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04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04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04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04

第四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的遗传物质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存在于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中。

细菌染色体:核质。

质粒:自主复制;不相容性;转移性;编码某些特殊功能蛋白质。

耐药性质粒(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Col质粒(肠毒素)、Vi质粒(致病性有关)。

转位因子:插入顺序、转座子、转座噬菌体。

细菌的变异

·形态与结构变异:细菌L型。

·培养特性变异

(1)S-R变异:菌落变异。指新从患者分离的沙门菌常为光滑型,经人工培养后菌落呈现粗糙型。常伴有抗原、毒力、某些生化特性的改变。

(2)病毒突变株

·毒力变异:卡介苗。

·耐药性变异

·热源性变异

·酶活性变异

(一)突变

细菌遗传物质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可传于后代。

基因突变的规律:①自发突变和诱导;②随机突变和选择;③突变和回复突变。

突变的类型和机制:按DNA分子碱基对的变化可分为碱基的置换、碱基的插入和缺失,以及转位因子的插入。

(二)基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

1.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DNA片段整合重组。

2.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

3.接合:性菌毛将供体菌所带有的F质粒或类似遗传物质转移至受体菌的过程。主要见于革兰阴性菌。

4.溶原性转换: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

5.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失去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混和可发生融合。

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A.染色体、核糖体、质粒

B.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

C.染色体、中介体、转位因子

D.染色体、核糖体、中介体

E.染色体、核糖体、转位因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有细菌染色体、细菌质粒和细菌转位因子。

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交换

C.质粒丢失

D.溶原性转换

E.核质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突变是细菌遗传物质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传于后代。

S-R变异是指

A.形态变异

B.培养特性变异

C.耐药性变异

D.抗原性变异

E.毒力变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S-R变异指新从患者分离的沙门菌常为光滑型,经人工培养后菌落呈现粗糙型。属于培养特性变异。

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学变异称为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原生质体融合

E.溶原性转换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溶原性转换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菌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型变异。

最新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汇总

2011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

2011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 A.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属于血浆蛋白质 C.电泳时位子α球蛋白区带 D.在肝脏合成 E.又称为凝血因子I 答案:C 2. 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U/L B.Katal/L C.g/L D.ml/L E.% 答案B: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黏液性水肿 B.血尿酮体阳性 C.体重减轻 D.血糖升高 E.多饮、多食、多尿 答案:A 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 A.HD.L-C B.VLD.L-C C.CM-C D.LD.L-C E.ID.L-C 答案:A 5. 正常成年人血清LD.H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 A.LD.2> LD.1 > LD.3 > LD.4 > LD.5 B.LD.5 > LD.1 > LD.2 > LD.3 > LD.4 C.L D.3 > LD.1 > LD.2 > LD.4 > LD.5 D.LD.1 > LD.2 > LD.3 > LD.4 > LD.5 E.LD.4 > LD.1 > LD.2 > LD.3 > LD.5 答案:A 6. 干化学分析,使用的仪器是 A.分光光度计 B.反射式分光光度计

C.浊度计 D.比色计 E.荧光计 答案:B 7. 关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是单通道的 B.比色杯可采用石英和聚丙烯塑料制作 C.仪器自动清洗吸样品探针主要为防止交叉污染 D.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不必全部采用单色光 E.孵育系统可以采用空气浴、水浴或油浴 答案:D. 8. 某蛋白的等电点为4.8 ~ 4.85,它在pH8.6的缓冲液中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荷 D.电中性 E.无法确定 答案:B 9. pH计中的电极是属于下述中的哪一种 A.晶体电极 B.气敏电极 C.玻璃电极

微生物检验操作要求.doc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 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

