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提示: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分散的一种状态。后来逐渐转向集中状态。

目标导学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材料展示: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提示: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富裕的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材料探究:

材料一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保护?

提示: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是城市居民。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保护法的保护。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总结

11世纪后,随着西欧城市与工商业复兴,社会经济的闭塞局面得到改观,对外交往逐日增多,12、13世纪,英、法等国开始了消除割据、推动中央集权化的政治进程。近代欧洲文明在这一时代孕育。

西欧中世纪的文明并非“黑暗时代”所能涵盖,特别是中世纪后期,王权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正是西欧近代得以崛起的重要因素。

3 板书设计

1.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2.租地农场的出现

3.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出现

4.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

4 教学反思

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具体教学中,我主要从认识经济方面的变化入手,运用大量史料,引导学生探究庄园制度的变化,了解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以及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4课 文艺复兴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4 课文艺复兴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 ) A、摆脱封建教会束缚 B、建立新的宗教教派 C、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传播了人文主义 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基础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比较,相同之处是( ) A、倡导人文主义 B、发现美洲大陆 C、促进思想解放 D、迎来时代曙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写道:“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黄金的渴望,使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现念发生了颠倒。”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受主要是由于( ) A、启蒙运动的作用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现象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但丁创作《神曲》②《哈姆雷特》问世③颁布《人权宣言》④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4~16世纪西欧发生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事件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 A、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在他的名画中取材于宗教、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情实感的是( )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自画像》 D、《圣母像》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的西欧第11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

一、选择题 1.世界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成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到大企业的演变。你认为出现这种演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2.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 三角贸易的盛行 3.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4.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5.每一种文明都有特有的地域特色。下列说法符合哪一古代文明的特征() ①农业为经济基础②富足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③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 A.古典时代的雅典 B.古代阿拉伯国家 C.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D.东汉后期的中国 二、材料题 材料一十字军东征(1096—— 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地过程。 ....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 一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这不仅因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在还由于欧洲人

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欧“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带来了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由手工工场时代向大工厂时代过渡,故选B。 2.【答案】 B 【解析】14世纪,最早在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中,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3.【答案】D 【解析】贵族从中世纪欧洲就已经存在。 4.【答案】B 【解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5.【答案】C 【分析】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发家的商人巨贾又将大量的商业利润投入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也模仿大贵族的生活方式,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其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2021最新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提高练习 中华书局版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成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到大企业的演变。你认为出现这种演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2. 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 三角贸易的盛行 3.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4.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5.每一种文明都有特有的地域特色。下列说法符合哪一古代文明的特征() ①农业为经济基础②富足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③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 A.古典时代的雅典 B.古代阿拉伯国家 C.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D.东汉后期的中国 二、材料题 材料一十字军东征(1096—— 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地过程。 ....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 一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这不仅因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在还由于欧洲人

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欧“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带来了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由手工工场时代向大工厂时代过渡,故选B。 2.【答案】 B 【解析】14世纪,最早在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中,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3.【答案】D 【解析】贵族从中世纪欧洲就已经存在。 4.【答案】B 【解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5.【答案】C 【分析】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发家的商人巨贾又将大量的商业利润投入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也模仿大贵族的生活方式,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其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

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课后辅导练习

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课后辅导练习 第1题【单选题】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名作,下列作品中属于达.芬奇的作品是( ) ①《最后的晚餐》②《蒙娜丽莎》③《圣母像》④《李尔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最初为拿破仑·波拿巴而作的《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荡气回肠,这部交响曲的伟大作曲家是( ) A、约翰·斯特劳斯 B、柴可夫斯基 C、贝多芬 D、狄盖特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B、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武器,向封建神学作斗争

C、古典文化经过教会近千年的压制有复兴了 D、这种文化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神曲》一方面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但丁 D、托尔斯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这一挑战的先驱是( ) A、伏尔泰 B、但丁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 B、欧洲人对贵重金属的强烈渴望 C、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富庶令人神往 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1.知道欧洲中世纪晚期在农村和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逐渐瓦解着西欧的封建制度。 3.理解农村城市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为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 重点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 难点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新型的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它们与 庄园经济有何区别?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今天让我们共同学 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了解这一段历史吧。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史料1 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大垦殖运动……这场垦殖运动的类型大体可分为 两种,一是对西欧内地那些尚未耕作的土地,如森林、沼泽、草地等进行垦辟,是为内 向性垦殖;二是对西欧周边地区的外向性拓殖,外向性垦殖往往又演化成西欧封建势力 的对外扩张。 教师: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学生: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

