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论文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论文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论文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论文

生命的律动

---昆德拉小说中存在之谜诗意思考

文学院07级对外汉语10班姓名:陈利君学号:200702441002

[摘要]:探究存在之谜是可以用许多种方式的,不必是小说,但是我相信“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是说出唯有小说才能说出的东西”。没有发现过去始终未知的一部分存在的小说是不道德的。昆德拉把小说里的人物称为“实验性的自我”其实质是对存在的某个方面的疑问。在其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是对存在之轻的疑问,特丽莎对灵与肉的疑问,而事实上,它们都是作者的疑问。推而广之,也是每一个自我对于存在所可能具有的一些根本性的困惑。

[关键词]:存在价值遗忘昆德拉

1.存在是什么

小说是什么?它是“关于关于存在的就一种诗意思考”。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像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的深思”,“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东西”。那么存在是什么呢?历代思想家对“何谓存在”就争论不休,存在成了千古难解之迷。亚里士自从古希腊以来多德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然发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使我们永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而这也就是在问:本体是什么?”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自我”存在的认识,成了文化发展的计程器。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但那时“自我”更多的是众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纪,自我则成了上帝的法则。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西方人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感,虽然这一感觉不乏蒙昧。文艺复兴时,上帝从人们的心中隐去,于是笛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这似乎让我们听到了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所说出的“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1]如果说“自我”在现代社会以前因为对上帝或理性的唯一信仰而有完整与一致性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异化,畸形的性格,体现了“自我的分裂与丧失”。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的遮蔽”。因此“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就是“亲在”,就是“在世之在”(In-der-welt-sein),“在”是第一位的,是首要的。用萨特的话说,就是“存在先与本质”。[2] 与存在论哲学家不同,昆德拉不是从人类所生存的现实境遇也就是我们所身存的环境出发来看待,审视和思考的。在他看来,小说写作的目的,就在与抓住对自我的观察审视和深思。他说:“任何时代的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你一旦创造出一个想像的人,一个小说人物,你就自然而然地要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自我是什么?通过什么可以把握自我?这是小说建立其上的根本问题之一。”[3]对自我的永无止境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有要到哪里去?诸如此类的一连串地发问。于是渐渐地人们明了,自己一直以来对存在的质询其实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的探索。“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的出来的”[4]“在一个成为陷阱的世界中,究竟一个人的可能性有哪些?”[5]

因此,存在——及研究为使命的小说——不是什么。

存在不是戏剧,小说不应把生活戏剧化。

存在不是抒情诗,小说不应把生活抒情化。

存在不是伦理,小说不是进行道德审判的场所。

存在不是政治,小说不是形象化的政治宣传或政治抗议。

存在不是世上最近发生的事,小说不是新闻报道。

存在不是某个人的经历,小说不是自传或传记。

2.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

昆德拉的作品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最为我们所熟悉的。该书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也引来评论界的轰动。美国《新闻周刊》就载有一文如此说道:“昆德拉把哲理小说提升到了梦态抒情与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平。”《华盛顿邮报》则指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昆德拉借此奠定了他在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这部小说从几个简单的主题出发,但却在结合了故事、梦境、反思、散文、诗歌、新近和古老历史的变奏游戏里,不断地以音乐的色调变化丰富著这部小说。在昆德拉的作品里,沉重与轻盈或许从来不曾这样结合过。死亡在这里有个双重面貌∶梦一般的甜美忧伤与残酷的黑色闹剧。

在这部小说中,昆德拉将自己所擅长的打破故事的连贯性,时空的游移不定,视角的跳动变换,熔不同的文体与一炉的叙事技巧发挥到了极端,并将音乐技巧的运用与其中。在人物的设计上,书中的四个人物仿佛就是四种乐器的化身-------托马斯(医生,第一小提琴),特丽莎(女记者,第二小提琴)萨比娜(女画家,中提琴),弗兰茨(讲师,大提琴)——互相衬托,交互混响,从而过成了一个多声部的乐章。小说家也借此探讨了处于不同制度不同环境不同地位及中的知识分子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又译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其英文名为《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中文译名已弱化了昆德拉原有的深刻的寓意,“存在”不能够不是一个具体地可以看的见摸得着的事物,即是说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物。昆德拉所探讨的决不是死或是生的具体问题,而是一个形而上的存在问题。昆德拉说:“许多朋友劝我放弃《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这个书名,难道我就不能至少删去存在(Being)一词吗?这个词使每个人都感到不舒服。译者在碰到这个词时,都倾向于用更朴实的表达予以替换:‘生存’‘生活’‘状况’等等”。[6]因此,昆德拉认为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而说出的那句惊世骇俗的话“To be or not to be”所研究的并非“活还是不活”的具体问题,而是涉及到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中国现当代作家韩少功也认为昆德拉的being比“生命”的含义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刻。大致相当于中文中的“在;但考虑到中文读者的语读习惯,若把中文译名中的“生命”替换成在抑或是类似的词,未免有的过于佶屈聱牙,语意艰涩。所以译者仍不惜冒损耗作者原意之险,对译名作了创造性的转换”。[7]

