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新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新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新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新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先天性脑积水

【概述】

先天性脑积水系指发生于胚胎期及婴幼儿期的,因脑脊液循环和/或吸收障碍、脑脊液过度分泌等原因所致的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的病理状态。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头颅变形、神经功能障碍。常合并其它神经畸形的存在,如胼胝体发育不全、Chiari’s 畸形、Dandy-Walker畸形、脊柱裂等。

单纯脑脊液分泌过多所致的脑积水只见于较大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其它类型的脑积水,只是梗阻部位的区别。中脑导水管狭窄导致幕上脑室扩张,四脑室出口梗阻时幕上下脑室系统均扩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颗粒部位的梗阻所致的脑积水,则符合传统分类中的交通性脑积水的描述。另有,根据脑积水进展的程度和颅内压力的高低,分为进展性脑积水、静止期脑积水、正常颅压脑积水。

【诊断要点】

1. 病史:患儿父母双方的家族史、遗传病史,如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中脑导水管狭窄;孕前病毒感染的筛查;孕期感染和药物暴露;特殊职业暴露;有无高危妊娠、难产及助产史;生后Apgar评分状况;产后有无补充维生素K1,单纯母乳喂养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脑出血几率增加);生后高热、抽搐历史;头部外伤史等。

2. 体格检查:头围异常增大是婴幼儿脑积水的突出特点。前囟扩大,甚至可达双侧翼点。头皮静脉怒张、“落日征”都是典型表现。头部叩诊可听到破壶音(Macewen 征)。若出现视乳头水肿,同时伴有头痛呕吐,应高度怀疑包括脑积水在内的高颅压状态。Parinaud综合征表现为上视麻痹,而水平玩偶眼征可引出。此外,应着重了解婴幼儿神经机能发育的状况。根据同月龄正常儿童应该出现的反应,对比患儿精神运动发育的状态。

【主要辅助检查】

1. 腰椎穿刺: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可以测定颅内压力。此法实施前,必须明确没有可能导致脑移位的梗阻性因素存在。通过腰穿注入核素或造影剂,可以完成同位素脑池扫描或CT脑池扫描,对于明确梗阻部位提供有益的信息。此外,通过腰穿引流脑脊液,对比引流前后临床症候改进的程度,可以判别实施分流术的价值——尤其对于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头颅X线检查:典型的颅骨变薄、骨缝增宽、脑回压迹加深等表现,常需数周至数月方能显现。已逐渐被更精确、便捷的手段所取代。

3. CT检查:此法安全快捷。可以显示脑室扩张的部位和程度,寻找病因;在脑池内注入造影剂的辅助下,动态CT扫描可以了解梗阻的部位。计算额角最宽径与颅骨内板最宽径的比值(Evan’s index),可以评估脑室扩张的程度。

4.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精确、安全、无创,可以适用于婴幼儿,甚至是胎儿。但检查需要镇静下完成。MRI 除了显示脑积水的情况外,还可以发现合并存在的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s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血管畸形、中脑顶盖部肿瘤等病变。T2加权能很好地显示脑脊液由室管膜的外渗现象。

【主要鉴别诊断】

1. 脑实质体积缩减继发的脑室扩大

2. 代偿性或静止期脑积水

【治疗指南及规范】

(一)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通常都是暂时性的方式。对于静脉窦的闭塞、脑膜炎、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等,可能有效。药物治疗包括乙酰唑胺、脱水剂等。对于新生儿脑室内出血,多次腰椎穿刺可以缓解部分患儿的脑积水。

(二)手术治疗1. 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1)适应症:几乎所有类型的脑积水都可以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它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分流方式。(2)禁忌症:颅内、腹腔内、手术野感染;妊娠;腹水;脑脊液蛋白过高(>150mg/dL);脑室内新鲜出血。(3)手术步骤和要点:经右侧额角穿刺置管是目前较为推崇的方法。如选择经侧脑室三角区置管,但应注意置管深度应超过脉络丛、尽量伸展至额角,减少脉络丛包裹的可能。对于置管困难者,可于神经导航(neuronavigation)引导下,精确放置。2. 脑室-右心房分流术(ventriculo-atrial shunt, VA)脑室右心房分流术主要适用于无法实施VP分流术的患者。导管通过面总静脉或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房。其远期并发症较多,有些并发症是致命的,如静脉血栓/栓塞、严重心律失常等。临床应用相对局限。 3.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umbo-peritoneal shunt,LP)对于脑室系统至腰池蛛网膜下腔无梗阻的脑积水患者,都可选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建议采用可调压分流装置(programmable device)。4. 内镜下三脑室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适应症:中脑导水管狭窄、四脑室开口梗阻、基底池梗阻所致的脑积水。(2)禁忌症:三脑室底宽度小于5mm;严重的三脑室底下陷;脑底池闭塞或静脉窦梗阻所致脑积水。【并发症】1. 穿刺并发症包括穿刺道出血和脑压骤减导致急性硬膜下出血、脑室内甚至是硬膜外血肿。2. 分流管梗阻梗阻可以发生于脑室内和/或腹腔端。3. 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属。一旦术后怀疑感染,应立即采集标本、尽快明确病原学,并使用强力药物控制感染。对于感染迁延者,需拔除分流装置、改行腰池持续引流(无梗阻性脑积水)或脑室外引流(梗阻性脑积水)。如果发生脑室炎,则病死、病残率激增。腹腔可并发腹膜炎、膈下脓肿、腹腔脓肿。4. 分流管移位分流管与皮肤、肠管、腹壁肌肉摩擦,可以外露、由直肠脱出、甚至经由肌肉层穿透皮肤。5. 过度引流临床上出现典型的颅内低压症状。轻微的过度引流,机体多能逐渐代偿;严重者,可导致硬膜下积液/积血、脑室内出血或硬膜外血肿。随着体外可调压分流装置的普及,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老式分流装置出现无法代偿的引流过度,往往需要再手术更换分流阀门。6.裂隙脑室综合征(slit ventricle syndrome)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多有既往脑室炎症或分流装置感染的病史。脑室形态较小,脑室顺应性下降。脑室内压增高时,脑室壁不能代偿性扩张,常致临床症候急骤恶化。其本质是颅内压增高,而不是过度引流所致的低颅压状态。7. 脑室造瘘位置不当所致的并发症,内镜操作带来的副损伤。

【随访】离院前常规影像学检查,作为评估分流效果的参考。婴幼儿患者的影像随访间期为3-6月,同时不能忽视对精神运动发育、头围等指标的关注。安置可调压分流装置的患儿,需根据引流状况,适时调整阀门压力。脑积水患儿的预后与致病因素、分流术后并发症等相关。

二:蛛网膜囊肿

【概述】蛛网膜囊肿是发生于蛛网膜夹层中的真性囊肿,其内容不与脑池交通。不同于炎症、创伤、出血等原因造成的继发囊肿。近一半的蛛网膜囊肿发生于侧裂/中颅窝,桥小脑角区、松果体区、小脑背侧、鞍区亦是好发部位。发生于纵裂池、大脑凸面、桥前池、颈延交界区者,较为少见。而脑室内和椎管内的蛛网膜囊肿则属罕见。