大。 教师:新开垦的土地如何管理? 学生: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些新 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史料2 14世纪早期,西欧出现饥荒,接着是瘟疫,人口急剧减少,许多农民和庄园主的财产至少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这些变化的经济条件再次要求调整契约安排。留住 佃户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租金减少奴化义务……劳动服务不可避免地被货币租金支付 所取代,土地被佃户和(或)接受工资的劳工所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地寻找他们的工作。 教师:阅读上述史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西欧的封建庄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劳役量减少并被货币地租所代替,佃户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逐 渐成为自由劳动力。 教师:这些现象说明庄园在逐渐衰落和瓦解,在这一过程中,农民除了获得人身自由,还获得了什么利益? 学生: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教师:面对着庄园的衰落,庄园领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具体是在哪些方面? 学生: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教师:富裕农民是如何建立租地农场的?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 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教师: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请介绍一下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他们为了适应市场而生产。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教师: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13世纪,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 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4课 文艺复兴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五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4课文艺复兴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五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基督教的创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文艺复兴”一课的课题是“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如果请你为课题加上主语的话,你会选择( ) A、封建贵族 B、基督教教会 C、新兴资产阶级 D、人民大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体现了( ) A、理性主义 B、社会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 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妇女解放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改革创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个“巨人时代”指的是( ) A、启蒙运动 B、天文学的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物理学的发展 【答案】: 【解析】:

近代早期的西欧第12课欧洲文艺复兴知识点练习中

第12课欧洲文艺复兴 【知识管理】 知识点1文艺复兴的兴起 兴起根源: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各国。 兴起形式:这场反封建的思想斗争采取了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形式,故称文艺复兴。 知识点2但丁和他的《神曲》 但丁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创作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划时代的史诗《神曲》。但丁通过《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批判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知识点3莎士比亚的戏剧 莎士比亚: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英国,最杰出的是剧作家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近四十部戏剧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 知识点4文艺复兴的发展和意义 发展: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后来向欧洲其他地区扩展,最终成为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 历史意义:促使欧洲人逐步从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使人们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敢于创造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思想领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前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欧洲的一道曙光。 【基础过关】 知识点1文艺复兴的兴起 1.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该运动的背景是(B) A.租地农场的产生 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家庭包工制的出现 D.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2.“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最符合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的事件是(A)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明治维新 D.宪章运动 3.“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哈特评论的是(C) A.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B.基督教的传播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6课 启蒙运动]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6课启蒙运动]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二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一生致力于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尤其是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开明专制”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托尔斯泰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擅长“深刻细致的刻画人物思想感情”,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文学大师是( ) A、列夫·托尔斯泰 B、阿·托尔斯泰 C、莎士比亚 D、高尔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被誉为“小说的莎士比亚”是( ) A、雨果 B、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有人正在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其中哪一作品是有误的( ) A、《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 C、《复活》 D、《汤姆叔叔的小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扼住命运的咽喉”是对这部作品最简洁有力的概括,震撼了亿万人的心灵。这部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 B、《英雄交响曲》 C、《向日葵》 D、《神曲》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小名研究某一历史人物时候,搜集了如下信息:“物理学家”、“研究领域广泛”、“现代工程力学的基础”。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研究的对象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马克思 D、贝多芬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梵高是荷兰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画家。下列名画中,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摘自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3课 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练习题第三十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3课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练习题第三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13世纪后,最能体现手工工场具有一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是( ) A、机器逐渐取代人工 B、手工工场内统一劳动 C、手工工场面向市场 D、手工场内存在雇佣关系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 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木原因 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 D、都建汇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瓦解的新兴因素无关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封君与封臣制度的形成 C、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支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且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入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细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士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 ) A、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B、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答案】: 【解析】: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检测试卷(含答案)-教育文档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世界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成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到大企业的演变。你认为出现这种演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2. 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 三角贸易的盛行 3.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4.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5.每一种文明都有特有的地域特色。下列说法符合哪一古代文明的特征() ①农业为经济基础②富足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③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 A.古典时代的雅典 B.古代阿拉伯国家 C.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D.东汉后期的中国 6、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经营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B.手工业者更多是为适应市场而劳动 C.手工业者开设的作坊规模比较大 D.手工工场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 8、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1、材料一十字军东征(1096—— 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地过程。 ....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 一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这不仅因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在还由于欧洲人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欧“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和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4课《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培优练习 中华书局版

