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C1

C2

C3

40m

40m

30m

-4810m -4900m -4835m

表1-2 储层粒度分析数据

〈2〉储层岩石粒度分析结果:含量最多的粒径为0.25mm~0.5mm 为细砂岩。<0.01的泥 质含量为4.03%属于泥质胶结物,接触式胶结(胶结物含量<5%)固结程度不高。 〈3〉粘土矿物含量平均3.93%,其中高岭石75%,绿泥石8%,伊利石15%。 〈4〉岩石物性:

孔隙度:k=(20%+20%+19.5%)/3=19.67%,孔隙度较大。

渗透率:=φ(200+210+190)/3=200(mD )较好,以颗粒支撑的粒间孔隙的砂岩 储层。故为高孔低渗油藏。

(四)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储层非均质性是指油气储层各种属性(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表征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的定量参数有变异系数、单层突进系数、级差及均质系数。

渗透率变异系数:V k =0.39,表示非均质程度较弱;

渗透率突进系数:T K =

k

K max =200210

=1.05, T K <2表示非均质程度弱; 渗透级差:J k =

m in m ax K K =190

210

=1.105;非均质程度较弱; 渗透率均质系数:max

K K

K P -

=

=0.95,均质性较好。 综上三种参数分析,该储层非均质性较弱,利于开发。

(五)储层敏感性分析

储层敏感性指储层某种损害的发生对外界诱发条件的敏感程度,主要包括速敏、水敏、酸敏、盐敏和碱敏等。储层敏感性评价主要通过流动实验来实现。

〈1〉速敏指数:I v =0.08,由表4可知为弱速敏。

〈2〉水敏指数:I w =0.10,由表5可知为弱水敏。

二、油气藏流体性质分析

油气藏流体性质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1〉 油气水关系:

存在边水和底水,无隔夹层,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没有气顶,含有溶解气;油水界面海拔为-4830m 。

〈2〉 油气水常规物性: 地面脱气原油

粘度:u os = 6.5mpa*s ;脱气原油密度:p os =0.87g/cm 3 ;

凝固点T S =~200 C ;含蜡:4.03%;含硫:0.7%;胶+沥青:10%; 初馏点:500C

天然气相对密度:

r g =0.98;天然气组成见下表:

地层水密度:

w ρ=1.103

cm g

, pH=6.5

总矿化度:TSD=243869ppm

[][]-

+

Cl Na =14822084641<1,且[][][]+

+

-

-2Mg Na Cl =502

84641148220-=126.65>1为氯化钙水型,为深层封闭环境(气田水)(对照《油层物理》P17)。

〈3〉 油气水高压物性:

原始地层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i=1.08, 溶解气油比100=si R (m 3/m 3);

饱和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b=1.12 地层水粘度u w =0.64mpa*s

求解:饱和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ob

Standing 利用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的原油和天然气的分析样品,建立了计算饱和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的如下相关经验公式:

175.12101213.1972.0F B oi -?+=

)110625.5()(

1404.02526

.0+?+=-R o

g S t R F γγ;

求解:地层水的粘度u w 主要受地层温度、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而底层压力的影响很小。经验公式计算地层水粘度:

C t A B

R w )328.1(+=μ

式中:

3

32107221.83133.04056.8574.109C C C S S S A -?++-=;

4

635242105559.1104712.5107964.6106395.21217.1C

C C C S S S S B ----?+?-?-?+-=253105344.6108444.59994.0R R P P C --?+?+=

式中 w μ——地层水粘度,mPa ·s ;

t R ——地层温度,°C ; P R ——地层压力,Mpa ;

S C ——地层水矿化度,%。

以上两公式适应本油藏实际条件(陈元千著《现代油藏工程》P17、P24)。

三、油气藏压力和温度

3300m处可能存在岩性边界,该组数据在计算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时舍去。压力梯度=0.784 Mpa/100m;

温度梯度=2.08°C/100m.

四、渗流物理特性

〈1〉岩石润湿性

吸水指数0.5,吸油指数0.1,由表9可知为水湿。

润湿指数I A=I w-I o=0.4.

表9 岩石润湿性评价表

〈2〉相渗曲线

图1-3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3〉毛管压力曲线

图1-4 毛管压力曲线

五、油气藏天然能量分析

油气藏天然能量主要包括: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重力能等。

该油藏无边水和底水数据资料和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数据,故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不计算。而且由于油藏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故油藏为未饱和油藏,无气顶。

故天然能量只计算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

第二章 储量计算与评价

一、储量计算意义及储量分类

根据计算储量所采用资料的来源不同,储量分为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地质储量。动态地质储量是采用油气藏生产动态资料计算而得的储量数值,多用作开发过程中油气藏评价的参数。静态地质储量是采用静态地质参数计算而得的储量数值,是油气藏早期评价的参数。

二、储量计算方法

对于处在设计阶段的储量计算,主要采用容积法进行。 (1)原油储量计算

目前矿场上进行原油地质储量计算通常采用容积法,即: N=100*A*h*Φ*(1-S Wi )*ρo/Boi 参数计算:

储量计算单元的含油面积A :采用petrel 建模可得A=4.07Km 2. 平均有效厚度h:利用面积加权由petrel 建模可得 h=31.156m ;

平均有效孔隙度Φ:由C1,C3井位20%,而C2井位19.5%,取Φ为0.2; 油层原始平均含水饱和度Swi::小数,由相渗曲线求得; 平均地面原油密度ρo ::资料已给0.8t/m 3;

原始的原油平均体积系数Boi :资料已给1.08m 3/m 3。 计算得,石油地质储量N=1.41*107t ;

其中溶解气的地质储量为: Gs =N·Rsi 式中:

Rsi :原始溶解气油比,是油气藏流体高压物性实验分析值,可用试采生产气油比代替; 地面条件下的溶解气地质储量Gs=1.41*107*100=1.41*109m 3.

