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色问题的计数方法

染色问题的计数方法

染色问题的计数方法
染色问题的计数方法

染色问题的计数方法

河北张家口市第三中学王潇

与染色问题有关的试题新颖有趣,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染色问题,解题方法技巧性强且灵活多变,故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观察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一、区域染色问题

1.根据乘法原理,对各个区域分步染色,这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的方法。

例1要用四种颜色给四川、青藏、西藏、云南四省(区)的地图染色(图1)每一省(区)一种颜色,只要求相邻的省(区)不同色,则不同染色的方法有多少种?

分析先给西

青海

云南

四川

四川染色有4种方

法,再给青海染色有3种方法,接着给西藏染色有2种方法,最后给云南染色有2种方法,根据乘法原理,不同的染色方法共有4×3×2×2=48种

2.根据共用了多少种颜色分类讨论,分别计算出各种情形的种数,再用加法原理求出不同年拾方法种数。

例2 (2003年全国高考题)如图2,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颜色,

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多少种?

分析 依题意至少要

12

3

4

5图2选用3种颜色。 (1) 当选用三种颜色时,区域2与4必须同色,

区域3与5必须同色,有34A 种。

(2) 当用四种颜色时,若区域2与4同色,则区

域3与5不同色,有44

A 种;若区域3与5同色,则区域2与4不同色,有44

A 种,故用四种颜色时共有244A 种。 由加法原理可知满足题意的着色方法共有3

4A +244

A =24+2×24=72种。

3 根据某两个不相邻区域是否同色分类讨论,从某两个不相邻区域同色与不同色入手,分别计算出两种情形

的种数,再用加法原理求出不同染色方法数。

例3 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涂在“田”字形的四

个小方格内(图3),每格涂一种颜色,相邻的两格涂不同的

颜色,如果颜色可以反复使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12

34

图3

(1)四格涂不同的颜色,方法数为45A ;

(2)有且仅有两格涂相同的颜色,即只有一组对角小方格涂相同颜色,涂法种数为21

24

5C A ; (3)

两组对角小方格涂相同颜色,涂法种数为25A 。因此,所求的涂法种数为45A +21245C A +25A =260种

3. 根据相间区域使用颜色的种类分类讨论

例4 如图4,一个六边形的6个区域A 、B 、C 、D 、E 、F ,现给这6个区域着色,要求同一区域染同一种颜色,相邻的两个区域不得使用A B

C

D E F 图4同一颜色,现有 4种不同的颜色可供选择,则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色方法。

解: (1)当相间区域A 、C 、E 着同一种颜色时,有4种着色方法,此时,B 、D 、F 各有3种着色方法故有4×3×3×3=108种方法

(2)当相间区域A 、C 、E 着两种不同颜色时,有2243C A 种

着色方法,此时B 、D 、F 有3×2×2种着色方法,故共有224

3C A ×3×2×2=432种着色方法。

(4) 当相间区域A 、C 、E 着三种不同颜色时,有34

A 种着色方法,此时

B 、D 、F 各有2种着色方法,此时共有34

A ×2×2×2=192种方法。 故总计有108+432+192=732种方法

二 点染色问题

点染色问题,要注意对各点依次染色,主要方法有:(1)根据共用了多少种颜色分类讨论;(2)根据相对顶点是否同色分类讨论。

例5 将一个四棱锥S -ABCD 的每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

棱的两端点异色,如果只有5种颜色可

供使用,那么不同的染色方法的总数是

多少?

解法1 满足题设条件的染色至少要

用三种颜色

(1) 若恰用三种颜色,可先从五种颜色中任选一种染顶点S ,再从余下的四种颜色中任选两种染A 、B 、C 、D 四点,,此时只能A 与C ,B 与D 分别同色,故有1

24

5C A =60种方法。

(2) 若恰用四种颜色,可先从五种颜色中任选一种染顶点S ,再从余下的四种颜色中任选两种染A 与B ,由于

A 、

B 颜色可以交换,故有24

A 种染法;再从余下的两种颜色种任选一种染D 或C ,而D 与C 中另一个只需染与其相对顶

点同色即可,故有1

1124522

C C C A =240中方法。 (3) 若恰用五种颜色,有55

A =120种染法。综上,满足题意的染色方法数为60+240+120=420种。

解法2 设想染色按S -A -B -C

-D 的顺序进行,对S 、A 、B 染色,有

5×4×3=60种染色方法。由于C 点的

颜色可能与A 同色或不同色,这影响到

D 点颜色的选取方法数,故分类讨论:

C 与A 同色时(此时C 对颜色的选取方法唯一),

D 与A 、C 、S 不同色,有3种选择;C 与A 不同色时,C 有2种选择的颜色,D 有2种颜色可供选择,从而对C 、D 染色有1×3+2×2=7种染色方法。

由乘法原理,总的染色方法数是60×7=420种

评注 图中的连接状况是本质条件,而是否空间图形则无关紧要,试看下面的两个问题,尽管与例5表述方式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所以都可以转化为例5来解决。您不妨一试。

(1) 用五种颜色给图中的5个车

站的候车牌A 、B 、C 、D 、E 染色,

要求相邻两个车站间的候车牌的颜色不同,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图6)

(2) 如图7所示为一张有5个行政区划的地图,今要用5种颜色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的区域不同色,共有多少种方案?

三、线段染色问题,要注意对各条线段依次讨论,主要方法

有:

(1) 根据共用了多少种颜色分类讨论;

(2) 根据相对的线段是否同色分类讨论。

例6 用红、黄、蓝、白、四种颜色染矩形ABCD 的四条边,每条边只染一种颜色,且使相邻两边染不同的颜色,如果颜色可能反复使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图8) 解法1 (1)使用四种颜色有44

A 种; (2)使用三种颜色染色,则必须将

一组对边染成同色,故有1

12342C C A 种; (3) 使用两种颜色时,则两组对边

必须分别同色,有24

A 种。 因此,所求的染色方法数为44

A +112342C C A +24A =84种 解法2 染色按AB-BC-CD-DA 的顺序进行,对A

B 、B

C 染色有4×3=12种染色方法。

由于CD 的颜色可能与AB 同色或不同色,这影响到DA 颜色的选取方法数,故分类讨论:

当CD 与AB 同色时,这时CD 对颜色的选取方法唯一,则DA 有3种颜色可供选择;当CD 与AB 不同色时,CD 有2种可供选择的颜色,DA 有2种可供选择的颜色,从而对CD 、DA 染色有1×3+2×2=7种染色方法。

