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卧佛山岩溶隧道施工方案探析

卧佛山岩溶隧道施工方案探析

卧佛山岩溶隧道施工方案探析
卧佛山岩溶隧道施工方案探析

卧佛山岩溶隧道施工方案探析

发表时间:2016-07-29T17:18:23.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0期作者:刘云鹤

[导读] 本文通过对卧佛山岩溶隧道地质水文条件的分析。

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卧佛山岩溶隧道地质水文条件的分析,对施工中由于溶蚀而可能导致的坍塌、突水、突泥等难题进行研究,在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时,有效的主要施工工艺方面作出了探讨总结,对类似岩溶隧道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工程概况

京包铁路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卧佛山隧道,位于内蒙古卓资县境内,丹拉高速公路卧佛山隧道东北侧300米,平行于公路隧道穿越卧佛山中前部。隧道最大埋深250m,全长2460m。

本隧道不良地质为岩溶:隧道通过地层主要是太古界大理岩,局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经地表调查发现,岩体中发育一定岩溶现象,以溶孔、溶隙为主,偶见小规模溶洞。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坍塌,突水、突泥及基础下沉等地质灾害。

2、隧道施工方案

2.1总体施工方法

(1)施工前根据设计资料,对隧道沿线地表进行调查,对可能危害及结构安全的漏斗、落水洞,进行回填夯实,对一些洼地要尽量进行截堵,防止地下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隧道,危及施工。

(2)加强地质监控预报工作。采用TSP-202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地质预报,结合超前钻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施工方案及技术对策,做到心中有数,使施工处理有备、有力、有序。

(3)、对岩溶、破碎带、断层等不良地段的施工采用段台阶施工,用以人工辅以小型机具(风镐等)开挖,必须采用爆破开挖时,要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爆破规模,减少振扰。严格按照软弱围岩“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4)、根据溶洞分布、类型、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分别采取引、堵、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

(5)、严重软弱(如溶泥)、破碎地段,采用超前预注浆或长管棚注浆超前加固措施,富水地段采用双液注浆加固,同时封堵地下水。

(6)、施工前对地表进行详细勘察,注意研究岩溶状态,估计可能遇到溶洞的地段。

(7)、当施工达到溶洞边缘,各工序应紧密衔接,如加强施工支护与及时施做衬砌混凝土,同时设法探明溶洞的形状、范围、大小、充填物及地下水等情况,据以制定施工处理方案和安全措施。

(8)、施工中准备足够数量的抽排水设备。

(9)、施工中注意检查溶洞顶板,及时处理危石。当溶洞较大较高时,应设置施工防护架或钢筋防护网。

(10)、溶洞未作出处理方案前,不要将弃渣随意倾填于溶洞中。

(11)、处理情况复杂的溶洞,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2.2主要施工技术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进入暗洞施工。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弧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必要时采用CRD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6m以内;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必要时预留核心土,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m以内;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必要时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Ⅱ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3.0 m以内。

3溶洞处理关键的施工技术

3.1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在未探明前方的地质情况之前,为防止前方出现涌水突泥情况发生,首先保留并加固坍塌体,依靠坍塌体支撑掌子面,防止塌方进一步扩大,立即对掌子面进行封闭。采用喷射C20钢纤维混凝土封闭坍塌体表面,厚度20cm,掌子面前方自溶腔内涌出块石、碎石夹黏土等充填物稳定掌子面的作用,坍塌体暂不挖除。

3.2施作套拱和大管棚。为保证施工安全,拱部采用φ108大管棚超前支护并注浆加固溶洞填充物,形成稳定的固结体,使周围地层的力学性质得以改变,稳定性能加强;管棚尾部设钢格栅混凝土套拱,前端打入稳定岩层,形成有效的“棚护”作用。

首先施作导向墙,导向墙长度1.5m,厚度80cm,采用两榀格栅钢架定位,并起到增强刚度的作用,在钢格栅架上焊接37根1.5m长φ127的无缝钢管作为导向管,间距及外插角同大管棚,完成后浇筑C25模筑混凝土。大管棚37根,每根20m,外插角5°,环向间距0.3m,注浆材料采用1:1的水泥浆,注浆压力0.8~1.0MPa。

管棚钢管采用φ108无缝钢管,节长3m或6m,第一根钢管加工成锥形,采用丝扣连接同一截面接头不超过50%,相邻钢管接头相错距离不小于1m,机械顶进。钢管前部四周钻孔注浆,孔径15mm,间距15~30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1.5m止浆段不钻孔。

3.3洞身开挖及支护。注浆完成后洞身采用微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3~5m,开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结构,并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3.3.1初期支护采用加强支护参数。参数如下:全环设I20b工字钢加强支护,间距@=0.6m,拱部增设φ42小导管注浆加固溶洞填充物,每根长

4.0m,间距1.0m(纵向)×0.8m(环向),C25喷射混凝土厚度25cm,φ8钢筋网片间距20×20cm。溶洞处理段围岩大部分为溶洞填充物,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对于石质围岩采用松动爆破开挖,以尽量减少对溶洞填充物的扰动,避免引发二次坍塌。

3.3.2边墙及基底加固处理。对隧道顶部加固及进行注浆处理仅能保证隧道拱部开挖安全,边墙及基底围岩力学性能得不到改变,并且受到过扰动,极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另外即使安全溶洞段,也会因为溶洞段与溶洞前后围岩性质不同,使后期隧道二次衬砌受力不同而造成不均匀沉降,造成衬砌开裂,甚至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对边墙及基底进行加固处理。