三、可采储量预测

可采储量的预测,也是采收率数值的预测,目前大都采用经验方法,即采用由许多已开发油气田和室内实验数据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或图板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

本设计油藏采收率计算是根据Guthrie 和Greenberger 法水驱砂岩的经验公式,即 采收率Er =0.11403+0.2719logK-0.1355logUo+0.25569Swi-1.538Φ-0.00115h

代入参数求得Er=0.327817

(来自陈元千著《现代油藏工程》P74)

油藏可采储量Np =N ?Er=4618761(t)

四、储量评价

储量评价是衡量勘探经济效果、指导储量合理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储量评价工作通常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流度(k/u )

k/u=200/1.5=133.3,属于高流度; (2)地质储量

储量N=1.4089447

10?t,属于中型油田;

(3)地质储量丰度

Ω=N/A=299.8, 属于中丰度; (4)油气井产能

①千米井深稳定日产油量

Q 1=32.9t/d.km ,属于高产井; ②千米井深稳定日产气量

Q 2=0.34)./(103

4

km d m ,属于低产井;

③单位厚度采油指数

表11 三口井采油指数

属于高型;

(5)储层埋藏深度 属于超深层油田。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油气藏(井)产能大小是油气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和合理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依据,在进行油气层工程设计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油气井的产能大小。

一、生产井产能确定

矿场产能测试法:主要是通过对进行实施产能测试,取得产能测试资料,分析产能试井测试资料即可获得油气井的产能,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对于新井而言,每一口都需要进行产能测试。矿场上通常将稳定试井资料和不稳定试井资料整理成油气井产能曲线或IPR曲线,然后确定出油气井的采油指数、产水指数、油井最大潜能、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油气藏的单位厚度产能数据以及GOR和WOR等油气井生产参数。

对c1井来说

从图表可以得

Pwf = -0.0291Q + 53.111 采油指数为34.36 t/d/Mpa

油井最大潜能为1825.1 t/d 油气藏的单位厚度产能45.63 t/d

对于c2井而言

从图表得

Pwf = -0.0281Q + 52.747 采油指数为35.59t/d/Mpa

油井最大潜能为1877.1t/d 油气藏的单位厚度产能46.93 t/

对于C3井而言

从图表可以看出

Pwf =-0.076Q+53.434 采油指数为13.16 t/d/Mpa

油井最大潜能为703.08 t/d 油气藏的单位厚度产能23.44t/d

二、油气藏污染状况分析

钻井、完井过程容易对油气层产生污染并造成伤害,油气层伤害降低油气井产能。为使油气井产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需对油气层伤害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保护和改造油气层的具体措施。

油气井伤害程度是通过分析矿场不稳定试井资料研究确定的,主要应用不稳定试井资料,采用常规的试井分析方法或现代试井分析方法,分析出真实的污染系数,然后可以用污染系数来评价油气井的伤害程度,并根据储层的地质特性和钻井完井液的特性研究分析储层伤害的具体原因,再从油藏工程的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改造油气层的详细建议和措施。

直线段部分:

分析结果:

a*qB/m 2.129046282

k /md 79.83923558

s 2.392061002 直线外推得平均地层压力:Pi=51.381MPa

直线段部分:

分析结果:

a*qB/m 3.98841555

k 149.565583

s 6.80921554

直线外推得平均地层压力:Pi=48.823MPa

三、产能分布特征

油气藏产能是油气井产能的总和。由于油气藏的非均质性,油气藏各个部位及各个层段的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重力分异作用,通常构造高部位的产能较高,这为井位部署提供了参考。

四、合理的产能设计

油气井以多大的产量投入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一般说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油气井产量必须大于经济极限产量;

(二)Pwf>Pb或Pwf>Pd,以防止井底出现二相区而增加渗流阻力、消耗过多的驱替能

量;

(三)油气井产量不能过高、生产压差不能过大,不能在井底附近产生明显的非达西流

动和井底坍塌以及套管损坏、井底出砂等工程问题;

(四)油气井产量应充分利用油气藏能量并能发挥油气井产能;

(五)井底流压应保证流体的有效举升;

(六)油气井产量应能保证注入能力得到及时的补充面压力水平得到较好的保持。

五、注入能力的确定

注入能力的确定目前没有成熟的方法。在确定注入能力时。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注入设备的承受能力

(2)考虑注水井井底的破裂压力

(3)考虑注水井的速敏效应

(4)考虑油藏的注采平衡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4.1开发方式的确定

目前开发方式总体上氛围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和人工补充能量开采两类主要开发方式。开发方式的选择,必须合理利用天然能量,又能有效地保持油藏能量,满足国家对开采速度和稳定时间的要求。

1、天然能量开采的可行性:

该砂岩油藏是典型的未饱和油藏,储层中流体水和含有溶解气的油,无气顶,自然能量主要是靠弹性能和溶解气驱。实际计算用平衡方程原理。

2、人工补充能量开采的研究

一般的只靠弹性能和溶解气驱为天然能量的开采是很难满足达到可采储量的要求,故此油藏在天然能量开采后必须进行人工能量的补充。这个砂岩油藏适于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因为水敏情况比较理想,水敏的伤害不大。但要控制注入速度,防止产生速敏。

故此砂岩油藏的开发方式定为:

天然弹性驱动能量+人工注水能量

天然能量开采方案:

可采储量Np=1.41*107t

原始地层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b: 1.122

饱和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i: 1.08

天然能量开采总量Nn=14089435.56*(1.122-1.08)=594234 t

储量N= A*h*Φ*Soi*ρos/Boi=14089435.56 (t)

