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法——段庆喜

三国法——段庆喜

三国法——段庆喜
三国法——段庆喜

国际三法的复习三要素

段庆喜

一、国际三法的考试特点

从过去的律考到现在的司法考试,国际三法一直是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国际公法有的年份不考),研究近四年的考试真题,会发现司法考试三国法的命题有如下特点:

1.国际经济法考试分值最大,难度也较大,但重点突出,集中在国际贸易法部分。比如,2004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共14道题,其中国际贸易法13道题,国际投资法只有1道题;2003年国际经济法共16道题,国际贸易法占15道,国际投资法1道题;2002年的情况与2004年一样,这三年国际金融法与国际税法一题未出。只是在2000年国际税法出过一道题。因此,复习重点很明确。

另外,近两年国际经济法出题有新的特点,即加大了对国际贸易管理法的考查,主要表现为我国《对外贸易法》和WTO相关知识点考题增多,如2000年这部分没有考题,2002年考了3道题,2003年增加至6道题,2004年又考了6道题。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考生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2.国际私法分值位居第二,但其显著特点是试题

难度最小,复习量也最小,且重点极为突出。主要考点集中于三块:一是总论部分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自然人和法人的住所、国籍、冲突规范、准据法)和五大制度(识别、反致、外国法查明、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二是分论部分的七种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法律行为与时效、物权、债权、商事关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但2004年司法考试国际私法总论的地位略有下降,只考了两道题。三是程序部分(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每年约出2道题。

3.国际公法分值最少,考点极为分散,几乎章章有题,重点不突出。因此复习难度比较大。

4.国际公法和国际经济法涉及到的法条很少,而国际私法中法条特别是我国的相关规定则比较重要。

5.命题特点上,首先三国法的试题近三年都集中于卷一的客观题,卷四的主观题中没有三国法的试题;其次,小案例型选择题占有相当份量,典型的如2002年国际公法部分10道题,9道题为小案例题;国际私法分论关于我国法条的考查也常采用案例方式。而国际经济法部分则经常将贸易术语、国际海运与保险以及信用证支付等知识点结合起来出小案例题。这种题考查考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有一定

难度。

二、如何有效地复习三国法

1.五阶段复习法在三国法复习中的具体运用

(1)“理论提高”-----重在熟悉真题

该阶段主要适用于几大理论要求较高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在较早期的复习中可重点攻克上述几大部门法,三国法在这个阶段最佳工作是看真题,熟悉考试方式和考点,建立对三国法考题的感性认识。试题要尽量多看几遍。为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可在复习主干课程劳累之时,作为调剂做此工作。

(2)“系统强化”-----重在“摘”知识点

五月份考试大纲公布后,进入系统强化阶段,通读司考教材,将三国法重点提炼出来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三国法各有特色,提炼方法各有不同。国际公法由于考点分散且量大,适宜在看书同时作笔记,读一章,总结一章,用精练的关键词来概括大段的知识点,“将书读薄”方能提高后期复习速度。这种做法看似费时费力,实则在总体时间上颇为经济。例如,复习到国际公法上的公海航行制度,有一知识点是挂旗规则,一段话可简单总结为“要挂旗、只能挂一面旗、挂多面旗或随便变旗视为无国籍船,各国均可管”,这

样既利于记忆又便于后面复习。

国际私法则主要将本文前述所提到的重要知识点理解弄清,“去粗留精”,将大量无用的内容清理出视线之外,只留下有考试价值的知识点。例如,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讲了很多内容(共11页),但实际上能成为考点的,主要就一个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即什么是涉外民商法律关系?如何判断涉外?这个知识点其实只记一个法条(《民法通则意见》第178条第1款)就可以了,其他内容大多只是帮助初学者了解国际私法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考试一般是不会考的,复习时完全可以不看的,经过这样的过滤后,大量的无用信息在第二阶段就无需再去理会,这样就会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信心自然也会大大增加。

国际经济法份量较重,通读教材十分必要,尤其是国际贸易法(国经第一章可以不看)。但重在理解,理清知识体系,因为考题大多侧重灵活运用。可以说,这个阶段就是要为下阶段的“突击记忆”打下“理解”的基础。

(3)“应试串讲”----重在“用”和“记”

司考常常要求综合运用所“记”住的多个相关知识点(或法条)去能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案例)。因此,

