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准分子激光器维护

准分子激光器维护

准分子激光器维护
准分子激光器维护

准分子激光器能量输出与维护

自1960年美国在实验室用红宝石晶体获得了激光输出后,激光器件和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固体激光器发展到气体、液体、化学及自由电子激光器等。准分子激光器是气体激光器的一种,工作介质为准分子气体,工作气体常态下为原子,在激发态能够

暂时结合成不稳定的分子叫做受激准分子,简称准分子。

准分子激光器具有工作波长短、脉宽窄、单脉冲能量高及峰值功率高等特点,作为紫外辐射光源已在工业、医学和科研领域得到

了及其广泛的应用。

目前最常用的准分子激光器的输出波长有:

308nm XeCl 准分子激光器

248nm KrF 准分子激光器

193nm ArF 准分子激光器

准分子激光器是一种横向激励高气压、高电压快速放电泵浦的激光器,要得到很陡的窄脉冲,放电回路中要选用快速开关,常用的是氢闸流管。主放电通过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间实现均匀放电,常用的电极有儒可夫斯基电极和江氏电极面型等。

为了获得均匀放电和降低着火电压,采用了双放电技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靠近阴极附近加入了第三根电极(预电离电极),在主放

电之前,预电离电极和主放电的阴极间先加上高压,使它们之间发生电晕放电或针式阵列预电离放电,在阴极附近形成均匀的电离层,然后再在阴极和阳极间加上高电压并发生辉光放电。

为得到特定波长的激光输出,需要充入不同的惰性气体外,还有充入一定比例的卤素气体。如KrF、ArF激光器要充入氟化物气体,XeCl激光器要充入氯化氢气体,它们都有腐蚀和毒害作用(在工作气体中含量较低约0.2%)。为提高频率并获得较大的粒子反转数和较大的增益,工作气体需要高速流动,因此在激光腔内安装了横流循环风机。使激光器在高重复频率下也能获得稳定的能量输出。

影响激光器能量输出的因素很多:

1、主放电电极和预电离电极在高重频下(数百赫兹),需要连续放电,各电极在放电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金属分子离析,进而造成激光腔内及激光腔镜尘埃的污染,影响激光的输出能量。要得到额定的能量输出,就要提高注入能量(输入电压),电压的提高必然加速电极的损伤,最终导致电极间产生丝状放电,能量急剧下降。

2、由于工作气体不纯、配比失调、循环风机不能正常工作、激光腔有泄漏(少量),造成气压和电压不匹配,使气体寿命下降。造成能量输出不稳定。

3、放电回路接触不良、电容老化使电容容量下降、氢闸流管老化或损坏,都能产生能量下降或激光器不能正常工作。

准分子激光器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因此对设计制造和维修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维修人员需具有多年的装配和维修经验才

能胜任。

目前,市场上的准分子激光器主要是国外进口产品,维修工程师程序化操作、模块化检测,主要的维修手段是更换模块甚至返回原厂(激光腔体问题),致使维修费用昂贵。

激光器激励原理

激光器激励原理 —固体激光器 1311310黄汉青 1311343张旭日辅导老师:

摘要:固体激光器目前是用最广泛的激光器之一,它有着一些非常突出的优点。介绍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更能够加深对其的了解。本论文先从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固体激光器,接着介绍一些典型的固体激光器,最后介绍其在军事国防、工业技术、医疗美容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固体激光器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应用 1引用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固体激光器)于1960年7月诞生了,距今已有整整五十年了。在这五十年时间里固体激光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并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固体激光器从其诞生开始至今,一直是备受关注。其输出能量大,峰值功率高,结构紧凑牢固耐用,因此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用途,其价值不言而喻。正是由于这些突出的特点,其在工业、国防、医疗、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了许多便利。 未来的固体激光器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a)高功率及高能量 b)超短脉冲激光 c)高便携性 d)低成本高质量 现在,激光应用已经遍及光学、医学、原子能、天文、地理、海洋等领域,它标志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诚然,如果将激光发展的历史与电子学及航空发展的历史相比,你不得不意识到现在还是激光发展的早期阶段,更令人激动的美好前景将要来到。 2激光与激光器

2.1激光 2.1.1激光(LASER) 激光的英文名——LASER,是英语词组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的缩写[1]。2.1.2产生激光的条件 产生激光有三个必要的条件[2]: 1)有提供放大作用的增益介质作为激光工作物质,其激活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有适合于产生受激辐射的能级结构; 2)有外界激励源,将下能级的粒子抽运到上能级,使激光上下能级之间产生粒子数反转; 3)有光学谐振腔,增长激活介质的工作长度,控制光束的传播方向,选择被放大的受激辐射光频率以提高单色性。 3固体激光器 3.1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在固体激光器中,由泵浦系统辐射的光能,经过聚焦腔,使在固体工作物质中的激活粒子能够有效的吸收光能,让工作物质中形成粒子数反转,通过谐振腔,从而输出激光。 如图1所示,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有部分结构没有画出)。固体激光器主要由工作物质、泵浦系统、聚光系统、光学谐振腔及冷却与滤光系统等五个部分组成[4]。

