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WLL

名次解释:

1.冷冻食品TTT概念:指速冻食品在生

产、储藏及流通各个环节中,经历的时

间和经受的温度对起品质的容许限度有

决定性的影响。

2.栅栏因子:指食品防腐的方法或原理归

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降低水分活

度的酸化,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添加防

腐剂,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因子的作用。

3.食品的干制过程:实际上是食品从外界

吸收足够的热量使其所含水分不断向环

境中转移,从而导致其含水量不断降低

的过程。

4.吸收剂量:在辐射源的辐射照场内单位

质量被辐射物质吸收的辐照能量称为吸

收剂量,简称剂量。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用来表示被照射

的程度。高中低剂量分别是多少?(考

过)

5.罐藏:是将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

容器或包装袋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

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维持密闭和

真空条件下,得以在室温下长期保藏的

食品保藏方法。

6.品质改良剂:通常是指能改善或稳定剂

制品的物理性或组织状态,如增加产品

的弹性,柔软性,黏性,保水性和保油

性等一类食品添加剂。

7.胀罐:正常情况下罐头底盖呈平坦或内

凹状,由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

只是罐头出现外凸状,这种现象称为胀

罐或胀听。

8.栅栏效应:保藏食品的数个栅栏因子,

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形成特有的防止

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使存在于食品

中的微生物不能逾越这些“栅栏”,这种

食品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是稳定和安

全的,这就是所谓的栅栏效应。

9.顶封:在食品装罐后进入加热排气之前,

用封罐和初步降盖卷入到罐身翻边下,

进行相互勾连操作。

10.水分活度:是对微生物和化学反应所能

利用的有效水分的估量。11.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

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12.罐头的真空度:罐头排气后,罐外大气

压与罐内残留气压之差即为罐内真空度13.罐头食品的初温:是指杀菌刚刚开始时,

罐头内食品最冷点的平均温度

14.D值:在一定的环境和热力致力的温度

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残存活菌数的

90%所需要的时间。

15.冷害:在低温储藏时,有些水果,蔬菜

等的储藏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当

储温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

菜等的储藏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害

现象,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

平衡,这种由于低温所造成的生理病害

现象称为冷害。

16.商业无菌:是指杀灭食品中所污染的病

原菌,产毒菌以及正常储存和销售条件

下能生长繁殖,并导致食品变质的腐败

菌,从而保证食品正常的货架寿命。17.固形物含量:指固态食品在净重中的百

分率。

18.腌制:指用食盐,糖等腌制材料处理食

品原料,使其渗入组织内,以提高其渗

透压降低其水分活度,并有选择性的抑

制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

动,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改善食品食

用品质的加工方法。

19.中间水分食品:是指湿度范围在

20%~40%,不需要冷藏的食品。

20.干燥速度曲线:表示干燥过程中任何时

间干燥速度与该事件的食品绝对水分之

间关系的曲线。

21.温度曲线:(考过)

20**级考的名词解释:

速冻、D值、焙烤食品、冷杀菌、半固态发酵

问答题

1.食盐为什么具有防腐作用?

答:对防腐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实现的。①实验溶液对微生物细胞有脱水作用②食盐溶液能降低水分活度,微生物不能生长③食盐溶液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④食盐溶液中氧的浓度下降,抑

制一些好氧微生物生长⑤食盐能够妨碍微生物所分泌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

2.食盐对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

方面?

答:①对微生物细胞的脱水作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抑制细胞生长或造成细胞死亡②降低水分活度,自由水减少,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③食盐溶液中的一些离子,浓度过高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④食盐水渗透食品组织内形成盐溶液浓度过高,使氧气溶解速度下降,一直微生物的生长⑤食盐能够妨碍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3.简述果树采用气调冷藏的优点

答:优点,a抑制果蔬后熟,b减少果蔬损失c抑制果蔬生理病害d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e防止老鼠的危害和昆虫的生存

4.哪些因素影响罐头传热效果?(考)答:①食品表面积②干燥介质的温度③空气流速④空气的相对湿度⑤真空度

5.烟熏的目的是什么?(考)

答:烟熏的目的主要有:①赋予制品特殊的烟熏风味,增加香味②使制品外观产生特有的烟熏色,有促进发色作用③脱水干燥,杀菌消毒,防止腐败变质,使肉制品耐储藏④烟熏成分渗入制品内部防止脂肪氧化。

6.罐头排气的目的是什么?

答:排气的目的主要有①防止或减轻因加热杀菌时内容物的膨胀而使容器变形或破损,影响金属罐卷边和缝线的密封性,防止玻璃跳盖②防止罐内好气性细菌和霉菌生长繁殖③控制或减轻罐藏食品在储藏过程中出现马口铁罐的内壁腐蚀④避免或减轻罐内食品色,香,味的不良变化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

7.什么是胀罐?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考)

答:正常情况下,罐头底盖呈平坦或内凹状,但是由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致使罐头出现外凸状。这种现象称为胀罐或胖听。主要原因有:①物理性胀罐②化学性胀罐③细菌性胀罐

8.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有:食品的结构;食品的大小;食品的水分与食品的结合形式及水分迁移的机理等因素

9.怎样按时间和距离划分食品冻结速

度?

答:按时间分食品的中心温度从-1°c下降至-5°c所需的时间,在30min以内,属于快速冻结,超过30min则属于慢速冻结。

按距离分冻结速度还可以用单位时间内-5°c的冻结层从食品表面伸延向内部的距离来判断。因此可分为快速冻结u≥5~20cm/h;中速冻结u=1~5cm/h;慢速冻结u=0.1~1cm/h

10.辐照杀菌的优点有哪些?

答:优点:①杀灭菌效果好,可按目的进行剂量调整②低剂量照射的食品在感官上并没有什么变化③即便高剂量辐射照,食品中的化学变化也很小④没有外加非食品物质的残留⑤与加热杀菌相比,射线穿透性强,能瞬间均一地达内部,杀死病毒和害虫⑥节省能源,加工效率高⑦处理方法简便,不论食品是固体、液体、冻结状态、干货还是鲜货、大包、小包、还是散包,均可包装或捆包好进行杀菌处理。

11.果脯蜜饯煮制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①一次煮制法②多次煮制法③快速煮制法④减压煮制法⑤扩散煮制法

12.食品冷却的目的是什么?冷却的方法

有哪些?

答:食品冷却的目的是快速排出食品内部的热量,使食品温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降低到冰点以上,从而能及时的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化反应速度。保持食品的良好品质及新鲜度,延长食品的储藏期。冷却方法:①空气冷却法②冷水冷却法③碎冰冷却法④真空冷却法。

13.目前常用的烟熏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答:烟熏的方法有:①冷熏法②温熏法③热熏法④电熏法⑤液熏法

论述题

1 试述冷冻干燥的概念,原理及特点?

