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书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书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书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书

临沧市云县大口水库

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二O一五年八月

水库管理单位:水利水电水土保持管理站安全评价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批准:

核定:

校核:

编写:

目录

1、概述1

1.1安全评价工作概况1

1.2工程概况1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

1.4工程建设简介7

2、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

2.1大坝9

2.2输、泄水建筑物9

2.3近坝库岸9

2.4闸门及启闭机等金属结构10

2.5检查小结10

3、工程质量评价10

3.1工程施工及现状质量评价11

3.2 综合质量评价、质量等级12

4、大坝运行管理评价12

4.1水库的管理机构13

4.2大坝运行13

4.3大坝维修15

4.4大坝安全监测15

4.5运行管理综合评价、等级15

5 防洪标准复核16

5.1 基本情况17

5.2 洪水的标准、方法及计算代表期的确定23

5.3 设计暴雨24

5.4. 设计洪水28

5.5调洪演算29

,5.6坝顶高程复核30

6、结构安全评价33

6.1大坝变形描述33

6.2大坝抗滑稳定分析及评价33

6.3近坝库岸及结合部稳定安全评价39

6.4输泄水建筑物结构稳定安全评价39

6.5大坝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40

7、渗流安全评价41

7.1原设计、施工的渗流控制措施评价42

7.2大坝现状渗流情况评价42

7.3输泄水建筑物渗流安全评价48

7.4大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安全等级48

8、抗震安全复核49

8.1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50

8.2设计标准50

8.3大坝抗震安全复核50

8.4输泄水建筑物抗震安全复核51

8.5大坝抗震稳定综合评价、安全等级51

9、金属结构安全评价51

9.1闸门安全评价52

9.2启闭机安全评价52

9.3金属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52

10、大坝安全综合评价52

10.1 安全评价53

10.2建议55

大口水库工程特性表

1、概述

1.1安全评价工作概况

1.1.1评价情况说明

⑴工作安排和进度

为查清大口水库的现状病害情况,以便有针对地进行下一步除险加固处理工作,云县水利局于2015年8月开始组织进行该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工作。

⑵评价单位资质说明

大口水库的大坝安全评价承担单位——云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丙级资质,满足本次大坝安全评价要求。

1.1.2 工作主要内容

⑴现场检查

本次大坝安全评价由云县水利局组织有关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并对水位观测、渗漏量观测、坝体变形观测等资料进行分析,提交水库病害特征图片。

1.1.3 提交的主要评价成果

本次安全评价提交的主要成果有:

①大口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②大口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表;

③大口水库枢纽平面布置图、大坝横断面图等相关图件。

1.2工程概况

云县大口小(二)型水库始建于1981年10月,于1982年5月竣工,位于澜沧江右岸一级支流大寨河中游右岸的大湾子河上,径流面积为0.11km2。坝址海

拔高程2100m,地理坐标:东经100°08′53″,北纬24°17′55″。水库距离茶房乡18km,距离云县城25km。

水库正常蓄水位2008.00m,设计洪水位2008.15m,校核洪水位2008.25m,死水位2004.5m。最大库容10.8万m3,兴利库容为9.5万m3,死库容0.4万m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大口水库工程规模为小(二)型,工程等别为五等,其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有大坝、输泄水涵、管溢洪道等组成。

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设计坝顶高程2009.00m,设计最大坝高8.0m,坝顶宽6.0m,坝轴线长40.0m。经本次复核实测,上游坝坡坡比:1:2.5,下游坝坡坡比:1:2.2,下部棱体高1.5m、顶宽1.5m。

输泄水涵管:输泄水涵管为Ф200mm的有压铸铁管,长45.0m,出口装有一道凡尔闸作为工作闸门,无前置事故检修闸,设计最大出流量0.3m3/s。

大口水库属小(二)型水库工程,其功能以农业灌溉为主,承担着云县茶房乡村头村农田灌溉的用水,实际灌溉面积520亩。但目前大口水库已病险严重,正常运行无法保障,为此做好该水库的安全评价工作并尽快进行除险加固处理已势在必行。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3.1工程地质条件

