社會建構論」(strong form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主張不僅科學活動和社會文化密切相關,科學定律和理論本身也非反映實在(reality)的真理,只是一種「約定俗成」(convention)──由科學家所置身的社會與文化中瀰漫的權力、利益、意識型態、信仰偏愛等等因素所共同建構而來的16。依孔恩後期溫和的「局部不可共量性」之提法來看,孔恩不會同意這個立場,事實上他本人也明白說出反對文字17。第二種主要立場與進路可以很恰當地稱為「孔恩主義」(Kuhnism)。孔恩主義者直接繼承與延續孔恩的後期思想、觀點與術語,為「分類結構」與「不可共量性」的概念精煉出更形式化與更明確的版本,而且應用在各種科學歷史的案例分析上18。

第三種進路我們或可稱之為「認知學派」(cognitive school)。此派的科哲家們一方面延續了孔恩的方法論精神,但並沒有繼承孔恩的思想與術語;一方面則回應著分析哲學傳統的認知轉向。他們在方法上應用六十年代後興盛的認知科學成果,結合歷史案例的分析,試圖探討科學理論的概念結構與概念轉變(conceptual change),並想藉助這個新取向來重建科學發展的模式。譬如,在「理論結構」的問題上,娜西姍(Nancy Nersessian, 1989)提出了一個更細緻的科學理論之概念結構的模型,辨認出種種不同的概念連結方式;塔加德(Paul Thagard, 1990, 1992)也發展這個模型,並應用來分析生物學、地質學、物理學、甚至心理學上的幾個革命19。相應於孔恩所構想的科學發展的演化類比,吉爾(Ronald Giere 1988, 1999)也試圖提出一個科學發展的「演化模型」。

第一種立場和第二種立場,筆者都另有其它論文進行專題討論。故以下將著重在第三種進路的呈現──這也是在英美科哲傳統中誕生的進路20。

陸、概念的連結與結構

參看陳瑞麟(1998),〈科學理論的模型與分類〉一文中,對此派觀點的簡介。

16採取這種哲學立場的,大部分是新生的專業領域──科學研究(science studies)──之下的研究者,主要為科學史家、科學社會家、科學人類學家。很少有出身傳統哲學界的科學哲學家主張這種觀點。但毫無疑問,它是一種科學哲學觀點。這個立場也引發了科學家的強烈反感,Gross, Paul & Levitt, Norman (1998), Higher Superstition就是一本來自科學家陣營中的猛烈反擊。

17孔恩說:「需要防衛真理與知識的觀念以抵抗,譬如,像強計劃一類衝過頭的後現代運動。」見Kuhn 1991, p. 3-4。

18譬如Hacking, Buchwald, Xiang Chen, Daiwie Fu。當然,這是指在「分類結構」和「不可共量性」這兩個論題上,他們是「孔恩主義者」,但不代表在其它各方面,他們也都是孔恩主義者。19塔加德(1992)對此模型的發展比娜西姍的原初模型更為全面、深入、專技許多,他提出說明融貫性(explanatory coherence)、動用了聯結論(connectivism)甚至電腦程式來發展一個「概念革命」的理論。

20本文所討論的幾位哲學家的科哲論文,多是發表在英美傳統的科哲研究成果之重鎮──如《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不列顛科學哲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孔恩與孔恩主義者在論及詞彙結構時,似乎只強調唯一的一種「分類」樣型。亦即在一科學種類與另一種類之間,要不是不相隸屬;就是一種隸屬於另一種,也就是「種-類」(specie-genre)連結或「種」(kind of)連結。娜西姍與塔加德則辨認出理論的概念與概念之間,總共有五種連結方式21:「種連結」(kind links)、「局部-整體連結」(part-whole links)、「性質連結」(property links)、「規則連結」(rule links)、「個例連結」(instance links)。

因此,一個科學理論的概念結構,就可以重建成如下列圖形(以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系統為例,本表取自塔加德(1992, p.193, Fig 8.1)):

物體歷程狀態

天體地面運動靜止

自然的非自然的自然的非自然的

土水氣火向上向下圓周

圖說:其中,直線指示「種連結」並以K字母標示,或者指示「局部整體連結」以P字母標示;曲線則指示「規則連結」。

仔細考察這個圖表,我們可能會有疑問:大部分的概念都有其連結,但「物體」、「歷程」、「狀態」三個概念之間沒有連結,如此,它們為何會被放在一塊兒,而且構成理論的概念系統之基石?筆者曾提出「分疇」(categorization)的觀念,應該可回答這個問題。亦即,這三個概念是整個概念系統的基本範疇,是基本分疇的產物,標誌著科學理論在處理對象時,必對它的論域有一個最基本的區分22。

柒、概念轉變與概念革命

回到塔加德的理論(以下說明見Thagard 1992, ch.3, 4, 5)。概念變遷就是概念系統中的節點或連結產生改變,通常包含下列三種:產生新的節點或連結、

《綜合》(Synthesis)等知名期刊上。

21娜西姍最初在1989年的論文中提出了「種連結」(kind links)、「性質連結」(property links)、「關係連結」(relation links);而塔加德於1990年的論文則進一步地提出了「種連結」、「局部-整體連結」(part-whole links)、「性質連結」、「規則連結」(rule links)、「個例連結」(instance links)。其中「關係連結」約相當於「規則連結」。

22中文方面的討論參看陳瑞麟(1999)。

原有節點的連結樣型改變了、舊的節點或連結消失了。就整個概念系統來看,概念變遷則可以分成二種:(1) 概念系統的發展:增加了一些節點與連結,但並未改變整個基本結構;(2) 概念系統的取代:一個新的概念系統,其基本結構整個地不同於舊的概念系統,因而讓科學家放棄舊的而選擇新的。換言之,新的概念系統取代了舊的概念系統。這種取代性的概念變遷,即是「概念革命」(conceptual revolution)。

那麼,在科學歷史上,存在著概念革命嗎?譬如,發生在托勒密天文學的概念系統到哥白尼天文學的概念系統之轉變,是概念發展或概念革命?同樣地,牛頓力學的概念系統對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的概念系統,是概念發展或概念革命?亞氏的概念系統已在上節所示,牛頓的概念系統則圖示如下(Thagard 1992: 202):