本阶段重要的任务是学会灵活运用前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点,这个阶段最好是复习一单元的知识点(应很快),做一单元的同步练习,随时检验复习效果。一个“单元”可大可小,小的可以是一章,大的可以是一门,如国际公法。“学而不会用”的问题要在做小案例分析得到解决。

(4)“模考冲刺”---- 重在“精确化”和“查漏补缺”

国际法的试题大多比较简单,一般不需要过多分析司考,因此,如何提高作题速度为同一试卷的其他试题节约时间,并提高“命中精度”,是一个在本阶段需要通过全真模考进行检验的问题。同时做模考题也能对国际法知识点复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5)“考前突破”----合理押题

在考前的十来天,往往是考生最为焦灼的时刻。此时在研究历年考题的基础上对当年可能要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预测,并消除自己对这些知识点中存在的一切疑问和不确定,将非常有助于考试前稳定心态,提高考试质量。

2.资料运用

首先,关于教材,对于初次参考考生,早期要尽量把教材通读一遍(当然,如果在各种司考辅导班由

老师经过系统串讲也可不看),因为尽管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考点非常突出,但考试经常会考边边角角的小知识点,如果不通读教材,难免遗漏;对教材已比较熟悉的考生可以直接对教材进行浓缩总结。

其次,关于真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除了在首轮复习前要先看近几年真题外,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也要经常翻看历年真题,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和走向,免走弯路。还有一个不错的利用真题的方法,就是复习一个单元之前先把该单元的历年考题集中看一下,很可能会得出意想不到的启发。例如复习国际经济法的贸易术语前,先把近几年凡是有关贸易术语的题过滤一遍,基本上就知道该如何复习贸易术语了。

再次,关于模拟题,前期多做同步练习题,及时进行同步自测练习,后期则要多做全真摸考题,进行综合训练,同时熟悉考试强度和节奏。另外作题要有针对性,主要针对自己不懂或不擅长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已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就不必浪费时间了。再有,善作题者懂得利用一道题来带动多个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而不是单纯搞题海战术。

最后,关于法条,除了国际私法要多注意背法条外,国际经济法需要看的法条很少,主要是《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

例》和《海商法》的部分法条,国际公法无需看法条,内容都在教材上。我国没有专门的国际私法法典,国际私法的法条分散在各有关法律文件中,如民法通则第140-15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195条;《海商法》第268-276条;《票据法》第95-102条;《民用航空法》第184-190条;1998年《收养法》第21条;《继承法》第36条、《民事诉讼法》第237-269条、《民诉法意见》第302-320条等。这些规定在考试时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考,一是直接将法条原文直接编成考题,二是通过小案例的方式考法条。因此记忆和运用需要兼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挤(jǐ)叉(chā)绽(zhàn)晖(huī)徜(cháng) 徉(yǎng)炫(xuàn) 怯(qiè)曝(pù)涉(shè)晕(yùn) (2)难写的字 膝:右边偏旁的下面是“氺”,不是“水”。 抹:右边是“末”,上长下短,不要写成“未”。 潇: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不要把“氵”写在“艹”的下面。 藤:“滕”右上是两横,不是三横;右下面是“氺”,不是“水”。 (3)多音字 中 (中间) (中奖) 奇 (出奇) ī(奇数) 重 (重叠) (体重) 朝ā(朝霞) á(朝着) 曝 ù(曝晒) à(曝光) 晕 ù(晕船) (晕倒)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繁星藤萝波涛墨水瓶交叉指挥白桦

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毛茸茸 (2)近义词 回忆~回想思潮~思绪漫灭~磨灭 波涛~波浪躲~藏出奇~稀奇 集中~聚集重叠~叠加交叉~交织 好像~犹如指挥~指导整齐~整洁 飘动~飘扬仿佛~好像洁白~雪白 朦胧~隐约潇洒~洒脱寂静~安静 徜徉~徘徊凉爽~凉快温柔~温和 炫耀~夸耀胆怯~怯懦尘垢~污垢 (3)反义词 回忆?向往香?臭出奇?平常 集中?分散重叠?分开交叉?平行 整齐?错杂洁白?乌黑朦胧?明朗 潇洒?拘束寂静?喧闹姗姗来迟?争先恐后 凉爽?闷热温柔?粗暴胆怯?勇敢 移动?静止 (4)词语归类 ①表示颜色的词语: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类似的词语:粉红鲜红嫩红紫红桃红