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一)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灭菌方法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四)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中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A 霍乱弧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链球菌 E 破伤风杆菌 2.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是: A 清创处理 B 有效抗生素治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D A+B E A+B+C 3.当一民工因铁钉深刺足底造成外伤送医院急诊时,医生应首先考虑给予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D.丙种球蛋白 E.破伤风菌苗 4.王某,48岁,建筑工人;因牙关紧闭、四肢痉孪而入院。8天前,右脚被铁钉扎伤,伤口深,但几日后自愈。5日后右腿有些麻木和疼痛,且咀嚼不便,吞咽困难,最后全身抽搐,四肢痉挛。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请问下述哪项是最佳治疗原则 A 注射青霉素 B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白百破疫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 D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 注射青霉素和白百破疫苗 5.鉴定破伤风杆菌有无致病性的最重要的根据是 A G+细长杆菌 B 顶端圆形芽孢 C 有周身鞭毛 D 专性厌氧生长 E 产生特异性外毒素 6.破伤风梭菌除致破伤风病外,还能引起何种疾病E A.菌血症 B.食物中毒

C.组织坏死 D.坏死性肠炎 E.以上均不是 7.下列搭配哪项不恰当: A 大肠杆菌EHEC组——出血性肠炎 B 炭疽杆菌——气性坏疽 C 破伤风杆菌——脐带风 D 淋球菌——尿道炎 E 脑膜炎球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 A 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 B 严格厌氧 C 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 D 引起疾病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E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 B型题 A 常因滥用抗生素所致的疾病 B 常经呼吸道所致的疾病 C 常经消化道所致的疾病 D 常经产道所致的疾病 E 常因战伤所致的疾病 1.假膜性肠炎 2.气性坏疽 3.肉毒中毒 X型题 1.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较常见的细菌有 A 金葡菌 B 伤寒杆菌 C 产气荚膜杆菌 D 破伤风杆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2.产气荚膜芽孢梭菌引起的疾病有 A 气性坏疽 B 坏死性肠炎 C 产褥热 D 食物中毒 E 伪膜性肠炎 3.有迁徙性生长现象的是 A 链球菌 B 变形杆菌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操纵菌的检查。 5 内容 5.1 总则: 5.1.1供试品应随机抽样。一样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 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 再污染。 5.1.3 操纵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对比试验,对比菌株为大肠杆菌 [CMCC(B)44102],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操纵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对比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平均状态下取样,凡有抑菌成份或防腐剂的供 试品应做专门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 5.1.7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 25-28℃,操纵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操纵菌检验报告 以每1g、每1ml或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 5.2仪器、用具 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 移液管:用纱布包住移液管,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 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赶忙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烘箱烘干。 5.3培养基、试剂 5.3.1营养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后,按需要进行分装,经121℃15分钟灭菌备用。 5.3.2虎红培养基 称本品30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3胆盐乳糖培养菌(BL) 称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4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称本品42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5生理盐水 称取9 g 氯化钠,加水1000 ml 溶解,分装后于121℃±0.5℃湿热灭菌30分钟,供作稀释剂用。 5.3.6 75%酒精棉 量取无水乙醇75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将脱脂棉与75%酒精混合即得。