答;冷冻干燥也叫升华干燥法;真空冷冻干燥,是将食品预先冻结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通过升华方式除去水分的干燥方法。

根据水的相平衡关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的三种相态之间可以相互

转化。当水的温度和压力与其三点温度压力相等时,水就可以同时表现出三种不同相态。而在压力低于三点压力时,或者温度低于三相点温度时,改变温度或压力,就可以使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这就是升华干燥的原理。

冷冻干燥的特点;优点主要为;a整个干燥过程处于低温和基本无氧状态。对干制品的色,香,味及各种营养素的保存率较高,适合极热敏和极易氧化的食品干燥。b由于食品在升华之前被冻结,形成了稳定的骨架,该骨架在冰晶升华之后基本维持不变,故干制品能够保持原有的结构及形状,且形成多孔状结构,具有极佳的速溶性和复水性。c由于冻结对食品的溶质产生固定作用,在冰晶升华后,溶质讲留在原处,避免了因溶质迁移而造成的表面硬化现象。d升华干燥品的最终水分极低,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e 升华干燥过程所要求的加热温度较低,热损耗少。缺点主要为;成本高,干制品极易吸潮和氧化,对色装有很高的防潮和透氧率的要求。

2 果蔬气调冷藏的原理是什么,与一般空气冷藏法相比有哪些特点?(考)

答;气调冷藏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利于调整环境气体来延长食品寿命和货架寿命,气调冷藏的原理即在一个封闭体系内,通过各种调节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大气组成的调节气体,以此来抑制食品本身引起食品劣变的生理生化过程或抑制作用于食品微生物的过程。研究发现,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食品自身生理生化过程和微生物作用过程,多数与氧和二氧化碳有关,气调冷藏技术改变环境中气体组成,使其组分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而氧气浓度则低于空气中氧气,配合适当的低温调节。

气调冷藏的特点;优点有a抑制果蔬后熟b减少果蔬损失,c 抑制生理病害,d 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e 防止老鼠的危害和昆虫的生存。缺点有;a 氧浓度过低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引起果蔬异常化谢,使其腐烂或中毒.b 品种不同需要单独存放,需要建多个库房C适合调冷藏的果蔬有限,D投资较高

3食品解冻时造成汁液流失的原因有哪些?答;解冻时造成汁液流失的原因有;1冻结的速度。缓慢冻结的食品,冻结时造成细胞严重脱水,经长期冻结后,细胞间隙冻藏后,细胞间隙存在的大型冰晶对组织细胞严重脱水,经长期冻藏后,细胞间隙存在的大型冰晶对组织细胞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蛋白质变性严重,以致解冻时细胞对水分重新吸收能力差,汁液流失较为严重。2冻藏温度,在冻结和解冻的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冻藏温度不同,也会导致解冻时汁液的流失不同,较高温度冷藏,迅速形成大型的冰晶对细胞的破坏较为严重,解冻时汁液流失较多,低温度冷藏,冰晶体生长慢,解冻时汁液流失就较少3生鲜食品的PH值等电点时,蛋白质胶体稳定性最差,对水亲和力强。PH值处于蛋白质等电点附近,汁液流失较大,PH值远离等电点时,汁液流失较少,4解冻速度缓慢解冻汁液流失较少5食品的切分程度。冻结方式。冻藏条件及解冻方式都有关系。

4简述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并说明腌制剂为什么具有防腐的作用?(考)答案不全答:食品腌制的中基本原理是通过扩散和渗透作用进入食品的组织内,从而降低食品内的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进而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达到防止食品腐败的目的。腌制过程中的防腐作用主要通过不同腌制剂的防腐抑菌作用来实现的,食糖在腌制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降低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来实现防腐作用。微生物发酵的防腐作用,发酵型腌渍品的腌制过程中,正常的发酵产物中有乳酸及少量醋酸,二氧化硫,能使环境中的PH值降低,抑制微生物生长,二氧化碳对氧也有阻碍作用,而产物中少量乙醇具有防腐作用,利用微生物发酵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5.罐头常见的传热方式有几类,影响传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罐头常见的传热方式有:导热,对流,及导流对流混合传热。影响传热效果的因素有a 罐头食品的物理特征,物理特征包括形状,大小,浓度,密度及粘度B罐藏容器的

物理性质,厚度和几何尺寸c罐头食品的初温d杀菌锅的形式和罐头在杀菌锅中的位置6 影响微生物的耐热性的因素有哪些?请简介他们与耐热性的关系?(考)

答: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有:a 水分活度 b 脂肪 c 盐类 d 糖类 e PH值 f 蛋白质 d 初始活菌数 f 培养温度g 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①水分活度或加热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显著的影响,水分活度越低,微生物细胞的耐热性越强:(2)脂肪存在可以增强细菌的耐热性,通过减少细胞的含水量增强耐热性;(3) 食盐是对细菌耐热性的影响较显著的盐类,当食盐浓度低于3%---4%时,能增强细菌耐热性,当食盐浓度超过4%时,随浓度的增加细菌的耐热性明显下降;(4)糖类通过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而影响微生物的耐热性,当蔗糖浓度较高时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而不同的糖类对受热细菌的耐热性保护作用也不同;(5) 微生物的耐热性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环境中最强,偏酸偏碱都会降低生物的耐热性;(6)蛋白质对微生物的耐热性起到增强作用;(7)初始活菌数越多则微生物耐热性越强;(8)处于稳定生长期的微生物比处于对数期耐热性强,另外成熟的芽孢比未成熟的耐热;(9)微生物的耐热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10)热处理温度越高则杀菌效果越好7 影响食品湿热传递的因素有哪些?试述他们与湿热的关系

答:影响食品湿热传递的因素有:(1)食品的表面积食品表面积的增大将使湿热传递的速度加快,食品表面积增大后与加热介质的接触面增大,水份蒸发外逸的面积也增大,食品的传热和传质速度将同时加快(2)干燥介质的温度,食品的初温一定,干燥介质温度越高,传热温差越大,传热速度越快(3) 空气流速以空气作传热介质时,空气流速将成为影响湿热传递速度的重要因素,空气流速的加快不仅能够使对流系数增大,而且能够增加干燥空气与食品接触的频率,从而能够吸收和带走更多的水分,防止在食品表面形成饱和空气层(4)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越低食品表面干燥空气之间的水蒸气压差越大,传热速度也随之加快(5)真空度食品处于真空条件下干燥时,水分就会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蒸发

8辐照杀菌与其他杀菌方式相比有哪些特点?(考)

答:辐照杀菌也称辐射杀菌,电离杀菌其特点是:有利方面:1 杀菌效果好,可按目的进行剂量调整 2 低剂量照射的食品在感官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3 即使是高剂量辐照,食品中的化学变化也很小 4 没有外加非食品物质的残留 5 与加热杀菌相比,射线穿透性强,能瞬间均匀的达到内部,杀灭病菌和害虫 6 节省能源,加工效率高7 处理方法简便,不论食品是固体,液体,冻结状态,干货,鲜货,大包,小包,还是散包,均可包装或捆包好了进行杀菌处理,不利方面: 1 杀菌剂量不同有时酶不能完全失活 2 化学变化虽然很微量但食品有可能产生不好的感官性变化3 对微生物的致死剂量对人来说相当的大。