半导体激光器TEC温控实验

半导体激光器TEC温控实验 温度对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必须对其温度进行高精度的控制.TEC-10A利用PID模糊控制网络设计了温控系统,控制精度达到0.0625℃,与无PID控制网络相比,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瞬态特性,并且试验发现TEC-10A采用带有温控系统的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稳定性比没有温控系统的输出功率得到显著改善。 TEC-10A使用上位机软件,获得数据如下: 图1 目标温度设定为60度的加热曲线图 TEC-10A模糊自适应PID 算法比传统PID 算法具有更小的温度过冲和更高的控温精度,精度为±0.0625℃,达到稳定的时间小于70s。 TEC-10A的“模糊控制理论”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L.A.Zadeh 于1965 年首先提出的,至今只有40 余年的时间,它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那么到底什么是模糊控制?其实模糊控制是一种被精确定义的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它利用类似人类的启发式知识对系统进行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2 模糊算法 首先建立模糊规则 根据上面的输入量的模糊化,确定了误差及误差变化的模糊集合,下面将建立模糊规则。模糊控制规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经验归纳法,一种是采用数学的推理合成法。经验归纳法是根据操作者对控制经验的整理、加工而形成的控制规则,虽然具有主观臆断,但其中

必须经过对客观事实的合理归纳而形成。下面的表就是根据经验归纳法总结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一维和二维控制形式: “如果A,那么B”(IfAThen B);例如,如果激光器的温度很高,那么快速降温。“如果A,那么B,否则C”(If A Then B Else C);例如,如果激光器温度很低,那么快速加热,否则缓慢加热。 “如果A 且B,那么C”(If A And B Then C)。例,如果激光器温度很高且温度下降很慢,那么快速加热。 在实际操作中第三种形式较常见,“A”为偏差e,“B”为偏差变化量Ec。 TEC-10A的尺寸也是比较小的,如下图所示: 图3 TEC-10A具有较小尺寸 TEC-10A是一款高功率密度的TEC温度控制器,额定工作负载5A,峰值电流可达10A。此温度控制器可以连接专用调试器来进行参数的调节,参数调节完毕并保存后,撤去调试器,此温度控制器仍可以独立工作。可以通过专用RS232调试线和电脑进行通讯,以进行参数设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与运用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与运用 0 引言激光器的结构从同质结发展成单异质结、双异质结、量子 阱 (单、多量子阱)等多种形式, 制作方法从扩散法发展到液相外延(LP日、气相外延(VPE)、分子束外延(MBE)、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CVD)、化学束外延(CBE 以及它们的各种结合型等多种工艺[5].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由于它的体积小,结构简单,输入能量低,寿命长,易于调制和价格低等优点, 使它已经成为当今光电子科学的核心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 重视。 1 半导体激光器的历史 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LD)。随着半导体物理的发展,人们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设想发明半导体激光器。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的半导体激光器是同质结型激光器, 是一种只能以脉冲形式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在1962 年7 月召开的固体器件研究国际会议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两名学者克耶斯(KeyeS和奎斯特(Quist、报告了砷化镓材料的光发射现象。 半导体激光器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异质结构半导体激光器,它是由两种不同带隙的半导体材料薄层,如GaAs,GaAIAs所组成的激光器。单异质结注人型激光器(SHLD,它是利用异质结提供的势垒把注入电子限制在GaAsP 一N 结的P 区之内,以此来降低阀值电流密度的激光

器。 1970 年,人们又发明了激光波长为9 000? 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双异质结GaAs-GaAlAs(砷化稼一稼铝砷)激光器. 在半导体激光器件中,目前比较成熟、性能较好、应用较广的是具有双异质结构的电注人式GaAs 二极管激光器. 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 半导体激光器明显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信息型激光器;另一类是以提高光功率为目的的功率型激光器。在泵浦固体激光器等应用的推动下,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连续输出功率在100W 以上,脉冲输出功率在5W 以上, 均可称之谓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20 世纪90 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标志是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显著增加,国外千瓦级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已经商品化,国内样品器件输出 已达到600W另外,还有高功率无铝激光器、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和量子级联激光器等等。其中,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是通过外加的电场、磁场、温度、压力、掺杂盆等改变激光的波长,可以很方便地对输出 光束进行调制。 20 世纪90 年代末,面发射激光器和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已用于千兆位以太网的高速网络,为了满足21 世纪信息传输宽带化、信息处理高速化、信息存储大容量以及军用装备小型、高精度化等需要,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高速宽带LD大功率LD短波长LD盆子线和量子点激光器、中红外LD

