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现状看点及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现状看点及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现状看点及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现状看点及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现状、看点及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本文作者:杰文(雪球ID);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发布已获作者授权,旨在行业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生命线是采血浆站,生存空间拼产品分离技术,而公司未来则决胜于转型实力。国内血液制品市场现状

国际血液制品集中度非常高,呈寡头垄断,市场供需较为平衡,市场增长主要靠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推出。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相对独立和封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政府政策主导,企业相对分散又趋于集中;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和血浆综合利用能力

决定。

提取能力:国外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能从人血中分离出17~20种产品,以凝血因子类为主,人血白蛋白占比相对较小;国内最多能够提取11 种,一般能分离出3-4 种产品,主要还是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产出量很少。

我国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品种比较生产能力:目前国际血液制品市场年投浆量30000吨左右,主要生产厂家40余家,全球总消耗量约为100 亿美元;国内年投浆量4000吨左右,国内有大约32家血液制品企业,政府对浆站控制严格,实行审批制,但2013年开始有所松动。消费结构:国内血液

制品目前除了人血白蛋白的价格高于国际,其他产品(比如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际价格。由于产品结构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医疗水平以及工业水平的差距导致的,未来国内血液制品发展的重点会是在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上。

我国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使用比较病毒灭活:国外血液制品制剂均通过两步病毒灭活处理;国内血液制品则是一步或两步清除/灭活工艺。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血液制品消费量极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白蛋白一直供应紧张,未来仍将有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均用量仅为国外的10%,自2004 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目前中小医院尚未普及应用,发展潜力较大;凝血因子类产品的销售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国外40%的市场份额,市场空间还十分广阔。推动需求的动力包括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人口增长和老龄化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看点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在2012-2013年看属于内生性增长,2014-2015年看属于外延式扩张。实际运营中,因为都是公对公交易而且销售、采购和付款单位高度专业单一,血液制品的业绩人为操控的可能性大,看看数额巨大的预收款、应收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所以某一年的半年报或者年报做比

较说明不了问题。关键还是看血站的建设和产品线的拓展。

1、浆站资源为王

国内市场供需失衡,增长属于粗放型,主要靠原料血浆供应。未来较长时间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

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为缓解血液制品供需紧张,2012年新单采血浆站的设置和审批出现突破。国内整体采浆量的提升是趋势,能够顺势而为获取更多浆站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集中垄断趋势

国内血液制品政府主导,企业相对分散,但正在集中。国内从2001年起就不再审批新的血液制品企业,而不断推出的各种行业政策限制了小企业的发展,生产资源不断的向大企业集中,预计也将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目前国内共有32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含1家被收回证书,3家被取缔GMP证书),正常生产的仅20 余家,血浆采集250吨以上的企业仅为6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3、分离技术高低

由于各种组分在血浆中的含量基本是固定的,所以企业从血浆中提取的产品数量越多,摊薄在每个产品上的成本就越少。随着我国医疗市场对于各类血液制品的需求上升,能够充分提取血浆中有效成分的企业,吨血浆的收益会明显高。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增长粗放型,仍然是靠投浆量推动,血

浆资源的增长直接决定了产量、销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国内的投浆量将达到6000吨左右的水平,届时国内供需矛盾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国内企业竞争的重点将由血浆资源的控制,逐步转向技术的竞争,能够采用新工艺提高血浆利用率或推出新品的企业将会占得先机。

国内血液制品提取和分离的品种数量较国外少。目前国外大型企业能分离出17~20种产品,凝血因子类占主导地位;而国内最先进的企业只能分离出11种左右,一般的也只有3~6种,目前国内只有部分企业能从血液中提取凝血因子类产品。凝血因子8国内只有华兰、莱仕、绿十字可生产,凝血因子9国内只有华兰独家可生产,所以国内血液制品龙头企业都在比拼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开发。

后续潜力品种分离提取的开发和研发将关系到国内各血液制品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目前重点是仿制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但最终核心也仍然是研发能力和新产品。

4、产业拓展转型

可以肯定的说:血液制品作为生物医药分支,未来的前景也必然在现代生物技术上,产业的拓展和融合是必然的趋势。传统的血液制品是从人血液中提取血浆蛋白或因子浓缩物,而现在生物制品(包含血液制品)的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大,突破了原来的范畴,涉及到疫苗、基因工程或转基因药物、工程抗体类药物领域。

国际血液制品巨头正进行新的产业布局和重组,传统血浆浓缩物提取产业基本保持现状,不再巨资投入,而是把更多资源、资金整合到基因工程或转基因药物、疫苗产业以及工程抗体类药物方面。

由于人血白蛋白作为疫苗的培养基成分,需求量也非常大,这也注定了血液制品与疫苗之间的密切关系。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已经表现的很明显:华兰生物早已经介入了疫苗产业,而天坛生物本身就不仅血液制品而且是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疫苗领域的沃森生物收购血液制品企业大安生物,则也印证了产业的相互融合的趋势,但似乎又好象预示着疫苗与血液行业之间的“围城”趋势。

同样,国内血液制品企业也在向基因工程或转基因药物、工程抗体类药物领域深入,广东双林和第二军医大学共同合作研究历时十年,成功研制出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国产固尔苏(国家一类新药)现已通过二期临床。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血液制品产业的拓展和融合是必然的趋势,不管如何拓展和融合,必须定位于整个产业(血液制品、疫苗)的高端。

5、前沿新产品

①长效凝血因子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是长效人凝血因子的

研发。普通人凝血因子在人体类代谢的速度相对较快,因此患者需要每周注射人凝血因子以维持体内因子水平。而人血白蛋白在人体内代谢相对较慢,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以人血白蛋白为载体,将人凝血因子结合在上面,以延长凝血因子的代谢周期,使得病人的注射频率降低,增强病人的依从性。

国外:2012年7月5日,美国Biogen Idec及其合作伙伴瑞典SOBI公司共同宣布启动长效重组凝血因子VIII Fc融合蛋白(rFVIIIFc)及重组凝血因子IX Fc融合蛋白(rFIXFc)的在A/B型血友病患者的两项儿科临床试验。而Prolor生物科技公司宣布长效凝血因子Factor IIa药物(VIIa-CTP)用于治疗血友病实验鼠大获成功。

国内:空白

②重组人血白蛋白

各国加大了对重组人血液蛋白的研究,目前已经有重组人血白蛋白、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等产品问世。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人血蛋白组分,具有成本低、病毒污染几率小、产量不受采浆量限制等优势,技术一旦成熟,将有取代直接从人血中提取血液制品的可能。我国目前有华北制药、上海莱士等多家企业开展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研发。

