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较常用的交流电动机有两种:1、三相异步电动机。2、单相交流电动机。第一种多用在工业上,而第二种多用在民用电器上。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要旋转起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一个旋转磁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就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的。我们知道,但相电源相与相之间的电压在相位上是相差120度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中的三个绕组在空间方位上也互差120度,这样,当在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源时,定子绕组就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其产生的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分四个时刻来描述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电流每变化一个周期,旋转磁场在空间旋转一周,即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与电流的变化是同步的。旋转磁场的转速为:n=60f/P 式中f为电源频率、P是磁场的磁极对数、n的单位是:每分钟转数。根据此式我们知道,电动机的转速与磁极数和使用电源的频率有关,为此,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速有两种方法:1、改变磁极法;2、变频法。以往多用第一种方法,现在则利用变频技术实现对交流电动机的无级变速控制。

观察图1还可发现,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与绕组中电流的相序有关。相序A、B、C顺时针排列,磁场顺时针方向旋转,若把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例如将B相电流通入C 相绕组中,C相电流通入B相绕组中,则相序变为:C、B、A,则磁场必然逆时针方向旋转。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很方便地改变三相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后,转子导条(鼠笼条)将切割旋转磁场的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转子导条中的电流又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产生的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旋转磁场方向以n1的转速旋转起来。一般情况下,电动机的实际转速n1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n。因为假设n=n1,则转子导条与旋转磁场就没有相对运动,就不会切割磁力线,也就不会产生电磁转矩,所以转子的转速n1必然小于n。为此我们称三相电动机为异步电动机。

二、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旋转原理

单相交流电动机只有一个绕组,转子是鼠笼式的。当单相正弦电流通过定子绕组时,电动机就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这个磁场的强弱和方向随时间作正弦规律变化,但在空间方位上是固定的,所以又称这个磁场是交变脉动磁场。这个交变脉动磁场可分解为两个以相同转速、旋转方向互为相反的旋转磁场,当转子静止时,这两个旋转磁场在转子中产生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转矩,使得合成转矩为零,所以电动机无法旋转。当我们用外力使电动机向某一方向旋转时(如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转子与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小;转子与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大。这样平衡就打破了,转子所产生的总的电磁转矩将不再是零,转子将顺着推动方向旋转起来。

三.同步电动机的原理

同步电动机是属于交流电机,定子绕组与异步电动机相同。它的转子旋转速度与定子绕组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称为同步电动机。正由于这样,同步电动机的电流在相位上是超前于电压的,即同步电动机是一个容性负载。为此,在很多时候,同步电动机是用以改进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的。

同步电动机在结构上大致有两种:

1、转子用直流电进行励磁。这种电动机的转子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来,它的转子做成显极式的,安装在磁极铁芯上面的磁场线圈是相互串联的,接成具有交替相反的极性,并

有两根引线连接到装在轴上的两只滑环上面。磁场线圈是由一只小型直流发电机或蓄电池来激励,在大多数同步电动机中,直流发电机是装在电动机轴上的,用以供应转子磁极线圈的励磁电流。

由于这种同步电动机不能自动启动,所以在转子上还装有鼠笼式绕组而作为电动机启动之用。鼠笼绕组放在转子的周围,结构与异步电动机相似。

当在定子绕组通上三相交流电源时,电动机内就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鼠笼绕组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电动机旋转起来。电动机旋转之后,其速度慢慢增高到稍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此时转子磁场线圈经由直流电来激励,使转子上面形成一定的磁极,这些磁极就企图跟踪定子上的旋转磁极,这样就增加电动机转子的速率直至与旋转磁场同步旋转为止。

2、转子不需要励磁的同步电机

转子不励磁的同步电动机能够运用于单相电源上,也能运用于多相电源上。这种电动机中,有一种的定子绕组与分相电动机或多相电动机的定子相似,同时有一个鼠笼转子,而转子的表面切成平面,如图2所示。所以是属于显极转子,转子磁极是由一种磁化钢做成的,而且能够经常保持磁性。鼠笼绕组是用来产生启动转矩的,而当电动机旋转到一定的转速时,转子显极就跟住定子线圈的电流频率而达到同步。显极的极性是由定子感应出来的,因此它的数目应和定子上极数相等,当电动机转到它应有的速度时,鼠笼绕组就失去了作用,维持旋转是靠着转子与磁极跟住定子磁极,使之同步.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4. 什么是伺服电机?有几种类型?工作特点是什么? 答: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请问交流伺服电机和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答:交流伺服要好一些,因为是正弦波控制,转矩脉动小。直流伺服是梯形波。但直流伺服比较简单,便宜。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和交流可变速驱动技术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有了突出的发展,各国著名电气厂商相继推出各自的交流伺服电动机和伺服驱动器系列产品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交流伺服系统已成为当代高性能伺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使原来的直流伺服面临被淘汰的危机。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商品化了的交流伺服系统是采用全数字控制的正弦波电动机伺服驱动。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在传动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同直流伺服电动机比较,主要优点有: ⑴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 ⑵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 ⑶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⑷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 ⑸同功率下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 自从德国MANNESMANN的Rexroth公司的Indramat分部在1978年汉诺威贸易博览会上正式推出MAC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和驱动系统,这标志着此种新一代交流伺服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公司都已有完整的系列产品。整个伺服装置市场都转向了交流系统。早期的模拟系统在诸如零漂、抗干扰、可靠性、精度和柔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满足运动控制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微处理器、新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应用,出现了数字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可完全由软件进行,分别称为摪胧 只瘮或摶旌鲜綌、撊只瘮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到目前为止,高性能的电伺服系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驱动器多采用快速、准确定位的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典型生产厂家如德国西门子、美国科尔摩根和日本松下及安川等公司。 日本安川电机制作所推出的小型交流伺服电动机和驱动器,其中D系列适用于数控机床(最高转速为1000 r/min,力矩为0.25~2.8N.m),R系列适用于机器人(最高转速为3000r/min,力矩为0.016~0.16N.m)。之后又推出M、F、S、H、C、G 六个系列。20世纪90年代先后推出了新的D系列和R系列。由旧系列矩形波驱动、8051单片机控制改为正弦波驱动、80C、154CPU和门阵列芯片控制,力矩波动由24%降低到7%,并提高了可靠性。这样,只用了几年时间形成了八个系列(功率范围为0.05~6kW)较完整的体系,满足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单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单相鼠笼式异步动机由单相电源供电,它直接接到220伏单相交流电源上就能工作,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否则启动不起来。我们日常生活用的一些家用电器,如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电扇等广泛应用着单相异步电动机。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当给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三相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时,会形成一个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子将获得启动转矩而自行启动。当三相异步电动机通入单相交流电时就不能产生旋转磁场。 下面来分析单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通入单相交流电时产生的磁场情况。如下图所示为一台简单的单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图,定子铁心上布置有单相定子绕组,转子为鼠笼结构。 交流电流波形

