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交换论文

现代交换论文

现代交换论文
现代交换论文

题目:IP交换技术概论

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班级:研1409班

学号: 2140320120 姓名:马颖萍

目录

1 概述 (1)

2 IP与ATM技术的结合 (2)

2.1 IP与ATM技术比较 (2)

2.2 IP与ATM技术融合模式 (3)

2.3 具体技术介绍 (5)

2.3.1 ATM局域网仿真 (5)

2.3.2 MOPA (6)

2.3.3 IP交换 (7)

图 2.1 IP交换和MPOA的比较 (7)

2.3.4 Tag交换 (7)

2.3.5 其他技术 (9)

3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IP交换技术概论

马颖萍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IP和ATM技术融合的IP交换。并具体分析了其两种基本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总结,这对我们充分认识并理解IP交换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IP交换;ATM交换;三层网络

Introduction to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Ma Ying-ping

School of Automation,Xi’an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P and ATM technology. It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two basic models, and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to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f two models ,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our fully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for IP exchange technology .

Key words IP switching;ATM switching;Three layer network

1 概述

Internet和ATM都是发展前景良好的技术,分别被计算机网络运营商和电信网络运营商看成是未来网络的支撑技术。Internet技术的最大生命力在于采用了全球最广泛应用和支持的TCP/IP协议,协议简单灵活,网络强健性好,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代表了网络无连接化和全球寻址的大趋势。而ATM是B-ISDN的关键技术,取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二者之长,其速度快,带宽容量大,吞吐量高,保证服务等特征为各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但是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遇到一些问题。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路由器的瓶颈问题日益明显,Internet的带宽资源变得十分紧张,网络经常发生拥塞。同时,用户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日益上涨;而许许多多媒体业务都对业务质量有严格要求。显然,Internet必须在提高网络速度的基础上提供QoS(业务质量)保证,否则将无法适应这些需求。ATM的技术尽管于90年代中期进入了实用阶段,但ATM一直面临市场驱动力不足的问题。ATM的网络管理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这些都使ATM是否最终能送到用户的桌面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尽管Internet和ATM各有长短,但同时存在很好的互补优势。Internet最大

的价值是connectivity(连接性),ATM最大的价值是performance(性能)。如果二者结合起来,利用ATM网络为IP用户提供高速直达链路,一方面可以解决Internet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利用ATM的网络管理和Qos功能来保证Internet的服务质量,推动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ATM网络运营部门充分利用ATM网络资源,发展ATM上的IP用户,为ATM自身的商用化铺平道路。

IP技术与ATM技术相结合的难点在于:第一,ATM是面向连接的技术,而IP是无连接技术,第二,IP协议有自已的寻址方式和相应的选路功能,而ATM 技术也有其相应的信令、选路规程和地址结构。

目前IP与ATM相结合的技术有:AM论坛定义的局域网仿真(LANE和多协议规范(MPOA)、Inteet工作小组(IEF)定义的IpO。IEF也正在考虑IP交换和Tag交换的标准化,并正在制定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2 IP与ATM技术的结合

2.1 IP与ATM技术比较

IP技术的优点是易于实现异种网络的互联;对延迟、带宽和QoS等要求不高,适于非实时业务的通信;具有统一的寻址体系,便于管理。

ATM是用于B-ISDN传输、复用和交换的技术,它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发展成的。ATM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实现了动态带宽分配,可适应任意速率的业务;有可信的QoS 来保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其面向连接、信元固定长度和简化的信头,能快速交换;具有安全和自愈能力强等特点。IP与ATM比较如表2.1。

从上述对ATM与IP技术特点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到IP技术应用广泛,技术简单,可扩展性好,路由灵活,但是传输效率低,无法保证服务质量;ATM 技术先进,可满足多业务的需求,交换快速,传输效率高,但是可扩展性不好,技术复杂。IP技术与ATM技术各有优缺点,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即将IP路由的灵活性和ATM交换的高速性结合起来,技术互补,将有效解决网络发展过程中困扰人们的诸多问题。

2.2 IP与ATM技术融合模式

TIU一T第13研究组(sG13)认为,从Pl协议与ATM协议的关系划分,PI 与ATM相结合的技术存在重叠和集成两种模型。重叠模型是指PI协议在ATM 上运行时,需要定义两套地址结构及选路协议,ATM网上的端系统除了需要分配PI地址外,还需要分配ATM地址。同时,也需要两套维护和管理模块。重叠模型见图2.1所示。集成模型是指ATM端系统仅需要标识PI地址,不需要ATM 的地址解析规程,而采用PI的选路协议。集成模型体系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1 重叠模型中用于IP包的控制和数据平面

图2.2 集成模型中用于IP包的控制和数据平面

ITU一T将给出这两种模型的网络总体要求、参考模型和功能协议,并进一步研究ATM的传送能力与PI业务关系。两种模型的比较见表2.2:

在重叠模型方面,校园网和企业网将向LANE、PIOA和MPOA发展;在广域网方面,siemens、Newbridge和3eom公司于1997年12月推出了CSI模型,其基本思想是以MPOA为基础对MPOA进行改进,使其能适用于广域网环境,主要的改进包括:①取消了MPOA中的流检测机制;②增加了PICoS(业务级别)与ATMQoS的映射。

集成模型的发展趋势是所谓的MPLS,EITF正着手对MPLS进行标准化。参加标准化的成员包括国际上主要的计算机厂商和电信设备生产厂商,如Cicso、BIM、Acsend、Noretl、Lueent、Fujitsu、Toshiba等。MPLs的思想与Ciseo公司提出的标记交换基本相同。

