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

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上文具店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认识小数 第1课时文具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会读、写小数。 3.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认、读、写小数。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练习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文具店一角”主题图、方格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为了迎接新的学期的到来,客都超市举行文具大促销活动,我们一起去买文具店买些文具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小数 1、(课件出示商品及价格)从这儿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出示文具标价牌。 日记本 3.15元铅笔 0.50元钢笔6.66元尺子1.06元书包 25元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小组内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师:下边这组数25元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他整数的例子? 3.引出小数 师:上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4、你能举出几个小数吗?小数有无数个。 (二)读小数 1、读小数 师:你会读小数吗? (1)出示小数3.15、0.50、1.06、6.66。 (2)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课件出示: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如:3.15 3、你是怎样读的? 课件出示: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千万不要忘了小数点。3.15读作:三点一五 4.小数点的重要性 师: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25元写成了2.50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0.25元呢? 师:其实在小数中,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让学生议一议,引发他们对小数点的关注。 5、同桌互相读一读上面商品标价签中的小数。 (三)写小数 1、师:物品的价格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刚认识的小数表示。 例如:3元1角5分=3.15元 课件出示:一些钱数 2、你是怎样写出来的? 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把元写在小数点的前面,角和分写在小数点的后面。 6元6角6分= 1元零6分=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说课稿集(珍贵资料)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 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 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30张门票需要4X30=120(元), 买27张门票需要5X27=135(元),由于120〈135,所以买30张门票比买27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 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x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120<5x的不等关系。那么在不等式概念提出之前,先让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类比”等式的概念,尝试着去总结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使学生从一个低起点,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调动了积极。 接下来我用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1)a是负数; (2)a是非负数; (3) a与b的和小于5; (4) x与2的差大于-1; (5) x的4倍不大于7; (6) y的一半不小于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 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5x,我们希望知道X的取植范围,则须学习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性质的学习解决X的取植 难点突破:通过上面三组算式,学生已经尝试着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了。不等式性质3是本节的难点。在不等式性质3用数探讨出以后,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

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88号)说课者,我叫陈礼贵,来自习水县寨坝镇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所选用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定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对于本节课。我将根据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 章第1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平行四边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其他四边形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应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运用它进行平行四边形判断,对此本节课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难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推导过程(这点要求比较难) 我将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课堂实验研讨,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学生学习的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3.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知识与技能) 2)探索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由此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方法与过程) 3)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样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通过推理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总之,我这节课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针对这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课堂研讨法 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适当的形象化,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从多种感观获取信息,体验我们的数学活动。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体验: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3)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从整体课堂来看,我们这节课很关注学生的发展,古人说:学贵有方” 三、说学法 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明白数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思维进行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落实这几点,我按以下 5个阶段来,完成本课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

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说课稿全集

买文具说课稿 今天我上课的课题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下面把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及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说一说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与态度: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本单元后面要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基础。因此,理解算法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学法上谈:

2013年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线的性质》,对本节内容的讲解,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七年级数学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图形的平移以及学习了《探索了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平行线的性质。 二、目标分析 学生上节课刚刚学完平行线的判定,对“平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互相评价互相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对于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条件比较成熟,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热情已经具备,因此,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索活动课。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教学习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2.能够运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平行线的另外 两条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用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且与上节课所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互为逆命题,所以学生在记忆和使用时很容易混淆。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怎样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8.1文具店 北师大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8.1文具店 一、单选题 1.0.03等于() A. B. C. 2.下面的小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 20.5 B. 20.05 C. 10.040 3.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A. 0.1 B. 0.01 C. 0.001 D. 10 二、判断题 4.10.48中的“8”表示,也可以表示0.08。 5.大于7.5而小于7.7的小数只有一个. 6.近似数2.0和2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三、填空题 7.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________毫米,写成分数是________ 米,写成小数是________米. 8.读一读下面商品的标价. ________

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2.35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________分 9.6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0.27元=________角+________分 4.08元=________元+________分12元7角8分=________元4元5角2分=________元10.写出下面的小数,并指出是几位小数. 三十六点零零七 写成小数是________,这个小数是________位小数. 11.72.09=7×________+2×________+0×________+9×________ =72×________+9×________ 四、解答题 12.按所给的小数给图形涂色. 13.写出5个用0、3、4和小数点组成的小数,并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五、作图题 14.根据小数,在图上涂上适当的颜色。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1 一共有多少 说课稿

