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区规划范围:南起亚龙岭山边,北至三亚市行政边界,西起东线高速公路,东至海边,包括南田温泉片区和蜈支洲岛,规划区面积约为98.78平方公里。

分区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

职能与规模

海棠湾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

海棠湾职能: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览综合体。

海棠湾可容纳居住人口规模为:规划期末(2020年)25万人。其中,过夜游客14万人左右(包括酒店和度假公寓),服务人员7万人左右,原住民4万人左右。

用地结构与布局结构

海棠湾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52.2%。

海棠湾的用地结构为:居住用地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17.5%,公共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5%,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4.2%,道路广场用地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6.1%。

海棠湾的用地布局结构为:“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其中:

一点:蜈支洲岛,用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构建成为具有观光、游览功能的海岛热带雨林公园。

一带:沙坝酒店带,世界顶级酒店及海滩公共设施集中区。

三区:南区:南起铁炉港,北至林旺高速联络线,主要功能定位为综合休闲游憩区(游艇港、高档酒店、旅游小镇、山前度假村等);中区:包括大小龙江塘和指状湿地范围,主要功能定位为高端休闲度假区(顶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游艇社区等);北区:南起指状湿地,北至三亚市界,包括藤桥镇、椰洲、风塘等多个场地单元。主要功能定位为多元文化度假区(本土与异域文化主题酒店、椰洲观光、温泉度假、传统旅游小镇等)。

六片:是指从南到北结合场地特征划定的各个功能片区,分别是:

铁炉港片区:区域公共服务休闲中心;林旺片区:现代旅游服务小镇区;龙江塘片区:高端品牌休闲度假区;风塘片区:国际主题度假社区;椰洲片区:综合观光休闲度假区;土福片区:海洋主题科教博览区

五楔:指的是顺应山势、通向海滨的五条主要绿化通廊,或结合高尔夫、或结合道路隔离绿化、或结合公园绿地,成为保障区内公共开敞空间有效落实、组团之间有效隔离的重要生态绿楔空间。

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远期居住用地总面积903.21公顷,占海棠湾建设用地17.5%,其中一类低密度居住用地803.93公顷,二类居住用地99.28公顷。另综合商住用地289.18公顷,该类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60%。

公共设施规划

海棠湾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为1521.7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5%。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1.47公顷;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415.85公顷;规划酒店用地318.27公顷;规划旅游度假用地126.92公顷;规划体育用地278.65公顷;规划医疗卫生用地8.10公顷;规划文化娱乐用地20.87公顷;教育科研设计用地69.28公顷;旅游服务用地40.62公顷;综合商住用地289.18公顷。

综合交通规划

海棠湾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区域西侧的东线高速公路和海榆东线以及规划的东线高速铁路,规划高铁客站设置在藤桥镇南部。

海棠湾路网结构为三纵九横:

三纵:组团间联系道路、滨海景观大道、滨海步行观光路

九横:高速公路联络线、海榆东线联络线

景观规划

总体景观框架为“三轴、三带、六区”的结构:

三轴:贯穿场地南北的重要景观轴,分别是滨海大道景观轴、海棠大道景观轴、高速及国道景观轴。

三带:依据场地特质形成异质开敞空间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带,分别是沙坝景观带、滨水景观带和农田景观带。

六区:根据功能侧重的不同以及风貌特征的各异划分为铁炉港泻湖景观区、林旺特色小镇区、龙江塘及指状湿地景观区、风塘景观区、椰洲湿地公园及温泉小镇景观区、海洋科博景观区六个特征景观风貌区。

核心功能定位

海棠湾的三大核心功能是国际顶级品牌滨海酒店带、世界级游艇休闲社区和国家级海洋科研、教育、博览中心,核心功能在各开发单元的位置和用地必须得到保障和落实。

C10地块位于海棠湾最南端,总用地面积为8.94平方公里,定位为高端主题型度假社区;B1地块为17.02平方公里,是面积最大的一处,定位为顶级品牌休闲度假区,主要建造七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国际顶级高尔夫球场等;C6地块主要建造综合性休闲度假区;A7地块以国家海岸湿地公园为主要特色的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C3地块主要以发展影视文化、温泉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

国际顶级品牌滨海酒店带由位于沙坝上的6个主题酒店群(位于C10、C6、B1、A8、A7片区)和在主要通海道路与滨海景观大道结合处集中设置的海滩公共服务区及多处沙坝公园(位于C10、C6、C5、B1、A9、A8、A7片区)组成。

