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堰水力计算

实用堰水力计算

实用堰水力计算
实用堰水力计算

实用堰水力计算

实用堰流的水力计算

[日期:06/21/200620:09:00]来源:作者:[字

体:[url=javascript:ContentSize(16)]大

[/url][url=javascript:ContentSize(14)]中

[/url][url=javascript:ContentSize(12)]小[/url]]

(一)实用堰的剖面形状

实用堰是工程中既可挡水又可泄水的水工建筑物,根据修筑的材料,实用

堰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用当地材料修筑的中、低溢流堰,堰顶剖面常做成折线型,称为折线形实用堰。一是用混凝土修筑的中、高溢流堰,堰顶制成适合水

流情况的曲线形,称为曲线形实用堰。

曲线型实用堰又可分为真空和非真空两种剖面型式。水流溢过堰面时,堰

顶表面不出现真空现象的剖面,称为非真空剖面堰;反之,称为真空剖面堰。真空剖面堰在溢流时,溢流水舌部分脱离堰面,脱离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被水流带走,压强降低,从而造成真空。由于真空现象的存在,堰面出现负压,势能减少,过堰水流的动能和流速增大,流量也相应增大,所以真空堰具有过水能力

较大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堰面发生真空,使堰面可能受到正负压力的交替作用,造成水流不稳定。当真空达到一定程度时,堰面还可能发生气蚀而遭到破坏。所以,真空剖面堰一般较少使用。

一般曲线型实用堰的剖面系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游直线段,堰顶曲线段,下游直线段及反弧段,如图所示。

上游段常作成垂直的;下游直线段的坡度由堰的稳定和强度要求而定,一般取1:0.65~1:0.75;圆弧半径可根据下游堰高和设计水头由表查得。当10m时,

可采用=0.5;当9m时,近似用下式计算,式中为设计水头。在工程设计中,一

般选用=(0.75-0.95)(为相应于最高洪水位的堰顶水头),这样可以保证在等于

或小于的大部分水头时堰面不会出现真空。当然水头大于时,堰面仍可能出现

真空,但因这种水头出现的机会少,所以堰面出现暂时的、在允许范围内的真

空值是可以的。

堰顶曲线段是设计曲线型实用堰的关键。国内外对堰面形状有不同的设计

方法,其轮廓线可用坐标或方程来确定。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是WES剖面,

因为该剖面与其它形式的剖面相比,在过水能力、堰面压强分布和节省材料等

方面要优越一些。

WES剖面如图所示,其堰顶上游部分曲线用两段圆弧连接,堰顶下游的曲

线用下列方程表示:

式中、是与上游迎水面坡度有关的参数

对上游面垂直的WES型实用堰,后人通过试验,又将原堰顶上游的两段圆

弧改为三段圆弧,即在上游面增加了一个半径为的圆弧,这样就避免了原有的

上游面边界上存在的折角,改善了堰面压力条件,增加了堰的安全度,如图所示。

(二)流量系数

曲线型实用堰的流量系数主要取决于上游堰高与设计水头之比()、堰顶全

水头与设计水头之比()以及堰上游面的坡度。在堰的运用过程中,常不等于。

当时,过水能力减小,;当时,过水能力增大,。

对堰上游面垂直,且≥1.33,即高堰时,不考虑行近流速水头,在这种情

况下,若,即实际工作全水头刚好等于设计水头时,流量系数=0.502;若≠时,值查出。

在1.33,即低堰时,行近流速加大,流量系数随值的减小而减小。同时,

在相同的情况下,还随总水头与设计水头的比值而变化。

(三)侧收缩系数

试验证明,侧收缩系数与边墩、闸墩头部型式、堰孔数目、堰孔尺寸以及

总水头有关。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8-21)

式中?―溢流孔数;

-每孔的净宽;

―堰顶全水头;

―闸墩形状系数。

-边墩形状系数。

上式在应用中,若1时,不管数值多少,仍用=1代入计算。

(四)淹没系数

对WES剖面,当下游水位超过堰顶一定数值,即0.15时(为下游水面超过

堰顶的高度),堰下游形成淹没水跃,过堰水流受到下游水位顶托,过水能力减小,形成淹没出流。

如果下游堰高较小,即2时,即使下游水位低于堰顶,过堰水流受下游护

坦的影响,也会产生类似淹没的效果而使过水能力减小。淹没系数可根据及由

图查得。

中、小型水利工程,常用当地材料,如条石、砖或木材做成折线型低堰。

断面形状一般有梯形、矩形、多边形等。折线型实用堰中又以梯形实用堰用得

较多。梯形实用堰流量仍可按堰流的基本公式计算,其流量系数m与堰顶厚度、相对堰高和前后坡度有关。侧收缩系数、淹没系数可近似按曲线型实用堰的方

法来确定。

例:某水力枢纽的溢流坝采用WES标准剖面实用堰,闸墩的头部为半圆形,过墩头部为圆角形,共16孔,每孔净宽15.0m。已知堰顶高程为110.0m,下游

河床高程为30.0m。当上游设计水位高程为125.0m时,相应下游水位高程为

52.0m,流量系数=0.502,求过堰流量。?

解:

因下游水位比堰顶低得多,应为自由出流,=1.0。

因==5.331.33,为高堰,取≈=15m

查表8-6得圆角形边墩的形状状系数=0.7,闸墩形状系数=0.45,

侧收缩系数?

==0.4656

=

=1.00.46560.5021516=28123m3/s

例:某河道宽160m,设有WES型实用堰,堰上游面垂直。闸墩头部为圆弧形,边墩头部为半圆形。共7孔,每孔净宽10m。当设计流量=5500m3/s时,相应的上游水位为55.0m,下游水位为39.2m,河床高程为20.0m,确定该实用堰堰顶高程。

解:

因堰顶高程决定于上游设计水位和堰的设计水头,应先计算设计水头,再算堰顶高程。

堰上全水头?