电流正半周产生的磁场 电流负半周产生的磁场 当向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入单相交流电后,由上图可见,当电流在正半周及负半周不断交变时,其产生的磁场大小及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按正弦规律变化),但磁场的轴线则沿纵轴方向固定不动,这样的磁场称为脉动磁场。 当转子静止不动时转子导体的合成感应电动势和电流为0,合成转矩为0,因此转子没有启动转矩。故单相异步电动机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单相异步电动机不能自行启动,如果用一个外力使转子转动一下,则转子能沿该方向继续转动下去。 单相异步电动机根据其启动方法或运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单相电容运行电动机;单相电容启动电动机;单相罩极式电动机等。下面分别介绍。单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一般较小,运行性能较差。 t 45 90 135 180 225 270 360 315

图1 单相电容运行异步电动机原理图 (a)接线图 (b)电流相量图 图1是单相电容运行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图。单相电容式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铁芯上嵌放两套绕组:主绕组U1—U2(主绕组又称工作绕组)和副绕组Z1—Z2(副绕组又称启动绕组)。两套绕组在空间的位置上互差90度电角度。在启动绕Z1—Z2中串入一个电容器C后再与工作绕组并联,然后接到单相电源上。设流过启动绕组Z1-Z2的电流为iz,流过工作绕组U1—U2的电流以为iu,当接上电源后,由于电容的充放电作用,iz落后于iu90度,流过两套绕组的电流iz与iu在相位上相差90度,如图2所示。 设电动机两个绕组接上交流电源后,电流为正值时,电流从绕组的头端进去尾端出来;电流为负值时,电流从绕组的尾端进去头端出来。 从图2可看到:在t=0瞬间,iz=0,绕组Z1—Z2中无电流流过;而这瞬时iu为负的最大值,绕组U1—U2中电流由U2进Ul出。用右手定则可判断,此时电动机中会产生如图2所示磁场,其合成磁场方向向下。 从图2可看到:在ωt=π/2瞬间,iu=0,绕组U1—U2中无电流流过;这瞬间iz为正的最大值,绕组Z1-Z2中电流从Z1进Z2出。此时电动机磁场分布如图2所示,其合成磁场方向较t=0时刻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角度。

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

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教案(详案) 三门职业中专何邦先 课程名称:《电机与变压器》(电类专业通用) 适用专业层次:中职电子专业所需课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是一门纯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也相当的深奥,普遍认为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很容易失去这门的学习兴趣,但电机、变压器使用非常的普遍,特别是电动机工厂到处多是;不学又不行。没能打好基础,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考证和就业都带来不良的影响。 学生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理论普遍具有抽象性,而我们中职类学生基础较薄弱,所以中职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过程就较吃力。同时班级同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与价值观 认知目标:1、旋转磁场形成 2、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学会单相电动机三个接线端的判断 2、学会单相电动机的正确接线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理科思维;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单相电动机的正确接线 2、电容器大小对风扇运行的影响 教学难点 旋转磁场形成 课前材料准备(每组) 单相风扇一台(三根线),万用表一个,电源引线一个,小一字十字螺丝刀各一把 教学方法 做中学,任务驱动法 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 (1) 师生致礼(2) 考勤登记、清点人数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老师:你们家有单相电动机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那你们家有吊扇吗? 学生:有(没有)。 老师:你家新买的吊扇或者把吊扇移动位置,你会接线吗? 学生:不会。 老师:我们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这点小事该不该完成啊?有没有信心完成? 学生:有。

老师:下面我们就进行吊扇电动机的试接线。 三、讲授新课(约60分钟) 任务一风扇电动机的试接线 1、观察器材:风扇三个接线孔,电源和电容器共四个接线头,怎 么办? 老师:有些同学会想,学都没学过,怎么接啊?我告诉你,今天你必须得接,有些同学说:那我就乱接,没关系,你乱接好了;但是我先 要强调安全问题首先要注意人身安全,严防触电事故发生;其次要注意电路安全,不要出现短路事故,造成停电,所以电源的相线L 和零线N不能短接在一起。 2、开始接线(3-5分钟)(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只要接好的就请举手,结果怎样不要管。(叫一个学生) 老师:结果怎样? 学生:有响声,但不转。 老师:不同结果请举手

单相电机的倒顺开关正反转接线图及原理(一看便能搞懂)

