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试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试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试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试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定位在()上,而真核细胞则位于()上。

2.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电子传递的四个复合物分别称之为(),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

3.线粒体和叶绿体一样,都是具有()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能传递()并产生(),不过二者产生能量的动力不同,前者称为(),能源来自(),后者称为(),能源来自()。从产生能量的部位来看,线粒体是发生在()上,而叶绿体是发生在()上。能量的储存,都需要借助偶联因子,但线粒体偶联因子的取向是(),所以H+是顺浓度梯度回流的方向从(),而叶绿体的偶联因子的取向是(),故H+是顺浓度梯度回流的方向从(),从产生ATP所需的质子来说,线粒体只需要()个H+即可产生一个ATP,而叶绿体则需要()个H+。4.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类似于(),其实氨基酸为()。

5.线粒体的增殖,大约有()()()几种方式。

6.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四大步骤:()()()()

7.有三类原核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是()()()。

8.线粒体外膜的标志酶是(),内膜的标志酶是(),膜间隙的标志酶是(),基质的标志酶是()。

9.叶绿体有三种不同的膜,它们分别是()()()。

10.实验证明组成叶绿体的蛋白质有()()()三种合成方式。

二.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暗反应

3.电子传递链

4.光反应

5.氧化磷酸化

6.光合作用

7.质体

8.呼吸链

9.卡尔文循环

10.细胞色素

三.简答题

1.简述F0-F1ATP酶复合体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的基本区别。

3.怎样解释含有氯霉素的培养液中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活力比对照组高?

4.列表比较氧化磷酸化与光合磷酸化的异同。

5.什么是进化假说或称经典假说,分化假说?

6.简述光合系统Ⅱ的结构及其功能.

四.综合题

1.为什么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2.比较叶绿体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1.细胞膜线粒体内膜

2.NADH-辅酶Q还原酶辅酶Q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3.双电子ATP 氧化磷酸化化学能光合磷酸化光能内膜类囊体膜向内膜间隙流向基质向外类囊体腔流向叶绿体基质 2 3

4.细菌N-甲酰Met

5.间壁分离收缩后分离出牙

6.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

7.蓝藻紫细菌绿细菌

8.单胺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腺苷酸激酶苹果酸脱氢酶

9.外膜内膜类囊体膜

10.chDNA编码叶绿体上合成核DNA编码细胞质中合成核DNA编码叶绿体上合成

二.1.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氧化过程。主要为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

2.暗反应:是二氧化碳固定反应。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 TP和NADPH这两个高能化合物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将二氧化碳固定,使之变为葡萄糖,由于这一过程不需要光,所以成为暗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结束于细胞质基质。

3.电子传递链:一系列电子载体按对电子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所有组成成分都嵌合于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类囊体膜或其他生物膜中,而且按顺序分段组成分离的复合物,在复合物内各载体成分的物理排列也符合电子流动的方向.其中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是伴随着营养物质的氧化放能,又称作呼吸链。

4.光反应:是由光引起的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光合膜)。光反应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激发开始,经过电子传递,水的光解,最后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以ATP和NADPH的形式贮存。

5.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6.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7.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的一类细胞器的总称, 存在于真核植物细胞内。是真核细胞中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质体由两层薄膜包围,可以随细胞的伸长而增大,是植物细胞合成代谢中最主要的细胞器。根据质体内所含的色素和功能不同,质体可分为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

8.呼吸链:由一系列的递氢反应(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s)和递电子反应(eletron transfer reactions)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组成的连续反应体系,它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交给氧生成水,同时有ATP生成。

9.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一译开尔文循环,又称光合碳循环。是一种类似于克雷布斯循环(Krebs cycle,或称柠檬酸循环)的新陈代谢过程,可使其动物质以分子的形态进入和离

开此循环后发生再生。碳以二氧化碳的形态进入并以糖的形态离开卡尔文循环。整个循环是利用ATP作为能量来源,并以降低能阶的方式来消耗NADPH,如此可增加高能电子来制造糖。

10.细胞色素:一种以铁-卟啉复合体为辅基的血红素蛋白。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而不必成对传递,其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主要有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d四类。

三1.F0-F1ATP酶复合体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是:①头部,偶联因子F1(可溶性腺苷三磷酸酶)由α3、β3、γ、δ、ε组成,α、β是结合ATP或其他核苷酸的位点,γ为质子移动的通道,δ是F1附着于膜上所必须,ε可能参与调节F1的活性;②基部(膜部或F0连接蛋白),至少有4种亚基组成,多为疏水性,其中有一种小的脂蛋白、对寡霉素、DCCD(NN双环己基二亚胺)敏感,结合后能抑制ATP的形成,F0的功能是质子传递的通道;③柄部,原来认为有一种称为寡霉素敏感性转受蛋白(oligomycin sensitivity conferring protein,OSCP)组成,这种蛋白质能使F1因子对寡霉素敏感从而阻止形成ATP。现认为柄部是由F1、F0各一部分共同构成的,由F1的γ亚基和ε亚基及F0的b亚基构成,γ亚基穿过头部作为头部旋转的轴。

