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与剪辑技术-

影像与剪辑技术-

影像与剪辑技术-
影像与剪辑技术-

●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电视开播纪念日的日期是(1936年11月2日)。

●1927年10月,第一步有声影片(《爵士歌王》)在美国上映。

●(1936年)年,世界上第一部宽银幕电影推出。

●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歌女红牡丹》)。

●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片(《生死恨》)诞生。

●1935年,第一步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

●(1927年10月)年,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王》在美国上映,开始了有声电影

的时代。

●情绪剪接点的基础是(心理动作)。

●19世纪末,研制成功活动电影机,解决了影片的拍摄、制作和放映等诸多难题的人

是(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

●音响剪接点的基础是(戏剧动作)。

●属于叙述的蒙太奇的是()。

●表现非常广阔、辽远的场面,展现地形、区位、自然风貌,适宜采用(大远景)景

别。

●适宜实行前期录音的影视片是(歌舞片、戏曲片、美术片)。

●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是()。

●影视创作中最重要的三个剪辑因素是(动作因素、造型因素、时空因素)。

●内部动作又称为(心理动作)。

●(歌舞片、戏曲片、美术片)影视片适宜实行前期录音。

●外部动作又称为(形体动作)。

●对白剪接点的基础是(语言动作)。

●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有(2)种处理形式。

●分解法的剪辑对生活中人物的(完整)动作较为适宜。

●影视的三种基本时间(事件时间、叙述时间、感受时间)。

●在电影纪录片的诸多片种中,以纪录历史或当代人物生平或某一方面事迹的影片是

(传记纪录片)。

●在电影预告片的字幕当中,编剧、导演等创作人员的姓名属于(宣传性字幕)。

●前期录音的歌唱场景,从剪辑角度看,可分为(对型的歌唱剪辑、非对型的歌唱剪

辑、对型与非对型相结合的歌唱剪辑)种类型。

●一般电视栏目片最长不超过(50)分钟。

●在影视剧里常见到内容、性质完全一致的镜头画面反复出现,这种蒙太奇表现形式

是(复现式蒙太奇)。

●电视剧片的剪辑方法与(电影故事片)的剪辑方法基本相同。

●表现人的脸部或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展示其细微之处,适宜采用(大特写)景别。

●摄影机以每秒少于(24 )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形成快动作。

●世界上首次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的时间是()。

●摄影机横向移动拍摄,把行动着的人物和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动感和节奏

感,这种动作镜头是(移)镜头。

●摄影机始终跟随拍摄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连续而详尽地表现它的活动情形,

焦距保持不变,这种动作镜头是(跟镜头)。

●摄影机以每秒多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形成慢动作。

●提出作为长镜头学派的理论基础的“照相本体论”的人是(安德烈·巴赞)。

●电视中淡出技巧制作长度一般为( 2 )秒。

●若采用景物镜头转换时空,用固定镜头表现昼夜转换在电影中一般为()英尺。

●总角度是指场面调度中动作轴线一侧的(180°)度角。

●适宜采用增减法进行剪辑的动作有(回头、低头、抬头、转身、弯腰等)。

●属于表现的蒙太奇的有(对照式蒙太奇、梦幻式蒙太奇、象征式蒙太奇、联想式

蒙太奇)。

●按常规的人物转身剪法,360°转身应在(180°)处剪。

●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有( 3 )种处理形式。

●决定影视片节奏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因素)。

●“化”这种附加技巧在电视中所用长度一般为( 3—4 )秒。

●一个镜头经过180°的翻转转换为另一个镜头,这种技巧称为(翻转画面)。

●“划”这种附加技巧在电视中使用长度一般为( 1 )秒。

●电视中淡出技巧制作的长度一般为( 2 )秒。

●科教片的结构形式大致分为( 3 )大类。

●电影预告片中,字幕划技巧的长度一般为(8—12格)。

●动作剪接点的基础是(形体动作)。

●银幕屏幕形象中的听觉形象包括(音乐形象和音响形象)。

●主体动作的连贯性最主要的是(人物及他的形体动作)。

●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戏曲影片是(《定军山》)。

●适合采用分解法进行剪辑的是(人物的起坐、起卧、拥抱、握手、招手、脱帽、穿

衣等)

●造型因素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画面造型)。

●上一个镜头说到什么人或物,下一个镜头跟着就出现这个人或物的蒙太奇表现形式

是(板式蒙太奇)。

●画面的方向性包括(视线的方向、事物运动的方向、地理(地形)的方向)。

●人物转身动作正确的剪辑方法是(增减法)。

●美术片的片种包括(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

●电影预告片中,字幕淡入技巧的长度一般为(12—16格)。

●适宜和实行前期录音的影视片,共有(3)大类。

●电影预告片的字幕内容一般可分为(主题字幕、解释字幕、宣传字幕)几大类。

●画面的造型因素包括(8)方面的内容。

●属于画面剪接点的是(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节奏剪接点)。

●影视预告片中,声音的表现形式分为(以音乐、音响为主;以音乐、解说为主;音

乐、音响相结合)。

●我国摄制成功的第一部剪纸片是(猪八戒吃西瓜)。

●银幕屏幕形象中的视觉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在电影纪录片的诸多片种中,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解说、宣传的纪录片是(政

