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考研资料

农业综合三之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交叉污染: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不合理,前工序食品的原料,半成品通过食品加工机械,容器以及加工人员污染了后道工序的食品。

2 过程检验:过程检验是指在生产的某个过程或工序完成后进行的检验,又称工序检验。其目的是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过程或下一道工序,防止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

3.产品检验:产品检验又称完工检验、最终检验,是对某一车间全部工序完成后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的检验。

4.质量管理体系:一个组织不论是否处于合同环境还是同时处于合同环境与非合同环境之中,在组织内部为了实施持续有效的质量控制所建立的内部质量体系,为质量管理体系。

5.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6.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7.质量成本曲线:质量成本的四项费用的大小与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存在内在的联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质量成本特性曲线。

8.AQL(可接受质量水平):供需双方认定的合格批的批不合格品率的上限。

9.过程检验:是指在生产的某个过程或工序完成后进行的检验,又称工序检验。其目的是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过程或下一道工序,防止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

https://www.doczj.com/doc/1916162861.html,P判断树:用来确定一个控制点是否是CCP 的问题次序。

二解答题

1.简述SSOP八项内容。

(1)水的安全;(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的清洁;(3)防止交叉污染;(4)手的清洗和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5)防止掺杂品;(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贮存和使用;(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8)昆虫与鼠类的防治.

2.质量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等

(2)机器(Machine)机械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3)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4)方法(Method)加工工艺、工艺设备、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等(5)测量(Measure)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

(6)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条件等。

3.请述控制图法3σ原理。根据统计学原理,放宽控制界线范围可以减少犯第一类错误,但会增加第二类错误;反之则增加第一类错误、减少第二类错误。

因此,控制图的控制界线范围的确定应以两类错误的综合总损失最小为原则,3σ方法确定的控制图控制界线被认为是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在世界上广为采用,通常称为“3σ原理”。

4.请述ISO9000体系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请述GMP、SSOP、HACCP、ISO9000四者之间的关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比GMP和ACCP所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八种管理思想理念,适合于各类组织。ISO9000只提出了大的管理要求,不涉及具体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食品生产企业的面,可为食品企业的管理体系提供平台。

GMP与SSOP紧扣食品生产实际,以食品卫生管理为主线,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具体过程提出了许多食品卫生管理方法和手段,适用于所有的食品企业,是食品生产管理的线

HACCP则直插食品控制的核心——安全,对一些关键点进行控制,是食品生产企业的点。

6.请述食品GMP的主要内容。

1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2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3工厂的卫生管理;4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5卫生和质量检验的管理;

6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7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

7. 描述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清洗消毒步骤。(6分)

1清扫——除去表面的食品颗粒和污物;(2)预冲洗——除去清扫后遗留微小颗粒;(3)用清洁剂——除去表面污物;(4)再冲洗——除去清洗剂;(5)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6)最后冲洗——除去消毒剂和微生物。

8.食品企业的员工洗手的步骤?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摩擦,交换进行;(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9.食品企业对个人卫生的要求有哪些?(1)员工健康检查。员工的上岗前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2)患疾病者不得从事食品行业。(如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肠伤寒及其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脱屑皮肤病患者、手外伤未愈合者等);(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疾病及时汇报;勤更换清洁的工作服、帽、口罩、鞋等;不得化妆、戴首饰、手表等;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等。

10.检验流程图的编制内容是什么?1检验点设置,确定食品加工过程中那些工序或环节设置检验点2检验项目设置,根据产品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所规定技术的要求,列出质量特性表,并按质量特性缺陷严

重程度对缺陷进行分级,以此作为检验项目。3检验方式,根据工序能力和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明确自检、专检、定点检和巡回检等4检验手段,明确是理化检验还是感官检验5检验方法,明确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

6检验数据处理,规定如何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传递质量数据

11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指的是哪七种?调查表法、分层法、相关图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