通常可以按照发生部位分类。对于最常见的侧裂/中颅窝蛛网膜囊肿又分为三型:I型. 仅位于颞叶前端,呈现“双凸”形轮廓,体积较小;II型. 影响颞叶前中份,形态为三角形或四边形,体积中等,有一定占位效应,侧裂敞开;III型. 体积更大,甚至影响多个脑叶,占位效应明显。

【诊断要点】

1. 颅内压增高症状:多源于巨大囊肿或囊肿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

2. 颅骨局部膨隆。

3. 癫痫。

4. 囊肿所在部位所致的局灶症状:鞍区蛛网膜囊肿可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梗阻性脑积水等;松果体区蛛网膜囊肿伴随的Parinaud’s综合征;小脑蛛网膜囊肿出现的共济失调;桥小脑角区囊肿可见的三叉神经痛、耳鸣等。

5. 囊肿溃破或伴发桥静脉撕裂所致的囊内/硬膜下出血。

【主要辅助检查】

1. CT:平扫呈低密度、边界光滑、无钙化的囊性病变,与脑池关系密切。无强化。邻近骨质可有膨隆,受压脑组织移位向对侧。

2. MRI:显示精度高于CT,对内容物的判别优势明显。

3. 动态脑池造影:腰池注入造影剂,动态CT扫描,可以了解囊内容与正常脑脊液循环的关系。

【主要鉴别诊断】

1. 表皮样囊肿

2. 其它先天性囊肿,如神经肠源性囊肿、脉络膜囊肿等。

3. 感染性囊性病变

4. 囊性变的肿瘤

【治疗指南及规范】

1. 无占位效应、无临床症候的蛛网膜囊肿,只需动态观察。

2.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占位效应、颅骨膨隆或伴发出血、癫痫的患者。

(1)经内镜或小骨窗开颅,囊肿部分切除,并将囊腔与邻近脑池沟通。

(2)囊肿分流术:因分流装置相关的并发症,不作为首选。

(3)常规开颅手术切除:有逐渐被微创手术取代的趋势。

【并发症】

1. 硬膜下积液

2. 癫痫

3. 硬膜下出血

4. 微创术后囊肿复发,而需改行分流。

5. 分流相关并发症。

【随访及健康教育要点】

无症状的蛛网膜囊肿只需定期复诊,甚至不必常规进行影像学的随访,直至出现症候。向家属及病人宣教本病的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经手术干预的病例,需要根据病变的特点、手术方式,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和影像学复查。

三脑瘫

【概述】

脑性瘫痪描述了一组发生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的非进行性损害,所致的一系列运动受限和姿势障碍的临床症候群。常伴发感觉、认知、情感、行为障碍。根据运动障碍的类型分为痉挛型、舞蹈-手足徐动型、肌张力异常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痉挛型最为多见,约占临床病例的60%。根据痉挛性脑瘫受累的肢体,分为单瘫、偏瘫、四肢瘫、双瘫等类型。

【诊断要点】

1. 病史:出生前孕妇经历缺氧、病毒感染、放射或药物暴露;围生期缺氧、难产或早产、低体重;生后缺氧缺血性损伤、颅内出血等。

2. 临床症候:(1)运动发育迟滞,主动运动减少;(2)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关节僵硬;(3)反射异常,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4)姿势异常,上肢肘内收、下肢大腿内收,呈现特征性的姿势;(5)合并的神经系统症候,如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情感异常等。还可同时存在其它器官系统的病征。(6)肢体畸形。

3. 术前评估:在病史和临床症候的收集的基础上,着重于以下几方面的评估。(1)肌力与肌张力,肌无力、肌张力低下是外科手术的禁忌;通过改良的Ashworth V级法评定,III级以上者,有手术指征。(2)痉挛程度的评估,通过Held评分方法,将牵张反射引起的肌肉反应划分为0-5分。(3)智商测定和心理学评价:IQ低于50、学习交流能力差是相对手术禁忌征。

【主要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了解颅内病损,有无其它占位、血管疾病等,可能导致相似的临床病征。

2. 脑电图:评价伴发的癫痫。

3. 神经心理学检查

【主要鉴别诊断】

1. 肌张力障碍

2. 帕金森氏病

3. 肌阵挛

【治疗指南及规范】

(一)治疗目的

1. 使具有运动回复潜能的患儿,改善运动能力、增强社会适应。

2. 使严重痉挛、几乎无运动能力的患儿,降低护理难度、提高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

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2. 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

3. 针对关节挛缩、肢体畸形的矫形手术

4.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巴氯酚、曲丹林等;肉毒素肌肉注射;巴氯酚鞘内注射等。

5. 功能训练,包括物理治疗、技能训练和语言训练。并将医生指导下的训练与家庭训练有机结合。

【并发症】

1. 肢体麻木:多数自行缓解。

2. 肌力下降。

3. 括约肌功能障碍。

4. 伤口、颅内感染。

【随访】

本病术后痉挛的缓解率较高,但仍需配合康复及训练。精细动作的功能多难恢复。

四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概述】

属于椎管内先天性囊肿。胚胎3周时,脊索发育异常导致背侧外胚层(皮肤、脊髓)和腹侧内胚层(前肠)分离障碍。临床上典型的症候是髓外硬脊膜下囊肿伴相应的椎体异常。常发生于胸椎,颈椎次之,较少发生于腰骶段。约半数病人伴发椎体异常,如脊柱裂、蝴蝶椎、椎体融合、脊柱侧凸等。囊肿壁薄,被覆单层、假复层或复层立方/柱状上皮;内容清亮或富蛋白液体。

【诊断要点】

常发生于10-40岁人群,性别比3:2。以背部疼痛、渐进性运动感觉障碍、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辅助检查】

1. MRI:显示境界清楚的髓外硬脊膜下囊性占位;囊液内容蛋白的含量决定了,其在T1WI和T2WI呈现与脑脊液等信号或高信号的改变。

2. CT脊髓造影:可以发现伴发的椎体异常、椎管局部扩大、囊性占位。

【主要鉴别诊断】

1. 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伴囊性变

2. 髓外表皮样囊肿

3. 蛛网膜囊肿

【治疗指南及规范】

力求手术全切。粘连紧密、切除困难者,可行囊肿部分切除或引流;但较易复发。椎板切开暴露病变时,应兼顾脊柱稳定性的问题。

五小脑髓母细胞瘤

【概述】

髓母细胞瘤属于原始神经外胚层(PNETs)肿瘤。约占儿童期颅内肿瘤的15%-20%。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较常见,5年生存率50%-70%。儿童患者中,肿瘤更易发生在中线;而随着年龄增长,半球起源的髓母细胞瘤逐渐增多。

