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pdf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pdf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pdf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pdf

如何将PDF转换成WORD PDF转WORD

如何把PDF转换成WORD 先了解一下: PDF文档到底是什么? PDF是出版和图形领域的软件厂商Adobe制定的电子文档格式标准。Adobe为之提供了免费的文档浏览器--Adobe Acrobat Reader以及相应的编辑软件--Adobe Acrobat,后者可以对PDF文档中页面的组织、链接进行编辑,对文档进行批注等等。而Adobe的另外一款软件--Illustrator则可以从各个细致入微处修整PDF文件。与普通格式的电子文档(如纯文本、超文本、RTF格式以及Word文档等)相比,PDF文档具有能够完善保持版面样式、跨平台等优越性,所以国外许多组织机构在发放无需再次编辑的文件时通常选择使用PDF格式。在我国,许多电子书籍也开始采用PDF格式。 创建PDF文件的典型方法并不是使用Illustrator等软件来编辑,而是先用普通的文字处理和桌面排版软件如Word、WordPerfect和PageMaker等编排好文档,然后通过Adobe的PDF Distiller或者PDF Writer等仿打印机引擎制作PDF文件。另外也有一些PDF文档是直接使用Adobe Acrobat配合扫描仪将原书稿扫描制作完成的,虽然该软件配有支持对多种西方文字进行光学字符识别(OCR)的插件,但是为了保证文字的可靠性,多数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PDF文件没有进行字符识别。 如何把PDF文档转换成Word文档 一款非常好的Pdf向Doc格式转换的工具,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v1.0。它是由ScanSoft公司同微软共同组队开发了一个全新的Office 2003 插件。该插件可以帮助你通过Word直接将Pdf文档转换为Word文档,并且完全保留原来的格式和版面设计。 这个名为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的插件是首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同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其统一到Word格式。现在你可以重新利用早先你从网络上下载或Email中收到的Pdf文件中的信息,而无需添加任何其他软件。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已经非常紧密的同Office 2003整合在一起了,有两种方式可以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文件。 第一种方式,在Microsoft Word 2003中你可以直接通过“文件”—>“打开”来打开Pdf文件。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插件会自动弹出了,经过转换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Doc文件。 第二种方式,ScanSoft公司也已经开发了基于此的Smart Tag(Office 2003中重要的功能元件)能够轻松的通过右键来将PDF文件转换成为 Microsoft Word 文件。 =========================== PDF文件中的文字存在两种可能性: 其一,可能是以计算机字符代码的形式被包裹在文件中; 其二,也可能只是一个页面图像中的像素组成的线条,没有字符代码信息。很明显,只有第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介绍几款word和PDF互相转换的软件