3.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托马斯是一位外科大夫,十年前与妻子离婚,到处寻花问柳,过着秦楼楚馆,烟花柳巷的生活。却一直游戏人生,从不认真对待,因为他自认为天生不能与女人朝夕相处,然而女招待特丽莎的出现打破了他生活中原本的平静。他不仅破例留下了特丽莎,还托情人萨比娜帮她找了一份在杂志社拍照的工作。曾经在情场恣意游荡的托马斯很快地就陷入了困境:“在情人们眼里,他带着对特丽莎之爱的罪恶烙印;而在特丽莎眼里,他又烙着同情人幽会放浪的罪恶印记。”[8]后来托马斯终于娶了特丽莎,并送给她一条小狗,以缓解她的孤独与寂寞。我坚信云端里有一只魔力的手掌,它轻轻地拨动着命运的钟摆,让奇迹发生在每一个漫不经

心的瞬间。

“布拉格之春”发生了,苏联的坦克横亘在捷克的道路上,耀武扬威,恣意而放肆。托马斯和特丽莎被迫双双移居瑞士苏黎世。战争的发生并不能把托马斯从一个风流浪子转变为一个痴情专一的男人,他依旧和萨比娜缠绵,特丽莎在痛苦又不能放弃的边沿无力徘徊,最后她终于忍无可忍,只身一人返回了捷克。她的这种行为给托马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重回故土,这一决定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生命之重由此开始。

特丽莎由于义愤,曾经拍下一卷又一卷关于苏联军队入侵时在捷克的土地上飞扬跋扈,作威作福的照片。并刊登在了西方的报纸上;然而她的这些照片却成了秘密警察搜捕抵抗力量的重要而有效的线索。生活她开了个莫大的玩笑。于此同时托马斯由于拒绝收回一篇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并拒绝在一份效忠当局的声明上签字,便失去了从医的职业,做了一名窗户擦洗工。然而动荡的时局和窘迫的处境并不能改变托马斯风流的本性,他继续寻花问柳。马克思曾说:“爱是具有排他性的。”这一点也不假,托马斯的放荡行为让特丽莎尤其痛苦。为了检验灵与肉是不是真的能够分离,特丽莎试着和一个陌生的工程师交往。结果就连她自己都感到恐惧:没有爱情同样可以做爱,人的灵与肉竟然真的可以分离!在被监视、平常无奇的生活中过了五年。托马斯和特丽莎决定搬到乡下。托马斯当上了集体农庄的小卡车司机,几年后,远在巴黎的萨比娜收到了托马斯儿子的来信,信中说,托马斯和特丽莎开车去几座山以外的邻镇的一家廉价的旅店过夜,结果车子翻入了山谷,托马斯夫妇双双身亡。

命运就是这样的盲目自负而任性,它常常给人一只盛满陶醉的杯子,然后又迅速地将它打碎。这让人想到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之前,那是何等的静穆与辉煌,十万支光芒的箭镞,呼啸着射穿一天的彤云,金黄色的郁金香花潮,睡莲和风信子的落日,颤动着带血的激情,沐浴其中,谁能领受这最后的光明。也许荒诞派的作家会把这一切解释为荒诞,我们以荒诞的方式推动这个荒诞的世界译荒诞的速度向前荒诞地前进。加缪也不就认为:“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一种荒诞,而我们去追求真理则更是一种荒诞,而人的积极的心态是承受荒诞。”而昆德拉却借托马斯的口说到:“历史和个人的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的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天即将消失的东西。[9]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者这样写到: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来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人生没有返程票。这就让我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所说的一句众人皆晓的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每一次抉择都显得比选择本身更有分量,也更为沉重。而托马斯就是从这一“沉重”的境况中产生出来的。对他而言,是否与特丽莎结婚,并不像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结婚那么简单,当然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选择题而是对他以往的存在方式的一个冲击,是信念的转变。“我们都觉得,我们的生活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详细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的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在爱情面前一向轻松,玩世不恭的托马斯选择了Es muss sein(德语:非如此不可),而不是Es konnte auch anders sein(德语:别样也行)。“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当然是一句极为煽情的话语。其实现实中人与人的相遇充满了无数的偶然性,两个人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遇并爱上对方,那更是偶然中的偶然,不论哪一方迟到抑或早到甚至缺席,这种恰好的偶然都不会达成。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相遇也不能逃脱这种偶然性的机缘,但是与现实中所不同的是,托马斯却由此陷入了必然性的沉重。沉重与价值,这些本来就应该和必然性相关联的话题,却被一系列的以外的偶然导向了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轻。德国里有句谚语这样说:“只发生一次的事,最好不要发生”也许这不符常理,因为我们平常总是说这样的一句话“只要经历过了”;但我认为这极富哲理。当这句话从昆德拉的口说出来的时候,不是无病呻吟,顾影自怜和怨天尤人。因为“人的个体生命与历史过程一样,只能诞生一次;人们不能带着前生获至的经验开始生活:带着对青春的无知,人们告别

