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电机实验指导书

控制电机实验指导书

控制电机实验指导书
控制电机实验指导书

安徽工程大学

《控制电机》课程实验指导书

专业:自动化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目录

步进电动机使用说明 (2)

实验一步进电动机(2学时) (5)

实验二交流伺服机电动机(2学时) (10)

步进电动机说明

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机,是数字控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执行元件,它是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转角或转速的执行电动机,其角位移量与输入电脉冲数成正比;其转速与电脉冲的频率成正比。在负载能力范围内,这些关系将不受电源电压、负载、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可在很宽的范围内实现调速,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随着数字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步进电机的控制更加简便、灵活和智能化。现已广泛用于各种数控机床、绘图机、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外设,数、模变换等数字控制系统中作为元件。

一、使用说明

D54步进电机实验装置由步进电机智能控制箱和实验装置两部分构成。

(一)步进电机智能控制箱

本控制箱用以控制步进电机的各种运行方式,它的控制功能是由单片机来实现的。通过键盘的操作和不同的显示方式来确定步进电机的运行状况。

本控制箱可适用于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动机各种运行方式的控制。

因实验装置仅提供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故控制箱只提供三相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面板上也只装有三相步进电动机的绕组接口。

1、面板示意图(见附录)

2、技术指标

功能:能实现单步运行、连续运行和预置数运行;能实现单拍、双拍及电机的可逆运行。

电脉冲频率:5Hz~1KHz

工作条件:供电电源AC220V±10%,50Hz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80%

重量:6kg

尺寸:390×200×230mm3

3、使用说明

(1)开启电源开关,面板上的三位数字频率计将显示“000”;由六位LED数码管组成的步

进电机运行状态显示器自动进入

“9999→8888→7777→6666→5555→4444→3333→2222→1111→0000”动态自检过程,而

后停显在系统的初态“┤.3”。

(2)控制键盘功能说明

设置键:手动单步运行方式和连续运行各方式的选择。

拍数键:单三拍、双三拍、三相六拍等运行方式的选择。

相数键:电机相数(三相、四相、五相)的选择。

转向键:电机正、反转选择。

数位键:预置步数的数据位设置。

数据键:预置步数位的数据设置。

执行键:执行当前运行状态。

复位键: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系统死机时可按此键,经动态自检过程后返回系统初态。

(3)控制系统试运行

暂不接步进电机绕组,开启电源进入系统初态后,即可进入试运行操作。

1)单步操作运行:每按一次“执行键”,完成一拍的运行,若连续按执行键,状态显示器的末位将依次循环显示“B→C→A→B…”;由五只LED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绕组通电状态指示器的B、C、A将依次循环点亮,以示电脉冲的分配规律。

2)连续运行:按设置键,状态显示器显示“┤3000”,称此状态为连续运行的初态.此时,可分别操作“拍数”、“转向”和“相数”三个键,以确定步进电机当前所需的运行方式。最后按“执行”键,即可实现连续运行。三个键的具体操作如下(注:在状态显示器显示“┤3000”状态下操作):

a、按“拍数”键:状态显示器首位数码管显示在“┤”、“ ”、“ ”之间切换,分别表示三相单拍、三相六拍和三相双三拍运行方式。

b、按“相数”键:状态显示器的第二位,在“3、4、5”之间切换,分别表示为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机运行。

c、按“转向”键:状态显示器的首位在“┤”与“├”之间切换,“┤”表示正转,“├”表示反转。

3)预置数运行:设定“拍数”、“转向”和“拍数”后,可进行预置数设定,其步骤如下:

a、操作“数位”键,可使状态显示器逐位显示“0.”,出现小数点的位即为选中位。

b、操作“数据”键,写入该位所需的数字。

c、根据所需的总步数,分别操作“数位”和“数据”键,将总步数的各位写入显示器的相应位。至此,预置数设定操作结束。

d、按“执行”键,状态显示器作自动减1运算,直减至0后,自动返回连续运行的初态。

4)步进电机转速的调节与电脉冲频率显示

调节面板上的“速度调节”电位器旋钮,即可改变电脉冲的频率,从而改变了步进电机的转速。同时,由频率计显示出输入序列脉冲的频率。

5)脉冲波形观测

在面板上设有序列脉冲和步进电机三相绕组驱动电源的脉冲波形观测点,分别将各观测点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即可观测到相应的脉冲波形。

经控制系统试运行无误后,即可接入步进电机的实验装置,以完成实验指导书所规定的各项实验内容。

(二)BSZ-1型步进电机实验装置

该装置系统由步进电动机、刻度盘、指针以及弹簧测力矩机构组成。

1、步进电动机技术数据 型号:70BF10C 相数:三相 每相绕组电阻:1.2Ω 每相静态电流:3A 直流励磁电压:24V 最大静力矩:6kgf.cm

2、装置结构

(1)本装置已将步进电动机紧固在实验架上,步进电动机的绕组已按星形(“Y”形)接好并已将四个引出线接在装置的四个接线端上。运行时只需将这四个接线端与智能控制箱的对应输入端相连接即可。

(2)步进电动机转轴上固定有红色指针及力矩测量盘,底面是刻度盘(刻度盘的最小分度为1o)。

(3)本装置门形支架的上端,装有定滑轮和一固定支点(采用卡簧结构),20N 的弹簧秤连接在固定支点上,30N 的弹簧秤通过丝线与下滑轮、测量盘、棘轮机构等连接。装置的下方设有棘轮机构。整套系统由丝绳把棘轮机构、定滑轮、弹簧秤、力矩测量盘等连接起来构成一套完整的力矩测量系统。 附录:

运行状态显示

频率(f )

D 54

实验一步进电动机(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和电机工作情况的了解。

2、掌握步进电动机基本特性的测定方法。

二、预习要点

1、了解步进电动机的工作情况和驱动电源。

2、步进电动机有哪些基本特性?怎样测定?