本文着重分析重叠模型中的LANE、MPOA和集成模型中的PI交换、Tga 交换。

2.3 具体技术介绍

2.3.1 ATM局域网仿真

局域网仿真L(ANE,LANemulatnin)提供了在ATM网络上运行现有LAN协议(IEEE802.3以太网和802.5令牌环)的手段,它定义如何以ATM作为骨干网互联LAN,以及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主机怎样在对等的环境下与ATM主机、符合ATMUNI标准的服务器、路由器、桥接器等ATM设备,组成仿真LAN。在LANE 中,ATM交换网络的各种功能,对原局域网都透明,因此,原局域网终端硬件和软件系统不需作任何改动,而且原有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及高层的协议也不需要改动。

在ATM上进行LAN仿真的主要目标是:将ATM的众多优点(如低时延抖动、高带宽等)引入LAN中;允许LAN终端用户接入ATM骨干网;在ATM上进行LAN桥接;ATM互通产品间的互操作。

(1) LANE的工作过程

下面以发送PI数据包为例,说明LANE地址解析的步骤。

当所仿真的局域网中的主机要发送PI数据包时,它首先使用在LEC安装阶段所获得的BUS的ATM地址,建立与BUS的ATM连接,然后利用该连接向BUS发送PIARP,其中包含被叫主机的PI地址。BUS向所仿真的局域网内的所有端系统广播发送该PIARP。被叫主机接收到PIARP后使用自己的MAC地址进行响应。但主叫主机真正需要的是ATM地址,而不是MAC地址。为了获得ATM地址,当主叫主机接收到被叫主机的MAC地址后,将向LES发送LEARP 请求,其中包含被叫主机的MAC地址。LES将进行被叫主机MAC地址与ATM 地址的映射,并将该ATM地址告知主叫主机。主叫主机将使用该ATM地址建立与被叫主机ATM的SVC连接,并在其上发送PI数据包。这叫两步地址解析方法。

(2) LANE存在的问题

LANE技术是现有的传统网络与ATM互联的主要技术之一。同传统的桥接

网络一样,LANE内核支持所有的高层协议,如TCPI/P与PIXS/PX等,简化了ATM适配器与桥的开发,无须实现网络层的智能。但是,它也存在以下缺陷:

1) 连接虚拟LAN需要使用传统的路由器,这会给网络带来一个新问题。因为即使最快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性能也只是当前最低档的ATM交换机的几分之一。

2) LNAE不能解决以太网、令牌环网、FI之间的转换问题。

3) LNEA不能使用ATM的多媒体与服务质量属性。

4) LNEA是利用BR技术,而UBR的缺点是对信元的传送没有可靠性保证。

2.3.2 MOPA

为克服LANE和IpOA的缺点,ATM论坛定义了MPOA(rr、ultiprotoeoloverATM)。

MPOA集成了LANE、PIOA、下一跳解析协议(NHRP)和Mars规范的功能。MPOA引入了虚拟路由器的概念,从而使主机间能建立直接的ATM虚电路,解决了LANE和PIOA的路由器瓶颈间题。

MPOA通过引入“交换路由器”的概念,使得MPOA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交换路由器”仿真了传统路由器网络,同时消除了经过多次路由“跳”所带来的性能限制。在MPOA中,不论是否属于相同的子网,任何具有MPOA 功能的主机和边缘设备,都可以和另一台设备在ATM交换中建立直接(shortout)连接。MPOA能辨识数据流,并将这些数据流直接映射到ATM交换虚电路上。这种跨越ATM建立直接连接的技术有时被称为“直通”或“零”跳路由。

MPOA的目标包括:①定义了一种高效、低延迟的寻径方法,在ATM网络中对PI或其它协议进行寻径;②能让网络管理员建立网络层的虚拟子网,扩展路由边界;③允许应用充分利用ATM网络的QoS。

MPOA模型将路由功能分散到了含有MPC的边缘设备、ATM主机和MPS 之中。MPC负责转发数据包,而MPS则提供路由信息。如果本地的MPS不知道正确的ATM地址,那么它会通过NHRP功能,将查询传送到其它的MPS或路由器。MPS的目的ATM地址可以是主机的地址(如果主机是直接连接ATM的),也可以是相应边缘设备的ATM地址。MPOA工作在网络层,它可以识别数据传输的起始请求,并以一个网络路由目的ATM地址作回应,建立一条直接连接的SVC,使用标准的第二层交换技术传输数据。MPOA模型同时具备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功能,包含了路由和交换两种技术。

2.3.3 IP交换

PI交换(PIswcith)是IPsilon公司提出的在ATM网络上传送PI分组数据的技术,它克服了PIOA的一些缺陷,提高了在ATM上传送PI分组的效率,是目前可行的、较好的一种IPOA技术。

PI交换的核心是Pl交换机,它由ATM交换机和PI交换机控制器组成,如图4所示。PI交换机控制器主要由路由软件和控制软件组成。ATM交换机的一个ATM接口与PI交换机控制器的ATM接口相连接,用于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传送。在ATM交换机与PI交换机控制器之间所使用的控制协议为RFC1987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GSMP),该协议允许Pl交换机控制器完全控制ATM交换机。PI交换机之间运行的协议是RFC1953Ipsilon流管理协议(IFMP),该协议用于在两个PI交换机之间传送数据。

IP交换的工作原理是IP交换机通过直接交换/一跳接一跳、存储转发等方式实现高速IP包传输。IP交换和MPOA的比较如表2.3。

2.3.4 Tag交换

标记交换(tga swithch)是Cisco公司提出的一种多层交换技术,是性能比较优

越的PIOA技术。

(1) 标记交换的原理

标记交换将ATM的第二层的速度、性能管理和质量管理功能与第三层路由的扩展性和灵活性结合,满足未来国际互联网对性能和可扩展性的要求。标记交换的体系结构既能在信元交换的系统(如ATM交换机)上运行,又能在包交换的系统(如路由器)上运行。当M交换机用于大型网络的核心时,标记交换技术将显示出诱人的扩展性优点。对于目前的路由器,无需网络第二层内核,标记交换就能将其流量调节功能带到纯路由器网络中,同时还支持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的分离。