世界级游艇休闲社区包括国际游艇港(位于C10、C8片区)、海棠湾国际风情小镇(位C6、C10片区于薄尾岭北侧环湖区域)、龙江塘游艇社区(位于B1片区北侧)、风塘区国际社区和主题公园(位于A8片区)以及结合泻湖与场地内河设置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及游艇度假项目。

国家级海洋科研、教育、博览中心包括海洋公园(位于C5片区)、国家海洋研究院(位于A4片区)、国际海洋科学中心(位于A4片区)、国家海洋大学(位于A4片区)、国家海岸湿地公园(位于A6、A7片区)、国际会议中心(位于B1片区小龙江塘区域)等组成。

海棠湾解放军301医院选址:海棠湾控规南区C10片区部分地块,地理坐标为:东经180°17′20.0″,北纬109°42′58.7″。位于规划区域南端

田园城市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田园城市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重要的社会改良学说,田园城市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本文把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关注视角从西方扩大到东方的近代中国,就“新潮”的田园城市理论如何通过当时中国市政学者的积极引介而传入中国,以及它对民国时期市政学者的城市理念以及当时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当时的田园城市理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渐入中国。曾在国内外大学里学习市政学或相关相近学科的新型市政学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地把田园城市理论引介到中国,希冀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进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市政学者们积极宣传和引介田园城市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然而,他们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当然,田园城市理论的出现和他们的田园城市市政计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政学者的市政理念。他们极力呼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以保证中国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一定成效,则是时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 田园城市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霍华德还积极地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亲自主持建设了莱奇沃思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城市规划,特别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建设和城市理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被城市规划学家和史学家视为城市规划史上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今天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教科书几乎无不介绍霍华德的著作与理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历史学科研究的深入,环境史学和城市史学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得到较大的发展,由此,历史学界开始了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关注。在此就田园城市理论

如何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

如何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 第一节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原则与内容 一、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原则 1.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纳入城市规划,依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设施规划。 2.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考虑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对基本通信业务的需求,保证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能力。通信工程要符合国家和通信相关部门颁布的各种通信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 3.通信工程规划要充分考虑原有设施的情况,充分挖掘现有通信工程设施能力,合理协调新建通信工程的布局。规划必须论证方案的技术先进性、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工程设施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今后通信网络的发展,以适应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4.城市通信工程的规划要综合考虑,避免通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通信业务的开放经营和竞争趋势。 5.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考虑电信设施的电磁保护,和其他为维护电信设施安全的安全措施;也要考虑元线通信设施对其他专用元线设备的干扰。 6.城市通信工程的规划要按近细远粗的原则进行。 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内容与深度 1.城市通信工程总体规划内容与深度 (1)城市通信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与规模及通信有关基础资料,宏观预测城市近期和远期通信需求量,预测与确定城市近、远期电话普及率和装机容量,研究确定邮政、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发展目标和规模。 ②依据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提出城市通信规划的原则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③研究和确定城市长途电话网近、远期规划,确定城市长途网结构、长途网传输方式、长途局规模的选址、长途局与市话局间长市中继方式。 ④研究和确定城市电话本地网近、远期规划,含确定市话网络结构、汇接局、汇接方式、模拟网、数字网(I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模拟网向数字网过渡方式,拟定市话网的主干路规划和管道规划。

成都-世界田园城市规划纲要

第一部分基础和条件 1、生态本底; 2、文化底蕴; 3、经济基础; 4、区域中心; 5、城乡统筹基础; 6、全球化与中国崛起;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 1、内涵; 2、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比较; 3、“三步走”战略; 第三部分总体功能分区 1、全域成都规划:“一区两带六走廊”; 2、总体功能分区; (1)、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 (2)、优化型发展区; (3)、提升型发展区; (4)、扩展型发展区; 3、区域合作; 4、城乡形态和空间布局; 第四部分市级战略功能区 1、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 2、金融总部商务区; 3、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 4、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 5、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6、“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7、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 8、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 9、新能源产业功能区; 10、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11、石化产业功能区; 12、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 13、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第五部分区(市)县战略功能区

一、生态本底: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本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晓江: “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是成都构建“现代田园”的本底基础。