狀態 力

靜止運動 受推力 向心力 慣性

等速 加速 重力

受力 循環

行星

在牛頓的概念系統中,不僅有新的概念出現,而且諸概念的各類型連結之間,都和亞里斯多德的原概念系統截然不同。因此它當然是亞氏系統的概念革命。

塔加德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個科學理論的概念系統會取代另一個概念系統?他主張「說明的融貫性」(explanatory coherence)是最關鍵性的因素,也就是:當A概念系統比B概念系統擁有更大的說明融貫性時,科學家會接受A 概念系統。然而,什麼是「說明的融貫性」呢23?「融貫性」是傳統知識論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組命題的性質,可以化約到兩個命題之間的一致關係。以一般的話來說,「融貫就是結合起來(hold together)」,「說明的融貫性」就是諸命題「由於說明的關係而結合起來」24。怎麼結合呢?若P和Q是說明融貫的,則有下列四種可能性(Thagard 1992: 65):

1. P 是Q 的說明之一部分。

2. Q 是P 的說明之一部分。

3. P 和Q 一起做為某個R 的說明之一部分。

23以下係根據Thagard 1992, ch. 4 。

24「融貫性」一般有三種基本類型:演繹的融貫性、機率的融貫性、語意的融貫性。「說明融貫性」特指命題處在說明關係中,它可能包含上述三種基本類型的其一、其二或全部。

4. 若P 是R 的說明(之一部分);Q 是S 的說明(之一部分),且P 和Q 是類比的(analogous)。

相反地,如果兩個命題彼此矛盾或對同一組現象提供了競爭性的說明(competing explanation),則此兩命題是「說明不融貫」。

接下來的問題是,A取代B而作為B的「概念革命」,果真是由於A擁有比B更大的說明融貫性嗎?以牛頓力學和笛卡兒渦漩理論(vortex theory)為例,塔加德指出,這兩個系統彼此不融貫。但牛頓系統的確擁有更大的說明融貫性,因為:(1) 牛頓系統能說明很多笛卡兒不能說明的事實;(2) 牛頓演示了在笛卡兒的系統中存在著負面證據;(3) 牛頓系統比笛卡兒系統更簡潔,也擁有更大的內部融貫性25。(Thagard 1992: 204-205) 因此,牛頓的系統儘管受到笛卡兒派的強力挑戰,仍然贏得主導權,而支配了十八九世紀的科學。「說明融貫性」是一個「合理的判準」,可以說是拉卡托斯(Lakatos)立場更精緻的發展。總之,在塔加德看來,概念革命仍是在合理性的規範下進行。

接著,塔加德討論概念革命的合理性可能遭到的困境(Thagard 1992, ch.5)。他分別討論了孔恩早期的「改宗式」的蓋式塔轉換、社會學說明、以及後期孔恩提出的不可翻譯性問題。最後他結論說:獲得一個新的概念系統在某些方面類似於學習第二種語言,但這並不妨礙、反而是支持其合理性。這個結論對孔恩的後期思想有兩個涵意:(1) 塔加德的理論也部分地支持了孔恩後期的觀點:面對科學革命就像學習新語言;(2) 但他並沒有深入地思考孔恩的不可共量性之涵義,仍然傾向把這個概念視為「非理性的」。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塔加德似乎把概念系統等同於科學理論,因而概念革命就是科學革命26。然而,概念革命並不完全等於科學革命。僅就理論來看,科學理論就不只是概念系統,還包括原理、定律、模型等等,更遑論科學革命尚必需考慮實驗與工具。此外,當塔加德支持了概念革命就像學習新語言時,他就已經隱然地許諾了局部的不可共量性。總而言之,塔加德的理論可以被我們視為以人工智能的進路達到近似孔恩後期思考的結論。

捌、吉爾的科學之演化模型

吉爾提倡「自然化」(naturalized)的科學哲學研究,亦即以「自然化或科學化」的方法來研究「科學的本質」一類的傳統哲學課題。在這種立場下,科學家

25更詳細地說,渦漩理論只能對行星運動和自由落體提供質性的(qualitative)說明,但牛頓力學則能說明像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和克卜勒第三行星定律之類的數值律(numerical laws)。此外,牛頓批判笛卡兒,證明他的渦漩理論不能說明克卜勒第三定律;而且,笛卡兒使用大約70條原則來說明20個證據;牛頓則使用50條原則來說明超過30個證據,因而牛頓系統比笛卡兒系統更簡潔(Thagard 1992, pp. 204-205)。

26塔加德在行文中多半使用「概念革命」一詞,但我們可以在第五章的總結中看到他已經悄悄地將概念革命偷渡成「科學革命」。如:「在科學革命中有充分的連續性能証成採納新理論的主張

的認知方式與科學發展的歷史,都必須是哲學家關注的項目。研究指向的目標與可能得到的成果也就是一個「關於科學之理論」(A theory of science)了。在「理論結構」的議題上,吉爾應用「模型分類」來發展了一個科學理論的認知結構27。在「科學發展」的議題上,吉爾則以為:「一個科學的理論,就像現代演化論一般,必須建立在能掌握科學發展的『深層結構』之模型上。」(Giere 1988: 17) 所以他提議了科學發展與生物演化的類比,並進一步勾勒一個科學的「演化模型」(Giere 1988, 1999)。

吉爾指出,標準的演化模型有三項成分:(1)「變異」(variations):群體成員特徵的隨機變異(random variations);(2) 「選擇」(selection):不同特徵的有機體相對於環境則有不同的適應度;(3) 「傳遞」(transmission):特徵的遺傳(Giere 1988: 17-18; 1999: 48-49)。那麼,這個演化模型如何模釋科學的發展呢?