占地质储量4.2%

预计天然能量开发1年:

以0.5Mpa生产压差为例,

Δp=0.5Mpa(本设计采用不同生产压差进行优选)

理论单井产量Qo=Kkro(Swc)*h*Δp/Uo=56.4063233 t/d

油井数n=N/Qo=25

每口井的平均深度h=4855m

年生产天数为300天

单井每天产量:594234/(300*25)=79.23t

采出程度:594234/14089435.56=0.04

钻井和地面建设费用:4855*3500*25* (1+30%)=5.522*108 rmb

油田生产管理费用:900000*25=0.225*108 rmb

产出液费用:150*79.23*25*300=0.89*108 rmb

天然能量开发总收入:79.23* 300* 1200*25=7.13*108 rmb

生产利润=(7.13-5.522-0.225-0.89)*109=0.493*108 rmb

即第一年天然能量开采的经济利润为4930万元。

4.2开发层系划分

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的一套生产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

由已知资料知该油藏无隔夹层,非均质性较弱,为单层油藏,故用一套开采层系开发。

4.3井网及井距

此试验选取排状注水、五点法注水及反九点注水法注水开采。

以排状注水,生产压差0.5Mpa为例,

储量N= A*h*Φ*Soi*ρos/Boi=14089435.56 (t)

理论单井产量Qo=Kkro(Swc)*h*Δp/Uo=56.4063233 t/d

井数=N*v/300/Qo =1.484*10^7t*3%/300/56.4t=25

井距a=1000*((4/25)^0.5)/2=200m

4.4开发速度

一般油田的开发速度在2%-4%之间,这样的初始开发的速度符合油田的生产能力,由于这个油藏根据三口测试井的资料确定是个高产油藏,所以生产能力能够达到2%-4%的要求。

该设计中我们选取3%开采速度。

4.5方案设计

由于油藏天然能量较充足,故先利用天然能量开采,年限设为一年,由于存在边底水等因素,一年天然能量开采后油藏能量递减,生产井均见水,即该设计定油藏的无水采油期为一年,且恰为利用天然能量开采的第一年。然后对油藏进行注水开发,以补充地层能量,维持正常生产。注水开采目前有多种方法,如五点法,反九点法,排状注水等。

本设计全部用排状注水进行注水开采,利用不同的生产压差对应不同的井距、生产井数及生产效益原理,本设计分别采用0.5Mpa、1Mpa、1.5Mpa生产压差进行设计,其对应的井距分别为200m,280m,336m,其对应的生产井数为25,13,9.

方案1

0.5Mpa生产压差,第一年打25口生产油井,利用天然能量开采,第二年后加25口注水井,排状注水开采,排距:井距=2:1,采注比=1:1,采收速度:3%。

方案2

1Mpa生产压差,第一年打13口生产油井,利用天然能量开采,第二年后加13口注水井,排状注水开采,排距:井距=2:1,采注比=1:1,采收速度:3%。

方案3

1.5Mpa生产压差,第一年打9口生产油井,利用天然能量开采,第二年后加9口注水井,排状注水开采,排距:井距=2:1,采注比=1:1,采收速度:3%。

第五章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

一、0.5MPa生产压差排状注水开发指标

1.单井初始日产油量

单井初始日产油量

Qoi=Kkro*Swc*h*Δp/Uo

= 816.0637052 cm^3/s= 56.406323 t/d

2.井数、排距、井距

所需油井数n=14089436*0.03/300/56.406323=24.97846904

取n=35

水井数=25

总井数=2*n=50

井距a=1000*((4/25)^0.5)/2=200

排距=2a=500m

3. 生产指标计算:

(1)、假定出口端饱和度Swe,求出I、F(swe)'及Swf到Swe时的无因次时间Δtde

(2)计算排液速度q(t)和累积注入量V(t)

V'(t')= V(t)* ALΦ=1/f’(Swe)

无因次产液速度q'(t')= f’(Swe)/Kro(Swc)*I(Swe)

q(t)= qoi*q'(t')

(3)计算累计产油量

见水时:V'fo(tf')=Swf+(1-f(Swf))/ f’(Swf)-Swc

见水后:V'eo(te')=Swe+(1-f(Swe))/ f’(Swe)-Swc

见水后无因次累积产油量= V'eo(te')- V'fo(tf')

见水后整个油田无因次累积产油量=2n*( V'eo(te')- V'fo(tf')

累积产油量

Np’=1530371*0.8=1224296.8

储量

Np=Σ100AhΦρSoi/Bo=14089435.6 t

采出程度

R=Np’/Np=8.7%

开发年限

t=35.5年,此时油田含水超过98.7%,油井废弃

二、1MPa生产压差排状注水开发指标

1、单井初始日产油量

单井初始日产油量

Qoi=Kkro*Swc*h*Δp/Uo=113.1t/d

2.井数、排距、井距

所需油井数n=14089436*0.03/300/113.1=12.46

取n=13

水井数=13

总井数=2*n=26

井距a=1000*((4/13)^0.5)/2=280

排距=2a=560m

3. 生产指标计算:

(1)、假定出口端饱和度Swe,求出I、F(swe)'及Swf到Swe时的无因次时间Δtde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

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二) 油气层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吉林建筑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与分析 名姓 号学 级班安全121班 业专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池香