12 在没有确定的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图的情况下,企业如何优化自己的质量成本构成?企业在原来基础上采取某些质量改进措施,即增加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得到的结果是质量总成本有所下降,则基本上可以肯定企业的质量成本工作处于改进区;如果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后,质量总成本反而上升,则可认为质量成本工作处于过剩区,则可以考虑撤销原有措施,或采取逆向措施,即降低预防成本;增加预防费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鉴定成本;而增加鉴定成本,可降低外部故障,但可能增加内部故障。

13 ISO 9000质量体系文件中质量手册包括的内容有那些?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文件化的程序或引用程序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中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

14 产品实现的过程是什么?①产品实现的策划

②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③设计与开发④采购物资

⑤生产与服务提供⑥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15 ISO 9001:2000标准的主要内容①标准的应用范围、术语和定义②质量管理体系③管理职责④资源

管理⑤产品实现⑥测量、分析和改进

三填空题

1、生物性的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

2、食品企业中常见的虫害有苍蝇、蚊子、蟑螂、老鼠。

3、GMP的英文全称是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Procedure 。

4、食品共有的质量特性营养、卫生、安全、色香味。

5、食品质量特性包括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其中食品的价格是赋予特性,食品的营养是固有特性;食品中因添加色素而表现出的颜色是赋予特性。

6、在寻找问题原因时,我们常从5M1E寻找,它们是man 、machine 、material 、 method 、 measure 、environment 。

7、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8、举出四个工厂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消毒剂、清洁剂、药品、添加剂。

9、加工设备清洗消毒时,先清洗,后消毒。

10、HACCP的前提条件是 GMP 和 SSOP 。

11、从以用户为基础的质量观点看,质量指符合顾客的要求,即只要满足消费者或顾客的期望产品质量就是好的。

12、大量的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存在于食品加工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所以,食品质量控制应当贯穿于从田间到餐桌的所有过程中。

13、食品的感官品质是由口味、气味、色泽、外观、质地、声音(例如易碎的薯条的声音)等综合决定的,产品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决定了这些感官品质。

14、限制货架期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化学性质、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物理的加工过程。

15、微生物可以导致食品感官品质的下降甚至腐败。

16、动物的健康状况和兽药的使用都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如奶牛乳腺炎可以导致牛奶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改变。

17、包装食品中空气的成分和包装材料通气性对食品的货架期和食品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

18、GMP和HACCP系统都是为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GMP适用于所有相同类型产品的食品生产企业, HACCP则依据食品生产厂及其生产过程不同而不同。GMP体现了食品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普遍原则,而HACCP则是针对每一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特殊过程。

19、从GMP和HACCP各自特点来看,GMP是对食品企业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生产行为和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2001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开拓了新局面。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需要对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加以科学、深入地分析,以便质检部门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宏观角度论述了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加强食品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增强消费者、食品从业与监管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以及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问题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是提高人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食品安全则是健康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较高速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己经不容忽视的。寻求如何解决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是当前形势下我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1、现行监管措施与监管对象现状不相适应 大多数获证企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低,对食品市场准入方面的法律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合法生产的理念,产品检验能力较差,能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的企业少,对原辅材料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把关意识有所加强,但实施有待加强。前在证后监管工作中监管职能部门基本是根据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套用国家的宏观措施或自行寻找措施开展证后监管工作。没有针对所监管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形成与本省或本市获证企业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监管中出现:监管不当、监管不力的问题。 2、我国食品的多种供应渠道和市场形式使得食品质量监督管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第1章、绪论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的特点:经济性(物有所值)、广义性(产品、过程、体系的质量)、时效性对组织、产品、过程、体系的需求和期望)、相对性(需求不同,质量要求就不同。质量满足需求。)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质量方针:有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全面质量管理(TQM):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根据食品的原定用途制作或食用,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保证。食品卫生food hygiene:保证食品在食品链中的所有环节的安全和适宜的必要条件和措施。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指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食品质量管理:为保证和提高食品质量所进行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各项活动的总称。 食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①食品质量管理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广泛性 ②食品质量管理的对象具有复杂性 ③在有形产品质量特性中安全性放在首位 ④在食品质量监测控制方面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⑤食品质量管理对产品功能性和适用性有特殊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作用:(1)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2)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3)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4)有助于企业按国际通用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的产品。 主要内容: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研究质量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任务和基本性质。综合世界各国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出适合各主要行业的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模式)②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标准与法规(保障人民健康、各行各业生产和贸易的生命线,企业行为的依据和准绳)③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新的简便快速的方法、在线生产QC)④食品安全保证与体系的管理(GMP、HACCP、ISO22000) 第2章、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因素 (1)细菌:通过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媒介污染食品生产各个环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畜禽肉、蛋奶及其制品)、副溶血性弧菌(海产品、盐渍食品)、葡萄球菌(奶及其制品,奶油蛋糕、冰淇淋) 危害来源:原料污染,从业人员污染,食用烹调过程,生产、加工、贮存、运输过程 (2)霉菌及其毒素 (3)病毒:人和动物是病毒复制和传播的主要来源,病毒粒子在空气、水、土壤中可存活一段时间造成食品污染 (4)寄生虫:食源性寄生虫病 (5)鼠类及昆虫:粮食