填空题

1.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

一般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三大类

2.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PH值,

氧气,水分。

3.大多数细菌,尤其是病原细菌,易在中

性至微碱性环境中生长繁殖,在PH4.0

以下的酸性环境中,其生长活动会受到

抑制。

4.对于耐酸性:霉菌>酵母菌>细菌(考)

5.大多数的细菌要求Aw>0.94,酵母菌的

要求Aw>0.88,霉菌要求>0.75(考)6.根据微生物适应生长的温度范围,可将

微生物分为噬冷性,噬温性,噬热性7.食品变质有关的主要酶类:氧化酶类、

酯酶、果胶酶

8.食品在加工储藏中常出现褐变或黑色,

如莲藕,马铃薯、香蕉、苹果、桃、枇

杷等果实,剥皮或切分后,出现褐色或

黑色,这是由于果树中含有单宁物质,

在氧化酶类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变色的结

果。

9.杀菌方法的选择一般以PH为4.5为界

限,当PH值低于4.5时场适用常压杀菌,高于4.5时用高压杀菌杀菌是一般以该

食品中耐热性最强的细菌为对象。(考)10.食品标签鼻血注的内容:①食品名称②

配料表③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④制造

者、经营者的名称和地址⑤日期标志和

储藏指南⑥质量等级⑦产品标准号⑧特

殊符号标记内容

11.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

明确规定保质期或者保存期在18个月

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标准保质期或保

存期,进口食品可以免除标注原制作者

的名称,地址和产品标准号。

12.大多数酶活性化学反应的Q10值为2~3

范围。(考)

13.空气冷却法的工艺效果主要决定于空气

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流速等

14.冷水冷却一般使用喷淋式。或浸泡式

15.用冰量一般是鱼与冰之比为2:1或3:

1

16.真空冷却法的优点是,冷却速度快,冷

却均匀;缺点是食品干耗大,能耗大,

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高。(考)17.空气冷藏方法:自然空气冷藏法、机械

空气冷藏法。

18.储藏工艺是冷藏工艺条件中最重要的因

素。

19.在保证食品不至于冻结的情况下,冷藏

温度越接近冻结温度,则储藏期越长。

20.冷藏时,大多数水果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

21.气调冷藏法是只在冷藏基础上,利用调

环境气体来延长食品寿命和质架寿命的

方法。

22.起跳冷藏中气体成分的调节方法主要

有:自然降氧法、快速降氧法、非自然

降氧法,减压降氧法

23.食品的低温保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冷

却冷藏,二是冻结冷藏

24.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比水大9%

25.当采用不同的冻结方式或冻结介质时,

由于冻结速度不同,因为形成冰晶大小

与状态不一样。

26.按使用的冷冻介质及食品接触的状况,

其形式可分为间接冻结,和直接冻结27.间接冻结:静止空气冻结、送风冻结、

强风冻结、接触冻结

直接冻结:冰盐混合物冻结;液氮及液态二氧化碳冻结

28.冻结烧是冻结食品在冻藏期间脂肪氧化

酸和羰氧化酸反应所引起的结果,它不仅使食品产生哈喇味,而且发生黄褐色的变化、感官,风味,营养价值都变差29.虾在冻藏中发生黑变,主要原因是多酚

氧化酶使酪氨酸产生黑色素所变

30.当食盐浓度低于3%~4%时,能增强细菌

的耐热性(考0

31.初始活菌数越多,则微生物的耐热性越

32.一般处于稳定性生长期的微生物营养细

胞比处于对数期者耐热性更强

33.视频馆藏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的预

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与冷却34.所谓顶隙,是指罐内食品表面或液面与

罐内壁间所留空隙的距离

35.封罐后顶隙高度为3~5mm (考)

36.排气是在装罐或预封后,将罐内顶隙间

和原料组织中残留的空气排除罐外的技术措施

37.罐头排气方法有:加热排气阀、真空封

罐排气法,蒸汽喷射排气法

38.属于导热方式的罐头食品主要是固态及

黏稠度高的食品。

39.属于对热换热方式的罐头食品有果汁、

汤类等低黏度液态食品。

40.传热最快是铝罐,马口罐次之,玻璃罐

最慢。

41.接H/D为0.25加工的罐头容器,其加热

杀菌时间最短,或者说相对加热速度最快。

42.一般回转式杀菌锅的传热效果要好于静

置式。(考)

43.计算下值代表菌,国外一般采用肉毒杆

菌或P·A·3679,其中以肉毒杆菌最常用

44.罐头冷却的最终温度一般控制在

38~40°c (考)

45.罐头食品的变质,主要有胀罐、平算破

坏、黑边和发霉

46.干燥曲线是说明食品含水量随时间而变

化的曲线

47.温度曲线是表示干燥过程中食品温度与

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考)

48.食品干燥的方法分为天然干燥和人工干

燥(考)

49.人工干燥方法又可分为常压对流干燥

法,真空干燥法,辐射干燥法和冷冻干

燥法

50.食品在干制过程中因受加热和脱水双重

作用的影响,将发生显著的物理变化,

主要有重量减少,干缩,表面硬化,之

地改变等

51.食品在干制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变化和组

织学变化,化学变化有蛋白质脱水变性

脂质氧化,变色

52.根据食用的腌制材料不同,又分为盐渍。

糖渍、醋渍

53.蔬菜腌制品根据其在腌制过程中是否存

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分为两大类非发

酵型腌渍品和发酵型腌渍品

54.发酵按是否需要氧气可分:

55.食品腌制的过程,实际上是腌制液向食

品组织内扩散的过程,腌制过程就是扩

散与渗透的过程

56.在发酵型腌渍品里的腌制过程中,便随

有正常的乳酸发酵和轻度的酒精发酵及

微弱的醋酸发酵

57.硝酸钠内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5g/kg

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制品不得超过

0.03g/kg 亚硝酸钠的最大限量是

0.15 g/kg

58.在肉类加工中做发色剂食用的主要是

L-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

钠盐以及盐酸胺(考)

20**级的工艺学的考试试题是:

选择题一分一个10分

基本是数字的选择,比如罐头最终冷却

温度是?其中考了一个焙烤类的题目。判断题一分一个10分

名词解释,两分一个10分

一般在焙烤发酵里会各考一个

简答题五分一个30分

考了:干燥方法

胀灌及类型

影响湿热传递的因素

烟熏的目的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影响面筋的形成因素(每点要

写出适当的范围)论述题两个20分

1、果蔬气调冷藏的原理是什么,与一般空气冷藏法相比有哪些特点?

2、简述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并说明腌制剂为什么具有防腐的作用?