单相电机的倒顺开关接线及原理 有不少电工对单相电机的接线搞不清。我先对单相电机的正反转原理讲一下。单机电机里面有二组线圈,一组是运转线圈(主线圈),一组是启动线圈(副线圈),大多的电机的启动线圈并不是只启动后就不用了,而是一直工作在电路中的。启动线圈电阻比运转线圈电阻大些,量下就知了。启动的线圈串了电容器的。也就是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再接到220V电压上,这就是电机的接法。当这个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时,并联的二对接线头的头尾决定了正反转的。比起三相电动机的顺逆转控制,单相电动机要困难得多,一是因为单相电动机有启动电容、运行电容、离心开关等辅助装置,结构复杂;二是因为单相电动机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不一样,不能互为代用,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弄错就可能烧毁电动机。 有接线盒的单相电动机内部接线图

上图,是双电容单相电动机接线盒上的接线图,图上清晰的反映了电动机主绕组、副绕组和电容的接线位置,你只需要按图接进电源线,用连接片连接Z2和U2,UI和VI,电动机顺转,用连接片连接Z2和U1,U2和VI,电动机逆转。 单相电动机各个元件也好鉴别,电容都是装在外面,用肉眼就可以看清楚接线位置(如上图)启动电容接在V2—Z1位置,运行电容接在V1—Z1间,从里面引出的线也好鉴别,接在(如上图)UI—U2位置的是运行绕组,接在Z1—Z2位置的是启动绕组、接在V1—V2位置的是离心开关。用万用表也容易区分6根线,阻值最大的是启动绕组,阻值比较小的运行绕组,阻值为零的是离心开关。如果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阻值一样大,说明这两个绕组是完全相同的,可以互为代用。单相电动机的绕组两端和电容两端不分极性,任意接都可以,但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不能接反,启动电容和运行电容不能接反,否则容易烧启动绕组 以下是自己为了消化吸收而画的接线图,在此献给广大电工朋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本人学识粗浅,特建立 QQ群:79694587 以便大家相互学习。

交流单相电动机正反转接线示意图

交流单相电动机正反转接线(图) 220V交流单相电机一般都有两个绕组,其中阻值大的是启动绕组(也叫副 绕组),阻值小的是运行绕组(也叫主绕组),如果两绕组阻值相同,则不用区分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任一组都可作启动绕组或运行绕组。用万用表找到引出端测量电阻就可以发现了:对于起动绕组与运行绕组的判断,通常起动绕组比运行绕组直流电阻大很多,用万用表可测出。一般运行绕组直流电阻为几欧姆,而起动绕组的直流电阻为十几欧姆到几十欧姆。电阻最大的是两线圈的串联阻值,最小的是运行绕组,连接电源,阻值在中间的就是启动绕组,串联电容后连接电源。 起动方式一般都是分相起动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系由辅助起动绕组来辅助启动,其起动转矩不大。运转速率大致保持定值。主要应用于电风扇,空调风扇电动机,洗衣机等电动机,如图1所示。 图1电容运转型接线电路 第二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不参与运行工作,而电动机以运行绕组线圈继续动作。 图2电容起动型接线电路 第三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而运行电容串接到起动绕组参与运行工作。这种接法一般用在空气压缩机,切割机,木工机床等负载大而不稳定的地方,如图3所示。带有离心开关的电机,如果电机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启动成功,那么绕组线圈将会很快烧毁。电容值:双值电容电机,起动电容容量大,运行电容容量小,耐压一般大于400V。

单相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一、单相交流电动机只有一个绕组,转子是鼠笼式的。当单相正弦电流通过定子绕组时,电动机就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这个磁场的强弱和方向随时间作正弦规律变化,但在空间方位上是固定的,所以又称这个磁场是交变脉动磁场。这个交变脉动磁场可分解为两个以相同转速、旋转方向互为相反的旋转磁场,当转子静止时,这两个旋转磁场在转子中产生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转矩,使得合成转矩为零,所以电动机无法旋转。当我们用外力使电动机向某一方向旋转时(如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转子与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小;转子与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大。这样平衡就打破了,转子所产生的总的电磁转矩将不再是零,转子将顺着推动方向旋转起来。 要使单相电动机能自动旋转起来,我们可在定子中加上一个起动绕组,起动绕组与主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起动绕组要串接一个合适的电容,使得与主绕组的电流在相位上近似相差90度,即所谓的分相原理。这样两个在时间上相差90度的电流通入两个在空间上相差90度的绕组,将会在空间上产生(两相)旋转磁场,在这个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子就能自动起动,起动后,待转速升到一定时,借助于一个安装在转子上的离心开关或其他自动控制装置将起动绕组断开,正常工作时只有主绕组工作。因此,起动绕组可以做成短时工作方式。但有很多时候,起动绕组并不断开,我们称这种电动机为电容式单相电动机,要改变这种电动机的转向,可由改变电容器串接的位置来实现。 在单相电动机中,产生旋转磁场的另一种方法称为罩极法,又称单相罩极式电动机。此种电动机定子做成凸极式的,有两极和四极两种。每个磁极在1/3--1/4全极面处开有小槽,把磁极分成两个部分,在小的部分上套装上一个短路铜环,好象把这部分磁极罩起来一样,所以叫罩极式电动机。单相绕组套装在整个磁极上,每个极的线圈是串联的,连接时必须使其产生的极性依次按N、S、N、S排列。当定子绕组通电后,在磁极

