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数学微课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英语微课——微视频应用于课后作业实践案例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吸引了学生的观看兴趣,而教师正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微视频达到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微视频制作出来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觉观看的毅力,需求决定行动,那么什么时候学生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呢,经调查,学生再当天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完成课后作业遇到难题时,在家中无法解除到老师时会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所以微视频运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十分必要。

课后作业中练习的类型不同,教师采用的视频制作手段也需灵活,满足学生的理解习惯。

1、板书类习题

在数学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注重书写的格式,学生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步骤的书写,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板书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比如下面这个简便运算的题目。

我利用板书的过程在微视频中详细书写了递等式的过程,并且详细讲解了每一步运用的运算定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旧知,也为学习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不足,反复学习的机会。

2、课件制作类题目

本题是书本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道典型题目,本题和生活实物联系密切,我决定采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过程的方式来制作微视频。通过列表法,演示面包车和大客车各种方案的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选出最优方案。这种方式的解题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从抽象的想象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目的准确率高,答题思维也更加清晰。

3、教师动手演示操作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动手能力,有题目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具体操作的,为了演示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步骤,教师需要亲自利用工具完成操作过程,此时就需要利用视频拍摄来充分演示。比如这题

本题需要学生在不同的线段中,选出所有可能的三条线段画出三角形,我先讲解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性质两边之和不许大于第三边,得出可以拼出两种三角形,然后拍摄了用铅笔和尺子画出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再观看微视频后可以顺利解决本题,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操作题中也可以快速想到画图的过程。

但是教师精力有限,也没有必要将全部作业题目都制成微视频,可以挑选其中几题经典的或学生完成有难度的题目来制作,以达到其主题明确,实用性强的特性。比如我在暑假期间制作的其中一道题目

经过一周利用比较级微课教学的模式,3、4班(实验班)和1、2班在作业上形成了对比。我们不仅对4个班的书面作业进行检查,同时还对网络作业进行了抽查,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微课形式进行单词比较级变化,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动画的表达形式,更直观更符合小学生认知程度,能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观察得出,孩子们还是特别乐于去用微课形式进行学习和记忆。在呈现此知识点是,3、4班学生注意力较参照班集中的人更多(说明微课更为吸引学生),从而参与记忆的学生也多。课堂中老师提问时,实验班的正确率也高于参照班,这恰恰还说明,微课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记忆,通过直观的物品结合给予学生一个立体记忆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实物联想更能促进记忆。

以上均是我对课堂中观察到的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书面作业和网络作业表现的也比较明显。网络作业3、4班分数高出1.2班5-6分,而书面作业中,学生特殊变化比较级1、2班出错率较高(例:many的比较级more)而3、4班通过微课视频对此课重难点的解析和动画强调,出错率较低。以上对比分析均能说明微课在英语教学中及作业反馈中的有效性。

前—课中—课后”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使用三部曲

----一节动物微课引发的关于微课设计使用的思考

余姚市长安小学陈迪莎

【缘起之】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适应了当前“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的需要,为师生提供了个性化教与学的新平台,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做到了轻负高质。近日,笔者有幸承担了一节微课的制作任务,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制作微课的实践,谈谈个人对小学英语微课的认识与见解。

【笃行之】

笔者仔细研读PEP教材后,决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制作一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关动物的微课,历时八分钟左右。先是呈现五个带色彩的圆,让学生由此复习已学的色彩类单词,然后分别是师生根据圆形创意绘画,画出五个不同的动物形象,分别巩固学习。随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一本以这几个小动物为主人公的自制英语读物,原形就是英语绘本

BrownBear,BrownBear,whatdoyousee?将里面的动物作了适当的调整,师生一起赏析。接着,请学生小组齐读,小组说演该英语读物。

【收获之】

微课设计是决定微课质量的一项核心指标。微课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叠加和建构。因此,微课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体验。那么,笔者设计的微课可行度高吗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于是笔者对两个平行班进行了试验,一个班级进行常态课教学,另一个班级则进行微课教学,同样花费8分钟。结果表明,接受微课教学的学生比起另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学习积极性也更高,还具有更强的表现欲。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笔者把新颖、灵活的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引入小学英语教学,其目的不在于技术形式的革新,而是给学生带去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的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使用微课?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各环节的要求不同,微课的设计使用也应有所区别。

