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史作业题7

数学史作业题7

数学史作业题7
数学史作业题7

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doc

数学命题预测试卷(二) (理工类)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a M =,{ }2,1=N ,且{}1=N M I ,那么N M Y 等于( ) A .{}2,1,0,a B .{ }2,1,0,1 C .{}2,1,0 D .不能确定 2.已知c b a c b a 23,32=-=+,a 与b 的关系是( ) A .b a = B .b a 2= C .b a -= D .b a 2-= 3.已知?=?=35,10βα,那么)tan 1)(tan 1(βα++的值等于( ) A .3 B .2 C .21+ D .31+ 4.函数x x y 44sin 2cos 2-=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π B .π2 C . 2π D .π4 5.函数x x y -??? ??=221的定义域为( ) A .R x ∈ B .2,≠∈x R x 且 C .0,≠∈x R x 且 D .20<

数学史习题44

数学史 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 1、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2、数学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 3、古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象形文,大约在公元3000前就形成了。 4、埃及的纸草书为后世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与数学有关的纸草书有两本,一本为莱因德纸草书,归伦敦大英博物馆所有,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650年;另一本称为莫斯科纸草书,收藏在莫斯科国立造型艺术博物馆,这本纸草书产生于公元前1850年。 5、埃及的几何学起源于尼罗河泛滥后的土地测量,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6、从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年,在今伊拉克和伊朗西部所创造的数学,习惯称为巴比伦数学。 7、楔形文字中的记数法是10进制和60进制的混合物。60以下用10进的简单累数制,60以上用60进的位值制。 8、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是最早的既是10进制又是位值制的记数方法。用它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现在的阿拉伯数码记数一样,把各位数码,从左到右横着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用横式表示。 9、13世纪,欧洲的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写了一本书,名为《算盘书》,这是第一部向欧洲人介绍印度数码的著作。 第二讲古希腊数学 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 1、 2、 3、费马大定理,又称费马猜想,它的具体内容是:当n>2时,x n+y n=z n没有正整数解,这个问题是在1994 年,由英国数学家维尔斯在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后才得以证明。 4、促使微积分产生的科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类:(1) 瞬时速度问题;(2)切线问题;(3)函数的最值问题;(4)面积、体积、曲线长、重心和引力的计算。 5、 6、 7、历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微分学文献,是由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84年发表在《教师学报》杂志上。 8、 9、最早证明了正十七边形可以用尺规作图的是数学家高斯,他被誉为数学王子。 10、 11、在非欧几何里,用“同一平面上任何两条直线都不相交”代替欧氏几何中的第五公设,一般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在罗氏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用“同一平面上任何两条直线一定相交”代替欧氏几何中的第五公设,这种几何称为黎曼几何。在黎曼几何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 12、第二次数学危机,指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围绕微积分诞生初期的基础定义展开的一场争论,这场危机最终完善了微积分的定义和与实数相关的理论系统,同时基本解决了第一次数学危机的关于无穷计算的连续性的问题,并且将微积分的应用推向了所有与数学相关的学科中。 13、 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 1、最早对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进行系统的、理论的研究,并给出了求根公式的是数学家花拉子米。 2、最早发现x3+px=q(p、q为正数)的公式解法的是数学家费罗。 3、1545年,卡尔达诺的名著《大术》终于完成,书中第一次公布了一般三次代数方程的求根公式,这是他从数学家塔尔塔利亚那里以守密誓约得到的结果,其中也加入了自己的证明和见解。书中还记载了他的学生费拉里发现的一般四次方程的解法。 4、5、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 万州桥亭中学秦毅 内容摘要: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现今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数学史的有关轶闻趣事,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史,不仅是广大学生学好数学的有力帮助,而且是也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要明白数学史的重要性,最根本的是要研究如何将数学史融合到教学当中,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数学史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

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数学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界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极其重视,并且以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在国际水平测试中名列前茅,这些都是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有力证据,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另一个证据是,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测试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参加国的测试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因此,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高水平成绩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是几代、十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共同的结晶,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对于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是应该予以正视的。就在我们的教育界为上述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们现行的中小学数学内容一些学生学不好,学不了,成为数学学习上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特别表现在数学思考方法、 2