(2) 工作过程

标记交换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共分4步:①TDP和路由协议建立路由和标记映射表;②标记边缘路由器接收PI分组,实现第三层增值业务,并把标记加入到每个PI分组中;③标记交换机根据标记对PI分组进行交换;④在输出端的标记边缘路由器中去掉Pl分组中的标记,并发送IP分组。

(3) 标记交换的优缺点

标记交换将ATM交换机变成了路由器,形成了更加统一的网络模型,并增加了网络部件间配置的共同性。对于ATM交换网络来说,标记交换使ATM交换机能提供比只使用ATM协议更具扩展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在ATM 骨干网络和边缘路由器上支持共用的路由协议,标记交换还简化了网络管理和故障排除处理。对于路由器网络来说,标记交换提供了流量工程设计功能,而以前只有帧中继和ATM交换机才具备这些功能。标记交换支持网络内的分级结构,并通过分离内部路由与外部路由,提高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由于标记交换是Cisoc公司的专用技术,因此网络中端到端都需用Cicso的设备才能完成通信。

(4) 标记交换与PI交换的比较

标记交换与Pl交换都是多层交换技术,都是把ATM第二层交换技术与第三层路由技术结合起来,提供Pl包的传送。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l) 标记交换技术采取控制驱动和基于拓扑结构的方法,比流量驱动和基于单个信息流的PI交换能更有效地使用标记,避免了一个流接一个流的建立步骤,具备了公用Internet网所需的扩展性。

2) 标记交换在建立路由表的同时,预先建立标记映射,这样既能支持短信息流的交换,又能支持长信息流的交换,避免了高容量应用中的瓶颈问题。PI 交换只支持长持续期信息流的交换。

3) 标记交换能支持多种协议,而PI交换只支持Pl协议。标记交换能与ATM 信令和QoS特性一起使用,而PI交换却不能利用ATM的这些特性。

4) 标记交换技术的设计基础是支持信息包和信元接口。因此,标记交换可以通过现有路由器或ATM交换机的升级来实现,并提供流量调节功能,实现从现有网络向未来网络的平稳过渡。PI交换主要是将ATM交换机变成路由器,而没有定义在非ATM接口或ATM交换机之外的设备上如何工作。

2.3.5 其他技术

CIPOA(lassiealIPoverATM)是IP和地址解析协议(ARP)在ATM网络环境下的初步应用,是一个临时性解决方案。Internet工作小组(IETF)在RFC1483(AALS 上的多协议封装规范)和RFC1577(PIOA)两个文件中定义并规范了PIOA。提出PIOA的主要目的是在ATM网络上支持现存的PI协议网络应用。它继承了TCP/ PI协议的基本思想,仅把ATM网络看作是一种异型子网。对于PI层协议,ATM 网络与现存的以太网、令牌环网等物理子网具有相同的地位。由于PIOA规范只支持PI协议,因此它适用于仅使用PI协议的互联网和局域网。另外,MPLS也是将ATM与PI两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广域网解决方案。在PI与ATM结合的重叠模型和集成模型中,MPLS属于集成模型。MPLS基于标记交换的机制,在ATM层上直接承载PI业务,与重叠模型相比,提高了业务的性能和网络的效率。EITF专门成立了MPLS工作组,正在积极开发和制定有关MPLS的标准。1998年MPLS的标准草案已经初步形成,1999年是MPLS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的一年。目前,MPLS技术已经应用,具有部分MPLS功能的产品已投放市场。

3 总结

IP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网际互连上的标准协议,而几乎所有新的应用程序、以及现有的许多应用程序,都是在IP网络上编写并运行。IP在任何平台上都得到支持,已被证明是非常稳定、具有很强可扩展性的协议。在交换技术的领域上,ATM具有IP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服务,所以研制使IP路由/转发能够发挥ATM交换优势的解决方案是绝对有意义的。

相信随着Internet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定会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交换技术与新的交换概念。

参考文献

[1]王宝志,刘铭臣.ATM与IP结合技术综述[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0,11.

[2]伍柯.ATM与IP结合技术综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27.

[3]蔡乐才,唐克.基于ATM的IP交换与QoS保证[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0.

[4]王宝志,刘铭臣.ATM与IP结合技术综述[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0,11.

[5]赵惠玲.PI与ATM技术结合专题论文集[M].计算机世界报,1998.

[6]马丁·德·普瑞克.异步传递方式一宽带SIDN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7]孟杰,张公忠.ATM局域网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9l97(5):13一15.

[8]李津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与ATM局域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9]Andrew S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0]中兴新太数据通信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编.联通IP数据网用户手册(工程部分)[M].北京:2000.

[11]陈山枝.ATM与现有网络互通.北京高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现代交换论文

题目:IP交换技术概论 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班级:研1409班 学号: 2140320120 姓名:马颖萍

