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地理

俄罗斯地理

俄罗斯地理
俄罗斯地理

俄罗斯

俄罗斯全境图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中文名称:俄罗斯联邦

英文名称:Russian Federation

简称:俄罗斯

所属洲:欧洲

首都:莫斯科

主要城市: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国庆日:6月12日

国歌:俄罗斯国歌

国家代码:RUS

官方语言:俄语

货币:卢布

时区:UTC+2至+12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梅德韦杰夫,普京

人口数量: 1.41亿(2008年俄政府估算) 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俄罗斯族

主要宗教:东正教

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

水域率:13%

GDP总计:2.076万亿美元(2007年)

人均GDP:14,600美元(2007年)

国际电话区号:+7

国际域名缩写:.ru

道路通行:右侧通行

国花:向日葵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

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和大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母亲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和里海。

自然资源

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

工业

俄罗斯工业高度发达,是世界第二科技强国,是世界第一军工强国,俄罗斯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过剩的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矿产、能源生产大国。俄罗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世界首屈一指。由于俄罗斯靠进北极圈,气候极其寒冷,农业天然条件极差,因此,轻工业(消费品工业)落后。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有:

1、圣彼得堡工业区。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工业区。又称中央工业区。主要是加工制造业。

2、莫斯科工业区。主要为加工制造业。

3、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是石油、煤炭生产加工区。

4、乌拉尔。主要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区。是俄罗斯最的冶金工业区。

5、顿巴斯。主要为煤炭生产区。

6、库兹巴斯。主要为煤炭、石油生产加工区。

7、卡拉干达。主要为各种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区。

8、埃基巴斯图兹。主要为资源生产加工区和石油、煤炭生产加工区。

9、库尔茨克。主要为加工工业区。

10、埃斯克--啊钦斯克。能源、资源、加工综合工业区。

俄罗斯80%的矿产资源、能源在亚洲部分。制造业集中在欧洲部分。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工业点有:1、伊尔库茨克。2、伯力。3、海参威。

农业

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

农业概况农用地约占全国领土的30%, 可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农牧业并重, 畜牧业产值高于种植业。俄罗斯农业生产近几年来连续下降,但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劳动力约占全国人口的13%。俄已经开始对农业部门进行私有化改革。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土豆蔬菜等为主, 经济作物以亚麻, 向日葵和甜菜为主。

交通

铁路发达,但地区分布(不均),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比较(稀疏)。(铁路)是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著名海港有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面积为170.75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11.4%,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俄罗斯领土略呈长方形,从最东部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到最西部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海海岸,长约1万公里,横跨11个时区。

俄罗斯疆界总长58562公里,其中陆地边界长14253公里,占三分之一多,水域长44309公里,占三分之二。东、北部是海界,西、南部主要是陆界。俄罗斯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的12个海。它有14个邻国,西同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南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和朝鲜相邻。此外,在东部还同日本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在长方形的俄罗斯国土的中部,叶尼塞河自南向北,将其一分为二。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平原和低地,叶尼塞河以东为高原和山地。地势为:东部高、西部低。地貌以平原为主。总的特征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5,高原和山地各占1/5。

河流与湖泊:俄罗斯有大小河流300多万条,水资源极其丰富。其中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000多条,超过500公里的大河有260条。这些河流的走向呈放射状,以山地发源,分别注入位于国土东西南北的太平洋、波罗的海、里海、亚速海、北冰洋及其内陆湖泊。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阿穆尔河(中国称为黑龙江)、伏尔加河、顿河、涅瓦河等等。主要的湖泊有里海、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兴凯湖等等。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其总面积为37.1万平方公里;贝加尔湖是淡水湖,在世界淡水湖中占有三个第一:水量第一,蓄水量为2.3万立方公里,是世界淡水储量的1/5;深度第一,最深处达1620米,是世界最深的湖;湖龄最长,具有2000万年的历史;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湖泊;兴凯湖是中俄界湖。

气候:俄罗斯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且差异很大,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低处四个气候带:北寒带、亚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在俄罗斯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春秋两季短暂。因此,人们一般将4月至10月做为温暖季节,11月至3月为寒冷季节。