人血白蛋白分子结构简单,将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实现用基因重组技术规模化生产的血液制品。由于技术和政策上的原

因,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目前只能做到培养基级,只能做作为疫苗辅料使用,还不能直接在临床使用。

人血白蛋白作为疫苗的培养基成分,需求量也非常大。全国仅狂犬疫苗一个品种每年需求人血白蛋白就在14 吨左右,目前整个市场对血源白蛋白的年需求量为30-40 吨,预期5 年内市场需求将达到60-80 吨。随着疫苗企业的扩产以及国家对于疫苗辅料要求的提高,培养基级的人血白蛋白需求还将进一步。

增加。目前国内仅华北制药研制成功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线,其厂房和设备均按照FDA 的标准设计、施工和建设,设计产能达到60 吨,预计明年开始贡献收入。由于临床用人血白蛋白供应本来就很紧张,重组人血白蛋白的出现并不会给临床用血液制品带来实际影响。

③重组人凝血因子

国外: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主要是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其”,止血的药品;于1999年首次在美国获得批准上市,在我国2002年获得临床批件。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等产品早已问世,用于血友病患者的治疗;德国拜耳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药物拜科奇(Kogenate)最先获准进入国内市场;2012年我国批准百特公司第三代重组因子产品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ADV ATE(百因止)上市。

国内:从美国归来的康奈尔大学杜福良博士组建了兰诺生物团队回国创业,利用转基因技术兰诺生物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的重组蛋白药物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国内主要血液制品公司

国内主要血液制品公司品种数量、规格、单采血站量比较我国主要血液制品企业及其采浆量预测

国内血液制品公司产品分析华兰生物

华兰生物是国内血液制品企业中产品线最全、综合利用率较高的企业。目前拥有的产品品种是国内血液制品企业中最多的(11个),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公司较大的血浆规模保证了产品较高的毛利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凝血因子9国内只有华兰独家可生产,凝血因子8国内只有华兰、莱仕、绿十字可生产。其目前拥有有14家采血站,覆盖人口超过1200 万,是目前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华兰生物较早就介入疫苗领域。目前公司上市流感、四价流脑和乙肝疫苗,但均属于竞争型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多,盈利能力不强;但公司在疫苗产品走向国际方面处于领先,已经向WHO 申请流感疫苗的预认证工作,若最终具备向WHO 供应流感疫苗的资格,将有力促进华兰疫苗品牌的提升。公司创新疫苗等生物药仍在研发早期,需较长时间。

看点:华兰生物血液制品行业龙头,血站危机过后,未来的看点仍然是血站的扩张。公司地处三线城市,在创新和转型

方面平稳、中规中矩,公司转型疫苗似乎不如人意,起码不如天坛生物和相关疫苗公司。

天坛生物

公司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横跨疫苗、血液制品两大领域,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血液制品上市公司中唯一一个“国家队”队员。公司下属成都蓉生采浆能力国内领先,浆站主要分布在四川和山西,质地优良;并且天坛生物背靠中生集团,为我国一类疫苗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血液制品占37.75%,疫苗类占60.83%。天坛生物共16个单采血浆站,覆盖人口超过1,600 万;公司疫苗产品线丰富,拥有20余个疫苗产品,作为国药集团的控股公司,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承担着国家特种生物制品的储备任务,在我国卫生防疫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天坛生物本部以一类疫苗生产为主,麻疹系列疫苗约占本部营业收入的一半。控股子公司长春祈健生物主要生产二

类疫苗,以水痘疫苗为主投资35亿的亦庄基地项目计划13年底完工,加码投资疫苗项目,实现疫苗产业的升级,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制品生产基地。将成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新型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及服务平台。该基地当前正在研发的项目主要有:新型麻疹疫苗、CPG新型乙型肝炎疫苗、EV71手足口病疫苗和甲型流感疫苗等。备受关注的手

足口病疫苗研发,已进展到临床三期的试验过程中。

看点:血液制品平稳,浆站质地优良;疫苗产业升级值得关注。国企制度缺乏活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上海莱士

上海莱士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拥有7个注册血液产品,涵盖了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产品,产品除在国内销售,还有部分出口;凝血因子Ⅷ是国内三家生产商之一。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其合资性质也许有其双刃性。上海莱士在生产安全性方面,较其他公司有着更为严格的检验程序。公司是国内唯一采用PCR技术对原料血浆、中间产品、终产品进行

HBV-DNA、HCV-RNA、HIV-RNA病毒检测的厂家,公司产品从血浆到成品要经过8次病毒检测,而国家规定仅3次。公司对血液制品前沿技术和转型意识较前。乙肝特种免疫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进入临床研究;公司的新产品则集中于血浆来源、基因工程重组凝血因子类产品以及疫苗类产品。公司在研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因子具有重大的市场意义,目前国内还没有厂家能够生产体外重组的凝血因子。看点:企业经营管理优秀。血液制品生产安全相当不错;研发似乎不如期望,重组蛋白类产品,目前处于研发中,但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内的华北制药。缺点:市值过大,而且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其合资性质也许有其双刃性,在某些

特定时间点,会受到国家格外“关注”。

中国生物制品(CBPO)

美国上市的中国生物制品(CBPO)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非国有血浆生物医药制品公司,控股山东泰邦、贵州黔峰,参股陕西回天,总体采浆能力处于国内第一位,但公司凝血因子类制品上市仍需时间。

公司近几年采用并购为主,自建为辅的浆站扩张模式,使得公司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但产品线相对单一,缺少凝血因子等小产品(凝血因子Ⅷ2012年下半年上市),宝贵的血浆资源的利用不充分。从长期来看会削弱公司盈利能力。此外,三家子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对于产品线和血浆的使用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这也会影响公司的发展。

公司新品研发似乎仍然欠缺,进入临床3期的有凝血酶原复合物(PCC)、静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Fg),而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则在临床前;后续研发示能跟上是个问题。但公司在NASDAQ表现强劲,2008年上市后,2009年短暂下调到2美元后就一路上涨至目前的28美元以上。看点:血液制品行业的规模,赢利能力,但研发没有跟上。境外上市投资不方便。

广东双林(ST生化)

ST生化(振兴生化)承诺一年内剥离电厂后的主要资产是控股100%股权的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主