2013年医学检验士考试考题 2

1 A、黏附 B、释放 C、凝集 D、收缩 E、吸附 C 2、CD 3、CD8是指下列何种细胞的标志物() A、总T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答 C 3、准确度是指() 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 B、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D、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E、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 B 4、E玫瑰花环形成率代表() A、B细胞百分率 B、T细胞百分率 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D、巨噬细胞百分率 E、NK细胞百分率 B 5、临床中进行外斐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玻片凝集法 D、试管凝集法 E、ELISA法 D 6、关于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试验"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红细胞与溶血素结合 B C、补体与抗原结合 D E、补体与 A 7、下列有关抗原抗体反应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 B、抗原抗体只有在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最强的反应 C D、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E、抗原、抗体具有特异的结合部位 D 8、免疫电泳技术在临床上最常用于() A、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 B、抗感染抗体的检测 C、M蛋白的鉴定 D、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E、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C 有疑问点这里 325877.[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D C、IgM D、IgA E、IgE A 9、成人血清中出现哪一种免疫球蛋白增高提示可能有新近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C 10、细细胞镰变试验同下列哪种Hb关系密切() A、HbC B、HbE C、HbH D、HbS E、HbBart D 11、目前尿素自动化分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A、尿素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B、酚一次氯酸盐显色法 C、纳氏试剂显色法 D、二乙酰-肟法 E、脲酶-波氏比色法 A 12、比色分析A=εLC中符号C表示()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样品制备: 取样品 10 g/ml加入至 9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制成 1 ︰ 10 的稀释液; 菌落总数:(结果报告:XXX cfu /g(ml))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 ml加入至 9 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 制成 1 ︰100 的稀释液; 取上述两个稀释级的稀释液分别加入2块平皿中,每块平皿中加 20 ml,然后往平皿中倒入约45℃的卵磷脂吐温80琼脂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36+/-1 ℃培养箱中培养 48 h,点计菌落数。 霉菌和酵母菌: 操作同菌落总数,加入的培养基为虎红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培养箱中培养 72 h,分别点计霉菌和酵母菌数。 粪大肠菌群:(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10 ml 双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中,摇匀,置 44 ℃培养箱中培养 48 h; 如果培养物产酸产气(现象为培养基呈黄色,小倒管内有气泡),则应取培养物分别接种至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和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于 44 ℃培养 24 h。 在上述平板上,粪大肠菌群呈深紫黑色、圆形突起的菌落,并有金属 光泽。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 红色短杆状的菌。挑取菌落时,应使灭菌的接种环冷却后再行操作。

上述蛋白胨水培养基的培养物还需做靛基质试验,阳性现象为培养物表层出现玫瑰红色。 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90 ml SCDLP 培养基中,摇匀,置 37 ℃培养箱中培养 18-24 h; 挑取上述培养物,接种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在该平板上,铜绿假单胞菌应为灰白色色、圆形湿润的菌落,周围培养基溶有水溶性色的色素;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红色杆状的菌。 如果平板上只分离到1个可疑菌落,不够做生化试验,则应挑取该菌落于SCDLP增菌培养。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做氧化酶试验、绿脓菌素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 42℃生长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增菌培养同铜绿假单胞菌项下, 挑取上述增菌液的培养物,接种至 B-P 平板于 37 ℃培养 24-48 h;在该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应为灰黑色、圆形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混浊带和透明环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紫色球状的菌。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接种至甘露醇发酵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中,于 37 ℃培养24 h;取上述肉汤培养物,做血浆凝固酶试验。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科)作业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共60分) 1. 请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隙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应注意的问题。 2.请简述细菌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及各自的用途。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用于一般细菌培养、复壮、增菌等,也可用于消毒剂定性消毒效果测定营养琼脂培养基是一种无选择性的较低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菌落计数,也可以用于细菌的传代和增菌,但一般不用于细菌的鉴定(除非该细菌菌落有比较特殊的形态特征).只适合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生长. 3.平板菌落计数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

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4.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的意义。 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三个项目。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最重要、最常检的检验项目。 检测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可以了解食品在生产中,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受外界污染的情况.从而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越差,遭受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而菌落总数仅少量存在时,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但上述规则也有例外,有些食品成品的菌落总数并不高,但由于已有细菌繁殖并已产生了毒素,且毒素性状稳定,仍存留于食品中;再有一些食品如酸泡菜和酸乳等,本身就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制成的,且是活菌制品。因此,菌落总数的测定对评价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有着一定的卫生指标的作用,但本能单凭此一项指标来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还必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检验,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大肠菌群是水源污染的指示菌,当饮用水中检查出大肠菌群时,即证实水已被粪便污染,对人是有害的,是不卫生的。同样,食品中若有大肠菌群存在,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 纯净水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国家饮用水标准GB 5749-85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 cfu/g(ml),所用 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

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

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相关专业知识)(一)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血清中的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何种键 A.α-1葡萄糖苷键 B.β-4葡萄糖苷键 C.α-1、4葡萄糖苷键 D.β-1、4葡萄糖苷键 E.A和C 答案:C 2.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是指 A.多糖,多脂,多尿,消瘦 B.多饮,多食,多大便,小便少 C.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D.高蛋白,高脂肪,多尿,消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可防止糖酵解的抗凝剂为 A.EDTA/氟化钠抗凝剂