世界城市都有承载自身历史传统和独特人文特征的空间载体,而成都的载体是都江堰及平原灌区系统,是成都平原独特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缔造者,世界水利发展史的重要遗存。” “山、水、田、林”四大要素构成独特的生态本底 “山”即龙门山、龙泉山 “水”即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 “田”即都江堰精华灌区 ■现代农业承载基础■城乡生态环境 “林”即林盘 ■传统居住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城乡生态系统 二、文化底蕴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

1 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 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 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 康复、服务、救助等设施的用地。 3 行政办公 3.0.1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4 商业金融 4.0.1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hm2) 1.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配置,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

宜为5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1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km。 2.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 3.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5 文化娱乐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6 体育 6.0.1 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6.0.2

三亚未来城市建设大纲

三亚未来城市建设大纲 三亚新版总规深入分析和评估了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给三亚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不久前,《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通过了专家评审,三亚新版总规编制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象征着三亚未来城市建设大幕已徐徐拉开。 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更加理性发展状态,科学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从三亚的发展经验来看,由于紧紧围绕总规确定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定位,三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从三亚面临的发展形势来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总规对三亚抓住机遇,打造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本次新版总规的亮点 (一)进一步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 本版总规深入分析和评估了历版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认识到城市发展及历版总规所传承的脉络,总结了三亚20年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行试验的、新型的城镇发展模式,即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城带乡、以旅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有别于多数城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具有开创性的专业化旅游城市发展道路。 总规也深刻认识到,三亚的发展与国际化标准差距明显;生态保护亟需强化;空间结构松散;房地产发展需要进一步管控;城乡统筹、旅游惠民仍需完善;风貌特色亟需强化;支撑系统亟待完善等。但是,规划也认识到,三亚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初中级阶段,承载着国家重大责任和国际高端目标。三亚的问题是在其高端目标定位下所凸显的问题,三亚的一系列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在发展中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 (二)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 本版总规提出的城市发展总目标为: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和宜居城市,海南省改革创新和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努力把三亚市建设成为旅游度假胜地、创新创意高地、天涯文化源地。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作为三亚支柱产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新总规进一步完善了旅游为主导的三亚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同样强调以旅游为主导,建立以高端产业为取向,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农业、海洋产业、创新创意产业、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还充分借鉴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经验,建立符合国际旅游城市要求的设施配套标准,完善各类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提出旅游发展和社会民生建设相统一的相关机制建议,建立

(完整版)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

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 篇一:城市规划资料集内容详述 (第1分册总论概论)目录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概述第二部分城市规划体系 第三部分城市规划重要文件、法规资料索引附件《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1995年6月1日建设部令第43号发布)各章引据的文件、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录后记(第2分册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目录 第一部分城镇体系规划 1 概述 2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3 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例简介 5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 1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3 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4 城市总体布局 5 城市用地规划 第三部分城市分区规划 1 概述 2 常用表格 3 实例 第四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实例共计60个实例 附录城市空间发展战备规划研究(或称“概念规划”) 1 概述 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实例后记 (第3分册小城镇规划)目录 1 小城镇界定、类型和发展 1.1 小城镇界定 1. 2 小城镇的类型