CO2激光器原理及应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1引言 (2) 2激光 (2) 2.1激光产生的三个条件 (3) 2.2激光的特点 (3) 2.3激光器 (3) 3 CO2激光器的原理 (5) 3.1 CO2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5) 3.2 CO2激光器基本工作原理 (7) 3.3 CO2激光器的优缺点 (8) 4 CO2激光器的应用 (9) 4.1军事上的应用 (9) 4.2医疗上的应用 (10) 4.3工业上的应用 (12) 5 CO2激光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14) 5.1 CO2激光器的研究现状 (14) 5.2 CO2激光器的发展前景 (15) 6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摘要:本文从引言出发介绍了CO2激光技术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了激光和激光器的一些特点,重点介绍了气体激光器中的CO2激光器的相关应用,目前CO2激光器是用最广泛的激光器之一,它有着一些非常突出的高功率、高质量等优点。论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型CO2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介绍了应用型CO2激光器在军事、医疗和工业三个主要领域的应用,最后介绍应用型CO2激光器的研究前景和现状。通过这些介绍使得人们能够加深对CO2激光器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CO2激光器;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应用; Abstract: This departure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CO2 laser technology,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 briefly introduced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ser and laser to highlight the CO 2gas laser in laser-related applications, the current CO 2 laser was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laser, it had some very prominent high-power, high quality and so on. Paper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CO 2 laser-typ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type CO 2 laser in the military, medic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main areas, Finally, applied research prospects for CO 2 laser and status. Through these presentations allowed people to deepen thei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CO s lasers. Keywords:CO2Laser Basic Principle Basic Structure Application

准分子激光器维护

准分子激光器能量输出与维护 自1960年美国在实验室用红宝石晶体获得了激光输出后,激光器件和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固体激光器发展到气体、液体、化学及自由电子激光器等。准分子激光器是气体激光器的一种,工作介质为准分子气体,工作气体常态下为原子,在激发态能够 暂时结合成不稳定的分子叫做受激准分子,简称准分子。 准分子激光器具有工作波长短、脉宽窄、单脉冲能量高及峰值功率高等特点,作为紫外辐射光源已在工业、医学和科研领域得到 了及其广泛的应用。 目前最常用的准分子激光器的输出波长有: 308nm XeCl 准分子激光器 248nm KrF 准分子激光器 193nm ArF 准分子激光器 准分子激光器是一种横向激励高气压、高电压快速放电泵浦的激光器,要得到很陡的窄脉冲,放电回路中要选用快速开关,常用的是氢闸流管。主放电通过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间实现均匀放电,常用的电极有儒可夫斯基电极和江氏电极面型等。 为了获得均匀放电和降低着火电压,采用了双放电技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靠近阴极附近加入了第三根电极(预电离电极),在主放

电之前,预电离电极和主放电的阴极间先加上高压,使它们之间发生电晕放电或针式阵列预电离放电,在阴极附近形成均匀的电离层,然后再在阴极和阳极间加上高电压并发生辉光放电。 为得到特定波长的激光输出,需要充入不同的惰性气体外,还有充入一定比例的卤素气体。如KrF、ArF激光器要充入氟化物气体,XeCl激光器要充入氯化氢气体,它们都有腐蚀和毒害作用(在工作气体中含量较低约0.2%)。为提高频率并获得较大的粒子反转数和较大的增益,工作气体需要高速流动,因此在激光腔内安装了横流循环风机。使激光器在高重复频率下也能获得稳定的能量输出。 影响激光器能量输出的因素很多: 1、主放电电极和预电离电极在高重频下(数百赫兹),需要连续放电,各电极在放电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金属分子离析,进而造成激光腔内及激光腔镜尘埃的污染,影响激光的输出能量。要得到额定的能量输出,就要提高注入能量(输入电压),电压的提高必然加速电极的损伤,最终导致电极间产生丝状放电,能量急剧下降。 2、由于工作气体不纯、配比失调、循环风机不能正常工作、激光腔有泄漏(少量),造成气压和电压不匹配,使气体寿命下降。造成能量输出不稳定。 3、放电回路接触不良、电容老化使电容容量下降、氢闸流管老化或损坏,都能产生能量下降或激光器不能正常工作。 准分子激光器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因此对设计制造和维修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维修人员需具有多年的装配和维修经验才

采用TPS63000的EML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采用TPS63000的EML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引言 在光通信领域中,用于高速、长距离通信的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lectlro-absorption Modulated Laser,EML)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很高,并朝着小型化和高密度化方向发展。EML 激光器是第一种大量生产的铟镓砷磷(InGaAsP)光电集成器件。目前宽带城域网(BMAN)正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热点,DWDM(密集波分复用)的巨大带宽和传输数据的透明性,无疑是当今光纤应用领域的首选技术。然而,MAN等具有传输距离短、拓扑灵活和接入类型多等特点,如照搬主要用于长途传输的DWDM,必然成本过高;同时早期DWDM对MAN等灵活多样性也难以适应。面对这种低成本城域范围的宽带需求,CWDM(粗波分复用)技术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一种实用性的设备。对光通信来说,其技术基本成熟,而业务需求相对不足。以被誉为"宽带接入最终目标"的FTTH为例,其实现技术EPON已经完全成熟,但由于普通用户上网需要的带宽不高,使FTTH的商用只限于一些试点地区。但是,在2006年,随着IPTV等三重播放业务开展,运营商提供的带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高清晰电视的要求,随之FTTH的部署也提上了日程。无独有偶,ASON对传输网络控制灵活,可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不少运营商为发展和维系企业客户,不惜重金投资建设ASON. EML激光器的输出波长、电流阈值、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小功率的波动都直接受工作温度的影响。同时,光源的啁啾声受限于光通道的最大允许色散,虽然光纤放大器可延长信号传输距离,但色散值随传输距离的线性累积与光纤放大器无关,因此只能对光源的啁啾提出很苛刻的要求。使用直接调制激光器远远满足不了系统对光源性能的要求,就目前技术而言,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带温度控制的电吸收激光源。 本设计方案采用体积小且易于控制的热电制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C)作为制冷和加热器件,并采用高精度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作为温度传感器,以MCU为控制核心,对EML激光器进行精密温度控制。EML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上面的二极管负责监控激光器和控制开关,下面的二极管控制背光电流。