数学史思考题8

数学史思考题8 一、简答题 1.简述阿基米德的生活时代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2.简述欧几里得的生活时代,及其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3.朱世杰(什么朝代、什么地方的人、代表著作和数学创造)。 4.简述莱布尼茨生活在哪个世纪、所在国家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5.简述魏尔斯特拉斯生活在哪个世纪、所在国家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6.伽罗瓦(什么时代、哪国的数学家、主要研究成果)。 7.简述柯西生活在哪个年代、所在国家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8.简述三次方程求根问题的解决过程,及其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9.简述对数计算方法的发明过程及其意义。 10.写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大致内容。 11.简要分析牛顿与莱布尼茨所发明的微积分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及区别。 12.写出数学基础探讨过程中所出现的“三大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3.把“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用现代符号表述。 14.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 15.祖暅推导几何图形体积公式所依据的两条原理。 二、古典算法 1.刘徽在“割圆术”中,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估计圆面积的上限和下限。若已求得半径为r的圆内接正n边形的边长ln和面积Sn,试求圆内接正2n边形的边长l2n和面积S2n,及此时所估计得的圆面积上限和下限。 2. 请利用《孙子算经》中的方法求下列问题的最小正整数解:“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一,五五数之剩四,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3.中国古代最早对勾股定理作出证明的数学家是三国时期的赵爽。请作出赵爽证明勾股定理的“弦图”,并叙述其证明方法。 三、论述题 1. 比较古希腊数学与中世纪东方数学。 2.试述“数学史”知识对改进数学教学有哪些积极意义。 3.近几年新编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数学史知识。请对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谈谈你的认识与体会。

数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史论约》复习题参考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22分)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2、数学史分期的依据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知识领域的演进)来分期,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来分期; 3、17世纪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它们分别是(解析几何)、(微积分)、(射影几何)、(概率论)、(数论); 4、18世纪数学的发展以(微积分的深入发展)为主线; 5、整数458 用古埃及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6、研究巴比伦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是(契形文字泥板),而莱因特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 书是研究古代(埃及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 7、古希腊数学发展历经1200多年,可以分为(古典)时期和(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8、17世纪创立的几门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分别是笛卡儿和(费马)创立了解析 几何,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笛沙格)和帕斯卡创立了射影几何, (帕斯卡)和费马创立了概率论,费马创立了数论; 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是(创造)精神和(严格)精神都高度发扬; 10、整数458 用巴比伦的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1、数学史的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内史,即(数学内在学科因素促使其发展), 其一是外史,即(数学外在的似乎因素影响其发展); 12、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 (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创立), (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 (3)群论和(非交换代数诞生); 13、20世纪数学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其显著趋势是:数学基础公理化, 数学发展整体化,(电子计算机)的挑战,应用数学异军突起,数学传播与(研究)的 社会化协作,(新理论)的导向; 14、《九章算术》的内容分九章,全书共(246)问,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曾为它作注; 15、整数458 用玛雅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6、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17、古希腊数学学派有泰勒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厄利亚学派)、巧辩学派、柏拉图学派、欧多克索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 18、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模)在他的著作(《代数学》)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对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1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的创立;(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3)在代数学领域(群论)与非交换代数的诞生。 20、整数458 用古印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二、选择题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C);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讲座体会汇编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讲座体会 左安门中学孙丽颖通过丰台分院组织的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系列讲座讲座,我了解到数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才逐渐兴盛起来。同时数学也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 一、数学史的研究对象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从研究材料上说,考古资料、历史档案材料、历史上的数学原始文献、各种历史文献、民族学资料、文化史资料,以及对数学家的访问记录,等等,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数学原始文献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从研究目标来说,可以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理论、概念的演变史;可以研究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可以研究数学思想的传播与交流史;可以研究数学家的生平等等。 数学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弄清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再现其本来面貌,同时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对数学成就、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说明与评价,进而探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文化本质。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

