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始建于1999年,经过10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速铁路的里程以不同标准计算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如果以最高時速超過200公里的標準來作爲高速鐵路的定義,那么截止2009年年底,中國的高速鐵路里程已經达到近9500公里,其中有6003公里為中国鐵道部在2007年4月為實現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而改造的既有鐵路。如果以國際鐵路聯盟规定的商业(平均)运营时速(全程运行距离÷全程运行时间)超过200公里的标准作为高速铁路的定义[1],那么截止2009年年底中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则超過2000公里,包括秦沈客运专线[2]、京津城际铁路(商业平均运营速度约230公里/小时)、甬台温客运专线[3](商业平均运营速度约225公里/小时)、温福客运专线[4](商业平均运营速度约200公里/小时)、武广客运专线(商业平均运营时速347公里)。其中连接秦皇岛及沈阳的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50km/h,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前期实验路段。

另外,中國在建和即將興建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里程已達1.7万公里。根據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方案,到2020年中國時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里程將會達到5万公里。

目录 [隐藏]
1 发展历史
1.1 速度纪录
2 中国高速铁路的类型
3 建设规划
3.1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
3.1.1 四纵,南北向
3.1.2 四横,东西向
3.1.3 通车日期或計畫通車日期
3.2 城际客运系统
3.3 經提速改造後的既有線
3.4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3.5 海峡西岸铁路
4 施工技术
5 中国高速列車
6 磁悬浮
7 參見
8 參考资料


[编辑] 发展历史
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发展较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晚,起步较其晚了20至30年,但自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中国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1990年代初,当时京沪高速铁路正处于构思阶段。1990年铁道部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讨论,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5]。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开始着手进行高速铁路的前期研究,但实质性的进展不大。

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設計最高時速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6],同年8月廣深鐵路率先使用由瑞典租賃的X2000擺式高速動車組[7]。由於全線採用了眾多達到19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設備,因此當時廣深鐵路被視為中國由既有线改造踏入高速鐵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於

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達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創下了當時的「中國鐵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高速铁路机车。

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而中国铁路此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2000年)期间进行的三次中国铁路大提速的基础上,铁道部随后制定了《“十五”期间铁路提速规划》正式将高速铁路建设列入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五”末期,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连接全国主要城市的全路快速客运网,总里程达16000公里[8];客运专线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及以上,实现高速铁路、部分繁忙干线客货分线[9];而用于高速铁路车辆的交流电传动、动车组技术研究也同步进行,并开展时速270km高速动车组(DJJ2)的研制[10]。

而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在2002年建成开通的秦沈客运专线,全線設計時速達到200~250公里,同年「中華之星」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創造了當時「中國鐵路第一速」的321.5km/h,轰动一時。而现在秦沈客运专线已经成为合并成京哈线的区间段。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宣布规划建设里程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11],以及三个地区的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自规划实施后,大批高速铁路相继上马开工建设,包括温福铁路、合宁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等。

在2007年实行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首次在各主要提速干线(如京沪线、京广线、京哈线、胶济线等)大规模开行时速高达200~250公里的中国铁路高速(CRH)动车组列车,达到了目前世界上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进水平。2008年8月,中国首条设计时速达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7年起铁道部开始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进行研究,并于2008年11月正式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12]。新方案将客运专线规划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并将城际客运系统由扩展到长株潭、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

[编辑] 速度纪录
仅列出速度超过200公里/小时、达到高速铁路标准的纪录。

纪录创造日期 车型 中国铁路第一速(试验速度) 地点
电力机车
1997年1月 韶山8型电力机车 212.6 公里/小时 北京环行铁道
1998年6月24日 韶山8型电力机车 2

40 公里/小时 京广铁路
内燃动车组
2002年12月9日 NZJ2“神州号”内燃動車組 210.7 公里/小时 秦沈客运专线
电力动车组
1998年 X2000“新时速”擺式电力動車組 200 公里/小时 广深铁路
1999年9月 DDJ1“大白鲨”电力动车组 223 公里/小时 广深铁路
2000年10月 DJJ1“蓝箭”电力动车组 235.6 公里/小时 广深铁路
2001年11月11日 DJF2“先鋒”電力動車組 249.6 公里/小时 广深铁路
2002年9月10日 DJF2“先鋒”電力動車組 292.8 公里/小时 秦沈客运专线
2002年11月27日 DJJ2“中华之星”電力動車組 321.5 公里/小时 秦沈客运专线
2008年4月24日 CRH2C“和谐号”电力动车组 370 公里/小时 京津城际铁路
2008年6月24日 CRH3C“和谐号”电力动车组 394.3 公里/小时 京津城际铁路