童年;带着对婚后的无知,人们结婚生子;即便是到了老年,人们也并不知道要朝什么地方去——老年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10]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这种有限性注定了我们选择的无奈,有时不论我们做出如何选择,好像都是错,其意义终将在这一次中消解,最后幻化成风。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留不下。从这里看来自古无论王侯将相、迁客骚人、还是布衣平民,喟叹生命之短促而追求长生不老也就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了。

轻与重的选择与对抗,正如刘麒麟老师所讲:“也许沉重的负担是一个人生活坚实的象征,而其的轻主要体现为虚无感,而这种轻是我们生命难以承受的。轻重选择的对立与两难,因此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它与善与恶无关”。轻与重的主题不仅仅只在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才有所体现,在他的其他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这一主题。如《玩笑》《生活在别处》等作品都体现了轻与重在生命中的如戏的转换。“在一个到处都是悖谬的时代,连悲剧的权利也不复存在,历史在无情地嘲弄着人类。”难怪路德维克说:“走在布满灰尘的马路上,我感到空虚的沉重的轻,压在我的生命之上。”《笑忘录》中的塔米娜希望找回丈夫遗物的沉重心情落空了,她陷入了不可忍受的失重状态之中:“就像一个极端随时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极端,达到了极点的轻变成了可怕的轻之重。”[11]

4.存在的遗忘

存在是如何被遗忘的?昆德拉说:“人处在一个真正的缩减的漩涡中,胡塞尔所讲的‘生活世界’在漩涡中宿命般地淡,存在坠入遗忘”。“假如说哲学与科学真的忘记了人的存在,那么相比之下尤其明显的是,多亏有塞万提斯从而形成了一种伟大的欧洲艺术。这一伟大欧洲艺术正是对被遗忘了的存在进行探究。[12]”这也就涉及到了昆德拉的另一个主题:遗忘。提到“遗忘”便想到了电视剧《倩女幽魂》中宁采臣的母亲患有遗忘症,于是在想如果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患上了遗忘症,会怎样?我在这世上走着,记忆是我唯一的行李。如果没了记忆,也就无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记忆中的历史不复存在,那么现实也失去了根的维系。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是善于遗忘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不就是中国人人性的写照吗?遗忘也许就是人快乐生活的重要法宝。“正是因为人类遗忘的本性,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才是虚无的”[13]昆德拉认为也是一种被遗忘的历史。“遗忘既是‘存在’的一个基本范畴;同时现代‘存在’被质询、思考和敞亮的最为直接的动因。”[14]

昆德拉曾经说过,在现有的小说中,《告别圆舞曲》是他最珍爱的另一部小说,并自称“写它比写别的小说更多了一份好玩、一份乐趣、是另一种心境,写得也快得多”然而正如昆德拉所承认的,这一轻灵的形式绝不排斥它所沉载的遗忘的主题。中国有句古话“无巧不成书”,他的这部小说也是如此,充满了无数的巧合和离奇。爵士乐手得知逢场作戏的情人露辛娜怀孕后,去矿泉疗养地极力地说服她堕胎。与此同时心理学家雅库布也到了这里,为了在楚馆前向她的朋友斯克雷塔医生及其女儿奥尔佳告别。在露辛娜在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克里马所致,意欲明确自己和有妇之夫克利玛的关系,这让克利玛进退维谷。而露辛娜的追求者弗朗齐歇克时刻监视着克利玛的行踪。失望之中的露辛娜得到了美国佬伯特莱夫的温柔的爱情。一个极为偶然的场合,雅库布误将一片毒药放在露辛娜有毒的药馆中露辛娜无意服下毒药后死去。《告别圆舞曲》中的遗忘隐喻是从告别和逃避开始的。《笑忘录》也是一部关于“笑”和“遗忘”的书。在一般人的眼中,遗忘是可怕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人类一种死亡的形式。“阿连德被暗杀很快掩盖了俄国人对波西米亚的入侵,孟加拉的血腥屠杀又让人忘记了阿连德西奈沙漠战争的喧嚣又盖过了孟加拉的呻吟,柬埔寨的生灵涂炭又让人忘记了西奈,及这样继续,就这样反复,继续反复,反复继续,直到一切被所有的人遗忘。”这种遗忘是一种无意识的。而最可怕的是有组织有意识的遗忘。日本侵华时在沦陷区推行的奴役教育,以致中国人忘记冤屈,仇恨,暴行,血腥的屠杀和家国的破碎,从而忘却

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昆德拉借小说人物米雷克之口,说出了一句西方人引以自豪的名言:“人与政权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这是一种文化的掠夺,比杀了人的生命更可怕。米兰·许布尔曾说:“为了那些消灭民族,人们首先夺走他们的记忆,毁灭他们的书籍、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历史。另外有人来给他们写另外的书,给他们另外的文化、为他们杜撰另外的历史。之后,这个民族就开始慢慢地忘记了他们现在是什么,过去是什么。他们的周围的世界会很快地忘掉他们。”