要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6个品种共计16个规格。人血白蛋白占全国第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55%的份额占全国第一。广东双林目前拥有5座单采血浆站,每年采浆约200吨;目前获批新建4个血站。单个血浆站的平均采浆能力在5 家公司中应当说是最多的,超过40 吨。在广西省前五大单采血浆站中,公司占据了三席。

广东双林东海岛医药产业园新区占地面积约227亩,建成后双林公司所生产的品种将由目前的6种增加到12种。人凝血因子Ⅷ和人纤维蛋白原已经进入产品试制阶段,陆续进行了4批次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的中试。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是公司和第二军医大学共同合作历时十年研究,在国内首次对PS进行系统研究开发成功的国家一类新药;已经和四家单位完成临床实验病例42例。国内名称猪肺磷脂注射液,猪肺磷脂是一种天然提取物,磷脂占干重的90%,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早产婴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具有激活肺泡功能在第一时间抢救生命。新增加了多肽合成、纤维蛋白胶原、人抗凝血酶Ⅲ(ATⅢ)三个项目。

公司建有广东省血液制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广东唯一的省级血液制品研发机构,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湛江市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广东省制药行业最高规

格的SPF级现代化动物实验中心;

双林生物建有专业的医药研发子公司——上海双林生物医

药研发有限公司,配备了国际上最顶尖的实验设备,联合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等在上海组建联合实验室,整体研发实力居国内一流。

看点:整体市值小,公司研发的实力较强,转型的意识较早。新产业园及血液后续产品陆续释放,公司拥有重要1类新药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人纤维蛋白属于重复使用产品、对提价不敏感。目前的最大不安定因素就是大股东剥离垃圾资产,以及部分诉讼。

博雅生物

博雅生物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共3大类7 个品种21 个规格产品,其中,人纤维蛋白原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资控股5个单采血浆站。2012年底高溢价收购浙江的海康股权,看重其浆站资源是重要因素,意在增加公司的原料血浆供应。目前公司重点仍然集中于血液制品分离上,手足口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和人凝血因子Ⅷ项目均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预计于2013 年进行产品注册申报。

看点:公司产品线中涨价能力强的人纤维蛋白原市占率高达50%,公司市值适中。不得不提的是:2008年时博雅生物作为一家血液制品公司遭受“灭顶之灾”,有六位病人可能因

为注射博雅生物的产品而导致死亡;深圳市高特佳投资以1.02亿元的价格收购博雅生物85%股权,成功运作上市。也就是说博雅生物不过是一家资本运作的公司,这也许是博雅生物在技术前沿领域短板可能因素吧。

华北制药

华药从原料药的转型,已经完善了两大特色技术创新体系:微生物来源及相关合成半合成小分子药物、基因工程重组大分子蛋白类药物。2011年底新制剂项目竣工投产,以形成具有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新头孢、新制剂、青霉素、抗肿瘤、生物药五大产业化体系为标志,华北制药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在这两大体系之下,是业内高端的两个研发平台: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今,华药正在研发和申报中的拥有核心技术及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已达数十个,其中多个为国家一类创新药物,已经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体系和新产品类群,其自主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列行业前列。

众所周知,微生物制药是我国医药产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对此,华北制药功不可没,它具有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十一五”开发成功的新产品超过10项。在抗生素方面,华药研发的去甲基万古霉素,是我国抗生素领域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核心生产能力的“一类创新药物”;抗真菌抗生素两性霉素B是国内率先通过美

国FDA认证的产品。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研发中,华药的产品同样可圈可点:用于角膜移植的环孢菌素A眼用制剂为全球唯一上市的产品;全球第二家、国内首家上市雷帕霉素;咪唑立宾亦是国内首家开发成功和上市,另外还有霉酚酸酯原料药及制剂、他克莫司、FK520等产品。华药已经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上述微生物来源主流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生产菌

种和技术的制药公司。华药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类药物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

目前,华药有4个生物技术药物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正在研发中的新产品有近10个;掌握了人源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在国内第一家获得了全人源基因工程重组抗体的临床研究批件(基因重组人狂犬病毒单抗注射液),该药是我国第一个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也是我国第一个抗感染单克隆抗体药物,有望成为未来的重磅炸弹级药物。看点:研发能力强!华北制药研发的“药用辅料级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重组人血白蛋白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产业化能力,华北制药也成为继英国、日本两家企业之后第三家实现重组人血白蛋白产业化的企业。重组人血白蛋白具有血源人血白蛋白同样的适用范围,但后者由于是从人体血液中提取,不仅受到血源供应的限制,同时也受到血液中未知成分的影响,使得产品产量和质量控制难度较

大,并且有潜在的安全隐患。重组人血白蛋白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完全摆脱上述制约,并具有纯度更高、无动物组分、无病毒残留等优势。国际上,以重组人血白蛋白替代血源产品的应用已成为趋势。人血白蛋白是极为重要的治疗药物,同时又是生物制药和多种疫苗的药用辅料和培养基成分。但大剂量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却是世界性难题。华北制药历经13年的技术攻关,攻克难题,研发出纯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组人血白蛋白产品,并研发出高纯级、培养基级、药用辅料级等多种重组人血白蛋白系列产品。2012年底华北制药生产的重组人血白蛋白被科技部评为201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

缺点:老国企,经营资源分散,血液制品只是一个新业务,不是核心主业。

沃森生物(收购大安制药)

疫苗产业向血液制品拓展,公司2012年10月以5.29亿元收购大安制药55%股权,大安制药拥有4个品种22个规格;运营3个单采血浆站(河间、怀安、邢邑),年100吨采浆能力;2个在建浆站(魏县、栾城)已基本建成,待获得单采浆许可证后便可采浆。从2007年至今暂停生产,处于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申报生产工艺变更补充申请阶段,公司在研品种有人凝血因子VIII、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注:大安制药在2005年取得河北省卫生厅规划在河北省境内设置16家浆站。河北省拥有良好的血浆资源,仅怀安一个浆站就有50吨/年采浆量。

人福医药

拥有100%股权的中原瑞德主要生产6个品种12个规格的血液制品,正申报冰冻SD病毒灭活人血浆、冻干凝血因子Ⅷ和冻干纤维蛋白原等新产品;有恩施和罗田2个浆站,年采浆量近80 吨,近期又新获批赤壁浆站,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采浆范围。