数学史思考题4

数学史思考题4 一、选择题 1.《墨经》是我国试图对数学进行理论探讨的著作,它的诞生时代是( A ) A.战国时代B.三国时代C.宋元时代D.明清时代 2.我国古代文献《墨经》一书中的“平”、“厚”,就是现代几何课本中所指的( C )A.平面与空间B.平行与高度C.平行与体积D.面积与体积 3.我国古代著作《周髀算经》中的“髀”是指( B ) A.太阳影子 B.竖立的表或杆子 C.直角尺 D.算筹 4.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有一部著作叙述了关于荣方与陈子的对话,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这部著作就是( C ) A.《缉古算经》B.《张邱建算经》C.《周髀算经》D.《孙子算经》 5.最早记载勾股定理的我国古代名著是( C )。 A.《九章算术》B.《孙子算经》C.《周髀算经》D.《缀术》 6.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 B ) A.周公后人荣方与陈子 B.三国时期的赵爽 C.西汉的张苍、耿寿昌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徽 7.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 D ) A.《孙子算经》 B.《墨经》 C.《算数书》 D.《周髀算经》 8.我国最早的一部算书――《算数学》是( D )。 A.传世本B.甲骨文算书C.钟鼎文算书D.竹简算书 9.中国最古的算书《算数书》出土于( D1984年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10.我国古代十部算经中年代最晚的一部( C ) A.《孙子算经》B.《张邱建算经》C.《缉古算经》D.《周髀算经》 11.下列数学著作中不属于“算经十书”的是( A)。 A.《数书九章》 B.《五经算术》 C.《缀术》 D.《缉古算经》 1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D )。 A.《考工记》 B.《墨经》 C.《史记》 D.《庄子》 13.在中算史上,刘徽首先建立了可靠的理论来推算圆周率,他所算得的“徽率”是( B )。 A.3.1 B.3.14 C.3.142 D.3.1415926 14.世界上第一个把π计算到3.1415926<π<3.1415927的数学家是( B )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答案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复习 Lecture 0 为什么要开设数学史 1.介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L. Da Vinci, 1452~1519)和19 世纪英国业 余数学家伯里加尔(H. Perigal, 1801~1898)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达·芬奇 H. Perigal的水车翼轮法 2.谈谈你对数学史教育价值的认识。 一门学科一座桥梁一条进路一种资源一组专题 对学生来讲,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提高,它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历史感,而且,通过从新的角度看数学学科,他们将对数学产生更敏锐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思考, 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对于教师来讲,要使个体知识的发生遵循人类知识的发生过程,那么数学史就成为了数学教学的有效工具。将数学史作为一种资源运用到教学中,给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发挥其启发和借鉴的作用,并丰富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变得自然而有趣。这对数学教育改革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Lecture 2 古代数学(I):埃及 3.Rhind 纸草书问题79 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介绍其中蕴涵的等比数数列求和方法。

124 房屋 猫老鼠麦穗容积总数 7 49 343 24011680719607 2801 56021120419607 ()5749343230116807 717493432301 72801 19607 S =++++=++++=?= () ()() 21 221 1 11n n n n n n n n S a aq aq aq a q a aq aq aq a qS a q S aq a aq S q q ----=++++=++++=+=+--?=≠-L L 4. “埃及几何学中的珍宝”是什么? 正四棱台体积公式: Lecture 3 古代数学(II ):美索不达米亚 3. 研究古巴比伦时期的泥版 BM 15285。设想你是一位祭司,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 古代巴比伦人是如何求平方根近似值的? 1211322, 1212a a a a a a a a a ??=+ ????? =+ ???L L 设第一个近似值为则第二个近似值为; 第三个近似值为; 2 3 11 2 11;3021121;301;2521;30121;251;24,51,1021;25245110 1 1.4142155 606060?? += ????? += ????? += ??? + ++=设第一个近似值为, 则第二个近似值为;第三个近似值为;第四个近似值为。 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收藏的 Plimpton 322 号巴比伦泥版的内容是什么? 泥版上有15行、4列数字,原来人们还以为是一份帐目。但是,奥地利著名数学史家诺伊格鲍尔(O. Neugebauer, 1899~1990)经过研究惊奇地发现:第3列数与第2列数的平方差竟都是平方数(少数行不满足这一规律,但显然是抄写错误所致)!例如(见下表,表中数字均为60进制):

