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数据采集表

基础数据采集表

基础数据采集表
基础数据采集表

X公司ERP管理信息系统

制造基础数据整理文档格式规范

文档作者:

创建日期:

确认日期:

控制编码:

当前版本:

审批签字:

X公司项目经理>

A公司项目经理>

拷贝数量_____

更改记录

审阅

分发人员

目标

本文档用于对该项目基础数据格式规范做了适当的控制,以便保证所填写的数据达

到统一。

范围

本文档在整个项目设计、实施等过程中都有效。

相关文档

产品结构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规格栏中描述的是子零件的规格,M、Φ、L采用大写字母,“乘号”统一为大写字母“*”

4、材质栏中内容按图纸填写

5、材质栏中需要填写生产子项零件所采用的原材料的材质和规格

6、辅肋描述栏中需填写配套零部件之间关联关系

7、请将随车备件及工具在产品结构中描述

表头格式

工艺BOM格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工艺BOM部分数据由研究所提供

表头格式

字段说明

投料工序序号:该子件在父件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工序序号

单件用料定额: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子件或原材料的定额数量

工序序号:反映工序的先后顺序的流水号,如:10、20、。。。等

工作中心:企业内的一定区域,它包含一定的人或设备,它可以用来进行成本采集和核销制造费,是进行生产能力平衡的单元

固定工时:生产一件产品在该工序上的运行时间或加工时间

1、艺产品结构描述过程中必须保证产品结构的完整,可以执行整个表的排序、整行的移动、单元格的

复制等不影响表结构的操作。

2、工艺产品结构可以脱离研究所提供的产品结构模式进行。

3、艺路线针对父件描述:在每一部件前插入一行,以部件图号作为父项图号,在后面相应字段中填入

工艺信息,部件下子件的相关属性通过剪切/粘贴的方法从研究所提供的产品结构中提取。

4、反映装配关系,需要从其他部件中提取子件的,必须通过剪切/粘贴的方法从研究所提供的产品结

构中提取。

5、对每一部件下的子件在“投料工序序号”中填入需要该子件的工序序号。见例一。

6、辅料描述在部件上,在该部件后插入一行,在子项图号中描述辅料名称。

7、工艺设计中带‘艺’的零部件,在产品结构中增加一层,进行描述,同时将工艺组件中出现的零件,

在原产品结构中删除。

8、采购/自制”属性针对子项进行描述。

计划格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产品计划部份数据由供应处提供

表头格式

字段说明:

父项图号:产品结构上的父项零件

允许提前天数:在其之前计划流程不会重新计划订单的天数

计划时间栏天数:在计划时间栏内,计划流程不对原计划时间做新修订

需求时间栏天数:在需求时间栏内,计划流程会忽略预测需求

发放时间栏天数:计划系统自动将到期日在发放时间栏内的计划定单发放

预处理提前期:为安排订单您必须在采购或制造提前期的基础上添加的天数

车间管理格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车间管理部分数据由工艺处提供

表头格式

父项:产品结构上的父项零件

计划产出率:组件产品生产合格率

制造标准批量:计算装配提前期的标准批量

是否是外协项目:是否可以将项目添加至外协处理采购订单行

损耗比率:制造或存储期间预计损失的物料的平均数额

处理提前期:生产或制造项目所要求的天数。对于制造装配件,处理天数应等于制造提前期

固定提前期:生产订货数量之外的装配件所要求的天数,如设置或拆卸时间

可变提前期:生产一个单位装配件的时间

提前期批量:用于计算提前期的零件数量

供料方式(推/拉):推式:推式组件可根据需要直接发送给离散任务和重复性计划。拉式:在在制品管理系统中完成装配件之后,您可以将拉式装配组件发放给离散任务和重复性计划最小移动数量:从这道工序转移到下到工序的最小数量

采购数据格式:

属性名称

名称描述

料品图号

材质

规格

尺寸

采购单位

直接用于采购的计量单位

是否使用批准供应商

是否仅使用已审批供应商

是否可以更新说明

是否允许更新项目采购单据行上的项目说明

是否需要询价单

指在下达采购单之前是否先有开出询价单的过程

缺省采购员

该种料品缺省的责任采购人

接受关闭容差

是否危险品

该种料品是否是危险品

危险品等级

它所属的危险品等级(企业需经过分级管理)

列表价格

市场价格

该料品目前的市厂价格

价格容差

超出项目正常价格范围的最高价格百分比

接受日期行动

当采购单到接受日时是否自动无行动/警告/拒绝

可接受提前天数

允许的提前采购单收货天数

可接受延后天数

允许的超期采购单收货天数

过量接受数量控制措施

当采购接受过量时是否有控制措施

过量接受数量控制容限

最多可接受多少采购过量

接收方式

包括直接/检验/标准(接收和入库分成两次)

最小订单数量

生成采购计划单数量时用,指一次订单的最小订购数量

最大订单数量

生成采购计划单数量时用,指一次订单的最大订购数量

舍入定货数量

整数化采购计划单数量时用,指采购数量不足时可使用此数修整

预处理提前期

为安排订单您必须在采购或制造提前期的基础上添加的天数

处理提前期

生产或制造项目所要求的天数。对于制造装配件,处理天数应等于制造提前期

后处理提前期

从初始供应商收到采购项目后,转入库存所要求的天数。如果“制造或购买”属性设置为制造,则您不能输入值

库存数据格式:

.

