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广州市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广州市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广州市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洼地是指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在其税务管理辖区注册的企业通过区域性税收优惠、简化税收征管办法和税收地方留成返还等处理方法,实现企业税负降低的目标。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税收洼地,岛屿政策。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税收洼地,比如网红税收洼地霍尔果斯、上海、江西、湖北、江苏等等。现下Z紧俏的税收洼地当属“园区税收洼地”,这些洼地落户在新城市,单一园区规模小,更便捷更安全。

今天给大家介一下总部经济招商的财政扶持政策,具体如下:

一、总部经济工业园区财政扶持政策:

目前国内优惠力度Z大且Z稳定的园区出台了一系列非常丰厚的税收优惠政策:

1. 对注册企业的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50%——80%扶持;

2. 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50%——80%给予扶持;

3. 可叠加享受。企业如果本身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扶持的,可叠加享受园区的扶持政策。

4. 总部经济招商模式。即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行业限制,外省市的也能享受园区的财政扶持政策。

5.新公司注册,执照办理,由我们全权办理,无任何隐形费用,安全可靠,省时省心。

(奖励扶持每月兑现,纳税大户采用一户一议的方式,扶持奖励更多!)

以近期入驻我们园区某企业为例:某企业年销售额1000万,其中进项抵扣400万,该公司增值税应为(1000万-400万)/1.17*17%=88万,城建税为88万*7%=6.1万,教育附加税88万*3%=2.64万,地方教育附加税88万*2%=1.76万,假定其利润400万,所得税为400万*25%=100万,则实际年纳税额为88万+6.1万+2.64万+1.76万+100万=198.5万,应按地方留存60%奖励:

增值税奖励:88万*50%*60%=26.4万

所得税奖励:100万*40%*60%=24万

企业所得总奖励:26.4万+24万=50.4万

1.核名--提供扫面件---5-8个字号---1-3个工作日

2.工商资料签字---然后递交工商---出执照----刻章

4,开户---税务报道---核税种----发票----企业正常经营

一切合理的纳税筹划,都是通过稍微改变其商业模式,就能起到很好的J税效果,所有的纳税筹划均以合理合规的方式,做到财税合规,税赋Z优,助力企业合理J税。

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第29期 2006年9月18日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部经济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它表现为跨区域、跨行业的企业总部向城市中心区域集中,并逐步趋向专业化和集群化的现象。发展总部经济,对于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消费、税收、就业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就我区总部经济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 1、从经济总量上看,总部经济占近四分之一。据经济普查资料

显示,我区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8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总部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共有总部企业161个,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4%;实现增加值63.58亿元,占GDP总量的22.1%;实现营业收入322.64亿元,占全区企业总收入的41.6%,可见,总部经济正逐步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从行业分布上看,总部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我区总部企业覆盖的行业范围比较广,其中,批发零售业的总部企业最多,既有广东省土产进出口(集团)公司、广东省农业机械总公司、广州市小洲燃气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图书进出口广州公司等批发和进出口企业,又有广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广州家广超市有限公司以及广州市海王星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连锁零售企业,共计52个,占总部企业数的32.3%;而制造业的总部企业中,包含了我区很多大中型工业企业,如广州市珠江啤酒集团公司、广州摩托集团公司、广州市橡胶轮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等,共计48个,占总部企业数的29.8%;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各有15个总部企业,各占9.3%,包括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中港四航局第二工程公司、广州航道局、广东省航盛工程有限公司、信息时报社、珠江电影制片公司等;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各有8个总部企业,各占5.0%,包括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二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酒家滨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广州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广州GDP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到2020年,广州都有哪些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编者注:2015年广州GDP总量是1.8万亿元,超过了新加坡),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0%左右,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驱动: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城市功能:到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6亿吨和2500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 改革开放:到2020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2000亿美元。 城乡环境: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86%,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 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含租赁补贴)累计5.75万套。到202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 文明程度: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 要实现这些目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如何在“十三五”时期形成新的动力源?纲要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三大战略枢纽”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 形势分析报告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二零零四年一月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目录:

一、宏观形势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03年(广州)GDP将达3544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004年GDP将达4141亿元,增长13.5%(数据来源:广州经济蓝皮书《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生产强劲增长,市场销售逐步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2. 吸引外资数量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自1998年以来,广州市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可谓有起有伏。但基本上都保持在每年30亿美元上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广州的投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开始回升,增幅较前几年要高。预测2004年广州的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则达到 34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数据来 源:广州年鉴 1999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了1000亿元的关口,之后保持稳定发展,每年的增长幅度在10%左右。 4. 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幅收窄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2003年1-11月份,广州市完成房地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而“九五”时期房地产开发年平均增长%,2001年、2002年分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收窄,主要原因是,2003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开发调控力度加大,从政策上、银行贷款上加强调控,如近期发文规定不得新审批高档别墅用地等,加之我市房地产开发经过近年来快速增长,目前已进入稳步发展期,因此,2003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市场总体形势分析 1.房屋销售形势良好 面积单位:万平方米;金额单位:亿元 2003年全市十区房屋成交登记面积为万平方米,较2002年同期增长了%(2002年为%)。其中,预售商品房成交登记面积突破了1000万平方米大关,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02年为%);二手房屋成交登记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02年为%),已是连续六年增幅超过20%,二手房屋成交的多年快速增长为拉动房屋整体成交的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随着所占份额的不断提高产生更明显的影响。2003年各项

广州市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洼地是指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在其税务管理辖区注册的企业通过区域性税收优惠、简化税收征管办法和税收地方留成返还等处理方法,实现企业税负降低的目标。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税收洼地,岛屿政策。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税收洼地,比如网红税收洼地霍尔果斯、上海、江西、湖北、江苏等等。现下Z紧俏的税收洼地当属“园区税收洼地”,这些洼地落户在新城市,单一园区规模小,更便捷更安全。

今天给大家介一下总部经济招商的财政扶持政策,具体如下: 一、总部经济工业园区财政扶持政策: 目前国内优惠力度Z大且Z稳定的园区出台了一系列非常丰厚的税收优惠政策: 1. 对注册企业的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50%——80%扶持; 2. 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50%——80%给予扶持; 3. 可叠加享受。企业如果本身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扶持的,可叠加享受园区的扶持政策。 4. 总部经济招商模式。即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行业限制,外省市的也能享受园区的财政扶持政策。 5.新公司注册,执照办理,由我们全权办理,无任何隐形费用,安全可靠,省时省心。 (奖励扶持每月兑现,纳税大户采用一户一议的方式,扶持奖励更多!)

以近期入驻我们园区某企业为例:某企业年销售额1000万,其中进项抵扣400万,该公司增值税应为(1000万-400万)/1.17*17%=88万,城建税为88万*7%=6.1万,教育附加税88万*3%=2.64万,地方教育附加税88万*2%=1.76万,假定其利润400万,所得税为400万*25%=100万,则实际年纳税额为88万+6.1万+2.64万+1.76万+100万=198.5万,应按地方留存60%奖励: 增值税奖励:88万*50%*60%=26.4万 所得税奖励:100万*40%*60%=24万 企业所得总奖励:26.4万+24万=50.4万

1.2016年广州市经济形势分析和2017年展望

2016年广州市经济形势分析和2017年展望* 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联合课题组1 摘要:2016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广州市坚持稳中求进,通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措施,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2017年,面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广州市将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增长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广州经济形势展望 一、2016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6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呈现出“稳、进、优”的特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基本判断: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三产比重持续提升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与2015年(8.4%)比,基本持平,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分别较全国(6.7%)、全省(7.5%)高1.5个和0.7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8.1%)、上半年(8.0%)、一季度(8.0%)分别提高0.1个~0.2个百分点。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40.04 亿元、5925.87亿元和 13445.03 亿元, *本研究报告系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广州城市综合发展决策咨询 团队”研究成果。 1课题组长:黄平湘(广州市统计局副局长)、涂成林(博士研究员);成员:冯俊、陈婉清、李俊、周凌霄、黄旭、汪文姣;执笔:李俊、周凌霄