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质检总局2009年第119号公告)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xx版)对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规定条件审查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以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符合相关要求。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要求 配套记录表格 1 组织结构及方针、目标 制定组织结构图,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描述,制定企业方针和目标。 / 2 岗位责任制度 1、明确质量安全工作负责人及职责,设置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制定各有关部门质量安全职责及权限; 2、规定各岗位职责,包括生产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生产操作人员等职责,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 页共页第1 6 3 工艺文件 1、企业应制定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产品配方、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与工艺文件相适应的记录表格 4 采购管理制度(含进货查验制度) 1、制定完善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如有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也应有相应的采购管理制度; 2、制定主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或采购合同等; 3、制定采购验证制度。应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及外协加工品进行检验或验证的制度; 4、制定进货查验制度。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相关合格证明文件。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进货查验记录》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多头监管的弊端——老百姓常说“狗多坐着咬,人多打死挨”,部门间都心存侥幸,反正不是我一家的事情,边缘行业更是往其他部门推。而遇到有利益的时候,就像狗抢食一样,生怕自己跑慢了。 监管力量缺乏——政府为了精简人员,往往递属于行政部门的执行机构的编制问题一直是一减再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执行机构的事情而是一天比一天多。而多头监管,食品安全执法力量分散在各部门,也就显得更为稀少了。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专业技术性相当强的工作,而大量工作在县一级,在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中,县区一级每个部门又有多少食品安全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呢,甚至有些部门到了县区一级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全部都是外行,他们能承担得起管辖范围内食品安全的重任吗,这是不言而喻的。 缺乏激励机制——食品安全监管执行机构递属于行政部门 的事业单位,执法名不正,人员的级别、待遇、身份总比行政机关低一级,严重影响执行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没有培养专家型人才的机制,有的只是限制专家级人才的成

长。 监管手段落后——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大量的工作还靠县一级部门,而检测手段也是越到基层越薄弱,日常监管也只有靠眼睛看手摸来进行,即使配备一些检测设备,一是设备和试剂不配套,而是日常运行成本过高,三是缺乏专业人员,也就成立聋子的耳朵──摆设。而真正有设备、人力、经费的国家及省市一级,又不直接参与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 标准滞后、混乱——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制定的标准都是如何使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如国家免检、电子监管码制度就可见一斑;同时,各部门拥有的人才及理念不同,制定的标准水平也就参差不齐,部门间制定的标准规章打架的事情时常发生;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而已有的标准也过于老化陈旧,根本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在标准的更新上,没有形成事前调查和预警机制,被动的被存在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牵着鼻子走,没有形成一种主动的食品安全标准更新机制,往往在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后,才手忙脚乱的去救火,而象样的检测手段和方法都没有,如这一次的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三聚氰胺的国家检测方法都没有。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附件: 渭南市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试行)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的规定,为规范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本要求适用于渭南市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结合许可项目相应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要求和本企业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 (二)能够对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有效控制;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 (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并能够有效行使职责; (五)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员(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职责、权限及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明确; (六)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要素设置合理,质量安全控制