首先,演化理論是「理論和概念的演化」或者「科學家和科學社群的演化」?吉爾主張後者,因為一個「自然化的關於科學的理論」應該也是個「因果理論」,只有科學家才有因果力量──換言之,透過科學家的發展和選擇,理論和概念才得以生成、留存或改變。更精確地說是,抱持種種理論和概念的種種科學社群之演化:支持不同理論和概念的科學社群,在科學活動的環境中彼此競爭,設法擴大自己對環境的適應度,以便能在環境變動中生存下來。但正如生物演化理論,必須等到支持演化運作的基因遺傳理論誕生後才能更穩固;這樣一個科學的描述性模型要能成功,也必須考察它的運作機制。對吉爾來說,科學演化存在兩種機制。一種是支持個別科學家的認知能力之生物和心理機制;另一種是運作在社會和制度環境上的社會機制。但後者比前者要複雜許多,所以他先處理前者(Giere 1999: 49)。

科學的基本認知機制是建立在「表徵」(representation)和「判斷」(judgement)這一組架構上。所謂「表徵」即用來說明實在的科學理論或模型;所謂「判斷」則是選擇或接受一模型的判定(decision)或追求某一類型的模型之判定(Giere 1988, ch3, 4, 6)。因此,科學的演化就是在這一組認知機制上進行。科學的表徵相當於有機體的特徵。整個科學家群體中存在著種種不同的表徵,個別科學家的判斷運作在不同的表徵上,選出他們各人支持的表徵。抱持不同表徵的科學家,相對於整個科學大環境,也就有了不同的適應度。換言之,科學家的判斷,決定他們對環境的適應度──他們所主張的理論,能不能繼續傳遞給新生代的科學家?他們形成的科學社群,能不能繼續延續下去?在競爭後活存的表徵,將會透過教學或學徒制而傳遞給下一世代;或者說,吸引下一世代的科學家投入這個科學社群之中(Giere 1999: 46-55)28。當然,吉爾勾勒的圖像仍只是雛形,一個完整

一般是合理的。」(Thagard 1992, p. 130)

27Giere 1994, 1999(ch. 6)。中文方面的討論參看陳瑞麟(1998)。

28在1988年的書中,吉爾只是以幾句話來勾勒這個機制的可能運作;在1999年的書中,他作了較詳細的舖陳,並且考察了科學演化和生物演化的類比中,可能會有問題的地方。首先,在「變異」這個要點上,新物種的產生是隨機突變的;而新科學理論最初也是偶然地被發展出來解決某些難題。但是否能成功解決難題的科學理論就能活存下去呢?這並無法由內在的邏輯來決定,勢

的「演化模型」必須以科學史上的諸重要事件來充實其內容29。

吉爾有意將「演化」與「革命」對舉,也有意利用「演化」的生物隱喻來代替政治隱喻的「革命」(Giere 1988: 275; 1999: 44-45) 他以如下說法來比較孔恩的「革命」與他自己的「演化」:「在談論革命中,孔恩顯然利用政治類比,一個政治革命就是某一時期的政權改變….在訴求演化的觀念中,我有意召來一個生物類比。而這不只是在廣義的漸變上,也包含了選擇的意義──即在散漫變項中的進行選擇的機制。」(Giere 1988: 275) 因此,他結論:「科學並不是在一系列的『階段』(stages)中發展的。它也沒有顯示出拉卡托斯和勞丹(Laudan)所想的那種『合理的進步』(rational progress)。科學的成長是演化性的,個別的科學家與他們的觀念,從一個顯出相當變異的群體中被選擇而留存下來。」(Giere 1999: 54) 或許因為科學的「演化模型」仍在胚胎期,所以吉爾並沒有處理「不可共量性」在「演化模型」中可能的地位。基於反對「革命」這政治隱喻的理由,又因為「不可共量性」往往和「革命」聯結在一起,吉爾立場的合理推斷是,他將會反對理論和理論之間存在著「不可共量性」。特別是,他反對各種「意義的不可共量性」之詮釋(包括孔恩自己的)。他主張即使要配合「革命」的觀念,「標準(standard)的不可共量性」已足夠了(Giere 1999: 38)。然而,吉爾並未詳論他反對「意義的不可共量性」之理由,他甚至沒有考慮後期孔恩在「分類結構」上的發展,就這一點而言,他並未進入《結構》之後的階段。

以演化理論來作為科學發展的模型,可能是個有趣且討喜的提議。讓我們感興趣的是:孔恩和吉爾在不同的思想背景下,提出了演化的類比。但是他們各自利用且強調演化論的不同面向,來支持不盡相同的立場。這似乎意味著科學的「演化模型」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但是,以生物演化來類比科學發展可能也存在相當大的困難。譬如,當訴諸於演化模型時,生物演化的所有面向都能一一類比地對應到「科學演化」上嗎?生物演化的「天擇」(natural selection)機制,在「科學演化」中該如何詮釋呢?同樣也是純粹自然的「天擇」嗎?科學家對理論的判斷可能是有意識的有目的,天擇卻是無意識的;那麼,抱持某一科學理論的科學社群在競爭中留存下來,真的可以類比於毫無意識的「天擇」或純粹偶然的「突變」後之結果嗎?科學理論或科學社群生存競爭的社會環境,可以類比於生物生存競爭的大自然嗎?科學理論或科學社群的傳承,又能完全恰當地類比於透過基因的生物遺傳嗎?

結論

從本文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後期孔恩的兩個核心論題「分類結構」和「不

必得依賴於外在的環境──包括認知資源和物質資源。換言之,必須考慮提出理論的科學家對整個科學環境的適應能力。最後,在「傳遞」上,生物特徵的傳遞是透過天生的基因遺傳,而科學特徵的傳遞卻是透過後天的教育──這是科學和生物演化的類比最大的麻煩(pp. 46-48)。

29他說:「如何去發展一個科學的演化模型,當前並沒有共識。在此我只能指認出主要的幾種選擇,並指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對我而言,最有前途的方向。」(Giere 1999, p. 46)

可共量性」似乎有不同的命運。對孔恩來說,這兩個論題是相關共存的,但對認知學派的科學哲學家來說,「分類結構」可以接受並值得發展;「不可共量性」則有所保留──這顯然是英美科哲的理性傳統之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吉爾否定了科學的「階段」和「理性進步」,以「演化模型」來說明科學的演變,企圖在「理性傳統」和「相對主義」兩極之間,開闢一條自然化的出路。雖然這條出路仍相當不成熟,但這也意味著它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結構》之後的科學哲學第二階段之發展,不管是孔恩自己後期的思想,或者娜西姍的概念結構、塔加德的概念革命、吉爾的標準演化模型,其實正如第一階段般,還是籠罩在《結構》奠定的基本架構下──亦即試圖解決「典範的內在結構(即分類結構)」、「革命」、「演化」、「不可共量性」等等《結構》中已提出的議題。當然,在很多方面,理論解釋更精緻了、觀念內涵更清楚了、觀點與進路更多元了。這些發展就好像是歷史化的科學哲學(一種「孔恩典範」?)之「常態期」階段。雖然,我們可以宣稱,我們已經進入了「後孔恩時期」(post-Kuhnian period),但是,我們仍然活在孔恩的《結構》所建立的「典範」之中(吉爾大概不會同意這樣的詮釋)。當然,這也不表示科學哲學領域中只存在著「孔恩典範」;