维修电机技术手册

【标准名称】渔船电机修理技术要求 http://219.239.34.169/was40/detail?record=125&channelid=3849 【标准号】SC/T 8042—94 【标准文件】 SC/T 8042—94 渔船电机修理技术要求 (渔船)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船交直流机的修理、安装、试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渔船及渔业辅助船交、直流电机的修理,其他电机可参照执行。 2 电机修理的一般规定 2.1 电机修理前必须对电机做详尽的勘验,以便确定修理的范围及工程量。 2.2 检修电机必须认真填写电机修理记录单(见附录A和B)。 2.3 电机修理时使用的导电、导磁及绝缘材料的规格应类同于原电机制造材料、绝缘材料及油漆涂层应具有防霉性、化学稳定性、一定的机械强度和介电强度。 2.4 电机修理后应内外清洁无垢。铭牌完整。无油漆覆盖,字迹清晰,各零部件完好无缺。螺栓、螺母应紧固无松动现象。转子转动灵活、运转正常无异声。轴伸径向无偏摆现象。电刷应接触良好。位置正确。电机外壳及端盖应无影响机械强度的裂痕。 2.5 电机绕组更换或电机的出口引线更换后,必须在电机出线端套上永久性的标记。电机接线应与端子标号一致,各端子的接触应紧密。电机内部连线不得触及转动部分、转子和刷架的引出线应有完善的固定装置,并牢固无损。 3 电机主要零部件修理技术要求 3.1 绕组的修理 3.1.1 若确认绕组系外部因素引起的诸如部分灼焦、绝缘破坏、断路、短路,且又易于修理者,可局部包扎、烘潮喷漆。但每台电机该类故障不得超过一处。 3.1.2 如电机绕组槽内部分绝缘破坏、断路、短路等以及槽外部分故障点每台超过一处,或虽为一处而不易检修者,一律拆除绕组重新绕制。重新绕制的绕组,其绕线、绕组的绝缘嵌线、接头、烘潮和浸漆技术要求见本标准第5、6项。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较常用的交流电动机有两种:1、三相异步电动机。2、单相交流电动机。第一种多用在工业上,而第二种多用在民用电器上。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要旋转起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一个旋转磁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就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的。我们知道,但相电源相与相之间的电压在相位上是相差120度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中的三个绕组在空间方位上也互差120度,这样,当在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源时,定子绕组就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其产生的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分四个时刻来描述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电流每变化一个周期,旋转磁场在空间旋转一周,即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与电流的变化是同步的。旋转磁场的转速为:n=60f/P 式中f为电源频率、P是磁场的磁极对数、n的单位是:每分钟转数。根据此式我们知道,电动机的转速与磁极数和使用电源的频率有关,为此,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速有两种方法:1、改变磁极法;2、变频法。以往多用第一种方法,现在则利用变频技术实现对交流电动机的无级变速控制。 观察图1还可发现,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与绕组中电流的相序有关。相序A、B、C顺时针排列,磁场顺时针方向旋转,若把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例如将B相电流通入C 相绕组中,C相电流通入B相绕组中,则相序变为:C、B、A,则磁场必然逆时针方向旋转。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很方便地改变三相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后,转子导条(鼠笼条)将切割旋转磁场的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转子导条中的电流又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产生的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旋转磁场方向以n1的转速旋转起来。一般情况下,电动机的实际转速n1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n。因为假设n=n1,则转子导条与旋转磁场就没有相对运动,就不会切割磁力线,也就不会产生电磁转矩,所以转子的转速n1必然小于n。为此我们称三相电动机为异步电动机。 二、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旋转原理 单相交流电动机只有一个绕组,转子是鼠笼式的。当单相正弦电流通过定子绕组时,电动机就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这个磁场的强弱和方向随时间作正弦规律变化,但在空间方位上是固定的,所以又称这个磁场是交变脉动磁场。这个交变脉动磁场可分解为两个以相同转速、旋转方向互为相反的旋转磁场,当转子静止时,这两个旋转磁场在转子中产生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转矩,使得合成转矩为零,所以电动机无法旋转。当我们用外力使电动机向某一方向旋转时(如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转子与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小;转子与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大。这样平衡就打破了,转子所产生的总的电磁转矩将不再是零,转子将顺着推动方向旋转起来。 三.同步电动机的原理 同步电动机是属于交流电机,定子绕组与异步电动机相同。它的转子旋转速度与定子绕组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称为同步电动机。正由于这样,同步电动机的电流在相位上是超前于电压的,即同步电动机是一个容性负载。为此,在很多时候,同步电动机是用以改进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的。 同步电动机在结构上大致有两种: 1、转子用直流电进行励磁。这种电动机的转子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来,它的转子做成显极式的,安装在磁极铁芯上面的磁场线圈是相互串联的,接成具有交替相反的极性,并

电动机维修基础知识

电动机维修基础知识 洛阳机电技术学校 1.三相电动机的铭牌 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主要标记以下数据,并解释其意义如下: (1)额定功率(P):是电动机轴上的输出功率。 (2)额定电压:指绕组上所加的电压。 (3)额定电流:定子绕组线电流。 (4)额定转速:(r/min):额定负载下的转速。 (5)温升:指绝缘等级所耐受超过环境温温度。 (6)工作定额:即电动机允许的工作运行方式。 (7)绕组的接法:△或Y形连接,与额定电压相对应。 例如:某台电机、铭牌介绍: (1)型号: “112” 例如:Y112M-4 中表示Y系列鼠笼式异步电动机(YR表示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表示电机的中心的高为112mm,“M”表示中机座(L表示长机座,S表示短机座),“4” 表示4极电机。 (2)额定功率: 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其轴上所能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额定功率。 单位:W或KW。 (3)额定转速: 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的转速。转子没分钟的转数,单位:转/分 (4)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动机在额定运行状态下,电动机定子绕组上应加的线电压值。 Y系列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都是380V的。 对于Y、Y2系列 凡功率:3千瓦及以下的电机,定子绕组接法:均为星形连接(Y), 4千瓦以上的电机接法:都是三角形连接(△)。 铭牌上标明的电压220/380伏和接法△/Y,表示绕组按△形连接,额定电压是220伏, 按Y形连接时,额定电压是380伏。 (5)额定电流: 电动机加以额定电压,在其轴上输出额定功率时,定子从电源吸取的线电流值, 称为:额定电流。 电动机的电流有三种: a:额定电流、 b:启动电流、 c、空载电流。如:----铭牌上注明的电流2.8/1.62安表示:绕组按△形连接在220伏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额定电流是2.8安;按Y形连接在380伏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额定电流是1.62安。 55千瓦以下的四极式电动机,在380伏电压下,工作时额定电流值,大约是额定功率值的2倍。电动机在启动时,因为转子尚未转动,电流很大,通常是额定电流的4-7倍。为此,功率较大的电动机使用时必须采取降压启动。启动时降压,使起动电流不致过大。待转子加速到正常转速时,再把电动机就直接接在电源上正常工作。

