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情表第一课时答案

陈情表第一课时答案

陈情表第一课时答案
陈情表第一课时答案

《陈情表》预学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一、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李密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

二、文体知识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

三、字音整理:

臣以险衅()终鲜()兄弟期功强()近门衰祚()薄常在床蓐()猥()以微贱除臣洗()马逮()奉圣朝

岂敢盘桓()庶刘侥()幸

四、文章内容整体感知

1)谁向谁陈情?

2)陈什么情?

四、内容框架

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自己与祖母“更相为命”的情状,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但由于“刘病日笃”而处在“报国恩”和“徇私情”不可兼顾的两难之中,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笔。

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第四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武帝达到陈情目的。

《陈情表》导学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二、预习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责臣逋(bǔ)慢犹蒙衿(jīn)育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薄(bó)西山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更(gēng)相为命分析:B责臣逋(bū)慢,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梳理课文

(一)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

明确: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六月:慈父见背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文言知识梳理,翻译下列加黑词语或句子: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舅夺母志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而刘夙婴疾病

(二)第二段:

1、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明确: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确: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2、翻译加黑词语或句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除臣洗马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责臣逋慢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

背诵检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行年四岁,。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 2016年10月10日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和形象精粹的语言;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 3、体会本文凄切委婉的陈情技巧,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作者介绍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二、背景介绍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 三、文体知识 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四、题解 陈——陈述、禀报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隐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五、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正音。

陈情表第一课时答案

《陈情表》预学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一、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李密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 二、文体知识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 三、字音整理: 臣以险衅()终鲜()兄弟期功强()近门衰祚()薄常在床蓐()猥()以微贱除臣洗()马逮()奉圣朝 岂敢盘桓()庶刘侥()幸 四、文章内容整体感知 1)谁向谁陈情? 2)陈什么情? 四、内容框架 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自己与祖母“更相为命”的情状,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但由于“刘病日笃”而处在“报国恩”和“徇私情”不可兼顾的两难之中,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笔。 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第四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武帝达到陈情目的。

《陈情表》学案(学生版)

《陈情表》学案(学生版) 导读:《陈情表》学案 第二部分:基本能力自主控究 本课重点: 1.研讨篇章结构内容及作者情感.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比较归纳. 学习过程: 一.组内朗读课文。 二.问题导学:请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在班内共享。 (一)阅读第一段。 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2、李密说自己“夙遭闵凶”那么他有哪些坎坷命运呢?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有人说这八个字用得好,你读了之后,试描述一下,感觉这八个字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4、祖母刘氏为李密做过什么,李密又在为祖母做着什么?你如何理解这祖孙二人之间的感情? 5、李密在全文第一段就写了这些内容,他究竟想干什么,你觉得第一段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6、就第一段而言,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二)、阅读第二段 1、文中第二段中谈到李密被起用几次?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2、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李密对被朝庭起用的态度是坚决推辞呢,还是哀婉陈情呢? 思考: 3、两届刺史先后举荐李密,说明什么,尝试多列出几点理由? 4、诏书一再頒下,不停升李密的官职,又是为何? 5、在李密“辞不就职”之后,“诏书切峻,责其逋慢,”又是为何? 6、“郡县”“州司”又为何逼迫于他?李密的“狼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出现的? (三)、阅读第三段 1、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

高三语文《陈情表》教案

高三语文《陈情表》教案 篇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导学生疏通字词,理解全文内容 三、反复诵读课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几层含义?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思考:为何“陈”?“陈”什么? 提示:为何陈----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马,不能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陈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 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引导:这是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1.1 陈情表 教案第一课时(鲁人必修三)