1.3 小城镇的作用、发展理论和现状 1.4 国外小城镇建设 2 小城镇规划特点、依据和原则 2.1 小城镇规划特点2.2 小城镇规划依据 2. 3 小城镇规划原则 2. 4 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 3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审批 3.1 小城镇规划的一般任务 3.2 小城镇规划编制程序 3.4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 3.5 镇区总体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 3.6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 3.7 小城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 3.8 小城镇规划的编制管理与审批主体 4 小城镇规范的基础资料 4.1 基本要求 4.2 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基础资料 4.3 其他相关资料 4.4 详细规划基础资料 5 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5.1 镇域村镇体系 5.2 镇域村镇发展条件的评价 5.3 镇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5.4 镇域职能结构 5.5 镇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5.6 镇域村镇空间分布结构 5.7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8 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 6 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区规划范围:南起亚龙岭山边,北至三亚市行政边界,西起东线高速公路,东至海边,包括南田温泉片区和蜈支洲岛,规划区面积约为98.78平方公里。 分区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 职能与规模 海棠湾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 海棠湾职能: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览综合体。 海棠湾可容纳居住人口规模为:规划期末(2020年)25万人。其中,过夜游客14万人左右(包括酒店和度假公寓),服务人员7万人左右,原住民4万人左右。 用地结构与布局结构 海棠湾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52.2%。 海棠湾的用地结构为:居住用地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17.5%,公共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5%,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4.2%,道路广场用地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6.1%。 海棠湾的用地布局结构为:“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其中: 一点:蜈支洲岛,用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构建成为具有观光、游览功能的海岛热带雨林公园。 一带:沙坝酒店带,世界顶级酒店及海滩公共设施集中区。 三区:南区:南起铁炉港,北至林旺高速联络线,主要功能定位为综合休闲游憩区(游艇港、高档酒店、旅游小镇、山前度假村等);中区:包括大小龙江塘和指状湿地范围,主要功能定位为高端休闲度假区(顶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游艇社区等);北区:南起指状湿地,北至三亚市界,包括藤桥镇、椰洲、风塘等多个场地单元。主要功能定位为多元文化度假区(本土与异域文化主题酒店、椰洲观光、温泉度假、传统旅游小镇等)。 六片:是指从南到北结合场地特征划定的各个功能片区,分别是: 铁炉港片区:区域公共服务休闲中心;林旺片区:现代旅游服务小镇区;龙江塘片区:高端品牌休闲度假区;风塘片区:国际主题度假社区;椰洲片区:综合观光休闲度假区;土福片区:海洋主题科教博览区 五楔:指的是顺应山势、通向海滨的五条主要绿化通廊,或结合高尔夫、或结合道路隔离绿化、或结合公园绿地,成为保障区内公共开敞空间有效落实、组团之间有效隔离的重要生态绿楔空间。 居住用地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分区规划主要内容 1)原则确定分区山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 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谈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 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4)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 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卒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 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城市分区规划规划的成果 城市分区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图纸。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图纸主要包括:规划分区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再项专业枷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1)分区规划文本的内容 (1)总则:编制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2)分区土地利用原则及不同使用性质地段的划分 (3)分区内各片人口容量 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列出用地平衡表; (4)道路(包括主、移:干道)规划红线位置及控制点坐标、标高; (5)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占迹、历史地段的保护管理要求; (6)工程管网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要求。 2)分区规划图纸 (1)规划分压位置图:比例尺不限,表现各分区在城市中的位置; (2)分区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内容包括:分类标绘土地利用现状,深度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区位置、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及主要单位名称。 3)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图纸比例为l:5000,内容包括 规划的各类用地界线,深度同现状图;规划的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的位置和用地范围;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用地界线和保护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 (4)分区建筑容量规划图。标明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 制指标及分区界线; (5)道路广场规划图:规划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走向、 红线、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主要道路交叉口

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

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 时间:2008-04-10 作者: 1. 规划背景 1.1 规划整合的背景与依据 2006-2008 年期间,由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完成了海棠湾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2008 年以来,海棠湾的开发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在过程中遇到了片区控规指标错漏、片区之间基础设施无法衔接和路网错位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为更好的落实国际旅游岛战略,整合原有规划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更全面的给具体建设项目提供管控参考,海棠湾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市政

府授权的市一级行政审批权的派出机构)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通过本次规划,整合与修正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深化相关的建设管控内容,作为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补充。 1.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年10 月28 日) 2 .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J137-90) 4.《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重大调整》 5.《三亚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 上报) 6. 关于同意编制《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的批示 国家相关规范及三亚市相关地方法规。 1.3 规划目标 为保障”国际海棠湾,文化海棠湾,生态海棠湾,低碳海棠湾,梦幻海棠湾“的建设理念的落实,有效对接海棠湾管委会“科学性、高标准、高效率、精致化”的建设管理,指导纷繁复杂的多维度建设过程。本次规划整合确立四大工作目标: 一、承接国家战略;深入研究国际旅游岛宏观战略的要求,结合目前海棠湾发展的具体情况,深化与细化各片区的旅游产品定位,落实国际旅游岛的宏观战略。 二、落实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落实在规划工作中。 三、建立惠民途径;建立民生与国际化旅游项目的政策桥梁,实现国际化标准和民生标准合一。 四、贯穿建设管控;在管委会的规划管理机制下,给重点项目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控要求,确保具体项目建设与海棠湾总体定位的有效衔接。 1.4 规划整合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 技术路线:

1.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standard for drawing in urban planning CJJ/T 97-200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3年12月0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174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规划制图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97-2003,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3年8月19日 前言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计标函(1987)第78号文的要求,《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城市规划各种图纸的具体制图要求;3.城市规划的用地图例、规划要素图例。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浙江省建设厅(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省府二号楼;邮政编码:310025) 本标准参加单位:杭州市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章济宏张晓红吴为侯成哲 1 总则 1.0. 1 为规范城市规划的制图,提高城市规划制图的质量,正确表达城市规划图的信息,制定本标准。 1.0. 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可参照使用。 1.0. 3 本标准未规定的内容,可参照其他专业标准的制图规定执行,也可由制图者在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但不得与本标准中的内容相矛盾。 1.0. 4 城市规划图纸,应完整、准确、清晰、美观。 1.0. 5 城市规划制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1 图纸分类和应包括的内容 2.1.1 城市规划图纸可分为现状图、规划图、分析图三类、 2.1.2 城市规划的现状图应是记录规划工作起始的城市状态的图纸,并应包括城市用地现状图与各专项现状图。 2.1.3 城市规划的规划图应是反映规划意图和城市规划各阶段规划状态的图纸。 2.1.4 本《标准》不对分析图的制图做出规定。 2.1.5 城市总体规划图应有图题、图界、指北针、风象玫瑰、比例、比例尺、规划期限、图例、署名、编制日期、图标等。 2.2 图题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发布日期:2007-12-10 13:56:34浏览次数:1022 【收藏】【打印】【关闭】在本站刊登无损检测标准规范,本站将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我要刊登]总则 1.0. 1 为规范城市规划的制图,提高城市规划制图的质量,正确表达城市规划图的信息,制定本标准。 1.0. 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可参照使用。 1.0. 3 本标准未规定的内容,可参照其他专业标准的制图规定执行,也可由制图者在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但不得与本标准中的内容相矛盾。 1.0. 4 城市规划图纸,应完整、准确、清晰、美观。 1.0. 5 城市规划制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一般规定 2.1 图纸分类和应包括的内容 2.1.1 城市规划图纸可分为现状图、规划图、分析图三类、 2.1.2 城市规划的现状图应是记录规划工作起始的城市状态的图纸,并应包括城市用地现状图与各专项现状图。 2.1.3 城市规划的规划图应是反映规划意图和城市规划各阶段规划状态的图纸。 2.1.4 本《标准》不对分析图的制图做出规定。 2.1.5 城市总体规划图应有图题、图界、指北针、风象玫瑰、比例、比例尺、规划期限、图例、署名、编制日期、图标等。 2.2 图题 2.2.1 图题应是各类城市规划图的标题。城市规划图纸应书写图题。 2.2.2 有图标的城市规划图,应填写图标内的图名并应书写图题。 2.2.3 图题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主题)、图名(副题)。副题的字号宜小于主题的字号。 2.2.4 图题宜横写,不应遮盖图纸中现状与规划的实质内容。位置应选在图纸的上方正中,图纸的左上侧或右上侧。不应放在图纸内容的中间或图纸内容的下方。 2.3 图界 2.3.1 图界应是城市规划图的幅面内应涵盖的用地范围。所有城市规划的现状图和规划图,都应涵盖规划用地的全部范围、周邻用地的直接关联范围和该城市规划图按规定应包含的规划内容的范围。 2.3.2 当用一副图完整地标出全部规划图图界内的内容有困难时,可将突至图边外部的内容标明连接符号后,把连接符号以外的内容移至图边以内的适当位置上。移入图边以内部分的内容、方位、比例应与原图保持一致,并不得压占规划或现状的主要内容。 2.3.3 必要时,可绘制一张缩小比例的规划用地关系图,然后再将规划用地的自然分片、行政分片或规划分片按各自相对完整的要求,分别绘制在放大的分片图内。 2.3.4 城市总体规划图的图界,应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全部范围。可做到城市规划区的全部范围。 2.3.5 城市分区规划图、详细规划图的图界,应至少包括规划用地及其以外50m内相邻地块的用地范围。

