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摘要] 本文笔者首先对操作系统安全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详尽的阐述了确保操作系统安全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操作系统安全存储器防火墙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安全操作系统的研究就引起了研究机构(尤其是美国军方)的重视,至今,人们已在这个领域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美国国防部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分为四等(A、B、C、D)八个级别,共27条评估准则。从最低等级开始,随着等级的提高,系统可信度也随之增加,风险逐渐减少,但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各类操作系统并不很安全,它们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漏洞。微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就有很多“后门”,通过一些特洛伊木马程序,就可以轻松攻破Windows操作系统的防线,控制目的计算机。尽管操作系统开发商不断提供禁止这些“后门”的补丁,但仍难以清除人们对操作系统安全的顾虑。当前,对操作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隐蔽通道,系统漏洞,系统后门。

二、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没有操作系统安全,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和其他应用软件的安全问题。通常来说,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的功能:1)有选择的访问控制:对计算机的访问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组合及物理限制来控制;对目录或文件级的访问则可以由用户和组策略来控制;2)内存管理与对象重用: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器必须能够隔离每个不同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在进程终止且内存将被重用之前,必须在再次访问它之前,将其中的内容清空;3)审计能力:安全系统应该具备审计能力,以便测试其完整性,并可追踪任何可能的安全破坏活动。审计功能至少包括可配置的事件跟踪能力、事件浏览和报表功能、审计事件、审计日志访问等;4)加密数据传送:数据传送加密保证了在网络传送时所截获的信息不能被未经身份认证代理所访问。针对窃听和篡改,加密数据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目前,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1)恶意用户;(2)恶意破坏系统资源或系统的正常运行,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3)破坏系统完成指定的功能;(4)在多用户操作系统中,各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相互间会产生不良影响,用户之间会相互干扰。

三、确保操作系统安全的措施

3.1存储器保护

内存储器是操作系统中的共享资源,即使对于单用户的个人计算机,内存也是被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所共享,在多道环境下更是被多个进程所共享。为了防止共享失去控制和产生不安全问题,对内存进行保护是必要的。内存储器是操作系统中的共享资源,内存被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所共享,在多道环境下更是被多个进程所共享。内存保护的目的是:防止对内存的未授权访问;防止对内存的错误读写,如向只读单元写;防止用户的不当操作破坏内存数据区、程序区或系统区;多道程序环境下,防止不同用户的内存区域互不影响;将用户与内存隔离,不让用户知道数据或程序在内存中的具体位置。

3.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功能:(1)访问控制;(2)网络安全事件审计和报警;(3)其他功能,防火墙的安全机制如下图3.1所示:

尽管利用防火墙可以保护安全网免受外部黑客的攻击,但它只是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不可能保证网络绝对安全。事实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防火墙不能防范的安全威胁,如防火墙不

能防范不经过防火墙的攻击。另外,防火墙很难防范来自于网络内部的攻击以及病毒的威胁。

3.3用户认证

用户认证的任务是确认当前正在试图登录进入系统的用户就是账户数据库中记录的那个用户。认证用户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要求输入一些保密信息,如用户的姓名、通行字或加密密钥等;(2)稍微复杂一些鉴别方法,如询问—应答系统、采用物理识别设备(如访问卡、钥匙或令牌标记)等方法;(3)利用用户生物特征,如指纹、声音、视网膜等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唯一的识别。选取口令应遵循以下规则:①扩大口令字符空间:口令的字符空间不要仅限于26个大写字母,要扩大到包括26个小写字母和10个数字,使字符空间可达到62个之多;②选择长口令:选择长口令可以增加破解的时间;③选用无规律的口令;④口令要自己记忆:为了安全起见,再复杂的口令都应该自己记忆。

3.4审记机制

审计(auditing)就是对系统中有关安全的活动进行完整记录、检查及审核。作为一种事后追踪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是对系统安全性实施的一种技术措施,也是对付计算机犯罪者们的利器。其目的是检测和阻止非法用户侵入系统,显示合法用户的误操作,进行事故发生前的预测和报警,提供事故发生后分析处理的依据,如违反系统安全规则的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过程、结果和涉及的主体、客体及其安全级别。实现审计机制,首先要解决系统中所有安全相关的事件都能被审计到,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主要是系统调用,也就是说,当用户请求系统服务时,必定使用系统调用。因此,把系统调用的总入口的位置称作审计点,在这儿增加审计控制,就可成功地审计系统调用,也就全面地审计了系统中所有使用内核服务的事件。