(1)课前使用微课----了解经验,层层铺垫学习内容

课前使用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前置性学习。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回顾和复习与新知相关的旧知,为课堂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工作,也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根据学生现有的或者已有的经验,辅助学生完成自学,然后到课堂上来进行交际与运用。如学生在学习动物那一个单元时,简单的一些如dog,cat这些的单词他们已经有所了解,而真正需要掌握的一些动物基本上是动物园里才看得到的,但是在课堂上笔者无法做到带学生去体验真实的动物园,于是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视频,里面是参观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在家里下载,进行前置性学习,场景对话如下:

A:Whatcanyouseeinthezoo?

B:Icanseeabear.

A:Whatcolorisit?

B:It’sbrown.

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形式,旧知引出新知,充满了好奇感和新鲜感,一下子点燃了学习的激情,纷纷各抒己见,在整节课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看书预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中使用微课----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差异

如果把英语课堂比作淡雅的水墨画,那么在课中使用微课便是这幅水墨画上浓重的一笔,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尽管一节微课所占时间不长,但是对于一节只有四十分钟的英语课来说,却占了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比例,所以在课中使用微课不仅要“选材准确,精打细算”,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如:笔者根据动物送礼这一主题录制了微课,笔者首先让全体学生观看主人公BrownBear是如何给它的中国朋友BluePig和外国朋友YellowCat准备生日礼物的,同时向第一批学生提问:“Whatarethebirthdaypresentsforhisfriends?”接着,要求第二批学生继续观看视频内容:BrownBear分别到他这两位朋友家里参加party,朋友们接受了他赠送的礼物,进而再次向第三批学生提问:“两位小寿星接受礼物后的态度和行动是否相同?”通过两次观看视频和提问,笔者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学生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中外送礼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这样的微课将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功能,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把文化意识渲染于此,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影响。这比简单的说教要有效得多。此外,新课标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就违背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更不能体现英语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

(3)课后使用微课----梳理经验,有效拓展学生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课的课后应用显得较为广泛。课后的微课要着眼于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梳理已有知识和经验,引领学生向英语学习的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微课设计要着眼于扩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根据这单元的动物主题,又结合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录制了一些微课内容,并配上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讲解,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加深了记忆,巩固了知识。如,这一节课的动物课中,许多动物的形象就备受争议,值得学生在进行思考与探讨,如龙在中国是尊贵、皇权、高高在上的象征;而在西方,龙的翻译是dragon,往往是凶残、凶狠的意思。又如,“luckydog”中的dog在西方具有喜爱,好运的思想感情,是指那个幸运儿,但在我们中国,狗却是狗腿子、走狗的意味。因此,学生们通过课后观看学习这些微课,扩展了视野,接受了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国际意识。提高了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微课的制作无论是否有学生参与,微课都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管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微课都只是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补充,必须与其他教学环节密切配合。

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应于移动时代的知识

传播,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了而学习效率,减轻了学习负担,且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和研究的新平台,真正做到了轻负高质。然而,目前我们对于微课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与纰漏,如:微课视频制作方式单一、应用不合理等,但是,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让我们共同努力,发挥微课的光与热,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微课在小学英语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学生活动分析记录

(2016-04-2218:28:43)

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微课教学准备和本课题在实验班六年级三、四班的实施(六年级一、二班为对比参照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活动作出分析。

微课实施途径:课前预习、课中按照教学目标有选择性的加入微课教学、课后巩固、微课作业等等。

通过在实验班为期一个月进行了微课的有效运用下,与参照班与实验班形成了对比。

首先,1、在学生动机方面。3、4班学习动机明显高于1、2班,学生85%都能够自主的有效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课主动性也明显高于参照班。

2、回答问题方面,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微课的视频形式更能促进学生发音的进步。

3、4班回答的句子明显较1、2班完整,语音语调也较为标准,句型出错

率较低。

3、学生课堂表现能力。3、4班学生课堂表表现能力更积极,微课较传统课堂

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3、4班学生纪律也较好,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