食品工艺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1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2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37)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3)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45)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49)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就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 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 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与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就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 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 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与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最后 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与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就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就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汁突 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 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就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H2S 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就是树脂与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就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就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就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7.低酸性食品常以pH值4、6 来划分,低酸性罐头食品常用高压方式进行杀菌处理,并以肉毒梭菌

食品工艺学导论A卷

《食品工艺学》试卷 考试单位:轻化工程学院 命题教师(或单位):王雪波 学年学期: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试卷编号:A 卷 考试对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2011年级1班 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 分院院长审核意见: 答卷说明:本试卷共四页,七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 )1.超高温瞬时杀菌适应于所有食品的杀菌。 ( )2.无论对于哪类食品物料的冷藏,只要控制温度在食品物料冻结点以上,温度越低,冷藏的效果越好。 ( )3.辐射保藏技术属于一种冷杀菌技术。 ( )4. 化学防腐剂包括能杀灭微生物的杀菌剂。 ( )5. 食品包装的首要任务是保护食品的品质,使其在运输、贮藏中品质不变或减少损失。 ( )6. 食品冻藏过程中发生的“重结晶”现象是指食品中产生比重大于冰的结晶。 ( )7. 进行辐射处理时,射线剂量越大,微生物的死亡速率越快,因此,食品辐射时应采用大剂量辐射。 ( )8. 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没有发酵作用。 ( )9. 化学保藏这种方法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状态,它属于一种暂时性的或辅助性的保藏方法。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

1. 腌制时,当盐浓度达到 时,所有微生物都会受到抑制或被杀死。 A 、1%-3% B 、5%-10% C 、10%-15% D 、20%-25% 2. 在相同的冻结条件下,__________食品可能冻结的速度最快。 A 、低水分、低脂食品 B 、含气量高的食品 C 、高脂食品 D 、高水分食品 3. 对流形式的食品干燥过程中,空气起______作用。 A 、加热 B 、排除汽化水分 C 、散热 D 、辐射 4. 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食品发酵过程中发酵菌代谢产物的是_______。 A 、CO 2 B 、H 2O C 、C 2H 5OH D 、O 2 5. 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是朊解菌的代谢产物的是_________。 A 、胺类 B 、乳酸 C 、乙醇 D 、二氧化碳 6. 下述气体中只有______不是果蔬的气调贮藏中主要控制的气体。 A 、O 2 B 、CO C 、CO 2 D 、N 2 7. 食品物料冻结时,冻结的速率愈快,食品物料内形成的冰结晶愈____,分布也愈_______。 A 、小、不均匀 B 、大、不均匀 C 、小、均匀 D 、大、均匀 8. 应用于食品上的辐射类型有 。 A 、辐射阿氏杀菌 B 、辐射巴氏杀菌 C 、辐射耐贮杀菌 D 、辐射高压杀菌 9. 加工速冻蔬菜时,必须先进行_______预处理。 A 、热烫 B 、调味 C 、包装 D 、杀菌 10.下列几种食品冷藏时,______的冷藏温度最高。 A 、苹果 B 、鱼 C 、鸡肉 D 、香蕉 1. 液态食品冻结时,其无机盐、糖、酸及其他溶于水的溶质浓度愈高,其冻结点愈 。 2. 衡量微生物耐热性时,Z 值愈___表示此微生物对处理温度愈不敏感。 3. 食品在干燥时发生的物理变化包括干缩、__________ 、表面硬化、多孔性形成、出现热塑性。 4. 半干半潮食品的制作包括了 和新鲜或预煮后原料经过连续浸渍两种。 5. 食品辐射保藏的辐射效应包括化学效应和_____________两方面。 6. 食品热处理常用的加热介质有:______、热水和热空气等。 7. 化学防腐剂包括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菌剂和______________两类。 8. 腌制方法包括了干腌法、湿腌法、混合腌制法以及 。 9.食品辐射保藏中作为辐射源的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束能允许使用的只有两种:束能不超过______________的加速电子、束能不超过5M 电子伏特的X -射线源。 烟熏的目的包括_________ 、加工新颖产品、发色、抗氧化和防腐。 2. 过冷温度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三、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食品工艺学导论—马长伟(复习题精华)

一、 1、什么是栅栏技术? 就是利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水分活度、pH和防腐剂等,用多个障碍因子来抵抗腐败变质,使保藏处理更加温和,避免用单个和强烈的条件。(3分)还可以利用高压、脉冲电场、脉冲光等非热因素与传统障碍因子结合,将有利于提高保藏效果和食品质量。(2分) 其原理可归结为:高温处理(F)、低温冷藏(t)、降低水分活度(Aw)、酸化(pH)、降低氧化还原电势(Eh)、添加防腐剂(Pres)、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因子的作用。 2、商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区别? 答:商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商品保存期长于保质期。(1分)保质期指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保质期前商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未改变,消费者可放心购买。(2分)保存期是指产品的最长保存期限。超过保存日期的产品失去了原产品的特征和特性,丧失了产品原有的使用价值,消费者不能购买食用。(2分) 3、说出食品保藏的四大基本原理。(每点1分,共4分) 答:①完全生机原理—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如冷藏法、气调法。②假死原理—抑制变质因素活动的保藏食品的方法,如冷冻、干藏腌制等。③不完全生机原理—运用微生物发酵的食品保藏方法。④无生机原理—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如罐藏、辐照保藏、无菌包装。 4、在食品工艺学中,食物和食品的区别? 答:食物是指可供人类食用或者具有可食性的物质。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这样一个食品的概念包含了食物和食品。 二、关于干制与脱水: 1、为什么干酪中会有很多孔? 答案:快速干燥时奶酪时其表面硬化,内部蒸汽压的迅速建立会促使奶酪变得多孔。 2、什么是干制食品的复原性和复水性? 答: 干制品的复原性就是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干制品的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3、自由水的概念:是指食品或原料组织细胞中易流动(1分)、容易结冰(1分)也能溶解溶质(1分)的之部分水,又称为体相水,可以把这部分水和食品非水组分的结合力视为零。(1分) 4、去除水分有浓缩和干燥两种操作,它们的区别是什么?P23 答: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在于食品中水的最终含量和产品的性质不同。(2分)浓缩得到的产品是液态,其中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5%以上;(1分)干燥产品是固体,具有固体特征,最终水分含量低。(1分) 5、为什么高浓度食盐溶液会对微生物产生强烈的脱水作用? 答案:1%食盐溶液就可以产生0.830Mpa的渗透压,而通常大多数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只有 0.3-0.6Mpa,因此食盐高浓度溶液(如10%以上)就会产生很高的渗透压,对微生物产生强烈的脱水作用,导致微生物细胞的质壁分离。(3分)P193 6、什么是食品干燥保藏,食品干藏的优点 答:食品干燥保藏就是脱水干制品在其水分被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程度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2分) 食品干藏具有产品容易保藏,既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又可进行自然干燥,设备简单、可因陋就简,生产费用低,为得不到新鲜食物或不适合其他方式保藏的食品提供了一定的便利。(2分) 7、影响食品干制的因素?应写出具体因素 P40 答:(一)干制条件的影响 1.温度 2.空气流速 3.空气相对湿度 4.大气压力和真空度 (二)食品性质的影响 1.表面积 2.组分定向 3.细胞结构 4.溶质的类型和浓度 8、简述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的基本原则。 答案:简述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的基本原则如下:

(整理)年产2000吨水果罐头的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沈阳化工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年产2000 吨水果罐头的工厂设计

第一章前言 1.1水果罐头的简述 水果罐头是指新鲜水果经处理后注入糖液制成,制品较好的保持了原料固有的形状和风味。水果罐头具有营养丰富、安全卫生,且运输、携带、食用方便,便于保存等优点,可不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随时供应消费者,无需冷藏就可长期贮存,这可以调剂食品的供应,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1.2水果罐头的营养价值 水果罐头在保存鲜度和营养方面得天独厚,仅次于现摘水果。从原材料的采摘到加工好的全过程很短,一般不超过6 个小时,高温热处理叫停了果蔬产品的所有化学反应,罐头的鲜度和营养成分被定格在刚采摘下来的那一时间。罐头不仅最大程度的保存食品营养价值,而且还改善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1.3水果罐头的优点 (1)方便食品——随时随地,开罐即食。 (2)节省时间——一朝购入,三餐休闲。省却下厨之苦,换来万家欢乐。 (3)营养丰富——四季果蔬,一时享用,南北营养,尽集罐中。 (4)卫生健康——物理灭菌最彻底,绝不添加防腐剂,不要轻信假专家,放心食用保健康。 (5)风味独佳——中外名厨几代人,千古珍味罐里藏,东西文化各千秋 (6)食用安全——技术成熟,百年不衰,各国认可,安全放心。 (7)便于携带——外出旅游,备则心安。 (8)常温保存——不用冰箱省电费,全部可食不浪费,商业无菌加真空,常温状态保新鲜。

(9)价格低廉——“反季” 果蔬价格贵,品质、口味打折扣,当季批量大加工、味正、营养,价低廉

(10)节能环保——省水、省电、省煤火,远离油烟不用愁,空瓶空罐可再生,节约资源无污染。易拉盖、玻璃瓶旋开盖等的广泛应用已使“罐头好吃口难开” 成为历史。 1.4水果罐头的市场 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正在起步。来自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调查表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旅游不断增加,食品消费观念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很多家庭试图从厨房中解放出来,减少油烟污染,减轻家务劳动。罐头食品正以其方便、卫生、易储存的特点,适应了人们的日常需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世界罐头年产量超过4000万t ,其中70%以上是水果和蔬菜类罐头,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有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食品罐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罐头食品作为工业规模的生产仅有百余年。1906 年上海泰丰公司首先设厂生产罐头食品。之后,沿海各省先后兴建了一批罐头厂,但是罐头食品得到较迅速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断兴建罐头厂和扩大生产,罐藏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花色品种逐年增加,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信誉。目前我国果蔬罐头食品产量超过250万t ,出口超过160万t ,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使得果蔬罐头及肉类罐头消费呈现稳步增长势头,其中果蔬罐头的需求市场在不断扩大,用户对产品及品牌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市场上出现的劣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蔬罐头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再扩张。鉴于未来果蔬罐头生产工艺革新的需求将增加及市场逐步集中化,因此认为未来果蔬罐头产业存在较大的投资价值。

食品工艺学习题分章及答案模板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食品腐败变质常常由微生物、酶的作用、 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2、食品的质量因素包括感官特性、营养质量、 卫生质量和耐储藏性。 第二章食品的低温保藏 一、名词解释 1.冷害——在冷藏时, 果蔬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 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 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 2.冷藏干耗( 缩) : 食品在冷藏时, 由于温湿度差而发生表面水分蒸发。 3.最大冰晶生成带: 指-1~-4℃的温度范围内, 大部分的食品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形成冰晶。 二、填空题 1.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储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2.食品冷藏温度一般是-1~8℃, 冻藏温度一般是-12~-23℃, -18℃最佳。 三、判断题 1.最大冰晶生成带指-1~-4℃的温度范围。( √ )