1.3.1.1区域地质

⑴地形地貌

区域内山脉走向受构造控制,多近南北向,地貌为浅切割中山地貌,相对切

割深度100~200m。区内沟谷相间,地势起伏不平,一般海拔2000~2800m,平均海拔2200m,区域最高点为库区东北部的红花山,海拔2834m。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向查房一带逐渐降缓。

⑵地层岩性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中统忙怀组(T2m)与上统小定西组(T2x)、γ51印支期花岗岩、第四系冲积层(Q hal)及第四系残坡积层(Q edl),按照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A、三叠系中统忙怀组(T2m):主要岩花岗岩基边侧分布,岩性为变质砂岩、板岩夹凝灰质砂板岩。

B、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2x):区域东北零星出露,岩性为凝灰质砂板岩、板岩夹火山角砾岩、玄武岩、粗安岩。

C、γ51印支期花岗岩:分布于库区四周,呈南北向展布。

D、第四系冲积层(Q hal):灰黑色砾粉质粘土及灰色卵砾石,分布于库区河床地带,厚度0~2.5m,结构松散。

E、第四系残坡积层(Q edl):灰黄色含砾中粗砂土,广泛分布于库区山坡及山丘地带,厚度0~2m。

⑶地质构造及地震基本烈度

水库区域地处青藏滇缅印尼巨型“歹”字形构造体系复合部位,三向经向构造体系之云县~蚂蚁堆亚带以东,小定西~小长街亚带以西的云县花岗岩偏北岩基上。

云县~蚂蚁堆亚带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澜沧群、中三叠统忙怀组和不整合于其上之中侏罗统以及少量新生界。规模宏大的云县花岗岩基呈南北向产出,褶皱、断裂以南北向为主,褶皱及断裂较发育,主要褶皱为头道水~羊头岩复式背斜和

独木村复式向斜,主要断裂有帮海~蚂蚁堆断裂和茂兰~晓街~大寨断裂。头道水~羊头岩复式背斜由PZ1ln、J2h地层组成,为2个向斜、4个背斜组成的小型帚状结构。独木村复式向斜由J2h和T2m组成。茂兰~晓街~大寨断裂近南北向,挤压破碎强烈,北断有温泉出露,为一压性断裂。帮海~蚂蚁堆断裂近南北向,长约29km,为一压扭性断裂。距离库区最近的断裂为茂兰~晓街~大寨断裂,约23km。

区域断裂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烈度大。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工程区地震烈度Ⅷ度。

1.3.1.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位于澜沧江水系罗闸河支流勐麻河岔大湾子河上,河谷切深约150m,库区地势西南北东高,东、西低。河槽断面基本呈“U”型,两岸坡度20~30°,局部为40°。河槽宽50~45m,为浅切割低山丘陵地貌。地表森林植被覆盖良好。

库区未见构造断层,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工程区稳定性差。

库区内地形坡度20~35°,局部40~50°,局部地区基岩裸露,地表普遍被厚1~2m的第四系地层覆盖,森林覆盖较好,库内滑坡、坍塌较少。

库区地层岩性为印支期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渗透系数在中等~弱透水之间,局部为强透水。邻谷之间无导水断层相连,亦无低矮丫口及单薄山梁,库盆蓄水条件较好。水库自建成运行至今,未发现库区向低邻谷漏水现象。

1.3.1.3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区河床宽约3~5m,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地层岩性单一,基础均匀。为印支期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地表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砂粘土,厚度 1.5~

(完整版)山东省石油库安全评价导则

山东省石油库安全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石油库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石油库的安全评价。 本导则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评价。亦不适用于地下水封式石油库、自然洞石油库和人工洞石油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所有引用条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并应按最新版本修订本导则的相关条款。安全评价时,可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评价报告的实际评价内容,引用未列入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省政府令(2002)第141号)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二字[2003]38号)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鲁安

监发〔2006〕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安全色》GB2893-2001

城山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附件: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城山水库库水名称: 鉴定审定部门:日25 间定鉴时:月4 年2007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

