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C.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D.星云是由气体和液体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2

A

C

3

A

C

4

A

B

C

D

5

A

C

6

A

C

7

A

C

8.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

A.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9.如果地轴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小,则()

A.热带范围扩大B.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

C.温带范围扩大D.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变?

10.在北半球某地,某人从某地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行l100千米最后回到()

A .原出发地以北

B .原出发地以东

C .原出发地以西

D .原出发地?

图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1

—12题。 11.若AB 弧表示夜弧,则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12.若AB 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

另一日期。设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13.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198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启航时间是()

A .1980年12月21日4时

B .1980年12月20日4时

C .1981年1月16日17时

D .1980年12月20日10时?

14.某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后,船上的时间很可能是()

A .日期减少一天,钟点有变化

B .日期增加一天,钟点不变

C .日期不变,钟点有变化D.日期不变,钟点也不变??

15.某校所在地(120°E 、40°N )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16.有关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 .为东经120°的地方时

C .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

时 17.图2为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A .8时B.9时C .15时D .16时

18.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

化 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195月1日2点应是哪幅()

20.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旗杆的正午影长与旗杆

等长时,阳光直射下列哪条纬线(取北京的地理纬度为北纬40°)

()? A .50°NB .0°C .5°SD .23°26′N

21.图3是雅加达(7°S )在春分、夏至、冬至(北半球节气)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图2

A .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B .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图1 图2

C.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D.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着改善。读图4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完成第22题。(提示:tan35°≈0.7,tan45°≈1,tan60°≈1.732)

图4

22.房地产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如图4所示。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23

有()

A

C

24

A

C

25

A

C.酒泉(

26

A

C

27

A

C

28

A.2月28

C.3月1

29

A

C.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要早D.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30.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为0°

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东向西推进

D.晨昏线(圈)上日出的时刻为6点钟?

31.下面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32.下图是三地的日照时数年变化图,从图中可知()

A.地理位置由南往北依次是①②③B.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①②③

C.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①②③D.四季变化逐渐明显的是①②③

33.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2001年1月1日,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此刻全球大部分地区为2000年12月31日

B.此刻全球大部分地区为2001年1月2日

C.在此刻过后18个小时全球全部进入新世纪

D.此刻北京时间为凌晨2时整?

3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图5

A.36°34′N,90°E

B.60°N,150°E

C.30°N,90°E

D.53°26′N,150°E

二、综合题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2)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是(节气),阳光直射在纬线上,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此时南京昼长为小时。

(4)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季节)。北极圈内出现现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5)当地球从C转到D时,南京的昼长(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或变小)。

2.读下图回答:

(1)下图所示为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纬线)。

(2)A点日出时刻为点,日落时刻为点。

(3)B点夜长为小时,昼长为小时。

(4)A、B两点地方时时刻相差小时,B点时刻比A点(早或晚)。

(5)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下图中心点为地球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甲地比乙地先看到日出,据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恰当位置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甲、乙两点随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

(3)甲地的时间为时。

(4)此图表示的节气应为日。

(5)若阴影部分为东半球,在图上标出晨线的经度值。

(6)若阴影部分为3月21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2日,则甲地的时间为时,北京为日时。4.读下图的纬度和昼夜长短关系图,回答:

(1)图中斜线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则此时约为月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2)图中昼和夜的分界线是,该线连续两次经过北京的时间间隔约为。

(3)这一天之后,地球公转速度继续,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

(4)这一天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B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l)在图上标出C、B、D、E的经度。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判断这一天的节气是。

(3)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表示夜)部分。

(4

(5

参考答案:

1.(1

(3

(5

2.(1)

(3)

(5

3.(1

(4

(6)

4.(1)6

(2

(4)46

5.(1)

(2

(4)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知识点xiaojie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基本天体:恒星、星云)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运动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原因) 适和生物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原因) 液态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 ①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高一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运动_练习题(含答案)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1 A组1.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a和b B.a和c C.b和c D.c和d 2.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自东向西转 B.地球自转时地轴北端基本上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C.1个恒星日地球自转了360o,用了23时56分4秒 D.60oN的角速度约为0.25度每分钟 3.在晨昏线上 ( ) A.时刻为0点B.时刻必然是6点或者18点 C.太阳高度等于0° D.看不到太阳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四地的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角速度:乙>丙>甲>丁 B.线速度:甲>乙>丙>丁 C.角速度:乙>丙>丁>甲 D.线速度:丁>丙>乙>甲 5.图中四地,在6月22日这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大 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丙>丁>甲 D.丁>丙>乙>甲 6.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上 午8:00(东七区)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东南亚、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死亡人数达十万多人。当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 ) A.上午九点 B.上午十点 C.上午八点 D.上午七点 B组 1.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 ) A.(0°、20°W) B.(23°26′N、30°E) C.(60°S、70°W) D.北极点 2.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现象合理的是() A.我国北方城镇电扇热销 B.北京人可以观赏到红叶 C.哈尔滨冰雕正红火 D.大连海滨游泳者络绎不绝 3. 图1-8中能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A.B.C.D 4.指出图1-9四幅日照图中,属于同一日期的是 ( )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C.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D.星云是由气体和液体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2 A C 3 A C 4 A B C D 5 A C 6 A C 7 A C 8.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 A.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9.如果地轴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小,则() A.热带范围扩大B.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 C.温带范围扩大D.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变? 10.在北半球某地,某人从某地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行l100千米最后回到()