介绍几款word和PDF互相转换的软件,轻松办公 今天向大家介绍几款word和PDF互相转换的软件,由于许多人在使用不同的办公软件,在传输和交流文档以及打印文档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在进行这些活动之前,建议把你所要使用的文档转换为PDF文档,以保证在他人电脑上可以无障碍的打开,和避免打印时所出现的字体变更,格式变更等问题。虽然pdf的交互性很好,但是却不便于编辑,所以你要编辑pdf文档的话,建议把pdf文档转换为office文档。所以,今天向大家介绍几款这方面的软件。 一,首推adobe acrobat x 10 Adobe acrobat x 10是adobe公司最新推出的PDF创建、编辑和查看软件,功能强大,相比上一版的acrobat 9提高了许多,首先从打开文档的速度上来说,个人觉得比上一般快许多,打开一般的文档比adobe reader快一倍多,和foxit reader相比来说,速度差不多。界面上,编辑的按钮主要集中在了右侧,上方按钮较少,这样方便编辑。从功能上来说,增加了保存为word,excel和图片等格式,支持保存为word 2003和2007,excel2003和2007,图片可以保存为jpg,TIFF等格式,并且把菜单集中到word和excel中,在word和excel 中你可以把word和excel文档输出成为PDF格式,如果你是office 2010的用户,你可以使用backstage就是文件背景视图中的save as来把word和excel文档保存成为PDF文档。 从界面上看,现在还没有官方的中文版本,只有英文等版本供大家使用,对于不懂英文的朋友来说,就有一些困难了,个人还是期待中文版早点推出,方便亿万中国用户。当然adobe 晚推出或者不推出有些软件的中文版,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盗版太猖獗了,所以大家有条件的话,还是要支持正版,终究老用盗版也不好,做软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人员,所以取得一定的报酬也是对的。 在转换速度上来说,从PDF转换成word和excel的速度非常快。从质量上来看,转换出来的文档的格式都没有变,和原word文档一样,我现在使用的结果是,会丢掉word里原先插好的目录标题文字,这个主要用来作自动目录的,还有有些下划线会稍微变化一下,有部分图片的一小部分会发生变化,其他的都很好。在这一点上,比其他的转换软件好许多。 从word,excel转换到PDF的速度和质量也很好,但个人觉得没有用office2010直接保存成pdf的速度和质量好,也不如doPDF的转换速度。但是好的地方在于和office的高度集成,还有转换文档的平滑性,同时还可以随意创建和编辑pdf文档。这个版本还强化了社交和分享的功能,你可以方便的添加评论和与他人分享文档。 从体积上来看,许多人都觉得体积大,现在的安装包体积有400多M,相对于foixt要打30多倍,但是呢,其功能比较全一些,对不同种类和不同语言的pdf文档支持好许多。Adobe acrobat和foxit,就相当于microsoft office和金山的wps一样的。Office虽然臃肿体积大,但是它对office文档的支持和兼容性最好了。wps体积小,功能也很多,对于一般办公已经足够应付了,但是你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较大的或者某些office文档用wps不能打开,但是用microsoft office就可以打开。所以还是推荐大家使用这个体积大的adobe acrobat x 10。 官方网站试用链接(需要有adobe账号): verycd程序下载安装地址: 二,Nitro PDF Professional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与早期教育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与早期教育 秦金亮儿童应该学什么?能学什么?何时学?如何才能教学的最好?这是所有教育者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儿童各年龄期发展的水平如何?其发展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直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科间广泛漏透,儿童发展的研究已超越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传统缰界,“儿童发展领域到目前已成为一个汇聚诸多学科的大熔炉,其知识体系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而且在相关的应用领域发挥巨大作用”(Berk,2006,pp 4)虽然学科的视域变的更为宽广,但研究的的问题却仍然聚焦在基本点上,其中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神经机制就是最重要的基点之一。 从儿童发展的本质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心智全面和谐发展,而心智发展的睛雨表是其神经机制的良性协同发展,即儿童心智的变化都可以在神经机制中找到依据。这正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在儿童发展研究中迅猛崛起的重要缘由。 重点介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三种理论即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是当代儿童发展研究走出最坚实的一步,由于研究伦理和研究技术水平的限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仍未全面深入提示儿童心智发展的神经机制,但它已揭示了儿童早期教育的一些方向性问题,指明了当前早期教育中的一些无知举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为科学育儿在向前迈进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早期教育有如下启示:

1.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在改变过去的“黑箱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 坚实的科学基础。 2.神经发育、生长的可塑性,为早期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位置提供 了科学依据。 3.神经生长发育的主要敏感期在童年早期,应重视早期教育。 4.为促进神经发育和脑发育,应重视适时适宜的教育环境。 5.异常发展的神经机制探讨,为早期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科 学依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只是生命中的童年,但它的理论立场、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筑就了其旺盛的学科生命力。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必将为儿科学临床实践、早期教育实践、儿童社会福祉、儿童看护带来坚实的科学证据和新的儿童发展理念。

如何将有密码的PDF转换成WORD

如何将有密码的PDF转换成WORD 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打开PDF格式文件 选择打印(如果有打印限制,抱歉,暂时没办法啊) 打印机名称选择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没有?在安装Office时选择安装高级服务程序) 打印成mdi格式 将自动打开的mdi文件进行OCR识别(工具栏里找,注意识别时间很长) 识别完后将文件导出到Word(工具栏里) 最后,将导出的html文件另存为DOC文件 Pdf格式文件向Doc文件转换相对比较难,因为Pdf格式与Doc 格式解码格式不同,在Pdf下的回车符、换行符以及相关的图片格式无法直接转换为Doc文件,笔者之前一直使用复制文本,然后粘贴到Word中实现Pdf向Doc格式的转换。 今天突然发现了一款非常好的Pdf向Doc格式转换的工具,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v1.0。它是由ScanSoft公司同微软共同组队开发了一个全新的Office 2003 插件。该插件可以帮助你通过Word直接将Pdf文档转换为Word文档,并且完全保留原来的格式和版面设计。 这个名为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的插件是首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同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其统一到Word格式。现在你可以重新利用早先你从网络上下载或Email

