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设计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设计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设计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设计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回顾与展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经过近三十年来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进步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技术,生产,管理一线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国家制定走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建设,缓解就业压力,乃至于实现中国梦,也需要全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而相关法规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已日益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的关注支持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到“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院校将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毕业生。2011年全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在校生总数更达到960万人以上。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共有1276所,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60%以上。在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其相关法规也在逐渐稳步推进完善之中。二:高等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从空白到薄弱,再到逐渐完善清晰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首次在宏观层面上确立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其中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其中第68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以上两部法规的颁布,确立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2: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该计划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出了高等职业的发展目标。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

3: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多种途径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不满足时,经批准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这就是着名的“三改一补”发展高职的方针。1998年颁布的《教育振兴计划》中重申了“三改一补”发展方针,还提出“部分本科院校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1月,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更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由以下机构承担:

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极少数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合格标准的成人高校等。以书面形式确立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

4:详尽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

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2000年3月,教育部在此基础上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这个文件对高职学校校系两级领导的配备、专兼职教师队伍、土地和校舍面积、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课程与专业设置、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等条件作了规定。文件还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四年内在规模、师资、图书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这两份文件全面而具体的指出了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具备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5:全面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高职(高专)院校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所有专任教师都应达到《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至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七节用一整节的篇幅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这两份纲领性质的文件,以法规政策形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历构成提出了指导意见。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与之相配合的法律法规也一直发展完善。但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法律法规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制定的,其思想基础,内容结构,可执行性等诸多方面都与现今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目前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理念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1:政策导向存在偏差

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陈旧观念的桎梏,导致了人们心目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迂腐观念。而这种观念缺乏正确的政策和国家舆论导向,加之1999年以来的全国高校普遍扩招,使得全国毕业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本科院校,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根基。招来的生源不如人意,反而更加重了人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新模式新机制的政策有缺陷

1999年1月。教育部、国家计委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三不一高”,即对高职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发教育部印制的毕业证内芯.不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省级财政补贴为主,也就是按教育成本进行高收费,专科生、本科生每年收学费3000元至4000元左右,高职生每年竟要收比这高到2倍以上的学费,沉重的经济压力会极大的打击高职学生报考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政策法规指导大而不细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迟,基础薄弱,绝大多数院校都是通过“三改一补”建校发展,许多方面沿用普通高校设置方式演变而来.缺乏自身的特点。然而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规定的条文大而不具体.很多条文缺乏实施细则,也没有处罚的标准.存在指导不到位的问题。再加上政策法规执法主体混乱.政策规定职业教育由教育部总体规划.但劳动部门又负责一些职能.导致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使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即使对学校发展非常紧要也只好草草了之,建立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四:关于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法规的建议

1: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

现有的几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均有各自的缺陷。《高等教育法》主要是规范普通高等教育的,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具体规定,也没有高职教育所需“双师型”教师相关的条款.不利于激励人才流向高职教育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多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作出规定这部1996年开始实施的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职教育发展。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无法直接引用其中的相关条款解决当前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诸如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招生及毕业生就业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对高职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学校等纲领性的条目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权威的法律保障。

2:立法保障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

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高职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倍.即发展高职教育需要有更大的投入。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应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来源、筹措、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做相关规定,保障高职教育投资.扶持高职教育

发展。同时应该对地方政府对于高职教育的投入比例进行具体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问题。

3:在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严格监督

法律的力量和保障来源于监督,国外许多国家职业教育法规在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中都对已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律具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个显着特征。例如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可“判处关押”或“处以罚金”。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设置监督部门,并且专门设有“罚则”一章来论述监督和惩罚。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的逐渐完善过程中,除了制定纲领指导性质的实体法之外,更需要制定与之配套保障实施的程序法及相关条例。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对高校的政策法规有个清醒的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够好的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提醒自我、夯实基础。同时要兼备职业道德和必要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做到合格。