出身分析傳統的科學哲學家,一部分轉向認知-歷史學派,一部分則仍堅持著「邏輯-語言典範」(又有經驗論與實在論的差別),與大部分科學家聯盟,持續地和「孔恩典範」競爭著科學圖像的描繪權。

參考文獻

O的一個不可共量史──重論「不可共量性」及其與意義理論之傅大為(1994),〈H

2

爭〉,《第四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選集,哲學篇》(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歐美所),頁95-122。

祝平一(1999),〈展望台灣的科技與醫療史研究:一個當代台灣知識社群的分析〉,發表於《台灣史研究》4, No.2(中央研究院台史所)。

陳瑞麟(1998),〈科學理論的模型與分類〉,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1998年度學術研討論」,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1999),〈組織科學理論:分類、分疇和模型〉,《東吳哲學學報》第四期,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Giere, Ronald N. (1988), Explaining Science(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 Philosophy of Science 61: 276-296.

------(1999), Science without Law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oss, Paul, & Levitt, Norman (1998), Higher Superstition: The Academic Left and Its Quarrels with Science, 2nd ed.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itcher, P. (1978), “Theories, Theorists, and Theorical Change”i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7, No.4. (October 1978): 519-547.

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1970a), “Reflection on My Critics”, in I. Lakatos and A. Musgrave (Eds.)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31-278.

------(1970b), “Postscript--1969”, i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2nd ed.

------(1983) “Commensurability, Comparability, Communicability”, in P. D. Asquith and T. Nickles (Eds.) PSA 1982, Proceedings of the 1982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East Lansing: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pp.669-688.

------(1987a), “What is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Lorenz Krüger, Loraine J. Daston, and Michael Heidelberger (Eds.) The Probabilistic Revolution, Vol 1: Ideas in Hist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7b) The Presence of Past Science. The Shearman Memorial Lecture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1989) “Possible Worlds in History of Science”, in S. Allen (Ed.) Possible Worlds in Humanities, Arts, and Sciences (Berlin: de Gruyter Press), pp.9-32.

------(1991) “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in PSA 1990, Proceedings of the 1982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pp.3-13.

Lakatos, Imre & Musgrave (1970) (eds.),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rsessian, Nancy (1989) “Conceptual Change in Science and In Science Education”, Synthese 80: 163-183.

------(1992), “How Do Scientists Think? Capturing the Dynamics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Science”, in Giere(1992)(ed.), Cognitive Models of Sc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3-44.

Popper, Karl (1970), “Normal Science and its Dangers”, in Lakatos & Masgrave (1970)(eds.), pp. 51-58.

Stegmüller, Wolfgang (1976),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ories(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Suppe, Frederick (1977)(ed.),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 2nd ed.(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9), The Semantic Concept of Theories and Scientific Realis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Thagard, Paul (1990),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the Chemical Revolution”,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57: 183-209.

------(1992) Conceptual Revolu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ulmin, S. (1970), “Do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Normal and Revolutionary Science Hold Water?”in Lakatos & Masgrave (1970)(eds.), pp. 39-47.

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论工业革命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服装142 陆佑臣 就像我们所知的,工业革命必然对我们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而又不可磨灭的影响,那么具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就必须得了解一下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3)资本主义

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 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的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于工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长大,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以前的科学家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现在则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成为了科学家。他们更加对化学和电学感兴趣,这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法律与革命》读书笔记

《法律与革命》的读后感 首次听说有一个叫做伯尔曼的学者花了40年的岁月,著了一本书,书名为《法律与革命》,之后我是久久不能回神,深感震撼,课间我无数次的幻想着此书的作者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怎样的执着与追求才会拥有这份胸襟与气魄来花费人生中的半辈子于一本书上?我无数次的设想倘若这本书不被世人接受,倘若作者最后实在是续写不出内容,那么一本没有结局没有未来的书,作者又该如何自处?课后我终于鼓起勇气翻阅了这本跨越了一个学者四十年时光的书籍,虽只是阅读了冰山一角,亦是深感折服,这对于自己的原有的认识模式,认识方式,确实是一次重大的理念革命。限于时间关系以及读者自身的阅读水平,我只是粗粗浏览了一小部分,接下来,我将从六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治学之道 治学之道究竟是什么,伯尔曼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阐释。治学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需要有执着的发现真理,追求真理,需要有耐性毅力守护者自己的学术神殿而不被世俗的种种所阻碍,甚至毁灭。 《法律与革命》一书是作者伯尔曼育40年之心血,精心锻造的一部集法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等的宏篇经典巨著。作者渊博的学识,治学的方法与态度,缜密的思维与逻辑,对于后世而言都是一笔无价之宝。治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昙花一现还是流芳百世成为永恒?我想作者40年来坚持对于这本书修修改改,直至达到他心中的完满这一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这个选择而阻碍了他可能的千千万万的下个选择,但是作者能够集中于注意与它所研究的领域中的最微妙和最奥秘的现象,给自己亦给世人留下永恒的财富以及精神支撑。