【诊断要点】

1. 病史:病情进展较快,通常病程短于3-5月。

2. 临床表现:(1)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常见。儿童患者因呕吐就诊于胃肠专科者,并不少见。(2)局灶性症候:肢体/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异常、眼震、肌张力降低;脑干受压或四脑室底受累引起的面瘫、复视、锥体束受损;慢性小脑扁桃体疝伴随的颈强、强迫头位;后组颅神经症候;小脑危象等。(3)病变播散于中枢神经系统其它部位引发的症状。

【主要辅助检查】

1. CT:平扫呈现后颅窝稍高密度、均质肿块影像。钙化较少见,约10%-20%。四脑室受压前移。强化较均匀。

2. MRI:普通扫描多显示为均质四脑室占位。T1WI呈现等或低信号,T2WI可以是等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强化表现类型变异较多。核磁共振检查有利于发现髓母细胞瘤的播散征象。

【主要鉴别诊断】

1. 四脑室室管膜瘤

2.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3. 四脑室内脑膜瘤

4. 脑干胶质瘤

【治疗指南及规范】

(一)手术治疗: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枕下正中入路或旁正中入路。争取全切肿瘤、打通脑脊液循环通道、保全脑干小脑功能,是手术治疗的原则。

(二)术后放疗:推荐局部放疗配合全脑全脊髓放疗。

(三)术后化疗:对于复发病例和高危人群(发病年龄小于3岁、肿瘤残留、肿瘤播散)应配合化疗。化疗在低位人群中的价值,仍存在争议。

【并发症、病死率】

术后并发症包括脑干功能损害、小脑性缄默、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积水等。经积极的综合治疗,患儿5年生存率约为50%-80%。

【随访】

以3-6月的随访间期,动态了解病况。鉴于髓母细胞瘤的播散倾向,应了解整个神经轴的影像资料。

六儿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概述】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是缓慢生长的良性胶质细胞来源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群。平均发病年龄18岁。发生率占所有颅内胶质瘤的5%-7%。小脑和鞍区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发生于脑干、基底节、丘脑、幕上脑实质、脑室、脊髓者,较为少见。

【诊断要点】

1. 病史:通常发病年龄较小,这不同于星形细胞瘤的发病规律。病程较长,症候进展缓慢,病变体积较大而临床症候相对较轻。

2.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3. 肿瘤部位相关的神经系统症候:(1)小脑PA,位于小脑半球或蚓部,可引起肢体躯干的共济失调;(2)脑干PA,颅神经核性损伤、长传导束受损征象、交叉瘫;(3)鞍区/鞍上PA,发生于视神经者引起单侧视力下降、突眼;发生于视交叉和下丘脑者,出现视力视野障碍的同时,可出现发育障碍、内分泌代谢异常、精神运动异常、梗阻性脑积水等;(4)大脑PA,症状主要取决于受累的脑区;(5)脊髓PA,主要产生脊髓压迫症候。

【主要辅助检查】

1. CT:平扫呈现边界清楚的囊性或实体性占位,位于PA的好发区域。无或轻微瘤周水肿。20%病例可见钙化,极少出血。增强扫描检查,约半数为囊性伴附壁强化结节,40%为不均匀强化伴中心坏死,余者为均质强化。

2. MRI:实体部分,T1WI为低或等信号,强化后表现为均质或不均匀增强。囊性部分T1WI与脑脊液信号相仿;T2WI表现变异较多,主要取决于内容成分的差异。

【主要鉴别诊断】

1. 髓母细胞瘤

2. 室管膜瘤

3. 节细胞胶质瘤

4. 血管母细胞瘤

5. 鞍区生殖细胞瘤

6. 下丘脑错构瘤

7. 急性多发性硬化,可呈现类似视神经胶质瘤的表现。

【治疗指南及规范】

1. 考虑到肿瘤的良性背景和自然病程,治疗方式应以保全功能为首要考量,对于侵及脑干、下丘脑、视神经/视交叉和重要血管的PA,勉强全切实属不智之举。但对发生于功能相对次要区域的PA,追求全切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2. 放射治疗:对于术后肿瘤残留或有复发迹象的病例,应选择放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3. 化学治疗:主要适用于不宜进行放射治疗的年幼患儿,如视路附近PA的患儿。

【并发症】

主要与病变部位和受累的神经、血管结构的复杂性相关。

【随访及健康教育要点】

PA的10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主要取决于病灶部位、全切程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定期随访应作为常规。偶有恶性变发生。

第七章栓系综合征

【概述】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指因各种病因导致的脊髓圆锥低位、脊髓神经牵张受损,所引起的一系列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根据病因,将栓系综合征分为原发性栓系综合症和继发性栓系综合征。前者包括终丝增粗、脊柱裂、腰骶部椎管内外脂肪瘤、皮毛窦等。后者多源于手术或创伤后瘢痕粘连。

【诊断要点】

1. 皮肤异常: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浅凹或窦道,可伴有异常分泌物溢出;皮下脂肪瘤;骨质异常所致的皮肤外观不对称。

2. 运动障碍:发生于近3/4的病员。主要表现为步态异常、下肢力弱和下肢反射异常。肌肉萎缩可见。

3. 感觉异常:腰背痛、腿痛较为多见。可有感觉减退。

4. 括约肌功能障碍:大便次数增多,不易自控。小便失禁。

5. 骨畸形:脊柱侧凸畸形、足部畸形常见。

【主要辅助检查】

1. CT:可以发现脊柱裂、椎体融合和分节异常、脊柱侧凸畸形等。

2. MRI:显示栓系的圆锥低于腰2椎体下缘,腰5骶1水平终丝增粗(直径>2mm);脊髓脊膜膨出;椎管内外脂肪瘤;终丝纤维脂肪瘤;脊髓纵裂畸形;手术或创伤后瘢痕等。

3. 超声: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患者。超声可以发现低位圆锥和脊髓动度减少等栓系征象。

4. 肾功能评定:主要根据泌尿系统B超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肾功损害程度,以利尽早干预。

【主要鉴别诊断】

1. 圆锥低位,无终丝增粗和脂肪瘤、无临床症候。

2. 既往手术后导致的圆锥低位,此种状况需排除继发栓系的可能。

【治疗指南及规范】

(一)手术目的

尽早松解栓系,切除占位病损,解除脊髓粘连,重建脊膜及软组织,矫正肢体畸形。(二)手术要点

根据解剖关系和术中电生理监测,正确识别终丝。切断终丝后,脊髓上升2厘米以上。切除伴发的肿瘤性病损,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松解粘连。妥善修复硬膜、肌筋膜层,无张力缝合皮肤。

【并发症、病死率】

参见“脊柱裂”

【随访】

多数运动感觉症候于术后稳定或好转。而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改善率不超过10%。

八脊柱裂脊膜膨出

【概述】

脊柱裂(spina bifida)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神经管闭合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一种。可以发生在脊柱各节段,但以腰骶部最为多见。胚胎4周内,中胚层组织发育异常,导致椎管骨质部分缺如。根据有无脊膜、脊髓组织由缺损处突出分为显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cystica,又名囊状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通常,隐性脊柱裂只是偶然发现,并无临床症候,无需特殊治疗;显性脊柱裂则不然,根据膨出组织的不同以及合并的脊髓病损,可呈现多种表现——下肢运动感觉异常、足部畸形、括约肌功能障碍、脂肪瘤、潜毛窦,脊髓栓系、脊柱侧弯、小脑扁桃体下疝、脑积水、脑膜脑膨出、脑发育畸形等。

