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试验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和分析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弯性能。

二、实验原理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是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施加弯矩和观察其变形情况,来探讨受弯梁的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的数量和位置,弯曲时内力的分布,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情况等因素。

梁的抗弯性能可以通过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和抗弯强度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对梁进行试验来直接测量。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设备:

1.标准试验机。

2.测量仪器和设备。

材料:

1.钢筋混凝土梁。

2.配重器。

四、实验步骤

1.将钢筋混凝土梁垂直放置在试验机上,并安装好测量仪器和设备。

2.通过试验机施加一个单调增加的弯矩,每次增加的力矩值不超过梁的承载能力的70%。并记录每个阶段的弯矩和梁的变形。

3.进行试验后,获取试验数据,包括弯矩和位移等记录数据,然后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和抗弯强度,并将结果进行分析。

五、注意事项

1.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梁破裂或其他安全事故。

2.试验结果的精度取决于试验的准确性,因此操作人员必须非常小心和专业。

3.在试验后,应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维护。

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实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专业12 级 1 班 学号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六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目录 1.实验目的: (2) 2.实验设备: (2) 试件特征 (2) 试验仪器设备: (2) 3.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等。 (2) 实验简图 (2) 适筋破坏-配筋截面: (3) 超筋破坏-配筋截面 (3) 少筋破坏-配筋截面 (3) 3.1 适筋破坏: (11)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11)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 (11)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 (12)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12)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3) 3.2 超筋破坏: (4)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4)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 (4)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 (6)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6)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7) 3.3 少筋破坏: (7)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8)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 (8)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 (9)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9)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0) 4.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即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同学们综合所学知识及实验所得结论认真回答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存在的问题。 (13)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实验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实验 (一)试验要求 1.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单筋梁,使之在实验室提供的加载条件下能按照预定的破坏形态实现少筋、适筋和超筋中的一种。 2.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和实验器具,自己动手制作混凝土构件。 3.对制作试件的开裂荷载、破坏荷载以及受力性能进行预测。 4.混凝土构件加载试验,验证预测果。 (二)实验目的: ①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②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三)实验过程: 阶段(一)——弹性工作阶段 当玩具叫小时构建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沿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均为直线与材料力学的规律相同,混凝土受拉区未出现裂缝。 阶段(二)——带裂缝工作阶段 当何仔继续增加时,受拉混凝土边缘纤维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混凝土开裂。 阶段(三)——破坏阶段

随着受拉钢筋的屈服,裂缝急剧开展,宽度变大,构建挠度大大增加,出现破坏前的预兆。 梁的正截面破坏特征: 适筋破坏:适筋破坏是具有正常配筋率的适筋梁。梁在破坏前有明显预兆,破坏钳裂缝和变形急剧发展,这种破坏称延性破坏。 超筋破坏:当构件受拉区配筋量很高时,则破坏时受拉钢筋不会屈服破坏,是因混凝土受压源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发生这种破坏时,受拉区混凝土裂缝不明显,破坏前无明显预兆,是一种脆性破坏。 少筋破坏:梁的受拉区配筋量很少,其抗弯能力及破坏特征与不配筋的素混凝土梁类似。 (四)实验结果: 同样的截面尺寸跨度和同样材料强度的量,由于配件量的不同而发生不同形态的破坏。由于超金梁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破坏前无警告,并且受拉钢筋的强度未被充分利用,而不经济,故不应采用。少筋破坏的破坏弯矩往往低于构建开裂时的弯矩,属于脆性破坏,故不允许设计少筋梁。

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_指导书和试验报告

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指导书和报告)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试验指导书 一、试验的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破坏的全过程,并验证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2.了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 3.掌握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试验内容: 1.了解试验方案的确定(由教师讲解)。 2.了解试验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由教师讲解)。

3.了解试验梁的加载装置及其性能(由教师讲解)。 4.试验梁上安装测量仪表。 5.在加载试验过程中测读量测数据。观察试验梁外部的开裂,裂缝发展和变形情况。 6.整理试验数据,写出试验报告。 三、试验梁: 1.试验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2.①号筋要留三根长500mm 的钢筋,用作测试其应力应变关系的试件。 3.在浇筑混凝土时,同时要浇筑三个150×150×150mm 的立方体试块。作为梁试验时,测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四、试验梁的加载及仪表布置: 1-12-2 100350250250350100