详解单相电机电容接线图

详解单相电机电容接线图 220V交流单相电机起动方式大概分一下几种:第一种,分相起动式,如图1所示,系由辅助起动绕组来辅助启动,其起动转矩不大。运转速率大致保持定值。主要应用于电风扇,空调风扇电动机,洗衣机等电机。接线图 第二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起动绕组不参与运行工作,而电动机以运行绕组线圈继续动作,如图2。 第三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而运行电容串接到起动绕组参与运行工作。这种接法一般用在空气压缩机,切割机,木工机床等负载大而不稳定的地方。如图3。838电子 带有离心开关的电机,如果电机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启动成功,那么绕组线圈将会很快烧毁。 电容值:双值电容电机,起动电容容量大,运行电容容量小,耐压一般都大于400V。 正反转控制: 图4是带正反转倒顺开关的接线图,通常这种电机的起动绕组与运行绕组的电阻值是一样的,就是说电机的起动绕组与运行绕组是线径与线圈数完全一致的。一般洗衣机用得到这种电机。这种正反转控制方法简单,不用复杂的转换开关。 图1,图2,图3,图5 正反转控制,只需将1-2线对调或3-4线对调即可完成逆转。 对于图1,图2,图3,的起动与运行绕组的判断,通常起动绕组比运行绕组直流电阻大很多,用万用表可测出。一般运行绕组直流电阻为几欧姆,而起动绕组的直流电阻为十几欧姆到几十欧姆。

图1 电容运转型接线电路 图2 电容起动型接线电路 图3 电容启动运转型接线电路(双值电容器)

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能正确、科学地检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操作方法,适用于中、小型交、直流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 3. 职责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4.检修类别 检修类别 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大修。 检修间隔期 表1 5.检修内容 小修 检查轴承油质、油量和油环,更换润滑脂。 检查及处理电动机引线的连接情况和绝缘包扎情况。 检查处理电动机外壳的接地线。

检查清理滑环和换向器,调整或更换电刷。 测量定、转子线圈及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如果阻值低,要进行干燥处理。 检查清扫电动机的开关、保护、信号、通风、冷却等附属装置。 中修 包括小修内容 清扫定子、转子绕组、铁芯以及通风沟内的积尘污垢。 检查定子线圈(磁极线圈)和槽楔的绝缘有否松动,铁芯有否松动变色,以及与转子有无磨擦现象,必要时进行刷漆、干燥、焊接、绑扎等绝缘处理。 检查转子鼠笼条(或线圈),端环有无断裂,转子平衡块以及风扇螺钉情况,防松装置是否完整。 检查电枢线圈有否断线,电枢绕组线圈与整流片间的焊接是否牢固,修整流子表面检查电枢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 检查和更换轴承、风叶、风罩。 检查防爆电动机的接合面有否因裂纹磨损、腐蚀等原因而失去防爆性能,必要时测量防爆间隙。 电动的组装、喷漆、防腐及其组装前后的电导规定试验,经过检修后的电动机,应进行空载和起动试验。 大修 包括中修内容 拆开电动机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防腐、油漆。

铁芯的紧固处理。 更换定、转子部分或全部线圈,并进行浸漆和干燥处理。 更换损坏的集电环,换向器(整流子),并精车、接槽和磨光。 清扫紧固励磁装置(硅励磁装置),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刷架、刷握装置的分解和检修,更换损坏和修整弹簧。 组装,进行规定的试验。 试运转。 6.检修前的准备 技术准备 做好设备说明书、技术标准、图样等技术资料的准备,应熟悉电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掌握其结构组成和接线方式。 应了解设备的性能,并测试数据(包括:主要技术参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电流、电压、泄漏电流、各部升温、振动、轴窜量等) 材料准备 电气材料,更换件。 检测仪器、拆装工具等。 安全技术准备 对所有公用器具、检测仪器仪表、保护设施等进行检查,保证其精度并且安全可靠。 现场检修应根据环境条件,做好防火、防爆、防毒、防高温等安全措施。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交流电机分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大类。异步电机一般作电动机使用,拖动各种生产机械作功。同步电机分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两类。根据使用电源不同,异步电机可分为三相和单相两种型式。 一、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因转子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三相笼型和绕线式电机。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 定子主要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作用是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产生旋转磁场以驱动转子旋转。定子铁心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为减少铁心损耗,一般由0.35~0.5mm厚的导磁性能较好的硅钢片叠成圆筒形状,安装在机座内。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安嵌安在定子铁心的内圆槽内。定子绕组分单层和双层两种。一般小型异步电机采用单层绕组。大中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双层绕组。机座是电动机的外壳和支架,用来固定和支撑定子铁心和端盖。 电机的定子绕组一般采用漆包线绕制而成,分三组分布在定子铁心槽内(每组间隔120O),构成对称的三相绕组。三相绕组有6个出线端,其首尾分别用U1、U2;V1、V2;W1、W2表示,连接在电机机壳上的接线盒中,一般3KW以下的电机采用星形接法(Y接),3KW以上的电机采用三角形接法(△接)。当通入电机定子的三相交流电相序改变后,因定子的旋转磁场方向改变,所以电机的转子旋转方向也改变。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