[编辑] 中国高速铁路的类型

目前在大中华地区運營中的高速铁路,按設計時速劃分。
磁懸浮鐵路
輪軌高速鐵路:
300-350 km/h

200–250 km/h(新線)

200–250 km/h(提速改造既有線)

其他普速铁路按目前的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国大陆的高速鐵路网至少包括了5种类型的线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城际客运系统、經提速改造後的既有線、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以及海峡西岸铁路。

在2008年的规划调整中,铁道部不再规定客运专线一定要达到很高的速度目标值,而是根据实际建设决定[13]。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在中国大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是指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长途高速铁路[13]。中國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到2020年中国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全长将达到16000公里[13]。僅行駛旅客列車的客運專線時速可以達到300公里或以上,而旅客列車和貨物列車混行的客運專線的時速則為200~250公里。客貨列車混行的客運專線主要建筑于原先没有铁路的地区,远期若建设了平行的货运铁路,則此類客运专线的時速會被提升至300公里。
城际客运系统(城际铁路):城际客运系统是指建设于各都市圈内部,尤其是人口稠密地区(如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短途高速铁路,线路长度一般在500公里以下。一部分线路的时速可以达到200~250公里,例如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另外一部分线路的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例如京津城际铁路。
經提速改造後的既有線:一部分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带干线铁路,經提速改造後的既有線。其主要是指通过加強技術改造和樞紐建設,对现有铁路幹線進行復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后的高速铁路(如长江三角洲的沪宁铁路)。截至2007年,已有超過6000公里的既有线经提速改造后成为時速超過2

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時速超過250公里以上的既有线总长846公里,此類铁路均为客货混行铁路。在2008年通过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調整方案中,將增建二線19000公里,既有線電氣化改造25000公里[14]。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这些线路是以擴大中国西部铁路網為主,以适应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的約41000公里的铁路,主要規劃在四川、重庆、广西、甘肃、陕西、新疆等西部省市。这些线路主要为客货混行铁路,也有部分客运专线。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且西南地区重庆、贵州、西藏三省(市)地理条件复杂导致修筑难度较大,因此建设进度较慢。
海峡西岸铁路:主要是对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的高速铁路建设。
[编辑] 建设规划
[编辑]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

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示意图铁道部规划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全长达到12000公里[15],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目前正在建造当中,采用“分段建设,分段通车”的方式。

另外,津秦客运专线虽然不是“四纵四横”网络内八大专线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津秦客运专线與秦沈客運專線连接京哈客运专线及京沪客运专线两大干线,是東北至華北、華東地区的主要通道,因此也被纳入为“四纵四横”路网的一部分。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内包含的线路未必一定是“客运专线”等级,部分为 I 级铁路,而为“客运专线”等级的线路则并非全部包括在“四纵四横”网络内。

[编辑] 四纵,南北向
京哈客运专线:北京-承德-沈阳-哈尔滨,並包含沈阳-大连的支线,和盘锦—营口的联络线。由京沈客運專線、哈大客運專線、盘营客运专线组成,全长约1700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设计时速为350km/h。
京沪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北京-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上海,全长约1318公里,设计时速为350km/h。另外亦有蚌埠-合肥支线(合蚌客运专线),设计時速为300 km/h。[16]
京港客运专线(京港高铁):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由京石客運專線、石武客運專線、武廣客運專線、广深港客运专线组成,全长226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线時速350km/h。
东南沿海客运专线: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深圳,由滬杭甬客運專線、甬臺溫鐵路、溫福鐵路、福厦铁路及廈深鐵路组成,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沪杭甬客运专线为350km/h级别,其他线路为200~250 km/h时速的客货混跑线。远期将客货分行。
[编辑] 四横,东西向

青太客運專線: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由胶济客运专线、石濟客運專線及石太客运专线组成,全长约770公里,连接华东和华北地区。全线设计时速为200~250km/h。
徐兰客运专线: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由郑徐客运专线、郑西客運專線、西宝客運專線、宝兰客運專線组成,全长约1400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线時速350km/h。
沪汉蓉客运专线: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上海至南京段与京沪客运专线、沪宁城际铁路共线,南京至成都段由合寧鐵路、合武铁路、汉宜铁路、宜万铁路宜昌至利川段、渝利铁路、遂渝铁路和达成铁路成都至遂宁段构成,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全线除了宜万铁路一段因穿越喀斯特地形和神农架地区,(近期)时速仅为160km/h,其余线路的时速均为200~250km/h。远期[17]宜万铁路时速提升至200km/h,并新建350km/h等级的成渝客运专线。
沪昆客运专线: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由滬杭甬客運專線(上海至杭州段,与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共线)、杭長客運專線、長昆客運專線组成,全长2080公里,连接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为350km/h等级客运专线。
[编辑] 通车日期或計畫通車日期
绿色底色代表已建成通车铁路