建设法规课程后论文

建设法规论文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建设法规这门课程,通过对建设法规的学习,不仅学习了建设法规的概念、作用、特征、规范现状,而且对工程建设行业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中懂了一些知识,也对工程建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比较明显的感受就是建设法规的掌控是有点困难的,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法制的健全,工程方面的法律也得到了重视,建设法规规范了建设行为,提高了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也更好的提高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对于建设法规的知识,我认为只有掌握好了法律的规范,在以后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我们才能更好进行管理施工,因此我们必须学好,真正的提高建设法规方面的意识。 建设法规涵盖了工程建设法律的主要概念和主要法律,其中有建筑法、招投标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法律制度、工程质量法律制度、工程安全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劳动法、城乡规划法以及一些其他相关法律。看着复杂的建设法规,它有着很多独立的法律,但是其中又不缺乏联系,在学习中,我们需要靠建设法规中各个法律的内在联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对建设法规有更好的掌握,也更能对其有全面的了解。而也不至于对对某个法律的无法把握。 对于书上学到的知识我觉得我们更需要和实践联合起来才能有更好的理解,因为对于实践的缺乏,所以对于案例的分析是十分需要多

加锻炼的,正是有了很多的案例分析我们才能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全面的掌握建设法规体系,更好的连接工程法律和其他法律。 下面举例分析:甲电讯公司因建设办公楼与乙建筑承包公司签订了工程总承包合同,其后,经甲电讯公司同意,乙建筑承包公司分别与丙建筑设计院和丁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工程勘察设计和同和工程施工合同,勘察设计合同约定:由丙建筑设计院对甲电讯公司的办公楼及其附属工程提供设计服务,并按勘察设计合同的约定交付有关的设计文件和资料。施工合同约定:由丁建筑公司根据丙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竣工时依据国家有关严守规定及设计图纸进行质量验收。合同签订后,丙建筑设计院按时将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交付给丁建筑公司,丁建筑公司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竣工后,甲电讯公司会同有关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发现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所致,原来丙建筑设计院未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即自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给甲电讯公司带来了重大损失。丙建筑设计院以与甲电讯公司没有合同关系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乙建筑承包公司又以自己不是设计人为由推卸责任,甲电讯公司遂以丙建筑设计院为被告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追加乙建筑承包公司为共同被告,判决乙公司于丙公司对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在这个案件中出现了发包人,承包人,和分包人,其中甲是发包人,乙是总承包人,丙和丁是分包人。对于工程质量问题,乙公司作为总承包人应当承担责任,而丙和丁作为分包人也应该依法分别向发包人甲承担责任,总承包人乙建筑承包公司以不是自己看擦设计和

教育政策法规结课论文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课程论文)

发展更加科学健康的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层次需求上的向上延伸的必然。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因此而来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雨后春笋突显,让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管理和问责等机制的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宣传方面做得不够。只有明确制定相关法律条文,制定相关管理章程,严格进行有据可依的执行,方能使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资源;经费投入;职业教育宣传;教育政策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积极领导下,我国高职教育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两分天下的良好势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既有必要理论知识,更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在减轻就业压力,拉动国内需求,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快速的发展必然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必然带来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存在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很多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

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2高职教育办学不够规范。高职教育未成类型,未完全按高职办学标准审批新成立的高职院校是主要的一点,至少部份高职院校一诞生就先天不足,其中尤其是师资匮乏,还有一点就是学科类和高职类办学未能分开,至使不具条件的一些本科院校办高职,影响了高职的声誉。 3相关部门认识高职不足。相关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认识普遍不足,重视高职普遍不够,有的认为:高职教育不如专科教育,是可以少花钱就可办的高等教育,主要是靠考生交费上学的一种民办的高等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严重偏差,就直接导致了政府对高职教育政策支持的削弱,资金投入的减少,最终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晰,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对此问题的认识都存在误区,结果导致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式发生偏差,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办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论是教育经费拨款,还是专项经费投入,无论是基本建设投入,还是配套资金到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问题,造成有些学校条件简陋,苦不堪言,甚至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学生意见很大,教师怨气冲天,严重挫伤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的高职人才高职特色不明显,又造成用人单位不欢迎,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必须影响高职发展,这