目录 1 概述 (1) 2 IP与ATM技术的结合 (2) 2.1 IP与ATM技术比较 (2) 2.2 IP与ATM技术融合模式 (3) 2.3 具体技术介绍 (5) 2.3.1 ATM局域网仿真 (5) 2.3.2 MOPA (6) 2.3.3 IP交换 (7) 图 2.1 IP交换和MPOA的比较 (7) 2.3.4 Tag交换 (7) 2.3.5 其他技术 (9) 3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IP交换技术概论 马颖萍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IP和ATM技术融合的IP交换。并具体分析了其两种基本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总结,这对我们充分认识并理解IP交换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IP交换;ATM交换;三层网络 Introduction to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Ma Ying-ping School of Automation,Xi’an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P and ATM technology. It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two basic models, and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to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f two models ,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our fully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for IP exchange technology . Key words IP switching;ATM switching;Three layer network 1 概述 Internet和ATM都是发展前景良好的技术,分别被计算机网络运营商和电信网络运营商看成是未来网络的支撑技术。Internet技术的最大生命力在于采用了全球最广泛应用和支持的TCP/IP协议,协议简单灵活,网络强健性好,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代表了网络无连接化和全球寻址的大趋势。而ATM是B-ISDN的关键技术,取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二者之长,其速度快,带宽容量大,吞吐量高,保证服务等特征为各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但是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遇到一些问题。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路由器的瓶颈问题日益明显,Internet的带宽资源变得十分紧张,网络经常发生拥塞。同时,用户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日益上涨;而许许多多媒体业务都对业务质量有严格要求。显然,Internet必须在提高网络速度的基础上提供QoS(业务质量)保证,否则将无法适应这些需求。ATM的技术尽管于90年代中期进入了实用阶段,但ATM一直面临市场驱动力不足的问题。ATM的网络管理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这些都使ATM是否最终能送到用户的桌面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尽管Internet和ATM各有长短,但同时存在很好的互补优势。Internet最大

北京大学现代交换原理试题

1、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D) A.光纤技术 B.终端技术 C.传输技术 D.交换技术 2、人类用电来传递信息最早是(B) A.电话 B.电报 C.收音机 D.电视 3、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称为( A ) A.电信 B.竹信 C.通信 D.通讯 4、将含有信息的消息转换成传输介质能接受的信号形式的设备是( C ) A.终端 B.终端 C.编码器 D.译码器 5、N个终端采用全互连方式组成的通信网需要(A )条线路 A.N*(N-1)/2 B.N-1 C.N*2 D.N 6、面向连接网络建立的连接有( A )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实连接 C.虚连接 D.有线连接 7、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 B )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 D.业务网和支撑网 8、信道在每帧中固定出现的信道是(B ) A.标志化信道 B.位置化信道 C.物理信道 D.逻辑信道 9、信息网络按技术层次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 A ) A.支撑网 B.有线网和无线网 C.固定网和移动网 D.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0、交换节点泛指通信网中的各类交换机包括通信接口、控制单元信令单元和( B ) A.用户电路 B.交换网络 C.中继电路 D.控制系统 11、将一个交换单元分为集中型、分配性和扩散型是按照( C ) A.信息流向 B.交换的信号 C.出入线数 D.交换的速率 12、通过用物理分开的一套矩阵接触或交差点的动作来确定传输通道路径的交换称为B A.时分交换 B.空分交换 C.频分交换 D.码分交换 13、智能建筑的三大功能系统是大楼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 A ) A.通信自动化 B.监控自动化系统 C.门襟自动化系统 D.计算机网络系统 14、窄带交换指传输比特率低于(A)的交换 A. 2Mb/s B.8Mb/s C.12Mb/s D.56Kb/s 15、交换单元的入线数与出线数相等叫做 ( C ) A.扩散型 B.集中型 C.分配型 D.无阻塞型 16、分组交换中数据报属于()方式,而虚电路属于( B )方式 A.面向连接、无连接 B.无连接、面向连接 C.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D.数据交换、电话交换 17、交换虚电路是( A ) A.临时连接SVC B.永久链接PVC C.专线 D.物理链路 18、流量控制是(C )必须的 A.电路交换网 B.数据交换网 C.分组交换 D.电话网 19、分组交换中数据报工作模式类似 ( D ) A.PCM B.电路交换 C.ATM D.报文传输方式 22、分组型终端PT是指(C)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试题库完整

《现代交换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2.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系统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网(DSN)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 和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控制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比特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64kb/s。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容的交换。 12.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同一条复用线(母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 的交换。 13.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 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容是20。控制存储器的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或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容的交换)。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控制存贮器CM,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 2i≥j 。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8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256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CM1的46号单元的容置为2。 21.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 4 个 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512×512的T接线器。

现代交换原理答案

一填空题 1. 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2.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设备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单元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和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 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 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64 Kbit/s 。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的交换。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在同一复用线(母线)上不同时隙间的交换。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 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内容是20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 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 、控制存贮器CM ,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 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贮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2i≥j 。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8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256 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CM1 的46 号单元的内容置为 2 。 21.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 4 个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512×512的T接线器。 22.设某个中继群的完成话务量为5,每条中继线的平均占用时间为120秒,则该中继群的 平均同时占用数为 5 ,该中继群的各中继线在一小时时间中占用时间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浅谈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相关协议和应用。由浅及深的向大家介绍并讲解了目前网络中常用的各种交换技术和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原理;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信网信令系统;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分组交换技术和帧中继技术;宽带交换中使用的ATM技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二层交换、IP交换和MPLS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最新的软交换及NGN技术等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网络能够提供多种业务,而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因此各种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业务要求。经过几个月来的不断学习,查阅资料,下面从光交换的分类、技术特点以及光交换方式三方面浅谈一下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光交换技术是全光通信网中的核心技术,在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通信网中,实现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通信网是宽带通信网未来的发展目标。光交换技术作为全光通信网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在全光通信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交换的分类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具体来说,光交换可分为光路光交换和分组光交换2类。 (1)光路光交换 OCS基于波长上下话路OADM(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和交叉连接OXC(0Ptical Cross Connect),采用波长路由方式,通过控制平面的双向信令传输建立链路和分配波长,实质是一种光的电路交换方式。 在DWDM网络中,光路交换以波长交换的形式实现,即在相邻节点间的每一