资源: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堪称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物、水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俄罗斯北部北极圈以南地区至梁赞、喀山,秋明、托木斯克及其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处于森林苔原带和森林带。这一地带绵亘着大量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主要树种有落叶松、冷杉、红松、橡树、椴树、桦树。其森林面积达7亿多公顷。全俄罗斯森林覆盖率和木材总储量均居世界

前列;俄罗斯土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极北地区属北极荒漠带、苔原带。地面上只有苔藓,无法耕种,加上苔原带森林占去了相当的面积,可用于农耕的土地也只占国土的20%左右;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当今世界上已知所有种类的矿产,俄罗斯几乎都有。煤矿、锰矿、铬矿石、钾盐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天然气、磷灰石、磷钙石和许多稀有金属均居世界前列。

概况: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苏联解体前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面积为170.75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11.4%,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俄罗斯领土略呈长方形,从最东部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到最西部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海海岸,长约1万公里,横跨11个时区。

俄罗斯疆界总长58562公里,其中陆地边界长14253公里,占三分之一多,水域长44309公里,占三分之二。东、北部是海界,西、南部主要是陆界。俄罗斯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的12个海。它有14个邻国,西同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南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和朝鲜相邻。此外,在东部还同日本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在长方形的俄罗斯国土的中部,叶尼塞河自南向北,将其一分为二。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平原和低地,叶尼塞河以东为高原和山地。地势为:东部高、西部低。地貌以平原为主。总的特征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5,高原和山地各占1/5。

河流与湖泊:俄罗斯有大小河流300多万条,水资源极其丰富。其中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000多条,超过500公里的大河有260条。这些河流的走向呈放射状,以山地发源,分别注入位于国土东西南北的太平洋、波罗的海、里海、亚速海、北冰洋及其内陆湖泊。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阿穆尔河(中国称为黑龙江)、伏尔加河、顿河、涅瓦河等等。主要的湖泊有里海、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兴凯湖等等。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其总面积为37.1万平方公里;贝加尔湖是淡水湖,在世界淡水湖中占有三个第一:水量第一,蓄水量为2.3万立方公里,是世界淡水储量的1/5;深度第一,最深处达1620米,是世界最深的湖;湖龄最长,具有2000万年的历史;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湖泊;兴凯湖是中俄界湖。

气候:俄罗斯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且差异很大,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低处四个气候带:北寒带、亚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在俄罗斯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春秋两季短暂。因此,人们一般将4月至10月做为温暖季节,11月至3月为寒冷季节。

资源: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堪称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物、水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俄罗斯北部北极圈以南地区至梁赞、喀山,秋明、托木斯克及其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处于森林苔原带和森林带。这一地带绵亘着大量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主要树种有落叶松、冷杉、红松、橡树、椴树、桦树。其森林面积达7亿多公顷。全俄罗斯森林覆盖率和木材总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俄罗斯土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极北地

区属北极荒漠带、苔原带。地面上只有苔藓,无法耕种,加上苔原带森林占去了相当的面积,可用于农耕的土地也只占国土的20%左右;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当今世界上已知所有种类的矿产,俄罗斯几乎都有。煤矿、锰矿、铬矿石、钾盐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天然气、磷灰石、磷钙石和许多稀有金属均居世界前列。

人口与民族:俄罗斯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口总数约为1.455亿(2001年),居世界第六位,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在城乡人口比重中,城市人口占73%,农村人口占27%。近些年,俄罗斯人口数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所以,在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一直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都比较低,与气候、酗酒及战争等各种因素有关。在苏联时期曾设立“英雄母亲”的荣誉称号,以奖励多生子女的母亲们。

俄罗斯境内生活着多达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大的民族人口过亿,小的民族人口不足1000人。俄罗斯族是国内最大的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1.5%。其他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万的有15个,鞑靼族是最全国人口最大的少数民族,人口有550万,主要居住中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及周边地区。其他比较大的民族有乌克兰族、楚瓦什族、巴什基尔族、白俄罗斯族、莫尔多瓦族、日耳曼族、乌德穆尔特族、马里族、哈萨克族等较大的民族群体。车臣族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第五大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主要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共和国境内。