昆德拉说;“遗忘的意愿在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以前,首先是一个存在问题:很久以来人们就感到要重写自己的生平,改变过去,抹去痕迹,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遗忘的意愿远非一个简单的想欺骗的企图。………遗忘既是彻底的不公平,又是彻底的安慰”。

如此说来,遗忘就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就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喜欢遗忘,渴望在遗忘中生存,而有的人渴望记忆,抵制遗忘。遗忘与记忆失去与拥有,在存在之维交替出现。[14]因此存在让遗忘呈现它残酷的一面。可悲的是,包括小说在内的现代文化也卷入这个昆德拉所谓的“漩涡”,甚至为之推波助澜。文化缩减成了大众媒介,人们不复孕育和创造,只求在公众面前频繁亮相。

小说家也不甘心与默默无闻地在存在的某个未知领域里勘探,而是把眼睛盯着市场,揣摩和迎合大众的心理,用广告手段提高知名度。热衷于挤在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的行列,和他们一起成为电视或小报上的新闻人物。如同昆德拉所说,小说不再是作品,而成了一种动作,一个没有未来的当下事件。正是面对他称之为“媚俗”的时代精神,昆德拉举起了他的堂·吉诃德之剑,要用小说来对抗世界性的平庸化潮流,唤回对被遗忘的存在的记忆。

参考书目:

(1)巴门尼德:《论自然》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3)这是昆德拉在解释“存在(Being)”所说的话

(4)百度网站

(5)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27页

(6)(7)(10)(14)百度百科

(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42页

(9)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1)昆德拉:《六十七个词》

(12)米兰·、昆德拉:《六十七个词》第173页

(1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供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具体如下: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 韦勒克:《文学理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萨特:《存在与虚无》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 雅克·德里达:《德里达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者的思想》 利奥塔:《利奥塔访谈录:后现代与公正游戏》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米歇尔·福柯:《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 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上下)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福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 柯林伍德:《艺术原理》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 艾略特:《小说的艺术》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尼采:《悲剧的诞生》 萨特:《词语》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姚斯等:《接受美学译文集》 艾柯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 马丁:《当代叙事学》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雷纳·韦勒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 皮亚杰:《结构主义》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 雷纳·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卡西尔:《人论》 姚斯:《审美经验论》 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 弗洛伊德:《释梦》 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 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 Jean Georges:《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外国文学专题试题 一、填空题 1.这部作品写的是西班牙战争中三个被佛朗哥法西斯逮捕入狱的共和党人在临行前夜的孤独和恐惧。作品的名字是《——》。 2.长篇小说《V》的作者是——。 3.英国大涛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所处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土比亚和歌德相提井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请写出这三位作家所属的国家: 但丁;——莎士比亚:——歌德;—— 4.约翰·巴斯的这部中篇小说是对格林同名童话的戏拟式改写,这部小说是《——》。 5.T.S.艾略特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在使用神话,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并行结构的过程中,——先生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一一它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一种构造秩序的方式,一种赋予庞大、无效、混乱的景象,即当代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 6.智利大诗人——称长篇小说《——》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 7.《猎人格拉胡斯》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 1.以下哪部小说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 A.《尤利西斯》 B.《鼠疫》 C.《静静的顿河》 D.《魔山》 2.这位著名作家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两岁丧父,随外祖父、母长大,1924年考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哲学教师学衔考试,此后担任过中学哲学教师。这位著名作家是( ) A.萨特B.罗曼·罗兰 C.娜塔莉·萨洛特 D.海德戈尔 3.余琛、崔朋,阿尔贝,这些人物属于下列哪部作品( ) A.《母亲》B.《交叉小径的花园》C.《阿莱夫》D.《约翰·克利斯朵夫》 4.这种文学创作和批评方法曾经被定为一个国家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它的具体内容之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这种文学创作和批评方法是( ) A.现实主义 B.自然主义 C.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D.后现代主义写作 5.文学评论界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开始于( ) A.卡彭铁尔提出“神奇的现实”的观点B.评论卡彭铁尔创作的长篇小说《人间王国》 C.马尔克斯创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D.评论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6.“零度写作”是以下那位评论家提出来的?( ) A.罗兰·巴尔特 B.什克洛夫斯基 C.汉弗莱D.亨利·柏格森 三、简答题 1.以下选段选自(尤利西斯',叙述的主人公是摩莉。请写出选段所运用的意识流技巧的 名称及其定义. 几点过一刻啦可真不是个时候我猜想在中国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辫子哪好开始当天的生活喏修女们快要敲晨祷钟啦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啦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就像鸡叫似的咔哒咔哒响都快要把自个儿的脑子震出来啦看看能不能打个盹儿一二三四五他们设计的这些算是啥花儿啊就像星星一样隆巴德街的墙纸可好看多啦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像不过我只用过两回 2.请简要解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对福克纳的评价(“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20世纪小说中伟大的试验者”)。 3.索尔·贝娄在哪些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 4.根据教材,试解释新小说派“消解深度”的含义。 四、论述题 试论述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多元化创作趋势。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墙2.托马斯·品钦3.①意大利②英国③德国4.白雪公主5.乔伊斯6.①聂鲁达②百年孤独7.卡夫卡 二、单项选择髓(每2分,共12分) 1.B 2.A 3.B 4.C 5.D 6.A 三、筒答题(每履12分,共48分1 1.选段运用了直接内心独白的技巧。(2分)直接内心独白是指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直接传达内心的活动,让人物的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作者不站出来向读者作指示性的说明。直接内心独白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形式。(4分) 选段同时也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另一重要技巧——自由联想。(2分)“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4分)这就是自由联想。 2.“南方史涛作家”主要表现为福克纳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王国——约克纳帕塔法。在福克纳创作的全部19部长篇小说和?5部短篇小说中,有15部长篇和绝大多数短篇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这个小说系列表现了美国南方庄园主的兴衰史。其中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小说表现了庄园主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7分)“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试验主义者”主要指福克纳的小说中很少有两部以上在技巧上是雷同的,同时也表现为他在意识流小说文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试验。(5分) 3。索尔·贝娄继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坚守关于小说中的人物的信念。他引用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思的话说:“人物并不是作者创造的。他们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能重现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这表现了作家对人的状况的深切关注。而对人的处境的关怀,正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传统。(6分)2、注重对社会环境的描绘,力图展示小说人物所处的现实境遇,他在小说中深刻地剖析主人公的悲剧之所以产生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根源。正如他自己所说:“不可避免的个人混乱,也就是社会悲剧的写照。”(6分)