广州市三防形势分析及应急管理策略研究.doc

广州市三防形势分析及应急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该文在介绍广州市近年汛情现状、特点及三防应急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广州市三防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路以及完善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的策略,为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关键词:防汛;应急管理;策略 1 概述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1O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正按照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广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此进程中,必须加强和推进三防应急管理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 广州市汛情现状与特点 2.1 广州市汛情现状 广州市地处东、西、北三江汇合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汛期易产生山洪。南部属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地势低洼,易受热带风暴潮袭击。年降雨量在1 009~2 865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831mm。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汛期(4~9月)集中了全年80%~85%的降雨量,易形成洪涝灾害。而枯水季节,雨量减少易发生旱灾,南部河网易受咸潮影响。 2.2 汛情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广州市三防形势呈现出5个方面的特点: 1)洪水的复杂性。广州市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北边的防洪屏障北江大堤防御西、北两江洪水。西江是珠江第一大干流,发洪较北江迟,主要集中在6~8月,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北江是珠江第二大干流,发洪时问较西江早,主要集中在5~7月,洪水峰高而量较小,历时也较短。因此,在每年5~8月,西、北两江洪水会对北江大堤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两江同时发生特大洪水时,对北江大堤的威胁更为严重。 2)台风的频发性。由于我市地处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是西太平洋、南海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地区,每年5~10月为台风活动季节,每年7~9月是台风影响和侵袭广州的活动盛期。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引发沿海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还伴随强对流天气,从而导致一系列次生灾害发生,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登陆或严重影响珠江口附近/时中心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约有2个(次),其中中心风力在1O级以上的强热带风暴或台风平均每年约有1个(次)。1983年9月9日9时,8309号台风登陆珠江口,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灾害造成我市2O人死亡、127人受伤,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这次台风是解放以来影响我市最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给番禺区的海堤造成了严重毁坏。 3)潮位的趋高性。在每年的4~8月,珠江水位受东江的顶托,更受来自伶仃洋的潮夕影响,因此洪(潮)水会对珠江堤防构成严重威胁。据中大站水位统计,“05.6”中大站点高潮水位2.77m,比历史(2001—07~07)最高水位2.62m,超高0.15m。特别是西、北两江发生特大洪水又适逢天文大潮时,对城区的防洪安全最为不利。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近年来,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热点,广州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并将其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战略。自2007年起,广州市政府就把“总部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还将其提升至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战略高度。 广州高度市场化以及开放、自由的空间软环境优势,吸引一批像麦当劳、本田、丰田、美赞臣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大企业纷纷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为广州经济发展跟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进一步发展广州总部经济,2015年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到2017年力争认定总部企业超500家,500强企业超100家的发展目标。 2007年广州市政府把“总部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广州建设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总部经济之都”。 2014年8月,广州市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在琶洲集中全市力量尽快打造一个拉动辐射效应明显的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总部区。 2015年8月,广州市出台《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到2017年认定总部企业超500家,500强企业超100家的发展目标。 1、广州软环境最为企业看重 广州总部企业既有麦当劳这样的传统全球餐饮巨头,促传统餐饮行业转型升级;亦有本田、丰田等国际高端制造业代表,助广州制造业华丽转身;也不乏美赞臣、安利等将中国研发中心或者生产基地设立在广州的外资企业。当然,也少不了依托广州肥沃土壤成长起来的新兴的互联网总部企业,如YY语音、唯品会等等。 广州为何能吸引到这么多优秀企业落户呢?首先当然是经济活力,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经济一直比较活跃。而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整体的商业环境优越,包括政府对引进外资的积极态度和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包容,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另外,公平的环境、经济的活跃度,这些都是吸引外企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最为看重的因素。 广州营商环境对总部企业发展异常重要,“政府不会随意干预,让企业自主发展,这一点看似简单,却是不少地方未必能有的创业环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总部经济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认为广州发展总部经济有如下优势:首先是广州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包容理念深入人心,开放程度高。其次,广州基础设施较优势凸显,而且集航空、港口、铁路、公路运输枢纽优势。从软环境来看,制度环境、人文基础好是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又一大优势。处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州,30多年来,在招商、营商等制度设计