五、试验量测数据内容: 1.各级荷载下支座沉陷与跨中的挠度。 2.各级荷载下主筋跨中的拉应变及混凝土受压边缘的压应变。 3.各级荷载下梁跨中上边纤维,中间纤维,受拉筋处纤维的混凝土应变。 4.记录、观察梁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后在各级荷载下裂缝的发展情况(包括裂缝的W max)。 六、试验仪器及设备 1.YE2583A程控静态应变仪 3.百分表或电子百分表 5.手动液压泵全套设备 7.工字钢分配梁(自重0.07kN/根)2.千分表(备用)4.手持式引伸仪(标距10cm) 6.千斤顶(P max=320kN,自重0.01kN/只) 8.裂缝观察镜和裂缝宽度量测卡 七、试验要求 (一)参加部分试验准备工作:1.试件的制作。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1、复习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浇筑过程。 2、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挠度及裂缝开展特征。 3、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破坏特征。 4、测定破坏弯矩,验证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的计算方法。 5、初步了解构件静力试验过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试验方法与测试内容 (一)试验方法 1、试件特征 (1)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钢筋HRB235级 (2)试件尺寸及配筋: 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为15mm)。

2、仪表布置(如图2示) (1)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三个,用以测量梁跨中挠度及支座沉降。 (2)静态电阻应变仪四台,用以测量梁截面应变分布(S6、S12为钢筋应变片,S1~S5、S7~S11为混凝土应变片)。 (3)放大镜二个(观察裂缝)。 (4)刻度放大镜一个(观察裂缝宽度)。 (5)钢尺一把(测量裂缝间距)。 (6)HB铅笔数只(用来描绘裂缝开展情况)。 3、加荷装置 (1)在加荷架上,用千斤顶通过分配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试件跨中有一长100cm 的纯弯段。 (2)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端部转动及水平受约束,基本符合铰支承的要求。 (3)试件安装就位后,应检查、校正其位置,以达到几何对中要求。 4、加荷方法 (1)采用分级加荷,开裂前每级加荷量约取5~10%的破坏荷载;开裂后每级加载量增为15%的破坏荷载;接近破坏荷载时,加载量取5%的破坏荷载;从零载逐级加至破坏为止。 (2)每次加荷后静停三分钟,使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读记仪器读数,加荷时间间隔控制10分钟。 5、试件破坏标志 受弯构件在加载或持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标志之一者,即认为该结构构件达到或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 (1)对有明显物理流限的热轧钢筋,其受拉主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受拉应变达到0.01; 无明显物理流限的钢筋,其受拉主钢筋的受拉应变达到0.01。 (2)受拉钢筋处最大垂直裂缝宽度达到1.5mm。 (3)跨中挠度达到跨度的1/50。 (4)受压区混凝土压坏。 6、安全措施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记录结果表 应变与挠度记录表 测点荷载钢筋 应变 混凝土应变 με 挠度 mm 荷载级数 荷载值 1 2 1 2 3 4 1 2 3 4 5 KN μ ε 预载0 -1 1 0 1 0 0 0.0030000.003 4 13 13 21 6 -3 -12 0.0030.1770.007-0.230.017 8 41 41 64 19 -8 -32 -0.060.3630.007-0.060 12 98 83 141 46 -10 -59 -0.1530.5570.0070.10.017 标准加载14 129 107 190 65 -9 -72 -0.1970.680.0070.20.013 16 162 130 224 89 -5 -83 -0.2370.80.0070.310.023 18 195 156 289 116 -3 -98 -0.2530.920.0070.4270.023 20 232 183 351 144 2 -112 -0.273 1.040.0130.5270.023 22 270 214 417 179 9 -127 -0.283 1.1630.0130.7670.017 24 311 245 497 224 19 -147 -0.31 1.30.090.7870.02 26 349 275 570 263 30 -155 -0.333 1.4370.2170.9730.023 28 386 305 643 300 37 -169 -0.36 1.5570.34 1.0270.017 32 450 368 769 361 51 -198 -0.38 1.820.583 1.270.017 34 487 401 838 395 56 -215 -0.37 1.940.727 1.407-0.007 破坏加载38 552 475 964 459 68 -245 -0.38 2.217 1.043 1.68-0.013 42 618 540 1078 524 80 -275 -0.383 2.547 1.327 1.937-0.01 46 685 584 1208 610 96 -306 -0.38 2.783 1.637 2.237-0.007 50 750 655 1386 687 115 -335 -0.38 3.393 1.943 2.543-0.007 54 817 714 1510 776 139 -367 -0.38 3.403 2.273 2.880 58 886 783 1645 853 153 -405 -0.38 4.2 2.74 3.413-0.003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实验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应变、挠度及裂缝等参数的测定,熟悉钢筋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一般过程及其特征,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进一步学习常规的构造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方法,培养实验根本技 能。 3.掌握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试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1根、尺寸及配筋如下图。 正截面受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箍筋为HPB235,纵筋HRB335。 〔注意:制作和养护特点:常温制作与标准养护室养护〕 2.实验所需仪器: 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台座、反力架、千斤顶、分配梁、荷载传感器、电阻应变仪、百分表、放大镜、读数放大及电筒、直尺等。 〔注意:试验梁支承于台座上,通过千斤顶和分配梁施加荷载,用荷载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量测荷载,用混凝土应变片测试验梁纯弯段的截面应变,用百分表量测试验梁跨中挠度以及支座处挠度,用放大镜观察裂缝的出现,用读数放大镜量测裂缝宽度,用直尺量测裂缝间距〕 三、实验方案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主要测定其承载力、各级荷载下的挠度和裂缝开展情况,另外就是测量控制区段的应变大小和变化,找出刚度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1. 加载装置 梁的实验荷载一般较大,多点加载常采用同步液压加载方法。构件实验荷载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当不能相符时,应采用等效荷载的原那么进展代换,使构件实验的内力图与设计的内力图相近似,并使两者的最大受力部位的内力值相等。 作用在试件上的实验设备重量及试件自重等应作为第一级荷载的一局部。确定试件的实际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时,应包括试件自重和作用在试件上的垫板,分配梁等加荷设备重量〔本实验梁的跨度小,这些影响可忽略不计〕。 2.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测试内容钢筋及混凝土应变、挠度和裂缝宽度等。 本次实验测试具体工程:正截面应变;纵向受力钢筋应变;梁挠度;裂缝开展情况;开裂荷载;屈服荷载;破坏荷载。 纯弯区段混凝土外表布置不少于三个电阻应变片〔自行设计测点位置〕,实验前完成应变片粘贴工作。另外梁内受拉主筋各布有电阻应变片1片。 挠度测点三个:跨中点,支座沉降点〔2个〕。 3. 实验步骤 实验为开放式:实验前,学生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过程,在指导教师解答提问、讲明考前须知之后,由学生自己提具体实施方案,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分组自行操作实验。教师给出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并实时指导。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考察实验场地及仪器设备,听实验介绍,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2〕试件安装及实验装置检查。