4.学生作业情况。实验班的作业较参照班错误率低,句型掌握的更加扎实,说明微课的呈现形式更能利于学生记忆英语知识点,通过动画等形式更利于学生学习英语。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张云珍 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81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81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计算,进一步熟练乘、除计算。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难点: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能进行第一、二步的计算。 3、关键:通过混合计算使学生熟练乘、除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口算: 7×9 18÷6 3×6 20÷4 54÷9 40÷8 54÷6 36÷4 8×6 2、指名板演: 23+6-7 14-7-6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提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3、口算 2 ×3 ( )×4 ( ) 36 ÷4 ( )×3 ( ) 4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要利用到以上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2×3×4”。 (1)、指导读法。 (2)、指导算法。 (A )提问:这题中有几个运算符号? 介绍:像这样题目叫连乘。(学生齐说) (B )这题应按从左到右得顺序计算,先算2×3得多少?再算什么?(板书) (C )与复习题相比。 提问: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计算过程相同,都是先算2×3=6,再算6×4=24;不同的是:准备题中每一步都要把写下来,而例题则要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算第二步) 2、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第2题“36÷4×3”。 (A ) 出示复习题36÷4 ( )×3 ( ),将它改编成一道二步计算的算式。(出示例题) (B )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种运算? 介绍: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乘、除混合运算。(学生齐答) 指名学生读算式,再齐读。 (C )、提问:想一想,这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4 ×3 = 27(指名学生口述,并板书)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张溪镇坦埠小学胡凌燕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首先,教材呈现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为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做准备。其次,教材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的物品观察它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最后,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物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立体实物,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单元知识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归纳,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图形的观念,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确立分析: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观察、交流、操作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生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

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我力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观察、交流、思考时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思路,并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到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一: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总结 小编语:数学在科学发展和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以下是关于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总结,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总结(范文一) 一、将微课运用于前置性学习中,变“抽象”为“直观”,丰富了前置性学习的载体 纵观以往的前置性学习,教师经常采用发放纸制的前置性学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自学,自学形式比较单一,比较枯燥。尤其对于部分探究意识较弱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将微课运用到前置性学习中,增加了前置性学习的载体,使得自学形式更丰富,易于学生自学,提高了学生自学效果。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笔者制作了有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的微课,在学生完成了前置性学习单中的任务:4个由不同数量小正方体所拼成的长方体,填写出每个大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所用小正方体数量和大正方体的体积。 之后激发学生思考: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小正方体的个数的关系。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得到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在此基础上,通过“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需要多少个?”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明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课堂上笔者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惊喜地发现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清晰。 可见,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教学中,微课与前置性学习单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大大优于单纯的前置性学习单的使用。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在教学中要重视直观,微课的动态呈现,丰富了前置性学习的载体,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将微课运用于前置性学习中,变“静态”为“动态”,激发了前置性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 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资料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龙源期刊网.cn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述作者:郭鹏飞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11期时代呼唤课堂教学改革,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自从被引入国内以来,翻转课堂就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大批教育工作者围绕翻转课堂进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随着翻转课堂概念的兴起,一些地区的中小学也掀起了学习翻转课堂的热潮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尚不能给出有力的证明为此,我们联合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以期从中获取一定的答案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甲班和乙班学生,两个班级的基本情况相似甲班作为实验班,共45人;乙班作为对照班,共45人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为教师特质、学习内容、教学时间和评价工具等,保证以上项目相同;自变量为教学方法,即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因变量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成效和认知负荷本研究选取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统计图》整个单元作为实验教学内容,该单元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实验开始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接受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学习成效前测然后开

始进行教学,实验班通过对整个单元内容的分析、知识点的梳理、教学微视频制作、课前和课上教学活动的设计,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班则严格按照同年级平行班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四周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接受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成效和认知负荷的后测,并进行访谈辅助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述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显著增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促使该学习活动朝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本研究指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数学领域所表现出努力和投入的内在趋力对于学习动机的测量,主要参考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数学学习动机量表修订而成,每道题有五个选项,分别是“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学习者根据每题题意描述,选出最符合自我感受的选项,对应得分分别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学习者在数学领域学习动机越强下页表1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数学学习动机前、后测结果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在肥城实验小学的实现的一点思考本周六在泰安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名师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小学数学观摩课”,让我颇受启发几位名师的讲课深入浅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老师都在提问:“为什么呢”,注重学生的启发诱导,从提问自己的年龄、身高等入手,不断向学生发问,启发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让数学联系的生活,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尽量让