从流派的角度论20世纪西方文学

从流派的角度谈20世纪西方文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李莹莹 学号:20101501057

从流派的角度谈20西方文学 [内容摘要]:20世纪的欧美文学,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走向新的繁荣的时代。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席卷欧美的经济危机、更迭频繁的各种社会思潮,使20世纪的欧美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人类的精神文化发生急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流派林立错综、思潮更迭频繁的多元化复杂化局面,任何一种文学流派都无法像以前那样雄霸某一时期某一国家和地区的整个文坛。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发展中的两大潮流。 [关键字]:现实主义、俄苏文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20世纪的欧美文学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格局和新特征。文学上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格局。那么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学有哪几个组成单元,其个部分的特征又是什么呢? 一、20世纪西方文学的组成单元及其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普遍的艺术倾向,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模式。20世纪现实主义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获得新的内涵和意蕴,向着更高的多元化境界发展,这是20世纪人类主体意识进一步成熟和深化的表现。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特点: 1、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较好的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的变迁;

2、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更加倾向于对人的内部心灵世界的开掘; 3、越来越淡化情节,不是塑造典型人物,而是对气质更感兴趣。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主要的一个变化特点是“向内转”从外在描写走向内在描写。 (二)、俄苏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同时,马主义和西方各种社会哲学思潮开始传播,欧洲有些的艺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俄国,这为俄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并促成了新的文化高潮(所谓“白银时代”)的到来。 1、文学创作五光十色,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诸多流派。 (1)现实主义文学又可以分成三种倾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文学、肯定现实主义文学。 (2)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了各种流派:象征派、印象派、阿克梅派、意象派、未来派和先锋派等。它们都以反对传统方法即反现实主义为标榜,在写作技巧和技巧上刻意求新,不惜流于怪诞。 (3)非主潮文学:以四位作家巴别尔、扎米亚京、布尔加科夫和普拉东诺夫为代表,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侨民文学、“异样文学”等形态。 2、各阶段俄苏文学的基本面貌: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一、二要点概括 (汉语言文学本科)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革命和战争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遍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传统的资本主义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人与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对立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世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涌来。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博格森的生

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殖民主义等。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以理性为基石的西方哲学;博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费罗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总结而言,20世纪的欧美文学与以上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紧密,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遍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界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次意识。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着作100部

部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 韦勒克:《文学理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萨特:《存在与虚无》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 雅克·德里达:《德里达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者 的思想》 利奥塔:《利奥塔访谈录:后现代与公正游戏》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米歇尔·福柯:《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 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 金术》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上下)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福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 柯林伍德:《艺术原理》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

部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

艾略特:《小说的艺术》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尼采:《悲剧的诞生》 萨特:《词语》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姚斯等:《接受美学译文集》 艾柯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 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 马丁:《当代叙事学》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雷纳·韦勒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 皮亚杰:《结构主义》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 雷纳·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卡西尔:《人论》 姚斯:《审美经验论》 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 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 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文学