已知=5500m3/s;=7×10=70m;对WES型实用堰,在设计水头下(=时),流量系数=0.502;侧收缩系数与有关,应先假定,求出,再求。现假定=0.9,因堰顶高程和未知,无法判定堰的出流情况,可先按自由出流计算,即取淹没系数

=1.0,然后再校核。

=11.60m

用求得的近似值代入公式(8-20),求值

查表8-6得边墩形状系数=0.7,闸墩形状系数=0.45

因==1.161,应按=1代入计算。

=1-0.2[(7-1)0.45+0.70]=0.903

用求得近似值代入公式重新计算。

=11.53m

因==1.1531,应仍按=1计算,则所求不变,这说明以上所求=11.53是正确的。

已知上游河道宽为160m,上游设计水位为55.0m,河床高程为22.0m,近

似按矩形计算上游过水断面面积

=160(55.0-22.0)=5280m2??,?==1.04m/s

则堰的设计水头=-=11.53-0.06=11.47m。

堰顶高程=上游设计水位-=55.0-11.47=43.53m。

最后校核出流条件:

下游堰高=43.53-20.00=23.53m,==2.042,因下游水面比堰顶低,0.15,

满足自由出流条件,以上按自由出流计算的结果正确。

例:某滚水坝采用曲线形实用堰,当流量=200m3/s时,相应的水头=1.37m。滚水坝高8m,坝前行近流速=1.5m/s,流量系数取0.46,下游水深=4.5m,试确定滚水坝溢流宽度。(不计侧收缩)

解:

因=4.5m8m,为自由出流

由=?

得滚水坝溢流宽度?===66m

堰流公式

第八章 堰流及闸孔出流 水利工程中,为防洪、灌溉、航运、发电等要求,需修建溢流坝、水闸等控制水流的水工建筑物。例如,溢流坝、 水闸底槛、桥孔和无压涵洞进口等。 堰是顶部过流的水工建筑物。 图1、2中过堰水流均未受闸门控制影响 闸孔出流:过堰水流受闸门控制时,就是孔流 堰流和闸孔出流是两种不同的水流现象。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堰流的水面线为一条光滑曲线且过水能力强,而孔流的闸孔上、下游水面曲线不连续且过水能力弱。它们的共同点是壅高上游水位;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水流运动;明渠急变流在较短范围内流线急剧弯曲,有离心力;出流过程的能量损失主要是局部损失。 相对性: 堰流和孔流是相对的,堰流和孔流取决于闸孔相对开度,闸底坎及闸门(或胸墙) 型式以及上游来流条件(涨水或落水)。 平顶堰: e /H ≤0.65 孔 流 曲线型堰:e/H ≤ 0.75 孔 流 e/H > 0.75 堰 e/H >0.65 堰 流 式中:e 为 闸孔开度; H 为 堰上水头 堰流及孔流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水流现象,其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过水能力。它包括堰闸出流水力特性和堰闸水力计算。 图4 闸孔出流 e H H v 0 图1 堰流 b H 图2 堰流 b e 图3 堰流及闸孔出流 H

第一节堰流的分类及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一、堰流的分类 水利工程中,常根据不同建筑材料,将堰作成不同类型。例如,溢流坝常用混凝土或石料作成较厚的曲线或者折线型;实验室量水堰一般用钢板、木板作成薄堰壁。 堰外形、厚度不同,能量损失及过水能力不同。 堰前断面:堰上游水面无明显下降的0-0 断面 堰上水头:堰前断面堰顶以上的水深,用H 表示 行进流速:堰前断面的流速称为行进流速,用v0表示 堰前断面距离上游壁面的距离:L =(3~5) H 研究表明,流过堰顶的水流型态随堰坎厚度与堰顶水头之比δ/H 而变,工程上,按δ与H的大小将堰流分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1. 薄壁堰:δ/H<0.67 越过堰顶的水舌形状不受堰厚影响,水舌下缘与堰顶为线接触,水面呈降落线。由于堰顶常作成锐缘形,故薄壁堰也称锐缘堰。 2. 实用堰流:0.67 <δ/H <2.5 水利工程,常将堰作成曲线型,称曲线型实用堰。堰顶加厚,水舌下缘与堰顶为面接触,水舌受堰顶约束和顶托,已影响水舌形状和堰的过流能力。折线型实用堰:水利工程,常将堰作成折线形。 3. 宽顶堰:2.5<δ/ H<10 宽顶堰堰顶厚度对水流顶托非常明显。 水流特征:水流在进口附近的水面形成降落;有一段水流与堰顶几乎平行;下游水位较低时,出堰水流二次水面降。 4. 明渠水流:堰坎厚度δ>10H 0 v0 H δ 1 1 图6 曲线型实用堰 P v v H P 1 1 δ 图7 折线型实用堰 当水流接近堰顶,流线收缩,流速加大,自由表面逐渐下降 H P1 v0 1 11v1 P2 δ 图5 薄壁堰

水闸、冲沙闸坝段水力及结构计算书

计算书名称:进水闸、冲沙闸坝段水力及结构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水力计算 (1) 2.1进水闸坝段过水能力计算 (1) 2.2消能防冲设计 (3) 2.3冲砂闸过水能力复核 (4) 2.4消能防冲设计 (5) 3稳定及应力计算 (6) 3.1基本资料与数据 (6) 3.2结构简化 (6) 3.3计算公式 (6) 3.4荷载计算及组合 (8) 3.5计算成果 (9) 3.6冲沙闸荷载计算 (12) 3.7计算成果 (13) 3.8计算简图 (17)