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的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的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开启。 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判断作出安全鉴定结论。包括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指出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结论要明确。 十一、大坝安全类别评定: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对照本办法的大坝安全分类原则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的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评定大坝安全类别。 巴河镇城山村所在地点城山水库名称万立方93.总库所在河望天湖水巴河镇政水库管理单鉴定组织单巴河镇城山县水利鉴定审定部鉴定承担单巴河 镇政工程概况此水库位于巴河镇城山村,库区内承雨面2.1平方公里,1951月开工197月竣工投入运行,总库93.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生态等综合效益小(二)型水库 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及输水涵管组成。水库为粘土心墙大坝坝16米,坝顶米,最大坝16.米,坝顶高50.米,大坝上游坡3大坝下游坡2下游过坝渠为50,

江西省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

附件: 江西省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 技术规定(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我省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工作,结合我省小(2)水库数量大、分布范围广、情况复杂、基础资料缺乏、无专业管理人员等实际,依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库大坝安全评估导则》、《关于加强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江西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导则》(试行),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已建小(2)型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安全评估。坝高15m以上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遵守《江西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导则》(试行)。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大坝安全有关的泄、输水等建筑物。 3、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工作由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评估前,应成立大坝安全评估小组,评估小组成员由设区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水库法人单位代表和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技术专家共4名(含4名)以上组成,应有水工、水文、地质专业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数不得少于1名。 4、大坝安全评估的依据为有关规程、规范和评估专家组的现场安全检查成果资料、与水管人员(含参与建坝人员)的访谈记录及大坝历年运行资料和管理现状。上述资料的获取应力求准确可靠。 5、大坝安全评估报告统一用表格形式编写,按照本规定编写大

坝现场安全检查报告、现场访谈记录报告和大坝安全综合评估报告。 6、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分为三类,分类标准如下: 一类坝:溢洪道泄洪能力满足要求,遇大暴雨洪水能安全下泄;运行期未出现漫顶或接近坝顶的洪水位;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未出现影响大坝整体稳定安全的裂缝及沉降,大坝渗漏量很小,能正常运行的大坝。 二类坝:有下列情况之一但不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即病害水库。 ①大坝存在裂缝,但深度较浅、开度不大;坝体有局部不正常变形或沉陷。 ②大坝存在渗漏现象,但渗漏量较小、渗漏水为清水,即未产生渗透破坏并在运行期相同水位下渗漏量基本稳定。 ③大坝存在较大范围白蚁等生物危害,但未形成贯穿性通道。 ④坝内涵管未经妥善处理,出口有渗漏现象,但不致产生接触渗漏。 ⑤溢洪道不配套(如下游无消能防冲设施),影响正常运行,但不影响洪水安全下泄。 ⑥其它情况确认对水库大坝安全有影响。 三类坝: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即病险水库。 ①水库运行期曾出现过漫顶或接近坝顶的洪水位。 ②大坝存在严重裂缝或贯通性洞穴,大坝曾出现过大面积滑坡仅作简单应急处理,大坝整体不稳定,不能正常蓄水。 ③坝基已发生渗透变形(如出现泡泉等);大坝出现严重渗漏或渗漏量虽不大却在相同条件下呈逐年较大幅度增大,大坝下游坡有大面积散浸或湿润区,已发生渗透变形现象。 ④大坝存在严重白蚁等生物危害,已影响正常蓄水。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书

临沧市云县大口水库 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二O一五年八月

水库管理单位:水利水电水土保持管理站安全评价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批准: 核定: 校核: 编写:

目录 1、概述1 1.1安全评价工作概况1 1.2工程概况1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 1.4工程建设简介7 2、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 2.1大坝9 2.2输、泄水建筑物9 2.3近坝库岸9 2.4闸门及启闭机等金属结构10 2.5检查小结10 3、工程质量评价10 3.1工程施工及现状质量评价11 3.2 综合质量评价、质量等级12 4、大坝运行管理评价12 4.1水库的管理机构13 4.2大坝运行13 4.3大坝维修15 4.4大坝安全监测15 4.5运行管理综合评价、等级15 5 防洪标准复核16 5.1 基本情况17 5.2 洪水的标准、方法及计算代表期的确定23