四、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中,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依赖于网络中各主机系统的安全性,而主机系统的安全性正是由其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所决定的,没有安全的操作系统的支持,网络安全也毫无根基可言。

参考文献

[1]黄月江.信息安全与保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2]王万森等.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陆丽娜,齐勇,白恩华主编,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与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4]范辉,谢青松等.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训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冯登国.2003.网络安全原理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操作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的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操作系统所处位置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原始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从批次模式开始,然后逐渐的发展到分时机制的模式,后来由于多处理器时代的到来,整个操作系统也逐渐有多处理器的协调功能,继而出现了分布式的系统。操作系统主要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纯手工操作阶段、批次处理阶段、多道程序系统阶

段及现代操作系统阶段。整个系统的发展主要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主要体现的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软件的发展和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 二、计算机中常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电脑软硬件系统的程序。计算机系统的种类多,经常是通过应用领域来划分的,其中应用程序主要是包括桌面、服务器、主机以及嵌入几个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分类如下。 1.Windows系统 Windows系统作为计算机内较为常见的操作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应用的较为普遍,Windows系统作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其在技术方面也是非常成熟的。目前最新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为Windows10。 2.UNIX系统 UNIX系统有自身较为统一的实施标准和认证规范,并且利用该规范,还可以对UNXI系统进行程序的移植,并且促进了UNIX的发展及应用程序的开发,UNXI已经开始作为大型机器、网络服务器及工作中的主流操作系统,并且其自身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Linux等开源UNIX类操作系统的发展。 3.Linux系统 Linux系统是在UNIX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其开源模式的软件环境极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并且其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价值越来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摘要] 本文笔者首先对操作系统安全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详尽的阐述了确保操作系统安全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操作系统安全存储器防火墙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安全操作系统的研究就引起了研究机构(尤其是美国军方)的重视,至今,人们已在这个领域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美国国防部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分为四等(A、B、C、D)八个级别,共27条评估准则。从最低等级开始,随着等级的提高,系统可信度也随之增加,风险逐渐减少,但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各类操作系统并不很安全,它们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漏洞。微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就有很多“后门”,通过一些特洛伊木马程序,就可以轻松攻破Windows操作系统的防线,控制目的计算机。尽管操作系统开发商不断提供禁止这些“后门”的补丁,但仍难以清除人们对操作系统安全的顾虑。当前,对操作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隐蔽通道,系统漏洞,系统后门。 二、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没有操作系统安全,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和其他应用软件的安全问题。通常来说,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的功能:1)有选择的访问控制:对计算机的访问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组合及物理限制来控制;对目录或文件级的访问则可以由用户和组策略来控制;2)内存管理与对象重用: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器必须能够隔离每个不同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在进程终止且内存将被重用之前,必须在再次访问它之前,将其中的内容清空;3)审计能力:安全系统应该具备审计能力,以便测试其完整性,并可追踪任何可能的安全破坏活动。审计功能至少包括可配置的事件跟踪能力、事件浏览和报表功能、审计事件、审计日志访问等;4)加密数据传送:数据传送加密保证了在网络传送时所截获的信息不能被未经身份认证代理所访问。针对窃听和篡改,加密数据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目前,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1)恶意用户;(2)恶意破坏系统资源或系统的正常运行,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3)破坏系统完成指定的功能;(4)在多用户操作系统中,各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相互间会产生不良影响,用户之间会相互干扰。 三、确保操作系统安全的措施 3.1存储器保护 内存储器是操作系统中的共享资源,即使对于单用户的个人计算机,内存也是被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所共享,在多道环境下更是被多个进程所共享。为了防止共享失去控制和产生不安全问题,对内存进行保护是必要的。内存储器是操作系统中的共享资源,内存被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所共享,在多道环境下更是被多个进程所共享。内存保护的目的是:防止对内存的未授权访问;防止对内存的错误读写,如向只读单元写;防止用户的不当操作破坏内存数据区、程序区或系统区;多道程序环境下,防止不同用户的内存区域互不影响;将用户与内存隔离,不让用户知道数据或程序在内存中的具体位置。 3.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功能:(1)访问控制;(2)网络安全事件审计和报警;(3)其他功能,防火墙的安全机制如下图3.1所示: 尽管利用防火墙可以保护安全网免受外部黑客的攻击,但它只是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不可能保证网络绝对安全。事实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防火墙不能防范的安全威胁,如防火墙不