血液制品新厂房设计产能300吨,正常生产200多吨,计划在湖北新建2个浆站,使公司2-3年总采浆量达到150吨。中原瑞德实现净利润3602万

说明:3月14日天坛生物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大股东推出的“剥离疫苗相关业务,打造中生旗下唯一血液制品业务平台”的承诺方案。本文写成于此承诺方案披露之前,对天坛生物的点评可能不足以反映公司的基本面。—【医药魔方】—

以数据揭示医药行业

| 思想·创意·严谨|

碳酸锂行业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碳酸锂行业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编号:XSJYB(2016)-002澄泓研究理念:让研报变诚实,使投资更简单。 澄泓研究?新视界工作室成员:@简放、@Jirachi、@大徐、@明日花开、@后来居上_dioyan、@杨长雍 导读 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根据工信部统计,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高景气度,位于产业链上游的碳酸锂行业,更是迎来了春天。我们统计了2015年碳酸锂主要上市公司的涨幅: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平均涨幅超过200%,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5.58%,足以证明碳酸锂行业的投资热情高涨,持续受到资金关注。今天,我们就对碳酸锂以及该行业的上市公司近期全面梳理分析。 一、碳酸锂行业概述 1.1碳酸锂简介 碳酸是生产二次锂盐和锂制品的基础材料,因而成为了锂行业中用量最大的锂产品,其他锂产品其本上都是碳酸锂

的下游产品。碳酸锂不仅可以直接使用,还可以作为原料制备各种附加值高的锂盐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催化剂、半导体、陶瓷、电视、医药、原子能工业等领域,但是在高技术应用领域如彩色萤光粉、药用及锂电池等电子材料对碳酸锂质量的要求很高,工业级碳酸锂必须通过精制除去其中的无机盐类等杂质才能达到各种不同专用品的质量 指标要求。碳酸锂的应用已经超过了100种用途,目前大家对它的关注则主要是跟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挂钩。根据用途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注:1、含量中的区间是用来区分在各自规格中的产品级别,级别越高碳酸锂含量的最低要求越高;2、产品规格质量要求高低排列:工业级<萤光级<电池级<医药级<高纯级。 1.2 碳酸锂行业产业链 1.3碳酸锂资源分布简述 国际锂电池协会专家介绍,盐湖锂主要分布在南美、北美和亚洲,在全世界的储量当中,玻利维亚最大为42%、智利占34%、阿根廷占12%,中国为12%。矿山锂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和部分非洲地区。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刘喜方研究员介绍,我国的矿石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和新疆。“四川主要是

血液制品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血液制品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血液制品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在血液制品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生血制品安全事件,各国政府逐渐加强了监管,加上企业的兼并重组,全球血液制品企业 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2家减少到不足20家(不含中国),其中美国5家,欧洲8家。行业整合后,形成了以CSL、Baxalta、Grifols等国际龙头企业,采浆量前五位的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为80%以上,基本垄断了世界上血液制品的供应,行业集中度凸显。 该血液制品项目计划总投资5616.0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240.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50%;流动资金1375.68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4.50%。 达产年营业收入9918.00万元,总成本费用7721.73万元,税金及附 加102.44万元,利润总额2196.27万元,利税总额2601.64万元,税后净 利润1647.2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54.4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9.11%,投资利税率46.33%,投资回报率29.33%,全部投资回收期4.91年,提供就业职位199个。 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 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 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

血液制品项目招商引资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 利用上市进行品牌宣传,旅游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同时,旅游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主营业务不鲜明、整体效益滑坡等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全 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凭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十几 年来,国内旅游业产值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目前旅游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约占GDP的5%,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 上市公司作为这样一个蓬勃发展产业的重要主体,其发展水平、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与 制约因素等,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然后,近年来关于我国旅游产业、旅游经 济的研究比较多,关于旅游上市公司的文献却不多见。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缺漏,促进旅 游上市公司及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依托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全面总结 和分析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7600多亿元,比上一 年增长12%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亿人次,居全球第四位;国际旅游收入达290 多亿美元,居全球第六位;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亿人次,旅游收入为5200多亿元,比

血液制品行业情况

血液制品行业情况 7月上旬,湖南的一位血友病患者突然腹腔出血,由于没有进行及时的药物 治疗,在北京某医院去世。 “北京市场凝血因子断货已有一个月了,现在北京的血友病患者都惴惴不安,不知道这样的灾难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7 月11日,中国血友病联谊会会长储玉光忧心忡忡地 说。 据了解,目前全国约有10万名血友病患者,由于该病需要终生药物治疗, 凝血因子成为其生活必需品,但是近来凝血因子在全国非常紧俏。 ■国内生产有限 血友病(hemophilia)是先天性因子毗、K、幻缺乏,可分为血友病甲、乙、丙三类。在该病治疗中,注射从血液中提取的凝血因子是普遍采用的安全用药方法。 据储玉光介绍,病情严重的患者每周要注射凝血因子,市场上200单位的凝血因子售价240元,300单位的售价340元,患者一年的花费为3万~5万元。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凝血因子认识的增强,近年来国内凝血因子需求呈上升趋势。 据了解,全球血液制品市场主要由百特、CSL贝林、拜耳及新生力量奥克特 珐玛等公司占据。2004年PPTA统计显示,全球生产人血白蛋白466吨,折合10 克包装为4672万瓶;静脉丙球69吨,折合2.5克包装为2820万瓶;第VIII 凝血因子产能21.74亿国际单位,折合200国际单位包装为1087万瓶;第IX 因子产能4.45亿国际单位,折合200国际单位包装的PCC为222.5万瓶。北美、欧洲市场各占全球市场40%勺份额。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上有华兰生物、蓉生药业、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莱士等标志性企业。而由于技术壁垒,目前只有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安徽绿十字三家公司能生产凝血因子,其中华兰生物占据凝血因子市场30%左右的份额。 ■市场紧缺袭来 7月16日,生产凝血因子的三家企业之一的上海莱士市场部工作人员谨慎 地表示,目前莱士还在生产凝血因子。但其对市场供应情况不予回答。 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表示,国内原料血浆供应2004年约为4300吨,2005 年以后已减少50%以上。据他介绍,自2004年5月底国家四部委开展单采血浆站整顿以来,全国156家单米血浆站已关停36家。而与此同时,全国36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已有6家企业因无血浆供应彻底停产,另有10家企业处于基本停产状态。生产不足已波及到全国所有大型医院的血液制品供应。 去年4月,卫生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九个部委发布血站管理新规, 大部分血站至今尚未调整到位,采血量大为减少。 此外,血浆利用程度不高也是凝血因子紧缺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1吨血浆能分离出2700瓶白蛋白(每瓶10克),同时能分离出1400瓶丙种球蛋白、800 瓶凝血因子。“而我国大部分血液制品企业只能生产2~3种产品,具有6个品种 以上的优势企业较少。且同一集团企业和不同企业之间就生产组分进行转移和/或委托加工的政策尚未明确,制约着血液制品的综合利用。”安康说。 去年全国投浆3200~3400吨,少于一个跨国巨头的投浆量。而在33家血液 制品企业中,只有排名前5位的华兰生物、蓉生、蜀阳、上海莱士、上海生物制品所的投浆量大于300吨。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无法实现资源的集中利用。不少企业以生产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为主,凝血因子等咼端咼附加值新品鲜有开发,血浆资源浪费严重。