2.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的基本区别有:①UGA不是终止信号,而是色氨酸的密码,因此,线粒体tRNAtrp可以识别UGG和UGA两个密码子;②多肽内部的甲硫氨酸由AUG和AUA两个密码子编码,而其实甲硫氨酸由AUG,AUA,AUU和AUC四个密码子编码;③AGA,AGG不是精氨酸的密码子,而是终止密码子,因而,在线粒体密码系统中的4个终止密码子即UAA,UAG,AGA,AGG。

3.氯霉素可抑制线粒体中的蛋白质的合成,但对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无影响,而放射菌素酮则相反。1973年Kūntzel等以链孢霉为材料研究线粒体RNA聚合酶时发现,在有氯霉素的培养液中线粒体的所含RNA聚合酶活力高于对照组两倍,说明此酶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显然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合成一种阻遏物,它对核DNA的有关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的酶的遗传转录起一定的阻抑作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液使阻遏物不再形成,使核DNA转录RNA聚合酶的过程得到促进;对照组中,线粒体内产生的阻遏物影响了核遗传系统的表达,抑制了RNA聚合酶的产生,所以含有氯霉素的培养液中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活力比对照组高。

5.进化假说是解释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内质网等细胞器起源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内质网等细胞器均可由质膜内褶将细胞分成若干区域而后逐渐演化形成。Uzzell和Spolsky对此假说作了进一步阐述:它们认为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的产生是在祖先原核细胞进行的,这种细胞基因组进行复制,但不进行分裂,结果细胞含有几套DNA,这几套DNA附着于质膜内侧,该处质膜发生内褶分别包围几套DNA形成双层膜的小体,这些小体最初结构功能相似,含有相同的DNA随后发生变化,线粒体基因组丢失,一些基因演变为专具呼吸功能的细胞器,或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而细胞核的基因组高速发展,线粒体与叶绿体之所以有些特性与原核细胞相同,是因为它们保留了祖先的原始特征。

6.光系统Ⅱ是类囊体膜中的一种光合作用单位,它含有两个捕光复合物和一个光反应中心。构成P SⅡ的捕光复合物称为LHCⅡ,而将PSⅡ的光反应中心色素称为P680,捕光复合物Ⅱ(LHCⅡ)又称捕光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或天线复合物(antenna complex),含有类囊体膜的叶绿素总量的40%~60%,该复合物的作用是吸收光能及传递光能到作用中心。PSⅡ反应中心复合物组成较为复杂,至少含有6个摸整合肽和几个紧密连接的脂,包括反应中心色素P680、几十个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等,其中有一对特别的不含Mg2+的叶绿素,称为脱镁叶绿素(pheophytin),简称Pheo。这些色素与两个相关多肽D1和D2组成反应中心。此外,反应中心复合物还含有四个锰原子和细胞色素b559的蛋白质片段。PSⅡ的功能是利用

从光中吸收的能量将水裂解,并将其释放的电子传递给质体醌,同时通过对水的氧化和 2

PQ

B 的还原在类囊体膜两侧建立H+质子梯度。

四1.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有自我繁殖所必需的基本成分,有自身的DNA,能自我复制,并编码有一定量遗传信息。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功能。迄今为止,已知线粒体基因组仅能编码约20种线粒体膜和基质蛋白并在线粒体核糖体上合成;叶绿体仅有60多种特有的蛋白质是在叶绿体内合成的。由此可见,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细胞器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参与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各有上千种之多,显而易见,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这些蛋白质与线粒体或叶绿体DNA编码的蛋白质协同作用。可以说,细胞核与发育成熟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精确地、严格调控的生物学机制。在二者协同作用的关系中,细胞核的功能更重要,一方面它提供了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它具有关键的控制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复制所需的DNA聚合酶由核DNA编码。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性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值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控制的,所以称为半自助性细胞器。

2.叶绿体与线粒体都是真核细胞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有着相同的起源和增值方式,并且都是半自主的细胞器,但二者在结构、功能上有很大差别:结构上,线粒体为双膜结构,分2个区室;叶绿体是三膜结构、3个区室。功能上,线粒体是有机物氧化的场所,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ATP;叶绿体是有机物制造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和A TP(光合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总结