三、实验项目

1、单步运行状态

2、角位移和脉冲数的关系

3、空载突跳频率的测定

4、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的测定

5、转子振荡状态的观察

6、定子绕组中电流和频率的关系

7、平均转速和脉冲频率的关系

8、矩频特性的测定及最大静力矩特性的测定

四、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D54、D31、D41

3、基本实验电路的外部接线图1表示了基本实验电路的外部接线。

图1 步进电机实验接线图

4、步进电机组件的使用说明及实验操作步骤

(1) 单步运行状态

接通电源,将控制系统设置于单步运行状态,或复位后,按执行键,步进电机走一步距角,绕组相应的发光管发亮,再不断按执行键,步进电机转子也不断作步进运动。改变电机转向,电机作反向步进运动。

(2) 角位移和脉冲数的关系

控制系统接通电源,设置好预置步数,按执行键,电机运转,观察并记录电机偏转角度,再重设置另一置数值,按执行键,观察并记录电机偏转角度于下面两表中,并利用公式计算电机偏转角度与实际值是否一致。

步数= 步

步数= 步

(3) 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的测定

步进电机空载连续运转后缓慢调节速度调节旋钮使频率提高,仔细观察电机是否不失步,如不失步,则再缓慢提高频率,直至电机能连续运转的最高频率,则该频率为步进电机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记为Hz。

(4) 定子绕组中电流和频率的关系(只能测三项单拍)

在步进电机电源的输出端(公共端)串接一只直流电流表(注意+、-端)使步进电机连续运转,由低到高逐渐改变步进电机的频率,读取并记录5-6组电流表的平均值、频率值于下表中,观察示波器波形,并作好记录。

图2 步进电机电流和频率的关系实验接线图

(5) 平均转速和脉冲频率的关系

接通电源,将控制系统设置于连续运行状态,再按执行键,电机连续运转,改变速度调节旋钮,测量频率f与对应的转速n,即n=f(f)。记录5-6组于下表中。

(6) 矩频特性的测定

置步进电机为逆时针转向,试验架上左端挂20N 的弹簧秤,右端挂30N 的弹簧秤,两秤下端的弦线套在皮带轮的凹槽内,控制电路工作于连续方式,设定频率后,使步进电机启动运转,旋转棘轮机构手柄,弹簧秤通过弦线对皮带轮施加制动力矩[力矩大小

2

(D

F F T ?

-=)小大](转盘直径D=6cm ),仔细测定对应设定频率的最大输出动态力矩(电机失步前的力矩)。改变频率,重复上述过程得到一组与频率f 对应的转矩T 值,即为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T=f (f )。记录于下表中。

(7) 静力矩特性T=f (I )

关闭电源,控制电路工作于单步运行状态,将可调电阻箱的两只90Ω电阻并接(阻值为45Ω,电流2.6A ),把可调电阻及一只5安直流电流表串入A 相绕组回路(注意+、-端),把弦线一端串在皮带轮边缘上的小孔并固定,另一端盘绕皮带轮凹槽几圈后结在30N 弹簧秤下端的勾子上,弹簧秤的另一端通过弦线与定滑轮、棘轮机构连接。

接通电源,R 调至最大,并使A 相绕组通过电流。缓慢旋转手柄,读取并记录弹簧秤的最大值(弹簧秤弹回时)即为对应电流I 的最大静力矩T max 值(2

m a

x D F T ?=),

改变可调电阻并使阻值逐渐减小,重复上述过程,可得一组电流I 值及对应I 值的最大静力矩T max 值,即为T max =f (I )静力矩特性。共取4-5组记录于下表中。

图3 步进电机静力矩特性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报告

经过上述实验后,须对照实验内容写出数据总结并对电机试验加以小结。

1.步进电机驱动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波形试验。

(1) 方波发生器

(2) 状态选择

(3) 各相绕组间的电流关系

2.步进电机的特性

(1) 单步运行状态:步矩角

(2) 角位移和脉冲数(步数)关系

(3) 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

(4) 绕组电流的平均值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5) 平均转速和脉冲频率的特性n=f(f)

(6) 矩频特性T=f(f)

(7) 最大静力矩特性T max=f(I)

六、思考题

1、影响步进电机步距的因素有哪些?对实验用步进电机,采用何种方法步距最小?

2、平均转速和脉冲频率的关系怎样?为什么特别强调是平均转速?

3、最大静力矩特性是怎样的特性?由什么因素造成?

4、对该步进电机矩频特性加以评价,能否再进行改善?若能改善应从何处着手?

5、各种通电方式对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交流伺服机电动机(2学时)

伺服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又称为执行电动机,它把输入的控制电压信号变为输出的角位移或角速度。它的运行状态由控制信号控制,加上控制信号它应当立即旋转,去掉控制电压它应当立即停转,转速高低与控制信号成正比。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自制动过程

2、掌握用实验方法配圆形磁场

3、掌握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调节特性的测量方法 二、预习要点

1、对交流伺服电动机有什么技术要求?

2、交流伺服电动机有几种控制方式?

3、何谓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 三、实验项目

1、用实验方法配堵转圆形磁场

2、测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控制时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

3、测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相位控制时的机械特性

4、观察自转现象 四、实验设备 屏上挂件排列顺序:D57、D33、D32、D41

U

图2-1 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控制接线图

1、实测交流伺服电动机α=1(即UC=UN=220V)时的机械特性

(1)关断三相交流电源,按图2-1接线。图中T1、T2选用D57挂件,V1、V2选用D33挂件。

(2)启动三相交流电源,调节调压器,使U f=220V,再调节单相调压器T2使U C=U N=220V。

(3)调节棘轮机构,逐次增大力矩T [T=(F10-F2)×3],将弹簧称读数及电机转速记录于表中。

U f= V U C= V

2、实测交流伺服电动机α=0.75(即UC=0.75UN=165V)时的机械特性

(1)保持U f=220V不变,调节单相调压器T2使U C=0.75U N=165V。

(2)重复上述步骤,将所测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U f = V U C= V

3、实测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

(1)调节三相调压器使U f =220V ,松开棘轮机构,即电机空载。逐次调节单相调压器T 2。使控制电压U C 从220V 逐次减小直到0V 。

(2)将每次所测的控制电压U C 与电动机转速n 记录于下表中。 U

f =220V 4、幅值-相位控制

1)用实验方法使电机堵转时的旋转磁场为圆形磁场

(1)关断三相交流电源,按图2-2接线。图中T 1、T 2、C 选用D57挂件。A 1、A 2表选用D32上1A 档。V 1、V 2、V 3选用D33上300V 档。R 1、R 2选用D41挂件上90Ω并联90Ω共45Ω阻值并用万用表调定在5Ω阻值。示波器两探头地线应接图中N 线,X 踪和Y 踪幅值量程一致,并设在迭加状态。