七年级地理下册7_4俄罗斯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俄罗斯》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特别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俄罗斯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本课按照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是本节的认知基础,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领国,地形特点,以及由于纬度高所导致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优越的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发达的交通”,结合俄罗斯的交通运输,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最后,课文从交通枢纽的角度介绍了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 根据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3.简单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5.了解俄罗斯多彩的文化;举例说出俄罗斯特有的民俗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根据地图等资料,说出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主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民俗的影响。 2.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由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导入新课。带着问题“为什么俄罗斯国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却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位置、范围、面积 由国徽双头鹰的大洲位置——跨亚欧两大洲,继续学习海陆位置。读图,东——太平洋,北——北冰洋,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西临波罗的海和黑海,可与大西洋相通。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50°N以北,被北极圈穿过,温带为主,有寒带,纬度较高。经度位置,30°E至180°。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个半球(出示160°E经线,辅助得出)。 范围:找出周边主要邻国。 面积:世界第一。 二、人种、人口 俄罗斯总统普京→白种人,介绍俄罗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人口:总数超过1亿,分布:西多东少。 三、湖泊、地形、河流、气候 通过俄罗斯之旅,串联起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 1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比较,深度决定了贝加尔湖蓄水量的更大。

2020届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

专题1.5 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 一、日本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领土狭长,且与经线斜交,跨经纬度广,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隔海相望,是东亚国家之一。 (二)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三)主要城市:沿海分布,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四)自然环境 1、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布在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被日本人民称为“圣岳”)。 2、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神户和横滨市两个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3、多火山、地震:地处亚欧版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属太平洋火山、地带,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达 1500多次),被称为“地震国”、“世界火山博物馆”。4、气候 ①气候类型:属温带季风气候(北海道岛、本州岛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州岛南部、四国岛、九州岛)首都东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气候特征: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具有海洋性特征。 (五)、资源:森林、水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但多硫磺矿。 (五)日本的经济 1、地位: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2、条件:不利——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有利——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科技先进 3、经济特征: 4、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进口原料 依靠科技加工产品 出口产品海运便利

俄罗斯地理

俄罗斯 俄罗斯全境图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中文名称:俄罗斯联邦 英文名称:Russian Federation 简称:俄罗斯 所属洲:欧洲 首都:莫斯科 主要城市: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国庆日:6月12日 国歌:俄罗斯国歌 国家代码:RUS 官方语言:俄语 货币:卢布 时区:UTC+2至+12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梅德韦杰夫,普京 人口数量: 1.41亿(2008年俄政府估算) 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俄罗斯族 主要宗教:东正教 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 水域率:13% GDP总计:2.076万亿美元(2007年) 人均GDP:14,600美元(2007年) 国际电话区号:+7 国际域名缩写:.ru 道路通行:右侧通行 国花:向日葵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

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和大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母亲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世界地理俄罗斯

一、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①3/4的人口在欧洲部分。②首都莫斯科及大部分城市在欧洲部分。③欧洲部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 面积:1700多万千米,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1.5亿,人口负增长 民族:100多个主要为:俄罗斯人 通用语言:俄语 二、俄罗斯的地形(重点) 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 三、俄罗斯的气候(重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西气候差异大 ①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为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属于寒冷的亚寒针叶林带 ③太平洋沿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1)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原因:①纬度高:大部分在某种程度50°N以北 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受北北冰洋寒冷气流的影响很大,并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人, 俄罗斯乡村居民多用圆木建筑居所,分析原因? 1、纬度高,冬季漫长寒冷、空气潮湿 2、木屋暖和且防潮 3、森林广布、盛产木材 补充:根据纬度位置判断俄罗斯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影响? 纬度大部分在北纬50以北,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暖而短促,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泛。气候对农业影响: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对农业不利。 四、河流与湖泊 (1)伏尔加河航运价值很高,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2)西伯利亚三大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每年3-5月其间三大河都会发生洪水泛滥,为什么? 西俄罗斯东

思考:俄罗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大河多,请分析水运不发达的原因? 1、北冰洋临海区封冻期长 2、除北冰洋外其他各海区重要港口与外洋联系都要经过别国海域与外洋联系 3、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 为什么西西伯利亚平原几乎没有农田,而形成了大片沼泽地? 气候严寒,多为冻土;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流下游因凌汛而泛滥凌汛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发生的时间?中国发生凌汛的河流与俄罗斯比较哪里危害严重? 五、丰富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许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世界上最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主要著名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第二巴库和秋明油田( 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俄罗斯的黄金产量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2位,乌拉尔山有色金属矿产丰富,这里是俄罗斯有色金属冶炼的重要基地。 六、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俄罗斯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 1、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2、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比较缓慢,许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需要进口。 3、工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在欧洲部分。但逐渐向东部发展。 4、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主要工业区(四大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主要有四大工业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5)俄罗斯 Word版含解析