A .原出发地以北 B .原出发地以东 C .原出发地以西 D .原出发地? 图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1 —12题。 11.若AB 弧表示夜弧,则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12.若AB 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 另一日期。设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13.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198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启航时间是() A .1980年12月21日4时 B .1980年12月20日4时 C .1981年1月16日17时 D .1980年12月20日10时? 14.某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后,船上的时间很可能是() A .日期减少一天,钟点有变化 B .日期增加一天,钟点不变 C .日期不变,钟点有变化D.日期不变,钟点也不变?? 15.某校所在地(120°E 、40°N )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16.有关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 .为东经120°的地方时 C .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 时 17.图2为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A .8时B.9时C .15时D .16时 18.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 化 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195月1日2点应是哪幅() 20.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旗杆的正午影长与旗杆 等长时,阳光直射下列哪条纬线(取北京的地理纬度为北纬40°) ()? A .50°NB .0°C .5°SD .23°26′N 21.图3是雅加达(7°S )在春分、夏至、冬至(北半球节气)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图2 A .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B .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图1 图2

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说课稿: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难点分析: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本节知识在生活、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所以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 精心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活动或多媒体辅助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主要采用“读图、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3.对比教学法 比较法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一种,也是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使知识内容更加清晰、集中、有序。 学习方法: 要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方法 识图、读图、用图是学生学习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图形都内含于地球运动的动画之中,多且复杂。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2.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

中图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划分,了解五带的划分、分布。 ②理解这些地理意义是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综合作用的结果。 ③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④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2、能力目标: ①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②能准确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测视图),并能举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极视图。 ③运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德育目标: ①学生能正确认识并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和规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②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步:设疑。 通过复习地球公转的概况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铺垫知识框架,创设问题情境,产生疑问:地球公转会产生哪些地理意义呢? 第二步:探究。 教师通过各种媒体不断设疑,并向学生提供各种信息;学生通过听讲、读书自学、讨论切磋、分析综合等方式,参与各种多边活动。在教师总体调控下,学生探究正确结论。 第三步:尝试。 教师提供动手动脑的检测内容,并适时点拨;学生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尝试,解决各种问题。 第四步:小结。 师生通过评议、引申,寻求知识内涵、总结求知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发展原有知识和能力框架,并产生学习新目标。 (具体过程如下) ㈠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一步:设疑。 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切入,“长到夏至短到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二步:探究。 1、教师利用投影图片《昼夜半球示意图》讲解:在平面测视光照图上,晨昏线所在平面过地心,且永远与阳光垂直。晨昏线把它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越长,白天越长,黑夜越短;夜弧越长,黑夜越长,白天越短。学生认真听讲理解。

人教 高中地理必修一 1.3 《地球的运动》(教案)

§1.3《地球的自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要认识和掌握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掌握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相关示意图概括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宇宙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理解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提高自己的地理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及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太阳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三、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抽象,重难点较多,且无法直观地感知到地球的运动,必须通过一些地理现象和借助其他天体的视运动来分析推理。在学习活动中,对知识、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探究能力的要求高,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与联想能力,将静态与动态、时间与空间要素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演示法、情境法、图解法、画图法,演示加强学生的认识。这样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1、设问质疑,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不是正球型呢?古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总结讲解】“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要辩证的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正确,但对于江西而言却是很不科学的。学完本节内容,同学们便会知道问题的原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1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自转》2、类比情境,剖析问题 【新课讲究】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的运动知识,我们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有自转、公转的两种形式。现在我们先来了解地球的自转【板书】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C、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D、星云是由气体和液体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3、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恒星日将长于太阳日 B、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C、太阳将西升东落 D、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4、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2326′ B、若黄赤交角为0,那么全球各地昼夜永远等长

C、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若黄赤交角为45,那么地球将不存在寒带 5、当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口市(20N)正午日影朝南 B、这一天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我国这一天昼长夜短 D、这一天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 6、下列各纬线圈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一半的是() A、热带与温带分界的纬线圈 B、温带与寒带分界的纬线圈 C、低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 D、高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 7、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 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 D、都不强烈 8、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