由乘法原理,总的染色方法数为12×7=84种。利用相同的方法可解决例7

例7 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的现场观众来自4个单位,分别在图9中4个区域内坐定。有4种不同的颜色服装,每个区域的观众必须穿同种颜色的服装,且相邻两个区域的颜色不同,不相邻区域颜色相同与否不受限制,那

么不同的着色方法

共有多少种? 例8 用六种颜色给正四面体A -BCD 的每条棱染色,要求每条棱只能染一种颜色且共顶点的棱染不同的颜色,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图10)

分析 正四面体有三组对棱AB 与CD 、AC 与BD 、AD 与BC 。满足题设条件的染色至少要用三种颜色。

解 (1)若恰用三种颜色染色,则每组对棱必须染同一颜色,而这三组间的颜色不同,故有36

A 种方法。 (2) 若恰用四种颜色染色,则三组对棱中有两组对棱的组

内对棱同色,但组与组之间不同色,故有4

236A C 种方法。 (3)若恰用五种颜色染色,则三组对棱中有一组对棱染同一种颜色,故有51

36A C 种方法。

(4) 若恰用六种颜色染色,则有6

6

A 种不同的方法。

综上,满足题意的总的染色方法数为

36A +5

136A C +66A =4080种

B

C

四面染色问题

例9 (199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题)从给定的六种不同颜色中选用若干种颜色,将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染色,每两个具有公共棱的面染成不同的颜色,则不同的染色方案共有多少种?

(注:如果我们对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染色后,可以通过适当翻转,使得两个正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对应面的染色都相同,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正方体的染色方案相同)

分析显然,至少需要三种颜色,由于有多种不同情况,仍应考虑利用加法原理分类、乘法原理分步进行讨论。

解根据共用了多少种不同的颜色分类讨论。

(1)用了六种颜色,确定某种颜色(例如红色)所染面为下底(根据题注,对此处的两种不同染色方案,这里的“第一面”总是相同的),则上底颜色可有5种选择,在上、下底已染好后,再确定其余4种颜色中的某一种所染面为左侧面,则其余3个面有3!种染色方案,根据乘法原理n1=5×3!=30种

(2)用了五种颜色,选定五种颜色有5

C=6种方法,必有

6

两面同色(必为相对面),确定为上、下底面,其颜色可有5种选择,再确定一种颜色为左侧面,此时的方法数取决于右侧面的颜色,有3种选择(前后面可通过翻转交换)n2=5

6

5×3=90

(3)用了四种颜色,仿上分析可得n3=42

C C=90

64

(4)用了三种颜色,n4=3

C=20

6

故总的染色方案有n=n1+n2+n3+n4=230种。

细胞染色方法总结

Hoechst染色:hoechst可以穿过活细胞膜与细胞核结合(主要为凋亡活细胞)在紫外光下将核染为蓝色. Hoechst染细胞核会影响共聚焦显微镜对该样本其他荧光的观察效果.hoechst 有hoechest33342和hoechst33258两种hoechsts33258,hoechst33342二者区别不大,但是hoechst3334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小一些,所以一般来说hoechsts33258用于细胞固定后再染色,而hoechst33342则可以对活细胞直接进行染色! 染色步骤 PI (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红色),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红.用PI单一染色观测培养细胞,只能表示细胞的坏死情况,而不是凋亡(当然晚期凋亡PI亦可着色)。但是如果您只是想知道细胞的死亡情况,而不是仔细区分坏死或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也可以。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认定细胞的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显然不够! annexin-v染色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标志发生改变.其中,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V,PS)外翻,Annexin-V 在Ca+存在的条件下与其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这样,Annexin-v 染色阳性,表示细胞处于早期凋亡状态.Annexin-V结合不同的荧光抗体,就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Annexin V用FITC标记发绿色荧光;如果用PE标记就发红色荧光。 JC-1染色JC-1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可以在线粒体内聚集,低浓度时主要以单体(monomer)存在,发射光以绿光(~525nm)为主;而在高浓度时则可以形成多聚体(aggregation),发射光以红光(-590nm)为主。线粒体本身存在一定的极性(polarization),其外膜为负极,内膜为正极。电位差由Ca2+、Na+和H+流调控。当线粒体状态良好时对JC-l摄取量少,因而在线粒体内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绿光强度/红光强度的比值较高。在线粒体发生去极化(depolarization)时,线粒内JC-l的浓度较高,多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绿光强度/红光强度的比值降低。JC-1染色的绿光强度/红光强度仅取决于线粒体的膜电势(membrane potential),而与线粒体的形态、体积和密度都无关,因而能更好地反映线粒体的功能状态。由于凋亡发生的早期存在线粒体的去极性,因此,JC-1染色被用于检测凋亡的早期发生。其实验方法如下。 JC-l染色非常简单。首先可将成品JC-1以DMSO配成储存液(1~5mg/ml),储存于-20℃,用时以培养液稀释至10ug/ml终浓度。对贴壁细胞可以直接弃去培养液,漂洗细胞后直接加入染色液,10-30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或者激光共聚焦 下观察。线粒体状态好时细胞以绿色为主,当红光信号增强时,红绿相叠,以橙色为主。该染色运用于悬浮细胞时还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收集红/绿信号强度,计算其强度比。

培养细胞常用染色与固定方法

培养细胞常用染色与固定方法 培养细胞常用染色与固定方法 一、普通染色观察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Giemsa染色是观察培养细胞一般 形态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把细胞作为标本保存的主要方法。对于贴壁培养的细胞,以生长于盖玻片和塑料培养瓶壁者便于操作。固定前先用Hanks液、PBS、BSS 或生理盐水清洗培养物2次,去除妨碍染色的血清。固定后可将盖玻片用树胶贴 于载玻片上,以利操作。对于悬浮培养细胞,须先经离心沉淀(1000r/min, 10min),弃上清液后(留少量液体),将细胞悬液滴于玻片上做成涂片,冷风吹干。(一)HE染色法 1.染液配制 (1)苏木精染液:这里介绍鄂征(1995)改良的Mayer法。称取0.5g苏木精,5.0g 铵矾或钾矾,0.1g碘酸钠加温溶于70m1蒸馏水。再加入30ml甘油,2ml冰醋酸。混匀。过滤后即成母液。可长久保存。用蒸馏水以1:20稀释即成工作液,可用 很长时间。每次染色前宜过滤,去除氧化膜。 (2)伊红染液:伊红有醇溶性与水溶性之分。将0.5g伊红溶于100m170%乙醇或 蒸 馏水即成工作液。 2.染色程序 (1)用10%甲醛(福尔马林)固定培养物30min,或以丙酮固定15min。 (2)蒸馏水洗1次后,入苏木精染液5~10min染细胞核。 (3)入0.5%盐酸-70%乙醇溶液30~1min,脱去胞质的着色。此时核呈紫红色。(4)入碱性溶液碱化,使细胞核变成蓝色。如果时间允许,最好用自来水(呈弱