2015年6月1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说轿车,以往,轿车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产物,但是如今,他早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家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所扮演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大。而轿车的设计,也要充分的的人机工程尤其是安全人机工程的角度来考虑轿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这些,所以轿车内的设施与配置的设计与安全人机工程的联系也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本设计主要针对于轿车,分析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轿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中驾驶员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对轿车进行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目录 第一章人机学的基本理 论 (1) 第二章轿车的显示装置设 计 (2) 2.1显示装置的概 念 (2) 2.2显示器的分类与选 择 (2) 2.3仪表显示器的设 计 (2) 2.3.1仪表显示装 置 (2) 2.3.2表盘的设 计 (3) 2.3.3 字符 ........................................................... 4 2.3.4 指针 ........................................................... 4 2.4信号灯显示装 置 (5) 2.5显示装置的布 置 (6) 第三章控制装置设计的人机分析及改 进 (8) 3.1方向盘的设计分 析 (8) 3.1.1 方向盘的角度设计 ............................................... 8 3.1.2方向盘的位置设 计 (9) 3.1.3方向盘大小的设计 ............................................... 10 3.2变速杆设计分 析 (10) 3.2.1变速杆的形状 ................................................... 10 3.2.2变速杆的高度及位置 ............................................. 11 3.2.3变速杆的操纵角度及位移 .........................................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LOGO 题目: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专业班级:工业141班组别:五组 组长:xx(140xxxxx) 小组成员:薛xx(140xxxxx)桂xx(140xxxxx) xx(140xxxxx)x(140xxxxx)

任xx(140xxxxx)xx(140xxxxx) 目录 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 (3) 一、利用ISM法进行系统分析 (4) 1.1确定影响因素 (4) 1.2有向图 (5) 1.3可达矩阵 (5) 1.4系统要素集合 (6) 1.5级位划分 (7) 1.6多级递阶有向图 (7) 二、利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体系 (8) 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8) 2.2重要度分析 (9) 2.2.1判断矩阵标度 (9) 2.2.2建立判断矩阵 (9) 2.3总重要度分析 (11) 三、利用模糊综合判断法对案进行评价 (11) 3.1满意度评价 (11) 3.1.1评价指标 (11) 3.1.2评价过程 (11) 四、结论 (14) 五、参考文献 (14) 六、任务分配 (15) 七、个人心得 (15) XX (15) XX (16) 任XX (16) 桂XX (17) X (17) XX (18) 薛XX (19) 八、会议讨论照片 (19)

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摘要】21世纪是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上网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络传递给他们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但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以至于课上课下沉迷于手游、网游,出现了一种“课堂低头族”的现象。目前,大学生逐渐对网络有了一种消极的心理依赖性,对其身心造成了重的危害,甚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为了加强学校学风建设、为了学生的未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低头族AHP ISM 系统分析学风建设 确定研究对象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也在改变。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多途径上网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过度沉迷网络,以至于形成一种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学生上网的动机及其在网上的活动反映了他们不健康的心理倾向,这必将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危害健康。鉴于此,我们决定对学校学生课堂沉迷于手机,形成“课堂低头族”的现象进行分析,解决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为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做贡献。 系统分析的法和步骤 1、分析大学生“课堂低头”的原因,确定影响因素体系;(ISM) 2、制定解决案;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摘要:自行车是目前最流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本着低碳环保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本设计就是要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对 自行车的设计进行安全分析评价,为自行车设计提供参考,使自行车更加安全舒适,造福人群。 关键词:自行车、低碳环保、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分析评价、设计 Abstract Bicycle is the most popular, the most convenient means of transport, in the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object. This design is to use safety ergonomics knowledge of the bicycle design 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or the bicycl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sign, make the bike more safe and comfortable, to benefit the people. Key wards Bicycle、Low-carbonlife、Safety Ergonomics、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Design 目录 0 前言 1 1 课题简介 1 1.1课题现状与问题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2 自行车的结构尺寸 1

3 坐垫 2 3.1坐垫的人机关系 2 3.2坐垫的人机评价 3 3.3坐垫的优化设计 4 4 车把 5 4.1车把的人机关系 5 4.2车把的人机评价 5 4.3车把的优化设计 5 5 车架 6 5.1车架的人机关系 6 5.2车架的人机评价 6 5.3车架的优化设计 7 6 脚蹬与曲柄 7 6.1脚蹬与曲柄的人机关系 7 6.2脚蹬与曲柄的人机评价 7 7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水 水 C1 C2 C3 40m 40m 30m 油 -4810m -4900m -4835m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下面是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欢迎参考!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 机械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中有58%一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由于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不利于健康的操作姿势、用力过度或重复用力等体力消耗产生的疲劳所导致的危险。 由于心理-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时,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缺乏思想准备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的危险。 由于人的各种差错产生的危险。受到环境不利因素的干

扰或由于人-机配合、协调不当,使人产生各种错觉而引起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 在机械设计中,根据安全人机学原则,通过减小操作者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协调好人、机的功能分配和相互作用来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减少机器使用各阶段的差错概率,以保障安全。机械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机械的整体设计阶段,要分析、比较人和机的各自特性,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通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减少操作者干预或介入危险的机会。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机功能分配出现向机器转移,人从直接劳动者向监控或监视转变的趋势,向安全化生产迈进。 适应人体特性。在确定机器的有关尺寸和运动时,应考虑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反应特性以及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特征,避免干扰、紧张、生理或心理上的危险。 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即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人、机相互作用的所有要素,如操纵器、信号装置和显示装置,都应使操作者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清楚、明确,信息沟通快捷、顺畅。 作业空间的布置。这是指显示装置和操纵装置的位置,以及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它对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产生直

软件工程网上书店管理系统详细课程设计报告很经典

一.引言 (1) 二.系统开发的目标 (1) 三.可行性研究 (2) 四.系统需求分析 (2) 五.总体设计 (3) 六.概要设计 (4) 七.详细设计 (7) 八.软件测试 (8) 九.页面显示效果及代码分析 (13) 十.特别说明………………………………………………… ..20

十一.参考资料 (21)