一共有多少 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小节的内容。“一共有多少”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1的问题是“手中有几支铅笔”,通过把左右手中的铅笔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说和数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主题图2的问题“有几只熊猫”,有3只在吃竹子, 2只在玩耍,一共有几只。通过学生的数数,知道了一共有5只。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认一认,认识加号,并且学会正确读算式。 第二板块“摆一摆,算一算”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1个桃子图片,再摆3个,一共是几个?摆2朵花,再摆2朵花,一共是几朵花?摆4只小鹅,再摆1只,一共有几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 第三板块安排试一试练习,一是通过看图求一共有多少车?一共有多少小鸟?加深学生对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就是合在一起的思维训练;二是说一说,通过四组图计算1+4=?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第四板块教材安排了“练一练”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进行说一说和动手摆一摆,加深学生对“加法就是合在一起的计算”的认识,来进一步巩固加法算理。 教学目标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计算算式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文具店教案与反思

《文具店》(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毓德小学郭谋群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三、教学难点 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数,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数,哪些数是我们熟悉的,读出来。(8,35,345,6.60,3.45,10.05) 像6.60,3.45,10.0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师:整数除了黑板上的这些,还有吗? 师: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整数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小数呢? 今天我们就来初步的认识一下小数。(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仔细观察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区别呢?(2.53) 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知道小数和整数的区别。 板书:小数点 以小数点为中心,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1)掌握小数的读法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小数。 板书:6.60 读作六点六零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6.60,3.45,10.05……指名读小数。 (2)掌握小数的写法 师:知道他们怎么读,会写吗?挑战一下。 2、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 (1)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 师:6.60元,你们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板书:6 . 6 0元 元角分 师:看大屏幕,你知道这几个文具的价格吗? 3、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用小数表示。 (1)引导改写 师:这幅图上的人民币一共几元几角几分?你能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吗?这个小数每个数位上的2表示什么? (2)放手探索 学生完成学习卡,教师巡视,把学生的练习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并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子做。 强调元角分与小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三)巩固练习 1、我是小法官 2、小数点的重要性、欣赏儿歌 3、小数的历史 4、生活中的小数 (四)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难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教法: 问题教学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教具: 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范文 篇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模板(自创)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 一、说教材。 ()是( )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基础。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探

索并掌握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 二、说学情 ()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三、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⒈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文具店》教学设计

《文具店》教学设计 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丁家小学陈雪梅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80-81页《文具店》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方法: 1、教法:观察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2、学法: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相机引导为辅。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的新理念。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思导学 1、激趣导课: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好朋友米老鼠开了一家文具店,想邀请同学们去看看,大家愿意吗?我们就去看一看文具店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文具店》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自主学习 1、从这幅图中发现了什么?这些数你们以前见过吗?在哪里?它们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呢? 2、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完成自学案中的“填一填”题目。 3、观察这些表示商品价格的数和我们之前见过的数有什么不同?正式认识小数。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三、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小数的读法。 巩固小数的读法,“开火车”读出下面的小数。 6.85 0.74 20.10 1.57 8.22 3.05 2.80 9.00 2、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读小数,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写小数,完成探究二:80页“想一想,填一填”,与同伴说说思考过程。 四、达标检测。 米老鼠文具店招聘售货员:会看、会写商品的标价牌,准确收支。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说课稿集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说课稿集(珍贵资料)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 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 3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 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 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 5 元;一次购票满 30 张,每张可少收 1 元。某班有 27 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 27 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 30 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 27 个人,买 30 张票,岂不是“浪费”吗?(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 30 张门票需要 4X30=120(元), 买 27 张门票需要 5X27=135(元),由于 120〈135,所以买 30 张门票比买 27 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 x 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 120 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1)a 是负数;(2)a 是非负数; (3) a 与 b 的和小于 5; (4) x 与2 的差大于-1; (5) x 的 4 倍不大于 7; (6) y 的一半不小于 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b,那么 (1) a-3 b-3 (2) 2a 2b (3) -3a -3b 提出疑问,我们讨论性质 2,3 是好象遗忘了一个数 0。?引出让学生归纳,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与联系三、拓展训练: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为“”的形式(1)x-13 再次回到开头的门票问题,让学生解出相应的 x 的取值范围四.小结 1.新知识一个数学概念;两种数学思想;三条基本性质 2.与旧知识的联系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异同五、作业的布置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的看法,希望各位专家指正。谢谢!“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说课稿(精选)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说课稿(精选) 【包含以下内容】

《小小商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2年级上册2单元第3节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了《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也就是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在商店的中间,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人民币的计算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逆思考,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比较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三、说教法、学法: 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根据综合学习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渗透教育为原则,以训练实践能力为目的,力求做到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实践