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研究

法律声明: 1.本报告仅供深圳市笃道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户使用; 2.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不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证; 3.此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猜测等仅反映本公司发布本报告当日当时的判断,仅提供给客户 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研究 证券 名称 股本/ 百万 简介 04-08年 平均营 业利润率 % 资产负 债率 2008 年报 % 04-08年 收入平 均增长 率 % 销售毛 利率2009中 % 销售毛 利率2008 % 西安 旅游 197 主要经营酒店、餐饮、旅游景区、旅行社等,现 有三星级酒店一家、二星级酒店三家、一星级酒 店一家、两个国内旅行社、四个餐厅,控股西安 城墙有限责任公司和洽川风景区有限责任公司, 此外公司还拥有照相、美发美容、沐浴、房地产 开发等全资企业。 1.77 41.91 27.61 33.39 3 2.42 北京 旅游 137 下辖三个子公司和七家分公司,七家分公司包括 北京最古老,现存规模最大的潭柘寺,天下第一 大戒台的戒台寺,华北第一仙山妙峰山,北京第 一高峰,拥有藏族文化风情的灵山等,子公司包 括北京龙泉宾馆有限公司,公司持股99%,是北 京郊区酒店中建筑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具有皇 家园林建筑的四星级酒店,另外两家子公司是武 夷山国际花园酒店有限公司和北京双恒投资发 展有限公司 0.85 54.26 -13.77 58.01 57.21 西藏 旅游 165 公司已获准进行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区及国家 4A 级的巴松措旅游区的总体开发与经营,未来 公司还将继续在阿里沿线进行国际香客朝拜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公司主要旅游资源所在的林芝 地区,已经成为西藏旅游的一个重要热点 -11.23 52.58 -26.66 34.82 18.99 大连 圣亚 92 目前拥有大连海底通道水族馆圣亚海洋世界、极 地探险旅游景观圣亚极地世界,成功开发和取得 了包括瓦房店地中海温泉公园、天津国际游乐港 海洋世界、苏州太湖水底世界和青岛亚图岛艺术 公园项目等若干旅游资源,还投资2亿元建设哈 尔滨圣亚极地海洋馆。2007年公司投资建设的 世界第一座情景式海洋主题乐园新圣亚海洋世 界也正式对外营业。 -9.22 51.44 12.17 29.38 47.64

血液制品行业情况

血液制品行业情况 3.1行业名词解释 3.2所属行业及相关政策 3.2.1所属行业类别 公司是以血液制品业务为主,集生化药、化学药、原料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产业集团。产品包括血液制品、糖尿病及抗感染类化学药、生化药等。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规定,公司属于“C 制造业”中的子类“C27医药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公司属于门类“C 制造业”中的大类“C27医药制造业”中的小类“C2761生物药品制造(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的生产活动)、C2762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博雅生物涉及疫苗制造业务,不涉及基因工程药物的制造)”。根据万德行业分类,公司属于“生物科技-血液制品”细分行业。 3.2.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与美国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对血制品行业实施严格管控。中国血制品生产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1986年,为防控AIDS传播,海关叫停了白蛋白以外所有血制品的进口。2001年5月,国务院宣布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2006 年4月,卫生部等九部委要求,血浆站必须由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2008年又规定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少于国家要求数目的,不得申请设置新的单采血浆站。这些政策既限制了市场准入,也限制了小型血制品企业的扩张。

3.3行业发展概况 3.3.1血液产品概况 人体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体积的 55%。人血浆中约90%是水,仅有约7%是蛋白质。在蛋白质中约60%为白蛋白、约 15%为免疫球蛋白、约4%为凝血因子类、约21%为其他蛋白成分。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今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上市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更应该吸引并留住人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股权激励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从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2011年116家上市公司为参考数据进行论证,详细的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强有效的资本市场等。同时以步步高和微软两大国内外上市企业为例,总结两者实施股权激励的成功方法,并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机制、订立股票期权计划、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人才竞争;股票期权 The Study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Chinese Listed Corporation’s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bstract: Nowadays, the talent competition is the essence of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Under the shock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listed company will face more severe competition for personnel. On this kind of condition, the enterprises should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s, improve the com pany’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listed corporations’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d also ha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116 listed Corporations on 2011 as the reference data. It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y, which is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listed company’s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 lack of the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and so on. Meanwhile, this paper takes the two examples of BBK and Microsof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sted companies,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metho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from them,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which is in the listed corporation, this paper came up with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like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orporation mechanism of the listed company, make a plan for the stock option, put into effect the system of employee’s stock ownership. Keywords: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Listed Company; Talent Competition; Stock Option

中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一览表

1 中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一览表 安徽安徽大安生物制品药业有限公司1 安徽绿十字生物制品药业公司 1 安徽汇总2 甘肃省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1 甘肃省汇总1 广东省广东省血液制品所 1 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 三九集团湛江开发双林药业有限公司 1 深圳卫武光明生物制品厂1 广东省汇总4 广西省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柳州生物制品分公司 1 广西省汇总1 贵州省贵州黔峰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 贵州省汇总1 海南省海口圣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 海南省汇总1 河北省河北大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 河北华凯生物技术联合有限公司 1 河北省汇总2 黑龙江哈尔滨世亨生物工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 黑龙江汇总1 北省武汉瑞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1 北省汇总2 南省清华紫光古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 南省汇总1 江苏华兰生物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1 江苏汇总1 江西省江西博亚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 江西省汇总1 辽宁省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辽阳血液技术分公司 1 辽宁省汇总1 山东省山东省血液制品研究所 1 山东省汇总1 山西省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 山西省汇总1 陕西省西安回天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1 陕西省汇总1 上海上海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1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 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 上海汇总3 四川省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 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公司 1 四川省汇总2 新疆区新疆豪斯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 新疆区汇总1 浙江浙江省海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 浙江汇总1 重庆市重庆益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 重庆市汇总1 北市北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 北市汇总1 河南省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 郑州海星邦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 济南军区生物制品药物研究所 1 河南省汇总3