1.1 陈情表教案第一课时(鲁人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带读,学生诵读,解决文中的字音、字形问题;指导学生较好的把握文章的音律和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 2.研读课文,了解行文思路,解读李密所陈之“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继续指导学生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教学步骤 1. 学生自由诵读;投影生字难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2. 教师带读,体味文章的情感、气势。 3. 解读文章所陈之“情” 4. 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疏通文本,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教学重难点 1.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2.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他所陈述的几种“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生自由诵读;投影生字难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2. 教师带读,体味文章的情感、气势。 3. 解读作者所陈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把二者相提并论——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由此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封建人才的培养目标:“完人”——遵守“三纲五常” 五常:仁义礼(等级制度)智(学识)信(忠)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封建人才个人修养:“孝悌”——温良恭俭让 二. 初步感知文本 1.学生集体诵读;投影生字难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 门衰祚(zuò)薄应(yìng)门期(jī)功强(qiǎng)近 茕茕(qióng)孑(jié)立床蓐(rù)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生当陨(yǔn)首责臣逋(bū)慢 犹蒙矜(jīn)育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 岂敢盘桓(huán)刘病日笃(dǔ)更(gēng)相为命 2.教师带读,矫正读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音律和节奏,感受作者的真情。(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三.文本分析 1.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请学生结合注释,进行简单解读,教师补充完善。 李密处于新旧政权的交替时期。他本为蜀汉旧臣,地方名流,对世人影响较大,后因政权更迭沦为西晋俘虏,晋武帝重其才华,召其入仕。李密怕引发非议,日后为官不顺,为了避免出仕带来的问题,他打算等人心稳定后再寻入仕。此时,李密一方面想避其风头,另一方面需自保,毕竟拒绝入朝为官会招来杀身之祸,这一矛盾使李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那么李密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他能找到合理的借口吗?结局会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入文本,学习李密的《陈情表》,看看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2. 点明主旨 李密的《陈情表》实为辞职书,他的真实目的就是:“辞不赴命” 3.解读标题 陈:陈述;情:实情; 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4. 分析李密用哪几种“实情”打动了晋武帝 (1)家事——“同情” 孤弱:孤,父死母嫁;弱,少多病,九岁不行。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零丁……既无……晚有…… 内外均无人:外无……内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刘氏:夙婴疾病……未曾废离 作者采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孤弱、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人物形象,用形象来感人。 对比手法的使用:刘氏悯臣孤弱←→刘夙婴疾病;孤弱←→晚有儿息 (2)赞扬当朝(圣朝,政治清明)——“进退两难”之情 前太守:察臣孝廉借口 辞不赴任—————臣以供养无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陈情表(第一课时)

. . . . . , “ , 陈情表(一) 【学习目标】 1.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 3.学习文本通过记叙生活琐事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现代汉语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自主学习 1.解题。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李密的《陈情表》等。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 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课文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封信。 李密,西晋文学家。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 官。公元 263 年,司马昭灭蜀汉,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 其中之一。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 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 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 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 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 杀身之祸,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陈情表》选自 ,本书为梁昭明太子萧统编定,所以又名 ,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 2.给加点字注音。 臣以险衅( ) 夙( )遭闵( )凶 门衰祚( )薄 床蓐( ) ★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1 ——《人生礼赞》《朗费罗诗选》

陈情表学生版

04.《陈情表》双学案【2016级学生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自学预习案】 自学要求 一、背诵并默写全文。熟读同步学案“晨读开卷有益”、“美文品读”部分,做好摘抄。请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和语文自习时间,做学习上的先行者! 二、阅读《同步学案》“晨读开卷有益”、“新课助读”、“技法借鉴”部分。要求:用圈化批注法掌握重点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李密(224~287),字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今四川彭山)人。 2、古代官职升迁术语: ①.除:_____________,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②.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迁:_____________。常见的有三种用法。一是升迁,二是改任,三是降职。左迁的意思为___________。 ④.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谪:_____________,相当于__________。 ⑥.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出:_____________。 ⑧.黜: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用于_____________,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 4、解释文中成语。 孤苦伶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草衔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前练习。完成《同步学案》“基础梳理”、“课堂同步导学”部分。 四、疏通文意。利用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 五、写出疑惑。将你阅读时的疑惑以及准备和同学、老师讨论的问题写下来,能作初步交流的可以与同学初步交流,不能作初步交流的可以在课堂上交流。 相关链接(自读了解掌握) 1、“表”这种文体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意思说,“章”是用来谢恩;“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2、名家评论 历述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帝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古文观止》前辈(指苏轼)有云读诸葛武侯《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明﹒吴从老《小窗自纪》... 3、走近作者 李密名虔,字令伯(224-287年),犍为武阳(今彭山)人。西晋文学家。 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已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 《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4. 谈谈孝道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中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陈情表》第二课时