邛崃市城北新区田园城市概念规划设计

邛崃市城北新区田园城市概念规划设计 李俊,刘琨 *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 以邛崃城北区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例,分析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邛崃市的区位概况以及发展现状,在分析了邛崃市旅游区位优势的前提下强调了对城市风貌进行综合部署的重要意义,进而从风貌塑造策略、生态景观策略、绿地系统结构方面阐述了邛崃市城北新区概念规划的策略方针,强调整体风貌应该以 城在田中,园在城中 为指导,注重生态组园与聚合组团并存,突出生态景观富集区的资源优势。在风貌塑造方面强调统一性、生态性、地方性、特色性,并在特色营造方面,在田园城市示范线、居住风貌、滨水岸线打造3个方面展开了细致探讨,强调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应该理清城市形象主线,遵从文化,处理好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场所,保护环境、挖掘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关键词 邛崃城北新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城市风貌中图分类号 TU 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1)25-15467-04P l ann i ng and Design of G arden C ity i n the North Zone of Q io ngl ai City L I Jun et al (College of A rch it ecture and Env iron m en,t S i chuan U ni versi ty ,Chengdu ,Si chuan 610064)Abstract By taking t he nort h z one of Q i ong l a iC ity constructi ng wor l d modern garden city f o r exa mp l e ,the paper ana l yzed the concept o f garden city ,l oca ti on situati on and deve l op m ent ofQ i onglai City .A fter anal ysis o f t our i st l ocati on advantage ofQ i onglai C i ty ,the vital si gn i f-i cance for overa ll l ayout of urban landscape w as e mphasized .Furt her more ,strateg ies for concept plann i ng of t he nort h z one o fQ iong l a iC it y had been ill ustrated f ro m t he pers pectives of l andscape shapi ng ,eco l ogica l l andscape and green l and s y ste m structure .It e mphasized t ha t the over -all l andscape shoul d be gui ded by c it y i n t he fiel d and garden i n t he city ,pay a ttention t o co -existence bet ween eco l og i cal group garden and aggregati on group ,and hi ghlight resources advant age of co ll ecti on areas of ecolog ica l l andscapes .In ter ms of l andscape shapi ng ,it stressed u -n it y ,eco l ogy ,regiona lity and charact er .In ter m s o f characteri stic creati on ,di scussi on had been conducted from t hree aspectswh i ch w ere gar -den cit y de monstrati on li ne ,resi dential l andscape andwa t erfront shoreli ne .It e mphasized tha,t dur i ng constructi on o fworl d modern garden c i -t y ,it s houldmake t he ma i n li ne of cit y m i age clear ,respect culture ,w ell dea lw i th t he rel a ti ons bet ween cit y and v illage ,bet w een hu man and environ men,t and bet ween f uncti on and m i age ,and buil d a livabl e eco l og i cal urban pl ace ,so as t o protect env iron m en,t explore c i ty f eature and buil d cit y m i age .K ey words North zone ofQ i onglai C it y ;W or l d modern garden cit y ;City landscape 作者简介 李俊(1986-),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 区域发展规划,E -mai:l 39755529@qq .co m 。*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 2011-04-25 霍华德针对快速城市化下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提出了生态城市模式,田园城市理论由此诞生。霍华德最终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避免了不利条件。可以看出,霍华德已经认识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田园城市思想从诞生起便贯彻了统筹城乡的观念,与目前成都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2009年底,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其核心思想是 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 ,道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与田园城市建设之路紧紧相连的要义。从总体上看,田园城市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形态,是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城市有序与持续发展的必要道路。1 项目背景 邛崃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不仅是自然风光荟萃之地,也是文化积淀深厚的精神家园,历史悠久,是古南丝绸之路出成都的第一站。这里有古老的文化、多样的生活方式、自由的宗教信仰、开放的文化氛围。邛崃市拥有 南河绕城而过,青山隔水相望 的山水格局,优越的山水生态格局为邛崃旅游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塑造山水田园城市格局的重要依据。邛崃市在总体功能分区中被列在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和优化型发展区范围内,定位为高端化工产业功能区和国际知名生 态旅游度假区。传承古韵,注入新区,营造 田园诗意栖居、 浪漫闲适生活、公平公正社会 的生存状态是邛崃市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手段,应通过对城北新区的规划整合和建设开发,挖掘旅游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职能。可以说,城北新区的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综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2 研究区概况 城北新区在整个邛崃市交通区位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成雅城际铁路、成温邛快速通道和邛名高速从东侧穿越,是成温邛高速公路进入邛崃市区的主要入口区域。同时,邛崃市区位于市域旅游环线与川西旅游精品环线(106省道)交点处,具有不可多得的旅游区位优势。 随着区域交通地位的提升,城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升级,邛崃市将从1小时交通圈步入半小时交通圈。新区南侧规划建设1处火车站点,这些都意味着邛崃市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节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见,该区域能够很好地接受来自成都方向的辐射,并能够很好地将其能量辐射到周边地区,必将成为邛崃市的北部门户。城市面貌的打造和城市文化的体现要求必须对其城市整体风貌形象进行综合部署。3 策略方针 3.1 风貌塑造策略 整体风貌以 城在田中,园在城中 为指导,生态组园与聚合组团并存,连续的生态组园有效地串联聚合组团,实现异质拼贴下的园城辉映。 生态组园和聚合组团中采用不同的风貌塑造手段,生态组园着力于乡村传统文化要素的提炼与复兴,包括生态景观要素、川西平原的聚居形态、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第三产业 安徽农业科学,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i 2011,39(25):15467-15470责任编辑 徐宁 责任校对 李岩