现代交换原理题库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电路交换采用(C )工作方式。A、虚连接B、数据报C、面向物理连接D、面向逻辑连接 2、电路交换得特点就是(C )。A、易于实现不同终端之间得连接B、逐段差错控制C、基于呼叫损失制得流量控制D、线路利用率高 3、报文交换适合(C )业务。A、实时语音B、交互式计算机通信C、电子邮箱D、网络聊天 二、填空题 1、公用电话网采用得交换方式就是电路交换。 2、报文交换中信息传输与交换得单位就是报文。 3、分组交换中,信息传输与交换得最小单位就是分组。 4、分组交换中,分组就是以存储转发得方式通过交换网络得。 5、分组交换得两种工作方式分别就是:数据报与虚电路。 6、电路交换包括了建立连接、信息传递与拆除连接三个基本阶段。 补充PCM 一、选择题 1、30/32路PCM系统得基群数码率为(D )。A、139、264Mbit/s B、34、368Mbit/s C、8、448Mbit/s D、 2、048Mbit/s 2、30/32路PCM系统帧结构中TS16得作用就是(C )。A、话音时隙B、信令时隙C、帧同步时隙D、异步时隙 3、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得线路信令每秒传送(A)次。A、 8000 B、4000 C、125 D、500 4、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得线路信令要隔(A)才传送一次。A125微秒B256微秒C2毫秒D16毫秒 5、在30/32路PCM系统中,第27话路得线路信令在( D )得TS16中传送。A、15帧B、14帧C、13帧D、12帧 6、在30/32路PCM系统中,第18话路得线路信令在( C )得TS16中传送。A、5帧 B、4帧C、3帧D、2帧 5、当局间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时,13帧(F13)得TSl6得后四位传送(B)得线路信令。A话路12 B、话路28 C、话路25 D话路 11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我国采用得PCM帧结构,每一帧有32 个时隙,每一时隙传送8 个比特。 2、PCM32系统中,每路信号得速率为_64 _kbit/s。 3、PCM32系统中,每帧时长为_125 _μs,一复帧时长2ms 。 三、简答题 1、为什么一个复帧由16个单帧组成? 2、30/32路PCM帧信号得组成?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T-S-T交换网络中,S接线器交换得时隙就是(B )。A、输入时隙B、内部时隙C、输出时隙 2、T—S—T内部时隙采用(B )得方法计算。A、正相法B、反相法C、同相法D、其它方法 3、TST数字交换网络,初级T入线复用度512,A-B方向选取得内部时隙为TS322,B-A方向内部时隙按相差半帧原则选择,应选择得时隙为(C )A、TS160 B、TS148C、TS66 D、TS578 4、串并转换得作用就是(A )。A、降低码率B、提高码率C、提高交换速度D、降低交换速度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案1上课讲义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 案1

习题答案 P15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话网提供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a、信息的传输时延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b、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 存储、分析和处理,也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c、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限制。 d、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的信息时,通信信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 通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 e、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f、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g、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络负载过重而呼叫不 通。 3、简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a、通信对象不同;语音通信是面向连接的,而数据通信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 通信需要定义严格的通信协议,而话音通信(非IP网络上的)则无须这么复杂。 b、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语音通信的差错率可高到10-3,而数据通信的差错率 要求低于10-8以下。 c、通信的平均持续数据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时间不同;数据通信的平均持 续时间一般在50秒以内、响应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而语音通信相应为5分钟和15秒。 数据通信速率一般受系统的数据流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影响。 d、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 4、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有哪些不足? 答: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的不足在于①使用电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低,原因不仅只是用户环路上只能进行模拟话音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和电话网络的交换方式以及其处理能力(面向连接 面向非连接)有关。②这种电话网利用电路交换分配固定电路资源的方式缺点是:一方面在数据量大时信道无法满足传输要求,另一方面在数据量很小时会很浪费网络传输资源。 5、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的方式? 答: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方式的原因是克服了电路交换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其利用率低的特点以及报文交换信息传输时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答案

此答案由304室全体同学提供,其中标红的题目未做。答案中可能有错误或缺漏,欢迎大家及时指出。谢谢! 《现代交换原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电话通信是利用声/电变换传输人类语言的一种电信系统。国际上选定 300~3400 H Z这个频段作为标准的电话通信的频带。 2、实现通信必须要有三个要素: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3、试列出程控交换机可提供的五种服务:呼叫转移、专线、遇忙回叫、免打扰、 多方通话。 4、交换节点可控制的接续类型有本局、出局、入局、转接接续。 5、F-150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话路系统、中央处理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三部分组成。 6、传输设备的输入时钟和接收时钟不一致时,会产生信号的丢失和重复。 7、单极性码只适合于在机架内部或邻近机架传输,不适合在线路中传输。 8、局间的PCM传输线上传输的是 HDB3 码,进入数字交换局的是 NRZ 码。所以,数字 中继器要有码型变换功能。 9、用户集线器是用户终端设备的接口电路,完成用户话务的集中(或分散),此功能是利 用单极T接线器实现。 10、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是:实时性强,具有并发性,适应性强,可靠性 和可维护性要求高。 11、时间表有16行,8列,则该时间表可调度的最大程序数为__8________个,可提供的最大不同周期 数有___5_______个。 12、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包括___系统数据____、_局数据______ 、__用户数据_____三部分。按照程控软 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 13、双处理机结构有三种工作方式:同步双工工作方式、话务分担工作方式、主/备用工作方式。 14、程控交换机软件管理技术主要有:实时处理、多重处理、群处理、多处理机。 15、多处理机控制系统中,分工方式主要有话务分担方式、功能分担方式根据处 理的数据保留情况,双套系统中又可分为、冷备用和热备用。 16、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程序和相关数据的总和。 17、设时间表有12行,8列,则可调度的最大程序数为 8 个,可提供的最大不同周期数有 6 个。 18、F-150采用的三级控制结构包括主机处理机、呼叫处理机、外围处理机。 19、程控交换系统的任务按紧急性和实时要求不同分为故障级、周期级、基本级三 级,分别由故障中断、时钟中断、队列启动。 20、程控交换系统对多用户的呼叫采用多重处理、群处理、多处理机的 处理方法。