数学史试题及答案 最新

**师范大学成教豆学年第2二学期 《数学史》考试卷(A)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 分) l . 世界上第· 个把π计算到3. 1415926 <π<3. 1415927 的数学家是( B ) A.刘傲 B.祖冲之 C. 阿某米德 D. 卡瓦列利 2 . 我罔元代数学莉作《阿元二J.i鉴》的作者’是( c ) A.秦九韶 B.杨辉 C. 朱世杰 D.贸宪 3 . 就微分学与积分学的起源"r fr i 育( A ) A. 积分学早于微分学 B. 微分学早于积分学 C.积分学与微分学同期 D. 不确定 4. 在现存的I11国古代数学著作I I',故早的←·部是( D ) A. 《孙子算经》 B. 《型经》c. 《算数书》D. 《j司鹊!算,经》 5. 发现著名公式e;9 =cosθ+i s inθ的 是( A笛卡尔B牛顿C莱布尼茨6 . q 1国古典数学发展的顶峰时期是( D )。 D.协; 拉 D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魏普南北朝时期 D.宋元时期 7 . 敲早使用“函数”(fu n ct io n)这·术语的数学家是( A )。 A.莱布尼茨 B.约翰·f(I努利 C.雅各布·响’l努利 D.欧拉 8. 1834 年有位数学家发现了.个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例子,这位数学家是( B )。 A.高斯 B.波尔资诺 C.魏尔斯特拉斯 D.柯西9 . 古埃及的数学知识常常记 载在( A )。 A.纸草书上 B.竹片上 C.木版上 D.泥报上 10. 大数学家欧拉出生于(A)

A.瑞士 B .奥地利 C.德罔 D.法罔 II . 首先获得四次方程”般解法的数学家是( D )。 A.塔塔利亚 B .卡到 C.费罗 D.费拉利 12 . 《九章算术》 的 “少广 ” 章主要讨论 ( D )。 A. 比例术 B .而积术 C.体积术 D.开方术 13. 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 民族是( A )o A 美索不达米 - B 埃及 C.阿拉伯 D 印度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8 分) 14 . 希尔伯特征历史上第 ·协 明确地提出 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杭| 容性、 完备性 、 独立性 15. 在现存的小国肯代数学著作小 ,《 周僻算经 》 是最早的’ 古币。卷上叙 述的关才二荣方与陈子的对话 ,包含 了勾股定理 的← ·般形式。 16. 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罔表,在小学课本"I 称其为 杨辉 三角,而数学 史学者常常称它为 贾宪 三 角。 17. 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 全书共分 13 卷,包括有 5 条公理 、 二 条公设。 18. 两千年来有关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五公设 的争议 ,导致了非欧几何的诞 生。 19.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 《代数学》 第·’次给出了 ,·次和二次 方程的 ··般解法 ,并用 几何 方法对这← 20. 在微积分方法正式发明之前,许多数学家的工作已经显示着微积分的萌芽, 如开普勒的旋转体体积计算 、巳罗的 微分三角形方法 以及瓦盟士的 曲线弧长的计算 等。 2 1 . 创造并最先使川J c - o 语言的数学家是 维尔斯特拉斯 22 . 数学家们为 研究古希腊三大尺热!作图难题花费了两千年的时间,1882 年德 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了数 一一π 一的超越性。 23. 罗巴契夫斯掉所建立的 “非欧几何” 假定过直线外··点, 至少有两条 直 线与己知直线平行,T 而且在该几何体系I I ',三角形内角和 尘主 两直

数学史的意义

数学史的意义 摘要:随着数学知识学习难度的加深,有些学生逐步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成为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数学史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背景,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去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审美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史意义 数学的各个分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部分数学概念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现在数学的分支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深入研究到数学的各各方面,通过数学史,可以对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也可以对整个数学有个全局的了解。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状况来看,很多数学老师还是在进行数学教学时,经常把有关的数学史知识省略不讲,这就极大的忽视了数学史对中学数学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能在数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并通过挖掘数学史的文化价值进行教学,让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中,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历史文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那么什么是数学史呢?我们要理解数学为什么要先了解数学的历史呢?学习数学史对我们学习数学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数学史的概述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历史,如文学有文学史,哲学有哲学史,天文学有天文学史等等。当然,数学也有它的历史。只是它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有它的独特之处。数学是一门历史性或者说累积性很强的科学。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系的严谨性。它要求每一个概念都要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数学”这个概念本身,却很难给出一个完美的定义。根本的原因是数学这门科学还在不断地发展之中。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研究数学的历史就是数学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