上市企业研究报告

2005中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一、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体评述 根据A股上市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BBA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2005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类公司和无2004年中期数据的新股)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负债率同步提高,偿债能力下降;成本增加超过收入的增加速度,利润率下降,虽依然增长但明显减慢;现金流量状况有所下滑,现金收入无法满足投资需要,现金及等价物有所减少。 二、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1、主要分析数据 2、A股上市公司整体资产状况及变化 2005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资产比2004年中期增长15.53%,增长的这部分资产中有近2/3投入到了固定资产中,明显高于总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的三者齐头并进增长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货币资金和利润的少量增长情况,我们可看出在效益增长明显不如去年时,上市公司普遍采取加大投资力度,力争扩大生产规模的策略,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比往年的态度更加积极。 负债总额增长22.21%,仍然保持较大增长,而未分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幅大幅下降,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比以前困难了很多,这与钢铁、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相符合。上市公司在存货与应收账款上较好地抑制了增长幅度,尤其是应收账款仅增长5.86%,但是我们对此不能过分乐观,应当看到,这是在比以往不利的经营条件下,收入增长萎缩时应收账款增幅也跟着自然下降,并不是货款回收、控制成本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而产生的效果。 总之,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依然强劲增长,但所有者权益相对增长放缓,负债比例有所提高,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比以往较好地控制成本增长,同时外部经营环境有所恶化给企业带来更大压力。 3、A股上市公司整体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变化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流动负债比率为42.85%,资产负债率为54.37%。上市公司整体的资本结构位于正常水平,但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仍延续这几年稳步增长的态势,考虑到资产负债率目前尚处于较低水平,我们坚持认为这种负债的有限增长仍是健康的,是目前上市公司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必然结果。投资者在分析具体公司时,一定要关注其所在行业及产品前景,如遇行业萎缩或产品滞销,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很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前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反而成为扭亏转型的包袱。 未分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15.23%和7.88%,虽仍增长,但幅度较去年下降较大。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要求上市公司进一步节约挖潜,过好紧日子,为迎接健康快速的经济增长做准备。 三、A股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成果 1、主要分析数据与指标(具体分析数据统计见附表A) 2、利润分析 (1)、利润构成情况 2005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413.48亿元。其中,经营性利润1,367.19亿元,占利润总额96.73%,略低于去年同期的98.10%;投资收益39.17亿元,占利润总额2.77%;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国际视野:中国血制品行业激流勇进 (5) 一、血液制品最大特点:人源性 (5) 二、国内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可观,CAGR=23.2% (7) 三、国际血液制品供需相对平衡,采浆增速不断下滑 (7) 四、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供不应求,行业企业曲折前行 (8) 五、国外回收血浆,国内关山难越 (9) 六、全球血制品资源地域分布严重不均 (12) 第二节国内视野:浆站资源竞争加剧,量的增长是主旋律 (18) 一、血制品产业链条明晰,浆站资源为王 (18) 二、拥有浆站资源的行业龙头企业将胜出 (20) 第三节国内视野:价格管制放开,近两年提价幅度基本确认 (21) 一、国内视野:近两年提价幅度基本确认 (21) 二、人血白蛋白供应持续增长、国产后劲十足 (22) 三、凝血因子:患者群体特殊,大幅上涨仍有压力 (24) 四、人纤维蛋白原:小品种,高增长 (25) 五、静丙供求紧张,国内外价差较大,长远看是提价动力 (26) 六、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供应稳定,涨幅有限 (29) 七、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发展受限,批签发下降 (29) 第四节国内视野:技术创新是长远之计 (31) 一、国内产品线基本定型,血浆综合利用度低 (31) 二、重组血液制品是今后发展方向 (32) 第五节重点公司分析 (33)

图表目录 图表1:血液构成图示 (5) 图表2: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及其增速情况 (6) 图表3: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及其增速情况 (7) 图表4:2005-2013年欧洲PPTA成员企业采浆量及其增速 (7) 图表5:2000-2015年国内采浆量及其增速 (8) 图表6:美国历年献浆人次(单位:万人次) (9) 图表7:北美血液制品行业投浆量情况(单位:吨) (10) 图表8:欧洲血液制品行业投浆量情况(单位:吨) (10) 图表9:美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11) 图表10:中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12) 图表11:全球投浆量地域分布 (12) 图表12:全球血浆蛋白市场地域分布 (13) 图表13:全球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态势(按2012年销售额) (14) 图表14: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态势(按2015年采浆量) (14) 图表15:欧美血液制品市场销售构成 (15) 图表16:中国血液制品市场销售构成 (16) 图表17:全球范围内白蛋白、八因子、静丙对血浆的需求量及其相对变化(单位:百万升) (16) 图表18:中国血液制品产业链 (18) 图表19:主要企业的单采血浆站数目对比(单位:个) (18) 图表20:中国人血白蛋白及进口部分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单位:百万元) (21) 图表21:国产及进口人血白蛋白占比变动情况 (22) 图表22:中国人血白蛋白市场份额(按2014年度收益计) (22) 图表23:2010-2015年城市样本医院人白销售增长情况 (23) 图表24:中美每百万人口FⅧ使用量 (24) 图表25:2011-2015年凝血因子批签发情况 (24) 图表26:2010-2015年城市样本医院FⅧ销售额增长情况 (25)

上市公司分红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历史、现状与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1993年12月公布(1994年7月1日实施)的《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分配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三章第103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职权包括“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第六章第17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公司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第178条还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本法规定,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 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第179条:“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或者增加每股面值。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1993年12月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为加强证券市场管理,使上市公司的运作规范化,现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向股东送股应符合以下条件: 已按规定弥补亏损(如果有的话)、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动用公积金送股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不少于股本的50%;发送的股票限于普通股,发送的对象为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规定的日期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全体普通股股东;因送股增加的股本额与现一财务年度内配股增加的股本额两者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现状看点及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现状、看点及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本文作者:杰文(雪球ID);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发布已获作者授权,旨在行业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生命线是采血浆站,生存空间拼产品分离技术,而公司未来则决胜于转型实力。国内血液制品市场现状 国际血液制品集中度非常高,呈寡头垄断,市场供需较为平衡,市场增长主要靠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推出。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相对独立和封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政府政策主导,企业相对分散又趋于集中;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和血浆综合利用能力 决定。 提取能力:国外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能从人血中分离出17~20种产品,以凝血因子类为主,人血白蛋白占比相对较小;国内最多能够提取11 种,一般能分离出3-4 种产品,主要还是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产出量很少。 我国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品种比较生产能力:目前国际血液制品市场年投浆量30000吨左右,主要生产厂家40余家,全球总消耗量约为100 亿美元;国内年投浆量4000吨左右,国内有大约32家血液制品企业,政府对浆站控制严格,实行审批制,但2013年开始有所松动。消费结构:国内血液