碱性)长时间浸泡。也可入1%NaHCO3溶液。此过程须不断用显微镜监视,以掌握碱化时间。 (5)蒸馏水洗1 min,去除残留的碱性溶液,否则影响伊红着色。 (6)入伊红染液30s~1 min。 (7)用梯度乙醇溶液脱水:70%、90%、95%乙醇各30s~1 min;100%(2次) 各2min。如伊红为乙醇溶液,略去70%乙醇。 (8)用二甲苯透明2次,各5min。 (9)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 细胞核呈紫蓝色或深蓝色,大部分细胞的胞质呈粉红色。如果胞质内含较多核糖体(例如淋巴细胞)则亦呈蓝色。 (二)吉姆萨染色法 此法可将细胞核与胞质同时染色,故便捷快速;但染液配制技术不易准确掌握,效果常不如HE染色稳定。 1.吉姆萨(Giemsa)染液的配制 (1)取1.5g吉姆萨粉末放入50ml甘油,置于60℃温箱,约3h后溶解。 (2)取出后倒入50ml中性甲醇,即为母液。于棕色瓶可长久保存。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甲醇内含醋酸,会使染液中的伊红沉淀出来,不利染色。 (3)将母液与0.1 mol/LPBS(Ph6.9~7.2)按1:9混合即成工作液。吉姆萨染 液对pH极敏感,偏酸时染色过红,偏碱时则过蓝。所以,工作液宜现用现配,保存时间不超过48h以免被CO2酸化。 2.染色程序

细胞染色方法

DAPI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的配制 贮存液:70%酒精溶解,浓度100 μg/ml,配好后用锡纸包起来,避光,可在4摄氏度下长期保存。 使用浓度:贮存液用1xPBS稀释1000倍,最终浓度100 ng/ml。 10x PBS的配制 80 g NaCl 2 g KCl g 无水Na2HPO4 2 g 无水KH2PO4 加水到1000ml 贮存液可根据需要用蒸馏水稀释 荧光封片液 mol/L碳酸盐缓冲液与甘油等体积混合, 染色与观察: 制好的玻片上滴加几滴DAPI染液,染色10分钟,流水冲去染液,滤纸吸除多余水分,加一滴荧光封片液,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波长360-400nm.

注意事项: DAPI可能具有致癌性,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带塑料或乳胶手套。 上:正常绍鸭成纤维细胞核,下:凋亡核 Lyso-Tracker Red是一种溶酶体(lysosome)红色荧光探针,可以用于活细胞溶酶体特异性荧光染色。 Lyso-Tracker Red为采用Molecular Probes公司的DND 99进行了荧光标记的带有弱碱性的荧光探针,可以选择性地滞留在偏酸性的溶酶体中,从而实现对于溶酶体的特异性荧光标记。中性红(Neutral Red)和吖啶橙(Acridine Orange)也都可以对溶酶体进行荧光染色,但中性红和吖啶橙的染色缺乏特异性。 Lyso-Tracker Red呈红色荧光,检测时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77nm,最大发射波长为590nm。 按照1:20000的比例稀释,可以配制1000ml Lyso-Tracker Red工作液。 可用于家蚕脂肪体细胞autophage监测。见李胜文章。

细胞染色方法大全

细胞染色方法大全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Hoechst染色:hoechst可以穿过活细胞膜与细胞核结合 (主要为凋亡活细胞)在紫外光下将核染为蓝色. Hoechst染细胞核会影响共聚焦显微镜对该样本其他荧光的观察 效果.hoechst有hoechest33342和hoechst33258两种 hoechsts33258, hoechst33342二者区别不大,但是hoechst3334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小一些,所以一般来说hoechsts33258用于细胞固定后再染色,而hoechst33342则可以对活细胞直接进行染色! 染色步骤 PI (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红色),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红.用PI单一染色观测培养细胞,只能表示细胞的坏死情况,而不是凋亡(当然晚期凋亡PI亦可着色)。但是如果您只是想知道细胞的死亡情况,而不是仔细区分坏死或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也可以。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认定细胞的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显然不够! annexin-v染色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标志发生改变.其中,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V,PS)外翻 ,Annexin-V 在Ca+存在的条件下与其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这样,Annexin-v 染色阳性,表示细胞处于早期凋亡状态.Annexin-V结合不同的荧光抗体,就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Annexin V用FITC标记发绿色荧光;如果用PE标记就发红色荧光。 JC-1染色 JC-1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可以在线粒体内聚集,低浓度时主要以单体(monomer)存在,发射光以绿光(~525nm)为主;而在高浓度时则可以形成多聚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染色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与染色方法、爬片前盖玻片处理方法 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在进行各种染色前常需先制备成涂片。为了保证细胞在长时间的染色过程中不从载玻片脱落,必须使其牢固贴附于载玻片上。在载玻片上涂布一层有助于细胞黏附的物质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能促进细胞黏附的物质主要有多聚赖氨酸、铬矾明胶等,这里介绍多聚赖氨酸的涂布方法。 1、将载玻片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如Decon)浸泡5min,间或振荡。 2、用自来水冲洗5min。 3、以1 %盐酸—70%乙醇溶液浸泡5min。 4、烤箱干燥(至此即可用于普通染色)。 5、多聚L赖氨酸(1:10溶于去离子水)浸泡5min,振荡。 6入60C烤箱1 h,或室温过夜干燥(用于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原 位杂交细胞化学)。 、细胞固定常用方法 固定细胞的目的在于把组织和细胞的原有结构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避免组织和细胞发生降解、自溶、腐败和变形等,使细胞和组织内的各种酶失去活性,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各种分子变性、解离,使细胞的化学物质和酶能准确定位,并在以后的处理和制片过程中亦不发生改变和破坏。同时,固定还可使细胞的各部分易于着色,适于观察、长期保存和分析。 1.固定组织、细胞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选用新鲜培养物;根据检测工具、 对象、目的和要求选择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2. 培养物的准备和固定前处理:各种细胞培养物,如双盖片悬滴培养物、 悬液培养物、单层培养物和盖片单层培养物都可作固定材料。对双盖片悬滴培 养物和悬液培养物来说,常通过离心收集细胞, PBS 漂洗2?3次后,备固定制 对盖片单层培养物来说,将盖片从培养器皿中取出后, PBS 液漂洗2?3 3. 常用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分两类,一类是以单一化学物质配成的固定 称简单固定液。主要有甲醇、乙醇、甲醛、醋酸、丙酮、戊二醛、苦味 铬酸、重铬酸钾、氯化汞、氯化镉、四氧化锇 (锇酸 )。另一类是用两种或 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配合成的固定液,称混合固定液。如 Mueller 固定液、 Flemming 固液、FAA 固定液、Carnoy 固定液、Rossman 固定液、Altmann 固定 液、Bouing 固定液等。不同的固定液对细胞的化学成分、酶类及细胞结构固定 效果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是达到固定目的的基础。 (1) 4%甲醛-PBS:甲醛是一种气体,其饱和水溶液无色,约含 40%甲醛。在 很多情况下,甲醛常常产生多聚甲醛的白色沉淀。 4%甲醛-PBS 使组织变硬速 度比乙醇快,并能较好地保存组织的外部形式,固定效果不受制片影响,固定 材料可用苏木精和其他合成染料染色。甲醛的穿透力较强,对组织固定均匀, 能增强组织的弹性,大标本的固定和保存多用甲醛。甲醛是染色体、线粒体和 高尔基体的固定液,在冷冻切片中,甲醛作固定剂具有显著的优点。用 40%甲 醛水溶液:PBS=1:9配方制备甲醛固定液。 (2) 丙酮:丙酮为无色易挥发液体,用纯冷丙酮 (4 °C )固定细胞内酶效果较 佳。 (3) 乙醇:乙醇又称酒精,固定血纤维蛋白、色素、弹性纤维、细菌和白细 胞等效果优良。无水乙醇或乙醇和醋酸的混合液是固定肝糖原及肌糖原的良好 固定液。乙醇除有固定作用外,还具有硬化和脱水的作用。作为固定用乙醇的 适宜浓度为70%?100%。乙醇的缺点是渗透力差,并使组织收缩。 片; 次, 以洗去血清和附着于细胞表面的残渣,备固定用。 液, 酸、

