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我曾经踮起脚远望,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

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刻几下就停下来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小编提示:以上是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劝学原文及翻译,语文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将下面文言文按照三行对译形式写在文言文本上。加点字依据文章翻译推测,并查找工具书核实确认。】 三国志《隆中对》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也。 将军宜枉驾 ..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 ..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 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至于今日。然 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 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 ..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 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 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 ..,张鲁在 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 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 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 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①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 己和管仲、乐(yuè)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 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是确实这样。②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③刘备说:“您和他一起 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

劝学优秀教案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识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张,劝学的意义。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 3、注重字词运用和注释。 【重点和难点】 1、辨析字、词、音。注重朗诵和背诵。 2、比喻代议和喻议及正反四方面议论的特点。 3、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教法】 师生互动法、提问法、议论法、朗读法、电教法、板书法。 【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位学生,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目的和态度、方法吗?知道坚持学习的重要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怎么劝人学习的。 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3、重点拼音: 木直中绳:zhòng 虽有槁暴:gǎo pù 輮以为轮:róu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xū yú 吾尝跂而望矣:qì 君子生非异也:xìng 故不积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4、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称荀卿,又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5、听录音《劝学》。

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原文及翻译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 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 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隆中对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隆中对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下面,为大家提供隆中对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或作者: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

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及翻译简介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及翻译简介 吕氏春秋卷四孟夏纪劝学 【原文】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②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③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④。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注释】 ①劝学:勉励人们勤学。劝,勉励。本篇阐述的是儒家学说。②人亲:指父母。③师:指老师。④疾学:努力学习。疾: 力。 【译文】 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顺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诚更显达的。忠孝是君主父母所十分欣赏而想得到的。显达荣耀是臣民子女所十分希望拥有的。但是君主父母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臣民子女不能达到他们的愿望,这是由于不懂道理信义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不懂道理信义是由于不学习的原因所造成的。学生的老师博学而有才华,我不信学生就成不了圣贤的人。圣人存在的话,天下就可以被治理。圣人在右边则右边被敬重,圣人在左边则左边被敬重,所以古代贤能的君主没有不尊敬老师的。尊师就不计较他的贵贱、贫富。如做到这样就能使声名显达,品德行为受到表彰。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化,不在于对学生贫贱、富贵看轻或看重,而在于看重学生的思想态度。一个人可以做到这样,其他的事就没什么不可办的了,所要办的事都可完成,所希望的都可达成,这是由于得到圣人教化的原因。圣人来自于努力学习。我还没听说过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才华出众的名人这种事。 【原文】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①者,兑②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③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④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⑤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

劝学原文+翻译+注音说课材料

劝学原文+翻译+注音

荀子 quàn xué piān 劝学篇 Jūn zǐ yuē xué bù kě yǐ yǐqīng qǔ zhī yú lán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 ér qīng yúlán bīng shuǐwéi zhīér hán yúshuǐmù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zhízhōng shéng róu yǐ wéi lún qí qǔ zhōng guīsuīyǒu gǎo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 pù bù fù tǐng zhě róu shǐ zhī rán yěgùmùshòu shéng 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zézhíjīn j iùlìzélì jūn zǐ bó xuéér rì cān xǐng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hū jǐzézhīmíngér xíng wú guò yǐ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wú cháng zhōng rìér sī yǐ bù rú xū yú zhī suǒ xu 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yě wú cháng qíér wàng yǐbùrúdēng gāo zhībójiàn yě 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ēng gāoér zhāo bìfēi jiācháng yěér jiàn zhě yuǎn shùn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 fēngér hūshēng fēi jiājíyěér wén zhězhāng jiǎ yú 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mǎ zhěfēi lìzúyěér zhì qiān lǐ jiǎ zhōu jí zhě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fēi néng shuǐ yěér juéjiāng hé jūn zǐ xìng fēi yì yě

隆中对超全翻译与原文对照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间耕种,喜欢吟《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 谓为信然。 说是确实这样。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 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 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方面可以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得到