图2-2 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相位控制接线图

(2)合上三相交流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使U 1=127V ,再调节单相调压器T 2使U C =U 1=127V ,调节棘轮机构使电机堵转。

N

U

(3)调节可变电容C,观察A1和A2表,使I f=I C,此时观察示波器轨迹应为圆形旋转磁场。并且此时U f应等于U C。

2)实测交流伺服电机U1=127V,α=1(即U C=U N=220V)时的机械特性。

(1)调节单相调压器T2使U C=U N=220V。松开棘轮机构,再调节棘轮机构手柄逐次增大力矩。

(2)记录电机从空载至堵转时,10N弹簧称和2N弹簧称读数及电机转速于下表中。

U1= V U C= V

3)实测交流伺服电机U1=127V,α=0.75(即U C=0.75U N=165V)时的机械特性。

(1)调节三相交流电源和单相调压器使U C=0.75U N=165V,重复上面实验,将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U f= V U C= V

5、观察交流伺服电动机“自转”现象

1)接线图同2-2一样,调节调压器使U1=127V,U C=220V,再将U C开路,观察电机有无“自转”现象。

2)接线图同2-2一样,调节调压器使U1 =127V,U C=220V,再将U C调到0V,观察电机有无“自转”现象。

六、实验报告

1、作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控制时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

2、作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相位控制时的机械特性

3、分析实验数据及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七、思考题

1、分析无“自转”现象的原因?怎样消除“自转”现象?

2、幅值——相位控制时的交流伺服电动机,什么条件下电机气隙磁场为圆形磁场?其理想空载转速是多大?

机器人实验指导书

实验1机器人机械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的组成; 2、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各部分的原理和作用; 3、掌握机器人单轴运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RBT-5T/S02S教学机器人一台 2、RBT-5T/S02S教学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一套 3、装有运动控制卡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RBT-5T/S02S五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机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原动部件、传动部件、执行部件。基本机械结构连接方式为原动部件——传动部件——执行部件。机器人的传动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机器人的传动简图 Ⅰ关节传动链主要由伺服电机、同步带、减速器构成,Ⅱ关节传动链有伺服电机、减速器构成,Ⅲ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同步带、减速器构成,Ⅳ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公布戴、减速器构成,Ⅴ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同步带、锥齿轮、减速器构成在机器人末端还有一个气动的夹持器。 本机器人中,远东部件包括步进电机河伺服电机两大类,关节Ⅰ、Ⅱ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方式:关节Ⅲ、Ⅳ、Ⅴ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方式。本机器人中采用了带传动、谐波减速传动、锥齿轮传动三种传动方式。执行部件采用了气动手爪机构,以完成抓取作业。 下面对在RBT-5T/S02S五自由度教学机器人中采用的各种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作一简单介绍。1、同步齿形带传动 同步齿形带是以钢丝为强力层,外面覆聚氨酯或橡胶,带的工作面制成齿形(图2-2)。带轮轮面也制成相应的齿形,靠带齿与轮齿啮合实现传动。由于带与轮无相对滑动,能保持两轮的圆周速度同步,故称为同

步齿形带传动。 同步齿形带传动如下特点: 1.平均传动比准确; 2.带的初拉力较小,轴和轴承上所受的载荷较小; 3.由于带薄而轻,强力层强度高,故带速可达40m/s,传动比可达10,结构紧凑,传递功率可达200kW,因而应用日益广泛; 4.效率较高,约为0.98。 5.带及带轮价格较高,对制造安装要求高。 同步齿形带常用于要求传动比准确的中小功率传动中,其传动能力取决于带的强度。带的模数 m 及宽度b 越大,则能传递的圆周力也越大。 图2-2同步齿形带传动结构 2.谐波传动 谐波齿轮减速器是利用行星齿轮传动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速器。谐波齿轮传动(简称谐波传动),它是依靠柔性零件产生弹性机械波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 (一)传动原理 图2-3谐波传动原理 图2-3示出一种最简单的谐波传动工作原理图。 它主要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1)带有内齿圈的刚性齿轮(刚轮)2,它相当于行星系中的中心轮; (2)带有外齿圈的柔性齿轮(柔轮)1,它相当于行星齿轮; (3)波发生器H,它相当于行星架。 作为减速器使用,通常采用波发生器主动、刚轮固定、柔轮输出形式。

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指南(doc 13页)(正式版)

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指导书 1 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认识在直流电机实验中所用的电机、仪表、变阻器等组件及使用方法。 3、熟悉他励电动机(即并励电动机按他励方式)的接线、起动、改变电机转向与调速的方法。 二、预习要点 1、如何正确选择使用仪器仪表。特别是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2、直流电动机起动时,为什么在电枢回路中需要串接起动变阻器? 不串接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3、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回路串接的磁场变阻器应调至什么位置? 为什么? 若励磁回路断开造成失磁时,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4、直流电动机调速及改变转向的方法。 三、实验项目 1、了解DD01电源控制屏中的电枢电源、励磁电源、校正直流测功机、变阻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 四、实验设备及控制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1 2、控制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D31、D42、D51、D31、D44