第七章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 第一节微管 真核细胞中细胞骨架成分之一。是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的中空柱状结构。还能装配成纤毛、鞭毛、基体、中心体、纺锤体等结构,参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微管蛋白与微观的结构 存在:所有真核细胞,脊椎动物的脑组织中最多。 直径:24-26纳米中空小管 基本构件:微管蛋白α、β异二聚体。13根原纤维合拢成一段微管。 极性:增长快的为正端,另一端为负端。(与细胞器定位分布、物质运输方向灯微管功能密切相关) γ微管蛋白:定位于微管组织中心,对微管的形成、数量、位置、极性的确定、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 存在形式:单管(存在于细胞质,不稳定)、二联管(AB两根单管构成,主要分布于纤毛和鞭毛)、三联管(ABC三根单管组成,分布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基体中) 一、微管结合蛋白 碱性微管结合区域:明显加速微管的成核作用。 酸性突出区域:决定微管在成束时的间距大小 种类:MAP-1,MAP-2,MAP-4,tau 不同的微管结合蛋白在细胞中有不同的分布区域:tau只存在于轴突中,MAP-2则分布于胞体和树突中。 三,微管的装配的动力学 装配特点:动态不稳定性 装配过程:1、成核期(延迟期)α和β微管蛋白聚合成短的寡聚体结构,及核心的形成,接着二聚体再起两端和侧面增加使其扩展成片状带当片状带加宽至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成一段微管。是限速过程。 2、聚合期(延长期)细胞内高浓度的游离微管蛋白聚合速度大于解聚速度,新的二聚体不断加到微管正端使其延长。 3、稳定期(平衡期)胞质中游离的微管蛋白达到临界浓度,围观的组装与去组装速度相等(一)微管装配的起始点是微管组织中心 中心体和纤毛的基体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作用:帮助大多数细胞质微管装配过程中的成核。 γTuRC:刺激微管核心形成,包裹微管负端,阻止微管蛋白的渗入。可能影响微管从中心体上释放。 中心体:包括中心粒,中心粒旁物质。间期位于细胞核的附近,分裂期位于纺锤体的两极。星状体:新生微管从中心体发出星型结构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试题合集

第二章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1)一切有机体都有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6)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 7)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 8)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装配与自组织能力的体系 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与技能是:细胞膜、DNA与RNA、一定数量的核糖体以及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的酶,可以推算出一个细胞所需的最小体积的最小极限直径为140nm~200nm,而现在发现的最小的支原体的直径已经接近这个极限,因此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结构似乎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试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系。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病毒,称为类病毒;仅由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病毒称为朊病毒。病毒具备了复制与遗传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但不具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不完全的生命体;病毒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病毒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结构、原料、能量与酶系统进行增殖,是彻底的寄生物。因此病毒不是细胞,只是具有部分生命特征的感染物。 病毒与细胞的区别:(1)病毒很小,结构极其简单;(2)遗传载体的多样性(3)彻底的寄生性(4)病毒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增殖 4、试从进化的角度比较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异同 第四章 1.何谓内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内在膜蛋白是膜蛋白中与膜结合比较紧密的一种蛋白,只有用去垢剂是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结合方式: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疏水作用);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部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钙镁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部相互作用(静电作用):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胞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到脂肪酸分子上,后者插入膜双分子层中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 2.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膜的流动性: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膜脂的流动性主要由脂分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温度对膜脂的运动有明显的影响。在细菌和动物细胞中常通过增加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调节膜脂的相变温度以维持膜脂的流动性。在动物细胞中,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起重要的双向调节作用。 膜蛋白的流动: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成斑现象(patching)或成帽现象(capping) 2)膜的流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胞骨架不但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也影响其周围的膜脂的流动。膜蛋白与膜分子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膜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3)膜的流动性与生命活动关系:信息传递;各种生化反应;发育不同时期膜的流动性不同 3.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主要包括:膜骨架、鞭毛、纤毛、变形足和微绒毛,都是细胞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分别与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运动、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等功能有关。 第五章 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异同 相同点: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分布均在细胞的膜结构中,都有控制特定物质跨膜运输的功能。 不同点:载体蛋白:与特异的溶质结合后,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以实现物质的跨膜运输。 通道蛋白:①通过形成亲水性通道实现对特异溶质的跨膜转运 ②具有极高的转运效率 ③没有饱和值 ④离子通道是门控的(其活性由通道开或关两种构象调节) 2.比较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跨膜转运蛋白②转运过程伴随能量流动③都介导主动运输过程④对转运底物具有特异性⑤都是ATP驱动泵 (2)不同点:①P型泵转运过程形成磷酸化中间体,V型,F型,ABC超家族则无 ②P型,V型泵,ABC超家族都是逆电化学梯度消耗ATP运输底物,F型泵则是顺电化学梯度合成ATP ③P型泵主要负责Na+,K+,H+,CA2+跨膜梯度的形成和维持,V型,F型只负责H+的转运,ABC超家族转运多种物质 3.说明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工作原理:在细胞内侧α亚基与钠离子相结合促进ATP水解,α亚基上的天冬氨酸残基引起α亚基的构象发生变化,将钠离子泵出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钾离子与α亚基的另一个位点结合,使其去磷酸化,α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钾离子泵进细胞,完成整个循环。钠离子依赖的磷酸化和钾离子依赖的去磷酸化引起构象变化有序交替发生。每一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三个钠离子和泵进两个钾离子。