《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

孙权劝学1 初,权谓吕蒙2曰:“卿3今当涂4掌事,不可不学!”蒙辞5以军中多务6。权曰:“孤7岂欲卿治经8为博士9邪10!但当涉猎11,见往事12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13始就学。及14鲁肃过15寻阳16,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17,非复18吴下19阿蒙20!”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1刮目相待22,大兄23何见事24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 9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Yé):通“耶”,语气词。 11涉猎:粗略地阅读。 12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3乃:于是,就。 14及:到了……的时候。 15过:到。 16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7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8非复:不再是。 19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20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21更:重新。 2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4见事:认清事物。

劝学全文翻译

劝学全文翻译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而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冰,是水形成的,却比水更加寒冷。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从而形成车轮,它的弯度符合规。即使又晒干了,不会再变直。是因为用火熨木使它弯曲的缘故。因此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变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变锋利,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日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知识;我曾经提起脚跟远望,不如站在远处见得广。站在远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然而人站在远处也能看见;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强,而听的人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够达到很远的地方;借助船只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擅长借助于外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累土壤形成山,使风雨兴起;积累水流形成深水,使蛟龙生存,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半步,没有用来到达很远的地方的办法;不积累小的水流,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骏马一跃,(距离)不足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刻着停了,腐朽的木材也不会折;不停地刻,金石都可以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心专一(的缘故)。螃蟹六条蟹脚两只蟹钳,不是蛇鳝的巢穴不可以寄托的缘故,(这是)因为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原文翻译注音

劝学原文翻译注音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荀子 quàn xué piān 劝学篇 Jūn zǐ yuēxué bù kě yǐ yǐqīng qǔ zhīyú lán 君子曰:。青,取之于蓝, ér qīng yúlán bīng shuǐwéi zhīér hán yúshuǐmù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zhízhōng shéng róu yǐ wéi lún qí qǔ zhōng guīsuīyǒu gǎo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虽有 pù bù fù tǐng zhě róu shǐ zhī rán yěgùmùshòu shéng 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zézhíjīn j iùlìzélì jūn zǐbó xuéér rì cān xǐng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hū jǐzézhīmíngér xíng wú guò yǐ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wú cháng zhōng rìér sī yǐbù rú xūyú zhī suǒxué吾尝矣,不如之所学 yěwúcháng qíér wàng yǐbùrúdēng gāo zhībójiàn yě 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ēng gāoér zhāo bìfēi jiācháng yěér jiàn zhě yuǎn shùn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fēngér hūshēng fēi jiājíyěér wén zhězhāng jiǎyú

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mǎ zhěfēi lìzúyěér zhì qiān lǐ jiǎ zhōu jí zhě 马者,非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fēi néng shuǐ yěér juéjiāng hé jūn zǐ xìng fēi yì yě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shàn jiǎyúwù yě 善假于物也。 jī tǔchéng shān fēng yǔxìng yān jī shuǐchéng yuān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jiāo lóng shēng yān jīshàn chéng déér shén míng zìdéshèng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xīn bèi yān gùbú jī kuǐbùwú yǐzhì qiān lǐbú 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jī xiǎo liúwúyǐchéng jiāng hǎi qíjìyīyuèbùnéng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跃,不能 S híbùnú mǎshíjiàgōng zài búshěqièér shězhī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xiǔ mù bú zhéqièér bùshějīn shíkělòu yǐn wú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 zhǎo yá zhī lì jīn gǔ zhī qiáng shàng shíāi tǔ xià yǐn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huáng quán yòng xīn yīyěxièliùguìér èr áo fēi shé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