属性名称

仓库编码

仓库名称

是否数量跟踪

说明:指该仓库中所有料品数量帐是否在入出交易处理中被更新

库位控制

说明:指该仓库中是否进行子库位的控制

是否是资产子库存

说明:指该仓库中的库存是否算入资产类帐户中

是否为可保留量库

说明:指该仓库中的库存数是否为各类单据保留

库存材料科目

说明:标识该仓库中的库存金额记入何材料科目(可先不填)科目说明

其它备注说明

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

已解决的问题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方案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方案

南昌工程学院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将常态化。为做好我校今年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请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以高度责任感互相配合,努力完成。 一、基本原则 1、确保数据真实规范 本次是学校第二次采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结合采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工作的经验,采集的数据要确保原始、真实,严格按照《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表格》表格内容规范填写,电子稿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命名。 2、实行第一责任人负责制 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本次数据采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应确保本单位的数据采集工作到位,确保所负责的数据项目准确,按时间节点准时提交。 3、数据采集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结合 将数据采集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4号文)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 ]9号文)为导向,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查找不足,边查找边建设,边建设边

提高,全面落实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组织机构 本项工作采用集中采集模式,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直接负责数据采集工作,以减少对各部门正常工作的影响。 1、建立数据采集工作组 组长:张晨曙 常务副组长:何习平 副组长:黄华陆伟锋杨晓斌 成员:王水平欧阳子龙谢军王自强李沛武 虞应平胡盛华吴龙泉熊丽克高週全 胡俊华杨成龙揭永明熊菊敏 根据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指定一名副科级以上人员为数据采集联络人;各教学单位办公室主任为数据采集联络人。数据采集联络人要保持相对固定,如确需变动,应及时上报校数据采集工作组备案。 2、数据采集工作组负责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的采集、验收、提交及归档工作。 三、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10日—9月28日,准备及学习、培训。 1、制定数据采集工作方案,制定《南昌工程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指标责任分解表》。

钢筋试验数据采集标准

公称直 径 mm 截面 面积 2 mm 等级牌号 原始标 距 mm 断后标距 mm 屈服强度 Mpa 屈服荷载 KN 极限强度 Mpa 极限荷 载 KN 伸长率 力卩荷速 度 KN /S 设备量 程 KN 使用设 备 弯心 直径 mm 支辊距 离 mm 6.5 33.18 Q215 32.5 41~ 215 7~12 375 12~ 27% 0.6~1.0 50 10t a = 6.5 26 ±3.25 Q235 32.5 40~ 235 8~12 410 14~16 23% 0.6~1.0 50 10t a = 6.5 26 ±3.25 8 50.27 Q215 40 51~ 215 10.8~ 375 18.9~ 27% 1.0~2.0 50 10t a = 6.5 26 ±3.25 Q235 40 49.2~ 235 12~16.9 410 21~28 23 % 1.0~2.0 50 10t a= 8 32±4 HPB235 40 49.2~ 235 12~ 370 19~ 23 % 1.0~2.0 50 10t a= 8 32±4 HRB400 40 46~55 400 20.1~22 540 27~35 16% 1.0~2.0 50 10t 4a= 32 40±4 10 78.54 Q235 50 61.5~ 235 19~ 410 33~ 23 % 1.5~3.0 50 10t a= 10 40±5 HPB235 50 63~70 235 19~25 370 30~38 23 % 1.5~3.0 50 10t a= 10 40±5 HRB335 50 58~ 335 27~ 455 35.73~ 17% 1.5~3.0 100 10t 3a= 30 60±5 HRB400 50 58~63.5 400 31.4~33 540 42~47.3 16% 1.5~3.0 100 10t 4a = 40 70±5 12 113.1 Q235 60 74~ 235 27~ 410 47~ 23 % 2.0~4.0 120 10t a= 12 48 ±6 HPB235 60 74~85 235 27~39 370 42~58 23 % 2.0~4.0 120 10t a= 12 48 ±6 HRB335 60 70.2~80 335 38~48 455 51.46~ 17% 2.0~4.0 120 10t 3a= 36 72±6 HRB400 60 70~ 400 45.2~49 540 61~76 16% 2.0~4.0 120 10t 4a = 48 84 ±6 14 153.9 HPB235 70 86~95 235 36.2~ 370 56.9~75 23 % 3.0~5.0 120 60t a = 14 56±6 HRB335 70 82~95 335 52~60 455 70~76 17% 3.0~5.0 120 60t 3a= 42 84 ±7 HRB400 70 81.2~ 400 62~ 540 83~ 16% 3.0~5.0 120 60t 4a = 56 98 ±7 16 201.1 HPB235 80 94~ 235 47.3~ 370 74.4~ 16% 2.0~4.0 120 60t a = 16 64±8 HRB335 80 93~105 335 68~ 455 91.50~ 17% 4.0~6.0 300 60t 3a= 48 96±8 HRB400 80 93~ 400 81~ 540 109~ 16% 4.0~6.0 300 60t 4a = 64 112±8 HRB500 80 92~ 500 101~ 630 127~ 15% 4.0~6.0 300 60t 6a = 96 144±8 18 254.5 HRB335 90 105~120 335 86~110 455 115.8~ 17% 5.0~7.0 300 60t 3a= 54 108±8 HRB400 90 105~ 400 102~ 540 138~ 16% 5.0~7.0 300 60t 4a=72 126±9 HRB500 90 104~ 500 128~ 630 161~ 15% 5.0~7.0 300 60t 6a = 108 162±9 華科工程檢測H14KA TMl*a 钢筋试验数据采集操作标准 A JSHB08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实验一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主楼C2 -103 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测控技术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基于AD9481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验 三、实验学时: 3 四.实验目的 1 了解数据采集的基本结构原理,包括模拟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数据缓冲与存储电路、数据处理与显示、通信接口等; 2 学习基本的数据采集平台搭建、熟悉测试实验平台的操作; 3学习触发通道基本原理,加深对数据采集系统中触发功能的理解。 4理解信号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衰减电路、放大电路、偏移调节电路。五.实验任务 1.在测控技术及嵌入式系统平台上,按照信号链路,学习了解实验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包括模拟信号调理模块,ADC采集模块、处理及显示模块、电源模块、数字万用表模块等。 2 搭建电路模块并确认采集平台正常工作,实现波形的正确采集及显示。