一、引言 1.编写目的 本需求分析文档的目的是说明网上书店管理系统最终需要满足 的条件和限制,为进一步设计和实现提供依据。本文档将用户的需求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是与用户沟通的成果,也是用户验收项目时的参考。 2. 项目背景 系统名称:《网上书店管理系统》 需求背景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市场场上出现了各类的图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消费者在选购图书的时候不能找到自己合意的书籍,同时由于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激生出了网上卖书的现象,由于网上书店里面的图书相当丰富,且价格较市场上的书店里的便宜,以致于越来越多的人上网购书,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设自己的书店,本系统即是在以上各种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建立的一个可以让消费者登录本系统购买他们的图书的一个网上书店 管理系统。 系统用途:本系统利用网络平台,使得消费者和销售者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买书和卖书的行为,同时大大减少的人员的参与。 系统使用围:网上想买书者。 二、系统开发的目标 管理员可以维护客户注册信息、维护图书信息、处订定单信息、维护系统公告、网上售书。查看图书调查报告、游客可以在线注册为会员、投票、购书。本系统的设计目标将最终定位于完成以上所述的系统主要业务的基本模型上。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大数据课程设计报告

大数据课程设计报告 导语: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大数据课程设计报告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数据课程设计报告最近几年,我国各个院校相继开设交互设计课程,但是目前我国的交互设计教学处于初步阶段,交互设计教学的模式研究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交互设计现状的分析,探讨现代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进我国交互设计教学的进步。 交互设计;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交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想、新浪、腾讯等等众多企业对交互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也多,但是行业内人才比较缺乏。如何提高交互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要,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意味着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两大任务,高校理工科教师身兼教学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双重身份,在教学与科研两大阵

地中耕耘。因此,发挥高校理工科教师的双重角色优势,在理工科教学的课堂上引入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使大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地学习,能促进“学术性之教学”的形成,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铸造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基于此,如何将科研思维有效地引入课堂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最近几年,交互设计专业在我国各个院校相继开设,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交互设计教学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交互专业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却也存在不少问题。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目前,各个院校主要利用多媒体进行交互设计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只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并没有考虑到怎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效率,因而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处于被动的位置。 课程体系不完善交叉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涉及设计艺术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等交叉研究的领域。但是目前各个院校内交叉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只包括了交互设计体验设计、交互界面设计、感性工学、人机工程学等课程。在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很多院校还未创立相关课程。另外,很多院校设立的交叉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概述页

目录 1 油藏描述 (1) 1.1油藏概况 (1) 1.2油藏地层特征 (1) 1.3油藏沉积特征 (2) 1.4油藏构造特征 (2) 1.5岩石学特征 (3) 1.6物性特征 (4) 1.7温压系统 (7) 1.8原油性质 (8) 1.9地层水性质 (9) 1.10渗流物理性质 (9) 1.11储量计算及评价 (10) 1.11.1储量计算方法 (10) 1.11.2储量参数的确定 (11) 1.11.3储量评价 (12) 2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13) 2.1导入井头数据、分层数据 (13) I / 1

2.2断层模型 (14) 2.3网格模型设计 (15) 2.4构造模型 (15) 2.5属性模型的建立 (16) 2.5.1渗透率模型 (16) 2.5.2孔隙度模型 (17) 2.6划定油水界面 (17) 2.7储量计算 (18) 2.8三维地质模型储量计算及储量拟合 (19) 3.数值模型建立 (19) 3.1地质模型导入 (20) 3.2流体性质 (21) 3.3相渗关系 (24) 3.4储量计算 (25) 3.5储量拟合 (26) 4 油藏工程论证 (27) 4.1油藏产能评价 (27) 4.2单井产能 (28) I / 1

4.3开发层系划分 (29) 4.3.1开发层系的分析 (29) 4.3.2开发层系划分的原则 (30) 4.4开发方式论证 (31) 4.4.1天然能量驱动采收率预测方法 (32) 4.4.2注水开发水驱采收率预测方法 (33) 4.4.3注水开发可行性论证 (34) 4.5井网密度的计算 (38) 4.6井网密度和井距的确定 (42) 4.7注采压力系统优化 (42) 4.8注水压力 (45) 4.9注水井注水量 (47) 5 开发方案设计 (47) 5.1开发方案设计原则 (47) 5.2开发井网部署 (48) 5.3开发方案指标预测 (49) 5.4经济评价及方案优选 (54) 5.5 方案优选 (55) I / 1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郑平平学号1115074008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2011级1101班 指导教师王小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北区 2013年 12 月 2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 学生姓名李洋 一、课程设计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改进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__ 2013 _年_ 12 月_ 16 日起至 2014_年 1 月 0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校内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设计内容 1、对所研究的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包括该产品与人体尺寸的匹配,操纵或显示装置的感知、认知分析,操纵机构的宜人性分析,用户视觉感受与使用心理的分析; 2、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该产品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创新设计) 4、经过分析论证,进行方案的比较、筛选,优化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5、建立三维模型,制作效果图六视图; 6、绘制标准CAD六视图工程图; 7、制作展板,进行效果展示。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A4幅面,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 2、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参考《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及计要求; 3、所有图纸打印幅面A4(工程图、设计草图、效果图6视图、展板),单独装订成册; 4、设计说明书、图册、所有源文件的刻录光盘一并装入资料带,并填写清单; 5、课程设计题目参见选题表及题目清单,每位同学可从中自行选择其中之一,或自拟题目,但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6、每位同学独立设计,完成所有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王小军系(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安全工程 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安全评价 (3)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3) 1.2安全评价的原则 (3) 1.3安全评价范围 (3) 1.4安全评价内容 (3) 1.5安全评价步骤 (4) 第二章加油站概况 (5) 2.1站内建设 (5) 2.2工艺流程 (5) 2.3安全管理制度 (6) 2.4消防器材配置 (6)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 3.1 加油站固有危险源 (7) 3.2工艺过程中有害因素分析 (12) 3.2.1加油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2) 3.2.2 储油罐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 3.3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4) 3.4重大危险源分析 (15) 3.5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 (15) 3.6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的计算 (16) 3.7顶上事件概率的计算 (17) 3.8结构重要度分析与计算 (17) 3.9概率重要度的计算 (18) 3.10临界重要度分析 (19) 第四章加油站安全对策与措施 (20) 第五章总结 (21)