“微课”激活小学数学课堂共4页

“微课”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一、巧制“微课”并巧入课堂,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技能、发展思维的主阵地。“微课”进课堂的试验中,我经常在探究重难点中适时插入“微课”。我发现不管录的是我们教师还是学生又或无人像只有师生声音的微视频均能激 起学生巨大的学习兴趣。为激活数学课堂,我制作的“微课”有以下特性: 1、视频中主角就是孩子们身边最熟悉的引导者-老师或学习伙伴-同学;激起学生巨大的好奇心。 2、视频短小精悍,聚焦性强,既符合小孩子高度注意力时间短的特性,又能高效突出数学教学重难点。 3、师生的语言精练、动听、神情生动活泼,让学生意犹未尽。 4、鼓励孩子给“微课”提出意见建议或参与修改“微课”,自主重录“微课”,激活孩子参与数学教学的兴趣。 二、课堂巧用“微课”,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和学生共同录制的”微课”除了单纯的讲述性的内容,均留给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极大空间,鼓励孩子对探究的问题质疑、挑错、求异,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中,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分析、发现“物体每一点与它对应点的之间的连线相等”这一教学难点,选择试一试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怎样才能平移到图三的位置?”稍微改改制作“微课”。我找来班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班长小紫,邀请她跟老师一起做此”微课”。孩子非常兴奋,自己先积极实践研究,甚至请教家长、伙伴,后跟老师共同探讨适合“激活”

学生创新意识的“微课”。“微课”层次大概如下: 1、小紫用生活趣事引入:我妹妹每天都在看《佩佩猪》,对佩佩猪的家非常感兴趣,她的愿望是为猪猪一家设计个房子,材料准备好了(方格纸左上角画一个三角尺,两根铅笔,右下角小猪猪佩琪指着中央说:我真想在这盖房子!),你能用平移材料的方法帮帮他们吗? 2、小紫引导同学观察:材料应往哪个方向平移? 3、用哪些方法能确定各材料分别移动了几格?(此时暂停视频。组织学生自主操作后小组合作、交流,接着给孩子们上台展示不同的方法,全班交流探讨。) 4、小紫边讲述多种方法边操作:(1)平移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的,哪个方向先移都行;(2)计算平移距离时,可用大小相近的小食物或小纸片边操作边计算;可抓住一条边用笔等事物代替移动并计算;可以关注某一个点,用笔尖点着移动着计算平移了几格。 5、最后鼓励同学们继续寻找更好的办法。 三、巧妙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教师的减负,激活教师备课的激情 中小学教师容易患上疲劳综合症,导致未老先衰,对教育的可持?m发展和教师队伍十分有害。作为教师个人,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给自己“减压”。 注意按记忆规律制作“微课”辅助巩固知识点、能力点和考点,减少学生的复习用时,使学生所学在规律的作用下自然地达到熟练程度,也就减轻了老师自己的负担。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定县城关镇第四小学潘光明 【摘要】微课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学习资源,其蕴涵的价值很大,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施、应用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微课在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段的作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合理使用微课提供了借鉴。但微课虽好,仍然需要教师合理调控。本文从微课的制作、学生微课使用的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应性设计等方面对教师应如何调控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 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和微课大赛活动的开展,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一、微课开辟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百度百科对“微课”的解释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农村,随着数码产品和宽带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1. 教育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微课应用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县域内所有学校全部建有校园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的大众化和网络资费的降低,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在家利用宽带上网的条件。加之各种在线录屏软件界面亲切、操作简易,使教师自己录制微课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微课的录制、传播和使用。? 2.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让微课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数学以其思维的抽象性、理论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而区别于任意一门学科。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其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运用微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时,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 以课堂为中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发挥微课的不同作用,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1.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解惑者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

小学数学创新案例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数学创新案例 小学数学创新案例【活动内容】社会调查与简单统计【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并将调查的所得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知识的综合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搞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明白搞社会调查的意义。 2、让学生在调查中学会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的作简单的统计和分析,并根据所需,将统计结果制成统计图,从中获取有关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为题的能力【活动重点】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对学校所在的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并对统计的数据作以总结与分析,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为了生活而学好数学的远大志向。 【活动难点】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并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活动准备】 1、抽调积极分子,组成社会调查领导小组,进行调查活动内容制定,并挑选组员,教师提供可供选择的调查项目供各小组选用。 2、进行小组社会调查项目的指导,教给学生调查的方法和 1 / 6