5.3 设计暴雨24 5.4. 设计洪水28 5.5调洪演算29 ,5.6坝顶高程复核30 6、结构安全评价33 6.1大坝变形描述33 6.2大坝抗滑稳定分析及评价33 6.3近坝库岸及结合部稳定安全评价39 6.4输泄水建筑物结构稳定安全评价39 6.5大坝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40 7、渗流安全评价41 7.1原设计、施工的渗流控制措施评价42 7.2大坝现状渗流情况评价42 7.3输泄水建筑物渗流安全评价48 7.4大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安全等级48 8、抗震安全复核49 8.1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50 8.2设计标准50 8.3大坝抗震安全复核50 8.4输泄水建筑物抗震安全复核51 8.5大坝抗震稳定综合评价、安全等级51 9、金属结构安全评价51 9.1闸门安全评价52 9.2启闭机安全评价52 9.3金属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52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 (试行) 一、适用X围 本导则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生产单位现状的安全评价。 二、规X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XX国主席令第70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10号) 《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监管局安监管技装字〔2004〕37号)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三、定义 (一)化学品 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二)危险化学品 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指依法设立且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 (四)中间产品 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为满足生产的需要,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参与化学反应的原料。 (五)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福建省水利厅 二○一三年十一月

前言 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适用于1、2、3级大坝,一般小型水库4级以下的坝可参照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水利部门及评价单位普遍反映,坝高15米以下的小(2)型水库大坝参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编制评价报告,内容多、编制时间长、安鉴工作进度慢。省水利厅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相衔接,适当简化安全评价内容,提高可操作性,决定组织编制《福建省小(2)型水库(坝高15米以下)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2013年5月,编制单位编制完成导则初稿;2013年6月6日,省水利厅在福州主持召开《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评审会,厅建管处、厅项目评审中心、编制单位以及特邀专家参加评审会; 2013年6月14日省水利厅以闽水建管函〔2013〕24号文向各设区市水利局征求意见;随后编制单位根据各设区市水利局反馈的意见及建议,对导则进行修编完善。 本导则根据我省小型水库的特点,按照“可以简化就简化,不宜简化则保留”的原则,保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防洪标准复核、渗流安全评价及结构安全评价等主要安全性评价内容,明确和简化以下内容: 一、明确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格式、章节、附表及附图。简化安全评价报告章节,非安全性评价的章节予以合并、简化或删减,内容相近的安全性评价章节进行合并。 二、简化地质勘察工作。部颁导则对地质勘察的提法为“可根据需要对建筑物或坝基岩层进行补充勘探、试验或原位测

试检查”,本导则改为“已有地质资料或地质构造较简单的水库,可简化地质勘察工作或由地质人员进行查勘,提出地质报告”。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具体化。明确各专项安全性具体分级标准和原则,明确具体的现场安全检查项目,明确工程渗流性态安全性的判断标准,明确大坝变形隐患是否危及大坝安全的判断标准等。 本导则解释单位:福建省水利厅 本导则主编单位:福建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省水利管理中心)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导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订,规定了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矿山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生产企业除外)安全现状评价。 2.安全现状评价目的 安全现状评价目的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定义 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4.安全现状评价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进行的,应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施、设备、装置、贮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 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安全现状评价的结果纳入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 5.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 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一般包括: 1)前期准备; 2)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识别; 3)定性、定量评价; 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XX水库安全鉴定地质报告