《劝学》荀子原文、注释、翻译、背景【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劝学》荀子资料【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班级:姓名: 资料:【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课下注释】 ①选自《荀子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有删节。劝,鼓励。《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 ②【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③【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④【青于蓝】比蓝草颜色深。 ⑤【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⑥【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⑦【规】圆规。 ⑧【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同“又”。槁暴,晒干。稿,枯。暴,晒。 ⑨【挺】直。 ⑩【受绳】经过墨线比量。 ?【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 ?【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检验。省,省察。乎,相当于“于”。?【知】同“智”,见识。 ?【跂】踮起脚后跟。 ?【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疾】劲疾。 ?【彰】清楚。 ?【假】借助。 ?【舆马】车马。这里指车子。 ?【利足】善于奔走。 ?【致】到达。 ?【能水】善于游水。水游泳。 ?【绝】横渡。 ?【生非异】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同“性”,天性。 ?【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 ?【兴焉】在这里兴起。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于此”。下文“生焉”的“焉”同此。 ?【神明】非凡的智慧。 ?【圣心】圣人的关怀。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劝学》原文梳理+字词整理+翻译

劝学 一、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取之于(从)蓝而(连词,表转折)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輮(使……弯曲)以(省略“之”)为轮,其曲(弯曲度)中规。虽(即使)有(同“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挺直),金就(靠近)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锋利),君子博学而日(名状,每天)参(检查)省(反省)乎(对)己(状语后置),则知(同“智”)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所字节构,所+动词,所学的东西)也;吾尝跂(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声音宏大)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舆(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名动,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同“性”,本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半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字词 (一)通假字 1.輮:通“煣”,使弯曲。 2.有:通“又”。 3.暴,同“曝”,晒干。 4.知:通“智”,智慧。 5.生:通“性”天赋,资质。 (二)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

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 xx 中(zh o ng绳 輮(r o) 槁(g a o暴(p u ) 就砺(l )i 参(c a r省(x i ng) 须臾(y u)

跂((q) 楫 ( (j)i 生 ( (x ng)非异 跬 ( (ku步 骐 骥 虞(qji)i 驽(n u马十驾 锲(qi d而舍之 xx 可镂(I o u) 螯(a o ) 蛇鳝(sh a n 二、字义 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 ?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日晒。槁暴,枯干。

《隆中对》字词句翻译答案及全文翻译

《隆中对》字词句翻译答案及全文翻译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隆中对.回答、应对。 2、亮躬.耕陇亩亲自。 3、亮躬耕陇亩 ..田地。 4、好.为《梁父吟》喜欢。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 6、时.人莫之许.当时;承认、同意。 7、谓.为信然说。 8、谓为信然 ..确实这样。 9、时先主屯.新野驻扎。 10、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11、谓.……曰.对……说。 12、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13、不可屈致.招致、引来。 14、将军宜枉.驾.顾之屈尊。 15、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16、由是 ..先主遂诣亮因此。 17、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 18、凡.三往总共。 19、乃.见才。 20、因.屏人曰于是、就此。 21、因屏.人曰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22、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 23、奸臣窃命 ..盗用皇帝的政令。 24、主上蒙尘 ..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25、度.德量力衡量。 26、信.大义通“伸”,伸张。 27、遂用.猖獗因此。28、遂用猖蹶 ..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29、然志犹.未已仍、还。 30、然志犹未已.止。 31、君谓计.将安出计策。 32、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33、名微而众寡 ..人少,指兵力薄弱。 34、以弱胜强者.……的原因。 35、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而且。 36、挟.(xié)天子而令诸侯挟持、控制。 37、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强,争胜。 38、国.险而民附地势。 39、利尽.南海全部取得。 40、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资助、给予。 41、民殷.国富兴旺富裕。 42、不知存恤 ..爱抚,爱惜。 43、帝室之胄.后代。 44、总揽.英雄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45、保其岩阻 ..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46、内修政理 ..政治。 47、则命一上将将.(jiàng)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来。 48、箪.食壶.浆(提示:这里是作动词)用箪盛,用壶盛。 49、以.迎将军者乎来。 50、诚如是.这样。 5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 二、翻译句子。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关键点:1、每:常常;2、“时人莫之许”为宾语前置倒装句,是“时人莫许之”的意思,时:当时;许:承认、同意。) 2、谓为信然。 说是确实这样。(关键点:“然”,这样。)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但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关键点:1、就:接近、趋向。“就见”,可理解为去诸葛亮那里拜访;2、“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3、“枉驾”,屈尊,这里理解为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4、“顾”在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在文言中,“顾”还常有看或者回头看的意思。) 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关键点:1、“孤”,古代王侯自称;2、“信”在这里为通假字,通“伸”) 5、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关键点:1、“用”为“因此”的意思,这个用法第一次遇见,要注意。2、“猖獗”在此处指失败,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相同。3、“至”,“到”的意思。) 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 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 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 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 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 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 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 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积土 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 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 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 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劝学原文及注释