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由实验指导人员介绍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各面板布置及使用方法, 讲解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2、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 图2-1 测电枢绕组直流电阻接线图 (1)按图2-1接线,电阻R 用D44上1800Ω和180Ω串联共1980Ω阻值并调至最大。A 表选用D31上的直流安培表。开关S 选用D51挂箱上的双刀双掷开关。 (2)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枢电源,并调至220V 。调节R 使电枢电流达到0.2A (如果电流太大,可能由于剩磁的作用使电机旋转,测量无法进行;如果此时电流太小,可能由于接触电阻产生较大的误差),迅速测取电机电枢两端电压U 和电流I 。将电机转子分别旋转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周,同样测取U 、I 三组数据列于表2-1中。 (3)增大R 使电流分别达到0.15A 和0.1A ,用同样方法测取六组数据列于表2-1中。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冷态电阻值 表中: )(3 13323133a a a a R R R R ++= (4)计算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电阻 由实验直接测得电枢绕组电阻值,此值为实际冷态电阻值。冷态温度为室温。按下式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绕组电阻值: 式中R aref ——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电枢绕组电阻。(Ω)。 R a ——电枢绕组的实际冷态电阻。(Ω)。 θref ——基准工作温度,对于E 级绝缘为75 ℃。 )(311312111a a a a R R R R ++=)(312322212a a a a R R R R ++=) (1321a a a a R R R R ++=a ref a aref R R θ θ++=235235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单相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 cosφ0=f(U0)。 2、短路实验 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cosφK=f(I K)。 3、负载实验 (1)纯电阻负载 保持U1=U N,cosφ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2)阻感性负载 保持U1=U N,cosφ2=0.8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方法 1、实验设备

图1-1 空载实验接线图 2、空载实验 1)在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按图1-1接线。被测变压器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的一只作为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 P N =77W ,U 1N /U 2N =220/55V ,I 1N /I 2N =0.35/1.4A 。变压器的低压线圈a 、x 接电源,高压线圈A 、X 开路。 2)选好所有电表量程。将控制屏左侧调压器旋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即将其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按下“开”按钮,便接通了三相交流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 0=1.2U N ,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2U N 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 0、I 0、P 0。 4)测取数据时,U=U N 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较密,共测取数据7-8组。记录于表1-1中。 5)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在U N 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出副方电压数据也记录于表1-1中。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实验指导书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012.9

目录 振动教学实验系统组成及基本测试仪器的使用 (2) 实验一用“双踪示波比较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11) 一、实验目的 (11) 二、实验仪器及安装示意图 (11) 三、实验原理 (11)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3) 实验二简谐振动的振幅的测量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仪器及安装示意图 (14) 三、实验原理 (14)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5)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5) 实验三机械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测量 (16) 一、实验目的 (16) 二、实验仪器及安装示意图 (16) 三、实验原理 (16)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9)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9) 实验四单自由度系统有阻尼受迫振动 (20) 一、实验目的 (20) 二、实验仪器及安装示意图 (20) 三、实验原理 (20)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2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22)

振动教学实验系统组成及基本测试仪器的使用 INV1601型振动教学实验系统是一套集成化的振动测试实验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INV1601T型振动教学实验台(以下简称INV1601T实验台) 2、INV1601B型振动教学实验仪(以下简称INV1601B实验仪)及各种传感器 3、INV1601型DASP振动教学实验软件(以下简称INV1601型DASP软件) INV1601型振动教学实验系统方框图如下所示:

1.INV1601T型振动教学实验台 该振动教学实验台主要由弹性体系统、激振系统、隔振系统、阻尼和动力吸振器组成。弹性体系统包括简支梁、悬臂梁、等强度梁、圆板以及用于组成单自由度、二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系统模型的质量块和钢丝。激振系统包括偏心电机激振、接触式激振器、非接触式激振器。隔振系统采用空气阻尼器进行隔振。阻尼采用的是油阻尼器。动力吸振采用的是可拆卸式复式吸振器,同时可以减小四个共振频率。以下对实验台的一些主要部件作详细说明。 1)偏心电动机和调压器 单相交流串激整流式电动机带动偏心质量圆盘转动,偏心质量的离心惯性力产生振动。电动机采用50Hz单相电源供电,其转速随负载或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调压器改变电压的方法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电动机转速可在0~4000转/分的范围内调节。产生不同频率的激振力。 2)JZ-1型电磁式激振器 使用这种激振器时,是将它放置在相对于被测试物体静止的台面上,并将顶杆顶在被测试物体的激振处,顶杆端部与被测试物体之间要有一定的预压力,使顶杆处于限幅器中间。激振前顶杆应处于振动的平衡位置。这样激振器的可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才不发生相应的碰撞。 与电磁式激振器配套使用的仪器有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磁场采用永久磁铁产生时,激振器不需要直流电源。) 信号发生器是产生一定形式、一定频率范围和-定大小振动信号的设备,并向多功能

《电力机车电机》实验指导书

《电力机车电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直流电机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认识在直流电机实验中所用的电机、仪表、变阻器等组件及使用方法。 3.熟悉他励电动机(即并励电动机按他励方式)的接线、起动、改变电机方向与调速的方法。 二.预习要点 1.如何正确选择使用仪器仪表。特别是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2.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为什么在电枢回路中需要串联起动变阻器?不连接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3.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回路连接的磁场变阻器应调至什么位置?为什么?若励磁回路断开造成失磁时,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4.直流电动机调速及改变转向的方法。 三.实验项目 1.了解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中的直流稳压电源、涡流测功机、变阻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毫安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I、MEL-IIA、B)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MEL-13)或电机导轨及校正直流发电机 3.直流并励电动机M03 4.220V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位于实验台主控制屏的下部) 5.电机起动箱(MEL-09)。 6.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MEL-06)。 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由实验指导人员讲解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台各面板的布置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在控制屏上按次序悬挂MEL-13、MEL-09组件,并检查MEL-13和涡流测功机的连接。 3.直流仪表、转速表和变阻器的选择。 直流仪表、转速表量程是根据电机的额定值和实验中可能达到的最大值来选择,变阻器根据实验要求来选用,并按电流的大小选择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接法。 (1)电压量程的选择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12课时)