1工程概况 某调水工程由关山低坝引水枢纽和穿越秦岭山区的输水隧洞两大部分组成,按其供水对象及性质,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工程等别为三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 低坝无调节引水枢纽由拦河坝、冲砂闸、进水闸和输水暗渠四部分组成,前三部分在平面上呈一条直线南北方向并列布置,输水暗渠紧接进水闸并连接进水闸和输水隧洞。两个闸均设在坝的左侧。坝轴线位于两河口下游95m ,关山村上游约1km 处,此处河谷宽度74m ,河床宽度约60m ,高程为1467.2m ,河床漂卵石覆盖层厚5~12m ,最大15m ,其下的基岩为黑云片麻岩和斜长片麻岩,岩石强风化层厚约2~3m ,岩体分类为Ⅱ~Ⅲ类,岩层倾向上游,对防渗有利。 进水闸位于冲砂闸左侧,设计流量13.5m 3/s ,单孔布置,孔口尺寸3.0m ×2.5m ,设潜孔式弧形工作闸门和平面检修闸门。闸室后接4m 长的1:4陡坡,陡坡后接消力池,消力池池长14m ,池深1.0m ,底板厚度1.0m ,为C20钢筋混凝土结构;消力池后与输水暗渠相接。 2水力计算 2.1进水闸坝段过水能力计算 2.1.1引水渠内水深的确定 Q= 3 /22/11R Ai n 式中Q -引水渠流量,13.5m 3/s ; n -引水渠糙率,0.015; A 、χ、R 、b 、h 、m 分别为过水断面面积、湿周、水力半径、渠道底宽、水深及边坡系数,其表达式如下: A=(b+mh)h χ=b+2h 21m +; R= χ A = 2 12)(m h b h mh b +++ 故 13.5=1/0.015×(3+0 h )h ×(1/1000)1/2×3 /2)23).03(( h h h ++

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

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

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 https://www.doczj.com/doc/1c13112141.html,/zhangj/151/show.aspx?id=255&cid=3 2 如图所示,水流进入有底坎的堰顶后,水流在垂直方向受到堰坎边界的约束,堰顶上的过水断面缩小,流速增大,势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堰坎前后产生的局部水头损失,也导致堰顶上势能减小。所以宽顶堰过堰水流的特征是进口处水面会发生明显跌落。从水力学观点看,过水断面的缩小,可以是堰坎引起,也可以是两侧横向约束引起。当明渠水流流经桥墩、渡槽、隧洞〈或涵洞)的进口等建筑物时,由于进口段的过水断面在平面上收缩,使过水断面减小,流速加大,部分势能转化为动能,也会形成水面跌落,这种流动现象称为无坎宽顶堰流,仍按宽顶堰流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一)流量系数

宽顶堰的流量系数取决于堰的进口形状和堰的相对高度,不同的进口堰头形状,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进口堰头为直角 (8-22) 2、进口堰头为圆角 (8-23) 3、斜坡式进口 流量系数可根据及上游堰面倾角由表选取。 在公式(8-22)、(8-23)中为上游堰高。当≥3时,由堰高引起的水流垂向收缩已达到相当充分程度,故计算时将不考虑堰高变化的影响,按=3代入公式计算值。 由公式可以看出,宽顶堰的流量系数的变化范围在0.32~0.385之间,当=0时,=0.385,此时宽顶堰的流量系数值最大。 比较一下实用堰和宽顶堰的流量系数,我们可以看到前者比后者大,也就是说实用堰有较大的过水能力。对此,可以这样来理解:实用堰顶水流是流线向上弯曲的急变流,其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小于按静水压

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础

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基础 本章内容: 1、水头损失计算 2、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 3、水力等效简化 本章难点: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管道内水流特征 进行水力计算前首先要进行流态的判别。判别流态的标准采用临界雷诺数Re k,临界雷诺数大都稳定在2000左右,当计算出的雷诺数Re小于2000时,一般为层流,当Re大于4000时,一般为紊流,当Re介于2000到4000之间时,水流状态不稳定,属于过渡流态。 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管道内流体流态均按紊流考虑 紊流流态又分为三个阻力特征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及紊流粗糙管区。 二、有压流与无压流 水体沿流程整个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而无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有压流或压力流。水体沿流程一部分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另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具有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无压流或重力流给水管道基本上采用有压流输水方式,而排水管道大都采用无压流输水方式。 从水流断面形式看,在给水排水管道中采用圆管最多 三、恒定流与非恒定流 给水排水管道中水流的运动,由于用水量和排水量的经常性变化,均处于非恒定流状态,但是,非恒定流的水力计算特别复杂,在设计时,一般也只能按恒定流(又称稳定流)计算。 四、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不变的流动,称为均匀流;反之,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变化的流动,称为非均匀流。从总体上看,给水排水管道中的水流不但多为非恒定流,且常为非均匀流,即水流参数往往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对于满管流动,如果管道截面在一段距离内不变且不发生转弯,则管内流动为均匀流;而当管道在局部有交汇、转弯与变截面时,管内流动为非均匀流。均匀流的管道对水流的阻力沿程不变,水流的水头损失可以采用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满管流的非均匀流动距离一般较短,采用局部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非满管流或明渠流,只要长距离截面不变,也没有转弯或交汇时,也可以近似为均匀流,按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水力计算,对于短距离或特殊情况下的非均匀流动则运用水力学理论按缓流或急流计算。

水闸计算案例

xxxx防洪挡潮闸重建工程 水工结构设计计算书 审核: 校核: 计算:

目录 一、基本设计资料 (1) 1.1 堤防设计标准 (1) 1.2 水闸设计标准 (1) 1.3 特征水位 (1) 1.4 结构数据 (2) 1.5 水闸功能 (2) 1.6 地基特性 (2) 1.7 地震设防烈度 (3) 二、闸顶高程计算 (4) 2.1 按《水闸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计算闸顶高程 (4) 2.2 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计算堤顶高程 (5) 2.3 闸顶高程计算结果 (7) 2.4 启闭机房楼面高程复核计算 (8) 三、水闸水力计算 (9) 3.1 水闸过流能力复核计算 (9) 3.2 消能防冲计算 (11) 四、渗流稳定计算 (21) 4.1 渗流稳定计算公式 (21) 4.2 闸侧渗流稳定计算 (22) 4.3 闸基渗流稳定计算 (24) 五、闸室应力稳定计算 (28) 5.1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28) 5.2 计算公式 (29) 5.3 计算过程 (31) 5.4 计算成果及分析 (31) 六、闸室结构配筋计算 (32) 6.1 基本资料 (32) 6.2 边孔计算 (33) 6.3 中孔计算 (50) 6.4 胸墙计算 (50) 6.5工作桥配筋及裂缝计算 (52) 6.6 闸门锁定座配筋及裂缝计算 (53) 6.7 水闸交通桥面板计算 (56) 七、翼墙计算 (57) 7.1 计算方法 (57)