细胞固定、染色原理与方法

细胞固定、染色原理与方法 一、固定与固定液 (一)固定:将新鲜的活组织从生物体取下后,立即投入固定剂中,借助化学药品的作用,使细胞保持原有形态、结构的一种手段。 1.目的 (1)迅速防止细胞死亡后的变化,防止自溶、腐败,尽量保持生长状态结构。 (2)使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肪、糖、酶等成分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生前的形态。 (3)使组织内各种物质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率,便于观察和鉴定。 (4)使不同组织成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便于染色。 (5)防止细胞过度收缩或膨胀,失去原有的形态结构。 2.时期 (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生长点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方便。 (2)减数分裂:选取适当大小的花蕾是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关键性的第一步。此时的植株形态及花蕾大小依植物的类别及品种有所不同。 小麦:在植株开始挑旗,旗叶与下一叶的叶耳间距为3-4cm,花药长度大致在1-2mm左右,黄绿色时取材最好。如花药为绿色时则为时过早,花药为黄色,则已过时。一般上午8-10点为取材最佳时间。 玉米:一般夏玉米在7月份取材,以上午7-8点为好。在玉米雌穗未抽出前的7-10天手摸植株上部(喇叭口下部)有松软感觉,表明雄花序即将抽出。用刀在顶叶近喇叭口处纵向划一刀,切口长10-15cm,剥出雄花序,顶端花药长3-5mm,花药尚未变黄时取材。 蚕豆:从现蕾开始,上午10-11点可选取2-3mm大小的花蕾或一小段花序。蚕豆开花的次序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3.固定时的注意事项 (1)固定液量:20倍于材料的体积,以免固定液被稀释。 (2)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渗透力强的固定液既可以迅速进入组织中,又不使组织过度收缩或膨胀。 (3)固定的时间要合适: 与材料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材料大则时间长,材料小则时间短;温度高则时间短,温度低则时间长。 经固定的材料如不及时使用,可以经过90%酒精换到70%酒精中各半小时,再换入一次70%酒精,在0-4℃冰箱内可保存半年。经过较长时间保存的材料进行观察前可以换新的固定液再处理一次,效果较好。 (二)固定液固定液包括简单固定液和混合固定液两种。简单固定液就是用一种药品作为固定液,如乙醇、甲醛、冰醋酸、升汞等。简单固定液只对细胞的某种成分固定效果较好,而不能将所有的成分都保存下来。混合固定液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的混合液,如卡诺氏固定液等。 1.固定液的条件 (1)迅速渗入组织,杀死原生质。在杀死的短时期中,细胞形态不致有所变化。 (2)必须具有渗透力,对组织各部分的渗透力相等,可使组织内外完全固定。 (3)尽可能避免使组织膨胀或收缩。 (4)使细胞内的成分凝固或沉淀。 (5)增加细胞内含物的折光程度,易于鉴别。