关于理想中田园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汇报

关于理想中田园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汇报 报件主题:理想田园城市规划设计 根据您2014年11月27日9号批件的指示,以及2014年11月19日晚会议精神,我部对田园城市理想图示的相关要求,做了系统理解和分析。摆脱常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为实现理想中的田园城市,为市民提供优质便利的生产、生活配套资源,采用地上、地下立体综合开发手法,对理想中的田园城市进行地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打破常规做出创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与政府合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我集团田园城市开发建设的政策支持。理想中的田园城市规划模型,具体图纸详见附件。妥否,请批示。 一、实现“节约土地” 按照总裁的指示,理想中的田园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 依据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新建城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 m2/人内确定,以此计算200万人城市按规范要求用地规模为170.2~210.0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田园城市体现“生态”“绿色”、“文明”、“低碳”的理念;相比常规城市规划可节约土地约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19.14~147.0平方公里,节约土地资源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土地开发模式采用“地上”“地下”统一立体开发 在用地规划布局上“地下”开发承担了本来属于地上层面的用地,这里包含了零售商业用地、城市轨道交通用地、公用交通场站用地、公共停车场用地、供应设施用地、环境设施等六项用地;这六项用地约占城市建

设用地的比例达到12.5 %。 2、道路交通系统 本次规划交通出行选择公共电气交通、公共交通工具、地下轨道交通、慢行步道四种方式,这样城市道路用地的断面形式与常规城市道路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因此城市道路用地的占比可以从常规的20%下降至7%,即节约了13.0%占比的土地。 3、由于地下用地的开发,同比例的居住用地人口容量加大,相应同人口的居住用地比例相应减少4.5%。 二、实现“绿色出行”

海棠湾规划

今天,专家评审并通过了海棠湾分区规划和城市设计。依规划,海棠湾将建成“国家海岸”,成为国家品牌,承载国家热带滨海旅游形象。 “国家海岸” ———世界级的度假天堂 经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半年多的规划编制,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今天揭开面纱,规划中的未来海棠湾开发蓝图开始展现。 有关人士评价,作为三亚最后一块高品质的海滨资源,海棠湾是三亚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希望,是海滨度假区拓展的“重中之重”。 规划将海棠湾定位为:“国家海岸”,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这里,是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是国家级海洋科研、教育、博览基地的综合体。 据规划人士介绍,“国家海岸”的定位,意味着海棠湾将以建设世界级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为目标,成为国家品牌,承载国家热带滨海旅游形象。 海棠湾规划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一半以上。规划居住人口为25万人,几乎相当于再建一个三亚城区。 “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 根据方案,海棠湾规划总体结构为“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其中“一点”为蜈支洲岛,规划定位为海岛热带雨林公园;“一带”为沙坝地带———定位为世界顶级酒店带。