②量词:一颗星一朵花一阵风一棵白桦一身雪花一串花穗一层光华 ③动词:涂上银霜闪着雪花洗净尘垢抖去水珠推开阴霾 ④修饰词:绿色的墨水瓶永不漫灭的回忆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朦胧的寂静灿灿的金晖晶亮的雪花姗姗来迟的朝霞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新绿的小草胆怯的小白菊 五彩的书页移动的暗绿静静地交叉整齐地飘动慢慢地抬头 二、佳句积累 1.排比句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这首诗运用排比、反问的句式,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 2.比喻句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将一开一收的凤蝶儿羽翅比喻成翻动着的五彩的智慧书页,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光异彩的曼妙世界。

[司法考试]三国法复习小诀窍

“三国”法命题规律及复习方略 司法考试“三国”法的复习历来是考生备考中比较头痛的部分。本文将结合“三国”法的各自特点,对“三国”法的复习方法予以介绍。 第一部分 国际公法部分 一、国际公法三年分值统计 二、命题特点及规律 1. 无重点可言。国际公法考点分散,该部分考题涉及面极广,从历年考题来看,几乎章章有题,没有突出的重点。 2004 年的 10 道试题即如此,涉及 10 个不同的知识点(分别是领土变更、国家责任、外国船舶刑事管辖、国际环境、外空地位、外交保护、引渡及庇护、条约的冲突、国际法院判决的执行、交战规则)。虽然这一特点给我们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这里的“无重点可言”只是总体上无重点,司法考试考测的知识点仍是国际法理论中的重点内容,或者说是相应章节的重点知识,所以考试的重点和知识体系的重点从总体上看还是对应的。 2. 无法可依。国际公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没有集中的法规需要识记。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以学科体系和知识背景来构建国际法的知识网络。正如 2005 年司考大纲强调的:掌握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主要制度。 3. 关注时事性强的相关知识点。司法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往往是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并且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特别是那些与我国的国际法律实践联系密切的知识点。 以 2004 年试题为例,第 29 题指向了“钓鱼岛问题”,第 32 题考查了“国家责任”,第 31 题出自围绕“月球法律地位”国外相关真实案例。另外,第 32 题涉及的“外交保护”,第 68 题涉及的“进口洋垃圾”,第 89 题涉及的“引渡及庇护”等都是近年在中国较热的话题,占到了全部 10 道题目中的 6 题。 三、复习方法推荐 经过上面的总结,考生在国际公法的复习中应厘清导向,即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有代表性的重点知识和有现实性的热点知识,进行考点的归纳总结。 各章有代表性的重点知识通常比较固定,也反映在历年考试试卷中,如关于国家的管辖权、国家主权豁免、国家继承、国家的国际法律责任、海洋各区域的法律地位、外层空间法、国籍、引渡、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条约法等。 鉴于近年选题多出自较热的时政话题,在进行 2005 年司法考试的备考时,必须适当补充此方面的背景素材,并与国际法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对应展开复习。因而近年来那些能够引起理论检讨的现实事件和背后的知识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人教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法律硕士 过来人的学习生活经验谈