溶洞处理技术施工方案

珠江大桥西桥桩基础溶洞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广佛出口放射线土建工程为广州市内环路西出口的延续,本标段为广佛出口放射线土建第一期工程A6.3合同标段。 本标段地处广州市坦尾岛西端及芳村区之间,主体结构为跨越珠江的珠江大桥新桥西桥,包含连接新桥两端的部分高架桥。本标段内的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平均长度为28m;帽梁包含隐性帽梁型式;支座采用橡胶支座或盆式支座;桥面采用沥青砼铺装,砼防撞栏。 珠江大桥西桥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溶洞地带,主桥桩基选择采用填塞法处理、套内护筒法等施工技术处理溶洞。其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其中:Φ180cm64根,Φ150cm40根,共104根。施工总工期18个月。 二、地质情况 (1)基岩 该路段下伏基岩以白垩纪的泥岩、泥质细粉砂岩及灰岩、辉绿岩为主,基岩深10~50m不等,按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其岩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和风化程度较大,部分钻

孔揭露有断泥层,溶洞(局部呈串珠状)等不良地质现象。 (2)溶洞情况 本桥施工场地下伏基岩强风化层裂隙发育,有一定量的裂隙水,一些地方灰岩岩溶发育,出现灰岩破碎层或溶蚀或溶洞,一些溶洞成串珠状出现,这种不良的地层,会蕴藏一定量的裂隙水和溶洞水。从地质资料分析,溶洞分布较广。主桥位溶洞分布广而多。溶洞按其填充状态可分为空的、半填充的和完全填充的三类:按其填充物的性质可分为粘性土、砂砾和稀土三类;按其漏水情况可分为漏水和不漏水两类。溶洞的走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同。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溶洞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全充填:溶洞内已发生填满其它土质,在钻孔过程中,不会发生 漏浆或少量漏浆的,这种形式溶洞一般较少。 2、部分充填带有裂隙:溶洞内已发生充填,但未充填量较大。岩层 中存在很大的裂隙,在成孔进程中,泥浆的流失很大。 3、空洞:溶洞内没有充填物或存在少量充填,洞内大部分为空洞; 在成孔进程中,当空洞较小时,泥浆在补充后,可保持一定水头。 4、空洞带裂隙:溶洞内泥浆无法保证一定水头,流失严重。 根据上述地质条件,从技术、经济等方面经过比较,本工程拟选择了填充法、套内护筒法等施工技术配合使用处理溶洞,具体做法如下。

壁板坡隧道岩溶发育地段施工方案

壁板坡隧道岩溶富水地段施工的预防和控制 华铁咨询/德铁国际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监理项目部:汪景勋 摘要:岩溶这种地质现象,由于其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在隧道施工中一直是个难题,虽然目前有多种预测预报方法,但准确率存在一定局限性。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JL1标管段穿越岩溶地区,且岩溶发育强烈,富水量大,为确保施工安全和今后的运营安全,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隧道岩溶富水地段预防和控制方案,是我们监理和施工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 引言:当隧道掘进时遇到有水溶洞、暗河,由于事先没有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或预报有误,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泥、突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隧道穿过有填充物的溶洞时,溶洞填充物由于自身稳定性极差,多会发生坍塌事故。当隧道底部有溶洞没有被发现,在施工或运行中由于重载施工机械、列车运行时常会发生塌陷。因此在岩溶隧道施工前,按照工程设计,编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并严格规范和要求施工,就可以减少和避免灾害和事故带来的损失。 一、工程概况 壁板坡隧道全长14756m,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和3座I 级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为特长隧道,中心里程为DK985+035,起讫里程DK977+657~DK992+413,全长14756m,进口位于贵州盘县红果镇上纸厂村,出口位于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镇三丘田村。进口合修、出口分修,分修起点为DK979+020,合修段长度1363m,分修段长度13393m。辅助坑导为贯通平导,长度14717m,平导进出口均设在左线左侧,分修段平导设于左右线之间。线路纵坡设计为“人”字坡,变坡点DK985+200,最大坡度25‰,最大埋深为735米,隧道洞身穿过地层岩性以砂泥岩、灰岩、白云岩、玄武岩、泥质白云岩和碎屑岩为主。设计隧道正常涌水量Q=75700m[3]/d,雨洪期最大涌水量Q=184100m[3]/d。隧道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坍塌、岩溶、涌水、煤层瓦斯等。 二、岩溶地段施工的基本原则 根据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设计等级、工期要求和地质条件,首先应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中渡隧道岩溶预报、处治、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中渡隧道进口进程DK451+603,出口里程DK452+327,全长724m。进口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半径为5500m的右偏曲线上。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为1.5‰。 中渡隧道位于中渡镇西侧,隶属峰丛地貌,地形起伏大,高程170~285m,相对高差5~115m,山体陡峻,自然坡度10°~40°。基岩裸露,坡面植被多为灌木。 主要地质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其岩性为:浅灰、灰、灰白、深灰色,厚层~巨厚层状,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质坚硬。垂直节理发育,节理大多微张,延伸远,连通性好,内充填黄褐色黏土,方解石脉发育,岩体表面溶蚀现象发育,多发育小溶孔,山坡缓坡外多发育溶蚀峰林。地表岩体完整性较好,进出口段岩体较破碎。 水文地质特征:隧道区地表水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富存于第四系孔隙之中,水量微弱,向洛江排泄;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岩溶管道水为主,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微弱,沿基岩裂隙及岩溶管道向下排泄,最终向洛江排泄。 2 隧道不良地质——岩溶 2.1岩溶:隧道段内下伏基岩为灰岩,厚~巨厚层状,基岩表面发育小溶洞、溶沟及小溶槽。DK451+914~DK451+934段内右侧30~60m范围内发育