现代交换原理论文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交换机原理功能及前景 程控交换机,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与之对应的是布线逻辑控制交换机,简称布控交换机),也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或数字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是由可编程序控制的、采用时分复用和PCM编码方式的、用于提供语音电话业务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电话交换机。 程控用户交换机有很多种类型,从技术结构上划分为程控空分用户交换机和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两种。前者是对模拟话音信号进行交换,属于模拟交换范畴。后者交换的是PCM数字话音信号,是数字交换机的一种类型。 如果从使用方面进行分类,可分为通用性程控用户交换机和专用型程控用户交换机两大类。通用型适用于一般企业、事业单位、工厂、机关、,学校等以话音业务为主的单位。容量一般在几百门以下,且其内部话务量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占总发话话务量的70%左右。目前国内生产的200门以下的程控空分用户交换机均属此种类型,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维护量较少。专用型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单位,根据各单位专门的需要提供各种特殊的功能。 用户交换机的作用 用户交换机是机关工矿企业等单位内部进行电话交换的一种专用交换机,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单位内部用户的相互通话,但也装有出入中继线可接入公用电话网的市内网部分和网中用户通话(包括市通话,国内长途通话和国际长话)。由于这类交换机系单位内部专用,故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若干附加性能以提供使用上的方便。因此这类交换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户交换机是市话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话交换机的一种补充设备,因为它为市话网承担了大量的单位内部用户间的话务量,减轻了市话网的话务负荷。另外用户交换机在各单位分散设置,更靠近用户,因而缩短了用户线距离,节省了用户电缆。同时用少量的出入中继线接入市话网,起到话务集中的作用。从这些方面讲,使用用户交换机都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因此公用网建设中,不能缺少用户交换机的作用。 用户交换机的前景 用户交换机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程控用户交换机,采用新型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不仅可以交换电话业务,而且可以交换数据等非话业务,做到多种业务的综合交换,传输。为各单位组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创造了条件。目前

现代交换原理试题库带答案版

一、单选题 1.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d A.光纤技术 B.终端技术 C.传输技术 D.交换技术 2.人类用电来传递信息最早是b A.电话 B.电报 C.收音机 D.电视 3.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成为 a A.电信 B.竹信 C.通信 D.电视 4.将含有信息的消息转换成传输介质能接受的信号形式的设备是 a A.终端 B.交换机 C.编码器 D.译码器a 5.N个终端采用全互连方式组成的通信网,需要 a A.N(N-1)/2条线路 B.N-1条线路 C.N条线路 D.N2条线路 6.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建立连接,通信完成后拆除连接的设备是 a A.终端 B.交换机 C.计算机 D.调制解调器 7.由若干交换机按照一定拓扑结构通过通信线路组合在一起实现众多终端互通是 b A.计算机网 B.通信网 C.广播电视网 D.电话网 8.用户交换机(PBX)具有自动交换功能时称为 a A.PABX B.DID C.PSDN D.CS 9.面向连接网络建立的连接有a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实连接 C.虚连接 D.有线连接 10.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b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 D.业务网和支撑网 11.下列属于固定资源分配技术的是a A.程控数字交换 B.分组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 D.业务网和支撑网 12.信道在每帧中固定出现的信道是b A.标志化信道 B.位置化信道 C.物理信道 D.逻辑信道 13.信息网络按业务分为电话网、电报网、有线电视网和a A.计算机网络 B.广播电视网 C.移动网 D.广域网 14.信息网络按技术层次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a A.支撑网 B.有线网和无线网 C.固定网和移动网 D.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5.通信网的组成包括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a A.交换机 B.路由器 C.集线器 D.网桥 16.交换节点泛指通信网中的各类交换机,包括通信接口、控制单元信令单元和b A.用户电路 B.交换网络 C.中继电路 D.控制系统 17.构成交换网络最基本的部件是d A.交换机 B.继电器 C.电子开关 D.交换单元 18.描述交换单元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容量、接口、功能和c A.有效性 B.可靠性 C.质量 D.误码率 19.将一个交换单元分为集中型、分配性和扩散型是按照c A.信息流向 B.交换的信号 C.出入线数 D.交换的速率 20.在出入线之间都接上一个开关,所有的开关就构成了d A.S接线器 B.T接线器 C.TST网络 D.开关阵列 21.实现在同一传输线上同时传输多路不同信号而互不干扰的技术称为b A.电路交换技术 B.复用技术 C.分组交换技术 D.ATM技术 22.电路交换的概念始于b A.报文交换 B.电话交换 C.数据交换 D.广播电视 23.世界上第一台程控交换机诞生的时间是c A.1946年 B.1876年 C.1965年 D.1970年 24.控制系统所有控制逻辑用机电或电子元件做在一定的印制板上,通过机架的布线做成的控制方式称为d A.程控 B.集中控制 C.分布控制 D.布线控制 25.通过使用在物理分开的一套矩阵接触或交差点的动作来确定传输通道路径的交换称为b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信令的控制方式分为非互控、半互控和全互控三种。 2、信令按照传递区域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按照传递通道与话路之间的关系分为随路信令和公路信令。 3、信令点编码规则方面,国际上采用14 位的信令点编码,我国采用24 位的信令点编码。 4、信令网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 5、信令路由分为正常路由和迂回路由。 6、信令按功能分可分为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 7、网线上超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e 。 8、通过颜色来区分光纤单模光纤为黄色、多模光纤为橙色。 9、程控数字交换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交换网络、接口电路、和处理机控制系统。 10、程控交换机主要包括三个通信阶段:电路的建立阶段、通信阶段和电路的拆除阶段。 11、多用户全互联方式中线路用量太多,N个用户需要N(N-1)/2 条线对。