选择法律硕士,我从来不曾后悔! 第一步:通过自学补齐14门本科法学核心课程的知识,尤其是诉讼法与“三国法” 不要鄙视法硕开的主干课程有相当部分是法学本科科目,也不要鄙视老师上课仍然以满堂灌为主--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系统学过法律呀,当然各学校要系统地给我们开课,打好法学基础。这个基础都没有,怎么进行后面的个人规划与课程选修?至于授课方式,不是说法硕存在问题,是整个中国的法学教育都存在问题,这些年来,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的,在国内学者专家中获得一致赞成的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律诊所”教育等,基本上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的状态,怪不得法硕这个专业。 补齐法学基础知识,可以不要与学校授课计划同步(学校进度一般为每个学期开3-4门),有了考研的法律基础,有了研究生阶段大量的空闲时间,很多基础课是可以自学的,包括诉讼法、行政法、三国法等,即使是出于珍惜法硕3年美好时光的考虑,我们也完全应该而且可以走在时间的前面,同时也为司考作基础嘛,甚至可以直接用司考的教材来补齐这14门核心主干课程。诉讼法是与考研的实体法相对的,有些自己的特点,自学可以逐步的摸索出规律来;至于“三国法”,如果你不是学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的,建议你看看本科教材作为业余爱好消化吸收即可;行政法内容不多,可以先仔细研读基本理论部分,很有特点的,后期自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第二步:争取一次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考法硕的人,多半是冲着做律师、法官、检察官的梦想来的(尽管法硕的就业途径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三个具体目标,而这三个职业的准入资格就是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当然,要真正做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还有许多其他环节要通过的,但“司考”是个前提,是个充分必要条件。不通过司法统一考试,你的就业范围就局限于:企业法务人员,法院检察院的行政人员,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自主创业人员等....作为一个学法律的在读研究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便捷的信息与资源,这是多少司考考生羡慕的有利备考条件哪,如果你都通不过司考,这是你个人的悲哀,所以法硕应该要力争过司法统一考试,最好一次拿下--当然,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亦有之!! 司考7月报名(这时候大家都已经拿到本科毕业证,有了报考资格),9、10月左右考试,所以法硕至少有2次机会参加司考,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各校法硕的司考通过率道毕业前一般可以达到50%以上,通过率一般高于法学硕士!!! 需要提醒的是,有人说,我不想做法官检察官,也不想当律师,还有必要参加司考吗?有必要!!司考固然是一个准入证,但它还有几个隐性功能:是你法律水平的一个强有力证据;是为自己以后找毕业工作留下一条退路(律师作为最后选择);是为自己工作几年以后转行做律师留下资格;是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为自己多几个选择--计划没有变化快嘛--说不定到毕业的时候你有特别想进法院检察院呢!!! 因为报名时间的原因,我们错过了02年的司考。03年5月开始全力准备司考,买了司法部的3本指定辅导教材,法律法规汇编,上网下载了一份司考笔记,然后买了法律出版社的单元习题强化,考前买了10套模拟题热身(只做完了7套),10月份参加考试,最后以263分通过,当年的通过率约8.75% 。 第三步:找个机会去公司、律所、法院、检察院、法律援助中心、民办院校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2020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知识点范文

【一】 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

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 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 ǐ)青荇(xǐng) 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shēng)箫 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 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 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沁园春长沙 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 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 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三国法——段庆喜

国际三法的复习三要素 段庆喜 一、国际三法的考试特点 从过去的律考到现在的司法考试,国际三法一直是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国际公法有的年份不考),研究近四年的考试真题,会发现司法考试三国法的命题有如下特点: 1.国际经济法考试分值最大,难度也较大,但重点突出,集中在国际贸易法部分。比如,2004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共14道题,其中国际贸易法13道题,国际投资法只有1道题;2003年国际经济法共16道题,国际贸易法占15道,国际投资法1道题;2002年的情况与2004年一样,这三年国际金融法与国际税法一题未出。只是在2000年国际税法出过一道题。因此,复习重点很明确。 另外,近两年国际经济法出题有新的特点,即加大了对国际贸易管理法的考查,主要表现为我国《对外贸易法》和WTO相关知识点考题增多,如2000年这部分没有考题,2002年考了3道题,2003年增加至6道题,2004年又考了6道题。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考生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2.国际私法分值位居第二,但其显著特点是试题

难度最小,复习量也最小,且重点极为突出。主要考点集中于三块:一是总论部分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自然人和法人的住所、国籍、冲突规范、准据法)和五大制度(识别、反致、外国法查明、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二是分论部分的七种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法律行为与时效、物权、债权、商事关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但2004年司法考试国际私法总论的地位略有下降,只考了两道题。三是程序部分(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每年约出2道题。 3.国际公法分值最少,考点极为分散,几乎章章有题,重点不突出。因此复习难度比较大。 4.国际公法和国际经济法涉及到的法条很少,而国际私法中法条特别是我国的相关规定则比较重要。 5.命题特点上,首先三国法的试题近三年都集中于卷一的客观题,卷四的主观题中没有三国法的试题;其次,小案例型选择题占有相当份量,典型的如2002年国际公法部分10道题,9道题为小案例题;国际私法分论关于我国法条的考查也常采用案例方式。而国际经济法部分则经常将贸易术语、国际海运与保险以及信用证支付等知识点结合起来出小案例题。这种题考查考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有一定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 元思维导图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汇总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 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 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 无主义”。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 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 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 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 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比一比,再组词。(读一读) 州(神州)湾(台湾)峡(峡谷)族(民族)炒(炒菜)城(长城)洲(亚洲)弯(弯曲)狭(狭小)旅(旅游)妙(奇妙)诚(诚实)见(看见)币(钱币)财(财产)烧(烧火)岛(海岛)团(团圆)贝(贝壳)巾(毛巾)材(木材)烤(烤肉)鸟(小鸟)困(困难)贴(贴画)转(转圈)甲(甲骨文)饭(吃饭)抄(抄写) 站(站岗)传(传说)由(由于)板(木板)炒(炒菜) 二、多音字(读一读) bēn(奔跑)zhá(油炸)piāo(漂流)ké(贝壳) 奔炸漂壳 bèn (投奔)zhà(炸弹)piào(漂亮)qiào(地壳) dāng(当然)zhòng(重量)zhuǎn(转弯)shān(扇风) 当重转扇 dàng(上当)chóng(重新)zhuàn(转动)shàn(扇子) fā(发现)xīng(兴旺) 发兴 fà(理发)xìng(高兴) 三、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背一背,写一写) 削(削苹果)赔(赔钱) 悄(悄悄)陪(陪伴) 肖霄(云霄)咅培(培土)梢(树梢)部(部落) 宵(元宵)倍(倍数)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读一读) 火:烤、烧、炒、灯、灿、烂 灬:煎、蒸、煮、点、热、焦 我的发现:“火”和“灬”字旁的字都跟火有关。