前言 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安全”是我们国家以至于整个人类发展生存活动中永恒的主题,而就当今世界来看,安全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各行各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首要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34号中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它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现平顶山市加油站作为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单位,有必要定期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加油站由安全评价事务有限公司对其危险化学品经营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取得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许可证。今年,为完成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我小组对其进行了安全评价。经过现场勘查,收集有关资料,在对该加油站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包括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及安全措施的提出与改进等。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评价人员水平有限,本评价中有不当、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与同学批评指正。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鼠标、键盘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产品的 现状与分析 学院:工程学院 姓名:张彰高 学号:20094027016 指导教师:王黎明 中国·大庆

鼠标、键盘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产品的现状与分析 专业:09工业设计姓名:张彰高学号:20094027016 摘要:调查分析了当前鼠标、键盘人体工程设计产品的现状,着重分析了人体工程学在鼠标、键盘设计领域的应运。并从正面反应了人体工程设计产品的优势,及带使用者操作舒适便捷的享受。 关键词:鼠标;键盘;设计;人体工程学 引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体工程学就已经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发展,在设计、环境、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开始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只要是有人机交流的地方就有人体工学的应用。键鼠产品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作为电脑桌面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输入工具,同时也是人机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工作效率的高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从最原始的机械鼠标到激光鼠标,从有线鼠标到无线鼠标,从功能简单的机械键盘到功能丰富的多媒体键盘,我们已经突破了诸多技术瓶颈。 鼠标键盘是人和计算机交互的一个主要界面,它同时集成了光标的移动和计算机的操作的功能,轻松的运动和多功能的按键使鼠标领先于其他各种定位设备,可以说鼠标键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操作电脑的一个最常用的工具,因此设计具有人机工程学特点的鼠标键盘是十分有意义的。鼠标键盘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主要就是鼠标键盘的造型设计。以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鼠标键盘已经成分为市场的主流。 1、鼠标设计现状分析 1.1、人手掌的生理结构 图一:人手掌的血管和神经解剖结构

如图一,人手的结构中,与鼠标相关的部分向上包括前臂,而向下则有手腕、手掌、手指等结构。前臂内部包括尺骨、桡骨等主要的骨骼人就是依靠这两根骨头的交错来完成手腕的旋转的。而手腕结构中主要是一快腕骨,它的转动使得人的手腕可以仰俯。而人的手掌则主要由两组肌肉组成,一个是拇指屈肌和外展肌组成的肌群,一个是小指屈肌及展肌组成的肌群,在两个肌群指间有一条沟壑。对于不同的人,这条沟的深度和宽度是不同的。而这条沟内部,则是人手主要神经和血管所走的地方。手指的结构则相对比较简单,每个手指包括三个指节,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作横向的展开。 对于手腕结构来说,多次的试验证明,当人的手腕呈“仰起”状态时,则“仰起”的夹角在15 度-30 度之间的时候,是最舒适的状态,超出这个范围,会导致前臂肌肉处于拉伸状态,而且也会导致血流的不畅。对于手掌来说,其最自然的形态就是半握拳状态。而鼠标的造型设计,实际上就是要尽量贴合这个形态。对鼠标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要使鼠标外壳紧密贴紧人手掌的两个主要肌群——拇指肌群和小指肌群。使它们能够贴紧而又不受压迫。受压迫会导致手掌处于疲劳状态,而贴不紧又有握不住的感觉。 2、要使鼠标外壳紧贴掌弓而又不压迫它。也就是鼠标外壳要贴紧手掌中间的那条“沟”。如果它不能贴紧,那么手心就会有“悬空”的感觉,而如果压迫了它,因为下面是手主要动脉和神经的必经之地,时间长了以后会导致手缺氧。 3、鼠标的最高点应该位于手心而不是后部的掌浅动脉弓,否则会造成手掌产生压迫感。对于手指,手指的自然形态应该是五个手指都不悬空,而且处于呈150 度左右的自然伸展状态。而对于鼠标设计来说,手指部分的一个特别要求,就是当手指自然伸展时,第三指节的指肚应该正好处于鼠标按键的微动开关上,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按键手感。 1.2、鼠标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本人认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并不是适合每个人,这一点上在鼠标的设计中尤为明显。有很多号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鼠标用起来并不是很舒服,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鼠标设计的时候是以欧美人士作为基准的,而这个基准对于亚洲人来说显得过大了。欧美人士的手掌心平均要比亚洲的手掌心深1-2CM,而且手要长 3-4CM。如图二,就是一张标准体型的亚洲人(174CM)和低于标准体型的欧美人(178CM)士的手掌。 图二:左边为亚洲人手掌,右边为欧美人手掌