B.肝素 C.草酸钾 D.柠檬酸钠抗凝剂 E.EGTA 答案:A 4.将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脏器是 A.小肠 B.大肠 C.胃 D.胰腺 E.肝脏 答案:E 5.下列哪项可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 A.营养不良 B.消耗增加 C.脱水 D.肝功能障碍 E.丢失过多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答案:C

6.下列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是 A.肝硬化时,肝糖原合成增多 B.肝硬化时,乳酸,丙酮酸及α-酮戊二酸生成减少 C.肝硬化时,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增强 D.肝硬化Ⅳ型胶原合成增多 E.肝硬化时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增强 答案:D 7.原尿成分与血浆成分不同的是 A.葡萄糖的含量 B.钾的含量 C.蛋白质的含量 D.钠的含量 E.尿素的含量 答案:C 8.不适于尿液中尿酸测定的防腐剂为 A.甲苯 B.二甲苯 C.草酸钾 D.盐酸

E.麝香草酚 答案:D 9.阴离子隙(AG)增高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医学全在线www.m e https://www.doczj.com/doc/2011238675.html,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答案:D 10.小儿佝偻病是哪种元素缺乏 A.铁 B.硒 C.锌 D.钙 E.碘 答案:D 11.停经后典型的激素变化是 A.FSH下降,LH上升,E2下降 B.FSH上升,LH下降,E2上升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接种法。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与答案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 A.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属于血浆蛋白质 C.电泳时位子α球蛋白区带 D.在肝脏合成 E.又称为凝血因子I 答案:C 2. 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答案B: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黏液性水肿 B.血尿酮体阳性 C.体重减轻 D.血糖升高 E.多饮、多食、多尿 答案:A

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 答案:A 5. 正常成年人血清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2> .1 > .3 > .4 > .5 .5 > .1 > .2 > .3 > .4 .3 > .1 > .2 > .4 > .5 .1 > .2 > .3 > .4 > .5 .4 > .1 > .2 > .3 > .5 答案:A 6. 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中肯定不增高的酶是 A.胆碱酯酶 答案:A 7.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C.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D.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E.胆道梗阻 答案:D. 8.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 A.硫酸根 B.乙酰基 C.葡萄糖醛酸 D.甲基 E.甘氨酰基 答案:C 9. 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消除率是 A.0 B.50% C.90% D.100% E.120% 答案:A 10.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脏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肌酐 C.尿酸 D.镁 E.葡萄糖 答案:E 11. 甲状腺激素中含有 A.铁 B.硒 C.钴 D.碘 E.镍 答案:D. 12. 正常人铁储存的主要形式是 A.含铁血黄素 B.铁蛋白 C.转铁蛋白 D.血红蛋白 E.细胞色素C 答案:B 13. 对蛋白质有较好清洗能力的洗液为 A.稀碳酸氢钠水溶液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0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0作业内容 4.1无菌操作要求 4.1.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4.1.2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4.1.3 接种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1.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4.1.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4.1.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旁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即硅氟胶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4.1.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4.1.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4.2无菌间使用要求 4.2.1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消毒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4.2.2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2.3处理和接种样品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4.3消毒灭菌要求 4.3.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容物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3(例如500mL的三角瓶最好装300~350mL培养基,以防再次加热融化时爆沸)。 (3)无菌室内使用的毛巾、脱脂棉球用纸包裹,进行湿热灭菌。 4.3.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2019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资料30页

2019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 A.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属于血浆蛋白质 C.电泳时位子α球蛋白区带 D.在肝脏合成 E.又称为凝血因子I 答案:C 2. 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U/L B.Katal/L C.g/L D.ml/L E.% 答案B: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黏液性水肿 B.血尿酮体阳性 C.体重减轻 D.血糖升高 E.多饮、多食、多尿