实验中所用电机铭牌数据一览表

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 实验中开启及关闭电源都在控制屏上操作。 ?开启三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 1)开启电源前。要检查控制屏下面“直流电机电源”的“电枢电源”开关(右下角)及“励磁电源”开关(左下角)都须在“关断”的位置。控制屏左侧端面上安装的调压器旋钮必须在零位,即必须将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总开关”,“关”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实验装置的进线接到电源,但还不能输出电压。此时在电源输出端进行实验电路接线操作是安全的。 3)按下“开”按钮,“开”按钮指示灯亮,表示三相交流调压电源输出插孔U、V、W 及N上已接电。实验电路所需的不同大小的交流电压,都可适当旋转调压器旋钮用导线从这三相四线制插孔中取得。输出线电压为0-450V(可调)并可由控制屏上方的三只交流电压表指示。当电压表下面左边的“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电网电压”时,它指示三相电网进线的线电压;当“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调压电压”时,它指示三相四线制插孔U、V、W和N输出端的线电压。 4)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按下“关”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安全。实验完毕,还需关断“电源总开关”,并将控制屏左侧端面上安装的调压器旋钮调回到零位。将“直流电机电源”的“电枢电源”开关及“励磁电源”开关拨回到“关断”位置。 ?开启直流电机电源的操作: 1)直流电源是由交流电源变换而来,开启“直流电机电源”,必须先完成开启交流电源,即开启“电源总开关”并按下“开”按钮。 2)在此之后,接通“励磁电源”开关,可获得约为220V、0.5A不可调的直流电压输出。接通“电枢电源”开关,可获得40~230V、3A可调节的直流电压输出。励磁电源电压及电枢电源电压都可由控制屏下方的1只直流电压表指示。当将该电压表下方的“指示切换”开关拨向“电枢电压”时,指示电枢电源电压,当将它拨向“励磁电压”时,指示励磁电源电压。但在电路上“励磁电源”与“电枢电源”,“直流电机电源”与“交流三相调压电源”都是经过三相多绕组变压器隔离的,可独立使用。 3)“电枢电源”是采用脉宽调制型开关式稳压电源,输入端接有滤波用的大电容,为了不使过大的充电电流损坏电源电路,采用了限流延时的保护电路。所以本电源在开机时,从电枢电源开合闸到直流电压输出约有3~4秒钟的延时,这是正常的。 4)电枢电源设有过压和过流指示告警保护电路。当输出电压出现过压时,会自动切断输出,并告警指示。此时需要恢复电压,必须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调低电压到正常值(约240V以下),再按“过压复位”按钮,即能输出电压。当负载电流过大(即

机器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机器人运动学实验 一、基本理论 本实验以SCARA四自由度机械臂为例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问题.机器人运动学问题包括运动学方程的表示,运动学方程的正解、反解等,这些是研究机器人动力学和机器人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开放式机器人系统轨迹规划的重要基础。 机械臂杆件链的最末端是机器人工作的末端执行器(或者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是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的目标,对于位姿的描述常有两种方法:关节坐标空间法和直角坐标空间法。 关节坐标空间: 末端执行器的位姿直接由各个关节的坐标来确定,所有关节变量构成一个关节矢量,关节矢量构成的空间称为关节坐标空间。图1-1是GRB400机械臂的关节坐标空间的定义。因为关节坐标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直接可以操纵的,因此这种描述对于运动控制是非常直接的。

图1-1 机器人的关节坐标空间图1-2 机器人的直角坐标空间法直角坐标空间: 机器人末端的位置和方位也可用所在的直角坐标空间的坐标及方位角来描述,当描述机器人的操作任务时,对于使用者来讲采用直角坐标更为直观和方便(如图1-2)。 当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关节坐标给定时,求解其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就是正向运动学求解(运动学正解)问题;反之,当末端执行器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给定时求出对应的关节坐标就是机器人运动学逆解(运动学反解)问题。运动学反解问题相对难度较大,但在机器人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问题包括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及解法三个问题。 存在性:至少存在一组关节变量来产生期望的末端执行器位姿,如果给定末端执行器位置在工作空间外,则解不存在。 唯一性:对于给定的位姿,仅有一组关节变量来产生希望的机器人位姿。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的数目决定于关节数目、连杆参数和关节变量的活动围。通常按

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doc 61页)

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doc 61页)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武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DJDK-1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1) 1-1 控制屏介绍及操作说明 (1) 1-2 DJK01电源控制屏 (1) 1-3 各挂件功能介绍 (4) 第二章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 (80) 1-1 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81) 1-2 实验前的准备 (82) 1-3 实验实施 (83) 1-4 实验总结 (85) 1-5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87) 第三章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89) 实验一 SCR、GTO、MOSFET、GTR、IGBT特性实验 (89)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95) 实验三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100) 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原理实验 (108) 实验五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116) 实验六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124) 1

第一章DJDK-1 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1-1 控制屏介绍及操作说明 一、特点 (1)实验装置采用挂件结构,可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自由组合,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综合性能好,能在一套装置上完成《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电机控制》及《控制理论》等课程所开设的主要实验项目。 (2)实验装置占地面积小,节约实验室用地,无需设置电源控制屏、电缆沟、水泥墩等,可减少基建投资;实验装置只需三相四线的电源即可投入使用,实验室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3)实验机组容量小,耗电小,配置齐全;装置使用的电机经过特殊设计,其参数特性能模拟3KW 左右的通用实验机组。 (4)装置布局合理,外形美观,面板示意图明确、清晰、直观;实验连接线采用强、弱电分开的手枪式插头,两者不能互插,避免强电接入弱电设备, 1

电机学实验大纲-2017版

《电机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机学》课程编码:06013200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自动化 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8 开课单位: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自动化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 2.自动化专业《电机学》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3.近年来《电机学》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电机学》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本实验项目是《电机学》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 3.本实验项目是理解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及变压器的基础; 4.本实验以《电路》、《大学物理》为先修课; 5.本实验为后续的《运动控制基础》、《直流运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及《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课程学习有指导意义。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 1.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解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它一方面研究电机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又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本课程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理论,为学习“直流运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和“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电机的应用; 4.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5.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6.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1)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2)正确连接实验线路; (3)用电机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 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指导书修改(DDSZ-1型)(1)

Tianhuang Teaching Apparatuses 天煌教仪 电机系列实验 DDSZ-1型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Motor And Electric Techniqu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实验指导书 天煌教仪