3. 信号调理功能实验,掌握模拟通道对信号衰减、放大作用的原理;设置信号源发出频率、幅度固定的交流电压信号,并输入到模拟通道,分别调节采集系统的幅度档位,观察并记录测量结果表。 六.实验设备 1.信号源普源精电 DG4162一台/EE1462; 2. 测控技术及嵌入式实验平台PG1000一台; 七.实验内容 1信号调理通道无源衰减/放大实验 信号调理通道幅度档位(垂直灵敏度)分为两类:衰减档/放大档,在衰减档模式下(对应垂直灵敏度500mV/div~5V/div),首先是对信号做20倍的衰减,然后在送入后级电路。对于相同幅度的信号,由于衰减档位进行了较大衰减,送至ADC后信号幅度小于放大档位时候对应的幅度,在显示屏中可以明显看到。 输入800mVpp,1KHz的方波信号,在不同幅度档位下,观察显示的波形幅度(格数),显示的波形格数代表了输入到ADC的信号大小(显示格数与ADC量化成正比关系),并完成下表。 2 压控可变增益放大器实验 由于垂直灵敏度档位较多,不同档位对应不同的增益,这里就需要可变增益

基础数据采集与管理

6.2基础数据采集与管理 一、数据采集的步骤:①设计数据调查问卷②编写填表指要向导 ③精心安排组织实施 数据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的一种组织职能。 二、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在研究主体上讲,是指如何从宏观上 把握、控制数据的调查与采集;从研究客体上讲,是如何引导被调查者准确、客观的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一、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第一,数据库的规划。数据库管理员将与管理人员一道定义公司数据的管理模式,与用户一道定义其子模式。 第二,数据库的实现。包括创建和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规范一致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并实施使用数据库的政策和过程。 第三,数据库的运行。包括培训数据库用户并在他们需要时提供帮助。 最后,数据库的安全。 二、数据的调查与采集遵循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 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ERP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信息的整合,而信息的载体和表达都要通过数据完成。对项目实施来讲,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难度最大。 而且数据的正确性是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是许多程序正确运行的基础,为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施ERP,下面谈一下如何快速、低成本、低错误率地完成基础数据准备。 第一步:确定工作范围 首先根据ERP项目范围确定哪些数据需要准备,然后确定参与