2.冷却率因素主要是用来校正由于各种食品的冷耗量不同而引起设备热负荷分布不匀的一个系数。( ×) 3.在-18℃, 食品中的水分全部冻结,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 原理: 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的活性,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4.相同温湿度下, 氧气含量低, 果蔬的呼吸强度小, 因此果蔬气调保藏时, 氧气含量控制的越低越好。( ×) 原理: 水果种类或品种不同, 其对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要求不同。如氧气过少, 会产生厌氧呼吸; 二氧化碳过多, 会使原料中毒。 5.冷库中空气流动速度越大, 库内温度越均匀, 越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 ×) 原理: 空气的流速越大, 食品和空气间的蒸汽压差就随之而增大, 食品水分的蒸发率也就相应增大, 从而可能引起食品干缩。 四、问答题 1.试问食品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答: 微生物( 细菌、酵母和霉菌) 的生长繁殖和食品内固有酶的活动常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的活动, 以便阻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 2.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 答: ( 1) 温度的高低 ( 2) 降温速度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试题01教学提纲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试题01 2008-12-16 00:24 一:填空题 1、食品按照其加工处理的方法可分为低温包藏食品、罐藏食品、干藏食品、腌渍食品、烟熏食品和辐照食品。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果蔬制品、粮油制品、肉禽制品、乳制品等。 2、食品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作为商品的食品需符合以下六项要求:卫生和安全性、营养和易消化性、外观、风味、方便性、储运耐藏性。其中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营养和易消化性。 3、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三大类。 4、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依赖于微生物的初始数量的控制、加工过程的除菌和防止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控制。 5、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有PH值、氧气、水分、营养成分和温度等。 6、在食品的加工与储藏中,与食品变质有关的主要酶类有氧化酶类、脂酶和果胶酶。 7、目前已知参与酶促褐变的氧化酶主要是酚酶或多酚氧化酶,底物是食品中的一些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单宁物质。 8、葡萄糖、果糖等还原性糖与氨基酸引起的褐变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 9、脂肪自动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既诱发期、增值期和终止期,三者之间并无明显分界线。 10、食品的保藏原理有无生机原理、假死原理、不完全生机原理和完全生机原理等原理。 11、食品加工过程中热杀菌的方法主要有巴氏杀菌法、常压杀菌法、高压杀菌法。 12、化学药剂的杀菌作用按其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抑菌和杀菌。 13、根据辐射剂量及目的的不同,食品辐照有三种类型,即辐照阿氏杀菌、辐照巴氏杀菌、辐照耐贮杀菌。 14、在食品的加工与包藏过程中,食品将可能发生四种褐变反应,它们分别是美拉德反应、焦糖化、抗坏血酸氧化和酶促褐变。 15、针对酶促褐变引起的食品败坏,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亦即钝化酶活性和减少氧气的供应。 16、食品加工中酶活性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加热处理、控制PH值、控制水分活度。 17、在食品烫漂过程中,一般以过氧化物酶(酶)是否失活作为食品中酶活性钝化的指标酶。 18、在食品加热过程中,通常用来钝化酶的方法有热水烫漂或蒸汽热烫等处理。 19、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食品中的酶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所造成的。 20、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耐受程度,可将微生物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三种类型。 21、在食品的冷却与冷藏过程中,冷却速度及其最终冷却温度是抑制食品本身生化变化和微生物繁殖活动的决定因素。 22、在食品的冷却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冷却方法有空气冷却法、冷水冷却法、碎冰冷却法、真空冷却法。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复习完整版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 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 一、干藏 食品的复水性:指新鲜食品干制后能从新吸会水分的程度。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表面测定的水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0)之比,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 Aw = P/P。 导温性:由于水分梯度,使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即导湿现象。 导湿温性: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会促使固态和液态水分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现象。 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微生物的影响;②酶的作用;③呼吸;④蒸腾与失水;⑤成熟和后熟;⑥动植物组织的龄期与其组织品质的关系。 2.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 影响因素:(1)微生物;(2)天然食品酶;(3)物化因素:热、冷、水分、氧气、光、时间。 ①若短时间保藏,有两个原则: (1)尽可能延长活体生命;(2)如果必须终止生命,应该马上洗净,然后把温度降下来。 ②长时间保藏则需控制多种因素 (1)控制微生物:加热杀灭微生物、巴氏杀菌灭菌、冷冻保藏抑制微生物、干藏抑制微生物、高渗透、烟熏、气调、化学保藏、辐射、生物方法。 (2)控制酶和其它因素 控制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也能控制酶反应及生化反应,但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比如:冷藏可以抑制微生物但不能抑制酶。加热、辐射、干藏也类似 (3)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昆虫、水分、氧、光可以通过包装来解决。 3.干燥的机制是什么? 简单情况下,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及水分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于是食品表面水分含量低于它的内部,随即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区间建立了水分差或水分梯度,会促使食品内部水分不断减少。但在复杂情况下,水份蒸发也会在食品内部某些区间或甚至于全面进行,因而食品内部水分就有可能以液态或蒸汽状态向外扩散转移。同时,食品置于热空气的环境或条件下。食品一与热空气接触,热空气中的热量就会首先传到食品表面,表面的温度则相应高于食品内部,于是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就会出现相应的温度差或温度梯度,随着时间延长,食品内部的温度会达到于表面相同温度,这种温度梯度的存在也会影响食品干燥过程。 4.干制条件主要有温度、空气流速、空气相对湿度、大气压和真空度、蒸发和温度。A温度:对于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时,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 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和食品间的温差越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外逸速率因而加速。对于一定湿度的空气,随着温度的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这会使水分从食品表面扩散的驱动力更大。另外,温度高,水分扩散速率也加快,使内部干燥也加速。

年产5500吨果酱生产车间的设计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5500吨果酱生产车间的设计 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302 姓名:姜晓坤 学号:1319030220 指导教师:全桂静 上交时间:2016年09月14日

一《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内容与意义 1.1《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内容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掌握食品专业知识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食品概念、理解教材后半部分加工工艺的理论基础、食品工艺学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国内外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前景。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利于食品保藏的加工工艺,包括利用食品水分活度保藏食品的食品脱水;与热加工有关的巴氏杀菌,热烫和商业灭菌;通过降低温度来延长货架期的食品冷冻和腌制发酵辐射等技术。第三部分具体介绍了肉类制品、水产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饮料、糖果巧克力和谷物制品等典型食品加工工艺。 1.2 《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意义 教会我们学会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原理知识,掌握食品保藏与加工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课本内容之后有基础和能力自学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性专业知识。 二《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得到更好的应用;学习食品工厂有关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分析比较食品加工条件,了解机械设备对食品加工的影响。;提高我们查阅资料、使用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整理数据、提高运算和绘图的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三果酱生产车间设计的背景 3.1 果酱的概述 果酱制品是将水果经过去皮、去核、软化、磨碎或浆果直接榨汁,然后加入砂糖和果胶,经过加热煮沸使各指标达到规定的程度,形成果酱[1]。 蓝色的蓝莓酱、深红的山楂酱、琥珀色的苹果酱、金黄的杏酱、比利时蓝莓果酱

(完整版)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食品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 食品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2)酶的作用: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酶促褐变 (3)化学物理作用: 3.食品保藏途径。 (1)化学保藏:使用化学品(防腐剂)来防止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2)低温保藏:低温可减弱食品内一般化学反应,降低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而在冰点以下,一般微生物都停止生长。 (3)高温保藏:食品经过高温处理,杀死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破坏了酶之后,还须并 用其他保藏手段如密闭、真空、冷却等手段,才能保藏较长时间。通常引用的温度类别有两种: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 (4)干燥保藏:降低食品水分至某一含量以下,抑制可引起食品腐败和食物中毒的微生 物生长。 (5)提高渗透压保藏:实际应用主要是盐腌和糖渍。 (6)辐照保藏:是指利用人工控制的辐射能源处理食品或食品原料,达到灭菌、杀虫、 抑制发芽等目的。 4.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吸附和解吸有滞后圈,说明干制食品与水的结合力下降或减弱了。解吸和吸附的过程在食品加工中就是干燥和复水的过程,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复水性为什么下降的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多数新鲜食品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不同群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AW的范围是:大多数细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细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为0.60~0.65。在适宜水分

年产2000吨水果罐头的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沈阳化工大学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年产2000吨水果罐头的工厂设计 院系: 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食品¥¥ 学生姓名:王意 指导教师:全桂静 设计时间: 20??年11月20日

第一章前言 1.1 水果罐头的简述 水果罐头是指新鲜水果经处理后注入糖液制成,制品较好的保持了原料固有的形状和风味。水果罐头具有营养丰富、安全卫生,且运输、携带、食用方便,便于保存等优点,可不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随时供应消费者,无需冷藏就可长期贮存,这可以调剂食品的供应,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1.2水果罐头的营养价值 水果罐头在保存鲜度和营养方面得天独厚,仅次于现摘水果。从原材料的采摘到加工好的全过程很短,一般不超过6个小时,高温热处理叫停了果蔬产品的所有化学反应,罐头的鲜度和营养成分被定格在刚采摘下来的那一时间。罐头不仅最大程度的保存食品营养价值,而且还改善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1.3水果罐头的优点 (1) 方便食品——随时随地,开罐即食。 (2)节省时间——一朝购入,三餐休闲。省却下厨之苦,换来万家欢乐。 (3)营养丰富——四季果蔬,一时享用,南北营养,尽集罐中。 (4)卫生健康——物理灭菌最彻底,绝不添加防腐剂,不要轻信假专家,放心食用保健康。 (5)风味独佳——中外名厨几代人,千古珍味罐里藏,东西文化各千秋 (6) 食用安全——技术成熟,百年不衰,各国认可,安全放心。 (7) 便于携带——外出旅游,备则心安。 (8)常温保存——不用冰箱省电费,全部可食不浪费,商业无菌加真空,常温状态保新鲜。 (9) 价格低廉——“反季”果蔬价格贵,品质、口味打折扣,当季批量大加工、味正、营养,价低廉。

