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建筑节能判断

居住建筑节能判断

居住建筑节能判断
居住建筑节能判断

表B.1.2-1建筑屋顶、外墙和楼板保温做法表

1

表B.1.2-2 建筑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及屋顶透明部分做法表

铝包木窗等,玻璃品种:三玻(两中空),三玻(中空+LOWE中空),三玻(中空+真空)等。

门型指透明玻璃部分占据比例,例如玻璃门、半玻璃门、实体门等。

2 传热系数K应填入同一朝向所有外窗(门)的最大值。

3 遮阳做法可填:有隔断门窗的封闭式阳台、活动外遮阳卷帘、活动外遮阳百页卷帘、中间遮阳窗、

垂直或水平遮阳板、着色玻璃等。

5 门窗传热系数K为设计要求,图纸中应要求施工时提供该批次窗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供复验存

档。

表B.1.3-1建筑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断表

2 当东西向存在与房间之间无门窗隔断的封闭式阳台和厨卫且不设置活动外遮阳的情况时,应进行

该开间M2计算;当M2大于0.3时,应进行SC值的计算和判断;否则相应项可不填写。

3 窗户本身遮阳系数SC C可参考附录E。

4 外遮阳系数SD应按附录D计算,也可采用表B.1.3-3的电子计算表格计算确定。

5 计算开间的遮阳系数时的轴线号是为了房间定位。

6 架空和外挑楼板包括房间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保温做在外侧的封闭式阳台最上层顶部、最下

层底部的情况等。

7 变形缝内按本标准第3.2.12条的要求填充保温材料时,平均传热系数可按0.6计。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规定性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居住建筑-规定性指标

目录 1.建筑概况 (4) 2.设计依据 (4) 3.模型观察 (4) 4.工程材料 (5) 5.体型系数 (5) 6.窗墙比 (5) 6.1窗墙比 (5) 6.2外窗表 (6) 7.按户按房间统计窗墙比 (6) 8.屋顶构造 (6) 8.1屋顶构造一 (6) 9.外墙构造 (7) 9.1外墙相关构造 (7) 9.1.1外墙构造一 (7) 9.1.2热桥柱构造一 (7) 9.2外墙平均热工特性 (8) 10分户墙构造 (9) 10.1户间隔墙构造一 (9) 11采暖与非采暖隔墙构造 (9) 11.1控温与非控温隔墙构造一 (9) 12挑空楼板构造 (10) 12.1挑空楼板构造一 (10) 13楼板构造 (10) 13.1控温房间楼板构造一 (10) 14户门构造 (10) 15阳台门构造 (11) 16可开启面积 (11) 17外窗热工 (11) 17.1外窗构造 (11) 17.2外窗K (11) 17.3外遮阳类型 (12) 17.4平均遮阳系数 (12) 17.5外窗遮阳系数 (13) 18凸窗热工 (13)

18.1凸窗构造 (13) 18.2凸窗K (13) 18.3外遮阳类型 (13) 18.4平均遮阳系数 (14) 18.5凸窗遮阳系数 (14) 19凸窗板 (15) 19.1凸窗顶板 (15) 19.1.1凸窗顶板构造一 (15) 19.2凸窗侧板 (15) 19.3凸窗底板 (15) 19.3.1凸窗底板构造一 (15) 20隔热检查 (16) 21外窗气密性 (16) 22结论 (1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适用于DB42/T559-2013)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物特性:□住宅□宿舍□住宅式公寓□幼儿园□托儿所1.2建设地点: 1.3气候分区: 1.2建筑面积:地上平方米、地下平方米 1.2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1.3建筑主朝向:(含偏角度) 1.4结构体系: 1.5 外表面积: 1.6 体型系数: 2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2.1通用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5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559-20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2选用标准及图集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建筑节能构造用料做法》13ZJ002 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3计算方法及计算验证 3.1 计算方法: □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 3.2 使用节能计算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PKPM《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斯维尔《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天正《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其他经论证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4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