中收到的Pdf文件中的信息,而无需添加任何其他软件。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已经非常紧密的同Office 2003整合在一起了,有两种方式可以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文件。 第一种方式,在Microsoft Word 2003中你可以直接通过“文件”—>“打开”来打开Pdf文件。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插件会自动弹出了,如图3所示,经过转换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Doc文件。 第二种方式,ScanSoft公司也已经开发了基于此的Smart Tag(Office 2003中重要的功能元件)能够轻松的通过右键来将PDF文件转换成为 Microsoft Word 文件 注意,在安装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的时候建议关闭正在运行的Office Word,Internet Explorer和Outlook等软件。 OFFICE使用技巧FAQ宝典-PDF文件处理 问:PDF与WORD之间如何通过软件实现格式转换? 答:PDF—>DOC 使用软件Acrobat,pdf2word;DOC—>PDF 使用软件Acrobat pdf->Tiff(JPEG,PNG)->OCR输出word,效果极佳,如果是English几乎不用怎么修改就可以用了。 推荐OCR软件:ABBYY FineReader 7.0;ScanSoft OmniPage Pro 14.0(最强) 问:如何把WORD文档转换成PDF? 答:安装Acrobat(不只是Reader)完全版,在安装选项里有的,把这一项选上,选pdfmaker。在word的工具条上会有一个转换按钮。

认知神经科学初步了解

认知神经科学的前世今生:简短版 首先,我们要知道认知神经科学是从哪里来的,具体干什么的,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个学科?我想可以简要地这样梳理一下: ? 1. 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 ? 2. 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不同人划分不同,各个阶段并不是单独存在),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而其余的几个阶段分别是:1. 以计算机作为类比的信息加工理论(把大脑比作序列加工的计算机);2. 以神经网络平行加工为基础的联结主义(认为神经网络整体加工是大脑功能的基础,注意,到这里还没有具体的神经科学证据,大多数模型都是基于算法的计算模型);3. 以生态功效为主要思路的具身化思潮(认为人类的认知是根治于环境以及具身化的过程);而目前的阶段就是 4. 认知神经科学(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 ? 3. 我们还要知道,认知心理学本身就是心理学下面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 4. 认知心理学和其他许多心理学分支一样,都起源于哲学,涉及人类了解自身的终极大问:“我是谁?”等等之类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就是要认识人类自己本身。 ?关于人类心智的探索,有这样的一段话,可以供读者品玩:“人类需要孜孜不倦地探索两个未知空间,一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面对的宇宙,是二人类自己的内心;宇宙的无限容量,把一切强大的内存,都变成宇宙自己的内存;心灵的无限向度,给人类自己提供了无限的探索性和可能性;内心与宇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微观与宏观相匹配的超级感应物;内心的未知空间有多大,宇宙的未知空间就有多大;内心与宇宙之间的排斥与兼容,如同两台不同性能、型号、年代的计算机;它们互相在程序上的试探、破解、沟通与交流,其实就是人类对自我,进而对未知空间的新发现、新拓展和新认知。” 所以,如果把上述的梳理倒过来看,大致可以定位认知神经科学前世今生的大体坐标。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是非常简要的介绍,忽略了许多有关学科交叉的事实,例如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等学科对认知科学的推动。 -------------------------------------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现在,可以具体看看认知神经科学有哪些研究领域了,这些研究其实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问的问题都非常相似。然而,人们通常会把神经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混为一谈。其实不然,我想以下的这个回答有利于读者了解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思维和视角: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简而言之,