细胞生物学题库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学》题库参考答案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一、名词解释 1. 脂质体——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脂质体中可以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2. 流体镶嵌模型——主要强调:1.膜的流动性,膜脂和膜蛋白均可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3. 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4. 去垢剂——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5. 膜内在蛋白——又称整合蛋白,多数为跨膜蛋白,与膜紧密结合。 6. 细胞外被——又称糖萼,曾用来指细胞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基质,实际上细胞外被中的糖与细胞膜的蛋白分子或脂质分子是共价结合的,形成糖蛋白和糖脂,所以,细胞外被应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7. 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细胞外基质将细胞粘连在一起构成组织,同时,提供一个细胞外网架,在组织中或组织之间起支持作用。 8. 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糖胺聚糖,是增殖细胞和迁移细胞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尤其在胚胎组织中。 9. 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 10. 细胞粘着——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同类细胞发生聚集,形成细胞团或组织的过程。 11. 整联蛋白家族——细胞膜上能够识别并结合各种能够含RGD三肽顺序的受体称整联蛋白家族。 12. 连接子——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 1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CAM——分子结构中具有与免疫球蛋白类似的结构域的CAM超家族。 二、选择题 1.D 2.A 3.B 4.D 5.A 6.C 7.A 8.C 9.C 10. B 11.C 12.C 13.B 14.D 15.A 16.B 17.B 18.D 19.C 20.D 21.B 22.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四、填空题 1. 流动性、不对称性 2.α螺旋 3.运输、识别、酶活性、细胞连接、信号转导 4.去垢剂 5. 糖脂 6. 脂肪酸长度、脂肪酸饱和度、温度、胆固醇含量 7. 胶原、30% 8. 水不溶性 9. 原胶原10. 氨基己糖、糖醛酸11. 透明质酸、4-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乙酰肝素12. 层粘连蛋白13. 整联蛋白14. 1/4、平行15. 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锚定16. 高等植物17. 可兴奋细胞18. 间隙连接、胞间连丝、化学突触19. 封闭蛋白(occludin)、claudins 20. 连接子21. RGD;Arg、Gly、Asp 五、问答题 1. ㈠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是分别用抗鼠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和抗人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标记小鼠和人的细胞表面,使这两种细胞融合,观察不同颜色的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的

智慧树知到《医学细胞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医学细胞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细胞膜 B:细胞器 C:细胞核 D:细胞 E:细胞质 正确答案:细胞 2、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体细胞 B:人体细胞 C:人体组织 D:人体器官 E:人体系统 正确答案:人体细胞 3、()为细胞超微结构的认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技术 B:高速离心装置 C:光学显微镜的应用 D: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E:免疫标记技术

正确答案: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4、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主要研究成果是()。 A:青蒿素的发现及应用 B:细胞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C: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机理 D: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 E: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细胞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5、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A:显微 B:亚显微 C:分子 D:结构 E:功能 正确答案:显微,亚显微,分子 第二章 1、构成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脂肪 D:核酸 E:磷酸