操作系统论文2

一引言 1.1实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1.1性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系统,此课程设计用于模拟操作系统的实现。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初步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1.2任务 模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单用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四部分内容: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 1.1.3目的 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原理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实现方法的理解;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原理的实现练习编程,进一步了解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练习合作完成系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1.2实验要求和实验意义 实现对操作系统的模拟,具体是在采用文件分配表的基础上实现单用户的磁盘文件管理部分和用户接口;加深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1.3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主要内容:引言、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现、结束语、参考文献。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2.1系统要求 模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单用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四部分内容: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 2.2主要模块 2.2.1文件模块 2.2.1.1文件模块的定义 文件是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组合,它有一个名字做标识符。一个文件必须要有一个文件名,用户利用文件名来访问文件。文件名通常由一串字符构成,名字的长度因系统而异。文件系统具有5大功能:完成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实现文件名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实现文件和目录的操作管理,提供文件共享能力和安全可靠措施,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了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接口。 2.2.1.2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采用流式结构,流式文件指文件内的数据不再组成记录,只是一串的信息组合,字符是构成文件的基本单位,这种文件常常按长度来读取所需信息。 文件的内容均采用文本文件,系统中有两种文件:一种是存放任意字符的文件;一种是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的内容就是系统内进程的程序体。 2.2.1.3文件的物理结构 实验中采用显示链接的物理文件结构,把磁盘中每一块的指针部分提出来,组织在一起,形成文件分配表(FAT表)。一个磁盘仅设置一张文件分配表,磁盘有多少块,文件分配表就有多少项,若文件的一个磁盘块号为i,则这个文件的下一个磁盘的块号应该记录在文件分配表的第i项。 2.2.1.4磁盘模拟 用一个文件C模拟磁盘,磁盘的每个盘块64字节,模拟磁盘共有128块。第0,1块存放文件分配表,第2块存放根目录,其余存放子目录和文件。 2.2.1.5目录结构 目录结构采用树形目录结构。 目录项内容(8个字节) 目录名,文件名:2个字节; 扩展名:2个字节(目录没有扩展名)。

操作系统安全题目和答案

操作系统安全相关知识点与答案 By0906160216王朝晖第一章概述 1. 什么是信息的完整性 信息完整性是指信息在输入和传输的过程中,不被非法授权修改和破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2. 隐蔽通道的工作方式? 隐藏通道可定义为系统中不受安全策略控制的、范围安全策略的信息泄露路径。 按信息传递的方式与方式区分,隐藏通道分为隐蔽存储通道和隐蔽定时通道。1隐蔽存储通过在系统中通过两个进程利用不受安全策略控制的存储单位传递信息。前一个进程通过改变存储单位的内容发送信息,后一个进程通过观察存储单元的比那话来接收信息。2隐蔽定时通道在系统中通过利用一个不受安全策略控制的广义存储单元传递信息。前一个进程通过了改变广义存储单位的内容发送信息,后一个进程通过观察广义单元的变化接收信息,并用如实时钟这样的坐标进行测量。广义存储单元只能在短时间内保留前一个进程发送的信息,后一个进程必须迅速地接受广义存储单元的信息,否则信息将消失。 3. 安全策略和安全模型的关系 安全策略规定机构如何管理、保护与分发敏感信息的法规与条例的集合; 安全模型对安全策略所表达的安全策略的简单抽象和无歧义的描述,是安全策略和安全策略实现机制关联的一种思想。 4.安全内核设计原则 1.完整性原则:要求主体引用客体时必须通过安全内核,及所有信息的访问都必须通过安全内核。 2.隔离性原则:要求安全内核具有防篡改能力(即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防止偶然破坏)3.可验证性原理:以下几个设计要素实现(最新的软件工程技术、内核接口简单化、内核小型化、代码检查、完全测试、形式话数学描述和验证) 5.可信计算基TCB TCB组成部分: 1.操作系统的安全内核。 2.具有特权的程序和命令。 3.处理敏感信息的程序,如系统管理命令等。 4.与TCB实施安全策略有关的文件。 5.其他有关的固件、硬件和设备。 6.负责系统管理的人员。 7.保障固件和硬件正确的程序和诊断软件。 可信计算基软件部分的工作:

网络操作系统安全性研究论文

XXXXXX 大学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XXXX校园网络设计 院(系): _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061 学号: 060402003 学生姓名: XX 指导教师: XX 教师职称: XX 起止时间:XXXXXX-----XXXXXX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2) 1.1校园网建设整体需求 (2) 1.2校园网建设目标 (3) 第三章校园网应用系统 (4) 3.1校园网应用系统功能设计 (4) 3.2校园网应用系统设计原则 (4) 第四章网络整体设计 (5) 4.1网络整体结构 (5) 4.2综合布线系统分析及设计 (5) 第五章网络操作系统选型 (7) 5.1主机系统选型 (7) 5.2主机系统详细设计 (7) 第六章服务器配置验证 (9) 6.1访问网页.............................................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DHCP服务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DNS功能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总结.. (9)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绪论 XX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文、经、法、教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本次课程设计将对该校的校园进行全面的建设。包括网络的综合布线到网络的整体设计以及相关的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 尤其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包括:DNS的配置,网站的建立和DHCP的配置。之后要对其功能进行测试。 以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对待本息课程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安全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计信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信息101

2、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FTP为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网络间的文件传输。FTP服务器的特点是采用双端口工作方式,通常FTP服务器开放21端口与客户端进行FTP控制命令传输,这称为FTP的数据连接 实 验仪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配置:安装red hat linux9.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linux中Web、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一台安装Windows XP/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磁盘格式配置为NTFS,预装MBSA工具 实验步骤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配置 一、账户和安全口令 1、查看和添加账户 (1)使用系统管理员账户root登录文本模式,输入下面的命令行:使用useradd命令新建名为myusername的新账户 (2)使用cat命令查看账户列表,输入下列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 cat /etc/shadow 得出列表最后的信息为:

用如下命令切换到myusername账户,然后在使用cat命令查看账户列表,如果刚才的账户添加成功,那么普通用户myusername不能查看该文件的权限,提示如下: 2、添加和更改口令 切换到root用户,添加myusername的口令: [root@localhost root]# passwd myusername 3、设置账户管理 输入命令行[root@localhost root]#chage –m 0 –M 90 –E 0 –W 10 myusername,此命

令强制用户myusername首次登陆时必须更改口令,同时还强制该用户以后每90天更改一次口令,并提前10天提示 4、账户禁用于恢复 (1)输入下列命令行,以管理员身份锁定新建的myusername账户,并出现锁定成功的提示: 此刻如果使用su切换到myusername账户,则出现以下提示: 表明锁定成功 (2)输入以下命令行,检查用户nyusername的当前状态: (3)如果要将锁定账户解锁,输入以下命令行,并出现相应的解锁提示: 5、建立用户组,将指定的用户添加到用户组中 (1)输入以下命令,建立名为mygroup的用户组: (2)如果要修改用户组的名称,使用如下命令行: 将新建的用户组更名为mygroup1 (3)输入以下命令,将用户myusername加入到新建的组mygroup1中并显示提示: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一 ……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 3、熟悉MBSA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中的安全设置要求,详细观察并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2、采用MBSA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并分析原因。 3、比较Windows系统的安全设置和Linux系统安全设置的异同。 三、实验内容人 1、配置本地安全设置,完成以下内容: (1)账户策略:包括密码策略(最小密码长度、密码最长存留期、密码最短存留期、强制密码历史等)和账户锁定策略(锁定阈值、锁定时间、锁定计数等) A.账户锁定策略: 账户锁定阈值:指用户输入几次错误的密码后将用户账户锁定,默认为0,代表不锁定 账户锁定时间:指当用户账户被锁定后经过多长时间会自动解锁,0表示只有管理员才能受控解锁 复位账户锁定计数器:指用户由于输入密码错误开始计数时,计数器保持的时间,当时间过后,计数器复位为0. B.密码策略

(2)账户和口令的安全设置:检查和删除不必要的账户(User用户、Duplicate User用户、测试用户、共享用户等)、禁用guest账户、禁止枚举帐号、创建两个管理员帐号、创建陷阱用户(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权限设置为最低)、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录的用户名。 A.创建用户: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创建用户B.修改用户权限: 控制面板---用户账户---管理其他账户---更改账户类型 C.禁止枚举账号: 禁止原因:枚举账号指某些具有黑客行为的蠕虫病毒可以通过扫描WindowsXP系统的指定端口,然后通过共享会话猜测管理员系统密码,因此需要禁止枚举账号 方法:本地安全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双击对匿名连接的额外限制-不允许枚举SAM账号和共享”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分解