论纪录片)。

●若采用景物镜头转换时空,用固定镜头表现季节转换在电影中一般为( 12 )英尺。

●轴线一般可分为(3)类。

●在节奏意识当中,对艺术创作过程中意韵节律的敏锐地感悟和把握称之为(韵律

感)。

●镜头组接的逻辑性包含(3)个主要方面。

●电视专题片究其结构形式,大致可分为(4)类。

●影视作为视听艺术,它的节奏由(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

●剪辑的本质,简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主体动作的分解组合完成蒙太奇形象的造

型)。

●电视的剪辑方式有两种:(画面剪辑和声音剪辑)。

●画面造型的连接,主要是指(画面的造型因素)和动作的有机结合。

●影视艺术的结构,最重要的三种是:题材结构,(剧情结构),时空结构。

●银幕屏幕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及(视听融合、声画合一的影视艺术

形象)。

●影视的音响组接可分为动作音响、(环境音响、特殊音响)三个部分。

●安德烈·巴赞提出的(“照相本体论”)是长镜头学派的理论基础。

●银幕屏幕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及视听融合、声画合一的影视艺术

形象。

●影视艺术的结构,最重要的三种是:(题材结构、剧情结构、时空结构)。

●画面的方向性,一般包括视线的方向,(事物运动的方向、地理(地形)的方向)。

●画外音分为对白的画外音,(旁白、内心独白的画外音、解说词的画外音)。

●动作的连续与(时空的连续)是有画面附加技巧的结构形式和剪辑手法最主要的

特征。

●景物镜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描写性与象征性的运用;二是(说明性与交代性)

的运用。

●配音乐时根据画面内容从现成的音乐资料里选曲或编曲的音乐,适用于(科教片、

纪录片、专题片)。

●音响组接可分为(动作音响、剧情音响、背景音响)几个部分。

●电视预告片和(电视剧片花)在制作、剪辑方面极为相近。

●在节奏意识当中,运用艺术手段处理节奏时的准确度称之为(分寸感)。

●人物形体动作,通常通过(3)种情态予以体现。

●发明“逐格拍摄法”使动画走上银幕的人是(美国人斯托亚特·勃拉克顿)。

●影视艺术的结构最重要的几种包括(题材结构、剧情结构、时空结构)。

●电影预告片的字幕内容一般可分为(3)类。

●配音乐时,根据故事情节来作曲的音乐,适用于(故事片、美术片、电视剧)。

●我国于1960年摄制成功的第一部折纸片是(《聪明的鸭子》)。

●电视专题片究其结构形式而言,大致可分为(段落性结构的专题片、连续性结构的

专题片、交叉式结构的专题片、问答式结构的专题片)几大类。

●通常情况,适宜前期录音的影视片包括(3)几大类。

●在影视艺术的剪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蒙太奇形态的在塑造)。

●影视创作中剪辑因素中的造型因素,主要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画面造型。

●剪辑效果如何,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术性的剪辑);一般化的剪辑;三

是(创造性的剪辑).

●在影视片中,以下人物转身动作的剪辑方法正确的是(增减法)。

●电视专题片与(电影纪录片、电影科教片)的剪辑方法基本相同。

●电影预告片的声音有(3)种表现形式。

●音乐的剪辑,有(挖剪插接)和删剪连接的方法。

●轴线一般可分为:(动作轴线)方向轴线(关系轴线)。

●电影电视剪辑方法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有画面附加技巧剪辑与(无画面附加技巧

剪辑)。

●镜头组接的联系性是指(戏剧动作内容上的有机联系).

●影视的基本空包括(银幕空间、动作空间、想象空间)。

●哪些人物动作适宜采用增减法进行剪辑(回头、低头、抬头、转身、弯腰等)。

●影视创作中最重要的剪辑因素包括(动作因素、造型因素、时空因素)。

●轴线一般分为(3 )几类。

●电视广告片的制作,要注意突出(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节奏意识所包括的内容有(整体感、协调感、层次感、分寸感和韵律感)。

●画外音分为(对白的画外音、旁白、内心独白的画外音)解说词的画外音。

●影视艺术首先是视觉形象的艺术,所谓视觉形象,就是(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蒙太奇的类型包括:叙述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两类。

●剪接点可分为两大方面:(画面剪接点)和(声音剪接点)。

●画面的方向性,一般包括(视线的方向),事物运动的方向,(地理(地形)的方向)。

●影视创作中剪辑因素中的时空因素,主要包括剧作时空、银幕屏幕时空和(镜头

组接时空)。

●摄影机以每秒(多余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便形成慢动作。

●表现的蒙太奇

●叙述的蒙太奇

●剪辑基调

●镜头组接时空

●剧作时空

●非线性剪辑

●画面附加技巧

●外部节奏

●轴线

●银幕屏幕时空

●内部节奏

●运动镜头

●镜头画面的方向性,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对于前期录音的影片,在拍摄、剪辑时有哪些要求?

●人物形体动作通常是通过哪些情态予以体现的?

●简述电影故事片剪辑的基本程序。

●简述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影视的听觉形象可分为哪几类?试分别简述之。

●相异时空内主体动作组接的要领是什么?

●蒙太奇学派与长镜头学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电视广告片在创作编剪的过程中,要掌握哪些要领?

●人物对白的剪辑要掌握哪些要点?

●剪辑的任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游行场面的剪辑在技巧上要掌握哪几点?

●如何理解影视片节奏的整体感的三层含意?

●音乐的剪辑包括哪些内容?

●影视创作中剪辑因素中的动作因素包括哪些方面?试分别简述之。

●在剪辑过程中,哪些情况下可以越轴,而不会造成离轴现象?

●错觉法主要有助于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选择预告片的画面素材有哪些注意事项?

●非对型的歌唱剪辑在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哪几点?

●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科教片一般分为哪几种?