正确答案:氨基酸 2、DNA分子是由()组成的。 A:磷酸 B:核糖 C:脱氧核糖 D:碱基 E:己糖 正确答案: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3、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功能,描述有误的是()。 A:是细胞含量最多的物质 B: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 C:维持细胞酸碱平衡 D: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E:不能与蛋白质结合 正确答案:是细胞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不能与蛋白质结合 4、关于细胞大小和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B:人卵细胞是已知最大的细胞 C:不同种类的细胞,其大小有差异 D:细胞的大小形态与细胞的功能有关 E:真核细胞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正确答案: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不同种类的细胞,其大小有差异,细胞的大小形态与细胞的功能有关,真核细胞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1-7细胞生物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填空题 1 ?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 单 位。 2. 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 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 DNA 与 RNA )、 核糖体、酶 是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3 ? 按核酸类型病毒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 DNA 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5. 真核细胞的三大功能体系是 ______________ 系 统、 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和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系 统。 6. ______ 年英国学者 ____________ 第 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 Cell 。 7. 细胞基本共性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以 _________________ 的 方式增殖。 8.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 ___________ 规律的科学,是在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和 三个不同的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 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选择题 C.是否大于 1 卩 m D.同源蛋白质间氨基酸序列的差C 别) 8. 下列那一项不是原核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D.运动 A ?固氮作用 B.光合作用 C. 有性繁殖 9. 下列关于病毒B 的. 所描有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 细胞生物学试题 库 1 ?下列属于真核细胞的有( B ) o A. 蓝藻 B.变形虫 C.细菌 D.支原体 2 ? 以下哪些细胞 器是由双层膜构成的 A.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3. 原核细胞不具备下列那种核结糖构体: ? ( C ) B.核糖体、 D.溶酶体、 ( A ) C 细胞壁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高尔基体 C 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核仁 C 中 心体 鞭毛、 中心粒 胞内体 A 线粒体 B 4. 与动物细胞相比, A 内质网 B 5. A 与内植质物网细胞相比, B 6.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古细菌?( D ) 线粒体 A ?产甲烷菌 B. 嗜盐菌 C.嗜热菌 7. 下列哪些可作为区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标准?( A. 是否具有质膜 B.是否具有细胞核 核夕卜 DNA 液泡 溶酶体 D.蓝细菌 B )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配套习题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2000版)配套习题 [说明]本习题集我从网上书上收集的,主要有几个来源: 1。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2000, 2。韩贻仁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1987; 以上两书的课后习题或思考题,我根据2003年和2004年北大细胞生物学讲课内容作了挑选和改编。 3。 以前在OKHERE上的生物版主也就是我的前任------------"心象椰子的人"(他在我就任前就已辞辞职,但是他的贴仍然给我和其他人很多帮助,不过,很快我就知道他为何要件决辞职了,因为一年后,我也做了同样的选择首发的北大一个ftp的细胞生物学库,该细胞生物学库是按题型而非章分类的,我把它的内容按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2000重新作了分类。 4。英文习题与解答来自的 NCBI一本 网书,我把它的内容按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2000重新作了分类,很遗憾,该书的名字作者与出版社,我已记录了,但是一下没找到,我尽快找到,仅快找到将其补上,非常感谢该书作者和出版社! 5。我在OKHERE当生物斑竹时有关网友提出与讨论的问题,很多我也参加了。6。有关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试题。 对以上各种资料的作者和首发者,我均非常感谢! 而且整理和编辑,我也化了不少时间,而且最后排版时我还化了100元RMB。 因此,本题集不准许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应说明出处,谢谢! ------------------------------------------------------------------------------------------ 第一章:绪论 1、 填空题: 1、 细胞生物学是细胞整体、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研究 及其 规律的科学。、 2、名词解释: 1、细胞学说(cell theory) 3、选择题: 1、现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是 。 a:Natune b: Cell c: PNAS d: Science 2、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 (a) 病毒 (b) 支原体 (c) 血小板 (d) 细菌 4、是非题: 1、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特征是把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亚细胞的分子结构变化联系起来。…………………………………( )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版 总结笔记第七章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 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内被膜区分类:细胞质基质、细胞内膜系统、有膜包被的细胞器 第一节细胞质基质的含义和功能 一、细胞质基质的含义 (1)含义: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 主要含有: (1)与代谢有关的许多酶 (2)与维持细胞形态和物质运输有关的细胞质骨架结构

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细胞质骨架纤维贯穿在粘稠的蛋白质胶体中,多数的蛋白质直接或间接地与骨架结合,或与生物膜结合,从而完成特定的功能。细胞质基质主要是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等相互联系形成的结构体系,蛋白质和其他分子以凝聚或暂时的凝聚状态存在,与周围溶液的分子处于动态平衡。 差速离心获得的胞质溶胶的组分和细胞质基质溶液成分很大不同。胞质溶胶中的多数蛋白质可能通过弱键结合在基质的骨架纤维上。 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1)蛋白质分选和转运 N端有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合成之后转移到内质网上,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再转运到高尔基体。其他蛋白质的合成都在细胞质基质完成,并根据自身信号转运到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也有些蛋白驻留在细胞质基质中。

(2)锚定细胞质骨架 (3)蛋白的修饰、选择性降解 1 蛋白质的修饰 辅基、辅酶与蛋白的结合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糖基化 N端甲基化(防止水解) 酰基化 2 控制蛋白质寿命 N端第一个氨基酸残基决定寿命 细胞质基质能够识别N端不稳定的氨基酸信号将其降解,依赖于泛素降解途径 3 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4 修复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

热休克蛋白的作用 第二节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研究方法:电镜技术免疫标记和放射自显影离心技术和遗传突变体分析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由封闭的管状或扁平囊状膜系统及其包被的腔形成的互相沟通的三维网络结构。 (一)内质网的两种基本类型 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糙面内质网:扁囊状整齐附着有大量核糖体 功能:合成分泌性蛋白和膜蛋白光面内质网:分支管状,小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总结