航空法规小论文

航空法规期末小论文 —飞机上的手机禁令2016年8月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上发布民航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了14种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包括在航空器内使用手机、吸烟、抢占座位等,情节特别严重的罚款金额可达5万。 多数人对于这一规定表示赞同,但在需要关闭手机的问题上,一些网友提出质疑。有人问到:“为什么很多国外航空都可以用手机?”“人家飞机都可以开无线网了,而我们的飞机连手机都不让开?” 对此,我本人调查发现,在我国航空史上确实有过因为手机信号而影响到飞机的正常航行的事例,如下: 事例一:2012年9月2日,国航CA4332航班从广州飞往贵阳,13时37分从广州起飞,14时47分左右根据仪表着陆系统的引导准备降落。但是当班机长发现飞机降落时信号“不太对劲”。“信号不稳定,有短时的大幅摆动现象。”他说,还好跑道目视能够看见,结合目视的参考,14时51分,飞机在贵阳机场安全降落。 在旅客下飞机时,客舱内传来争吵声,这位机长才得知,一名女性旅客在飞机降落时竟然在接听电话。原来这名旅客手机没有关闭,飞机降落时,这名旅客的女儿来电话了,她就接听了。整个降落过程中,她的手机始终处于来电接通状态。“应该说,手机对飞机接收地面信号产生了干扰。”当时,飞机上的安全员亮明身份,要求其立即关机。起初,乘客不予理会,随后又说手机不会关。机组后来研究发现,这名旅客使用的是山寨iPhone手机,屏幕滑动开锁很不灵敏,导致无法顺利关机。事后,已经将违反航空法规的旅客交由机场公安部门处理。 这位国航机长表示,刚开始飞行时,他也遇到过类似事件。当时,飞机下降找跑道时,连方向都找反了,就是因为有人在飞机上打电话影响了航道信号。他提醒旅客,由此可见,手机通话会对机载设备产生影响。他说,天气好时,飞行员还能通过目视修正信号干扰时带来的偏差。一旦天气不好,飞机要飞到很低才能看到地面跑道时,信号不准确,就会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2016年8月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布,将“违反规定使用手机”视为“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违反此项规定的,最高罚款5万元。尽管如此,仍然有人不听劝违反此项规定。 事例二:2016年15日20时许,济南女子张某从济南乘坐航班到哈尔滨,还要继续前往俄罗斯旅游。飞行途中,她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机组乘务员发现后立刻制止,并告知其飞行模式发出的手机信号也会对机上导航等设备造成干扰,会给航班安全带来隐患,建议其关闭手机。但张某不仅没有听从提醒,反而指责乘务人员小题大做,坚持不关闭手机。从起飞开始,机组人员劝说了三四次,都没有效果,最终,机组向地面机场公安机关报警。 接到报警后,哈尔滨机场公安民警到达现场,在飞机落地后将张某带到公安执勤室,对其使用手机的动机进行细致调查。在确认张某没有其他违法企图后,哈尔滨机场警方依法对张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张某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此事也将耽误她的旅游行程。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

法规论文

论建筑法规对提高我国建筑质量的作用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建筑业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逐渐增多,可以看出建筑质量是我们国家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利益,更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合法利益。通过本学期对土木工程建筑法规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建筑法规在建设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规范作用。在建筑业,没有建筑法规是不能高效有利地发展下去。建筑法规与各项建筑活动中的行为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在提高建筑质量方面的作用越加的突出。 关键词:建筑法规建筑法工程质量作用 一.概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速较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国家基本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加大的时期,更是建设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建筑业顺应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保持了产业的继续增长,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着产业、市场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尝试着更新颖的道路。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高峰时期,不仅建设规模大,工程建设的复杂程度也逐渐加大。建筑市场的发育尚不完善,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还未完全理顺,市场主体的信誉观念和履约意识还较为薄弱,综合执法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市场违规行为和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制约了建筑业的健康有利发展。 二.工程建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1. 我国现在建筑市场的质量问题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挑剔的顾客,质量成为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武器。但是在当今中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阶段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由于法律规范不全面或是没有严格按照建筑规范实施出现的问题更是有很多。这些问题归结于:一是政府管理问题,执法不严、管理缺位,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而是竣工验收不严格把关,一些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质监部门只对工程质量进行程序性监督的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三是部门企业内部管理薄弱,质量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规章制度、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等形同虚设等。 2.依法许可制度不完善 依法许可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之间矛盾较大,建筑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涉及建筑市场准入资质许可的程序、条件、标准等同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需要认真研究不断改进。 在依法许可环境下会出现利弊两分的现象:一方面会出现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承办商为了赢得投标、某一地皮或者建设许可有可能向当地有关政府部门时事贿赂行为,官员也会行驶手中便利赚取外快;另一方面会遏制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未达到建设许可的情况下绝不让承包商进行违规建设,给建筑业带来了有章可循的条件。3.工程事故频发 连续发生的一些房屋、构筑物倒塌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设计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回顾与展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经过近三十年来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进步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技术,生产,管理一线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国家制定走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建设,缓解就业压力,乃至于实现中国梦,也需要全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而相关法规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已日益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的关注支持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到“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院校将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毕业生。2011年全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在校生总数更达到960万人以上。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共有1276所,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60%以上。在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其相关法规也在逐渐稳步推进完善之中。二:高等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从空白到薄弱,再到逐渐完善清晰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首次在宏观层面上确立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中