部门和人员配备,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切记不可将所有工作只交给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做,必须对此项工作的艰难程度有充分的认识。工作计划中还要注意安排定期的会议,以方便工作人员之间沟通。 第二步:建立必要的编码原则 ERP软件对数据的管理是通过编码实现的,编码可以对数据进行唯一的标识,并且贯穿以后的查询和应用,建立编码原则是为了使后面的工作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原则,也为庞杂的数据确定了数据库可以识别的唯一标识方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切不可急于求成,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工作。 第三步:建立公用信息 建立的公用信息包括公司、子公司、工厂、仓库、部门、员工信息、货币代码等基本信息。这些数据会在其他基础数据中被引用,并且数据量不大,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和人力完成。如果整理其他数据的时候发现缺少公用信息再补的话,整体效率和进度会大打折扣。 第四步:BOM结构的确定(根据企业情况可选) 如果企业应用生产系统、计划或产品研发模块,BOM就是必须的基础数据。这里首先应该明确原料到半成品、半成品到产品的级次关系,这步工作的难点是半成品设定的问题。如果半成品设定层次少或层次不设定,今后的统计分析就不能细化;如果半成品设定多,就会大大增加数据量。如果遇到下列情况,那么半成品要设置编码管理:对半成品建立库存账、或者采用安全库存管理、半成品对外销售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名称: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级: 09测控1W 姓 名: 胡建兵 学 号: 09314111 指导教师姓名: 朱 雷 2012 年 11 月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2——A/D采集模块设计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状态机实现对ADC0809,AD574A等A/D转换器的采样控制。 二.实验原理 图1和图2分别为ADC0809的引脚图,转换时序图和采样控制状态图。时序图中,START为转换启动控制信号,高电平有效;ALE为模拟信号输入选通端口地址锁存信号,上升沿有效;一旦START有效后,状态信号变EOC变为低电平,表示进入状态转换,转换时间约为100us。转换结束后,EOC将变为高电平。此外外部控制可使OE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输出有效),此时,ADC0809的输出数据总线D【7...0】从原来的高阻态变为输出数据有效。由状态图也可以看到,状态st2中需要对ADC0809工作状态信号EOC进行测试,如果为低电平,表示转换没有结束,仍需要停留在st2状态中等待,直到变成高电平后才说明转换结束,在下一时钟脉冲到来时转向状态st3。在状态st3,由状态机向ADC0809发出转换好的8位数据输出允许命令,这一状态周期同时可作为数据输出稳定周期,以便能在下一状态中向锁存器锁入可靠的数据。在状态st4,由状态机向FPGA中的锁存器发出锁存信号(LOCK的上升沿),将ADC0809的输出数据进行锁存。 图2.1 ADC0809工作时序

图2.2 控制ADC0809采样状态图程序如图实例1所示,其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图2.3 采样状态机结构框图

信息系统开发(实施)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案

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信息的整合处理,而信息的载体和表达都要通过数据完成。对项目实施来讲,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难度最大。 首先,基础数据涉及面广,涵盖了企业中所有可见信息和不可见信息。物料基本信息,产品结构数据,会计科目,供应商客户信息,部门、工厂、仓库、车间信息等等属于可见信息,这些信息在手工作业中也会用到。不可见信息如单据类型、仓库性质、计划参数等,这些信息在手工管理信息时是不会涉及到的,它们会影响到系统计算。 另外,基础数据准备的工作量大,以上各类信息的记录数从几个到几十万都有,而每条记录包含的字段又可多达上百个,两者的乘积简直是天文数字,通常造成项目延期的原因有90%来自于基础数据整理。 数据的正确性是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是许多程序正确运行的基础,如物料计划和生产计划就是根据物料文件设定的提前期、库存量、BOM结构等计算得到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数据与实际不符,计划结果就将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正是因为基础数据具有这些特征,从而造成了收集准备工作量大、难组织,一般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投入的人力和时间都比较多,见效周期长,因此阻力也是很大的。 为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施ERP,下面谈一下如何快速、低成本、低错误率地完成基础数据准备。 第一步:确定工作范围 首先根据ERP项目范围确定哪些数据需要准备,然后确定参与部门和人员配备,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切记不可将所有工作只交给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做,必须对此项工作的艰难程度有充分的认识。工作计划中还要注意安排定期的会议,以方便工作人员之间沟通。 第二步:建立必要的编码原则 ERP软件对数据的管理是通过编码实现的,编码可以对数据进行唯一的标识,并且贯穿以后的查询和应用,建立编码原则是为了使后面的工作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原则,也为庞杂的数据确定了数据库可以识别的唯一标识方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切不可急于求成,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工作。 另外,编码原则的制定属于企业级标准的建立,应该按照ISO9000的标准制定和管理,尤其对于量大的基础数据(如物料主文件的编码)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确定方案。 第三步:建立公用信息 建立的公用信息包括公司、子公司、工厂、仓库、部门、员工信息、货币代码等基本信息。这些数据会在其他基础数据中被引用,并且数据量不大,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和人力完成。如果整理其他数据的时候发现缺少公用信息再补的话,整体效率和进度会大打折扣。 第四步:BOM结构的确定(根据企业情况可选) 如果企业应用生产系统、计划或产品研发模块,BOM就是必须的基础数据。这里首先应该明确原料到半成品、半成品到产品的级次关系,这步工作的难点是半成品设定的问题。如果

数据采集平台常见问题列表

附件3 数据采集平台常见问题列表 1、表1.3.2当年在校生中在校生包括不包括10届毕业的学生呢?答:包括,但不包括2010年9月新生。 2、表2.2参与教学、联系学生中关注教学情况关注学生情况是否为必填内容?次数是否只需填写数字,如10,10,9,8,而不用填写相对应的文字? 答:必填项目,可以直接填写数字,顺序必须和要求的项目一致。 3、表5.1经费收入:由于我校是企业办学,行业拨款应填入那个项目? 答:其它收入总额 4、表6.1校内专任教师中,有“专业领域”一栏,选项太少,无法对应,如何填写? 答:按大类填写,与高基表一致。 5、表6.1校内专任教师中,“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时间”是填近几年的吗? 答:填写当年的。 6、教工代码如何编排,是否必须统一为10位数,且首4位必须为年份? 答:此处为建议编排的一种标准,与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议一致。7、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四个