5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居住建筑节能计算书手写模板2017年最新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报告书 (居住建筑) (设计编号:16-59-6) 工程名称:联投国际城(京山)6#楼 设计人: 校对人: 审核人: 注册建筑师: 设计单位: 居住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

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计算结果: 结论: 各项规定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达到《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559—2013)的节能设计要求。 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

本报告签字盖章后生效 此项目判定依据为《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559—2013)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规范标准参考依据: 1、《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559—2013)。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4、本项目DWG设计文件。 5、《建筑节能构造用料做法》13ZJ002 建筑材料热工参数参考依据:

一. 建筑概况 城市:京山(北纬=31.02°,东经=113.11°)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A区) 建筑名称: 建筑类型:居住建筑 建筑朝向:南偏西2.14°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体形系数:0.35 节能计算建筑面积(地上):2782.92m2建筑体积8131.734(地上)m3 节能计算总建筑面积:2782.92m2建筑总体积:8131.734m3 建筑表面积:2831.51m2 建筑层数:6层 建筑物高度:17.70 m 层高汇总表 二.建筑围护结构 1.体形系数计算

2.围护结构构造做法及热工计算 2.1 屋顶 屋面一(本工程无此项)(上人平屋面):做法选用13ZJ002-187-屋1-16,浅色地砖(10.0mm)+M20预拌地面砂浆(25.0mm)+M15预拌地面砂浆 (20.0mm)+干铺160号泡沫玻璃板(100.0mm)+M15预拌地面 砂浆(20.0mm)+LC5.0干密度(600~1000)kg/m3轻骨料混凝土 (30.0mm)+钢筋混凝土板(120.0mm)+石灰水泥砂浆(20.0mm)。

建筑节能试题填空题

二、填空题 1、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低于室内表面 所受压力时,压力为压。 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规定: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 窗;外窗宜设置活动式外遮阳。 3、GB/T8484-2008,规定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现有一樘窗的传热系数K 值为2.8 W/(m2·K),它对应的保温性能分级为级。 4、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传导、对流和 5、热传导是由引起的物体内部微粒运动产生的热量转移过程。 答案:1、负 2、平开 3 、5 4、辐射 5 、温差 1.通常应把钢筋混凝土梁作成,以使外露部分减小,或干脆把过梁全部包起来。 2.所谓最低能耗体形,是指建筑的与其有效传热系数相对应的最佳节能体形。 3. 是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建筑节能措施。 4.集中式空调系统是由、空气处理机组、末端设备和输送管道组成的。 5.性能性指标由建筑热环境的和能耗指标两部分组成。 答案:1. L形 2. 各外表面尺寸 3. 门窗密封 4. 集中冷热源 5. 质量指标 1.建筑节能设计的性能性指标由两部分组成。 2.空调系统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3.集中式空调系统是由组成。 4.门窗节能的主要措施有:。 5.屋面按其保温层所在位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 答案:1. 建筑热环境的质量指标和能耗指标 2.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3. 集中冷热源、空气处理机组、末端设备和输送管道 4. 减少传热量和减少空气渗透量5. 单一保温屋面、外保温屋面、内保温屋面和夹芯屋面 1.实现围护结构的节能,就应提高建筑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减少_______,并提高门窗的_______,以减少_______耗热量。 2、建筑节能方法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采取适合地方特点的措施以实现节能的建筑节能方法。 3、保温绝热材料一般均是轻质、疏松、多孔、纤维材料。按其成分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4、保温绝热材料按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及_____四种。 5、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重要因素。 答案: 2.1:外墙、屋面、地面、门窗、传热损失、气密性、空气渗透 2:建筑体形、布局、朝向、间距、围护结构的设计上 3:有机材料无机材料 4:纤维状层状气泡状微孔状 5:组成结构干表观密度孔隙率吸湿性