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受试电机铭牌数据一览表

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 实验中开启及关闭电源都在控制屏上操作。开启三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 1)开启电源前。要检查控制屏下面“直流电机电源”的“电枢电源”开关(右下角)及“励磁电源”开关(左下角)都须在“关”断的位置。控制屏左侧端面上安装的调压器旋钮必须在零位,即必须将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总开关”,“关”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实验装置的进线接到电源,但还不能输出电压。此时在电源输出端进行实验电路接线操作是安全的。 3)按下“开”按钮,“开”按钮指示灯亮,表示三相交流调压电源输出插孔U、V、W及N上已接电。实验电路所需的不同大小的交流电压,都可适当旋转调压器旋钮用导线从这三相四线制插孔中取得。输出线电压为0-450V(可调)并可由控制屏上方的三只交流电压表指示。当电压表下面左边的“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电网电压”时,它指示三相电网进线的线电压;当“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调压电压”时,它指示三相四线制插孔U、V、W和N输出端的线电压。 4)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按下“关”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安全。实验完毕,还需关断“电源总开关”,并将控制屏左侧端面上安装的调压器旋钮调回到零位。将“直流电机电源”的“电枢电源”开关及“励磁电源”开关拨回到“关”断位置。 开启直流电机电源的操作: 1)直流电源是由交流电源变换而来,开启“直流电机电源”,必须先完成开启交流电源,即开启“电源总开关”并按下“开”按钮。 2)在此之后,接通“励磁电源”开关,可获得约为220V、0.5A不可调的直流电压输出。接通“电枢电源”开关,可获得40~230V、3A可调节的直流电压输出。励磁电源电压及电枢电源电压都可由控制屏下方的1只直流电压表指示。

电机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步进电机基本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步进电动机又称为脉冲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和仪表中一种能够快速启动、反转和 制动的执行元件。其功能是将电脉冲转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步进电动机的运 转是由电脉冲信号控制的,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或线位移量与脉冲数成正比,每给一 个脉冲,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步距角)或前进/倒退一步。步进电机旋转的角度由 输入的电脉冲数确定,所以,也有人称步进电动机为一个数字/角度转换器。 当某一相绕阻通电时,对应的磁极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这时,如果定子 和转子的小齿没有对齐,在磁场的作用下,由于磁通具有力图走磁阻最小路径的特点, 转子将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子与定子的齿相互对齐,由此可见,错齿是促使电机旋转 的原因。 四相步进电动机以四相单四拍、四相双四拍、四相八拍方式工作时的脉冲分配表如 表1,表2和表3 表1 四相单四拍脉冲分配表表2 四相双四拍脉冲分配表 时,若用手旋转它,感觉很难转动。

三、实验步骤: 1.将DRYDC-A型运动控制台的电源线和串行通信接口线连接好。 2.打开DRMU-ME-B综合实验台的电源总开关,开关电源的开关,采集仪开关。 启动硬件设备。 3.打开计算机,从桌面或程序组运行DRLink主程序,然后点击DRLink快捷 工具条上的“联机注册”图标,选择“DRLink采集主卡检测”进行注册。 没有使用信号采集主卡的用户可选择:“局域网服务器”进行注册,此时,必需在对话框中填入DRLink服务器的主机IP地址。 4.点击DRLink快捷工具条上“文件夹”图标,出现文件选择对话框,在实验 目录中选择“步进电机基本原理”实验,并启动该实验。 5.点击该实验脚本中的“开关”按钮,向运动控制卡下载实验程序。 6.本实验中先做步进电机的驱动实验:选择运行方式为“连续驱动”,依次选 择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为:四相单四拍、四相双四拍、四相八拍;方向可以是任意的;脉冲间隔参数可用5~10ms。点“电机驱动”按钮,驱动电机工作。观察电机的工作情况。(对于四相八拍的工作方式,脉冲间隔最小可以到2ms)终止电机运行请在运行方式中选择“停止保持”或“停止不保持”。 7.步进电机的自锁实验:运行方式选择“停止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点“电 机驱动”按钮。可以使步进电机某相通电,处于“自锁”状态。此时,用手转动电机的皮带轮,可以感到转动比较困难。 8.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演示:运行方式选择“单步驱动”,点“电机驱动”按钮。 每点击一次“电机驱动”按钮,步进电机旋转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步距角。对于本实验台步距角为1.8o。 除了可以使用DRLink平台下的实验脚本进行本实验外,还可以使用C-51的C语言程序进行本实验。本运动控制平台在内部使用了DRMC-A型运动控制卡,其CPU是ADUC842,关于ADUC842的硬件的详细信息,请参考我们提供的pdf 文档。在DRMC-A型运动控制台,步进电机的端口地址:0x8000,用低4位表示电机的4相,1表示发送脉冲,0表示空。根据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的脉冲分配表(表1~3),逐步向端口的低4位写入0和1就可以了。具体的程序请参考StepMotor1.c~StepMotor5.c。在生成执行代码后,按运动控制台的“PRG”+“RST”按钮后,使用Windows Serial Downloader将执行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简述步进电机的四相八拍工作方式的优、缺点。 五、思考题 根据四相双四拍脉冲分配表(表2),参考StepMotor1.c,设计四相双四拍工作

机构运动创新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整体认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设计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机构的拼接,在培养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可以发现一些基本机构及机械设计中的典型 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对运动方案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融会贯通,对机构系统的运动特性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3、加深学生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组成的认识,了解平面机构组成及运动特性,进一步掌握 机构运动方案构型的各种创新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构思、验证、确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用电机、传感器、等控制测量元件组装动力源,对机械进行驱动和控制的能力。 二、实验的核心内容: 使用“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台”进行积木式组合调整,从而让学生自己构思创新、试凑选型机械设计方案,亲手按比例组装成实物模型,亲手安装电机及控制电路,模拟真实工况,动态演示观察机构的运动情况和传动性能,通过直观调整布局、连接方式及尺寸以及更改电路来验证和改进设计。设计和组装融为一体,直到该模型机构灵活、可靠地按照设计要求运动到位,最终使学生用实验方法自行确定了切实可行,性能较优的机械设计方案和参数,即通过创意实验模拟实施环节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教改目标。 三、实验设备、工具 1、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台,两人一套。 2、交流调速、直流电机等动力控制元件。 3、钢板尺、量角器、游标卡尺。 4、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常用工具一套。 四、实验选题 1、刮雨器传动装置 要求:(1)原动件整周旋转,输出摇杆大摆角摆动(相同的摆角)。

电机学(上)--实验指导书--变压器

实验四单相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 cosφ0=f(U0)。 2、短路实验 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cosφK=f(I K)。 3、负载实验:纯电阻负载 保持U1=U N,cosφ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方法 1 2、屏上排列顺序 D33、DJ11、D32、D34-3、D51、D42、D43 图4-1 空载实验接线图