光纤激光器的特点与应用

光纤激光器的特点与应用 光纤激光器是在EDFA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极大的应用和发展,超快速光电子学、非线性光学、光传感等各种领域应用的研究已得到日益重视。光纤激光器在降低阂值、振荡波长范围、波长可调谐性能等方面,已明显取得进步。它是目前光通信领域的新兴技术,它可以用于现有的通信系统,使之支持更高的传输速度,是未来高码率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和未来相干光通信的基础。 1.光纤激光器工作原理 光纤激光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能产生光子的增益介质、使光子得到反馈并在增益介质中进行谐振放大的光学谐振腔和可使激光介质处于受激状态的泵浦源装置。光纤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放大器推动了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因为光纤放大器可以通过适当的反馈机理形成光纤激光器。当泵浦光通过光纤中的稀土离子时,就会被稀土离子所吸收,这时吸收光子能量的稀土原子电子就会激励到较高激射能级,从而实现离子数反转。反转后的离子数就会以辐射形式从高能级转移到基态,并且释放出能量,完成受激辐射。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辐射方式有两种,即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其中受激辐射是一种同频率、同相位的辐射,可以形成相干性很好的激光。激光发射是受激辐射远远超过自发辐射的物理过程,为了使这种过程持续发生,必须形成离子数反转,因此要求参与过程的能级应超过两个,同时还要有泵浦源提供能量。光纤激光器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是一个波长转化器,通过它可以将泵浦波长光转化为所需的激射波长光。例如掺饵光纤激光器将980nm的泵浦光进行泵浦,输出1550nm的激光。激光的输出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脉冲形式的。 光纤激光器有两种激射状态,三能级和四能级激射。三能级和四能级的激光原理如图2所示,泵浦(短波长高能光子)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E4或者E3,然后通过非辐射方式跃迁过程跃迁到激光上能级E43或者E3 2,当电子进一步从激光上能级跃迁到下能级E扩或者E3,时,就会出现激光的过程。

常用激光器简介

几种常用激光器的概述 一、CO2激光器 1、背景 气体激光技术自61年问世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受到许多国家的极大重视。特别是近两年,以二氧化碳为主体工作物质的分子气体激光器的进展更为神速,已成为气体激光器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器件。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仅工作波长(10.6微米)在大气“窗口”,而且它正向连续波大功率和高效率器件迈进。1961年,Pola-nyi指出了分子的受激振动能级之间获得粒子反转的可能性。在1964年1月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C.K.N.Pate 研制出第一支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仅为1毫瓦,其效率为0.01%。不到两年,现在该类器件的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电源激励脉冲输出功率为825瓦,采用Q开关技术已获得50千瓦的脉冲功率输出。最近,有人认为,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工艺水平,近期可以达到几千瓦的连续波功率输出和30~40% 的效率。 2、工作原理 CO2激光器中,主要的工作物质由CO?,氮气,氦气三种气体组成。其中CO?是产生激光辐射的气体、氮气及氦气为辅助性气体。加入其中的氦,可以加速010能级热弛预过程,因此有利于激光能级100及020的抽空。氮气加入主要在CO?激光器中起能量传递作用,为CO?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的积累与大功率高效率的激光输出起到强有力的作用。CO?分子激光跃迁能级图CO?激光器的激发条件:放电管中,通常输入几十mA或几百mA的直流电流。放电时,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内的氮分子由于受到电子的撞击而被激发起来。这时受到激发的氮分子便和CO?分子发生碰撞,N2分子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CO2分子,CO?分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上形成粒子数反转发出激光。 3、特点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但具有一般气体激光器的高度相干性和频率稳定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另外三个独有的特点: (1)工作波长处于大气“窗口”,可用于多路远距离通讯和红外雷达。 (2)大功率和高效率( 目前,氩离子激光器最高连续波输出功率为100瓦,其效率为0.17 %,原子激光器的连续波输出功率一般为毫瓦极,其效率约为0.1%,而二氧化碳分子激光器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3)结构简单,使用一般工业气体,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由此可见,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新技术的使用,输出功率和效率会不断提高,寿命也会不断增长,将会出现一系列新颖的应用。例如大气和宇宙通讯、相干探测和导航、超外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