12、信令从结构形式可分为未编码的信令和编码的信令。 13、解决多个终端中任何两个都可以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最佳解决方案是:在通信系统中引入交换节点设备。 14、交换实际要完成的功能是业务的汇聚、转接、分配、。。 15、基础的电信网由终端、传输、交换等三类设备组成。 16、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17、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分为交换机业务功能和用户分机功能。 18、电信网从宏观上分为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三类。 20、交换技术的演变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的发展过程。 21、信令网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直联、准直联、非直联。 22、按照信令传递通道与话路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随路信令、公路信令 . 23、PCM信号中每个信道的速率为64kbps 。 24、用于网线制作的水晶头的型号是RJ45。 25、PCM信号共有32路传输信道。 26、PCM信号中那两个信道是用来传送信令的第1信道和第16信道。 二、名词解释 1、SP 信令点 2、STP 信令转接点 3、SL 信令链路 4、PBX 用户交换机 5、OPC 起源点码 6、SLS 信令链路选择 7、LSTP 低级信令转接点 8、SPC 信令点编码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免费)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设S接线器有4条输入复用线和4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512。则该S接线器 的控制存贮器有 4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512 个。 2.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25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45,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5 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45号单元的内容是25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 3.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信令终端电路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4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宿主处理机。 4.电话机发出的DTMF 可以通过程控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从而实现某些业务所要求的二次拨号。 5.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DC1 和DC2 两级组成。6.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指存放在交换机处理机系统中,对交换机的各种业务进行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7.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8.在程控交换机中主要的中断类型有故障中断、时钟中断、I/0中断三种。 9.按照程控软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后者又包括___局数据_____和_用户数据________两大类。 10.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16 个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1024×1024的T接线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10分,每小题1分) 1.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的线路信令每秒传送( D )次。 A 8000 B 4000 C 125 D 500 2. 我国的国内7号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D )位二进制数。 A.12 B.14 C.36 D.24 3 TUP和ISUP应配置于(D )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STP C.网管中心D汇接局 4. 在程控交换机中,NO.7信令的第三级功能由(D )完成。 A.固件B.硬件C.硬件和软件D.软件 5 (D )不能通过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正确传送。 A.话音B.信号音C.DTMF信令D.振铃信号 6. 与数据驱动程序的规范相对应的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当ABC=111时执行程序( D ) A. R1 B. R2 C. R3 D. R4 7. 采用比特型时间表调度时,用来确定时钟级程序入口地址的表格是(D ) A.时间计数器B.时间表 C.屏蔽表D.转移表 8. 在( D )时要分析的数据来源是主叫用户的用户数据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案1

习题答案 P15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话网提供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a、信息的传输时延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b、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 不存储、分析和处理,也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c、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限制。 d、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的信息时,通信信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 通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 e、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f、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g、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络负载过重而呼叫不 通。 3、简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a、通信对象不同;语音通信是面向连接的,而数据通信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 通信需要定义严格的通信协议,而话音通信(非IP网络上的)则无须这么复杂。 b、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语音通信的差错率可高到10-3,而数据通信的差错率 要求低于10-8以下。 c、通信的平均持续数据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时间不同;数据通信的平均持 续时间一般在50秒以内、响应时间一般在秒左右,而语音通信相应为5分钟和15秒。 数据通信速率一般受系统的数据流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影响。 d、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 4、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有哪些不足 答: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的不足在于①使用电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低,原因不仅只是用户环路上只能进行模拟话音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和电话网络的交换方式以及其处理能力(面向连接面向非连接)有关。②这种电话网利用电路交换分配固定电路资源的方式缺点是:一方面在数据量大时信道无法满足传输要求,另一方面在数据量很小时会很浪费网络传输资源。 5、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的方式 答: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方式的原因是克服了电路交换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其利用率低的特点以及报文交换信息传输时延太长与不满足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的缺点,具体的说分组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有如下优点:

交换原理论文

交换原理论文 论文题目:综述No.7信令系统 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摘要 本文概述了信令系统以及No.7信令系统的定义、特点,介绍了NO.7信令系统基础结构的总体安排和分层组织,并举例说明了NO.7信令系统的相关应用。 关键字:No.7信令系统分层组织OSI模型ISDN 引言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经常会打电话。当拿起送受话器的时候,话机便向交换机发出了摘机信息,紧接着我们就会听到一种连续的“嗡嗡”声,这是交换机发出的,告诉我们可以拨号的信息。当拨通对方后,又会听到“哒-哒-”的呼叫对方的声音,这是交换局发出的,告诉我们正在呼叫对方接电话的信息…… 这里所说的摘机信息、允许拨号的信息、呼叫对方的回铃信息等等,主要用于建立双方的通信关系,我们把用以建立、维持、解除通信关系的这类信息称为信令。 第一章信令系统 1.1什么是信令系统 在电话的接续过程中除了话音信息外,还需要一些附加的控制信息,如交换机之间有关呼叫建立、拆线以及设备运行等信息,这些信息在电话网中便叫做信令(S~na1)。信令传送所必须要遵守的协议和规约就是信令方式,为了完成信令的传递与控制所实现的功能实体称为信令设备,信令方式和与其相对应的信令设备构成了信令系统。 信令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户以及通信网中各个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共同语言。信令按其工作区域分为用户信令和局问信令。用户信令是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局间信令是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局闻信令按其传送方式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随路信令是信令和话音在同一通路上传送,共路信令则是在一条信道中用带有标号的消息来传送 信号信息的一种方式。