数学史思考题-1

数学史思考题1 一、选择题 1.美索不达米亚是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民族,他们主要用的是(A)。 A.六十进制 B.十进制 C.五进制 D.二十进制 2.最早采用六十进制位值记数法的国家或民族是( A ) A.美索不达米亚 B.埃及 C.印度 D.中国 3.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成就主要体现在(B) A.几何学领域 B.代数学领域 C.三角学领域D.体积计算方面 4.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是( A )。 A.美索不达米亚 B.埃及C.阿拉伯 D.印度 5.用园圈符号“○”表示零,其发明源于( B )。 A.中国B.印度C.阿拉伯D.欧洲 6.关于古埃及数学的知识,主要来源于( B )。 A.埃及纸草书和苏格兰纸草书B.莱茵德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书 C.莫斯科纸草书和希腊纸草书D.莱茵德纸草书和尼罗河纸草书 7.对古代埃及数学成就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A) A.纸草书 B.羊皮书 C.泥版 D.金字塔内的石刻 8.古埃及的数学知识常常记载在(A)。 A.纸草书上B.竹片上 C.木板上D.泥板上 二、填空题 1.用圆圈符号“○”表示零,可以说是_ 印度_____的一大发明,有零号的数码和十进位值记数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通过阿拉伯人传至__ 欧洲____。 2.在代数和几何这两大传统的数学领域,古代埃及的数学成就主要在__几何____方面,特别是在__图形面积或体积____计算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3.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是__美索不达米亚__,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是___中国___。

4.古代埃及的数学知识常常记载在__纸草书__________上,在代数和几何这两大传统的数学领域,古代埃及的数学成就主要在____几何________方面。现存的_ 纸草书__________书中可以找到一些图形面积或体积的正确计算公式。 5.在代数和几何这两大传统的数学领域,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成就主要在__代数_______方面,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处理相当一般的__三项二次_______方程。 6.古埃及的数学知识常常记载在____纸草书_______________上,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常常记载在_____泥版_______________上。 7.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常常记载在_____泥版_____上,在代数与几何这两个传统领域,他们成就比较高的是_____代数_____领域。 8.创造并首先使用”阿拉伯数码”的国家或民族是____印度________,而首先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则是__中国__________。