广东-居住建筑节能计算书

*****设计院 计算书 (居建) 业务号 项目名称 专业建筑节能 计算内容节能计算书 计算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年月日计算软件名称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BECS2012 计算软件版本 计算软件授权号 软件开发单位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建筑概况 地理位置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地上2852㎡,地下0㎡ 建筑高度地上16.8 m,地下0.0 m 建筑层数地上6层,地下0层 北向角度90度 外表面积 建筑体积 体形系数 二、建筑模型 三、计算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DBJ15-50-2006 4.《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5.《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6.其它相关规范 四、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及其热工参数 1、窗墙面积比 (1)窗墙比

朝向 窗面积(㎡) 墙面积(㎡)窗墙比透明部分不透明部分 南向 北向 东向 西向 汇总/平均 标准要求北向不应大于0.45;东、西向不应大于0.3;南向不应大于0.50 结论 (2)外窗表 朝向编号尺寸楼层数量单个面积合计面积 2、屋顶 3、外墙 4、外门窗(含不透明外门、阳台门)热工性能 (1)外窗构造 序号构造名称构造编号自遮阳系数备注 (2)外遮阳构造 序号编号 水平遮阳垂直遮阳挡板遮阳 Ah (m) Bh (m) Av (m) Bv (m) 轮廓透光 比η 构造透射 比η*

居住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规定性指标)

居住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规定性指标) 计算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计算工具:***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夏热冬冷地区) 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工程软件有限公司

节能计算报告书 二、建筑概况和围护结构基本组成 (一)建筑概况 外墙类型1:外墙自保温—砂加气砌块(B06级)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第1层:水泥砂浆,厚度17mm 第2层:界面剂,厚度Omm 第3层:砂加气砌块(B06级),厚度240mm 第4层:界面剂,厚度0mm 第5层:水泥砂浆,厚度20mm 外墙类型2:外墙外保温4a_聚合物保温砂浆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厚度10mm 第2层:聚合物保温砂浆,厚度30mm 第3层:界面剂,厚度0mm 第4层:钢筋混凝土,厚度220mm 第5层:水泥砂浆,厚度20mm

考虑热桥后墙体平均传热系数: 1.04W/(m2.K),平均热惰性指标:4.68 外墙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0.8条的要求 分户墙类型1:分户墙4—无保温措施 分户墙传热系数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0.8条的要求屋顶类型1:坡屋面9(<40)_挤塑聚苯板

屋顶传热系数满足要求,但热惰性指标不满足要求,需进行隔热计算: 宁波地区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限值:36.00度 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35.47度 屋顶传热系数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0.8条的要求楼板类型1: 9#细石混凝土楼面 楼板传热系数不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0.8条的要求户门类型1:节能外门 户门1传热系数3.00W/(m2.k) 户门1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0.8条的要求 窗户类型1:铝合金普通中空玻璃窗(5+9A+5)

2019年省建筑节能检测员考试题{B卷}

建筑节能检测员考试题[B卷] 准考证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1分,共计20分) 1、水蒸气扩散是由引起的湿迁移过程。B A、温差 B、水蒸气分压力差 C、大气压 D、毛细作用 2、依据GB/T8484-2008,检测抗结露因子中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 为℃,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C A、10±0.5 B、15±0.5 C、20±0.5 D、25±0.5 3、我国标准分为:。B A、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内部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门标准和内部标准 4、玻璃遮阳系数是通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透过标准mm透明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的比值。B A、2 B、3 C、4 D、5 5、传热系数K与传热阻R 关系是。(d:厚度△t表面温差)A A、 K=1/ R 0 B、 K=d/ R C、 K= R / d D、 K=△t/ R 6、JGJ14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应W/(m2·K)。C A、≤0.021 B、≤0.031 C、≤0.041 D、≤0.051 7、依据GB/T13475-2008,试验室内测定墙体保温性能的项目为。C A、热阻 B、导热系数 C、传热系数 D、蓄热系数 8、《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浙江省标准 DB33/1015-2005规定,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8规定的A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等级,不得低于该标准规定的B级。 A、3 B、4 C、5 D、6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试题 一、单选题 1、室内平均温度检测测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楼面mm范围内有代 表性的位置;温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 A、600~1500 B、600~1800 C、700~1500 D、700~1800 2、室内平均温度应采用温度自动检测仪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数据记录时间间隔 不宜超过。 A、20 min B、30 min C、40 min D、60 min 3、年空调耗冷量指标验算室内计算温度为。 A、22℃ B、24℃ C、26℃ D、28℃ 4、红外热像仪设计适用波长范围应为,传感器温度分辨率(NETD) 应小于,温差检测不确定度应小于,红外热像仪的像素不应少于。 A、6.0~12.0μm 0.10℃ 0.5℃ 76800点 B、8.0~12.0μm 0.08℃ 1.0℃ 78800点 C、8.0~14.0μm 0.08℃ 0.5℃ 76800点 D、6.0~14.0μm 0.10℃ 1.0℃ 78800点 5、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前宜采用表面式温度计在受检表面上测出参照温 度,调整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使红外热像仪的测定结果该参照温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6、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时,受检表面同一个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不应少 于张。当拍摄的红外热像图中,主体区域过小时,应单独拍摄张以上(含张)主体部位红外热像图。 A、2 2 2 B、1 2 2 C、1 1 1 D、2 1 1