转子主要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三部分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形成电磁转矩,实现机电能量的转换,从而带动负载机械转动。转子铁心和定子、气隙一起构成电动机的磁路部分。转子铁心也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压装在转轴上。气隙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它是决定电动机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气隙过大将会使励磁电流增大,功率因数降低,电动机的性能变坏;气隙过小,则会使运行时转子铁心和定子铁心发生碰撞。一般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气隙为0.2~1.0mm,大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气隙为1.0~1.5mm。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结构型式不同,可分为笼型转子和绕线转子两种。笼型转子绕组由嵌在转子铁心槽内的裸导条(铜条或铝条)组成。导条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短接的端环上,形成一个整体。如去掉转子铁心,整个绕组的外形就像一个笼子,由此而得名。中小型电动机的笼型转子一般都采用铸铝转子,即把熔化了的铝浇铸在转子槽内而形成笼型。大型电动机采用铜导条;绕线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似,由嵌放在转子铁心槽内的三相对称绕组构成,绕组作星形形联结,三个绕组的尾端连结在一起,三个首端分别接在固定在转轴上且彼此绝缘的三个铜制集电环上,通过电刷与外电路的可变电阻相连,用于起动或调速。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每台电动机上都有一块铭牌,上面标注了电动机的额定值和基本技术数据。铭牌上的额定值与有关技术数据是正确选择、使用和检修电动机的依据。下面对铭牌中和各数据加以说明: 型号异步电动机的型号主要包括产品代号、设计序号、规格代号和特殊环境代号等。产品代号表示电动机的类型,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示;设

单相电机启动原理与解析

单相电机启动原理 摘要: 220V交流单相电机起动方式大概分以下几种:第一种,分相起动式,如图1所示,系由辅助起动绕组来辅助启动,其起动转矩不大。运转速率大致保持定值。主要应用于电风扇,空调风扇电动机,洗衣机等电机。第二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 单相电不能产生旋转磁场.要使单相电动机能自动旋转起来,可在定子中加上一个起动绕组,起动绕组与主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起动绕组要串接一个合适的电容,使得与主绕组的电流在相位上相差90度,即所谓的分相原理。这样两个在时间上相差90度的电流通入两个在空间上相差90度的绕组,将会在空间上产生(两相)旋转磁场,在这个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子就能自行启动旋转起来。 它有两个绕组,一般主绕组线径较大一点,还有一个启动绕组(副绕组),启动绕组串联一个电容器,是它的电压迟后电流90度,这样两组绕组得到不同的磁场,形成了旋转磁场,电动机就转起来了。 220V交流单相电机起动方式大概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分相起动式,如图1所示,系由辅助起动绕组来辅助启动,其起动转矩不大。运转速率大致保持定值。主要应用于电风扇,空调风扇电动机,洗衣机等电机。 第二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起动绕组不参与运行工作,而电动机以运行绕组线圈继续动作,如图2。

第三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而运行电容串接到起动绕组参与运行工作。这种接法一般用在空气压缩机,切割机,木工机床等负载大而不稳定的地方。如图3。 带有离心开关的电机,如果电机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启动成功,那么绕组线圈将会很快烧毁。电容值:双值电容电机,起动电容容量大,运行电容容量小,耐压一般大于400V。 正反转控制: 图4是带正反转开关的接线图,通常这种电机的起动绕组与运行绕组的电阻值是一样的,就是说电机的起动绕组与运行绕组是线径与线圈数完全一致的。一般洗衣机用得到这种电机。这种正反转控制方法简单,不用复杂的转换开关。 图1,图2,图3,正反转控制,只需将1-2线对调或3-4线对调即可完成逆转。 对于图1,图2,图3,的起动与运行绕组的判断,通常起动绕组比运行绕组直流电阻大很多,用万用表可测出。一般运行绕组直流电阻为几欧姆,而起动绕组的直流电阻为十几欧姆到几十欧姆。