《数学史》练习题库

《数学史》练习题库 一、填空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 2、数学史分期的依据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根据()来分期,其一是根据()来分期; 3、17世纪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它们分别是()、()、()、()、(); 4、18世纪数学的发展以()为主线; 5、整数458 用古埃及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6、研究巴比伦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是(),而莱因特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 书是研究古代()的主要历史资料; 7、古希腊数学发展历经1200多年,可以分为()时期和()时期; 8、17世纪创立的几门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分别是笛卡儿和()创立了解析 几何,牛顿和()创立了微积分,()和帕斯卡创立了射影几何, ()和费马创立了概率论,费马创立了数论; 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是()精神和()精神都高度发扬; 10、整数458 用巴比伦的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1、数学史的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内史,即(),其一是外史,即(); 12、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 (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 (2)()和射影几何的完善, (3)群论和(); 13、20世纪数学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其显著趋势是:数学基础公理化, 数学发展整体化,()的挑战,应用数学异军突起,数学传播与()的社会化协作,()的导向; 14、《九章算术》的内容分九章,全书共()问,魏晋时期的数学家()曾为它作注; 15、整数458 用玛雅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6、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 17、古希腊数学学派有泰勒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厄利亚学派)、巧辩学派、柏拉图学派、欧多克索学派和(); 18、阿拉伯数学家()在他的著作()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对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1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1)()和复变函数论的创立;(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3)在代数学领域()与非交换代数的诞生。 20、整数458 用古印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21.《九章算术》内容丰富,全书共有章,大约有个问题。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班级:网营14-1班 姓名:毕倩榕 学号:201405006890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数学可能是中国所有上学的人爱恨交加的科目了吧,一方面苦于数学的枯燥和难懂,另一方面又应用于各个方面,可以说对它的感情很复杂了。而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这门课却讲了不少数学史中有意思数学家和他们的故事以及数学文化,数学俨然给人一种活泼感,就好像是一个印象中“严肃刻板”的人,做出了一系列生动幽默的动作,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而数学文化就像是人类其他形式的文化一样,它活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推进了人类的进步。 数学是美的,数学美把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各种有趣的数字比如说:完全数、水仙花数、亲和数、黑洞数等等;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美可以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 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图形等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以及对称的美是形式美的体现。数学中有字符美和构图美还有对称美,数学中的对称美反映的是自然界的和谐性,在几何形体中,最典型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数学中的简洁美,数学具有形式简洁、有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单的数学公式。 数学的内在美有数学的和谐美,数量的和谐,空间的协调是构成数学美的重要因素。数学中的严谨美,严谨美是数学独特的内在美,我们通常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数学。它表现在数学推理的严密,数学定义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等等。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数学是好玩的,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数是一切事物的参与者,数学当然就无所不在了。在很多有趣的活动中,数学是幕后的策划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玩七巧板,玩九连环,玩华容道,不少人玩起来乐而不倦,玩的人不一定知道,所玩的其实是数学。数学的好玩之处,并不限于数学游戏。数学中有些极具实用意义的内容,包含了深刻的奥妙,发人深思,使人惊讶。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数的重要。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