5 工程地质和土工试验 5.1前言 5.1.1基本概况 xxx水库位于xxx市xxx县xxx镇狮螺村,距离xxx县城26km,距离xxx市128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和水产养殖的小(2)型水库。 水库工程枢纽建筑物由主副坝、放水设施组成。主副坝为均质土坝,主坝坝顶高程xxm,坝顶长度xxm,最大坝高xxm;副坝坝顶高程xxm,坝顶长度xxm,最大坝高xxm。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 据调查了解,xxx水库建坝时未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工作,水库建成后及运行期亦未进行补充地质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采用了地质测绘及地质调查等,未进行详细的钻探勘查。水库位于离xxx水库xxkm处,坝区分布的岩(土)层情况相同,大坝填土成份与筑坝工艺相同,因此,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类比xxx水库的试验成果。 5.1.2本次安全评价勘察工作简述 受xxx县水利局的委托,由我院承担x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地质勘察工作,本次勘察任务是: (1)全面复查影响工程安全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检查工程运行后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 (2)了解水库区地下水类型,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3)初步查明坝体及坝基岩土层的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和透水性能,提出安全评价复核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 (4)对坝体填筑质量作出地质分析,并对坝基、近坝岸坡及放水设施等重要建筑物基础稳定作出地质初步评价; (5)查明工程区存在的地质病害及其危害程度,为工程安全评价分级提供地质资料。 5.1.3.本次勘察依据和主要规范规程有: (1)《x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委托书》; (2)《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 (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

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导则

防灾B201402114-01-B 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导则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导则 审 定 人:郑敏生 审 核 人:施齐欢 校 核 人:何耀辉 项 目 负 责 人:苏玉杰 报 告 编 写 人:苏玉杰 吉顺文 项 目 组 成 员:苏玉杰 吉顺文 方春晖 李 飞 郑敏生 施齐欢 何耀辉 胡 亮 张 婷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前言 根据《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为适应我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工作需要,规范小型水库大坝技术认定的工作内容、方法和标准,保证安全技术认定的质量,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指导各地开展小型水库安全技术认定工作,编制《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导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导则对大坝现场安全检查、水库防洪标准、大坝渗流安全、结构安全、金属结构与电气设备安全、工程质量及运行管理等复核或评价的要求和方法作了规定。 本标准批准部门:浙江省水利厅 本标准主持机构:浙江省水库管理总站 本标准解释单位:浙江省水库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编单位:浙江省水库管理总站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

目次 1 总则 (1) 2 基本资料 (3) 3 大坝安全检查 (5) 4 大坝运行管理评价 (7) 5 防洪标准复核 (9) 6 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14) 7 渗流安全评价 (18) 8 结构安全评价 (21) 9 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安全评价 (26) 10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28) 附录A 有关的规程规范 (29) 附录B 大坝现场安全检查表 (31) 附录C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 (34) 附录D 现行洪水标准 (39)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1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1.1工程概况 XX水库地处XX市XX区XX镇XX村河段,距XX镇3km,距XX区约6.5km,有简易公路直达坝址。 XX水库属湘江水系,位于XX一支流上游。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2km2,干流长0.8km,干流平均坡降6‰。水库正常蓄水位250.25m,正常库容23×104m3,总库容29.32×104m3(本次复核),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利工程。XX水库灌溉面积1200亩。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52.33m,坝顶轴线总长90.0m,坝顶宽3.6m,最大坝高16.7m。上游坝坡设有一级平台,平台高程245.4m,坝坡坡比:坝脚至一级平台1:3.35,一级平台至坝顶1:2.66;下游坝坡设有二级平台,一级平台高程246.8m,二级平台高程241.9m,坝脚至二级平台坡比1:7.5,为排水棱体,二级平台至一级平台边坡坡比1:2.15,一级平台至坝顶边坡坡比1:2.36,内外无护坡。 溢洪道位于右坝肩,为正槽式宽顶堰,堰顶高程250.25m,溢流前缘净宽3.0m,下游无消能设施。 灌溉输水设施位于左坝端,由输水卧管和涵管组成。卧管为浆砌石结构,全长40m,直径Φ=1.0m,共有7个孔口直径为0.25m的放水孔,由铸铁翻板闸门控制放水。涵管为浆砌块石圆形涵,直径为0.5m,全长75m,进口底板高程240.03m,出口底板高程237.44m,设计灌溉流量0.1m3/s。 水库自投入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防洪保安、灌溉、养殖等作用,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2现场安全检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XX水库于1958年开工, 1959年竣工并投入运行。由于工程是当地数千村民集体填筑而成,属于非专业队伍施工。施工队伍庞大,又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因此大坝填筑时施工质量无法控制,存在坝基清基不彻底、坝体填筑碾压欠密实等施工缺陷。水库投入运行后,出现了坝体散浸与渗漏问题、坝体与坝基接触界面散浸与渗漏、坝基渗漏、输水设施破裂等险情隐患,大坝一直带病工作,近年来汛期与正常蓄水位附近运行时坝体散浸问题更为严重,水库一直处于控制蓄水位的带病运行状况,无法正常发挥水库的效益。为鉴定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我院受业主委托,对XX水库大坝进行