临床上可分为:(1)开放性脊柱裂:扁平状膨出的脊髓脊膜组织外露,没有皮肤包被。属于严重的显性脊柱裂。(2)闭合性脊柱裂:①显性脊柱裂:a. 脊膜膨出(meningocele)脊膜连同包裹的脑脊液,囊性突出于皮下,脊髓、脊神经的位置形态正常。此型症候最轻,预后良好。b. 脊髓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此型临床最为常见。脊髓和/或脊神经伴随脊膜由骨质缺损处囊状膨出。c. 罕见脊柱裂:骨裂发生于侧方或腹侧,以邻近脏器受压的症候而就诊。临床预判困难,往往造成误诊。②隐性脊柱裂:仅有局部骨质缺损,而没有神经组织和脊膜的膨出。【诊断要点】

1. 病史:了解患儿生后的病情状况外,追问孕产经过、了解危险因素。

2. 局部表现

(1)皮肤异常:开放性脊柱裂皮肤表面即可见到疝出的椎管内容物,;皮肤表面的潜凹、多毛、毛细血管瘤样皮损、窦道。

(2)局部包块:婴儿出生后,即可发现腰骶部、下胸段、颈段、上胸段中线左右有隆起的包块。80%的病损位于腰骶段。婴儿哭闹时包块增大。膨出内容物以液体成分为主者,透光试验阳性。

3. 神经损害症候:

(1)下肢运动感觉障碍新生儿下肢自发运动的不对称,穿衣困难(肌力肌张力异常),关节位置形态异常(如足内翻)等都提示神经损害的存在。运动障碍以迟缓

性瘫痪为主。细致查体发现的感觉障碍平面和运动受损的肌群,对于判断膨出神经的节段和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2)括约肌功能障碍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占囊性脊柱裂患者的比例,可达90%,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肛门括约肌皱褶减少、张力降低、粪便溢流都是具有提示价值的临床征象。

(3)合并畸形产生的临床症候①脑积水前囟膨隆,头围迅速增大,头皮静脉曲张;外展麻痹,落日眼征;喂养困难等。②Chiari’s畸形短颈,发迹低位,颈部强直,面部表情不对称,上肢反应不对称。③脊柱侧弯、后凸畸形(Scoliosis and Kyphosis)④皮毛窦反复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感染性的肉芽肿包裹脊髓组织;皮肤窦道也可因感染反复出现红肿痛热、炎性分泌物等表现。

【主要辅助检查】

1. 产前辅助检查:①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triple test)、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非结合雌三醇(uE3)检查。②经腹或经阴道绒毛膜活检、培养。③产前B超。④胎儿MRI 。

2. 生后检查:①脊柱X光片显示脊柱裂,了解伴发的脊柱畸形。②CT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显示颅内、环枕部和脊柱裂部位的状况,评价伴发的脑积水、脑发育异常、Chiari’s畸形和囊状膨出物。③核磁共振成像是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合并的皮毛窦、脂肪瘤、脊髓栓系均可显现。④神经系统损害的评估尿动力学检查;肾脏功能检查;肾脏B超了解肾积水情况;荧光原位杂交检测22号染色体长臂(22q)缺失综合症。

⑤脊柱、肢体畸形的影像学检查。

【主要鉴别诊断】

1.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2. 脊髓中央管扩大

3. 皮毛窦

【治疗指南及规范】

(一)保守治疗:高危因素的存在有必要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重度脑积水、严重脊柱畸形、合并其它脏器先天畸形、截瘫、胸腰段囊性脊柱裂等。罹患这些病损的新生儿病死率较高,也使外科干预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当患儿状况逐步稳定,已经基本渡过了生命危险期,可考虑延期手术。

(二)手术治疗

1. 手术目的:松解粘连和栓系,处理伴发病损(如脂肪瘤、终丝栓系等),恢复脊髓的包被。

2. 手术时机:脊髓外露、脊髓脊膜膨出溃破的患儿需要急诊手术。余者争取生后1-3月手术。

【并发症及病死率】

包括伤口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下肢畸形等。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状态的因素颇多——疾病的严重程度,干预措施的时效性,后期并发症的影响,患儿的心理,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等。

【随访及健康教育要点】

建议2岁前随访周期为3月,学龄期前每6月随访一次,其后可延长至1年,直至终生。随访的内容包括,神经机能状况、独立生活和其社会属性、分流装置工作状态、Chiari’s畸形的演变情况、下肢畸形的康复状态、皮肤营养和褥疮。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知 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 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 硬膜下/外血肿的护理问题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 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颅底骨折的护理问题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常见的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类型: ⑴皮下血肿:出血局限在皮下,不易扩散,肿块较硬;有时肿块较大,中心较软,造成颅骨凹陷骨折的假象。 ⑵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弥散在帽状腱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血肿可迅速扩散,有的甚至使整个头部变形,谓“牛头征”,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贫血或休克症状。 ⑶骨膜下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血肿局限在颅骨外膜和各颅骨缝线连接的区域之间,一般不跨越骨缝线,触之可有波动感。 【治疗】 皮下血肿早期应冷敷或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以后可做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一般不做穿刺抽血,较小的血肿可在数日内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量大时一定要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发生在幼儿时,应及时输血;因其出血量大,一

皮甚至连同额肌、颞肌或骨膜一并撕脱。根据撕脱的程度,又分为完全性撕脱伤和部分撕脱伤。后者斯托的皮瓣尚有部分蒂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治疗】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原则与头皮裂伤相同。 (二)颅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1.线性骨折 ⑴颅盖的线性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⑵颅底的线性骨折,根据部位可分为下列三种 类型。 ①颅前窝骨折:骨折线累及额骨的眶板和筛骨,出血可经前鼻孔流出,或流入眶内,后者在眼睑中或球结膜下形成瘀斑,出血多时则在眶周广泛淤血,形成“熊猫眼”征。脑膜破裂时,脑脊液可经额窦或筛窦经前鼻孔流出,称为脑脊液鼻漏。筛板、视神经孔骨折或当骨折累及眶上裂

小儿外科考试题

小儿外科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大面积烧伤病儿早期可发生。 2、小儿外科补液疗法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3、原发性肠套叠的主要症状是、、和。 4、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多于出生后开始。病程早期由于失去大量胃酸引起,晚期由于脱水严重形成。 5、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为。 6、的梗阻为上尿路梗阻,一般影响侧肾及输尿管;为下尿路梗阻,可影响侧肾及输尿管。 7、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多发生于,发病骨组织才出现明显改变。 8、先天性巨结肠可引起、及等并发症。 9、先天性膈疝包括、及。 10、为准确测定直肠闭锁高度,倒立侧位X线摄片应于生后进行 11、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三大基本症状为、及。 二、选择题: 1、关于小儿肠套叠,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常发生于1岁左右 B、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 C、绝大多数与肠管本身病变有关 D、腹部可及腊肠样包块 E、多数有果酱样大便 2、小儿最常见的实体瘤是 A、肾胚瘤 B、神经母细胞瘤 C、肝母细胞瘤 D、横纹肌肉瘤 E、内胚窦瘤 3、美克尔憩室好发部位是 A、空肠 B、十二指肠 C、结肠 D、回肠近端 E、回肠远端 4、肠重复畸形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 A、炎症 B、肠梗阻