二、公正的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 伯尔曼花了将近半辈子的时间于西欧的11世纪至13世纪各国的法律体系,清晰地给我们勾勒了一幅西方法律传统起承转合的盛世宏图。即使只是欣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我的感触也是很深。在我眼中,过往的特别是一些久远的历史是那么的苍白,愚昧与残忍,不知道对于他们的研究出了彰显现代法律的精细与柔和,还有什么意义,至于一些西方的法律,我也没有用心的去关注,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了本国的现代法律体系之上。现在想想,思想确实是有点狭隘,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治学态度。国可灭,史不可断,我很欣赏这样的治学气度,以史为鉴,可以知新替。只有公正,客观地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清醒的看到我国法律史的磕磕碰碰,起承转合,才能更好的发现现况,展望未来。 三、法律与革命 法律本身没有强制性,所有社会中的法律都是从他以外的某些东西获得权威性。如果法律所依赖的这种权威性发生了剧烈变化,那么法律的权威性基础的合法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遭到动摇。记得曾经看过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到革命的目的是以现有的制度所不允许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制度。科学革命它是由于范式的失灵,由于危机的产生,从而使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转变。结合《法律与革命》以及《科学革命的结构》我想法律的革命也可以表述为法律革命的目的是以现有的制度所不允许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法律体系,是由于他现在的权威性所赖以存在的某些东西的失灵或者失事,由于危机的存在,从而使一种法律体系向另外一种法律体系转换。 伯尔曼指出法律制度的根本转变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情,因为法律的基本目的是提供稳定性与连续性。当法律中大规模的变化即革命性实际上是“不自然的”。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必须采取某些措施防止他再次发生。必须牢固确定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7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三目内容。三目内容分别讲述了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与影响。三目内容相对独立却又关联,把握三目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需要特殊注意的。 考纲对本课的要求为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通过对于考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课的中心在于“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的讲解。 第一目“工业革命的背景”的内容较为简单,主要讲解的是引起“工业革命”的几个条件,而因为这些个条件,促使市场扩大,而市场扩大则引起了需求增加,需求增加也就使得生产力提升、技术提升。但是教师需要在第一目向学生灌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理念,教师在概括工业革命的背景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和“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政治保障”五个因素来阐发概括。 第二目“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讲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包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块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讲述的是棉纺织业与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讲述的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等。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着重于“承接”这一关键词。 第三目“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讲述的是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需要教师利用史料逐一讲解。此处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将阶级关系点明。 总的来说,《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内容较为专一,三目内容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体现在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某一行业迸发(棉纺织业)拓展到其他行业拓展到其他国家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其次,内容虽然相较于以前的教材缩减了将近二分之一,但是需要教师注意把握课堂拓展的“度”。 本课内容涉及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阶段,教师在本课讲解时要注重利用马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推演讲解工业革命。

《我的生活与工作》读后感

《我的生活与工作》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在学习之暇通读了一遍《我的生活与工作》,感触良多。应该说亨利·福特先生彻底改变了全世界千百万人们的生活,是他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个人交通便利。亨利·福特的一生无疑是传奇而令人瞩目的。《福布斯》杂志2005年公布的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亨利·福特名列榜首。其推选理由为:“亨利·福特推出的廉价、高度统一的T型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以及美国的城市面貌。他所创立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则为现代商业带来革命。” 也有人这样评价:当他来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的时代,当他离开人世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汽车世界。----这个人就是享利·福特。 而我通过阅读此书,发现生活与生活手段之间的矛盾,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问题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在那个年代福特已经认识到产品服务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于产品服务,“除非尽最大努力地听取抱怨和建议,否则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取得进步。如果服务中有什么缺陷的话,必须马上进行认真调查。”对于社会责任,“如果一个工业组织要履行它的全部职能的话,它应该是一般社会的缩影,对它的雇员尽到自己的责任。”“一家企业意味着很多人的生活来源,不能够随意践踏。‘杀死’一家企业是犯罪,因为很多的人把自己的劳动投入到这家企业,他们把它当作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是他们生活的来源。” 对于员工工资,“很多公司老板认为……尽可能少地给工人工资……。这种标准和习惯完全一无是处,它们必须被废除。总有一天它们会被彻底废除的,否则,我们就无法消灭贫穷。我们进行改革,并不只是因为我们想支付更高的工资和认为我们能支付更高的工资。我们支付这些工资是希望企业能奠立在一个更长久的基础之上。我们不是在分发什么东西,我们是在为未来而建设。一家支付低工资的企业总是不稳固的”联系到我国一些地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确实有产业结构提升的原因,另一方面“血汗工厂”通过靠低工资维持企业运转的运营办法已难以为继,劳动者用脚投票,显示了福特的话早已言之在先。而且“降低工资只能意味着降低购买力和抑制国内市场。如果工业管理如此糟糕,以致无法给予与它相关的人们一份好生活,那工业有什么好处?再没有比工资更重要的问题了,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读书笔记要求与书目

附件2: 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7、《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8、《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石真、谢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忒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科斯著,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B.历史类 1、《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1988年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剑桥中国史》(英)费正清主编(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年版 6、《历史研究》(上、中、下)(英)汤因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C.哲学类 1、《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注中华书局1976年版 4、《老子新译》任继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 6、《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坛经校释》(唐)慧能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9、《传习录》吴光,钱明等编校(见《王阳明全集》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一 《优秀员工这样工作》读后感 胡海杰 在学院组织的读书主题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邢桂平所著的《优秀员 工这样工作》。 该书分为三部分,从职业理念、职业策略、职业精神三个方面给予现 代职场人士最实用且全面的指导, 主要分为三方面第一, 正确的工作理念, 可树立正确的职场心态,开创一种高效、乐业工作的新局面;第二,高效 工作的途径,可获取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策略,从而打破身心疲惫的工 作状态,以最短的时间创造最高的效率;第三,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可 拥有乐业精神,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该书每个章节均从实例展示、 点评分析、 行动指南三个板块进行讲述, 使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取更便捷、更实用的工作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我有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同在一个单位、同样的学历,为什么 有的人总是业绩更好、进步更快、更能够获得领导的信任?为什么总有一 部分人比别人优秀?优秀有什么特质?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乃 至领导者?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发现无

论在什么岗位,也不管是什么单位和专业,优秀的工作者总是有着某些共 同的特质,这些特质与他们从事的工作无关,完全体现在个人的工作态度 上。 因此,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下八个方面 一、要乐于承担更多的责任 工作就是责任。 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最 好。 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 从中感受到价值。 当你对自己的工作和单位负责的时候,你就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做 到最好。 当你完成使命的同时,就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发。 一个优秀的员工,总是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自动承担责任。 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事负责,也会努力做好。 事情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骄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 脸和厌恶地作。 但如何去做,完全在于自己,这是一个选择问题。 有一位名人说过,世上没有鄙微的工作,只有鄙微的态度。 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作成的雕像,是美是丑、可爱还可憎,都 由他自己决定的。