心:怒、悲、忘、感、恋、想 忄:情、惊、慌、怕、忙、慢 我的发现:“心”和“忄”字旁的字都跟心情有关。 刀:分、剪、切 刂:别、剑、刮、刺、创、刻 我的发现:“刀”和“刂”字旁的字都跟刀有关。 贝:财、赔、购、贫 我发现:“贝”字旁的字跟钱财有关系。 钅:钢、铜、铁、锅 “钅”字旁的字跟金属有关系。 王:珠、珍 “王”字旁的字跟珠宝、玉石有关。 五、补充词语:(背一背,写一写)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六、近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珍贵——宝贵张开——打开情谊——友谊 七、反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欢笑——悲伤团圆——分离热闹——冷清保护——破坏 八、填入合适的动词。(背一背,写一写) (贴)窗花(放)鞭炮(赛)龙舟(会)鹊桥(吃)月饼(戴)饰品 九、日积月累。(默写)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十、词语听写。(读一读,听写)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转眼团员热闹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 可以钱币钱财有关比如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

三国法重点知识点记忆方法一天搞定

国际私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1、当事人未选择法律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 2、具体规定:【特征归类记忆方法】(收款方+不动产所在地3个+行为地2个) 【法条】: (一)买卖合同,适用合同订立时卖方住所地法;如果合同是在买方住所地谈判并订立的,或者合同明确规定卖方须在买方住所地履行交货义务的,适用买方住所地法。(收款方)(二)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以及其他各种加工承揽合同,适用加工承揽人住所地法。 (收款方) (三)成套设备供应合同,适用设备安装地法。(不动产所在地) (四)不动产买卖、租赁或者抵押合同,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不动产所在地) (五)动产租赁合同,适用出租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六)动产质押合同,适用质权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七)借款合同,适用贷款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八)保险合同,适用保险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九)融资租赁合同,适用承租人住所地法。(付款方)★ (十)建设工程合同,适用建设工程所在地法。(不动产所在地) (十一)仓储、保管合同,适用仓储、保管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十二)保证合同,适用保证人住所地法。(付款方)★ (十三)委托合同,适用受托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十四)债券的发行、销售和转让合同,分别适用债券发行地法、债券销售地法和债券转让地法。(行为地) (十五)拍卖合同,适用拍卖举行地法。(行为地) (十六)行纪合同,适用行纪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十七)居间合同,适用居间人住所地法。(收款方) 3、如果上述合同明显与另一国家或者地区有更密切联系的,适用该另一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的下列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关键词记忆方法】:适用中国法律的包括: 1、三个传统的合同(三资合同); 2、三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 3、承包经营合同; 4、外国人购买非外商投资企业合同; 【法条】: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三)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 (五)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 (六)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 (七)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 (八)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