操 作 系 统 发 展 过 程 论 文 操作系统的发展 摘要:现在社会,操作系统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涉及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移动便携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等各个层次的应用领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软件资源和整个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协调系统部件之间,系统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各种操作系统应运而生,面对外国商业软件在中国的事实垄断, 重新审视中国基础软件发展战略、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本文主要以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为核心地位同时对它的技术变革作出了分析,同时对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和分类做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操作系统发展现状问题新技术 引言 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操作系统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 目录 (一)、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 (三)、操作系统新技术 (四)、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五)、结语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介绍 操作系统的功能:

浅谈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谈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操作系统论文题目

论文题:论软硬件之间的异构性促进软件技术的发展。 论文题:论软件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软件技术的发展 论文题: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论文题:随时随地计算实现多种访问方式 第二部分平台对的要求 论文题:自主配置和自适应协调( ) 论文题:支持跨网络的互连、互通和协作 论文题:管理和协调系统资源的共享 论文题:支持功能、性能和可信性指标动态演化 论文题:浅谈客户端不装操作系统的优劣 第三部分 论文题: 论文题: 论文题: 论文题: 论文题: 论文题: 论文题: 要从这些操作系统适用的应用环境,可行性,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论述。第四部分操作系统结构 论文题:单体系统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题:分层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题:虚拟机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题: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题:简述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 第五部分存储管理 论文题:内存管理的基本框架 论文题:地址映射的全过程 论文题:内核缓冲区管理 论文题:外部设备存储空间的地址映射 论文题:物理页面的使用和周转 论文题:页面置换算法的实现方案 论文题:高速缓存 论文题:倒排页表 论文题:分页与请求分页 论文题:位示图与 论文题:用户堆栈的扩展 论文题:论(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的异常问题 第六部分进程管理与死锁 论文题:进程与线程的典型应用分析 论文题:进程通信中有阻塞和无阻塞现象 论文题:静态优先级与动态优先级 论文题:可再入程序的设计要素与实例分析 论文题:操作的实现模型

论文题:()()的应用实例分析 论文题:进程中的调度与切换 论文题:实时系统中的一种互斥方法 论文题: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的研究与实现 第七部分文件管理 论文题:与文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题:文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题:文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第八部分其它 论文题:请选择一个在课程中没有讨论到的现代操作系统,如, ,的等,查阅资料写一篇文章论述该系统进行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最好能论及其系统管理是如何实施的。 论文题:在进程的同步机制中,有一个工具名为管程()。最早提供管程的语言为。请查阅资料说明对管程的定义及使用。近年来,为了防止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当前最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采用“存储过程”这一工具来实现操作不可分割,它实际上就类似于管程。请查询资料,说明它是如何实现的?标准格式是什么?如何定义和使用?这些系统还有什么其它互斥工具? 论文题:请作一个调查,如各大学、国家机关、市政府、各大银行或证券公司,看看各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都在使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它们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操作系统,它们选择此类操作系统的原因。调查的内容应该涵盖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别。通过这个调查,你认为限制那些操作系统(除了)广泛使用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论文题: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变迁,“信息电器”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产业:即3C 合一,例如手机、掌中宝、空调、组合音响等。由此产生了嵌入式操作系统(或称实时操作系统),请查询资料,说明这一课题大致在研究什么,有什么特点?如何实现?与我们学习操作系统原理有什么关联。 论文题:即插即用技术(,简称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系统设备与部件配置的应用技术。它是在应用系统集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由于一个系统可以配置多种外设,设备也经常变动和改换,它们都要占据一定的系统资源,彼此间在硬件和软件上可能性会产生冲突。因此,在系统中要正确地对它们进行配置和资源匹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且,当设备撤除、添置和进行系统升级时,配置过程往往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设备和部件的自动配置问题脱颖而出的。请查询资料说明技术的功能与特点,并说明技术是如何实施的(例如,是如何实现的支持的)。 论文题:什么是组件()结构,它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组件?它对软件设计、特别是系统软件的设计有什么影响?请试举例说明,你了解哪种操作系统的设计中使用了组件结构,为什么? 论文题:请以你使用过或较熟悉的网络操作系统为例说明,网络操作系统在四大资源管理上有什么特点?网络操作系统与传统的操作系统相比,增加了哪些功能才能满足网络用户的各种需求?对此点,请试举一实例加以说明。 论文题: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设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如何理解这些设计目标?你认为等操作系统是否具备这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论文题: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非常广泛,你认为它能够用于单机环境吗?具有很多这种体系结构的特征,那么在这些方