系统、控制环节、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记录齐全; (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规范、系统、齐全; (八)满足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责任人员的要求如下: (一)食品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在管理层中任命1名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协助最高管理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负责;任命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对食品生产各环节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负责; (二)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是食品生产企业聘用的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或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并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以上企业; (三)质量安全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最多只能聘任两个管理职责不相关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责任人。 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编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工艺)文件和记录等。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应当由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批准、颁布。 第六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见附件。食品生产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34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组织机构 组长: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成员: 2、职责分工 2.1、组长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公司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公司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责任制。 2.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本公司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督促公司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员工按公司规定的食品质

量安全制度执行; 2.3、公司内凡是直接接触产品的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是食品安全的执行人员,对各自环节负直接责任,并按公司食品安全制度履行自已的职责,保障所经营的食品安全卫生; 3、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3.1、确保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未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3.2、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3.3、公司为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材料文控程序

1、方针/方针的引用 严格管理,确保有效,防止误用 2、目的和范围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受到有效控制,以使其适用、有效而不致被误用 3、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资料, 以及外来文件(各类标准、软件、产品样本等) 4、 职责 4.1质量体系文件由质检部负责管理 4.2技术文件和资料由技术部负责管理 4.3行政部负责归档文件的管理 5、 措施和方法 5.1文件审批 在文件发布前,应由业务负责人审查其适用性,并由经授权的主要负责人批准 5.2文件评审 应对文件进行评审,参加评审的范围取决于文件的重要性、复杂性,凡跨部门的文件由文 件管理的负责部门,在所涉及范围内组织评审。必要时,应根据评审意见对文件加以修改。 对修改后的文件,应重新批准 5.3有效版本 为了有效地控制文件版本的统一性,应: 1) 文件管理负责部门应建立各类有效版本控制清单, 将各类文件目录存于微机中, 并按 “文件更改通知单”及时填入最新的修订内容,以便识别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 2) 确保使用场所得到有效版本文件。 为此,应按文件发放的相关规定使所有应该得到文 件的部门或单位,都能得到最新修订的有效版本并对发放的文件签收 3) 将失效或作废的文件及时清出现场,确保不被误用 4) 对任何需要保留的失效或作废文件(包括存档的文件) ,应做出明确的“参考”标识, 以 免误用 5.4文件更改 文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加以更改, 以保持文件的有效性和管理的严肃性。 对文件的审批, 一般应由原审批人员审批,若因机构变动或者人员调动原审批人员不适合审批时,可以由相 应职务的人员进行审批,但应获得必要的审批背景材料。如发生重大修改,则应进行文件评 审,评估这种变化对全局的影响,文件评审按 4.2的规定进行 技术文件的修改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 5.5文件标识 1) 凡是非受控文件一律加以“非受控”标识,无标识者即为受控文件 2) 临时文件应加“临时”标识,以便及时处理 3) 如对文件仅进行编辑性修改,可增加“编辑性修改”标记,对这类文件的批准可降低 一个层次级 别 4) 原外来文件应标明“外来”字样 版次:01 xx 公司 质量管理程序文件 编号: 修改码:00 文件控制程序 批准: 页码:1/2

食品安全监督考核制度示范文本

食品安全监督考核制度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食品安全监督考核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特制定本 安全监督考核制度 1、考核内容 公司的厂区卫生环境管理、原辅料管理、食品添加剂 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员工培训与教 育、仓储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的管理。 2、部门及职责 由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考核: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牵头组织实施;其职责是: (1)确保质量、食品安全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 且有效实施保持。 (2)确保在企业内提高产品质量的意识。