200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广州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04.03.14 【实施日期】2004.03.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统计局2004年3月14日)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抗击“非典”,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促进出口,积极扩大内需,全年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2003年广州市生产总值(GDP)3466.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增长速度创8年来新高,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9万元,增长14.0%。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

5793美元。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三次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4.14亿元,比上年下降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89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57.60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4∶40.9∶55.7调整为3.0∶43.4∶53.6,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略有上升。2003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7%。生产领域价格有升有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5.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1.6%。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2003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37.7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83.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15万人。在全市从业人员中,年末职工总人数188.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6万人;全市城镇私营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89.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31万人。全年安置城镇失业人员15.90万人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7%(含“城中村”农转居登记失业人员)。 二、农业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8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7 %。粮食播种面积146.54万亩,与上年比调减16.3%;全年粮食产量54.52万吨,比上年降低16.3%。花卉、蔬菜、畜牧、水产等农产品的生产稳步发展,花卉、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增加,分别比上年增长18.1%、4.2%和4.7%。蔬菜产量达364.49万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达35.59万吨,增长3.1%;水果总产量达45.52万吨,下降3.9%;生猪出栏量达191.54万头,减少2.6%。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至2003年末,全市完成标准化农田建设60.5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44.66万亩。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208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现价增

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二零零四年一月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目录: 一、宏观形势 (3)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进展 3 2.吸引外资数量持续增长 3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4 4.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幅收窄 4 二、市场总体形势分析 (5) 1.房屋销售形势良好 (5) 2.预售商品房成交价格稳中有降 (6) 3.二手商业用房均价波动较大 (7) 4.二手房所占份额有小幅上升 (7)

5.住宅所占份额上升 (8) 三、预售商品房成交区域特性 (9) 1.预售商品房成交面积有所增长 (9) 2.预售商品房成交金额 (10) 3.各区预售住宅成交面积 (11) 4.各区预售商铺成交面积 (12) 5.各区预售办公楼成交面积 (13) 四、二手房成交区域特性 (15) 1.二手房成交面积 (15) 2.二手房成交金额 (16) 3.二手住宅成交面积 (17) 4.二手商铺成交面积 (18) 5.二手办公楼成交面积 (19) 五、各区预售、二手房成交对比 (20) 1.各区预售、二手房成交面积对比 (20) 2.各区预售、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对比 (21) 3.各区预售、二手住宅成交均价对比 (22) 4.各区预售、二手商铺成交面积对比 (23) 5.各区预售、二手商铺成交均价对比 (24)

6.各区预售、二手办公楼成交面积对比 (25) 7.各区预售、二手办公楼成交均价对比 (26)

一、宏观形势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进展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可能2003年(广州)GDP将达3544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004年GDP将达4141亿元,增长13.5%(数据来源:广州经济蓝皮书《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进展态势,工业生产强劲增长,市场销售逐步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2016年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 (2017年3月19日)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6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04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5925.8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3亿元,增长9.4%。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2:30.22:68.56。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0%和77.0%。 —1 —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其中,能源类下降6.6%,高技术类下降0.5%;轻工业上升0.3%,重工业下降2.0%;生产资料下降2.4%,生活资料上升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4.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3.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升2.7%,化工原料类下降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6%。 —

表1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9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 —3 —