数学史和数学方法论

第一部分数学史 第一章数学的起源和远古数学文献 1.计数意识的起源。 数学的起源和人类文明的起源几乎是同步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如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计算时间和制造器械。”“数”的概念萌发于早期人类对事物的计数,结绳与书契可能是所有早期文明中最主要的计数方法。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开始用一些文字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记数字,这些规则就是进位制和符号布列方式,它们是记数法的要素。在世界各地文明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数字符号体系和记数方法,例如:简单分群数系、乘法分群数系、字码数系、定位数系(位值制)等。我们今天通常使用的记数方式就是10进制定位系统,与其它记数方法相比,它在计算上有明显的优势,被誉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 2.埃及的两种主要的数学纸草书、埃及数制,埃及几何的突出成就。 著名的古埃及纸草书有两份,这两份纸草书都直接书写着数学内容,一份叫“莫斯科纸草书”,大约出自公元前1850年左右,它包括25个数学问题。这份纸草书于1893年被俄国人戈兰尼采夫买得,也称之为“戈兰尼采夫纸草书”,现藏于莫斯科美术博物馆。另一份叫“莱因特纸草书”,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650年左右,开头写有“获知一切奥秘的指南”的字样,接着是作者阿默士从更早的文献中抄下来的85个数学问题。这份纸草书于1858年被苏格兰人莱因特购得,后为英国博物馆收藏。这两份纸草书是我们研究古埃及数学的重要资料,其内容丰富,记述了古埃及的记数法,整数四则运算,单位分数的独特用法,试位法,求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问题,以及数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埃及数制: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就有了象形文字,在这种文字中他们以10为基数进行记数。这些文字是用单独的图画来表示一个数的,1是垂直的木棍,10是放牛用的弯曲工具,102是一端卷起的测量绳,103是一朵莲花,104是竖着的手指,105是小鸟,106是举起双手受惊的人,107是太阳。古埃及人单独或重复使用这些符号并将其依次排起来就可表示所有的数。这种记数法虽然以10为基数,用的是十进制,但并非位值制。由于缺乏位值制概念,这种记数法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25346就需要用上20个记数符号,这对于算术和代数的 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埃及几何的突出成就:埃及几 何的突出成就是金字塔数学。古埃 及人留下来的数学文献极少,但现 存的活文献——金字塔,却给现代 人留下了许多数学之谜。多少年 来,许多学者对埃及金字塔都进行 了实地考察,对于建于公元前3000 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古建筑提出 了不少难解之谜,尤其围绕着最大 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约 前26世纪)提出了下面这些不可 思议的问题:(1)塔底每边长 232m,误差小于20cm,塔高 146.5m,东南西北角误差仅为 1.27cm,直角误差仅为12”,方位 误差在2’~5’之间,这样的精确 度就是现代建筑也望尘莫及。(2) 用来砌塔的石块达230万块之多, 重量从2.5吨到50吨不等,石块间 的接缝之小连铅笔刀也难以插入。 (3)塔高的10亿倍恰巧等于地球 到太阳的距离,而塔底与塔高的2 倍之比近似等于3.1416,这是公元 3世纪时人们才得到的圆周率的最 高精度。(4)穿过塔的子午线恰 好把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分为两 半,而塔的重心正好落在引力中心 线上。它充分体现了古埃及人精确 的几何测量技术和高超的建筑技 术。 3.巴比伦数制和解二次方程 的方法。普林顿322号泥板书的数 学意义。 巴比伦数制:巴比伦人采用 60进位制记数法,采用了位置值 制,其记数法主要用加法原则并辅 之以乘法原则,高位数写在低位数 之左。但是由于巴比伦的位值制没 有零的记号,所以巴比伦的位值制 记数法并不完善,它所表示的数需 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巴比伦人 经常使用分数,且其分母总是常数 60,巴比伦人把分数当作“整体” 看待而并不看做一的几分之几。由 此可见,巴比伦记数并不属于严格 的位值制记数法。 解二次方程的方法:巴比伦数 他 们用特殊的方法能够解出一些一 次、二次甚至三次、四次方程。例 如:问题——求一个数,使它与其 倒数之和等于给定的数。用现代记 号表示即相当于: 。 这实际上是相当于解x2-bx +1=0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 这个二次方程,巴比伦人给出的答 案是: 普林顿322号泥板书的数学 意义:关于巴比伦数学,很令人感 兴趣的是“普林顿322号”泥板书 即1923年由收藏家普林顿收藏、 现存于哥伦比亚大学珍本图书馆 的第322号收藏品。该品有4列数 字,共15行,其数字皆为楔形文 字,跟普通的账单一样。认真研究 就会发现:两列中的对应数字(除 4个例外)构成一边长为整数的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现 在人们把(3,4,5)这样一组能 作为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正整数称 为毕氏三数。从中可以看到巴比伦 的数学成果是十分丰富的。 第二章希腊数学的兴起和 发展 1.泰勒斯发现的数学定理和初 创的证明,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 图学派的主要数学成就。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 年)是希腊数学史上第一个著名数 学家,在历史上享有“希腊科学之 父”美称,被誉为“希腊七贤之一”, 比我国孔子还早100年。他创立了 爱奥尼亚学派。他发现的数学定 理:(1 分;(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 等;(3)两直线相交时,对顶角 相等;(4)若已知三角形的一边 和两邻角,则此三角形完全确定; (5)半圆周角是直角。他初创的 证明:他关于“等腰三角形底角相 等”的证明是这样进行的:如图所 示,α=β,γ=δ(同一弓形的角), α—γ=β—δ(等量减等量差相 等),则∠OAB=∠OBA。尽管当 时人们对于角的概念还不完善,但 这一证明并不失为早起数学证明 的典范。世界演绎几何正是从这里 开始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 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 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 组织。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 创立。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 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其成员大多 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它 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 质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以“万 物皆数”, 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 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 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据说毕达 哥拉斯学派最早发现了所谓“黄 金分割”规律,而获得关于比例 的形式美的规律。毕达哥拉斯学 派的美学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 的,对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及 文艺复兴时期的 名的“勾股定理”,据说,毕达哥 拉斯为了庆贺自己的业绩,杀了 一百头牛,也正是由于勾股定理 的发现,导致无理数的发现,由 此产生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柏拉图学派的主要数学成就。 柏拉图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 他年轻时曾跟随希腊哲学家苏 格拉底学习哲学,受到逻辑思想 影响,尔后成为雅典举世瞩目的 大哲学家.柏拉图从毕达哥拉斯 学派吸收了许多数学观点,并运 用到自己的学说中,古希腊伟大 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 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 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 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 大哲学家。他认为“数学是一切知 识中的最高形式”。公元前387年, 他在雅典城郊创办学园,世人称之 为柏拉图学园。该学园活动时间长 达900年,一直到公元529年学园 被封闭为止。柏拉图在数学的理想 思维上有重要贡献,他认为数学真 理只有通过概念思维才能被发现。 他坚持准确定义、清楚假设和逻辑 证明,并首先提出了系统的演绎推 理法则。柏拉图学派还发现了圆锥 曲线。 2.芝诺悖论,毕达哥拉斯—— 柏拉图的宇宙设计说,亚里士多德 的数学哲学。 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 芝诺提系 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这些悖论 《物 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芝 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 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 是一的学说。这些悖论中最著名 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 龟”和“飞矢不动”。这些方法现 解释,但还是无法用微积分解 决,因为微积分原理存在的前提 是存在广延(如,有广延的线段 经过无限分割,还是由有广延的 线段组成,而不是由无广延的点 组成。),而芝诺悖论中既承认广 延,又强调无广延的点。这些悖 论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它集 中强调后来笛卡尔和伽桑迪为 代表的的机械论的分歧点。这些 1/0=无 穷。