题目: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学院:理 专业:光 姓名:刘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激光技术自1960年面世以来便得到了飞速发展,作为激光技术中最关键的器件激光器的种类层出不穷,这其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作为广泛的便是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的独特性能及优点,使其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就简要回顾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半导体激光器在日常生活与军用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激光技术、半导体激光器、军事应用、医学应用

引言 激光技术最早于1960年面世,是一种因刺激产生辐射而强化的光。激光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特性。激光技术的原理是:当光或电流的能量撞击某些晶体或原子等易受激发的物质,使其原子的电子达到受激发的高能量状态,当这些电子要回复到平静的低能量状态时,原子就会射出光子,以放出多余的能量;而接着,这些被放出的光子又会撞击其它原子,激发更多的原子产生光子,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并且都朝同一个方前进,形成强烈而且集中朝向某个方向的光。这种光就叫做激光。激光几乎是一种单色光波,频率范围极窄,又可在一个狭小的方向内集中高能量,因此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打孔。激光因为拥有这种特性,所以拥有广泛的应用。 激光技术的核心是激光器,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1960年由T.H.梅曼等人制成的第红宝石激光器,激光器的种类很多,可按工作物质、激励方式、运转方式、工作波长等不同方法分类。但各种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均相同,产生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粒子数反转和增益大过损耗,所以装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激励(或抽运)源、具有亚稳态能级的工作介质两个部分。 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晶体管的发明,使科学家们早在50年代就设想发明半导体激光器。在1962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两名学者克耶斯(Keyes)和奎斯特(Quist)报告了砷化镓材料的光发射现象,通用电气研究实验室工程师哈尔(Hall)与其他研究人员一道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一类激光器,由于物质结构上的差异,产生激光的具体过程比较特殊。常用材料有砷化镓(GaAs)、硫化镉(CdS)、磷化铟(InP)、硫化锌(ZnS)等。激励方式有电注入、电子束激励和光泵浦三种形式。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是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来的研究,半导体激光器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它的波长从红外、红光到蓝绿光,被盖范围逐渐扩大,各项性能参数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激光通信、印刷制版、光信息处理等方面。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加工、精密测量、通讯等领域。半导体 激光器是一个对温度很敏感的器件,它的输出波长和功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工作寿命也会因此而缩短。所以为了保证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性能的良好,必 须要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本文利用半导体制冷器作为系统的执行元件,设计出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目前半导体激光器的温控执行元件大多 使用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是根据珀尔贴效应而制成的,当给它通上直流电时,半导体制冷器就会加热或制冷,从而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本文首先 研究了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原理,而后在此基础上应用小信号分析法,建立出在 平均意义下的半导体制冷器的数学模型。其次研究半导体激光器和温度传感器 的模型,得出了温控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分析温控系统的传函和温控系统需要 达到的性能要求,设计了PID控制器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来优化系统,得出 应用模糊自适应PID的系统控制精度可以达到0.01℃。然后又利用遗传算法对 系统进行寻优,遗传算法不需要任何初始信息便可以寻求到全局最优解,本文设 计出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与PID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进行比较,经过 仿真比较,得出基于遗传优化的PID控制效果更好。最后,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的 硬件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单片机接口部分、功率驱动器部 分和显示器部分。 同主题文章 [1]. 高俊杰,马俊芝. 结构参数对半导体激光器激光特性的影响' [J]. 激 光技术. 1981.(03) [2]. 史一京. 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注入调试' [J]. 中国激光. 1983.(Z1) [3]. 徐振华. 室温下15GHz直接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 [J]. 半导体光电. 1986.(01) [4]. 罗本清. PCM二次群和三次群光发射盘' [J]. 半导体光电. 1987.(03) [5]. 陈其道. 在快速激发下,DC—PBH 1.3μm InGaAsP/InP激光器的动 态光谱展宽' [J]. 半导体光电. 1987.(03) [6]. 刘弘度,林祥芝,鲍学军. 单纵模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 [J]. 光通信技术. 1987.(01) [7]. 史一京,李东姝,潘贵生. 用计算机对半导体激光器L-I特性等的测量'

2020年常用激光器简介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几种常用激光器的概述 一、CO2激光器 1、背景 气体激光技术自61年问世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受到许多国家的极大重视。特别是近两年,以二氧化碳为主体工作物质的分子气体激光器的进展更为神速,已成为气体激光器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器件。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仅工作波长(10.6微米)在大气“窗口”,而且它正向连续波大功率和高效率器件迈进。1961年,Pola-nyi指出了分子的受激振动能级之间获得粒子反转的可能性。在1964年1月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C.K.N.Pate 研制出第一支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仅为1毫瓦,其效率为0.01%。不到两年,现在该类器件的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电源激励脉冲输出功率为825瓦,采用Q开关技术已获得50千瓦的脉冲功率输出。最近,有人认为,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工艺水平,近期可以达到几千瓦的连续波功率输出和30~40% 的效率。 2、工作原理 CO2激光器中,主要的工作物质由CO?,氮气,氦气三种气体组成。其中CO?是产生激光辐射的气体、氮气及氦气为辅助性气体。加入其中的氦,可以加速010能级热弛预过程,因此有利于激光能级100及020的抽空。氮气加入主要在CO?激光器中起能量传递作用,为CO?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的积累与大功率高效率的激光输出起到强有力的作用。CO?分子激光跃迁能级图CO?激光器的激发条件:放电管中,通常输入几十mA或几百mA的直流电流。放电时,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内的氮分子由于受到电子的撞击而被激发起来。这时受到激发的氮分子便和CO?分子发生碰撞,N2分子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CO2分子,CO?分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上形成粒子数反转发出激光。 3、特点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但具有一般气体激光器的高度相干性和频率稳定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另外三个独有的特点: (1)工作波长处于大气“窗口”,可用于多路远距离通讯和红外雷达。 (2)大功率和高效率( 目前,氩离子激光器最高连续波输出功率为100瓦,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