广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来源:发表日期:2000-04-28 浏览次数:保护视力色:字体大小:大中小 2000年,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要求,坚持“开拓进取、稳中求快、加强管理、有效增长”的经济发展思路,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需求扩大,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提前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目标,“九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2000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38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42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11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1247.54亿元,增长16.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1: 45.67: 49.82调整为3.96:43.69:52.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45万元,增长12%,按当年国家平均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提前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列入国家考核的122户重点脱困企业脱困率为93.4%,高于考核目标27.4个百分点;市考核的275户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制率为80.7%,高于考核目标10.7个百分点;757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为11.1%,低于考核目标8.9个百分点;648户中小型企业转制率为87.5%,高于考核目标2.5个百分点。成功实施了一批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组建了广州机电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四个资产授权经营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初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初步构筑起类型相对齐全、辐射面较广、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体系。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就业机制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和服务体系网络化有新的突破。2000年末广州全地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00万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已达100%。年末广州地区企业下岗职工1.47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0.8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5%。全年已分流安置下岗职工5228人再就业,安置城镇失业人员13.48万人就业。 价格总水平稳中趋升。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8%,扭转了上年的下降态势,其中居住类价格和服务项目类价格分别上升5.3%和17.4%。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6%,降幅比上年收窄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仍下降3.9%;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2%,降幅比上年收窄1.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除粮食因结构调整和部分水果因自然灾害及季节性原因减产外,大部分经济作物产量有所增长。蔬菜供应充足,花卉生产发展较快,畜牧、水产等各业也有所增长。2000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业总产值163.05亿元,增长2.0%,其中花卉总产值7.02亿元,增长24.1%。全年蔬菜总产量306.49万吨,增长15.4%;肉类总产量32.77万吨,增长3.1%;水产品总产量32.52万吨,增长2.4%;牛奶总产量4.15万吨,增长12.1%;生猪出栏量191.44万头,增长4.4%。水果产量32.97万吨,增长2.4%,其中全年荔枝总产量2.95万吨,比上年的6.81 万吨下降56.7%,影响农业总产值回落4.8个百分点。都市型农业有新的发展。优质品种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示范基地和特色品牌农产品生产区建设富有成效,带动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商品率达85.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广州商业区域分析

二、广州商业区域分析 广州商业区域分布图 天河区商铺市场分析 区域特点: 天河的商业分布特征主要是呈一个以天河城、正佳广场为中心龙头,四周专业市场为配套的发展形式,以大商场、高尚消费为重点,群楼商铺加临街商业旺铺为辅助的发展模式。其商业分布重点盘踞在三条龙脉两侧:天河路、天河北路、黄埔大道,并有向东缓缓推进的趋势。 代表着高档消费的的天河城广场、正佳广场、宏城广场在天河路稳稳占据着中心龙头的位置;集中在珠江新城的有:美居中心、珠江新城广场、好美家、天马材料城、南兴材料城等;集中在石牌、岗顶的IT业商场有:太平洋电脑城、天河电脑城、南方电脑城等;集中在天河北路的群楼商铺小区主要有:希尔顿阳光花园、都市华庭、芳草园、天麒驿、帝景苑等;还有体育西路的维多利广场、广州购书中心,黄埔大道沿线的南国厨卫博览中心,东莞庄的天一广场等等。再加上天河缓缓的东移步伐,车陂、东圃板块以骏景花园、东方新世界、天朗明居、华景新城等一大批实力型楼盘集结的大量群楼商铺市场。天河商业市场可以说是依托着“天河”这个响亮的名字加上区域内外,乃至全国、世界各地充足的消费购买力,实现了商铺的四面开花。 区域市场分析: 天河的商铺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一个明显的山脊效应在天河得以体现。以天河城为中心,向四周呈阶梯式的递减。天河城广场内的铺位月租金在1000元/㎡以上,正佳广场首层租金750元/㎡;维多利广场首层500-800元/㎡左右,天河北的大型群楼商铺首层临街最高去到400~500元/㎡的月租金;五山路的数码科贸城首层200~250元/㎡;华景、骏景一带小区群楼商铺租价在100~200元/㎡左右。一个逐级递减的模式,让天河商铺的价格有迹可循。 天河的商铺经营主要是以一个高档次的消费为中心点,周边专业市场做辅助配套的经营模式。以天河城、正佳广场的综合型高档购物城为重心,周边配备的专业市场包括:珠江新城的专营家居、装饰材料的专业市场;石牌岗顶的IT、数码、科技型专业市场;黄埔大道建材一条街专业市场;还有天河北群楼市场、体育西路的书市、沙河的服装、东圃板块的小区商铺等,构筑起了天河整个商铺市场。 天河北不仅是广州住宅市场的“晴雨表”,其群楼商铺的标新立异更使广州群楼市场唯马是瞻。天河北群楼商铺的炙手可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写字楼林立加上周边大型高尚住宅小区的建成,构筑起了天河北的中高收入的消费群体。其二:钳制着广州新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市政规划合理。其三:周边交通、配套完善,东站、地铁并存,从大型的商场购物、办公大厦到娱乐、康体运动中心,配套齐全、高档。 越秀区商铺市场分析 区域特点: 越秀区为全市十区域面积最小的一个区,其商业网点分布也较集中,以北京路为商业龙头,向中山路(四路、五路、六路)、一德路、文明路、解放路、大南路等路段扩散,形成高级综合商场、步行街商铺和专业市场临街商铺并存的局面。 北京路步行街,这条全国最早的步行街位于越秀区,全长1200米。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路共有298家临街商铺,其中步行街上有183家,商业利用率高达100%。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密集的人流量,让北京路步行街商铺成为众多品牌专卖店的“至爱”,如耐克、阿迪达斯、苹果、莱尔斯丹、鳄鱼恤、堡狮龙、佐丹奴、班尼路、G2000、麦当劳、肯德基等各种