细胞各种染色方法

细胞培养后,需要对其生长情况、形态甚至生物学性状进行连续地观察。由于细胞小而复杂,若不借助适当的手段,则难以观察其形态、结构,更难发现细胞内各种组分的分子组成及功能。目前,已有多种研究细胞的技术,从光镜到电子显微镜,从一般细胞化学法到免疫化学法,本章将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观察和检测方法。 第一节培养细胞的常规检查和观察方法 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需要每天进行常规检查和显微镜观察,及时了解细胞生长状态、数量改变、细胞形态、细胞有无移动、有无污染、培养液pH是否变酸、变黄是否更换等。细胞常规检查观察的内容为: 一、肉眼观察 一般常规检查用肉眼即可观察,主要看培养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培养液pH介于7.2~7.4之间,呈桃红色清亮透明。加入细胞在培养瓶中置一般温箱培养时,随着细胞生长时间的延长,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产物会使培养液pH值下降,引起颜色变浅变黄。在超越缓冲范围后培养液酸化变黄,如不及时调节pH,会影响细胞的生长,甚至造成细胞退变死亡。所以,一旦发现培养液变黄,应及时换液传代。一般更换培养液的时间,依营养物的消耗而定,正常情况生长稳定的细胞2~3天换液一次,生长缓慢的细胞3~4天换液一次。培养液中加Hepes或用5%CO2温箱培养可使pH维持稳定,利于细胞生长。用含磷酸盐缓冲系统培养时,可因瓶及塞子漏气,CO2溢出,也可能由于培养瓶塞洗刷不洁、残留碱性物,使培养液变碱发红,只致使细胞难以生长,甚至死亡。细胞换液传代后,若发现培养液很快变黄,要注意是否有细菌污染或培养器皿没有洗干净。贴壁细胞培养时若出现混浊,多为污染。悬浮培养的细胞,应将瓶竖起静置1小时,若培养基混浊示为污染,也可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有无污染现象出现。 二、显微镜观察 生长良好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透明度大,折光性强,轮廓不清。相差显微镜观察时可见细胞部分细微结构。若细胞生长状态不良,可见细胞轮廓增强,细胞折光性变弱,细胞胞质中出现空泡、脂滴和其他颗粒状物质,细胞之间空隙增大,细胞形态不规则,甚至失去原有细胞的特点,产生圆缩脱落,有时细胞表面及周围出现丝絮状物。若细胞营养不良状况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进一步发展可见到部分细胞死亡,崩解漂浮在培养液中。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处理,只有生长良好的细胞才能进行传代培养和实验研究。 三、细胞的生长状态 细胞培养时,经初代培养或传代培养,都有一长短不同的潜伏期,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细胞增殖生长的状态极为重要。各种细胞增殖的时间不尽一致。传代细胞系,胚胎组织或幼体细胞潜伏期短,一般在接种培养第二天即可见细胞生长增殖,3~4天便可连接成片。成体组织的潜伏期长,老年组织和癌组织潜伏期更长,可达一周左右。原代细胞培养中最先可见从组织块中边缘“长出”细胞,这种细胞是从原代组织块中游走出来的,并不是细胞增殖产生。这种早期游出的细胞多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其易生长,适应性强,呈放射状或旋涡状分布,很快生长并互相连接成网状。传代细胞在传代后,一般经过悬浮、贴壁伸展很快进入潜伏期,对数生长期,细胞大量繁殖,逐渐相连成片而长满瓶底。一旦发现细胞长满瓶底80%就应及时传代,否则会影响细胞生长甚至脱落。悬浮细胞当发现生长显著、密度增大、分布稠密、培养液变黄时也应及时传代。 四、微生物污染 细胞接种、传代、换液加药后应经常观察,密切注意是否有微生物污染发生。一旦发现培养液混浊、液体内漂浮着菌丝或细菌,或生长明显变缓,胞质内颗粒增多,有中毒表现等

Hoechst染色方法

Hoechst染色方法 实验步骤 1.贴壁细胞 1) 取普通洁净盖玻片于70%乙醇中浸泡5分钟或更长时间,无菌超净台内吹干或用细胞培养PBS或0.9%NaCl等溶液洗涤三遍,再用细胞培养液洗涤一遍。将盖玻片至于六孔板内,种入细胞培养过夜,使约为50%——80%满。 2)刺激细胞发生凋亡后,吸尽培养液,加入0.5ml固定液,固定10分钟或更长时间(可4℃过夜)。 3) 去固定液,用PBS或0.9%NaCl洗两遍,每次3分钟,吸尽液体。洗涤时宜用摇床,或手动晃动数次。 4) 加入0.5ml Hoechst 33258染色液,染色5分钟。也宜用摇床,或手动晃动数次。 5) 用PBS或0.9%NaCl洗两遍,每次3分钟。 6) 滴一滴抗荧光淬灭封片液于载玻片上,盖上贴有细胞的盖玻片,尽量避免气泡,使细胞接触封片液,切勿弄反。 7) 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呈蓝色的细胞核。 2. 悬浮细胞 1) 离心收集细胞样品于1.5ml离心管内,加入0.5ml固定液,缓缓悬起细胞,固定10分钟或更长时间(可4℃过夜)。 2) 离心去固定液,用PBS或0.9%NaCl洗两遍,每次3分钟。洗涤期间手动晃动。 3) 最后一次离心后吸去大部分液体保留约50ml液体,再缓缓悬起细胞,滴加至载玻片上,尽量使细胞分布均匀。 4) 稍晾干,使细胞贴在载玻片上不易随液体流动。 5) 均匀滴上0.5ml Hoechst 33258染色液,染色5分钟。用吸水纸从边缘吸去液体,微晾干。 6) 用PBS或0.9%NaCl洗两遍,每次3分钟。 7) 滴一滴抗荧光淬灭封片液于载玻片上,盖上一洁净的盖玻片,尽量避免气泡。 8) H. 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呈蓝色的细胞核。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一、标本制作 可制作涂片、印片、细胞单层培养物、组织切片,经适当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荧光染色用。 二、荧光抗体染色方法 (一)直接法 1.染色切片经固定后,滴加经稀释至染色效价如1:8或1:16的荧光抗体(如兔抗人γ-球蛋白荧光抗体或兔抗人IgG或IgA荧光抗体等),在室温或37℃染色30min,切片置入能保持潮湿的染色盒内,防止干燥。 2.洗片倾去存留的荧光抗体,将切片浸入pH7.4或 pH7.2PBS中洗两次,搅拌,每次5min,再用蒸馏水洗1min,除去盐结晶。 3.用50%缓冲(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甘油封固、镜检 4.对照染色 ①正常免荧光血清染色,如上法处理切片,结果应为阴性。 ②染色抑制试验(一步法):将荧光抗体和未标记的抗体球蛋白或血清(相同)等量混合,如上法处理切片。结果应为阴性。为证明此种染色抑制不是由于荧光抗体被稀释所致,可用盐水代替