7、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检测数据应逐时记录。 A、48h B、60h C、72h D、96h 8、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温度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min。可记录 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 A、80 1/2 B、60 1/2 C、80 1/3 D、60 1/3 9、外窗m/s的条件下进行。 A、2.7 B、3.3 C、3.6 D、4.2 10、外窗窗口气密性能的检测差压表、大气压力表、和长度尺的不确定度分别不 应大于。 A、2.0Pa、180Pa、2mm B、2.0Pa、180Pa、3mm C、2.5Pa、200Pa、2mm D、2.5Pa、200Pa、3mm 11、隔热性能检测应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个月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 少于 h。 A、6 12 B、12 12 C、6 24 D、12 24 12、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应对称布置在受检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两侧,与热桥部位的距离应大于墙体(屋面)厚度的倍以上。每侧温度测点应至少各布置点,其中一点应布置在接近检测面中央的位置。 A、3 3 B、3 6 C、6 3 D、6 6 13、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h后进行,检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发布者:潘坚力陈赛发布时间:2006-11-22 10:54:0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潘坚力Panjianli 陈赛Chensai 摘要:阐述建筑耗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讲解节能型居住建筑应从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细部构造设计、建筑设备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Abstract: elaborat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cessity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xplan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e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the whole plan,the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the construction detail structure design,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esign and so onthe various synthesis consideration.Take the actual project as example elaborat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method .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xample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2004年,围绕着石油与能源问题的“大事件”再次集中发生,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 能源环境恶化的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平方米。 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 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核算方法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核算方法 根据《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957号)、《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科[2008]126号),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的计算方法说明如下: 一、改造工作量 (一)室内采暖系统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工作量 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应满足分户计量和室温可调的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予核算全部节能改造工作量。达到要求的按采暖系统改造覆盖的实际建筑面积核定室内采暖系统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工作量。 (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作量 1.对于改造后,改造部分传热系数满足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地方标准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的应满足地方标准要求)的建筑,按改造内容核定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围护结构改造的核定改造面积(㎡)=围护结构对应的建筑面积×(∑改造内容工作量系数) 式中: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内容包括门窗节能改造、外墙节能改造及屋面、楼梯间节能改造,对应的工作量系数分别为:严寒地区40%、50%、10%,寒冷地区50%、40%、10%。 2.对于改造后,改造部分的传热系数仍未满足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建筑,计算公式如下: 围护结构改造的核定改造面积(㎡)=围护结构对应的建筑面积×[∑(改造内容工作量系数×未达标项的修正系数)] 式中:

未达标项的修正系数=未达标项的传热系数限值/未达标项的实测传热系数 注:(1)未达标项的传热系数限值参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法参见《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32-2001)。 (三)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工作量 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适应室内采暖系统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后引起的流量及水力平衡变化所进行的必要的改造,所采用的改造手段应与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形式相适应。具体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 热源及管网改造的核定改造工作量(㎡)=管网改造所覆盖的实际建筑面积(㎡)×(θ1+θ2) 式中:θ1为锅炉房或热力站计量装置安装的工作量系数。对于已安装该项计量装置的项目,θ1取值为70%;对于未安装该项计量装置的项目,θ1取值为0;θ2为热源及管网调控装置安装的工作量系数。对于改造后热源及管网满足水力平衡、气候补偿、变频等调控要求的项目,θ2取值为30%;对于不满足水力平衡、气候补偿、变频等调控要求的项目,θ2取值为0。 二、节能效果系数 根据《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以热源为单位,对其所覆盖区域内的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系统供热系统,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的,热源端的节能量高于3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2;节能量高于2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节能量高于15%的,节能效果系数为0.8;以热力站为单位,对其所覆盖区域内的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系统供热系统,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的,热力站节能量高于4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2;节能量高于3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1;节能量高于20%的,节能效果系数为0.8。节能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节能量(%)=(改造前能耗×对应的气象修正系数-改造后能耗×对应的气象修正系数)×供热计量收费价格系数×热环境修正系数/(改造前能耗×对应的气象修正系数)(一)能耗(千克标准煤)=采暖能耗(千克标准煤)+0.404×电耗(千瓦时)

保温节能验收标准

8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8.0.1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要求。 8.0.2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合格率应不小于90%,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4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8.0.3居住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包括门窗节能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及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8.0.4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已完成; 2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内容完整,填写正确,收集齐全; 4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5门窗、幕墙、墙体、屋面、地面、采暖、通风、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的现场复验或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重庆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8.0.5居住建筑节能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 2建筑节能工程所用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 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重要节能保温功能项目(外墙、外窗、屋面等)的现场复验或抽检资料报告;

绿色建筑与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

绿色建筑与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 一、建筑节能背景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是对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湿度、非透光/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能、采暖空调水系统性能、空调风系统性能、采暖空调能耗及年冷源系统能效系数、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等性能检测。此标准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 JG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是对室内平均温度、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外围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外窗窗口气密性能、耗电输热比、外窗外遮阳设施、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补水率、室外管网热损失率、锅炉运行效率、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等进行节能检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2005版发布的节能水平为基准,结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分布情况,明确了本次修订后我国公共建筑整体节能量的提升水平。这种基于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也符合目前国际习惯做法。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针对居住建筑节能目标和室内设计参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建筑热工设计、采暖/空调与通风的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等实现节能。 二、建筑节能现状 1、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上升至35%。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重的占比,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2、97%以上高耗能建筑,加剧能源危机。截至2013年底,中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500亿平方米以上,其中城镇既有建筑面积从2001年的110亿平方米增加至2013年的270亿平方米。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每年建成的建筑面积已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且97%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3、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亟待改善。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

居住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出)_secret

皇埔MZA栋商住楼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居住部分) 设计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计算工具:建筑xxx分析软件 软件开发单位:中国建xxx研究院 应用版本xx版

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 此项目判定依据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项目名称:平昌县皇埔MZA栋商住楼 项目地址:平昌县XY开发区 建设单位:平昌县xx房地产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xxx建筑设计院 施工单位: 设计依据: 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 一. 建筑概况 城市:巴中(北纬=30.8°,东经=106.1°,海拔=500m) 地区:夏热冬冷 建筑名称:平昌县皇埔MZA栋商住楼-居住部分 建筑式样:条式 建筑朝向:北偏西26.6度 建筑节能计算面积:17510.49m2 建筑表面积:14461.2 m2 建筑体积:50127.86 m3 体形系数:0.29 建筑层数:15 建筑物高度:45m

二.建筑围护结构 1.围护结构构造 外墙类型1: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20mm)+KF型空心砖砌块(200mm)+水泥砂浆(20mm) 屋面类型1:屋面、地面砖(10mm)+水泥砂浆(20mm)+防水卷材、聚氨酯(10mm)+水泥砂浆保护层(20mm)+挤塑聚苯板(40mm)+ 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20mm)+水泥砂浆抹灰(15mm) 普通层间楼板类型1: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20mm)+水泥砂浆(20mm) 外窗类型1: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5+6A+5),自身遮阳系数0.84,传热系数3 W/m2.K 2.建筑热工节能计算汇总表 主要热工性能参数: 外墙类型传热系数表 1