浅谈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应用 摘要:近十几年来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激光技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一些特点,使得它目前在各个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简述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和发展历史,介绍了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特征,列出了半导体激光器当前的各种应用,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媒质、载流子、单异质结、pn结。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发明问世以来,半导体激光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近十几年来,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更为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激光技术。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范围覆盖了整个光电子学领域,已成为当今光电子科学的核心技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小、结构简单、输入能量低、寿命较长、易于调制以及价格较低廉等优点,使得它目前在光电子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是以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 结或Pin 结为工作物质的一种小型化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工作物质有几十种,目前已制成激光器的半导体材料有砷化镓、砷化铟、锑化铟、硫化镉、碲化镉、硒化铅、碲化铅、铝镓砷、铟磷砷等。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电注入式、光泵式和高能电子束激励式。绝大多数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方式是电注入,即给Pn 结加正向电压,以使在结平面区域产生受激发射,也就是说是个正向偏置的二极管。因此半导体激光器又称为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对半导体来说,由于电子是在各能带之间进行跃迁,而不是在分立的能级之间跃迁,所以跃迁能量不是个确定值, 这使得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展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上。它们所发出的波长在0.3~34μm之间。其波长范围决定于所用材料的能带间隙,最常见的是AlGaAs双异质结激光器,其输出波长为750~890nm。 半导体激光器制作技术经历了由扩散法到液相外延法(LPE), 气相外延法(VPE),分子束外延法(MBE),MOCVD 方法(金属有机化合物汽相淀积),化学束外延(CBE)以及它们的各种结合型等多种工艺。半导体激光器最大的缺点是:激光性能受温度影响大,光束的发散角较大(一般在几度到20度之间),所以在方向性、单色性和相干性等方面较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正向纵深方向推进,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在不断地提高。以半导体激光器为核心的半导体光电子技术在21 世纪的信息社会中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相干辐射光源,要使它能产生激光,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增益条件:建立起激射媒质(有源区)内载流子的反转分布,在半导体中代表电子能量的是由一系列接近于连续的能级所组成的能带,因此在半导体中要实现粒子数反转,必须在两个能带区域之间,处在高能态导带底的电子数比处在低能态价带顶的空穴数大很多,这靠给同质结或异质结加正向偏压,向有源层内注入必要的载流子来实现, 将电子从能量较低的价带激发到能量较高的导带中去。当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的大量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便产生受激发射作用。 2、要实际获得相干受激辐射,必须使受激辐射在光学谐振腔内得到多次反馈而形成激光振荡,激光器的谐振腔是由半导体晶体的自然解理面作为反射镜形成的,通常在不出光的那一端镀上高反多层介质膜,而出光面镀上减反膜。对F—p 腔(法布里—珀罗腔)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晶体的与p-n结平面相垂直的自然解理面构成F-p腔。 3、为了形成稳定振荡,激光媒质必须能提供足够大的增益,以弥补谐振腔引起的光损耗及从腔

半导体激光器自动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半导体激光器自动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作者:赵京 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7期 【摘要】本文对用于通信设备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进行了模型建立和分析,并从自动控制的角度对温控电路形式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指标分析和测试,通过对不同的控制方法的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的对比得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温度控制电路,可以满足一般温控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温度检测;自动温度控制;TEC 在光纤通信领域,通常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而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射波长与管芯的温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将导致波长变长(一般为0.1nm℃),对于一般的单波长光通信系统来说,波长的漂移对系统性能并无太大影响。但对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由于通道间的波长间隔已经很小,保持波长的稳定就变得非常重要。例如,工作在C波段的32波系统,通路波长间隔为100GHz(约0.8nm),而工作在C+L波段的160波系统,通路波长间隔为50GHz(约0.4nm)。因此,如果不对激光器管芯的温度加以控制,微小的温度变化将导致整个系统的不可用。另外,半导体激光器是对温度敏感的器件,其阈值电流、输出波长以及输出光功率的稳定性都对温度非常敏感,其工作寿命也与其工作温度密切相关。 实验表明,温度每升高30℃激光器的寿命会降低一个数量级[1]-[4]。对于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且保证激光器的寿命就需要对管芯温度加以控制,这样在系统中就需要附加一个自动温度控制电路(ATC)来实现对激光器管芯的温度控制。 1.温度控制系统原理 2.热模型的建立 一般带致冷激光器的常见结构是首先将激光器、背光管、热敏电阻等组件安装在一个子热沉上,然后再固定到TEC制冷器上,当温控电路正常工作时,位于TEC上的子热沉将恒定在某一设定温度值。当给TEC致冷器通不同极性的电流时能够分别实现致冷或致热,无论处于致冷还是致热状态,温度都不会突变,而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而在一定的电流下,当时间足够长时由于外界的热交换达到了平衡状态,温度将维持在某一个值(即与壳体间的恒定温差)。因此可以推测TEC致冷器在传递函数模型上类似于一阶惯性环节:,(为致热致冷效率,为时间常数),为了确定和,以某恒定电流作为TEC致冷器输入,并通过热敏电阻检测温度的变化,将采集到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机绘制得到相应的曲线。以激光器FUJITSU的FLD5F6CXF为例,经过测量可取6秒,可取90,即1安培电流能获得的温差约为90℃。由于TEC致冷器和温度传感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还需考虑这种距离带来的温度