编制人:李玉滨使用日期:2014.9 教研组长: 《陈情表》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赏析《陈情表》的思想内容; 2、赏析《陈情表》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思想内容、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情境导入 “百善孝为先”“自古忠孝难两全”“忠臣不侍二主”,这是我们古人的意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李密是怎样将他们交融在一起,实现自己“陈情”的目的的。 (二)、设疑自探 自探提纲: 1、李密陈什么情? 2、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4、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5、谈谈《陈情表》的语言特色。 (三)解疑合探 1、李密陈什么情? 明确: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原文:“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供养无主“,“愿乞终养”) 2、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明确:⑴晋武帝“以孝治天下”,作者利用这种心理投其所好,获得好感。 ⑵李密申明自己并非清高,仅仅是为了尽孝和报恩,以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疑忌。 ⑶陈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难以两全、进退两难之情,以唤起同情。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⑴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⑵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4、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参考示例) ①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②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5、谈谈《陈情表》的语言特色。 排比、对偶句式,骈散结合 (四)、质疑再探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你还有哪些新的疑问? (五)、运用拓展 学生尝试编题,组内展示,老师择优供全班练习。 (六)、学科班长总结 (七)、教学反思

陈情表(第三课时)

★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陈情表(三) 【课题】必修三 第一单元 《陈情表》 【课型】新授课 【学案序号】3 【课时】1课时 【使用日期】2月28日 【学习目标】 1.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 3.学习文本通过记叙生活琐事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现代汉语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自主学习 一、 背诵默写全文 二、练习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陨.首(yǔn) 切峻.(jùn) 猥. 以微贱(wèi) B .矜.育(jīn) 宦.达(huàn) 刘病日笃. (dù) C .希冀.(jì) 优渥.(wò) 过蒙拔擢. (zhuó) D .盘桓.(yuán) 侥.(jiǎo)幸 气息奄奄. (yǎn) 2.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 .而刘夙婴疾病。 C .今臣亡国贱俘。 D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答案】 B(B 是被动句。) 3.下列对各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自己的舅父是个凶狠、无礼义廉耻的人。

★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B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目的是说自己本想在仕途上发达,但能力差,没有升上去,自己错蒙皇上抬举。 C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意在说明祖母对自己恩深似海。 D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明自己虽然暂时还不能为皇帝出力,但将来一定为皇帝效命。 【答案】 D 4.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 的一项是( )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 B(①与④,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称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嫁为“守节”,“舅夺母志”的“母志”就是指母亲守节抚孤的志愿。 B .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 .刺史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 .“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秀才”即优秀人才。 【答案】 B(“功服”应为“服期”)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及特色的概括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以使晋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而且自己由于要赡养祖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作者这样写,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 B .文章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及政治理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四段则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从而达到陈情目的。 C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准确,饱含强烈感情。如第三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象地把病重的祖母喻为要落山的太阳,来日不多,气息微弱,生命之

《陈情表》优秀教案

《陈情表》教案 【设计说明】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表”之一,是一篇经典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体味感恩之情,是设计《陈情表》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教案,对学生、教师各自任务、作用的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积累“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等成语; 2、通过翻译课文,理顺思路,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及凄切婉转 的陈情技巧。 3、通过课外探究,资料补充,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音频朗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看结果:李密是否打动了晋武帝呢? 【见课件】小结: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见课件】