Windows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强制性要求

Windows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 强制性要求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录 1.系统用户口令及策略加固1 1.1.系统用户口令策略加固 1 1.2.用户权限设置 1 1.3.禁用Guest(来宾)帐户 2 1.4.禁止使用超级管理员帐号 3 1.5.删除多余的账号 4 2.日志审核策略配置4 2.1.设置主机审核策略 4 2.2.调整事件日志的大小及覆盖策略 5 2.3.启用系统失败日志记录功能 5 3.安全选项策略配置6 3.1.设置挂起会话的空闲时间 6 3.2.禁止发送未加密的密码到第三方SMB 服务器

6 3.3.禁用对所有驱动器和文件夹进行软盘复制和访问 7 3.4.禁止故障恢复控制台自动登录 7 3.5.关机时清除虚拟内存页面文件 7 3.6.禁止系统在未登录前关机 8 3.7.不显示上次登录的用户名 8 3.8.登录时需要按CTRL+ALT+DEL 8 3.9.可被缓存的前次登录个数 9 3.10. 不允许SAM 帐户和共享的匿名枚举 (9) 3.11.不允许为网络身份验证储存凭证或.NET Passports 9 3.12. 如果无法记录安全审核则立即关闭系统 (10) 3.13. 禁止从本机发送远程协助邀请 (10) 3.14. 关闭故障恢复自动重新启动 (11) 4.用户权限策略配置11 4.1.禁止用户组通过终端服务登录 11 4.2.只允许管理组通过终端服务登录 11

4.3.限制从网络访问此计算机 12 5.用户权限策略配置12 5.1.禁止自动登录 12 5.2.禁止光驱自动运行 12 5.3.启用源路由欺骗保护 13 5.4.删除IPC 共享 13 6.网络与服务加固14 6.1.卸载、禁用、停止不需要的服务 14 6.2.禁用不必要进程,防止病毒程序运行 15 6.3.关闭不必要启动项,防止病毒程序开机启动 24 6.4.检查是否开启不必要的端口 34 6.5.修改默认的远程桌面端口 34 6.6.启用客户端自带防火墙 35 6.7.检测DDOS 攻击保护设置

操作系统论文

姓名:慕永利 班级:软件11-2班 学号:23号 日期:2013年11月1日

摘要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能够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独立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作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 总而言之,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也是进程内的可调度实体。 关键字:OS(操作系统),TCB(线程控制块),进程,线程

目录 1 引言 (4) 1.1 线程问题的引入 (4) 1.2 线程和进程的比较 (4) 2线程理论基础 (5) 2.1线程属性 (5) 2.2线程的状态 (5) 2.3线程的创建和终止 (6) 2.4线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 (6) 2.5线程的实现方式 (6) 3线程新技术(超线程技术)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1.1线程问题的引入 在早期OS中一直以进程作为能拥有资源和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现在可以有比进程更小的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可以用它来提高系统内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由于近年来多处理及系统得到迅猛发张,线程能比进程更好的提高程序的并发执行程度,充分地发挥多处理机的优越性,所以在多处理机OS中引入线程能够改善OS的性能。 1.2 线程和进程的比较 线程具有许多传统进程所具有的特性,所以又称为轻型进程或进程元,相应的把传统进程称为重型进程,传统进程相当于只有一个线程任务。在引入了线程的OS中通常一个进程都拥有若干个线程,至少也有一个线程。下面我们从调度性、并发性、系统开销和拥有资源等方面对线程和进程进行比较:(1)调度 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作为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 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 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把传统 进程的俩个属性分开,使线程基本上不拥有资源,这样线程就能轻 装前行,从而显著的提高系统的并发程度。在同一进程中,线程的 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但从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 程中的线程时,将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2)并发性 在引入线程的OS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一个进程 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以并发执行,使得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 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3)拥有资源 不论是传统的OS,还是引入了线程的OS,进程都可以拥有资源, 是系统中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 (4)系统开销 在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为之创建和回收进程控制块,分配和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和IO设备等,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明显大于 线程创建和撤销时的开销。就切换而言,进程切换的开销高于线程。此 外,由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在同步和通信的 实现方面线程比进程容易。在一些OS中,线程的切换、同步、通信都 无需操作系内核的干预。