如何将PDF转化成word

教你如何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最近,我的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朋友老是向我报怨,说老板真的是不把我们这些新来工作的人不当人看啊,什么粗活都是让我们做,这不,昨天又拿了10几页的文件拿来,叫他打成电子稿,他说都快变成打字工具了,我听之后既为他感到同情,同时教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轻松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我想以后对大家也有用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首先你得先把这些打印稿或文件通过扫描仪扫到电脑上去,一般单位都有扫描仪,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用数码相机拍也行,拍成图片放到WORD里面去,不过在些之前,你还得装一下WORD自带的组件,03和07的都行。点开始-程序-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找到Office-修改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这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Writer 点在本机上运行,安装就可以了。 首先将扫描仪安装好,接下来从开始菜单启动“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工具/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Scanning”即可开始扫描。 提示:Office 2003默认安装中并没有这个组件,如果你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可能会要求你插入Office2003的光盘进行安装。由于是文字扫描通常我们选择“黑白模式”,点击扫描,开始调用扫描仪自带的驱动进行扫描。这里也要设置为“黑白模式”,建议分辨率为300dpi。扫描完毕后回将图片自动调入Office 2003种另外一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中。 点击工具栏中的“使用OCR识别文字”按键,就开始对刚才扫描的文件进行识别了。按下“将文本发送到Word”按键即可将识别出来的文字转换到Word中去了。如果你要获取部分文字,只需要用鼠标框选所需文字,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将文本发送到Word”就将选中区域的文字发送到Word中了。 此软件还有一小技巧:通过改变选项里的OCR语言,可以更准确的提取文字。例如图片里为全英文,把OCR语言改为“英语”可以确保其准确率,而如果是“默认”则最终出现的可能是乱码~ 还有: 应该说,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回忆起当初做毕业设计时规定的英文翻译,痛苦的要命,竟然傻到用Print Screen截取画面到画图板,再回粘到word中,够白了:(最近连做几份商务标书,从Honeywell本部获取的业绩资料全部是英文版的PDF,为了不再被折磨,花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研究PDF和Word文件的转换,找到下面2种方法,出于无产阶级所谓的同甘共苦之心,共享下:) 1、实现工具:Office 2003中自带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应用情景:目前国外很多软件的支持信息都使用PDF方式进行发布,如果没有Adobe Reader,无法查看其内容,如果没有相关的编辑软件又无法编辑PDF文件。转换为DOC格式则可以实现编辑功能。尽管有些软件也可以完成PDF转换为DOC的工作,但很多都不支持中文,我们利用Office 2003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组件来实现这一要求最为方便。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摘要: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从脑神经的层面对认知进行研究的学科,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本文介绍了该学科的发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脑机制 正文: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知觉、注意、记忆、言语等认知活动在人生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促使认知发展变化的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交叉融合渗透到该领域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理论探索和未来趋向等诸多方面。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传统认知发展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且拓展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其对异常发展神经机制的研究更为发展异常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在过去十几年中,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主要探讨了大脑结构发育、功能发展与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发展的交互影响,以及心理行为发展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下面从这四个方面介绍当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进展。 1大脑结构发育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 结构是功能的基石,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其心理

行为的发展离不开大脑结构的发展。正常的大脑发育序列是个体心理行为正常发展的基础;反之,异常的脑结构发展可能会导致个体心理行为发育的异常。认识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毕生发展进程中大脑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有助于了解人类心智的起源、各种发展障碍的矫治以及认知老化的干预等。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从一开始就把大脑结构发育与个体心理行为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研究领域。 首先,通过研究活体大脑结构的发育规律,发现大脑发育存在非同步性。研究发现,大脑发育的非同步性首先体现在不同皮层区域上。大脑成熟与老化遵循相反的路径和模式。成熟越晚的脑区似乎却反而老化的越早,而成熟越早的脑区却反而老化的越晚。 其次,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揭示了大脑结构发育的个体差异特点,对提出针对性的促进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为认识个体大脑结构发育与其心理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2脑功能发展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 大脑功能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紧密相关,大脑功能的模块化、特异化以及相关功能网络的形成是心理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心理发展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重要体现,也是探讨心智起源以及身心关系的重要参照指标。近年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通过EEG、MEG、fMRI和NIRS等信号的变化以及相关功能网络连接模式的

万能的pdf转word工具

万能的pdf转word工具 我们有时候希望将别的格式(比如图片、PDF等不可编辑的格式)转换为Word,这样 方便我们进行后续的加工、修改工作。 PDF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文字型PDF(也就是里面的文字你是可以直接选取的), 还有一种是图片性PDF(比如扫描实体书制作的PDF,里面其实就是一张张的图片,内容 是无法选取复制的),前者转换简单,后者转换会困难很多。但是,无论是图片好还是文 字PDF,用捷速PDF文字识别软件一样可以快速识别出来,转换成你想要的文档格式。下面来看看怎样操作的吧。 第一步:双击打开已经下载好的软件,可以看到弹出的对话框,选择“从PDF读文件”。接着会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保存PDF的文件夹,打开需要编辑的PDF。或直接进入到操作界面,点击“读取”按钮,然后到打开对话框中选择你需要识别的PDF,添加进去。 第二步:PDF文档就会出现在编辑页面中了。这时我们点击上面的“纸面解析”,软件 就会自动对文件进行分解排版,以便于后续的识别过程。 第三步:点击上面的“识别”按钮,软件就会自动对文件上的文字进行识别,不一会儿 就会把识别结果呈现在右边。大家可以对识别结果进行校对,如果发现错误可以进行改正。如果是多页内容进行识别的话,我们可以点击识别按钮选择下方的“全部”,就能对所有内 容进行识别了。如果只想对几页进行识别的话,只要选定该页进行识别就可以了。 第四步:最后得到的识别结果根据自身的要求选择保存格式,这里需要保存为word 就直接点击Word就可以了。 有了捷速PDF文字识别软件之后,我们将PDF转换成Word就会变得简单许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PDF转换word的方法

