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24(模拟试卷B卷)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24(模拟试卷B卷)



中医医师综合考试模拟试卷与答案(B卷)

【A型题】(每题0.5分。共10分)
1.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有
A.督任带 B.督冲带 C.督任冲 D.督任跷 E.督任维
2.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
3.患者胁肋胀痛,纳呆便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证属
A.肝胃不和 B. 肝脾不调 C.脾气虚证
D.寒湿困脾 E.脾阳虚证
4.青皮的功效是
A.理气止痛,和胃化痰 B.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C.理气活血,散结消痞 D.行气散寒止痛 E.疏肝理气,降逆止呕
5.《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
A.肾气衰 B.阳明脉衰 C.太冲脉衰 D.任脉衰 E.三阳脉衰
6.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A.水热互结 B.痰热互结 C.水寒互结 D.瘀热互结 E.燥热互结
7.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者宜选用下列何方主治
A.厚朴七物汤 B.厚朴三物汤 C.附子梗米汤
D.大建中汤 E.大柴胡汤
8.麻子仁丸的组成中含有
A.人黄 B.薏苡仁 C.枣仁 D.芒硝 E.白蔻仁
9.抢救有机磷酸酯中毒宦采用以下何种方法
A.M受体激动剂+AchE抑制剂 B.M受体拮抗剂+AchE抑制剂
C.N受体拮抗剂+AchE复活剂 D.AchE复活剂+M受体激动剂
E.M受体拮抗剂+AchE复活剂
10.下列疾病中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是
A.中毒性痢疾 B.感染性休克 C.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D.重症伤寒 E.肾病综合症
11.关于房室传导阻滞,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但P波均伴下传的QRS波群
B.二度I型房室阻滞有文氏现家
C.二度II型房室阻滞P—R间期恒定
D.三度房室阻滞出现房室分离
E.三度房室阻滞心室率>心房率
12.病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13.下列哪种不属于注销注册并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形
A.失踪 B.受刑事处罚 C.发生医疗纠纷 D.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
14.II期临床试验
A.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B.是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C.是为了进一步评价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D.是对新药生产过程的监督
E.是新药上市后的监测
15.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A.

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16.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可辨证为
A.肝火扰心证 B.心脾两虚证 C.心肾不交证 D.心胆气虚证 E.痰热扰心证
17.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时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可诊断为
A.郁病痰气郁结证 B.郁病痰迷心窍证 C.癫病痰气郁结证
D.癫病心脾两虚证 E.痴呆痰迷心窍证
18.某患者,58岁,男性,慢性咳嗽、咳痰二十余年,每年冬季加重,近五年每年冬季有喘息,本病人可能的诊断为
A.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D.支气管扩张 E.肺结核
19.引起慢性呼衰的最常见的疾病是
A.脊柱侧凸 B.肺结核 C.急性支气管炎
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E.呼吸道感染
20.典型肺炎球菌肺炎,发病4天,其X线影像最大可能是
A.病变区域,肺纹理显著增多 B.肺段或肺叶,淡薄阴影均匀而模糊
C.肺段或肺叶呈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D.双肺散在片状絮状影
E.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可见透光区
【B型题】(每题0.5分。共5分)
A.心气虚 B.肺气虚 C.脾气虚 D.胃气虚 E.肾气虚
1.食欲不振,食后痞胀,为
2.腰膝酸软,小便余沥不尽,为
A.人参、茯苓、甘草 B.当归、熟地、芍药 C.半夏、黄芩、甘草
D.柴胡、川芎、赤芍药 E.人参、白术、甘草
3.小柴胡汤组成中含有
4.血府逐瘀汤组成中含有
A.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B.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淋巴细胞增多 E.淋巴细胞减少
5.伤寒
6.化脓性阑尾炎
A.青霉素类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喹诺酮类
D.磺胺类 E.大环内酯类
7.肺炎球菌肺炎应首选
8.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
A.鼓胀阳虚水盛证 B.鼓胀气滞湿阻证 C鼓胀瘀结水留证
D.鼓胀水湿困脾证 E.鼓胀水热蕴结证
9.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主治
10.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主治
【X型题】(每题1分,共5分)
1.以下能治疗呕吐的方剂有
A.吴茱萸汤 B.旋覆代赭汤 C.大柴胡汤 D.小建中汤 E.小柴胡汤
2.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原理有
A.促进磷酰化AchE脱磷酰化 B.阻断M受体 C.阻断N受体
D.与有机磷酸酯结合成无毒物尿排 E.促进AchE生成
3.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可由下列