本文或本章節是關於中國大陸未來的建設或計畫。
它可能包含推测的性质的信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线路名称 长度
(千米) 设计速度
(km/h) 最高平均运营速度(km/h)
(车次/执行区间/本线上旅行时间) 动工日期/
计划动工日期
(年/月/日) 通车日期/
计划通车日期
(年/月/日) 所属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
秦沈客运专线 405 250 200(D28[2]/哈尔滨-北京/2小时2分) 1999/8/16 2003/10/12 /
(目前属于京哈铁路的一部分)
合寧鐵路 166 250 185(D3054/D3051[18]/合肥-南京/54分钟) 2005/6/11 2008/4/18 沪汉蓉客运专线
胶济客运专线 364 250 162(D6001[19]/济南-青岛/2小时15分) 2007/1/28 2008/12/20 青太客運專線
石太客运专线 190 250 173(D2015[20]/北京西-太原/1小时6分) 2005/6/11 2009/4/1 青太客運專線
合武铁路 351 250 171(D3054/D3051[18]/汉口-合肥/2小时3分) 2005/8/1 2009/4/1 沪汉蓉客运专线
达成铁路扩能改造
(遂寧至成都段) 386
(遂成段148公里)[21] 200 156(D5102[22]/成都-重庆北/57分钟) 2005/5 2009/6/30 沪汉蓉客运专线
温福铁路 298 250 210(D3108[4]/福州-上海南/1小时25分) 2005/10/1 2009/9/28 东南沿海客运专线
甬台温铁路 268 250 217(D3107[3]/上海南-福州/1小时14分) 2004/12/1 2009/9/28 东南沿海客运专线
武广客运专线 989 350 313 (G1001/武汉-广州北/2小时57分) 20

05/6/23 2009/12/26 京港客运专线
郑西客运专线 455 350 N/A 2005/9/25 2010/1 徐兰客运专线
福厦铁路 273 200 N/A 2005/9/30 2010/4 东南沿海客运专线
宜萬鐵路 377 200 N/A 2003/12/1 2010/4/30 沪汉蓉客运专线
滬杭甬客運專線
(上海—杭州段) 158 350 N/A 2009/2/26 2010/5/1 东南沿海客运专线
沪昆客运专线
厦深铁路 502 250 N/A 2007/11/23 2011/1/1 东南沿海客运专线
广深港客运专线
(广深段) 116 350 N/A 2008/8/20 2011/6 京港客运专线
盘营客运专线 90 350 N/A 2009/5/31 2011 京哈客运专线
哈大客运专线 904 350 N/A 2007/8/23 2011 京哈客运专线
津秦客运专线 261 350 N/A 2008/11/8 2011 /
(属于原京哈客运专线计划)
滬杭甬客運專線
(杭州—宁波段) 150 350 N/A 2008/4/2 2011/12/28 东南沿海客运专线
京石客運專線 281 350 N/A 2008/10/8 2011/12/31 京港客运专线
石武客运专线 838 350 N/A 2008/10/15 2011/12/31 京港客运专线
汉宜铁路 293 200 N/A 2008/9/17 2012/1/1 沪汉蓉客运专线
渝利铁路 264 200 N/A 2008/12/29 2012 沪汉蓉客运专线
合蚌客運專線 131 300 N/A 2009/1/8 2012/6/1 京沪客运专线
遂渝鐵路二線 132 200 N/A 2009/1/18 2012/1 沪汉蓉客运专线
京沪高速铁路 1318 350 N/A 2008/4/18 2013/3/1 京沪客运专线
西宝客運專線 148 350 N/A 2009/11/28 2012 徐兰客运专线
京沈客运专线 676 350 N/A 预计2010 2012 京哈客运专线
石濟客運專線 319 250 N/A 预计2010 2012 青太客運專線
杭长客运专线 933 350 N/A 2009/12/22 2013 沪昆客运专线
郑徐客运专线 357 350 N/A 预计2010 2013 徐兰客运专线
宝兰客运专线 403 350 N/A 预计2010 2013 徐兰客运专线
长昆客运专线 1175 350 N/A 预计2010 2014 沪昆客运专线
廣深港高速鐵路
(香港段) 26 200 N/A 预计2010 2014 京港客运专线