(5)俄罗斯 1.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大量未开发的宜农荒地。黑龙江省地处中俄边境,地缘优势明显,对俄跨境农业合作发展迅速。2018年11月7日,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依据规划两国农业合作已形成从种植、养殖,到加工、仓储物流、批发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据此完成下面三道题。 (1)与黑龙江省相比,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B.农产品市场广,利润高 C.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D.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2)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农业要克服的不利因素有( ) A.化肥价格高 B.冻土沼泽广布 C.水资源不足 D.机械化水平低 (3)中国在俄罗斯投资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最可能是( ) A.稻米加工厂 B.甘蔗制糖厂 C.大豆榨油厂 D.水果罐头厂 2.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2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结冰期较长 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③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 ④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鄂毕河是俄罗斯第三大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穿越西西伯利亚平原,经鄂毕湾注入北冰洋。鄂毕河长度5400多千米,流域面积290多万平方千米,有1900多条河流汇入,支流众多,河网密布。全流域约70%的径流由左岸支流汇入。春季和夏初,鄂毕河上游通常有2次水位和流量的升高:第一次在4月末,第二次在5月末至6月中旬。图3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完成问题。 (1)春季和夏初,鄂毕河上游出现两次高水位和高流量的原因可能是() A.积雪与降水交替补给B.冰雪融化的过程不同 C.积雪分布的海拔差异D.上游来水的流速变化 (2)鄂毕河流域约70%的径流由左岸支流汇入的主要原因是() A.左岸支流少,河流流程长B.左岸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C.右岸地形阻隔,流水不畅D.右岸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4.从1996年正式实施国际化行动以来,华为在海外的扩张之路艰难而成功。2018年10月18日,华为公布Mate20Pro支持40W的快速充电技术,充电速度更快,且实现无线反向快充,被称为“华为领先方案”。据此完成下列1-3题。 (1)俄罗斯是华为国际化的第一站,从1997年起合资或收购了贝托康采恩等多家公司,最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利用低价劳动力 B.分散投资风险 C.拓展更大市场 D.利用廉价原料 (2)2015年起华为在印度筹建海外最大研发中心及全球服务中心,地点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其选址主要考虑( ) ①协作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中印地缘优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俄罗斯 教案

人教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俄罗斯(第三课时) 地科二班

张宸浩4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俄罗斯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与工业区之间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3)了解俄罗斯城市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锻炼读图分析能力; (2)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实际结合比较,锻炼对比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的学习,初步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 (2)将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关心我国基本地理

国情,进而了解世界各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三.教具选择 多媒体教学工具 四.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俄罗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来以提问的形式回顾前两节课所学的内容。来看屏幕,两分钟的回忆时间,之后请同学来回答。 【此时写板书第四节俄罗斯(三)三.发达的交通】 好,时间到,A同学,请你回答第一个问题。

A:俄罗斯大部分处在50°N~70°N之间,20°E~180°E之间,并且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主要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师:好的请坐,B同学,请你回答第二个问题。 B: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河流多由南向北流。 教师:好的请坐,C同学,请你回答第三个问题。 C: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方面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而且工业分布多靠近资源产区。 教师:好的请坐。 (意图:温故知新,了解学生对于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强化记忆) (二)新课讲授 1.引入新课 教师:看来这几位同学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熟练,我们说“温故而知新”,希望大家能够主动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储量,而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我们知道,实际情况中,原料产地与工业区会因为某些因素相距较远,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交通运输工具来保证原料产地与工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

