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岭造山带内宁陕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意义

秦岭造山带内宁陕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意义

秦岭造山带内宁陕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意义
秦岭造山带内宁陕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意义

秦岭造山带内宁陕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意义*

胡健民1 孟庆任2 陈虹1 武国利2 渠洪杰1 高卫1 陈文3

【摘要】摘要宁陕断裂是秦岭造山带内部发育的一条近东西向区域性断裂。研究表明,宁陕断裂运动学性质为左行走滑,变形早期为韧性变形,晚期叠加脆性变形。早期变形形成的同变形变质矿物的40Ar-39Ar定年结果显示,变形时代为169~162Ma左右,属于秦岭造山带碰撞后陆内变形阶段产物。宁陕左行走滑断裂的存在暗示着在中晚侏罗世之前,现今南秦岭构造带很可能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宁陕断裂北西侧具有古老变质基底,并有大量早中生代花岗岩体侵入;南东侧只发育中上元古宙浅变质火山-沉积组合,发育晚元古宙-早古生代基性侵入岩脉及一些碱性岩脉。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围绕着扬子地块西缘和北缘,发生过左行走滑变形,这可能与扬子地块在这个时期的顺时针旋转相关。

【期刊名称】岩石学报

【年(卷),期】2011(027)003

【总页数】15

【关键词】关键词秦岭造山带;宁陕断裂;大巴山;扬子地块

1 引言

秦岭造山带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造山带之一。自Huang(1931)在“秦岭山与四川之地质观察”中提出秦岭地轴等重要概念后,秦岭造山带就因为是划分南北海侵界限的地障,一直被作为分割中国南北大陆的重要界限(Huang,1945)。20世纪70年代末,1:20万秦岭地质调查完成,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基础资料,板块构造理论恰好于这个时期开始在中国发展,秦岭造山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