安全评价规范

第八节安全评价规范 第 1 页:1.8.1安全评价 通则 第 2 页:1.8.2安全评价 导则 为了规范安全评价行为,确保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各类安全评价的导则及主要行业部门的安全评价导则。通则和导则为安全评价活动规定了基本原则、目的、要求、程序和方法,是安全评价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指南。 我国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安全评价通则,二是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及行业评价导则,三是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如图1—4所示。 1.8.1安全评价通则 安全评价通则是规范安全评价工作的总纲,是安全评价活动的总体指南。它规定了所有安全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目的、要求、程序和方法,对安全评价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对安全评价的内容、程序以及安全评价报告评审与管理程序作了原则性说明,对安全评价导则和细则的规范对象作了原则性规定,但这些原则性规定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更详细的规范支持。 .8.2安全评价导则 各类安全评价导则是根据安全评价通则的总体要求制定的,是安全评价通则总体指南的具体化和细化。导则使细化后的规范更具有可依据性和可实施性,为安全评价提供了易于遵循的规定。目前已发布

的安全评价导则,按安全评价种类划分,有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以及专项安全评价导则;按行业划分,有煤矿安全评价导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等。 1)各类安全评价导则 由于各类安全评价导则都是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定的,所以它们采用的格式和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报告主要内容,评价报告要求和格式,附件(评价所需主要资料清单、常用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封面格式、著录项格式等)。 由于不同类型的安全评价的评价对象不同,因此,导则在安全评价有关细节上各有针对自己情况的具体要求。这些具体要求的差异特别体现在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程序、报告主要内容等方面。 2)行业安全评价导则 由于不同行业的工艺、设备等各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各自不同的安全风险,因此行业安全评价导则在遵循安全评价通则总体要求和框架的基础上,在各类安全评价细节上突出了各自的行业特点和要求。这些导则为做好该行业的安全评价提供了适用指南,提供了更符合本行业特点的规范依据。 3)导则的作用和意义 导则也称为指南,安全评价导则为所有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须共同遵循的体系规范。从导则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导则对各类安全评价工作和各行业安全评价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都作出了较为 明确的阐述,无论是评价单位开展评价工作、评价人员编写安全评价报告、业主为安全评价提供支持,还是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核,都应将此作为重要依据。 当然,安全评价的对象多种多样,且各有自己的特点,导则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导则也需随着安全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实践而逐步加以完善。在具体项目的评价过程中,需要评价单位在遵守基本要求和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以更好地完成评价工作。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评价导则为我国安全评价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了重要基础,应成为我国安全评价工作者共同遵守的指南。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水库 鉴定审定部门:**市水务局 鉴定时间:20**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的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的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云县小(二)型水库 大坝安全评价 临沧市云县大口水库 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二O一五年八月

水库管理单位:水利水电水土保持管理站安全评价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批准: 核定: 校核: 编写:

目录 1、概述 (1) 1.1安全评价工作概况 (1) 1.2工程概况 (1)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 1.4工程建设简介 (7) 2、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9) 2.1大坝 (9) 2.2输、泄水建筑物 (9) 2.3近坝库岸 (9) 2.4闸门及启闭机等金属结构 (10) 2.5检查小结 (10) 3、工程质量评价 (11) 3.1工程施工及现状质量评价 (11) 3.2 综合质量评价、质量等级 (12) 4、大坝运行管理评价 (13) 4.1水库的管理机构 (13) 4.2大坝运行 (13) 4.3大坝维修 (15) 4.4大坝安全监测 (15) 4.5运行管理综合评价、等级 (15) 5 防洪标准复核 (17) 5.1 基本情况 (17) 5.2 洪水的标准、方法及计算代表期的确定 (24)