●错觉法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

●试分层次简述影视的运动性。

●数字化非线性剪辑在影视片的艺术、技术处理上的优势有哪些?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影视艺术的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影视艺术是视 听艺术,电影电视都是通过画面和音箱,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占83%的视觉形象和占11%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形象,实行叙事、抒情、表意,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二是时 间和空间艺术。影视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是时间 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 时又是在空间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 和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 特性。三是逼真性和运动性。影视是“活动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现 生活,又能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运动状态和主体动作。逼真性和运动性 是影视与生俱来的的本性。艺术家要努力发挥影视艺术的这个特性, 将影视片拍的真实、生动、精彩。影视剪辑也要使用剪辑技术剪除虚假,剪出动感,剪辑出内在的真实与外貌逼真高度统一的影视片。四 是综合性和艺术性。影视既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有人类文 化艺术发展的结晶。影视是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 因素。所以,综合性和技术性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的。 一.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 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 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升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 一句话就能够概括,即:准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 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 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剪辑(Filmediting)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 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 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 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剪接(cutting)指胶片的具体工艺 处理,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 效果,但在有些国家,蒙太奇也是“剪辑”的同义语。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方法,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亭提出,不论什么蒙太奇形式, 归根到底只有两种形式、两种类型: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2、画面附加技巧种类繁多,分别有:显、隐、划、化、甩出、甩入、翻转画面、倒正画面、 多画面、定格画面、画面叠印。 3、为了剪出好戏来,剪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选择好素材、安排好结构、运用好 语言、掌握好节奏。 4、传统艺术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空间艺术,比如绘画、建筑、舞蹈;另一种是时间艺术, 比如音乐、戏剧、文学 5、影视的音响组接可分为动作音响、剧情音响、特殊音响 二、名词解释 1、视觉形象:电影电视通过活动画面塑造的艺术形象。 2、画面附加技巧:所谓画面附加技巧,也称光学技巧,即用光学印片方法在已有画面上印出(做出)某种技巧处理。 3、影视蒙太奇:影视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特有的观察世界和揭示展现各种人物、事件、场景的手段和方法。 4、挖剪:将一个完整镜头中的动作、人和物或运动镜头在运动中的某一部位的多余的部分挖剪去。 5、影视的三种基本空间:银幕空间、动作空间、想象空间。 6、大特写:表现人的脸部或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如眼、嘴、手、足等,将其拍得很大、很突出,清晰地展示其细微之处,所以又称细部特写。 7、创造性剪辑:在剪辑工作中,能够充分把握形象、动作和结构这三大艺术要素,善于运用动作、造型和时空这三个剪辑因素,取得优良的有新意的剪辑效果。 8、线性剪辑:是电视独有的剪辑方式,它是由电视的技术特性决定的。 9、视线:指人和动物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这条“直线”就构成了视线。 10、镜头长度: 11、主体:主体,即艺术表现的主体,也就是影视中的人和物。 12、分解动作:把生活中运动中运动着的人和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画面,这就是电影分镜的起源。 13、组合动作:则是把那些单独、零散的分解动作的画面,重新组合为连续的活动整体。 14、内部动作:内部动作是人物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活动,又称“心理动作”。 15、外部动作:外部动作是人物在周围环境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在形体上的反应,又称“形体动作”。 16、慢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多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17、快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少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18、时空因素:主要包括剧作时空、银幕屏幕时空和镜头组接时空。 19、镜头组接时空:这是镜头组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时空形态和时空因素,它包括直接时空、间接时空、人物语言时空、人物动作时空、景物造型时空等等。 20、蒙太奇:本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法语词汇,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之意。在电影制作中,是指把不同镜头有机的、艺术的组接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及各种节奏等功效的手段。 21、叙述蒙太奇——连续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按照时间顺序、生活逻辑和因果关系来分

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第 1 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一、镜头组接:上下镜头之间的剪辑是影视剪辑的最基本的技巧,它的要求是流畅。什么是流畅?卡雷卡?? 顿斯和盖文?? 米勒在《电影剪辑技巧》一书中说:“作出一次流畅的剪辑,意味着两个镜头的转换不致产生明显的跳动并使观众在看一段连续动作的时候不致被打断”。第1 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一、镜头组接:组接的流畅还意味着遵循节约原则,化繁就简,但也要避免隐晦艰涩而令人费解流畅的剪辑可以使观众感觉不到镜头转换,忘记摄像机的存在。这便是好莱坞所推崇的零度剪辑风格,其目的是让观众全身心地沉浸在影像故事之中。第 1 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二、段落剪辑:所谓段落是一组镜头链,是按照一定逻辑、内容需要组接在一起的一系列镜头,是表现内容单元相对完整的某一连续的过程。段落剪辑中主要是按照某一种构思设想,将一组镜头的各个元素按最佳方法组接起来,以构成相对独立完整又与整个影片风格基调相统一的视听单元。第 1 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三、总体结构剪辑:所谓整体结构剪辑,实际上是一个全篇结构的把握问题也就是说剪辑构思在创意文案阶段就应该形成,这种剪辑观念的精髓在于要求作者用整体的眼光和观点对作品进行宏观和总体的审视和把握。第1 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三、总体结构剪辑:如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用不同色彩将四种时空结构成为一部的影片。第 1 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三、总体

结构剪辑:用彩色表现战后和平生活的现实时空;用黑白表现战争时空;战争中人物和平时期的回忆即过去的超叙事时空用彩色表现,战争中人物在回忆基础上的遐想构成的另一超叙事时空用彩色高调来表现。整个影片的剪辑是把战争时空嵌入战后时空之中,又用残酷的战争时空同人物回忆中的和平时空形成了强烈对比,形成该片独特的时空结构。第 1 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三、总体结构剪辑:在黑泽明的《罗生门》中采用的是多视点时空,影片围绕着强盗对武士和他妻子的作恶而引起的杀人案件,分别由樵夫、强盗、武士的妻子、武士四方单独叙述,用不同的叙事角度剪辑在一起形成多视点结构。这种时空结构在电视新闻报道和纪录片中也常被使用,像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新闻调查》第1 章初识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第1 章初识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如何更好的进行艺术形态的剪辑:一、一般认为单个镜头是不具备独立叙事和表意功能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第1 章初识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镜头:“从剪辑的角度看,便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影片”。( 马赛尔?? 马尔丹:《电影语言》) 镜头是电影和电视的基本结构单位。单个镜头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一角落,表达艺术家的一定看法,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运动属性和形式化特点,但是其功能和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第 1 章初识