一岩溶洼地,该洼地长轴约30m,短轴约15m,与基岩裂隙连通,为大气降水补给岩溶水的主要通道;DK452+012右侧240~270m范围内发育一岩溶洼地,该洼地长轴约70m,短轴约30m,与基岩裂隙连通,为大气降水补给岩溶水的主要通道 2.2隧道进出口端发现多个岩溶形态,分述如下:DK451+610右侧40cm左右斜坡脚处发现一地下溶洞,该溶洞出水量大,供中渡镇约3000人使用,日出水量为1025m3/d,最小水量为840 m3/d;DK451+600右侧60m处有一溶洞,约3×1.5m见方,深约1.5m,水位稳定,水质较清,见鱼游动,雨季时水质浑浊。据访问,该地区下暴雨时,该处有水涌出,且溢出地面;DK451+685右侧200m处,为一小溶洞,隧道出口DK452+370右120m,为一溶洞,洞口呈近半圆形,底宽3m,高2m,后向S65E斜坡呈15度向下延伸,长约10m,宽约1-3m,高约2.5m,洞底为一水井,水井呈矩形,长约3m,宽约1-1.5m,水深1-2m,未见流动,仅供一住户使用,据调查,暴雨水位上升约为1m,枯水期无水,井底沿S50W(洞外)为一小溶隙;DK452+370右280m坡脚低洼处,为一消水溶洞,洞口呈正方形,边长1m,井口为灰岩,井深约8m,水位深0.5m。未见明显流动。 隧道穿过的山体为巨厚层状灰岩,产状倾向SE(线路左侧),倾角约30°~45°,地表岩溶形态发育,下部岩溶通道较发达,为大气降水向洛江等山下低洼处渗流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从隧道山体进、出口之间溶洞水的径流条件分析,其线路标高以上基本无水平向浅部较大的岩溶管道相联通,即以垂直岩溶发育为主,总体看来,隧道区属岩溶强烈发育区。 3 岩溶隧道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

桥梁桩基岩溶处理施工技术

桥梁桩基岩溶处理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12T17:06:42.8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3期作者:陈学忠[导读] 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为南凭铁路通道的重要一段,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崇左),线路东起南宁枢纽内南宁站,经吴圩机场、扶绥、渠黎,至崇左南站,远期延伸至凭祥。线路全长约119.294km,桥隧占比56.34%,由于桥梁桩大多经过岩溶地貌比较多,且处于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地区。 陈学忠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为南凭铁路通道的重要一段,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崇左),线路东起南宁枢纽内南宁站,经吴圩机场、扶绥、渠黎,至崇左南站,远期延伸至凭祥。线路全长约119.294km,桥隧占比56.34%,由于桥梁桩大多经过岩溶地貌比较多,且处于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地区。由于施工技术的不成熟,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塌孔、卡钻、埋钻等方面的问题,不仅不利于施工安全,而且还影响施工的进程。借此,本文以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项目NCZQ5标岩溶地区桥梁桩基作为研究对象,就该区域桥梁桩基岩溶施工出现的问题及应对对策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桥梁桩基;岩溶;问题;应对对策 引言 岩溶指的是可溶性的岩石,包含了水的机械侵蚀和物质的移动及沉淀,主要分布于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项目沿线属碳酸盐岩地区。下文就当前桥梁桩基岩溶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的施工做好理论方面的指导。 1、工程概括 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为南凭铁路通道的重要一段,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崇左),线路东起南宁枢纽内南宁站,经吴圩机场、扶绥、渠黎,至崇左南站,远期延伸至凭祥。南宁(不含)至崇左南(含)线路全长119.294km。本施工标段为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项目NCZQ5标,里程范围为DK75+500~DK100+000段站前工程以及DK100+000~DK120+220段制梁、架梁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主要工程量有包括区间路基土石方237.2211万断面方,站场土石75.5704万断面方及相关区间、站场附属工程;新建桥梁6321.93m/17座,其中特大桥3414.55延长米/4座,大桥2662.99延长米/9座,中桥218.76延长米/2座,框架桥25.63延长米/2座;新建双线隧道5.86公里/5座,其中L>4km的隧道有4.275公里/1座,≤1公里的隧道有1.585公里/4座。在NCZQ5施工标段中,特殊性岩土主要为岩溶,岩溶中等发育,地表分布有岩溶洼地、漏斗等。岩溶路基段落需进行岩溶整治,避免发生岩溶塌陷;桥梁段落桩基础需穿过溶洞底板且保证桩尖以下有一定完整基岩;隧道开挖可能遭遇溶洞大厅及发生突水涌泥现象,需加强超前地质预报。 2、岩溶地貌的影响 2.1漏浆 在岩溶地区,常常会出现浆液流失的情况,进而浆液的流失导致地质结构不稳定,出现孔壁坍塌、孔口坍塌,或者是钻孔钻被埋。所以,下面就不同的漏浆情况进行认知。第一,无填充或者是半填充的溶洞,当浆液流失到一定程度之后,不仅要回填片石,或者是粘土,而且还要补充相应的溶液,防止其塌孔;第二,无填充或者是半填充且连贯的溶洞,在浆液流失后,表面无任何液面,则需要将片石、粘土回填到砂层以上,进行浆液的复打;第三,有填充物的溶洞,浆液流失一般是在钻孔的期间流失,所以,钻孔过程被浸泡之后,溶洞内就会出现填充物软化流失、填充松散及溶沟;第四,漏浆不仅会造成坍塌,而且还会延长施工周期,增加孔壁的不稳定性。 2.2孔壁坍塌 首先,孔壁坍塌主要是因为护壁浆液流失,孔壁自身失去了支撑力而造成;其次,在施工区域的卵石层,其埋藏深,反复填充片石和粘土的过程,会削弱卵石层护壁的作用;再者,由于项目贯穿地区较多,施工周期长,覆盖层夹带的砂层护壁,会在长期的锤击作用下被不断削弱,最终液化;最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钢筋笼等护壁措施。 2.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是因为护壁的泥浆流失,使得覆盖层内夹带的砂层失去支撑力造成的塌陷,并且这种塌陷的危害性是极大的。第一,安全问题,地面塌陷极易造成人员及设备方面的安全事故;第二,施工周期,一旦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塌陷区域进行填充,如果造成人员伤亡,还需要进行事故处理,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而且填充区域不能直接投入使用,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保证其稳定之后,才能够继续使用;第三,地面塌陷并不能控制塌陷区域,也有可能塌陷区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极易出现基础性设施埋藏、卡钻等。 2.4卡钻、埋钻、掉钻 第一,在覆土层分布区域,大多有砂砾层,下伏基岩岩溶地貌发育强烈,在冲击振动的作用下,塌孔、埋钻事故频发在所难免;第二,在冲击锤进入岩溶地貌区域之后,尤其是在竖向的岩溶区域,洞隙过大,极易造成锤倾倒事件;第三,在上部岩溶发育区域,冲击振动作用下掉下来的异物,极易将冲击锤卡住;第四,在泥浆浓度高的情况下,冲击过程中产生的梅花孔易造成钻孔事故。 2.5混凝土浇筑过多 由于溶洞反复性的出现漏浆、塌孔,极易造成桩基扩径,充盈系数过大,在粘土和片石回填的过程中,溶洞和溶隙清洗期间,回填物流失,混凝土建筑过多在所难免。 2.6施工工期长 漏浆、孔口坍塌、孔壁坍塌、卡钻、掉钻及埋钻等问题的出现,会造成桩基成孔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大,工期延长在所难免。当然,在施工周期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正常交付,施工单位会通过增加施工机械设备和穿越溶洞工作平台,实现同时开工,但是,由于机械设备和工作平台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冲击振动的作用,所以,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可采用增加多台钻孔的方法。 3、桥梁桩基岩溶问题应对措施