交流力矩电机控制器的电路原理与检修

交流力矩电机控制器的电路原理与检修 交流力矩电机控制器的电路原理与检修 一、交流力矩电动机性能简述 力矩电动机,又分为交流力矩电动机和直流力矩电动机,在电路结构上与一般的交、直流电动机相类似,但在性能上有所不同。本文以交流力矩电机控制器的原理和检修内容为重点。交流力矩电动机转子的电阻比变通交流电动机的转子电阻大,其机械特性比较软。对力矩电机的使用所注重的技术参数主要是额定堵转电压、额定堵转电流和额定堵转电流下的堵转时间等。 力矩电动机是一种具有软机械特性和宽调速范围的特种电机,允许较大的转差率,电机轴不是像变通电机一样以恒功率输出动力而是近似以恒定力矩输出动力。当负载增加时,电机转速能随之降低,而输出力矩增加;力矩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小,能承受一定时间的堵转运行。配以晶闸管控制装置,可进行调压调速,调整范围达1:4;力矩电动机适用于纺织、电线电缆、金属加工、造纸、橡胶塑料以及印刷机械等工业领域,其机械特性特别适用于卷绕、开卷、堵转和调速等工艺流程。 早期对力矩电动机的调速和出力控制,是采用大功率三相自耦变压器,来调节力矩电机的电源电压,电力电子技术相对成熟后,逐步过渡到采用晶闸管调速(调压)电路和变频器调速(调频),实施对力矩电动机的调速控制。交流力矩电动机的晶闸管调速控制器,与一般的三相晶闸管调压电路(主电路结构和控制电路)是相同的,只不过驱动负载有所不同而已。有的设备在控制环节引入电流或电压负反馈闭环控制,改善了起动和运行性能,也提高了机械特性硬度。 2 、一款最简单的力矩电动机控制器 _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图1 HDY-2型力矩电机控制器 这是一款适用于额定堵转电流12A以下小功率三相力矩电动机的控制器电路,整机电路安装于一个小型机壳内,机器留有6个接线端子,三个为电源进线端子,三个为电机接线端子。主电路采用双向晶闸管BT139(三端塑封元件),工作电流16A,耐压600V,触发电流≤50mA。两只双向晶闸管串接于L1、L2电源支路,L3直通,省去了一只双向晶闸管。因为三相电源经负载互成回路,只对两相电源进行移相调压控制,即改变了三相输出电压。移相触发电路和调光台灯的控制思路相同,用R、C积分电路与双向触发二极管相配合,提供双向晶闸管每个电网周期内正、负半波的两个触发电流,实现交流调压。470k电位器为双联电位器,调节时使两只双向晶闸管的控制角同步变化,使输出三相电压平衡。 〔故障实例1〕HDY-2型力矩电机控制器,工作不正常,检测为输出电压不平衡。U、W之间输出电压为380V。检查发现L1电源所接双向晶闸管BT139击穿损坏,失去调压功能,导致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 晶闸管调压电路中,发现1000V以下截止电压的器件,较易发生击穿损坏故障。BT139为截止电压600V的管子,处于交流电压峰值500V的边缘,虽然实际上有200V的截止电压余量(标定击穿电压值尚有100V富裕量),若用于优质电网(未被污染,电压呈较好的正弦波),一般没有问题。但问题是现在的电网,因非线性整流设备的大量安装和应用,好多地区电网波形畸变已相当严重,这使得晶闸管调压设备的运行(电气)环境变得恶劣,设备本身的应用,又反过来加剧了电网的劣变。用户和供应厂商,往往又出于成本的考虑,省掉了安装该类设备必须追加的输入电抗器!所以导致晶闸管调压设备的高故障率,表现为耐电压稍低的晶闸管模块屡被击穿! 遇有此类故障,须尽量更换反向耐压值高的管子。对于屡损晶闸管的场所,应追加输入电抗器,以改善电网供电质量。 更换损坏晶闸管器件,在三相供电回路中串入了3只由XD1-25扼流圈代作的三相电抗器,交付用户使用后,晶闸管击穿的故障率大为降低。

单相电机的工作原理

单相电机的工作原理 当绕组中通入单相交流电流后,产生一个强弱和正负不断变化的交变脉动磁场。这磁场没有旋转性,不能象三相电机那样使转子自行起动。但用外力使转子往任一方向转动一下,则转子便会按外力作用方向继续旋转,并逐步提高转速达到稳定运状态。为了克服不能自行起动的缺点,设计了各种起动方法,按起动方法的不同,电机可分成五类:罩极式、分相式、电容式、通用(串激)式和推斥式。这几种起动方式都是促使单相电源分裂为两相,从而产生旋转磁场,使电机自行起动旋转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在交流电机中,当定子绕组通过交流电流时,建立了电枢磁动势,它对电机能量转换和运行性能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单相交流绕组通入单相交流产生脉振磁动势,该磁动势可分解为两个幅值相等、转速相反的旋转磁动势和,从而在气隙中建立正传和反转磁场和。这两个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并分别在转子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该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正、反电磁转矩。正向电磁转矩企图使转子正转;反向电磁转矩企图使转子反转。这两个转矩叠加起来就是推动电动机转动的合成转矩。 电容分相式起动工作原理 启动时开关K闭合,使两绕组电流I1,I2相位差约为90°,从而产生旋转磁场,电机转起来;转动正常以后离心开关被甩开,启动绕组被切断。 罩极式单相电机的工作原理 定子通入电流以后,部分磁通穿过短路环,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短路环中的电流阻碍磁通的变化,致使有短路环部分和没有短路环部分产生的磁通有了相位差,从而形成旋转磁场,使转子转起来。