C、异位肠黏膜 D、异位胃黏膜 E、合并肠梗阻 5、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巨大结肠蠕动无力 B、巨大结肠肌层纤维化 C、外括约肌痉挛 D、痉挛肠段肌间神经节细胞缺乏 E、直肠及乙状结肠远段痉挛 6、浅II度烧伤的局部损伤深度为 A、达皮肤角化层,生发层健在 B、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C、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属器残留 D、达皮下脂肪 E、达皮肤全层 7、新生儿呕吐含有胆汁的胃内容物能除外 A、小肠旋转不良 B、幽门狭窄 C、空肠闭锁 D、十二指肠第三段闭锁 E、环行胰腺 8、肠旋转不良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是 A、B超 B、腹立位X线片 C、钡餐 D、钡灌肠 E、99MT C扫描 9、关于隐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6岁以内手术治疗 B、可影响生育功能 C、可癌变 D、可并发睾丸扭转 E、单靠CT或B超不能确诊 10、阴囊反复出现肿物,透光(-),应考虑 A、交通性鞘膜积液 B、阴囊血肿 C、睾丸肿瘤 D、腹股沟斜疝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常见的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类型: ⑴皮下血肿:出血局限在皮下,不易扩散,肿块较硬;有时肿块较大,中心较软,造成颅骨凹陷骨折的假象。 ⑵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弥散在帽状腱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血肿可迅速扩散,有的甚至使整个头部变形,谓“牛头征”,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贫血或休克症状。 ⑶骨膜下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血肿局限在颅骨外膜和各颅骨缝线连接的区域之间,一般不跨越骨缝线,触之可有波动感。 【治疗】 皮下血肿早期应冷敷或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以后可做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一般不做穿刺抽血,较小的血肿可在数日内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量大时一定要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发生在幼儿时,应及时输血;因其出血量大,一般不能自行吸收,穿刺抽血常不能一次将所有积血完全抽净,而需多次方能完成。骨膜下血肿常见于婴儿产伤,也见于幼儿跌伤。最好能够早做穿刺或引流,若待其自行吸收,多留下骨性钙化隆起,严重时使头颅变形。如头皮血肿出现感染,均应早做切开引流,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2.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为锐性切割或较大的钝力直接作用所致。 【诊断】 ⑴锐性切割伤伤口整齐。 ⑵钝性损伤在头皮裂开的边缘呈锯齿状并有头皮的挫伤和擦伤。 【治疗】 头皮裂伤在紧急处理时主要是止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然后在有条件的地方将伤口清创缝合。有的伤口在三天以内,只要无明显的化脓性感染,也应争取在彻底清创后一期缝合。 3.头皮撕脱伤和头皮去缺损 【诊断】 当大量的毛发收到暴力撕扯时可将整个头皮甚至连同额肌、颞肌或骨膜一并撕脱。根据撕脱的程度,又分为完全性撕脱伤和部分撕脱伤。后者斯托的皮瓣尚有部分蒂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治疗】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原则与头皮裂伤相同。 (二)颅骨骨折 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 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 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范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二)手术治疗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新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先天性脑积水 【概述】 先天性脑积水系指发生于胚胎期及婴幼儿期的,因脑脊液循环和/或吸收障碍、脑脊液过度分泌等原因所致的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的病理状态。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头颅变形、神经功能障碍。常合并其它神经畸形的存在,如胼胝体发育不全、Chiari’s 畸形、Dandy-Walker畸形、脊柱裂等。 单纯脑脊液分泌过多所致的脑积水只见于较大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其它类型的脑积水,只是梗阻部位的区别。中脑导水管狭窄导致幕上脑室扩张,四脑室出口梗阻时幕上下脑室系统均扩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颗粒部位的梗阻所致的脑积水,则符合传统分类中的交通性脑积水的描述。另有,根据脑积水进展的程度和颅内压力的高低,分为进展性脑积水、静止期脑积水、正常颅压脑积水。 【诊断要点】 1. 病史:患儿父母双方的家族史、遗传病史,如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中脑导水管狭窄;孕前病毒感染的筛查;孕期感染和药物暴露;特殊职业暴露;有无高危妊娠、难产及助产史;生后Apgar评分状况;产后有无补充维生素K1,单纯母乳喂养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脑出血几率增加);生后高热、抽搐历史;头部外伤史等。 2. 体格检查:头围异常增大是婴幼儿脑积水的突出特点。前囟扩大,甚至可达双侧翼点。头皮静脉怒张、“落日征”都是典型表现。头部叩诊可听到破壶音(Macewen 征)。若出现视乳头水肿,同时伴有头痛呕吐,应高度怀疑包括脑积水在内的高颅压状态。Parinaud综合征表现为上视麻痹,而水平玩偶眼征可引出。此外,应着重了解婴幼儿神经机能发育的状况。根据同月龄正常儿童应该出现的反应,对比患儿精神运动发育的状态。 【主要辅助检查】 1. 腰椎穿刺: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可以测定颅内压力。此法实施前,必须明确没有可能导致脑移位的梗阻性因素存在。通过腰穿注入核素或造影剂,可以完成同位素脑池扫描或CT脑池扫描,对于明确梗阻部位提供有益的信息。此外,通过腰穿引流脑脊液,对比引流前后临床症候改进的程度,可以判别实施分流术的价值——尤其对于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头颅X线检查:典型的颅骨变薄、骨缝增宽、脑回压迹加深等表现,常需数周至数月方能显现。已逐渐被更精确、便捷的手段所取代。 3. CT检查:此法安全快捷。可以显示脑室扩张的部位和程度,寻找病因;在脑池内注入造影剂的辅助下,动态CT扫描可以了解梗阻的部位。计算额角最宽径与颅骨内板最宽径的比值(Evan’s index),可以评估脑室扩张的程度。 4.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精确、安全、无创,可以适用于婴幼儿,甚至是胎儿。但检查需要镇静下完成。MRI 除了显示脑积水的情况外,还可以发现合并存在的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s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血管畸形、中脑顶盖部肿瘤等病变。T2加权能很好地显示脑脊液由室管膜的外渗现象。 【主要鉴别诊断】 1. 脑实质体积缩减继发的脑室扩大 2. 代偿性或静止期脑积水