PDF转换Word方法 在工程上,我们用的很多图纸都是PDF格式的。PDF格式的文件图纸虽然很流行,但是有时我们需要它转换成word可编辑文字形式来为我们服务,比如做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图纸里面的设计说明,要是我们照着图纸一个字一个字往上敲,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当然网上也有PDF转换word的软件,但是需要花钱,而且不能一次性买断它。在这里我教大家一种可以将PDF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的方法,非常不错,而且永久免费。 PDF转换成WORD的步骤: 1、首先下载汉王PDF OCR 并安装,这个软件是免费的所以放心使用。运行PDF OCR,单击文件—打开,选择你要转换的PDF文件,如图所示。 2、打开选中的PDF文件后,你就可以在这个软件里查看文件的内容,因为它也是一个P DF文件的阅读器。打开文件以后有页面选择,你可以自己选择要转换的页码范围。

备注:很多图纸为了方便打印,都是横着的,你可以点编辑,转换图像,左转900就变成上面这样了。3、打开图纸以后,点击识别,版面分析。 备注:在版面分析中,调整红线范围可以调整你需要的具体内容,这点很重要,如果你连旁边的专业、日期、签字页圈上,结果会出现一堆乱码。

4、版面分析完以后,点击识别,开始识别。 5、识别完以后,点击输出,到指定格式文件。 备注:我是喜欢保存到桌面上,保存类型格式txt会以记事本的方式打开。

6、保存到文件夹以后,打开它,选择格式,然后点击字体,选择宋体(这一步也很关键)。 7、最后把所选内容文字复制,粘贴到新建WORD中。 最会就变成我们自己想要的可用于编辑的word形式。

5款免费PDF转换成WORD软件下载

Pdf转换成Word软件在哪下载? 近日,有许多网友提问说要给个转换软件下载地址。这里再重新发布五款免费Pdf转换成Word软件供大家下载。 1、e-PDF To Word Converter v2.5 软件大小:2.93MB 软件类型:汉化版 软件性质:共享版 热门程度:★★★★★ 本地下载 115网盘 BRSBOX网盘 ------------------------------------------------------------------------------------------------- 2、VeryPDF PDF2Word V03.0 软件大小:5.17MB 软件类型:汉化版 软件性质:共享版 热门程度:★★★★★ 本地下载 115网盘 BRSBOX网盘 ------------------------------------------------------------------------------------------------- 3、PDF2Word(pdf to word)2.1 大小:253KB 类型:汉化版 性质:免费软件 热门程度:★★★★ 本地下载 115网盘 BRSBOX网盘 ------------------------------------------------------------------------------------------------- 4、Easy PDF to Word Converter V2.0.3 体积:538KB 类型:汉化版 热门程度:★★★★ 本地下载 115网盘BRSBOX网盘

PDF转word哪个软件比较好用

使用过PDF文件的朋友都知道,PDF文件不可以直接修改,当我们需要撰写一份活动方案,或者策划书的时候,我们要传送给领导查看修改,如果传送的文件是PDF格式的文件,领导就无法直接修改,很麻烦,就要将PDF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 1.因为PDF文件不能进行编辑,因此就需要借助转换工具才能实现转换。大家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PDF转换器,将此软件下载安装到电脑内。

2.下面大家需要打开刚安装好的转换器,进入转换器界面后先要进行功能地选择。鼠标点击选中界面上方的【PDF转换】按钮,在点击左侧的【PDF转换其他】下拉框中的【文件转word】的按钮,就可以了。 3.接下来就要将PDF文件置入PDF转换器,鼠标点击界面中的

【添加文件】,再从跳出的窗口中找到PDF文件并用鼠标左击选中它,接着再点击窗口内的打开键,将文件添加到处理列表中。 4.如果大家只需要转换PDF文件中的部分文件页面,则可点击界面内页面选择文字下方的全部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的页面栏内输入要转换的页面页码数,再点击确定键即可。