张炜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印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 12181028 叶玉洁 摘要: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少有的坚守传统文化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一直探寻者人生存的苦难和知识分子的艰难困境。他中期到后期的创作摆脱了前期卢青河牧歌的调子,转向重大的历史承载和神话般的写作风格,逐渐显现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调子。他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不是僵硬的,而是结合齐鲁文化传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学风格。本文从张炜小说文本和散文随笔出发,探寻魔幻现实主义在其间的印记。 关键词:张炜魔幻现实主义乡土视角想象 引言:张炜,一位当代文学中的本土主义作家,其大量的著作体现出了他的“乡土作家”、“大地守夜人”的倾向。然而,在张炜中后期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怪诞的想象却含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印记,但这种印记不是僵硬的借鉴,而是抓住了其核心,并与齐文化之中的想象结合以来加以发挥。张炜在其随笔和散文著作中经常谈到拉美作家马尔克斯、博尔赫斯、阿斯图里亚斯甚至聂鲁达,他对其作品中的魔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尤其在其《羞涩与温柔》、《艾略特之杯》等随笔中。张炜在2009年山东作家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诸多内容,并大加赞赏,特别指出了马尔克斯的想象力在其间的体现。 ①在张炜看来,阿斯图里亚斯是“正宗的拉美作家,他有点像东方作家,只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伸手一抓全是事物的精髓,完全靠土地气脉的推动来行文走笔” ②张炜对阿斯图里亚斯如此推崇,源于他痴迷于大地,承接大地的气脉和人民的气脉这种创作气质。对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张炜曾详细谈论,并给与了自己的见解:“拉美文学的冲击比西方文学的冲击来得更为猛烈。因为中国的现实生活—文学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壤与拉美极其相似”,③这个观点指出了中国文学对于拉美文学的接受有了基础。而对于比较普遍的模仿,张炜指出,我们的文学应该展现出自身特有的东西,这种借鉴不能生硬:“如果冷静地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个严重的巨大的差异,那就是拉美文学的确是从拉美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带着一股刺鼻的拉美气息;而我们中国的当代文学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散发出我们自己这块土地上的强烈气息”④ 从《古船》转向《九月寓言》开始,《蘑菇七种》、《刺猬歌》等长篇中,这种怪诞的想象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之下,张炜的创作并不体现为生硬的手法的借鉴和照搬,而是将魔幻现实主义融入了齐鲁文化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优秀的作家从来不是简单的模仿者。当然每个时期真正优秀的作家会比通常认为的要少一些。文学是长跑,能跑下来的,大概不会靠模仿”⑤ 人和动物之间没有距离,甚至杂交,将不可能的现实以想象的方式深入文化之中,形成了本土化的魔幻现实主义。本文基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产生背景和艺术特征,从张炜中后期长篇小说出发,探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张炜小说中的“印记”是如何体现的,以及这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外国文学史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思想、艺术表现) 思想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上:()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化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五大流派?基本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 (1)后期象征主义:法.瓦莱里(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海滨墓园》、奥地利.里尔党《豹》、爱尔兰.叶芝《驶向拜占庭》(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3)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 (4)超现实主义:布勒东 (5)意识流小说:法.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英.伍尔夫《达罗威夫人》 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艾略特《荒原》(现代派诗歌里程碑) 什么叫“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 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欧美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他们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现象,而表现永恒的品质与真理,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代表作有卡夫卡·奥涅金《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什么叫“卡夫卡式”? 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为“卡夫卡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思想上卡夫卡接

二十一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二十一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对外汉语102 王卓2010221636 二十世纪初,战争的四起和屠杀引起了动荡的政治余波,并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这一社会秩序的动荡使以其进行统治的种种文化价值标准也陷于一片混乱。在这种广泛的意识形态危机中,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试图去寻找并发展一种新的哲学,即一种可以绝对的确定的给予一个分崩离析的文明的哲学方法。胡塞尔以暂时拒绝尝试普通人的那种信念来开始他对确定性的追寻。 自然态度认为客体独立于我们,而存在于外部世界,并且我们对于它的知识是普遍可靠的。但这种理论很显然是存在问题的。于是胡塞尔主张,尽管我们无法确信事物的独立存在,我们却可以肯定他们直接显现于我们的意识。这与我们正在经历的那一事物是否仅仅是幻觉无甚关系。但为了建立确定性,我们首先必须忽略超出我们直接经验的一切,必须把外在世界完全还原成我们的意识内容。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象学还原,同时也是胡塞尔建立哲学方法的第一个步骤。胡塞尔为他的哲学方法赋予了名称---现象学,而现象学就是关于纯粹现象的科学。现象学的目标是要回到具体之上,回到坚实的根据之上。它能够提供一个让真实可靠的知识能够得以建立的基础,也可以提供一个可以用来研究任何事物的方法。现象学并不是一种经验主义也不是一种心理主义,它要揭示的是意识本身的结构,并且在同时揭示一切现象本身。 在文学批评的领域中,现象学对俄国形式主义有着一定的影响。现象学批评是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的一种尝试。在现象学批评中,文学作品中的实际历史语境,它的作者和创作条件都被搁置一旁,置之不顾,因为现象学批评的目标在于对文本进行全然的内在的阅读,这是一种根本不受外在任何影响的阅读。为了能够渗入作者的意识内部,现象学批评力求的是达到完全的客观和中立。对于现象学批评来说,一部文学作平的语言不过是其内在种种意义的表达而已。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如何能不先拥有语言就占有种种意义呢?这是胡塞尔德体系所无力回答的一个问题。 对于意义,最有历史性的承认是胡塞尔最著名的学生,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虽然是胡塞尔的学生,但也是与胡塞尔思想体系决裂的人。胡塞而是从