小儿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1

[模拟] 小儿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1 A1型题 第1题: 美克尔憩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憩室内疝 B.憩室内壁存在迷生组织 C.憩室炎 D.憩室扭转 E.憩室与周围肠管粘连 参考答案:B 第2题: 男性,30天。生后脐部有小红块突出,经常有少许粘液及血浆样液分泌,近期有脓性液渗出,考虑最可能诊断是 A.脐炎 B.脐尿管瘘 C.脐茸 D.卵黄管未闭 E.脐肉芽肿 参考答案:C 第3题: 颈中线随伸舌移动的小肿块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 A.舌下腺囊肿 B.错构瘤 C.鳃裂囊肿 D.甲状舌管囊肿 E.皮脂腺囊肿 参考答案:D 第4题: 超短段型巨结肠是指病变部位在

A.直肠壶腹部 B.乙状结肠远端 C.直肠瓣以远 D.齿状线 E.肛门缘外括约肌 参考答案:D 第5题: 男孩,5岁,右腹部囊性肿块,肿块时有大小变化,大量饮水有时能诱发腹痛发作,最可能的诊断是 A.假胰腺囊肿 B.肾母细胞瘤 C.胆总管囊肿 D.肠系膜囊肿 E.肾盂积水 参考答案:E 第6题: 女孩,5岁,车撞伤股骨干骨折,需急诊手术,首选的适应证是 A.开放性骨折 B.粉碎性骨折 C.骨折移位明显 D.骨折重叠成角 E.骨折成角明显 参考答案:A 第7题: 男孩,6岁,出生时窒息30分钟,抢救成活。现智力、步行基本正常,但右足跟不着地,呈尖足畸形。查体:双下肢等长,膝关节伸直正常,屈膝时马蹄足消失。下列哪项术式不适宜 A.跟腱滑动延长术 B.跟腱延长术 C.Eggers手术 D.Vulpius手术 E.胫神经运动支切断加跟腱延长术

参考答案:C 第8题: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于生后排出胎便时间为 A.50%.新生儿12小时内有胎便排出,24小时内几乎全部有胎便排出 B.50%.新生儿24小时内有胎便排出,48小时内几乎全部有胎便排出 C.50%.新生儿24小时内有胎便排出,36小时内几乎全部有胎便排出 D.50%.新生儿8小时内有胎便排出,24小时内几乎全部有胎便排出 E.50%.新生儿10小时内有胎便排出,20小时内几乎全部有胎便排出 参考答案:A 第9题: 男婴,3天,出生时体重4000kg,阴道分娩,产程延长,经钳夹助产,右上肢不会活动来院,诊断为右上肢产伤麻痹,对该患儿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立即行臂丛神经探察神经移位术 B.观察随诊 C.立即行臂丛神经探察修补术 D.康复训练 E.康复训练+给予神经营养药 参考答案:E 第10题: 小儿烧伤调节液体的临床指标要求尿量不少于 A.婴幼儿15ml/h,儿童20ml/h B.婴幼儿1Oml/h,儿童15ml/h C.婴幼儿20ml/h,儿童25ml/h D.婴幼儿25ml/h,儿童30ml/h E.婴幼儿5ml/h,儿童8ml/h 参考答案:B 第11题: 女孩,2岁,自生后发现胸骨柄右有一小肿物,中央突出,曾自突出处流出无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地护理及健康宣教

脑挫裂伤的健康宣教 1、轻型病人鼓励尽早自理生活和恢复活动,注意劳逸结合。瘫痪 肢体处于功能位,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以患者不劳累为宜(或每日3——4次,每次半小时),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2、脑挫裂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有自觉症状(如头痛、 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的病人,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宽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树立康复信心。 3、颅骨缺失的病人要注意保护缺损部位,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 出戴安全帽,在手术后6个月做颅骨成形术。 4、有癫痫发作者不能单独外出、攀高、游泳、骑车,指导按医嘱 长期定时服用抗癫痫药,随身携带疾病卡(注明、诊断、地址、联系等),教给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5、康复训练脑损伤后遗留的语言、运动或智力障碍在伤后1——2 年有部分康复的可能,应提高病人信心,进行废损功能训练。 6、如原有症状加重,头痛、头晕、呕吐、抽搐,手术切口发炎、 积液等应及时就诊。 7、3——6个月后门诊影像学复查。

脑震荡的健康宣教 1、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 度用脑和过度劳累。 2、保持室空气清新,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 3、解除思想上对所谓“后遗症”的紧和忧虑,保持心情愉快。 4、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面神经炎的健康宣教 1、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 2、加强体育训练,增强体质:每天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规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 3、不能用冷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4、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5、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精神紧。

小儿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1

小儿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1 (总分:4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 1.女孩,2岁,自生后发现胸骨柄右有一小肿物,中央突出,曾自突出处流出无色粘液,并有两次局部红肿,是哪种病 ?A.第三鳃瘘 ?B.肋骨畸形 ?C.皮样囊肿 ?D.气管软骨异位 ?E.皮脂腺瘤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2.男孩,5岁,右腹部囊性肿块,肿块时有大小变化,大量饮水有时能诱发腹痛发作,最可能的诊断是 ?A.假胰腺囊肿 ?B.肾母细胞瘤 ?C.胆总管囊肿 ?D.肠系膜囊肿 ?E.肾盂积水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男孩,6个月,生后双足马蹄内翻足畸形,手法扳芷除马蹄外尚能矫正,应选择何种治疗 ?A.软组织松解术 ?B.肌力平衡手术 ?C.Kite石膏矫形 ?D.McKey手术

?E.等待1岁后手术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高位先天性肛门畸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肛门失禁 ?B.直肠回缩 ?C.直肠脱垂 ?D.肛周脓肿 ?E.肛门狭窄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女孩,1岁5个月,于新生儿期右髋关节肿胀,切开引流治愈,现走路跛行,肢体短缩,Allis阳性,外展试验阳性,Ortholani阴性,X线片右股骨头骨骺不清,股骨近端外移,Shenton线破坏,其诊断为 ?A.先天性髋脱位 ?B.髋内翻 ?C.病理性髋脱位 ?D.髋臼发育不良 ?E.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小儿外科实习心得体会

小儿外科实习心得体会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儿外科实习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内容:在普外科实习期间,使我全面了解了普外的护理工作。掌握了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外周留置静脉留置针,灌肠等。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儿外科实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在普外科实习期间,使我全面了解了普外的护理工作。掌握了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外周留置静脉留置针,灌肠等。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儿外科实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小儿外科实习心得篇1 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它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层建设标兵科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是西北地区支气管镜诊治培训中心、呼吸机培训基地。陕西省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军呼吸学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呼吸内科共两个病区,设有床位80张,另有过敏反应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气室、支气管镜室、呼吸内科重症加强病房及呼吸内科实验室。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呼吸内科技术、设备最精良的先进单位。这儿的老师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诊

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强大的人才梯队,桃李遍天下。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三线每周查房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唐都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全科不定期组织有放射诊断科、病理科、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参加的联合大查房。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唐都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2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不定期的对外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我也小有收获。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及相关科室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 传统方法根据语言刺激、痛刺激、生理反应、大小便自理情况、配合检查情况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项。 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表示意识清醒,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分数最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瞳孔:瞳孔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一级脑干部位损伤引起,对估计患者的预后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性等。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货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损伤的特征,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别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损伤。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昏迷,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危症象。 (3)生命体征:患者的、、、等定时测量,危重者分钟测量次,脑