总部经济概念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一、对“总部经济”认识存在某些误区 “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对其概念还存在某些认识误区。一方面,泛化了总部经济的概念,单纯地将“总部经济”理解为“总部地产经济”,认为建设总部大楼就是发展总部经济了,借总部经济炒作房地产项目成为部分企业家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对总部经济理解过于简单化,有些城市在不具备发展总部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也提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总部经济是一种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智力型经济形态,其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科教资源、便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体系、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等相配套。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企业总部入驻,不单纯

是总部大楼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吸引总部入驻的软硬环境建设。 二、政府对总部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空间规划有待加强 全国各地对总部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竞相提出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种对总部资源的争夺是市场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正常竞争,限制在一定程度内是有益的,但是从政府全局来看,对总部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空间规划,将导致过分的竞争,不利于形成城市合力,甚至容易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政府对总部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空间规划还有待加强,要从整体上进行统一规划,处理好总部集群布局与分散布局的关系。 三、总部经济发展存在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趋同现象 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各种总部基地的建设上。各大城市在建设总部基地的过程中,对总部基地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存在雷同现象。发展总部经济的产业定位应该从区域本身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环境来进行合理的定位。如美国的底特律集中汽车零部件企业总部;纽约集中金融、保险、公关服务等企业总部;洛杉矶集中影视文化企业总部;硅谷集中电子信息企业总部等等。我国目前总部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行业总部集聚的格局,对行业总部定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引导。在功能定位上各地区都集中在吸引跨国公

广州经济概况

广州经济概况 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濒临南海,毗邻港澳,管辖十区和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州的生产总值翻了四番多,至2004年,达到4115.81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63万元,按2004年平均汇率计算,约合68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仅次于上海,北京;// 20多年来,广州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00多亿美元,9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历年累计在广州直接投资项目15000个,其中,仅美国的外商投资项目就达500多个。// 2004年,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447.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至年末,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广州投资设立了7933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外商办事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27家进入广州,共设立227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71.8亿美元。// 至2004年底,广州拥有商品交易市场1600个,超1亿元的批发市场有94个,年成交额达521.79亿元,居全国领先水平;2004年,我市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3.84亿元,实现零售额300.45亿元;// 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十多年在全国十大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名列第三位,占广东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三成,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75.05亿元。// Lying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s mainland and on the north rim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Guangzhou is next to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djacent to Hong Kong and Macao. Governing ten districts and two county-level cities, Guangzhou covers an area of 7,347.4 square kilometers with a population of over 10 million. //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Guangzhou’s GDP has been octupled to reach 411.581 billion RMB with per capita GDP hitting 56,300 RMB measured by the registered population (or $6,800 calculated at the average foreign exchange rate of 2004), placing it the third among the Chinese cities in terms of aggregate economic strength next only to Shanghai and Beijing. //