第四节俄罗斯(2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二、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了解俄罗斯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四、了解俄罗斯在自然和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教学重点 俄罗斯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学难点 一、俄罗斯气候成因。 二、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讲了第十三章西半部欧洲,它概括了欧洲30多个国家基本地理特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东半部欧洲,从教科书上看东半部欧洲只包括一个国家——苏联。大家知道由于种种原因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形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可简要介绍苏联做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成立、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所以课本中指出的东半部欧洲实际上包括了15个国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在这15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板书) 第一节疆域和自然环境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并在图上找出它周围的邻国。(共1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隔白令海峡相望。) [提问]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属中高纬地区。北部、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黑海、波罗的海相邻。 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板书) [提问]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农业发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 [教师归纳]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对发展农业不利。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临北冰洋,气温低,封冻期长,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十分不利。 [读图]从图上找出穿过俄罗斯的一条重要纬线,一条重要经线。 [提问]这两条经纬线分别说明什么?

乌克兰地理概况

一、乌克兰概况 乌克兰国(UKRAINE,УКРАИНА)为原苏联重要加盟共和国,总面积为603700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东欧之南,东邻俄罗斯,北接白俄罗斯,西与波兰、斯洛伐克毗邻,西南同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接壤,南濒黑海和亚速海。东西长1316公里,南北宽893公里,总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与法国相当。最大山系为西部的喀尔巴阡山,最高峰戈尔维拉峰海拔2061米。最长河流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流经乌克兰河段长981公里。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 乌克兰有广阔而又平坦的大平原,平原占乌克兰国土面积的95%,水利资源充足,农 地草场灌溉便利。乌克兰除了拥有世界著名的黑海和亚速海海域外,境内还有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其中流径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00多条。其中最著名的是第聂伯河,为欧洲第三大河,从北向南贯通全境流入黑海,全长约1204公里;第聂伯河所经之处又形成许多河湾,其中第聂斯特罗夫斯基河湾最大,被当地人称之为"海",它的水域面积约有360多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北顿涅茨河、德涅斯特河、南布格河等。第聂伯河在乌克兰境内形成了一系列大水库。众多的河流构成了乌克兰南北贯通、东西交流的水利资源网络。 乌克兰森林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的森林和草原面积也相当可观。森林面积约有840-860多万公顷,覆盖率为15%以上。由于地势平坦,易受大西洋暖温气流的影响,乌克兰以温和的大陆性气候为主,克里木半岛南部呈亚热带气候。境内1月的平均气温从北至南由零下7-8摄氏度逐步上升到4摄氏度;7月份的平均气温北部为18-19度,南部可达到24度。东南部的年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喀尔巴阡山地区为1300-1700毫米。 1998年乌克兰的人口为5048万,而1991年曾经有5194.4万。其中,城市人口约占68%,农村人口约占32%。近10年来,乌克兰人口减少有几个原因,如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影响、国家经济转轨、人才外流等等。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资料,乌克兰有30-3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或小城市。 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乌克兰族,占全部人口的70%以上;俄罗斯族 占总人口的20%以上,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人、犹太人、波兰人、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 希腊人等约100个民族。 乌克兰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木)、两个直辖市(基辅和塞瓦斯托波尔)和24个州,首都是基辅,人口263万。基辅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花园式大都市。它不仅是乌克兰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科技、交通运输的中心,而且是欧洲东斯拉夫国家的发祥地。它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斯拉夫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城,被誉为"俄罗斯城市之母"。其他主要的城市有哈尔科夫(155万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115万人)、顿涅茨克(109万人)、敖德萨(105万人)等。 乌克兰是原苏联的第二经济大国。由于拥有适于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业经济一直比较发达。早在十月革命前乌克兰就享?quot;欧洲粮仓"的美誉。在20世纪的苏联时代,也一直保持着"面包篮子"的称号。 乌克兰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工业生产实力雄厚。主要有顿涅茨克的煤、克里沃罗格的

知识清单23:2.8 世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老师)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第八章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 【自主学习知识清单】 一、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陆上邻国众多。 (2)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这里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地形特征 (1)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以平原、高原为主,较为平坦。 (1)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2)植被:分布有世界上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 4.河流特征 (1)拥有欧洲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2)★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有凌汛现象。 ①河流发生凌汛的时间:初冬(结冰);初春(融冰)。 ②河流发生凌汛的条件:纬度高,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3)★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多沼泽: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下有永久冻土层,水不易下渗;③地形平坦,水流不畅;④有凌汛,河水易泛滥;⑤没有水库蓄水。 5.自然资源 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大,是世界上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主要有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二、俄罗斯的经济地理特征 1.经济: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不发达;农业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2.农业:生产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①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气温偏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的原因是:纬度相对较低,气候温和,热量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向阳葵、亚麻等。 ③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几乎没有农田,原因是:纬度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沼泽广布,无法耕作。 3.主要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及工业部门