现代交换原理题库

一、单选题 1.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A.光纤技术 B.终端技术 C.传输技术 D.交换技术 2.人类用电来传递信息最早是 A.电话 B.电报 C.收音机 D.电视 3.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成为 A.电信 B.竹信 C.通信 D.电视 4.将含有信息的消息转换成传输介质能接受的信号形式的设备是 A.终端 B.交换机 C.编码器 D.译码器a 5.N个终端采用全互连方式组成的通信网,需要 A.N(N-1)/2条线路 B.N-1条线路 C.N条线路 D.N2条线路 6.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建立连接,通信完成后拆除连接的设备是 A.终端 B.交换机 C.计算机 D.调制解调器 7.由若干交换机按照一定拓扑结构通过通信线路组合在一起实现众多终端互通是 A.计算机网 B.通信网 C.广播电视网 D.电话网 8.面向连接网络建立的连接有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实连接 C.虚连接 D.有线连接 9.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 A.实连接和虚连接 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 D.业务网和支撑网 10.下列属于固定资源分配技术的是 A.程控数字交换 B.分组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 D.业务网和支撑网 11.信道在每帧中固定出现的信道是 A.标志化信道 B.位置化信道 C.物理信道 D.逻辑信道 12.信息网络按业务分为电话网、电报网、有线电视网和 A.计算机网络 B.广播电视网 C.移动网 D.广域网 13.信息网络按技术层次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 A.支撑网 B.有线网和无线网 C.固定网和移动网 D.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14.通信网的组成包括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 A.交换机 B.路由器 C.集线器 D.网桥 15.交换节点泛指通信网中的各类交换机,包括通信接口、控制单元信令单元和 A.用户电路 B.交换网络 C.中继电路 D.控制系统 16.接口的作用是 A.物理连接 B.逻辑连接 C.转换信号 D.处理信令 17.构成交换网络最基本的部件是 A.交换机 B.继电器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交换是通信网的核心 答:因为交换设备主要是为网络中的任意用户之间构建通话连接,主要完成信号的交换,以及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所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 3、交换性能的差别对业务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交换性能对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开放种类、接续速度和接续成功率等方面。 5、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在交换思想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者有哪些缺点,有哪些可以进行改进的方法 答:(1)电路交换采用面向连接且独占电路的方式,是固定资源分配方式。分组交换对链路的使用时采用统计复用,不是独占的方式,即动态资源分配方式。(2)改进方法:在根据具体的应用兼顾到时延与开销两方面选择分组长度。 第二章1、PCM的时分复用中,随着复用路数的增加,每帧中包含的子支路书增加,其每帧的时间长度是否会随着增加为什么 答:每帧的时间长度不会随之增加,例如,对于语音信号而言,采样频率为8000Hz,则采样周期为1S/8000=125us,这就是一个帧的时间长度,分帧包含的子支路数影响每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2、利用单向交换网络能否实现用户的双向通信 答:可以,通过分别建两条相互独立的来、去方向通路来实现双向通信。 3、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S连接器即是空间连接器,只能完成不同总线上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不能满足任意时隙之间的交换要求,T接线器即是时间连接器可以实现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之间交换的基本功能。 4、为什么说TST网络是有阻塞的交换网络 答:因为TST网络中S连接器的出、入线上必须具有相同的、同时空闲的时隙号时方可接通,否则,S接续器某入线上的时隙会由于无对应时隙号而发生阻塞。 第三章1、为什么数字中继中需要做帧同步和复帧同步 答:帧同步可以使收发两端的各个话路时隙保持对齐;复帧同步则可以解决各路标志信令的错路问题。 2、若出现电话机摘机拨号后,其拨号音不能停止的情况,请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答:(1)发号制式不正确;(2)DTMF收号器发生故障或资源不够、没有接收到用户拨号信息;(3)处理机故障,当收号器收到用户拨出的号码并上交处理机,但处理机故障不能拆除拨号连接;(4)用户接口电路故障。 4、为什么采用多级链表结构存储字冠分析数据比采用顺序表节约空间 答:顺序表针对每个字冠在内存中都会对应有分析字冠并存放分析结果的记录,即使有些字冠前面有些位数的数字是相同的,因此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空间利用效率低,而采用多级链表结构时,对于前面有相同数字的字冠就可以共同分析至不同位数为止,由于相同数字部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小论文

现代交换原理及网络技术期末小论文要求一、背景----展望电信行业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过去10年,电信行业作为最具变革活力与进取精神的行业之一,发展迅猛。变革和转型的脚步从未停顿,顺着延展的画卷看去,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模式,一直在驱动行业突破自身成长障碍。电信行业将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华为从网络时代特征,以及新挑战、新机遇等多个维度,对电信行业未来市场愿景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未来5年,电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海量内容以及数以十亿计的接入需求,与电信行业基础设施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解决网络能力快速发展与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All-IP转型 全球电信运营商每年投入百亿美元用于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完全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All-IP转型是提升网络能力同时降低Capex和Opex的必然选择。在固定接入领域,“大容量能力、光铜一体”的接入设备成为趋势;为提高移动网络性能和传输效率,通过移动接入IP化可大大帮助运营商降低传输成本;在传送与承载层面,IP承载是实现网络扁平化和降低运维成本的有效选择;而核心网IP化,则真正成为“云计算”的基础,实现了海量信息集中计算和处理。 2.解决全业务IP网络和电信级能力之间的矛盾Telecom IP 起源于互联网的IP技术和传统电信业务的实时性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Telecom IP成为全业务IP网络的必然选择。另外,电信业务具有端到端的特性,要求IP网络能够保证端到端的带宽和性能,以及构建端到端的网络管理能力。Telecom IP把电信级的能力与IP网络的高效能力结合起来,保证端到端IP网络的可靠性、性能和可维护性,从而使IP技术和电信网络的结合成为可能。 3.解决新增10亿用户与低ARPU之间的矛盾低ARPU解决方案 未来5年,新的用户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兴市场,受制于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未来10亿级新增用户ARPU将远低于目前水平,处于3到5美元之间。在这种用户模型下,电信运营商同时保持盈利,将依赖于基于新兴市场的业务创新,例如,占印度人口72%的农村市场,电信业务的渗透率仅为13%。基于全IP技术的低TCO解决方案及业务创新,驱动用户规模增长。低ARPU解决方案是消除数字鸿沟、保障运营商成功的关键。 4.解决无处不在的宽带与网络覆盖成本之间的矛盾移动宽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