医学影像技术技士试题库完整

基础知识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试题1]组成肌腱的主要组织是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网状组织 D、脂肪组织 E、肌组织 [答案](B) 答对率66.67% [试题2]下列关于骨构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B、骨质分骨密质、骨松质两种 C、骨膜对骨有营养、再生和感觉作用 D、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E、成人骨干骨髓腔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答案](E) 答对率80.63% [试题3]下列位于颅后窝的结构是 A、筛孔 B、圆孔 C、卵圆孔 D、棘孔 E、舌下神经孔 [答案](E) 答对率49.55% [试题4]动眼神经出颅的部位是 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眶上裂 E、视神经管 [答案](D) 答对率64.86% [试题5]变移上皮分布于 A、血管的表面 B、胆囊的表面 C、气管表面 D、膀胱的表面 E、胃的表面 [答案](D) 答对率64.71% [试题6]颈椎最主要的特征是 A、椎体较小 B、棘突分叉 C、有横突孔 D、关节突不明显 E、椎孔较小 [答案](C) 答对率49.17% [试题7]胸骨角平对于第几肋前端 A、第一肋 B、第二肋 C、第三肋 D、第四肋 E、第五肋 [答案](B) 答对率70.42% [试题8]与肱骨小头相关节的是 A、尺骨头 B、滑车切迹 C、鹰嘴 D、冠突 E、桡骨头 [答案](E) 答对率35.89% [试题9]关于胫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小腿外侧 B、胫骨体呈圆柱形 C、上端膨大形成、外侧髁 D、两髁之间形成髁间凹 E、下端膨大外侧面形成外踝 [答案](C) 答对率53.75% [试题10]一块椎骨的椎体和椎弓围成 A、骶管裂孔 B、椎管 C、骶管 D、椎孔 E、椎间孔 [答案](D) 答对率49.62% [试题11]食管的第二狭窄位于 A、起始处 B、穿膈处 C、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D、与右主支气管交叉处 E、与胃相接处 [答案](C) 答对率87.84% [试题12]十二指肠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E、十二指肠球部 [答案](B) 答对率58.33%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C T试题)CT试题 一、单项选择 1 CT的发明者是( ) A. Cormack B. Ambrose C. Hounsfield D. Ledley E.Roentgen 2 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 A.1971年9月 B.1971年10月 C.1972年4月 D.1974年11月 E. 1979年8月 3 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大大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病人接受X线量少 B.密度分辨率高 C.空间分辨率高 D.显示的范围大 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 4 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 ) A.真正的断面图像 B.密度分辨率高 C.可作定量分析 D.极限分辨率高 E.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 5 关于CT机的工作原理,错误的叙述是( ) A.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

B.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 C.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 D.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E.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 6 CT设备硬件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扫描机架系统 B.扫描检查床 C.X线及数据收集系统 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 E.自动洗片机 7 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的CT机属于( ) A.第一代CT机 B.第二代CT机 C.第三代CT机( D.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 8 关于CT机的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正确的叙述是( ) A.重建的矩阵越大,所需的重建时间越短 B.CT机扫描机架孔径越小越好 C.硬磁盘容量大小决定着对图像数据的存储量 D.探测器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长 E.X线球管的热容量越小越好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

2010年下半年医学影像技术试题一、填空 1.下列医学技术中不属于医学影像技术范畴的是:C A.超声技术B.核医学技术C.分子诊断技术D.CT技术 2.下列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对人体无放射性损伤的是:C A.放射技术 B.CT技术 C.MRI技术 D.放射治疗技术 3.下列不是常规X线透视检查范围的是:D A.胸部透视B.腹部透视C.四肢透视D.头部透视 4.与X线图像比较,CT图像在哪一方面明明占优:A A.密度分辨力B.空间分辨力C.成像速度快D.检查价格较低 5.下列哪项不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常用技术:D A.TOF法 B.PC法 C.黑血技术 D.MRCP技术 6.下列哪种体位不是超声检查常用体位:D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站立位 7.下列哪种设备不是放疗常用设备:A A.钼靶机 B.深部X线机 C.直线加速器 D.钴-60机 8.下列哪种设备不能作为介入技术设备使用:D A.超声设备 B. CT机 C.血管机 D.心电图机 9.下列哪项技术在现代分子影像学中占主导地位:A A.核医学技术 B.电生理技术 C.放射技术 D.分子诊断技术 10.下列哪种造影剂不是高密度造影剂:

A.硫酸钡粉末 B.泛影葡胺 C.碘海醇 D.氧气 二、名词解释 1.造影检查: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 检查中显影,需要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P136 2.CT平扫:CT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P139 3.MR水成像:指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P142 4.放射治疗学:是主要研究放射线单独或者结合其他方法治疗肿瘤的临床学科。P146 5.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 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P148 三、简答题 1.简述DR的操作流程?P135 答:1.用户登录2.病理录入与选择3.核对患者资料4.摆位及对准中心线5.曝光 6.接受或拒绝 7.图像后处理 8.打印胶片 9.影像发送 2.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优点:P142 答:1.为无创性技术,无需插管,也无操作的技术等问题 2.安全,不用对比剂,无对比剂反映问题, 3.获得多层面,多方位图像。