法律方面的论文.doc

2.3 法律程序的分类及其价值 2.3.1 行政程序及其价值 是指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行政程序的价值在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提高行政效率,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一方面,行政程序的是由执法部门和相关人员共同构成的,由于受到了法律的制约思想,对于在这个权利的弱势群体里,人们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犯,从而对自己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依靠政府和相关法律为这些人们调停,让他们能够站在权利的公平的一段,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国家的利益保护。让自己的利益不受到非法行为的危害。另一方面,行政程序能够让群众和政府站在交易的两端进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施展交流能够让政府明白群众们最关心的问题,也能让群众们的问题反馈给行政机关,还能够让行政工作运行的更加合理,让权力在阳光下执行。破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官本位”的思想。 行政程序的效率非常关键,如果一个部门有着良好的规章制度,但是效率却一直提升不上去,则群众们的权利无法保障,当事人需要在不断的推诿下才能够完成任务,这使得群众们对政府十分不满。行政机关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随意的给人民群众增加负担,这属于权力滥用,是不可取的。故效率价值要求行政机关贯彻高效便民的原则,每一项行政程序都应当具有可操作性,程序规则应当是明确的、具体的。合理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提高效率,还能够保障政府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让人民群众的权利更加稳定。 在日常生活之中,行政权存在于各个方面,行政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对于行政权利的监督和制约没有发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国家法治将会毫无作用可言。我国法律对于行政权也有着相对应的规定。举个例子,在国家机关对于某些违纪单位吊销营业执照的时候,可以由单位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论述,如果对于判罚不满意,有权利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这些都是对于行政机关的限制,可以有效的避免行政机关滥用职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3.2 立法程序及其价值 立法程序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十分重要,因为它的存在是一切法律的公平的基础。科学合理的立法能够减少很多以后工作中的负担和矛盾冲突,公平立法的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

小学教师双差生教育之我见 教育的本意是教书育人,辞海里对教育解释道:“上所施,下所效,养子使作善。”的确,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当然,为了培养四有新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是正确的。可是,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有些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受害对象主要是一些双差生。即便双差生成绩不好,也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教师都不应该变相体罚,因为变相体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本文我主要从小学的视角,对双差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并结合相关法律谈谈我对小学教师教育双差生的看法。 关键词: 双差生小学教师原因转化法律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上不思进取,成绩稳定在班级、年级的倒数几名;更让老师头疼的是这些学生经常惹是生非,扰乱班级、学校的正常教学,课余时间和同学到处拉帮结派玩耍,欺负弱小的同学和女生,损害班级体的利益。像这样学习成绩差;品德、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差生。【1】从双差生的定义上看,他们不仅成绩比较差,品德、行为习惯也比较差。但是我认为,一个人的好习惯是养成的,坏习惯也是养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品德也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成绩差排除遗传基因对孩子智力的影响,还有学生后天的努力程度。具体分析双差生形成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上无目标、无动力,造成恶性循环。 2、老师不一视同仁造成学生心态扭曲,不思进取 3、老师的言行举止不当,会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孔子曾说:“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老师说:“此题白痴都会做,难道你不会吗?”来自《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某学校初中部学生日前报料称,临近期末,学校要求班主任填表上报“班上最应该被开除学生”名单,如果期末期间再“犯事”,就会被开除。对此,大朗水霖学校回应称,学校要求班主任上报的只是差生名单,以便于学校安排老师“一对一”辅导。这个学校对差生的态度是开除,那么双差生究竟能不能被学校随便开除呢?我们可以从法律文献中找到答案:《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由此可知:不得开除学生是对学校的强制性规定,即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开除、取消学籍的方式来惩罚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身心远未成熟,将他们推向社会,极易使其走向歧路。因此,对双差生,小学教师不能以开除的方式对待,更不能以劝退的形式恐吓,因为这些都是违反法律的。 再看一例教师是如何对待双差生的在:2000年5月22日星期一上午,陕西澄城县庄头乡柳池小学某班级上第三节数学课,班主任李某检查作业时发现,她星期五中午布置的56道数学应用题,班上有8名同学未完成,于是,这些同学被老师叫上讲台站成一排,让做完作业的18名同学上去,每人打这8名同学10个耳光。挨了180记耳光之后,这8名二年级的小学生都哭了,脸也被打得肿起来。8名被打同学中,有3名男生,5名女生。其中部分孩子因为疼痛和羞愧下午没有去上课。这位小学班主任不顾学生的尊严,擅自让其他同学打他们的耳光。从法律角度看,也是违反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