石油与天燃气专业介绍

石油与天燃气专业介绍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专业名称:钻井技术 专业代码:5404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工程设计、施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油气井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钻井机械、钻井工程、海洋钻井、试油工程、钻井仪表及自动化、油气层保护技术;制图测绘与CAD训练、金工实习、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地质实习、钻井生产实习、常规钻井设计训练、储层保护综合训练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陆地和海洋钻井工程、试油、井下作业、钻井及工艺设计、探矿、盐业和地热开发等工作。 专业名称:油气开采技术 专业代码:540402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的施工与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提出增产措施、进行开采方案设计和组织施工与生产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油藏工程、采油工程、采气工程、图测绘与CAD训练、金工实习、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地质实习、生产实习、油气开采项目成本分析、油藏工程课程设计、采油课程设计、采气课程设计、油气井开采综合训练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油气田、地方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的油气开采工程技术、城市燃气输配工作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专业名称:油气储运技术 专业代码:540403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石油及天然气(包括成品油和城市燃气)的集输、储运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油气集、储、输、配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泵与压缩机、伙表与自动化、油气集输工程、油气管输工艺、金属腐蚀与防腐、城市燃气输配、制图测绘与CAD训练、工程测绘实习、金工实习、油气集输课程设计、油气管道课程设计、油库管理及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 所属院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指导教师:邓华 1设计目的: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探索可能的改进以及更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扩大学生的学科眼界,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2设计题目: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3说明:盥洗台是我们一天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拥有一个舒适的洗漱环境和平台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通过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台的人机学评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不便之处,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网络对盥洗台的现状进行改进设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本文运用人因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4背景:我们小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西苑3号楼3区二楼的盥洗室。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西苑的8栋公寓均采用这样的洗漱室。而且也是我们小组日常生活的地方,每天可以接触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调研: 1.水龙头数。现在的宿舍是12个水龙头,而通常洗漱室高峰期有14到16 个人同时洗漱。同学们要么与人共用,要么等待。一方面会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造成心理上不舒服,另外一方面浪费等待时间。90% 同学认为应该增加水龙头数目 2.水槽深度。85%同学觉得水槽深度应该为一个面盆的深度为最佳,15%同学觉得深度要达到半个桶的深度。 3.放刷牙杯子的位置。100%同学同意放水槽上方的凸台。并且要有边缘,以防牙刷、杯子等洗漱用具的掉落。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案例

网上招聘系统分析设计

目录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3 - 第二章软件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16) 第三章网上招聘系统详细设计 (54) 第四章软件项目的编码案例说明 (67) 第五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计划 (74) 第六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设计 (78) 第八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报告 (95)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1.导言 1.1 目的 该文档是关于用户对于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重点描述了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需求,是概要设计阶段的重要输入。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 ·设计人员; ·开发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测试人员; ·用户。 1.2 围 该文档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解决整个项目系统的“做什么”的问题。在这里,没有涉及开发技术,而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为客户、用户、开发方等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1.3 编写说明 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JSP,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模语言)的缩写,是一个标准的建模语言。 1.4 术语定义 无 1.5 引用标准 [1]《企业文档格式标准》,****************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6 参考资料 [1]《UML说明》,***********************软件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公司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7 版本更新信息 本文档的更新记录如表A-1所示。 表A-1 版本更新记录 修改编号修改日期修改后版本修改位置修改容概述 001 002 003 004 005 2008.9.5 2006.9.10 2006.9.15 2006.9.16 2006.10.18 0.1 0.2 0.3 0.4 1.0 全部 第3.1节 第4.1节 第5.1节 第7章 初始发布版本 增加 修改 修改 增加 2.系统定义 我们分别阐述一下项目的来源、背景,项目的用户特点和项目的目标。 2.1 项目来源及背景 本项目是为某公司开发的一个网上招聘系统,由于这个公司的规模比较大,需要招聘 的员工也很多,每次招聘总能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如何挑选合适的应聘者常常是公司比较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 人机学研究与设计小组: 成员姓名: 班级学号: 完成时间: 成绩: (学校) (系别)

目录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说明书 (2) 前言 (3) 一、选题的目的 (3) 二、选题的意义 (3) 三、设计程序 (3) 第一部分评析准备 (4) 一、实地调研考察 (4) 1.1、洗漱室实际情况及调查表 (4) 1.2、问卷结果整理 (8) 1.3、问卷结果分析 (16) 第二部分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 (17) 一、洗漱室的整体布局评价 (17) 2.1.1、门的宽度 (18) 2.1.2、门的位置 (18) 2.1.3.人均使用面积 (19) 二、水龙头的使用及其与水管材料评价 (19) 2.2.1 水龙头的清洁及损坏 (20)

2.2.2 水龙头的使用空间 (20) 三、水龙头的水流的评价 (20) 四、洗漱室水槽的评价 (21) 2.4.1、水池太浅 (22) 2.4.2、水槽的高度 (23) 五、晾衣绳的高度评价 (24) 六、洗漱室的灯光评价 (25) 七、地板湿滑积水评价 (28) 2.7.1 地板湿滑 (28) 2.7.2、地面积水 (28) 第三部分改进设计 (32) 一、洗漱室的空间布局的设计改进 (32) 二、洗漱室水槽的设计改进 (33) 三、洗漱室的排水系统 (35) 第四部分设计评价 (38) 总结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41)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人机学研究与设计》 二、设计任务 通过调研考察,分析现有学生宿舍洗漱室的人机关系是否合理,并结合所学《人因工程学》原理,对其进行调整设计,使得公共洗漱室能够得到更好地使用。

宿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寝室桌椅的安全人机优化设计 班级:2012级安管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刘艳宾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院学院

目录 人体参数———————————————————————3 4 5 电脑桌高度的确定——————————————————— 5 6 电脑桌材质和颜色选择——————————————————7 电脑桌标准尺寸—————————————————————8 宿舍电脑桌分析————————————————————9 10 电脑桌设计———————————————————————11 座椅设计理念——————————————————————12 座椅结构————————————————————————13 座椅建模————————————————————————14 座椅渲染效果——————————————————————15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6