浅析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浅析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论文关键词: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论文摘要:影视剪辑艺术是电影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艺术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又推动了电影电视的发展和成熟。 影视艺术的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电影电视都是通过画面和音箱,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占83%的视觉形象和占11%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形象,进行叙事、抒情、表意,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二是时间和空间艺术。影视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时又是在空间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特性。三是逼真性和运动性。影视是“活动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现生活,又能生动地表现生活的运动状态和主体动作。逼真性和运动性是影视与生俱来的的本性。艺术家要努力发挥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将影视片拍的真实、生动、精彩。影视剪辑也要运用剪辑技术剪除虚假,剪出动感,剪辑出内在的真实与外貌逼真高度统一的影视片。四是综合性和艺术性。影视既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有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晶。影视是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综合性和技术性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的。 剪辑在影视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剪辑(Film editing)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剪接(cutting)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效果,但在有些国家,蒙太奇也是“剪辑”的同义语。 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 早期阶段的电影只是将舞台剧原封不动地拍摄到胶片上,实际上是舞台剧的活动照相。20世纪初,从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的拍摄方法,将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下来,譬如用近景、特写等镜头来突出细节,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一系列短镜头的快速转换来制造气氛和节奏,从而使电影摆脱了舞台剧活动照相的框框,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艺术,也由此产生了剪辑的艺术。 Edwin S. Porter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发明剪辑的电影导演之一。爱迪生公司早期制作的电影多是静止拍摄的短片,随着电影长度的逐渐增加,Edwin S. Porter拍摄了里程碑般的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1902)。第二年他拍了The Great Train Robbery,现在被当作早期剪辑术的范例。 结论: 剪辑本来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从早期的无声片发展到有声片,剪辑的工艺越来越复杂,加上电影表现手法的不断更新,

电视记录片剪辑中艺术与技巧的关系

电视记录片剪辑中艺术与技巧的关系 王华摘要一个成功的电视记录片,除了具备真实的故事还原性以外,更重 要的是故事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和对观众心理的震撼。这就要求在电视记录片 剪辑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艺术与技巧的有效结合。关键词剪辑技巧;画面剪辑;声音剪辑;思维方式;艺术展现Abstract:A successful television documentary,in addition to areduction of the real story,the story is more important to the audience and the visual impact of the psychological shock of the audience.This requires us in atelevision documentary in the process of editing,art and skills necessary to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Key words:Editing skills;Screen clips;Sound clip;Way of thinking;Art show纪录片是是通过电视画面表现形式,用世 界语言--影像--讲述人人都看得懂的故事,世界上有955多种语言,要想了解 另一个国家的事情,就必须学习那个国家的语言。但是世界上有一种语言是通 用的,是人人都看得懂的,那就是画面语言。电视记录片就是运用画面语言表 达实际发生的故事,将故事情景再现,引发观众思考。在电视记录片剪辑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技巧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直接决定了记录片的播出效果。 电视记录片的剪辑不是简单镜头的简单叠加,不是画面的简单堆砌,不是音画 的简单合成。而是剪辑人员通过领会导演思路,为了达到或超越预期的播出效果,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将素材成片的过程。简单的说,剪辑=素材+工具+思维。1素材素材是指在电视记录片制作过程中所拍摄或收集的客观 材料,是电视记录片的基础,没有素材,也就不可能有成片。一般来说,素材 可分为视听素材和文字素材,而视听素材可分为画面和声音两大类。1.1画面 在电视节目中,画面是最小的组成单位,画面是表现在屏幕上的影像形式。特 别是在电视记录片中,这种影像的特征是它与所表现的实物有极大的相似性, 运用画面的这一特殊性质,可给观众营造一种良好的视觉冲击。影像作为视觉 语言的一种表意元素有着独特的意义,画面中的具体形象作为一个信息的整体,表示了一个个别的具体事物和事物的存在方式。某个人或某个物在某种特定的 情境中按着某种运动方式在活动,这种具体的形象由多种影像记号组成,传达 着一种立体的信息。由于在一个没有特定情境和上下文联系的画面中,影像可 以只是一个记号。所以它并不单纯地表示被拍摄的那个具体的实物,而可以使

医学影像学试题附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适用范围: __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____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补充完整(本大题满分10分,每小题2 分) 1.在CT纵隔窗图象上主肺动脉窗平面,显示的主要大血管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而产生的(骨膜新生骨)。X线上常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骨膜三角或Codma三角)。 3.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肾盂输尿管移行部),(骨盆入口处)和(膀胱入口处)。 4.胃溃疡之龛影在切线位X线片上的特征是(突出于轮廓线外),边缘光整,形状较规则,(多呈乳头状),可有(粘膜线)、狭颈征、项圈征出现。 5.MRI对(钙化),(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 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1.5分) 1.下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A.脑室造影 B.计算机体层

C.头颅平片 D.磁共振成像 E.脑血管造影 2.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淋巴组织 B.支气管动脉 C.支气管 D.肺动脉 E.肺静脉 3.下列哪项不是逆行肾盂造影的优点:( ) A.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反应少 B.禁忌症少 C.造影剂量少,显影清楚 D.能同时了解肾功能情况 E.碘过敏者同样可以运用 4.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A.死骨形成 B.骨膜反应 C.软组织肿块 D.溶骨性骨破坏 E.瘤骨形成 5.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

医学影像学期末试题题库

骨关节系统一、名词解释:1. 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 化的骨组织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2.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或新生的类骨上矿物盐沉着不足。3. 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吸收而被病变组织所替代。4.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为死骨。5. 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多为机体 代偿性反应,少数为病变本身成骨(肿瘤骨)。6. 骨膜增生: 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膜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7.Codman 三角:恶性骨肿瘤常有广泛骨膜增生,骨膜新生骨可被肿瘤破坏,仅在增生的骨膜边缘形成残存三角形结构,称为Codman三角。二、填空1.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2. 判断长骨骨折断端移位时,以骨折近端为准,判断骨折远端移位方 向和程度。 3. 儿童最常见的两种骨折类型为青枝骨折和骺离骨折

4. 腕关节Colles 骨折是指位于腕关节面上方2-3 cm 处的骨折。股骨头缺血 5. 老年人骨盆区最常见的骨折是股骨颈骨折,骨折后容易并发性坏死。 6.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典型X 线表现是病灶内出现死骨。 7. 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关节承重(或中心)部位,关节结核好发于关节边缘部位。 8. 骨肿瘤的基本X 线表现有:骨质破坏、成骨反应、骨皮质缺损、骨膜反应、肿瘤骨、软组织肿块。 9.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10. 椎体转移瘤在X 光片的正位像上典型改变为椎弓根破坏,边缘不规则、不完整。三、选择题1. 骨软化的特征性并发症是: (c )a 、骨折b 、畸形c 、假性骨折d 、骨坏死2. 根据复位后稳定性来分,长骨骨折分为:(c) a 、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b 、完全性