7.4 计算成果 (59) 7.5 配筋计算 (59) 八、其他连接挡墙计算 (60) 8.1 埋石砼挡墙计算(具体计算详见堤防设计计算书案例) (60) 8.2 埋石砼挡墙基础处理 (61) 8.3 中控楼浆砌石墙计算(具体计算详见堤防设计计算书案例) (62) 九、上下游护岸稳定计算 (63) 9.1 计算断面的选取与假定 (63) 9.2 计算工况 (63) 9.3 计算参数 (63) 9.4 计算理论和公式 (64) 9.5 计算过程(具体计算详见堤防设计计算书案例) (65) 9.6 计算结果 (65) 十、施工围堰计算 (66) 10.1导流级别及标准 (66) 10.2围堰顶高程确定 (66) 10.3围堰稳定计算(具体计算详见堤防设计计算书案例) (67) 十一、基础处理设计计算 (69) 11.1 闸室基础处理设计计算 (69) 11.2 翼墙基础处理设计计算 (73) 十二、闸室和翼墙桩基础配筋计算 (75) 12.1 计算方法 (75) 12.2 计算条件 (75) 12.3 第一弹性零点到地面的距离t的计算 (75) 12.4 桩的弯距计算 (76) 12.5 桩顶水平位移Δ计算 (76) 12.6 配筋计算 (76) 12.7 灌注桩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78)

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1.高压、中压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Z T T d Q L P P 0 5 210 2 2 2 110 27.1ρ λ ?=- 式中:P 1 — 燃气管道起点的压力(绝对压力,kPa ); P 2 — 燃气管道终点的压力(绝对压力,kPa ); Q — 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m 3/h ); L — 燃气管道的计算长度(km ); d — 管道内径(mm ); ρ — 燃气的密度(kg/m 3);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的密度一般取0.716 kg/m 3。 Z — 压缩因子,燃气压力小于1.2MPa (表压)时取1; T — 设计中所采用的燃气温度(K ); T0 — 273.15(K )。 λ— 燃气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 其中燃气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λ的计算公式: 25 .06811.0??? ? ??+ =e R d K λ K — 管道内表面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m );对于钢管,输送天然 气和液化石油气时取0.1mm ,输送人工煤气时取0.15mm 。 R e — 雷诺数(无量纲)。流体流动时的惯性力Fg 和粘性力(内摩擦 力)Fm 之比称为雷诺数。用符号Re 表示。层流状态,R e ≤ 2100;临界状态,R e =2100~3500;紊流状态,R e >3500。 在该公式中,燃气管道起点的压力1P ,燃气管道的计算长度L ,燃气密度ρ,燃气温度T ,压缩因子Z 为已知量,燃气管道终点的压力2P ,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Q ,燃气管道内径d 为参量,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都可计算其中一个未知量。 如燃气管道终点的压力2P 的计算公式为: ZL T T d Q P P 0 5 210 2 1210 27.1ρ ?-= 某DN100中压输气管道长0.19km ,起点压力0.3MPa ,最大流量1060 m 3/h ,输气温度为20℃,应用此公式计算,管道末端压力2P =0.29MPa 。

水闸过流能力及稳定计算

水闸过流能力及结构计算计算说明书 审查 校核 计算 ***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2011 年 08 月 29日

1、水闸过流能力复核计算 水闸的过流能力计算对于平底闸,当为堰流时,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附录A.0.1规定的水力计算公式: 23 02H g b m Q s εσ= 22 '02?g bh Q h H c c ? ?? ? ??+= 40 01171.01s s b b b b ???? ? ? - -=ε 式中:B 0—— 闸孔总净宽,(m ); Q ——过闸流量,(m 3/s ); H 0——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堰上水深,(m ); h s ——由堰顶算起的下游水深,(m ); g ——重力加速度,采用9.81,(m/s 2); m ——堰流流量系数,采用0.385;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b 0——闸孔净宽,(m ); b s ——上游河道一半水深处的深度,(m ); b ——箱涵过水断面的宽度,m ; h c 进口断面处的水深,m ; s σ——淹没系数,按自由出流考虑,采用1.0; ?——流速系数,采用0.95; 已知过闸流量Q=5.2(m 3/s )先假设箱涵过流断面净宽确定箱涵过流断面高度,经试算得: 综上,过流断面尺寸为2.5m ×2.0m (宽×高),设计下泄流量Q 为5.2m 3/s ,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2、结构计算 **堤防洪闸均为钢筋砼箱涵结构,对防洪闸进行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和墙基应力计算。 (1)抗滑稳定计 1)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工况一:施工完建期,荷载组合为自重+土压力 工况二:外河设计洪水位,荷载组合为自重+土压力+扬压力+相应的闸前闸后静水压力+风浪压力 2)荷载计算 计算中砼强度等级为C20,钢筋采用Ⅰ、Ⅱ级,保护层厚度梁25mm、板20mm,符号规定:力向下为正,向上为负,力矩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闸门重 2.352×9.81=23.07 KN; 闸底板重25×4.0×0.7×4.1=287 KN; 闸墩重25×0.8×4×2*2=320 KN; 平台板,梁25×(0.25×0.45×2+1.05×0.15)×2.5=23.91 KN; 柱25×2.82×0.4×0.4×4=45.12 KN; 启闭力-100 KN; 启闭机重0.56×9.81=5.49 KN; 启闭梁25×(0.3×0.5+0.25×0.4+1.35×0.12)×2×3.5=72.1 KN; 工作桥25×(5.9×0.12+0.2×0.25×3)×2.0=42.9 KN; 25×(6.28×0.13×2×0.13+1.2×0.15×5×0.15)×2=34.73 KN; 启闭房砖墙22×0.864×4.1×4=311.73 KN; ∑自重=23.07+287+320+23.91+45.12-100+5.49+72.1+38.815+340 =1016.98KN; 水重10×2.0×2.0×2.5=100 KN;