知识链接 中国的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也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如果乡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长官是有责任向上推荐的,而且还可以直接任用。 “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譬如说丧期之间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这种古礼连皇帝都要遵守,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陈情表公开课教案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 常德外国语学校晏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法。体会作者在叙述中的蕴涵的真切情感;体会作者理性地表达诉求的艺术 2 . 点拨法。点拨字、词、句,通过抓住文本中关键语句,使学生领会“情”“理”结合的手法; 3.讨论法。通过关键问题的提挈,廓清思维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会感恩,懂得用爱来报答长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解读作者之“情”,体会本文成功的原因。 (二)难点:理解本文多角度切入、层层深入的陈述方式,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主要目的是领略“辞”“序”“表”等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掌握借助背景材料,分析理解作品的鉴赏方法。 这篇文章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篇奏章。朝廷征召,李密作为蜀汉旧臣,如不应召,则有自矜名节、不与朝廷合作之嫌。但相依为命的祖母老迈,又不忍弃之不顾。李密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层层推进,悉心说服武帝。本文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典型范例,学好了本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忠”“孝”含义的认识,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经过前四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体读懂文章内容;基本学会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所以在第一、二课时里,我们完成了关于文意的理解和需要重点关注的文言现象学习,本课重点是赏析文本的丰富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李密面对天子的指责,面对城头频繁变幻大王旗帜的局势,居然成功的说服了靠野蛮杀戮起家的晋武帝,原因何在?《古文观止》是这样描述《陈情表》的。(展示)历叙情事 , 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 , 嘉其诚款 , 赐奴婢二人 , 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 , 自尔悲恻动人。——《古文观止》如果我们从中找到他打动人心的两个关键字,你觉得是什么?(真,诚)他的真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陈情表》 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虚词 1. 之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结构助词,的)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结构助词,的)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结构助词,的) ⑤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于 ①急于星火。(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翻译为“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为“对”) 3. 见(※只有①的解析是属于虚词) ①慈父见背。(放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例如“见谅”,“见教”都属于这种情况) ②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动词,看见) ③项伯即入见沛公(动词,会见) ④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通“现”,出现) 4. 以 ①臣以险衅。(介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同上)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同上) ④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同上) ⑤猥以微贱。(介词,凭,凭着)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⑦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⑧无以至今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⑨无以终余年。(同上) ⑩谨拜表以闻。(同上) (二)一词多义(实词) 1. 行 (1)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2)九岁不行。(动词,行走) (3)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实行)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名词,行为) (5)涕落百余行(量词,读háng) (6)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2. 当 (1)当侍东宫。(动词,担当)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动词,抵御)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把守) (5)当是时,商君佐之(介词,在,正在) (6)不久当归还。(副词,必定,一定) 3. 息 (1)晚有儿息。(名词,子女) (2)气息奄奄。(呼吸,喘息) (3)夜夜不得息(名词,休息) (4)息事宁人(平定,停止) 4. 薄(bó) (1)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2)但以刘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3)厚此薄彼(动词,淡薄) (4)如履薄冰(形容词,与“厚”相对) (三)通假字 1. 夙遭闵.凶。闵,通“悯”。 2. 零丁 ..孤苦。零丁,通“伶仃”。 (四)词类活用(周三重点讲) (五)古今异义 1. 九岁不行。 古义:不会行走。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 晚有儿息。 古义:子女,这里指子。 今义:今无此义,词意消失 4. 而刘夙婴疾病。 古义:①被……缠着。②多指病重 今义:①今无此义,词意消失。②指病。

优秀教案 (陈情表 第2课时)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 在充分了解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课文。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1.抽查学生的背诵、默写。 2.“研讨与练习”二 明确: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孩:小孩,此是作者自指;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译文:我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译文: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 译文: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译文: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许。卒:终。 译文: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推进新课 研读课文 (一)学生齐读第一段 1.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2.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3.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讨论,不必拘 多媒体课件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二)学生齐读第二段 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提示:两层。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2.第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时间顺序)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看出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赴命”(就职)?(采用追问的方式)提示:按时间顺序。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启下文“日薄西山”)。 3.第二层如何表现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陈情表》课程设计详案