最新《科学革命的结构》干货版

科学革命的结构 《科学革命的结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该书是现代思想文库中的经典名著,作者从科学史的视角探讨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本质,第一次提出了范式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常态、危机等概念,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深刻揭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开创了科学哲学的新时期。 内容简介: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作者是被理查德·罗蒂称作为“二战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 本书是2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 它引导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其影响不仅在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书中提出的“范式转换”一语如今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重要词汇。本书自1962年面世以来就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其影响至今不衰。本版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庆祝本书问世五十周年而作,新加入加拿大哲学家伊安·哈金教授所写的导读。“自然科学的发展除了按常规科学一点一滴地积累之外,还必然要出现“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不仅仅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会引起人们世界观的变革。” - 托马斯·库恩 作品目录: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技哲学丛书》总序(吴国盛) 导读(伊安·哈金)

序 第一章绪论:历史的作用 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 第三章常规科学的本质 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谜 第五章范式的优先性 第六章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现 第七章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现 第八章对危机的反应 第九章科学革命的本质与必然性 第十章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 第十一章革命是无形的 第十二章革命的解决 第十三章通过革命而进步 第十四章后记——1969 索引 译后记 本书的读后感 绪论 在绪论中,作者已经把本文要表达的主题说出来了。那就是“本文要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教科书误导了。本文的目的是要勾画出一种大异其趣的科学观,它能从研究活动本身的历史记载中得出的”“本文旨在勾画出这个形象的轮廓,使新编年史学的某些含义更加明确。”知道这些,那么就对后面几章的阅读有了清晰的轮廓,使得阅读相对容易一些。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过,“要是你懂得如伺思考和安排你的生活,你就完成了一项最伟大的工作。”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工作与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以前因为“没有时间”而一直推迟的计划和梦想呢? 阿拉?拉金的《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建议。书中对为什么要掌握时间,掌握时间所得到的回报以及掌握时间的方法做出了一个较系统、明确的讲述,使读者懂得要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两件最伟大的礼物:时间以及如何利用时间的能力。看完这本书,主要体会如下: 一、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我们经常会感到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经常感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每天都在忙碌的状态里。这是因为没有把一天的事情好好地安排妥当,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好。如何能做到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从每一天开始,每个月开始,每年开始。从而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时间,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二、掌握好时间就能够轻松的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握好时间可以不必让你总是神经紧绷,好像总觉得有事要做,但不知道如何开展,也不会让你总是精神松懈,就好像对什么事漠不关心,抱无谓的态度,甚至是过于懒惰。这种掌控感不仅可以使你更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还可以让你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灵活,更加富有主动性,从而可以更合理的安排

自己的生活。 三、掌控时间首先要学会进行规划。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会经常感觉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觉得工作负担过重,让自己疲惫不堪,精神紧张,感觉永远不能放松一样。”其实控制始于规划,规划的本质是将未来带到现在,这样你就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为对未来产生控制,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优先次序,再确立工作次序。 四、要想合理的应用时间首先要学会放松。如果你可以利用工作排序把工作安排得好,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放松自己,理清头绪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乐趣,避免了对工作所产生的厌倦情绪。总之就是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一个良好的轨道内循环。 五、什么时候应该追求完美,什么时候不?在处理那些具有重要价值或是对自己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时,确实应该追求完美,但如果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上太过于追求完美,显然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事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你大量的时间,并使你脱离原来的计划,甚至没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可能有更好的收获,所以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要集中精力处理那些重要而复杂的事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价值不高的活动上。当然,这并不是做事不讲究细节,而是说要将有限的工作时间放在相对重要的工作上,不要舍本求末,抓小放大,选择得不偿失。 当然在这本书中所罗列的远远不止以上所概括的这几条,里面还讲

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班级:工业设计08-2 姓名:李斗学号:0864122206 18世纪下半夜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从形式上看,这场革命期初表现为生产技术的革新,是蒸汽与机器引发的一场工业生产革命。这是人类从手工业文明进入机械工业文明的开端。其核心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但是,它最终引发的是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革,是西方世界完成了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并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以来的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工业设计泛指工业生产领域为产品进行的设计活动,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为前提条件发展起来的,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首先,工业革命确立了机械化生产方式。这种机械化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产品的大量生产,促使产品设计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分离。曾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其次,工业革命的批量化生产,也确立了批量消费的商业化模式。可以说工业革命孕育发展了工业设计。现在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人类工业设计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

段。工业革命导致生产率的巨大提高,城市规模的大发展,人口急增,随之而来的消费品大量消耗,必须有大规模的市场进行商品沟通,不可能继续沿用手工业时代那种个别销售的方式。如此一来。劳动产品必须具备鲜明的商品特点,否则便无法进入市场,这就需要有人根据市场的需求而不是根据某些个体或少数人的需求进行产品规划。这就是工业设计活动产生的社会背景。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从而开辟了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道路。实现了资本生产由手工工业作坊的生产阶段向工业化生产阶段的过渡。当时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产品的设计,制作基本都是有师徒几人共同完成,这种生产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因而很好地体现了当时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当机器工业逐渐代替手工手工业生产后,这种结合也随之消失。但机械化进程不断提高和劳动分工进一步专业化的情况下,生产过程被分解为多套工序。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需求,就把手工业设计上的某些装饰直接搬到了机械产品上,反映出“装饰与设计等同的思想”从而为早期的工业设计研究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机械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与各国长期形成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决裂和抗争,而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制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一言以蔽之,库恩用范式这个概念来解释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是通过革命(范式的转变)而发展。 全书分三个部分:常规科学,危机的出现,科学革命。用范式来解释这三个现象就分别对应于:范式的产生,范式的转变,范式的竞争。 库恩的“范式”比较模糊,他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这么一个用语,而不是从逻辑分析得出的词语。所见到的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已。 其实,亨普尔的逻辑主义更能够揭示出范式的真正逻辑内涵。如果只读库恩书会抓不到重点,因为范式太模糊了。结合亨普尔的书可以更好的把握库恩的思想本质,说出库恩所没说出的话。 第一章绪论:历史的作用 库恩开篇提出我们接受的一般科学教育使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科学观。他反两种科学观,其一科学是由科学方法通过逻辑运作得出的,其二科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余部分库恩介绍了全篇布局。 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 本章库恩要用范式说明是常规科学如何产生的。 首先,在库恩看来,所谓“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者多种过去的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使进一步实践的基础。 库恩认为,在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学派林立,争论不休,而范式建立使得研究得以聚焦。从逻辑实证分析,范式的成立有助于发展搜集更集中的资料,设计精准的实验,才指引科学发展,正所谓“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出现”。 第三章常规科学的本质 上一章库恩提出一个得到公认的范式是辨别常规科学的标准,这一章库恩则要说明这种范式所容许的研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一门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公认的范式,那么还会剩下什么东西供人研究呢? 库恩先给范式做了定义:其一有范例的意思,同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有待澄清的对象。在一个范式最初出现的时候,它的应用范围和精确程度都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目的既不是去发现新现象和新理论,而只是为了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的那些现象和理论。 无论是在现象上还是在理论上,常规科学的研究有且只有三类问题:确定事实、理论与事实一致、阐明理论。 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谜 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吸引力,可以用“解谜”来比喻。 既然有谜题,就一定存在解谜的规则。库恩认为,解谜的规则既包括此前已经确立的观点,也包括其它的有着丰富内容的东西。简言之,科学家作出的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方法论的,都可以归入规则的行列之中。 第五章范式的优先性 这一章,库恩主要解释了他为什么要用“范式”一词,而不用规则一词,他说出了若干理由。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说明