(3)确保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和顾客要求。 (4)统一组织协调公司的食品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公司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5)配合政府各职能部门食品安全检查、督促和落实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 (6)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应急救援工作 定期听取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有关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分析公司的食品安全形势。 (7)开展食品安全信息(包括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的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工作,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3、考核程序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指为确保此种状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天然有毒物质、天然过敏物质、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第二章动植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 龙葵碱的防治措施:存在于土旦中 1、将马铃薯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或辐照处理,以防马铃薯发芽。 2、发芽较多的皮肉变黑绿色者不能食用;发芽少者可剔除芽与芽基部,去皮后水浸30-60min , 烹调时加入少许醋煮透,以破坏残余的毒素。 3、目前,对发芽马铃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现病人后立即采用吐根糖浆催吐,用4%糅酸溶液、浓茶水或0.02%高镒酸钾溶液洗胃。停止食用并销毁剩余的中毒食品。对重症病人积极采取输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秋水仙碱的防治措施:存在于鲜黄花菜中 1、不吃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最好食用干制品,用水浸泡发胀后食用,可保证安全。 2、食鲜黄花菜时需做烹调前的处理。即先去掉长柄,用沸水烫,再用清水浸泡2-3h(中间换水)。制作鲜黄花菜必须加热至熟透再食用。烫泡过鲜黄花菜的水不能做汤,必须弃掉。 3、烹调时与其他蔬菜或肉食搭配制作,且要控制摄入量,避免食入过多引起中毒。 4、一旦发生鲜黄花菜中毒,立即用4%糅酸或浓茶水洗胃,口服蛋清牛奶,并对症治疗。 有毒的动物性食品几乎都属于水产品,动物中常见的有毒物质: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鱼体 组胺、蟾赊毒素。 第三章生物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沙门菌属,属于肠杆菌科,为革兰阴性无芽弛直杆菌。中毒临床表现类型: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短杆菌。 葡萄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 副溶血性弧菌,革兰阴性菌。 肉毒梭菌,格兰阳性内生芽弛杆菌,厌氧。 蜡样芽弛杆菌,革兰阳性菌。 产气荚膜梭菌,厌氧革兰阳性菌。 李斯特菌属,革兰阳性菌。 食源性寄生虫分类:肉源性寄生虫、水生动物源性寄生虫、水生植物源性寄生虫、蔬菜水果源性寄生虫。 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留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及其衍生物和杂质的总 称。 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以及可食性产品中 的药物或化学物的原形、代谢产物和杂质。 药品残留危害表现方面:毒性作用、过敏和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三 致”

进口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

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浙江XXX有限公司 综合管理部 二O一八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企业组织机构、职责体系 (3) 第二章收货人备案管理制度 (7) 第三章食品标签管理制度 (8) 第四章企业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8) 第五章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健康档案制度 (9) 第六章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0) 第七章食品仓储管理制度 (10) 第八章进口和销售记录管理制度 (11) 第九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12) 第十章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15)

第一章企业组织机构、职责体系 一、组织架构 二、职责 (一)CEO: 1、全面领导公司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检查考核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2、组织制定公司全面性的管理制度,并做好制度的推行和落实; 3、努力推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组织建立绩效管理和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完成生产经 营目标; 4、研究、倡导和推动想成公司有实际内涵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创建正气浓厚的人文氛围, 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员工思想保证。 (二)综合管理部: 一、考勤管理 1、负责员工工号管理,监督日常员工考勤记录,负责员工请休假管理,制作考勤报表; 2、每周跟进考勤异常人员办理补签卡手续,对合格人员进行录入,负责对《考勤异常处理单》 进行汇总,对合格的处理单进行录入。