第六章线粒体与细胞能量转换 一、基本特征 1.詹纳斯绿Janus Green B 一种活体染色剂,专一用于线粒体的染色。它可以和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结合,从而出现蓝绿色。 2.结构 1)外膜(outer membrane):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的一层单位膜,厚约5~7nm,光滑平整。 在组成上,外膜的脂质和蛋白质成分各占1/2。 2)内膜向基质折叠形成特定的内部空间内膜(inner membrane)比外膜稍薄,平均厚 4.5nm,也是一层单位膜。内膜的化学组成中20%是脂类,80%是蛋白质。(基粒分为头 部、柄部和基片三部分,是由多种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合体。基粒头部具有酶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因此,基粒又称ATP合酶复合体) 3)基质为物质氧化代谢提供场所线粒体中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 解、蛋白质合成等有关的酶都在基质中。还含有线粒体独特的双链环状DNA、核糖体,这些构成了线粒体相对独立的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 4)内外膜转位接触点:核编码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通道 3.相对独立的遗传体系 1)线粒体基因的转录 i.线粒体mRNA不含内含子,也很少有非翻译区 ii.每个mRNA5ˊ端的起始密码为AUG(或AUA),起始氨基酸为甲酰甲硫氨酸 iii.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也与核基因不完全相同 iv.UAA的终止密码位于mRNA的3ˊ端。某些情况下,一个碱基U就是mtDNA体系中的终止密码子 v.线粒体与核密码子编码氨基酸三联体密码有差异 2)线粒体DNA的复制 mtDNA的复制起始点被分成两半,个是在重链上,称为重链复制起始点(O H),位于环的顶部,顺时针合成;一个是在轻链上,称为轻链复制起始点(O L),位于环L的“8点钟”位置,逆时针合成。D型复制。mtDNA复制不受细胞周期影响。 4.线粒体靶序列引导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转运 1)核编码蛋白在进入线粒体需要分子伴侣蛋白的协助 线粒体含有4个蛋白质输入的亚区域:

细胞生物学题库 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绪论 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二、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1、生命活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2、1665,Robert Hooke,Leeuwen Hoek。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3、Schleiden、Schwann,基本单位。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4、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5、细胞来自细胞。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6、Schleiden、Schwann,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7、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 三、选择题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 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 c、19世纪的最后25年 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 b、高速离心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四、判断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x)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x) 3、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y) 4、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x)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六)

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五部分 简答题 1. 根据光镜与电镜的特点,观察下列结构采用那种显微镜最好?如果用光镜(暗视野、相差、免疫荧显微镜) 那种最有效?为什么?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是后者有细胞器,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至少2点) 5. 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6. 简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原生动物应付低渗膨胀的主要方式? 7. 简述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8. 简述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9. 受体的主要类型。 10. 细胞的信号传递是高度复杂的可调控过程,请简述其基本特征。 11. 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12.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13. 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主要特点。 14. 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 15. 简述含信号肽的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到内质网的主要过程。 16. 简述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与O-连接之间的主要区别。 17. 溶酶体膜有何特点与其自身相适应? 18. 简述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19. 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20. 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 21. 线粒体与叶绿体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22. 细胞周期中核被膜的崩解和装配过程。 23.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24. 染色质的多级螺线管模型。 25. 染色体的放射环模型。 26. 细胞内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7. 肌肉收缩的机制。 28. 纤毛的运动机制。 29. 中心体周期。 30. 简述C.D.K1(MPF)激酶的活化过程。 31. 泛素化途径对周期蛋白的降解过程。 32. 人基因组大约能编码5万个基因,而淋巴细胞却能产生约107-109个不同抗体分子,为什么? 33.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34. 溶酶体膜有何与其自身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5. 何为信号肽假说的? 36.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37. 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 38. 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39. 简述核被膜的主要功能 40. 简述减数分裂的意义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1. 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

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是主要运动方式。(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第七章

第七章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 1.名词解释:细胞骨架、微管组织中心(MTOC)、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体(γ-TuRC)、中心体、踏车运动、驱动蛋白、动力蛋白。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由3种不同的蛋白纤维结构组成——微管、微丝、中间丝。 ※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聚合从特异性核心形成位点开始,主要是中心体、纤毛的基体。帮助微管装配的成核。 ※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体:可形成10~13个γ-微管蛋白分子的环形结构(螺旋花排列),组成一个开放的环状模板,与围观具有相同直径。可刺激微管核心形成,包裹微管负端,阻止微管蛋白渗入。还能影响微管从中心粒上释放。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决定微管形成的一种细胞器,包括中心粒和中心粒旁物质。两个桶状、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包埋在中心粒旁物质中。在细胞间期,中心体位于细胞核附近,在有丝分裂期,位于纺锤体的两极。 ※踏车运动:微管的聚合与解聚持续进行,经常是一端聚合,为正端;另一端解聚,是负端,这种微管装配方式,称“踏车运动”。 ※细胞内各细胞器和所有的物质转运都与微管密切相关;微管的物质运输由微管动力蛋白(或马达蛋白)完成,共有几十种,可分为三大家族:驱动蛋白kinesin,动力蛋白dynein和肌球蛋白myosin家族(肌球蛋白以肌动蛋白纤维为运行轨道) 驱动蛋白与动力蛋白的两个球状头部是与微管专一结合,具有