修改岩溶注浆工艺性施工方案zxj

修改岩溶注浆工艺性施 工方案z x j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施工人员组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原材料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9.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10.施工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环境保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速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 编制依据 1第二章编制范围 . (1) 第三章工程概况 (1)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4.1施工方案 (2) 4.2施工方法 (2)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2) 4.2.2台阶法 (2) 4.2.3.隧道围岩分级、开挖方法及衬砌支护形式 (4) 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 (5) 第六章爆破设计 (6) 6.1爆破方案 (6) 6.2钻爆设计 (6) 6.2.1光爆基本参数 (6) 6.2.2掏槽方式 (7) 6.2.3周边眼 (7) 页脚内容17

6.2.4掘进眼 (8) 6.2.5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8) 6.2.6炮眼布置 (8) 6.3爆破设计的优化及爆孔布置 (12) 第七章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12) 7.1劳动力配置 (12) 7.2机械配置 (13)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14)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 (15) 页脚内容1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摆龙村一号隧道设计图》; 2、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第三册《隧道附图洞门及洞口工程》;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9、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编制范围 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Ⅳ标(D1K64+770~D1K65+275)摆龙一号隧道。 第三章工程概况 摆龙村一号隧道位于贵阳市金华新区金华镇摆龙村境内,全长505米,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1K64+770、D1K65+275。该隧道为时速200kmⅠ级铁路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为4.6m。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Ⅲ型轨枕(2.6m)及60kg/m钢轨,轨道结构高度766mm。 隧区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隧道进出口右侧边坡顺层且洞身右侧围岩顺层偏压。洞身与梨木山断层平行,相距30~80m,洞身位于地下水垂直渗流带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除明洞段为明挖之外,隧道暗挖段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暗挖段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临时横撑。 4.2施工方法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摆龙村1号隧道明洞段进出口各15m共30米。明洞段均采用明挖法施工。摆龙村1号隧道明洞基本处于强风化灰岩层,施工时采用挖机施工,每施工一个台阶立即进行喷锚支护。遇到有不易破除岩石的部位采用控制爆破开挖。 4.2.2台阶法 隧道开挖分上下台阶施工(除仰拱开挖外),上下台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施工做适当调整。微台阶长度宜控制在5米左右,长台阶不宜超过14米。本隧道施工段台阶法施工适用于Ⅳ、Ⅴ级围岩。 页脚内容17

路基工程岩溶注浆作业指导书

路基工程岩溶注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确保路基成型后路基基底的稳定,需对岩溶加固处理。岩溶注浆是加固处理主要措施之一,为确保工程质量,规范质量行为,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条件及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路基工程岩溶注浆作业的实施。 3、编制依据 3.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3.2《湖南省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 3.3有关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4、施工时间的安排 路基岩溶加固处理是路堤地段在场地平整后先行应安排的工序;路堑地段应根据开挖、防护的原则,并完成相关防护后达到基床面后即可开始施工。特别要指出的是当路基基底需采取强夯加固时,应先行施工强夯加固后方可实施岩溶注浆加固处理。 5、施工安排及人员设备 每工点(注浆孔数量大约为200个时)其设备、人员配置如下: 采用的主要设备如下: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1 挖掘机PC220 1 2 推土机TY220 1 3 平地机PY180 1 4 钻机XY150 8 5 制浆机 2 6 高压压浆机ZBB180/6 4 7 发电机75Kw 2 主要施工管理作业人员配置如下:

序号职务数量备注 1 技术员 2 2 施工员 2 3 安全员 1 4 质检员 1 5 环保员 1 兼职 主要施工人员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 1 机械手40 2 压浆人员10 3 辅助工人8 4 电工 1 6、施工工艺 ①、总体施工工艺 采用地质钻机实施成孔作业,先行实施先导勘探孔,完成后将地质资料上报设计院,经过设计确定注浆范围及深度后开始实施岩溶注浆加固工作。浆液现场拌制。

②、施工工艺流程 ③、施工准备 场地准备: 用TY220推土机清除注浆范围内表土、杂物,地表斜坡地段进行台阶处理,台阶高度2m,然后用PY160平地机进行整平,最后采用压路机碾压,达到钻机就位条件。平整过程中要严格注意保护好下承层并做好排水工作,确保不积水; 孔位放样定位:根据测量组所放设的中线及边线进行孔位定位;孔位布置路堤地段按梅花形布置、路堑地段按正方形布置,孔间距见设计图。

桩基溶洞处理专项方案

桩基溶洞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溆怀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工程施工合同。 2、溆怀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国家及交通部现行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等。 4、溆怀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施工图。 5、溆怀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桩基地质补勘图。 二、工程概况 溆怀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起于K118+300,终于K121+200,全长2.9km。本标段处于湖南省中部至西部的过渡地带,雪峰山脉的北东向延伸区,海拔高程100~500米之间。地貌类似以山前丘陵间构造盆地、岩溶洼地、剥蚀残丘、岗地,沅水、溆水地带发育二级阶地。该区域内开阔的“U”型河谷、浑圆状山脊与“V”字型河谷、长条形山脊同时发育。总体工程地质条件差,处于东北向构造带与北向构造复合部位,地质构造较发育,有隐伏断裂通过,有含煤层,附近可见大型溶洞发育,地表发育有落水洞、岩溶洼地。 初步地质勘察资料显示统计桥位钻孔为215个,揭露发育溶洞的钻孔76个,见洞率为35%;有52个钻孔揭露两层溶洞或多层溶洞,占揭露岩溶钻孔的68%,说明桥位内岩溶极为发育;单个溶洞高度大于2.5m的钻孔有39个,占揭露岩溶钻孔的51%。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溶洞最小高度0.2m,溶洞最大高度达13.4m。 本标段桥梁2座,1座特大桥、1座大桥,桩基础工程量D120cm桩基160m/8根,D150cm桩基132m/2962根,D180cm桩基1492m/80根。 三、施工前的准备 1、人员组织:项目部专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学习有关溶洞处理的措施,并且成立了溶洞处理应急小组。施工现场派4名技术人员分两班在工地24小时轮流值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项目部还组织桩基队钻机机长学习溶洞处理的知识,使他们对溶洞处理做到心中有数。总之,在人员组织方面,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见后附表《现场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 2、材料准备:工地现场常备片石120 m3,粘土180 m3,水泥10T,编织袋200条,

岩溶整治施工方案.doc

红水河双线特大桥桩基底部岩溶整治 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柳南Ⅱ标红水河双线特大桥,位来宾市南东向红水河边,近原湘桂铁路东侧20~400m,里程表为DIK603+435.558~DIK605+686.286,长2250.728m。从北岸到南岸桥型布置为29×32m(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砼结构简支整孔箱梁)+80m+144m+80m(预应力砼变截面悬浇连续梁)+30×32m(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砼结构简支整孔箱梁)。红水河共设64个桥墩台,高出地面6~35.5m。其桥墩下采用钻孔桩基,唯独30#墩采用扩大性基础,钻孔桩径有1.25m、1.50m、2.20m三种类型,要求桩端嵌入新鲜基岩弱风化层<6-W2>不小于 1.5m,桩端下持力层下需完整基岩8m。 目前北岸已建好26个墩台、南岸27个墩台,唯2#、5#、8#、9#、10#、51#墩,因墩下桩基基岩内溶洞发育,需进行专门处理。具体处理要求如下: ①对于2#、5#、9#、10#墩处理要求:桩底以下8m范围内空溶洞、有填充溶洞及强风化层<6-W3>地层进行压浆处理。 ②对于8#桥墩处理要求:基桩桩身穿过的所有溶洞及桩底8m范围内的空溶洞、有填充溶洞及强风化层<6-W3>地层进行压浆处理。 ③对于51#桥墩处理要求:桩底以下8m范围内空溶洞、有填充溶洞及强风化层<6-W3>地层进行压浆处理,另5号桩穿过强风化层<6-W3>层44.82~ 41.12m标高段进行压浆处理。 ④其中强风化层<6-W3>地层进行压浆处理后要抽芯检查,处理后的地层检测承载力不得小于600kpa。

上述需处理墩柱桩基,有关参数如下表1: 墩号中心里程桩号承台面积(m2)设计桩基数 (根) 桩径 (m) 单桩承载力 (KN) 原勘探孔数 (个) 2# D1K603+507.203 8.3m×12.50m 11 1.25 4672 7 5# D1K603+605.453 8.3m×12.50m 11 1.25 5156 9 8# D1K603+703.703 8.9m×12.10m 12 1.50 4699 15 9# D1K603+736.453 5.5m×10.40m 8 1.25 4883 7 10# D1K603+769.203 6.3m×10.70m 8 1.25 5418 14 51# D1K605+319.091 9.1m×11.30m 9 1.25 4977 14 2.工程地质条件及分析 红水河双线特大桥施工场地位属桂中覆盖型波状岩溶平原,附近地面高程82~95m。红水河在附近为侵蚀堆积基座阶地,斯湾河谷为形,基岩漫滩发育,然后又形成侵蚀深槽。反映了红水河是以地壳抬升和河水急速侵蚀下切综合作用下形成。 地质构造。附近位来宾(城厢)南北走向向斜西侧和来宾——桂林大断裂面。其中来宾——桂林大断裂,长350km,倾向N40°E,断距千余米,该断层影响地层从K~f(白垩系至寒武系),活动期为喜山——燕山期。红水河进入桂中后,横穿切一系列南北向斜(合山向斜、来宾向斜、石龙向斜),形成沿北东及北西两组“X”状断裂发育。反映了新构造运动在桂中的地应力特征。(附图1) 附近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次生红粘土和下伏二叠系下统栖霞阶。 第四系次生红粘土,上为褐红色,下为网纹状(斑状)粘土,含风化碎