上海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

上海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 概述 1.1 编制本标准目的在于降低能耗尤其是尖峰负荷 2 热工节能检测方法一般规定 2.1 规定热流计法适用范围 包括屋顶、外墙、分户墙、楼板的传热系数现场和实验室测量。 2.2 规定热箱适用范围 包括屋顶、外墙、分户墙、楼板、门窗的传热系数实验室测量。热箱法不宜用于现场检测,而门、窗传热系数检测只能用热箱法。 2.3 规定了热流计法的要求 1.热流计的要求,参照了《建筑用热流计》(JG/T3016)规定。仪器仪表可参照GB/T13475的规定。规定主要是为减小测量误差,缩短现场检测时间。测量误差和以下因素有关: (1)热流计和温度传热器的标定误差。标定得好的误差约为5%; (2)数据记录系统的误差由制造商作出产品保证,计量认证。 (3)由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与被测构件表面接触是否良好是引起差异的随机误差。仔细粘贴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这种误差平均值5%,并且可以通过多个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减小这种误差。 (4)构件受到太阳辐射而引起的热影响,可通过采用日落后Ih 至日出的数天数据来减小这种误差。 (5)对于厚重的构件,需要通过一定时间来达到热稳定,采取加热数天后开始取数据的办法来减小这种影响。

(6)采用自动化可与电脑连接的巡回控测仪器。在目前,实际上已没有什么困难,国内同行基本上都采取了此类仪器,手工记录的仪器基本上也已不再用了。 2.为了测量的精度,也使检测的工作量不要太大,对测点数作了规定。 3.对测点位置作了规定。 4.对热流计的安装和位置作了规定。 5.对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和位置作了规定。 6.对现场检测季节的规定,有利于测量的正确。其他季节检测宜放在实验室进行。 7.现场检测对构件及气候的要求。 8.对热流计法测量的时间要求,这是考虑了构件的蓄热和放热过程。重质材料一般需要更长时间。 9.规定记录间隔的最大时间,应记录的参数。 10.热流计法的热阻及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2.4 标准贯彻了《节能设计标准》中有关内表面最高计算温度而设定的条款要求 因为内表面最高计算温度是对夏季室内自然通风条件而言的。天气不晴朗数据无意义。故测量的气候条件规定是必须的,因为同样的气温,太阳辐射不同,会引起外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温度差异,以至内表面温度也会不同。 1.上海自然通风条件下夏季屋顶、外墙内表面的最高计算温度为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2001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一般规定…………………………………………………………… 4、检测方法…………………………………………………………… 4.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4.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4.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 4.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4.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4.8供热系统补水率…………………………………………………… 4.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5、检验规则…………………………………………………………… 5.1检验对象的确定…………………………………………………… 5.2合格判定…………………………………………………………… 附录A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检验采暖居住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1.0.3在进行采暖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水力平衡度(HB)hydraulic balance level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 2.0.2供热系统补水率(Rmu)rate of water makeup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实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之比。 2.0.3热像图thermogram 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辐射温度的图片。 3一般规定 3.0.1对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8、供热系统补水率; 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模板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适用于DB42/T559-2013)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物特性:□住宅□宿舍□住宅式公寓□幼儿园□托儿所1.2建设地点: 1.3气候分区: 1.2建筑面积:地上平方米、地下平方米 1.2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1.3建筑主朝向:(含偏角度) 1.4结构体系: 1.5 外表面积: 1.6 体型系数: 2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2.1通用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5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559-20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2选用标准及图集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建筑节能构造用料做法》13ZJ002 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1 3计算方法及计算验证 3.1 计算方法: □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 3.2 使用节能计算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PKPM《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斯维尔《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天正《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其他经论证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4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 2