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文化背景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出现; ★20、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成了20世纪文化观念的急速变化。 ★哲学流派非常活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另外,文艺批评新流派如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所尊奉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广泛影响。 二、基本特征 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三、发展概况 1、英国: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1867—1933)代表作长河小说《福尔赛世家》(1932)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1925) 戈尔丁:(1911—1993)“寓言编撰家”,代表作《蝇王》(1983) 20世纪上半叶最有创作个性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1885—1930) 跨越两个世纪:康德拉(1857—1924):“航海小说” 毛姆(1878—1965):《人生的枷锁》“英国的漠泊桑” 福斯特(1879—1970):《小说面面观》 讽刺小说:乔治·奥维尔《一九八四》 赫胥黎《奇妙的新世界》 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作家:格林、艾米斯、戈尔丁 2、法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 法郎士:《诸神渴了》1921 马丁·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 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1947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蝮蛇结》1952 20世纪下半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情人》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学生:陈向荣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

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 (20th-Century West Literature) (供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试用) 课程编号:11291390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开课单位:文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后继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概况,了解世界现当代文学在内容上的变化及文学手段的革新。重点讲授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思潮、流派、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 法去分析、评价复杂的文学现象。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同时总结借鉴西方文 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的探索民族文学发展道路。学习本课程,还能适应中学 文科教学的需求,并能为从事一定的文化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一、学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介绍和使用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本课程学习的重 要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一章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和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 1、资本主义的的高速发展与世界工场的形成 2、世界两次大战对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剧烈冲击 3、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矛盾 第二节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发展概况 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基本特征 2、二十世纪西方三大文学主潮之间的联系及影响

3、二十世纪文学与十九世纪文学的基本关系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社会概貌,外国文学多元发展的局面。重点了解三大文学思潮之间的联系,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及世界性影响。 第二章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俄苏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概述, 1、俄罗斯文学创新和争夺话语权时期 2、白银时代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红色三十年代文学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变调 2、高尔基的文学创作 3、肖洛霍夫的文学创作 4、“解冻文学”、“回归文学”、“战壕真实”派文学 第三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重点掌握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中与阶级意识和人道主义的复杂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性上互相渗透的特征。 第三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2、德国现实主义及托马斯〃曼、雷马克、布莱希特等人的创作 3、美国现实主义及欧〃亨利、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等人的创作第二节罗曼〃罗兰 1、生平与创作 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物形象 3、长河小说的特征 第三节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1、《老人与海》与美国精神 2、作品的象征意蕴 3、“迷惘的一代” 4、冰山原则,语言的“电报体”风格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重要作家和作品创作。现实了解现实主义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转载) jhmpmj 收 藏 于 2011-10-07 阅读 数:1 被 转 藏: 95 公 众 公 开 原 文 来 源 修改如何标记批注? 表现主义: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长篇小说《审判》(1925 )、《城堡》(1926 )、《美国》(1927 )、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39 )、《变形记》(1915 )、《在流放地》(1919 )、《乡村医生》(1920 )、《饥饿艺术家》(1924 )。 意识流: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月桂树被砍掉了》(1887 )。 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 )、《我弥留之际》(1930 )获得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尤利西斯》(1922 )、《芬尼根们的苏醒》(1939 )。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达罗卫夫人》(1925 )、《副灯塔去》(1927 )、《浪》(1931 )。 存在主义: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1939 )、获得1964 年诺贝尔奖。长篇小说《恶心》(1938 )、剧本《苍蝇》(1942 )、《间隔》(1945 )、《死无葬身之地》(1946 )、《肮脏的手》(1948 )、《魔鬼与上帝》(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7 )、自传《词语》(1955-1964 )。 加缪,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鼠疫》(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 )、《随落》(1956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1957 )、散文集《反与正》(1937 )、《婚礼》(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 )、《反抗者》(1951 )。 新小说派:娜塔丽·萨洛特:法国小说家。《向性》(1932 )、《一个陌生人的肖像》(1947 )、《天象馆》(1959 )、《金果》(1963 )、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 )、自传《童年》(1985 )、米歇尔·布托尔:法国小说家《米兰弄堂》(1954 )、《时间的运用》(1956 ,又译成时间表)、《变》(1957 )、《变》(1960 )、克洛德、西蒙,法国小说家1958 年获诺贝文学奖,《草》(1958 )、《弗兰德公路》(1981 )、《风》(1957 )。 罗伯·格里耶,法国小说家。小说《橡皮》(1953 )、《窥视者》(1955 )、《嫉妒》(1957 )、《在迷宫中》(1959 )、《快照》(1962 )、《反复》(2001 )等,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 )、传奇故事《重现的镜子》(1985 )。 魔幻现实主义: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论文