俄罗斯自然地理

俄罗斯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是原苏联总面积的76.3%。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北纬41到北纬8149之间,横跨11个时区。领土略呈长方形,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从最东端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到最西端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海海岸,长约1万公里。俄罗斯北部领土36%在北极圈内。 俄罗斯拥有漫长的疆界线, 边界的东、北部是海疆,西、南部主要是陆界。总长度超过6万公里,其中海疆占2/3,海岸线长4.3万公里,共与12个海相邻:北临北冰洋的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东濒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西滨大西洋的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俄罗斯的陆路边界占其疆界的1/3,共与14个国家接壤: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外蒙古、中国和朝鲜。此外,在东部还同日本和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俄罗斯联邦边界线总长度为60932.8公里,其中海界38807.5公里, 陆界14509.3公里,江河界7141公里,湖泊界475公里。中俄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其中东部边界4280公里,西部边界54公里。

二地形特点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 各种地形地貌均有。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其中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60%,高原和山脉各占20%。俄罗斯境内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多为辽阔的平原。叶尼塞河以东大多是高原、山脉,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大约分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东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远东山地。东欧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著名平原, 绝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中西伯利亚高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海拔500~1500米,为世界最大高原之一。俄罗斯欧洲领土大部分为东欧平原,乌拉尔以东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是阿尔泰山脉。俄罗斯山脉大部分布在边缘地区,可分为高加索山带、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峰高达5642米,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西伯利亚南部和东部及远东山地海拔1000~2000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有俄罗斯著名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为北西伯利亚低地。东部山带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欧亚大陆最高的火山。山体不高的斜交山脉斜着纵贯俄罗斯东半部。 俄罗斯联邦境内自北向南为北极荒漠、冷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冻土地带、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和半荒漠地带,而整个地势如梯形排列,从西往东逐渐升高。俄罗斯联邦

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2、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湖泊 3、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二、教学重点 1、俄罗斯河流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2、俄罗斯多沼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东西差异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根据俄罗斯地图,回顾所学知识总结。 二、知识梳理——俄罗斯自然概况 1、位置:①纬度位置50°N——70°N 30°E——180° ②海陆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西临波罗的海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 中国等国接壤 2、范围:①欧洲部分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 南起黑海,北到北冰洋沿岸 ②亚洲部分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

南抵哈萨克斯、蒙古与中国接壤, 北到北冰洋沿岸 3、地形 地形多样,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东高西低。 E F G 4、河流、湖泊 5、气候 总体特点: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强调: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为温带草原或者温带荒漠,俄罗斯有大面积的

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特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思考与讨论 1、读俄罗斯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莫斯科和上扬斯克属于什么气候? ②它们两地的气候特征一样吗? ③不一样的话差异在哪里? 2、阅读莫斯科和上扬斯克月均温和月降水量表总结其气候差异。 莫斯科:气候温和,年温差较小,降水较多且较均匀。 上扬斯克:气候寒冷,年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3、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产生差异的原因? 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欧洲海岸线曲折,深入内陆,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进入,海洋性较强,气候较温暖湿润。 上扬斯克: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靠近北冰洋,气候寒冷,东南部多山地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气候寒冷而干燥。 4、西西伯利亚地区多沼泽的原因? 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 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缺乏湖泊蓄水) 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海岸线漫长,但是无论河运还是海运都不发达的原因?欧洲部分摩尔曼斯克成为极圈内的终年不冻港,以及伏尔加河河运发达的原因? 亚洲部分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海运:虽海岸线漫长,但纬度高,北冰洋沿岸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大。