技巧,以及将如何获取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3、根据各小组去确立的调查的项目,指导学生制作统计表。 附: 以下社会调查项目,供各小组选择: (1)社区外出务工人员的统计(2)农民收入情况统计(3)社区机动车数据统计(4)村区房屋情况统计(5)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统计(6)各村民小组辖区劳动力数据统计(7)家长给学生零花钱数额统计也可以根据小组学生提供的项目制定统计表。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活动内容】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活动指导】一、组织学生,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的统计?根据不同的统计我们学会了哪几种统计图?(学生进行交流,说硕学过的简单的统计的内容和各种统计图表的名称和制作方法)今天,我们将针对社区的各种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并将获取的有关数据加以统计和分析。 从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练习,加深印象 1、根据下列的情况及数据绘制统计表,并进行统计图的绘制。 红星机械厂人员的机构组成情况: 工人,男 89 人,女 65 人;技术人员,男 40 人,女 25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09T10:12:10.19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作者:刘丽容[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相继出现,改变着生活,教育领域亦然。微课的出现,改变了当下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丽容(刘丽容重庆武隆 404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相继出现,改变着生活,教育领域亦然。微课的出现,改变了当下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94-01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多门学科已形成了“微课教学”的趋势,就连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微课,作为一种以微视频为基础平台的教学方式,凭借其简约性、广泛性、生动性等,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的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切实地融合了多种数学知识点及实践能力教学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达到了传授知识、鼓励学生学习等教学目标。本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为突破口, 对如何更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1 课前运用,使学生打好基础 课前是一个以“预习”为主的学习环节,对于新的知识点,学生多少都会存在一些疑问,而传统那种以单纯看书进行预习的方式,则更会使学生找不出数学教材中的重难点所在,甚至还会使学生对预习产生“无从下手”的感受。而微课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的把握新课中的重难点、解决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的疑惑。例如,在进行《几何旋转》的预习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给学生安排收集生活中旋转的图片的预习任务,并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之后,教师要将几何旋转这一课中的重难点进行筛选整合,再将学生收集的能使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借此来对几何旋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到达全面有效的预习目的。又例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凭借以往教学的经验,可以预想到学生预习时会出现的问题,像是对“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这种方法不是很理解等,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视频,以视频替代教材来讲述同分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让学生在预习中就掌握正确的算法,并准确的把握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总之,课前微课的教学重点应当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解决疑惑,使学生获取正确的新知识。 2 课中运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同时还有对思维的培养。微课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放松自己紧张的学习心情,进而走入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圈中,并在活跃的氛围下和教师的引导中打开自己的思维,从多种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当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时,学生就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感受到数学带来的魅力,进而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关的微视频,并结合学生课前对新课的预习,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筑出本节课的一个基本学习框架。因为微视频的缘故,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还只仅限于会画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和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等,而对于视频中没有展示的直角三角形另外两条高等,可能并不会画。这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会出来,之后,再通过与一个微视频来进行检验,看看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同时学生进行思维的空间和时间也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也有了显著地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就要善用微课,借助微课能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五官,实现多种感官的共同运用。同时,充分利用微课内容精、时间短、重点突出的特点,帮助抽象思维还较弱的小学生来进行思考和理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开发。 3 课后运用,使学生深入探索 课后学习不仅是一个以“复习巩固”为主的环节,同时它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实现升华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应当要充分的利用起学生的课后时间,借助微课,使学生课上学到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结构化、深刻化。