2017年三国法司考讲义笔记

国际法-根据司法考试整理 第一章渊源与效力 国际法渊源,1国际条约、只约束缔约国; 2国际习惯,a的国际法主体。bc构成要素,物质因素【行为实践】、心里因素【被各国认为具有法拘束力】。 3一般法原则,a的b补充、辅助地位。c各国法。 4不属于渊源的,国际司法,国际。可成为一般法原则的来源。 习惯存在的证明,是实践的产物,从主体的,包括1国家间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 2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 3国内立法司法行政实践。 第二节国际法效力 强制力,通过国家本身来实现。 效力体现,1与国内法关系,国内法不能改变国际法原则规则,国际法也不具体关于国内法2我国实践,a、优先适用, b转化适用(部分IP条约,), (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条约) 第三节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平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自卫权,领土完整。 2不干涉内政,发生在境外境内无关,是国内管辖的。 3不使用武力或威胁,除外情形:自卫行动、制度下的。 4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并不禁止一切武力, 5民族自决,非殖民统治下的须原则,“殖民”统治下该民族建立独立国家。 6原则, 第二章国际法责任 第一节国际法主体 一、国家 A国家构成要素,①定居居民,②确定领土,③有效统治的政府,。与叛乱组织的区别 B国家主权豁免,(法院管辖、执行管辖),不受他国国内法管辖。 限制豁免理论,将国家行为分为管理行为(主权行为,可放弃),(没有豁免)。 2004年《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私法主体的商业行为纠纷,1商业交易, 2雇佣合同 3, 4财产所有占有使用 5,IP, 6,公司或集体机构 7。 放弃豁免(自愿、特定【】、明确【明示、默示】)1、明示的,2、),派代表出庭不一定是放弃,如为抗议或生命享有管辖豁免权。 放弃管辖豁免,放弃豁免(包括查封、扣押、强制执行)。

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体液的组成: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 4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 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6、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1)血浆蛋白(2)血红蛋白(3)葡萄糖(4)氨基酸(5)Na+(6)尿素(7)载体(8)呼吸酶(9)抗体(10)唾液淀粉酶(11)H2O2酶(12)二氧化碳(13)胰岛素 7、、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与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8、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状态。 9、、稳态的调节机制: 10、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1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3、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传导兴奋 —由和组成,接受兴奋做出反应

2018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1.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猿声啼不住,孤帆远影碧空尽。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词语积累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百战百胜四通八达七嘴八舌 百依百顺四平八稳七手八脚 懒洋洋慢腾腾颤巍巍兴冲冲静悄悄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 1.灯不拨不亮,理不讲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4.人心齐,泰山移。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爱人若爱起身。----《墨子》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0.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1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思维导图穷人 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 用心灵去倾听 近:顾惜—怜惜 抱怨—埋怨反:潮湿—干燥 严肃—活泼四字词语: 寒风呼啸又黑又冷干干净净海风呼啸汹涌澎湃闪闪发亮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从这几个四字词语里我体会到桑娜勤劳能干,而“破帆”,“五个孩子”告诉我们这个家庭艰苦、贫穷。 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 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 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 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 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 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 高尚品质。 本文主要叙述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 让“我”继续看书的故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张皇—平静 流连忘返—溜之大 吉 瘦削—宽厚 尴尬—嗫嚅 泰然—茫然 流连忘返身无分文 溜之大吉羞愧不已 忐忑不安刻骨铭心 十指连心泪流不止 怒目圆睁不由分说 一如既往 我在家拉小提琴,大家说像 在锯床腿,我便在树林里练 习,我突然看到了老妇人, 后来我每天都为老妇人演 奏,最后我因为每天的刻苦, 尽心尽力的演奏我成功了, 我成为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家 近:幽静——寂静打扰——打搅 慈祥——慈爱唯一——独一 反:大吃一惊——不动声色羞愧 ——高傲 蹑手蹑脚 本文记叙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 员苏珊的交往过程,赞美了苏珊 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热心帮 助孩子的美好品质。告诉我们用 心灵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 福 近义词:折磨——熬煎庄重 ——凝重抱歉——内疚着 迷——入迷温柔——柔和 反义词:沮丧——高兴珍藏 ——丢弃幸福——痛苦熟 悉——陌生 无所不知