3、空载实验 (1)在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按图4-1接线。被测变压器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的一只作为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P N=77V·A,U1N/U2N=220/55V,I1N/I2N=0.35/1.4A。变压器的低压线圈a、x接电源,高压线圈A、X开路。 (2)选好所有测量仪表量程。将控制屏左侧调压器旋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即将其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按下“启动”按钮,便接通了三相交流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0=1.2U N,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3U N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0、I0、P0。 (4)测取数据时,U=U N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较密,共测取数据7-8组。记录于表4-1中。 (5)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在U N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出副方电压数据也记录于表4-1中。 4、短路实验 (1)按下控制屏上的“停止”按钮,切断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按图4-2接线(以后每次改接线路,都要关断电源)。将变压器的高压线圈接电源,低压线圈直接短路。 图4-2 短路实验接线图 (2)选好所有测量仪表量程,将交流调压器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接通交流电源,逐次缓慢增加输入电压,直到短路电流等于1.1I N为止,在(0.2~1.1)I N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 K、I K、P K。

控制电机实验指导书

安徽工程大学 《控制电机》课程实验指导书 专业:自动化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目录 步进电动机使用说明 (2) 实验一步进电动机(2学时) (5) 实验二交流伺服机电动机(2学时) (10)

步进电动机说明 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机,是数字控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执行元件,它是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转角或转速的执行电动机,其角位移量与输入电脉冲数成正比;其转速与电脉冲的频率成正比。在负载能力范围内,这些关系将不受电源电压、负载、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可在很宽的范围内实现调速,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随着数字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步进电机的控制更加简便、灵活和智能化。现已广泛用于各种数控机床、绘图机、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外设,数、模变换等数字控制系统中作为元件。 一、使用说明 D54步进电机实验装置由步进电机智能控制箱和实验装置两部分构成。 (一)步进电机智能控制箱 本控制箱用以控制步进电机的各种运行方式,它的控制功能是由单片机来实现的。通过键盘的操作和不同的显示方式来确定步进电机的运行状况。 本控制箱可适用于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动机各种运行方式的控制。 因实验装置仅提供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故控制箱只提供三相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面板上也只装有三相步进电动机的绕组接口。 1、面板示意图(见附录) 2、技术指标 功能:能实现单步运行、连续运行和预置数运行;能实现单拍、双拍及电机的可逆运行。 电脉冲频率:5Hz~1KHz 工作条件:供电电源AC220V±10%,50Hz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80% 重量:6kg 尺寸:390×200×230mm3 3、使用说明 (1)开启电源开关,面板上的三位数字频率计将显示“000”;由六位LED数码管组成的步 进电机运行状态显示器自动进入 “9999→8888→7777→6666→5555→4444→3333→2222→1111→0000”动态自检过程,而 后停显在系统的初态“┤.3”。 (2)控制键盘功能说明 设置键:手动单步运行方式和连续运行各方式的选择。

机械振动学MATLAB实验指导书1

实验名称单自由度系统数值模拟 一、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特性和求解方法;2.掌握强迫振动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方法。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计算机 2.Matlab 软件 3.c 语言三、实验步骤 图,其激励力为:0F F =0F ω为激励频率,为常值。 强迫振动的运动方程: 0cos mx F t kx ω=-- 2.对方程进行求解。 令n ω= ,00F X k =,2c n c m ω==,2c n c c c m ζω= ==则原方程可以变形为: 2202cos n n n x x x X t ζωωωω++= 这是一个非齐次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根据微分方程理论,它的解由两部分组成 12 x x x =+其中,1x 代表齐次微分方程2 20n n x x x ζωω++= 的解,简称齐次解,当1ζ<时,由前面的单自由度阻尼自由振动可得: ()112cos sin cos() n n t t d d d x e B t B t Ae t ζωζωωωω?--=+=-其中:d n ωω=,称为衰减振动的固有频率。

A =1000tan n d x x ζω?ω-+= 由于激励为简谐的,根据微分方程的理论,上述微分方程有如下形式的特解: () 2cos x X t ωφ=-其中的, X φ可以如下得到: 将()2cos x X t ωφ=-()2sin x X t ωωφ=-- () 22cos x X t ωωφ=-- 代入到微分方程2 2 2cos n n n x x x A t ζωωωω++= 中,()()()222 cos 2sin cos cos n n n X t X t X t A t ωωφζωωωφωωφωω----+-=()()()2 22 cos 2sin cos n n n X t X t A t ω ωωφζωωωφωω----=()()222 cos cos sin sin 2sin cos cos sin cos n n n X t t t t A t ωωωφωφζωωωφωφωω??-+--=?? 要想等式成立,等式两边对应的cos t ω和sin t ω系数应该相等(cos t ω和sin t ω正交) ()()22222 cos 2sin sin 2cos 0n n n n n X A X ωωφζωωφωωωφζωωφ???-+=??? ???-+=???? 可以采用如下写法: ()()()222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n n n A t A t A t t ωωωωφφωωφφωφφ=-+???? =---???? ()()() ()()()() 2 2222cos 2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n n n n n X t X t A t t A t A t ω ωωφζωωωφωωφφωφφωφωφωφωφ----=---????=---从而: ()222 cos n n X A ω ωωφ -=22sin n n X A ζωωωφ =() ()2 11021cos ,,2sin 2tan 1n X X X X X X X γφζγφζγφγ-? =??-=???? ?=???=?-?