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公顷与平方千米》后,教师就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在视频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如何知道我国某些地区的面积?之后再进行具体的解答和实际操作,以此来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解决方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教师还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布置一些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内化知识、发展思维。当然,在微课教学的最后阶段――课后运用,教师还能够创新一下教学方式,邀请家长陪同学生一起观看教学的微视频,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真正的发挥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4 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是一种十分便捷高效的教学方式,它的运用与发展都很好地适应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教育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就要灵活的运用微课,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以数学教学的特点及内容为理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微课的教学价值,让微课能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小龙.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6. [2] 何晓园.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5. [3] 刘莹.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英语微课——微视频应用于课后作业实践案例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吸引了学生的观看兴趣,而教师正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微视频达到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微视频制作出来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觉观看的毅力,需求决定行动,那么什么时候学生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呢,经调查,学生再当天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完成课后作业遇到难题时,在家中无法解除到老师时会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所以微视频运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十分必要。 课后作业中练习的类型不同,教师采用的视频制作手段也需灵活,满足学生的理解习惯。1、板书类习题 在数学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注重书写的格式,学生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步骤的书写,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板书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比如下面这个简便运算的题目。 我利用板书的过程在微视频中详细书写了递等式的过程,并且详细讲解了每一步运用的运算定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旧知,也为学习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不足,反复学习的机会。 2、课件制作类题目 本题是书本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道典型题目,本题和生活实物联系密切,我决定采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过程的方式来制作微视频。通过列表法,演示面包车和大客车各种方案的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选出最优方案。这种方式的解题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从抽象的想象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目的准确率高,答题思维也更加清晰。 3、教师动手演示操作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动手能力,有题目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具体操作的,为了演示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步骤,教师需要亲自利用工具完成操作过程,此时就需要利用视频拍摄来充分演示。比如这题 本题需要学生在不同的线段中,选出所有可能的三条线段画出三角形,我先讲解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性质两边之和不许大于第三边,得出可以拼出两种三角形,然后拍摄了用铅笔和尺子画出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再观看微视频后可以顺利解决本题,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操作题中也可以快速想到画图的过程。 但是教师精力有限,也没有必要将全部作业题目都制成微视频,可以挑选其中几题经典的或学生完成有难度的题目来制作,以达到其主题明确,实用性强的特性。比如我在暑假期间制作的其中一道题目 经过一周利用比较级微课教学的模式,3、4班(实验班)和1、2班在作业上形成了对比。我们不仅对4个班的书面作业进行检查,同时还对网络作业进行了抽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微课形式进行单词比较级变化,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动画的表达形式,更直观更符合小学生认知程度,能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观察得出,孩子们还是特别乐于去用微课形式进行学习和记忆。在呈现此知识点是,3、4班学生注意力较参照班集中的人更多(说明微课更为吸引学生),从而参与记忆的学生也多。课堂中老师提问时,实验班的正确率也高于参照班,这恰恰还说明,微课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记忆,通过直观的物品结合给予学生一个立体记忆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实物联想更能促进记忆。 以上均是我对课堂中观察到的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书面作业和网络作业表现的也比较明显。网络作业3、4班分数高出1.2班5-6分,而书面作业中,学生特殊变化比较级1、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微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和简单的分数计算,共5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学生分析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抽象思维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认识几分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