《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4年世界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广大球迷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地。16—19世纪中期,在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商品贸易 B.军火贸易 C.三角贸易 D.鸦片贸易 2. “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A.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扩张 3. 殖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活动( ) ①积累了原始资本②提供了工业原料③开拓了海外市场④解决了技术难题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材料三: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曾说,他在任期间发动了二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1853年,印度第一条运载旅客的铁路开通。1851年,印度国内出现了第一封电报。1865年,开通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电报通讯。 (1)结合材料一说出欧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至少写出两种方式)(2分) (2)材料一中的“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导致什么后果?引发了哪一罪恶事件的发生?(2分)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请举出19世纪美洲和亚洲反抗殖民统治的两件大事。(2分)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而谈谈殖民侵略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2分)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4课 文艺复兴习题精选第七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 演变第14课文艺复兴习题精选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①但丁——《神曲》 ②达尔文——《物种起源》 ③贝多芬——《向日葵》 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这里( ) 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率先开屏了新航路 C、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D、最先开始工业革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出自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神曲》。该名著的作者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达?芬奇 D、贝多芬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复兴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人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种理念充分说明了这场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B、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C、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D、封建世俗文化的兴起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油画《蒙娜丽莎》,它的作者是( ) A、但丁 B、拉斐尔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答案】: 【解析】: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近代早期西欧社会》基础练习 中华书局版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伴随庄园的逐渐衰落和瓦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农村主 要体现在() A.农村商品经济产生 B.租地农场主的出现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市民阶级的出现 3、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 权利。()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4、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出现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根本原 因是( ) A.社会分工的扩大 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雇佣关系的出现 5、11世紀以后,欧洲的农村通过哪一运动扩大了土地面积,同时取得了自治权() A.圈地运动 B.垦殖运动 C.采邑改革 D.自由运动 6、14世纪以后,领主直领地大为缩减,庄园开始衰败的主要原因是() A.领主经营不善 B.农奴纷纷出逃 C.城市的重新复兴 D.生产力发展,商品货币关系渗透 7、14世纪中叶以后,通过建立租地农场,成为租地农场主的是() A.国王 B.封建领主 C.富裕农民 D.骑士 8、能够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场所是() A.封建庄园 B.乡村市场 C.手工作坊 D.手工工场 9、中世纪后期欧洲的某些城市,其市民借着取得特许状而得以选举市长、成立市议会和建立 城市法庭。根据上述情形,可知这些城市的市民取得的权利有() A.宣战、结盟及媾和权 B.行政、立法及司法权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3课 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习题精选八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3课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习题精选八十五 第1题【单选题】 近代西欧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 ) ①建立租地农场②出现手工工场③西欧庄园④大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3世纪后,最能体现手工工场具有一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是( ) A、机器逐渐取代人工 B、手工工场内统一劳动 C、手工工场面向市场 D、手工场内存在雇佣关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据统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瓦解的新兴因素无关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封君与封臣制度的形成 C、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突出成果是( ) A、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 B、各自制定了本国的第一部宪法 C、完成了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D、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4世纪中叶后,推动西欧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是( ) A、布匿战争的爆发 B、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建立 D、亚历山大东征

近代早期的西欧第13课新航路开辟知识点练习中

第13课新航路开辟 【知识管理】 知识点1哥伦布首航美洲 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需求的增长,黄金越来越成为西欧各国商人和封建主狂热追求的对象。《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一些夸张的描述引起了他们对东方的向往,但与东方的贸易却操纵在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手中,传统的陆路通商困难,这就迫使他们设法开辟一条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条件:造船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普遍应用和地圆学说的广泛传播,都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哥伦布探险: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他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中国、日本和印度。1492年8月,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从西班牙出发,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美洲。哥伦布随后在1493年、1498年、1502年又组织了3次探险,但没有打通通向东方的贸易通道。 知识点2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葡萄牙人麦哲伦寻求并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1519年8月,沿着南美洲东海岸向南航行。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因干预了当地人的内讧而被杀害。船员们最后逃出菲律宾,通过印度洋,绕过非洲,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它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基础过关】 知识点1哥伦布首航美洲 1.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B)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爆发 D.科学革命的开展 2.李明是“大航海时代”的游戏迷,在游戏中作为虚拟主角的他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中、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他虚拟的角色应是(C)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知识点2麦哲伦环球航行 3.如果你要亲历一下麦哲伦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D) 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4.“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材料中的“事件”是指(A)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5.19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A) ①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③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④让地中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