2018考研 —— 三国法考研经验谈

2018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大三国法考研经验谈 一、三国法复习总谈 三国法分值好少,可是也是三大本啊。愁人吧?怎么办?其实,三国法的复习不必要开始的太早,我是将近九月份才开始看的,而且我把重点放在了国际法和国际私法,至于国际经济法也只是重点看了前几章(因为后面几章感觉看的头晕),这里也是建议大家重点放在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吧。国际私法在涉外民事适用法颁布实施后,重要性一下上升了。希望大家结合着那部法律好好看教材,最好能把那些法条记下。国际法,比较好得分,大题也一般主要集中在前几章,不会太有偏题。把重点放在国际法的主体,渊源,外交关系,使领馆,海洋法,等等即可,至于后面的战争法,人道主义法,空间法看看即可。国经不再赘述,我也实在没有好办法,反正我当时复习的时候就是重点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贸易术语,以及交易的支付等。 二、专业指导经验-学习方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96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4、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更加系统的"仁政",还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5、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同时荀子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考点9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2、西汉前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加强君权,还提出"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考点98 宋明理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宋代儒学出现了新的体系,即理学。北宋的儒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其核心思想是"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4、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后有气和"心性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5、王阳明是明朝中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更多地吸收了佛教的禅宗思想,他提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考点99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明朝后期李贽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同时还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赞扬农民起义,反对男尊女卑。 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以民为主"。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文化上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 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根源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汉字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的作用。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 (1).文学艺术的独特性。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的独特性。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1).包容性的含义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包容性的作用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 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熔铸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司法考试杨帆三国法讲座讲义

一、2006年三国法分值比例及试题特点三国法分值共46分,其中国际公法14分,国际私法16分,国际经济法16分。分值比例分配以及试题难易程度与往年保持一致。预计2007年试题将维持该分值比例及特点。二、国际公法试题特点、典型例题、复习方法1、试题特点:考点覆盖面广且非常灵活,命题虽然一般只针对单一知识点,但多以案例形式出现,考点不易把握,复习应试的难度较大。此外,为了增加国际公法和普通司法从业人员的联系,近几年国际公法的试题明显增大了考查法条的比例。2、典型例题(1)单一知识点命题:(06年单选题)嘉易河是穿越甲、乙、丙三国的一条跨国河流。1982年甲、乙两国订立条约,对嘉易河的航行事项作出了规定。其中特别规定给予非该河流沿岸国的丁国船舶在嘉易河中航行的权利,且规定该项权利非经丁国同意不得取消。事后,丙国向甲、乙、丁三国发出照会,表示接受该条约中给予丁国在嘉易河上航行权的规定。甲、乙、丙、丁四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对此,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D A.甲、乙两国可以随时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给予丁国的上述权利B.丙国可以随时以照会的方式,取消其承担的上述义务C.丁国不得拒绝接受上述权利D.丁国如果没有相反的表示,可以被推定为接受了上述权利(2)综合知识点命题:(03年多选题)假设甲、乙两国自愿经过谈判、签署和批准程序,缔结了一项条约。该条约内容包括: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甲国将本国领土提供给乙国的军事力量使用,用来攻击并消灭丙国国内的某个种族。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CDA. 由于双方平等自愿缔约,满足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B. 由于条约经过合法的缔结程序,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C. 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得到丙国同意,则缔约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 D. 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被实施,则乙国的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甲国的行为不构成不法行为(3)法条测试题(06年单选题)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2006年7月,戴父去世。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D 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3、复习方法:首先理解其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国际公法的主体制度、国际责任、空间法、国际法上的个人、外交关系法以及条约法等命题比较青睐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并比较记忆这些知识点;最后通过一定量的试题训练来检查是否能灵活并准确应用这些知识点。 三、国际私法试题特点、典型例题、复习方法1、试题特点:尽管国际私法本身是一门内容多、理论多的学科,但司法考试对其的考查却是相对简单的,试题的显著特点是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重点法条的考查,试题重复率高,考点主要集中在冲突规范和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规范这两大块。2、典型例题(1)理解性命题(02年单选题)一对夫妇,夫为泰国人,妻为英国人。丈夫在中国逝世后,妻子要求中国法院判决丈夫在中国的遗产归其所有。判断妻子对其夫财产的权利是基于夫妻财产关系的权利还是妻子对丈夫的继承权利的问题在国际私法上被称为什么?BA. 二级识别 B. 识别 C. 法律适用 D. 先决问题(2)记忆性命题(06年多选题)依照我国《海商法》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诉讼应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ABD A.我国法院受理的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诉讼B.我国法院受理的关于船舶优先权的诉讼C.同一国籍的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而在我国法院进行的诉讼D.不同国籍的外国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的碰撞而在我国法院进行的诉讼(3)偏难题(05年任选题)甲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