制品目前除了人血白蛋白的价格高于国际,其他产品(比如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际价格。由于产品结构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医疗水平以及工业水平的差距导致的,未来国内血液制品发展的重点会是在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上。 我国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使用比较病毒灭活:国外血液制品制剂均通过两步病毒灭活处理;国内血液制品则是一步或两步清除/灭活工艺。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血液制品消费量极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白蛋白一直供应紧张,未来仍将有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均用量仅为国外的10%,自2004 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目前中小医院尚未普及应用,发展潜力较大;凝血因子类产品的销售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国外40%的市场份额,市场空间还十分广阔。推动需求的动力包括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人口增长和老龄化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看点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在2012-2013年看属于内生性增长,2014-2015年看属于外延式扩张。实际运营中,因为都是公对公交易而且销售、采购和付款单位高度专业单一,血液制品的业绩人为操控的可能性大,看看数额巨大的预收款、应收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所以某一年的半年报或者年报做比

血液制品行业

血液制品行业:透过国外看国内 行业背景 血液制品行业的原料来自于人的血液,将血液中不同的蛋白组分分离后制备成各种产品,针对不同病症的病人使用。血液制品具有人源性、必须性和潜在的疾病传染性等特点,属于重点监管的行业 回顾过去:国内外血液制品市场发展存在差异 从发展历程来看,国际血液制品市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市场化比较充分,血液制品的价格和供给均由市场需求决定;而国内血液制品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主要由政府主导。总体来看,国际血液制品市场供需较为平衡,市场增长主要靠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推出;而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增长主要依靠投浆量和产品价格的增长。 观察现在:国内外血液制品市场均呈集中趋势 在美国血液制品市场,CSL Behring、Baxter和Grifols等3家企业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基本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并且未来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国内从2001年起就不再审批新的血液制品企业,而不断推出的各种行业政策限制了小企业的发展,生产资源不断的向大企业集中,预计也将出现国外那样强者恒强的局面。 展望未来:消费结构将会调整,价格逐步走向市场化 在国外血液制品市场,竞争的关键点在于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开发。而在国内,由于血液制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短期来看,竞争的关键在于浆站资源的控制,但从长远来看,竞争的关键点仍在于工艺和研发实力。目前国内外血液制品的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未来血液制品供不应求局面的缓解,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价格将逐步走向市场化。 行业风险提示 由于血液制品具有潜在的疾病传播性,若出现重担安全事故,将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政策风险不能忽视。 从长期来看,随着血液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投浆量会逐步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若新产品的开发没有跟上,要警惕出现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血液制品的应用及其特点 血液制品分类 在去除血细胞以后,人体血浆含有各类蛋白,每一种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都不可或缺。

2021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血液制品行业 分析报告 2021年1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与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概况 (6) 1、血液制品行业简介 (6) 2、血液制品行业发展概况 (8) (1)年采浆量 (9) (2)血液制品年批签发情况 (10) ①人血白蛋白 (10) 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11) ③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 (11) ④凝血因子类产品 (13) 三、行业竞争情况 (15) 1、行业竞争格局 (15) 2、行业内主要企业 (16) (1)天坛生物 (16) (2)华兰生物 (17) (3)上海莱士 (17) (4)泰邦生物 (17) (5)博雅生物 (18) (6)卫光生物 (18) (7)双林生物 (19) 四、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19) 1、行业周期性 (19)

2、行业季节性 (19) 3、行业区域性 (19)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0) 1、有利因素 (20) (1)国内血液制品供不应求 (20) (2)血液制品限价放开 (21) (3)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健全 (21) 2、不利因素 (22) (1)采浆成本不断上升 (22) (2)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22) (3)市场竞争进一步分化 (22) 六、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3) 1、资质壁垒 (23) 2、政策壁垒 (23) 3、资金壁垒 (24) 4、品牌壁垒 (24) 5、人才壁垒 (24) 七、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 (25) 1、血液制品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25) 2、上、下游行业对血液制品行业的影响 (25)

中国上市公司之力现状以及未来设想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及未来工作设想 ----在G20、OECD2015公司治理峰会上的讲话 姚峰 2015年4月10日 感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邀请我参加此次论坛,我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姚峰。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先生,因重要公务未能应邀前来演讲。他对本次会议十分关注,指派我前来参会。借此机会,我向各位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公司治理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工作设想。 首先,我简要介绍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股票市场上,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转公司等四个板块。2014年,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共融资750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了近70%。2014年,股票市场总市值6.1万亿美元,为GDP的58.37%。 下面,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股份制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得以探索和建立的。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参考、借鉴了包括OECD在内的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比如建立独立

董事制度等。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公司治理法律法规体系,企业公司治理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公司,政府相关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对其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公司治理质量较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水平高。 自2002年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开始,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监督机制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治理外部约束机制已初步形成。同时,根据中国的企业文化和股权特点,在国际通用的公司治理基本原则和框架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如同时设置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强化外部审计和内控体系建设等。在实践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协同合作,使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信息披露逐步规范,有效地保护了股东、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曾经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关系不清、大股东资金侵占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但是,由于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无论是当初的制度建立还是后续的改革、完善,都是政府导向行为,企业自主、自愿参与的程度不高,这造成了有些公司治理的细节规定不太适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20多年的

血液制品行业企业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概况 一、概述 血液制品行业是国家严格监管的行业,具有较高的门槛。从2001年开始,国家不再审批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并只允许进口人血白蛋白、重组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VIIa等。2011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0亿元,近几年保持近20%的增速。由于产品价格提高及新产品增多,行业增长略快于投浆量15%左右的增速。 二国内企业概况: 表1为通过GMP认证血液制品企业目录,有31家。 其中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均以疫苗为主要产品,较少涉及血液制,这与中生集团内部调控,避免同业竞争有关;三九集团湛江双林药业后经过股权变动目前由振兴生化控股,更名为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海口圣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生药业柳州生物制品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苏州)有限公司在GMP到期后均未通过认证,未在产; 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目前尚未有品种通过GMP认证,未在产。 浙江海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于2011年通过了GMP换证工作,目前在进行品种的申报生产工作,未在产。