类别的教师如何界定?国家是否有相关规定? 答:参考平台的注释38、55、56。 (38校内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可包括正式签约聘用的非在编的全职教师。55校外兼职教师专指聘请来校兼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56校外兼课教师指聘请来校兼课的教师。) 8、请问外籍教师属于哪一类教师? 答:要看外籍教师的具体情况,参考注释38、55、56来判定到底属于什么类型。 9、一位教师有几张专业证书都是相同级别是都填还是填一个,都填是分行填,还是填在一行中? 答:填写一个,和专业最相关的最高级别证书。 10、表6.1.3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3校内兼课教师其他情况,如果有些老师相关项的内容都没有,是否连名字也不用打输进去了?答:不用输入姓名。看填写说明。 11、表6.1.3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3校内兼课教师其他情况,历年项目可否填写? 答:不填 12、表7.1专业设置,生源结构比例是全体在校生的结构比,还是本学年报到的学生结构比例? 答:应为本学年报到的学生结构比率。 13、表7.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否包括三二连读专业?

实验二、GIS数据采集与编辑.pdf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实验二、GIS数据采集与编辑 1实验目的 1)熟悉ArcGis中多边形合并、分割多边形、多边形边界处理的基本操作 2)熟悉ArcGis 中使用聚合容差对数据进行编辑 3)熟悉ArcGis 中使用拓扑规则对数据进行检查和编辑 4)熟悉ArcGis 中图幅的拼接基本操作 2实验软件及数据 2.1实验软件 ArcCatalog 10、ArcMap 10 2.2实验数据 1)矢量数据editmap1.shp、editmap2.shp; 2)矢量数据land-dig.shp,参考数据;trial_dig.shp,数字化后的结果文件 3)矢量道路数据idroads.shp,mtroads.shp,Merge_result.shp 4)个人地理数据库edgemach.mdb,其中包括两个土壤类型面数据boytmtn和mrblemtn。

3实验步骤 3.1Shapefile文件的编辑 对editmap1.shp进行编辑,再用editmap2.shp对编辑的结果进行核对。 1)启动ArcMap,并把数据帧(Data frame)名的名称改为“任 务1”,把editmap1.shp和editmap2.shp添 加到“任务1”。将editmap1.shp和 editmap2.shp的符号系统选择为预定义的 样式“Hollow”(空心),将editmap1.shp 的边界轮廓颜色设置黑色,将editmap2.shp的边界轮廓颜色设置红色。 将内容列表中editmap1.shp设置为可 选择,editmap2.shp设置为不可选择。 显示editmap1.shp的图层标注,字段 为Landed_id。 问题:设置可选和不可选有什么好处? 2)打开“编辑器Editor”(在自定义菜单中工具条功能进行设置,也可通过工具栏右键进行设置),并点击编辑器设置为“开始编辑”,目标图层为editmap1.shp。 3)合并74、75两个多边形。选中74、75两个多边形,选择“编辑器Editor”中的“合并Merge”功能。

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实验指导书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指导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二OO三年六月

实验一: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基本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了解Agilent34901A测量模块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3.学习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使用面板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根据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用户手册,掌握各开关、按钮的功能与作用。 2.通过Agilent34901A测量模块,分别对J型热电偶、Pt100、502AT热敏电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进行测量。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准备 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的基本功能与性能。 Agilent 34970A数据采集仪是一种精度为6位半的带通讯接口和程序控制的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外形结构如图1、图2所示: 图1 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外形 图2 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后背板

其性能指标和功能如下: 1. 仪器支持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直接测量,具体包括如下类型: 热电偶:B 、E 、J 、K 、N 、R|T 型,并可进行外部或固定参考温度冷端补偿。 热电阻:R 0=49Ω至Ω,α=(NID/IEC751)或α=的所有热电阻。 热敏电阻: kΩ、5 kΩ、10 kΩ型。 2. 仪器支持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二线电阻、四线电阻、频率、周期等11种信号的测量。 3. 可对测量信号进行增益和偏移(Mx+B)的设置。 4. 具有数字量输入/输出、定时和计数功能。 5. 能进行度量单位、量程、分辨率和积分周期的自由设置。 6. 具有报警设置和输出功能。 7. 热电偶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8. 热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9. 热敏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10. 直流电压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1. 直流电流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2. 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3. 交流电压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10Hz ~20kHz 时)。 14. 交流电流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10Hz ~5kHz 时)。 15. 频率、周期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40Hz ~300kHz 时)。 16. 具有系统状态、校准设置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Agilent34970A 数据采集仪的面板按钮功能与作用。 1. 在所显示的通道上配置测量参数: ● 在显示的通道上选择测量功能(直流电压、电阻等); ● 选择温度测量的传感器类型; ● 选择温度测量的单位(℃、℉、K ); ● 选择测量量程或自动量程设置; ● 选择测量量程分辨率; ● 将测量配置复制和粘贴到其它通道。 2. 为所显示的通道配置定标参数: ● 为所显示的通道设置增益(“M”)和偏移(“B”)值; ● 进行零测量并将它作为偏移量存储; ● 为所显示的通道指定自定义标记(RPM 、PSI 等); 3. 在所显示的通道上配置报警: ● 选择四个报警之一来报告所显示的通道上的报警条件;