实用堰水力计算

实用堰水力计算 实用堰流的水力计算 [日期:06/21/200620:09:00]来源:作者:[字 体:[url=javascript:ContentSize(16)]大 [/url][url=javascript:ContentSize(14)]中 [/url][url=javascript:ContentSize(12)]小[/url]] (一)实用堰的剖面形状 实用堰是工程中既可挡水又可泄水的水工建筑物,根据修筑的材料,实用 堰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用当地材料修筑的中、低溢流堰,堰顶剖面常做成折线型,称为折线形实用堰。一是用混凝土修筑的中、高溢流堰,堰顶制成适合水 流情况的曲线形,称为曲线形实用堰。 曲线型实用堰又可分为真空和非真空两种剖面型式。水流溢过堰面时,堰 顶表面不出现真空现象的剖面,称为非真空剖面堰;反之,称为真空剖面堰。真空剖面堰在溢流时,溢流水舌部分脱离堰面,脱离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被水流带走,压强降低,从而造成真空。由于真空现象的存在,堰面出现负压,势能减少,过堰水流的动能和流速增大,流量也相应增大,所以真空堰具有过水能力 较大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堰面发生真空,使堰面可能受到正负压力的交替作用,造成水流不稳定。当真空达到一定程度时,堰面还可能发生气蚀而遭到破坏。所以,真空剖面堰一般较少使用。 一般曲线型实用堰的剖面系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游直线段,堰顶曲线段,下游直线段及反弧段,如图所示。 上游段常作成垂直的;下游直线段的坡度由堰的稳定和强度要求而定,一般取1:0.65~1:0.75;圆弧半径可根据下游堰高和设计水头由表查得。当10m时, 可采用=0.5;当9m时,近似用下式计算,式中为设计水头。在工程设计中,一 般选用=(0.75-0.95)(为相应于最高洪水位的堰顶水头),这样可以保证在等于 或小于的大部分水头时堰面不会出现真空。当然水头大于时,堰面仍可能出现

(完整版)水力计算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本章重点 ? 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重力循环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机械循环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本章难点 ? 水力计算方法。 ? 最不利循环。 第一节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一、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就要损失能量;而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 ( 如阀门、弯头、三通、散热器等 ) 时,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旋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前者称为沿程损失,后者称为局部损失。因此,热水供暖系统中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Δ P =Δ P y + Δ P i =R l + Δ P i Pa 〔 4 — 1 〕 式中Δ P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 Pa ;

Δ P y ——计算管段的沿程损失, Pa ; Δ P i ——计算管段的局部损失, Pa ; R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 Pa / m ; l ——管段长度, m 。 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水流量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任何一个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都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的计算管段组成的。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 ( 比摩阻 ) ,可用流体力学的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进行计算 Pa/m ( 4 — 2 ) 式中一一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 d ——管子内径, m ; ——热媒在管道内的流速, m / s ; 一热媒的密度, kg / m 3 。 在热水供暖系统中推荐使用的一些计算摩擦阻力系数值的公式如下: ( — ) 层流流动 当 Re < 2320 时,可按下式计算;

最新水力学常用计算公式文件.doc

1、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 Q=Aν=AC Ri 1 n y R (一般计算公式)C= 1 n R 1 6 C= (称曼宁公式)2、渡槽进口尺寸(明渠均匀流) Q=bh 2gZ 0 z:渡槽进口的水位降(进出口水位差) ε:渡槽进口侧向收缩系数,一般ε=0.8~0.9 b:渡槽的宽度(米) h:渡槽的过水深度(米) φ:流速系数φ=0.8~0.95 3、倒虹吸计算公式: Q=mA2gz (m 3/秒) 4、跌水计算公式:

跌水水力计算公式:Q=εmB 3/2 2gH , 式中:ε—侧收缩系数,矩形进口ε=0.85~0.95;, B—进口宽度(米);m—流量系数 5、流量计算公式: Q=Aν 式中Q——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m 3/s; ν——通过该断面的流速,m/h 2 A——过水断面的面积,m 。 6、溢洪道计算 1)进口不设闸门的正流式开敞溢洪道 3 (1)淹没出流:Q=εσMBH2 3 =侧向收缩系数×淹没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 3

(2)实用堰出流:Q=εMBH 2 1

3 =侧向收缩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 2)进口装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 (1)开敞式溢洪道。 3 Q=εσMBH2 3 =侧向收缩系数×淹没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 (2)孔口自由出流计算公式为 Q=MωH =堰顶闸门自由式孔流的流量系数×闸孔过水断面面积×H 其中:ω=be 7、放水涵管(洞)出流计算 1)、无压管流 Q=μA2gH =流量系数×放水孔口断面面积×2gH 2)、有压管流

水闸设计及闸室稳定计算

[附录一:泄洪冲砂闸及溢流堰的水力计算 1.1设计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提供的资料和该枢纽布置段的基本地形资料本工程中的河流属于山溪性河流天然来水量多集中在洪水季节,平时来水量仅占全年来水量的10%;河水中泥沙含量较大尤其是伴随洪水中的泥沙较多;再根据其地形资料来看本工程布置段的地形坡度比较合适,因此在选择泄洪冲砂闸地板高程1852.40m。 根据上述本工程中的泄洪冲砂闸为宽顶堰,堰顶高程1852.40m,过闸水流 流态为堰流。汛期通过闸室的设计洪水流量Q 设=1088m3/s,校核洪水流Q 校 =1368 m3/s。 因为泄洪冲砂闸为宽顶堰所以尺寸拟定用堰流公式: δ- 为淹没系数,取为1.0; m---为流量系数,因为是前面无坎的宽顶堰所以m=0.385; ε--为侧收缩系数,先假定为1.0; H--- 位总水头,初设阶段不考虑行进流速,即假设的堰上水头; b—闸门净宽; 来洪水时洪水将由溢流堰和泄洪冲砂闸两部分共同承担,这样可减去一部分闸孔的净宽并设置溢流侧堰初步拟定溢流堰为折线形实用堰。 初步拟定溢流堰堰顶高程=进水闸设计流量的堰顶水头对应的水位+(0.2—0.3m)=进水闸闸底高程1853.60m +闸前水位1.40m +超高0.2m =1856.4m 采用共同水位法和堰流公式计算两种工作情况下的特征洪水位:先假设一个水位,用堰流公式分别计算过堰流量和过闸流量,二者相加等于实际流 接近计算工作情况下的洪水流量时,该水位就为所求。因为泄洪冲砂闸为宽顶堰 所以尺寸拟定用堰流公式:

δ- 为淹没系数,取为1.0 m---为流量系数,因为是前面无坎的宽顶堰所以m=0.385;计算溢流堰时因为溢流堰为折线形实用堰m=0.3. ε--为侧收缩系数,先假定为1.0; H--- 位总水头,初设阶段不考虑行进流速,即假设的堰上水头。 b—闸门净宽 计算结果如附表1-1,1-2 (a)设计洪水情况下:洪水流量Q=1018 m3/s。 (b)校核洪水情况下:洪水流量Q=1368 m3/s 经过计算泄洪冲砂闸净宽96m,溢流堰长度95m,设计洪水位1855.8m校核洪水位1856.30m。 泄洪冲砂闸净宽为96m,每孔取净宽8m,边墩宽0.8m ,中墩宽1.0m缝墩1m。

闸门水力计算说明

水闸水力计算说明 一、过流能力计算 1.1外海进水 外海进水时,外海水面高程取5.11m ,如意湖内水面高程取1.0m 。中间三孔放空闸,底板高程为-4.0m ,两侧八孔防潮闸底板高程为2.0m ,每孔闸净宽度为10m 。 表2 内海排水时计算参数特性表 外海水位/m 湖内水位/m 5.11 1.0 1.1.1中间三孔放空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 27.511 .948 == H δ 式中δ为堰壁厚度,H 为堰上水头。 2.5<5.27<10,为宽顶堰流。 b.堰流及闸孔出流判定 11 .95 = H e =0.549≤0.65,为闸孔出流。 式中,e 为闸门开启高度,H 为堰、闸前水头。 c.自由出流及淹没出流判定 闸孔出流收缩断面水深h c=ε1e=5.0×0.650=3.25m 。 式中,e 为闸门开启高度,为5.0m ; ε 1为垂向收缩系数, 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4-1 得0.650。 收缩断面处水流速为 υc=)(20c h H g -?=)(25.311.981.9295.0-???=10.19m/s 。 式中,ψ为闸孔流速系数,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4-3,取0.95; H 0为闸前总水头,为9.11m ; hc 为收缩断面水深。

收缩断面水深hc 的共轭水深 hc”=)181(22 -+ c c c gh h ν=)125 .381.919.1081(225.32 -??+=6.83m ; 下游水深ht=5.0m <hc”=6.83m ,故为自由出流。 d.过流量计算 根据闸孔自由出流流量计算公式 Q 1=002gH be μ=11.981.92530503.0?????=1008.71m3/s 。 式中,μ0为流量系数,平板闸门流量系数可按经验公式 μ0=0.60-0.176 H e =0.60-0.176×0.549=0.503; b 为闸孔宽度,为3×10=30m 。 1.1.2两侧八孔防潮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 43.1511 .348 == H δ >10,过渡为明渠流。 式中δ为堰壁厚度,H 为堰上水头。 b .过流量计算 因泄洪闸下游与陡坡相连,水利计算可按堰流计算方法进行。 H h t =11 .31-=-0.32<0.8,为自由泄流; 式中,h t 为堰顶下游水深,H 为堰顶上游水深。 因堰顶设有闸墩,应考虑侧收缩影响,采用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泄流量: Q 2=2 3 02H g mnb c σ=2 311.381.92108377.0985.0??????=721.70m3/s 。 式中,m 为流量系数,因进口为斜坡式进口,P/H=7/3.11=2.25,cot θ=30/7=4.286,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2-1取m=0.377; b 为每孔闸净宽,为10m ; n 为孔数,为8孔; H 0为堰上水头,为3.11m ; ζc 为侧收缩系数,为有底坎宽顶堰的侧收缩系数,可由别津斯基公式计算

薄壁堰流的水力计算

薄壁堰流的水力计算 [日期:06/21/2006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20:09:00] 根据堰口形状的不同,薄壁堰可分为矩形薄壁堰、三角形薄壁堰等。由于薄壁堰流具有稳定的水头与流量关系,一般多用于实验室及小河渠的流量测量;另外,曲线型实用堰的剖面型式和隧洞进口曲线常根据薄壁堰流水股的下缘曲线确定,因此研究薄壁堰流具有实际意义。 (一)矩形薄壁堰流 利用矩形薄壁堰测流时,为了得到较高的量测精度,一般要求: (1)无侧收缩(堰宽与上游引水渠宽度相同,即=); (2)下游水位低,不影响出流量; (3)堰上水头>2.5cm。因为当过小时,出流将不稳定; (4)水舌下面的空间应与大气相通。否则由于溢流水舌把空气带走,压强降低,水舌下面形成局部真空,出流将不稳定。故在无侧收缩、自由出流时,矩形薄壁堰流的流量公式为 为应用方便,可以把行进流速的影响包括在流量系数中去。为此,把上式改写为 (8-17) 式中一考虑行近流速水头影响的流量系数。 无侧收缩的矩形薄壁堰的流量系数可由雷保克公式计算 (8-18) 适用条件≥0.025m ,≤2 ,式中为堰顶水头,为上游堰高。 有侧收缩的矩形薄壁堰的流量系数可用板谷一手岛公式确定 式中为堰顶水头;为上游堰高, 为堰宽,为引水渠宽。 适用条件为:=0.5m~6.3m,=0.15m~5m, =0.03m~0.45m , ≥0.06。

当下游水位超过堰顶一定高度时,堰的过水能力开始减小,这种溢流状态称为淹没堰流。在淹没出流 时,水面有较大的波动,水头不易测准,故作为测流工具的薄壁堰不宜在淹没条件下工作。为了 保证薄壁堰不淹没,一般要求>0.7。其中指上下游水位差,指下游堰高。 (二)三角形薄壁堰流 当测量较小流量时,为了提高量测精度,常采用三角形薄壁堰。三角形薄壁堰在小水头时堰口水面宽度较小,流量的微小变化将引起水头的显著变化,因此在量测小流量时比矩形堰的精度较高。 根据试验,直角三角形薄壁堰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8-20) 适用条件:=0.05m~0.25m; 堰高≥2H,渠宽B0≥(3~4) 。 例8-6某矩形渠道设有一矩形无侧收缩薄壁堰,已知堰宽=1m,上、下游堰高==0.8m,堰上水头=0.5m,为自由出流,求通过薄壁堰的流量。 解: 按公式(8-18)计算流量系数 =0.4034+0.0534 =0.4034+0.0534=0.4398 ==0.43981=0.689m3/s 径流总量时段Δt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它的单位是立方米(m3)或亿立方米。以所计算时段的时间乘以该时段内的平均流量,就得径流总量W,即W=QΔt。式中,Δt 为时段长(如日、月、年、多年等);Q为T时段内的平均流量(立方米/秒)。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流量为纵坐标点绘出来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流量过程线。流量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即为径流量。