[编辑] 城际客运系统
城际客运系统主要是建设于各大都市圈内部的快速轨道交通,可视为距离较短、也不属于“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的高速铁路,时速均达到200~250公里或者30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两者的另一主要分别是,城际铁路必定是仅供客车运行的高速客运通道,作用是缓解原客货混跑线的压力,但客运专线在建成后近期有可能依然是客货混跑线路,因为部分客运专线是建设在原先没有铁路通过的地区。

通车日期或計畫通車日期:
绿色底色代表已建成通车铁路

本文或本章節是關於中國大陸未來的建設或計畫。
它可能包含推测的性质的信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线路名称 长度(千米) 设计速度(km/h) 最高平均运营速度(km/h)
(车次/本线上旅行时间) 动工日期/计划动工日期
(月/日/年) 通车日期/计划通车日期
(月/日/年)
京津城际铁路 115 3

50 240
(C2001/30分钟) 2005/7/4 2008/8/1
成灌城际铁路 57 200 N/A 2008/11/4 2010/5
昌九城际铁路 131 200 N/A 2007/6/28 2010/6/1
沪宁城际铁路 296 350 N/A 2008/7/1 2010/7/1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117 200 N/A 2005/12/28 2010/10/28
海南东环城际铁路 308 250 N/A 2007/9/29 2010
长吉城际铁路 109 250 N/A 2007/5/13 2010
津滨城际铁路 45 350 N/A 2009/10/1 2011
廣佛肇城際軌道交通 87 200 N/A 2009/9/29 2011/3
宁安城际铁路 257 250 N/A 2008/12/28 2012/6
莞惠城際軌道交通 97 200 N/A 2009/5/8 2012/10
宁杭城际轨道交通 251 350 N/A 2008/12/28 2012/12/28
成绵乐城际铁路 319 200 N/A 2008/12/30 2012/12/30
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
(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 160 250 N/A 2009/3/22 2011~2013
柳南城际铁路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新线:柳州至南宁段) 226 250 N/A 2008/12/27 2012
京唐城际铁路 160 35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2012
津保城际铁路 145 25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2012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 299 25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2012/12
京张城际铁路 174 20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2013
渝万城际铁路 250 35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2013
哈齐城际铁路 286 300 N/A 2009/7/5 2013
沈丹城际铁路 208 350 N/A 预计2010年动工 2013/9
成渝城际铁路 305 35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N/A
广清城际轨道交通 68 20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N/A
长株潭3+5城际铁路 1200 200 N/A 预计2010年内动工 N/A
丹大城际铁路 159 250 N/A 预计2010年动工 N/A
哈佳城际铁路 344 300 N/A 未定 N/A
哈牡城际铁路 未定 300 N/A 未定 N/A

规划中:
京石城际铁路(北京—石家庄)
[编辑] 經提速改造後的既有線

建设中的广深铁路四线中國在既有线上进行提速改造试验早于1990年代已经开始。主要是对既有干线铁路加強技術改造和樞紐建設,对现有铁路幹線進行復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以适应高速列車行駛的需求。截至2007年,已有超過6000公里的既有线经提速改造后成为時速超過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時速超過250公里以上的既有线总长846公里。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3]。

经过改造后线路最高時速达到200公里或以上的既有铁路干线包括广深线、京哈线、京沪线、京广线、沪昆线、胶济线、陇海线等。

而目前正在进行提速改造工程的铁路包括:京九铁路、汉丹铁路、湘桂铁路、宁启铁路等。

[编辑]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根据铁道部《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将建设超过四万公里的铁路以擴大西部路網規模、完善中東部路網結構,当中包括一些時速達200~250公里、但是沒有包括在“四纵四横”客運專線网或城际客运系统的高速铁路。