3

各热桥部位保温措施(根据具体设计表述相关说明)7 7.1屋面构件热桥部位太阳能集热器与采暖空调设备等金属构架的混凝土支座的保温断热7.1.1 构造详 屋面变形缝墙体的外侧面和顶面,排烟道、排气道、太阳能热水系统7.1.2 管道井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填塞深度应不小于,屋面变形缝内应填塞密度≤40-60kg/m3的岩棉板7.1.3 屋面梁或板底标高处。混凝土柱(装饰构架、花架、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等)的的保温断热构7.1.3造详 女儿墙(包括墙体、抗震构造柱及压顶梁板)部位:7.1.41女儿墙的内、外侧面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2 伸出女儿墙的构架柱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外墙和楼面热桥部位7.2门窗套(包括外窗水平遮阳板和窗侧垂直遮阳板)及窗台保温断热7.2.1 构造详 7.2.2 凸出外墙面的壁柱及装饰线条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7.2.3挑檐、外天沟(檐沟)的屋面梁外侧面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7.2.4固定式外遮阳板,空调器搁板雨篷板等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的墙体变形缝内应粘填深度不小于墙厚的密度≤150mm宽不大于7.2.550mm150mm的墙体变形缝缝口处应胶粘不小于的岩棉板;缝宽大于 40-60kg/m3缝口的外、内墙面金属盖板内,应分别胶粘厚度不小厚的岩棉板并压弯成弧形,4 于60mm的密度≤40-60kg/m3的岩棉板。 7.2.6楼面变形缝缝内应满填密度≤40-60kg/m3的岩棉板,变形缝楼板面或顶棚面应铺设与楼面保温做法相同的保温板。 7.3内保温系统的以下热桥部位 7.3.1与外墙交接的钢筋混凝土内墙、混凝土梁的保温具体构造详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技术导则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施工技术导则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二〇一〇年六月二日 一、技术依据: 1、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程》 2、GB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3、JGJ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4、JGJ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5、JGJ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6、DBJ01-26-2004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7、DB22/T278-2005 《聚苯乙烯(EPS)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8、DB22/T164-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 9、DBJ01-63-2002 《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质量检验标准》 10、DBJ01-79-2004 《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 11、DBJ01-97-2005 《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12、DBJ01-602-200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3、GB50300- 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二、施工准备 l、材料准备: (l)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2)专用胶粘剂(底胶) (3)聚合物砂浆(面胶) (4)耐碱玻纤网布(5)塑料胀栓 (6)聚苯乙烯泡沫棒 (7)水 2、工具准备: (1)电热丝切割器或壁纸刀 (2)手锯 (3)墨斗 (4)2米靠尺 (5)直尺 (6)木方 (7)卷尺 (8)电动搅拌器 (9)抹子 (IO)阴阳角抿子 (ll)塑料搅拌桶 (12)粗纱线 (13) 2米拖线板 3、技术准备 (1)根据施工墙面的具体情况画出排块图和布钉图 (2)根据施工图和排块图制定出施工交底三、施工条件 1、施工现场应具备通电、通水的施工条件,并保持清洁的施工环境。 2、面层施工时现场的风力不大于5级。 3、面层砂浆施工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可在施工脚手架上搭设防晒布,遮挡施工墙面。 4、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淋墙面,否则不得施工。 5、施工脚手架宜采用与墙面分离的双排脚手架,或符合安全要求的吊篮。 6、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基层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并达到下表要求:

保温节能验收标准

8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8.0.1 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要求。 8.0.2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 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 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合格率应不小于90%,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4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8.0.3 居住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包括门窗节能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及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8.0.4 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已完成; 2 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 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内容完整,填写正确,收集齐全; 4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5 门窗、幕墙、墙体、屋面、地面、采暖、通风、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的现场复验或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重庆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8.0.5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 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 2 建筑节能工程所用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 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 重要节能保温功能项目(外墙、外窗、屋面等)的现场复验或抽检资料报告; 5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调试记录; 6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7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记录; 8 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