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概况 【知识点的认识】 1、国家给全民提供了免费住房、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服务. 2、俄罗斯人生活讲究实用,他们喜欢平平静静、慢慢悠悠地生活. 3、俄罗斯人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 在莫斯科平均收入每月 3.5 万到 2.2 万卢布,超市收银员每月 2.25 万卢布,相当于人民币 6400 元.装卸工每月工资2 万卢布,合 5700 元人民币.主管会计每月工资 10 万卢布左右,合人民币 2.85 万人民币.一般退休工人每月工资1 万 6 千卢布,合 4000 元人民币,我国退休的每月 2000 人民币,比我国高 2 倍.俄国离休干部每月工资合人民币4 万,我国离休的每月 1 万人民币,收入比我们高三倍. 4、俄罗斯在建的基本建设很少,城市里鲜见塔吊,不搞拆迁动迁,但城市干净整洁,很少见到警察,没有城管,城市里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都存在.政府机关的楼房老旧简朴,整个社会给我的印象是简朴节约,不奢侈,人们的收入水平比较高,社会保障水平高,继续保持着社会主义时期的福利待遇,所以人们都没有后顾之忧,生活的很悠闲,轻松,愉快. 【命题的方向】 例:为俄罗斯人所特别喜好的艺术形式是() A.中国的书法、篆刻B.交响乐、芭蕾舞C.弹古筝D.读散文诗 分析:俄罗斯幅员辽阔,领土 1708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解答:俄罗斯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国家,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世界一流的芭蕾表演,还有俄罗斯人对交响乐的崇尚,各城市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剧院,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愿意在剧院中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文化周末,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看一场芭蕾或是听一次交响乐,那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俄罗斯人民的文艺生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解题思路点拔】 主要是了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概况. 1/ 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

《俄罗斯》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明确俄罗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运用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通过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判断出俄罗斯的地势特点。 3.理解纬度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等。 三、教学策略 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繁多,但趣味性强。在学习《俄罗斯》一节时,可以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多媒体视频等教学资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各类地图的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认知。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视频芭蕾舞选段《天鹅湖》、自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芭蕾舞《天鹅湖》,展示俄罗斯的相关图片。 学生:观看视频、图片辨国家。 教师:今天我们来了解俄罗斯的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图片等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俄罗斯 一、位置和范围

教师: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勾勒出俄罗斯的范围。 教师:展示世界面积排在前六位的国家,让学生感受俄罗斯的面积之大,并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俄罗斯东西距离遥远这个特点。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 学生:在课本地图上找出并标注俄罗斯主要的陆上邻国。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图,了解俄罗斯的范围及主要的陆上邻国。 活动一:查找俄罗斯的位置(三步) 步骤1──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教师布置任务 阅读课本37页“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学生完成任务 (1)找出赤道,明确俄罗斯的南北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 (2)找出俄罗斯的经度范围,位于30°E向东到170°W之间(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 设计意图:明确俄罗斯的半球位置,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 板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步骤2──确定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教师布置任务 (1)找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并标注。 (2)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37页“俄罗斯的地形”图上找出俄罗斯濒临的海洋。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一位学生到投影前,指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

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

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2.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集分布特征; 3.了解俄罗斯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2.通过大量图表的展示,培养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建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难点]俄罗斯气候成因及.俄罗斯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具准备] 挂图:《俄罗斯的位置、疆域、城市和交通》 投影片:《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俄罗斯气候图》《俄罗斯农业分布图》《俄罗斯填充图》 景观图片:《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比较分析法 经过学习“区域地理”这堂课了解到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 2、运用归纳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3、运用综合分析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大吗?(同学回答:俄罗斯)俄罗斯的面积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也是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中疆界最长的国家。既然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也会多种多样。 [讲授新课] 再次设疑:你了解有关俄罗斯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板书]第二节俄罗斯 一、辽阔的国土,多样的环境: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俄罗斯国土的分布及相关数字”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国土辽阔。 师生共同总结:俄罗斯东西1万多千米,南北4000多千米,幅员辽阔,地跨欧亚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2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图“俄罗斯的地形”完成课本p42活动“俄罗斯的位置、邻国及地形”。 (1)俄罗斯临哪几个大洋? 回答: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面临黑海与地中海、大西洋相通。 (2)找出周围的12个临国。 (3)俄罗斯有哪些地形?说出地形名称并填表。回答:平原、高原、山地。 方向西-----------------------------------------------------------东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课俄罗斯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 《俄罗斯》练习题 【填图练习】 1.在上图中画出下列经纬线,熟悉它们的位置。°°30°E 60E 120°E 180°50°N 60N 在上图中填出以下事物:北冰洋、太平洋、波罗的海、东欧平原、堪察加半岛、斯堪的纳2.维亚半岛、里海、黑海、贝加尔湖、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回答下列问题。、图23. 读下方的图1