工业设计史总结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中国手工艺设计 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熔铸法、失蜡法。 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实用和美观的典范 瓷器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印花工艺应用 明代家具达到鼎盛。 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 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

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远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因素: 注意意境美;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艺美。 国外手工艺设计 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的靠椅。希腊家具形式上有极大飞跃。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中世纪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圆拱。以彩色玻璃为特色。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思想。 生存设计 远祖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极为残酷,人们不但遭受洪水、严寒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还常常遭到野兽的袭击。因此,人类最早的设计工作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呢这是职场中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的。如果不能首先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很可能永远与成功无缘。 公司如战场,职场如战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要想纵横职场,“驾驭”工作,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在自己对工作产生消极应付的时候,请务必冷静下来,认真反问一下自己:“我在为谁工作”,然后努力去做。上述中心思想是《我在为谁工作》此书提出的,这是一本反思性职员自助自励的书刊,本人非常有幸的读到此书,感想颇多,欲与大家共分享。 一、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看一个人对待薪水的态度,就可知道他的心放在何处。一个人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从来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虽然挣工资应该成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从工作中能真正获得的更多东西却不是装在信封中的钞票。 如果我们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做混碗饭吃的一件差事,我们肯定不去重视、喜欢它。如果我们将之视作深化、拓宽我们自身阅历的一种途径,工作在我们眼中就会成为最愉快的事情。事物往往从它的反面达成,今天,我们若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没有为他人、为事业彻底付出的心态,如果不想让别人得到好结果,那么,我们自己也不会得到任何好结果的。现代社会,单凭几个人无法成功。成功源于团队力量,成功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力量也许是促进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力量,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帮助老板的事业成功,老板也为我们创造成功舞台的机遇。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即使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话,就会发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当我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金钱就会尾随而至。我们也将成为人们竞相聘请的对象,并且为此获得更丰厚的酬劳。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无论薪水高低,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静。工作过分轻松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二、回顾我们的工作,在拔打和接收电话时,应该特别注意语气,体现出我们的素质与水平。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使对方感到温暖亲切。尤其是使用敬语、谦语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电话中的语调己经传递出了我们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也许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冷淡和鲁莽,就会吓走了一个潜在的客户。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①规范,原文是paradigm。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原来包含“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特别是用在文法中,表示词形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人称变化等。作者在这个基础上用这个字来说明科学理论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即某些重大科学成就形成科学发展中的某种模式,因而形成一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规范”的译法比较接近于作者的原义。 I 导言:赋予历史的一种作用 我们如果把历史不仅仅看成是一堆轶事和年表,就会根本改变今天仍然支配我们头脑的关于科学的形象。 常现科学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科学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科学事业的许多成就都是从科学界捍卫这个假定的决心中得来的,必要时还不惜付出相当的代价。 例如,常规科学往往压制重大的革新,因为必然要打破它的一些基本成现。但是只要成规中有任意性因素,常规研究的本性又可以保证革新不会被压制很久。有时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本来可以用已知的规则和方法加以解决,但是虽经这个专业的研究集体中最有才能的人反复钻研,仍然不得解决。也有时,为常规研究制造的某一种设备不合要求,结果出现了反常,怎么努力也不能使之同科学上预期的现象相一致。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常规科学就会走入歧途。这时候——也就是当这一专业再也避不开那种破坏科学实践旧传统的反常现象时——就会开始那种非常研究,最后终于把这一专业引向一套新的成规,为科学实践提供一个新的基础。这种使专业的成规发生变革的非常事件,就是本文所说的科学革命。作为常规科学活动所受传统束缚的补充,革命是对这种传统的破坏。 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以支持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每一次革命都必然会改变科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也会改变同行们据以确定什么是可以采纳的或怎样才算是合理解决问题的标准。每一次革命都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形象,以至于最后我们不得不说,那个人们在里面进行科学研究的世界也根本变了。这些变化同几乎总是随之而来的争论一起,决定了科学革命的特征。 创立另一种新理论如果触犯了某些专家的专门职权范围,也照例会激起他们同样的反应。对这些人来说,新理论意味着改变常规科学原来所遵循的规则。因此,新理论不可避免地要指责他们所已经完成的许多科学研究。正因为这样,一种新的理论,不管应用范围是多么专门,都很少会、甚至永远也不会只是已知事实的累加。新理论的同化作用要求重新构思原来的理论,重新评价原来的事实,这个内在的革命过程很少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更不是一夜之间所能完成的。 只要学术界重新评价传统的实验方法,取代它久已熟悉的实体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它把握世界的理论框架,最后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II 走向常规科学 “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某一科学共同