教育政策法规结课论文

教育政策法规结课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课程论文) 发展更加科学健康的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层次需求上的向上延伸的必然。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因此而来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雨后春笋突显,让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管理和问责等机制的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宣传方面做得不够。只有明确制定相关法律条文,制定相关管理章程,严格进行有据可依的执行,方能使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资源;经费投入;职业教育宣传;教育政策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积极领导下,我国高职教育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两分天下的良好势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既有必要理论知识,更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在减轻就业压力,拉动国内需求,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

用。但是快速的发展必然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必然带来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存在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很多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2高职教育办学不够规范。高职教育未成类型,未完全按高职办学标准审批新成立的高职院校是主要的一点,至少部份高职院校一诞生就先天不足,其中尤其是师资匮乏,还有一点就是学科类和高职类办学未能分开,至使不具条件的一些本科院校办高职,影响了高职的声誉。 3相关部门认识高职不足。相关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认识普遍不足,重视高职普遍不够,有的认为:高职教育不如专科教育,是可以少花钱就可办的高等教育,主要是靠考生交费上学的一种民办的高等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严重偏差,就直接导致了政府对高职教育政策支持的削弱,资金投入的减少,最终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晰,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对此问题的认识都存在误区,结果导致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式发生偏差,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办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论是教育经费拨款,还是专项经费投入,无论是基本建设投入,还是配套资金到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问题,造成有些学

教师道德规范和法规论文

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考核作业 考试科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教育法规》 工作单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简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行为规则。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今天,我们强调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体制转型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教师是高校的灵魂,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和师德修养水平不仅关系到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从而对社会利益产生巨大影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不同时期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相互碰撞、互相影响,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刷和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下滑现象较为严重。在此情形下,教育部联合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并于 2011 年 12 月 23 日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胡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教育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报告中讲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还提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十分必要的。 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百年大计,

教师道德规范和法规论文

河北省2012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考核作业 考试科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教育法规》 工作单位: 准考证号: 姓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简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行为规则。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今天,我们强调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体制转型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教师是高校的灵魂,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和师德修养水平不仅关系到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从而对社会利益产生巨大影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不同时期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相互碰撞、互相影响,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刷和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下滑现象较为严重。在此情形下,教育部联合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并于 2011 年 12 月 23 日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胡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教育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报告中讲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还提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十分必要的。 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百年大计,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论文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论文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心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矩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作为以教育法为基础法规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不但要懂得书本与专业知识,更应该严于律已,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师德与师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 一、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核心任务,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理解、认真对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人民满意是教育事业的最高要求,又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政策法规研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宏观决策依据,认真分析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困难,要以改革突破努力办好。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把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放在战略的高度。 教育政策是指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广义上的教育法规是指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教育规章的总称. 二、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各章的重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是由西南大学教育部的杨挺、陈恩伦和外国语学院的赵希共同组织编写,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本书一共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讲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第二章主要讲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制度;第三章主要讲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第四章学位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第五章主要讲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第六章主要讲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第七章主要讲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 第一章高等学校法律制度主要从高等学校的类型、高等学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高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高等学校的章程、高等学校的组织机构这五部分来呈现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的内容。前两节主要讲的是有关高等学校的基础知识,而后三节则从权利与义务、章程、内部组织机构方面分别阐述了高等学校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制度。在高等教育里,维护高等教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是举足轻重的。本章主要讲述了高等教育学校里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要依法保护教师的法律地位。这一部分是高