、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B(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据此、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 _____;字母 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___ ____

河。 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2(为主。 ___________)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3(最大的等。它们是还有多种能源资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1 - 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 【巩固提升】 1.读世界某地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在PQ之间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影响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的影响 D.洋流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2、3题。 2.俄罗斯专家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它是()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工业区,不是依靠周围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兴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堪察加半岛是俄罗斯最大的半岛,其东北向西南延伸1200多千米,北部以宽仅100千 万平方千米,是荒凉37米的地峡与大陆相连,面积。在这里,火山创造出冰火兼如图所示)冰冷的半岛(题。~容的土地。据此回答45关于堪察加半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初中地理知识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知识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一、选择题 1.如图为国家轮廓图,有关图中四国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的森林,天然气资源丰富 B.乙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丙国素有“坐在矿车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D.丁国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被称为“世界加油站”的国家是 A.俄罗斯B.中国C.美国D.日本 3.下图是“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几种资源所占比例示意图”,读后判断俄罗斯亚洲部分占优势的资源是 A.淡水资源、科技力量B.科技力量、人口 C.人口、土地资源D.淡水资源、土地资源 K3次列车从中国北京运行至俄罗斯莫斯科,是中国铁路的国际联运快速列车。图为俄罗斯及其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国际列车K3在俄罗斯境内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 A.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 B.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5.列车跨越的河流中,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是 A.勒拿河B.叶尼塞河C.鄂毕河D.伏尔加河6.俄罗斯和中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中最可能有 A.石油、服装B.煤炭、稻米C.木材、石油D.有色金属、玩具7.库兹巴斯是俄罗斯著名的 A.石油产地B.煤炭产地C.铁矿产地D.天然气产地8.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B.俄罗斯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 C.俄罗斯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俄罗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欧洲部分 读俄罗斯地图及主要商品出口结构图,完成9~10题。 9.下列对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俄罗斯自然地理

俄罗斯自然地理 1.1 地理位置和地形 俄罗斯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世界最大,位于欧亚大陆,包括俄罗斯平原,北高加索山脉和乌拉尔山——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和远东——亚洲部分。 跨越11个时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俄罗斯的标准时以莫斯科所位于的东三区为准。 边境线58,600公里,世界第一 哪些海环绕俄罗斯: 北部边界被北冰洋诸海环绕: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克奇海; 东部边界主要被太平洋及其海域所围绕: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 西部和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三个海:波罗地海、黑海、亚速海 同哪些国家接壤: 西北部: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 西部: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 南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共同边界线最长:7200公里)、中国、蒙古; 东部: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 1.2 气候和自然带 气候: 陆地领土的主体部分处于温带。自北向南,俄罗斯地跨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四种气候类型。 自然带: 自北向南,俄罗斯领土分布以下自然带:北极荒漠带、苔原带(冻土带)、森林冻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半沙漠带、沙漠带、亚热带。 1.3 土地和森林资源 土地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7。人均土地占有量:11.5公顷。 但是:农业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有相当大部分为山脉、荒漠、冰川、沼泽、森林和永久冻土;另外,还有少量土地被居民点(尤其是城市)、工业企业和交通道路所占用。 森林资源占世界森林资源总量的1/4。森林覆盖率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木材储量占地球木材总储量的25%。 但是:俄罗斯的木材储备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森林地区,而开采较好的地区却在其欧洲部分的森林地带。俄罗斯森林资源的利用水平比经济发达国家要落后得多,许多木材因运输和储存方面的大量损失而没得到很好的利用。

《俄罗斯》地理课件

《俄罗斯》地理课件 《俄罗斯》地理课件可以让学生认识俄罗斯的发展历史和经济贸易情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俄罗斯》地理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重点和难点: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 CAI教学(谈话、讨论、活动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生活动。 2、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 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三:读图练习] 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活动四: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 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 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 煤炭第四位化肥第五位。 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 材料二: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 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爸爸说:“俄罗斯工业发达,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它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