数据采集AD转换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册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年学期:2017-2018学年秋学期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

STAB! CUt OK ⑵ ADC0809引脚结构 ADC0809各脚功能如下: D7 ~ D0 : 8位数字量输出引脚。IN0 ~ IN7 : 8位模拟量输入引脚。 VCC +5V工作电压。GND地。 REF( +):参考电压正端。REF(-):参考电压负端。 START 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端。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以上两种信号用于启动A/D转换). EOC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引脚,开始转换时为低电平,当转换结束时为高电平。 OE输出允许控制端,用以打开三态数据输出锁存器。 CLK时钟信号输入端(一般为500KHZ。 A B、C:地址输入线。 ⑶ADC0809对输入模拟量要求: 信号单极性,电压范围是0- 5V,若信号太小,必须进行放大;输入的模拟量在转换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如若模拟量变化太快,则需在输入前增加采样保持电路。 地址输入和控制线:4条 ALE为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高电平有效。当ALE线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与译码器将A,B, C三条地址线的地址信号进行锁存,经译码后被选中的通道的模拟量进转换器进行转换。A,B和C为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IN0 —IN7上的一路模拟量输入。通道选择表如下表所示。

关于数据采集技术的内容

关键词:声卡数据采集MATLAB 信号处理 论文摘要:利用数据采集卡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价格昂贵且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匹配。声卡作为数据采集卡具有价格低廉、开发容易和系统灵活等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软件结构和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数据采集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声卡为数据采集卡,以MATLAB为开发平台设计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本文介绍了MATLAB及其数据采集工具箱, 利用声卡的A/ D、D/ A 技术和MATLAB 的方便编程及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案,该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性价比和灵活度高的优点。用MATLAB 语言编制了相应软件,实现了该系统。该软件有着简洁的人机交互工作界面,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扩充。最后给出了应用该系统采集数据的应用实例。 1绪论 1.1 课题背景 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的形式给出。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就是将系统需要管理的所有对象的原始数据收集、归类、整理、录入到系统当中去。数据采集是机管理系统使用前的一个数据初始化过程。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引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可以是物理量,也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作

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 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都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数据。 在智能仪器、信号处理以及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存在着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常常需要对外部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技术是一种流行且实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仪器仪表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数据采集技术也呈现出速度更高、通道更多、数据量更大的发展态势。 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模拟量测量设备,其基本任务是把信号送入计算机或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它将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用计算机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显示和打印,以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用作生产过程中的反馈控制量。

数据采集实验报告最新

黑龙江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名称:数据采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ATOS三维光学扫描仪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的范围; 2.通过实验了解运用ATOS三维光学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实验了解测量后的数据处理的过程。 二、实验设备 ATOS三维光学扫描仪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 1. 计算机。用于安装测量系统软件和曲面数据处理软件,控制测量过程、运算得到光顺曲面; 2. 主光源、光栅器件组。用于对焦和发出扫描的光栅光束; 3.2个CCD光学测量传感器。分左右对称两组,通过检测照射在曲面上的光点数据,获取样件表面的点云数据; 4.校准平板。用于校准系统的测量精度; 5.支架。用于支撑测量光学器件组; 6.通讯电缆。用于将控制信号传送到检测系统,并将测量传感器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作下一步处理; 7.软件。测量系统的软件分别由Linnux操作系统和专用的测量及处理软件ATOS组成。 三、ATOS三维光学扫描仪工作原理 光学扫描仪是以数码相机为基础的光学测量系统,中间是普通光源,两端是CCD摄像头,它是采用光栅测量方法来测量实物,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实物的三维CAD数模。 光栅测量是将多条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光栅投射到贴有参考点的实物表面上,受到实物表面起伏及曲率的变化,投影光栅影线随此轮廓位置起伏而扭曲变形。通过解调变形光栅影线,就可获得被测表面高度信息。 将投影光栅投射到实物表面,此时光栅影像发生变形,然后从不同的角度2个CCD抓取。经过数字图像处理后,基于三角形测量原理,大约400 000个摄像象素中每个一个象素点的3D坐标系值被独立而较精确地计算出来,然后通过后处理获得实物的三维CAD数模。 四、实验步骤 1. 对扫描仪进行软硬件的标定,调整好各种测量参数; 2. 对待测实物表面进行前期处理,可喷涂显像剂,使之产生漫反射;