流量与管径、力、流速之间关系计算公式

流量与管径、压力、流速的一般关系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内径的平方X流速(立方米/小时)。 其中,管内径单位:mm ,流速单位:米/秒,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水头损失计算Chezy 公式 这里: Q ——断面水流量(m3/s) C ——Chezy糙率系数(m1/2/s) A ——断面面积(m2)

R ——水力半径(m) S ——水力坡度(m/m) 根据需要也可以变换为其它表示方法: Darcy-Weisbach公式 由于 这里: h f——沿程水头损失(mm3/s) f ——Darcy-Weisbach水头损失系数(无量纲) l ——管道长度(m) d ——管道内径(mm) v ——管道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m/s2) 水力计算是输配水管道设计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在保证用户水量、水压安全的条件下,通过水力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确经济管径。输配水管道水力计算包含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而局部水头损失一般仅为沿程水头损失的5~10%,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1.1 管道常用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是水流摩阻做功消耗的能量,不同的水流流态,遵循不同的规律,计算方法也不一样。输配水管道水流流态都处在紊流区,紊流区水流的阻力是水的粘滞力及水流速度与压强脉动的结果。紊流又根据阻力特征划分为水力光滑区、过渡区、粗糙区。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都有适用范围和条件,一般都以水流阻力特征区划分。 水流阻力特征区的判别方法,工程设计宜采用数值做

水闸工程设计万能模板

水闸工程设计万能模板 压力扬压力渗流压力合计- 1956 浮托力 - 闸室基底应力计算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XX[2] 条规定:当结构布置及受力情况对称时,闸室基底应力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PPminmaxmaxminGMAWG16e AB式中:——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G——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 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 的形心轴的力矩; A——闸室基底面的面积; W——闸室基底面对于该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e——竖向力对底板底面中心的偏心距;e B——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 各种情况下,闸室基底应力具体计算结果见表9—6。 表9—6 闸室基底应力计算表 计算情况完建情况设计情况 B23 2MG;

M A 2B e PmaxPmin 36 校核情况 1956 - 地基承载能力验算 已知地基允许承载力[P]为100(kPa)。基底压力不均匀系数Pmaxpmin的允许 值《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XX[2]表可知:基本组合=~;特殊组合=。验算P 表9—7 验算P计算表 完建情况设计情况校核情况 Pmax Pmin PmaxPmin2P [P] P 100 100 100 经验算,符合设计要求。验算PmaxR 具体计算见表 表9—8 验算Pmax计算表 完建情况设计情况校核情况 Pmax [P] 120 120 120 经验算,符合设计要求。验算PmaxPmin 37 表9—9 验算计算表 完建情况设计情况校核情况 Pmax Pmin ~ ~ 经验算,符合设计要求。 闸室抗滑稳定计算 闸底板上、下游端设置的齿墙深度为,按浅齿墙考虑,闸基下没有软弱夹层。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

水力学常用计算公式精选文档

水力学常用计算公式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1、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 Q=A ν=AC Ri C=n 1R y (一般计算公式)C=n 1 R 61 (称曼宁公式) 2、渡槽进口尺寸(明渠均匀流) z :渡槽进口的水位降(进出口水位差) ε:渡槽进口侧向收缩系数,一般ε=~ b :渡槽的宽度(米) h :渡槽的过水深度(米) φ:流速系数φ=~ 3、倒虹吸计算公式: Q=mA z g 2(m 3/秒) 4、跌水计算公式: 5、流量计算公式: Q=A ν 式中Q ——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m 3/s ; ν——通过该断面的流速,m /h A ——过水断面的面积,m 2。 6、溢洪道计算 1)进口不设闸门的正流式开敞溢洪道 (1)淹没出流:Q =εσMBH 2 3 =侧向收缩系数×淹没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 3 (2)实用堰出流:Q=εMBH 2 3 gZ 2bh Q =跌水水力计算公式:Q =εmB 2 /30g 2H , 式中:ε—侧收缩系数,矩形进口ε=0.85~0.95;, B —进口宽度(米);m —流量系数

=侧向收缩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 3 2)进口装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 (1)开敞式溢洪道。 Q =εσMBH 2 3 =侧向收缩系数×淹没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 3 (2)孔口自由出流计算公式为 Q=M ωH =堰顶闸门自由式孔流的流量系数×闸孔过水断面面积×H 其中:ω=be 7、放水涵管(洞)出流计算 1)、无压管流 Q=μA 02gH =流量系数×放水孔口断面面积×02gH 2)、有压管流 Q =μA 02gH =流量系数×放水孔口断面面积×02gH 8、测流堰的流量计算——薄壁堰测流的计算 1)三角形薄壁测流堰,其中θ=90°,即 自由出流:Q =2 5或Q =(2-15) 淹没出流:Q =(25 )σ(2-16) 淹没系数:σ=2)13.0( 756.0--H h n +(2-17) 2)梯形薄壁测流堰,其中θ应满足tan θ=4 1 ,以及b >3H ,即 自由出流:Q =g 22 3=2 3(2-18)