未标记抗血清,染色结果应为阳性。此法结果较二步法稳定。③类属抗原染色试验,前面已作叙述。 直接法比较简单,适合做细菌、螺旋体、原虫、真菌及浓度较高的蛋白质抗原如肾、皮肤的检查和研究。此法每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相应的抗原,特异性高而敏感性较低。 (二)间接法 (1)切片固定后用毛细滴管吸取经适当稀释的免疫血清滴加在其上,置于染色盒中保持一定的湿度,37℃作用30min。然后用0.01mol/l pH7.2PBS洗两次,10min,用吸水吸去或吹干余留的液体。 (2)再滴加间接荧光抗体(如兔抗人γ-球蛋白荧光抗体等),同上步骤,染色30min,37℃,缓冲盐水洗两次10min,搅拌,缓冲甘油封固,镜检。 对照染色:①抗体对照:用正常兔血清或人血清代替免疫血清,再用上法进行染色,结果应为阴性。②抗原对照:即类属抗原染色,亦应为阴性。③阳性对照。 间接法中上述方法称双层法(Double Layer Method)。另一种称夹心法,即用未标记的特异性抗原加在切片上先与组织中之相应抗体结合,再用该抗原之荧光抗体重叠结合其上,而间接地显示出组织和细胞中抗体的存在,方法步骤如下: ①切片或涂片固定后,置于染色湿盒内。 ②滴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原作用切片于37℃,30min。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染色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与染色方法 一、爬片前盖玻片处理方法 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在进行各种染色前常需先制备成涂片。为了保证细胞在长时间的染色过程中不从载玻片脱落,必须使其牢固贴附于载玻片上。在载玻片上涂布一层有助于细胞黏附的物质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能促进细胞黏附的物质主要有多聚赖氨酸、铬矾明胶等,这里介绍多聚赖氨酸的涂布方法。 1、将载玻片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如Decon)浸泡5min,间或振荡。 2、用自来水冲洗5min。 3、以1%盐酸—70%乙醇溶液浸泡5min。 4、烤箱干燥(至此即可用于普通染色)。 5、多聚L-赖氨酸(1:10溶于去离子水)浸泡5min,振荡。 6、入60℃烤箱1 h,或室温过夜干燥(用于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细胞化学)。 二、细胞固定常用方法 固定细胞的目的在于把组织和细胞的原有结构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避免组织和细胞发生降解、自溶、腐败和变形等,使细胞和组织的各种酶失去活性,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各种分子变性、解离,使细胞的化学物质和酶能准确定位,并在以后的处理和制片过程中亦不发生改变和破坏。同时,固定还可使细胞的各部分易于着色,适于观察、长期保存和分析。 ..

1.固定组织、细胞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选用新鲜培养物;根据检测工具、对象、目的和要求选择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2.培养物的准备和固定前处理:各种细胞培养物,如双盖片悬滴培养物、悬液培养物、单层培养物和盖片单层培养物都可作固定材料。对双盖片悬滴培养物和悬液培养物来说,常通过离心收集细胞,PBS漂洗2~3次后,备固定制片;对盖片单层培养物来说,将盖片从培养器皿中取出后,PBS液漂洗2~3次,以洗去血清和附着于细胞表面的残渣,备固定用。 3.常用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分两类,一类是以单一化学物质配成的固定液,称简单固定液。主要有甲醇、乙醇、甲醛、醋酸、丙酮、戊二醛、苦味酸、铬酸、重铬酸钾、氯化汞、氯化镉、四氧化锇(锇酸)。另一类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配合成的固定液,称混合固定液。如Mueller固定液、Flemming固液、FAA固定液、 Carnoy固定液、Rossman固定液、Altmann固定液、Bouing固定液等。不同的固定液对细胞的化学成分、酶类及细胞结构固定效果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是达到固定目的的基础。 (1)4%甲醛-PBS:甲醛是一种气体,其饱和水溶液无色,约含40%甲醛。在很多情况下,甲醛常常产生多聚甲醛的白色沉淀。4%甲醛-PBS使组织变硬速度比乙醇快,并能较好地保存组织的外部形式,固定效果不受制片影响,固定材料可用木精和其他合成染料染色。甲醛的穿透力较强,对组织固定均匀,能增强组织的弹性,大标本的固定和保存多用甲醛。甲醛是染色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固定液,在冷冻切片中,甲醛作固定剂具有显著的优点。用40%甲醛水溶液:PBS=1:9配方制备甲醛固定液。 ..

细胞染色方法大全

染色步骤 PI (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红色),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红.用PI单一染色观测培养细胞,只能表示细胞的坏死情况,而不是凋亡(当然晚期凋亡PI亦可着色)。但是如果您只是想知道细胞的死亡情况,而不是仔细区分坏死或凋亡,那么PI 单一染色也可以。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认定细胞的凋亡,那么PI单一染色显然不够! annexin-v染色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标志发生改变.其中,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V,PS)外翻 ,Annexin-V 在Ca+存在的条件下与其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这样,Annexin-v 染色阳性,表示细胞处于早期凋亡状态.Annexin-V结合不 同的荧光抗体,就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Annexin V用FITC标记发绿色荧光;如果用PE标记就发红色荧光。 JC-1染色 JC-1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可以在线粒体内聚集,低浓度时主要以单体(monomer)存在,发射光以绿光(~525nm)为主;而在高浓度时则可以形成多聚体(aggregation),发射光以红光(-590nm)为主。线粒体本身存在一定的极性(polarization),其外膜为负极,内膜为正极。电位差由Ca2+、Na+和H+流调控。当线粒体状态良好时对JC-l摄取量少,因而在线粒体内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绿光强度/红光强度的比值较高。在线粒体发生去极化(depolarization)时,线粒内JC-l的浓度较高,多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绿光强度/红光强度的比值降低。JC-1染色的绿光强度/红光强度仅取决于线粒体的膜电势(membrane

常见细胞染色试剂简介

常见细胞染色试剂简介 1、酸性品红(Acid fuchsin)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0.3%)。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它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力。酸性品红容易跟碱起作用,所以染色过度,易在自来水中褪色。 2、刚果红(Congo red)刚果红是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喝酒精,遇酸呈蓝色。它能作染料,也用作指示剂。它在植物制片中常作为苏木精或其他细胞染料的衬垫剂。用来染细胞质时,能把胶制或纤维素染成红色。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刚果红可以跟苏木静作二重染色,也可用作类淀粉染色,由于它能溶于水和酒精,所以洗涤和脱水处理要迅速 3、甲基蓝(Methyl blue)甲基蓝是弱酸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甲基蓝在动植物的制片技术方面应用极广。它跟伊红合用能染神经细胞,也是细菌制片中不可缺少的染料。它的水溶液是原生动物的活体染色剂。甲基蓝极易氧化,因此用它染色后不能长久保存。 4、固绿(Fast green)固绿是酸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为4%)和酒精(溶解度为9%)。固绿是一种染含有浆质的纤维素细胞组织的染色剂,在染细胞和植物组织上应用极广。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5.苯胺蓝(Aniline blue)是一种混合酸性染料,平常所用很难有一定的标准。此染料一般很难溶于水,也不易溶于酒精(1.5%)。植物制片中可与番红合用,作为组织染色;也可作藻类植物染色。因为这种染料的成分很不一致,染色效果不易掌握。 6、苏丹Ⅲ(Sudan Ⅲ)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不溶解于水,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脂肪和酒精(溶解度为0.15%)。常用70%酒精中的饱和溶液。苏丹Ⅲ是脂肪染色剂。 7、苏丹Ⅳ(Sudan Ⅳ)苏丹Ⅳ是弱酸性染料,也是很好的染脂肪染料,现在多用以代替苏丹Ⅲ,可染树脂、乳汁管、蜡质以及角质等结构,也可使叶绿体染成暗红色。 s8、伊红(Eosin)这类染料种类很多。常用的伊红Y,是酸性染料,呈红色带蓝的小结晶或棕色粉末状,溶于水(15摄氏度是溶解度达44%)和酒精(溶于无水酒精的溶解度为2%)。伊红在动物制片中广泛应用,是很好的细胞质染料,常用作苏木精的衬染剂。 9、碱性品(复)红(Basic fuchsin)碱性品红是碱性染料,呈暗红色粉末或结晶状,能溶于水(溶解度1%)和酒精(溶解度8%)。碱性品红在生物学制片中用途很广,可用来染色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嗜复红性颗粒和中枢神经组织的核质。在生物学制片中用来染维管束植物的木质化壁,又作为原球藻、轮藻的整体染色。在细菌学制片中,长用来鉴别结核杆菌。在尔根氏响应中用作组织化学试剂,已核查脱氧核糖核酸。 10、结晶紫(Crystal violet)结晶紫是碱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9%)和酒精(溶解度