基础数据采集表

X公司ERP管理信息系统 制造基础数据整理文档格式规范 文档作者: 创建日期: 确认日期: 控制编码: 当前版本: 审批签字: X公司项目经理> A公司项目经理> 拷贝数量_____

更改记录 审阅 分发人员

目标 本文档用于对该项目基础数据格式规范做了适当的控制,以便保证所填写的数据达 到统一。 范围 本文档在整个项目设计、实施等过程中都有效。 相关文档

产品结构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规格栏中描述的是子零件的规格,M、Φ、L采用大写字母,“乘号”统一为大写字母“*” 4、材质栏中内容按图纸填写 5、材质栏中需要填写生产子项零件所采用的原材料的材质和规格 6、辅肋描述栏中需填写配套零部件之间关联关系 7、请将随车备件及工具在产品结构中描述 表头格式 工艺BOM格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工艺BOM部分数据由研究所提供 表头格式 字段说明 投料工序序号:该子件在父件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工序序号 单件用料定额: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子件或原材料的定额数量 工序序号:反映工序的先后顺序的流水号,如:10、20、。。。等 工作中心:企业内的一定区域,它包含一定的人或设备,它可以用来进行成本采集和核销制造费,是进行生产能力平衡的单元 固定工时:生产一件产品在该工序上的运行时间或加工时间

1、艺产品结构描述过程中必须保证产品结构的完整,可以执行整个表的排序、整行的移动、单元格的 复制等不影响表结构的操作。 2、工艺产品结构可以脱离研究所提供的产品结构模式进行。 3、艺路线针对父件描述:在每一部件前插入一行,以部件图号作为父项图号,在后面相应字段中填入 工艺信息,部件下子件的相关属性通过剪切/粘贴的方法从研究所提供的产品结构中提取。 4、反映装配关系,需要从其他部件中提取子件的,必须通过剪切/粘贴的方法从研究所提供的产品结 构中提取。 5、对每一部件下的子件在“投料工序序号”中填入需要该子件的工序序号。见例一。 6、辅料描述在部件上,在该部件后插入一行,在子项图号中描述辅料名称。 7、工艺设计中带‘艺’的零部件,在产品结构中增加一层,进行描述,同时将工艺组件中出现的零件, 在原产品结构中删除。 8、采购/自制”属性针对子项进行描述。 计划格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产品计划部份数据由供应处提供 表头格式 字段说明: 父项图号:产品结构上的父项零件 允许提前天数:在其之前计划流程不会重新计划订单的天数 计划时间栏天数:在计划时间栏内,计划流程不对原计划时间做新修订 需求时间栏天数:在需求时间栏内,计划流程会忽略预测需求 发放时间栏天数:计划系统自动将到期日在发放时间栏内的计划定单发放 预处理提前期:为安排订单您必须在采购或制造提前期的基础上添加的天数 车间管理格式: 1、Excel 文本格式 2、所有字段的属性为文本 3、车间管理部分数据由工艺处提供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报告.

任务要求 1.4路模拟量输入,输入电压范围0~5V,分辨率8位,转换时间100us,具有显示(数码管)测量结果(用10进制显示直流电压值或交流电压峰值)的功能; 2.1路模拟量输出,用来分别重现4路被采信号的波形(供示波器观测) 摘要 本数据采集系统是基于单片机A T89C51来完成的,4路的模拟电压通过通用的8位A/D 转换器ADC0809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送LED 显示器显示。再经过常用的8位D/A转换器DAC0832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量,供示波器观测。 一、系统的方案选择和论证 根据题目基本要求,可将其划为如下几个部分: ●4路模拟信号A/D转换 ●单片机数据处理 ●LED显示测量结果 ●D/A转换模拟量输出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 1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框图 1、4路模拟信号A/D转换 由于被测电压范围为0~5V,分辨率为8位,转换时间为100us,所以A/D转换部分,本系统选择常用的8路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9。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下面说明各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2-1~2-8: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EOC: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地。 ADC0809的工作过程是: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三态门打开,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2、单片机数据处理 选择美国ATMEL公司的CMOS8位单片机AT89C51,其工作电压为2.7~6V,具有低电压低功耗性能和高性价比,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4Kbytes的PEROM和128bytes的RAM,片内置通用的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 AT89C51是一种带有4 KB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可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灵活且价廉的方案。所以,本设计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1作为程序的主控芯片。 AT89C51数据总线是由P0口提供的,P0口本身能以多种方式提供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当ALE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P0将输出的数据锁入总线驱动器中作为地址的低8位,然后和P2送出来的高8位地址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16位地址,以寻址到外部的64KB的地址空间。A T89C51的地址总线比较简单(只有3个:RD、WR、PSEN),其中RD是用来读取外部数据内存的控制线,WR是用来写数据到外部数据内存的控制线,PSEN是用来存取外部程序内存的读取控制线。 3、LED显示测量结果 这里选择的是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数码管显示驱动及键盘扫描管