水闸设计计算

一、初步设计 兴化闸为无坝引水进水闸,该枢纽主要由引水渠、防沙设施和进水闸组成,本次设计主要任务是确定兴化闸的型式、尺寸及枢纽布置方案;并进行水力计算、防渗排水设计、闸室布置与稳定计算、闸室底板结构设计等,绘出枢纽平面布置图及上下游立视图。 二、设计基本资料 1. 概述 兴化闸建在兴化镇以北的兴化渠上,闸址地理位置见图。该闸的主要作用有: 防洪:当兴化河水位较高时,关闸挡水,以防止兴化河水入侵兴化渠下游两岸农田,保护下游的农田和村镇。 灌溉:灌溉期引兴化河水北调,以灌溉兴化渠两岸的农田。 引水冲淤:在枯水季节,引兴化河水北上至下游的大成港,以冲淤保港。 7.0 北 至大成港 9.0 渠 化 11.0 兴 闸管所 兴化闸 兴化 河 兴化镇 闸址位置示意图(单位:m) 2.规划数据 兴化渠为人工渠道,其剖面尺寸如图所示。渠底高程为0.5m,底宽50.0m,两岸边坡均为1:2。该闸的主要设计组合有以下几方面:

11.8 0.5 50.0 兴化渠剖面示意图(单位:m) 2.1孔口设计水位、流量 根据规划要求,在灌溉期由兴化闸自流引兴化河水灌溉,引水流量为300m3/s,此时闸上游 水位为7.83m,闸下游水位为7.78m;在冬季枯水季节由兴化闸自流引水送至下游大成港冲淤保 港,引水流量为100m3/s,此时相应的闸上游水位为7.44m,下游为7.38m。 2.2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 (1)设计情况:上游水位10.3m,浪高0.8m,下游水位7.0m。 (2)校核情况:上游水位10.7m,浪高0.5m,下游水位7.0m。 2.3消能防冲设计水位组合 (1)消能防冲的不利水位组合:引水流量为300m3/s,相应的上游水位10.7m,下游水位为 7.78m。 (2)下游水位流量关系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3.地质资料 3.1闸基土质分布情况 根据钻探报告,闸基土质分布情况见表 层序高程(m)土质情况标准贯入击数(击) Ⅰ11.75~2.40 重粉质壤土9~13 Ⅱ 2.40~0.7 散粉质壤土8 Ⅲ0.7~-16.7 坚硬粉质粘土 (局部含铁锰结核) 15~21 Q(m3/s)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H下(m)7.0 7.20 7.38 7.54 7.66 7.74 7.78

输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输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1.常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供水工程中的管道水力计算一般均按照均匀流计算,目前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管道水力计算公式有: 达西(DARCY )公式: g d v l h f 22 **=λ (1) 谢才(chezy )公式: i R C v **= (2) 海澄-威廉(HAZEN-WILIAMS )公式: 87 .4852.1852.167.10d C l Q h h f ***= (3) 式中 h f -----------沿程损失,m λ----------沿程阻力系数 l -----------管段长度,m d-----------管道计算内径,m g-----------重力加速度,m/s 2 C-----------谢才系数 i------------水力坡降; R-----------水力半径,m Q-----------管道流量m/s 2 v------------流速 m/s C n -----------海澄―威廉系数 其中达西公式、谢才公式对于管道和明渠的水力计算都适用。海澄-威廉公式影响参数较小,作为一个传统公式,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管网系统计算。三种水力计算公式中 ,与管道内壁粗糙程度相关的系数均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参数。 2.规范中水力计算公式的规定 3.查阅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其他各管道设计规范,针对不同的设计条件,推荐 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也有所差异,见表1: 表1 各规范推荐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3.1达西公式 达西公式是基于圆管层流运动推导出来的均匀流沿程损失普遍计算公式,该式适用于任何截面形状的光滑或粗糙管内的层流和紊流。公式中沿程阻力系数λ值的确定是水头损失计算的关键,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舍维列夫公式,布拉修斯公式及柯列勃洛克(C.F.COLEBROOK )公式均是针对工业管道条件计算λ值的著名经验公式。 舍维列夫公式的导出条件是水温10℃,运动粘度1.3*10-6 m 2/s,适用于旧钢管和旧铸铁管,紊流过渡区及粗糙度区.该公式在国内运用较广. 柯列勃洛可公式)Re 51.27.3lg(21 λ λ+?*-=d (Δ为当量粗糙度,Re 为雷诺数)是根据大量工业管道试验资料提出的工业管道过渡区λ值计算公式,该式实际上是泥古拉兹光滑区公式和粗糙区公式的结合,适用范围为4000

水力计算公式选用

水力计算公式选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长距离输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的选用 1.常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供水工程中的管道水力计算一般均按照均匀流计算,目前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管道水力计算公式有: 达西(DARCY )公式: g d v l h f 22 **=λ (1) 谢才(chezy )公式: i R C v **= (2) 海澄-威廉(HAZEN-WILIAMS )公式: 87 .4852.1852.167.10d C l Q h h f ***= (3) 式中h f ------------沿程损失,m λ―――沿程阻力系数 l ――管段长度,m d-----管道计算内径,m g----重力加速度,m/s 2 C----谢才系数 i----水力坡降; R ―――水力半径,m Q ―――管道流量m/s 2 v----流速 m/s

C n----海澄――威廉系数 其中大西公式,谢才公式对于管道和明渠的水力计算都适用。海澄-威廉公式影响参数较小,作为一个传统公式,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管网系统计算。三种水力计算公式中,与管道内壁粗糙程度相关的系数均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参数。 2.规范中水力计算公式的规定 3.查阅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其他各管道设计规范,针对不同的设计条件,推荐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也有所差异,见表1: 表1 各规范推荐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4.公式的适用范围: 3.1达西公式 达西公式是基于圆管层流运动推导出来的均匀流沿程损失普遍计算公式,该式适用于任何截面形状的光滑或粗糙管内的层流和紊流。公式中沿程阻力系数λ)公式均是针对工业管道条件计算λ值的着名经验公式。 舍维列夫公式的导出条件是水温10℃,运动粘度*10-6 m 2/s,适用于旧钢管和旧铸铁管,紊流过渡区及粗糙度区.该公式在国内运用教广. 柯列勃洛可公式 )Re 51 .27.3lg( 21 λ λ +?*-=d (Δ为当量粗糙度,Re 为雷诺数)是根据大量工业管道试验资料提出的工业管道过渡区λ值计算公式,该式实际上是泥古拉兹光滑区公式和粗糙区公式的结合,适用范围为4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