二、办公用品管理 1、负责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及监控管理,负责报刊的订购; 2、负责每月办公用品费用的汇总及办公用品费用的控制; 3、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行政供应商的管理。 三、员工社保及各类证件办理 1、负责各部门员工的社保缴交、停办及一切手续的办理; 2、负责每月的社保扣费明细输出与校对,及有关社会保险的及时工作; 3、公司员工商务签证的报备、年审及办理工作; 4、负责公司车辆证件的报备、年审工作的落实; 5、负责员工工作证的制作; 6、其他证件的办理。 四、员工关系管理 1、负责公会的行政服务管理及协调; 2、负责员工档案管理及日常员工咨询与提议的受理; 3、协助上级组织及开展员工活动。 五、日常人事事务工作 1、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制定公司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 2、制定完善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组织、协调、监督制度和流程的落实; 3、负责公司各级组织机构设置、调整,进行定岗定编,制定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4、负责日常人力管理工作(招聘甄选、绩效考勤、离职等工作); 5、协助部门处理员工关系,主导协议、合同签订与社保办理工作; 6、定期进行市场薪酬水平调研,进行人工成本核算,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制定员工福利政策 并管理实施; 7、核定公司年度人员需求计划,拓展招聘渠道,控制招聘成本; 8、主导公司日常人事异动管理,档案管理,人事数据统计分析; 9、监督、检查与指导项目人资工作,协助处理人事类与政府部门的公关事务; 10、公司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维护; 11负责员工的入职、转正、离职等手续的办理及相关档案的管理; 12、协助上级开展招聘、培训及绩效考核等事务工作; 13、个则各类人事通知的草拟及文件的分发; 14、负责员工合同或其他协议的签订与跟进。 六、日常行政事务工作 1、负责各类行政通知的草拟及各项管理制度或条例的公式,并记录备案; 2、负责会议的筹备与跟进落实; 3、负责员工名片的制作与分发; 4、负责车辆的调度及维护跟进,稽查并统计车辆的各项费用及车辆使用的合规性; 5、负责公司办公环境的维护(注:对办公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含会议室等地方),协调物业 关系,确保水、电资源的节能供应及安全保障; 6、协助上级负责前台工作的监督; 7、负责办公室钥匙的管理及各资产设备的登记。 (三)财务部: 1、坚决服从CEO的统一指挥,认真执行其工作指令,一起管理行为直接向CEO负责; 2、组织编制公司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督促各项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 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市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全市质监系统牢牢抓住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这条主线,着力强化生产监管,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整顿,严厉查处生产加工环节的违规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保证了全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形势的基本稳定。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科认真研究分析,全面深入排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和当前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风险,提出了下步工作重点,现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隐患 主要从我市的食品生产加工和我们的监管工作、外部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1、获证企业数较多的产品 截至2012年5月,我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470家,有效证书数559。其中肉制品、小麦粉、饮料、糕点四类产品的发证数量较多,共计263,占获证总数的47 %。这些都是获证企业多,消费量大,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掌握好此类产品的问题,控制住产品的风险,就可以较大程度地监管好全市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根据我们以往开展的专项整治、监督检验工作,以及外地发现的情况,这些产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和隐患:

2、监督检验合格率较低的产品 2011年省监督抽查共抽查我市食品520批次,合格437批次,合格率84.04%,实物合格472批次,合格率90.77%。食品市级监督抽查涉及糕点、饮料、蔬菜制品、原料乳粉和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产品,共抽查125批次, 经检验综合判定,合格95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76.0%,产品实物质量合格82批次,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0.16%。综合分析,合格率较低的前5类产品是:白酒、蔬菜制品、方便食品、罐头、食醋。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附件: 渭南市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差不多要求 (试行) 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治理实施细则》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的规定,为规范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本要求适用于渭南市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结合许可项目相应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要求和本企业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建立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 (二)能够对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有效操纵;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 (四)质量安全治理体系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并能够有效行使职责; (五)质量安全治理体系治理部门和责任人员(质量安全治理负责人和各质量安全操纵系统责任人员)职责、权限及各质量安全操纵系统的工作接口明确; (六)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差不多要素设置合理,质量安全操