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二、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微电压测量系统设计 一、 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套直流微电压测量装置,用来测量输入的正负直流微电压,并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整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 -- U 信号调理 (放大、滤 波等) AD 转换MCU 处理 液晶显示 图1 直流微电压电流测量示意图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阻抗≧500K ; (2)测量输入直流微电压范围±400mv ,分辨率±10mv ; (3)测量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负电压在数值前显示“—”号),误差≦10%。 2.发挥部分 (1)提高测量输入直流微电压范围为±600mv 或提高分辨率为±5mv ,或两者同时提高,误差≦5%; (2)其它(如进一步提高分辨率等)。 三、说明 (1)整个系统采用5V 电压供电,可由直流电源提供。 (2)MCU 推荐采用TI 的MSP430系列单片机。 (3)输入的直流微电压可由仪表直接提供或仪表输出分压得到。 (4)正负电压由同一输入端接入测量电路。

实现代码: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 unsigned char code duan_m[]={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段选显示0-9 unsigned char code wei_m[]={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位选 uchar ge_ad,shi_ad,bai_ad,qian_ad,wan_ad; uchar flag1; sbit D0 = P0^4,D2 = P0^5, D3 = P0^6, D4 = P0^7, D5 = P3^3; void display(uchar wei,uchar duan); void ms_delay(uchar num)//延时函数 { uchar i = 0, j = 0; for (i=0; i

调度实验报告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等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一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 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潮流分布与调整实验 [键入文档副标题] 王飞鹏 学号 1143031228 108班 2014/6/3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实验一、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组建电网仿真实验系统的方法与步骤; 2)掌握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SCADA的作用、基本功能、实现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表征发电厂和变电站当前运行状态的参数类型和特点、获取方式、表现形式。如母线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和开关状态等; 4)掌握厂站终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5)掌握改变发电厂和变电站当前运行方式的控制命令信息的类型和特点、下发方式。 2.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简介 电力系统是由许多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各种形式的负荷组成的。电力系统调度中心担负着整个电力网的调度任务,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目标。 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必须具有两个功能:第一是与所辖电厂、变电站及上级调度等进行测量读值、状态信息及控制信号的远距离、高可靠性的双向交换,简称为电力系统监控系统,即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另一个是本身应具有的协调功能(安全监控及其它调度管理与计划等)。 图1-1 调度系统结构图 TQWR-II微机型RTU具有以下特点: 1、标准的编程语言环境; 2、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工作温度-40℃—70℃,环境湿度5%—95%RH; 3、极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汽车试验第五章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第五章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将试验过程中由各类传感器所测得的速度、振动加速度、倾角、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得所需要的测试结果的过程。 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精度和速度。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采用高的采样速度,以满足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和实时控制的要求。 汽车试验系统有静态与动态之分,与之对应的就有静态数据处理和动态数据处理。静态试验数据处理比较简单,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误差分析及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等,已在第二章中作了介绍,在此不再重复。动态试验数据处理的内容多而复杂,一直是工程试验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工业领域对动态测试数据的研究方法较为相近,但由于不同工业领域进行动态测试的要求、目的和对象的不同,所以对动态试验数据处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动态测试研究的重点是振动和噪声。 汽车振动与噪声问题十分复杂,且涉及到多个层面,如汽车的行驶平顺性问题、汽车的结构强度问题、汽车噪声的识别与声场测试问题等。关于汽车结构强度问题的动态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汽车试验模态分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读相关的内容,噪声识别与声场测试问题在十二章中专门讨论。本章的重点是以汽车行驶平顺性为例讨论汽车动态测试的数据处理中的一般性问题。 第一节 数据采集技术基础 在汽车试验中所需采集的信号,大多是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而试验信号的处理绝大多数由数字计算机来完成,处理的结果又常常需要以模拟量的形式“反馈”给外部的试验系统。这就需要解决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即采样与重构(恢复)。一般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简化成如图5-1的形式。 一、 采样与采样定理 1、A/D 转换过程 为了能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需将其转换成数字量,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的过程称为采样,A/D 转换器是采样的常用工具。 2、采样周期 连续的模拟信号)(t x 经采样过程后变换为离散的信号(或简称为采样信号))(*t x ,离散信号相邻两个采样值之间的时间间隔s T ,称为采样周期。 3、香农(Shannon)采样定律 采样周期s T 决定了采样信号的质量和数量:s T 太小,会使)(*t x 的数量剧增,占用大量的计算机内存;s T 太大,会使模拟信号的某些信息被丢失,这样,若将采样后的信号恢复成原来的信号,就会出现失真现象,影响数据处理的精度。因此,必须有一个选择采样周期s T 的依据,以确保)(*t x 能不失真地恢复成原信号)(t x ,这就是香农采样定理。 设传感器输出的连续信号为)(t x ,其频谱为)(f X ,如果频谱)(f F 和采样周期s T 满足下列条件: (1)频谱)(f X 为有限频谱,即当c f f ≥(c f 为截止频率),0)(=f F ; (2)c s f T 21≤或s s c f T f =≤12。 则连续时间函数)(t x 可以由下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