影视片的剪辑特点和要领

各类影视片的剪辑特点和要领 第一节影视片的种类及不同的剪辑手法 由于题材、内容、体裁、样式不同,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不同,影视片的形态、类型也是各种各样的。一般而言,电影艺术分为故事片、电视电影片、歌舞片、戏曲片、美术片、科教片、纪录片、译制片八大类片种,外加预告片的制作。 电视艺术则分为电视剧片、歌舞片、戏曲片、美术片、专题片、科教片、纪录片、栏目片、译制片,广告片等十大类片种,外加电视剧片花的制作。可以看出,歌舞片、戏曲片、美术片、纪录片、科教片、译制片.电影和电视都有此类片种,制作、剪辑手段自然是如出一辙;而故事片和电视剧片、电影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电影预告片和电视剧片花在制作、剪辑方面也极为相近;此外,电影和电视都有译制片,其制作、剪辑的要求基本相同。因此,在论述各类片种的剪辑特点和要领时,谈到科教片、歌舞片、美术片、戏曲片、译制片.影视并称;谈到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片、电影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电影预告片和电视剧片花,则影视分别讲谈。 各类片种还可细分,如电影故事片还可分为正剧片、喜剧片、惊险片、打斗片等,电影纪录片还可分为新闻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艺术纪录片等,电影美术片还可分为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等,电视剧片还可分为短篇、中篇、长篇电视剧片等,电视专题片还可分为新闻、历史、科学、少儿、文化、旅游专题片等,电视栏目片还可分为专门、综合、特别栏目片等。这种分类,使各片种的特点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各片种在性质、内容上的差异也就更为明显。对于各片种在剪辑上的要求必须予以注意,加以探讨,求得各不相同而又各对其路的剪辑方案。 由于片种不同,内容相异,各具特色,自然要求影视剪辑、编辑对多片种的编剪,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切忌用一个模式处理。影视片的编剪者,应该事先认真研究各个片种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任务,根据性质决定影视片的结构方式,根据任务选择影视片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种类的影视片,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剪辑手法。这里强调的是针对性,就是要灵活运用独特的、适合的蒙太奇技巧,促使影视片从内容到形式的和谐统一,使不同片种的影视片达到其应有的、独具的艺术效果。 充分运用蒙太奇剪辑技巧,在这里,不仅是指“剪”,而且也包含着“编”。电视创作中,除电视剧设有责任编辑外,其他片种的剪辑亦多称为编辑,本身负有“编”的任务。尤其是在电影纪录片、科教片和电视专题片、栏目片、广告片等片种的创作过程中,剪辑在“编”的方面任务更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

2007级影像大专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毫安值 B 千伏值 C 焦-片距 D 曝光时间 2.X线照片的灰雾度增加,与下述哪项原因无关 A 曝光不足 B 显影液陈旧 C 定影时间过长D暗室红灯过亮。 3.下述哪项措施,无助于提高X线照片的清晰度 A 小焦点投照 B 使用虑线器 C 缩短焦-物距 D 缩短物片距 4.CT扫描与普通体层摄影相比较,其最大优点是 A 密度分辨率高 B 空间分辨率高 C 成像速度快 D 显像功能全 5.直接X 线放大摄影,其影像放大率取决于 A 物-片距/焦-片距 B 焦-片距/焦-物距 C 焦-物距/物-片距 D 物-片 距/焦-物距 6. 体层摄影层面厚度的控制取决于 A 旋转轴高低 B 旋转角度大小 C 曝光时间长短 D 球管运动轨迹 7.腰椎前后位投照,病人双髋双膝部微屈,其目的是为了 A 显示椎间盘 B 显示小关节 C 增加反衬角 D 缩短物-片距 8.焦-片距增大一倍,X线胶片感光量相应 A 增加1/2倍 B 增加1/4倍 C 增加1/8倍 D 减少至1/4

9.指出下例哪块骨骼不是眼眶的构成骨 A 额骨 B 颞骨 C 筛骨 D 上颌骨 10.关于散射线的描述,下述哪项不正确 A 散射线是X 线穿透人体后发生的续发射线 B 散射线的波长比原发 射线长 C 散射线发生的量与穿透肢体厚度成正比 D 无感光和电离作用 11.增感屏的保护措施,下述哪项不正确 A 存放通风处,防止受潮霉变 B 温室10~35°C间,防止高温龟裂 C 干燥使增感屏作用锐减 D 保持关闭、立放,定期清洁屏面。 12.定影液的PH值为 A弱酸性B强酸性C中性 D 弱碱性 13.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正常肾盂肾盏显影时间, A.1~2分钟 B.5-10分钟C7~30分钟 D.30~60分钟 14.枕骨骨折的最佳摄影位置是 A.前后位 B.后前卫 C.水平侧位D汤氏位 15.腕关节尺偏位主要观察 A.舟状骨 B.月骨 C.三角骨 D.豌豆骨 16.足内斜位片足底面与暗盒的夹角为()度。 A.25 B.30 C 35 D.45 17.踝关节正位片中心线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_______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A.向上2cm B.向上1cm C.水平处 D.向下1cm 18.髋关节正位拍片中线通过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垂线____处

【2017年整理】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

【2017年整理】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2009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题试1,。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双腕关节正位 [题解]:摄取双腕关节正位的目的,主要对照观察腕关节诸骨(骨令)的发育情况。