教学过程名言导入 具体分析 古今异义 “险衅”作用 多视角纵观文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五、研习全文 (投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 可见,陈情是一门艺术,那么李密是如何把这门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读这篇千古吟诵的《陈情表》。 (一)第一段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齐读文章,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 (投影)A、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生:可能回答“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等。 师:嗯,作者一开始就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作为总摄,为全段奠定悲伤的感情基调,也是第一段的综述,又是全文陈述苦情的总领。 大家注意哦,“险”,是与今天的“危险”之意不同,《说文》:“险,阻难也。”贾逵《国语》注:“衅,兆也。”“险衅”,险恶的兆头,“闵”,是病困、凶丧的意思。“险衅”“闵凶”这两个词含义程度很重,很快就把我们引入悲苦的境域。可见,李密说话也不拖泥带水,用一个简单的术语来说,就是开门见山。 晋武帝看了这句以后,可能就想:你一个大名鼎鼎的才子李密,人前风光,人后到底是怎么样?到底遇到了怎样的“险衅”,怎样的“闵凶”呢?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这一句话,就立马抓住了晋武帝的好奇心。我们再来看, (投影)B、作者以“闵凶”为展开叙述总领,那么,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 生:(自由诵读,思考问题,师抽点同学作回答) 师:好,我们随机抽点同学回答,有请XX。(投影)(简单评点学生的回答)但我们需要再梳理一下。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时间 六月:慈父见背“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小孩儿出世主要依靠父母抚养,竟然“慈父见背”,父亲早死,是一大不幸呀! 四岁:舅夺母志固然痛苦,如果还有慈爱的母亲一起过着孤儿

高中语文必修5陈情表

陈情表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二、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三、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融情于事 二、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熟读背诵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 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拨擢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更相为命 2、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臣具表以闻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二州伯牧所见明知.形影相吊.晚有儿息.逮奉.圣朝察 臣孝廉 ..拜.臣郎中拜表以闻.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犹蒙..举臣秀才 矜.育不矜.名节愿乞.终养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不胜.…之 情臣之辛苦 ..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三、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陈情表课时达标训练

课时达标训练《陈情表》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对应链接高考]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夙遭闵凶 B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C .共其乏困 D .辞不赴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私见.张良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 .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历职. 郎署 B .但以刘日. 薄西山 C .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 D .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5分) (1)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郡县逼迫,催臣上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凡在故老,犹蒙矜育,____________,特为尤甚。 (4)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死当结草。__________,谨拜表以闻。 二、阅读鉴赏(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陈情表(学生版)

太原市知达常青藤中学校高二年级(下)语文复习案编号17 课题:陈情表 命题人:苗文学审核人:高二年级组时间:2017年6月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夙遭闵凶() 2.常在床蓐() 3.四十有四() 4.九岁不行() 5.举臣秀才() 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7.孤苦零丁,至于成立();()() 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9.臣欲奉诏奔驰()10.拜臣郎中()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2.岂敢盘桓()13.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4.慈父见背() 15.舅夺母志()1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7. 愿陛下矜悯愚诚()17.庶刘侥幸() 二、找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夙遭闵凶 5.猥以微贱 6.凡在故老 7.愿陛下矜悯愚诚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则刘病日笃10.无以终余年 三、一词多义 1.以 ①臣以险衅②猥以微贱 ③臣具以表闻④谨拜表以闻 ⑤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⑥臣以供养无主 2.于 ①急于星火②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之 ①外无期工强近之亲②臣之进退 4.少 ①少多疾病②解鞍少驻初程 5.矜

①犹蒙矜育②不矜名节 6.薄 ①门衰祚薄②日薄西山 7.期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②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8.除 ①除臣洗马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四、特殊句式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急于星火()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5.而刘夙婴疾病() 6.则告诉不许() 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4.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6.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