浅谈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

浅谈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施,高等教育如何实行有效的法规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而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剖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规体系的不足,并追其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有助于加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建设,以达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我国推进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高教制度的变革和创新,而变革和创新都有赖于一个完备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以及这些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当前,民办高等教育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政策法规方面整体上还很不健全、不完善,还有诸多亟待加强的环节,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与民办高校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法规,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稳健发展法律保证。 一、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的必要

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的办学格局,引起传统高等教育的观念革新,对我国教育事业进行了策略调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律与政策,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也因此逐步扩大,极大缓解了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这表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三十多年以来从整体上还很不健全、不完善,还有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上述原因,为了进一步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我们必须根据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尽快制定《民办院校高等教育法》,以确定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现阶段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法规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的法律界定模糊

法律基础论文

读《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法政学院法学一班08014539 滕梦悦这个学期开设的法律基础课上,我读了老师推荐的书《论法的精神》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该书是18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与法理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奠基人,近代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孟德斯鸠的最主要著作。被称为“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是关于法的概述以及法与政体之间的关系;第二卷讨论的是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第三卷论述了法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次,该书的主要内容为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对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经过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已经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构建民主制度和政权体制的组织原则。这本书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以,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在书中孟德斯鸠进而深入探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这本书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他的贡献还体现在所运用的历史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上。孟氏的全部理论都建立在对历史事实和世界各国古今政治、社会与法律制度实践分析基础之上,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生存环境中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动态关系中把握一国政制与法律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对传统政治学、法学研究方法的超越,在社会理论"前科学"时期,使政治学和法学的研究向科学前进了一大步。同时作者指出法律同政体、自然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有关系,法律之间也有关系。这些关系构成“法的精神”,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书中提到在人民完全无权参加政府事务的国家中,人民会像管理国家事务那样为某位演员而狂热。当没有阴谋诡计的时候,也预示着共和国的悲哀将至。这一切发生在人民被人用金钱收买的情况下。人民变成了冷血动物,他们迷恋金钱,不再热衷于国事。他们并不为政府分忧,也不关心政府为何有打算,而是悠然地等着薪金。也不知道老孟是如何在几百年前得出这样的语句的,但这不正是几百年后我们的写照吗?没有人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反而对超女、好男儿、明星绯闻有超于正常的热心。媒体对政治的关注和监督,仅限于传话筒的作用,披露的都是有关部门愿意透露的,没有引导公众知情权存在的有效价值。学生忙于考级、失业,哪有时间关心政治和国事。有钱人也忙着在香港生小孩或者送孩子到国外,都不想呆在这里。之所以谈他们,是因为他们是有能力有责任来关心国事。从知识层面来说,他们只要不是太愚笨,就能形成自己对国事的观点并加以表达。但先富起来的口号让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有奶就是娘,一切围着钱转,所谓感动哪一年的人物什么的评选没有任何意义,这不能触动心灵,人们不是已冷血了吗?法规、政策多多,为什么出台也没有人关心,相关部门不也总得找点事做出点成绩吗?没有民意的东西谁去管呢。就拿个税自行申报的措施来说吧,有几个收入过12万的人主动申报来着,即使道德和良心水平达到了,认为该收,但谁又知道收了的税是否调节给了低收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论文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论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历史; 教育创新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壮大教育形式,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目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梳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成人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改革办学方式、坚持不断创新的趋势,以期推动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继续发展。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简史 (一)1949 年12月首次教育工作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经济引发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但是当时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稀缺,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国首次教育工作会议于1949年12月正式召开[1] 。会议中明确要求建立人民大学,将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为新型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另外会议还要求积极组织开办业余补习教育。1952年7 月,教育部正式出台《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要求国内高校应当设置夜大,让成年人能够白天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利用夜晚时间充分学习。 (二)1958 年中央教育工作会议 (三)1977 年教育部文件 (四)1987 年教育部文件 (五)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六)2010 年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正式提出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属于任何人都能够参与的教育活动,属于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包含社区教育、休闲教育、老年教育等不同形 式。应当在稳步推进学历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展非学历继续教