操作系统安全与信息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与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体系相当于整个信息系统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不健全,信息系统不仅是低效的,甚至是危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示:信息安全是个大问题,必须把安全问题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信息安全问题解决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要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实现五个安全层面(即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和管理层)的整体防护。其中系统层面所要求的安全操作系统是全部安全策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内外安全专家提倡的建立可信计算环境的核心。操作系统的安全是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的基础。所有的信息化应用和安全措施都依赖操作系统提供底层支持。操作系统的漏洞或配置不当有可能导致整个安全体系的崩溃。各种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要想获得运行的高可靠性和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必须依赖于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软件基础,任何脱离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的安全性都是不可能的。目前,普遍采用的国际主流C级操作系统其安全性远远不够,访问控制粒度粗、超级用户的存在以及不断被发现的安全漏洞,是操作系统存在的几个致命性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 “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着自主创新技术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长期以来,我国广泛应用的主流操作系统都是进口产品,无安全性可言。如不从根本上解决,长此以往,就无法保障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安全。我们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主流操作系统基本采用的是国外进口的C 级操作系统,即商用操作系统。商用操作系统不是安全的操作系统,它在为我们计算机信息系统带来无限便捷的同时,也为我们的信息安全、通信保密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了非常令人担忧的隐患!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和数据的“总管”,担负着计算机系统庞大的资源管理,频繁的输入输出控制以及不可间断的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等重要功能。一般来讲,包括病毒在内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主要是由于商用操作系统的安全脆弱性。当今的信息系统产生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因是操作系统的结构和机制不安全。这样就导致:资源配置可以被篡改、恶意程序被植入执行、利用缓冲区(栈)溢出攻击非法接管系统管理员权限等安全事故。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泛滥,黑客利用各种漏洞攻击入侵, 非授权者任意窃取信息资源,使得安全防护形成了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漏洞检测和加密这老几样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计算机病毒是利用操作系统漏洞,将病毒代码嵌入到执行代码、程序中实现病毒传播的;黑客是利用操作系统漏洞,窃取超级用户权限,植入攻击程序,实现对系统的肆意破坏;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操作系统没有严格的访问控制,即便是合法用户也可以越权访问,造成不经意的安全事故; 而内部人员犯罪则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这种脆弱性,不受任何限制地、轻而易举地达到内外勾结,窃取机密信息等严重犯罪。 特别是,据中科院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成果报告》中所载:有调查证实: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销往全球的信息产品,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和操作系统安装了NSA所需要的技术后门,用于平时搜集这些信息产品使用国的敏感信息和数据;战时启动后门程序,瘫痪对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运行系统,使其不战自败。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国家安全和民

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doc

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 第2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2.1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 2.2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 第3章实例 3.1 网络信息应用中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 参考 结束语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人们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产物,是应社会对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要求发展起来的,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我国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在国防、电信、银行、广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我相信在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网络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那时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正因为网络应用的如此广泛,又在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其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网络能否经历考验的关键,如果安全性不好会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网络信息交流现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信息安全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就网络信息的发展,组成,与安全问题的危害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摘要

本文就网络信息安全这个课题进行展开说明,特别针对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功能,网络的定义,网络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的主要用途。第2章对网络安全做一个概述。第3章简单探讨一下字符过滤不严而引发的网络信息威胁 第1章 1.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 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其发展历史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50-60年代,出现了以批处理为运行特征的主机系统和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60-7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主机运行分时操作系统,主机和主机之间、主机和远程终端之间通过前置机通信。美国国防高级计划局开发的ARPA网投入使用,计算机网处于兴起时期。 70-8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阶段,网络开始商品化和实用化,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互相促进,结合更加紧密。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局域网的发展和应用十分广泛。 进入90年代后,局域网成为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基本单元。网络间互连的要求越来越强,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 迅速崛起的Internet是人们向往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雏形,从它目前发展的广度和应用的深度来看,其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21世纪的到来,Internet必将在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发展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演变过程。其发展经历了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三个阶段。 1.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 在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中,计算机既要进行数据处理,又要承担终端间的通信,主机负荷加重,实际工作效率下降;分散的终端单独占用一条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低,费用高。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操作系统》小论文