答案:A 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 A.HD.L-C B.VLD.L-C C.CM-C D.LD.L-C E.ID.L-C 答案:A 5. 正常成年人血清LD.H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 A.LD.2> LD.1 > LD.3 > LD.4 > LD.5 B.LD.5 > LD.1 > LD.2 > LD.3 > LD.4 C.L D.3 > LD.1 > LD.2 > LD.4 > LD.5 D.LD.1 > LD.2 > LD.3 > LD.4 > LD.5 E.LD.4 > LD.1 > LD.2 > LD.3 > LD.5 答案:A 6. 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中肯定不增高的酶是 A.胆碱酯酶 B.ALP C.ALT D.G-GT E.AST 答案:A 7.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C.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D.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E.胆道梗阻 答案:D. 8.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 A.硫酸根 B.乙酰基 C.葡萄糖醛酸 D.甲基 E.甘氨酰基 答案:C 9. 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消除率是 A.0 B.50% C.90% D.100% E.120% 答案:A 10.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脏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肌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

2015 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成品、辅料、内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验。 内容概述: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5 年版四部《通则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 一、计数方法 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2、计数方法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 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 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见表 1。 菌液制备按表 1 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无菌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ml/ml )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ml/ml )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抱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C,可在24小时内使用。黑曲霉抱子悬液可保存在2-8 C,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表 1 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培养基适用 性检查按照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 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 2 管或 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 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5、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初级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血液检验试题及答案.docx

初级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血液检验试题及答案(1) A型题 (1)人体内具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 A.红系祖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粒系祖细胞 D.巨核系祖细胞 E.T 淋巴系祖细胞医学全. 在线提供 (2)末梢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准确指标是 A.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出现有核红细胞 E.红细胞内出现豪焦小体 (3)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是 A.早幼粒细胞 B.中幼红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早幼红细胞 (4)早期缺铁性贫血的形态学多为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改变是 A.骨髓增生活跃 B.巨核细胞减少 C.粒红比例降低 D.粒细胞系统成熟停滞于早期阶段 E.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细胞增多

(6)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Ph’染色体存在 B.NAP活性降低 C.巨脾 D.白血病裂孔现象 E.血清尿酸值增高 (7)有关 PNH,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早晨第一次尿呈暗红色,这是由高铁血红蛋白所致 B.尿沉渣用铁染色可见含铁血黄素 C.引起红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正常 D.观察患者血液在轻度酸性时的溶血情况有助于诊断 E.重症病例有时合并有血栓症 (8)下列哪项不是 B 细胞的免疫标志 A.CD10 B.CD19 C.CD68 D.HLA-DR E.CD22 (9)不符合霍奇金病的所见是 A.发热 B.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增加 C.Coombs试验( +)的溶血性贫血 D.R-S 细胞可见 E.带状疱疹 (10)下列物质中属于舒血管物质的是 A.儿茶酚胺 B.TXA2 C.肾上腺素 D.前列环素 E.纤维蛋白肽A (11)一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疑有DIC,你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A.BT、束臂试验、CT B.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测定 C.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BT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 E.万古霉素 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 D.IgA蛋白酶 E.脂多糖 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

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百日咳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白喉杆菌 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A.白喉抗毒素 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 C.红霉素 D.头孢曲松 D.金刚烷胺 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 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 B.激活膜结合G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 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 D.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 E.病理免疫损伤 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 A.鲍-金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鸡胚接种 D.吕氏血清培养基