目前在进行生产的血液制品企业合计22家。 表一按照地域进行排列 序号所在地公司名称证书编号开始日期结束日期1安徽绿十字(中国)制品有限公司L52942010.06.022015.06.01 2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K49272009.07.012014.06.30 5甘肃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K4980 2009.08.182014.08.17 7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K47792009.02.022014.02.01 8深圳市卫武光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K50162009.09.182014.09.17 9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K4929 2009.07.012014.06.30 12贵州贵阳黔峰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K50122009.09.022014.09.01 14河南郑州邦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K49652009.08.182014.08.17 15华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K47852009.02.022014.02.01 16黑龙江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工程药物股份有限 公司 K49812009.08.182014.08.07 17湖北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K51122009.11.302014.11.29 18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CN20110004 2011.09.092016.09.08 19湖南湖南紫光古汉南岳制药有限公司L52352010.03.152015.03.14 20江西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K51482010.01.072015.01.06 21上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M0074 2011.01.012016.12.21 22上海莱士股份有限公司K49112009.06.162014.06.15 23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4059 2011.08.222013.12.31 24山东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J46732008.08.062013.08.05 25山西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L52782010.04.292015.04.28 26四川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K4912 2009.06.162014.06.15 27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CN201200022012.02.192017.02.18 28陕西西安回天血液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陕H39342011.07.172013.12.31

天然气行业及上市公司研究分析报告

?天然气行业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2002年) ??19世纪燃煤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世界范围的工业革命,由此煤炭成为要紧能源。20世纪石油的开发与进展以及内燃机的迅速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成长,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在世界经济和现代化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能源结构中替代煤成为世界第一能源。在开发石油的过程中,人类增加了对天然气的认识并发觉了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探明资源量迅速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迅速进展,人口急剧增加,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和各种有害物质排放激增,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清洁的、热值高的天然气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进展天然气工业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维持经济可持续进展的最佳选择。天然气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它将带给人类清洁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 天然气要紧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温室气体只有煤炭的1/2,石油的2/3,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我们明白,煤气的热值为3000多大卡,而天然气的热值高达8500大卡,可见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1997年在日本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2008--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降低5.22%,天然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

天然气以气田气、油田伴生气、煤层气以及埋藏在深海或冻土带以天然气水合物形式存在。据地质家们预测,全球天然气可采储量约为1317亿吨石油当量,与石油差不多相当。随着勘探、开发和储运技术的进步,过去20年内,探明储量平均每年增长4.9%,天然气资源量充足,天然气产量平均每年增长3.15%。有关专家预测,以后10年内,全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保持3.9%,进展速度超过石油、煤炭或其他任何一种能源,特不是亚洲进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会更快。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3.8%上升至35%。? 一、世界天然气工业进展 工业国家从20世纪初就开始天然气利用的研究,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天然气工业利用已达相当水平。近20年来,天然气探明储量以约5%的速度增长,产量的增长速度也达到 3-3.5%。目前世界天然气年产量已达2.32万亿立方米,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已增加到24%,接近煤炭的比例。天然气在发电、工业、民用燃料和化工原料等领域的使用已占相当高的比重,对促进社会进步,经济进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变化趋势见图1。? 目前,北美、欧洲、独联体等地区跨国家、跨都市要紧管网差不多相当完善,天然气资源地、管线、市场消费联为一体,成

血液制品行业调查报告

血液制品行业调查报告 仅此提示:对于血制品行业跟踪有些时日了,自己动手调查了一下血制品行业,算是心里有数吧!资料和数据基本上是个人收集整理的,虽然做了相关核实,但无法保证全部的有 效和真实,仅供参考和讨论。 个人感觉:目前国内血制品企业生命线拼采血浆站,生存空间拼分离技术,而未来的决胜拼转型实力。 一、血液制品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传统的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血浆蛋白或因子浓缩物,制成生物活性制剂;现在生物制品(包含血液制品)突破原范畴,涉及到疫苗、基因工程或转基因药物、工程抗体类药物领域。 2、产品种类:目前血液制品主要有三大类;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以凝血因子为代表的小产品,其中以凝血因子包含的产品种类最多;血液中有150种蛋白因子。 3、行业风险:血液制品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人源性、必须性和潜在的疾病传染性等。(注1) 二、血液制品市场现状 1、国内外总体差距 国际血液制品集中度非常高、寡头垄断,由市场需求决定,供需较为平衡,市场增长主要靠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推出。 国内血液制品独立和封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受政策影响,由政府主导,企业相对分散,但趋于集中;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注2)

①提取能力:国外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能分离出17~20种产品,凝血因子类占主导地位,人血白蛋白占比相对较小;国内最多能够提取11 种,一般能分离3-4 种产品,主要还是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对于凝血因子类产品产出量很少。 图表:我国与发达国家血制品品种比较 血浆中可提取产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产凝血因子类 品数量产值占比值占 比产值占比 中国 4-11 种 50% 42% 8% 发达国家 10-20 种 25% 25% 50% ②生产能力:目前国际血液制品市场年投浆量30000吨左右,主要生产厂家40余家,全球总消耗量约为100 亿美元;国内年投浆量4000吨左右,国内有大约32家的血液制品企业,政府对浆站的严格控制,实行审批制,2013年开始有松动。 ③消费结构:目前除了人血白蛋白价格是国际低于国内,其他产品比如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国际价格都远远高于国内。由于产品结构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医疗水平以及工业水平的差距导致的,未来国内血液制品发展的重点会是在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上。 图表:我国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使用比较 品种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 Ⅷ 中国每百万人用量 100 kg 1 kg 0.1 IU 发达国家每百万人用量 200-300kg 10 kg 1 IU ④病毒灭活:国外血制品制剂均通过两步病毒灭活处理;国内血液制品则是一步或两步清除/灭活工艺。 2、国内血液制品的需求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血液制品消费量极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白蛋白一直供应紧张,未来仍将有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均用量仅为国外的10%,自2004 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目前中小医院尚未普及应用,发展潜力较大;凝血因子类产品的销售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国外40%的市场份额,市场空间还十分广阔。 推动需求的动力: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人口增长和老龄化 三、国内血浆资源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 1、血浆采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