电机系统实验指导书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07月

前言 1、电机实验是学习研究电机理论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验证和研究电机理论,使学生掌握电机实验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事实求是的科学作风。所设置的实验项目均为验证性实验。 2、本实验主要介绍电气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常用的直流电机、变压器、异步电机的相关实验和实验原理,学生可以掌握实验方法,学会选择仪表,测取实验数据等基本实验研究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3、本实验指导书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等强电方向专业的辅助教材和参考书。 4、本次修订工作主要针对电机学教学大纲并结合教仪设备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目录 本实验课程的说明 (2) 实验一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与调速性能测定(Ⅰ) (3) 实验二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与调速性能测定(Ⅱ) (9) 实验三单相变压器空载、短路和负载实验 (17) 实验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 (24)

本实验课程的说明 1、电机学实验是将课堂上所讲电机理论进一步深化的必备环节,通过实验验证和电机理论相结合,能使学生掌握电机实验的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电机实验课是《电机学》和其相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讲义只侧重于掌握实验方法,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电机理论知识来分析研究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得出必要的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电机这门学科中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所设置的实验项目类型均为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与调速性能测定(Ⅰ) 一、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认识在直流电机实验中所用的电机、仪表、变阻器等部件及使用方法。 3.熟悉他励电动机(即并励电动机按他励方式)的接线、起动、改变电机方向与调速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任务 1.了解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中的直流稳压电源、涡流测功机、变阻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毫安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 四、实验条件 1.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NMEL-18/1) 2.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NMEL-18/2) 3.可调电阻箱(NMEL-03/4) 4.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NMEL-13)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书

目录 实验一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相关软件和硬件设计介绍 (2) 实验二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测定 (6) 实验三二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的测定 (9)

实验一 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相关软件和硬件设计介绍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设置方法; 2、熟悉硬件中各通道代表的意义和设置方式; 3、掌握基本振动测试流程。 二、 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软件简介 软件名称 YE6251力学教学装置。 软件介绍 左面板 下面板 至少应为实验所需最大频率的2倍 力锤信号用信号触发,电磁激振器信号可选连续采样 试件类型 不用的通道双击使其为错号,使用的通道使其为对号 实验中可以使用的方法 采样状态栏

上面板和右面板 某测试全图 三、 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硬件简介 试件 单自由度系统 模拟单自由度的质量块、阻尼、弹簧系统振动。本实验台的力学模型如下: 时间波形 傅立叶分析 传函幅值,需设置输入和输出通道,用右键 仪器的软件开关 开始采样或停止采样 峰谷 值 等光标选择 缩小x 轴图形显示 放大x 轴图形显示 缩小y 轴图形显示 放大y 轴图形显示 自动量程

二自由度系统 模拟二自由度的质量块、阻尼、弹簧系统振动。本实验台的力学模型如下: 激励设备 力锤 给试件施加脉冲激振力并通过其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力信号。有四个锤头,分别用来测量不同的频段,同时对应不同刚度的材料,本实验以铝制锤头为最佳。 信号发生器(通道2) 产生一定频率的电信号,分为手动调频和自动扫频两种操作方式。手动调频用于产生固定的激励频率;自动扫频是仪器在设定的频段内自动循环扫描。 功率放大器(通道1) 本实验台中,接在信号发生器的后端,电磁激振器的前端。由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频率信号通常较小,因此在将其传送到激振器之前,需要将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电磁激振器 对试件进行激励。 采集设备 位移传感器 采用非接触式感应试件位移。 加速度传感器 感应试件加速度。 力和加速度复合传感器 其输出包含两路信号:力和加速度。一般感应激振器的激振力并响应试件的加速度。 位移测量仪(通道4) 本实验台中,位移测量仪用来测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幅值大小,同时将该信号输入计算机以便于数据分析。 力测量仪(通道5) 通过该通道实时测量力值大小,同时将该信号输入计算机以便于数据分析。 加速度测量仪(通道6和通道7) 测量加速度传感器的电信号大小,同时将该信号输入计算机以便于数据分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分解

运动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赵黎明、王雁编 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直流调速 实验一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3.学习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 二.预习要求 1.了解速度调节器在比例工作与比例—积分工作时的输入—输出特性。 2.弄清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见图6-7。 四.实验设备及仪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MCL—33(A)组件或MCL—53组件。 4.MEL-11挂箱 5.MEL—03三相可调电阻(或自配滑线变阻器)。 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直流发电机M01(或电机导轨及测功机、MEL—13组件)。 7.直流电动机M03。 8.双踪示波器。 五.注意事项 1.直流电动机工作前,必须先加上直流激磁。 2.接入ASR构成转速负反馈时,为了防止振荡,可预先把ASR的RP3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使调节器放大倍数最小,同时,ASR的“5”、“6”端接入可调电容(预置7μF)。 3.测取静特性时,须注意主电路电流不许超过电机的额定值(1A)。 4.三相主电源连线时需注意,不可换错相序。 5.电源开关闭合时,过流保护发光二极管可能会亮,只需按下对应的复位开关SB1

即可正常工作。 6.系统开环连接时,不允许突加给定信号U g起动电机。 7.起动电机时,需把MEL-13的测功机加载旋钮逆时针旋到底,以免带负载起动。 8.改变接线时,必须先按下主控制屏总电源开关的“断开”红色按钮,同时使系统的给定为零。 9.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地线通过示波器外壳短接,故在使用时,必须使两探头的地线同电位(只用一根地线即可),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六.实验内容 1.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主电路未通电) (a)用示波器观察MCL—33(或MCL—53,以下同)的双脉冲观察孔,应有双脉冲,且间隔均匀,幅值相同;观察每个晶闸管的控制极、阴极电压波形,应有幅值为1V~2V 的双脉冲。 (b)触发电路输出脉冲应在30°~90°范围内可调。可通过对偏移电压调节单位器及ASR输出电压的调整实现。例如:使ASR输出为0V,调节偏移电压,实现α=90°;再保持偏移电压不变,调节ASR的限幅电位器RP1,使α=30°。 2.求取调速系统在无转速负反馈时的开环工作机械特性。 a.断开ASR的“3”至U ct的连接线,G(给定)直接加至U ct,且Ug调至零,直流电机励磁电源开关闭合。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三相调压器的输出,使U uv、Uvw、Uwu=200V。 注:如您选购的产品为MCL—Ⅲ、Ⅴ,无三相调压器,直接合上主电源。以下均同。 c.调节给定电压U g,使直流电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的范围内测取7~8点,读取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 d 3.带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工作的系统静特性 a.断开G(给定)和U ct的连接线,ASR的输出接至U ct,把ASR的“5”、“6”点短接。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U uv,U vw,U wu为200伏。 c.调节给定电压U g至2V,调整转速变换器RP电位器,使被测电动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ASR的调节电容以及反馈电位器RP3,使电机稳定运行。 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内测取7~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