“三区”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南区:南起铁炉港,北至林旺高速联络线,定位为综合休闲游憩板块;中区:包括大小龙江塘和指状湿地范围,定位为高端休闲度假板块;北区:南起指状湿地,北至三亚市界,包括藤桥镇、椰洲、风塘等多个场地单元,定位为多元文化旅游板块。 “六片”:包括铁炉港片区、林旺片区、龙江塘片区、风塘片区、椰洲片区和土福片区。铁炉港片区定位为区域公共服务休闲中心,林旺片区将会建设成为现代旅游服务小镇区,龙江塘片区定位为高端品牌休闲度假区,风塘片区定位为国际主题度假社区,椰洲片区将建设成为集小镇、温泉、椰洲于一体的综合观光休闲度假区,土福片区则结合设置为海洋主题科教博览区。 “五楔”:各个功能片区被生态绿地所包围,五条主要生态绿楔顺应山势从基地中部穿过,直通海滨,形成从场地通山达海、联系内部泻湖、河流、湿地的绿化开敞通廊,成为保障区内的重要生态绿化屏障。 重现海上丝路图景 规划以重现海上丝路图景为主题,恢复场地内南北内河,利用蜿蜒的内河水系串联了区域北部的藤桥河椰子洲、中部的大小龙江塘和南部的泻湖这三处较大的水面,连接两岸的岛屿、半岛等功能板块,形成一条复合水上游线,极力渲染水岸风光的特色。 在内河两岸营造体验东南亚、南亚、西亚风情的大小岛屿以及半岛主题区,打造一个充满传奇故事、异域风情的水上体验之旅。 铁炉港及其周边区域将会形成东南亚风情的特色板块,中部龙江塘区域水滨将会形成浓郁的南亚风情区,北部结合椰洲片区和土福片区将会形成伊斯兰风情

海棠湾土地咨询报告修订稿

海棠湾土地咨询报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三亚市海棠湾椰子洲岛 土地价格咨询报告 咨询机构:海南正理土地评估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刘海涛(中国注册土地估价师) 项目参加人:王云松(中国注册土地估价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说明 (2) 第一节项目背景 (2) 第二节项目预测的基准日 (2) 第三节项目委托单位 (2) 第四节项目咨询目的 (3) 第五节报告编制依据 (3) 第六节报告编制说明 (4) 第七节项目咨询结论 (4) 第二章项目规模 (4) 第三章投资环境研究 (5) 第一节三亚市总体社会经济情况 (5) 第二节三亚市房地产市场状况 (7) 第三节区域环境研究 (8) 第四章项目开发现状 (10) 第五章现状土地转让价格估算 (10) 第六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2) 第七章不确定性分析 (13) 第八章附件 (13) 第一章项目总说明 第一节项目背景 2005年7月13日,海南建丰旅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位于三亚市海棠湾镇藤桥河出海口西侧的七宗旅游用地,并办理了《土地房屋权证》(三土房

(2005)字第2206号、2207号、2208号、2209号、2210号、2211号、2212号),其中包括五个原生态椰子岛,土地总面积633153.16平方米。 由于三亚市政府对海棠湾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于2006年12月23日通过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根据该规划,海棠湾规划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为25万人。依此规划,海棠湾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其职能是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览综合体。 由于规划的变更,海南建丰旅业开发有限公司所取得的土地中五个原生态椰子岛将建成椰子洲国家海岸湿地公园,其余地块将建成椰子洲度假酒店,所以该公司取得的土地无法按原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因此,海南建丰旅业开发有限公司拟将土地进行转让,委托咨询机构按现状条件下估算土地的转让价格。 第二节项目估算的基准日 本报告土地转让价格估算的基准日为2008年3月15日。 第三节项目委托单位 名称:海南建丰旅业开发有限公司 住所:海南省三亚市金鸡岭路兰海花园二期逐浪阁一单元6A室 法定代表人:林怡胜 注册资本:港币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经营,经营中、西餐厅,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工程。 第四节项目咨询目的 本咨询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介绍三亚市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和投资环境 2. 分析三亚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状况 3. 进行项目投资成本及费用估算 4. 基于三亚市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和近期类似项目的情况分析,对本项目的转让价格进行估算。 5. 在不考虑转让时缴纳的营业税,估算土地按现状转让时,最可能成交的转让价格,按估算的价格进行转让,委托单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 B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 总则 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 大城市 ⅠⅡⅢ 人口规模 (万人) ﹤20 20~50 50~100 100~200 ≥200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城市规模 分项小城市中等城市 大城市 ⅠⅡⅢ 占中心城区规划 用地比例(%) ~ ~ ~ ~ ~ 人均规划用地 (㎡/人) ~ ~ ~ ~ ~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 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 康复、服务、救助等设施的用地。 3 行政办公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率。 4 商业金融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