控制回路要先将分别控制正反转停止的两个按钮串联接好,随后将两个分别控制正反转启动的两个按钮并联接好后与停钮的一端接好,停钮的另一端准备与电源连接,然后再把分别正转反转主接触器的常开辅助接点分别并联在各自相对应的启动按钮两端,之后再将各自主接触器的常闭辅助接点串联到对方的启动回路中,也就是说正转的常闭串接在反转启动按钮的一端,相对应反转的常闭接点要与正转的启动按钮一端串联,起到互锁的作用,(就是说正转运行时期接触器常闭辅助接点会将反转的启动回路断开,反之则依然是这个道理,为的是防止同时期按下下按钮会造成一次回路的相间短路,这个待会再解释),然后将两个常闭接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对应的启动回路的主接触器的线圈一段进行连接(就是说控制正转地启动的回路就串接正转接触器的线圈一段,反转起动控制回路就与反转的主接触器线圈一端串接,不要弄混了)将两个线圈的另一端并联接在一起后接入热继电器的常闭接点的一端,热继电器常闭接点的另一端准备与中性点N或另一相线连接,这要看主接触器线圈的电压(220V就与中性点N连接,380v的话就接另外一相线),还需要在控制回路的最前端即停止按钮准备接电源的一端在接相线制前要经过一个控制保险,现在只能说控制回路接好了。 下面就接主回路,主回路需要2个接触器,分别用于正转和反转时接通主回路,所以将两个接触器主触头的上端分别与三相交流电源的3条相线连接,而主触头的下端对应的触头上则要将其中任意两条线互换一下,然后按照互换以后的顺序接入电动机绕组连接好以后的3个连接片上(比如说三相电源ABC顺序接到一个接触器上口,并在此处按照相同的顺序与另外一个接触器上口并联,然后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下口还按照ABC的顺序引出线接到电机绕组连接片,而同时要按照ACB或BAC或CBA的顺序将引出线接到另外一个接触器的下口),另外还要在接触器到电机接线盒接线处之间先行串接热继电器的主接点,同时还要在电源引线与接触器上口之间串接熔断器。这样全部回路大致接好了。 短路保护由熔断器担负,过载有热继电器承担。 这个回路是比较简单的,大致原理是保证电机正转时反转不能接通,而反转时正转也不能接通,否则同时吸合接触器就会使三相交流电在接触器下口形成短路,所以要在回路中加闭锁,再有就是无论反转还是正转都要求随时可以停止电机运行,因此停止按钮要串联,起纽要并联。

单相电机的结构与原理分析

单相电机的结构与原理分析 摘要随着法拉第电磁感应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单相电机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单相电机的结构和原理及类别分析。 关键词单相电机,电动机。 1引言 电动机是将能量转化为机械的一种装置,它将能量转化为机械的。它主要由一个定子绕组,用于产生磁场,或分布在一个定子组中的电磁铁绕组或转子所构成。利用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在转子中产生磁电力旋转扭矩,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磁场,使电机转动。 单相电机( singlephase machine )指的是由220 v 交流电源提供的异步电机。 2单相电机的结构 单相电机主要由:端盖、定子、转子、电源接线、机壳、轴承组成。 电机定子包括三个部分: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上装有成对直流励磁主磁极,定子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旋转磁场,而在旋转的磁场被电力线割断,从而产生输出电流。电机包括转子部分和定子两个部分,它们是用于实现转子部分和机械部件的电能转换设备。 3单相电机分类 单相电机分为两大类,即分相和罩极式,理论上说,让单相电机在两套绕组之间流过的交流电流存在一定相位差,并使两个空间中已错过一定角度的磁势或磁通之间存在一定相位差,就可以解决开机问题。 3.1分相式单相电机 分相式单相电机利用电容或电阻串启动绕组起到移相作用,使启动绕组和工作绕组的电流相位错开。 (1)电容分相单相电机 图( a )显示的是电容单相相电机原理连接线路。由于电容移相的作用更为明显,只要将电容串人大小相当(一般为20~ 50μf ),两个绕组之间的电流相差接近90°,这时合成磁场与圆形旋转磁场相近,因此启动转矩较大的电容同时起启动。这种单相电机的应用很广泛,启动后根据需要可以保留(即电容操作的电机),或

直流电机修理分析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直流电机修理分析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一、不能起动可能原因: ①电源无电压。 ②励磁回路断开。 ③电刷回路断开。 ④有电源但电动机不能转动。 维修方法: ①检查电源及熔断器。 ②检查励磁绕组及起动器。 ③检查电枢绕组及电刷换向器接触情况。 ④负载过重或电枢被卡死或起动设备不合要求,应分别进行检查。 二、转速不正常可能原因: ①转速过高; ②转速过低。 维修方法: ①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过高!主磁场是否过弱,电动机负载是否过轻。 ②检查电枢绕组是否有断路、短路、接地等故障;检查电刷压力 及电刷位置;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过低及负载是否过重;检查励磁绕组 回路是否正常。 三、电刷火花过大可能原因:

①电刷不在中性线上。 ②电刷压力不当或与换向器接触不良或电刷磨损或电刷牌号不对。 ③换向器表面不光滑或云母片凸出。 ④电动机过载或电源电压过高。 ⑤电枢绕组或磁极绕组或换向极绕组故障。 ⑥转子动平衡未校正好。 维修方法: ①调整刷杆位置。 ②调整电刷压力、研磨电刷与换向器接触面、淘换电刷。 ③研磨换向器表面、下刻云母槽。 ④降低电动机负载及电源电压。 ⑤分别检查原因。 ⑥重新校正转子动平衡。 四、过热或冒烟可能原因: ①电动机长期过载。 ②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③电枢、磁极、换向极绕组故障。 ④起动或正、反转过于频繁。 维修方法: ①更换功率较大的电动机。 ②检查电源电压。 ③分别检查原因。 ④避免不必要的正、反转。

五、机座带电可能原因: ①各绕组绝缘电阻太低。 ②出线端与机座相接触。 ③各绕组绝缘损坏造成对地短路。 维修方法: ①烘干或重新浸漆。 ②修复出线端绝缘。 ③修复绝缘损坏处。 一、绕组接地 指绕组与铁芯或与机壳绝缘破坏而造成的接地。 1、故障现象 机壳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发热,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2、产生原因 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有害气体腐蚀; 金属异物侵入绕组内部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碰铁心; 绕组端部碰端盖机座;定、转子磨擦引起绝缘灼伤;引出线绝缘损坏 与壳体相碰;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3.检查方法 (1)观察法。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及线槽内绝缘物观察有无损伤和 焦黑的痕迹,如有就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法。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很小,则为接地。 (3)兆欧表法。根据不同的等级选用不同的兆欧表测量每组电阻 的绝缘电阻,若读数为零,则表示该项绕组接地,但对电机绝缘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