疝的发生体温降至正常或有增高,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或泌尿感染。 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血压进行性升高, 应警惕 (4)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2.护理措施 ()体温在C以上,按高热常规处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烦躁不安是禁用迷醉药(冬眠疗法除外)必要时可给一般镇定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栏床架,防止坠床。 ()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袋,尿失禁时男性可用阴茎套,前端开一小口套在阴茎上并接引流袋及 尿袋,女性可按时接尿,随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便秘天以上这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等应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早期需吸氧气。 ()患者康复时需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 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术前天剃头,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备皮包括颈部及肩部) 、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书中需用脱水剂时,

小儿外科

小儿外科围手术管理小儿外科手术与成人有较大差异,无论是解剖,生理特点及疾病的种类等。均有明显的差别,且小儿各个年龄段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手术操作,麻醉,护理上均应按照小儿的特点进行。我院为妇产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手术相对较多,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小儿外科手术特点 1.1小儿外科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是因小儿有其特殊的疾病和病理生理特点决定。所以不能将一般成人外科的理论用于小儿。小儿疾病有许多是成人不发生会很少发生的。如:肠套叠,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这些疾病少见成人。先天性无肛,食路闭锁等也多出现于小儿。各系统,各器官的先天发育畸形,绝大多数需要在新生儿或婴儿阶段进行治疗。这些构成了小儿外科的一个独特部份。小儿的损伤也较成人的发病率为高,其发生部位,病理过程等与成人也不大相同。有些疾病虽然在成人和小儿同时发生,但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如幼儿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及成人阑尾炎典型,有时诊断比较因难,小儿腹股沟疝可用手法复位,而在成人是绝对禁忌的。 1. 2小儿机体对疾病,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与成人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手术前准备,手术后的处理也有其特殊性。,小儿比成人容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及时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在小儿外科中,新生儿的病理和生理特点尤其显著。有时对某个畸形矫治手术是成功的,但可因手术前后处理不当而死亡。例如:小儿手术室的保暖和降温的要求就比成人手术室要高。手术器械要尽可能适应小儿脏器的大小和组织学上的特点。小儿的潮气量和呼吸道较狭窄,要有专制的小儿麻醉设备和器械。新生儿和婴儿躺在成人手术台上进行手术是非常不便的,最好有专门的小儿手术台。 1.3配合手术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手术的操作步骤,及时供应手术医生,麻醉师所需的物品,药品,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这在小儿外科手术配合上非常重要。 2小儿麻醉 2.1全身麻醉是小儿麻醉最常用的方法。除小手术可在开放吸入,静脉或肌内注射等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外,一半时间较长的手术均应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 2.2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心身医学与社会医学的转换,心理因素已列为对手术成败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小儿心理损害,特别是新生儿心理损害的最大特点是母爱,缩短手术患儿与母亲的分离时间是小儿外科手术心里保护的基本原则。术前一日应对患儿进行访视。访视要注意态度和蔼,要认真向家属交代禁食的重要性。对婴幼儿,应在母亲怀中注射麻醉剂,然后在线亲怀里睡着后送入手术室,这样远比把孩子强行抱入任其在手术台上哭闹好得多,对较大一些的患儿,为消除患儿陌生和恐惧的感觉,应让患儿尽量熟悉医院的环境,安静接送病人应视为现代小儿外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 2.3缩短母婴分离时间首先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各项有关手术的准备后再接送病人,尽量减少患儿在手术室中的非手术时间。有条件的可在小儿手术室复苏室旁设母亲等候室,以便小儿苏醒后及时看到母亲。 2.4麻醉前空腹避免因使用全身麻醉后呕吐而发生喉痉挛或窒息,但过长时间的空腹常使小儿因禁食苦闹而疲劳,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因此建议乳儿在术前4小时停乳,儿童6小时禁食。术前尽可能使患儿排完大小便,必要是可以灌肠,以免术后腹胀或尿储留,这对腹腔和盆腔手术尤其重要。 2.5麻醉前查对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应对送进手术室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进行核对。对患儿全身情况,精神状况及术前用药进行检查。 2.6麻醉的配合麻醉的成功是患儿安全手术的前提条件。麻醉伴随着整个手术的始终,因此黙契的医护配合是麻醉和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麻醉整个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种变化并时及时与麻醉师取得联系。观察的内容包括循环的观察,呼吸改变以及麻醉过程中体温的变化。 3术中管理小儿手术种类繁多,术式多样,手术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不仅与是否掌握正确的手术指征,熟练的外科技术,正确的选择手术时机和适应症有关,也与术前是否周密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密切相关。 3.1患儿制动根据手术要求摆好体位,以防麻醉浅因躁动污染手术野或输液管脱落等。特制小儿手术台有固定小儿的装置,若为普通手术台可用棉垫,绷带固定。

神经外科最常见综合征

1.Foster-kennedy syndrome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2.Gerstmann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3.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 4.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3.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4.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5.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 6.CushingⅠsyndrome桥小脑角综合征:(1)病变部位:脑桥小脑角.(2)常见病因:听神经瘤、胆脂瘤、胶质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或蛛网膜炎、蛛网膜囊肿、结核性脑膜炎、血管畸形和动脉瘤.(3)受累颅神经:Ⅴ、Ⅶ、Ⅷ,有时伴Ⅵ,