《我的岗位我负责 我的工作请放心》读后感

“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读后感 昨天,我曾羡慕那些有着自己的岗位的成功人士,也曾努力寻找过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如鱼得的秘诀,可唯一能够找出的只有他们坚定的目光中透出的那份自信。而今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身体力行,自然心里多了一份牵挂,肩上也多了一份责任。带着这份牵挂,带着这份责任,我努力寻找自己想要的那份自信。 “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我会在不经意间默念上几遍,而每念过一遍,心里的那份牵挂,肩上的那份责任都会变得沉重一点。尤其是我所在的行业和岗位,既要注重项目的日常管理,也要提高申报的质量,还要做好日常的科技管理,也就意味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立足本职工作,勇于创新,积极优化工作方法。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和顽强拼搏的使命感,是支撑我做好工作点点滴滴的信念,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使得我不懈追求。 面对成功,面对明天,我们每个人无需美丽动听的语言,无需任何自喜的动作去表现。不求我们皆功名利禄,只需我们尽心尽责,做到无愧于那份鞠躬尽瘁,因为成功也只是一种伟大的平凡,也只是一种成熟的见证。对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 在工作、生活中,我始终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两学一做”,坚决执行党在新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始终与技术中心党小组保持一致,自觉抵制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尤其对自己的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应履行的义务,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发和升华。 二、立足本职工作,勇于创新,积极优化工作方法 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知识等,学习当今世界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水平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工作中,切实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进一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不断总结学习各级政府的资助文件,并结合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完成省科技厅、省工信委、区市

职场励志读后感

职场励志读后感 职场励志读后感(一) 读完了唐渊先生着的《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书中的内容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与思考,让我受益颇深。 善待自己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寻求更好的方式,追求更美满的生活,当温饱问题还是生活第一难题时,吃饱穿暖、丰衣足食是人类的第一愿望,工作满足了人们的愿望,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的生活保障。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以及意识形态的逐步完善,丰衣足食的生活早已实现,人们开始重视精神需求,对于今天来说,善待自己不再是简单的善待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善待自己的心情。《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中写道人的一生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如果你不能善待自己的工作,不能从工作中找到快乐,那么你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将在痛苦中度过。所以唐渊先生提出了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这个蕴含着古老道理新颖命题。 工作的概念在人类社会初成体系时已经初步形成了,伴随这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之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心情,就必然要善待自己的工作。试想,如果我们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今天衣食担忧,那样的生活是多么不幸,到目前为止,地球上仍有十亿人还饿着肚子,而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无论这份工

作是不是我们满意的,至少让我们不用为温饱而担忧,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必须善待工作,善待为我们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然而,如何去善待企业呢?在《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中给了我们答案。书中将企业比喻为一条船,满载着幸福与希望,要达到彼岸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书中告诫我们,作为企业的一员,不论我们处在什么岗位,我们都要树立自己的主人翁心态,以公司为家,与公司共荣辱。唐渊先生在书中对工作的定义为:工作是一种劳力或者脑力上的劳动,工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企业创造利润,一是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报酬。所以,不要急于知道公司能给你什么,而是先问问自己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创造多少效益,自身的价值在哪里,就如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你的智慧;如果你缺乏智慧,请你拿出你的汗水;如果你缺少智慧,又不愿意付出汗水,那么请你离开单位。看了这些,我不由的联想到了协力厂的发展史,从七九年建厂初期拥有十几个员工的修理厂到目前拥有近800名员工,固定资产达到3000万元的综合性企业,协力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这与每一位协力人过去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十二五规划被提上行程,协力厂的发展将迎来新一轮的飞跃,作为协力厂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了解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为企业的铺平道路是我们应该且必须做的,踩在过去三十年的成果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企业的未来建设的更美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时,企业将展现无穷的力量,最终受益的是企业的每一位成员。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中国手工艺设计 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熔铸法、失蜡法。 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实用和美观的典范 瓷器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印花工艺应用 明代家具达到鼎盛。 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 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 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远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因素: 注意意境美;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艺美。 国外手工艺设计 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的靠椅。希腊家具形式上有极大飞跃。

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中世纪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圆拱。以彩色玻璃为特色。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思想。 生存设计 远祖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极为残酷,人们不但遭受洪水、严寒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还常常遭到野兽的袭击。因此,人类最早的设计工作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在危机条件下,由生存的愿望和能力就会产生出生存设计。这种设计的质量决定了设计者的生与死,因而常常是成功的设计。如果设计失误,后果将是致命的。因此,这些失误会马上得到纠正。经过无数次反复修改的过程,早期人类的设计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类的设计就是在满足最基本需求的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巴洛克 Baroque 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式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巴洛克的愿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这种风格集中体现于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了家具和室内设计。 洛可可 Rococo 洛可可的愿意是岩石和贝克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工业革命到一战前) 新古典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的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符合结构逻辑,并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也体现于当

《法律与革命》读后感论文

《法律与革命》读后感 法二101区队 10125024 曾艺雅【内容摘要】《法律与革命》作者伯尔曼给读者勾画出一种大异奇趣的西方法律传统史,,一种可以从法律体系研究的历史记载本身沉浮的法制史。伯尔曼在寻求西方古老的法律传统对我们现代文明的永恒贡献的同时,也体现了这门个阶段当时的完整历史,同时也给读者上了很好的一课,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切入点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态度。 【关键词】法律与革命批判的精神法律的历史 哈罗德?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巨著,不单是指其书本厚度而言,更是指其思想之深度与探究之广度,实在是大大拓展了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法律传统的视野。首次听说有一个叫做伯尔曼的学者花了40年的岁月,著了一本书,书名为《法律与革命》,之后我是久久不能回神,深感震撼,课间我无数次的幻想着此书的作者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怎样的执着与追求才会拥有这份胸襟与气魄来花费人生中的半辈子于一本书上?我无数次的设想倘若这本书不被世人接受,倘若作者最后实在是续写不出内容,那么一本没有结局没有未来的书,作者又该如何自处?课后我终于鼓起勇气翻阅了这本跨越了一个学者四十年时光的书籍,虽只是阅读了冰山一角,亦是深感折服,这对于自己的原有的认识模式,认识方式,确实是一次重大的理念革命。限于时间关系以及读者自身的阅读水平,我只是粗粗浏览了一小部分,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批判的精神。 律与革命》这本书的导论中,这位哈佛教授首先指出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一本有关“西方的(Western)”、“法律的(legal)”、“传统(tradition)”和“革命”的书。伯尔曼指出:“西方是不能借助罗盘找到的”,他认为西方是具有强烈时间性的文化方面的词,并且给西方下了个定义;“西方不是指古希腊、古罗马和以色列民族,而是指转而吸收古希腊、古罗马和希伯来典籍并以会使原作者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