北师大三上数学文具店教案

北师大三上数学文具店教案 (认识小数) 一、导入 前两天笑笑去文具店购买了一些学习用品(PPT出示文具店图片),这是当时的购物小票(PPT出示购物小票),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我们学过吗?(PPT圈出1、4、7、1),那这些?(ppt圈出3.15、0.50、1.06、6.66、3.15、2.00、7.42),那么这些数是什么数?怎么读?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具店来学习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好不好?(板书:文具店) 二、新授 (一)、探究小数的意义 1、解决笔记本的价钱 师:(PPT出示四种文具及价钱)同学们请看,第一种是什么文具?生:笔记本。师:那笔记本是几元几角几分? 生:3元1角5分板书:3.15元3元1角5分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呢? 预设1:如果没有。师:笑笑认为笔记本的价钱是3元15角,(板书:3元15角),这个想法正确吗?谁给大家解释下。 生:不对,15角是1元5角,应该是4元5角。 预设2:生如果说不出,引导:10角也就是1元,15角也就是1元5角,3元5角也就是4元5角。 师:所以3元15角表示的不是笔记本的价格。那我们把它擦掉。所以笔记本的价格是3元1角5分。(PPT出示3元1角5分) 2、学会把小数用元角分来表示

师:那其它文具的价钱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呢?试着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一写,写完以后自己先说说,再和同桌交流。 全体汇报:钢笔的价钱是0元5角0分(ppt出示) 师:我们遇到0的时候也可以不说,所以钢笔的价钱也可以说成5角。 尺子的价钱是1元0角6分(ppt出示),钢笔的价格是66元6角6分(ppt出示),你写对了吗,写对了的孩子请坐好。 3、理解小数的意义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笔记本和铅笔的价格中都有5,(PPT圈出2个5),它们表示的价格一样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笔记本的5表示5分,铅笔的5表示5角。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看谁和老师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 预设1:没有人找出来,师:还有哪两样物品的价格中有相同的数? 预设2:生:尺子和钢笔的价格中都有6。 师:这么多6,你能给大家说说都表示什么吗? 预设:生回答不出来,师:有困难,那谁来帮帮他? 生:尺子的6表示6分,铅笔的6表示6元6角6分。 师:你说的真全面。那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数,与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有关? 生:钱、人民币、元角分。 师:对,与元角分有关(PPT按3下)(板书:元角分)。 (二)、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黑板上这些数,这些表示商品价格的数与我们之前所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呢?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文具店——小数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文具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会读、写小数。 3.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会读、写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文具店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 生1:我知道了每本笔记本是3.15元。每支铅笔是0.50元。 生2:我看到了每把尺子是1.06元,每支钢笔是6.66元。 师: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就叫作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橱窗”里陈列着的文具及其标价牌,初步认识小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你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几元几角几分吗?说一说。 生1:每本笔记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铅笔0.50元,是0元5角0分。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0角6分。 生4:每支钢笔6.66元,是6元6角6分。 师: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3.15读作三点一五。“.”就是小数点,读数的时候,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仍然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直接按顺序读出数字即可,小数点读作“点”。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读一读这些小数。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听、读小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给予读正确的学生表扬和鼓励。 3.15读作:三点一五。 0.50读作:零点五零。 1.06读作:一点零六。 6.66读作:六点六六。 师:你能看图完成下面的习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最下面的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生1:第一幅图中是2元2角2分,用小数表示是2.22元。 生2:第二幅图中是2元0角4分,用小数表示是2.04元。 生3:第三幅图中是0元8角1分,用小数表示是0.81元。 【设计意图:本节课仅仅是对小数的一个初步认识,结合“文具店”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以现实生活用钱(元、角、分)为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体会小数的特征,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收获,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收获,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板书设计 文具店 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情境“买文具”,认识商品的标价牌,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买东西”是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读懂商品的标价牌又是购物所必需的一项技能。教学中我创设生活情境买文具,通过看懂商品的标价,在付钱给商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我们通常用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现在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一一对应的联系。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P53~55《分一分(一)》。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实是很多的,引出分数。进而,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活动过程中“创造”分数,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如何在本课教学时做到位而不越位呢?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体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更好实现动手操作这一教学目标,我将请学生在课前自带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纸、彩色笔等。 二、说学情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初次接触,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念。而其实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一半”等名词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 三、说教法、说学法 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脉络,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我将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能力,通过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上述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我预设如下三个教学环节,首先我来说说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互动”游戏。我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有些数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的过渡到分数。 游戏介绍:老师和大家做个互动游戏,游戏规则是回答问题不用嘴,答案是几用拍手表示。老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笑笑和淘气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笑笑和淘气,每人分得几个? 如果只有一个苹果给两个人分,每个人分几个?用什么方式表示呢? “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引领学生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理念,我把此环节分成四个知识进行教学:第一个知识点认识二分之一。 第一个知识点我主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接着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把有代表性板书出来,然后进行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哪种更简便,更合理?最后我向学生介绍全世界通用的“一半”用1/2来表示,并揭示课题。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上教学过程,在这过程中,展示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从运用自己符号表示到运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在学生认识分数之后,我开始讲解1/2的读写法、分数各部分名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