育,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朝着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步伐。而成人高等教育可以说是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关键一环,在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坚持学历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应当积极推进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注重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忽略非学历教育、轻视继续教育的思想认识[2] 。 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一)了解社会需求 (二)促进体制改革 (三)永葆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针对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失去了创新便不会有其发展的空间。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围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促进转型,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稳步、健康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的开辟探索。传统的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人们要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就只有继续学习,不断学习。而成人教育是最接近终身教育的教育形式,是终身教育的主体构件。应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成人高等教育[4] 。 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其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社会需求的不断改变引发成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满足社会需求、改革办学方式、坚持不断创新。 (一)满足社会需求 信息化社会需要具有掌握信息理论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成人高等教育也担负了培养此类人才的任务。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 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本身是具有社会性的,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成人高等教育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

教育政策与法规论文

《教师法》对我们的启示作用 20121202029 叶江虹 摘要:《教师法》是教育政策与法规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项法规,它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教师法》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对教师职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为突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场地位打下了基础,更要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以为我国教育事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教师法教育教师法规 《教师法》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它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众所周知,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建设,努力完善教育制度,加大师资投入,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教育立法方面体现为制定并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表明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其中《教师法》作为教育法律法规中的重要法律之一,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学者提出,它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因而《教师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就必须抓紧抓好,在师范院校开设相关课程,让广大师范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法》及其相关法规,学会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自觉在以后的教师岗位上履行职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育改革,进而提高全民的教育质量。 《教师法》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教师职业的方方面面,在这里不能面面俱到的进行讲解,因此只是从概括的角度,简略地叙述一下该法律所体现的教师的地位,对其中所作的关于教师的相关规定做一个梳理和解释,并结合具体实践和生活实际,探讨目前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便我们这些师范院校学生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够做到有例可循、有法可依。 显而易见,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工作,从深层次来讲,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制定《教师法》等法规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宏大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这也是《教师法》制定的目的所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法》的制定,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法律保障。《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①这一规定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立提供了依据。但另一方面,《教师法》的规定,也为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付出的劳动,对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以法律的形式向社会说明教师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享受较高的社会待遇。 2.《教师法》的制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同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为此,《教师法》对教师资格、聘务、职任、培养与培训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旨在提高师资的质量,以确保教育的质量,这也是教师职业赢得社会尊重的保证,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 3.《教师法》的制定,推动了人们的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教师法》 ①《教师法》第三条

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论文

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论文进修专业:公管院教育管理学系教育管理专业论文题目:浅析新疆教育优惠政策 指导教师:刘海波老师 姓名:尤吐斯·莫合塔尔 选送学校: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 职位:团委书记兼德育处副主任

浅析新疆教育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 有“较一般优厚”的涵义, 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较其他民族或地区优惠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承认国内各民族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 并采 取诸多方式实现之。基于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认识, 为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国家对少数民族及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倾斜政策, 一方面给予各种形式的援助和 支持, 增强其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则降低接受非义务教育的门槛, 增加其个体发展的机会。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党和政府一直将其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条件与表现, 给予高度重视, 所采取的“倾斜”或者说“优惠”政策的力度较大, 持久性强,其中在高校招生工作中,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 因其实施时间较长, 规模与影响较大, 所产生的后果也众说纷纭而颇引人注目。以下是本人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实施的优惠政策的简要的分析。 一、新疆高校招生中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简述 新疆高校招生中的优惠政策的内容依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的演变时期,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初的“照顾录取”→50年代中后期“同等成绩,优先录取”→70年代“按比例录取”→70年代末“降分”与按比例录取(延续至今)→80年代中期以后对民考汉考生“加分”(延续至今)→90年代对民考民考生单科最低限分(延续至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