《操作系统》课程小论文 【浅谈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学生姓名:刘胜男 学号: 110507140120 专业班级: 11计科一班 任课教师:尹西杰 山东女子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2013年12 月26 日

【浅谈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以及金融、政务、商务等重要信息网络与之互连,互联网这个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已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此同时,这些重要的信息网络系统面临入侵攻击的威胁,而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程序的漏洞正是攻击者实施攻击的基础。操作系统是直接与计算机硬件打交道的基础软件,是计算机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其他应用软件安全性的根基,缺乏这个安全的根基,构筑在其上的应用系统以及安全保障系统,如PKI、机密性保护措施的安全性将得不到根本保障。在网络环境中,网络安全依赖于各主机系统的安全可信,没有操作系统的安全,就谈不上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 本文首先介绍了操作系统的一般概念和定义,Windows XP系统的安全目标、架构和实现,然后详细介绍了其安全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介绍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配制方法等。 关键词:操作系统;Windows XP;安全性;原理;配置

ON THE WINDOWS XP OPERATING SYSTEM SECURITY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financial,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other important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the global Internet information network has been in such aspects as politics, econom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these important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faces the threat of invasion attack, and operat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ervice program vulnerabilitie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ttacker to carry out attacks.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basis of dealing directly with the computer hardware software, is the direct management of computer resources, the security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other application software security, lack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security, to build on its application system and security system, such as PKI, confidentiality protection measures of security will not guarante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network security depends on the host system security are to be believed, no operating system security, let alone the host system and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system, so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100分) 1.分析设计内容,给出解决方案(要说明设计实现的原理,采用的数据结构)。20分 2.画出程序的基本结构框图和流程图。10分 3.对程序的每一部分要有详细的设计分析说明。10分 4.源代码格式规范,符合软件模块化设计思想,数据结构采用得当。20分 5.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对得到的运行结果要有分析。10分 6.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的心得体会。10分 7.按期提交完整的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和课程设计报告。10分 8. 设计有新意,功能模块完善,有操作界面,运行结果清晰 10分 l 模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内存空间的管理和分配。1063(05级) l :仿真模拟银行家算法对死锁的避免 0606303030 (专升本) 详细要求:采用银行家算法,编写和调试一个仿真模拟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的程序。设计n 个并发进程共享3类不同的系统资源,即1类资源、2类资源、3类资源。进程可以动态的申请资源,系统按各个进程的申请动态的分配资源。可以添加进程,进程动态的申请资源,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判断是否可以为申请资源的进程分配资源。如果能够找到安全序列,则系统为进程分配资源,否则原先的试探分配资源作废。 l 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生成者与消费者问题 0606303007 (06专升本) 设计目的:通告研究Linux的进程机制和信号量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的并发控制。 说明:有界缓冲区内设置有20个存储单元,放入/取出的数据项设定为1-20这20个整型数。设计要求:(1)每个生成者/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容,当前指针位置和生成者/消费者线程的内容。 (2)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 (3)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纵的函数代码。 l 用JAVA模拟仿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解决过程及方法。0606303021 要求: (1)多个缓冲区不是环形循环的,也不要求按顺序访问。生产者可以把产品放到目前某一个空缓冲区中。 (2)消费者只消费指定生产者的产品。 (3)在测试用例文件中指定了所有的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只有当共享缓冲区的数据满足了所有关于它的消费需求后,此共享缓冲区才可以作为空闲空间允许新的生产者使用。 (4)在为生产者分配缓冲区时各生产者间必须互斥,此后各个生产者的具体生产活动可以并发。而消费者之间只有在对同一产品进行消费时才需要互斥,同时它们在消费过程结束时需要判断该消费对象是否已经消费完毕并清除该产品。 l 仿真进程管理程序,应考虑,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同步机制与进程通讯1001 l 仿真连续分配存储管理系统,至少包括以下功能:并发分配与回收、查询、多种分配算法的分析比较、拼接和搬家等功能1002 l Linux下进程调度算法模拟实现 10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