细胞染色方法

一、形态学观察方法 1、HE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 现象。 2、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 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3、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 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 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二、DNA凝胶电泳 (一)、检测原理 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 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 (二)结果判断 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 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及其伴随的DNA片断组成,可由ELISA 法检测。 (一)检测步骤 1、将凋亡细胞裂解后高速离心,其上清液中含有核小体; 2、在微定量板上吸附组蛋白体? 3、加上清夜使抗组蛋白抗体与核小体上的组蛋白结合… 4、加辣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DNA抗体使之与核小体上的DNA结合? 4、加酶的底物,测光吸收制。 (二)用途 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5*100/ml个凋亡细胞。可用于人、大鼠、小鼠的凋亡检测。该法不需要特殊仪器,适合基层工作,但是不能精确测定凋亡细胞发生的绝多对量。 四、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 (一)检测原理 细胞发生凋亡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也增加,但是其程度介于正常细胞与坏死细胞之间。利用这一特点,被检测细胞悬液用荧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悬液中细胞荧光强度来区分正常细胞、坏死细胞核凋亡细胞。 (二)应用价值 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以下特点: 1)、检测的细胞数量大,因此其反映群体细胞的凋亡状态比较准确 2)、可以做许多相关性分析 3)、结合被检测细胞的DNA含量的分析,可确定凋亡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 ■检测形态学及细胞膜完整性的Hoechs-PI双染色法 细胞发生凋亡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液增加,但其程度介于正常细胞和坏死细胞之间,利用这一特点,被检测细胞悬液用荧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悬液中细胞荧光强度来区分正常细胞、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

染色方法总结

mydye 发表于 2006-3-4 14:37:00 AgNOR染色法: 1、试剂配制: (1)AgNOR染色液: 甲液:明胶2 g 溶于双蒸水至99 ml,在60℃使之完全溶解,再加入纯甲酸1 ml 摇匀待用。 乙液:硝酸银50 g 溶解于双蒸水中至100 ml,4℃冰箱保存。 (2)AgNOR工作液 取甲液10 ml,乙液20 ml 临用前混合。 2、步骤: (1)切片脱蜡至水 (2)双蒸水洗2次 (3)AgNOR 工作液中(25℃)浸染30分钟(暗处进行)(镜下观察)(4)双蒸水洗3次 (5)脱水,透明,封固 3、结果:油镜观察,细胞核及胞质背景为淡黄色, AgNOR呈棕黑色颗粒状。 B 鞭毛染色法: 1.试剂配制: 甲液:丹宁酸5克 氯化铁(FeCl3)1.5克 福尔马林(15%)2.0毫升 氢氧化钠(NaOH)1%1.0毫升 乙液:硝酸银(AgNO3)2克 蒸馏水100毫升 制备乙液时,待硝酸银溶解后,取出10毫升备用,向余下的90毫升硝酸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铵,先呈很浓厚的沉淀,再继续滴加至刚刚溶解沉淀成澄清液为止。再将备用的硝酸银溶液慢慢逐滴加入澄清液中,先呈现薄雾,但轻摇则消失,继续边滴加边摇动,待澄清液呈现略有轻微不消散的薄雾状为止。如雾重,则银盐沉淀,不宜使用。 2.染色方法: (1)将待检菌接种在新制备的肉汤琼脂斜面上,置37°培养16—20小时,备用。 (2)在载玻片的中部相隔一厘米处,用接种环各沾一滴蒸馏水,然后用接种环挑取湿润处的菌苔少许于一端的水滴中,倾斜玻片使培养物流至另一水滴中,两水滴自然相通,菌体从上位自然扩散到下位水滴中,待干燥后染色。 (3)在干燥涂片上加甲液3—5分钟,用蒸馏水冲洗。将残水沥干或用乙液冲去残水后,加适量乙液保持30—60秒钟。染色时在酒精灯上稍加热,使染液出现蒸汽即可,用蒸馏水冲洗。 (4)镜检:菌体及鞭毛皆染成茶色。

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实验步骤

protocol: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 1、收集细胞:胰酶(含EDTA)消化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加热处理后损失多的组宜多收集细胞保证细胞有0.5-2×10*6个),吸取旧培养基到一个新离心管里;少量常温PBS(根据培养皿大小决定量,PBS洗可以保证消化效率)洗2次,清洗的PBS也要收集到上述离心管内【检测凋亡才需收集旧培养基及清洗的PBS】;然后胰酶消化(注意一定要消化完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单个,而不是成片脱落)后利用旧培养基中和胰酶;离心(1000r/300g5min)收集细胞沉淀。 2、用预冷的PBS清洗细胞两次。 3、固定细胞:用0.5ml预冷的PBS重悬细胞沉淀,使细胞充分悬浮成单细胞,再将重悬细胞加入1.2ml预冷的99.7%无水乙醇(乙醇终浓度70%),吹打混匀以免细胞团聚,4℃固定2H至过夜。 4、细胞染色:离心(1000r/300g5min)收集固定的细胞,以1.8 mL的PBS洗细胞一次,离心(第一次实验时用7000rpm才把细胞离心下来,但最后流式结果显示细胞没有碎)再次获取细胞沉淀后加入1 00μlRNaseA于37℃水浴30min,最后加入400μlPI避光染色30 min(常温或4℃均可) 【有的试剂盒说明是:每个样本加入500uL染色剂(据样本数,用P BS临时配好总量,其中PI 50ug/ml、RNase A 100ug/mL、Triton X-100 0.2%)4℃避光染色30分钟】 5、流式分析