分享食品工艺学(二十套)试题

食品工艺学试题二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食品加工的三原则、、嗜好性。 2、果蔬化学成分中酸味最强烈的有机酸(果酸)是、与果实的软硬程度和脆度有关的是、发芽的土豆不能食用的原因是含有。 3、在面粉化学成分中,与面筋胀润度有关的物质是、与面粉陈化有关的物质是。 4、冰淇淋产生收缩的原因是膨胀率过高;;。 5、鱼类肌肉中,比较丰富,但缺乏,这是鱼类肌肉比哺乳动物的肌肉软弱的原因之一。 6、充气糖果生产中,在糖浆充入气体,从胶体化学的角度观察,已经使糖果基体从一相变为二相,即连续相与分散相。 7、配料上中、西糕点的主要区别:中点所用原料中以为主,以油、糖、蛋、果仁及肉制品等为辅。而西点配料中比重较大,辅之以果酱、可可等,其中面粉的用量低于中点。 8、按pH分类,罐头食品分、、高酸性食品三大类。 9、牛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其溶解度区分为三种:初溶解度、、超溶解度 10、金属罐的密封是指罐身的翻边和罐盖的圆边在封口机中进行卷封,所形成的卷边称为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2分) 1、太妃糖属于() A、熬煮糖果 B、焦香糖果 C、充气糖果 D、凝胶糖果 2、奶油为了调节水分含量一般要进行() A加盐B压炼C搅拌和洗涤D包装 3、适当的()是反应搅拌型酸乳成品质量的重要物理指标和感官指标。 A、表面张力 B、酸度 C、粘度 D、相对密度 4、对果蔬进行冷冻处理过程中可导致细胞膜发生变化,使透性和膨压发生()变化。 A、增大和增大 B、增大和降低 C、降低和降低 D、降低和增大 5、在果蔬的保鲜涂料中,AOA是()。 A、阻湿性涂料 B、阻气性涂料 C、乙烯生成抑制涂料 D、三者都不是 6、()干燥方法,便于食品具有理想的速溶性和快速复水性。 A、空气对流干燥 B、滚筒干燥 C、真空干燥 D、冷冻升华干燥 7、()俗称“热粉”,这种面团要求具有较强的延伸性,柔软、光润,并要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A、酥性面团 B、韧性面团 C、甜酥性面团 D、梳打饼干面团 8、为了防止在排气过程中出现食品瞬间沸腾,食品外溢现象,罐头顶隙内的水蒸气压 ()真空仓内的压力。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 ①食物资源利用②食品科学原理③食品工艺生产④食品安全 ⑤废弃物利用、“三废”处理 食品按原料来源分类:植物性、动物性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填空/简答) ①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物原料变质的第一因素 食品中的高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各种低分子物质,使食品品质下降,进而发生变质和腐败; 有些微生物会产生气体.使食品呈泡沫状; 有些会形成颜色,使食品变色; 有少数还会产生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 ②酶会引起食品品质的严重下降 酶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食品工业上具有两重性:利用和抑制 使食品中大分子物质发生分解,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 果蔬类等蛋白含量少的食品,由于氧化酶的催化,促进了其呼吸作用,使温度升高,加速了食品的腐败变质。 ③化学反应 油脂与空气直接接触后发生氧化酸收。 维生素C易被氧化脱氢,并进一步反应生成二酮基古洛糖酸,失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类胡萝卜素因其有较多的共轭双键,易被氧化脱色并失去生理功能。 △食品保藏中的品质变化 1、脂肪酸败 2、褐变(酶促褐变、非酶褐变) 3、淀粉老化 4、食品新鲜度下降 5、维生素的降解 食品的保藏方法/途径(填空/简答)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此方法在冷库的高温库中进行) 2、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3、利用生物发酵保藏的方法 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 食品干藏: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干燥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干制过程中食品的变化(填空/简答)P43 物理变化:干缩与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溶质的迁移 化学变化:营养成分损失(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焦化,油脂的氧化与酸败,蛋白质的凝固、分解,维生素的损失),风味与色泽(褐变)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WLL 名次解释: 1.冷冻食品TTT概念:指速冻食品在生 产、储藏及流通各个环节中,经历的时 间和经受的温度对起品质的容许限度有 决定性的影响。 2.栅栏因子:指食品防腐的方法或原理归 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降低水分活 度的酸化,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添加防 腐剂,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因子的作用。 3.食品的干制过程:实际上是食品从外界 吸收足够的热量使其所含水分不断向环 境中转移,从而导致其含水量不断降低 的过程。 4.吸收剂量:在辐射源的辐射照场内单位 质量被辐射物质吸收的辐照能量称为吸 收剂量,简称剂量。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用来表示被照射 的程度。高中低剂量分别是多少?(考 过) 5.罐藏:是将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 容器或包装袋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 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维持密闭和 真空条件下,得以在室温下长期保藏的 食品保藏方法。 6.品质改良剂:通常是指能改善或稳定剂 制品的物理性或组织状态,如增加产品 的弹性,柔软性,黏性,保水性和保油 性等一类食品添加剂。 7.胀罐:正常情况下罐头底盖呈平坦或内 凹状,由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 只是罐头出现外凸状,这种现象称为胀 罐或胀听。 8.栅栏效应:保藏食品的数个栅栏因子, 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形成特有的防止 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使存在于食品 中的微生物不能逾越这些“栅栏”,这种 食品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是稳定和安 全的,这就是所谓的栅栏效应。 9.顶封:在食品装罐后进入加热排气之前, 用封罐和初步降盖卷入到罐身翻边下, 进行相互勾连操作。 10.水分活度:是对微生物和化学反应所能 利用的有效水分的估量。11.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 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12.罐头的真空度:罐头排气后,罐外大气 压与罐内残留气压之差即为罐内真空度13.罐头食品的初温:是指杀菌刚刚开始时, 罐头内食品最冷点的平均温度 14.D值:在一定的环境和热力致力的温度 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残存活菌数的 90%所需要的时间。 15.冷害:在低温储藏时,有些水果,蔬菜 等的储藏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当 储温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 菜等的储藏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害 现象,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 平衡,这种由于低温所造成的生理病害 现象称为冷害。 16.商业无菌:是指杀灭食品中所污染的病 原菌,产毒菌以及正常储存和销售条件 下能生长繁殖,并导致食品变质的腐败 菌,从而保证食品正常的货架寿命。17.固形物含量:指固态食品在净重中的百 分率。 18.腌制:指用食盐,糖等腌制材料处理食 品原料,使其渗入组织内,以提高其渗 透压降低其水分活度,并有选择性的抑 制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 动,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改善食品食 用品质的加工方法。 19.中间水分食品:是指湿度范围在 20%~40%,不需要冷藏的食品。 20.干燥速度曲线:表示干燥过程中任何时 间干燥速度与该事件的食品绝对水分之 间关系的曲线。 21.温度曲线:(考过) 20**级考的名词解释: 速冻、D值、焙烤食品、冷杀菌、半固态发酵 问答题 1.食盐为什么具有防腐作用? 答:对防腐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实现的。①实验溶液对微生物细胞有脱水作用②食盐溶液能降低水分活度,微生物不能生长③食盐溶液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④食盐溶液中氧的浓度下降,抑