纵系统、操纵环节、关键操纵点的操纵范围、程序、内容、记录齐全; (七)质量安全治理体系文件规范、系统、齐全; (八)满足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治理体系责任人员的要求如下: (一)食品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在治理层中任命1名质量安全治理负责人,协助最高治理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负责;任命各质量安全操纵系统责任人员,对食品生产各环节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操纵负责; (二)质量安全治理负责人和各质量安全操纵系统责任人员应当是食品生产企业聘用的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或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并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然而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以上企业; (三)质量安全操纵系统责任人员最多只能聘任两个治理职责不相关的质量安全操纵系统责任人。 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编制质量安全治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安全治理手册、程序文件(治理制度)、作业(工艺)文件和记录等。质量安全治理手册应当由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批准、颁布。 第六条质量安全治理体系的差不多要素见附件。食品生产企业能够依照其食品生产许可项目范围和特性以及质量安全操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整)

-- 海南省亿万嘉超市有限公司 食品流通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单位就促进日常食品经营活动的安全、科学管理,制定本制度,本单位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一、食品销售管理制度 1、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 挠头、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 2、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

3、食品销售设有专柜或专间,专柜、专间以及库存食品要必须保持通风、干燥,采 取防鼠、防虫、防霉措施。食品要分类、分架、离地、离墙存放,做到先进先出。 4、销售散装未包装食品必须用专用工具取货,取货工具存放在洁净的容器中保存, 做到货、款分开。 5、销售食品用工具、称重衡器、柜台、盛器等要专用,定时消毒,保持清洁。 6、销售的定型包装及散装食品应标明厂名、厂址、品名、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或 保质期)等。二、食品用具管理制度 1、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 保洁。 2、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 污垢、见本色。 3、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4、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5、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 时更换。 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按规定经过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同时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及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凡患有:①伤寒;②痢疾;③病毒性肝炎;④活动性肺结核;⑤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⑥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工作岗位,在未彻底治愈前,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配备食品卫生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检查工作,实行责任制,2将卫生任务进行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对发现问题的环节和个人做好记录,并经予相应的处理。 、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3 立即脱离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档案。4 四、食品质量检查制度

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摘要 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生产原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因此,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仍然对我国食品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威胁。 1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但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不够。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目前,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构成的最明显威助。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惟利是图,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按标准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滥用添加剂,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如山西溯洲毒酒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禽流感事件等等,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重打击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人们对食品谈之色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构成了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因此,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没有保证,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2认识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指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2]。那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食品自身因素(如毒蕈),一个是人为因素。后者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总称,它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3]。加强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前提,要保证高质量的生产和产品,食品质量管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关键点(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都是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与质量控制的保证制度和保证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是食品企业自主性质量保证制度,是构筑HACCP 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的基础,HACCP系统是再严格执行GM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风险分析,在关键点实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生物的化学和物理的危害因素对食品的污染。ISO9000标准系列是更高一级的管理阶段,包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 1、组织机构 组长: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成员: 2、职责分工 2.1、组长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公司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公司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责任制。 2.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本公司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督促公司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员工按公司规定的食品质量安全制度执行; 2.3、公司内凡是直接接触产品的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

员、发货人员是食品安全的执行人员,对各自环节负直接责任,并按公司食品安全制度履行自已的职责,保障所经营的食品安全卫生; 3、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3.1、确保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未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3.2、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3.3、公司为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建立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经疾病控制中心检查无相关传染病者方可上岗。 3.4、从业人员工作时,不准吸烟、吃食物或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个人的衣物、药品、化妆品等不得存放在食品经营区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考研资料 农业综合三之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交叉污染: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不合理,前工序食品的原料,半成品通过食品加工机械,容器以及加工人员污染了后道工序的食品。 2 过程检验:过程检验是指在生产的某个过程或工序完成后进行的检验,又称工序检验。其目的是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过程或下一道工序,防止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 3.产品检验:产品检验又称完工检验、最终检验,是对某一车间全部工序完成后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的检验。 4.质量管理体系:一个组织不论是否处于合同环境还是同时处于合同环境与非合同环境之中,在组织内部为了实施持续有效的质量控制所建立的内部质量体系,为质量管理体系。 5.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6.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7.质量成本曲线:质量成本的四项费用的大小与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存在内在的联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质量成本特性曲线。