5.3 设计暴雨 (24) 5.4. 设计洪水 (28) 5.5调洪演算 (29) ,5.6坝顶高程复核 (30) 6、结构安全评价 (33) 6.1大坝变形描述 (33) 6.2大坝抗滑稳定分析及评价 (33) 6.3近坝库岸及结合部稳定安全评价 (39) 6.4输泄水建筑物结构稳定安全评价 (39) 6.5大坝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 (40) 7、渗流安全评价 (42) 7.1原设计、施工的渗流控制措施评价 (42) 7.2大坝现状渗流情况评价 (42) 7.3输泄水建筑物渗流安全评价 (46) 7.4大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安全等级 (47) 8、抗震安全复核 (48) 8.1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 (48) 8.2设计标准 (48) 8.3大坝抗震安全复核 (48) 8.4输泄水建筑物抗震安全复核 (49) 8.5大坝抗震稳定综合评价、安全等级 (49) 9、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50) 9.1闸门安全评价 (50) 9.2启闭机安全评价 (50) 9.3金属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 (50)

DB32/T 3252-2017 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ICS13.100 A09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252—2017 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safety assessment of hazardous chemicals enterprises 2017-05-05发布2017-06-05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协会安全中介机构专业委员会、江苏安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兴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国恒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江苏天工大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信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锡涛、岑倪华、朱桂明、单国勋、吴义德、傅先元、高峰、高岳毅、王跃、王辉、顾文海

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现状评价的评价项目人员组成、评价准备、评价要素及内容、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方法选用和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储存经营危险品化学品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8001安全评价通则 AQ8003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3术语和定义 AQ80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它化学品。 3.2 危险化学品单位Hazardous chemical enterprises 生产、储存、使用和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3.3 个人风险personal risk 个人在危险区域可能受到危险因素某种程度伤害的频发程度,通常用个人死亡的发生频率表示,单位为次/年。 [AQ/T3046-2013,定义3.25] 3.4 社会风险societal risk

排水库安全鉴定现场检查报告

常山县千家排水库安全鉴定现场检查报告 1 绪言 2006年8月31日,衢州市水利局组织了市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处、常山县水利局、常山县千家排水库管理处、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衢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到水库现场进行了检查。与会专家认真察看了水库现场,听取了水库管理处的介绍,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按水库安全鉴定程序,由我公司编制《常山县千家排水库安全鉴定现场检查报告》。

2 资料检查 2.1 工程概况 千家排水库位于常山县球川镇原千家排村,信江支流球川溪上。球川溪发源于江西省玉山县紫坑岭和球川镇的蔑岭两地,由西北向东流经乌麦田、荷家坞、千家排水库、球川、杨家、曹宅、西村,流入江西省玉山县境,汇入玉山县金沙溪。球川溪在常山县境内流域面积43.35 km2,主流长度16.85km,平均坡降13.36‰,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7km2,主流长度为9.1km,平均坡降25.9‰。千家排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灌溉面积5.06万亩,防洪保护球川镇,发电装机容量0.8Mw,设计供水能力10000t/d,多年平均发电量160万kw·h。 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上坝公路和水电站组成。工程于1970年6月开始筹建,同年10月动工,1984年工程竣工。水库正常水位为216.60m(原高程采用56黄海高程,减1.10m后为85国家高程基准,以下同),相应库容为1604万m3,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219.25m,相应库容为1846万m3,万年一遇保坝标准洪水位为221.03m,总库容2079万m3。 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长度为276.5m,坝顶宽度为6m,最大坝高为43m,最大坝底宽度为192.5m。坝顶高程为221.90m,防浪墙顶高程为222.70m。上游坝坡在高程210.90m和201.90m处各设宽度为4.2m和3.0m的马道,自上而下三级坝坡坡比分别为1:2.5、