A、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9、如果地轴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小,则() A、热带范围扩大 B、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 C、温带范围扩大 D、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变 10、在北半球某地,某人从某地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行l100千米最后回到() A、原出发地以北 B、原出发地以东 C、原出发地以西 D、原出发地图1图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1—12题。 11、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1.3《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2.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A.18时59分57秒 B.未到18时59分57秒 C.已过18时59分57秒 D.次日18时59分57秒 3.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没有大气层B.有自转运动 C.有公转运动D.存在生命现象 【解析】1选A,2选C,3选D。该题利用“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背景条件,分别考核天体系统、地方时的计算及地球的特殊性等相关知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形成天体系统地月系。北京(东八区)发射时,东经150°(东十区)的地方时应该为20时59分57秒,地球的特殊性是有生命存在。 4.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时差的产生 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解析】选A。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即使没有地球自转,也有昼夜现象。 5.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 【解析】选A。越接近近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越快,1月初地球到达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6.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 【解析】选B。因为地球的自转,使得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因而产生了时差。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9:00在中山开始传递。回答7、8题。 7.火炬传递时,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18′E)的区时是( ) A.10月13日1点 B.10月13日4点 C.10月13日12点 D.10月12日1点 8.火炬从中山开始传递时,地球位置最接近图1(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 图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坏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传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的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传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古人说:“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可见,古人说的天度,就是日月的运行规律。日有东升西落,月有阴晴圆缺,这也是我们站在大地上亲眼能见的。日月的这些现象明显有其严格的规律性,这样严格的规律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板书】地球的运动 1.方向 【演示】教师拿出教学地球仪,请2-3名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

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

1.3:地球的运动(4课时)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5、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6、理解黄赤交角用其地理意义。7、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8、掌握昼夜长短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用季节变化规律。9、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二、教材分析: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2、地球运动公转规律。3、地球自转的意义。 4、公转的意义。 三、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2、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3、能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4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5、判断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的规律,6、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球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和四季的变化,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四、教学重点: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五、教学难点: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差的计算、日界线、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1、让学生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2、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球的自转公转。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教师转动地球仪。描述自转的方向。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word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word学案 第2课时 【重点】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2、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4、四季的成因和划分方法。 【难点】 1、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阻碍(运用示意图说明黄赤交角的变化与太阳直射范畴、五带范畴、极昼和极夜现象范畴变化的关系); 2、正午太阳高度高度的运算。

地球公转与季 节

【重、难点分析】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地球运动是与的叠加。 在右边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4)北极圈内极昼范畴逐步增大的时段是。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2.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是指,目前是。 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为。 3.阻碍:使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练习> 在右图中,画出黄赤交角。 4.扩展——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阻碍 (1)太阳直射范畴的变化使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在下图中标注二分二至日名称,熟悉直射点回来运动规律。

若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回来运动的范畴变 。 (2)五带的范畴变化(画图分析) 若黄赤交角变大,五带中范畴变大的有 范畴变小的有 。 (3)极昼和极夜现象范畴的变化 若黄赤交角变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畴变 。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关于 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 (用H 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 。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缘故:由于 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确实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 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随纬度分布: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这说明任给一个正午太阳高度(不等于90°),在地球上能找到 条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与之相等。 ●随季节变化:夏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 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一年 23o 23o0o

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能力提高

必修1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课时训练 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 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昼夜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24小时 B.一个恒星日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年 4.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角速度不相同,线速度相同 5.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 B.度数永远不变 C.地轴与自转轨道的夹角 D.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7.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8.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9.下列城市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悉尼 B.新加坡 C.广州 D.北京 10.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365日6时9分 B.24时 C.一个恒星日 D.23时56分 11.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天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读下面一段资料回答12―13题 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12.英国伦敦的中国学子看到此景的时间是 A.10月24日10时 05分 B.10月24日8时 05分 C.10月23日10时 05 分 D.10月25日2时05分 13.此日,牡丹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运用计算机模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能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 2、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智能要求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 (2)理解自转的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理解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 (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4)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能力要求 懂得运用地球运动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技能要求: 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 (一)知识结构

(二)内容分析 地球运动部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1)地球自转的方向:教材设计了一个“读图思考”,让学生想象在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会是怎样的,把“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结论留给学生自已思考得出。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2)周期: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一般用于科学研究,人们比较陌生;太阳日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它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但是由于太阳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十分熟悉。鉴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教材既引入了恒星日,又引入了太阳日。用图解的方式,简要说明恒星日和太阳日时间差异的原因。(3)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示。图1.13的设计富于立体感,比较好地展现了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大小及其纬度变化规律。地球自转线速度自低(高)纬向高(低)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教材留给学生思考、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教案(第3课时)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复习回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地球的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我们先来做一道计算题。 (1)已知日本东京时刻为下午4时,美国纽约(75°W)时间为几时?北京(116°E)地方时为几时? 参考答案:美国纽约(75°W)时间为2时;北京(106°E)地方时为14时44分。 (2)请你说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的规律。 参考答案: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的一条纬线──23°26′S,此后开始向北移动,大约过三个月,到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到达赤道上,然后再继续向北移动,6月22日夏至日时直射在最北的一条纬线──23°26′N,过了这一天就开始向南返,秋分日(9月23日)回到赤道上,然后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冬至日时,又直射到最南的纬线──23°23′S上,过了这一天又开始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在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地理意义。 【思考讨论】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请简单叙述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问题2:请简单说明夏季为什么热?冬季为什么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