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优课教学设计_7
- 格式:docx
- 大小:512.32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
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
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
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时空1924年,广州参会人员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内容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4.图片展示: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5.教师提问:结合教材,提炼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
提示: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②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③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④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3.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使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中,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说明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与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5.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右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
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教师:(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
那国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学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史实及意义;
2.了解黄埔军校创建的相关史实和意义;
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
民国建立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资产阶级】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均失败。
【无产阶级】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
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
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失败,引导学生得出: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补充。
孙中山也欢迎中共和他合作。
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
2.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引导学生得出: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历史。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70—71页第一板块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说出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问题2: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问题3: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意义。
(四)合作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①时间:1923年6月
②地点:广州
③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内合作)
2.国民党一大
三民主义VS新三民主义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进行比较: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创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
二:国共合作的成果
1.创建黄埔军校
(1)自主学习2
①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②时间:1924年5月
③地点:广州黄埔
④校领导: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⑤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
战争做了准备。
(2)出示材料: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较,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你们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学生思考:1.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2、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最大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目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3)出示黄埔军校办学宗旨: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4)出示材料与图表让学生理解: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
(5)归纳孙中山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1925年3月,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
学生课下自己总结
①1894年成立兴中会。
②1895年组织广州起义。
③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提出三民主义。
⑤1907年组织广西起义。
⑥1911年组织黄花岗起义。
⑦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
⑧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⑨1913年组织二次革命。
⑩1924年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⑪1924年创立黄埔军校。
评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国父。
2.北伐胜利进军
(1)自主学习3(阅读教材第71—73页第二板块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问题1:说出北伐的目的、时间、总司令、北伐的对象、主要战场在哪里?取得了什么战绩?
问题2:探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②时间:1926年。
③总司令:蒋介石。
④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⑤主要战场:湖北、湖南。
⑥进军路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福建、浙江、上海。
⑦重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⑧北伐名将:叶挺。
⑨主要战绩: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2)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北伐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材料:①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②北伐目的明确,战术方针正确。
③将士浴血奋战,中共模范。
④苏联大力援助,有力支持。
⑤北洋军阀失道,各自为战。
⑥北伐出师有名,人民支持
(3)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运动:湖南、湖北农民协会会员剧增
工人运动: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4)国民大革命总结: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 自主学习4(阅读教材P73,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
问题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地点、性质?
问题3:探讨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2. 蒋、汪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也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蒋介石叛变革命:1.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叛变革命: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3.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1928年)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全国的统一。
4.思考: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方面:
1.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
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导致时间地点性质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
民革命。
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革命力量。
主观方面:
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当敌人发动进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5.思考: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共产党应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建立人民军队。
(五)巩固小结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虽写下辉煌壮烈的篇章,却因为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
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的破裂也使中共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
(六)作业布置完成相应练习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