5.接着要为转换后的Word文档设置保存路径,鼠标点击界面中输出目录旁的自定义按钮,再点击右侧的浏览选项,之后在跳出的窗口内找到保存路径并用鼠标单击选中,然后再点击选择文件夹选项即可设定成功。

6.大家即可点击转换器界面右下角的【开始转换】选项,等到界面中状态栏内转换进度显示100%的时候,也就意味着PDF文件已成功转换。直接点击页面上方的【打开】按钮,就可以查看转换完成的文件了。 PDF文件与Word文档都是工作必备文件格式,因此小编今天将PDF文件转换为Word的操作方法教给大家。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后,可以使用工具快速解决。

认知神经科学_整理

1.什么是认知神经科学 答:认知神经科学是在传统的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阐明自我意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神经机制。 答(百科):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 2.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答:①脑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发展:20 世纪50 年代末随着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导致事件相关电位(ERP)问世。 ②脑磁图的发展:第一套有屏蔽室的脑磁图系统(MEG)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Francis Bitter Magnetic 实验室。 ③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④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脑研究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非侵入性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 ⑤光学成像技术: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已达约5μm 的物方元和每秒25 帧以上的视频速度。 3.神经解剖方法 一、单个神经元 1.Golgi 法 (1)Golgi 于1873 年开始使用。(2)适用于染年轻的脑细胞。 2.细胞内染色法 (1)细胞内注射示踪剂技术。(2)用于对靶神经元进行电位记录 3.电子显微镜 用于观察细胞及亚细胞的微细结构 二、神经元群 1.尼氏染色法 (1)1894 年Nissl 发明。(2)用于划分皮层下核团及皮层区的界限,以及测定细胞数量和密度。 2.免疫细胞化学 (1)用于揭示神经细胞亚群的新方法。(2)对靶细胞标记相应的抗体。 3.组织化学 使用成色剂沉淀为酶反应的最终产物,从而揭示细胞和突起对某些物质起正反应的一种技术。 4.细胞色素氧化酶 标记细胞色素氧化酶呈现为特殊的斑块形状。

《认知神经科学》教学大纲(20200523132519)

《认知神经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认知神经科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 认知活动。传统神经科学的某些分支,例如神经心理学、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药理学等,吸收了认知科学的理论和神经科学的新技术,逐渐形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 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认知神经科学的 各个分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任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认知神经科学的了解及其与心理学结合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系统了解认知神经科学在心理 学研究中的意义重大: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使各个学科和层次的有机

融合进入新层面。认知神经科学将传统的生理心理学、心理生理学、 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成功地整合在一个新的研究范式下。认知神经科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研究的层次包 括分子、突触、神经元、网络、脑区、系统、全脑及整体行为乃至环境、社会等。目前心理学基本上还处于整合前的分裂状态,从这个意 义上,认知神经科学将对心理学的整合提供一个建设性的平台,从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概论(5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认知神经科学的概念,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了解认知的神经基础。 2.教学重点与难点: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TMS(透颅磁刺激系统)、脑磁图MEG 第一节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与发展(3课时)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概念 认知神经科学 = 认知科学(主要是认知心理学) + 神经科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三、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两个重要时期 第二节认知的神经基础(2课时)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教学大纲 杨波编写

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82 目录 前言 (289) 第一章认知神经科学概述 (290) 第一节认知神经科学 (290) 一、认知神经科学 (290) 二、神经科学的起源 (290) 三、认知科学的起源 (290) 四、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 (290) 第二节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现状 (290)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290) 二、国际重大研究计划 (291) 三、重要研究进展 (291) 四、认知神经科学在我国的发展 (291) 课堂讨论题 (291) 复习题 (291) 拓展阅读材料 (291) 第二章神经解剖方法和皮层结构的基本原理 (293) 第一节神经解剖方法 (293) 一、单个神经元 (293) 二、神经元群 (293) 三、连接 (293) 四、微环路 (294) 五、功能网 (294) 六、现代技术 (294) 七、人体神经解剖 (294) 第二节脑皮层区域 (295) 一、细胞类型 (295) 二、层状结构 (295) 三、柱状结构 (295) 第三节脑皮层连接 (295) 一、丘脑皮层连接 (295) 二、内部连接 (1063) 三、皮层-皮层连接 (295) 四、等级排列 (295) 课堂讨论题 (296) 复习题 (296) 拓展阅读材料 (296) 第三章前额叶皮层 (297) 第一节前额叶皮层的注意力调控功能 (297) 一、注意机制 (297) 二、前额叶皮层的功能 (297) 三、前额叶损伤的表现 (297)