广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来源:发表日期:2002-04-28 浏览次数:保护视力色:字体大小:大中小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出口,积极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年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跃上新的台阶。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01.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保持了“九五”时期以来年均经济增长13%左右的增速,广州已成为国内GDP总量超3000亿元的三大城市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19万元,增长11.7% ,按当年国家平均汇率计算,突破50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三次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05亿元,比上年增长8.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1.09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68.55亿元,增长14.1%。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2∶41.89∶54.49 调整为3.40∶41.01∶55.59。 价格总水平微幅下降。2002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7.6%,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4%,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3.1%,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5%。在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除烟酒用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上升0.5%和0.1%外,其余类别价格均下降。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6.9 %,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1%。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9%。房地产销售价格总指数为99.6%,房地产租赁价格总指数为102%。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02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12.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51.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人。年末职工总人数17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6万人;全市私营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70.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2万人。全年安置城镇失业人员14.85万人就业,年末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6%。 二、农业 农业生产有较大增长。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7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 %。广州市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牛奶、渔业等效益较高的农产品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增加,分别比上年增长30.4%、3.2%和2.7%。水果大丰收,总产量达47.37万吨,增长35.6%。其中,荔枝、龙眼总产量分别达9.57万吨和3.8万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蔬菜产量保持较好增长势头,达345.15万吨,增长5.0%。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生猪出栏量达196.7万头,增长1.9%。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水产品产量达34.53万吨,增长3.0%。城市生态林业建设有新的进展。至2002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至2002年末,全市完成标准化农田建设40万亩。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54.79万亩。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897.37 亿元,比上年增长6.2%;乡镇企业总产值1862.56亿元,增长8.0%(现价增速)。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广州市工业呈现增速加快、结构优化、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6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工业总产值3786.08亿元,增长14.9%。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4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轻工业总产值2036.42亿元,增长10.8%;重工业总产值1749.66亿元,增长20.9 %;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快10.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

关于广州的经济地位及其发展前景

关于广州市的经济地位及其发展前景 岑军健 广州市在《九五》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改革开放以来虽不算最高,但与其他大城市和地区作横向比较却是最好的。在《九五》期间,广州市的GDP 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出全国近5个百分点和广东省近3个百分点,并分别高于上海市和北京市2~3个百分点。按2000年GDP 比较,广州市虽然与5年前一样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但与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差距已经缩小,并且GDP 分别高于人口在二千多万到四千多万的广西、江西、云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贵州等省。这一喜人的业绩提升了广州市在广东省和全国的经济份量和地位。在未来5~10年,广州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地位能否保持这一优势?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比较,会出现什么样的格局?影响广州经济发展速度有那些主要因素?本文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一、经济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 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会时快时慢,这是正常的现象。只从自身发展历程作纵向比较是不能完全说明发展速度较其他城市属高属低的问题。《八五》期间,广州市的GDP 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18%,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但省内不少县市的增长速度更快,广州市在省内的经济比重并没有多大变化。在《九五》期间,广州市的GDP 年增长速度降至13.175%,但其GDP 在全省的份量都显著加大,并高于国内其他大城市的增长速度。应该说,《九五》期间广州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更高的相对速度。因此,作横向比较的相对发展速度比纵向自身比较的绝对速度更具重要的实际意义。 1.GDP 总量的比较。 广州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城市之一,因此应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比较。除特区和台湾外,我国大城市2000年的GDP 的前四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是我国超级的经济大城市,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9.11》事件的影响,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2001年会出现零增长,甚至可能负增长,但其2000年GDP 仍然超过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五大城市的总和。因此,选取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作横向比较,更能识别高低优劣。 表1.五大城市GDP 的横向比较 城市 项目 广州 香港 上海 北京 深圳 1995年GDP (亿元) 1,243.07 10,826.4 2,462.57 1,394.89 795.7 2000年GDP (亿元) 2,383.07 13,778 4,460.5 2,464.12 1,610 百分数比较 1995年 100% 870.9% 198.1% 112.2% 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