哪些人员书写
A.主刀 B.一助 C.二助 D.洗手护士 E.参观手术的实习医师
4.癫病的临床特征有
A.精神抑郁 B.表情淡漠 C.沉默痴呆 D.静而多喜 E.语无伦次
5.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
A.发热 B.头痛 C.脑膜刺激征
D.全身中毒症状 E.严重的脑实质受损的症状
【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治以_______方;太阳中风兼阳虚漏汗,治以______方。
2.诸_________,皆属于下;诸_________,皆属于上。
3.与督脉会于颠顶的正经是_______经和__________经。
4.黄连与黄柏共同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消渴的病机以__________为本,________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是非判断题】(每题0.5分,共5分)
1. 胁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是为支饮。 ( )
2.通常所说的“十四经”,是指十二正经和奇经中的冲脉、带脉而言。 ( )
3.香薷有夏月之麻黄之说,无论阴暑、阳暑均可使用。 ( )
4.当归六黄汤中“六黄”是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精。 ( )
5.肺胃实热型小儿发热,推拿宜用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 )
6.用药片计数法评价受试者依从性的公式是:用药依从性=受试者服用的处方药物量÷受试者应服处方的药物量×50%。 ( )
7.外感咳嗽多为实证,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为治疗要点。 ( )
8.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可诊断为惊悸。 ( )
9.诊断肺癌最可靠的手段是胸部体层摄片。 ( )
10.上消化道出血一次失血超过500ml可有急性失血的全身表现。 ( )
【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l.阳化气,阴成形 2.一源三歧 3.肾不纳气证
4.泻南补北 5。高血压危象
【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如何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2.心脉痹阻证的证候及辨证要点有哪些?
3.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应如何鉴别?
4.何谓哮病?简述哮病与喘证的区别与联系。
5.试述心功能的分级。
【病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通科病案
患者李某,男性,52岁。胸前区闷胀时痛反复6年,加重3天。患者近6年一直感胸前区闷胀时痛,历时短暂,未在意。3天前因淋雨后症状加重,现胸闷重而心痛轻,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伴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呕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脉滑。
要求回答:辨证、治法、主方、用

药。
2.专科病案
王某,男,16岁,学生。2005年5月13日就诊。
主诉:左大腿下段疼痛,伴高热7天。7天前患儿感左大腿下段剧痛,尤以夜间为甚,左下肢不能活动,伴发热,恶寒,全身不适,口干,大便结,小便黄。
查:左下肢下段近膝关节处稍红肿,压痛明显,股骨下段有叩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注:本综合试题为外科样卷,其他各科可参照本样卷)
参考答案
【A型题】
1.C 2.A 3.B 4.B 5.B 6.A 7.C 8.A 9.E 10.C
11.E 12.A 13.C 14.B 15.A 16.E 17.C 18.C 19.D 20.C
【B型题】
1.C 2.E 3.C 4.D 5.A 6.C 7.A 8.E 9.B 10.E
【X型题】
1.ABCE 2.ABCE 3.ABC 4.ABCE 5.ABCDE
【填空题】
1.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 2.痿喘呕;热瞀瘛 3.足太阳膀胱;足劂阴肝
4.消热燥湿;泻火解毒 5.阴虚,燥热
【是非判断题】
1.阳气温煦,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气柔静,生成人体的形质。
2.任、脉、冲三脉均起于胞中,谓之“一源”;“三歧”指三脉分道而行,即任脉行于前,经腹胸而上:督脉行于后,经 腰背而上;冲脉则分为三支。
3.指。肾气亏虚,纳气无权而表现为短气、喘息为主的证候。
4.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之一。所谓“泻南补北”是指泻心火滋肾水的一种治法,又称泻心补肾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
5.指在高血压过程中,由于交感神经亢进,血循环中儿茶酚胺过多,导致周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骤升高,引起一系列交感兴奋的临床表现。
【问答题】
1.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指一脏之虚证,不仅补益本脏以使之恢复,同时还要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通过“相生,作用而促其恢复。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肝肾两虚等。
泻子,是指一脏之实证,不仅须泻除本脏亢盛之气,同时还可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泻其“子脏”,通过“气舍于其所生”的机理,以泻除其“母脏”的亢盛之气。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泻肝火结合泻心火等。
2.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臂内侧,时发时止。或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紫斑紫点,脉细涩或结代:或为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剧痛暴作,艮寒喜暖,得温痛缓,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疼痛而胀,胸胁胀闷,喜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

弦。
辨证要点:①以心悸、怔忡、心胸疼痛、痛连肩臂等为病位在心的特征。②以痛如针刺、舌紫暗、脉细涩等症为主者,是为瘀血阻痹心脉。⑧以闷痛、体胖、痰多、苔腻、脉滑等症为主者,是为痰浊阻痹心脉。④以剧痛暴作、畏寒肢冷、苔白脉迟或紧等为主者,是为寒邪伤刚,心脉痹阻。⑤以胸胁胀满闷痛、情忐不舒、脉弦等为主者,是气机郁滞,阻痹心脉。
3.麻黄汤证主证是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其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桂枝汤证主证是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山,脉浮缓:病机为风寒外袭,卫强营弱。治宜解肌祛风,凋利营卫。方用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两证的辨证关键在于汗之有无及脉之浮缓与浮紧。
4.哮病是一种在痰伏于肺基础上,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山现以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系发作性疾病。
哮病与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等表现,其区别在于: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其联系在于: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5.目前通用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1928年提出的分级方法,其主要根据心脏病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4级。
I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 困难或心绞痛。
I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对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方案再次修订,采用并行的两种分级方案,即增加客观的评估,根据心屯图、负荷试验、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客观的检查手段来评估心脏病变的程度,将其分为A、B、C、D四级。
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
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心血管疾病。
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
【病案分析题】
1.答案:辨证:痰浊闭阻证。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主方:枯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用药:瓜蒌、

薤白、法半夏、陈皮、竹茹、茯苓、枳壳、胆南星、石菖蒲、甘草。
2.诊断:急性附骨疽。
诊断依据:A.左下肢疼痛7天,不能活动:B.检查时见左下肢股骨下段有叩痛;
C.伴高热、恶寒、口于等全身症状。
辨证分型: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化瘀通络。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黄连、黄柏、山栀、银花、牛膝、地丁、车前子、茯苓。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