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专业知识)(一)http://. 2009-12-28 10:53检验地带网【字号:大中小】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 1.血清中的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何种键 A.α-1葡萄糖苷键 B.β-4葡萄糖苷键 C.α-1、4葡萄糖苷键 D.β-1、4葡萄糖苷键 E.A和C . 答案:C . 2.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是指 A.多糖,多脂,多尿,消瘦 . B.多饮,多食,多大便,小便少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C.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 D.高蛋白,高脂肪,多尿,消瘦 . E.以上都不是 . 答案:C . 3.可防止糖酵解的抗凝剂为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A.EDTA/氟化钠抗凝剂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B.肝素 . C.草酸钾 . D.柠檬酸钠抗凝剂 . E.EGTA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答案:A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4.将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脏器是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A.小肠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B.大肠 . C.胃 . D.胰腺 . E.肝脏 . 答案:E . 5.下列哪项可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A.营养不良 . B.消耗增加 . C.脱水 . D.肝功能障碍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E.丢失过多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答案:C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6.下列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是 . A.肝硬化时,肝糖原合成增多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B.肝硬化时,乳酸,丙酮酸及α-酮戊二酸生成减少 . C.肝硬化时,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增强 . D.肝硬化Ⅳ型胶原合成增多 . E.肝硬化时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增强 . 答案:D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样本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 操作规程 4.1 微生物检验玻璃器皿吸管的洗涤 4.1.1 一般的玻璃器皿( 例如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 , 可用毛刷及洗涤剂洗去灰尘、油垢, 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 直至玻璃器皿内壁均匀分布一层薄的水膜, 即器壁既不挂水珠也无条纹, 即洗涤达到标准。 4.1.2 玻璃器皿内有污迹不能洗净时, 可浸泡于洗液中, 待器皿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后, 取出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备用。 4.1.3 新购的玻璃器皿先用2%盐酸浸泡, 再用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 4.2 器皿的包扎 4.2.1 试管: 塞上胶塞, 然后用牛皮纸或报纸把试管头包扎起来。做发酵试验时, 将试管头塞上专用的耐高温PVC试管帽。 4.2.2 三角瓶、抽滤瓶: 将三角瓶( 抽滤瓶) 口塞上胶塞, 然后用牛皮纸把塞头部包起来。

4.2.3 吸管: 将耐高温的移液枪头装盒, 用用牛皮纸或报纸包裹。 4.2.4 平皿: 10个为一组, 用牛皮纸包裹。 4.3消毒和灭菌: 4.3.1 化学灭菌: 此法适用于微生物操作过程中不能加热、紫外线的地方。如人手等。 ( 1) 用75%的乙醇溶液或0.1%新洁尔灭擦拭或浸泡。 ( 2) 一般用1~2%的甲醛液浸泡软管和用具。 ( 3) 一般成品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25~32% 。使用时配成有效成份的2%溶液洒在地面或容器内, (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放置10~15min后冲洗即可。 ( 4) 氯灭菌剂的能力以有效氯表示, 将氯水配制成50~100PPm 的有效氯溶液, 可用于浸泡, 冲洗和表面杀菌。但氯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4.3.2 物理灭菌: 4.3.2.1 干热灭菌: 适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 吸管、平皿等) 、金属器具( 镊子等) 、固体试液、液状石蜡等。灭菌条件一般选用在160℃干热空气灭菌2h。 ( 1) 器具用牛皮纸或灭菌袋包( 装) 扎, 放入金属容器内。 ( 2) 器具在干燥箱加热前放入, 每个器具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 使热 空气能畅通。 ( 3) 关闭箱门接通电源, 打开通气孔, 使箱内湿空气能逸出, 至箱内温度达到100℃时关闭。 ( 4) 加热至160℃, 保持2小时。

医学检验技士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检验技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医学检验技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多分布于血涂片头、体部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幼稚细胞 E、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2、渗出液的原因中致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是 A、食管破裂性积液 B、化脓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类风湿积液 E、外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葡萄糖减低: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②脑寄生虫病等;③脑肿瘤;④神经梅毒;⑤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状态。 3、血液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的纵坐标代表 A、血小板体积 B、血小板相对数量 C、MPV D、PDW E、血小板碎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4、骨盐中的钙的形式是 A、游离钙 B、羟磷灰石 C、血浆蛋白结合钙 D、钙结合蛋白 E、钙调蛋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5、LDH同工酶测定中能诊断肝脏有关疾病的同工酶是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6、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下列哪一变化规律的科学 A、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 B、药物排泄随时间变化 C、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 D、药物代谢随时间变化 E、药物分布随时间变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査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7、特异型糖尿病不包括 A、胰岛β细胞遗传性功髓基因缺陷所致糖尿病 B、1型糖尿病 C、胰岛素生物学作用有关基因缺陷所致糖尿病 D、胰腺外分泌病所致糖尿病 E、内分泌疾病所致糖尿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为主的细胞是 A、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