以标准程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一般计数2-3万个细胞,结果用细胞周期拟和软件ModFit分析。分析时,使用FL2-w和FL2-A显示,去除联体细胞。

巴氏染色原理

巴氏染色法是脱落细胞染色中最好的染色方法。苏木素染液,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精碱性染料以离子或氢键结合而被染色。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分化:苏木素染色之后,用水洗去未结合在细胞上的染液,但是在细胞核中结合过多的染料和细胞浆中吸附的染料必须用分化液1%盐酸酒精脱去,才能保证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的分明,把这个过程称为染色的分化作用。因酸能破坏苏木素的醌型结构,使色素与组织解离,分化不可过度。蓝化:分化之后苏木素在酸性条件下处于红色离子状态,在碱性条件下处于蓝色离子状态,而呈蓝色,所以分化之后用水洗去酸而中止分化,再用弱碱性水使苏木精染上的细胞核变呈蓝色,称蓝化作用,一般多用自来水浸洗即可变蓝,也可用温水(50度温水最佳)变蓝。EA50染液的酸碱度对于巴氏染色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EA50染液由伊红、亮绿、等染料配成。伊红、亮绿、橘黄等属于酸性染料,在溶解媒中其发色团是负离子部分,发色团可与蛋白质中带正电的氨基结合,从而是胞浆显蓝色、绿色、橘黄色或红色,但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的多少是随溶液的PH值而改变的,在偏碱环境中,蛋白质的羧基游离增多(带负电),在偏酸环境中蛋白质氨基游离增多(带正电),磷钨酸在染色过程中,不但作为媒染剂可增加染料的着色力,同时磷钨酸与碳酸锂还是一对弱酸弱碱,实际上是一对缓冲剂,可中和分化及蓝化时可能留下的少量酸或碱,保证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其适用于上皮细胞及间皮组织的标本,是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该染色法不但具有显示细胞核结构清晰、分色明显、透明度好、胞浆受色鲜艳等特点。 巴氏染色法将胞核染为深蓝色;鳞状上皮底层、中层及表层角化前细胞胞质染绿色,表层不全角化细胞胞质染粉红色,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桔黄色;细菌:灰色;滴虫:淡蓝灰色;黏液:淡蓝色或粉红色;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胞质均为蓝色;红细胞染粉红色;高分化鳞癌细胞可染成粉红色或桔黄色;腺癌胞质呈灰蓝色。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 理及应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 (1)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POX) [原理]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能将底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它将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黑色化合物,沉积于胞质内。 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粒细胞系---原粒大多数呈阴性反应,有点渴出现少量蓝黑色颗粒。自早幼粒致成熟中性郡城阳性反应,细胞月成熟,阳性越强。中性分叶核强阳性,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粗大,有折光性。定位于胞质内。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2.单核细胞系-原始单核呈阴性反应,幼稚单核及单核呈弱阳性,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均匀分布,有时也可呈阴性反应。 3.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浆细胞系---均呈阴性。有的巨噬细胞可呈阳性。 (2)过碘酸-雪夫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PAS) [原理]过碘酸-雪夫又称糖原染色。胞浆内存在的糖原或多糖类物质(如黏多糖、黏蛋白、糖蛋白、糖酯等)中的乙二醇基经过碘酸氧化,转变为二醛基,与雪夫试剂中的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而沉积于胞浆中糖原类物质所存在的部位。该反应称为过碘酸-雪夫(PAS)阳性反应。 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粒细胞系-----原粒细胞多呈阴性,至早幼粒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阳性反应,并随细胞熟,阳性反应的强度逐渐增强。嗜酸粒细胞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浆呈红色,嗜碱粒细胞为阳性反应,阳性物质为大小不一的紫红色颗粒。 2.单核细胞系---原单位阴性,幼单为(+)阳性反应,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 3.淋巴细胞系---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可为(+)阳性反应。 4.红细胞系----红细胞系的各个阶段皆呈阴性反应。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总结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分辨率: 肉眼0.2mm 光镜0.2μm 电镜0.2nm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light microscopy )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技术 a . 光学放大系统:目镜和物镜 光镜 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和聚光镜,有时另加各种滤光片 组成 机械和支架系统 b .分辨率D :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0.61 λ 其中: λ为光源波长 D = α为物镜镜口张角 N ·sin α/2 N 为介质折射率 c.普通光镜样品制备: 固定(如甲醛)、包埋(如石蜡)、切片(约5μm )、染色 (二)荧光显微镜技术(fluorescence microscopy 光镜水平对特异蛋白定性定位) 1. FM 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 2. 不同荧光素的激发光波长范围不同,所以同一样品可以同时用两种以上荧光 素标记。荧光显微镜中只有激发荧光可以成像。 (三)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 1.特点:瞬间只用很小一部分光照明,保证只有来自焦平面的光成像,成像清晰 分辨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提高1.4-1.7倍。 通过改变焦平面位置可以观察较厚样品的内部构造,进行三维重构。 2. 共焦点是指物镜和聚光镜同时聚焦到同一小点。 (四)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 1.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 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物质产生相位差,相差显微镜将其变成振幅差。它与普通光镜的不同是其物镜后有一块“相差板”,夸大了不同密度造成的相位差。 2.微分干涉显微镜(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microscopy )——用的是平面偏振光 光经棱镜折射成两束,通过样品相邻部位,再经棱镜汇合,使样品厚度上的微小 差别转化为明暗区别,使样品产生很强的立体感。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e ) (一) 电子显微镜基本知识 1.与光镜的基本区别:电子束作光源、电磁透镜聚焦、镜筒高真空、荧光屏等成像 2.分辨本领与有效放大倍数: 分辨率0.2nm ,比肉眼放大 分辨本领指电镜处于最佳状态下的分辨率。 实际情况中,分辨率受样品限制。 3.电子显微镜 电子束照明系统:电子枪、聚光镜 基本构造 成像系统:物镜、中间镜、投影镜等 真空系统:用两级真空泵不断抽气 记录系统:荧光屏或感光胶片成像 (二) 主要电镜制样技术介绍 制样要求:①要求样品很薄(数十纳米) ②要求保持精细结构 1.超薄切片技术 ①固定:保持样品形态结构,甚至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结构。 固定剂:常用饿酸(OsO 4)和戊二醛等,另外有物理方法如高频微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