,题试2,。肩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正确射入点 D、肩胛骨喙突 [答案]:D [题解]:肩关节正位摄影,要求中心线经肩胛骨喙突垂直射于胶片中心。 ,题试3,。锁骨正位片:锁骨显示为“?”形弯曲为 A、肩关节旋转所致 [答案]:A [题解]:锁骨正位摄影。若照片显示锁骨影像为“?”形弯曲,为肩关节旋转所致。 ,题试4,。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 D、1350 [答案]:D [题解]:膝关节侧位摄影,病人呈侧卧位姿势于摄影台上,腓侧在下,关节屈曲135?角。 ,题试5,。类风湿性关节炎,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E、双手正位,包括腕关节 [答案]:E [题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胶原系统疾病,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应摄取双手标准正位,包括腕关节。 ,题试6,。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D、双侧肩胛骨正位 [答案]:D

[题解]: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又称Sprengel氏畸型,系胚态时期肩胛骨下降不全所致,摄取双侧肩胛骨正位(一次曝光法),是特殊需要位。胶片应包括双侧肩胛骨,上缘齐枕骨粗隆,下缘包括双侧肩胛骨下角。 ,题试7,。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D、单足负重水平侧位 [答案]:D [题解]:扁平足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足内侧弓下陷,应摄取单侧足负重水平侧位,中心线水平向,经患侧跟骰关节射入胶片。 ,题试8,。附图中的(1略),显示的影像是 A、拇指第一指骨 B、拇指第二指骨 C、第二指骨末节 D、第一掌骨 E、第二掌骨 [答案]:B [题解]:拇指共2节指骨,从近端数向远端,附图?所示,应为拇指第二指骨。 ,题试9,附图中的(1略),显示的影像是 A、跟骨 B、踝关节 C、距骨 D、腓骨 E、胫骨 [答案]:A [题解]:附图中的?,显示的是跟骨的侧位像。跟骨是足部最大的骨骼,位于足部的后方。在跟骨侧位片中,跟骨投影在跟距关节的后方。同时,跟距关节、跟骰关节可清晰显示。 ,题试10,。附图中的股骨颈,处于(1略)的位置表示 [A、正常 B、额外翻 C、骸内翻 D、骸外旋 E、骸内旋 [答案]:A [题解]:股骨颈处于?和?位置时均为异常。 ,题试11,、胸部摄影,FFD选用180cm的原因是避免因

(完整word版)《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公映了《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宣告了电影的诞生。 2、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 3、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 4、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成为中国第一部影片。 5、1948年,戏曲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片。 6、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约翰?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7、电视、电影的差别: 一、科技制作方面(1、电影是感光化学成像法,画面需要洗印加工,它的特征是声话以不同方式运行,画面是间歇运转,声音是连续运转。2、电影每秒24画格;电视每秒25帧。3、电影摄像机可顺拍、倒拍、变速,电视只能顺拍。4、电影画面附加技巧制作繁杂,时间长成本高,质量难保证,电视制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质量高。5、电影字幕写定后不能随意更改,电视可立即修改。 二、传播形式方面(1、观看电影是一种群体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艺术欣赏方式。电视是自由的个性化家庭性艺术。 第二节: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 1、名词解释:视觉形象:电影电视通过活动画面塑造的艺术形象。 2、视觉形象主要是由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画面造型构成。 3、简答题:为什么说影视艺术是时空艺术? 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电视都是在时间的移动中展示空间,同时又在空间的变化中展示时间,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复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是影视艺术的又一基本特征。 4、影视有三种基本时间是:事件时间;叙述时间;感受时间; 第三节:剪辑在影视创作中的地位 1、当美国导演鲍特和格里菲斯运用分镜头进行拍摄之后,就产生了专门的剪辑工作。 2、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电影剪接已经和正在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手工操作;第二个是机器操作;第三个是电脑操作(数码剪辑)。 3、1913年,《难夫难妻》标志着中国电影剪辑专业的诞生,张英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剪接人员。 4、简答题:影视艺术有哪几度创作? 答:有三度创作。 第一度,是编剧和责任编辑对文学剧本的创作(剧本任务阶段); 第二度是导演、摄影、摄像的任务,他们进行着文学剧本的文字形象转化为影片视听形象的在创作(拍摄阶段); 第三度,是创作剪辑工作(剪辑阶段)。 5、名词解释:主体,即艺术表现的主体,也就是影视中的人和物。 6、名词解释:分解动作:把生活中运动中运动着的人和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画面,这就是电影分镜的起源。 7、名词解释:组合动作:则是把那些单独、零散的分解动作的画面,重新组合为连续的活动整体。 8、简答题:剪辑的任务有哪些? 一、选用剪辑素材;三、确定剪辑手段;五、把握剪辑基调。 二、制定剪辑方案;四、选择剪辑点; 9、简答题:剪辑的技巧手段: 1、画面处理; 2、动作处理; 3、情绪处理; 4、段落处理; 5、声音处理。 10、论述题:剪辑人员的素养包括哪些? 包括文化艺术素养和科学技术素养两大部分组成。 一、文化艺术素养:①影视艺术素养;②剪辑艺术素养;③综合文化素养。 二、科学技术素养:①剪辑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影视艺术的技术性;②剪辑人员要熟悉影视制作的生产阶段和工艺流程; ③剪辑人员还要密切关注高科技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 第一节:电影电视的三大艺术要素 1、电影电视的三大艺术要素是:形象、动作、结构。 2、银幕屏幕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 3、视觉形象又由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所构成。 4、听觉形象则分为音乐形象和音响形象。 5、主体动作包括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和语言动作。 6、名词解释:内部动作是人物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活动,又称“心理动作”。 7、名词解释:外部动作是人物在周围环境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在形体上的反应,又称“形体动作”。 8、影视艺术的动作,分为画面主体动作和摄影摄像镜头动作两大类。 第二节:影视创作中的三个剪辑因素 1、动作因素、造型因素、时空因素是影视创作中的剪辑因素。 2、名词解释:慢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多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3、名词解释:快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少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4、名词解释:时空因素:主要包括剧作时空、银幕屏幕时空和镜头组接时空。 5、名词解释:镜头组接时空:这是镜头组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时空形态和时空因素,它包括直接时空、间接时空、人物语言时空、人物动作时空、景物造型时空等等。 第三章:蒙太奇与影视剪辑、编辑 第一节:蒙太奇的基本含义