ATP酶活性,水解ATP供能完成与微管结合、解离、再结合的动作。 驱动蛋白: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一对与微管结合的球状头部——ATP水解酶,水解ATP产生能量进行运动;将货物由负端运输向正端。 动力蛋白: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最快的分子运输蛋白。由两条重链和几种中等链、轻链组成,头部具有ATP水解酶活性。沿着微管的正端向负端移动。为物质运输,也为纤毛运动提供动力。在分裂间期,参与细胞器的定位和转运。 2.三种骨架蛋白的分布如何? 微丝: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内侧。 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 中间纤维:分布在整个细胞中。 3.微管由哪三种微管蛋白组成?各有什么结构功能特点? α管蛋白,β管蛋白,γ管蛋白。 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α-微管蛋白的GTP不进行水解也不进行交换;β-微管蛋白的GTP 可水解呈GDP,而此GDP也可换成GTP,这一变换对微管的动态性有重要作用。 γ管蛋白定位于微管组织中心,对微管的形成、数量、位置、极性、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 4.哪一种微管蛋白有GTP酶活性? β-微管蛋白。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试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定位在()上,而真核细胞则位于()上。 2.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电子传递的四个复合物分别称之为(),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 3.线粒体和叶绿体一样,都是具有()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能传递()并产生(),不过二者产生能量的动力不同,前者称为(),能源来自(),后者称为(),能源来自()。从产生能量的部位来看,线粒体是发生在()上,而叶绿体是发生在()上。能量的储存,都需要借助偶联因子,但线粒体偶联因子的取向是(),所以H+是顺浓度梯度回流的方向从(),而叶绿体的偶联因子的取向是(),故H+是顺浓度梯度回流的方向从(),从产生ATP所需的质子来说,线粒体只需要()个H+即可产生一个ATP,而叶绿体则需要()个H+。4.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类似于(),其实氨基酸为()。 5.线粒体的增殖,大约有()()()几种方式。 6.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四大步骤:()()()() 7.有三类原核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是()()()。 8.线粒体外膜的标志酶是(),内膜的标志酶是(),膜间隙的标志酶是(),基质的标志酶是()。 9.叶绿体有三种不同的膜,它们分别是()()()。 10.实验证明组成叶绿体的蛋白质有()()()三种合成方式。 二.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暗反应 3.电子传递链 4.光反应 5.氧化磷酸化 6.光合作用 7.质体 8.呼吸链 9.卡尔文循环 10.细胞色素 三.简答题 1.简述F0-F1ATP酶复合体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的基本区别。 3.怎样解释含有氯霉素的培养液中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活力比对照组高? 4.列表比较氧化磷酸化与光合磷酸化的异同。 5.什么是进化假说或称经典假说,分化假说? 6.简述光合系统Ⅱ的结构及其功能. 四.综合题 1.为什么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2.比较叶绿体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细胞生物学题库(含答案)

1、胡克所发现的细胞是植物的活细胞。X 2、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3、细胞核及线粒体被双层膜包围着。√ 一、选择题 1、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界限,称作(B) A、核质 B拟核 C核液 D核孔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A) A、原核生物无定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则有 B、原核生物的DNA是环状,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 C、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真核生物则是分开的 D、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架,真核生物则有 3、最小的原核细胞是(C) A、细菌 B、类病毒 C、支原体 D、病毒 4、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B) A、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 B、细胞是生命的最简单的形式 C、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 D、细胞从初始细胞分裂而来 5、下列哪一项不是原核生物所具有的特征(C) A、固氮作用 B、光合作用 C、有性繁殖 D、运动 6、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病毒可完全在体外培养生长 B、所有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 C、所有病毒具有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D、病毒可能来源于细胞染色体的一段 7、关于核酸,下列哪项叙述有误(B) A、是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 B、DNA和RNA分子中所含核苷酸种类相同 C、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等三种分子构成 D、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E、核苷酸之间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8、维持核酸的多核苷酸链的化学键主要是(C) A、酯键 B、糖苷键 C、磷酸二酯键 D、肽键 E、离子键 9、下列哪些酸碱对在生命体系中作为天然缓冲液?D A、H2CO3/HCO3- B、H2PO4-/HPO42- C、His+/His D、所有上述各项 10、下列哪些结构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有存在?BCE A、细胞核 B、质膜 C、核糖体 D、线粒体 E、细胞壁 11、细胞的度量单位是根据观察工具和被观察物体的不同而不同,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计量单位是(C) A、毫米 B、微米 C、纳米 D、埃 四、简答题 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细胞生物学试题

细生大礼包第三弹 第六章.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PART1 教学大纲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第三节线粒体与疾病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尤其是各区间标志酶),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特点,细胞能量的转换分子——ATP,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生成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是各种有机物进行最后氧化的过程,也是各类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呼吸链概念,氧化过程中伴随磷酸化的藕联,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化学渗透假说。 熟悉: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与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有关,线粒体的遗传体系,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的转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一分子葡萄糖经过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式,呼吸链和ATP合酶复合体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根据结合变构机制A TP的合成。 了解: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NADH+ H+ 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穿梭机制,F0基片在A TP合成中的作用,与细胞死亡有关的线粒体机制,线粒体控制细胞死亡的假说,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mtDNA突变与疾病。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粒体的组成结构,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难点: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ATP生成。 Part 2 题库 一.填空题 1.线粒体是细胞的基地,其主要功能是。(七) 2.线粒体的嵴由向内腔突起而成,其上面的带柄结构是, 由、和三部分组成,该结构具有活性。功能是。(七) 3.线粒体各部分结构中有各自特殊的标记酶,它们分别在外膜是________,外腔是___________,内膜 是__________,膜间腔是______________。(七) 4.线粒体基因组共由个碱基组成,含个基因,可分别编码rRNA、tRNA和蛋白质。(七)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1e447941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二、填空题 1、细胞分裂有直接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种类型。 2、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4、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 命活动展开研究的科学。 5、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人是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三、问答题: 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3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①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