(2009021128 李丽玲) 高中必修三第三单元 劝学○1 《荀子》 君子○2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5,輮○6以为轮,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8,不复挺○9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10则直,金○11就砺○12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14之所学也。吾尝跂○15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16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18也,而闻者彰○19。假○20舆马者,非利足○21也,而致○22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23也,而绝○24江河。君子生非异○25也,善假于物○26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7;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28自得,圣心○29备焉。故不积跬步○30,无以○31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31成江海。骐骥○32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33,功在不舍○3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35而不舍,金石可镂○3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7。蟹六跪○38而二螯○3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40也。

○1劝学:节选自《荀子·劝学》。《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作, 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先存32篇。劝,鼓励。 ○ 2君子:这里指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也叫蓼liǎo 蓝,叶子可制染料。 ○ 4青于蓝:比喻蓼蓝颜色更深。 ○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 6輮:通“糅”,使弯曲。 ○ 7规:圆规。 ○8虽有槁g ǎo 暴: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 槁暴,晒干。槁,枯。暴,晒。 ○ 9挺:直。 ○ 10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 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验,检查。省,省察。乎,相当于“于”。 ○ 14须臾:片刻。 ○ 15跂:提起脚后跟。 ○ 16博见:见得广。 ○ 17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 18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 19彰:清楚。 ○ 20假:借助,利用。 ○ 21利足:脚走得快。

劝学原文和翻译和赏析

《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劝学原文+翻译+注音

荀子 quàn xué piān 劝学篇 Jūn zǐ yuē xué bù kě yǐ yǐqīng qǔ zhī yú lán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ér qīng yúlán bīng shuǐwéi zhīér hán yúshuǐmù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zhízhōng shéng róu yǐ wéi lún qí qǔ zhōng guīsuīyǒu gǎo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pù bù fù tǐng zhě róu shǐ zhī rán yěgùmùshòu shéng 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zézhíjīn j iùlìzélì jūn zǐ bó xuéér rì cān xǐng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hū jǐzézhīmíngér xíng wú guò yǐ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wú cháng zhōng rìér sī yǐbù rú xū yú zhī suǒ xu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yě wú cháng qíér wàng yǐbùrúdēng gāo zhībójiàn yě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ēng gāoér zhāo bìfēi jiācháng yěér jiàn zhě yuǎn shùn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fēngér hūshēng fēi jiājíyěér wén zhě zhāng jiǎ y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mǎ zhěfēi lìzúyěér zhì qiān lǐ jiǎ zhōu jí zhě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fēi néng shuǐ yěér juéjiāng hé jūn zǐ xìng fēi yì yě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shàn jiǎyú wù yě 善假于物也。 jī tǔ chéng shān fēng yǔ xìng yān jī shuǐ chéng yuān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jiāo lóng shēng yān jīshàn chéng déér shén míng zìdéshèng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xīn bèi yān gù bú jī kuǐ bù wú yǐ zhì qiān lǐbú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jī xiǎo liú wúyǐchéng jiāng hǎi qíjìyīyuèbùnéng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S híbù nú mǎ shí jiàgōng zài búshěqièér shězh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