隧道岩爆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2) 1.1编制依据 (2) 1.2编制原则 (2) 1.3编制范围 (3) 2 工程概况 (3) 2.1线路概况 (3) 2.2隧道主要工程量 (3) 3 岩爆的特点及辨识 (4) 3.1岩爆的基本特征 (4) ⑤岩爆主要发生在埋深较大,所处岩层性状较单一,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较高,能储存一定的应变能量。 (4) 3.2岩爆产生的条件 (4) 3.3判断岩爆发生的应力条件 (5) 3.4地应力计算与隧道岩爆预测 (5) 3.4.1XX (5) 3.4.2XX (6) 3.4.3XX (6) 3.4.4XX (7) 4、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方案 (9) 4.1总体施工方案 (9) 4.2超前地质预报 (9) 4.2.1超前探孔 (10) 4.2.2地质素描 (10) 4.3加强光面爆破控制,提高爆破效果 (10) 4.4加强初期支护 (11) 4.4.1轻微岩爆区 (11) 4.4.2中等岩爆区 (11) 4.5超前应力释放 (12) 4.6加强高压水冲洗 (12) 4.7加强效果检测 (12) 4.8岩爆发生时的处理措施 (12)

4.9、岩爆防护开挖台架 (13) 5、安全防护措施 (14) 5.1成立岩爆预防及救援小组 (14) 5.2安全防护措施 (15) 5.3洞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6) 5.3.1钻爆作业安全措施 (16) 5.3.2人员及机械防护措施 (17) 5.3.3洞内作业救援逃生措施 (17) 隧道岩爆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⑴、《XXXXX标招标图》;《XXXXX两阶段施工图》; ⑵、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指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 ⑶、国家和四川省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 ⑷、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 ⑸、施工单位资源状况、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1.2 编制原则 ⑴、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完整)

第四节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一、岩溶的处治 (一)疏排岩溶水 1 、岩溶水的工程特性 岩溶水是赋存于可溶性岩石裂隙或孔洞中的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存在着一些宽大的溶蚀裂隙和分布不均、规模不等的溶洞,以各种形式与地表水体相连,形成含水体系。在溶蚀基准面以上的岩溶水往往是流动的,呈脉管状分布,大的甚至形成暗河,水量和水位随季节的变化幅度大;在溶蚀基准面以下岩溶有水往往形成水池或地下湖。岩溶水有一定的径流系统,涌水量大,尤其是在山区,由于岩溶水径流的落差,使其具有较大的动水压力,在进行工程处治时应予重视。 2 、疏排岩溶水的工程措施 处治岩溶水一般原则是宜疏不宜堵,即采取疏导引离路基的排水方法,保证路基范围内的土石方不受浸润,不因温差作用而使水汽上升,聚集在路面基层下。处治方法有疏导、截流、围埝、改道等。处治前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地选用合适的勘探手段如槽探、井探、钻探、物探等,了解岩溶的发育情况、分布规律、断裂破碎带以及地下水的动力条件、潜蚀作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的水位、流速、流向等,然后根据已查明的岩溶水的资料、其危害程度和处理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排水设施和位置,并与地面排水沟渠相互配合,构成统一的排水系统。把危及路基的岩溶水排除,防止漫流、滞积或下渗。 对出现在路基上方、流量较大但地势平缓的岩溶水,可设排水沟截离路基,用明沟把水引入公路边沟由涵洞排出;流量较大、地势陡峭的岩溶

水,则用急流槽或吊沟把水引入边沟通过涵洞排出;而流量小的岩溶水,宜用边沟排出,边沟应用浆砌片石防护,沟底抹面,防止渗漏。 对出现在路基基底的岩溶水,流量较大的应设涵洞将水排出。有的孔洞平时无水,雨季或暴雨时出现冒水,此处不能直接填土,以免岩溶水逐步将土冲走而引起下沉或形成湿软路基。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案是超挖反填,即将此路段超挖不小于0.5m深,用片石料按填石路基的要求填筑,上铺隔离层,同时加深边沟或将边沟砌成洞式渗沟以降低地下水位。 对于溶蚀洼地,因其地势低,地表水往往通过落水洞排出,有的溶蚀洼地暴雨时的消水量小于地表汇水量,或因落水洞被堵塞造成洼地积水,路基被淹没。一般淹没期3~7天,则可造成灾害,中断交通。因此,在暴雨易造成壅水的溶蚀洼地,宜设路堤通过。填料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路堤最少应高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水位0.5m,路堤边坡宜作防护。 (二)溶洞的处理 1 、堵塞填实 对于路堑边坡上危及路基稳定的干溶洞,可采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堵塞;对于路基基底或挡土墙基底的干溶洞,当洞口不大、深度较浅时,可回填夯实;对于洞径大而浅的干溶洞,全部清除洞内填充物后,换填片石砼。必须注意,堵塞填实干溶洞应避免断地下水流径或堵死地表水通道,以防引起水患。 2 、清除爆破 对埋藏较浅,顶板破碎的溶洞,应清除覆土,炸开顶板,挖除填物,然后分层回填碎石、土石混合物,当回填接近地面500mm时,应逐层夯实至地面。