②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 ③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 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病毒(virus):非细胞形态生命体,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必须在活细胞体内复制繁殖,彻底寄生性。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和结构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代表。

细胞生物学试题整理(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现在生物学“三大基石”是:_,__。 2:细胞的物质组成中,_,_,_,_四种。 3:膜脂主要包括:_,_,_三种类型。 4:膜蛋白的分子流动主要有_扩散和_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5: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光的_基因,又称发色基因。6:受体是位于膜上的能够石碑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_。 7:信号肽一般位于新合成肽链的_端,有的可位于中部。 8: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可分为_,_,及_。 9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_,_,_,_及_。 10:高等动物中,根据等电点分为3类:α肌动蛋白分布于_;β和γ肌动蛋白分布于所有的_和_。 1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_,_,_,少量_。 12: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_与_相连。 13:弹性蛋白的结构肽链可分为两个区域:富含_,_,_区段。 14: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G2期主要合成_,_,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20小题) 1:支原体 2:组成型胞吐作用 3:多肽核糖体 4:信号斑 5:溶酶体 6:微管 7:染色单体 8:细胞表面 9:锚定连接 10:信号分子 11:荧光漂白技术

12:离子载体 13:受体 14:细胞凋亡 15:全能性 16:常染色质 17:联会复合体 18组织干细胞 19:分子伴侣 20:E位点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小题) 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 2:细细胞核主要由()组成 A:核纤层与核骨架B:核小体C:染色质和核仁 3: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 A:需要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蛋白B:膜蛋白C:分泌性蛋白 D:需要进行修饰的pro 4:细胞内进行蛋白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5微体中含有() A:氧化酶 B:酸性磷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过氧化氢酶6: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的进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A:M6P标志 B:导肽 C:信号肽 D:特殊氨基序列7:溶酶体的功能有()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自溶 C:细胞防御 D:自体吞噬8: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 A:苹果酸脱氢酶 B: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单胺氧化酶9:染色质由以下成分构成()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少量RNA

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 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 学简答题集锦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细胞生物 学形成与发展 经历的阶段 (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 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 时期:细胞学说的 建立掀起了对多种 细胞广泛的观察和 描述的热潮,主要 的细胞器和细胞分 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 用实验的手段研究 细胞的特性、形态 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 兴起和细胞生物学 的诞生:各个学科 相互渗透,人们对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 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 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和 细胞表面 1.细胞膜的流动性 有什么特点,膜脂 有哪些运动方式, 影响膜脂流动性的 因素有哪些? (1)膜脂既具有分 子排列的有序性, 又有液体的流动性; 温度对膜的流动性 有明显的影响,温 度过低,膜脂转变 为晶态,膜脂分子 运动受到影响,温 度升高,膜恢复到 液晶态,此过程称 为相变。(2)膜脂 的运动方式有:侧 向扩散、旋转运动、 摆动运动、翻转运 动,其中翻转运动 很少发生,侧向扩 散是主要运动方式。 (3)影响流动性的 因素:脂肪酸链的 长短和饱和程度, 胆固醇的双重调节 作用,卵磷脂/鞘磷 脂比值越大膜脂流 动性越大,膜蛋白 与周围脂质分子作 用也会降低膜流动 性。此为环境因素 (如温度)也会影 响膜的流动性,温 度在一定范围内升 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 类及其各自特点, 并叙述膜的不对称 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 外在蛋白、膜内在 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 水溶性蛋白,分布 在膜的两侧,与膜 的结合松散,一般 占20%-30%; 膜内在蛋白属于 双亲性分子,嵌入、 穿膜,是膜功能的 主要承担者,与膜 结合紧密,占 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 共价键与脂分子结 合,分布在膜两侧, 含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 结构和功能有很大 差异,称为膜的不 对称性,这种不对 称决定了膜功能的 方向性。 膜脂:磷脂和胆 固醇数目分布不均 匀,糖脂仅分布于 脂双层的非胞质面。 膜蛋白:各种膜蛋 白在质膜中都有一 定的位置。膜糖类: 糖链只分布于质膜 外表面。 3.比较说明单位膜 模型与液态镶嵌模 型有哪些不同点 单位膜是细胞膜 和胞内膜等生物膜 在电镜下呈现的三 夹板式结构,内外 两层为电子密度较 高的暗层,中间是 电子密度低的明层, “两暗夹一明”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