认知神经科学 第二节前额叶皮层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297) 一、前额叶皮层与规则学习 (297) 二、前额叶皮层与情景记忆 (297) 三、前额叶皮层与工作记忆 (298) 第三节前额叶皮层的行为抑制功能 (298) 一、行为抑制功能 (298) 二、前额叶皮层的行为抑制功能 (298) 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与前额叶皮层 (298) 第四节前额叶皮层的行为计划和策略形成 (298) 第五节前额叶皮层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98) 课堂讨论题 (299) 复习题 (299) 拓展阅读材料 (299) 第四章海马与记忆 (300) 第一节海马与内侧颞叶(MTL)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300) 一、解剖结构 (300) 二、功能 (300) 三、MTL损伤记忆障碍特点 (300) 第二节内侧颞叶与联结的形成 (300) 一、Naya的研究(2001) (300) 二、Henke的研究(1999)与Luo和Niki的研究(2002) (300) 第三节内侧颞叶与多重记忆系统 (301) 一、Squire提出的多重记忆系统的模型 (301) 二、内侧颞叶与多重记忆系统 (301) 三、实验研究 (301) 第四节内侧颞叶与回忆性经验 (301) 一、回忆性经验 (301) 二、实验研究与结果 (302) 第五节MTL与长时记忆的时效性 (302) 一、MTL在长时的陈述性记忆中的作用的理论假设 (302) 二、MTL在长时的陈述性记忆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302) 课堂讨论题 (302) 复习题 (303) 拓展阅读材料 (303) 第五章功能磁共振成像 (304) 第一节基本原理 (304) 一、基本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 (304) 二、BOLD的生物物理学原理 (304) 三、生理学原理 (305) 四、实验程序 (305) 五、数据分析 (305) 第二节缺陷 (305) 一、大血管污染 (305) 二、生理噪声 (305) 283

认知神经科学课后习题答案

认知神经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细胞机制与认知 如果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神经系统如何编码感觉刺激强度的差异 o张弛同学: 张弛同学根据p36页关于对神经元不应期的描述,在听觉系统对声音频率的敏感性被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所限制。张弛同学所以我的想法是神经元是由动作电位产生的频率来区别刺激强度的差异,这点在听觉系统上可以很好的解释.张弛同学刺耳的声音和微小的声音通过内耳蜗的毛细胞感受转化成相应频率的电信号传送给相应脑区,不同的声音转化后得到的电信号放电次数有着明显差异,图表可见p144 o杨斐曈同学: 张弛同学就我所知道的知识,神经元通过动作电位传递信息,主要是通过频率不同来编码。一般来说,刺激越强,频率越大;刺激越弱,频率越小。听觉系统毛细胞编码在这一点上特别明显。实际上触觉细胞、视觉细胞也都是这样。但是,因为离子通道有绝对不应期,Na+通道会关闭,至少1ms,所以神经元放电频率撑死了是1000HZ,即每秒1000次。但这显然不能完全编码。这里不扯那些非线性编码的问题。一个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换细胞!实际上有证据表明,刺激增强,反应的细胞也增多。在听觉系统的编码里面就有一对互补的理论:频率说(如前)和地点说(即不同的细胞编码不同的频率)。频率理论和地点理论算是编码的两种常见理论了 o張峻華: 张弛同学僅僅依靠頻率編碼肯定不夠用,況且神經系統工作時很難想像不是協同工作的。张弛同学因此我認為頻率編碼之外,邏輯上一定有多個細胞、細胞集群聯合編碼,即使考慮離散的情況,基於每個細胞不同頻率響應,排列組合一下,可資編碼的內部表徵就很多了。我的想法來自物體識別中祖母細胞vs集群編碼。 离子通道的什么特性决定了它们只选择性的针对某种离子,如K+或者Na+是通道的大小,其他原因还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认知神经科学术语表上