沪昆铁路路基岩溶一期整治施工方案费下载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TJ-2标段 D1K1068+~D1K1068+690 路基岩溶分期(一期)整治施工方案 编制_ 审核 批准_ 中铁二十局集团沪昆铁路客专云南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4月18日

目录 .编制原则 (1) 钻孔注浆深度至基岩面以下不小于5m。若加固范围内存在溶洞,采用安全顶板厚度法进行判别,要求完整顶板厚跨比不小于,非完整顶板厚高比不小于5,若顶板厚度达不到要求。则需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2m。 (3) 9.施工安全要求 (11)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钻机操作工、注浆泵司泵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了解施工的全过程。 (11) 2)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备运转异常,应立即关闭电源进行检修。 (11) 3)注浆过程应避免高压喷嘴接头断开或软管破裂导致浆液喷射、软管突甩引发的安全事故。 (11) 4)钻机应置于平整坚实的地面上,钻机移位时应平稳并保持挺杆垂直,须防止倾斜倒塌。 (11) 10.文明施工、环保水保要求 (11) 文明施工 (12) 环保、水保 (12) .编制原则 (1) 钻孔注浆深度至基岩面以下不小于5m。若加固范围内存在溶洞,采用安全顶板厚度法进行判别,要求完整顶板厚跨比不小于,非完整顶板厚高比不小于5,若顶板厚度达不到要求。则需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

以下2m。 (3) 9.施工安全要求 (11)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钻机操作工、注浆泵司泵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了解施工的全过程。 (11) 2)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备运转异常,应立即关闭电源进行检修。 (11) 3)注浆过程应避免高压喷嘴接头断开或软管破裂导致浆液喷射、软管突甩引发的安全事故。 (11) 4)钻机应置于平整坚实的地面上,钻机移位时应平稳并保持挺杆垂直,须防止倾斜倒塌。 (11) 10.文明施工、环保水保要求 (11) 文明施工 (12) 环保、水保 (12)

岩溶与岩溶充填物地质隧道施工_secret

岩溶与岩溶充填物地质隧道施工 据中国新闻网于2007年12月18日公布的消息,中国现在大概完成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40%左右,约53000公里,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重庆人,多么渴望冲出大山,踏上平坦大道,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2007年底,重庆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049公里。认真回顾总结在山岭重丘区修建长大隧道的施工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水江至武隆段,尤其是由BJ1总监办(西安方舟)监理的9个标段,全部位于武隆县的大山地段,武隆县地形、地质、地貌复杂,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号称“地质画廊”,在这里修建高速公路,有人认为是“五毒俱全”,难度极大。应当说名副其实,并不夸张。 一、工程概况 由我单位担负施工的B8合同段,管区起讫里程:右线K27+835~K30+945.036长3110.036m,左线ZK27+800~ZK30+944.098长3144.098m;合同价:1.46921498亿元;管区内主要工程为xx特长隧道,位于重庆市武隆县xx镇一心村和刘丰村2社之间,隧道进口位于一心村,距xx镇约1.5公里;隧道出口位于刘丰村2社,距xx镇中心约2公里。进口有原老319国道公路从xx水泥厂的厂区北侧通过,至郭溪沟电站的支公路与之相连。出口西侧有武隆至南川省道公路穿过,并有简易公路直达隧道口。xx隧道右洞K27+845~K30+895,长3050m,左洞ZK27+800~ZK30+899.38,长3099.38m;衬砌内轮廓线:限宽10.5米,限高5米,三心圆曲墙半圆拱设计,拱部半径5.5米,边墙半径8.5米,净宽10.79米,净高7米,内净空面积64.25平方;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设计交通量:2009年9228辆/日,行车道宽度:2×3.75米;隧道中部有半径为4000米的圆曲线,在进口有半径为50000米的竖曲线,其余为直线,由进口向出口方向为1.95%的纵坡,下坡;隧道内设计有4个车行横洞,9个人行横洞,30千瓦的风机近期为16台; xx隧道进口顶部为灰岩形成的陡崖,崖高560米,陡崖岩体在自然风化应力及岩体自重的作用下,岩体发生变形及断裂,顺陡崖岩体的边缘形成卸荷裂隙,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在构造裂隙的共同作用下,岩体最终被切割脱离母岩,形成危岩,稳定性差,在进行洞口施工放炮的影响下,有产生局部岩块崩塌的可能。陡崖下面就是郭溪沟河,河对面又是陡崖,进口出洞紧接着B7标的郭溪沟中桥,中桥过去又紧接着是羊角隧道的出口,场地非常狭窄,在设计文件和合同文件中明确指出进口就不存在进洞作业的可能。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设计.docx

实用文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 ...............................................- 4 - 2、工程概述 . ...............................................- 4 - 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 ..................................- 5 - 4、工程准备及临时设施 ......................................- 5 -4.1、征地及拆迁情况 ......................................- 5 -4.2、生产、生活临建设施 ..................................- 5 -4.3、供水、供电 ..........................................- 5 -4.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 5 - 4.5、技术准备 ............................................- 6 - 5、施工组织及人员配置 ......................................- 6 -5.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排如下: ..........................- 6 - 5.2、劳动力配置计划 ......................................- 7 - 6、施工机具、设备配置及试验设备 ............................- 7 -6.1、施工机具、设备配置 ..................................- 7- 6.2、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 ............................- 8- 7、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 9 -7.1、施工前进行先导孔的目的 ..............................- 9-7.2、施工准备 ............................................- 9-