食品工艺学重点详细

食品工艺学重点 1绪论 1.1食品:可供人类食用或具有可食性的物质。 食物: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1.2食品的分类:按原料来源分;按加工工艺分;按产品特点分;按食用对象分。 1.3食品的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 ?营养功能: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一种食品的最终营养价值取决于营养素全面和均衡;体现在食品原料的获得、加工、贮藏和生产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保持率方面;体现在营养成分是否以一种能在代谢中被利用的形式存在,即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方面。 ?感官功能:外观、质构、风味 ?保健功能:对疾病的预防作用、益智、美容、提神、助消化、清火等。功能性食品——指含有功能因子和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的食品。 1.4食品的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安全性:指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应当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危险性,不会因食用食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或中毒和产生任何危害作用。 ?保藏性:指在一定时期内食品应该保持原有的品质或加工时的品质或质量。一般食品的货架寿命取决于加工方法、包装、贮藏条件等。 ?方便性:便于食用、携带、运输和保藏。 1.5食品管理的三个层次:普通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保健食品 ?普通食品:指具有营养或感官功能或兼有营养和感官两者功能的食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为了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营养需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的食品。 ?保健食品: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1.6食品加工:就是将食物或原料经过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他们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 的过程。 1.7食品加的有关重要概念有增加热能或提高温度(最公认的是商业灭菌),减少热能或降低温度,脱水或降 低水分含量,利用包装来维持通过加工操作建立的理想的产品特性。 1.8商业灭菌:就是利用既定的温度/时间关系选择性地消除食品中的致病菌芽孢。 1.9食品加工的目的:满足消费者要求、延长食品的保藏期、增加食品的安全性、提高附加值。 1.10食品工艺:就是将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将原料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和方法,它包括从原料到成品 或将配料转变成最终消费品所需要的加工步骤或全部过程。

工艺学课程设计分析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4T/班油炸方便面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姓名:叶泳 学号:1201070522 院系: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指导老师:胡秋林 2015年6月

目录 设计计划任务书 2 摘要 3 1 前言 4 2 生产工艺流程论证 5 2.1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5 2.2油炸方便面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5 2.3 各工序的作用与生产原理 5 3 原辅料配方的计算16 4 设备的选用17 4.1双轴和面机17 4.2 喂料机17 4.3 复合连续压延机18 4.4 方块面切断分排机 1 8 4.5 自动包装机19 小结20 参考文献21

《食品加工概论》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食安1201 姓名:叶泳 指导教师:胡秋林 一、课题名称:4T/班油炸方便面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二、设计依据: (一)生产规模: 4T/班油炸方便面。 (二)原料情况: 面粉(水分13%),其它辅料自选取。 (三)产品质量指标: 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国家标准。 三、设计内容: (一)工艺流程图图纸一份(CAD或手绘)。 (二)设计说明书一份(打印稿),内容包括:前言、工艺流程确定的基本原理和依据、主要原辅料计算、主要设备原理、结论、参考文献等。 四、交稿时间: 所有任务于2015.6.19完成。

摘要: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从繁重的家务劳动尤其是厨房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利用支配时间,方便食品由此应运而生,并日益为社会所欢迎。方便食品具有省时、省事、体积小、节省原料、便于食用、便于携带和保存等诸多优点。我国方便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进入千家万户。方便食品是优化食品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提高居民食品消费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方便食品、油炸方便面、工艺、设备

食品工艺学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试题库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食品工艺学》试题(共10套)参考答案 说明:该答案供参考,部分试题只是提供了答题思路,同学们在学习时注意补充 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题4分) 1、要实现无菌包装,除了要对食品原料进行杀菌,还需使_包装材料___________、__包装过程(设备、环境)__________保持无菌状态。对__包装材料__________杀菌,工业上常采用过氧化氢作为杀菌剂。 2、镀锡板罐罐内壁的腐蚀现象有__酸性均匀腐蚀、集中腐蚀、_氧化腐蚀(氧化圈)、硫化腐蚀____和__异常脱锡腐蚀______。 5、气调贮藏可使果蔬达到以下效果:降低___氧气分压_______,降低__呼吸作用_强度_______,保护_____果蔬质量_____,减缓___成熟_______,抑制__微生物的代谢________,防治___冷害_______等。 6、大部分食品在-1~-4℃之间,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晶体,此温度范围称为____最大冰晶体形成带______。 7、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__吸附_____结合水分、___结构_____结合水分、__渗透压_____结合水分。 8、在恒率干燥阶段中,物料表面温度不高于____水分蒸发(湿球)________温度,此时空气向物料提供的热量全部用于蒸发水分,在降率干燥阶段,食品水分下降到平衡水分,食品温度上升,直到和___热空气(干球_)________温度相等。 二、问答题(每题14分) 1、罐头食品的排气方法有哪些?并对各种排气方法进行比较。 答:①热灌装法:特别适合流体食品,也适合块状但汤汁含量高的食品,因密封后温度较高易造成食品的不良变化,所以要立刻进入杀菌工序。 ②加热排气法:特别适合组织中气体含量高的食品,密封后应立即进入杀菌工序。 ③蒸汽喷射排气法:适合原料组织内空气含量很低的食品,罐顶需要有较大的空隙。 ④真空排气法:适用范围很广,特别适用固体物料,但对原料组织中气体含量较高的食品效果较差,罐内必须有顶隙。 2、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罐内食品的物理性质②初温③容器④杀菌锅 3、为什么说速冻食品的质量通常好于缓冻食品,解冻时倾向于快速解冻? 答:①速冻时形成的冰晶体颗粒小,对细胞的破坏性也比较小。②冻结时间越短,允许盐分扩散和分离出水分以形成纯冰的时间也随之缩短。③将食品温度迅速降低到微生物生长活动温度以下,就能及时阻止冻结时食品分解。④迅速冻结时,浓缩的溶质和食品组织、胶体以及各种成分相互接触的时间也显着缩短,因而浓缩的危害性也随之下降 4、干制时食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答:物理变化有①干缩干裂②表面硬化③多孔性形成④热塑性⑤溶质的迁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