通车日期或計畫通車日期:
本文或本

章節是關於中國大陸未來的建設或計畫。
它可能包含推测的性质的信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线路名称 长度(千米) 设计速度(km/h) 线路标准 动工日期/计划动工日期
(月/日/年) 通车日期/计划通车日期
(月/日/年)
龙厦铁路 171 200 I 级干线 2006/12/25 2010
向莆铁路 604 200 I 级干线 2007/11/23 2011
茂湛铁路 103 200 I 级干线 2009/3/21 2011/12
杭黄客运专线 264 200 客运专线 2010 2012
南广铁路 577 200 I 级干线 2008/11/9 2013
西汉成客运专线 509 350 客运专线 预计2010年 2013
贵广铁路 858 300 客運專線 2008/10/13 2014
兰新客运专线 1776 300 I 级干线 2009/11/4 2014
成贵客运专线 486 350 客运专线 预计2010年内动工 2014
大西客运专线 859 250 客运专线 2009/12/3 2014
云桂铁路 727 200 I 级干线 2009/12/27 2015
沪通铁路 225 200 I 级干线 预计2010年内动工 ?
渝黔客运专线 345 250 I 级干线 预计2010年内动工 ?
渝郑客运专线 1060 350 客运专线 未定 未定
渝西客运专线 未定 350 客运专线 未定 未定
渝长客运专线 未定 350 客运专线 未定 未定
渝昆客运专线 未定 350 客运专线 未定 未定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188 200 I 级干线 未定 未定

[编辑] 海峡西岸铁路
根据鐵道部和福建省政府在2008年3月发布的《關於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新一輪鐵路建設會談暨會議紀要》,将建设两条中国大陆连接台湾的高速铁路。

京台高速鐵路(北京—福州段称京福高速鐵路):北京—蚌埠—合肥—巢湖—铜陵—绩溪—黄山—上饶—武夷山—南平—福州—台北,并預留沿海城市莆田的对台过海隧道出口。由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蚌埠段、合蚌客运专线及合福客运专线组成,全线設計時速为300公里。[24]
昆台高速鐵路:昆明—貴陽—怀化—邵阳—衡阳—贛州—龍岩—廈門—台北,并預留漳州和泉州肖厝港的对台过海隧道出口,由长昆客运专线昆明至贵阳、怀化段、怀邵衡铁路、衡阳至赣州铁路(未有定案)、赣龙铁路、龙厦铁路组成,全线設計時速为200公里。
本文或本章節是關於中國大陸未來的建設或計畫。
它可能包含推测的性质的信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线路名称 长度(千米) 设计速度(km/h) 线路标准 动工日期/计划动工日期
(年/月/日) 通车日期/计划通车日期
(年/月/日) 所属的海峡西岸高速铁路
龙厦铁路 171 200 I 级干线 2006/12/25 2009 昆台高速鐵路
合蚌客運專線 131 300 客運專線 2009/1/8 2012/6/1 京台高速鐵路
京沪高速铁路
(北京至蚌埠段) 1318 350 客運專線 2008/4/18 2013/3/1 京台高速鐵路
赣龙铁路複線电气化工程 274 200 I 级干线 2009/1

2/29 2013 昆台高速鐵路
合福客运专线 806 250 客運專線 2009/12/22 2014 京台高速鐵路

[编辑] 施工技术
无碴轨道是高速铁路的硬件之一,以往这类技术仅日本和德国拥有,中国缺乏轨道板制造技术,遂选择引进外国技术及自主研发。2004年9月,中国先于遂渝线使用自主技术,兴建全长13.16公里的无碴轨道试验段,至2007年1月建造完成,并在1月4日至1月10日间以CRH2型动车组进行高速测试。[25]

中国也从德国引进轨道板,选择了博格(Max B?gl)、睿铁(RAIL.ONE)及旭普林(Züblin)等的轨道板技术,当中京津城际铁路使用了博格式轨道板,武广客运专线则使用睿铁的RHEDA 2000无碴轨道技术。

随着山东华东数控成功研制出供生产博格板使用的数控磨床,中国已具备了自行制造大量博格板的能力。[26]

中国方面又把不同款式的高速轨道板以型号分类,例如基于日本新干线的轨道板被称为CRTSⅠ型[27];基于德国博格的轨道板又被称为CRTSⅡ型[28]。

[编辑] 中国高速列車

中国高速列车(CRH2A)主条目:中国铁路高速
参见:和谐号
中國目前运营的高速列車均为CRH(CRH,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系列電力動車組。該系列列車分爲CRH1、CRH2、CRH3、CRH5等型號,均為动力分散式列車。

[编辑] 磁悬浮

上海磁浮线的德国制Transrapid列车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于2004年开通以来,以最高速度430km/h运营,往返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龙阳路站。

2006年发改委批准了磁悬浮延伸线,从龙阳路站延伸经过世博会区域、上海南站,连接上海虹桥机场,以及杭州。

但是,关于是否需要建设磁悬浮的争论还是非常激烈,同时另一个障碍来自于德国人是否愿意转让足够的技术。目前,磁悬浮连接上海虹桥机场的延伸已经启动,但是延长至杭州的项目没有下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