杨家湾隧道岩溶、突泥、涌水施工专项方案(2013.02.26)

宝成线K395+880~K401+872危岩体 综合整治工程 杨家湾隧道正洞及平导岩溶、突泥、涌水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宝成线K400综合整治工程1标项目经理部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宝成线K400综合整治工程2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隧道概况 (1) 1.2地质情况 (1) 1.3水文地质条件 (3) 2.编制依据 (3) 3.技术方案 (3) 3.1总体施工顺序 (3) 3.2超前地质预报 (5) 3.3注浆方案选择 (5) 3.4超前帷幕注浆方案 (6) 3.4.1 注浆参数 (6) 3.4.1.1 注浆压力的确定 (6) 3.4.1.2 浆液扩散半径 (6) 3.4.1.3 注浆加固范围及注浆孔布置 (6) 3.4.1.4 注浆孔布置 (7) 3.4.1.5 注浆速度 (7) 3.4.1.6 隧道超前预注浆参数 (7) 3.4.2 注浆材料 (7) 3.4.2.1 注浆材料选择 (7) 3.4.2.2 特种浆材使用原则 (9) 3.4.3 钻孔注浆顺序 (10) 3.4.4 注浆结束标准 (10) 3.4.4.1 单孔结束标准 (10) 3.4.4.2 全段结束标准 (10) 3.4.5 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11) 3.4.6 注浆效果检查及评定 (12) 3.4.6.1 分析法 (12) 3.4.6.2 检查孔法 (12)

3.4.7异常情况的施工处理 (12) 3.5超前局部注浆方案 (13) 3.5.1 注浆参数 (14) 3.5.2 注浆材料 (14) 3.5.3 钻孔注浆顺序 (15) 3.5.4 注浆结束标准 (15) 3.5.5 注浆工艺 (15) 3.5.6 注浆效果检查及评定 (16) 3.6补注浆和开挖后径向注浆 (16) 3.6.1 补注浆 (16) 3.6.2 径向注浆 (16) 3.7超前注浆后的开挖方案 (18) 3.7.1 总体施工方案 (18) 3.7.2 超前支护 (18) 3.7.3 隧道开挖 (19) 3.7.4 钻爆设计 (20) 3.7.5 洞身支护 (21) 3.7.5.1 喷射砼 (21) 3.7.5.2 砂浆锚杆 (22) 3.7.5.3 中空注浆锚杆 (23) 3.7.5.4 锁脚锚杆 (23) 3.7.5.5 钢筋网铺设 (23) 3.7.5.6 拱架施工 (24) 3.8隧道施工中岩溶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25) 3.8.1岩溶分类 (25) 3.8.2 岩溶水的处理 (26) 3.8.3 溶洞处理 (29) 3.8.3.1 溶洞的分布形态 (29) 3.8.3.2 施工方法 (30)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2.3.5.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2.3.5.1.隧道工程概况 2.3.5.1.1.隧道里程长度及围岩状况 本标段共有隧道17座, 全长41141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的82.44%。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长度1km及以上的隧道单线铺设无砟轨道,新正阳隧道洞内局部设置重型有砟轨道,铺设碎石道床。其中新细塘湾隧道全长4817m,占标段总长的50.24%,是控制本标段工期的关键,新正阳隧道全长3508.5m,占标段总长的36.59%,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隧道工程概况详见表2.3.5-1。 表2.3.5-1 隧道工程概况表 新正阳隧道全长3508.5m,隧道洞身通过地层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K 2 z) 砾岩;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 1j)灰岩,大冶组(T 1 d)灰岩夹页岩;二叠系上 统长兴组及吴家坪组(P 2c+w)灰岩加煤层,下统栖霞组及茅口组(P 1 q+m)灰岩, 下统梁山组(P 1l)页岩加煤层;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 3 s)页岩夹砂岩;志留 系上统罗惹坪组(S 2l r)页岩。隧道整体上为单斜构造,P 1 q+m地层中发育姚家盖 正断层。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可溶岩段落地下水发育,进口段志留系地层及二叠系梁山组地层中地下水不发育,水质具有侵蚀性。洞身位于岩溶水垂直循环带。不良地质为岩溶、采空区及瓦斯,隧道岩溶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方家湾隧道全长240m,隧道洞身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 4 dl+el) 粉质粘土,下伏基为白垩纪上统正阳组(K 2 z)砾岩。区内地质结构简单,隧道处于地下水不发育,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雨量影响明显,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隧道出口端岩溶发育。动身工程地质较差。隧道进出口端地质较陡,基岩出漏广泛,岩层产状平缓,节理较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新细塘湾隧道全长4817m,隧道区内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 (Q 4dl+el)粘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第二段(K 2 z1)砾岩;侏罗纪中 下统珍珠冲组綦江组(J 1-2q+z)泥岩、灰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T 3 x)页岩夹灰 质页岩、泥岩夹砂岩;中统巴东组2段、3段及4段(T 2b2、T 2 b3+4)白云质灰岩、 灰岩及泥岩。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无较大的含水层,主要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 松散土层中的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整体地下水不发育。地表水有侵蚀性,侵蚀等级为H1, 高家堡隧道全长1023m,隧址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 4 dl+el)粉 质粘土,滑坡堆积体(Q 4 del)粉质粘土、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纪中下统珍 珠冲组,綦江组(J 1-2q+z)泥岩夹砂岩,东岳庙组(J 1-2 d)泥质灰岩夹页岩。地 表水主要以塘水、水田水及沟水为主。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内的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上部土层中,水量有限主要受大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