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

混凝土结构原理 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 班级: 学号: 组别: 姓名: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二零零六年六月

目录 试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试验 试验三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破坏试验

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 一、试验目的: 1.通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钩件正截面破坏全过程。 2.进一步学习静载试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量测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的f M --图。 2.量测试件在纯弯区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和受拉钢筋的应变,绘制沿梁高的应变分布图和M ——s σ。 3.观测试件的裂缝出现和开裂过程,记录开裂荷载t cr P (t cr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4.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录破坏荷载t u P (t u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三、试件、实验设备及仪表: 1.试件 试件为钢筋混凝土适筋梁,试件尺寸和配筋如图1所示。 图2 加载示意图 图1 配筋图 2.仪器设备

(1)加载设备一套; (2)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若干; (3)压力传感器; (4)静态应变仪两台; (5)电阻应变片及导线若干; (6)刻度放大镜; (7)千斤顶一台。 四、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 1.试验方法: (1)用千斤顶和反力架进行两点加载。 (2)用百分表量测试件的挠度,用应变仪量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 (3)仪表及加载点布置如图2所示。 2.试验步骤: (1)安装试件,安装仪器仪表并连线调试。 (2)预载,在正式施加荷载试验前,应进行预载,将已就位好的试件,施加少量的荷载(相当于一级荷载),以检查各仪表的工作情况及试验测读人员的操作和读数能力,并消除试件的构造变形。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进行解决。如全部正常,即可开始正式试验。 (3)正式加载前读取百分表和应变仪的初始读数,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 (4)在估计的开裂荷载前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认真读取应变仪读数,以确定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临近开裂荷载时,荷载减半,并应仔细观察梁受拉区有无裂缝出现,随时记下开裂荷载t cr P ,每次加载后3分钟读百分表,以确定梁跨中及支座的位移。 (5)逐级施加荷载,读百分表和应变仪,并用刻度放大镜测度每级荷载下最大裂缝宽度,直至试件完全破坏,记下破坏荷载值)(t u t u M P 。临近破坏时,要拆除百分表。 五、注意事项: 1.试验前应明确本次试验的目的、要求,熟悉试验步骤及有关事项,对不清楚的地方应首先进行研究、讨论或向指导老师请教,严禁盲目操作。 2.试验时要听从指导老师的指挥,试件破坏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3.对于本次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要乱动,否则损坏仪器由自己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