安全评价通则

安全评价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评价的管理、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评价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术语和定义 3.1 安全评价Safety Assessment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3.2 安全预评价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3.3 安全验收评价Safety Assessment Upon Completion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3.4 安全现状评价Safety Assessment In Operation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 3.5安全评价机构Safety Assessment Organization 是指依法取得安全评价相应的资质,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安全评价活动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3.6 安全评价人员Safety Assessment Professional 是指依法取得《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并经从业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与所登记服务的机构建立法定劳动关系。专职从事安全评价活动的安全评价人员,称为专职安全评价人员。 4管理要求 4.1 评价对象 4.1.1对于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存在事故隐患可能造成伤亡事故或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应进行安全评价。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自愿进行安全评价。 4.1.2评价对象应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解析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涟源市扬名水库 鉴定审定部门:娄底市水利局

鉴定时间:二00七年五月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开启。 十、工程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

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

1 工程基本情况 1.1 工程概况 瑞安市集云山水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横山偏北山腰,水系属愚溪,集雨面积2.2km2。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竣工于1960年2月。水库总库容163.59万m3,正常库容136.70万m3。水库枢纽由拦水坝、溢洪道、老放空涵管、放空遂洞和泄流明渠组成。水库下游有锦湖街道和12个村庄,最近距离1km,还有104国道,最近距离10km。水库影响人口3万人,耕地1000亩。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功能的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现有灌溉农田面积650亩,年供水量180万m3。 本工程水库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根据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应对该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技术认定。 2008年6月,我所受瑞安市锦湖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承担《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2 主要特性指标 集云山水库总库容163.59万m3,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级为Ⅳ等。 (一)拦水坝 拦水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25.70m,坝顶高程为119.45~119.58m(假设高程,下同),坝顶宽2.3~2.7m,坝顶长度215m,防

浪墙顶高程为120.35~120.38m,宽0.5m。上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1.93、1:1.43、1:6.0,均为干砌石护坡,在高程112.92m处为宽5.5m的平台。下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2.52、1:9.17、1:2.72,其中高程101.45m以下为排水棱体,底宽19.0m,高程101.45m以上为土坡。坝体粘土防渗心墙底宽19.50m,顶宽4.30m,顶高程为118.52m。 (二)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为开敞正槽式溢洪道,进口底高程116.40m,进口底宽13.9m,泄槽长56.5m,为山体开挖而成。 (三)老放空涵管 老放空涵管位于坝体右侧,为钢筋砼结构,洞长70m,洞径0.6m,进口底高程99.75m,出口底高程99.15m,进口处配置插板闸门和1台螺杆式启闭机,启闭力为3T。目前,该放空涵管已封堵,停止使用。 (四)放空隧洞 放空隧洞位于大坝右岸山体内,隧洞洞径1.7×1.7m,全长171.647m,进口中心高程99.75m,出口中心高程95.416m,为城门型无压隧洞。 (五)泄流明渠 放空隧洞下游即为泄流明渠,全长94.357m,渠道宽度1.5m,深度1.0m,纵坡9.0%。 工程有关特性指标见表1-1。

1 安全现状评价目的及依据

1 安全现状评价目的及依据 1.1评价目的 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检查矿山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找出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原因。 3、对矿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固有的不安全因素、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和科学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及可能造成的灾害与事故。 4、提出消除、预防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实现安全生产的对策及措施,为矿山的安全卫生设计、生产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安全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7.《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0号 1.2.2指导性文件 1.《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第9号 2.《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8号

3.《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监局令第19号 4.《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监管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 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 7.《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发[2008]17号 8.《山东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工作实施方案》(鲁安监发[2008]22号) 9.《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77号 10.《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鲁政办发〔2007〕54号 11.《泰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泰政发〔2007〕62号 1.2.3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1.《金属及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5083-1999 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1985 6.《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1993 7.《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1994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7 9.其它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1.3评价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