神经外科博士考试历年考题及答案

华中同济2007 博神外 一名解(4×5') 1. 弥散性轴索损伤:指头部受钝力作用后所引起的以脑白质轴索弥散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组织损伤。 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 3. 先天性脑积水:由于脑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脑积水称为先天性脑积水。形成脑积水的原因可能是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即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此外,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也是引起先天性脑积水的重要原因。 4.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症。 二问答 1.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原则(10') ①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禁食禁水,并适量补液;疏通大便;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切管切开;吸氧;②病因治疗③降颅内压治疗④应用激素,减轻脑水肿,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增高⑤对症治疗⑥其他治疗,如冬眠疗法、脑脊液体外引流、巴比妥治疗、辅助过度换气、抗生素治疗等 2. 听神经瘤的临床分期(10') 第一期:肿瘤局限于内听道,仅有听神经受累的表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和眼球震颤 第二期:肿瘤进入脑池,除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外,出现前庭性共济失调,头痛,面部和角膜感觉迟钝 第三期:肿瘤压迫脑干,除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以外,还可出现面神经功能异常,后组颅神经受累的表现,并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复视,视力减退,头痛,此外,常有明显的小脑症状 3. 垂体瘤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注意事项和适应症(20') ⑴经颅手术:适合于体积巨大、哑铃型、肿瘤向鞍旁生长者。术后注意处理鼻腔分泌物、术后出血、头痛、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脑脊液鼻漏、尿崩症、视力减退并注意饮食及休息。 ⑵经蝶窦入路手术:a适合各种类型的垂体微腺瘤;b各种类型的垂体大腺瘤;c部分类型的垂体巨大腺瘤(主要向鞍上或鞍后上伸展者);d视交叉前置者;e肿瘤向蝶窦生长、向后生长侵蚀鞍背、斜坡者;f脑脊液鼻漏。⑶注意事项:①保持鼻粘膜完整,减少渗血②严格保持正中入路,避免伤及鞍旁重要血管神经③动作轻柔,若观察不清避免盲目操作④止血彻底⑤鞍内、蝶窦内填塞脂肪组织要适度 首医天坛医院2007 博神外 名词解释 1. Gradinego syndrome :由于颞骨岩部内气房的化脓性感染扩展至岩骨尖范围外而侵及海绵窦、咽鼓管、Meckel氏腔或邻近结构导致耳溢、头痛,三叉神经感觉支感觉减退和外展神经麻痹的综合征。 2. 功能神经外科:采用手术的方法修正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医学分支是为功能神经外科学(Functional Neurosurgery)。 3. Nelson…s syndrome:部分库欣病患者在两侧肾上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全身色素增深,蝶鞍扩大,出现垂体瘤者,称为Nelson 综合征(Nelson syndrome),即纳尔逊综合征。 4. 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 Glasgow Coma Scale),此指数是由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dale与Bryan J. Jennett在1974年所发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患者病情,主要分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分数加总即为昏迷指数。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 5. V on-Hippol-Lindau 脑血管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血管瘤,肾,胰和肝血管瘤。 简答题 1. CCF的临床表现 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颅内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导致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1)搏动性突眼(文献95%以上),因为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影响了眼静脉的回流造成;(2)震颤与杂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休息,这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过程中以杂音消失为标准;(3)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由眼静脉的回流受限造成,是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4)眼球运动受限(不多见),是因为通过海绵窦的颅神经(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受压所致;(5)视力减退;(6)神经功能障碍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伤的早期出现,与外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7)致命性鼻出血,可能与假性动脉瘤有关。 2. 延髓网织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小儿外科题库

小儿外科题库 (版权:仁济临床医学院) 一.单选题(共61题,每题1分) 1.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是( ) A.肌张力低下B.运动机能发育迟缓 C.体重不增或不降D.智力发育呆滞E.身高低于正常 2.可靠的早期诊断佝偻病的指标是( ) A.血磷增高B.血浆中cAMP水平减低 C.骨骼X线片D.多汗喂养困难E.1,25(OH)2D3降低 3.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病48小时,伴有发热、腹胀、腹痛,精神萎靡,应采取的治疗方法( ) A.手术治疗B.对症处理 C.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D.X线监视下气压灌肠复位E.X线监视下钡灌肠复位岁小儿总体液量占体重的( ) A.85%B.80% C.75%D.70%E.65% 岁女孩,发烧2天后出现腹痛伴呕吐,腹泻,查体,体温38.6℃,右下腹有固定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胃肠炎B.急性阑尾炎 C.肠系膜淋巴结炎D.胃肠痉挛E.原发性腹膜炎 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变范围包括( ) A.回肠B.空场

C.结肠D.直肠E.十二指肠 岁女孩,不慎被开水烫伤,双下肢双臀部皮肤红肿,伤面皮肤局部脱落,估计该患儿烧伤面积是( ) A.40%B.39% C.38%D.37%E.35% 8.阑尾炎手术中发现美克尔憩室,应采取的治疗方案( ) A.不做任何处理B.术后定期随访,有症状可手术 C.术后做99mTc扫描D.同时切除憩室E.半年后建议做憩室切除术 9.等渗性脱水,血清钠的浓度为( ) A.120~140mmol/LB.130~150mmol/L C.135~145mmol/LD.145~150mmol/LE.120~160mmol/L 10.正常婴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 ) A.3~4个月B.6~8个月 C.9~11个月D.1~岁E.2~岁 岁男孩,自6个月开始出现紫绀,有杵状指,胸部X线检查呈“靴型”心影,肺血减少,最可能的诊断( ) A.室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 C.法洛四联症D.肺动脉狭窄E.艾森曼格综合征 12.梨状肌综合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哪一部分停滞所致( ) A.外胚层B.中胚层 C.三胚层D.内胚层E.后肾胚基

小儿外科常见诊疗常规

小儿外、普外科病房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腹外疝 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 (2)胸部正位片;心电图 2、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及体征 (2)必要时彩超检查 3、治疗原则:手术修补 4、预后:如采用巴德网塞及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率低于1%。 二、急腹症 (一)急性阑尾炎 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 (2)腹部平片;胸正位片;心电图;B超 (3)必要时腹腔穿刺 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 (2)相关实验室检查 3、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4、预后:预后多良好,但感染严重时预后差。极少数出现阑尾残株炎。 (二)急性肠梗阻 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电解质 (2)腹部正、侧位片;胸片;心电图;B超 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 (2)相关实验室检查(腹部正、侧位片) 3、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胃肠减压、补液等) (2)手术治疗(解除梗阻) 4、预后:预后多良好,但合并感染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则预后差,少数因肠粘连再次出现梗阻。 (三)胃肠道穿孔 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电解质 (2)腹平片;心电图;B超 (3)腹腔穿刺 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 (2)相关检查(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 3、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观察 (2)手术治疗 4、预后: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严重感染及恶性病变预后差。 三、胃肠癌 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 (2)电解质;肿瘤相关因子检查 (3)胸片;心电图;B超;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腹部CT及MRI (4)病理检查 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 (2)纤维胃、结肠镜发现肿瘤 (3)病理 3、治疗原则:手术治疗 4、预后: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关。 四、痔疮 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 (2)胸片;心电图;B超;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得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 知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得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 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得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得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 硬膜下/外血肿得护理问题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5.有体液不足得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得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得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得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颅底骨折得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有关 2.头痛:与外伤有关

小儿外科培训细则

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小儿外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专科,内容涉及畸形、肿瘤、感染和创伤,既包括诊断学和治疗学,也包括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小儿外科服务对象从新生儿到青少年(出生~18岁)。小儿外科专业范围包括:普通外科、急症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 一、培训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专科科基础培训,目的是通过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好小儿外科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学会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对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具备初步的经验,初步掌握小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小儿外科手术,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小儿外科手术,达到具有独立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基本的临床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指导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力、对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总则规定,将学习本专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规范临床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的要求贯穿培训全过程。完成其科室轮转、学习病种、病例(在必选轮转科室时必须手写大病历)和技能操作要求,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由两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基础培训,轮转小儿急症专业、普外专业和骨科专业,涉及病种主要是创伤、感染、急腹症和普外常见病。第二阶段为初级专科培训,轮转小儿外科其他各个亚专业,涉及小儿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 采取在小儿外科范围内各亚专业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轮转期间参加一线值班,要求在各亚专业轮转时管理床位数8~10张,月收治病人和完成手术15~20例,病种涵盖各亚专业病种的70%以上。 轮转科室与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时间(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