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库里肖夫的实验:库里肖夫将当时苏联的一个叫莫斯尤金的著名演员的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与一盘汤的镜头、女尸的镜头、小女孩玩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结果莫斯尤金的毫无表情的镜头被赋予特定的意义:第1 章初识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库里肖夫的实验:当他的脸和一盆汤组接后,切换回他的脸时,他的脸带有细致的饥饿的表情;当他的脸与被害姑娘的镜头组接后,切换回他的脸时,他的脸带有了伤感的表情;当他的脸和玩耍的小姑娘的镜头组接后,切换回他的脸,他的脸露出羡慕的表情。第1 章初识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库里肖夫的实验:当他的脸和一盆汤组接后,切换回他的脸时,他的脸带有细致的饥饿的表情;当他的脸与被害姑娘的镜头组接后,切换回他的脸时,他的脸带有了伤感的表情;当他的脸和玩耍的小姑娘的镜头组接后,切换回他的脸,他的脸露出羡慕的表情。第1 章初识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库里肖夫的实验说明:一个镜头本身并不能有完整的叙事和表意功能,只有把它们和其他相关镜头组合在一起时才能有完整的意义第1 章初识3ds max 9 操作界面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与这一理论有不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公映了《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宣告了电影的诞生。 2、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 3、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 4、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成为中国第一部影片。 5、1948年,戏曲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片。 6、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约翰?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4、影视有三种基本时间是:事件时间;叙述时间;感受时间; 1、当美国导演鲍特和格里菲斯运用分镜头进行拍摄之后,就产生了专门的剪辑工作。 2、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电影剪接已经和正在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手工操作;第二个是机器操作;第三个是电脑操作(数码剪辑)。 3、1913年,《难夫难妻》标志着中国电影剪辑专业的诞生,张英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剪接人员。 1、电影电视的三大艺术要素是:形象、动作、结构。 2、银幕屏幕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 3、视觉形象又由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所构成。 4、听觉形象则分为音乐形象和音响形象。 5、主体动作包括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和语言动作。 8、影视艺术的动作,分为作画面主体动和摄影摄像镜头动作两大类。 2、1900年,威廉逊在影片《中国教会被袭记》中使追逐和救援的场面交替出现——这视为蒙太奇的第一次使用。 3、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使蒙太奇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方法。 9、长镜头学派代表人物,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他提出的“照相本体论”是长镜头学派的理论基础。 10、长镜头特点: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和景物的清晰度,来保证、复原、再现生活的真实性。 11、长镜头以美国人罗伯特?费拉哈迪1916《北方的纳努克》为代表作品。 2、1956年,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拍摄了影片《疲惫》(我国译为《筋疲力尽》),是使用跳切的代表作。 1、剪接点的选择分两大方面:一、画面剪接点;二、声音剪接点。 2、画面剪接点:动作,情绪,节奏剪接点。 5、人物对话可分为两类剪辑方式:A、平剪(视频或音频同时出现或消失);B、串剪(视频或音频错位出现或消失)。 5、轴线一般可分三类:1、动作轴线;2、方向轴线;3、关系轴线。 1、录音一般分为前期录音、同期录音、后期录音三类。 1、适宜和实行前期录音的影视片有三大类:一是歌舞片;二是戏曲片;三是美术片。 3、前期录音的规则是:先录音,后拍片,再剪辑。 1、后期录音实际为后期配音。 2、影视节奏又可以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 1、中国美术片电影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是中国美术动画片的先驱。 2.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创造者是( 格里菲斯 3.法国的戈达尔是电影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与结构的奠基者,镜头“跳切”的创始人。 4._画面叠印是指两个以上镜头复制在同一画面上,形成一个新的镜头画面。 5. 在转场时不使用特殊手段,直接用切换的方式进行的称为硬切 4.通过剪辑创造出来的空间被称为( 构成空间 5.被称为肖像镜头的是.特写景别的镜头。近景 6.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组接的基本方法是主体不出画、不入画 7.属于鲍特的电影作品是(《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 8.其他视听元素一致的情况下,有字幕的镜头和没有字幕的镜头相比,镜头长度需要.长 9.电影,电视画面的色彩,青、蓝被称为(冷色 10.摄像机在轴线上正面拍摄或者背面拍摄所得到的镜头称为(轴线镜头 1视觉形象:电影电视通过活动画面塑造的艺术形象。 5主体,即艺术表现的主体,也就是影视中的人和物。 6、分解动作:把生活中运动中运动着的人和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画面,这就是电影分镜的起源。 7、组合动作:则是把那些单独、零散的分解动作的画面,重新组合为连续的活动整体。 6、内部动作是人物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活动,又称“心理动作”。 7、外部动作是人物在周围环境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在形体上的反应,又称“形体动作”。 2、慢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多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3、快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少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4、时空因素:主要包括剧作时空、银幕屏幕时空和镜头组接时空。 5、镜头组接时空:这是镜头组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时空形态和时空因素,它包括直接时空、间接时空、人物语言时空、人物动作时空、景物造型时空等等。 1、蒙太奇:本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法语词汇,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之意。在电影制作中,是指把不同镜头有机的、艺术的组接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及各种节奏等功效的手段。 4、叙述蒙太奇——连续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按照时间顺序、生活逻辑和因果关系来分切、排列、组合、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和演绎故事。它强调外在和内在的连续性,着重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形体、语言、表情以及造型上的连贯。) 5、表现蒙太奇——对列的蒙太奇。(通过镜头的对列即通过内容或形式上的队列,通过人物形象和景物的对列,造成某种概念或某种寓意,产生一种联想或某种含义,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达到观众的想象和思考,揭示、突出、表现创作立意的目的。) 3、动作剪接点:这类剪接点主要以“形体动作”为基础,以剧情内容和人物在特定情境的行为为依据,结合实际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