数学史试题及答案

浙江师范大学成教2006学年第2学期 《数学史》考试卷(A)(式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世界上第一个把π计算到3.1415926<π<3.1415927的数学家是( B ) A.刘徽 B.祖冲之 C.阿基米德 D.卡瓦列利 2.我国元代数学著作《四元玉鉴》的作者是( C ) A.秦九韶 B.杨辉 C.朱世杰 D.贾宪 3.就微分学与积分学的起源而言( A ) A.积分学早于微分学 B.微分学早于积分学 C.积分学与微分学同期 D.不确定 4.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 D ) A.《孙子算经》 B.《墨经》 C.《算数书》 D.《周髀算经》 5.发现著名公式e iθ=cosθ+i sinθ的是( D )。 A.笛卡尔 B.牛顿 C.莱布尼茨 D.欧拉 6.中国古典数学发展的顶峰时期是( D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宋元时期 7.最早使用“函数”(function)这一术语的数学家是( A )。 A.莱布尼茨 B.约翰·伯努利 C.雅各布·伯努利 D.欧拉 8.1834年有位数学家发现了一个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例子,这位数学家是( B )。 A.高斯 B.波尔查诺 C.魏尔斯特拉斯 D.柯西 9.古埃及的数学知识常常记载在(A)。 A.纸草书上 B.竹片上 C.木板上 D.泥板上

10.大数学家欧拉出生于(A ) A.瑞士 B.奥地利 C.德国 D.法国 11.首先获得四次方程一般解法的数学家是( D )。 A.塔塔利亚 B.卡当 C.费罗 D.费拉利 12.《九章算术》的“少广”章主要讨论(D)。 A.比例术 B.面积术 C.体积术 D.开方术 13.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是( A )。 A.美索不达米亚 B.埃及 C.阿拉伯 D.印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4.希尔伯特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相容性、____完备性_______、____独立性_______。 15.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周髀算经》是最早的一部。卷上叙述的关于荣方与陈子的对话,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 16.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图表,在中学课本中称其为____杨辉____三角,而数学史学者常常称它为_____贾宪___三角。 17.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全书共分13卷,包括有____5____条公理、____5____条公设。 18.两千年来有关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五公设的争议,导致了非欧几何的诞生。 19.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代数学》第一次给出了一次和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并用__几何____方法对这一解法给出了证明。 20.在微积分方法正式发明之前,许多数学家的工作已经显示着微积分的萌芽,如开普勒的旋转体体积计算、巴罗的微分三角形方法以及瓦里士的曲线弧长的计算等。 ε-语言的数学家是维尔斯特拉斯。 21.创造并最先使用δ 22.数学家们为研究古希腊三大尺规作图难题花费了两千年的时间,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了数π的超越性。 23.罗巴契夫斯基所建立的“非欧几何”假定过直线外一点,至少有两条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