术语表 A1:见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BR:见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ccess awareness/通达知觉:人类对大脑中的信息进行报告和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请与现象觉知比较。 Achromatopsia/全色盲[?,kr??m?'t?ps??]:由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视觉皮质的 腹侧通路损害导致的颜色知觉的选择性缺陷,在全色盲种,颜色知觉障碍比形状知觉严重。全色盲患者知觉到的世界是灰色的。 Acquired alexia: 见alexia. Acquisition/获取[,?kw?'z??(?)n]:感觉缓存和感觉分析阶段的输入登记。 Action potential/动作电位:突触传导所产生和再生的电信号。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导,并导致神经递质释放。 Adaptation/适应[?d?p'te??(?)n]:生物体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一种特征。请与退化做比较。 Affective/情感的[?'fekt?v]:处于一种情绪体验(正性或负性的情绪而不是中性情绪)当中。 Aggression/攻击[?'gre?(?)n]:一种社会性的,不适当的情绪表达,表现为通过身 体或言语冲突,有意主宰或控制他人的行为。 Agnosia/失认症[?g'nos??] :一种不是有基本感觉过程损害引起的知觉识别困难的神经综合症。失认症可局限于单个感觉道(如视觉或听觉)。 Agrammatic aphasia/语法缺失性失语症:产生和/或理解句子结构困难。语法缺失性失语症见于脑损伤患者,一般表现为止使用实词而不是用虚词(如the,a) Akinetopsia/运动盲: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的一种选择性运动知觉障碍。运动盲患者无法知觉由一个物体或者自身的运动而引起的平滑运动。严重的患者可能只能靠物体在环境中相对位置的变化来推测运动,似乎是通过一系列连续的静态快照来重建运动。 Alexia/失语症[?'leks??; e?-]:一种阅读能力受到损害的神经综合症。失语症一 般指获得性失语症,由神经损伤(如卒中)所导致,病变部位通常包括左侧顶枕区。另一方面,也指明显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阅读困难。这两个术语以及发展性阅读障碍一般指因神经病变或发展问题而引起的阅读能力低下。 Alleles/等位基因[?'li:l;:基因的对等形式。 Alpha motor neurons/a运动神经元:起始于脊髓,通过脊髓腹根延伸出去,终止于肌肉纤维的神经元,通过牵引(收缩)引发运动。 Amnesia/遗忘症[?m'ni?z??]:记忆丧失。 Amobarbital/异戊巴比妥[,?m??'bɑ?b?t??l]:用于快速,短暂麻醉的药物。Amygdala/杏仁核[?'m?gd?l?]:位于内侧颞叶中海马前部的神经元群,参与情绪

认知神经科学解读

认知神经科学 美国心理学家葛查尼革(M.S.Gazz0aniga)主编,1995年出版。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由170多位国际著名学者撰写。全书由11篇,92章,1400多页,百余张插图和27张彩色图组成。每章作者总结其研究领域的实验成果,概述了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篇的篇目为: 1 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可塑性(7章),阐明机体对环境反应中的机能和结构的灵活性(flexibility)多变性(Mutability),是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的重要基础。 2 神经发育和心理过程的发育(6章),介绍了一些神经生物学研究新技术,用当代脑功能成像成果来说明婴儿脑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3 感知觉(17章)阐明单一感觉神经元的信息与主观感知觉的变化,神经元间编码和感知觉的多样性,信息加工组合及其对环境制约的关系。 4 运动系统的策略和规划(8章)从神经生物学讨论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对不同运动及其阶段的活动规律。 5 注意(8章)阐明各种感觉刺激在心理定向中的作用。 6 记忆(8章)阐明记忆过程和多重记忆系统的脑结构及其作用(包括海马、边缘系统、颞叶和额叶皮层等)。 7 语言(7章)从神经心理学,语言学和语言发展等方面讨论语言的获得,产生和理解的脑机制。 8 思维与表象(7章)从理论上阐明思维与表象的脑功能实时动态规律,在方法上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事件相位电位,脑构像技术和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心理学与动物模型研究的成果。 9 情感(9章)阐明从恐惧到情感及其和意识的各种复杂情况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包括杏仁核、脑干、海马、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的理论。 10 进化理论(7章)讨论心、脑机能结构的进化及其种种理论之间的争论, 11 意识(8章)回顾了意识生理研究的历史,和20世纪60-80年代间的快速眼动睡眠与梦的关系,割裂脑病人和失语症等对意识神经问题研究的多种事实。 原著已于1998年编译成中文出版。为了帮助读者对本书形成这门新学科的整体概念,译者沈政撰写了一篇"总论"(见本书正文前),指出原著"为我们描绘出认知神经科学对基本认识过程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当代前沿科学专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