学生公寓电脑桌的人机学分析与设计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寝室电脑桌的尺寸,外形进行分析,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有关知识,以及人的主要尺寸,对大学生电脑桌进行评估及改进。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人体参数舒适安全 人体的主要参数: 表1 人体测量尺寸主要参数如下(CM): 项目百分位 数 男(尺 寸) 女(尺 寸) 尺寸平 均值 坐高50 908 855 881.5 坐姿眼高50 798 739 768.5 坐姿肘高50 263 + 413 251 + 382 654.5 小腿加足高50 坐姿大腿厚 度 95 151 151 151 坐姿膝高95 532 493 512.5 电脑桌的整体要求: 桌面的高度、键盘的抽屉、走线等要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习惯。 电脑桌的高度应该适中,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可知,电脑桌的高度应以第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的人体尺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基于层次分析法的 校园食堂综合服务水平对比评价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专业:交通工程 指导老师: 成员: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校园食堂综合服务水平对比评价 一、调查背景简介 高校食堂服务是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食堂服务质量的好坏,对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有较大影响。在高校后勤工作迈向社会化的今天,高校食堂要在逐渐开放的校内市场中求生存,就必须注重服务质量,以服务质量赢得市场和效益,从而给师生带来安全放心的食品,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下面,我们将对学生活动中心一楼食堂、学生活动中心二楼食堂以及明湖餐厅作简要的介绍和定性分析。 1.1学生活动中心一楼食堂简介 学生活动中心一楼食堂位于北京交通大学主校区西北方向,紧邻22号公寓、12号公寓两座学生宿舍。来此就餐的群体主要为从思源西楼、思源楼、建艺楼下课的学生和居住在12号、22号以及19号宿舍楼的学生。 学活一楼共有15个窗口,早餐、午餐、晚餐的供应时间分别为07:00—09:00、11:00—13:00、17:00—19:00,其中早07:30—7:50、午12:05—12:30、晚18:15—18:30为学生就餐高峰。早餐主要供应各类面食和粥,相比之下,晚餐和午餐菜品较为丰富。调查发现,学活一楼的操作间较为卫生、服务人员均带有手套和口罩,餐具均经过反复消毒方给学生使用。 综合以上方面,学活一楼卫生整体条件较好,上菜速度快,价格经济实惠,但菜品口味和质量一般,种类较少,整体就餐环境较为简陋,高峰时期需要等座。1.2学生活动中心二楼食堂简介 学生活动中心二楼食堂位于学生活动中心一食堂楼上。来此就餐的群体和学活一食堂大体相同,但更加追求菜品的种类和质量。 学活二楼一共有16个窗口,早餐、午餐、晚餐的供应时间分别为07:00—10:30、11:00—14:00、17:00—19:30,其中早07:30—7:50、午12:05—12:30、晚18:15—18:30为学生就餐高峰。早餐供应各类面食、粥等,午餐和晚餐除供应早餐的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几个窗口供应菜品和小吃。调查发现,学活二楼的操作间较为卫生,但服务人员卫生不及一楼。 综合以上方面,学活二楼卫生整体条件和上菜速度相对一楼略有逊色,价格较一楼略贵,但菜品口味质量以及花色品种要明显优于一楼,整体就餐环境较好,一般情况下无需等座。 1.3明湖餐厅简介 明湖餐厅位于交大东北方向一食堂三楼,紧邻18号公寓、16号公寓两栋学生宿舍。来此就餐的群体主要为图书馆自习、逸夫楼下课学生以及居住在其旁的两栋宿舍楼的学生。一般来明湖就餐的学生以集体或情侣形式为主,主要追求就餐环境和菜品质量。 明湖餐厅共有五个窗口,午餐、晚餐的供应时间分别为10:30—14:30、16:30—21:00,其中午12:05—12:30、晚18:15—18:30为学生就餐高峰。早餐供应各类面食、粥等,午餐和晚餐除供应早餐的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几个窗口供应菜品和小吃。但其业务处理过程较以上两个食堂明显不同:顾客通过收银员人为操作,选择喜欢的菜品,付款后生成菜品订单,然后通过顾客提交至厨房售票窗口,后台生成菜品,服务人员将菜品送达餐桌。就餐完毕后,无需将剩余菜品和餐具递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口井的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口井的设计

哈尔滨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 报告 课程钻井课程设计 题目一口井的设计 院系石油工程系 专业班级石油工程10- 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主要内容: (1) 油藏地质概况; (2) 油藏流体物性分析; (3)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4) 油藏储量计算; (5) 油藏驱动能量及开发方式的确定; (6) 开发井网、开发层系及开采速度的设计; (7)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与对比。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实例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本专题设计,设计报告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1) 封面;(2)任务书;(3) 基本数据;(4) 目录;(5)正文;(6)结论;(7)参考文献。 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范、论据 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 [1] 刘德华.油藏工程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 何更生.油层物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4] 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5] 陈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6] 李颖川.采油工程.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目录 第1章油藏地质概况 (2) 1.1油藏构造特征 (2) 1.2 油藏储层特性分析 (3) 第2章油藏流体物性分析 (6) 2.1油水关系(边底水,气顶,溶解气) (6) 2.2油气水的高压物性 (7) 2.3渗流物理特性 (8) 第3章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油藏压力系统 (11) 3.2 油藏温度系统 (13) 第4章油藏储量计算 (15) 4.1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各种储量参数的获得 (18) 4.3最终计算N、 Gs (18) 4.4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的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储量评价 (19) 第5章油藏驱动能量及开发方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天然能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开发方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开发井网、开发层系及开采速度的设计 .. (22) 6.1开发层系的划分 (22) 6.2开发井网的设计 (22) 6.3开发速度的设计 (22) 第7章开发方案的对比与经济评价 (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