激光20wmopa系列光纤激光器应用介绍2018.2.22

20W MOPA光纤激光器应用介绍 应用工程师:无锡创永激光刘工 2016年7月18日

20W MOPA参数表 长脉宽单脉冲能量高,热效应明显,窄脉宽单脉冲能量低,热效应弱;高频率,平均功率高,热效应明显,低频率(10KHz),平均功率低,热效应弱;低扫描速度,低填充密度,激光能量集中,热效应明显,高扫描速度,中等填充密度(),激光能量分散,热 效应弱。

固定脉宽,100%功率,频率由小增大,平均功率线性增大,直至降功率频率(4ns400KHz),降功率频率到最大频率,功率趋于稳定。 固定脉宽,100%功率,频率由小增大,峰值功率增大,直至降功率频率(4ns400KHz),降功率频率到最大频率,峰值功率呈反比例函数递减。 其他脉宽类似。 MOPA光纤激光器,脉宽可调,脉冲频率范围大,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中介绍了20W MOPA光纤激光器部分常见应用,用于20W MOPA应用介绍和推广。其中不同材料参数设置有所差异,文中参数

可作为参考,如有不同之处,敬请谅解。

1. 阳极氧化铝标刻 小米手机壳阳极氧化铝标刻黑色LOGO 小米充电宝阳极氧化铝标刻白色LOGO 阳极氧化铝上标刻黑色二维码,显微镜下可扫描 2. 304不锈钢标刻 304不锈钢打彩色LOGO 304不锈钢名牌标刻黑色 304不锈钢深雕 3.部分高分子材料标刻 公牛插座、苹果手机数据线等某些白色高分子材料标刻深色 PA66+、PE等某些黑色高分子材料标刻浅色 4. 电子器件标刻 电解电容标记黑色参数 PCB板标刻白色二维码和参数 电镀电子器件标刻 IC芯片等电子器件参数标刻 5. 漆剥除 汽车、电脑、手机等透光件漆剥除 亚克力瓶、橡胶按键表面漆剥除 电脑铝制外壳导通处漆剥除 6. 铜制器件标刻 黄铜件标记白色尺寸参数 7. 微弧氧化铝合金标刻黑色名牌 8. 碳钢轴承标记黑色参数 9. 铝箔、锡箔、铜箔切割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611842395.html,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作者:霍佳皓李洪祚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第20期 摘要:在对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理论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使激光器工作时温度恒定,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温度控制电路,电路中采用了ADN8831作为的核心器件,结合PWM 控制方案,完成了包括输入级、补偿环节、输出级、滤波电路和保护及检测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经过实际连接激光器实验,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01 ℃。电路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可靠 性高、驱动能力强等特点,可以为激光器提供恒定的温度控制。 关键词:温度控制;半导体激光器; TEC; PID 中图分类号: TN72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20?0153?03 0 引言 通过对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研究,可知温度对激光器的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温度会直接影响到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参数包括[1]:阈值电流、V?I关系、输出波长、P?I关系等。同时高温也会对激光器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效率。本文采用ADN8831温度控制芯片[3]为激光器提供恒定且可调的工作温度来保证激光器高效率工作。 1 温度控制芯片介绍 根据半导体激光器对温度的要求,选定ADN8831作为激光器的温度控制主芯片。 ADN8831芯片是目前最优秀的单芯片高集成度、高输出效率和高性能的TEC驱动模块之一。ADN8831的最大温漂电压低于250 mV,能够使设定温度误差控制在±0.01 ℃左右。在工作过程中,ADN8831输入端的电压值对应一个设定好的目标温度。适当大小的电流流过TEC,使TEC加热或制冷,在这个过程中使激光器表面温度向设定温度值靠近[2]。此芯片还有过流保 护功能,可编程开关频率最高可达1 MHz。 2 TEC控制原理 TEC(Thermo Electric Cooler)实际上是用两种材料不同半导体(P型和N型)组成PN 结,当PN结中有直流电流通过时,由于两种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在跨越PN结移动过程中产生吸热或放热效应(帕尔帖效应[4]),就会使PN结表现出制冷或制热的效果,改变电流方向即可实现TEC加热或制冷,调节电流大小即可控制加热或制冷量的输出[5]。利用TEC稳定激光器温度方法的系统框图[6]如图1所示。 图1中贴着激光器右侧的是温度传感器,这里使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这个热敏电阻是用来测量安放在TEC表面上的激光器的温度。期望的激光器温度用一个固定的电压值