8.AQL(可接受质量水平):供需双方认定的合格批的批不合格品率的上限。 9.过程检验:是指在生产的某个过程或工序完成后进行的检验,又称工序检验。其目的是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过程或下一道工序,防止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 https://www.doczj.com/doc/1916162861.html,P判断树:用来确定一个控制点是否是CCP 的问题次序。 二解答题 1.简述SSOP八项内容。 (1)水的安全;(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的清洁;(3)防止交叉污染;(4)手的清洗和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5)防止掺杂品;(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贮存和使用;(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8)昆虫与鼠类的防治. 2.质量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等 (2)机器(Machine)机械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3)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4)方法(Method)加工工艺、工艺设备、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等(5)测量(Measure)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 (6)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条件等。 3.请述控制图法3σ原理。根据统计学原理,放宽控制界线范围可以减少犯第一类错误,但会增加第二类错误;反之则增加第一类错误、减少第二类错误。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GL-2011 编制/日期:*** 2011-11-22审批/日期: ***2011-11-22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 一、质量方针和目标 (2) 二、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3) 三、食品仓库卫生岗位责任制……………………………………………………………4-5 四、食品质量自检制度 (6) 五、食品质量承偌制度……………………………………………………………………7-8 六、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制度 (9) 七、食品生产管理制度…………………………………………………………………10-11 八、销售服务管理制度…………………………………………………………………12-13 九、产品检验管理制度…………………………………………………………………14-15 十、原料购进、验收管理制度 (16) 十一、产品标识管理制度........................................................................17-18 十二、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19) 十三、检验设备管理制度........................................................................20-21 十四、废弃物管理制度...........................................................................22-24 十五、检验室管理制度 (25) 十六、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26) 十七、企业诚信管理制度 (27) 十八、不合格品管理制度………………………………………………………………28-32 十九、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及召回制度…………………………………………………33-37 二十、索证索票制度……………………………………………………………………38-39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组织机构 组长: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成员: 2、职责分工 2.1、组长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公司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公司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责任制。 2.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本公司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督促公司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员工按公司规定的食品质量安全制度执行; 2.3、公司内凡是直接接触产品的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是食品安全的执行人员,对各自环节负直接责任,并按公司食品安全制度履行自已的职责,保障所经营的食品安全卫生;

3、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3.1、确保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未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3.2、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3.3、公司为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建立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经疾病控制中心检查无相关传染病者方可上岗。 3.4、从业人员工作时,不准吸烟、吃食物或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个人的衣物、药品、化妆品等不得存放在食品经营区内。 4、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4.1、为了加强本公司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公司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文件

xxx食品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手册 版本/修订: 编制:xxx组全体成员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目录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 (1) 组织机构图 (2) 质量职责和权限管理制度 (2) 质量方针和目标 (4) 操作指导书 (6) 采购管理制度 (7) 采购清单 (8) 采购验证制度 (9)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0)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13)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 (14) 作业指导书 (16)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 为了贯彻和执行QS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人。 质量管理人的职责如下: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 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需求的意识。 4.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总经理: 年月日 1

组织机构图: 质量职责和权限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公司管理层对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做出规定,并通过内部沟通和宣导,使全体员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管理绩效承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和努力,了解自己在质量环节上的重要性,提高质量意识,以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促进持续改进和完善。 2.职责 总经理负责确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3.程序 3.1 总经理职责 3.1.1 认真学习、结合实际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的方针、政策,有关的法律法规。 3.1.2 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承但全责。 3.1.3 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和发布质量管理手册。 3.1.4 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倡导积极奋发的企业精神,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全业内部职责明确,并得到沟通。 3.1.5 任命质量负责人。 3.1.6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