生命的律动 ---昆德拉小说中存在之谜诗意思考 文学院07级对外汉语10班姓名:陈利君学号:200702441002 [摘要]:探究存在之谜是可以用许多种方式的,不必是小说,但是我相信“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是说出唯有小说才能说出的东西”。没有发现过去始终未知的一部分存在的小说是不道德的。昆德拉把小说里的人物称为“实验性的自我”其实质是对存在的某个方面的疑问。在其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是对存在之轻的疑问,特丽莎对灵与肉的疑问,而事实上,它们都是作者的疑问。推而广之,也是每一个自我对于存在所可能具有的一些根本性的困惑。 [关键词]:存在价值遗忘昆德拉 1.存在是什么 小说是什么?它是“关于关于存在的就一种诗意思考”。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像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的深思”,“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东西”。那么存在是什么呢?历代思想家对“何谓存在”就争论不休,存在成了千古难解之迷。亚里士自从古希腊以来多德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然发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使我们永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而这也就是在问:本体是什么?”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自我”存在的认识,成了文化发展的计程器。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但那时“自我”更多的是众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纪,自我则成了上帝的法则。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西方人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感,虽然这一感觉不乏蒙昧。文艺复兴时,上帝从人们的心中隐去,于是笛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这似乎让我们听到了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所说出的“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1]如果说“自我”在现代社会以前因为对上帝或理性的唯一信仰而有完整与一致性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异化,畸形的性格,体现了“自我的分裂与丧失”。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的遮蔽”。因此“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就是“亲在”,就是“在世之在”(In-der-welt-sein),“在”是第一位的,是首要的。用萨特的话说,就是“存在先与本质”。[2] 与存在论哲学家不同,昆德拉不是从人类所生存的现实境遇也就是我们所身存的环境出发来看待,审视和思考的。在他看来,小说写作的目的,就在与抓住对自我的观察审视和深思。他说:“任何时代的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你一旦创造出一个想像的人,一个小说人物,你就自然而然地要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自我是什么?通过什么可以把握自我?这是小说建立其上的根本问题之一。”[3]对自我的永无止境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有要到哪里去?诸如此类的一连串地发问。于是渐渐地人们明了,自己一直以来对存在的质询其实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的探索。“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的出来的”[4]“在一个成为陷阱的世界中,究竟一个人的可能性有哪些?”[5] 因此,存在——及研究为使命的小说——不是什么。 存在不是戏剧,小说不应把生活戏剧化。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以美国诗人E?庞德为代表的人认为,中世纪以后五、六百年的文学都可称为现代派。 美国批评家爱德蒙?威尔逊在其名著《阿尔克塞尔的城堡》中把1870年作为现代派文学的起点。 美国批评家西利尔?康诺利等人认为1880年应作为现代派的起点。 《现代传统》的编者、研究乔伊斯和叶芝的专家理?艾尔巴和查?费德尔逊则认为现代派的起源的上限定在1900年更为合理。 但是,中外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专家大都支持丹麦著名批评家勃兰克斯的观点,认为1890年才是现代主义的真正开始。我国著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袁可嘉先生说:“我觉得还是选择一个对它们说来是折中的时间——1890年作为现代派文学的上限为好。” 然而,我们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开始时间应该是1857年,即第一个比较典型的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的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问世的那一年。我们这样说是因为:一、《恶之花》是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也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艺术、开创新的路子的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二、《恶之花》是后来一百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流派和著作的总根源,在大多数现代派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和痕迹。三、《恶之花》具有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它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文学作品。在题材上,现代派文学企图挖掘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恶之花》第一次实行了笔触的大转移,深入到了诗人的内心深处,同时还把社会之恶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描写;在艺术技巧上,现代派广泛运用暗示、象征、烘托、对比、意象等手法,以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而这正是《恶之花》的主要艺术特征,诗人波德莱尔发展了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登堡的“对应论”,把山水草木看作向人们发出信息的“象征的森林”,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办公世界能互相感应、契合。诗人可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正是这种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渲染和联想的渠道来表现的方法,后来就成为象征派诗歌以及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本方法。四、继波德莱尔《恶之花》之后,在1890年以前出现了魏尔伦的《诗的艺术》(1884)、兰波的《醉舟》(1871)、玛拉美的《牧神的午后》(1876)等著名的象征主义诗篇,而且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前期象征主义流派。1898年以前,这几位诗人相继过世。因此,1890年是前期象征主义的末端,而不是开始。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1857年到1898年,是前期象征主义兴衰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40年的历史,是整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总源。把现代派文学史的上限划到1857年是完全合理的 现代派文学的下限是什么时候? 中外不少评论家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到1970年左右就结束了,因此,它的下限自然也划在1970年。对此,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法国的存在主义直到1980年萨特离世才基本不存在了。萨特离世后,它在美国尚有余波,更何况,它已渗透到在欧洲、美洲、拉美洲出现的许多现代派文学里。新小说派领袖罗布·格里耶至今仍在创作和宣传他的观点,而且因为另一位新小说派大师克洛德?西蒙于198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法国再次出现了“新小说派热”。吸收了欧美各现代派的因素而形成的拉美现代派文学,如魔幻现实主义等正方兴未艾。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是在80年代(198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如此说来,现代派文学虽然已不象五、六十年代那样盛行,但仍有着强烈的余波。而且是不是会出现新的高潮?也未可知。它的下限还是个未知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