激光的原理及激光器分类

激光器的原理及分类 一、基础原理 量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各种微观”粒子”组成,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在微观世界里,各种粒子都有其固有的能级结构。当一个粒子从高能级掉到低能级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它要把两个能级相差部分的能量释放出来,通常这个能量以光和热两种形式释放出来。 二、自发辐射、受激辐射 1、自发辐射 普通常见光源的发光(如电灯、火焰、太阳等地发光)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原子被激发。激发的过程是一个“受激吸收”过程。但是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寿命很短(一般为10-8~10-9秒),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会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辐射光子能量=E2-E1。过程各自独立、互补关联,所有辐射的光在发射方向上是无规律的

射向四面八方,并且频率不同、偏振状态和相位不同。 2、受激辐射 在原子中也存在这样一些特定高能级,一旦电子被激发到这个高能级之上,却由于不满足跃迁的条件,发生跃迁的几率很低,电子能够在高能级上的时间很长,就所谓的亚稳定状态。但在能在外界光场的照射下发生往下跃迁,并且向下跃迁时释放出一个与射入光场相同的光子,在同一个方向、有同一个波长。这就是受激辐射,激光正是利用这一原理激发出来。 二、粒子数反转 通过受激辐射出来的光子,不仅可以引起其他粒子受激辐射,也可以引起受激吸收。只有在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数量大于处于低能级原子数时,所产生的受激辐射才能大于受激吸收。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原子都是都处于稳定的基态,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将大量的原子都调整到高能级的状态,才能有多余的辐射向外产生。这个技术叫粒子数反转。

准分子激光器

Superior Reliability&Performance

A Full Line of Excimer Lasers As the world’s largest laser manufacturer and the leader in excimer technology,we manufacture and ship more excimer lasers than all other laser companies combined. We’re also the only laser company that makes virtually every oth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ype of pulsed and continuous-wave ultraviolet laser. We have applications labs on three continents with each lab fully equipped for UV studies. We’ll also share our40-plus years of UV experience with you.So,whatever your UV laser application is,you’ll get the best solution when you work with Coherent. Cover:Excimer Lasers for Flat Panel Display Production Coherent offer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UV technology leader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s laboratory facilities worldwide ?High power and high pulse energy ?High repetition rate ?Extremely compact light sources ?OEM integration and custo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Beam management systems ?Superior customer-focused service and support 2 Superior Reliability&Performance?https://www.doczj.com/doc/1611842395.html,?tech.sales@https://www.doczj.com/doc/1611842395.html,

高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激光器的温度控制》

激光器的温度控制 摘要:主要叙述了用作激光针灸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的原理及初步设计,经PID模拟反馈回路调节,能在宽范围维持±0.5℃的温度控制精度,阈值电流有所降低,辐射波长稳定,输出功 率最大值明显提高,并且线性较好。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控制 激光针灸 T emperature control of medical laser2diode appliance Han Xiaoj un,L i Zhengjia,Zhu Changhong (Institute of Laser Technology&Engineering,HUST,Wuhan,430074)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and basic design of laser2diode’s temperature control were de2 scribed.With the PID circuit,the surround tem perature accuracy c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0.5℃。 The threshold current decreased and the output power increased apparently with good linear. K ey w ords:laser2diode temperature control laser acupuncture 引 言 我们所述的医用半导体激光器为单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输出810±4nm的红外光。经扩束的半导体激光束能穿过真皮到达皮下组织十几毫米深处,与传统毫针的进针深度类似,因此,是很好的激光针。与其他激光针灸相比,半导体激光器的优势在于它的体积小,驱动电源简单,光电转换效率大于25%。激光热作用及生物刺激作用是主要的生物效应,其机理是激光作用于穴位点,组织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其振动和转动加剧,在宏观上表现为受照射的局部组织逐渐变热,皮温升高。同时,适当剂量的激光作用于穴位点,作为回答性反应,在分子水平上是调整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影响DNA的复制,调节酶的功能,在细胞水平上是动员代偿、营养、修复、免疫和其它防御机制来消除病理过程。从穴位临床应用的最浅进针记录可以看到,大约52%的主穴和75%的备用穴在1215mm深以内,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能有效地达到这些穴位;有大约3815%的主穴和1313%的备用穴在25mm深处,能微弱地感受到激光的刺激作用[1]。 一、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物质为PN结,特点是极易受温度的影响,阈值电流和功率稳定性对温度敏感。其原因主要是温度对有源层增益系数的影响。即随着温度的增加,需要有更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