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情感目标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创新意识得到发展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中秋节就要到了,熊大、熊二两个兄弟正在为中秋节做准备呢第一天,熊大和熊二去超市买了4瓶饮料,熊二说:“我要喝3瓶”熊大说:“不行,我们应该一样多”每只熊分到了两瓶饮料第二天,熊兄俩又一起去超市买食物,这次,它们买到了2个大苹果,它们每只熊可以分到一个苹果第三天,兄弟俩又一起去超市买食物,只买到了一块大月饼两只熊呆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应该怎么分呢?于是他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只熊分到半块月饼半块,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呢?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来解决这个难题二、探索交流11、认识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一份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呀?对了,瞧:平均分,两份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二分之一1来表示用2读作:二分之一1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做2?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其中

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数学微课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英语微课——微视频应用于课后作业实践案例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吸引了学生的观看兴趣,而教师正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微视频达到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微视频制作出来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觉观看的毅力,需求决定行动,那么什么时候学生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呢,经调查,学生再当天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完成课后作业遇到难题时,在家中无法解除到老师时会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所以微视频运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十分必要。 课后作业中练习的类型不同,教师采用的视频制作手段也需灵活,满足学生的理解习惯。 1、板书类习题 在数学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注重书写的格式,学生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步骤的书写,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板书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比如下面这个简便运算的题目。 我利用板书的过程在微视频中详细书写了递等式的过程,并且详细讲解了每一步运用的运算定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旧知,也为学习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不足,反复学习的机会。 2、课件制作类题目 本题是书本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道典型题目,本题和生活实物联系密切,我决定采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过程的方式来制作微视频。通过列表法,演示面包车和大客车各种方案的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选出最优方案。这种方式的解题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从抽象的想象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目的准确率高,答题思维也更加清晰。 3、教师动手演示操作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动手能力,有题目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具体操作的,为了演示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步骤,教师需要亲自利用工具完成操作过程,此时就需要利用视频拍摄来充分演示。比如这题 本题需要学生在不同的线段中,选出所有可能的三条线段画出三角形,我先讲解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性质两边之和不许大于第三边,得出可以拼出两种三角形,然后拍摄了用铅笔和尺子画出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再观看微视频后可以顺利解决本题,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操作题中也可以快速想到画图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例一议“精细化教学” 科学探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领域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尤其要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握每一次机遇,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收获,在探究中提高。实践表明,课堂上科学、有效的探究,是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精细化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六中有这么一道题: (见题图)这个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它的前后两面涂上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油漆。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面积各是多少(题图说明:这三个长方体颁奖台紧靠着,且中间的1号颁奖台最高,左边的2号颁奖台次之,右边的3号颁奖台最低。在1号颁奖台的正面靠近这个长方形面的左边竖直边线的右侧中下方标注“65cm”字样,同时在这条边线上面一小部分的左侧标注“10cm”字样,而在图中还有五处标注“40cm”字样,表明这三个长方体的下底面都是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以及3号颁奖台的右面也是一个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 学生自主解答后,我发现大体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其一是这样的——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65×40+40×40]×2 其计算结果为12800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40×2+40×3×40 其计算结果为10000平方厘米。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40+﹙65+10﹚×40+40×40]×2 其计算结果为14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2+40×3×40 其计算结果为10800平方厘米。 学生的解题思路大致相同,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对此,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和微博、微信、微电影一样,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短、小、少”等特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弥补了课 堂教学的缺陷,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整合优质微课资源,通过优 化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习 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 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 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 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 径之一。微课的应用给小学数学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丰富的表现力、 强大的灵活性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了腾 飞的翅膀,让现代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兴趣 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活泼、好动,热衷色彩鲜明的图片或 动画、喜爱悦耳动听的声音。创设一定的情景,可以大大吸引同学们 的兴趣,把关注点放在学习的内容上。通过微课,将课本的抽象知识 变得形象,大大增强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去理解去探索。在绘 声绘色的微课视频中,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 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微课营造的氛围带领同学们有意识地 去学习去收获知识。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爱上美妙的数学。 二、感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是教师精心选材,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出来的,它承载的是精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放到网上,同学们在家利用电脑、平板或智能手 机观看微课学习,并完成相应的自学报告单。在这样流动的课堂中, 教师应巧设疑问,进行引导和点拨,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协调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模版

名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内容多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思想;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自主、和谐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 重点难点长方形框架、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尺、剪刀、多媒体及课件。教学策略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1.游戏:小小魔术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往外拉。) 2.(课件出示两个花坛)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如果要比较这两个花坛的大小,怎么办,谁有办法? 探究新知 1.用数方格的方法启发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用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画有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 米)的长方形,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放在方格图上面,用数方格(不满 一格的按半格计算)的方法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验证猜想推出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公式。 (1)提问:不数方格,能用其它方法来证明它们面积相等吗? 利 用学具想办法验证。(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一把三角尺和一把剪 刀。) 5分钟 .

(2)提示: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再计算它的面积,这其实就是计算平行四边行面积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割补法。 (3)教师演示把平行四边形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变成长方形的过程。 (4)小结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巩固练习(1-2题)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2.求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让学生学会用公式S=ah来列式计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分钟 归纳小结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S=ah 30秒 课后练习(2-3题) 1.计算下面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2.5cm,高=3.2cm。(2)底=6.4dm,高=7.5dm。 参考答案:(1)8 cm2(2)48 cm2 2.小明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面积是120平方米,量得底是20米,它的高是多少? 参考答案:6米 教学反思 1.通过图文并茂,把静止的问题活动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创造出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本课是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入,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更易于接受,,从而喜欢上数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